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妙祥法师:二00五年行脚途中开示


 2012/9/20    下载DOC文档    

  • 目录

    一、二○○五年八月二四上午

        缘起:乞前对僧众开示

    二、二○○五年上午

    到大悲寺皈依的条

    果树不打农生虫子

    做善

    吃素做不到怎

    脾气不好诵心经》

    常上

    因果关

    真和尚和假

    三、二○○五年九月初二

    早课应该诵经?

    怎样修恭敬心平等心?

    怎么样供佛像好不会给人带灾难。

    受五戒后没披忏衣犯戒吗?

    怎么样把持平等心护持好所有僧人?

    受五戒需要具备什么件?

    如何为了众生发心?

    四、二○○五年九月初二

    诵经能超度亡吗?

    信佛到一定程度信下去

    社会上坏人有好报,好人有坏报怎么回事?

    去什么庙都上香否正确?

    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别吗?

    如果不皈依就做俗世间修行可可以

    俗世心太重,修行简单。

    怎么看待基教?

    寺院开光是怎么事?

    有些寺院搞旅游收

    五、二○○五年九初三上午

    春节大悲寺还能七不?

    悟了以后还迷吗?

    我诵咒就是有一个有求的心,好像不起劲似的。

    横死的人能不给助念?

    六、二○○五年九月初三中午

    行道的意

    过斋规矩

    常上庙好,还是不跑好?

    早晚课应该念什

    在念经的时候,上香与上香一样吗?

    什么是“卧牛之

    早晨起来以水供的问题

    修行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念佛机坏了怎么理?

    香灰多了怎么理?

    佛像坏了,沉到海可以吗?

    居士家里的佛堂,应该样布置才正确?

    不吃全素能往生吗?可以吃肉

    七、二○○五年九月初上午

    刚学佛应该学点什比较适合?

    是不是到一定程度才能受

    念“楞严咒”可吗?

    打坐或者参禅是不得先灌顶?

    八、二○○五年九月初中午

    什么是八道?

    什么是善男子、善女人

    夏莲居居士编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算不算正式的佛经呢?

    墓林僧的划杠念佛,能能划?

    授戒需要大僧还是二僧,一个可以授五戒吗?

    大悲寺什么时候能给授八关戒?

    受了菩萨戒了,是不是能代替关斋戒?

    早晚课诵完“楞严咒”以后必须诵“十小”吗?

    做了不该做的,说了不该说的么办?

    什么是反闻闻自性

    跏趺坐,要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是什意思?

    自己不清净时,让它清净的最好的法是什么?

    念经的时候来客了怎么办?

    受了五戒又犯了戒怎么

    在山海关或者什么地方,师父能给我们授戒吗

    什么时候家?

    僧人打忏讲法收钱的气。

    在超度的时候,还用烧纸和金壳子吗?

    学净土又修密是不是杂

    过了五十岁以后还能受大戒

    九、二○○五年九月初中午

    居士问有病的

    练气功跑偏

    念“楞严咒”问题。

    “哪怕你喝一口水,都要先供养三”,这个我不理解。

    家里或附近有外道邪教众生的时候,是不越念“楞严咒”和《楞严经》越好。

    早晨供佛,用开水好还是水好?

    在家人可不可以看《毗尼日用

    怎么样把善缘、恶缘、怨缘转成法缘?

    拜经是一个字一拜还是一句拜?

    念经或持咒的时候,身边有一个躺着睡觉的人,是不是恭敬?

    家里的供果能让小孩随便拿

    为什么那个忏悔心老发出来?

    供果是上午供好还是下午好?

    怎么能让丧父的儿子早皈

    身体不好怀孕了,怎样才母平安?

    持“楞严咒”、“大悲咒”、“十咒”、《心经》等,再念佛,是不是就属于杂修了?

    念经、念咒的时候字音咬不,或念错了,是不是有过错?

    撤下“保家仙”,请观音菩萨,怎么法?

    我妈得一种病,初一、十五总爱脾气

    怎么请佛像能法?

    小孩吓着了,怎么用法治?

    供大仙和附体等问

    太清楚“一切都唯心所”。

    开始学佛的时候能忍受的事,修几年后能了。

    我有肺癌,念什么咒

    十、二○○年九中午

    有什么办法能够使皮好?

    修行个法门适合的根基

    我耳鸣已经有三年了,老响。

    在家居士基本的戒律什么?

    我每次上香的时候,闻那个香味身体就舒服

    我弟弟被附体会给看病

    在家的居士是只适合修土吗?

    晚上能不能念诵“大悲咒”和《金刚经》、《经》?

    亡人死在医院里,可以帮助念吗?

    撤仙堂后生病

    有时候接近一些师父,行为不如法怎么才能避免说僧过失?

    家里人不吃素,可以不可以给他切

    济公活佛说:“酒肉穿肠过,佛祖中留”。

    杀众生怎忏悔?

    在家修好,还是跑到寺好?

    感应道交和反闻闻性。

    今天过斋是不是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会因由分第一”里的那样表法?

    苦修对于我们成佛,或者修行有什重要意义?

    广博多闻还是要一门深

    十一、二○○五年九月初

    参“念是谁”

    不管修什么法门,最要的还是个戒啊?

    妄想连续不断的问题。

    参话头的时候是不是边念佛参?

    参话头方法

    明知道孩子、老人都是客,为什么就放不下呢?

    妄想要是没有的话,那就没有冷、、饿了呢?

    从发菩提心手?

    十二、二○○五年九月初中午

    米或菜里生虫子,扔了米和菜浪费,要不扔又杀生了。

    孩子上大学能不能成就?

    我不做恶事,行点……

    吃鸡蛋是不是素?

    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应该注意什

    十三、二○○五年九初七晚

    我这财神带到寺院去吗?

    学佛时间长后退道,不想做功课,睡觉。

    《宝箧印陀罗尼》该不该诵?

    往佛堂一坐,过后就感肚子疼。

    十四、二○○五年九月八中午

    出现境界如处理。

    夏天点蚊香算不生?

    怎么买众生去放

    守不住戒老吃

    十五、二○○五年九月初九中午

    家人要我吃荤怎么

    早晚课么做?

    看我这个因缘应怎么修行?

    不想上

    卫生间潮湿,水里生虫子。

    蜂产能吃吗?

    《佛说父母恩重报经》的真伪。

    附和他人信基督教,是不是人慧根?

    对治自己的烦恼和习气,有什么第?

    怎样供养佛菩

    身体不好,回向给己行吧?

    我又不求人,工作中有问题要求人帮助怎么办?

    、二○○五年九月九晚

        寺院旅游虽不好,也让一部分人接触佛法种善根的金刚种,究竟哪个正确?

    在家人怎么样维三宝?

    在家人没有出家,应怎么去苦修?

    现在所谓的不苦修,实际上就不如法的修?

    现在咱们这种苦修的法门,跟印度外修的那苦行是两码事?

    在家两点起不

    晚上不吃饭,饥饿感怎么去

    不但是出世间法,世间法本身也离不开这定力?

    看来早晚课还是该按时做。

    对持戒修行很少赞扬的。

    居士请不同的师父传法造成矛盾。

    出现内心不清净感召不好的外,应该反观自心?

    学佛后不追求钱和财物,开始追名了。

    十七、二○○五年九月初

        行脚归来,对参加请的四众弟子开示

     

    〇〇五年行脚途中开示

    ⊙妙祥法师 讲述

    〇〇五年,辽宁海城大悲寺僧众,行二时头陀,自辽宁省锦州市出发,经葫芦岛市、兴城市、绥中县、河北省山海关、秦皇岛市、抚宁县牛头崖镇,至昌黎县城外围结束,总行程约五百四十里。自八月二十四开始,至九月初十返回寺院。行走加归寺,共计十六天。十五位僧人行完全程。此是根据录音整理行脚途中,祥法师为僧众,以及当地居士的开示,以飨大众。

    “溯源系列”编辑小组 谨识

    时间:二○○五年八月二十四上午

    地点:辽宁省锦州市一高速公路桥下

    缘起:乞食前对僧众开示

    我把乞食的规矩大概说一下:

    乞食的规矩:第一个,我们只能是乞食,乞素食,对方给钱不能要,也不能碰。而且在人家给钱的时候,你应该很好地说明:“出家人是不要钱的。”你不能只说:“我不要钱。”那不好。就是告诉对方:“出家人不要钱。”因为我们乞食过程中还有一个弘法利生的机缘,另外也制止一些骗子经常到老百姓家去化缘、去要钱。我们说这些话,同时也给他们起到一个警惕的作用,让他们知道要钱的不是和尚。这是第一个,不要钱。

    第二个,我们乞食的时候,应该说:“我们是过路的僧人,中午到这乞点素食。”或“乞点斋饭”都可以。如果他还听不明白,你可以再继续告诉他:“我们就是要点饭,要点素饭,看方不方便?”就跟人商量,人家不方便那就算了。他说方便,咱就可以等着。

    我们进门要有规矩,如果这家有院落,在院外面有大门,按道理来讲,乞食应该拿锡杖,刚开始摇三下,第二次摇五下,第三次摇七下,总共摇三次。如果不给就离开,就不允许硬乞了。有时候我们不拿锡杖,拿方便铲摇的方式也是一样。但有时距离远,怎么办呢?还有不拿方便铲的、不拿锡杖的,就用手扣门。比方说人家是大铁门,“咣、咣、咣”三下,停一停。“咣、咣……”再敲五下。先三下,再五下,最后七下,如果不给,咱们悄悄地走就行了,这是一种方式。

    有的门开着,我们可以进到院里,但不要进得过深。你要是进到人家屋门口,进到内门了,比如说这个院里面的门,如果进得深了,因为这个家庭有男有女,有时候特别是女人,冷不丁吓一跳,她会连喊带叫的,弄得你很尴尬。另外,特别是有些女人,人家自个儿在家,穿着各方面恐怕都很少,或有什么不方便的活动,叫我们看到了,都是不合适的。

    就是说,要保持一段距离,你说话他能听见,比如我们念几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几句之后,他能听见就可以了。他出来以后,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是过路僧人,中午在这乞点斋饭。”他听不明白,你可以解释“要点儿斋饭”。有时候有的人给,有的不给,我们不跟他争辩,走就完事。

    但是这里有个窍门。就是当你说完话的时候,他要思惟一下给或不给,他有时候说不给,或是不说什么,站在那,对不布施表现得不是那么强烈。我们对此应该稍停一会儿,稍停几分钟,等待他作出最后的决定。如果他作出最后的判断,说:“我不给,你们走吧,我家里没人,走吧。”那咱们就走了。或是说:“现在我没有饭。”这也可以,我们也走了。

    他在思惟的时候,思惟的是什么呢?就是你是真的是假的?他要看、要观察、要思惟,你一定要给人家这个观察的时间。有时候我们乞食失败往往就在这上,不给人考虑的时间。去了以后刚说两声,人家还没反应呢,还没说话呢,扭头就走了,那就不合适了。

    你到外边寺院挂单的时候也是这样,到客堂去了,说你挂单,人家说没地方,你扭头就走,这就不合适了。你应该停留一会儿,坐一会儿,叫人观察。观察一会儿以后,人家说确实没地方,那我们才走。有时候他突然主意就改变了,这也是靠我们的修行和感应,有一个交换的过程。大家应该稍停一会儿,但停留时间不要过长,人家撵你也不走,在那老停着,那也不好。这是一种方式。

    但是一定不要失去机会,因为不是我们吃不吃的问题,关键是想法能给众生种上这福田。要想办法种,有时候是硬种,能种上我们就给他种。这是乞食的时候我们应注意的地方。

    另外,有时候要注意狗叫,我们站在院子里要有礼貌。特别是人家回去取食物的时候,我们眼睛不能盯着屋里,应该两目下垂,轻轻地垂地。不要去观察人家屋里,像贼似的,人家就怀疑你。人家一边走,一边还得回头瞅着你,看你是不是想拿点儿什么玩意,或者是不是世间要偷东西前“踩盘子”的,人家害怕你这些事儿。所以我们两目下垂,静静地在那一站,很有威仪,这样的话人家感觉到我们诚实可信,就会进行布施。实际上也是让他对三宝生起信心,用我们的以身示法,用我们的威仪来摄受他,这是很重要的。

    另外,跟人说话的时候,特别不要勉强:“你给我点吧,给你种福田。”这话不能说。你不能说:“你给我啊,将来你会得长寿,你们家会非常好,你们家会发财……”这话都不允许讲。就是乞食,我没有什么所能给你的,也不能给你什么。我只是乞食,你给就给,不给就算了,不要有一种可怜相。

    另外,说话也不要急,像以前那个挂单的师父,乞食时在那很快的就说完了,人家听没听明白他也不管,说完(见对方没布施)就走了,来去匆匆,那就不好了。

    当人家不给我们食物的时候,我们也要很平静地出去,要不慌不忙,也别生气。实际上不给也是给,是给我们另一种物质,只是我们看不见,是帮我们消除另一种业障,也是很好的一个修行方式。而给食物,这又是我们的因缘,我们曾经帮助过人家,所以今生还有这个福报因缘,还能相遇。

    给的时候,可能说有饭没有菜,告诉对方可以。对给的多和少不挑,但是要告诉对方,荤的不要,得跟人讲明了。特别是要注意菜,一个是包子、饺子尽量别要。另外,这个炒菜,你告诉有荤油、荤东西、葱、韭、薤、蒜的都不要,你都得跟人家说明白,这些我们不能要的。如果给点大酱,给点咸菜,这可以。

    另外,我们的钵,铁钵要挂着放在胸前,把钵盖儿一掀,让他往钵里倒就行了。我们不要用手去接过碗,然后自己往里倒,那不好。除非他自己将食物放那儿,你可以拣起来,但必须得明确已经是给你的,这行。要不明确,你不能那样。拿瓦钵的直接托着钵就可以了。

    有时候女的布施——一般都是女的给食物,她要是直接碰到你钵的时候,你最好把钵,放在旁边的地方,比如说锅台,或是有石头的地方,或墙头上。你放这块儿。比如院子旁边有小墙,钵放在小墙上,说:“请你往这里打。”这即使世间人也应该这么做的,男女授受不亲,不能就直接互相地来往,接触东西。

    有时候,有的人已经习惯了,就是女的拿东西,也直接伸手去接。这是不允许的,在世间法也是不允许的,过去古人都是不允许的。南传佛教也是这样,乞食时女人往钵里放食物,不允许看女人的手,何况是接触了,那更不允许,这也是一个戒律的规定。所以要回避这个事情。

    基本上,你越回避这些,我们乞食的效果越好。为什么呢?这个女人,如果看到男人,特别看到和尚很自重,对女人不接触,她会生起一种非常大的尊敬心和恭敬心。实际上,有时候我们觉得好像是亲热,甚至很熟悉,从女人手上接东西,实际上女人在心目中,已经把你的地位降得很低。不管她明白或不明白出家人在这方面的规定,都会产生这种效果,所以作为男人来讲,特别是出家人,更不能从女人手里接任何东西。这是一个。

    另外,在我们乞食的时候,如果这个胡同比较窄,有时候女人往外走的时候,我们走了一半路程或一多半路程,应该是我们退回来,不能对人说:“你退回去。”这个事儿不要做。我们应该主动退回来,把她让过去。有时候如果我们快走到头了,要退回来很难,有很远的路程,而且她可以暂时躲避一下子,就可以说:“麻烦你让我先过去。”如果她不听,那你就赶紧扭头往回走,就别合计了,别勉强等着,说 “我靠一边,摩擦不上”。那个距离特别近,这就不好了。摩擦上和不摩擦上,要碰上你就容易犯戒了。另外,也失去威仪,这个不好。所以我们对这方面也应该注意。

    另外,还有几种地方不能去乞食:一个是屠宰家、小卖店咱不去。本来小卖店还是可以乞食的,但是咱也不去。饭店不去,杀猪的,这些有杀生业的地方咱都不去,见到这些地方都躲得远远的就完事了。再有那个家庭打架,那面正打架或吵架,这咱也不去。还有公安部门,我们要远离,别往里凑合,别把咱当成嫌疑,都躲得远远的。这都是应该注意的。

    另外,我们乞食,不管乞到的食物多少,只要到规定的时间,就要马上回来。一般我们要乞七家,如果有三家不给,有四家给的,那就算七家,就马上回来了。如果这家没有人,不算一家。有时候走一个村子,这个村子都没有人,或是很多家没有人,你要是都算成一家,这就不行了。

    但是,什么样的算呢?就是这家有人,知道你来乞食但不给,这算。虽然开着门,家里有人,但他在听录音机或正睡觉,说话听不到,没有见面,这也不算,因为他不知道你来乞食。当他知道你来乞食,他不给,这就算一家。

    另外,乞食的时候,有的给生大米、生玉米,这些东西是不能要的。生玉米更不行,那是生种,更不允许要。另外,有的说:“那个馒头给你,麻烦你自个儿拿吧。”我们不能拿,我们就在旁边站着。等一会儿,一看你实在不拿,他可能就拿给你了。而且一看你非常守规矩,不自个儿去拿,通过他去拿,反而对你增强了很大的信心。你如果自己去拿,人就讥嫌你了。你挑好的,人家也讥嫌你,你挑坏的,人也讥嫌你,这不合适的。至于他给多少,咱不管,实在不行的话,这家我们就放弃。

    有时候他说:“饭有,你自个儿打得了。”我们就在这等着,实在不行,那我们就离开。有的说:“你稍等一会儿,我去给你做点儿。”那我们的时间来不及,说:“我们再换一家。”就完事儿了。有的说:“我就剩点儿剩的。”剩的也可以。有的剩的很埋汰,只要不是荤的,我们就得要。有时候他剩的粥,再一澥,像泔水似的,那你也得要,给人种福田,不能挑好挑坏。

    另外,对方给多给少不能吱声。有的给少了,你也不能吱声。给多了,除非我们的钵装不了,那可以停止。如果食物少了,比如人家可能正在吃,嘴上吃着,就拿这块食物:“给你。”那咱也得要,不能挑剔,主要是给众生种福田。因为我们乞食,不管食物来源于什么途径,最后都变成一味儿,都是一种清凉味儿,这是乞食特殊的地方。你在寺院,很难做到这点。除非你斋戒特别清净,才有这种味道,否则的话很难有这种味道。

    另外分一下组,我们乞食,准备分两个人一组。过去乞过食的带一个没乞过食的。好,那就开始分一下,从我这儿开始分。

    (分组的情况略,分组后又进行了一段开示)

    乞食时如果对方给钱,我们一定不要盯着钱,一定要坚决拒绝,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就是不要钱,宁可这个食物不乞了。他给你钱,你如果不要,他就什么都不给了,那我宁可什么都不要,也不能接触钱。一定要说:“我们出家人是不要钱的,戒律就是这样规定的。”关键是我们给他们来生的善根做准备,给他们种下真正的福田,叫他们对僧人真正生起信心。

    像我们去年行脚走到阜新一带,除了乞食去的几家,基本都在道上走,没有过多的说法或者什么的,但是阜新地区的人也陆续地上大悲寺来了。因为无论你说不说都在讲法,不是你给人讲就叫讲法,你不给人讲就不是讲法,你走这一道就已经把法讲了,已经度无量无边众生了。这个不是说在相上转,应该在心上转,你的心要清净,整个法界就在讲法,所以不要执著我跟你说才行。

    另外,在对方给食物之前,不要给人过多地讲。对方要问点什么事儿,简单地回答。你要讲多了,就好像拿法换食物,这不行。

    另外,我们所带结缘的经书,这个时候不要发。去了:“阿弥陀佛!给你本书,完了你给我点儿饭。”那成了换了,不能这样做。就是乞完食我们就痛痛快快地走,不要做任何的布施。除非特殊情况,这个人很难遇着僧人,比如身体残废、岁数大了,我们觉得很难遇,就把经书布施给他。

    为什么这样说呢?当你乞食,他布施你食物,这个时候你给他种上福田。如果你再给他施物,他的福田、他的福德因缘会降低,变成一种买卖的关系了。他不能长期地思惟这种布施:“我那天布施了僧人,心里特别痛快,我没有要丝毫的回报。”你如果给他造成一种回报条件,他对这个事的思惟会减轻,也就是说把他的福报因缘给灭掉了,所以这样做不好,要尽量回避这个。

    要结缘经书,平时走在路上就给人结缘,乞食时尽量回避这些。不然有人会说:“你看他有经书,咱们为了要点儿书,给他买点儿东西吃。”那不成换了吗?确实有这种情况的。有的人就是这样,你看布施的时候他不布施,等你要发书,他过来要了:“给我本书,给我本书!”他看热闹。你为什么给他?他布施食物了就给他经书。“那行,我一会儿去买点儿东西,我也布施点儿,完了你给不给我?”——这最后成了一种买卖关系了。所以要回避,这些大家都要注意。

    乞食基本上就这样,分配的小组在两天之内不换。等到第三天,或是有特殊的情况再调换,都互相换一换,带一带。比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乞食方式,大家都看一看,你们学会了将来再带别人。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二上午

    地点:辽宁省绥中县城

    缘起:对一初学佛,男信士开示

    该初学佛男子想至大悲寺皈依,问皈依的条件。

    你想皈依,先把《心经》背下来,将来再背“大悲咒”。有了《心经》,起烦恼的时候,按照《心经》念一遍,马上心里就清净了,那都是无价之宝。从佛教来讲,那是最深的真理。世间法呢,只是相对的真理。佛法呢,是绝对的真理,它俩不一样。世间法,只能在世间生活中,一点点的随着物质而变化,它去适应物质。佛教不是,佛教是改变物质。把物质变成什么呢?完全变为自性、心。

    男信士:现在这个社会,像你们这么修的特别少!

    慢慢的就好了。总得什么事都有个带头的,是不是?

    男信士:现在这个社会,能遇上你们这样的出家人都感到特别有缘。我真是头一次见到像你们这样的,按理说就应该这么修。

    应该的。这并不是我们要创造一种修行方法。而是佛在世的时候告诉让我们怎么修,我们现在就怎么修。我们并不是说,要自己搞出特殊的一套,要和别人不一样。

    这个《心经》,是唐三藏,就是“唐僧”啊,他叫玄奘法师。往西天取经的时候,他就是靠背这个《心经》走到印度的。这是一个菩萨传授给他的,他取经途中遇到难处的时候,就背《心经》,魔障就消除了,非常好。

    男信士:对佛教我是懂得很少,也就最近一、二年才信的,再说也没有地方请教。有时候多看点书。所以有问题就跟你们请教一下。

    有事你可以打电话。你具体做什么工作?

    男信士:我在这边卖化肥、农药,合股搞的,效益不算太好。

    将来多卖化肥行。别卖农药,杀生。能把这个转到化肥上,问题就不大了。

    男信士:你说果树不打农药,那生了虫子不行呀?

    有时候打了农药,虽然保护了果树,但是你也杀生。众生就是这样,你杀我,我再杀你,互相轮回不已。你杀生有杀生的果报,有时候我们为了一口吃的,杀了很多众生。佛教呢,对此也有解决办法,可以诵“大悲咒”。比如弄一桶水,诵“大悲咒”加持“大悲咒水以后,就往树上喷。你要是心诚的话,以后这虫子就走了,就不再生虫子了。但得心诚,它有很大的力量。

    男信士:以前对这些东西都是半信半疑的,最近还行,感觉自己心挺诚的。一般的寺院都会去拜一拜。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因为啥呢?佛教比世间法还真实。咱比如说国家,国家几十年就一换,甚至多的几百年它也就消失了,马上又换个朝代。佛教呢,三千年一直没有换过,它能这样地存在,这说明它的真实性。

    男信士:对。但是现在佛教好像大多数都有点改版了,不是像你们这样,这么苦的修行了。

    它虽然是改了,有些不太一样了,但是佛教的宗旨它终归是没有变,还是信佛。

    男信士:我也看了你们行脚的光碟。你们这种修法是最原始的那种修行是吧?我感觉要想修佛就应该这么修。像我们年轻人有事业心,也有抱负,可能做不到你们这样,但是多做些善事,还是应该的,因为因果关系啊。

    做善事呢,也就是正语,正业,这都很重要的。正确的事情我要去做,不正确的我不能去做,而且对自己将来也有好处。像杀生这些事,杀猪、杀羊、打农药,这事我不去做去。我也不卖这些东西,耗子药啦,这些东西都不去做,同时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比如说,像卖化肥啦,其它一些不杀生的东西,而对人身体有好处的东西,我们做这些事。

    至于世间的生活,有时候离不开,那是世间的需要,但是慢慢可以改变这个东西。人生就像什么呢?水涨船高,你为了追求生活更加地富有,它就会造很多业。造很多业的同时又造成了很多的灾难。很多的灾难就这么互相产生,最后整个世界都是不安宁的。

    你看着咱们现在是水果也吃了,长得也很大。而且鱼、肉也吃了,也觉得挺香。但是你看像美国呀,以及各地的战争、灾难,同时都来了。什么原因来的?就因为你杀生来的。为了嘴上一时的痛快,马上惹了终生的祸害。你像那个印尼的海啸,你看那个人哪,拼命地往海边跑,跑到海边海啸了,一下死了多少万人。那些人的灾难是哪儿来的?就是过去杀生太重。你比如说在海边打鱼的人,杀生过重的人,来偿还命债,最后都到那块集合去了。因果一成熟,灾难就起来了。

    这里的因果,不是海有海啸,海不能自己产生海啸,是什么产生海啸呢?是人们那个心,就是说人们造那个业坏了,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外面的物质有什么能变化,而是人们那个心坏了以后,所引起的变化。就像汽车似的,汽车在那儿放着,自己不会肇事,是开车的人给开的肇事了。

    男信士:现在像我们要皈依的话,像吃素这方面做不到怎么办?这方面马上要忌啊,真忌不了。

    慢慢忌荤呗,尽量忌。还是忌了好,吃素对身体也好。你像我们以前在世间都生活过,过去也是这样。

    有时候慢慢看看书啊,诵诵经啊,慢慢自己就爱吃素了。为什么人爱吃荤的呢?就是人有一个嗔恨心,对众生没有慈悲心。慈悲心小的人,他就爱吃荦的,慈悲心大的他就不爱吃了。慢慢自己心里清净了,这些东西一闻着就恶心要吐了。它的转变是自然的,不是说强迫性的。

    男信士:现在有些时候真就不清净,家里啊,生意上啊,都挺多事的。有些时候也想像学佛似的把心静一静,而自己又做不到,毕竟现在有父母啊,有家庭啊,挺复杂的。

    有时候啊,世间事很复杂。你就按照这个《心经》和《地藏经》去念,这些问题全都能解决。

    男信士:自己脾气不好,就是经常诵这个《心经》是吧?

    《心经》、《地藏经》诵完了以后,那脾气马上就改变了。那脾气不好是什么呢?就像一场戏似的,像露水似的,太阳一出来,没了。这个经书就像太阳似的,太阳一出来,那露水就给照没了。所以说这是无价之宝,世间的宝贝永远和它没法相比。

    男信士:我家佛像也供得挺多,都是比较不错的那种铜佛像。一般我回去首先就上炷香

    你每天早晨上香,诵经,诵完经以后再做事情,而且每件事情都顺利。你等到晚上呢,再上香,再诵经。这一天所做事情有错误的地方都能忏悔掉。来回这么做,这样你整个事业都会非常顺利了。

    过去为什么佛教在国家里非常受重视?现在还差了。在过去帝王时代,比如说山海关这打仗了。皇帝在哪儿?在北京哪,有时候兵马调不来,怎么办呢?就诵经啊、诵咒啊、做佛事。七天以后,边境的战争就消失了。所以说,过去佛教都在皇宫里,皇帝下了早朝他都跟着去诵经、诵咒,他为了政权都这样做的。我们的事业也是这样,都是一个道理,它能改变一切。所以说这是无价之宝。

    男信士:有些事啊,能把它看开点,就会好一点。

    不光是看开了,而且认清这个事情。比如说有人骗你,你马上就认识到他是骗子,你说你还能受骗吗?就不能受骗。世间法就是天天骗你,吃啊、住啊、人哪,它都在骗你。如果你诵完经以后,它再骗不了你了。而且你在这里很自由自在的,这好处是非常大的。

    男信士:挺好的,跟你们聊了一会儿,感觉这心就挺静的。像那个念珠我家里挺多的。你看我什么也不喜欢,就那个念珠经常留着,有时候我就看一看。

    念珠经常搁手里捻。你比如起烦恼了,一捻心里烦恼就转移了,思想也转移到那块去了,这就好多了。

    佛教啊,有很多深的道理。人要不学佛,这一生就白做人了。不学佛,这一生哪,人就是白活了。一点意义也没有,除了吃、睡,和动物没啥区别了。你看就人这一生,吃、睡、有个男女,完了有孩子就完事了,动物也是那样,人活着就白活了。

    所以说人这一生学佛掌握真理,这才是主要的。人活着,为什么要活着?死上哪儿去?生从哪儿来?我们都得研究清楚了,是不是?人再没有恐惧了,等你把这些事情都研究完以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恐惧,对生没有恐惧,对死没有恐惧,对活着也没有恐惧,而且很自在的。没有比这再舒服的事情。世间就给你钱,它也是个迷茫。钱也不知道是怎么花?也不知道花钱为了什么玩意?除了吃,没有啥用处,是不是?就是造业。

    男信士:学佛了,像我们以后就多挣些钱,做点善事呀,这也是应该的,因果关系嘛

    但是你说做些善事,只能是来生能得好处,将来你更有钱或更好,但是终归不是究竟。如果研究佛法,把它研究透了,研究这人生,你在世界上就像另外长了个眼睛。就呼吸也不一样,非常清净。世间上任何东西它都不能吸引你,而且不能伤害你,那多好,那就自由自在了。所以说佛法的利益太大了,要好好研究。你看看出家人,你说一个傻、两个傻还行,难道全部都傻呀,是不是?那么多出家人,为什么都奔这条道?就因为知道它是个真理。

    男信士:我认为佛教这个讲因果,也是一种信仰。人多行善,少做恶事。不然现在这个社会坏人多么多呀!

    如果通过学了这些,而对那些坏人、好人,我们都以平等心看待,对坏人就没有那种仇恨心理,而且能找出他的好处来。不去仇恨,没有啥可仇恨的,每个人都有他的好处。做恶事的人,他也有他的难处。每个人都想好,但他错误的以为抢别人钱就好,他以为打了别人就好,他以为骂别人就好,或是做了些坏事,抢银行就好。他想好,但是走错路了。好不是那么走法,得在佛教这儿学,你才能走到好的那条道路,才能真正找到你的幸福所在。人人都想好,但他走错路了,所以说应该给他把这条路纠正过来。像我们行走,就是纠正这条路,让大家认识佛教,来纠正那种不正确的追求。不要追求那些东西,没有用。

    男信士:这一路上,也是不断给大家讲法?

    以身示法就行,有时候讲也行,不讲也行。你走过以后,只要看到和尚,他今生就得到福报了。

    男信士:我昨天坐车过去,在那块看见你们了。当时有很多人说,人家这才是真和尚哪,人家都在桥底下住的,挺不容易的。

    是啊,过去有一些假和尚,要钱哪,骗钱哪、骗吃的,造成很坏的影响。

    男信士:他们就是上谁家,给你算命啊,给你这、给你那,给你看这、看那的,完了要你钱。现在这样挺多的,很正常。

    所以说哪,他们就认为什么呢?和尚都是这样,和尚都是假的,从而造了很多口业。将来他死了以后,因为造口业会到恶道去。如果我们出家人行脚从这走过以后,他认为:哎呀,这是真和尚。他把原先假和尚的概念从脑子里就抠出去了,这有真和尚,由真和尚代替了假和尚。他不至于造口业堕恶道里,就把这问题给纠正过来了。

    男信士:跟你们认识了,就是有这个缘分吧,以后你们那个修行方法,肯定也能从我这传给很多人。另外,我这还有些事情都不懂。

    没事没事,你先看经书。咱们那儿还有很多书,都非常好的。经书每一句话都可以成佛的,如果这背下来都是无价之宝。看着册非常薄,但是那里面有很深、很深的道理,有时候我们这一辈子都学不完。需要书,可以随时来请,我们那儿都有,这都是无价之宝。将来在农业上,你可以诵“大悲咒水”,洒在一些东西上,它都起作用。天天诵这个“大悲咒水”,你做饭,把这水放里,那饭味都不一样,都改变。那个水的物质可以改变的,不是不可以改变。

    男信士:你们出来一共多少个师父?

    十五个。

    男信士:一直走到哪儿?

    准备走到秦皇岛附近,也许穿过秦皇岛,完了就回去了。我们一年就走十五、六天,最多时走两个半月。十一年前我从你们这儿走过,也这么走的,那从五台山往东北走。

    男信士:家里寺院那边还有多少个师父?

    现在还有十多个,也得十五、六个吧。

    男信士:一共三十多个人。挺难得的。

    三十多人。像咱这种修行方式——咱还有下院,下院还有三十多人,还有几个依止寺院,慢慢的扩大就好了。什么事情都得人去做,你不做不行,对不对?什么事都有个人带个头,带头就好办了。

    男信士:您就是咱那个寺院的住持。这个最先就是你做的呗,是不是?按这种修行的方法。

    实际上,最先还是佛做的。

    男信士:就是咱们那块,是你先做的?

    是这样。十一年前行脚从绥中这儿走的时候,那都是小房,没有这楼。都是小房,不大点,周围都是卖货的。看着都不认识了,原先没有这么多东西。过去街面也没这么宽,但是楼房变得比较多了。

    男信士:你们一天能走多少里路?

    三十多里到四十里路吧!走得不快。因为刚开始走,走快了脚受不了。等到适应了,却又该回去了。

    男信士:谢谢你,师父,学到了不少知识。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二中午

    地点:辽宁省绥中县后周村

    缘起:对河北省山海关地区居士开示

    一居士:阿弥陀佛,师父,我请问您,我们早晨早课应该诵什么经?

    早晚课最好按照现在定的早晚课本诵。因为这个早晚课本,是经过祖师大德多少年积累的经验,禅净密律教全都包括在里面。它是很精练,不能再精练的一个宝贝了,五宗平等都在那里。所以上这个早晚课非常适合我们,不管在家居士、出家僧人,都诵这个,整个的心都是一致的。另外,你们学会这个早晚课,到哪个寺院去,上早晚课都能跟上,而且心还平等,不会有分别心。所以这个早晚课非常好,我看还是诵这个早晚课好。

    如果有的人专门修净土,就愿意专门念“阿弥陀佛”,那是另一回事。如果没有这种特殊的因缘,还是诵这个早晚课比较好,比较正常。另外,就算我们自己有单独的课程,但是我们的心应该和全国的僧众、和全国的修行人都要合在一起,事相要合,心里要合。事相要合了,心里更容易合,这样非常好。不要产生分别心,分别心越大对修行越不利。

    另外,特别早晨诵“楞严咒”是非常好的,它有特殊的力量,包括修净土的也是这样。印光大师就讲过:修净土的人,如果要闭关,必须诵“楞严咒”。如果不会,你也得照本念,早晚都得念。

    一居士:“楞严咒”早晚都可以念,是吗?

