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黄念祖居士:大教缘起


 2009/4/10    下载DOC文档    

大教缘起
黄念祖居士讲述 据录音带整理

  谈到新近的这一部著作——《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这几年我埋头做了一个著作,几年来什么事也没有干。今天跟大家相见,来谈一谈。这个里头呢,就是所谓净土法门啦。

  净土法门是一个很深的法门,所以在佛学院讲课我们排在三年级讲。其实这个也排得早一点了,再晚一个学期就比较合适。你总要把什么叫四教、什么叫五教都明白之后,再听才能够了然哪!

  那么今天我们怎么能在这儿一下子就来谈净土法门呢?净土法门的殊胜就在于三根普被!而且我们一出家也就首先应该——我们虽然不深入,专门学净土宗——但要了解净土宗的重要。在佛学院很多同学有这个经验,他们听了我一年课以后,等到放暑假回家以后再来,他们跟我说,回家以后见着很多很多俗家的,以至于佛教界各方面相识的人,听说你从北京佛学院回来了,大家提好多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净土法门的,没有人提法相唯识的,所以他就知道,说是在中国广为传颂还是净土法门哪。所以这个事他们共同都体会了。如果我们一部《阿弥陀经》、一部《金刚经》这两部经不能够很深入地掌握,那怎么领导四众弟子来修持啊?那就很困难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今天谈谈净土,先知道一下这个法门的殊胜。真正要深入研究净土宗呢,那将来或许还是会有机会的。

  净土法门在《大经解》上,一上来就说了这样几句话,说净土法门,乃“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径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所以净土法门是个什么法门呢?是个这样的法门:头一句话就是一乘了义。所以佛法很深哪——一乘!我们知道佛法有大乘有小乘,这么比喻,象个车子啊——大乘、小乘。还有三乘之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一乘法是什么法呢?一乘法独独是《法华》说出来的,说佛只是说一乘法。一乘法是什么法?就完全是成佛的法,不是让大家去成阿罗汉或什么的。所以《法华经》五千弟子退席,不能听啊,因为跟佛过去说的不一致啊。这才是佛把真实的、心里头的话跟大家交待了。这个《法华》是一乘法!得阿罗汉是个化城,中间可以休息一下。你必须还应该继续前进,直至成佛这才是佛法呀,所以一乘法。净土法门正是一乘法——都生到极乐世界成佛。

  大家都念《阿弥陀经》,都来集中,正所谓“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其中都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什么呢?阿鞞跋致就是一生补佛位啊!所以去了之后,你一生就补佛位了。那都得成佛呀,都得成佛那还不是一乘法呀!而且天亲菩萨的《往生论》说:二乘种不生。你坚固发的是二乘心——声闻心、缘觉心,你生不了极乐世界。所以这是极深的、极殊胜的,这是一乘法。

  了义,一乘了义,了义最粗浅地说,就是这个义理、道理,了不了啊?能了不能了啊?这是粗地说。真正严格地说称为了义就是你谈了真如实相,谈了实相的法就是了义法。

  所以佛所说的法,有的是了义的,有的是不了义的。所以佛教有四依,依什么不依什么,叫“依了义教不依不了义教”。因为佛中间说法很多年,许多是弟子的水平太低了,只能够曲就低的水平,而说一些不了义的教,因此也有些经典是不了义的。四依就告诉我们应该依了义的,不依不了义的。而这个《阿弥陀经》呢,是以实相为本体,其它的(只是)谈实相啊,(而)它整个经的本体就是实相。是一乘法,是了义教。

  “万善同归”。你的一切善行中,念佛是善中之王啊。所以大家有时往往也觉得,我要行善呀,做一些善事,是啊,都是好事,都是修福,而以这个念佛为善中之王。而且万善同归啊!最后你一切善,就好像是一切河流、一切泉水,一切一切最后都要流到大海里去,汇成大海,你才可以不枯竭了,一切善也是如此,必须流入到弥陀大愿海里面,成就净土,普度一切众生啊。凡一切善,都以这个净土为归宿啊,称为万善同归。

  底下特点来了:“三根普被,凡圣齐收。”三根者就是上根、中根、下根,根器就有不同,有的人很利,有的人很钝。咱们世间的学问就是要分哪,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不同的课本,初中一跟初中三的课本就差很多啊。但是这个净土法门就最特殊,一句佛号可以从幼稚园,你念一辈子,一直到成佛。所以《华严经》讲:十地菩萨,不离念佛。你每一地都不离念佛。它这最特殊了,它是一个课本可以用一辈子。三根普被。你上根的人也不会感觉屈才。你叫研究院的学生去听小学一年级的课,你加减乘除,他就叫屈才,耽误时间了;你让小孩去上大学,他也听不懂。这回说净土法门了,象这个内容你们诸位到了三年级也听,也觉得很好,今天……也可能觉得挺好,它这个是圆融极了。凡圣齐收。

  《观经》说五逆十恶,五逆罪很重啊,五逆是什么罪啊?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这样的罪犯,他临终念佛能往生,你看这是最坏的人也能得度;而最高的呢,我们知道咱们这个国土最大的、上首的菩萨是文殊、普贤,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都是发愿往生净土。“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无量光,必生无量光佛刹。”(《普贤行愿品》原文为:“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编者注)这《普贤行愿品》是普贤菩萨发的愿,普贤菩萨要往生。文殊菩萨把这个七言的偈子改成五言,每一个句子少两个字,(意思)完全一样。要说文殊,大智文殊同样地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凡圣齐收,下至五逆十恶,上至文殊普贤,你们都可以凭这个法来救度。而且是横超三界啊。

