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法门


 2012/7/27    下载DOC文档    

观世音菩萨的法门

 

圣严法师

(于民国七十五年九月廿四日)

 

观音法门很多,大致分为显密二门。密法多用观想,必须身口意三业齐修,修学者必须师师传承,师弟亲授,修行时必须供养、作观等仪轨坛场,而且不是短时能够成办。显法则不拘形式,不限时地,不择师资,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效验。所以本文仅将人人可修的观音显法,介绍如下,愿十方大众,人人择一而修,祈观音加护,处处皆成佛土。

1.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

这是修定发慧的方法,出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

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此一法门的修法与层级段落,已经非常清楚,不过初修之时,未必人人能够得其要领,所以我在教授初入门者的初步修法,称为「闻声音法」,共分四个步骤:

⑴专念普听一切声音,不选择对象,不分别对象,由大至小,由近至远,不以耳根去听,乃让声自来。

⑵知道自己在听声音,也有声音在被自己所听,此时只有声音和自己的和应,没任何杂念现前。

⑶仅有声音而忘失了自己,自己已融入无分别无界限的声音之中。

⑷声音与自己双亡双照,双亡则无内外自他,双照则仍历历分明。故与世间的四禅八定的仅存独头意识的境界不同,也与小乘的灭受想定有异经此四阶,再对照《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继续用功修行。

2.般若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法门

《心经》开头便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观音法门中大小乘共通的基础,也是大乘的极则。即用分析的方法,观察众生及众生所处的环境,包括色法的物质世界和心法的精神世界,不出五类。物质的色法,即是众生的身体及身体所赖以生存活动的环境。精神的心法,即是心理的活动以及其动因、动力、动的结果,此结果又成为另一循环的动因,佛学专有名词,称为心念,称为识。凡动皆由于因,凡动皆产生果,其间动的作用,称为造业,造业的结果,称为业力的感受果报。如果众生能洞察,五蕴所成的世界,无一是真,无一能常,便不起贪镇等执着。不执着的当下即能不受贪镇等的烦恼所苦,便能不再继续造循环不已的生死业,便能虽处生死,而离一切苦了。观自在菩萨是以甚深的智慧力,直下彻见五蕴的世间法,无非是空。小乘知空而不住有,所以出世;菩萨证空,连空亦无,所以入世。凡夫未证五蕴皆空,所以恋世、迷惑、困扰、不知何去何从,而又事事执着,处处烦恼。

3.法华经普门品的持名法门

〈普门品〉云: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接着说明,若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能入火不烧、入水不淹、恶鬼远离、刑器自毁、怨贼消退、除一切障、免一切难、满一切愿、成就一切福德,而且随类应现、处处化身、救苦救难、无求不应。

这是最平易近人,人人可修,时时可修,处处可修,效验也最彰着的一种法门。只要持之以恒,信之恳切,有事无事都可称念的法门。

4.大悲心陀罗尼经的大悲咒修持法

此经属于密教部类,却是一种素朴的密法,虽无上师传承,人人也都可以修持。该经中说:

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世尊,邻念我故,及为一切诸众生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超第八地。

此咒是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的千光王静住佛处初闻,一闻此咒,顿从初地越登第八地。而且受命普为未来恶世的一切众生,以此心咒,作大利乐。嗣后观世音菩萨又于无量的佛前,无量法会之中,重闻此咒。由于诵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花化生。该经宣称:若能深信不疑,诵持此咒,可得无量利乐,例如: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援手;不堕三恶道;生诸佛国;得无量三昧辩才;现在生中,所愿皆遂;转女成男;消灭侵损常住的重罪;能除十恶五逆、谤法谤人、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等罪;能得十五种善生,并除十五种恶死。

又说此咒的相貌,即是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所以诵持此咒,即能通达外道典籍,能治世间八万四千种病,能降一切天魔鬼神,能缚一切山精、魑魅魍魉,而能感得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力士,常随卫护。持此咒者,不论在何时何处,若有任何恐惧、灾难、危险、迷路、病变、烦恼业障,确可应验化解。所以名为无碍大悲、救苦、延寿、灭恶趣、破恶业障、圆满、随心自在、速超上地。

「大悲心咒」,简称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到处可以请到,此处不录。根据此经的要求,诵持此咒者,也有规定:要发广度众生的大菩提心;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不断。并且要求:住于净室,沐浴净衣、悬□燃灯,香华及各味饮食,供养观世音菩萨,然后摄心静虑,不起杂念,如法诵持。这种规定,即是仪轨。若能如法如仪,当然最好,否则,至少也当以恭敬心及专注心来诵持此咒,若能恭敬专注,必能有愿皆成。