    早晚都可以念,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念。这个问题十一年前我在秦皇岛给他们答过。那个时候他们问我,这个“楞严咒”能不能晚上念?或房间、地点、环境变化了能不能念?我说都是可以念的。

    (编者注:祥法师十一年前从五台山行脚回辽宁,途经秦皇岛,今天请法的山海关居士中,有几位是那时认识的。)

    一居士:师父,请问一下,我早上起来念《无量寿经》,您看可以吗?

    可以。但是如果上早晚课的话,最好按照这个早晚课本诵,其它时间愿意诵《无量寿经》是可以的。这个早晚课尽量要一致,全国都一致的话,我们这个修行方式,这个心很容易合。你比如说,你要诵《无量寿经》,他那边就诵早晚课,你就感觉到他的早晚课和你的心就不合,心里多少有点别扭,是不是?尽量消灭这个差别。

    一居士:师父,上早晚课的时,有的居士上香,是上香还是不上香呢?

    上香的目的是让我们天天见佛。因为我们有很多的思想是不正确的,比如说我们早晨看到馒头,我们对馒头要产生一种想法。晚上我们对睡眠要产生想法,对家庭、电视各方面都要产生想法。这些想法,都是让我们轮回的想法,所以必须把这些想法要剔出去。用什么剔?用佛像。我们一上香,见到佛,把我们心中的恶念马上就给拿出去了。所以上香应该是时时上,常上。哪怕你半夜起来上支香,这功德都是无量的,半夜你上支香,最起码回去能做个好梦,不做恶梦。

    上香主要是用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来教育我们,使我们时时提起正念。上香它不存在时间问题。我们有个黑天白天,佛菩萨在修行中是没有黑天白天的。应该随时上香,这功德非常大。越是晚上上香功德越大,因为啥?人家都不上香了,都睡觉了,你不睡觉,那你比别人的功德就增加一块,是这么个意思。

    一居士:师父,我一般在晚上十一点钟诵经,可以吗?

    可以。

    一居士:那也可以上香吗?

    可以,你什么时间上香都好。

    一居士:师父,怎样修大家说的恭敬心和平等心?

    修平等心和恭敬心,它有个基础。什么是它的基础呢?那就是戒律。戒律是一切菩提心之本,也就是一切平等心的根本。如果你不修戒律,想得到平等心是不可能的。你不守戒就像一杯水,底下漏个眼,怎么装它也不会满的。我们的平等心生起来时是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平等心。无分别心是平等心,并不是说你是小虫子,我可怜你;你是大马,我可怜你……不是这个意思。佛法的平等心没有一切众生相,这叫真正的平等心。当然由于这个平等心,我们对小虫、对大马都看成是我们自性中的流露,所以我们要生起无限的慈悲。这个慈悲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我们真正的平等心。

    这个平等心来之非常不容易的,必须严持戒律。首先在居士这块,就是三皈五戒、在家菩萨戒和八关斋戒,必须做到。你持戒得达到什么程度呢?持到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的时候,才能算你有点持戒精神。你自己都认为有一部分在持,有一部分没持,那你想得到平等心,是不可能的。必须得严格持,豁出生命来持这个戒,你才能把戒律抓住。

    戒律也不是那么轻易抓得住的,虽然我们有些小的戒律能做到,但有很多戒律我们同时也破坏了。你必须豁出生命来修行佛法,不能说:“我可以不吃肉,但我可以吃鸡蛋。”也不能说:“这(菜里)有点蒜行不行?”有一点蒜也不行。说:“只有一点儿,它不能产生什么毛病”,那也不可以。佛是法王,只要下了命令,不允许食用葱蒜等五辛,你就吃一点都犯你就吃针眼一点,就有那种吃的想法,那都算犯戒,那都不允许。我们不允许有丝毫的违犯法王的命令,不管它起不起作用,这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我们持戒的精神必须要严格,一点都不能含糊。在这个基础上,持到一定程度,那种慈悲心、平等心一下就起来了,它自然就生起来了,不是人为的,但是得通过我们人为的去努力持戒。最后就会生起了智慧,那智慧就是平等心,不是另外有个“平等心”。

    我们在平时行持上,一定要发挥这个平等心,不管是贫富、老少、男女、大小,我们都要发慈悲心,都要救护,都看成是我们一体的。他庞大,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他微小,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他们都是我们法身的变化。经上不常讲吗:心外无物,一切都是心中之物。所以说应该敢于承担。有的人晚上看到星星、月亮这么广大,就不相信自个有那么大的心量。这是错误的,必须要当下承担,这也很重要。

    再一个,修这种平等心平时就得要恭敬三宝。你恭敬三宝就得法,你不恭敬三宝,法就不成就。因为一切法,必须有三皈依才能成就的。你没有三皈依,就要受其害,而法也不能成就。虽然有时候能闻到法,但马上就失去了,因为你没有三皈依。所以我们时时的要三皈依,通过三皈依我们才能得到这种平等心。

    三皈依,我们大家都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什么要皈依佛?因为佛能弘扬一切法,所以我们要皈依佛。为什么要皈依法?因为法能成就佛,所以我们皈依法。为什么法的位置要放在中间,而不放在第一位?因为法要由佛来弘扬,所以佛放在第一位,这个位置不能颠倒。有的把法放在前面,把佛放在第二位,这就犯戒了,结罪了。这都必须得做到,而且得懂得其中的关系。

    第三个就是皈依僧,为什么皈依僧是很重要的?因为现在佛走了,法虽然在,但是真正的弘法任务已经交给僧人了。僧人是末法时期的行来主,就是走来,是这的主人。这个行走的主人是谁呢?是僧人。坐禅主也是僧人,讲法主也是僧人。末法时期一切的弘法任务,都交给僧人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皈依僧。不管这个僧人讲法如何,你是听过或没听过,必须有恭敬心,要认真听。因为僧相本身就是法相,这个很重要。大家今天赶来,这就是恭敬僧,这就是我们三皈依的一部分。你这样三皈依了,很容易就得法。

    有的人认为在家自己修,不必上寺院去,特别去看僧人。有时候(个别)僧人不见得做的都那么样——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所以有时候对僧人失去了信心,这不好,这样认为关键是我们自己受损害。一定要恭敬僧人。即使最次的僧人他也能讲法,远胜于外道,就是破戒了,他也远胜于外道。为什么呢?因为佛讲过,受戒和不受戒的人果报是不一样的,受戒和破戒都能成佛。破戒的人将来也能成佛,唯独不受戒的人不能成佛。外道不受佛戒,所以他不能成佛。

    有的人受戒以后破戒了,虽然有一些毛病,就像在这道上走,他可能摔个跟头,但是他起来以后,还能顺着这条道向前走。所以说我们要恭敬所有的僧人,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对佛法僧,尤其对僧人在恭敬上一定要特别加小心。我们随时都要去寺院,要去见僧人、礼拜僧人。一礼拜,我们很多的业障一下就消除了。你觉得那个头磕得挺冤枉,实际上不冤枉。

    所以说大家一定要皈依,因为这是成就我们一切功德最根本的地方。如果一个人连正信都没有,你如何能持戒呢?你实在谈不上了。如果没有三宝,你那一切所谓的“戒”就会变成外道戒。外道虽然也做很多善事,但不属于佛法,也不属于佛戒里的善法。佛法是建立在哪呢?建立在三皈依的基础上。三皈依是绝对的真理,没有三皈依一切都不能成就的,有三皈依才能成就一切。佛法区别于外道就在于三皈依。我们大家一定要慎之、再慎之,思惟、再思惟,一定把这个弄得明明白白,你将来得法是很容易的。如果这个弄不明白,你什么法也得不到,而且还很容易堕落邪见,堕落外道里去,这个也是很重要。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

    一居士:师父,供佛怎么样才能供养得更好?不会给人带来灾难。

    佛不会给人带来灾难。他像太阳一样,永远给予光明和温暖,他不会带来乌云。我们所谓的供养得好和坏,只是供养不好不得利益,供养好了得利益。如果你毁坏佛像,那当然有罪了。所以我们供养佛像要如法,只要我们能够真心实意去做,佛不会怪罪你。我们尽量供养得如法,这样会获得更大利益。有小利益和大利益之分,是不是?不像外道,你不好好供养我,我将来就杀你、要给你灾难。佛法里没有这一条。在佛法里,哪怕最坏的人我们也要度他,佛也会救他。

    过去不是有个人吗,这一生从来没做过一件好事。有一次看到道上爬着一只蜘蛛,他本想用脚把蜘蛛碾死,后来寻思寻思:算了,它太小了,不碾了。就这一念,他这一生就做了这一件好事。后来堕落到地狱里,佛发现他有这一件好事,就用一根蜘蛛丝垂下地狱,发出亮光。他一看见有亮光,就顺着丝爬上来。当爬到一半的时候,别人也要跟着爬。他起贪心了,寻思:你们都跟着上来,这丝不是要断了吗?他就用脚将那些人踹下去了,踹下去后这丝也折了,他也掉下去了。但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他虽然贪心过大,恶业大于善业,最后又回到地狱。但是佛就这么慈悲,哪怕你有过这么一个小小的善念,佛都救,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放心地供佛,不会有什么问题,绝对不会给你带来灾难。只能是帮助你不断地增加智慧,去掉烦恼。增加无穷无尽的智慧,福报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你只管放心。有时候我们刚开始供,不一定那么如法,给佛上香有时候上一支,有时候上三支,一会儿上香,一会儿不上香的,这只是你获利多和少的问题,不存在灾难的问题。明白这个意思不?所以说这个不一样。不像外道说的:你不供养我,将来就给你弄点灾难出来。佛不会这样的,佛永远不会给你带来乌云。

    一居士:比如受五戒的居士,自受戒后他没披礼忏衣,这个属不属于犯戒啊?

    这个在庄严上,按道理应该是搭衣的。搭衣是指到寺院参加法会时要搭衣,并不是在家搭衣。出家人是时时搭衣,不搭衣犯戒。在家人不允许时时搭衣,常搭衣犯戒。在家不搭衣,等到有法会或是诵戒的时候,这可以搭衣。出家和在家在搭衣要求上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还是可以的,但应该储备礼忏衣,将来忏悔的时候好用。

    (编者按:礼忏衣亦即缦衣,若在家内礼拜、持诵时也可穿着。《毗尼日用切要》云:“(在家受菩萨戒)自身听著缦衣一顶,礼拜、持诵。不听城邑聚落,披着往来。若入寺礼三宝,当囊盛随身,入寺中方著。所以在家听离衣,若恒披则犯制;出家不听离衣,若离则犯制。”)

    一居士:有时作为居士,来人了我们就要护持,但有的人说你这儿跑那儿跑,说我们是乱跑,我们怎么样把持这个平等心护持好所有的人呢?

    我们对所有的僧人都要有恭敬心,但在护持上我们也要有所选择的。如果这个人为了钱财,不持戒,那我们就忏谢而去:“对不起了,对不起。”回避就完事了。

    一居士:也可以回避这样的吗?

    回避,咱不说三不道四,回避就完事了。如果是持戒修行,那我们就应该全心全意地护持,主要是护持戒律。区别好和坏,就区别在戒律上。现在有很多假冒的僧人,不如法,我们不能护持,因为护持他会使很多人堕落的。因为有人会认为:你看这个居士有修行,他也护持这个(不如法)的僧人,那这个(不如法)的僧人肯定是真的。有时候会造成了一种误解,这个不合适的。

    我们必须要考察、要调查、要观察师父,这都很正常的。按密宗有的讲法,观察一个师父得需要三年到六年的时间。你想得需要这么长时间观察,所以说不要盲目的去做。如果符合佛的戒律,我们按照佛的戒律去做。一定要观察后再护持。

    恭敬心和如法的护持,它俩看似矛盾,必须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地做到护持正法。既要对僧人有恭敬心,不说僧人过失,同时还要护持持戒的僧人,我们来护持佛的戒律,这个很重要。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一居士:师父,受五戒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受五戒,只要是我们真心实意的想去持戒,就没有什么条件。不过如果到我们那儿(大悲寺)受三皈五戒有点儿小条件,也是应该做到的。我们每年是四月初八和七月十五两次受戒,受戒前得要背《心经》、“大悲咒”,背一个也可以,能背两个更好。得三皈五戒的头一天去,要听讲三皈五戒的意义,晚上要忏悔一夜,第二天才受三皈五戒。目的是让大家真正地理解什么叫三皈、什么叫五戒。

    因为啥?有的人领个证就走了,然后说我是佛教徒,实际上有很多事情都不懂。不懂实际上不怨你们,怨我们僧人。僧人没给你讲,所以你就不懂,是不是?必须得讲三皈五戒的意义,得有人对这方面进行要求。另外,受戒前还得忏悔。你过去的业障没忏悔,就像是水杯没清洗干净,就想装净水,那净水也会被污染了。如果清洗干净再装净水,这个新水它永远是清净的。

    所以受三皈五戒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主要是我们能够真心实意去受,而且受完戒真心实意去做,这很重要。就像发给你一把刀似的,如果你知道这刀可以切菜,这个刀就很有作用了。如果你拿这个刀尽往自己身上割,这个事就麻烦了,是不是?你说:“我受三皈五戒了,我是佛教徒。”但尽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把佛也给抹黑了,三宝也抹黑了。最后人家不是嘲笑你,是嘲笑整个佛教,说:“你看佛教怎么乱七八糟的,你们信佛就这么信哪?”实际上就等于发一把刀,你把自己的法身割得东一块西一块的,这就不好,不合适。所以必须讲得很明白,而且我们做得很认真,将来你就了脱生死,另外,再度很多的众生,这是很重要的。

    一居士:如何为了众生发菩提心?

    如何发菩提心?刚才我讲了,就是严守戒律。先把自己的戒律严守好,因为戒是无上菩提之本。你如果戒律做到了,自然就发出一种慈悲。这种慈悲建立在戒律基础上,非常广大、清净、无为,这是很好的事情。

    因为佛法是三无漏学。什么是三无漏学?就是以戒生定,以定生慧。我们要想发心,要得到菩提心,首先就是持戒,没有别的路可走。说:“我不持戒还能得到菩提心。”那如同谈玄说妙一样,是不可能的事。就像是空中楼阁一样,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必须在戒律上下功夫,那个心才会慢慢地起来了。戒律持到很严的程度,突然地生起慈悲心,就离相了。离相了以后,这个慈悲心发起来以后,就是菩提心,而且永远不会退道的。不管多难,这个世界上就剩你一个人信佛,你也会走到底。

    我们说的那个发心,有时候是嘴发心不发,嘴上发了,能做一点,一年二年行三年五年就找不着了,自己想找它也不起来,想往上走也不好使。因为什么?他没有那个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在戒律上下功夫。佛法就是这样,以戒为基础,佛法才兴盛。佛也讲了:末法时期要以戒为师,正法才能久住。这个是很重要的。想发菩提心关键就在戒律,平时生活上严守戒律。比如说你和人互相交往别撒谎,买东西要平等,别占人便宜,别跟人讲价钱等等的事情,都是在守戒,这是很好的事。

    一居士:师父,受五戒的居士必须得吃全素,是吗?

    就不受五戒,作为人来讲,都应该吃素的。并不是受了戒以后才吃素,吃素这是起码的要求。人这一生不应该杀生,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前生)的父母,也是未来诸佛。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多生多世,在各道里轮回过,我们也当过蚂蚁、也当过猫、也当过狗、也当过鸡,它们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姐妹。我们把它杀了,都不知道是在杀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另外一切众生相都是自己心中之物,如何可以伤呢,是不是?这都是不可以伤的。所以吃素不但对我们学佛来讲是应该的,就是作为人来讲也是应该的。

    另外,比如说牛奶,咱们说很有营养。那牛奶是哪儿来的?是牛吃草换来的。牛吃草就有牛奶,那我们何必还得经过一关,直接吃点蔬菜不就一样了吗?是不是?是一样的。我们非得人家“加工”以后再吃,这就不合适。另外,你喝牛奶,它还有毛病,它那里有牛脾气。喝牛奶喝多了,那个形像、脾气和牛一样,闷乎乎的,发脾气也像牛似的。所以对众生要有慈悲心,我们应该是吃素的。

    另外,吃素对身体还好,不得病,很多高血压、脂肪肝等等的病都去掉了。如果不吃素,这些病你都逃不掉的。还有吃众生肉的果报在那儿?有一笔血债跟着你,将来都得偿还的,你还也还不清。你看现在得高血压、肥胖症的很多,就是吃那些肉类吃的。你看我们不吃那些,就没那么胖,所以应该吃素。

    另外,吃素还有一个安全感,佛在经里讲:虎狼闻着吃素的人,它不爱吃。对吃肉的人,虎狼闻着香。现在的虎少了,狼也不来了,以为它就不吃你了?不是不吃你,那还有汽车呢,是不是?还有那些现代“虎狼”也要“叼”你。铁虎狼,它也来。所以吃肉有很多的害处,应该吃素的。

    你再看有病的例子,有时候我们吃素的人也有病,但是有病和有病不一样。信佛吃素的人,有病到医院一检查,什么病没有。虽然看着病很重,但真正检查器官上没有什么损伤,人家说你身体很好吃肉的人,除非没有病,有病了一检查就很重,检查出病时可能人就快没了,是很危险的。所以说吃素和吃肉在本质上不一样,为了自己的长寿、健康,为了儿女的健康,为了所有的众生,我们都应该吃素。

    众居士:阿弥陀佛,谢谢师父!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二下午

    地点:辽宁省绥中县公路边

    缘起:对一木器厂工人开示  

    工人:我听说念《金刚经》能超度亡魂,对吗?

    那不一定,佛经哪个都能超度亡魂。

    工人:念哪个都可以?

    哪个都行,你拿这个经也可以超度,拿那个经也可以超度,并不局限于哪部经。佛说的所有经,既能度活人,也能度死人。

    工人:就说可以度这个死人,就是他的业力……

    就是消除他的业力,借你诵经的功德去超拔。《金刚经》、《普门品》、《无量寿经》、《地藏经》这都可以。

    工人:这些经我应该怎么看,就是说从头看,得背诵,还是就那么看?

    你要是能背诵那是最好的。像这个经,(结缘给你的佛经)你每天都念一遍,一遍到两遍的。

    工人:再一个,师父我打听一下,就是像我如果是吃素的话,可不可以说有时间界限地吃素啊?

    也可以,你比如说六斋日、十斋日吃素也可以。如果能每天都吃素那就更好了。你可能还没办法做到全吃素,你皈没皈依呢?

    工人:没有,我自己就是信这个的,这佛教的磁带我没少买。

    这是应该看的,这是无价之宝。做为人来讲,这一生一定要学一学佛法,要不学佛法,你连做人的资格都不够。

    工人:寺院我常去,常接触佛学上的事,但是有些时候我自己也挺困惑。现在你说我信吧,有些时候信到一定程度,就觉得有点信不下去,觉得这个东西挺缥缈似的,不现实似的;但有些时候自己坐那儿寻思寻思,自己感悟一下也挺有道理。但有些时候总有这个困惑心理,这个佛学到底是不是所说这种情况啊?

    这个佛教和别的教不一样,佛教绝不妄语,佛也绝不妄语。你对比一下,你就看一个朝代,有的一个朝代存在几十年,甚至一个朝代存在几百年。但是哪有说像佛教存在三千年的?从三千年前佛出世到现在,佛教从来没变过,这就说明它存在的价值,是不是?

    换句话说,一个人傻、两个人傻,你说那么多人那么多和尚都傻啊?信佛人都傻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信佛?佛教必然有存在的道理。谁都有他的思想和思惟,都有他的工作,有的甚至把高官厚禄都舍掉了,而去学佛,把自个儿生命都付出了。你说这个事儿,哪个人不比我们聪明?是不是?他们为什么这么专心地投入。难道佛教只是一种宗教?不是,它是一种真理。

    而佛所讲的,你不用听别人说,你就看看佛经里所讲的道理,就是世间人没法讲出来的。和世间法一比,佛法的道理太深,绝对是真正的真理。不光活的人能度,死的人也能度。不光是人能度,连畜生、所有众生都能度。包括解释宇宙的万事万物的真相。你看没看过那个科学之父叫爱因斯坦的所说的话。爱因斯坦是科学之父,他在科学研究领域那是最高造诣了。他说:“能与科学共存的只有佛教。”他对佛教非常崇拜,而且非常信。包括毛泽东,包括这所有的人,这些领袖对佛教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包括过去那皇帝都同意这个,绝对不是迷信,它是个真理。

    工人:是,但有些时吧,我是老静不下心来,就是一个时期一个时期的。

    有时候这个事就得反复念佛经,你想信得真,就得反复的念佛经。至于为什么你对佛经有个疑惑心呢?因为你平时对任何事物都有个疑惑心,不光对佛经有疑惑心。不是说我只对佛经有疑惑心,对别的没疑惑心,实际上对别人办事,你也老有反复心,也有疑惑心。你有这种疑惑心的时候,同样也影响了看(佛)书的情绪。

    工人:是,有些时看书寻思寻思,说是对人生这个感悟,人生几十年短短就过去了,人生在世间还是短暂的但有些时又反过来了,心里又不踏实了。就是说,你看感悟那时心情挺好,看得挺开。但是真正的时,或出某些事情的时就把持不住了,不是当初打坐那么静心了。就是总反复。

    你现在就是有个什么毛病,什么问题呢?就是当你平时看书静的时候,你认为思想是正确的,这是很正常的。等你在处理事物的时候,心里起了疑惑,就认为佛教不真实了,是不是这样?

    其实这个心并不是这样对佛经产生了疑惑,因为什么?我刚才讲了,你这个疑惑心不是你看书所得来的,也不是书不真实所产生的疑惑心。是你早就有这种疑惑心的习性,在脑子里早已生成种子了,早在那里存着呢,不过遇到事儿以后给它挤出来了。就像你有病潜伏着似的,平时觉着挺健康的,一旦遇到事情,这个病就发作了。病发作并不是你现在得的,是你原先就有,明白这个意思吧?是原先就有的,通过这个事发现了你身体有病,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

    你如果这么认识,就不会对佛经产生疑惑了。越发现问题,越觉得我们应该对佛经产生信心,因为只有佛经才能把这些问题处理掉。其它的任何方式你都处理不了这个疑惑心。我们为什么看佛经还能生成疑惑呢?就因为我们的业力还没有彻底消除,必然有这么一个过程,你不能否认过程。今天看佛经,明天就什么思想都成就了,不可能的事。都得有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很漫长的,应该有长远心。

    另外,要坚定自个儿的信念,有时候你自个儿想一想,任何的事情,你说有没有超过佛教思想的?没有。不管科学也好、其它宗教也好、或世间哪个理论也好,没有一个能超过佛教。佛讲的非常真实!但是我们现在还是有疑惑,这也很正常。既然其他都没有能够超过佛教的,那我们就应该追求佛教,这是唯一我们的依靠。

    而且这些东西,佛经里的道理都是需要实践,不断地努力,心才能不断地坚定的。不是说看完书就坚定了,就算你认为这个真理非常正确,等到遇到事的时候它也动摇。像一个瓦盆似的,你用泥做好了,能不能说这个瓦盆就非常耐用?它不能。必须得经过火的锻炼,放在窑里不断地烧,烧完以后拿出来,就坚固了,最后你怎么使用都长久耐用。这也是一样,你看完佛经了,虽然好像懂得里面的道理,但是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练,才能真正地认可这个道理,真正变为你的东西。就像饭似的,光摆着没有用,你必须吃了才饱。所以你必须按照它去做,再融化在生活中、融化在你的所有思惟中,这才能变成你的东西,它就不会起疑惑心了。

    工人:这个《三世因果经》的光盘我也听过,你说佛家所说的真是那么回事?你就看现在,我感悟现在这个社会,有的人也没什么坏事,说是平平常常这一辈子吧,也算是挺善良的,但是他所得到的很不幸,或是说坎坷很多。有些人行得不算善,但是他在人世间过得好是比我们这些人要强。对这有些事,我挺困惑。

    这个事不奇怪。因为啥呢?我们今生所受的,就是前生所做的。说你看这个人这一生表现的很善良,但是他的命运很坎坷、很不平,好事摊不到他,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前生所造的业就是这样。比如说有的人虽然很善良,但他不断地打鱼、摸虾、杀猪、杀鸡、杀鸭子,甚至杀了很多东西给别人吃,还找朋友来吃。在世间上对人这一点来讲很善良,但对其它众生并不善良,对那些鸡、鸭、鱼一点都不善良,是不是?把鱼说豁肚子就豁肚子,全是他干的事,你说他“善良”吗?平时对人挺讲义气,但对其它众生不讲义气,这都有果报的,是不是?

    有些人虽然今生对人不善良,但他前生做了一些善事。比如说,看到僧人他去供养,而且尊重,因而得到一个福报。或是遇到佛进行供养,这福报都无穷无尽的,他得了个大福报,或是他帮助过穷人。或是他虽然是很恶,但不接触杀生业,虽然有时候和人斗一斗,或是贪点小便宜,但是他并没有去造其它的恶业。所以在你看他认为不善,但他不去杀鸭子,他也不杀鸡,这就又不一样了。

    这个善恶的标准得根据什么来定呢?从做不做杀生业能看出他的善恶来,还有其它的方面,还有大事情,还有前生的事情,也能看出来。所以不能根据一朝一夕去看。也有的人很霸道,在世间上骂骂咧咧的,很不讲理,甚至还贪污,但还得到一点好处,是吧?所以别人看着很不平。但你要是仔细看看,他还有些好处、长处。他有些长处正是我们所做不到的地方,另外他还有前生的原因。今生所受的,都是前生所做的。今生所做的,就是来生所要受的。今天做坏的,没遭报应,是还没到时候呢。有的在今天报了,有的得来生报,这都不一样。

    工人:我也总去寺院,上一些小的庙宇,每个寺院我都烧香,就连小土地庙我都烧香上供,这样做是否正确?

    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啥呢?你是没皈依,这还有情可原。我们如果皈依三宝了,像土地庙、像那个狐、蟒、蛇仙就不能拜了,就只能拜佛菩萨。因为皈依佛法了,就得按照佛法去修,得有正念,不能越拜越低。我们一个正念都很重要的。应该到佛菩萨庙去拜,这很正确。对鬼神呢?我们敬而远之,尊重它,但不等于你要去拜它。

    工人:但是,我去过的这些庙宇,里面供的很不一致啊!供佛祖的也有,供菩萨的也有,还有供的鬼王,就是说供的很多,现在不十分统一。

    这个不可能都统一起来,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供什么是正确的。佛教就是供佛、菩萨。有护法指的是伽蓝菩萨和韦陀菩萨,其它那个什么所谓的“护法”,狐蟒蛇仙这些东西,都不是佛教应该供的。但有些庙确实也供着,这可能是地方的观念,可能原先留下来的,或是有的人故意搞的,或有些人没认识到。这样也误导了很多人。真正佛教是不允许供的。

    工人:不允许,但是有些庙宇都供,狐三太奶,狐三太爷,狐狸精……

    那是不正确的。像狐、蟒、蛇仙,你供它,它还不如人的修行呢,是不是?你还信它,跟它学,将来你的习性也像它。因为你供养,对狐狸特别尊重,它有一种很狡猾、多疑的性格,将来你也会多疑的。最后临终往生的时候,因为你对它的恭敬和供养、甚至皈依它,等到临走的时候有可能做它的子孙。你害怕它,它来接你,你就跟它走了。有它,佛不来接你。

    工人:就是说狐狸、黄鼠狼这些,它是如何能修成仙的呢?

    各类众生也都在修行,各道都有佛菩萨在教化它们。也跟它们讲佛法,但它们只是一般的修,都是修完以后得人身,得人身再往前修,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六道里它们确实占一道,但是它们和人比还低一道,还属于畜生类的。立为人,横为畜生,它和人比不如人。所以它应该跟人学,这才是正确的。但是有的人为了贪财、贪名、贪利、贪神通,最后跟它学去了,以为它有神通。实际上就像人念了高中,反而跟小学去学,这不是颠倒了吗?

    工人:但拿我这个俗世眼光看,它们修行确实有神通。

    谁修谁都有神通。你供它产生了一些神通,实际上你不知道那神通是你自己的,不是它的,是你自己的变化,你错认为是它的,说我没有神通,一定是它的。本来是你的感应,却认为都是它的感应。是你自己创造出了一个“狐仙”,创造了一个“蟒仙”。你不知道,是因为你供它,自己在创造了一个东西。你把你自己变成一个狐狸或蟒来进行思惟活动,这是很危险的。你创造了以后,反复地供,反复地学,最后不等死呢,可能这个心已经变为狐蟒蛇仙了,已经堕落进去了。只不过还有这个人的身形,自己没看出来,但内心的世界已经是这种状态了,这就很危险了,将来的结果就堕落畜生道了。

    (编者注:狐、蟒、蛇仙:在东北地区,有的人认为狐、蟒、蛇等已成仙,能附体到人的身上。对此加以供奉,是一种迷信、不正信的行为。)

    工人:这个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区别吗?

    有区别。道教只是在修人的身体,修长寿啊、炼丹啊、达到不死啊、保护人身多延年益寿,它是修这些东西。佛教不是,佛教认为这个人身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种幻境。人免不了一死,这个人身早晚都得灭掉,即使你活一千年、活一万年也没有实际意义。佛在世的时候,有一种最大的寿命可以活到八万四千岁,最后也得死掉堕落,它没有意义。我们追求的是,人有一个本质,就是不生不灭的佛性,我们追求这个。道教是追求身体,在身体上下功夫,不在自性心(地)下功夫。所以佛教属于正修,道教属于外道,它没法和佛教来相比。

    工人:我这样,如果不皈依的话就俗世间修行呢,可不可以

    那是不行的。因为啥呢?皈依和不皈依绝对不一样。你要是不想学佛那是又一回事了,想学佛就必须皈依,这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因为皈依了你才能成就一切。就像人似的,像(对面的)这个木器厂,你不登记,永远不是这里的职工。你不皈依,虽然在外边做得很好,做很多善事,但你只能做世间的东西,做的一切都是世间的善事,世间大善人、大大善人,甚至可以升天,但你绝对不能成佛。皈依了,虽然只做一点事情,因为都按照皈依的路去走,最后它能究竟成佛,皈依和不皈依是不一样的。

    皈依以后,还有个受戒。佛讲过:受戒、破戒都能成佛道,不受戒不能成佛。像道教、像这些(心外求法的外道)它不可能成佛的。只有受佛戒才能成佛。甚至破戒了,就像人摔个跟头,他可以再爬起来,还在这(修行)道上,还可以向前走。

    工人:如果不皈依就只能个俗世间的信徒呗?

    应该这样看:不是做不做信徒的问题,而是皈依才是你修行的开始,是你真正得到了、知道了回家的路程。皈依了是你找到回家的路程,知道怎么样往家走。并不是要你皈依作为我的信徒了,我控制你,你是我佛教的一部分,将来有事,我好找你办点什么事。不是做不做信徒的问题,不是这个意思,没有那些世间的东西。

    佛教就是要你皈依以后,等于你找到回家的路程了,你知道怎么样回家了,而且你在世间上能抵制财、色、名、食、睡,能防御这些东西,要不然你没有防御能力。皈依能找到回家的路程,这样你就知道了方向,知道怎么去做,怎么去行持,这一生就不再白活了,如果没有皈依那真是白活了。

    人生的过程不是生儿育女,是修行的过程。真正修行的唯独是佛教,其它的只是自个儿在世间上做一点福报,得人天福报就是了,甚至有的做不好还做到下地狱去。因为他不知道方向,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究竟什么是真理他都不清楚,是不是?就像一个厂矿盲目地生产,能生产出好产品吗?它不可能的事,早晚都得破产。皈依和不皈依绝对不一样。

    工人:只是我现在俗世心太重了

    那慢慢来。一点点看经、诵经,慢慢的理解。佛法是浩瀚的,不是说一下就能理解的。

    工人:是,我现在感悟这修行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但是也不是说不能做到的事情。有时候觉得修行不简单,它恰好说明真理的存在。人为真理可以舍命的,我们的命要是能豁出来,还有什么豁不出来的,是不是?人如果为了世间事情放不下就太没有意义了,几十年很快就过去了,人老了、有病了、死了,就完事了,这一生又“白瞎”了。来生上哪去都不知道。人生很短很短的,一天一天地都顺着我们心在流注,不断地流逝,你要不把握住,将来那是很可惜的。人生就给我们这么点自由,把握住就把握住,把握不住就没了。

    人没有啥,谁也不同情谁。我跟你说,没有谁同情谁,只有自己去努力、去克服、去做,这是最真实的。不要抱有幻想,不要贪恋世间的东西,世间的东西永远是一种幻境,像做一场梦一样没有意义。

    工人:是,我有的时也有所感悟,但有的时凡心还是挺重。

    是。你是没深受其苦,深受其苦就知道了。等你受苦,受到确实觉得苦的时候,你才能觉悟,但是有时候就太晚了。

    工人:人生真是挺苦,人生确实是挺苦!

    对!但是有个不苦道。那苦是自个儿找的,放着有一条不苦道,但不去走,还要往苦里钻,希望在苦里找出正确的东西,是找不到的。就像一个方法似的,我们都想好,但你得想那个正确的好,知道哪个是让你真正往好那条道走。你不能说:我杀人也好,我抢银行也能好,得了钱也好,有了女人也好。究竟能不能好到底?最后都是半途而废。很多人都是追求世间所谓的“好”,你看看最后哪个成功了?只有佛成功了。佛彻底成功了,证悟了宇宙的真理,知道人生是可以不生不灭的。人本来就是佛,是不是?

    要知道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一场幻境,没有意义。能看破这个,那才是真正的东西,自由了,解脱了,脱离了这个苦海。我们想在这苦海里不断地追求幸福,能追求出来吗?不可能的事。只有在这苦海里去追求真理,按照佛说的去做才行。佛教还不像别的其它教,光说,然后连个人都找不着,是不是?佛教不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从历史,从文物讲,都是存在的,非常真实,没有比他再真实的。

    工人:师父,那你怎么看待这个基督教啊?

    基督教,在佛教来讲也属于(心外求法的)外道,没有啥意义。虽然它也叫人做一些善事,但它斗争性太强。天主教、基督教都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种叫法,是人天福报,做人做天,如果再诽谤佛法的话,他可以下地狱,都不用合计了。这是人天福报,和道教都是一回事。

    工人:师父,我问一下,寺院开光是怎么回事

    开光是通过高僧进行的一种仪式,而叫人增加信心。也不必去搞这些,有时候搞一些大型法会主要是让大家增加信心,对佛有个真正的信仰,这就行了。佛像不一定需要开光,不开光也灵。不开光有时候更灵,如果见到一个土块你也当做佛看,那更灵了,是不是?有的地方开光是为了钱财,有的地方开光是叫人生起一些信心。但是有时候有它的弊病存在。我们寺院不搞开光,木头雕刻一个佛像,纸画一个佛像,我们就当做(真)佛去供养。佛法是这样的,是通过对佛有了信心,从而对所有众生都有信心,对万事万物都有信心,都当成佛看,这就是佛的教育。佛并不是说要你皈依我,你就是对的,而是皈依万事万物它(本具)的佛性,这是佛的本意。

    工人:有些寺院扩充得挺大,耗费不少财力,现在开展得就像旅游区,像公园性质似的。另外有的地方,那个寺院还建在公园里收门票。

    这也是没办法,末法时期。这现象是确实存在的。

    工人:我说这是不是对佛的不敬呢?