  我们的修行,大家很多都要讲,要断见惑、思惑,断尘沙惑,断无明惑,三惑断尽——成就了。所以要出生死,出乎我们轮回六道的这个生死,你得断见惑和思惑。见惑有十样东西: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贪、嗔、痴、慢、疑十样事情,这十样事情都断了,你才证(断)见惑,证(断)见惑只是初果。你还得人间来回,七个来回你才能够真正成阿罗汉,那么再把贪、嗔、痴、慢细的再断,再断,一直断到最后完了——阿罗汉,所以断了见、思惑你就成阿罗汉。你再把尘沙惑——无量的众生有无量的病,无量的病要有无量的药方来治,这些你不明白,你起惑如尘沙之多,这是尘沙惑。你要度众生,行菩萨道,你不破尘沙惑不行啊。破了尘沙惑还有无明惑,四十二品无明,到了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分的生相无明没破,要把这一分无明破了,你才是妙觉,究竟妙觉。这个就是竖出三界,竖着断见思惑,断尘沙惑,断无明惑,都断尽了,你就出去了,竖着出去的。这个断见思惑大家谈谈还容易不容易啊?要把这个贪、嗔、痴、慢,不光是咱们欲界的,咱们这样是欲界(有欲),咱们所体会的贪嗔痴慢,要把色界的、无色界的贪嗔痴慢都要断尽。不要说色界、无色界,咱们就想想,咱们能不能把贪心、嗔心、痴心、慢心去尽哪,是不是?我们最简单的生活买东西,你那儿排队,你买的东西不好,就有点不高兴,这不就是贪心吗?你不高兴,嗔心就来了嘛,你断得尽哪?这类八成是欲界的,欲界贪嗔痴慢断了你刚证初果,所以这出去很难哪,竖出三界很难。就象一个虫子长在一根竹杆里头,你要从这个竹杆里头出去,你得一个节一个节地咬通,最后出去了,这叫竖出三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大家以为升天了,升天了其实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还要轮回。横出三界呢,就这个虫子它不是直着咬,从竹杆里头它横着一咬,咬出一个窟窿就出去了。净土法门之特别,不是竖出三界,不要你断尽这个见思、尘沙、无明,你只要是至心信乐,十念必生,横着出去,横着咬个窟窿。但横着咬个窟窿不是很容易的,当然这个竹子还是挺厚的,但只要咬破了一个就解决问题了,这叫做横出三界。

  “径登四土”。极乐净土它是分四土,三身四土啊。佛是分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土就分四土:咱们刚去的土,一般去的土是凡圣同居土;再往上就是方便有余土;再往上实报庄严土;再往上常寂光土。极乐世界之特点:你生到凡圣同居土,你也就是生到常寂光土。在咱们这儿那就是不行,是嘛!而极乐世界是圆生四土,圆融无碍。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都是阿鞞跋致。证阿鞞跋致的都是常极光土的圣贤,你就跟他在一块儿,你这个四土那就是圆融无碍的,圆生四土,这“极圆极顿”哪!怎么称为圆顿之教?这圆顿是登峰造极啊,这是不可思议的微妙法门哪!所以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今天一见面先要向大家谈净土法门呢,是不是?刚才就说了一个很粗浅的意思。就是说大家出家,这个净土法门、《阿弥陀经》你要不透啊,日子不好过。那还是为自己打算,这个意思太浅了,以这个我就不来了。而是要紧就在于,这是一个佛之不可思议的微妙法门,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予以重视。我们上殿、拜佛、看经等等啊……

  那么净土法门之中的经呢,净土三经,净土四经,净土五经,不管怎么说吧,总之以三个为最根本,那就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为净土三经。有的再加上《普贤行愿品》,大家称为净土四经。有的再加上《大势至圆通章》,称为净土五经。当然这个五经的列法有不一样的。三经呢,那就是没有第二个说(法)。但三经之中谁最重要呢?这有些人就不大知道了。因为大家天天念的是《阿弥陀经》啊,而不知道古德、净宗大德称《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第一部经。那么《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是一部经,所以有的管《无量寿经》叫做大本,管《阿弥陀经》叫做小本,这是一种说法;也有的管《无量寿经》称为大经,《阿弥陀经》称为小经。不是法门有大小,只是本子有厚薄,这么称为大小,实质上是一部经,说的是一个内容。都是要信、愿、持名。要有信愿心,也就是菩提心,要持名号。是以持名法门为主的。再一部经,就是《观无量寿经》,其中是以观想为主,但是最后还是谈到持名,第十六观观不成了,最后还得靠持名解决问题。这是三部经,净土三经是最根本的。

  但是这里头呢,虽然《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是一部经,但是我们要把《无量寿经》称为第一呢,就是因为它最完整了。我们读了《阿弥陀经》,阿弥陀佛是怎么成佛的?阿弥陀佛发了什么愿哪?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怎么才能去呀?这些内容在《阿弥陀经》就比较少了。所以《华严》三部经——《华严》、《无量寿》、《阿弥陀》相当于般若的三部经:《大般若经》六百卷;《金刚经》是中本,五千多字;《心经》是小本,二百多字,所以《心经》就非常扼要,但是《心经》非常难讲。《阿弥陀经》也是这个意思,它就很扼要,它没有这么多。那么大家还是喜欢读《金刚经》嘛,这个合适。

