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太湖大学堂南怀瑾先生追思会(发言摘录)


 2012/10/23    下载DOC文档    

太湖大学堂南怀瑾先生追思会

*****

让宝贵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苏州市副市长、吴江市委书记 徐 明)

南怀瑾先生以九五高寿和精深修为,在先生倾心打造的太湖大学堂,安详辞世。噩耗传出,哀思如潮。今天,我们在这里,一道追思南先生,再次表达对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南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身治学、知行合一,开启智慧、弘扬文明,言传身教、别出心裁。先生的思想,融贯古今,成煌煌之一派。学界称先生“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但先生却自谦“一无所长、一无是处。”正如先贤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

  

数千年来,从春秋私学,至汉唐精舍,以及此后闻名遐迩的宋元明清书院,贤哲大儒结庐讲学,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重要途径。新的千年伊始,南先生以耄耋之年,结缘吴江,在烟波浩渺的太湖之畔、庙港之角,创办太湖大学堂,弘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教育精神,致广大、尽精微,力行不辍、春风化雨、桃李芬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堂之大,在于先生。先生的湖畔讲学,也成就了百年来,吴江大地上,继南社雅集、江村调查之后,第三件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的文化盛事,这是中华文化之幸,更是吴江之幸。

  

南先生生前,我曾有幸多次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先生亲切随和、幽默健谈,让人每每豁然开朗、如沐春风,此时此刻,犹在耳畔心头。我从先生身上所获教益颇多,对先生的崇敬之意,更是难以言表。

  

吴江是南先生亲自选择的人生归宿地。作为吴江名誉市民,先生对吴江感情甚深、贡献长久,吴江人民真诚感谢先生,吴江人民永远铭记和怀念先生。我们真诚希望,也全力支持,在南先生的讲学和辞世之地,建设南先生纪念馆,供世人瞻仰和缅怀,让南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发扬光大,让南先生的学术事业继续传承,也使之成为神州大地上一座永久保存的文化地标。

  

“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先生此去,如同远游;身归寂静,音容长在。先生的嘉言善行,惠及当世,亦将泽被后人。先生将永远活在所有爱他、敬他的人的心中,将永远活在传承国学经典、促进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之中。

  

先生的境界,让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青山巍巍,绿水滔滔;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愿这块文化宝地代有相传

(吴江市委原书记、太湖大学堂顾问 汝留根)

今天,本人与大家怀着同样悲哀的心情缅怀南师怀瑾先生在吴江的往日。南师怀瑾先生近日仙逝,吴江上下为之悲哀,江城大地为之失色,中国大地又一颗文化巨星瞬间闪失,真可谓是悲痛之至。

  

生老病死虽说是自然法则,理应顺变,但在本人的情感上无以平静,难以顺便。记得12年前,为争取南师定居吴江实为不易。吴江虽名不见经传,但硬是从澳门、杭州、上海、北京等强人之手中争夺胜出,曾引发外界对吴江的好奇。

  

平心而论,南师光临吴江应当说向子平夫妇功不可没,是有功之臣,为南师定居吴江作出了应尽的努力。当然,南师定居吴江,也是由于南师与吴江的不解之缘。

  

南师在日,本人虽拜谒寥寥,但受南师的教益匪浅。人的一生总有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之感,每到这种转折交替之时,南师总是以墨宝相赠,在为官、做人、做事上予以指点教诲,使本人在关键的时刻受到针对性和哲理性的人生引导和启发。来自南师的关爱,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今天南师虽逝,但愿南师在天之灵一如既往倾情吴江,使南师亲自开辟的这块文化宝地代有相传,辉煌永存。今天南师虽逝,但南师倾注毕生精力所弘扬的中华文化精神常在,南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必将在中国大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

南师为地方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七都镇党委书记 查旭东)

此刻,站在您的遗像前,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您的谆谆教诲历历在目,有太多的话想对您说,可无论怎样表达,都不足以抑制我心中永远的痛。

  

七月大学堂一别,说好改日再来,不料竟成永别。今天,我们在这里追思缅怀您的道德、事业,您毕生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人格、身体力行倡导改进教育、教化人心的崇高风范,居功至伟。

  

2006年,太湖大学堂建成,您便长年定居于此,89岁开始结庐授课,堪称佳话。6年来,您以九旬高龄,公开授课50余次,受教者无数;一年365天,读书修行育人,从无怠懈。

  

在太湖大学堂,国学文化薪火相传。七都(庙港)则有幸成为您实践心愿之地,同时,借由您的影响,沉淀着这一方水土的历史文化,将您的文化精神实践于社会发展之中,为地方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您对这一块土地上的历史文化渊源十分了解和重视。您说过,这里曾是吴文化的一个中心,佛家思想、儒家文化兴盛,对于七都在传承这些优秀文化上的作为,您也都给予了最积极的支持。

  

2011年,七都镇以区域内优秀文化、自然生态资源,建设太湖浦江源国家水利风景区,您闻讯十分欣喜,不仅亲笔题写景区名,而且为景区的定位出谋划策———希望能将七都(庙港)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与整理,使其在现实中得以传承与弘扬。对于今年5月以来七都镇开展的推选“七都孝贤”活动,您更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评价,认为这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的实践与发扬,意义深远。

  

2012年,七都镇决定恢复重建曾经的太湖文化标志之一——老太庙文化广场。这个文化广场将吴文化、太湖文化、宗教文化融为一体,集中展示。这个广场,作为一个人文文化的载体,将启发人们效法先贤,人人从我做起,点亮自己,照亮别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与社会。

  

而这样一个文化项目,正是在您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才得以顺利实现的。您亲自关心指点老太庙文化广场的选址、设计,亲笔为“老太庙”题词,您和太湖大学堂的同学们共襄盛举,还为广场建设捐资350万余元,其中更有您自己100万元的稿费。您曾对我说:“哪怕只有一块钱,你就可以动工了,我会全力支持你。”

  

6年来,您在七都(庙港)的日日夜夜,影响着这块土地,也影响着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您的辞世,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更是七都人民的永远之痛,您离开了我们,而您的精神与事业永存!

*****

他把最精彩的岁月留在吴江(答谢词)

(吴江太湖国际学校董事长 李传洪)

多谢你们对老师的缅怀。

  

西方有一首诗,说生命像一首诗,在于他的内容,不在于他的长短。

  

我们南师19岁离开家乡到杭州读书,先后到过台湾、香港以及欧美等地。在我追随南老师的30年岁月里,觉得老师最丰沛的岁月、最丰沛的内容、最精彩的晚年是在吴江,在这块土地上度过的。

  

在这里,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针一线上都可以看到南老师的心血;在长廊上好像还能看到老师的背影;在这讲台上,老师的讲课还历历在目。老师常留在我们心里,老师的话语犹在耳际。

  

虽然在吴江只有短短6年,对老师来说,他是在营造一个圣地,他的光和热温暖了整个大学堂和整个世界。感谢吴江历届领导和在座各位的高瞻远瞩,你们真心、实意、用心地支持老师营造的千秋事业。

  

我代表太湖大学堂向各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相信,回顾这段岁月,我们觉得没有虚度此生,我们会永远向前迈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佛教新闻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