    它属于不圆满,对佛法也有不恭敬的一方面,但同样对众生也有教化的一方面,它两方面都存在,属于不圆满的一种方式。佛教应该是专门修行,这是正确的,也不要收门票。我们寺院就不收门票,也没有功德箱。

    但是有些寺院为了迎合世间的一些利益,比如说为了利益所在,利用信众对佛法的信仰,去收取钱财,这是不正确的,我看是不正确。但是不正确之中,也有它好的一方面,就是周围的人对佛法能进行敬仰,也教化了不少人,但总的来讲属于不圆满。真正的圆满,应该去掉这些钱财、旅游、经营等,佛教就是佛教,佛教活动场所就是佛教活动场所,也不要门票,佛教徒都可以进来。

    但适当的场所也可以对外开放一些,比如说,特别是名胜古迹,会有一些外国游人,你不可能不搞,但应该限制在极少数的地方。大部分僧人还是以修行为主,不要搞那些东西,这样佛法慢慢就兴盛起来了。不然都搞那些,都变成世俗化了,佛教很快就灭掉了。现在末法时期没办法,有时候搞点这个,从种善根来讲,还真比开个工厂强。但是开工厂,对佛教没有什么破坏。而搞这个,有时候对佛教有很大的破坏性。

    工人:它影响佛教形。误导信徒。

    而且,慢慢地人们以为佛教都得这么做,最后佛教全为钱财去了。另外,还有一些假僧人就出现了,是不是?这都是确实存在的一个毛病,慢慢改吧,末法时期众生的业力就是这样。现在世间上,你看看什么都有假的,尽假冒产品,是不是?你买个刀片净假的,什么“犀牛”全是假冒的,是吧?但你看世间出现假的,没人怎么评论,佛教有假的那就不行了。

    所以它是众生业力的一种感应。而且个别地方的政府也利用佛教去做商业经营还有些人也去迎合政府这些作法佛教内部有些贪财的人也这样做有些人迷迷糊糊的他也不知道佛教应该怎么走。

    工人:我认为,佛教与世间的一切都不应该有瓜葛,就是清修,就是修行。不应该掺杂着这些世俗的东西,与政治也不能挂钩,与世间旅游业、观光的这些都不应该放在一起。

    你说得对,这个确实不应该,但有时候没办法,你不找他,他找你。你在这个寺院住,他告诉你:“如果你要不搞旅游,我马上撵你走。”有的人就投降了:没办法就迎合他们吧!有的人还专门为了钱去迎合他们。所以存在着良莠不齐的这种现象,但是慢慢都会改。

    你看他再怎么不好,也远胜于外道,外道没法与之相比。最起码他知道有佛,知道有佛这一点,将来他就不会走得太远。但在佛教内部来讲,他还是不正确的。得慢慢来,什么事情也不是一步走到底的,佛教发展也有这么个起伏的过程,这是根据众生的业力在表现。

    工人:师父,你这是什么寺院哪?

    海城大悲寺。书给你了吗?这是给你的经书。

    工人:谢谢师父了。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三上午

    地点:辽宁省绥中县前卫镇路边

    缘起:对河北省秦皇岛居士开示

    一居士:师父,我觉得这两天腰腿疼,今年春节大悲寺还能打七不?

    今年不见得能打七了,因为已经打了五年药师七。五年药师七,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今年不见得能打。因为僧人的修行、禅堂,各方面都得倒出来,每次打七都耽误很长时间。咱们打药师七,也是把打药师七的方法教给大家,大家自己就可以组织打。

    一居士:没有人组织呢?

    这方法一样就可以。现在打药师七,老居士来的不多了,大部分都是新来的,有时候管理不了,那很麻烦的事,说三道四都有。

    一居士:人悟了以后还能迷吗?

    就像把一个物质烧成灰了,这个灰还能不能变成原先的物质?它不可能的事。悟了也是一样,悟了就不能迷了。

    一居士:刚才我问了问,还有点不明白,是灰还是物质啊?

    灰也是物质。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个意思:物质燃烧以后变成灰,它能不能再死灰复燃呢?是不能的。开悟也是这样,所以你放下就完事了。你怕悟了以后再迷,是不是?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修行过程中有一种什么状态呢,有的开悟以后,由于习性比较重,他又退入习性的那种状态,习性又恢复了。就像窗帘似的,打开以后,这窗帘又合上了。但是这窗帘终归你已经打开过了,只是心力没到,心力到了以后,再打开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了。

    一居士:他们参禅打七,一下就七天,有的感觉就开悟了。如果他开悟之后,是不是他的习气还没有除掉。他的习气没除掉,那是不是叫开悟啊?

    悟是顿悟。悟的时候是顿悟,他有时候悟了以后,还有一个清理习性的过程。但也有究竟悟,悟了以后再不迷了,也有那种情况。

    一居士:这个不算真的悟?

    是真悟,不是说不是真悟。但是,你说的那个自己认为的“悟”,必须得有印证才能为准。有的胡说乱说,那不行。胡说乱说,认为打个七就开悟了,不是那样。天下事不是那么简单的。往往有时候打七时不悟,等打完七以后,在另外一个因缘上,可能很平静的时候开悟了,他在那时候悟。

    这悟有多种因缘,得看哪个善根吧。有的在梦中就悟了,有的人听到突然的一个声音,像虚云老和尚,杯落地的时候悟了。来果老和尚,敲木鱼悟的。宣化上人是打坐悟的。悟的方式不一样。有可能在一个事物上悟,有的听一个歌悟的,还有的看着一只鸭子 “扑棱”这一响,他悟了。

    所以这个悟有多种方式。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呢?别想着悟,就想着修行。你就种因,就在因地下功夫,想我怎么好好修,怎么努力,就完事了。到悟的时候是很自然的,不用你去操心,说:“什么时候悟啊?”那不用操心,只管豁出命去往前走就完事了。你越是担心:“我什么时候悟啊,我什么时候悟啊……”反而障道了。就像人走道,走一走你就停下来,走多长时间也走不远,因为你走一走就停下来了,这样就不好了。应该是走起来,我就不再回头,永远往前走,这样的话你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达到目标,不要担心这个“悟”字。

    一居士:修行过程中思想总反复,怎么办?

    也不怕反复,修行中别怕反复,因为啥?有时候看着像反复,实际上并不是反复。你看像昨天吃馒头,今天还吃馒头,就认为我怎么老吃馒头?昨天填饱的是昨天的肚子,今天是今天的肚子,它不一样。虽然同样是馒头,但是时间已经改变了,你的寿命已经延长了,是不是?昨天吃的馒头只是昨天的馒头,不等于今天吃的馒头,它是两个概念。有时候你看着好像是一样的,但并不是一样的。

    修行中有时候好像退道了,刚开始学佛的时候,念经还不打妄想,等到念时间长了妄想还多了。有时候这一个是方法问题,没掌握好。另外,也是一个必然现象。有时候刚开始的那种努力,觉得挺清净,等到时间长了,就觉得懈怠了,这并不是懈怠了,它是必然要有的一个过程。因为啥?就像把那个毛病越挖越深,原先已经去掉一个毛病,等再挖出个毛病,你说:“原先我有个毛病已经去掉了,这怎么还有个毛病?”但它的层次不同,深入也不同。

    比如说原先是一米的毛病,这回你挖出是二米的毛病,就像矿山出煤似的,出来一筐煤,是一米地方出的煤,等到再出一筐煤,外面的人就说:“你看看,这一筐又一筐。”实际上他不知道这筐是二米的煤,或是三米的煤,或是四米的煤。等挖来挖去,这些煤全除掉了。煤是一样的,但深度是不同的,等你挖到底不就没了吗?所以有时候对自己得有信心,而且还要鼓励自己坚定信念,不然就容易被这些假象迷住了。

    一居士:我诵咒就是有一个有求的心,往往诵一诵就没有动静了,自己感到好像提不起劲似的。

    这种情况,要时时地对自己进行鼓励,得自己鼓励自己要观察问题,要知道因果。我今天努力了,肯定没有白努力的,虽然打了妄想,但终归也是深入了。我只要是活着一天,我就修一天,它必然有一天的结果,对不对?我要不修,今天就造业了,造业有一天的业力。我修一天有一天的善业所以说你修一天就得一天。别考虑今天不如昨天,不用考虑那个事。

    一居士:要是上课的时,自己感觉到:“今天不行,今天这课上得不好,不如明天再上。”然后又会想:“我这样不是越学越完了吗?”就那种心。

    不能自己贬低自己,不能有泄气的那种想法。这个五浊恶世啊,今天的业力和昨天的业力还不一样,昨天的业力去掉了,今天又新出来个业力。昨天你可能这一堂课都很清净,今天你可能连半堂课都诵不了,因为业力不同,负担也不同。过去你挑五十斤,觉得很轻松,走得很远,能走十里路。这回给你一百斤,你可能连五里都走不到,甚至走几步都很难受的。因为你的负担和原先的不一样,它重量不一样了。原先那种轻松,你已经完成了,需要下一步。

    一居士:有时以前的事情本来已经记不住了,等到上课的时它就出来了。它出来以后,就没法好好上课,开始心烦意乱了。有时候回到家里,老觉得这个心里烦乱。

    那是你原先种子识有习性,这个习性要不断地反复清除的。所以有时诵咒,它就突然蹦出一个妄想来了,甚至自个说:大米饭、大白菜……是不?自个就说了。无所谓的事,关键不是它闹腾,是我们容易去分析,而且被它拽跑了。

    别老观察心里,有时候闹心不见得是坏事。闹心,说明我们这里有个争斗的过程。你总要顺利,你看电视顺利、吃好的顺利、有钱花了顺利,是不?你看这些都顺利,心情非常愉快,但它后面跟着生死。你看这个争斗,虽然是很闹心,但是你终归在自己战胜自己,战胜业力,这不一样。所以自己得对自己有信心,得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

    一居士:师父,横死的人能不能给助念?

    横死能不能助念?对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助念,哪个人都需要助念。如果自己的亲人去世了,都可以助念。但是在助念中,你得如法去处理,像有一些不如法的事情就不能去做。

    比如现在有一种“法门”——不是法门了,有的个别人,叫“犟牛”,他就以他母亲的像代替阿弥陀佛,去助念。这事不能搞的,那非下地狱不可!是不是?把阿弥陀佛换成他母亲的像了,你说这哪行?

    好,那今天就到这里。一会还得走,还得乞食。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三中午

    地点:辽宁省绥中前卫镇一水渠

    缘起:对河北省秦皇岛居士开示

    我简单讲一下行脚,也叫行道的意义,这也是一种佛制。佛在世的时候都是不断地走路,通过不断地走路摄心,游化一方,度众生。因为有很多众生,对佛教都有很多的误解。有些假僧人、骗子,冒充僧人也去要钱,造成很多人对佛教不理解、不认识,认为要钱的那些人就是佛教,说僧人都是“骗子”,有时候对佛教就失去信心了。

    通过我们这一走,看到我们这种苦修的修行方式,不要钱的行为,对佛教就有了很大的信心,同时也知道还有真正的僧人存在。这样的话,他原先那个假僧人的概念就会去掉。因为在他脑海中一旦形成了假僧人的概念,对僧人不信任,就会失去了三宝的加持力,将来临终的时候很难往生,甚至会堕落恶道里。这种错误的概念会导致堕落到恶道里去。所以行脚这一走,等于救了很多人。一个是使对佛教产生误会的人,把这个误会要消除,把这个结要打开。另外,使人们认识清楚对佛教的概念,不信佛的人叫他知道什么是佛教,而能够真正去信佛。佛教不是光说不做,而要去做的,要苦修的。

    为什么要走?这个走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式,佛在世的时候也经常走。走,一个是锻炼身体,另外更主要的是通过走在动中摄心。我们平时打坐是在静中摄心,还有在动中摄心,所以它不一样,动中摄心比较难。

    像我们平时在家修行的时候,都是进到屋里盘腿坐下了,我们心静下来了。在离开屋的时候、离座以后,心都是散乱的。而且我们散乱的时间特别多,比如上街买菜、去工作、上学校等等事情,都不能修行,实际上在动中修行是很好的一个修行方式。因为什么呢?因为在动中容易失去我们的心。

    比如平时我们到市场去了,听到两侧的叫卖声,我们马上就要瞅一眼,那里卖什么?卖吃的,鼻子马上就可以闻到香味。甚至谁喊什么声音,我们脑子马上都要进行思惟。听见、看见、闻见等等,我们的心已经跑了,已经离开了我们的本心,被散乱了,就是六根的放逸。

    想把六根收回来,有时候我们的定力,在静中可以起到一点作用,但是一在动中就起不了作用了,所以我们需要在动中来锻炼。比如说,我上市场,两边有叫卖声,我就不听。有能看的,卖水果的,那么好我就不看。那么香我就不闻,自己控制自己。这样走长了以后,这些物质的诱惑力就减少了,我们的六根就回收了。这是很难得的一个修行方式。

    如果有了这个修行方式,我们就会很快得道。如果没有这个修行方式,我们几乎能浪费三分之二的功德——三分之一的时间我们打坐了,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浪费。比如说我们出了家门,马上心就散乱了,而且我们每天又有工作,都在散乱,会浪费多长时间,是吧?如果你不散乱,一出门马上就把头低下来,不再分别了,上班我也不骑车,就走着去,不断地修炼,这样功夫很快就上来了。就是说把有效的时间全部集中起来,变为修行。

    行脚也是这个意思,通过在闹中、动中摄心来不断地修行。另外,在动中又不断地乞食生活。乞食就是要饭吃,把这个福田种到所有的居士、所有的信众、所有的众生的心里,让他们体验到佛法中真理的光明。乞食时,不管是骂我们的、嘲笑我们的、诽谤我们的、称赞我们的……我们都要给他种上福田,将来都让他成佛。因为见僧一面可以消很多的业障,如果他们能认出这是和尚,他马上就有得救的希望。特别是现在外道比较猖獗,他们有时候诽谤僧人,说了种种不如法的言论,通过我们这一走,他那种邪知邪见不说自破。

    另外,更主要的,我们这些佛教徒也需要僧人带领大家往前走。通过僧人的苦修,大家也充满了希望,知道佛教还是存在,修行还是存在,佛法还是不可灭的,我们就会更好地鼓舞信心往前走。所以在这条路上,经行是很重要的一种修行方式,我们应该把它重视起来。

    不光僧人要经行,居士也可以这么走,也可以长途走。有时候本溪居士、沈阳居士、还有大石桥居士经常背着包往寺院走。这个走有很多的好处,比如说居士要走,你不能背着家走,是不是?你肯定是自个儿走,或是领个人走,首先就离开你的小家庭。因为家是火宅,你能有一个小时离开家庭,就得救一个小时。你走出一天,将来就会种下一天的善根,这个苦恼就会减低。所以这是很好的一个修行方式,希望大家能够努力去做。

    这里的好处还有很多,讲起来那是没完没了。因为这个(经行的)方式是僧人行,也是菩萨行,也是佛行,佛也这么走,常行。这个行如果不灭,佛法就会住世。如果这个行灭了,佛法也就灭了。将来佛法不住世时,第一消失的是《楞严经》和《般舟三昧经》。“般舟三昧”就是常行,我们进行常行,也是进行般舟三昧的一种修行方式,再加上不断地诵“楞严咒”。这两部经如果不灭,正法就会住世,佛法就会住世。这样有很多的众生就会得救。如果这两个方式灭掉了,就不能得救了。

    另外,僧人也在行道中得到锻炼,再加上不断地乞食生活,通过这个锻炼可以很好的降伏我慢。同时给那些很难上寺院的人种上福田,得硬种,有时候得硬敲开门。比如昨天乞食,有个天主教徒看到僧人,他也说:“本来不应该给你们饭,但寻思寻思还给了。”这样他的善心、善根就不会灭掉。因为天主教徒宣布这些事情,会灭掉很多人的善根。如果僧人乞食生活,由于看到僧人的戒律,他们就能够转变他们的想法。

    以前有一次到凤城,有个天主教徒——还是基督教的人?在市里有一定地位,是那里教会的头。就给我做了一点咸菜,给端过来了,我一看有蒜就没吃。当时他听说因为有蒜不吃,他就哭了,说:没想到我想种点福田这么不容易。最后他感叹地说:你们佛教的戒律要比我们清净多了。他说:我可不可以皈依信佛?我也没答应可以,或不可以。因为他终归是一个地区宗教的头儿,你要信你就自个信呗,是不是?劝还不好,容易引起宗教间的争端。但通过这个事情,说明我们如果能够常行头陀的话,会使佛教徒有了信心,使那些外道教徒能舍去他们的邪见,这样佛法就会放大光明,佛法就会兴盛。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谁有什么问题可以说。

    一居士:(编者注:录音漏缺,大意是:今天过斋时,由于行堂居士有些行为不如法,师父给予指正时,无意中做了个拒绝的手势,导致以后的食物都不能要了。因为师父今天只吃了几口饭,这位居士问的就是关于这个问题。)

    过斋是这么个事儿:因为过斋有一定的规矩。僧人过斋,行堂等都有一定的规矩,过斋时不允许说话。比如筷子要是立起来,是要干的。要是活动活动,这么晃一晃,就是要稀的,它都有一定的表示。过斋的规矩也是要我们克服自己的毛病,克服自己的一些恶习,不被食物所转。

    (编者注:以上只是用筷子举例说明。大悲寺僧众持钵过斋,居士只允许使用一个饭盆,并不使用筷子,只使用“匙”。)

    比如今天的过斋,一开始打粥,这挺好,是往钵里打的。第二回馒头放在旁边了。僧人吃饭,食物必须得进钵,因为钵是僧人吃饭的器皿,也代表了一个法。等到第二回他给馒头的时候,我意思是说你不要放在地上,不要放在那个上。但是这个动作,就是我手这一摇,摇的意思就是拒绝的意思。如果吃饭的时候僧人一摇手拒绝,就表示不再要了,就是到此为止,以后所有的食物再不能要了。虽然这是无意中表现出来的手势,那也没办法,既然表现出来就不能破坏它。这在南传佛教头陀十三支里就有一支,就有这个“一坐食”,这也是佛制。

    但是这个佛制允许你自愿的去受,你要不愿意受也可以。我平时也是这样,如果摇手就不吃了。有时候刚吃几口饭,挺好的东西,行堂的人也不会行,就反复地给你。我的意思是告诉:你别老这么给。因为过斋时不允许说话,用手势这么一比划,那以后完了,什么也不能吃了,那就饿着呗,那也没办法。这也是克服自己毛病习气的一个好方式。

    有时候我们有很多恶习,容易被境所转,为吃的甚至去犯戒,不惜一切代价为了这个吃。如果我们能够按照佛制去做,就会克服自己的毛病。因为有了一定规矩,这样很快给自己的习性套上一个夹板,不让它乱来,这是非常好的一种修行方式。这个饿一顿没啥,很正常,这也是个因果。这些一般的寺院都不明白,就是在咱们寺院,有的行堂的人也不明白。这个不容易,有时候自个不注意,随顺这个习惯走就不好了。

    一居士:常上庙好,还是不跑庙好?

    从原则上来讲,佛、法、僧是我们的家,常上庙是好的,每时每刻都要见三宝——佛、法、僧。我们家里有佛像、有经书,但是不可能有僧相。因为现在僧相并没灭掉,僧还住世,我们应该常去见僧、礼拜僧,这样会消除我们很多的业障,这是恭敬三宝、护持三宝的一个表现。应该常上寺院去护持,看看能做点什么事情,这是我们作为居士的责任。一个居士如果不护持三宝,不护持僧人,三皈依戒体就会破掉,不能称为三皈依弟子、称为居士,这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了,我们长期地留在寺庙,比如说大僧寺庙,女众如果长期的在那儿管理寺庙、去帮着师父做佛事等等,这都是不如法的,这不能去做。我们去看看寺院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我们如法去做,如法去礼拜,这是应该的。必须如法地护持,这很重要。不能上寺院有时候想说了算、或者想去帮助僧人管理什么事情,造成一个居士管庙的状况,这是不合适的。

    不能因为有些人不如法的行为,因为这点小事我们就不上庙了,不上庙会失去大利益。说:“我今生在家修,比上庙修得还好。”这都是下地狱的话,这都是不允许的。僧人再怎么不好,也比在家强,是不是?

    但是对不好的地方,我们也是要回避的,尽量找一些如法的寺院,这样对我们修行也有好处。这两方面都得处理好,但是对佛、法、僧必须得护持。比如说,像今天大家来这里的行为,就很好。千里之外或百里之外来了僧人,我们居士必须得去迎接、欢迎、护持,这是我们的责任。如果不护持,就失去了我们的福德因缘。我们叫“居士”,居士就是护持位,僧人是修行位。

    什么是修行位?就是僧人打坐、诵经,是他们的修行。建庙、帮助寺院安排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僧人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种地、种菜等等的生活问题,这些就由居士来完成。居士必须得护持僧人,而像说法,必须由僧人来说法。你不能说:“僧人去建庙,我来讲法。”那就不如法了,这个位置不能颠倒。并不是有个大和小的问题,而是如果位置不颠倒,僧人在这里能够修行成功,能够去成就自己。居士因为在护持位,能准确地找到他的本职,也就像我们在世间所说的岗位,他也会在他的岗位上得到成就。所以事情没有大小,关键是做得如法,这就对了。

    一居士:早晚课应该念什么?

    早晚课就按照现在的《早晚课诵集》念。我上午讲了一下,这《早晚课诵集》是祖师大德通过多少年积累的经验,选择出来的,是总结了各宗,五宗平等弘扬的一个念诵集,非常好,禅、净、密、律、教全都包括了,也非常适合我们。另外,它有个统一性,全国都念这个念诵集,我们居士到哪儿去,或僧人到哪儿去,都能够跟着上课。如果不统一,就很难跟着上,就会说一些不合适的话。

    这个念诵集是五宗平等弘扬,我们念了以后,心里容易平。修行佛法,应该五宗平等弘扬,至于你自己修哪个法门无所谓。说我修净土、我修禅,那都随便,但是心里必须五宗平等弘扬,知道佛法哪个法门都是好的。如果对佛教内部的法门,我们心都不平,何况我们对外部如何能平呢?心就更不平了,是不是?

    过去有句话:“家和万事兴”。在佛教内部如果都和了,那外部肯定是兴旺之兆。所以我们修行中不要互相诽谤,修禅的不能说净土不好。修净的不能说禅不好,也不能说密不好。修密的也不能说其它法门不好,都要五宗平等弘扬。心里有平等心,这样佛法就会兴盛了。另外,我们修行就会进步。如果心里耿耿于怀,有个嗔恨心在那儿,这边修行那边谤着佛法,你说还能成就吗?是不是?这不行。

    一居士:师父,在念经的时,上香与不上香一样吗?

    念经的时候上香或不上香,从道理上讲都是一样的。关键是什么呢?我们有时候定力不足,恭敬心不到位,需要上香来提高我们的恭敬心。因为香为信使,上香对佛菩萨有一个供养,上香以后,有了这种虔诚的供养,能使我们提起正念,这样我们的心就容易到位。

    另外,应该用檀香,其它带有世间香味的香是不允许上的,檀香的味比较正。因为我们在家庭也好、在寺院也好,有的人特别是女众,用了很多香粉,还有家庭有些浑浊的气味等等,都会影响我们的思惟,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惟的。如果上了檀香,就有一种庄严的气味,会把我们的念头转过来。另外,它可以去掉浊气,提高我们正确的思惟能力,这都非常好的。如果长期点檀香,还会祛病。所以它对我们修行、诵经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有的人有定力,他说:“我不上香,也可以念经,也可以诵经的。”这也行。但是如果自己定力不足,上香以后去念经那会更好。特别是上香的时候,前边有佛像,一上香,我们首先就见到佛像,用佛像来把我们心中的恶像替换出去,这都非常好。

    一居士:什么是“卧牛之地”

    “卧牛之地”,在行道里有个“眼观卧牛之地初方便”。这个卧牛之地就是我们的眼根不要放逸。比如说我们在行走期间,眼睛要瞅多远呢?就瞅卧牛那么远,超过牛的距离就不允许看了,这个距离大约也就两米左右吧,牛也就两米左右长,就在这个位置上,不能瞅太远。你有时候瞅出三米四米,那就不行了,那就犯“戒”了。必须把这个眼睛收住,多一点我也不瞅,这样就把眼根收住了。眼根收住了,心也就收住了,最后,六根就慢慢地回收。原先抻那么老长,平时我们一瞅,瞅好几里地,这会儿我们就剩眼前这几米了,心神也都抓回来了,这样我们很快就会得道。

    佛讲:一根回收,六根回收。六根如果全都回收了,就成为“一精明”。什么叫“一精明”?就是我们的佛性,我们的佛性就找着了。所以这个回收眼根,眼观卧牛之地,在修行中是最开始、最方便的一种方式,这个很好。大家可以试验,平时你们可以行道,比如山海关可以走到秦皇岛,秦皇岛可以走到山海关,可以互相走,走的时候就瞅眼前这块儿。

    我九五年行脚回来的时候,从秦皇岛往山海关走。当我走到一个大桥——那里是不是有一个大桥?我在那儿坐着休息,起来的时候,三衣包也没拿,抬腿就走了。也根本就没有想到还要拿什么,马上就走。走了很远以后,突然“想起来”三衣包没拿,又回来了。那个“想起来”并不是主动想起来的,并没有什么想法,就是往回走。等拿到包的时候才知道:哦,刚才是没拿包走的。这都什么也没想就回来拿包了,把这个东西都放下了。

    所以这个眼根的回收非常好,摄心久了以后,会把自己很多的负担都放下,不再挂碍了。这在别人看来是一种傻子行为,自己连个包都看不住,实际上不是。你看,我自动就可以走了,没有什么挂碍的。而走到一定程度了,又自动回来拿了,也不是自个想着要拿。等拿到手里才想起这个事,它变成了一种自动化。所以如果我们长期都能这样,没有挂碍,我们的修行就非常得力,就很容易成就的。这就是走这一道,从秦皇岛到山海关,就是低头走,老摄心、摄心,摄到一定时候,就达到这个程度,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你们也可以试验试验,回去的时候,看看到大桥那块儿能不能把东西丢那儿。

    一居士:(此处录音漏缺,大意是:早晨起来以水供佛的问题)

    这个水,早晨起来就应该先供佛。包括我们漱口的水、洗脸的水,凡是用的水都应该先供佛,因为它是属于三皈依仪式里的。为什么要供佛?因为水有水的危害,如果你不供佛,会被水害。如果供佛以后,我们对水可以产生法的概念,可以把水变成佛的甘露在滋润。不光是要供水,其它东西也都要供的,包括我们吃的饭、所用的一切东西,都应该去供佛。因为供了佛,我们就不会被这物质所害。

    我们为什么不能离开这个世界?就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物质产生了一种吸引力,也就是贪恋心。包括家里的米、面、油,还有煤、房屋、桌、椅、板凳、水……你都产生了一种贪恋。这种贪恋的意识不断地加强,而且我们脑子里除了这些,就没有别的了。对物质的执著它要是加强了,我们就不能空,也就没有佛法了。如果对这些东西的贪恋去掉了,佛法马上就会生起来。所以通过我们供佛,主要的是去掉我们这些贪心,特别去掉对水的贪心也是这样。

    什么叫供佛?去掉贪心就是供佛,供佛的目的就是去掉贪心。所以每天早上要供佛,供一杯“大悲咒水”,来避免我们对水的贪恋。你看看鱼,对水就特别贪恋,它贪恋这个水,所以它就离不开水。人也是一样,对这个土地特别贪恋,我们就离不开土地。贪恋水也好、贪恋土地也好,就不会飞升,贪恋什么就会受什么果报,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供佛的目的,就是去掉这种贪心。

    为什么说供佛能去掉我们的贪心呢?这里有很深的一个秘密,今天跟大家讲。因为如果我们把这些贪恋转化了,如果不贪恋了,就转化为什么呢?就转化为我们的佛性。如果你不贪恋这个土地、不贪恋外境,舌头不贪恋水,它都会马上变为我们的法身。你怎么成就法身?就这么成就法身,去掉你的贪心就转化成法身。供佛就是这么个意思,去掉你对物质的贪恋,不被幻境所骗。

    一居士:师父,修行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因为这个菩提心是我们自性的一种表现。没有菩提心就不会(认识)自性,有了菩提心就认识了(自性)。所以菩提心是很重要的,我们平时就要做好发菩提心的准备。怎样去准备?主要是平时严格持戒,不断地修行,来发菩提心。

    什么叫菩提心呢?有两种:

    有一种是人为的发,比如说“我想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有时候在我们的认识上,也称为一种菩提心,就是我们人为的一种发愿,要舍掉我,这是一种菩提心。

    还有一种发菩提心,那就是我们通过严格持戒,不断地禅定和修行,有了正确的概念,最后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妄想所造成的。能够真正地认识到这种情况,这就是我们的菩提心。也就说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了一切相就是我们的菩提心。当然这个菩提心是自动发出的,不是我们嘴上说发就发的,那是得通过我们学习、通过我们严格持戒才会发起来的。

    发菩提心也很难,但也不是说绝对做不到,关键是我们肯不肯去做。如果你能够严格持戒,你走路的时候,像刚才讲的,用“经行”的方式,上下班你都摄心走,不去看、不去听、不去闻。而且在单位上,我们不贪、不占、过午不食、吃素等等。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任劳任怨,不挑不拣,坏的留给自己,好的留给别人……慢慢时间久了,这菩提心就会起来。因为菩提心就是无我,无我才是菩提心,离相才是菩提心。有了这个菩提心,我们就容易成佛了。因为这个菩提心是成佛的本钱,有了菩提心才能成佛的。

    一居士:念佛机坏了怎么处理?

    念佛机里有佛号,这个东西不能毁掉。如果不能用了,就把它装在一个塑料袋里,或者封在一个小坛里,将来攒多了可以放在一个高山上,山洞里或者树缝里。反正是在高处封存好,等待以后有因缘。如果过个一百年、二百年,谁发现这个念佛机,一打开,那里边还有佛的名号,是不是?也可以度很多众生。

    一居士:香灰多了怎么处理?

    香灰多了,可以包在塑料袋里放在高山坡上,或者直接撒在一个高山坡上,别人踩不到的地方,就可以了。

    一居士:坏了,沉到海里可以吗?

    那不好,佛像沉到海里非常不好。佛像虽然坏了,我们应该进行修补。你沉到海底,永远也找不出来了。我们可以用塑料袋包上,或用坛儿封上,放在高山里。将来在佛法灭的时候,如果有人见到半句偈子、有一句佛号,都会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一居士:我提一个问题,就是咱们居士家里设的佛堂,应该怎样布置才能算正确?

    佛堂的布置实际上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也根据位置的大小来决定。比如说佛要放在最高的位置上,菩萨次之,护法——像韦陀菩萨、伽蓝菩萨是再次之。这样有个层次,因为要有大小,这个不能乱来。就像人似的,你有父母,父母有父母的位置,你有你的位置,你下面还有你的孩子的位置,所以要分出等级,这叫顺孝道,有恭敬心、有大小。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对法就有了深入的认识,法也是一步一步深入的,所以佛堂也得需要有一步一步地布置。佛像放的位置,高矮最好是以我们的眼睛往上,怎么也得超过你,是不是?不能把佛像放在低处你在高处,佛得在高处。方向没有什么说法,最好是你觉着哪个方向好,比如自个的父母,应该请在哪个位置最好,最庄严,最恭敬,那你就把佛像供在哪儿。

    一居士:师父,吃全素能往生,要不吃全素能往生吗?可以吃肉吗?

    佛说这个往生的问题主要是根据什么呢?由我们业力的轻重来决定的。你想一想,吃素肯定业障要轻,吃荤的业障要重。比如气球,你打上氢气,它飞得很快很高。你打上氧气,就是打上一般的空气,它飞得很慢。如果你要是装上水,它能不能飞起来?是不是?能否往生在于自己。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四上午

    地点:辽宁省绥中县高岭镇路边

    缘起:对河北省秦皇岛居士开示

    一居士:师父,您说我们这刚学佛的,应该学点什么比较适合我们?

    现在末法时期,你想修行就是先从戒律开始。先别研究别的,先学戒,把五戒做好了,抓住这个。三皈五戒做好了,五戒守持得有一定程度了,有点智慧了,再选择法门。主要是三皈五戒,先把五戒持好,那就很不容易了。特别在家有很多行为和五戒都是不相应的。

    一居士:师父,我们要受戒,不是说想受就受,得到一定程度才能受吧?

    那不是,受戒应该早点受。它就像一个传承,实际就像投胎似的。你早点投胎,那你早成人形,是不是?你能早成人。你不投胎,你再这么游荡,最后就容易错过机会了。另外,你自个也没那个力量,也找不准修行的方向,你受戒以后这个方向也会找得比较准。

    一居士:我们在家修行,怕受了戒之后,万一干扰大,有些戒律自己持不好,就容易犯戒?

    那正是我们应该受戒的地方。就因为干扰大,我们才受戒。“对我干扰”,你得跟违缘对付,是不是?你得约束自己,想办法跟它(违缘)干,你不能投降了,不能随它走。要随它(违缘)走,那你这一辈子就是世间人。要不随它走,将来就做圣贤人,做佛子。对世间的事情绝对不能随顺。

    一居士:我们刚开始学佛,先持戒就行了吗?

    先持戒,把戒律持好了,完了回来上早晚课。等到有了一定基础以后,自己有智慧了,再选择法门,这时你已经知道修行应该怎么走了。不然刚开始就匆忙的进入一个法门,修一修自己又觉得不太合适,不太合适但又修了这么长时间,有时候没法退出来。得选择好了,得一杆子到底。

    一居士:师父,我们刚学佛的不明白这个,也不知道从哪开始,更不知道怎么去坚持?我平时在家没事就念“楞严咒”了,可以吗?

    念“楞严咒”可以。把这个咒,把早晚功课背下来。然后把三皈五戒研究一下怎么持好,等有了这个基础,你有了戒就有了师了,以戒为师。有了师父,自个就有智慧了,那师父就是智慧,是吧?也就是定力。这样的话我们慢慢地就起来了,自己就有选择的能力了。现在你是盲目地选择,是根据你的业力来选择,而那时是根据你戒律的清净来选择,它不一样。

    一居士:我们现在就持戒就行了,是吧?

    对,末法时期你把戒抓住了,就什么都抓住了,戒抓不住什么也抓不住。所以说末法时期修行最难的一点,就是在于能不能守住戒律。能守住戒律,那就什么问题都不怕了!我们修行就要抓住这个关键地方,抓住要害,抓住基础。

    一居士:诵《楞严经》,诵“楞严咒”,“楞严咒”是《楞严经》的精髓吧?