  这个净土法门也是如此,《无量寿经》中就讲了阿弥陀佛是多时出世,是个国王啊,那时候是遇见佛的——世间自在王如来,他见着了佛之后,就舍弃王位,就出家。所以我们佛教它不是靠宗教来谋取什么利益的。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啊,他放弃了王位,放弃了现成的国王,放弃了他的眷属,放弃了什么。不象别的宗教,他们都是生在什么什么很贫穷的人家,或者是些……(咱们当然也不是这个意思啦,或者人家会误会。)他要依靠宗教什么来出人头地。佛教不是这个意思,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还得沿门要饭,是不是啊?所以许多佛都是如此。达摩也是王子。咱们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化身,那也是朝鲜国的王子。那些人都是王子。我就看见过一个王子出家,我亲眼见!当喇嘛,在重庆,是不丹的王子。他们两个很近。阿弥陀佛也是国王——世饶王,也就王位不要了,出家了,勇猛精进,就发大愿,发四十八愿,后来四十八愿成就了,成就了极乐世界。我们怎么能去?我们有三辈往生——上辈、中辈、下辈。接下来也告诉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五恶、五痛、五烧,种种的烦恼,种种的罪报,现生的苦恼、来生的苦恼。所以这个经是非常完整的。里头也把我们,不但是学佛的应当念佛,而且我们做人要为人忠孝,要忠信,要正直,不应该做种种不合理的事情,种种的告诫。世法、出世法双照。所以这部经称为净土宗第一经。它也最合乎我们这个时代。当然能出家的人很少,出家之后,同时也有许多事务,招待外宾,种种的事务也是很烦多的,那要象古时候那么修,必须要住山洞、闭关才能成功,那就很困难了。但净土法门它就是不妨碍啊。大家都是这个情况,很多出家之后,这个清洁任务,如五台山很多很多,一天很忙碌。那么净土法门它可以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你不要废除这些世间事情,你该招待外宾你招待外宾去吧,你还可以照样不说话,嘴(心)里念着佛嘛!你一切时处,你陪着他游山,陪着他坐车,都是可以用功的时候嘛!所以不是要废除了世法,你才能证佛法,你不废除了就能证佛法。咱们不就是要证?也不离开佛法就行世法嘛。所以这也就是净土法门最契机的地方。《无量寿经》把这两面都讲了,讲了极乐的殊胜,讲了这个世界种种的恶浊,讲了我们做人应当怎么做。而这里头强调了就是精神啊,不是要废除这个世法,你只以十念都必生啊,只要你的信愿(真实),所以这个世间你应该做的事你都可以做。这也是净土第一经的意思。

  第一经嘛,那大家为什么念《无量寿经》的人很少啊?就是因为《无量寿经》的译本(没有善本)。古代翻译了十二次,从汉朝就翻译了,汉朝翻译了之后,曹操这边也翻译了,曹魏翻译的时候,孙权那边也翻译了,三国就翻译了两次,晋代又翻译了多少次,一直到宋朝还在翻译,翻译了十二次。现在存在的只有五本了,这五本出入很大,所以大家就觉得念这一本的内容,那本没有,要五本一块儿念呢,就很困难,所以虽然这个法门重要,可是《无量寿经》读的人不多。就象清朝都说《无量寿经》这么好,为什么大家念的这么少啊?缺乏一个善本,没有一个最好的经本。所以宋朝的王日休,(《无量寿经》注解里头,大家看到王日休啊。)宋朝一个大居士,他就会集了一本,他把四种翻译会集了一本,叫《大阿弥陀经》。他(的会集),还有一些不如法的地方。他会集了之后,后来又经过几次,这种会集,一直到夏老师这一本,一共是四本。所以《无量寿经》有九本经,五本是原来的译,就是汉译、魏译、吴译、唐译、宋译,又有会集本,有王龙舒的会集本,有彭二林的删节本,有魏贯的会集本,再有夏老师的会集本,这一共九本。那么这个九本的第九本现在已经得到佛教界的公认,称为《无量寿经》的一个完善之本,有了善本,所以这也是咱们近代一件大事。这个善本是在咱们解放之前不久才刚刚定稿,那么现在我这部注解就是对于这个善本的注解。因为这个经刚刚定稿嘛,所以以前就没有人再做注解了,因为还没有定稿嘛。所以这件事是初次向大家请教啊,说明它的重要性。因为净土法门很重要,而净土法门之中第一部经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这么好,可是一千多年来,大家念的人很少。因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个完善之本。现在幸亏有了这样一个完善之本了,所以就应当把它注解、弘扬、介绍啊,引起重视。大家在居士林已经讲了,今天在这儿来讲呢就是这个目的,这说的是咱们净土宗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底下再介绍一段经文,(上头只是说明为什么。)这段经文就是在这个经的序里头。经的序品就是要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部经。从序品里头我们也就很可以看出净土念佛这个法门它的妙、它的殊胜、它的超越一切、它的奇特,从这个序可以表现得很充分。所以今天就以这个,这个里头的内容很多,里头挑一挑,挑我的注解里头这一段,这个侧重要的地方,也作为一个序吧,大家去看《无量寿经》,对于《无量寿经》重要性的理解,作为一个序言。因为这个书没有,所以经文我先读一下,这是“大教缘起第三”,是第三品,大教缘起。净土法门这个教是怎么引起来的呢?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当时咱们释迦牟尼佛威光赫奕,赫赫是很有威,有光明,很有威势啊。“如融金聚”。象金子融了聚汇到一块儿,金色放光。“又如明镜,影畅表里。”象个镜子一样,镜子可以照见一切,而这个镜子很特别,它不但照外头,它还照到里面。它就好象整个是个放光的水晶球,能照到外头一切,里头也是透亮的,也都照见哪。佛身现这样的微妙、殊胜的相。“现大光明,数千百变。”放大的光明,随时有数千数百的变化。在汉译就讲了,(这些文字都是根据各译会在一块儿的,)当时释迦牟尼佛的“面目光精,数百千色”。几百几千种颜色,有光,有色,光色(而且)变化。

