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女儿代父出家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而到潭柘寺出家。后终老于寺中,她每日里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礼忏观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现今妙严公主“拜砖”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是潭柘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后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 妙严公主拜砖赞 (明)释真可 顶礼道人双足迹,身毛不觉忽俱树。 无始懈怠习顿除,觉天云迸精进日。 我想斯人初未逝,朝暮殷勤礼大士。 心注圣容口称名,形骸屈伸安可计。 积日成月月成时,积时成岁岁成劫。 如是积渐难尽言,水滴石穿心力至。 辟如千里如初步,又如合抱生毫末。 以踵磨砖砖渐易,砖易精进犹未止。 砖穿大地承足底,地穿有时人不见。 我独了了无所疑,因之耿耿生悲泣。 愿我从今顶礼后,精进为足践觉地。 境缘顺逆汤泼雷,又如利刀破新竹。 迎刃而解触热消,在在处处常自在。 又愿见闻此迹者,刹那懈怠皆冰释。 (《帝京景物略》) 妙严公主塔 薛家园的妙严公主墓 苏州城中心有一条小巷,叫做因果巷。从命名上看来,这条巷似乎蕴蓄着一点佛家的教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就是说依据善恶对人们进行赏罚以维持人们心中的道德感。有因必有果,有果定有因。其实全然不是那么回事。翻开《苏州府志》,可以知道这条巷原来叫鹦哥巷,也许曾和那会说人话的鸟儿——红嘴绿鹦哥有点儿联系,不过也难说,在明人编的《吴郡志》上,那里又叫乘鲤坊。 据《吴地记》载,苏州人丁法海与琴高——传说中著名的仙人,各乘着一尾大红鲤鱼,在水边相会。“苏空头”的特点就是会驰骋想象,这巷名的沿革可窥一斑。且说因果巷后面有一片荒地,苏州人历来管它叫薛家园,大概过去曾是薛家的产业,不知何以荒废了,铜驼荆棘,芳草凄凄,说不得的荒凉寂寞。园中有个大土丘,有四五米高,方圆一亩多,老苏州都知道是妙严公主墓。 这本是一件值得夸耀的美谈,却不料有其父必有其女,这位公主不和我们苏州孙姑爷好好过日子,琴瑟不谐,受了皇帝的影响,闹着要出家,抛弃锦衣玉食的富贵日子,去度那青灯黄卷的梵呗木鱼的生涯。于是便把住宅改建成妙严尼寺,一段佳话落得个烟消云散,只不知孙姑爷平空里成了皇亲国戚,平空里失了攀龙附凤的“裙带”,今后的日子将何以堪?这位公主人以寺名,就成了妙严公主。那个大土丘,就是妙严尼寺的废址。 在晚清,有一位风雅的官吏,为保存古迹,特意在土丘前面建起了一块三尺长的碑石,镌着“妙严墓”三个大字,欲与钱塘苏小小比美。苏州当时的佛婆信女们尊称为“妙严娘娘”。 墓前有一个池塘,是过去园囿的遗留,浮着几簇菱叶,开着几朵寂寞无主的小花,也不知结的是什么菱,池里还出产些糠虾、螃蜞、柳条鱼,偶尔可以见到几条小黄鳝,是一个通常被大人冷落,被小孩喜好的所在。却不料正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二十年代初,因了某种不可知的力量,成了苏州人一时关注的对象。 潭柘寺是一个风水宝地 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坐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九坐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连花峰,九坐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北方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因而这里植被繁茂,古树名花数量众多,自然环境极为优美。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