    对,诵“楞严咒”,看《楞严经》,这都非常好。因为《楞严经》整个就是为了讲明这个“楞严咒”的功德。所以说你要把“楞严咒”背下来,就等于在心里已经得到这个《楞严经》了。把《楞严经》明白了,你就能够真正地很好地去持“楞严咒”。《楞严经》、“楞严咒”它俩是一体的东西。

    一居士:那我也是在先持戒持好的基础上,才能再具体的诵“楞严咒”吗?

    它俩是互相配合一起看,一起背的,可以一起这么做。边持戒,边诵“楞严咒”打下基础。打下基础以后,是学禅、还是学净、还是学密,这都好办了。严持戒律是一切法门的基础。

    一居士:那我现在就按您说的方法去

    一居士:师父,现在打坐或者参禅是不是得先灌顶?

    不是那个意思,不是先灌顶,得先持戒。以戒生定,打坐是定。佛讲:“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持戒为坐禅的基础,由戒生定,那才是真正的定。要不你在那儿,虽然有点静,但是很快就跑掉了,没有用。

    一居士:谢师父。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四中午

    地点:辽宁省绥中县高岭镇田地边

    缘起:河北省秦皇岛居士供斋后请开示

    大家对佛法在修行路上有什么不懂的,咱们互相探讨探讨。你们提问题我来答,这样比我直接说强,能更具体一些。因为时间也比较紧,一会儿还得走,大家看这样好不好?同意的话,看谁有什么问题就提吧!

    一居士:请问什么是八正道?

    八正道有正语、正业……还有正见,还有什么?还有个正思惟,这是七个,再一个正定,大约是这么八个吧。(编者注:八正道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这八正道是佛教的一个基础。过去佛在讲法的时候就讲八正道,并不讲更多的。这个对居士来讲是很重要的,因为行八正道才能得法的,成为阿罗汉。

    像我们在家居士首先就要有正语、正业。正业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开小卖店有时候卖酒、卖肉罐头这都不行的,这都不属于正业。如果不卖这些东西,开小卖店还可以。

    再比如说,有的卖死人用的东西,这都不属于正业。有的卖尸骨盒,过去叫卖棺材,(受菩萨戒以后)这都是不允许的。卖棺材的目的就是盼着人死,是不是?还有算命,这都不属于正业。

    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还有一些包括(不怀好意的)卖米等等的都不能做。卖米怎么不能做呢?它也不杀生。但如果卖米时他心想:“天下都大旱才好呢,我的粮食就值钱了。”就把自己心搞坏了。所以有一些像卖米、卖药,本来是济世救人的行业,但是如果不注意正念的话。很可能就把自已心搞坏了:“都有病才好呢,我这药就卖出去了。最好发一场瘟疫,大家都用药,我这药就值钱了。”这都不行的。

    以前在非典的时候,海城有一个中药房,卖预防非典的一种中药,本来那个药正常也就是一块来钱一斤,在他那儿卖十多块钱,一百多块钱。等到医药公司买,也就是一两块钱一斤。这人虽然是做的一种正当职业,但是这职业对他来讲就不是正业,他有邪见,要骗取钱财,这样就容易把我们的心坏了,主要是我们自己堕落,所以这个正业也是很重要的。

    在世间上,大家有的面临着下岗,有时候就业机会也不是那么多,在钱不好挣,生活又很难维持的情况下,想要正业这就更难了。对好不容易有的工作机会还要挑挑拣拣,你为了成佛道就得挑挑拣拣,越是难的时候越应该有正行,坚决按照佛法去做,这样才显出你的决心、你的奔道的信心和正见来。所以说“五浊恶世誓先入”意思就是:我们佛弟子在五浊恶世中能够有正见,给世间人作出个榜样,这也是给我们个锻炼的机会,这都很重要的。

    正语也很重要,特别是不能谤三宝、不能毁犯三宝。哪个罪都不如毁犯三宝的罪大。不能对三宝说三道四,比如有的僧人刚出家修行,有些不太理想,我们就不能说三道四。我们心里应该明白他这是暂时的、一时的。你如果不说,慢慢自己的正见就会起来。你一说他,我们正见反而会失去了,所以说不合适。

    不说僧众过、不说佛教里面的过失这是很重要的。在家居士因为比较自由,评论起来也很自由,随便说,这得加小心。有可能我们修那么多的功德,因为一时的口业就会失去了。所以要正语,有利于修行的话说,不利于修行的话不讲。

    还有个正定,什么叫正定?这个也很重要,有的人认为我观想,认为我念佛,认为我参禅就是正定。到底是不是正定呢?以无念为定,无所为、无所求为正定。这个正定不是有所求的,有所求都不能算正定。什么叫正定?就是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正定。

    还有关键一点,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要想有正定。怎么样得到它?主要在持戒下功夫,不持戒不可能有正定。有的说:我吃三净肉、我喝酒、抽烟等等,我的习性还骂人、发脾气、还贪恋色情等等。那想得到正定是不可能的,必须在戒律清净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正定。

    这个八正道对我们修行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刚才这个居士问得很好。正语、正业、正定、正思惟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思惟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看到这个三千世界,我们就认为真有个三千世界,这都不是正思惟。什么是正思惟?就是三千世界都是幻象,这是正思惟。

    另外,我们应该知道,有念都是邪念,这也很重要。有的人认为:我的念头就代表了我,我就是念头。这我们就在六道里轮回了,所以说我们的念头是不正确的。

    人有了思惟实际上并不正确,我们应该拥有的是智慧,智慧不属于思惟,有这个思惟实际上已经堕落了。我们想像了很多问题,所以有了思惟。因为有了思惟我们就没有神通,没有思惟我们就会有神通,同样也就有了智慧。对此大家可以慢慢理解。

    一居士:怎么能尽快悟到四圣谛呢?

    怎样去悟到四圣谛?就是说我们应该常常地观察一些事物,对事物的一些变化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你如果没有观察能力,像苦集灭道等等这些,你不观世间的苦,你不知道生死无常,我们如何有出离心?所以要想正确地得到四圣谛,你就得想法对世间进行观察。特别是我们现在生活有所保障,最起码吃饭能吃饱。但是你看其它的众生,那些小虫子,它们的苦处那就是我们的苦处,如果不好好修行,将来那就是我们的下场。所以我们要提起一个生死无常的心。另外,观察到身体的无常,充满了苦,有八苦。更主要还有一种苦,就是不学佛的苦,这个最苦,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多观察。多观察以后我们就会对四圣谛生起信心,我们就会往前走了。

    一居士:弟子请教师父,什么是正见,什么是邪知邪见?

    什么是邪见?只要是佛说的都是正见,离开佛说的都是邪见,这是一个标准。另外还有一种,单照文解义也不是正见,必须经过苦修,严持戒律,你从心里生起的知见,与佛的思想、和佛的知见相合了,那你就有正见,并不是我们嘴说就叫正见。

    比如有的人嘴上说得挺好,但所办的事和说的完全是两回事,虽然说得挺好但也不是正见。正见是放光动地,离一切相这叫正见。你不能离相,虽不能完全被定为邪见,但在菩萨来讲这就算邪见了。但在我们来讲还不能完全这么定,得有个过程。

    作为我们在家居士对正见和邪见,辨别的标准主要看戒律,因为佛说了:“末法时期,以戒为师。”你有了戒就有了佛,你所修就是佛法。如果没有戒,你说得再好听也不是佛法。这个戒就是个分水岭,我们用戒来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这样我们就不会走错路,就知道什么是正见,什么是邪见。有时候有的人虽然持戒,但是有一些作为也不见得都如法,这终归得有个过程,有了戒律慢慢他就会纠正过来,对这些我们都应该理解的。

    有的说得很好,但是不持戒,甚至像“某邪教”他就不讲持戒,随随便便的。还有个叫“安详禅”,也不讲持戒,说破五戒也没问题,也可以修禅定,这都是邪知邪见。还有“犟牛”这一类的都是邪知邪见。还有台湾的萧平实讲的,那都属于邪知邪见。还有很多,多得有一些不敢跟大家讲,因为讲多了恐怕大家不能接受。有很多东西都是不允许的,比如说,让出家人给在家人顶礼那都属于邪知邪见,这都是不允许的。我们在末法时期要想得到正知正见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平时就得严持戒律,多看经书,多了解,而且去苦修,才能会得到正见。

    一居士:阿弥陀佛,再请教师父,什么是善男子、善女人?

    就是如果能去悟佛法,按照佛法去做,特别是能护持三宝、皈依三宝的这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因为他在逐渐往善道上走。在我们的经书上是说善男子、善女人,在山西那儿他们不那么叫,叫善人,都是这个意思。主要是护持三宝、皈依三宝,而且能够按照佛法去修行,这都是属于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严格要求那就更多了,就不说了。

    一居士:在家人如何去次第修行呢?

    这个次第修行是很重要的,次第就是戒、定、慧。我的体会是这样,你要不从戒律开始就等于走了弯路。虽然你信心很大,就像一个人奔沙漠去了,决心很大,但没有粮食、没有水就去了,走到半道就走不动了。决心虽然大,没有水、没有粮食最终要被渴死、锇死,所以这个不行。如果我们次第修,有了戒律,我们就等于有了水、有了粮食,我们就会到达彼岸。所以说以戒生定,由定生慧,这是很重要的,很重要!

    不要以为戒律和修行法门是两个概念,说这个法门里还有定,还有戒律。是还有,但是作为我们来讲,并没有完全达到这种目的。因为共有三种戒:有提木叉戒,有禅共戒,有道共戒。道共戒是得道以后自然有戒律,那非常好。比如罗汉得道了,他自然就守戒了,但是有几个罗汉?是不是?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得道,所以这个不普遍。

    再一个禅共戒。禅共戒也很好,就是我们坐禅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戒,起防非止恶的作用,心就老实多了。但是一离开禅定,马上就散乱了,它不长久。

    最好的就是我们人世间才有的提木叉戒。提木叉戒就包括三皈、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包括菩萨戒。你一旦受了戒,不管你是睡觉、坐禅、还是行走,时时处处这个戒律都存在,它不会失去的,它是尽形寿的菩萨戒是尽未来际,其它的都是尽形寿,所以你这一生都离不开。提木叉戒非常好、非常难得,人世间很难得的提木叉戒。因为老居士大部分都受戒了,所以大家没受戒赶紧受,这个戒律是非常好的,不要怕。

    有了戒律我们才有了次第,没有这个戒律做基础,你的次第是不会有的。所以没有戒律,你修什么法门都属于外道,不管你是参禅、是念佛、还是修密,这都属于外道之类的,不属于佛法,因为佛法必须以戒为基础。你就修出神通本领,说我能在虚空飞行,那你也属于修罗道,将来堕落修罗道里。所以我们必须持戒,这个戒律对我们来讲像生命一样,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一居士:那个夏莲居居士编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算不算正式的佛经呢?

    夏莲居编的这个汇集本是吧?对这个汇集本争论很大,从我本人来讲,我不赞成汇集,因为佛经不能改动,保持原状最好。但夏莲居能汇集出来那也很了不起,是不是?把这本书作为他的个人体会还是可以的。我们大家别追求这些事情的对错,能适合我们学习的我们就学,不适合学习的我们学别的,就完事了,这都是可以的。因为他终归还说了一句是“汇集本”,说“汇集本”就可以证明这不是原本,作为你的学习参考都是很好的。这些斗争不必去搞,没有啥实际意义,适合自己就学,是不是?

    但是按道理来讲经书不要动,原先什么样就什么样,这样的话它有个历史见证。另外,它保证了经书的严肃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但人家已经讲了这是 “汇集本”,所以说这两个各有特点吧。现在争论比较多,我们没有必要参与这个。

    一居士:最近墓林的划杠念佛,能不能划?就是五音念佛的那个?

    划杠的这个方法有点多事。五音念佛的时候我们念一句佛号,还要带有腔调、韵味你看那老念佛的人就没有那个味了,有时候嗓子的声音都出不来了,还“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么念呢!如果再掌握腔调,你老了或嗓子不好使了还能唱吗?就唱不了了,这是一个毛病第二个,手还得比划,容易分神。当然这个也在于自己,有的刚开始也很喜欢,他觉得挺受益,那对他来讲就挺合适。但是对大部分人就有点反复了,多事。这个就是说适合自己就学,不适合自己就放下。

    一居士:我请问一下,授戒是需要大还是二僧,他们一个人可以授五戒吗?

    授五戒,一个人就可以授五戒。但是必须得严持戒律的僧人给授五戒,戒腊什么都有一定要求的,也不是说刚出家就给人授了。必须懂得戒,而且持戒很严谨。比如说按原则要求,必须得日中一食的僧人才能给人授戒的,不能日中一食,按八关斋戒来讲就不能给人授,想给人授八关斋戒你自己必须严持斋戒,斋戒持得不清净都不好使。现在虽然有的不可能那样了,我们对师父还应该生起信心,我们还应该去受。

    一居士:大和二僧他们给授的戒没有区别吗?

    宣化上人讲应该是大僧给授比较好,但是也没有完全这么要求,二僧也有给授的。

    一居士:我们修行中是否需要有个师父指导,这样好吗?

    这是比较好的,如果在修行过程中有个师父给指导那非常好。这个师父对你比较了解,你对师父也比较了解、比较认可。他指导你,你才能够按着去做,这也很重要。因为我们的一切成就都得靠善知识,没有善知识是不能够成就的。所以选择善知识必须通过长期的观察,(认可以后)才能作为指导我们的老师。

    一居士:请问咱们大悲寺什么时能给授八关斋戒呢?

    这八关斋戒咱们大悲寺一直没授,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们修行不到位,只能授三皈五戒。这给授三皈五戒,说句心里话我还很惭愧,有些地方做得还是不好,并不是真正达到了那种理想程度。但是没有办法,三皈五戒这基础戒要不给授,有点说不过去,只好勉强而为之,这是一个

    八关斋戒还得等,因为啥呢?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如果给授八关斋戒,就要求这一天一夜不允许离开寺院,因为你的行为都必须得在僧人的监督指导之下,你才能知道如何受持八关斋戒。你受完八关斋戒就走了,回家也不知道怎么守,也不知道也不清楚。比如说穿皮鞋、扎皮腰带这都不行。抹雪花膏、用香皂这不行。用带有香味的牙膏也不行。戴金戒指、手表都不行。还有看电视,故往观听这都不行。搞算命这些都不行。所以必须在寺院里受持,这样的话严格管理,受持圆满以后,他对今后的行为会有一个标准。受八关斋戒主要的目的,是使你对以后的行为有一个标准,你知道怎么修了,是不是?这才行。

    这个条件得慢慢创造,将来有房子了我们就可以做。要是突然做一次也可以。但是你给山海关居士授,不给秦皇岛居士授?都得来找你,是不是?有分别心,给这个授不给那个授也不行啊。授了就得有连续性,所以咱们就有点不敢。现在条件不太充足,等条件充足的话,咱一定要给授八关斋戒。

    一居士:还有个疑问,比如说已经受了菩萨戒了,是不是能代替八关斋戒?菩萨戒不等于八关斋戒吗?

    菩萨戒按道理来讲,应该包括八关斋戒,但是八关斋戒又可以单独提出来。在家居士这个八关斋戒可以单独的来受持。它是个出家戒,(等于)给在家居士一个“出家”的机会,这是很重要的。另外,我们所受的菩萨戒,大部分都是在家菩萨戒。按道理来讲,真正的菩萨戒应该是出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才能算是真正菩萨戒,在家菩萨戒只能算是方便菩萨戒,方便戒,所以大家有机会可以受出家菩萨戒。

    一居士:那就是菩萨戒受完以后还应该受八关斋戒,是这样吧?

    这个八关斋戒人人都可以遵守的,受了当然有它的好处。如果不受,我们能做,那也很好。

    一居士:早晚课诵完“楞严咒”以后必须诵“十小咒”吗

    这个没有必要。有的说诵完“楞严咒”,得拿“十小咒”去诵,“楞严咒”还离不开“十小咒”?那干脆加一块就完事了,是吧?不是这个意思,至于我们诵不诵是一回事。“楞严咒”是咒中之王,它是圆满一切的,所有的咒(的意义)它都包括在内,所以“楞严咒”很圆满。但是为了让我们更多的修行,用心更方便,所以又加了“十小咒”,是这么个意思。并不是说诵完“楞严咒”还必须得加个“十小咒”,不那么诵就不对了。佛讲的半句偈都可以成佛,那么长的咒都不能成佛,还得另加几段小的咒再成佛?这不可能,这就有点画蛇添足了,没有意义。

    但是诵早晚课,我们多学一点还是有好处的,是不是?专用的时候,比如需要用短咒的时候,路上有个虫子死了,你要诵一遍“楞严咒”,有时候你要不熟练得诵一个小时,你还走道不走道了?你要诵“往生咒”几句话就诵完了,所以说各有方便。

    一居士:阿弥陀佛,师父,我要问一下,明知有些事情是自己不该,有些话不该说的,但是忍不住还是说了、了,有什么好办法克服?

    这个好办,就是每天晚上要忏悔。把你的行为,比如我就好说话,不该说的说了,不该做的做了,怎么办?每天晚上忏悔写下来,拿笔写一写。想今天我肯定有过错,不可能没有过错,硬想,想完了记录下来,记录下来以后放在佛前供着。谁看就叫他看,对你进行监督,你思想中的起心动念就暴露出来了。等时间久了,再遇到不该说的地方你想去说,马上就有防非止恶的作用了。几回以后、一个月以后这个心里非常清净,再也不敢乱说乱做,这个非常好。

    一居士:师父,我想问一下反闻闻自性?

    反闻闻自性就是眼睛不往外看,耳朵不往外听,鼻子不往外嗅,就是对外不追求,而观察我们自己的内心。但不是观察我们的肉团心,是观察我们自己这个心念跑没跑出去。如果心念没跑出去,久而久之就会反闻了。像胳膊伸这么长,慢慢就缩回来了,缩到最后,就归为我们的自性了。

    一居士:阿弥陀佛!经常听大悲寺的师父说参话头,参话头的意思是什么?

    参话头就是用一句话头把我们的妄想砸死。比如说现在的参话头大多是参“念佛是谁”。参话头就是我们妄想一起来的时候,“念佛是谁”?妄想刚想到大米饭,“念佛是谁”?说馒头,“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就把这个妄想控制住了。我们就参这个话头。

    实际上这个话头有什么参头呢?什么参头也没有,就是把话头参死,把所有的念头都集中在话头上,以后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你走也不知道走了,坐也不知道坐,吃也不知道吃。吃什么东西你拿起来就吃,吃完了也不知道饱,也不知道饿,这个时候话头就快要参到地方了。这话头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参到(这句)话的前头(了)。参到这句话的前头的时候,一天、两天、三天、五天……超不过七天你肯定能成就。有时候祖师大德讲四天就行,四天一念不起,没有不成就的。

    居士: “念佛是谁?”是参这四个字,一句话?不是说:“我在念佛,我使劲念佛,我在念佛……”吧?

    不是让你想:“念佛是谁?是我呀?是他?……”不是这个意思,那成了怀疑了,不是那么个意思。这个疑情,参到起疑情不是让你怀疑,参到一定功夫那个疑情自动地就起来了。当你妄想出来的时候,你妄想刚想到大米饭的时候,那疑情就自动起来了,它就对治你的妄想去了,这叫疑情。疑情起来不用你去讲,它是自动化的,那时候就快参到家了。参到疑情起来,这才能解决生死问题呢。

    “念佛是谁”,稍有这么点这个劲儿就行了,就往前参:“念佛是谁?”比如说刚开始参的时候可以念几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念佛是谁?”并不是叫你去想:“念佛是我呀是他?”并不是这个意思,不是叫你去怀疑。而是:“念佛是谁?”妄想一起来,“念佛是谁?”马上把这念头集中这块,多少带点那个意思,但决不是让你去怀疑。所以得这么做。

    否则成天怀疑“念佛是谁呀?是他呀?是我呀?……”最后到处找去了,这就不好了。最后把自个的精神都搞乱了,搞得精神恍惚了:“念佛是谁呀?”到处怀疑。“念佛是他呀?我是他,他是我呀?……”全搞这种怀疑,这不合适。这句话头是对自己而言的,“念佛是谁?”

    一居士:刚才讲到跏趺坐,要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眼观鼻可以,鼻观口、口观心这个怎么观?

    眼观鼻,什么叫眼观鼻?叫你眼睛别往外瞅。你的眼睛瞅哪儿呢?就在鼻子那块,就瞅离鼻子那么远的距离,别再往外瞅了,这叫“眼观鼻”。

    不是让你瞅着鼻子,是叫你瞅这么短的距离,知道吧?不是瞅鼻子。成天瞅鼻子能行吗?是不是?鼻子长的行了,鼻子短的怎么瞅?不是那个意思。这是告诉你瞅的距离,眼光要收回来,轻轻微微的一放下就完事了。就是把你的眼光要集中回来,只瞅像鼻子那么远的距离。所以平时要是瞅不着鼻子,你就不必瞅了。

    一居士:那是观想的意思吧?

    不是观想,而是把你眼光要收回来。你平时能瞅着鼻子吗?你瞅不着。什么都瞅不着的时候正是眼观鼻。明白这意思吧?“眼观鼻,鼻观口”,鼻子能观口吗?是不是?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都要闭住,都不要动。眼神也不跑了,鼻子也不嗅,嘴也别尝、也别说话,这叫“眼观鼻,鼻观口”,都老实了。老实不就是“眼观鼻,鼻观口”吗?老实就是这个观。

    这些东西如果都不动了,六根不再放逸了,就是观心。不是你在这里再找出个心来。哪是心?肉团是心啊?那你眼睛还得拐个弯儿,这不对啊?是不是?就是说你眼睛不往外跑,鼻子不去嗅,耳朵不去听,嘴不去说三道四、不去尝,把那六根收住了,那就是观心。这些不往外跑了就是心。六根的意义,《楞严经》讲了:六根就是依着“一精明”。六根回收“一精明”就现前了,就这个意思。

    有的解释是从这观,完了回来到丹田等等,这是道教的那些东西,佛教没有那种说法。佛教哪有丹田不丹田?一个臭皮囊,死了你还有丹田哪?我们修的是“心”,心才是不生不灭的,那身体有什么用处?今天在,明天死了,他都死了,丹田还存在吗?存在那他为什么不活着,是不是?所以没有啥意义。

    一居士:阿弥陀佛,师父说的 “都摄六根”。自己不清净时,让它清净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持戒,先持戒。比如说:戒律持好了,我对什么都不贪,不去瞅。慢慢地戒律清净了,不再想往外观了,自然就会往回观。在六根的使用上再下点功夫,就很快地把六根收回来了。

    当你想让自己不往外观时也会难受的,有时候也很难受,这眼睛不往外瞅不行。你不信试验试验,你走这一圈、走这一趟,你说你一次没瞅过,你看能不能做到?有时候做不到,那眼睛不听你使唤,咱们有这种惯性。你就硬掰:“走这道,看看这十里路我一眼不往外瞅”,你看行不行?有时候你想着:“不瞅、不瞅……”心里说不瞅,那眼睛自动就跑了。所以这个得需要一定的功夫和锻炼,时间久了就好了。

    一居士:上早课的时,或是上课念经的时来客人了,这个经是继续念还是放下办事情呢?

    这个念经最好是早上三四点钟念,谁也不能来打扰你。要是正赶上人家来,马上要办事的时候,你在念经,你说是到底接待不接待?不接待他闯进来了,接待这功课就放下了,心里两下都别扭。你就早起一会儿,这个问题全解决了。

    一居士:阿弥陀佛!如说受了五戒,万一不注意要犯了戒怎么办呢?

    犯戒?就忏悔呗,忏悔完了再改呗。不要怕犯戒,只要我们有决心努力持戒不犯。但是必须得受戒,佛讲:“受戒破戒都能成佛,唯独不受戒不能成佛。”这个是很重要的。

    过去有人讲:“你受了戒又不守戒,那你何必受戒呢?”这说法也有他的道理。但更主要的是我们受戒以后努力去做,这个很重要,很重要!

    人受了戒就像在这条道上走,摔个跟头,起来的时候不还是在道上走吗?是不是?如果不受戒你永远不会成就的,虽然你做得很好,但只是世间法,还没走上成佛这条道。所以应该受戒,受戒以后应该好好去努力。

    一居士:师父,要受戒的话,在山海关或者什么地方,你能给我们授戒吗?

    我啊?这个不可能的。想在大悲寺受戒,都得上寺院,每年就两次,四月初八和七月十五。这得在明年的阴历七月十五和四月初八。你在受戒之前得把《心经》或“大悲咒”背好,你要不会背也给授戒,但不给证(众人笑)。你要想要证就得好好背《心经》和“大悲咒”。要不做个佛教徒——你说自己是佛教徒,背《心经》也背不下来,那就不好了。但是对不认识字的除外。

    还有谁有什么问题?这小伙子有没有问题?……我看有问题,怎么会没问题呢?你问一问什么时候出家?……哦?这个不问?(众人笑)

    一居士:这个都给师父看出来了。(众人笑)

    我看出来了,那好,我的问话就代表你了是不是?(众人笑)那就欢迎你早日出家。(众人笑)

    顺便多跟大家讲一点。有个比丘尼,可能叫莲花色比丘尼,她曾经劝皇宫里的王妃出家。那王妃说:“我们都娇生惯养的,都在皇宫作妃子,我们能出家吗?万一守不住戒律,破了戒怎么办?”她说:“破就破,那也出家。”

    她说:我过去生中曾经是演戏的,多少多少年以前我就演戏,演出家人,演完出家人以后,由于这个因缘最后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不好好守戒,有时候有傲慢心,最后就堕落地狱,在地狱受苦。从地狱出来以后,赶上释伽牟尼佛住世,来到这个世间,又出家证到阿罗汉了。她说:“我要是没有那次演戏出家的因缘,我今生不可能证到阿罗汉。”所以她说:“破戒就破戒,那我也出家。”

    所以不要怕,我们都应该发起这个出离心,不管是今生也好,来生也好,都应该有出离心,应该时时发,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一居士:师父,现在泛起一种人打忏的风气,这种人在外头云游,到哪儿一住,就给大家讲法,叫大家供养。前一阵山海关来了这么一个人,他母亲留下二十万块钱遗产,要找个适当的庙捐了,结果没找成。大家给了他不少钱。还有一种人说传你几个密咒,传一个密咒多少钱,我们有好多的居士都爱向他们接近。如果说他的话,属于说四众过还不好,不说心里又厌烦,这种事情在山海关特别多。

    这个事情不奇怪,因为佛早就讲了,末法时期魔王波旬就穿着袈裟混入僧团来破坏佛法。老居士的想法很值得理解,因为他对僧人充满了希望,把希望寄托在僧人身上。所以看到有些假冒的僧人、冒充僧人的形像他就难受、就痛苦,不希望这种现象出现,这是很正确的,也是很能理解的。

    假僧人现在逐渐越来越多了。不光是有假僧人,现在世间的产品也净假冒的,是不是?而且我们有的人还参与假冒商品,所以在僧团里,也会有一些假的、不如法的现象出现。

    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知道,在末法时期这是难免的一种现象,但假冒的不代表僧人,只是代表了佛教里的一种现象。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就应该护持好僧人,宣扬正法,称赞出家,让那些好的青年早点出家来弘法。像我们行脚走这一道,有的人就讲:“这是真正的僧人。”这样他就把这个概念改变了。如果光靠我们走还不行,我们这才十来个僧人,寺里加一起也就三十多僧人,加上周围的下院、依止寺院的僧人总共才百十来僧人,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很多的人发心出家,来做一个真正的僧人。所以我们要给他们创造很多的条件,鼓励他们出家,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对那个假僧人我们知道以后,远离就完了,也不能说三道四。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僧人的过失不是他个人的问题,有时一说他就说到整个僧团了,所以我们不能说,必须得远离这种议论,没有办法,躲开就完事了,大家要躲开。比如我们也可以换个方式,说:大家看看佛戒律怎么讲的?这就可以了。因为对敢于冲破出家那一关的,我们应该支持,不能说三道四。

    如果一个人对别人出家进行阻拦的话,他会有瞎眼的果报,会生生世世瞎眼睛,甚至到地狱瞎眼睛,做鬼瞎眼睛,做畜生瞎眼睛,做人还瞎眼睛,所以对别人出家不能进行诽谤,一定要称赞。我们不断地称赞出家,才会有很多的好青年出家。你老不称赞,最后就有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假扮僧人,冒充僧人的形像,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破坏僧团。这在末法时期也是存在的,而且还不是少数。因为佛在世也有假的,何况我们这个末法时期假的就更多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我们的戒律持得更清净,把我们的素质要提高。

    另外,我们要选择正法的道场去修行,这样假的就没有市场了。另外也不要贪恋,有人说能给我们建庙:“行,你贷二十万。”他母亲给的、他给的。一听就是假的,是不是?建庙的任务是由居士来完成,不是僧人来完成。当然有些僧人只爱建庙,这是两回事。我们一定要把这些事情看开,确认这个僧人确实如法,这个地方确实需要寺院,我们再建。建寺院不是搞旅游、也不是为了牟利,这都不应该,一定要交给持戒的僧人做弘法利生用,否则的话我们就先不建,是不是?

    这个不要伤心,要靠大家努力,末法时期伤心也没有用,它就有这种现象。怎么办?就得努力,要不我们怎么来回行脚呢?走的目的就是想把这种假的概念要变成真的,要把这种对僧人错误的概念消除。

    因为很多的人都像这老居士所讲的,有这个假僧人的概念,对假的僧人非常反感。我们一去乞食,他就撵我们走:“去、去、去!”实际上他并不是不想给,他认为是假的。当他知道是真的时候,就会把他那个假的概念去掉了。一看给钱不要,就要点饭吃,剩饭也能吃,知道这是真僧人。他马上就会对出家人生起信心,对佛教也就生起信心了。必须得纠正这种情况,所以那就得靠我们僧人严持戒律、进行苦修、不断地走来完成。所以先从我们这儿开始行脚,将来会有更多的地方、更多的僧人都会改过来,都会这么做的。

    一居士:阿弥陀佛,请教师父,在超度的时,还用烧纸钱和金壳子吗?

    那个不是佛教的事情,那个是民间和道教搞的东西。佛教不允许烧纸钱、还烧什么纸元宝,不是那么回事。佛教主要是以诵经、修行、持戒、放生来完成超拔,并不搞这些东西。

    一居士:现在我们这里的居士一般都是学净土,但是来我们这里密宗师父也挺多的。密宗师父来了,有时候我们就念念咒,现在也挺喜欢看一些密宗的书。但是你说修净土,又去看这些书、诵这些咒,是不是杂修呢?

    修净土,密咒也可以诵,比如诵一下“大悲咒”。修净土的印光大师不就诵“大悲咒”吗?是不是?也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学得过多,今天来个什么咒,说这个咒你念十万句,就往生西方极乐了,又插根草等等的事情,没有意义。有时候又贪图神通本领而去诵那个咒,这就不合适了。我们应该专心去修行,这才是对的。

    现在像秦皇岛、山海关这一带来往的僧人比较多,对这些事情是要有选择的。比如像索达吉堪布来了,就得去看看。索达吉堪布在大连时我也去看过,去拜见过,人家很好,很有修行。但对有些不如法的地方,我们要打听明白再去。有时候他们把佛放在后面,把自己放在前面。还有的他就是在家人,那你何必去拜他呢?是不是?又搞“双修”这些东西,你不要跟着去学。

    另外,僧人应该是严持戒律,首先就不要摸钱,这也是一条衡量的标准。有的人来是为了钱财,那我们就要远离他。另外,对于持戒不清净的,有的甚至吃肉、喝酒,那都得远离的。

    一居士:过了五十岁以后还能受大戒吗?

    佛的戒律规定是六十岁以上不能受大戒。但是现在授戒,一般的戒场女众五十岁就都不愿意给授了、六十岁也不给授了,出家还是允许的。但是这要看想去出家的地方,僧团的决定和要求,要看自己的身体、各方面的条件来决定。有的人岁数大,但他身体很好,而且也能弘法利生,他能活到一百二十二岁,现在正年轻哪,是吧?那你不让人出家?这不一样。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好,那就到这里。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五中午

    地点:河北、辽宁省交界处桥下

    缘起:对河北省秦皇岛居士开示

    (编者注:录音漏缺,大意是一居士问有病的事。

    有时候这个病情是这样的,你要是放不开,常常忧郁,也就是说你总是担心,就会在身体造成一种紧张因素,这种紧张因素会产生一种酸性环境,而酸性环境是一种恶变的环境。所以你不要老去想,应该保持很愉快,你这样忧郁不好。

    另外,不要担心,你就是有病了,如果心情愉快,它会产生一种碱性环境,这种碱性环境会抵制这些病的发展。你看有很多得癌症的病人,得癌症以后还非常高兴、非常愉快,病很快就转化了。身体上的病苦也在于我们唯心所造,所以你一定要愉愉快快的。

    另外多注重因果,别杀生、别吃肉,多放生,多做这些,要争取天天做。放生这不是有事没事的事,关键是你得天天放生,它就妥了。不是我说没事就没事了,是不是?我当然希望你没事。

    一居士:师父,我问您个事,这是我老岳母,她以前练气功跑。有八年了总自言自语,自己控制不了,现在她自己生活的勇气都没有了。时而明白,时而糊涂,是不是着魔了,或是跑了?我们实在没办法了。

    你现在说一说,怎么个症状。你练气功几年了?

    一(老年)居士:八年了,我不是练的气功。

    练的什么呢?

    一居士:我练的是神功。

    哦,神功。你现在的感觉是怎么样呢?是有人跟你说话,还是能听见什么?

    一居士:有人跟我说话。

    他跟你说些什么呢?

    一居士:这里有坏的,还有好的。他们都有太阳神、还有雷神、还有神家、……(注:听不懂的呓语)

    好,我知道了。你听我讲:你看我这个拳头,这个你不用(跟着)比划。我们人正常的时候,就是这个拳头。当我们有一种“耳朵”,(认为)能听见别人在跟我们讲话,或是我们“眼睛”能看到外面的事物的时候,就等于什么呢?等于我们的手掌张开了。你看张开的五个手指头,这五个手指头它变成了能听到他人说话,或能看、能嗅、能想等等这些现象。这种现象它有没有离开你的拳头呢?