  “尊者阿难,即自思惟。”阿难是佛的侍者,他看了这个情况,他自个儿就想了,自己思惟。“今日世尊”,今天世尊、释迦牟尼佛。“色身诸根”,色根、身根,这一切根。“悦豫清净。”这么欢喜、这么清净。“光颜巍巍”,这个光、颜色都是数千百色的变化。巍巍,光极有神哪。我们叫大雄宝殿,是一种很有威神的,所以“雄”啊,称为“大雄”啊!“宝刹庄严。”而且在这光中,现出种种佛土的庄严。就咱们娑婆世界这个土也跟净土一样啊。在(《净名经》)《维摩诘经》就讲过这一点,当时有人就问释迦牟尼佛:“你不是成佛了吗?”释迦佛说:“是。”“佛的国土都庄严,怎么你这佛土会这样?”释迦牟尼佛就用足指摁一摁地,这个世界当时就跟经上所说其它国土同样的清净庄严。因为我们自己的心浊嘛,所以《维摩诘经》说:心净则佛土净。咱们心不净,所以咱们这个国土就不净了。这个时候看见释迦牟尼佛现大光明,而且宝刹庄严。“是从昔以来,所未曾见。”在说这个经之前,这一点大家看出来了,阿难一直跟着佛,跟着佛这么久,而这样的一个景象是多少年他没有遇见过的。“喜得瞻仰,生希有心。”高兴啊,今天能见着了,我今天能瞻仰到世尊这样殊胜的光、色、变化、威严,还看见这个刹土庄严清净。今天能得庄严,是从来没有的,就生稀有心,稀有难逢,心里欢喜啊!

  “即从座起”,从座位起来了。“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跟佛说了:“世尊今日入大寂定。”证了大涅槃就是大寂之定。有个日本人解释,说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啊!因为世尊要说念佛法门哪,所以世尊入了念佛三昧啊!说的是世尊入大寂定,这个说得通啊。

  “住奇特法”。是安住于奇特之法中。奇特法,等一下再解释,引一段日本人的解释。日本的大德,整个对于净土宗学习得很深哪!现在这些日本书,到日本都买不着了。所以我这引证的书,有些资料是很难(得)的。我托咱们法源寺的(常运)法师,他住持佛学院嘛,他到日本他很热心,我把这些书的名字开给他,他跑遍了日本的书店,买不着!我是我老师到了日本,他从日本带回来的,所以这里有些资料是很难得的。这个奇特法,待一回咱们再说。你要这么一滑过去很简单,一说到奇特之法,因为念佛是奇特了,这个就没有把它说清楚,咱们等一会再补充。

  佛你是“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佛就是引导我们,是我们的导师,而且佛是正在住一切佛所住的导师之行,“最胜之道”。因为他看见今天佛的光明、宝刹的清净,从来没有看见过,今天佛要是做这个导师,一定是导师之中最胜之道。你看这样引起的净土法门。我们不看这个地方呢,我们往往就要忽略:这些大家就很容易了,大家也会念,所以允许大家去念去。就是这样去对待,这样对待多少有点慢法呀!

  底下是阿难自己的体会:佛为什么这么放光啊?他说:我知道过去的佛、未来的佛、现在的佛“佛佛相念。”佛跟佛彼此都相念,佛是一个心,佛佛道同嘛!所以我们没有争论。不是说这个佛就出一个新鲜的,那个佛也出一个新鲜的。佛跟佛道是相同啊!那么既然是这样的话,今天世尊如此稀有,世尊你是念过去的佛,是念未来的佛?是念什么佛啊?是念现在他方的佛啊?不然为什么“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要不是这样念佛的话,怎么会如此的威神显耀,如此的光瑞殊妙呢?“愿为宣说。”请佛给我宣说。所以阿难就请问了。

  阿难之所以能这么问这个问题,今天也介绍一下。我们不能轻视阿难哪!阿难正是从果向因的法身大士,不仅仅是一个一般所说还没有证阿罗汉的,只是个初果,这么看那就……实际阿难这都是示现,在《法华经》中——我们不能随便说,我这是根据佛的话啊,《法华经》中佛就告诉这些大菩萨:我与阿难等,在空王佛所,在空王佛的时候,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阿难是跟释迦牟尼佛同时发的心。阿难常乐多闻,阿难他喜欢多闻。我常勤精进,释迦牟尼佛自己是精进。这两个人不同一点。于是乎嘛,是故我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已经成佛了。阿难呢,他喜欢多闻,他就护持佛法,配合的。阿难就来护持我的法,而亦护将来诸佛法幢,也护持将来的一切佛的法幢。教化成就菩萨众,教化成就一切菩萨众。这发心不同一点。一个就是精进先成佛了;一个就是护持佛的法,也护持其他一切佛的法,教化一切菩萨。阿难是这么一位法身大士。

  而且他做的事情来看呢,头一个结集经藏的就是阿难。如是我闻,“我”是谁?就是阿难哪!经是阿难重说的。阿难说:这些东西都是我当时从释迦牟尼佛闻的。这个“我”是阿难哪。大家做记录,这样成了经典。所以结集经藏是阿难哪!这是第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第二件了不起的事情,传佛心印的二祖是阿难哪!初祖是迦叶。佛的两个侍者,这都是咱们禅宗的两个开山祖师啊!迦叶就是“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第一代祖师。等到佛涅槃了之后,(通过)迦叶与阿难他俩的一个对答,阿难也悟道了。阿难成为第二代祖师——阿难是传佛心印的祖师!