5.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即「□嘛呢叭嘧□」,在中国的流传,始于元代,是跟着西藏及蒙古喇嘛密教的传入而到汉地。故在元朝以前的佛教文献中,尚未见到,至清初已被收入《禅门日诵》所录十小咒内。然在蒙藏喇嘛教的化区,此咒是一般信徒经常持诵的法门,即是表征观世音菩萨利益六道的神咒。

6.白衣大士神咒

此咒的出现和流传,为时更迟,不知出于何经,为何人译出,大概是出于大士化现时为某人所授的法门,而非来自印度的传译。内有「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的句子,相当俚俗化,近于道佛相融的民间信仰。可见,其中的归敬三宝,归敬观世音菩萨,归敬摩诃般若波罗蜜,乃是自古即为佛教徒们日常持诵的内容,所以灵验非常显着,民间的传诵也极为普遍。并以持诵一万二千遍为一愿,一愿不成再持二愿乃至多愿,必得成就。满愿后即当印施此咒一千二百张。此咒的内容是: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佛 南无法 南无僧 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怛垤哆 □ 伽罗伐哆 伽罗伐哆 伽诃伐哆 罗伽伐哆 罗伽代哆 娑婆诃天罗神 地罗神 人离难 难离身 一切灾殃化为尘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

此咒文见于大陆时代,仅仅于一张纸上,印刷白衣大士像、咒文、六百个小圆圈,以备持诵者每诵二十遍点一圆圈的计数之用。目前则有人参考了大悲咒持诵法而为之加上了持诵的规则,而谓欲持诵此咒者,宜先在大士像前,沐手焚香、恭敬供养、至诚顶礼,诵毕则发愿回向。

凡为正当心愿,如求愈病、消灾、解危、求福、求职、求子、求延寿等,均有奇验。

7.延命十句观音经         (民国七十六年一月二十日再次补述)

此经系《高王观音经》的精简本,同出于古人的梦中传授。《高王》早在东魏时代即已传出,《十句》则出于刘宋元嘉二十七年(西纪四五○年)。据赵宋时代四明志磐于一二六九年撰成的《佛祖统纪》卷三十六所载:「元嘉二十七年,王玄谟北征失律,萧斌欲诛之,沈庆之谏曰:『佛狸(魏世祖小子)威震天下,岂玄谟所能当,杀战将,徒自弱耳。』乃止。」不仅来遭刑戮,后来官至开府,年八十二,寿终正寝。王玄谟如何得此际遇?乃由于受诛之前,夜梦异人,告以若诵《观音经》千遍,可免死难,并口授经文十句:

观世音,南无佛,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僧缘,常乐我净,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大正藏经》四九三四五页)

这部观音经,虽出于古人的梦中感得,并非传译自印度,以其仅仅十句,已具足三宝及观音的持名念法,故迄赵宋乃至清初,仍受到佛教界的普遍传诵。特别是相当于中国清初的日本江户时代的白隐禅师(一六八五~一七六八),为了弘扬此经,搜罗资料,编写了一部《延命十句观音灵验记》。近代的日本着名禅匠原田祖岳,也写了一部《延命十句观音经讲话》。而在我国,竟很少有人知道此一法门,所以乐为介绍,普劝诵持。

8.结语

从以上列举的七种法门,可知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方便,有深有浅,有本有末。《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是用禅定的观法而达到彻悟究竟的目的。《心经》的「五蕴皆空」,是用观照世间无常无我的方法,以证般若实相。这二部经是要众生还归法性而与佛同体,除一切烦而亲见本来面目。〈普门品〉的持名,则强调观世音菩萨的救济,重于解脱现实人间的苦恼。「大悲咒」的持诵,则虽重在现实疾苦的解除,也说因此而得「莲花化生、恒在佛前」。持诵「白衣大士神咒」的功能,几乎全是为了现世的利乐,所以更为民间化和普及化的法门了。

不过,任何一种法门,不论其层次高下,只要不谤三宝,不违背因果原则,都应受到发扬。而且,一般人信佛学佛的初阶,多是从求现世利益及现前幸福开始的,种下善根之后,逐步听闻佛法,渐渐提高层次便会修习《心经》及《楞严经》等所示的法门了。因此,「白衣神咒」虽近似民间信仰,毕竟仍是佛法中的一个层次。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