    一居士:这个还是没有离开呀……(注:怪声调)

    那个“呀”咱不说,咱就说这个。它这个手掌是这种状态,当我们能看到别人,能听到别人说话的时候,它也没离开你的拳头,是不是?所以手掌和拳头它是一体的,它不是两个。所以我们通过这就能知道,就是有人跟你讲话,那个也是你自己,不是外来人。

    就是说什么呢?这个拳头是我们自己,当拳头变成手掌的时候也是我们自己,是不是?你看这个拳头是我们自己,这个手掌还是我们自己,它没离开我们的手,只不过是状态有所不同了。平时我们就像是一个拳头,如果我们修行的时候,有时候就会产生能听、能看,产生种种的幻觉。但是这种幻觉是谁带来的呢?并不是外面有人跟我们讲,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种功能变化。

    就像这个拳头和手掌,就是这么个关系。我们正常的时候是这样,等我们听到有人跟我们讲话的时候,就像我们的手张开了,变成了另一种状态。这时我们就会听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在跟我们讲,有这神、那神、有什么护法等等的事情。甚至告诉你要发生什么事情,告诉你有好人、有坏人、你周围充满了坏人、还有几个好人等等。实际上这些现象都是根据我们的习性,和我们的观察能力,在手的另一种状态下表现出来的。我说这个道理能明白吗?

    一居士:明白。

    所以说你的情况,就是这种现象,并不是外面有个人在你耳边讲,是你自己就有那种能力。“它”在跟你讲,只是我们自己产生的一种幻觉,要是你认为是外来的,实际上我们就上当了。所以你应该经常反复地思惟我说的这一段话,这是一个办法。

    另外,如果你控制不了的时候,比如“它”又跟你讲话,你控制不了怎么办?你就念那句话:“你不要骗我,我知道你是谁!”你就一个劲地念:“你不要骗我,我知道你是谁”、“你不要骗我,我知道你是谁”、“你不要骗我,我知道你是谁”……反复念,把心里念得像开花一样,这一下就纠正过来了。就这样,好不好?

    一居士:谢谢师父,谢谢了。

    一居士:我念“楞严咒”,在一楼、二楼可以念吗?是不是在底层不可以念?上面有三楼、四楼。他们说:“你不能念。”说什么的都有。我说:那你要住楼下的话,你想学“楞严咒”怎么办?

    楼层越多越可以念。你说我们在这野外念“楞严咒”,上面还有二十八层天呢,那怎么办?都不能念了?那个说法不正确。越在人多的地方你越应该诵“楞严咒”,功德越大。

    一居士:师父,我们如果要不会念“楞严咒”,一句两句合起来念,念会了再念别的可以吗?

    可以。比如我先学会这三句、五句、或一句,我学会以后,我再重复学,再学下一部分,这可以。

    一居士:这个“楞严咒”应该在什么时间都可以念吧?

    这个“时间”呢,也不是说没有时间,要是二十四小时都念那最好。

    一居士:听您讲了就敢念了。有时我白天没时间,我就改在夜间念,他们说那不行,你招“东西”。

    白天也应该念,晚上也应该念,夜间念更好,不招东西。为什么呢?夜间我们的思想贪睡,比如说贪睡、没有智慧,我们可以在这种贪睡的状态念。比如猪也贪睡、蛤蚌类也贪睡,没有智慧,畜生类都没有智慧,是不是?很多畜生都没有智慧的,愚痴。所以我们这时候念就避免了将来堕落畜生类,那你说不是好事吗?

    一居士:师父,请开示:“哪怕你喝一口水,都要先供养三宝”,这个我不理解。是有什么行为仪式呢,还是心动念就是供养三宝呢?

    这僧人有一个《毗尼日用》,可以先学会毗尼的咒。比如喝水的时候我先念一下咒再喝水,这样把水这个物质所产生的副作用就清除出去了,我们就会得到真正的利益,而且离开水相。这个非常好。

    一居士:那在家居士也可以念?

    可以念。也可以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每天早上喝水前、洗脸、洗手前,都要先供水,然后再用水,这一天就非常清净。

    一居士:就是不管你是吃也好、用也好,只要是动用到水,就先念毗尼咒?

    对,或者你先供养佛也可以。先在佛前供养一杯水,然后我再用水,这一天你用水都没有过失,否则的话都是有过失的。我们本来有很多应该知道的常识,由于不知道我们会受到水的害处,或受到粮食的害处,或受到种种物质的害处,天天被物质所侵害。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进行三皈依,那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一居士:那就是吃饭喝水之前都念“三皈依”?

    都要供佛。为什么吃饭要供佛呢?不是佛要吃你那口饭,是让你舍去你的贪心。因为饭和水怎么来的?都是你那贪心变化来的。不是说虚空就出现有个水、有个饭。是由于我们的贪心不断地积累所形成的水、饭、水果这些东西,它是这么变化来的。日月星辰都是我们的贪心所变化来的。

    因为我们处在这个无明之中,所以我们就变化出了这么多东西,而且我们还认为它是自然的。实际上并不存在自然的问题,只是一种虚幻。而我们不知道,仍然不断地追求它。

    我们创造了它,然后又去不断地追求它。在不断地追求中,又不断地改造它,所以里里外外老在自己这个无明里来回地转悠,最后我们受其害。所以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就是让我们破除这个无明,而真正得到清净。把这些现象所产生的有为法全部破掉,这就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一居士:谢谢师父,还有念诵“楞严咒”和《楞严经》,家里或附近有外道邪教众生的时,是不是越念这个越好。

    对。但咱念《楞严经》、念“楞严咒”不是为了对付邪教。对付谁呢?对付的是我们自己的贪心,不是对付别人。不要拿这个去对付谁,我们谁都不对付,咱就对付自己那个贪心就完事了,这样你不受其害。说:我念这个咒要对付他。最后没对付他,你却把自己的心给坏了,把自己对付了,是不是?就不合适了。

    一居士:师父,我问一下,我们早晨供佛,是用开水好还是生水好呢?

    开水、生水都可以供。生水要过滤,以防水里有虫子。开水煮开了,不要让虫子掉落水里去就可以。

    一居士:师父,刚才您提到毗尼,我们在家人可不可以看《毗尼日用》?

    按道理来讲是应该看的,这个非常好。

    一居士:师父,请问居士在家修行,怎么样把这个善缘、恶缘、怨缘转化成法缘?

    有时候有善缘、有时候有恶缘,我们怎么转化?就是无我相,没有“我”了,什么都转了。你有“我”,它就有善有恶。你要没有“我”,哪来的善恶?它是根据你有“我”,而形成了善和恶的问题,如果你没有“我”,它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一居士:师父,在家居士拜经,是一个字一拜还是一句一拜?

    还是一句一拜比较好。因为一句成为一个道理,一个字它不能成为一个道理,是不是?有时候一句就讲明了一个道理,所以我们一句一拜。如果不认识字,那你就一字一字的拜,大不了就当学文化嘛,是这个意思。

    一居士:阿弥陀佛,念经或持咒的时,身边有一个躺着睡觉的人,是不是不恭敬?

    这个分怎么看。如果这个人在你没念经之前就已经躺下了,他不知道你要念经,你这念经和他没有关系。如果当你要念经的时候他躺下了,对他就不好了。另外,还有一些小孩,三岁、两岁,也不知道什么,到时候他就困了,你不让他躺是不可能的事,这个就没有关系。

    人有了正确的思惟,就会生起恭敬心。但如果他不是故意的,这个他就不犯。如果是故意的,那就犯了。尽量回避吧。但是如果有小孩,你在旁边念经,对小孩有加持力,反而好。又比如念佛,你躺下了也可以念佛,不是说非得坐着的时候才能念佛。

    一居士:家里的供果能让小孩随便拿吗?

    供果最好不要随便拿,因为啥?既然供养佛,就是为了让我们舍去贪心。他一看是供养佛堂的水果,就随便拿,对佛有点不敬。另外,他还养成了贪吃的毛病,是不是?那就和供养佛的意义不相应了。我们拿水果供养佛的意思就是舍去我们的贪心不让咱们乱吃乱拿。

    一居士:我听师父开示,修行的基础先是持戒,然后是忏悔。但为什么那个忏悔心老发出不来呢?

    这个忏悔心,不是说你一忏悔就出来了,得常忏悔它才能出来。今天忏、明天忏。比如说,小时候干什么坏事了,你就忏。大了以后,又做什么坏事了,我还忏。那天我说话怎么说错了、那天心眼用的不正了、背后做什么事……我都天天忏,忏来忏去,那个悲心和忏悔心就起来了。最后,心里越清净那忏悔心越强烈,最后强烈到有一种悲心切切、泪流满面的状态。但是得注意这时就会有个悲魔,所以别老哭,老哭就不好了。两方面都应该注意。常忏常写,写来写去自个儿的忏悔心就起来了。

    一居士:师父,就是今天写了忏悔,明天可能又犯了。

    那不要紧,今天你写了忏悔,明天又犯了,但绝对不是昨天的那种犯法。虽然是同样一个事情,但犯的性质它有所不同,因为你昨天忏悔了。就像这个树叶似的,今天你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树叶,明天你看到的缺了一个边,后天你再忏悔的时候,虽然还是这个树叶,它又缺了一块。是不是这个树叶?还是这个树叶,但它的完整程度,已经不一样了,是吧?这它不一样。

    一居士:供果是上午供好还是下午供好?比如说下午新买的水果想供佛,可不可以?

    水果应该是上午供,佛是吃午食,下午佛不吃,晚上也不吃。不是佛吃不吃的问题,佛没有早、中、晚。但是你想成佛,就有三个时间:如果早晨吃饭了,中午再吃,下午不吃,这为升天因。如果是早上不吃,晚上不吃,光吃中午的那一食,就是像我们日中一食,这属于成佛因,因为佛是吃午食。如果是早上也吃,中午也吃,下午也吃,这是种下畜生因,将来堕落畜生道。如果是半夜还吃,这样的因就是饿鬼因,堕落饿鬼道。这个时间也是有区别的,所以供佛我们尽量要上午供、中午供,不要下午供。这不是供不供佛的问题,主要是供佛来去掉我们的贪心。

    一居士:我问一下,我信佛、学佛,我儿子不信。本来孩子去年还跟着我信佛的。去年八月份,他父亲突然出车祸就没了,家里人说啥的都有,孩子这回就起反感了。请师父开示,看怎么能让他早皈依佛?

    这个事情主要是我们自己先要坚定信念,你的儿子只不过是你生活道路上的一个伴侣、或是一个道友,这个事情他能信更好,不信还有其他人信,是不是?我们把天下所有的人都当成自个的亲人,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儿子之内。这样你的心越放宽了,他反倒越容易跟你信。你老盯着他:“你为什么不信?你为什么不信?……”你心念过重了,他反而有反感,因为负担太重。所以一个是我们自己要做好,另外不要把他挂在心上,慢慢他就会转过来了。

    一居士:师父,我替别人问的。一个人身体特别不好,有病,还结婚了,怀孕了,她现在就是非常提心吊胆的,她想怎么才能让她们母子平安?

    可以多念“观世音菩萨”,多放生,大量地放生。多念“观世音菩萨”很好,有时候生出的小孩就像“观世音菩萨”似的,长得好。

    一居士:阿弥陀佛,师父,我问一下,们持“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再念佛,是不是就属于杂修了?

    这个按道理来讲不属于杂修,是我们的一种需要。比如说像“楞严咒”,印光大师讲:净土宗也要持“楞严咒”,特别是闭关的时候,必须持,早晚都得诵。如果不会背的,要照本念。印光大师都这么讲,所以你修净土离不开“楞严咒”的。另外,“楞严咒”并不是禅宗专用,是五宗都必须用的,这都是非常好的。

    什么是念佛?“楞严咒”也就是念佛。有时候必要的功课还是应该做的。另外,我们做这个功课的同时应该有一种平等心,要五宗平等弘扬,不要有分别心。说这个咒是禅宗的、这个咒是密宗的、这个是教的,我们就不学了,这不好。我们应该五宗平等弘扬,至于我们专修哪个,这个无所谓。

    比如我专门修净土,那我就专修净土,但对五宗都称赞。你称赞别人的时候,就是称赞自己。比如黄念祖老居士,他专门称赞禅宗、称赞密宗,实际上他还是修行净土,这是非常好的。所以今天黄念祖老居士很受人尊敬,这就和他五宗平等弘扬有关系。有的人就不能五宗平等弘扬,弘扬的面就非常窄。

    一居士:我就是“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平时就是念“阿弥陀佛”圣号,他们说:“你这样了脱不了生死,你就一句佛号念到底,别的就不需要再念了。”

    有时候我们有很多业障,需要“楞严咒”的加持。有时候起来业障,靠你自己的力量克服不了的。

    像印光大师就是一面念佛,一面诵“大悲咒”。等他闭关的时候,还告诉人要持 “楞严咒”。他并不否认持咒这个事,因为这个是应该的。

    有的说:“应该一门专修。”也不是不对,如果我们要专修起来了,那我们就一句佛号好好念着,什么妄想都别打,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但当我们起了业障的时候,有时候克服不了了,可以诵“大悲咒”、“楞严咒”来缓解一下子,这都是正确的方法。因为咒就是佛,佛就是咒。你念咒也是在念佛,只不过是他们不认为咒是佛,才会否认持咒的功德,那就不正确了。

    一居士:阿弥陀佛,师父,念经、念咒的时,比如说念“楞严咒”那个字音要是咬不准或者念错了,是不是有过错?

    念错了音,尽量改正,尽量发音准确。佛法修的是心,主要看你心是不是虔诚。如果你要虔诚,有的虽然念错了,还成就了呢,是不是?说是有一个人老是念什么?念“大米饭”,还是念什么咒的,也念成就了,关键是他以为那个就是在念佛。

    (旁人:那人把唵嘛呢叭咪吽”的“吽”念成了牛”。)

    还有念“牛”的。还有念什么“阿弥陀佛一支花”的。有个师父说他母亲走的时候非常好。他母亲曾悄悄告诉他一个秘密,说有个师父传她怎么念呢?就是“阿弥陀佛一支花”,就这么念了一辈子,她也念得挺好。

    这个事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所有的言语和所有的形象到后来都没有意义。佛法里的言语和形象都没有实际意义,我们要求的是那个真正的清净心。但是我们如果念得比较准确,就受益得比较好一些、快一些。

    一居士:师父,我替别人问一下。他们家里供的所谓的“保家仙”,不想供了,怎么给它撤下来?另外我还想请观音菩萨,怎么请的如法?请师父开示一下。

    供“保家仙”这个事情东北普遍都有,实际上是一种错误。作为佛教徒来讲是不应该供的,因为狐蟒蛇仙属于畜生道,我们应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我们正确的皈依处。

    如果我们供养这个所谓的护法——狐蟒蛇仙,我们会自觉不自觉的就皈依它了,这样你会很快地失去三皈依的戒体。因为三皈依的时候讲了:“不皈依邪魔外道”,不允许你皈依的,所以我们作为佛教徒是不应该供养的。但现在有些寺庙里也供这些所谓的护法,主要是为了敛财,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

    有的家庭如果供了,应该把它马上撤掉。撤掉的方法是这样的:你不要烧,念“三皈依”、念“往生咒”、念《心经》、念“大悲咒”,一样三遍。然后你把它收起来,装在塑料袋里,放到哪个山洞里、树缝里就可以了。它有它就修,没有就算了。这样不受其害,咱也尊重它,但是绝对不能皈依它,这是应该注意的。这样的话,你心里就没有那种障碍了。你老担心:“一会儿来找我啦!”这样处理就没有那样的问题,它要有那它就修,没有就算了,是不是?

    一居士:我们家一般都供这个保家仙啥的,有时上香也说:“我们也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就是在心里也让它们跟着学呗。

    名义上是这么说的,说你也跟着我们学,实际上是我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跟人家学了。你这样长期的供养,等临终的时候佛不会来接你,谁来接你?它来接你,狐蟒蛇仙来接你。你将来就上它那,做它的儿女去了,那是很危险的,所以这个应该加小心。就像一块面,你不是包饺子就是烙饼,反正你包了饺子就不能烙饼,烙了饼就不能包饺子。你想成佛,那你就不能想成仙。你要想成仙,就成不了佛。

    一居士:师父,我想问一下。我妈得一种病,初一、十五总爱发脾气,我不知道这是啥原因?

    佛教也好、民间也好、包括其它教也好,对初一、十五都非常忌讳,因为初一、十五是人的心理变化最快的一个过程。就像海水还有一个涨高潮的时候,每逢初一、十五要涨高潮。人心也会随着初一、十五而变化,这时候情绪都不稳定。

    所以我们应该在初一、十五多做善事、多诵经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多放生。所以初一、十五不能洗澡,不能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像什么扒炕、扒墙等等这些事情都不应该做。我们就应该尽心尽力地去诵经、诵咒,做善事。做这些事,这个情绪就能控制住。

    一居士:师父,接着前面的问题问,就是说怎么请佛能如法呢?

    请佛像,比如说,我在地上捡了一个树叶,看这个树叶就是佛。这样你回去供,因为心里有佛,它就如法了,没有任何仪式,也不要开光。有时候开光灵不灵?开光也灵,因为大德加持以后灵。如果不开光灵不灵?不开光更灵。因为你不开光,那看所有的佛像都不会去分别,都是佛,是不是?所以说都灵,就这么个道理。

    一居士:阿弥陀佛,师父,问一下,就是小孩吓着了,或者是有的大人也犯病,就是说犯的那种仙病,就得找大仙给治。要是咱们想用佛法给他治,那怎么给他治呢?给他诵经还是怎么着?

    这个诵经就行,比如诵经、诵“大悲咒”,给他喝“大悲咒水”,这就可以。你可以给他念佛,一个劲地念。比如说,他有时候出现了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你叫他念:“你不要骗我,我知道你是谁!”,就反复念,这样就把他那个劲给纠正过来了,就完事了。

    一居士:师父,你提到仙位,我以前也供了仙,前年的时候,我就不想供了,在佛堂前说“给你们皈依佛、皈依法,你们都离开我身边吧”,撤下来就在佛堂前升了(即烧了),升了以后,我总是头有点晕乎乎的,总是有这样的感觉。

    这个事你也不要多心,有时候我们老是疑惑心大,因为众生的疑心大。你多念经、念咒,多念《金刚经》,慢慢就破这个相了。

    一居士:师父,自己家亲属有仙附体了,作为佛教徒来说,经常接触他们,怎么样告诉他,让他脱离开,或者是给那个仙皈依,或者是应该怎么

    刚才这个居士讲家里有很多人,大部分都有仙附体的这种现象,怎么处理这个问题?首先,就是你自己的知见必须正确,你不要以为真有个仙附体了。我们大部分都是以为真有个仙附体,实际上,你不知道这个世界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是你自己唯心所造的,除了你那“心”什么都没有,所以必须清楚这个。你要不清楚这个,就认为真有个仙在附体。

    我刚才讲了,就像一只手握成拳头似的,在另一种状态下打开手掌,它还是你的手,不是别人。所谓的附体,也就是自己的情绪不稳定,所造成的另一种状态,或是在修行中产生了另一种状态的时候,我们不认识。

    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过去有个修行人,正在打坐的时候,看前面来一个孝子,背着母亲,来到他跟前。这个修行人就说:你看看,我在这修行,你来捣乱破坏我,肯定是个魔。他身边有斧子,就给了孝子一斧子,这个孝子背着母亲就走了。

    等他打坐醒来一看,这个斧子砍在自己腿上。那个孝子就是他的腿,背着的母亲,就是他的上身。在这种境界现前的时候,因为神识和身体有一定距离了,他就错认为这是两个,那个身体不是他了,所以他拿斧子就砍他一斧子。你看看,最后砍的是谁?还是自己。

    我们在进入另一种状态时,有一段距离感了,我们就认为另外的是他,不是自己了。有时候打坐,看到了自己的脑瓜骨,有时候有血有肉,血管还在流血,心脏还在跳。有时候看到白骨了,就吓坏了,说看到有鬼。实际上是谁?都是你自己,只不过你和你的身体之间有了个距离感,所以造成了这种误解。以为自己的身体永远是这样,当你离开了身体,认为看到的那就不是自己了。

    我们应该知道,不管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你、我、他……都是自己内心的变化,都没离开自心。所以说,所谓的仙附体,也是你自心的变化,是你知见不正所导致的。你要这么信,那就是正信了。你要不这么信,非跑偏不可,永远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在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以后,你自己心里先明白了,再给他念“你不要骗我,我知道你是谁!”,这不就结了吗?你有了这个正确的知见,慢慢念久了,他那个知见就克服下去了,包括对世上的虎狼,甚至火车、汽车,他都会解决。如果你学会这句话,学会这种思想,一切灾难都可以免除。我们诵经、念佛、诵咒,目的都是要破除这种相,明白了?明白了以后,学佛就不一样了,以后再学佛、再念经、念咒就不一样了。

    一居士:师父,就那个“一切都唯心所造”,还是不太清楚。

    一切都是虚幻的,一切都是唯心所造的。包括我们的身体,包括我们眼睛所见的,日月星辰、树木、山河大地、跑的汽车、天上飞的,都是唯心所造的,都是幻境。但是我们感觉却是那么真实,没有比它更真实的。吃个苹果我们就感到甜,喝口水就解渴,吃饭肚子就饱了,住了房子就暖和……,我们就在这里不断地创造了幻境,我们又不断地被这个幻境所骗。所以佛讲一切法,都是要破除我们这种幻境。这个得慢慢理解,将来可以看《楞严经》。

    一居士:师父,是不是在没有证道之前还是会坚固地认为这个身体就是我,证道之后才能认识到刚才您说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全是我?

    是这样。但是虽然没证道,我们也应该顺着佛的知见去思惟,这就很容易证道了。你不这么思惟,你那个知见不破,想证道是不可能的。

    一居士:师父,也就是经常去观这些?

    多诵《楞严经》,经常观察,像《六祖坛经》讲的:究竟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说:既不是风动,又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动。就这个道理。你刚开始想,会一下子想不明白,转不过这个劲。但慢慢来,通过不断地实践,等你发现了这里的毛病以后,最后一下就破除了。那时候心里就亮了,这一生你就没白活。

    一居士:阿弥陀佛,师父,我问一下,我开始学佛的时,遇到不如法的事或者其他的事情,我还都可以忍。现在修了几年了,结果有些事情的处理跟我初学佛时不一样了,忍不了了,觉得我现在跟以前比好变了个人。

    有时候是不是会因为其它的原因?你看看有没有其它原因。比如说你那时候不说,可能那时候年轻,有控制能力。现在可能是这个控制能力不如以前了,所以这两年遇到事情就要说。又正好赶在这两年学佛,你就认为是学佛以后所产生的要说,是这样吧?

    一居士:是这样,对。好是刚刚修四五年的时候开始的。

    有时候,比如说,一个人的生理上对情绪的影响,像女众有更年期,原先那时候更年期没犯,你后来这段时间犯了,你说这和学佛有什么关系?它没关系,是我们的情绪有所变化。所以说,越是有变化的时候,我们越应该抓紧时间学佛,才能把这种变化转过来,不要产生错误的认识。

    佛法像太阳似的,它永远不会给人乌云,不会给人带来黑暗,它永远是给人光明的,所以我们要坚信佛法。这样你才能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要不我们就会对佛法产生怀疑,或是产生想法:你看没学佛时候挺好,这学佛怎么还变化了?实际上,因为你不了解这个事实,反而对佛法有一种怨言或怀疑,这样对你的学佛反而有害,不应该受害的反而受害了。

    我们随着年龄不断地增长,身体也在不断地变化,有很多事将来都要发生的。我们必须有个正确的概念,知道学佛绝对不会给人带来任何灾难、任何毛病,只能给人带来好处,只不过我们学佛有时候学得不精进,或不努力,控制不了身体上产生的变化。

    一居士:师父,我有肺癌,拿去个肺叶,它一到晚上十二点就疼,您说我念什么咒好呢?

    你念佛也行,念“大悲咒”也行。“大悲咒”短,疼的时候你就念“大悲咒”,就使劲念,平时没事就念“大悲咒”,一个劲给它念。你白天不疼的时候就念,就像一个钟似的,提前就给它上满弦,到半夜的时候它就不停了,它那个疼劲就过去了。你现疼现去念,有时候就来不及,是不是?要提前念。再一个多放生,还有就是心情愉快。

    一居士:就念“大悲咒”?

    “大悲咒”也行、“楞严咒”也行、你念佛也行。如果觉得不方便,就念“阿弥陀佛”,一个劲给它念,给它念到不疼。实际上,念佛也好、念什么也好,关键是我们有时候心不诚,老怀疑:“念完它到底疼不疼了?”你老怀疑不行,只管念,别管疼不疼。有时候你要是不管,真心念,就念一句佛号,它都起作用,都不会疼的。之所以疼,就是我们心不诚,诚心不到位。

    好,今天就先到这儿。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六中午

    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大高庄铁路桥下

    缘起:对河北省秦皇岛居士开示

    这两天跟大家讲了一些。今天还有一些新来的居士,还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可以提出来,我给大家做解答。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因为这块比较乱。

    一居士:有什么办法能够使皮肤好?

    一个是多忏悔,从佛教来讲就多忏悔。我们必然是造过这个因,在今天才会有皮肤不好的这种现象。一个多忏悔,一个多放生,完了再配合一些治疗。

    一居士:阿弥陀佛,我现在见过密宗师父、禅宗师父、听过净空法师讲法。我想请问师父,修行哪个法门适合我的根基。

    最好先修戒律。以戒为师,戒律修到一定程度了,持戒很好了以后,回头你再去选择修哪个法门。因为以戒为师,我们学了戒,就等于心中有了师父。有了师父你就会有正确的引导和选择了。你就会知道修哪个法门最适合你,这比别人指导要强得多。

    一居士:原先供了仙家的那个香炉如何处理?

    你可以不要,可以舍掉,你留着也行,都可以。

    一居士:阿弥陀佛,师父,我耳鸣已经有三年了,老是响。还有我的胳膊、手时好时坏的。您说我已经连着两年去大悲寺,也在念“阿弥陀佛”,也在忏悔我自己,它老不好。

    你到医院检查过没有?你耳朵鸣不是吗?这是运动神经,也叫迷走神经,在医学上叫做内耳眩晕症。所以说老叫,像小鸟在那儿“嗡嗡嗡”老叫唤,有时候就出现迷昏这些现象。你可以用点药物调整一下,像谷维素、维生素B。迷昏

    (编者注:迷昏:东北方言,类似于头眩目昏的症状。)

    一居士:那您说我这个胳膊,挺有名的大夫已经给我看过了,但是他也没给我治好。

    那你就检查颈椎看看有没有毛病,做CT,你看看有没有毛病?有时候大夫不一定能马上治好,关键是你有没有病理上的毛病,你可以看看有没有神经压迫这方面的问题,比如肩周了,这都可以。

    像这种情况,你可以多打坐,也可以经常磕大头,多到外面活动活动也可以。主要还是多放生,消除业障,其实主要是我们的虔诚心要到位。区别在哪呢?区别在于病理和修行,修行中也有一种耳鸣,病理上也有一种耳鸣,所以要区别这两个的关系。如果不是修行得来的,那就是我们有可能得了内耳眩晕症。如果是修行来的就不必管它,它到时候自然就好了。

    一居士:在家居士学佛应该怎么,基本的戒律是什么?

    在家居士学佛,一定记住:在家居士更得守戒。为什么在家居士更得守戒呢?因为在家居士违缘特别多,有家庭、有妻子、有孩子、还有事业邻居、朋友……很多的事都影响你的修行,也就很难修行,所以在家居士首先应该把戒律抓住。如果你戒律抓不住,就别谈修行。

    在家居士首先应该守三皈五戒。我简单讲一下三皈。什么叫三皈?那就是我们回家了。人有一个真正的父母,那就是佛菩萨。这个父母在哪儿?怎么找到佛菩萨?首先就应该三皈,三皈就能找到真正的养你的、生你的、永远跟着你的父母,永远不离开你的父母。通过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就找到了。这个可以说是很普通的一个道理,又是很深的、很秘密的一个道理。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成佛有余了,你要不懂得这个道理就很难成就的。佛法和外道首先区别于这一个,外道没有三皈依。

    有的世间人虽然做得很好,在世间也能帮助人,也修桥补路,甚至能做很多善事,但是终归他不能成为佛子。因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三皈依。三皈依就是我们的根本,你抓住了三皈依就抓住你的生命,抓住你不生不死的那个命,将来你就能成佛。要没有这条,你别想成佛。所以三皈依对我们来讲,比生命还重要,我们应该尽未来际三皈依的。这是一个。

    第二个,我讲的就是五戒。学佛首先从五戒开始,它既是做人的基础,又是成佛的基础。这个五戒包括什么呢?杀、盗、淫、妄、酒。

    首先我简单讲一下“杀”,就是杀生,一切众生都不能杀,包括虫子、蚂蚁、苍蝇、蚊子、老鼠,这些在世间被你认为是四害的东西也不能杀,什么东西也不能杀。包括它的肉你也不能吃,包括做的素食带有它的形象也不能吃,你吃都有果报。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前生父母、未来诸佛,既然是我们前生父母,我们怎么可以杀?既然是未来诸佛,我们怎么可以杀?是不是?你杀它就不能成佛了,所以我们不能杀生。不管什么方式的杀,不管你是用枪、用炮,还是用文字、咒杀(念咒去杀)、嗔恨的去杀,这都不允许,一切杀生都应该避免的。我们如果不杀生,我们才能做为人,才能远离六道轮回。

    第二个是“盗”,这个盗戒更主要了,就是一切财物都不能盗,包括那个贼物你也不能盗。比如这个东西被他偷走了,我再偷回来,这不行。被他偷走就归贼了,你不能再去抢或者偷,只能讲理去要,他不给你也没办法,就属于贼的了。这个已经叫做“贼物”了,所以说我们不能再去偷。

    包括现在有很多下岗的,有些人要离开单位了,有的就说:厂长把机器都扛家里去了,那我们拿个螺丝钉行不行?那也不行。他是他、你是你,我们作为佛子,不管别人如何,我们首先不犯盗,一张纸也别偷。包括我们坐汽车、坐火车,别图便宜,一看这儿没把门的,我们就溜进去了,也不买票就下车,那都不行,那都犯盗的。你盗五块钱就不通忏悔了,就犯重罪了。所以一切财物都不能盗,包括别人家的东西,包括地头,种地占人一条、半条垄,这事儿都不能干,这事儿都要注意。一切财物我们都不能盗,而且我们要把一切都布施给别人。

    这个盗戒也很重要,特别我们大部分是女居士,到市场上买菜去了,跟人讲价钱,讲完价钱了,还要看秤的高低。最后交完钱临走了,还得拿人两根——拿两根就犯盗,这不行,是不是?你手里戴个大念珠,人家一看:“你说这学佛的咋这样啊?我本来这菜就卖不出去,她挑挑拣拣都给扒拉坏了,临走又拿我两根。”这就叫人笑话我们,我们不应该这么做。

    另外,你盗来以后,虽然占了便宜,你买一斤东西变成一斤半。但是你这一斤半是毒药,回去谁吃谁中毒,你孩子吃、老人吃、你的丈夫吃、你的亲人吃,任何人吃都会成为毒药的,因为它不清净。这也是很重要的。说不那样,我们不就吃亏了吗?我也不挑也不看,也不讲价钱。买一斤他给你半斤,但你那半斤顶十斤用。虽然你买一斤给你半斤,但是这半斤的菜,每一根菜都等于一付良药,谁吃治谁病,那是无价之宝。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宝贝,不要去贪人便宜,不要盗,这样的话给佛增光。另外也通过这个来修我们的心。

    所以买菜也好、买什么也好,我们要把好的让给别人,坏的留给自己。比如说买菜,一看这个白菜净是蜜虫,“我不要了”——你得要,因为有蜜虫买回来干嘛?好放生,是不是?这都很重要的。有些细节我们都得一点点的研究,成佛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守住戒律。你守住戒律就很快地成就,你不守戒律想成佛那是没门的,是不是?这个是盗戒。

    还有一个淫邪戒。在家居士主要不要邪淫,除了正常的夫妻之外就不允许有了。特别是现在看黄色录像、黄色书,说黄色的语言,这都不应该的。还有跑进舞厅,进什么……我也不懂那些事,我也说不上来。现在花样太多了,我也不懂。这都不应该的,真正的菩萨是断淫的,是像出家人一样,再也没有这种淫邪,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在家菩萨戒只是个方便,将来也得断,淫邪不断永远不能成佛道的,这个很重要。

    如果你想往生西方极乐,将来也得想法断,虽然现在在家居士断邪淫,那只是打基础,将来你想成佛道,这个淫欲心也得断。因为我们将来生的高低,都是根据淫欲心的大小来决定的。这个人,就是淫欲心占一半,纯想占一半,横为畜生立为人。如果是百分之七十的淫欲心,就堕落水族里。如果是百分之九十的淫欲心,到地狱里。根据淫欲心的大小来决定你的沉浮,比如说剩百分之四十、三十的淫欲心升天,往天上升,淫欲心越少升得越高。佛是全部断淫欲的。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应该远离这个淫邪,这个要注意。

    再一个,这个“妄”,简单讲一下妄语。在末法时期人最容易犯妄语。别人早上问你:“你吃饭没有?”本来没吃,张口就说吃了,怕让你上他们家去,就告诉人吃了。这个妄语已经就成了我们的一个公害。说“不妄语不能成功、不能办事情”,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真正办事情,一个事的成功它不在于你的语言,你说的再好听,它该不成功也不成功。成功不成功就看你有没有那个福报因缘。

    你看刚才我们上那个村庄乞食,叫西付店哪?那谁给我找得挺好,地方也联系好了。本来想在那(一块田地里)过斋,那个书记还是村长过来:“不行,你们不能在那儿。”你说居士也跟他说好话了,那也不行。是不是?你看后来过斋的这块(广场),也没跟我说好话,非让我们上这来不可,它就是个因缘,它不在于语言。你不要以为妄语能办成事情,真正办事情是在于老实、诚实,在于你的福报因缘。所以妄语没有意义,妄语会把事情办得反而不真实了。

    有一个妄语业,就有很多的、一百个妄想,有这么多的妄想就会产生很大的因果。所以我们应该要远离妄语,包括一切的妄语都要远离。有的人卖服装,本来是十块钱进的,他说要一千,然后互相讲价钱,三百块钱就卖了。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我就瞎猜,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就是因为这个妄语把人骗了,但是你这头骗了人家,回头人家就上你家骗你去,你挣人三百可能失去三千,什么事情都有因果。所以大家要说老实话。

    佛说:“佛是不妄语者真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佛就是不妄语者。我们应该跟佛学,这个也很重要,所以大家说话要诚实。但是有些话,比如说人家问:“你们家里钱放哪?”你不能说我们钱放在哪,是不是?这时你可以不讲,可以不告诉他,但不能妄语。这个也很重要的,这是一个事情。

    还有一个“酒”,酒不能喝。虽然它是遮罪,但酒业可以导致很多其他的业力都犯。比如说有个人因为喝酒,他喝茶水误把酒给喝了,喝了他就发酒疯了,偷邻居的鸡吃,犯了盗戒和杀戒。邻居的女人来找他,他又犯了淫邪。官府问他的时候他又撒谎,又犯了妄语戒。淫、杀、盗、妄、酒他全都犯了,这五戒因酒全都犯了,所以我们应该远离酒,不应该喝酒。包括抽烟,这都是不应该的。

    我简单就这么说一下,因为这个杀、盗、淫、妄、酒,还有很细致的怎么去做,怎么去忏悔,怎么来得到这个五戒。你有了五戒,才会有八戒、十戒,还有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菩萨戒。

    一居士:阿弥陀佛,师父,我每次上香的时,闻那个香味身体就不舒服,头有点晕。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是从庙上请回来的香。

    你买好香,像真正的檀香,那种檀香非常贵的。你买那好香,别买坏香,坏香闻了恶心难受。你不要管是不是庙上请回来的,要看这个香是否是真香,现在很多都是化学品。有些草香闻那味特别难受,所以要挑好香。另外,上香要常上,但一次不要上得过多。

    一居士:我家有一个弟弟,他现在就好有点什么附体的感觉,有的时他一发作好还可以给人看病,我学佛之后怎么能帮他?