  还有在密教上,阿难还有特殊的任务。这显教的不知道的,恐怕很多老修行也不知道的。他是传了密法的,释迦牟尼佛把密法交给阿难,让阿难传给莲花生大士。所以红教的教主第一代祖师莲花生大士的法是从哪儿得的?从阿难得的!是释迦牟尼佛事前留下来的。你看看这个阿难的重要性:经又是他结集的;传佛心印;传密法。而且阿难的密号,在《***曼陀罗钞》,阿难的密号叫“集法金刚”,所以密宗这是大大的……密宗称金刚就是现威猛相的佛,所以阿难的地位啊!当机啊,阿难能问这个问题,也就知道阿难他是这么一位法身大士,不是普通的一位刚刚证初果的佛的常随众,所以把阿难提一提。

  再提一下这个“奇特法”。我们所引的这个解释,引的是谁呢?是日本的一个大德,他这个书叫做《无量寿经甄解》。《甄解》里说明:阿难说佛现在一定住在奇特法了,那么要说净土法门,佛就住在奇特法,那证明所说的法必定也是个奇特法!那么到底是怎么个奇,怎么个特呢?我们当然一看也知道两个字很清楚嘛:奇是很出奇,特是很特别。这样就理解了,那么理解得就太粗了。《甄解》把《法华经》、《华严经》作过对比啊,它说是奇特之极啊!它说是你要看《华严经》,说一切众生皆有正觉知,就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是《华严经》的话呀,所以佛就说:奇哉!奇哉!腊八那一天,佛看见明星悟道也是这样:奇矣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那还不奇吗?奇则奇矣,奇而不特。一切众生都具,这有什么特别的!苍蝇、蚂蚁都具如来智慧德相。奇是奇矣,奇而非特;《法华经》龙女成佛,八岁龙女。所以有的就说:八岁的畜生女(龙女是畜生道)成佛?所以法华这是一个登峰造极的时候。大家就不信哪,舍利弗就不信,那当场就现成佛的相给舍利弗看。特则特矣,八岁的一个畜生女成佛,当然是特啊,但是不奇啊。为什么不奇?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嘛,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嘛!你本来就是成佛,本来就具佛性,你又成佛这有什么奇啊?所以《法华》的龙女成佛,这是特而不奇啊!

  那什么是又奇又特呀?那就问了。那就是净土法门罗!是不是啊?在《无量寿经》里头“宝莲花品”(宝莲佛光第二十一)说,这极乐世界遍满了莲花啊。这个魏译本里没有,所以为什么要会集?因为这种最殊胜的内容,大家常常读的魏译本,曹操那儿翻译的这一本,它少了一些(内容),所以要把它补进来,再加上底下这个内容,就是从唐译里头补进来的,唐译从《宝积经》里头又作了《无量寿经》,是菩提流支所翻译的,这个补进来了,这个殊胜。这里头就是极乐世界称为“莲花国”嘛!处处都是莲花,一一花,每一朵花有“三十六百千亿光”,每一朵花放三十六百千亿的光,你看这个光明!大家逛北海看看莲花很高兴,这个莲花连一点光都不放。那是三十六百千亿光!这个还不(算)奇。“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啊!三十六百千亿光,每一个光出三十六百千亿佛,每一个佛,“安立”十方“无量众生于佛正道”。每一个佛都在说法。所以我们说,为什么说是华严境界,就是这个到极乐世界的境界,不是我们这儿来说人界、天界这种境界,它已经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一朵花出这么多光,一个光出这么多佛,每一个佛又安立十方的众生于一切正道,都在说法度众生,这是莲花里出来的。它(《甄解》)就用这个来说,这个奇特!它就说:唯此一法最奇最特。

  何者呢?说这个莲花,依也是依。你要说是有正报,有依报,佛是正报,世界是依报。你要说他是依报,那么你看看这个花出这么多佛嘛,三十六百千亿佛都在花光里头出来,那离开这花,哪有这些佛呀?你怎么说他是依报啊?说他是正报,他明明说这个莲花。莲花是正报嘛,应该正报是佛的法身、报身、化身啊,怎么说他是莲花呢?百千亿叶,这花有百千个亿的莲花瓣,那就是依报嘛,属于世界的嘛!你说正也不行,说依也不行,是不是啊?

  那么这是因,这个莲花是因,因嘛,这个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佛以后,所以才成就这个莲花,这是果德嘛!说因也不对。你如果说他是果嘛,那么这朵莲花就是十方众生发心所生的,很多说咱们这个世界上谁要发心念佛,极乐世界就长出一朵莲花来,你要念得好,莲花就长大了,等到你真正念佛往生的时候,花开见佛,你就从莲花里出来了,那这个莲花就是咱们凡夫的因所成的,所以你不能说他是果呀!是十方所生啊。说因说果,也都不行啊!

  你要说他是主,可是有这么多佛,又在十方给这么些众生说法,有主有伴哪!伴就是眷属,那这么些佛,不能说都是主啊!你要说他是伴嘛,那这一切都是弥陀所显现的,完全是主嘛。

  你要说他是一,可这么多莲花,这么多莲花出这么多光,这么多光出这么多佛,这么多佛再说这么多法,度这么多众生,你怎么说他是一呢?你要说他是多,极乐世界就一句弥陀名号。说他是一,这个地方还可以引《往生论》的一段话是最好了。这是天亲菩萨所作。天亲菩萨本来是小乘,后来他忏悔了,他跟哥哥说:“我错了!我从前是小乘,我诽谤大乘,我要把我的舌头拉下来。”他哥哥问:“你有几个舌头?”“我就一个。”“你拉一个舌头够忏悔的吗?”“那我怎么办呢?”“你用谤大乘的嘴,你来赞叹大乘!”所以他就造了几百部论,称“千部论”。他作了唯识、法相各方面的论,还有这个《往生论》,精彩的是《往生论》,净土宗称为三经一论。说极乐世界三种庄严,要简单说的话,就成为一法句,依一个法句,一个法句也就是清净句,所以称为一句啊。你说他多吗?三种庄严:一切佛庄严、国土庄严、菩萨庄严,就入在一法句。这一法句,你也可以说他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你也可以这样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名号。

  所以你看,要说这花之奇特,就在这儿呢!是正是依?说他是正,他又是依;说他是依,他又是正。你要说他是因、是果,都不能这么说。你要说他是主、是伴,说主他又是伴,说伴他又是主。说一他又是多,说多他又是一。所以奇奇特特,不可称、不可说了,是不可思议,你不可以思,你脑子里没法想了,你也不可以用言语来议论。极乐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是因?是果?是主?是伴?是一?是多?是什么?只有说奇特奇特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是《华严》一经的宗旨,所以我们说这《无量寿经》就是《华严》,是奇特法。这就是说,阿难当时称赞,世尊今天这么放光,一定是住在奇特法。那什么叫奇特法呢?根据日本《甄解》的说法,就是说,用这个宝莲花,花中有光,光中有佛,这样的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来说明奇奇特特。无量的功德,只是这一句佛号所流现的。虽然只是一句佛号,而成就种种的国土庄严、菩萨庄严、佛庄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庄严。这个就是超乎咱们的情见,不可称、不可说、奇奇特特、不可思议。那么这是日本的大德解释这“奇特”两个字。

  我们可以看出,善导大师的佛法传到日本去……善导大师是咱们中国唐朝净土宗的大德。在日本有五千万净土宗的佛教徒,都是由于善导大师的教化。而我们国家由于传记上记错了,记的善导大师是跳树自杀的。这个在居士林,第一次印《阿弥陀经三种合册》里头,作了更正。后来有人还不知道,还在批评善导大师,说善导大师自杀。这个记错了。自杀的是问话的人,善导大师没有自杀。因为中国的传记上把这个事记错了,所以大家对于善导大师恭敬就不大够了。而日本人就一直是……他就说佛法第一代祖师就是阿弥陀佛,第二代就是善导大师,第三代就是他们日本人了。所以他们完全是重善导大师的教,因此他们现在对佛教净土宗很深哪。我们看到他们这个议论,是我们很可以作为参考的。

  那么上头是阿难所提的问。底下佛就答了。“于是世尊告阿难言。”他既然跪下来向佛这么虔诚请问,佛当然很喜欢他(答)。“善哉善哉。”连称赞两个“善哉”,那就是说:很好,很好啊!“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你是哀愍诸众生,利乐诸众生啊。“能问如是微妙之义。”你才能问出这样微妙的意思。“汝今斯问”,你现在这个问题。“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你把一个小世界,包括须弥山,包括四大部洲,这么多里头有多少阿罗汉、辟支佛,你都供养了,你问这个问题比这供养的功德大呀!也胜于你对于“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这一切虫、鸟等等之类,你布施,或者买了放生,或者喂它吃东西,累劫来放生,你比这些功德要大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啊!问这个问题的功德比供养这么些阿罗汉,比布施这么多的众生,要大“百千万倍。何以故。”为什么呢?就因为,“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以后,天界、人界,一切有生命的,天人、咱们人民,一切含灵,具有灵性的,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都是因为你这一问才能得到度脱。因为阿难这一问,才引出了净土法门,佛才说了这个法门嘛。佛说了这个法门,当来一切诸天人民从这才得到一个度脱的法。所以世尊已经把阿难发问以后众生修行,怎么才能度脱的修法,指示得很明白,说得很清楚了。

  “皆因”,就全是因为,“汝问”,你这个问,才能得到度脱。那就是我们都包括在里头了,我们当然是属于以后的一切含灵。我们怎么才能度脱呢?因为阿难这一问。阿难这一问嘛,世尊就说了这个奇特法,这才能度脱嘛。(当然佛说的法,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不是极殊胜的。)从这个地方来看,也就看出净土法门在这个经典上所表示的特殊的重要性——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而且在《无量寿经》最后还说了,将来经是要灭的。所以我们很辩证,我们从来没有说佛法永远永远就这么下去。(虽然)佛教是要兴的,是有一些高峰。大概四、五百年以后,那就是一天天走下坡路了,到了末法减劫嘛!到了最后经就一部一部在世间不存在了。这个佛都说过。第一部灭的就是《楞严》、《涅槃》,这些最殊胜的经先灭。但是有一部经,什么都灭了还不灭。是什么?就是《无量寿经》,也就是《阿弥陀经》。

  “佛以慈悲哀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什么经都没有了,这部经还要存,靠佛的威力,因为众生的智慧实在不够了。所以现在都是很符合佛的悬记。前几十年已经就有人写书,说《楞严经》是假的。这个佛早就预见到了,这个经要先灭。以后众生智慧就短(浅)了,他就想想这个经是假的,他就不念了。大家都不念,都不印,这不就灭了吗?佛在几千年前就说了这个经先灭,《涅槃》也要灭。但是这样一个最殊胜的、这么极圆极顿、最奇特的,佛以大慈悲哀愍咱们众生,还止住百岁。什么都没有了,全完全完了,还有这个经。将来的法师,你会念阿弥陀佛就是法师。那比现在要容易!众生智慧很短了。你能把四个字念全了——阿弥陀佛,你就是金刚阿阇黎,你就当咱们净土宗的大法师。你说法就是叫大家把这四个字念清楚。这个看出净土法门的重要,一直到最后还是靠这个经。所以就是说,在我们当前对于这个经予以弘扬是符合释迦牟尼、符合阿弥陀佛的本心的。

  佛都以他的慈悲让这个经住世,那么我们来弘扬它,是希望它什么?希望它住世!咱们的心就跟佛心是一条心了吧,这就叫发菩提心嘛!使得我们的心跟佛的心相同,这就是菩提心、觉悟的心。

  底下又提了:“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佛的大悲是无有穷尽的。矜哀三界,很哀愍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众生。所以出兴于世。佛还要出兴于世干什么?就是因为哀愍我们嘛!哀愍我们这欲界六道的众生,哀愍天界(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这些众生。虽然他现在不受苦,但是他轮回未尽哪,他将来一转又来了。

  关于轮回之说,我们附带说一点科学上的东西。轮回之说现在大大地被证实了。上海有一个工程师,他亲自去访问了很多。他亲自与我谈了话,亲自把这个书给了我。而且听说国外研究得很深哪。国外专有一本书,是用英文写的,里头就专讲了这些事情。就是说,人这一生,死了之后……有一则事实很有趣味:

  一个人前生是土匪。他们去问他:“你怎么今生能记得前生的事情,你前生是怎么回事啊?”