    你多给他诵《心经》和《金刚经》,有时候他是一种幻觉幻听的现象。经常找一些对《金刚经》、《心经》比较真正理解的人给他讲,或叫他自己读,或者给他念。这样就好了。

    一居士:我问一下,现在末法时期,比如说我们在家的居士是只适合修净土,还是别的门派也可以修?还有一个问题,修净土怎么能感觉到往生有保证?现在我们感觉到好没有修行次第,有一点乱修,我们怎样来次第修?而且能感觉到有保证,能修行圆满?

    好,就是说末法时期修哪个法门好?我们不修末法,我们修正法,正法这个法门好。什么是正法?那就是我们在修任何法门之前,都严格持戒去修行,那你修哪个法门都会好。而且要求在修行中要五宗平等弘扬,禅、净、密、律、教我们都称赞。不能说我修净土,现在末法时期禅宗就不存在了、密也不存在了、教也不存在了,这种说法本身就自己灭法了,这个不对。

    在末法时期我们想修行,首先得从戒律开始,而且要五宗平等弘扬,这样的话我们的心量也广大了。另外,要互相称赞,别人修佛法了,那就是我们修,我们修也是别人修,他和我本来是平等的,没有区别的,这样佛法就会兴盛。

    末法时期不是说真有个末法,而是人的根基末了,是人都不修行、不持戒,才有末法。如果人都去持戒有了正见,它就不是末法。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把末法变为正法,这就叫修行。末法能成就吗?末法它不能成就。什么能成就?就是把末法转为正法,这叫成就。

    还有第二个问题,就是说怎么样保证解脱?

    首先我们要按戒律做,在家居士要把三皈五戒做好,包括八关斋戒,都要做得非常严格。严到什么程度呢?你自己对自己都不能理解了。不能随着你的想法,说,“我今天持戒了”,那不行,得按照佛说的那个标准,佛说这叫持戒,你按佛说的做,那才行。末法时期有很多的事情,看着好像因缘不具足,不允许你做,比如说像咱这乞食生活,在中国上千年都很少有这个事情了,但是我们有。这乞食是不是佛法呢?这就是佛法。不能因为以前没有,现在就得没有。我们应该根据佛怎么讲的,我们怎么去做,不是根据我们自己的想法,想怎么改变就怎么改变。

    我们应该知道,成佛的标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不管是末法还是正法,你够资格就成佛,你不够资格就不能成佛,是不是?我们应该知道是这样的。所以在末法时期怎样保证修行?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戒律。戒律叫什么呢?叫保解脱,也叫提木叉,提木叉就是保解脱的意思,(出离生死苦海的)保解脱船。如果你能够去持戒修行,就能保证你解脱。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不管念佛、修禅、修密,都能成就。如果不持戒去修行,说我也能念佛、修禅、修密,那你将来是什么?都是修罗道,不能成佛的。这个很重要。

    因为佛法就是以戒为基础。戒、定、慧,三无漏学,你不能抛开了戒律,再另外找一个定、找一个慧,它不可能的事。只有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才是真正的佛法。有的外道甚至也能修到在虚空飞,那也不是佛法。佛法主要来源就在于戒律上,我们在戒律上多下功夫,你就有了保证。

    否则虚妄地去说,有的人说:“你念一句佛号,已经上了大法船。”那是不对的,自己骗自己,那不行。你喉咙念上千百万句,你要不真心,也上不了大法船。上法船就是上法船,没上就是没上,是不是?不能妄语。现在有很多人就是犯妄语,这个不合适。

    有的人认为我临终时念几句“阿弥陀佛”,平时不用修了,我愿怎么地就怎么地,喝酒、吃肉、打麻将,愿怎么玩怎么玩,只要临终的时候我念两句“阿弥陀佛”就往生西方,那是自己骗自己,这是不正确的。

    佛法在末法时期的次第,那就是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不断地把戒律持好了,又不断地好好念佛,而且念佛产生定力,由定再有智慧,这个智慧就是我们的般若智慧。因为有了正知正见,才能知道什么是正什么是邪。

    我们应该看得很清楚,更应该知道只有五宗平等弘扬,对佛法才会有真正的实际意义。特别在中国,我们更应该去赞成苦修、持戒修行,这都是我们应该称赞的而且对五宗都得弘扬、称赞。

        另外,要积极的护持三宝,这也很重要。有的人一修净土就说:在家修就行了,我不上寺院了。可能有些寺院对他来讲不太理想,但是这种口号长期喊起来,对我们还是有害的。一个人在修行中离不开三宝,离开三宝就像离开三皈依一样,那不能成就的,这也很重要。不管外界的条件如何,我们心里必须时时把握住,要三皈依。

    特别是末法时期,佛走了,经还在,但是真正弘法利生的,是要靠僧宝,所以我们常亲近僧宝,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非常重要,没有比这重要的了。比如说三皈五戒,你没有僧宝来传,都不能成立的。

    佛在世的时候,佛的父亲要受三皈五戒,跟佛讲了。佛当时没给他父亲授三皈五戒。而交给谁了呢?就是把所有的僧众集中了,给僧众讲了三皈五戒,由僧众给他父亲去授三皈五戒。佛的父亲是由僧给授的五戒。由僧给授了五戒以后,最后佛的父亲临终时候证得四果阿罗汉,就这么成就的,必须有这种次第。

    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在末法时期,什么现象都有,有一些不如法现象也会出现,假僧人也会出现的。但不管怎么出现,我们都要护持三宝、称赞三宝、常常礼拜三宝,这样我们才有了成就的保证,这也是很重要的。你不能因为田里长了一根草,你把整个田都毁了,就不合适了,是不是?

    一居士:我想请您开示一下,现在的说法不一样,有的说晚上不能念诵“大悲咒”和《金刚经》、《地藏经》,师父您看晚上能诵不?

    能诵。诵《地藏经》不会招来鬼。晚上天黑了,为什么天黑?因为我们心里有鬼,天才黑的。为什么世界会出现黑天?就是因为我们心里有黑暗,所以虚空才有黑天,本来是没有黑天的。

    我们诵《地藏经》就是克服我们心中的这个鬼念、不正确的念头,所以越是晚上诵《地藏经》越好。《地藏经》是要把所有的鬼变成佛,《地藏经》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说:我一诵《地藏经》就把鬼招来了。诵《地藏经》不是给别人诵,是给我们自己的心诵,让我们的心来成佛。所以《地藏经》在什么时候诵都没问题。

    一居士:“大悲咒”呢?

    “大悲咒”更没有问题。佛经永远像太阳一样,不管你黑天白天,什么时候诵什么时候有效。

    一居士:还有,帮亡人助念的时,如果这个亡人不在家,死在医院里,可以帮他助念吗?

    也可以。因为这个虚空是没有障碍的,在哪儿念都是一样的,只要你心到位,就千里之外也能帮助他超拔。

    一居士:我个人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一开始都供大仙,后来我就走入了佛道。有师父说供大仙障碍修行,就让我把仙堂给撤了。我把供那个大仙的纸给升了(即烧了),就没再给上香。完了有一段我就开始直闹病、折腾,拔不上来气,给我吓得又把它供上。

    这就不对了。你不供,就是给它念“三皈依”、念“往生咒”、念《心经》、“大悲咒”,送到山上就可以了,你不要烧。

    一居士:那升了怎么办?

    升了就升了吧。那升了怎么办?

    就是说什么呢?在长期的供大仙以后,它在你心里就产生一股力量,因为这股力量,比如说打哈欠、流眼泪、难受等等现象就出现了。当你要克服它、把它送走的时候,它这种力量必然要产生的。这个时候你不要怕,你就挺住了提气。比如说它要打哈欠,就把气憋住了,就不动弹,憋过三回两回,它就过来了,过了那个劲就好了。

    一居士:阿弥陀佛,我们都希望能够接近清净但是有的时接近一些师父,会发现有一些行为不如法,那我们怎么才能避免说过失的恶业?

    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在末法时期,有些僧人难免在修行上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法,你想得到佛在世的时候那样的修行,有时候不能尽如人意。我们见到僧相,我们都应该恭敬的。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曾经做过一只狮子。有一天他睡着了,有一个猎人披着僧人的袈裟去了。它睁眼一看是个僧人就放心了,就没有理他。这是个假冒的僧人,实际上是个猎人,在悄悄接近狮子以后,就用毒箭射中了这只狮子。狮子当药性发作的时候就醒来了,醒来以后,因为狮子的力量很大的,要杀一个人是很容易的。最后这只狮子就想:我要杀他是举手之劳,举手之劳就可以把他杀掉了。但是看在他穿袈裟的份上,我不能杀他,宁可叫他剥去皮,我也不能杀他。释迦牟尼佛前生就是这么做的。

    我们也是一样,不管这个僧人是真的、假的,修得如法和不如法,冲着这个袈裟的份上,我们不应该说僧众过失。因为你说僧众过失,一个坏自己的心,另外坏别人的信念。他的事是小,我们的事是大,是不是?另外,如果你发现不如法的行为可以远离,但不要传播这个事情,不去讲,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讲完以后,就会在我们心中对僧有了想法。有了想法就把三宝的形象破坏了,等你往生的时候,僧人就不来接你了。这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在末法时期,越是在这种状态下,越不能说僧众过失。因为有些僧众虽然修得不算好,但是有时候和我们比,还比我们强多了。你现在还有家属,男的有妻子、女的有丈夫,他连妻子、丈夫都不要了,怎么也比你强,而且他也敢出家,是不是?这么一想我们心就平了,是不是?人家终归是敢走,虽然在这个路上走得坎坎坷坷的,但是终归有一天会走得很好的。我们还是要称赞,如果大家都称赞僧宝、赞叹出家,这样的话佛教的形势慢慢的就好了。

    另外我们对一个师父的考验要长久一些,不要盲目地认师父。看这个师父好,有神通本领能帮你往生,完了马上认师父。明天看着不行了就不认了,这就不好了。要长时间的观察,密宗有一个说法,观察一个师父需要三年到六年的时间。你不观察那么长时间,观察几个月还是应该的,是不是?所以大家多观察以后再决定认师父。

    对于如法和不如法,我们不要做分别想,也别说他有神通,或他是圣人、他是凡夫,不要这么想。佛法主要一个特点就是不分别,不分别就能得到贤圣僧。有时候见到一个土坷垃你去供养,真心地当佛看,它也会灵的,是不是?别有那么多分别心。所以不要说僧众过失,坏我们心。

    另外不要传播,你传播一、传播二,心里是解气了,但是坏别人的信念,可能有人就因此不信佛了,毁了他的一生。不能因为一点小事,毁了别人一生的法身慧命,将来果报就大了。所以多称赞僧众的好处,叫人信佛,这才能成就我们的。

    一居士:阿弥陀佛,我们信佛人吃素,但家里人不吃素,可以不可以给他切肉?给他打冻鱼什么的,能行吗?

    你就给他那个菜都做糊了,叫他吃不了。(众人笑)

    一居士:师父,那个清净心怎么修?怎么修定最快呢?

    就是持戒。

    一居士:那你说妄语,好比说我和公公在一起过,我的东西想布施给谁,我不告诉他,这样算妄语吗?

    你不告诉,不算妄语。

    一居士:因为他不愿意啊。

    你可以不讲,这可以。但不能撒谎。比如说你本来是给老李,你硬说是给老张。这不行。

    一居士:师父,我有这么个问题。现在有好多电视在播放着济公活佛,他就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我们好多的居士就认为这不食众生肉不是戒律。他说:“我也酒肉穿肠过了。”我也搞不明白,请师父开示。

    老居士问得很重要。因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是诽谤佛法的,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一切众生,佛认为是自己的儿女,你把他儿女给杀了,你还叫信佛吗?是不是?这不叫信佛,所以喝酒吃肉这不是佛教徒。

    一居士:师父,你说在我们没学佛以前和学佛之后,有意无意杀了很多众生,我们都知道应该忏悔,但是以哪部经为主?我们现在都有忏悔文,那你说我们要忏悔应该怎样忏悔?

    怎样忏悔?我们可以拜八十八佛,还有忏悔文也可以。但主要是你犯了哪条戒,最好晚上写在纸上。

    一居士:我们家蟑螂特别多,一脚就可能踩死……

    这个你写在纸上,以此来忏悔。另外你把蟑螂当你父母看,你就知道该踩不该踩,是吧?你要是不当成你父母,那你随便就踩上了。

    一居士:阿弥陀佛,师父,我想问一下,在家修好,还是跑到寺院好?那些居士我总招呼他,我说上寺院,他说:“不去了,在家修吧,上寺院干啥啊?你去瞎跑。”

    这个事情也是难免的,有时候他认为寺院不如法,他就不去了。但是作为我们在家居士,应该常常亲近三宝。现在还有僧宝在,如果你不常亲近,一旦僧宝要灭了的时候,你再想亲近,就没了。

    因为你看到三宝的形象,本身把自己的业障就消除很多了。这个并不是现在有些不如法的现象就能代替了的。有时候你因为有点不如法,就把你心目中的僧宝灭掉了,就太可惜了。我刚才讲了,你不能因为一根草,把整个稻田都给毁了,那你将来这一生就得挨饿,是不是?今年你就什么粮食也没有了,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刚才有个居士还问了一个问题,就是说上街买菜,应不应该给人讲价钱?按道理来讲不应该讲价钱。卖菜的为什么撒谎?就因为我们老给人讲价钱,人家卖一块钱你硬给八毛,最后他为了得到这一块钱的根本利益,他就得卖一块二,你好讲两毛价钱,所以他撒谎就是由你造成的。所以我们尽量去多问几家,你问明白多少钱,合适就买,不合适就算了,是不是?要远离这个事,慢慢纠正这个不正之风。

    一居士:阿弥陀佛,我请教师父。前天同修给我打电话,听到大悲寺的师父要来,我就不知不觉地泪流满面。直到昨天仍然心神不安,在家上课也上不了,诵“楞严咒”也诵不了,总想要干什么去,好直接要去找师父。直到今天碰见师父,这心情就非常高兴。我想请问,我这种行为是不是感应道交,还是有什么其它的?

    主要是你对佛的戒律,有一个很深的印象,所以才这样。

    一居士: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修观音法门,观音法门就是反观、闻听、内照,寻求心性。请师父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实例。

    就是反闻闻自性那个,是不是?《楞严经》里的 “反闻闻自性”,就是说我们的六根不往外跑。眼睛不看、耳朵不听、鼻子不嗅、嘴不尝、身子不触,这样的话,我们的六根就回收了。它主要注重在哪儿呢?注重在耳根上,耳朵不听。

    比如说外面有人说话了,我不去听,刚要听那话,我马上就念“阿弥陀佛”也行、参话头“念佛是谁”也行。把这个耳朵要听的注意力马上拽回来,拽来拽去就反闻了,不往外闻。就像手伸着这么远,我逐渐逐渐地回来,就这样就可以了。

    一居士:还有什么“薰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就是这个意思吧?

    是,所以我跟你讲,你这个六根,只要你耳根不往外跑,不去听,谁讲什么好的坏的,你也听不出来,也不去听了。而且你注重这个话头也好、念佛也好,把心念收住了,耳根回收了,六根就都回收了。那就是你反闻成智,反闻获圆通了。自性就是圆通,圆通就是自性。

    一居士:再有第三个问题,就是今天我感觉到,师父(行脚、乞食、)过斋的时是不是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会因由分第一”里的那样表法

    (编者注:讲法前在秦皇岛市大高庄村里的一个广场过斋,有一百多位秦皇岛居士前来,以及村里的学佛、未学佛人前来,是行脚乞食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乞食、过斋等场面都非常殊胜。)

    我们过斋,就是吃饱了不饿,就完事了,啥也没有,完事了。至于它是什么法会,我们一概不管它。

    行脚乞食,日中一食,就是告诉人们,生活中不要贪吃。我们也走了很长时间,而且不断地修行,所以一顿饭我们是应该吃的,还要吃好,吃得如法。不要一天吃三顿饭,那就不对了。吃三顿饭是一种堕落的现象,是不正确的。想修行首先就得从财、色、名、食、睡下手。财,不要贪钱;色,远离男女色;还有名利;再就是食物。你不克服食物,一天炒好几个菜,完了使劲吃,吃了这顿吃那顿,听说有的吃七顿饭,那就不行了,那肯定得堕落。

    所以这次过斋,对大家都有一个提醒,你看我们走了这么长时间,一天也就一顿饭。这一顿饭我们吃了十多年了还这样,它啥事也没有,是不是?所以大家应该远离这个饮食。

    过分饮食对人,一个是浪费时间,比如说,你多吃两顿饭就多浪费两小时,最少得两小时,是不是?浪费的这两小时你得修行,你要是把它转变为修行,就变成四个小时,是不是?浪费两小时,你收回来变成两小时,就等于拿回四个小时。这样的话,我们就一年可以提高多少个小时,是不是?我们就成佛有望了。

    另外吃多了食物还有副作用,它在我们身体上,能产生很多不应该有的牵连关系。我们和大地、和食物,就发生了因缘,你就永远离不开这个大地,要偿还其债的。另外,食物会产生很多的能量,会产生很多的淫欲心。食物不断,你想断欲是不可能的,这个食物对我们来讲害处是非常大的。所以佛制日中一食,这是很重要的。这次(乞食过斋)法会究竟是什么?那我也不知道,大家各有体会。

    一居士:师父,我问一个问题。师父这个行持是特别注重苦修的,但是现在有很多的道场,好修的相对的不是这种苦行,或者不赞成这种苦行。这种苦修对于我们成佛或者修行有什么重要意义呢?给我们开示一下。

    佛在过去生的时候,名为海尘,所发的五百大愿其中就有一愿,就是佛生生世世要苦修。因为只有苦修才能断欲。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雪山的六年苦修,一麻一麦吃了六年,才把整个贪着的欲望和执著破开了。破开以后,本来在雪山就可以成道,但考虑众生有的不能过多的吃苦,佛才到尼连河饮了牧牛女的牛乳,最后得到了中道义,坐到菩提树下成无上觉。没有六年的苦修断了苦根,又没有喝了牛奶以后,断了这个余苦,不能得到中道义,也不能成就的。

    所以修行首先要从苦修开始,但这又区别于外道的无益之苦。有的人不进行苦修,认为这个是无益之苦,这不对。你享受要是能成佛,那干脆世间人、做生意的、在家有钱的,就都成佛了,是不是?他不可能的。

    学佛首先就要克服我们每个人对身体的执著和我执、对食物的贪恋、对世界的贪恋、对一切事物的贪恋,都是必要的。没有这个苦修想成佛道,是不可能的。而且宣化上人讲过:翻遍大藏经,没有一个祖师大德不经过苦修而成就的。所以苦修是无价之宝。

    对此有的人就诽谤了,说一句:是“无益之苦”。什么叫无益之苦?比如说睡秽地、睡钉床、吃狗粪,这叫无益之苦,这不能成佛,这个不对。如果真正的为了断掉贪欲,而且能够苦修,这是正确的。所以有益之苦必须去做,同时它也是佛制的戒律,这也是很好的。

    我们这个修行看着好像是苦,实际上苦不苦?跟大家说句实话,真不苦,心里很自在、很清净,没啥挂碍的。躺在哪身上也没钱,是吧?也不怕小偷来。小偷都远离我们了,他知道你没钱,还怕你跟他要呢,是不是?所以不关门睡觉也没问题。

    我们吃的就一顿饭,我跟你说心里话,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一顿饭觉得都有点没做好,这一顿饭都应该少吃的,就是这样的想法。饮食对我们来讲是必须克服的一大敌人。现在世间人想着办法吃,那就是往恶道里走了,所以这是很可怕的。连蚯蚓都吃,这还了得,是不是?现在这人太不像话了。

    编者注:海尘(此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之名)所发的五百大愿中,有关苦行的愿:

    愿诸天天人见我苦行后皆能生敬佩心,愿他们亦能行苦行。

    愿我息灭一切声闻乘根机众生烦恼,调化缘觉根机众生成最后有者。

    愿龙、夜叉、非天、具五神通仙人为供养我而来在我前,以我苦行之感召,他们全得调化。

      愿四大部洲中,种种外道禁行者、苦行者面前均有非人助我调化,非人语于外道:“你等苦行实不究竟,此最后有者菩萨亦在苦行,而他定会成佛,故你等皆应前往一睹,受其劝化。”此等苦行者闻言后均能舍弃各自之苦行来在我前。见我苦行后,各入声闻诸乘,依各自根机而得调化。

      愿人间国王、人中英杰、城市中诸人皆能到我苦行之地,并依三乘法而得解脱。愿诸女人为瞻仰我而来到我眼前,且成最后女身,最终各依自己因缘于三乘法中而得解脱。愿飞禽走兽睹我苦行之后,永不再为旁生,并于三乘法中而得解脱。愿饿鬼见我行持之后永不再为饿鬼,并于三乘法中而得解脱。愿无量众生见我苦行后皆生稀有心,于心相续中播下解脱种子。愿我能于漫漫时日中,以跏趺坐厉行苦行。愿我能行过去任一外道、声闻乘者、菩萨众未能行之苦行,未来亦能行如上之众无法行之苦行。(以上出自《白莲花论》)

    一居士:师父,你说的饮食减少,是自然而然不吃了,还是今天晚上我不想吃就不吃了?不吃还不到,晚上还饿啊。

    都想“我们自然就做到了”,那这个机缘恐怕你永远也等不到。

    一居士:现在就得发心是吧?我就是有两天晚上没吃饭,上庙上,人家师父晚上都不吃饭我们也就没吃。回来心想我回家也不吃饭了。那半夜饿,昨天晚上又吃饭了。我不知道,到底是我修行不够还是发的心不够?

    你就想做什么事情,就咬牙去做了。修行有一个不妄语,既然答应了说不吃饭了,那饿死也不能吃。

    一居士:挺过去就好了是吧?我得找出点秘诀。

    多喝点开水顶着。就喝开水,使劲喝,给它喝的肚子胀胀的,完了它就不想吃了。

    一居士:我总羡慕一天吃一顿饭多省事啊,我以后肯定得吃一顿饭,但现在还不到时

    现在我们那里的师父,有个十二岁出家的,人家现在吃三年日中一食了。

    一居士:我本身也不爱饭,完了还麻烦。你给人饭,打算不吃,你要自己不不吃,一个人还好说,一家人你都好了,人家还让你吃。

    让你吃是考验你,你别当是真事。(众人笑)

    一居士:那行了,这回我能下定这决心了。晚上不吃饭有很多好处,你能有精力,少睡觉。

    多吃饭那心脏缺血。

    一居士:多喝水就能管用?

    对。

    一居士:师父,我想问一下,你说要广博多闻还是要一门深入?

    一门深入就是广闻,广闻也是为了一门深入。

    一居士:那就是捧住一本经书使劲念吗?不看别的经吗?

    也可以。关键就是说你这部经要选得比较准确一些。

    一居士:《无量寿经》可以吗?

    也可以,但是你还要先看戒律,要在戒律的基础上再看。一门深入,首先我们要有基础。比如说在戒律的基础上,我们对戒律的开遮持犯都有所明白,还得要持戒。另外我们的知见比较正确了,那就可以一门深入去,甚至你可以就一句佛号念到底,这都可以。但是你必须在戒律的基础上。你戒律都不明白,你就一门深入,有时候出了业障你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是不是?

    这一门深入有两种说法。有的说:我念一句佛号或诵一本经,这也叫一门深入。这是表面的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你必须找到这个门才能深入。一门深入,你连门都找不到,你搁什么深入?是不是?首先找这个门。什么是这个门?你开悟了才找到这个门,你没开悟之前,找不到这个门,所以你达不到一门深入。

    真正达到一门深入,那要你见性了才知道以后怎么起修,见性以后起修。这不有那句话吗?“见性后起修”,就这句话,也就叫一门深入。所以我们现在说的“一门深入”,只是抱着一个方法来努力去修行,还不叫深入呢!我们只是东一头、西一头,撞着算。

    一居士:他们说一门深入是读那一本书,就叫一门深入。

    表面是那样。但是捧住一本书就好好读,不是不对,也对。只要是你认真,而且在戒律的基础上去做,这才行。你在没有戒律的基础上,就搞一门深入去,我就念佛了、我就去念《无量寿经》了,这都不行。必须在戒律的基础上,戒律持好了,你在这个戒律上再继续修。所以佛要求必须戒律学好了,才允许你学经、学教、坐禅,是这么个方式。

    好,今天咱就到这里啊。

    众居士:阿弥陀佛

    十一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七上午

    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西浴场路边

    缘起:对河北省秦皇岛居士开示

    一居士:师父,就是说在参“念佛是谁”这句话的时,是不是清晰地知道这句话是自己说的?而且一跑念的时,一跑念就是……

    自己说不说无所谓,也不用想,自己说清清楚楚。那是自己说的,这都不用,一概没有意思,就是千万不要有“我”字。就是说你的念头跑了,比方说我想“大米饭”,打妄想了——“念佛是谁”,你能听见这句话,这句话能把那个念真的去掉,而且这句话能听出来,就完事了。

    一居士:那就是继续参“念佛是谁”这句话?

    对。清不清楚也不管。不是我要听得清楚“念佛是谁”。有“我听不听清楚”,就又多个念。啥念也没有,就是嘴上只要念“念佛是谁”,就行了,马上放下就完事了。你不要再管它听得是否清楚,是你念的还是谁念的……都不管,那个妄想走没走也不要管,什么都不要管,任何念头你都不能再加了,你再加了念头,这句话就白念了。

    一居士:念一句了,还是继续连续……

    随你便,有时候,“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刚开始就这样。等到慢慢地功夫积累到一定程度了,它就变成自动型了,就像你蹬自行车,蹬到高处了,那下坡时候不蹬它也转。

    一居士:师父,就是不管修什么法门,最主要的还是这个戒啊?

    刚才我给你们讲得很清楚。就这么远的距离,你不守戒就到不了,你没办法。前面有一座高山,你说你爬上去再滑下来,爬上去又滑下来,这一座高山你都过不去,何况五座高山,是不是?你在这再转悠迷昏了,就拉倒了,就完事了,这一生就过去了,那不大劲(很容易堕落的意思)。

    你想用功,要不持戒用不上功。说我很想努力,有时候业障就在那儿等着。持戒不清净就没信心了:“拉倒算了,今天又犯戒了。”犯戒,三犯两犯就信心没了:“算了,我何必找那罪遭呢,干点别的就完事了。”你要持戒清净信心就足,你想没信心,那戒律就给你信心,像给你上油似的,给你油,让你能鼓足信心,还有力量。而且用功方法都准确无误,它不至于偏了。不然走走就偏了,那不行。

    所以说戒律是个保证,又是能源。你不抓住这个,等于人航海没有方向,没有动力,同时也没有保证,随时都可能撞礁,撞上就船毁人亡了,那也没办法。修行就应该在戒律上下功夫,好像是没有关系,你看这关系大不大?太大太大了。它持戒成功了,也等于你成功了一半,几乎它成功了也就说明你基本上就要成功了,就这么点事。因为戒里有定、有慧,等到生出定了,定里有戒、有慧,慧里也包含定和戒,它们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像苹果似的,它既有红的一面也有绿的一面,你不能说我只要红的一面,绿的一面不要了,那就不成为完整的苹果了。

    (编者注:此处录音漏缺,大意是一居士问妄想连续不断的问题。

    你看看下雨时,房檐下面的水泡。水泡知道吧?起了水泡的时候,你说它停留的时间很短,是不是?很短时间它就灭掉了。灭掉了,马上又起了一个新的水泡,是不是?所以周围的这些水泡,是此灭彼生,老是这么样不断地生灭生灭。究竟是一个水泡、还是几个水泡、还是多个水泡?你说一说,究竟是一个水泡还是多个水泡?

    一居士:多个。

    所以说,这么长的时间看到的都是多个水泡而组成的,是不是?我们的妄想也是这样,我们打这个妄想,比如说“大米饭”,回头这个水泡它已经灭掉了。灭掉了一会你又想起大米饭,它是不是原先的水泡?本来这个“大米饭”并不是原先的那个“大米饭”了,它早就变了,而且这个变化的速度,一秒钟就可以有千百万个变化,你那个思惟还没等想出来就有千百万个变化了,就有千百万个生灭在这里,明白这个意思不?

    所以说根本就不存在那句话的问题,谁在相续呢?都是你不断地想给相续起来的。本来这个妄想已经灭掉了,你放下就完事了,但是你呢:“不行,我还得想想那个大米饭哪儿去了?”完了又把它续起来。续起来没等你续完的时候,比如说“大米饭”是三个字,这三个字中一个“大”字就已经有无数生灭在那里,用不着完整的一句话。你非得想着:“大米饭”,这才知道叫大米饭。所以你在去掉这个妄想的时候,等“大米饭”都想完了再去掉,永远你也抓不住(这个妄想的)头。

    应该刚刚想到“大”的时候马上就放下就完事了,它不存在什么“米”或是“饭”。再煮熟了、成饭了……你用不着考虑那么多,一个“大”字就已经是过错了,过失了,何必还生成“米”,又生成“饭”呢?是不是?这时间太长了,要世间法的话得一年,得开垦、撒种子、收割、碾米,最后煮成饭得一年时间呢,是不是?你说你这一个妄想就打了一年,就浪费了一年的时间。

    所以说我们就用不着去想这么多,比如说,这个妄想没灭掉,刚才想到这个“水”,刚有这么点意思的时候,马上就放下。别等再想到:“啊,水,我怎么打水?”的想法了。你老在后面下功夫,把这个妄想想完了以后,再后悔,再下功夫去掉。所以你永远很难,赶到前面太难了。因为你最起码的,就像我刚才说的,你想“大米饭”得想一年时间,做一年的功夫才能完成下种子到煮成饭的这段过程,所以应该赶到这个妄想的前面,不等它生成的时候就马上放下,刚一起心动念,马上就放下。

    比如说我正在念佛也好、正在走路也好,刚往“大米饭”那地方想,刚一起心动念,马上就“念佛是谁”、或是“阿弥陀佛”,就完事了,就放下了。也不要学,说:“刚才念“阿弥陀佛”是不是我啊?我耳朵听没听见啊?”而且不要看,不要观察。就是像经书讲的,像大德开示的那样,就是:“(妄想)来了我也不欢迎你,去了我也不送你,你来和不来跟我没关系。”对妄想就是这样,轻视你,不拿你当一回事,你无足轻重。

    我们为什么妄想那么重呢?是我们对妄想寄托了很多的感情,放不下。就像你的家人、孩子本来就是一个客人,但是你就把他当成你的主人去供养,弄得是生死离别的苦,是不是?说什么也离不开,说什么也不能出家:“不行,那孩子放不下”,那能放下吗?是不是?实际上本来就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事。

    一居士:师父,我们跟随师父行脚,也谈不上护持,怎么能消受得起信众们的斋饭和布施?

    别着急,以后还有努力的机会,你也可以发心出家去还这笔账。(众人笑)

    (编者注:提这个问题的居士,已于二〇〇六年三月至海城大悲寺发心出家。)

    (编者注:此处录音漏缺,大意是一居士问:如果说一起心动念就有千百万个生灭在那里,怎么才能知道已经赶在妄想前面了,具体如何掌握?)

    ……掌握得很准很准,准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千百亿分,佛经不经常讲这分那分吗,是不是?要赶在那个妄想的前头。比如说,这一句话我就控制不了,那在“话尾”上用功夫不行,就必须赶在前面去,你才能下那功夫。而且有了这样的智慧,你才能对问题进行观察,这就好办了,而且还能用上功夫。老在“话尾”用功夫,三天两天行,十天半月行,然后再用一用功夫就会起烦恼了:“不行,这哪行呢?太累了。”另外老用不上功就老埋怨,本来很轻松的事情,但是自己给自己创造了不好的一个因素。这个就需要很大的智慧和观察力,你没有观察力观不到这个生灭的变化。

    一居士:师父,我问一下,参话头的时是不是边念佛边参?

    不是。就是刚开始时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完了就看,有妄想起来就“念佛是谁”,就这么开始参就行了。

    (编者注:看:此处“看”音kān,守护着的意思。)

    过去,像来果老和尚念佛就是这么参的,他师父告诉:“什么时候你念到晚上做梦、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能念佛,再告诉你下一个修行方法。”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参话头,就拼命念佛。念到有一天晚上睡着觉,叫别人给招呼起来了,说:“你干吗念佛念的,怎么晚上做梦你还念佛呢?”做梦还念佛,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他高兴了,赶紧找师父,说:“师父你给我的任务完成了,我已经做梦都可以念佛了。”他师父说:“好,那下一步你就开始参‘念佛是谁’”。

    他从来没想到是这个结果,当时心里像冰凉的一块,当时就沉到底下了。而且参“念佛是谁”就又参了好几年,经过千辛万苦最后才开悟了。但人家的开悟那不是小悟了,是不是?得那样才行。就像心中一块冰,一下压到底下去,冰凉冰凉的,什么世间感情的那些东西全破灭了,原先他的希望,往生西方极乐、阿弥陀佛,什么希望也没了,就那一块冰全给打碎了,但是最后就用这块冰悟了。就这么天天悟、悟、悟,最后把这冰给化了。等到开悟了,才知道原来是这样。

    (编者注:此处录音漏缺,大意是一居士问参话头的方法

    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妄念来了——“念佛是谁”。当你感觉到没有妄念的时候,实际上有没有妄念?是有妄念的,因为啥呢?能看着天空、树,这(以为)都不是妄念啊?非得想起“大米饭”是妄念,是不是?不是念头出了才是妄念。因为你眼睛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妄念,所以你还得参,就是这个意思。当妄念重的时候要多参两句,妄念轻的时候要少参两句,就是轻一点、缓一点。等到要是妄念重的时候,“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大声一点,快一点)连续几句。等平时,“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小声一点,慢一点)这样的,缓重有点区别,这样好。

    (编者注:此处录音漏缺,大意是一居士问参话头是不是第七识用功,来破前五识?)

    不管你是前五识,一直到八识,这些东西全给它去掉,哪个都破。不是说:“今天我留一胳膊,明天我要去掉那胳膊”,不是那个,整个都要给它去掉。

    一居士:师父您说,明知道孩子、老人什么的都是客人,为什么就放不下呢?