  他说:“我前生很调皮,是个土匪。碰见军队了……。”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解放,是国民党的军队。当时在抓土匪,土匪人少就跑,后面军队就一枪,从背后把他打死了。打死了之后,他就变成这一辈子的人。他说很明显的是什么呢,他前生挨枪子的那个地方,今生那儿还有一个坑。他说:“摸上去倒也不疼。我就是恨!”说:“你恨什么?”“我恨他不应该打死我!”前生的事,他还是恨!你看看这个事。关于这类事,写了一本书。另外还有一本外文的书,专记载这些事,大量的事实。

  这些事情将来慢慢跟大家说,今天没工夫说。我们绝不是迷信!我们是最科学的!现在科学家都在向我们学习,都要用我们的语言。世界上第一流大科学家,都是年轻的科学家,现在他们都在出书都在写书,他们认为,要不学习我们的东西,他的文化就没法继续了!今天没有时间,来不及说。 不过大家可以放心。不要认为我们落后于这个时代。我们是最先进的。你表面上看,好象我们落后了。其实我们多跑了一圈,我们跑在前头。你看着是落后了,你没数圈。所以三界可哀啊!天界,你看他是享福,他还是要堕落的。

  “欲拯群萌”,就是要救济一切众生。佛为什么要出兴于世?他大涅槃了,到世间来干吗?释迦牟尼佛久远劫成佛了,为什么还降王宫出世?就是哀愍咱们嘛,是不是?“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要让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这几个字非常重要!所以是一大事因缘哪,佛是以大事因缘出兴于世。什么大事因缘呢?要让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不是一种虚妄的利益。所以佛的出世,“难值难见”,你不容易遇到。“如优昙花”,不是咱们现在世界里的昙花,这优昙花很不容易见的。我的老师在日本,他看过日本的昙花,就从房顶上……所以是“希有出现”哪,不容易遇到的。“汝今所问,多所饶益。”说阿难你现在问这个问题,多方面对于大家有好处啊。再称赞阿难这个问题问得好。

  所以今天我们底下就要谈一谈什么呢,谈一谈这个“真实之利”。这是今天向大家作为供养的。

  佛为什么出现于世啊?为什么要说这个奇特法呀?并不是要故弄这个奇特,就是要为了众生得到真实之利。我们也愿意利他呀,可是我们所给人的利往往不是真实之利,暂时或者是虚妄的,有的时候甚至于还害了人的,是不是啊?惠以众生,一切众生给他一个真实之利。惠的意思就是惠施、恩赐的意思,赐给他的。真实之利,按善导大师的解释,他的偈子上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佛为什么出世?他就是要来说阿弥陀佛这个大愿之海啊!释迦牟尼佛出世就是为了这个。真实之利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弥陀的大愿海。日本的《甄解》,称善导为经家。他们非常亲热,非常尊敬善导。他不称名,称为经家、宗家等等,这种很亲、很恭敬的称呼。所谓经家就是对善导大师的尊称。(善导大师)这种独步的妙释,独步一时的、单独有的这种解释,是他人谈不到的。所以佛的出兴于世,就是要说弥陀本愿海。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兴于世,为什么要降王宫,要出家,要去雪山苦行修道,睹明星成佛,就是要说这件事。这是善导大师独说的妙解。它(《甄解》)说就是以这个弥陀本愿力作为的真实利。真实利是什么?就是指的这一句弥陀名号,这句弥陀名号就是佛的智慧。

  底下它又作了些比较,今天大家也听一听。我倒也不是说一定就是坚持《甄解》这个见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日本净宗大德有这个说法,我向大家介绍。那就是把净土宗推到最高最高了!怎么说是真实之利呢?它就说:你把世间法跟小乘法来比较,那小乘法就是真实的了,世间法就是虚假的。你要功名富贵、发家致富等等,这是虚假的。你真正地得到觉悟,小乘法断见思惑,这是真实的;可是你要是把小乘法跟大乘法来比呢,小乘只是自了,大乘要普度一切,庄严净土,成就众生,利乐诸有情,那大乘法就是真实的,小乘法就是假了,跟这相比就是假了;那么拿一般的大乘法跟《华严》、《法华》来比呢,那一般的大乘法就假了,《华严》、《法华》就是真了;那么你把《华严》、《法华》来跟弥陀第十九愿比,(弥陀发了四十八愿,这个以后再说了,有的说是二十四愿,还有的是三十六愿,不过说四十八愿的最多。第十九愿是什么?就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这是以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往生极乐世界。是第十九愿。)那这两部大经就假了,而第十九愿就真了;把第十九愿再来跟第二十愿来比呢,(第二十愿是“闻我名号”,你闻佛的名号,你“系念我国”,就想生极乐世界,已经闻佛名号了,“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那么第十九愿就假,第二十愿就真了;再把第二十愿跟第十八愿比,(就是弥陀大愿第十八愿。所以正果法师跟我说:“我到哪儿,人家要听我讲净土法门,我就讲出世三福和第十八愿。”这抓着重点了!)第十八愿是什么?十念必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念十句。这个事情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法门就在这儿,不可思议法门那就是第十八愿。这独真啊!所以这第十八愿,是真实中的真实、圆顿中的圆顿,登峰造极了,就是十念必生愿。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众生得度啊。(以上第十八、十九、二十愿经文出自曹魏康僧铠译本《无量寿经》——编者注)