    所以说,明知道还放不下,这就是你的原因。不是你放不下老人和孩子,是你心里有个放不下的东西。就是没有老人孩子你同样也放不下,对一个板凳或一个兜子,你都会产生那个放不下的情。这是你这个情的一种转移的方式,转移到孩子和老人身上,所以它就放不下。并不是说对这个老人和孩子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

    你不信,要是着大火了,第一个跑出去的就是你,老人孩子哪儿去了,那时候就都忘了,是不是?说你放不下,放不下应该把他们先救出来,但是你为什么第一个先跑出去?它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所以你放不下,还是自己原先有个放不下的想法,只不过是用的方法,和把它用哪儿?所以你就把这个转移到老人和孩子身上,以为老人孩子需要我照顾,或需要我来帮助,所以我才放不下,实际上这都是自己在给自己找理由,来欺骗自己。

    一居士:那放不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到底是什么?就是一个妄想,就是一个想像为是。就像这虚空似的,虚空现在是蓝色的,还有星星月亮,这都是我们想像的。所以天下没有放不下的事情,是我们产生了一种执著和一种幻觉,就像你说的,所谓前五识、七识,那都是幻觉,只是假名为五识、七识。

    一居士:师父,有没有可能,比如说妄想要是没有的话,那就没有冷、热、饿了呢?

    冷、热这些感触都是妄想的变化,你有了冷热就有了生灭,你有了饿也有了生灭。人本来就不需要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己创造了一个妄想。今天吃了,明天再拿出去,后天再吃,不断地吃、不断地拿出去,认为这就是生活。但是你不知道,食物是你创造的,身体是你创造的,饿也是你创造的,饱了也是你创造的,整个都是你自己创造了一场戏。你就愿意这么玩,认为这种玩特别好,而且是一种规律。不光你愿意,大家都是这么愿意,所以认为这就是真理,这就是事实,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

    一居士:我理解如果师父不是为了慈悲度众生的话,可能这一顿饭也不用吃了,是不是?

    我啊,要是慈悲度众生,可能吃得更多吧,是不?所以一个人如果有所成就的话,必是众生成就,并不是你个人有所成就,没有众生你不能成就。普贤菩萨十大愿里不讲吗?众生为根,树上的果为果,你不断地用慈悲水去浇灌众生,才能得到佛果。

    一居士:也就是说还得从发菩提心入手?

    菩提心人人都有,只不过你得不断地挖掘它,离相就有菩提心。不是我们去“发”个菩提心。所谓的“发”,不是要寻找一个菩提心,而是要把菩提心显露出来。去掉我们的习气毛病,它自然就是个菩提心,它是个自然现象,本来就这样。你把土、灰尘去掉了,这些东西露出来就完事了,那就是菩提心。不是我要发个无相的菩提心,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有个错误的概念,我要发个无相、我要干吗,实际上不是。本来就存在的东西,只不过是恢复原状。

    一居士:我要想恢复它,用功下手之处是不是得从这个持戒一步步来?

    对,就是从这开始。不是一步步来,是必须先从守戒开始,是最快的、超速的前进,这保证你前进的同时不会偏道。你离开这个戒律就像在绕圈,左一圈右一圈,老到不了彼岸,一会儿又回来、一会儿又出去,生生世世老在那转悠。如果你能够守戒去做,就保证你不会偏道,肯定在那条道上走,所以叫“保解脱”,保证你解脱,而且还越走越有力量,无价之宝就在这里。

    佛给我们这么好的宝贝,但是我们学佛人往往轻视它、不重视它、放着不用。有时候为什么不成就?就是因为没拿它当作宝贝,当作下手处,而都是在法门上去下功夫。“今天你练什么法门?”“我修密去了,明天又修禅去了,后天修净土去了……”天天的左换右换,听说哪儿有个活佛赶紧去,听说哪儿有个大德赶紧去,左去右去,最后耽误了很多事。

    你不知道,佛说你就从戒律开始就完事了,末法时期就以戒为师,就拿这个开始。你先把眼前的饭吃了,别考虑明天炒几个菜,明天炒菜那是明天的事。你今天饿肚子等明天炒菜,那是划不来的事,先把肚子填饱了,对不对?管它什么呢,你是泔水也好,你是埋汰也好、干净也好,先肚子不饿再说,再研究下一步,你心里有了底了再研究那些,是不是?一点底都没有,研究那些东西,都是得不偿失。

    十二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七中午

    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西浴场海滩

    缘起:河北省秦皇岛居士供斋后请开示

    还是和秦皇岛居士有缘分,(众人笑)走也没走出去,要不本来想搁那头走,昨天也没走出去,这转了一圈儿转到海滩,这挺好这个地方还非常清净,很难得。和大家的缘分很深,既然有这个缘,就互相探讨一下在修行过程中的问题。因为我本人没有啥修行,这是很惭愧的。大家能来,都是个缘分,所以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随便提。但别提太难的,太难我也答不上来。(众人笑)因为有些问题,我要讲就复杂了,我这人还有个特点,也不会讲什么。好不好?大家可以提问题。

    一居士:阿弥陀佛,在家居士应该不杀生,但是饭的时有时米里或者是菜里生虫子,这时扔了米和菜吧,扔多了浪费,要是不扔又杀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请师父开示。

    对护生这一块,应该是尽全力去护生。比如说,今天如果为了救一个虫子,你可能得挨饿,怎么办?宁可挨饿。如果为救一个虫子可能要我们的生命,我们怎么办?应该把生命舍去。别看只是一个虫子,一个虫子也是我们前生父母、未来诸佛。我们宁可为这个前生父母、未来诸佛去舍掉生命,这样我们都值得,这个问题应该这么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研究这个菜是舍和不舍的问题,宁可在物质上浪费了,应该承担这个浪费的责任,宁可将来受这个浪费的果报,也不能杀害众生,这得有个正确的选择。

    另外,有很多的事情是一种考验,为什么这么讲?过去我闭关的时候,有一次我捡到一个虫子,看它很软弱的趴在那地方,就给它捡起来了。我以为它没有什么能力,但是它有个长嘴,突然就顺着我的手扎下去了。原先我有愿,我说:“愿意为众生舍掉自己生命、血和肉。”虽然是这么发的愿,但是经历考验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这虫子一扎,我这手马上就躲开了,意思你别扎,就有一种怕疼的恐惧的心理,这个虫子就不扎了。后来我一想:我这个念头错了,应该叫它扎。但我怎么叫它扎,它也不扎了。最后没有办法,我就拿针把手挑破了,叫它喝血,那它也不喝。

    所以我们应该接受这个考验,有很多的众生只是在考验我们。有时候我们心里虽然是发愿,说:“为了众生舍掉生命也愿意,要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尽未来际。”但是真正考验来临的时候,我们往往都考验不成功。我自个就有这个体会,就是平时我们在护持众生上还有吝啬心,舍不得自个的血和肉,一点痛苦也忍不了,所以你想度众生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度众生上、救护众生上要不惜生命。比如说走道,走到一个山涧里,有一个独木桥,桥中间有个虫子,如果你踩了这个虫子可能就过了桥,如果你不踩这个虫子就可能掉进山涧里,在这种条件下你选择哪条路?你选择活或死?那作为我们佛教徒来讲,应该是救护众生为第一。我曾经发过愿,如果在这种条件下我宁可选择死亡。虽然豪言壮语是说了,但是在事实上能不能做到这还是一个问题。那个死亡并不是说人人想做就能做到的,就得平时不断地培养,从口中舍,从我们的行为上去舍。

    比如说刚才那个居士提到白菜有虫子怎么办?那我们就得想办法把这个虫子放生,一点点挑出来,给它充分的粮食和充分的菜叶,而且不能随便的扔掉,扔到垃圾箱里就完事了。像有这样的虫子,菜叶应该放在背阴、潮湿的地方,菜叶还能生长、还能活,虫子也能活得时间比较长。另外,米不能随便撒,一撒其它大虫子就给搬走,连虫子一起搬走了。应该放在一个塑料袋里,挂在树上,这样它能活着,口还不要封死。另外还不要让鸟把这米给吃了,米吃了就连虫子一起吃了,这些事都得考虑到。所以说,救护众生得需要考虑很多复杂的事情。

    不光要救活的,包括死的也是一样。我们大悲寺行脚,每次行头陀,都是把地上, 死的众生,比如压死的蛤蟆等等众生的尸体,比较大一点的,都要给它埋葬,给念“往生咒”,这样行持多少年了。

    九五年的时候,走到北京,路上正好是有两个死的蛤蟆,我和性空师父就用方便铲铲起来,给埋了。当时道上并没有多少人,就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人看到了,跟另一个人讲:“这才是真和尚呢。你看看他把那个死的都给埋了,真有慈悲心。”所以说,我们就是要爱护众生,把所有的众生看成自己父母一样,自己父母的尸骨是必须掩埋的,这样才能不断的培养我们的慈悲心。

    包括还有一些带有众生味道、众生形象的食品,都是不能用的。比如说现在有那个素鸡、素肉,这些东西都是不能吃的。包括还有一些动物的画,比如说绣了一个床垫,上面带有众生的形象,这都不能用的。虽然你觉得它是个死的,但它一旦进入我们思惟里就会变活的。

    我给大家再讲个具体的例子,在九六年还是九七年?忘了。在我闭关期间,原先我有一个浴巾,绣着两个大黑的蝴蝶,就是那个纺织品绣着两个黑蝴蝶。原先准备盖腿,后来一看有蝴蝶就不盖腿了,也不能坐了,怎么办?就准备给它掩埋。掩埋又怕有其它众生来回翻土,这个“虫子”怎么办?给它烧掉得了。

    后来我告诉一个徒弟,说:“你到灶坑里给它烧掉了。”后来他就去了,刚放到灶坑里,等他出来的时候,当时就突然飞来两个这么大黑蝴蝶,就围着他前后转,围着他的身子转,从他手心里转,来回跑。当时他就愣住了,说:“反应这么快?”虽然是一个布织的假蝴蝶,如果你去爱护,这种心所有众生都会欢迎的,都会欢喜的。所以我们应该不光是不吃众生肉,包括众生的一切形象我们都要爱护,因为一切众生都是前生父母、未来诸佛,我们当真的一样,它就会灵了。所以应该以这个心来护持众生,这才可以。

    刚才跟大家说了,爱护众生,我们要尽全力去爱护。而且特别是在末法时期,这个护持众生太重要了,因为我们都在六道里轮回过,每个众生都是我们的前生父母、未来诸佛。你想成佛,不爱护众生是不可能成的,因为众生相就是我们的形象,它和我们自性是没有啥区别的。特别是现在末法时期,想成就、想有福德因缘,首先就得护持众生,这是很重要的。好,这个问题答到这儿。

    一居士:我们这儿,就是这菜没生虫子以前先打药。

    没生虫之前可以打药,因为啥呢?比如说,有些药不直接杀害虫子。就是说如果虫子再跑上去,不会死亡,这才可以。不是说我先打完了,它再跑上去死了,就不关我事了,那不行。对这个事,也可以诵“大悲咒水”洒一洒,都可以。我们因为想的是了脱生死,想成佛,不要在乎地里的收获这些事情,有时穷点儿修道好修,是不是?

    一居士:阿弥陀佛,师父,今天想咋问都可以吗?如果就为了自己能不能说,是自私吧?

    可以,你简单说一下我看看。

    一居士:我儿子在外边求学,在武汉上大学。我想问一下,他在外边上学能不能有成就,好不好?他也信佛。

    你说的是哪个成就?他也信佛,你要信佛就是成就呗。我们就希望人都能成佛,那才是最后的成就。

    一居士:这小孩二十了。

    二十,将来有机会劝他出家呗。好不好?

    一居士:好。(众人笑)

    好。所以说人生啊,什么成就都是假的,都不如出家修行是最好的,啥也不如修行,这是真的。

    我们应该赞叹别人出家,然后鼓励别人出家,完了发愿来生一定出家。现在有一种说法,不赞成出家,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不论出家修的好坏,都要赞成出家,因为出家是具足一切的功德。

    比如说大悲寺倡印的《佛说出家功德经》,附录里其中有一段讲的是洞山良介祖师。洞山跟他母亲通信,想出家。他跟母亲说:“我不能伺候你了,我将要出家。我知道在父母跟前是孝,但是和出家的孝来比。从我出家以孝天下父母来讲,那才是大孝,而我在家孝敬父母为小孝。小孝和大孝来相比,小孝就为不孝。”他给他母亲留那么封信。

    他母亲给他回一封信,大概意思是这么着:你看把你从小养活大,推湿就干,不断地伺候。你长大了,本来想养一个“王祥卧冰”——就是二十四孝里那个,那样来孝敬父母。没想到你要出家了,那怎么办?虽然伤心至极,我还赞成你出家。为什么赞成出家?我虽然失掉一个“王祥卧冰”,但我换来一个“大目犍连救母”。目连救母,就是大目犍连他母亲堕落地狱以后,他用神通本领,同时借助僧众的力量给救出来了,这个利益就比那在父母跟前的孝、那种世间的小孝要强得多得多,所以他母亲最后同意了。通过这例子可以看出,出家是个大利益,非常大的利益,所以大家对这方面应该称赞。

    另外千万不要诽谤出家,如果诽谤出家、不赞成人出家会堕落什么呢?会堕落恶道。得什么报?得瞎眼报,生生世世瞎眼,而且堕落饿鬼道也瞎眼睛,堕落地狱也瞎眼睛,堕落畜牲道还瞎眼睛,投生世间为人还瞎眼睛,会生生世世得瞎眼报,所以千万不要阻拦人出家。

    比如过去有一个尊者,他要出家的时候,他妻子不同意,就告诉孩子说:“你去劝你父亲。”他孩子就找父亲说:“你看你出家谁管我啊?是不是?我就没有父亲了。”而他父亲心一软就没出家。由于没有让父亲出家的因缘,最后他孩子堕落鸟类。尊者成道以后,看到天空有一个鸟在飞。他就告诉大家:“这就是我的儿子,他为什么堕落鸟类?就因为他阻挡我出家。”

    所以我刚才提到这个出家的事,我们大家不管能出家和不能出家,都要称赞出家,不能说我不赞成出家,那绝对是有后果的。一个口业就可以把你送进地狱里去,生生世世得瞎眼报,这也是很可怕的。因为他毁掉了人天之眼,什么叫人天之眼?因为都是靠三宝来维护整个佛法的,佛、法、僧三宝,如果没有僧种,佛法就不会住世了。你把僧种给毁掉了,就等于毁了世间人和天人的眼睛一样,所以得瞎眼报,这个很可怕的。这个顺便跟大家提一下,纠正一下这个错误的概念。

    一居士:师父,有的居士们、有些人也都信佛,但他认为:“我不恶事,行点善……

    做善人,从做人来讲,这是个根本,应该是这样去做,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人生?对人生的概念,大家并不是都清楚的,因为人生本身是个修行的过程,并不是生儿育女、成家立业、吃喝玩乐就是人生。人生本来到这个世界上,在六道里轮回,得到人身的目的是为了修行。但是大家大部分都把它忘了,都以为吃喝、成立家庭这就是人生,而白白浪费了人生,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知道人生就是修行的过程,应该很好地去修行。

    善事做不做?应该做,但是必须以佛法的这个角度去做,以三皈依的角度去做。世间有很多做善事的人,但只能得到一些眼前的善报,离成佛很远。如果我们以成佛为目的在做善事,那就更好了,这才会得到根本的利益。

    所以大家还是应该努力修行,因为人生是无常的,一点善事的功德是抵不住生死的。但我们不能不做善事,善事必须得做,经常做,但是必须是为了脱生死而在努力。因为生死无常,哪天说不定无常就来了,这一口气上不来,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怎么认识这个世界?怎么认识人生?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是努力修行的。

    一居士:师父,吃鸡蛋是不是吃素呢?

    吃鸡蛋属于吃荤。有的人说这个公鸡没乘(没受精的鸡蛋)的可以吃,实际上这胎卵湿化都是众生的身体,所以我们不能吃的,吃鸡蛋是不对的。宣化上人讲过:“你吃鸡蛋,等你托生鸡的时候,就知道该不该吃了。”

    另外,吃众生的这些东西,都会长这个众生的脾气。比如说喝牛奶,长牛脾气,你看喝长了,他也有一股倔脾气,和牛一样,所以不能喝,除了有病去喝。何况鸡蛋了,那更不应该吃。另外,营养也不在乎那一点,那鸡吃米、吃粮食,是不是?吃谷子,它就可以让鸡蛋有营养了,你直接吃这些东西就完事了。牛也吃草,是不是?你不能吃草,吃点蔬菜也行吧?一样的,用不着非得起那种不正确的想法。

    一居士:师父,现在我们都有小孩,当父母的都盼子成龙,在教育孩子上肯定需要一定的方法。因为佛教讲万事万物都有因果报应,那是顺其自然呢,还是家长去好好引导他呢?因为现在我觉得教育孩子也进入了一个盲区,就是盼子成龙,然后让他拼命的学,但是孩子好对人生反倒是一无所知,学习就是为了考高分、考高等学校。我总觉得在教育孩子上特别迷茫。你要说不教育,顺其自然,然后按佛教的一些思想去教育他,有时孩子就听不进去。我想请师父指点,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应该注意什么?或者是有什么好的方法没有?给我们开示一下。

    这个教育孩子,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首先不是教育孩子,首先是看我们自己,我们大人本身做得如何。因为孩子每天熏染的、所看到的都是在学父母,对老师的学习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主要在父母。因为从小到大,父母的习性、脾气、和办事的方法都进入他的种子识里去了,所以父母什么样,儿女就什么样。过去有一句话:“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所以这个没有什么奇怪的。

    现在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失败?就是我们父母做人失败了。曾经有一个居士给我讲这么个事儿:她的儿子跟她说,叫她给老师送礼。送礼目的干嘛呢?要当班长。他母亲就跟我讲,她说:你看我的孩子。意思是很聪明,这么小就知道会走后门,就会去送礼,意思挺有脑瓜。我说:“这是你教育失败。”什么原因?就是你们做父母的,大人之间互相谈话,尽讲走后门的事儿,孩子也记住了,所以他不用身体力行去做事情、去当干部,而要靠父母走后门来达成这个结果,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首先是我们大人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得非常有道德、有礼有节。而且不管是规矩也好、做人也好,必须有正念,一点都不能错的,这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好孩子。另外对孩子平时的教育,不要说:“你将来当官、当国家主席、当哪个领导、多挣钱……”孩子为满你的愿,将来学会去不择手段,那就不好了。本来孩子都很善良的,有时候就这样把孩子教坏了,特别是打架斗殴更不能教孩子、惯孩子。

    过去有一个歌舞团的演员,他的孩子本来很善良,也不会打人也不会骂人。他父亲一看孩子受欺负了,为了训练孩子去打人,最后告诉:“你打我嘴巴子。”他父亲让孩子打,打不圆、打不响都不行,意思是将来好去打别人,这就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教法。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怎样吃亏、怎样去布施、怎样做善事,怎么样不贪名、不贪利,从小就培养,那孩子就会长得很好,所以关键是我们。教育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哪儿呢?在于我们大人的失败,我们大人要是成功了,孩子也就成功了,是不是?

    另外,有的人拼命的教育,让孩子上学,上学当博士,最后出国。长春有个居士,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她对这个儿子特别的钟爱,儿子对她也非常好,而供他念书,最后到美国了。儿子结婚,她又带了几万块钱给儿子送钱去了。到了美国儿子告诉她就能住七天,七天以后就不理他母亲了。美国的规矩是什么呢?亲人来了只能住七天,他随顺了他妻子的想法。母亲养育他这一生,去看他的时候还给送的钱,最后七天以后就不理你了,再不跟你讲话了。他母亲气得就骂儿子:我这么从小养活你,什么事都偏爱你,到时候你却这样,七天以后就再不说话了。在中国吃桃我一斤一斤称着吃,到你这是一绺一绺割着吃。所以就非常生气,回来直伤心,跟我讲的时候直哭,养儿子一回最后就得这样的结果。

    孩子的失败就是我们大人的失败,所以我们大人一定要把这个榜样做好。一定要从小教育孩子该怎么样来做人、怎样学佛。千万不要放松,一定要教育,因为它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你儿子的问题,是社会和佛教将来有没有栋梁的问题。所以应该劝儿子将来早点出家,这是对的。这个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是末法时期,别贪钱,一定要做布施。比如说每天——不能说每天吧,这一个月最起码让孩子要布施三次五次的,拿点钱给他,叫他布施给那些要饭的。

    别管要饭的是真是假,谁万元户他也不去大街上躺着要饭,对不对?这个“假”是我们心里有吝啬,不肯给人家。你要给他一百万,你看他再也不要饭了,是不是?(众人笑)还是我们有时候看人家拿几个钱得点便宜,我们就给他递个假名,就把我们的善心给灭掉了。他有假的,但也有很多是真的。

    原先有一个要饭的叫高宝柱,他就是有一次帮着出家人,要饭给出家人吃,他的腰都打的钢板,后来腰也好了,现在在山西出家了。你看要饭的也出家了,就是说,要饭的也可以救,都可以救,所以我们要虔诚地去帮助人,不要考虑太多。

    当然了,对有一些骗子,我们也要适当的远离。但还有很多不是骗子的,应该教孩子多布施,远离金钱的毒害。那金钱只要摸到手里都中毒,因为大家对金钱生起了一种好感,以为金钱没毒,实际上金钱是非常毒的,大家并不知道。

    十三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七晚

    地点:秦皇岛玉米地边

    缘起:对秦皇岛居士开示

    (编者注:录音漏缺,大意是一居士问能不能供财神的问题。)

    只有能够不断地布施,才能有所收获,“舍”才能“得”,它是个因果互换的关系。你是想发财也好,想平安也好,我们主要是要有正确的概念,和按正确的规矩去做才会得。如果你成天地供财神,成天看着财神,成天想:“哎呀,我想发财……”你对很多的事物都会失去机会。

    比如说想发财,人做生意的来了,你首先给人个概念:我要自己发财,不想叫别人发财。你每天想的就是钱,最后有很多机会你反而会失去了。比如你有要布施的机会,因为你对钱的贪恋,一吝啬就不布施了,所以这样就耽误了我们真正的发“财”,并没有起到真正教化的作用。人对钱越贪恋,人的思想就越有毛病,反而得不到钱财,最后甚至都导致堕落地狱去了。

    你比如说佛在世时,有一个人非常有钱,有钱的原因一会儿再说。他有钱谁都不给,包括自己都舍不得用。最后死了,可能有三车黄金,被国王拉走了。后来国王就问佛,说:“为什么他有这么多钱?”佛说:因为有一个辟支佛,就是一个出家和尚经过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证到辟支佛的果位了,他给了一碗饭,因为这个原因他生生世世都有钱,并不是说供财神才有钱。

    但给了这碗饭,而当出家人吃饭的时候,他又后悔了,心里想:这个饭不如给仆人吃,仆人吃了说不定还能多干点活,太可惜了。他有后悔心,所以生生世世有钱,有钱但还用不上,还吃得和仆人一样。最后由于他多生的吝啬,堕落地狱,永不得超生。他也不偷也不抢,但由于过分的吝啬,最后也堕落地狱去了。所以这个事情就给我们很大的一个教训,就是说我们想发财,要发哪个财?要发真正的“财”,一定要从布施开始,这样才能够发财。

    所以说你天天供财神,就老想自个得财得钱,万一有这布施的机会就失去了,反而耽误事。就像井水似的,你不断地使,井水才越流越清,越流越好。你这井水老不用以后,它渗水的那个孔就被泥都给堵死了,最后这井就变成了枯井。明白这个道理吗?不断地舍,它才不断地来,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候供财神对我们会有个错误的概念,因为不断地求财,反而不得财,如果你无所求,反而该是你的它绝跑不掉,而还能正确地使用。我们主要是供观世音菩萨、供佛,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我们怎样在这一生来修行,利用我们可利用的机会,来做一些善事,这就是“财神”。

    一居士:师父,那我这财神,我下回上寺院,我带到寺院去行吗?

    最好是哪有个山洞往里一放,也不要给别人,给别人他不也供去了,是不是?你实在没有地方放了,要放在寺院,你也得看往哪个寺院放。有的寺院,他再给你卖了,或是给你结缘了,就不合适了,这不又害了一个人吗?是不是?

    如果带到我们寺院,我们给你放到山洞里,这都可以。咱有个山洞放那里,咱也不毁坏,是不是?就完事了。

    一居士:师父,你看我学佛吧,一年多了,我感觉现在退道了,特别懒惰,还不精进,总给自己找老多理由。早晨起来不想上早课,就想:“今天太累了,好起不来。”就这个睡魔我觉得特别严重,越来越严重。

    主要咱们没有掌握这个时间,睡一觉醒了就起来。醒了的这一觉正好,你再睡就是重复觉了。重复觉它也能睡着,但是梦就多,等你做完梦以后再起来,非常疲劳。如果睡一觉就起来,马上就上课、打打坐,完了还非常清净,白天脑袋还清凉,非常好。如果你再睡,比如你两点钟醒了,醒了你再睡一觉,一下睡到五点,这一段时间全是梦,比白天都累,这三个小时把你弄得疲劳不堪的,早上起来脑袋都混糨糨的,这就不好了。

    一居士:师父,打坐什么时间打最好?

    什么时候打坐都好,只要打坐就好,不分时间。

    一居士:师父,我还有一个问题,前一阵子接触到一本经,就是《宝箧印陀罗尼经》,我不知道这个经应不应该诵?有人让我诵那个经跟咒,我现在天天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

    “楞严咒”不要丢了,“十小咒”也不要丢了,“大悲咒”也不要丢了,这都是历来大德所总结出来最好的咒,比什么咒都好,而且用得非常灵验,很有效果。因为普遍都使用这个咒,它必然是长期有效的结果,要没有效的话早就丢了,是不是?所以说这个不要轻易丢掉。对于一些新咒先不要着急,先把原先的保持住,特别是“楞严咒”,那是无价之宝,咒中之王。

    一居士:师父,晚上上晚课的时我拜“八十八佛”行吗?

    行。隔一天“八十八佛”,隔一天《佛说阿弥陀经》,两个都上。有时候你两个一起上,时间太长。你隔一天“八十八佛”,隔一天《佛说阿弥陀经》,这样就不耽误事了。

    一居士:还有一个,师父,我有时往佛堂那一坐,过后我就感觉这肚子疼。

    你不坐,就歇着更得疼,是你自个儿觉不出来,光忙乎妄想呢。被妄想给支配得东一趟西一趟的,觉得自个也没啥想法,实际早在妄想之中。当你静下来,这时候就像照镜子,一照,发现脸上有毛病了,又脏了,这只不过是你发现了自己有妄想。

    一居士:就一点儿定力都没有,我就说我刚学一年多我就退道了。

    所以说多持戒律,按戒律去做。有了戒律就不容易退道,没有戒律很容易退道。

    一居士:谢谢师父!

    十四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八中午

    地点:河北省抚宁县牛头崖镇一树林内

    缘起:对河北省秦皇岛居士开示

    (编者注:录音漏缺,大意是一居士问出现境界如何处理。

    一居士:它属于魔境对吧?

    如果不作圣解,知道这是一种幻境,这就是好境界。如果说作实有想,认为确实有一种鸡叫唤,那就是魔境。

    一居士:认为确实有一种鸡叫,它就是魔境?

    你要说是确实有鸡叫,就是魔境。你要说是一种幻境,这就是善境界。

    一居士:那我就赶紧地念佛,因为以前进去过,就怕进去了出不来,念佛以后就没事了,这都有两年了,是前年过年的事了。

    是,所以有时境界就得这么处理,你说不允许有境界是不可能的,这是修行中必然出现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很重要的一关。有了怎么办?你不做圣解就是善境界,你做圣解、做真实想,那就是魔境,就这么区别。就是不当作是真的,看成是一种幻境,是一种灰尘的变化,那它就是一种善境界,这事就是好事。如果你要当作真的,这真有鸡来叫我来了、撵我来了、或是叫我干什么,认为是真的,那就是魔境。就看你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你要硬说没有,有境界就不对——那也不对,那种说法就偏到一边去了。世上不可能老是白天,也得有黑天,也不可能不刮风,是不是?那刮风下雨你说那都是不好啊?是不是?

    一居士:师父,夏天点蚊香算不算杀生?

    算。

    一居士:那也是?他们说那蚊子死不了,就是给熏跑了。

    那熏熏你,你看看。

    一居士:啊?熏我干吗?

    我说把你熏一熏,你看你愿不愿意?人笑)是不愿意,是吧?

    一居士:我问他,他说不算,他说那个杀不着它,它只不过贴到墙上了。

    不是贴墙上了,那身体弱的它不就死了?迷迷乎乎不也就死了?不能点那些东西,你可以钉个纱窗或用个什么东西,比如可以做个网把蚊子套那里面,然后放在外面,这都可以。

    一居士:我上菜市场买众生,买完就去放生,行吗?还是要遇到将要被杀的再去买?

    不是,你应该专门放生。你要天天遇不着,你就天天不放生了?有时候不管什么时间,经常要去买一些众生放,但别特定一个地方。不然都认识你了,都给你留着那就不好了。

    一居士:如说他知道我们放生,都认识,每次去他就给我们高价,给别人就低价,那时讲价可以吗?

    你可以上别的地方买。坐汽车上别的县城去买,不老买一个地方的,要不然他老抓众生,老等着卖给你。

    一居士:我守不住戒怎么办呢?

    守不住戒,使劲守呗,多忏悔。不能守不住戒,这戒多好。

    一居士:老吃肉咋办呢?

    肉再吃多就不好了。你好好思惟一下,这个肉害处太大了。你吃别的众生的肉,别人将来就吃你的肉,都是一还一报的。这是果报,另外还有一种花报。花报就是有时候我们说的病苦,比如说吃腿上的肉我们腿痛,吃腰上的肉我们腰痛,吃脖子的肉脖子痛,吃哪哪痛,这是花报。那么果报,你杀人家,或吃人家肉,你拿人家一斤肉,你得还人家一斤肉,所以这个果报是很重的。

    再说我昨天跟大家讲,像吃牛肉,那牛的肉就吃草长的,你何必还得吃牛肉呢?直接吃点蔬菜不也一样么,是不是?有时候人的嗔恨心大了,他就爱吃肉。并不是人非吃肉不可,是嗔恨心过大、业力太大才爱吃肉。你看信佛以后,要是心里特别清净的话,吃那些东西马上就受不了,要吐,排泻出去,另外一个恶心。所以我们对肉还有想法,说明我们心里还不清净,还得多诵经。

    十五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九中午

    地点:河北省昌黎县路边

    缘起:对河北省秦皇岛居士开示

    (编者注:录音漏缺,大意是一居士问家人要我吃荤怎么办?

    你障道,我说的方法就是不理它就完事了。有障道是必然的,不用怕障道。在我们心里有两种力量在斗争,善和恶的斗争。有时候你想做一件善事,必须把恶斗下去,那个善事才能成立。佛教的整个修行过程就是斗争的过程,你不和恶的斗,不可能得到佛法。

    一居士:斗的话,采取什么斗的方式呢?

    采取什么方式?就像《金刚经》里面讲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具体方法就是严持戒律。

    一居士:我吃素,因为我以前练(气功)走极端,然后给家庭造成影响,伤害家里,伤害得特别深,所以现在学佛违缘特别大。家人特别反对,所以是偷偷的学佛,如果家人要吃荤,非得让你吃的话,我应该怎么呢?

    这个事情,你讲明白。因为学佛本来是个光明正大的事。你用不着害怕,有时候可以公开跟他讲:“因为我想学佛,你得支持我,是不是?你要是不支持我,那我要愿意学别的,还不好了,是不是?”跟他讲。另外他吃荤的,你就不吃,宁可饿着也不吃,慢慢就把他纠正过来了,得硬纠。有时候冤亲债主,比如说父母或者亲属,也是成就你的一个因缘。因为啥呢?有时候你吃素的道心不坚定,虽然吃素,但是心也不坚定,通过他们不让你吃素,你非要吃,就不断地把自个儿的道心坚定了。

    一居士:看过一个叫《逆缘》的佛教电影,就是家里反对吃素,然后她就吃肉。我就心里一直觉得好能随顺他们吃是正常的,所以说这是自己的问题。

    那是不对的,不能随顺。你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很短的时间修行,很快就完结了。为什么有随顺呢?就是他本身就不想持戒,也不想修行,所以他就随顺了。如果你真想了脱生死,是没有一个随顺的。你随顺了能了脱生死吗?不可能的事。他心里不坚定,人家一考验,他就退下来了,一考验就退下来了。

    随顺是不对的。我们只能随缘——随着释迦牟尼佛那个缘。不能随着他们的缘,随他们的缘永远是众生,他们永远不能让你成佛,是不是?

    一居士:师父,朋友叫我问问:早晚课是不是照课本那么去的?

    照课本念很好。那课本已经精选再精选了,没法再精选了。

    一居士:师父,我拜“八十八佛”,从这个入手可以吗?

    可以,挺好。不断地拜“八十八佛”,“八十八佛”是每句话都让我们修行。比如说,有的佛是长行佛,不断地走,那我们就跟着佛学呗,是不是?我们也不断地走,这非常好。每句佛号都是教育我们怎样来修行。

    一居士:到底应该以一个啥样的心念“大悲咒”呢?比如说我想念“大悲咒”修入定,还是说让家人善根增长,然后家庭佛法化?啥样的心正确?

    末法时期,修行是头头救拔,不像正法时期一度一片,它不是这种现象。末法时期往往都是有一个救一个,你别考虑那么多,你出去了就等于在救他们。你说我再顾着这个、顾着那个,最后哪个都出不去。你现在就顾你自己走,你走了以后,成就了你再度他。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也没说叫他父亲、叫他母亲一起走,是不是?等他走出了,成就了以后再回去度他们。别想太多。

    一居士:我不知道怎么修行,您给我开示一下,看我这个因缘应该怎么修行?

    你可以多看看《楞严经》,好不好?完了回来再研究下一步。多持戒,看看《楞严经》。

    一居士:师父,应该不求人,死也不求人,求佛菩萨,这样行吧?

    求菩萨就是求自己,不是求人。求佛菩萨,我们有正求,有邪求。求佛菩萨时要做到不求财、不求利、不为自己求。就是说宁死不求人,但不是不求佛法。

    一居士:阿弥陀佛,请教师父一个问题,我学佛不精进,有的时间学佛,比如这几天好就是抑制不住地学。有的时间,哎呀,得了。有个三天五天这种情况就不错了,就说这里可能有点什么问题吗?

    像你这样,就是老是间间断断的,是不是?你应该自己定个计划,按计划走,自己就能控制自己了。

    一居士:我每天早上都上早课,唯有今天上早课的时候,突然地就好有人阻止着,说:“不上了,不上了。”

    这时候正是你关键的时候,越这样就越得上,咬着牙上,就得挺着上,挺过去就好了。它这里有个欺骗,有个业力的欺骗。

    一居士:晚上有时候做梦的时……不是梦,有时睡觉时也背经文呢。

    那是好事。

    一居士:这是好事,我也知道是好事,可有时上早课它干扰我,我真受不了。我自己今天不上早课,我还气得自个打自个嘴巴:咋不上呢?可是当时就是不想上。

    所以有时候别上当,越发现自己的心情和道不相应的时候,越应该努力,应该上,咬牙上。

    一居士:家里卫生间特别潮湿,然后在水里生了一些小虫子,它们离开水就不能活。我是把它捡起来一条一条放河里,还是就由它自生自灭?

    这两个方法都可以。比如说放一盆水,有些小虫就到那水里去了,是不是?

    一居士:不是。它就是因为地上潮湿就生出来了。我要是放河里,觉得是不是挺怠慢它们?

    这个事,那你就不放。有时候它的生长期很短的,如果它要是到水盆里,你非得把它放到河里也可以,端出去也可以。有时候你也可以在那块继续养活,让环境一点点改变,尽量就是不让它死亡。

    一居士:因为它要在那里生活,有时顺水道就冲走了。

    有时候很多的业力是我们也没办法转移的。你把它拿出去吧,它不听你话,它就在那水池旁边生长着,一蹦一跳的,是不是?它就那种生活,有它生长的那个条件。让它去自生自灭,我们不消灭它、不去打它,就完事了。多少把自然环境改变一下,尽量减少潮湿,要是潮湿过多了,它就有这个条件投生、你就有杀生的嫌疑。有时候从下水道就冲走了,没办法。

    一居士:请您开示:蜂产品,比如蜂蜜、蜂王浆,这些东西也能吃吗? 现在家里养蜂。

    蜂蜜可以。蜂王浆恐怕不行,蜂王浆可能有杀生的行为。蜂蜜一般不杀生的。蜂蜜也不是说完全可以,在有病的时候才能用,它终归属不净,也就是不干净。对养蜂,学佛最好是不参与那个。

    一居士:师父,我那有一些《佛说父母恩报经》(注:应为《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是鸠摩罗什大师译的。听说有的法师讲了,说是假的,是后人伪造的。我这些经书应该怎么处理?

    这个有的说不是佛经所载的,这个事有两种说法。《父母恩重难报经》,是不是这个?这从世间法来讲是很好的,确实很好,很教育人,对父母有个恩情。也有的说:光讲到这个不讲解脱。这方面也有,佛法主要讲解脱。这两个说法都存在,究竟是不是?我也没法确定。

    从世间法来讲,我们应该对父母有一个很好的恭敬心,和一个报恩心,但从出世间法来讲,父母和儿女的关系也需要调整。这两方面你都可以考虑。最起码做为世间法来讲还是不错的。究竟是不是佛说的,谁也不敢肯定,最起码叫人尊重父母还是好的,对不对?

    一居士:师父,我们那有一个红斑狼疮患者,昨天给我打电话的时他说他信基督教,然后我随口说了一句“也行”,你说我这句话是不是断人慧根?

    这个应该还不完全算犯戒。信外道我们应该尽量劝他,不能称赞他,不能鼓励他信外道的。本来他在犹豫之间,也可能信佛,也可能信外道,有时候在这两者之间。你作为佛教徒来讲,应该是叫他信佛最好,至于他信不信咱不管。另外,他一旦走错路了,正走在十字路口,问你路:“往西对还是往东对?”本来你明明白白的知道他应该往西去,他说:“我往东行不行?”你说“也行”,这就南辕北辙了,是不是?这就不好。

    一居士:师父,我念“楞严咒”、“大悲咒”,应该以什么心念?

    无所求的心就行。

    一居士:师父,如果对治自己的烦恼和习气,是有什么方法还是有什么次第?先对治重的还是先对治轻的?

    就是现前的有哪个我先做哪个。比如说,杀、盗、淫、妄、酒,这一生也不见得有一回杀人,对不对?那杀鱼就随便杀了?杀人不杀,杀鱼就杀?就是说眼前有什么我先做什么。比如现在眼前也没有杀鱼,又没有杀人,但有吃肉,那我先从断肉开始,是不是?所谓的次第就是从眼前开始,这就是次第,你别求以后的事情,“过去心不可得”,是就把眼前的事情看住就完事了。

    一居士:师父,关于供养佛菩萨的问题。你讲法的时,说连烧柴火都作供养,我在家我怎么供养佛菩萨?

    怎样供养佛菩萨?就是你吃饭、喝水、你用的一切,都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就是供养。另外可以多拜佛、多诵经,这都可以,都是一种供养。严守戒律,就是供养,按照三皈五戒去做。

    一居士:师父,我问您,我们回向应该咋回向啊?我身体不好,就回向给自己了,那不对吧?

    怎么回向都行,回向自己也行。但不要老提自己身体不好,好坏不管它,关键把这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让所有众生离苦。

    一居士:师父您说我又不求人,有时候我工作中那些技术问题不会,必须要求别人帮助那咋办?

    这个求人,比如说有个问题,你想问问、技术咨询,你就买瓶矿泉水,给人点补偿呗!你先跟人商量:“你看我有问题想问问,行不行?”人家说行。人家挺辛苦的,给买个中午饭、给点矿泉水,是不是?给人补偿一点。

    十六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九晚

    地点:河北省昌黎县一荒山上

    缘起:对河北省秦皇岛居士开示

    一居士:佛教寺院应该清净修行,但寺院旅游虽不好,也让一部分人接触佛法种善根的金刚种子,究竟哪个正确?

    寺院旅游人来能种个善种子,但是从破坏性来讲,究竟哪个重哪个轻?有时候破坏性更大。你本来都出家了,清清净净的,一千个人也不见得有一个出家的,对不对?完了出家一个就废一个、出家一个就废一个。最后你金刚种子都种哪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成熟?所以说寺院旅游的破坏性要大于你这个种善根,而且这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所以现在就得采取什么办法呢?就得采取两个办法:一个,比如说有些像鞍山玉佛苑,像这种很有艺术价值的寺院,对旅游方面适当地开放一下,这个对一些人还可以。另一个,像有一些寺院必须得修行。

    一居士:就分出两部分来,有一部分是专门修行,然后有一些有艺术价的,或者是比较特殊的开放。

    对,极少的对外开放,大部分都要封门去修,这才对,这样佛法才能兴盛下去。你光考虑种那个旅游人的善根种子,等到灾难来了,僧宝都毁了,你还能抵抗什么?什么也抵抗不住。

    一居士:就应该是以修行为主,少数的去搞那个旅游?

    对。现在战争、灾难、海啸,随时都会爆发,爆发的时候你跟谁说去,是不是?

    现在这些灾难靠谁去抵抗?人力所不能为的,任何东西都不好使,全得靠修行来改变整个世界的这些灾难。你先把僧宝都毁了,灾难来了靠谁去抵抗?你靠旅游去抵抗?他自己都不知道上哪去了,这不是大事么?所以舍本逐末就不合适了。

    一居士:从今年来看灾难好特别特别多。

    所以表面的佛教是兴旺了,但是同样的,变质的部分也比较大了。完全走样了,这个很可怕的,不是一般的可怕。一旦走样了,它就毁了,那毁灭性特别强。

    现在佛教都搞这个旅游,将来是很危险的事情。现在的人就像什么呢?像和平时期似的,忘了战争。等到战争一旦来的时候,什么都晚了。光想着眼前这点幸福自在,没有长久的防备之心就完了。所以佛教这块,就我这种说法很难得到认可,人家谁也不认可。

    一居士:也有人认可。

    你认可吧?你还不出家?(众人笑)

    一居士:师父,在家人怎么样维护三宝?

    所谓的维护三宝,主要是自个去修,不是说三宝有事你去开开车、或是护持护持、或者我去撮两锹土这叫护持三宝。三宝创造条件是让你去修行,不是三宝需要动个土、开个车或者需要什么东西,是给在家人创造个条件,利用这个机会让你去好好修行,放下自己的一切,这叫护持三宝。出家就是护持三宝,最好就是出家。要出不了家,到寺院去帮着做点什么事情,另外弘扬和宣传佛法,这都可以。

    一居士:师父,那天我本来是想问下一个问题,结果就打断了,现在接着问。上次在大高庄,我问您苦行的意义,您也都答了。我今天想接着问,我们在家人(还)没有出家,应该怎么去苦修,要怎么去

    就是说你别随顺世间法。所谓的苦修是人们看着认为是苦修,实际不存在苦修的问题,而且这就是一个怎么如法去修行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如法修行就是苦修,给如法修行定个苦修名,那咱就承受呗!实际上所谓的苦修就是如法地修行,应该是去做,不是佛教要专门找一个什么“苦修”,不存在苦修的问题。就是一种修行方法,而且是应该做的事情。

    一居士:现在所谓的不苦修,实际上就是不如法的修?

    可以这么讲。如果你顺着自己的感觉、顺着自己的放逸、顺着五欲去走,那可就用不着苦修。你不顺着它去走,别人认为你就是苦修,顺着佛制走就是苦修了。实际上咱并不是要专门搞个苦修。

    一居士:这也不是标新立异?

    不是,咱们并不是说大悲寺要搞个苦修名,要苦修上大悲寺,咱不是这个意思。就想佛怎么教导我们的,我们就怎么做,我们一点也不增加、一点也不改,做不到是我们自个的事,但是我们努力去做,没有别的意思。咱不想标新立异、想出什么名,没有那个意思。就想一个:佛怎么讲的、佛怎么要求我们的,而且现在是不是这么要求我们的?现在也这么要求我们,那我们去做就完事了。我们并不考虑那么多。

    一居士:大家现在的印象,都觉得咱们大悲寺是一个特别注重苦修的道场,每个师父都很辛苦。

    他这里有一个称赞,同时也有一个错误的认识。称赞就是说这些师父确实挺好、挺苦的、挺努力,这是好的一方面。同时有个错误的认识,他认为是苦,不认为是应该做的戒律,他把这点忽视了。佛教的根本戒律在那块,僧人就应该是这么修的。所以这就是避重就轻了。

    一居士:实际上就是把这个问题给说乱了,原本就应该这样修的。

    对,整个就没办法了。你不这么修——就这样修能不能修出去,还两说着呢,何况你还不这么修呢?是不是?那你所谓的修行就更没有意义了。

    一居士:就是说现在咱们这种苦修的法门,跟印度外道修的那苦行是两码事?

    外道的苦行那是无益之苦,咱们佛教是特别反对无益之苦的。正确的修行,确实应该去做的。无益之苦,咱们应该远离。像睡钉床、吃狗屎、弄炭灰,那没有啥意义,为了求升天、为了身体长生不死等等,这种行为都不是佛教的行为,佛教都是坚决反对的,咱这里也是非常反对的。但是对那些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说,日中一食,佛制就是这样,不是我们定的,七佛住世都是日中一食。佛说:“日中一食我永远赞叹,如果赞叹它就是赞叹佛。如果反对它,就是反对佛。”这佛就很明确就告诉我们了,你反对日中一食就是反对佛,不用合计。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说如何如何,那是不存在的问题。

    一居士:现在我们觉得你们这个修行的这种方法呢,应该说是比安逸地修或不精进地修肯定是要好,而且修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了。但是从我们在家人来讲,要做起来很困难,比如说两点钟起来,我现在定在四点半都起不来,特别精进的时候能起来,一般的时候觉得觉睡得不够,起来也是昏沉,好像很难做到。

    是,它这个有很多的原因,比如说晚上,我们平时思想、有时候看电视、参与一些无聊的事情,所以很疲劳。再加上还有家庭、还有女人,这都是疲劳的,你想起来精进,那可能吗?这就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所以都得远离这些,你才能早点起来。

    一居士:有一段我四点半或五点能起来,现在好得到六点,或者是好的时,今天早上好一点,大概是五点一刻起来的,好老是感觉到不以前状态那么……所以就师父那样两点起来,想都不敢想。

    集体做会比较好一些,如果自己做,在家庭就特别难。另外,这些事在家居士如果想下决心,就刚才我说的那些条件都得远离,要不你精气神都不足。另外晚上不能吃饭,吃饭过多以后睡觉也非常昏沉,因为啥呢?脑袋里的供血大部分都到胃肠里去了,你两点钟胃还继续消化呢,还需要很多血液对食物进行消化。所以你脑子很缺血,起来的时候特别昏沉,坐也坐不住,这都是毛病。

    一居士:晚上不吃饭,比如说到十点多不是就饿了吗?早晨起来的饥饿感怎么去除?

    那个饥饿感是习惯性的,并不是你身体的需要,因为我们很有体会,我们一天一顿饭,不也都行了么?所以它并不是身体的需要。因为我们就害怕肚子咕噜咕噜响,就害怕肠子空,所以不断地挤压,最后造成了三顿饭、四顿饭、五顿饭、六顿饭,甚至有多的到七顿饭,实际上一点意义也没有。真正要长寿就是少吃,如果空了一顿饭,最起码晚上贪欲心什么都降低了,脑子还特别清凉。如果两点钟起来,反而不困,因为睡一觉起来以后,这个脑子的休息,它正好是已经解决完问题了,而且你再睡就是梦,就是胡思乱想,有时候比白天上班还累。因为脑子非常集中,非要做梦不可,非要集中想一些、搜索一些原先的乱七八糟的信息,最后连想带参与,第二天早晨五六点钟起来的时候,脑子就会特别昏沉。

    一居士:就是说你不起来的话也是浪费了?

    不单是浪费,而且是造成一种副作用,非常大的一个副作用,反而比浪费时间还有害。它不光是浪费的问题,要单纯浪费一点,说:“我多睡一点,没修行。”这还行。它实际上里边有一个很大的消耗,这个消耗特别大,而且起反作用。包括这一天的时间你都是昏昏沉沉的,看着挺精神,睡眠挺好,身体也挺解乏,但是瞪着两个眼睛,脑袋一点智慧也没有,办啥事都非常愚蠢,出去说话也说不明白。另外,对事物还没有主导性,不能引导事物随着你的意愿去转,而且你只能随着事物去转,整个人就像木头一样,实际上多睡几个小时是有害的。

    如果早点起来就不一样了,因为你脑子特别清晰,而且有定力,所以外面的事物、每一天的事物都随着你心去转。比如你想办一件事情,到这个公司想谈一桩生意,你两点钟起来这个生意可能谈成,要是六点钟起来恐怕就谈失败了。人家一看你的谈话、反应一点不灵敏。再说反应灵敏不灵敏是一回事,另外说话的素质,和对事物的因果都改变不了,堕落到一种非常低落的状态,所以很多事情就失去机会了。如果你早点起来,因为你有定力,能把这个事物和谈话的整个过程,整个事物的发展,通过你的定力都能控制住,所以它顺你心转,这就好办。睡眠不是一件小事,不是多睡几个小时觉的事,成功失败就在这里。

    很多真正成功的人,像那些皇帝、还有那些大企业家,他都应该是做佛事的,晚上都修行、打坐。咱就不用说别的,说诸葛亮吧,他就打坐,“宁静致远”不就是他提的么?他就打坐,就修行,过去都在禅定上下功夫。

    包括皇帝也是那样,他不修行,那朝政他根本就控制不了,今天造反、明天造反,老有事,所以他每天都要修行,最后才能控制整个国内的局势。这不是在说一件人为可以控制的事情,他必须从内在的定力,来控制事物的成功和失败。

    一居士:就是不但是出世法,世法本身也离不开这个定力

    都离不开这个。你想在事物上成功,离开定力那是不可能的事。像盘锦有个居士,每天都上早晚课。他去海边挖土方,不管谁在这挖土方,只要海水一涨潮就给冲跑了。但是他去挖土方,大水就不到跟前,就把土方给屯住了。屯住以后,总工就对他特别感兴趣:别人都办不了,你能办,以后这点活都给你得了。他就把钱挣了。

    在工地干活的时候,他的抓钩机坏了,他不知道。往回一直走到修配厂的时候,突然那个爪子折了,一下掉下来了。离修配厂门口不太远,拉进去也不费事,又没伤着人。如果在工地坏了会耽误事,走道坏了就伤着人了,哪个都没发生,什么都顺顺利利完成了,它才掉下来。

    他就有体会,说这些平时的事情,早晨不上早课,如果不去修,都会来不及应付的。他那时就跟税务局的一个局长讲,税务局长最后也学佛,也按照他的方法去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个人都离不开定力,离不开做善事、离不开护持三宝,这都离不开。这整个世界所有的事物离开这些,都很难成功。

    一居士:师父讲得特别好,对咱们这些还没走出这一步的人来讲,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我们一般的时候还可以按计划来早晚课,有的时可能有什么事晚了,起来晚了或者回来晚了,晚课就不了,早课就不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看来这个事还是不能缺,还是得规规矩矩来

    它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整个涉及到你生存的问题。大的涉及到出三界的问题,小的包括生存的问题,都离不开定力,离不开的。

    一居士:师父,那上班忙的时候,做不了功课怎么办?

    你下班还忙不?下班不忙就下班做呗!

    一居士:早课也可以?

    早课也可以,早课你早起两个小时不就做了?

    一居士:我有时住在集体宿舍里,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你吃完饭不干活的时候,就可以做你的早晚课。没有灯就拿个蜡烛,照本就念去呗,不就完事了么?啥都耽误不了。有时候就工作的时间都可以做的,一样,走道的时候都可以把功课完成。

    一居士:现在就在家修行,我看对持戒修行的很少有赞扬的,因为真正去行持的太少了,几乎都是说几句就完事了。

    就是说,你知道我也这样,你不知道我也这样。我也不希望你知道,也不希望你照顾我,也不希望你去赞扬。你要赞扬我,那说明一个问题:我有漏。因为啥呢?图名了,你要不图名它没人知道,稍稍有点图名心,明天别人就表扬你了。三表扬、两表扬把你那点功德给表扬没了,就换成一个表扬了,反而是害事。

    一居士:表扬是不怕,就怕他谤法,诽谤三宝。

    他才不谤法呢。他不可能诽谤三宝,是我们心里老有顾虑。他今天说、明天说,你看他说的意义慢慢就不一样。有的人说:“你看你怎么学佛变傻了?”实际上他是在请教你,叫你讲一讲这信佛有什么好处,他是这个意思,你以为他就是在谤佛。别人说:“哎呀,算了,怎么这么傻?”他是在请教你学佛的好处。你别往那思惟,你要往那思惟,完了,最后没法学下去了。有很多人,就怕他不理你,不理你这才是麻烦事了,他要理你都不是坏心,都是想在这里解决一个问题。

    有时候只是他说话方式不一样,甚至骂骂咧咧的:“你这一天到晚精神不正常。”他说你不正常时,脑子就合计:你为什么不正常?实际他早就探讨这个问题了,今天说你不正常,明天说你不正常,后天他(学佛)可能比你跑得都快。

    过去有个人,他的妻子学佛,成天的,她一学佛他就捣乱,上门口问问这事、探个头、做个鬼脸什么的,老搞这些东西,做这些动作,给她气得回去老哭。最后她说:“怎么办?”那天他跟我俩说:“要见着佛我就信,要见不着佛我就不信。”说的可肯定了。第二天,领着他去见一个老和尚。见到老和尚马上就皈依了,就信佛了,完了就要求出家,上山修道去了。你说快不快?他也不要求见佛了,也不要求这、也不要求那,实际上都是一种探讨,人家会采取各种的形式,只不过是方法不同,你别当成他骂你、嘲笑你,不存在这个问题。

    一居士:师父,还有一个问题,秦皇岛有很多学佛的居士,然后有不同的寺院不同的师父,有学显宗的,有学密宗的,居士经常请这些法师或者师父来传法。经常地因为请师父的先后,或者说你请还是他请,造居士间的矛盾。我不知道这个症结出在哪?因为大家都是想学佛的,都是挺诚心的,然而却造成很多小团体,互相之间就有些不太如法的事情,或者是嗔恨心就起来了,或者诽谤,有很多这种事。

    这个事是难免的,佛在世的时候也允许各种法门的存在。法师不断的来,这都是难免的。另外秦皇岛是一个很集中的地方,也没有寺院,大家就非常需要法师。所以我们应该看到长处:法师来了,虽然也有一些不如法的地方,但是同样也给我们讲了很多道理。比如说金钱损失了一些,但是我们也确实听到一些道理,是不是?有时候严格的来讲,那个道理是千金不换的。损失点金钱,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是值得的。

    但是对有些问题的出现,就是说居士对法师的选择很重要,一定以戒律为标准。如果所讲的符合戒律,本身又严持戒律,那我们大家都去听。如果不符合戒律,那我们就得看因缘了,有时候就不要去了。另外说大话、说假话的,这就不要去了。形成这种状态之后,矛盾就会减少。如果大家都是以神通力宣传,你信我的明天就往生了、后天就往生了、或者你现在马上就往生了,成天就搞这个。你要不信我的,你小根基、你小乘、你就外道,那就完了。所以对外来的法师应该有一个容纳的心量,另外对法师的选择还得以戒律为标准。这样互相揉合,矛盾就能解开。

    另外就是居士之间互相不要诽谤,他说他的,你不要说。如果不如法,你不去就完事了呗,是不是?另外别人说了,也别计较,说:“那个谁不去,你看这个人多傲慢、或是说这个人没有善根……”让他说一说就完事了。我就以戒律为标准,符合戒律的我就去,不符合戒律的我就根据因缘了,就完事了。久而久之,大家这个心慢慢就平了,因为啥呢?大家都想持戒,整个的因缘都随之变化,同时这个心会感应一些持戒的师父来,带来整个法界的变化,也会随着你持戒的深入程度,而决定一些外在的环境。

    一居士:还有个感召的问题?

    对,并不是他不持戒的人想来,就像什么呢?你这块没有鱼腥味,那个苍蝇它也不来,是不是?它互相都有个因缘。你这有个漏洞,它就来个有漏洞的师父。你要是没有这个漏洞,它慢慢逐渐逐渐就有好的师父过来了,它有个互相感召,也就是感应,所以关键不在外边,还在于我们每个人是否去持戒,是否是严格去修行。你去严格修行的话,肯定会有很多的高僧大德都要过来,因为外面的高僧大德就是你内心的变化。为什么外面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来?就是你内心也不清净,所以感召这些。这和外界、和法师都没关系,关键是在我们的修行是否如法。

    一居士: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反观自心?

    对,你别找外面的原因。今天不让这个法师来、明天不让那个法师来,都没有用。你不让他来,他该来他也来。你不让来,你不请,他那边却请了,你怎么办?是不是?你不如自己在戒律上多下功夫,多修行,每个居士都很好地修行,自然好的法师就过来,用不着你去下那功夫。什么事情、一切外界的变化都是你内心所形成的,大的包括整个居士团体,小的就包括每个人。

    你要是好好修行的话,这个法师来了,你没见着,可能正好少了一次污染,他讲的有时候可能和你不对机,正好拉倒了。等到下回又来了一个法师,你认为不咋的,但是他非常对你机,你可能去了,去了你就得法。得法不得法,不在于外面的法师如何,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好好修行,恭敬心是否到位。恭敬心到位,就是傻子他也能给你讲法,也能让你开悟,是不是?就一个土坷垃把你绊个跟头,你可能也开悟。你要是不如法,就是不管那个法师来了,哪怕“佛”来了,你也不开悟,没有用。关键还是我们内心的事情,别往外求,外求没有用。

    一居士:现在大家学佛以后,供养、护持三宝得都是不错的,也都很发心,我感觉这块问题不大了,的应该说还可以了,不敢说是圆满,得还行。但某些人他不追究学佛这方面的钱和财物了,往往就开始追求名了。或者在佛教里他也追求名声、别人对他的看法,或者他的慢心可能有的时也会出现,而且出现得很多。居士之间的障碍,很多可能跟慢心或者对名的追求有关系。

    这个问题是难免的,在佛教这块有这么多人,不可能没有不追求名的,就咱们认为他没追求名,可能别人也认为他在追求名,所以这种错综复杂的事情是难免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对这些事情能有一个容纳的心。第一个就是我们不说他人过失,我们嘴封得严严实实的,互相都不讲,这个事很快就灭下去了。你越讲事越乱,而且就他没有追求名声,最后也会造成一个贪求名利的名声。如果不讲,它自个也就慢慢地消失了。什么事情,我们也不说他人过失,慢慢就能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过去在盘锦有两个佛点,就互相不认可,最后导致不互相来往。后来我在那住的一段时间,他们就问我: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我说:“你首先跟你们佛点的人讲一下,第一个原则:不许说其它佛点的过失。”我说:“这不是你宣布就完事了,必须写入你们佛点的规章制度里。”后来他们真听话了,真的开会写到规章制度里了,不允许说其它佛点的过失。

    这句话很短的时间就传到对方耳朵里去了,对方马上就过来人了,两方面和好,多少年产生的矛盾一下就解决了。原先他说你图名、你又说他图利,互相老是斗争,这一下子问题全解决了。实际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这些不和所造成的。他说他不如法、他又说他不如法,最后一看,两方面都有如法的地方、都有过失的地方,谁也不能都一样式的。

    所以先检查自己,都不去说别人的过失,马上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出现矛盾的原因在哪?就是我们说他人过失,所造成的矛盾和对立。如果你不说,这个矛盾很快就消失了,而且两人很快就互相理解了。就算他错了,也允许他有个改正的机会,是不是?你要是一说他:“你不如法。”妥了,明天你等着吧,“呼”地就干起来了。他再说你不如法,最后你们俩都不如法,这个矛盾再一点点扩散,最后互相全斗争起来,这毛病就解决不了。

    如果你首先管住自己不说,他今天不改,明天会改,后天不改,大后天可能就改了,是不是?首先从我们嘴上做起,不说他人过失,这个很重要。当然了,我们也有标准,也不是不知道。应该知道如法修行的标准,我刚才讲了,就是以戒律来衡量,就完事了。

    就是什么呢?你心平天下平。你心里要是不平,天下肯定不平,肯定得乱。你要是心平了,天下肯定平。首先平我们的心,不说他人过失。好像表面上是看到他有过失,我不去讲,实际上你是在不断地在平自己的心。平来平去,对方的过失没了,你原先所认为的那些矛盾也都全解开了,它是解决问题最好的一个钥匙。

    像持地菩萨,不就是天天平地吗?挑土、平地、推车。后来毗舍浮佛告诉他:“你心平,大地皆平。”他马上就开悟了,马上就知道了:不是平地,而是心平,大地全平。本来大地不存在高低不平的问题,是我们心不平所造成的。你要是心平了,你看大地都平了,一个疙瘩也没有,就进入实相去了。而且整个物质它也是这样。你脾气越大,你等着,将来非得遇个大石头不可,撞得你脚非常疼。因为啥?你脾气大,它非撞你不可。如果你脾气小,你遇到石头之前,就叫别人给踢走了,碰都没你的事。所以它都是根据你的心平不平,来决定一切事物的,一切事情都离不开唯心所造。离开“唯心所造”、离开这句话那都是外道。

    你要是不这么认识问题,天下没有一个事情能解决得了。包括我们诵经、念佛、参禅、修密全是解决这个问题。有时候不说他人过失也很难,遇到那个事刚想讲就得把嘴捂上,得使劲捂,不说,转过身捂着不说,就得那样做。

    要不说,很难很难的,就硬不说、就捂上嘴,不行转过身,宁可买两块糖吃也别说。今天不说、明天不说、晚上也别说。有时候把心憋得可难受了,要说的那种力量就那么大,甚至自己憋得打墙、打门、想摔东西,都憋成那样了。你想一想:对你自己它都会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当你说完了会在法界产生多大的震动?如果大家都有这种心,那海能不海啸么?是不是?你自己的身体、生理上都要那么冲动,要是整个法界的心都这样的话,整个宇宙都会起变化的。看不见的那个力量太大了,一旦加入我们的生理上,或是某种现形上,它会起到很大的变化,甚至地震、海啸都是这些心不平所造成的。和什么也没有关系,什么风动啊这些东西,都是这心不平造成的。如果你心平了,天下什么都平了。

    一居士:谢谢师父。

    十七

    时间:二○○五年九月初十上午

    地点:辽宁省海城大悲寺大殿

    缘起:行脚归来,对参加迎请的四众弟子开示

    众唱诵:

    炉香乍

    法界蒙薰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

    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

    南无海会云来集菩萨摩诃萨

    维那师:恭请和尚升高座。大众一齐向上排班,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

    礼佛一拜。

    众人:阿弥陀佛。

    维那师:长跪,合掌。

    今天是每年都要行的“二时头陀”圆满结束的一天,历时是十五天整。这次的行脚、行头陀和往年又有所不同,圆满之中又有新的感悟和新的体会。

    这次行脚是从锦州开始,历经葫芦岛、河北山海关、秦皇岛、走到昌黎县外围结束。这次行脚中乞食比较多,护持的居士也比较如法。特别是这次经过的地方,基本上是我十一年前走过的地方,也检验了十一年前行头陀的结果。

    十一年前我和性空师父从五台山往回走,途中经过的地方,这次进行乞食以后,发现了因果不虚。一次我们去一个村子乞食,发现正是十一前年我乞过食的村子。因为那时在这个村子乞食的时候很难,我还记得大部分都不给,后来有一位老人因为没办法,给了一点大酱,所以我对这个村子印象很深。

    这次大家乞食的时候又进入这个村子,到每户去乞食的时候,突然感受到非常顺利。大家都普遍感到:这个村子善根真好,每家的布施基本上都很真诚,没有把和尚当成骗子、或有不熟悉的感觉。虽然一瞬间就完成了乞食的过程,但是结果却完全超乎人的预料。这是一个感受。

    还有,在十一年前经过绥中县的时候,有一个叫大石桥村,村里曾经有一个庙,可能是关帝庙还是什么庙,那时候什么也没有,就剩三间空房子,房顶露着天,也没有门窗,那天晚上我们在那住了一宿。而这次我们快要走到这个村子的时候,在路上碰见一个人,他跟我说话,他说:“你是妙祥师父吗?”我说是。他说:“我去年曾经去过你那里。”后来我想起来,他曾经邀请我到这个村子建寺院,或者住持寺院,我已经把这事给忘掉了。他说:“我曾经跟你提过这个地方。”我住过一次,但是不是这个村子把握性不大,因为我也记不住过去的这个村子了。这次看到他以后,我已经完全肯定了。

    他邀请我到那个寺院去看一看,当我走到路边,马上认出这个村子就是我住过一宿的那个村子,又发现原先住过的三间房已经重新翻修,而前后两侧都建有殿堂,是个很大、有了规模的一个寺院。这时就感觉到:没有想到。而且里面的村民和出家人都出来欢迎,邀请我们到那里过斋,去看一看。但是我们守住“不进寺院”的规定,就没有进去。这是一个感悟,就是过去走过的、乞食过的地方、还有住过的地方,和过去相比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特别是我们进入秦皇岛,走到大高庄乞食的时候,这个村子里几乎家家都布施,而且有的甚至端着饭,迎出来布施。当时进入这个村子里的居士有将近百十来人,还有很多的车,都在一个广场里,就像大法会一样的殊胜。

    通过这几个事情,我们深深体会到行脚的重要性。行头陀,我们通过不断地进行乞食生活,不断地走过一些地方,它明显地已经播下了不可毁灭的种子,这样的话佛法就兴盛了。通过这次的行走,检验了我们过去行头陀的效果,它也证明了一个问题:“行头陀是佛法住世的大事。只有常行头陀,佛法才会住世,而且它住世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并不是因为你走过了、乞了几家,光这几家有变化,而是整个一片都在变化,还会不断地扩大。什么因,什么果,因果不虚。

    这次在整个乞食中,大家都充满了欢喜,不管是对我们认可的或不认可的,大家都能够正确地处理,使乞食的过程很圆满,特别是我们自己得到了深刻的锻炼。乞来的食物大家都非常欢喜地食用。有居士看到这个乞来的食物,又凉、或者还杂,有时候(感)会觉得师父们吃多了不好,但是师父们对这些众生布施的食物都是生起非常大的欢喜,都非常愿意食用这种乞来的食物。

    特别是这次进入秦皇岛、山海关以后,居士的护持显得特别殊胜,每天都有很多居士要来护持、要来供斋。而且更没想到秦皇岛、山海关地区的出家师父们,有大僧、有二僧,都出来迎接我们,还有秦皇岛佛教协会的会长,连续两次来看望我们,同时给结缘了法宝。昨天晚上又亲自到山头上来看望我们,昨天中午又供的斋。

    这从整体来讲就说明佛法在兴盛,头陀行的种子没有白种,而且它确实代表了正法,它能使正法不断地扩大,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行头陀的重要性。“要想佛法兴,就得行头陀”,不光是佛教有了僧种,同时让所有的信徒也增加了菩提的种子,而且提起了正念。

    很多的居士看到我们都会流泪、哭泣,还说邀请我们到他们的地方去住,一听说我们不去,都流泪。而且行脚的途中,有时候信佛的居士,或者不信佛的人都会围上来问三问四,表现的都是一种关心和尊重的态度,和以前比有天壤之别。这是这次行脚的一大特点,也检验了我们行头陀的结果。

    这次在行头陀期间,僧众都很努力,很吃苦,很守戒律,都没有怨言。不怕苦、不怕累,不管走到多晚多累都能够坚持,每天都要诵“楞严咒”,发愿度众生。

    护持的居士中,有居士一家,辛辛苦苦跟着跑前跑后。还有司机,帮着行堂等等。后来又来了两个居士,周居士还有尹居士,他们都辛辛苦苦地帮忙。还有这个广州居士也过来,他们都很辛苦,护持僧团直至行脚的完成。

    整体来讲这次头陀行完成得非常好,能够有这些好的成就,主要来源于僧团的努力和大家的护持,也来源于留守寺院师父们的努力,还有留守寺院居士的护持,才让我们安心地行头陀。所以说是大家共同演出这一场大佛事,使佛法真正地能够深入下去,佛法里真正的正法能够住世。所以说这也是很重要的一课。我们应该有一个决心,永远地把这个头陀要行持下去。

    当然了,在行头陀时也听说个别地方也有不好的反应,但是不管他怎么讲,我们只要认准了,这是释迦牟尼佛交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我们就会永远地行持下去。虽然这次行脚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行头陀的决心还是很坚定的,还很愿意行持下去,甚至长期地行持下去。

    在这里也锻炼了我们每个僧人,一个是认识因果,另一个是降伏我慢。特别是乞食的时候,有不给的、有态度不好的,我们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因为他并不是不给我们,也不是对我们态度不好,他们表现出来是对假僧人的反感。所以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到,觉得不管给和不给,都是在佛法的沐浴之中。从各个角度来沐浴佛法,也使我们越锻炼,越坚定,越有信心。

    这次行头陀,它的种子不会白播,十一年前播的种子,现在已经在逐渐地开花结果。这次播的种子——有这么多的僧人去行头陀,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它播下了更深的种子,将来的结果会更大、更丰硕。所以我们应该年年、常常地行头陀,这样佛法就会住世,众生就会离苦得乐。对此我们的体会很深,每个师父都有一定体会,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不多讲了。总的来讲,佛法住世,必须有头陀,有头陀才会真正的有正法!

    好,我讲到这里。

    维那师:起立!礼敬和尚三拜。

    礼佛一拜。

                                                     ·根据录音整理·

                                                    “溯源系列”编辑小组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