  过去密宗修法讲究学显教十二年,修加行几年,然后再修法,然后去闭关。一个闭关十二年。不成就,再闭个关十二年。现在就不允许了。你出家……不允许啊。这个十念必生,谁不可以啊?所以就是说,只有这样的法,才能给众生真实之利。你只要是至心信乐,你念得少没有关系。你只要是,乃至十念。当然五逆十恶,诽谤正法不行。(五逆十恶,杀父,杀母,还诽谤正法,破坏佛教,这个人念十念往生不了。这是例外。)那很少,至少咱们这儿绝对没有。除了这,那你至心信乐,按照第十八愿,那阿弥陀佛说过,你这样要不生的话,那我就不成佛嘛。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那就兑现了。说这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所以一切经教,要是跟第十八愿相比,别的都是假,而这才是真实之利。把它称赞得登峰造极了。

  这里可能有人听了还不服气:你怎么把《法华》和《华严》贬低了?也不是贬低,法法平等。所以《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在差别中还要了解平等的意思。但是《甄解》又说了:《法华》、《华严》虽然教是这个教,讲了很快成佛的这个道,道是讲了,可是没有看见独参、研究这两部经很快就成佛的人,咱们这世界上很少见。可是依念佛而往生的人很多嘛!也就从这儿来看,这个就……所以只要是真的信得及者,你就“万修万人去”——永明大师的话。往生你就不退,毕竟成佛,是不是?而且将来一切法都灭后,还独留这个经,这个法独存。而一切凡圣,你凡夫是念佛,十地菩萨也是念佛嘛,依一个法嘛。所以有人就问过这个话,问过祖师:观世音菩萨手上拿了念佛珠,观世音菩萨念谁?(笑)有祖师回答得很好:观世音菩萨念观世音菩萨!平等的,我们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也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还念观世音菩萨?“我自个儿都不念,我怎么叫别人念哪?”(笑)这是禅宗的答话。说明凡夫跟圣人同法。我们不要老觉得自己是凡夫,圣人也是这么修。念佛就得真实之利。

  再说一点,就是这一本夏老师会集的《无量寿经》中,出现了三个真实。这就是把各个经的精华会在一块儿了,出了三个真实。第二品,来参观法会的都是些大菩萨,这些大菩萨都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开化,开,打开。化,教化。显是显露。示,开示。开化显示什么呢?真实之际——真实的本际、真实的本体。这是一个真实——真实之际。这儿是“惠以真实之利”——真实之利。后头又一个真实。后头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那时叫法藏比丘,还没成佛呢,他就发了愿。发了愿还要成就啊,他就要成就这个净土。他就“住真实慧”,安住于真实的智慧。“勇猛精进”,很勇猛、很精进。“一向专致庄严妙土。”一向,不是一会儿,有前无后、有始无终。专致,专心。来庄严净土。所以发了大愿之后就住于真实的慧,一向专致庄严净土。三个真实!这三个真实是很殊胜的:一上来就是真实之际——真实的本际;一个是真实之利——能让大家得到真实的利益;那佛是怎么成就这个净土?实际上法藏比丘——阿弥陀佛在因中,他就是住于真实的智慧。所以我们要定慧等持、福慧双修啊。这里都不离开慧。你光修定,光打坐、坐禅,这是定,你没有慧,这个就偏了。这是独轮车,不是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你光修福、光修善,而不修慧,也是独轮车。所以都不能离开智慧啊。福慧双修、定慧等持。所以法藏比丘发了大愿之后就安住于真实的智慧,勇猛精进,一向专致庄严妙土。这是三个真实。而这三个真实,正是互相联系的。为什么能够给我们真实之利呢?就是由于阿弥陀佛开化显示了真实的本际。凡是一件事情你要得到它的本体啊。你没有从体上,怎么能出相,怎么能起用?体、相、用,相、用不是从体上出来的吗?为什么能够给众生以真实之利?这是作用。他是住真实之慧,这是一种智慧之相,不是愚痴。本体呢,本体是真实之际嘛,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所以我们参禅、学道首先要大开圆解,参禅要破本参,要认识本来面目,就是要最初步地能够认识这个真实之际。那么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所以他就有真实之慧。珠子之体必然有光。智慧有光啊,它就能照嘛,所以就有真实之慧。而这个极乐净土是真实智慧所庄严成就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这样一个净土,就能给我们这样一个法门,就能给众生以真实的利益。你十念必生。生了之后,就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国中再也不会堕三恶道,而且一定是一生补处,都是阿鞞跋致,一定究竟成佛。

  所以我就常常打一个比方,以考学校为例。我有一个亲戚的小孩考大学,考了五百分没考上。他考北京的一个医大,那要五百五十分才能考取。要是考清华,五百分就行了。所以各个学校考分不一样。清华得四百来分,有的学校三百多分。所以说阿弥陀佛的国土,这个学校考分只要求一、二百分。你以这个分数考其它任何学校都不能录取,今天你考阿弥陀佛的学校就考取了!你要是连一、二百分都没有,你不是个学生,你根本不念,这不算。你也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要修福、行善等等。你总得有一、二百分。其实咱们这个释迦牟尼佛的国土,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让咱们进来啊,非要叫咱们去极乐世界?这个学校考分高啊!咱们是考不取的。念《药师经》的人都知道,《药师经》念完之后,药师说:你到我这儿来——没这个话。而说:你念《药师经》之后,你临终时,我派药王、药上等诸大菩萨护送你去西方极乐世界。那是什么道理啊?没有一个佛菩萨是自私的,说:我这要群众,你到我这儿来——这是世间的宗派。十方的佛都劝他国土的众生去极乐世界,这容易去。象那个你虽念《药师经》,你的分数考不上药师国土,他不能要你,他派两大菩萨送你去极乐世界,你到那儿进修去。

  但是它最要紧的还不是这个。如果只是考分低,那这个学校就不足为奇了。奇在哪儿?不仅要你来,而且总没有什么叫降班,没有什么叫退学,没有什么叫开除,没有什么叫学不好。个个是博士,个个是爱因斯坦。都成佛,都一生补处嘛。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好就好在这儿。我自个儿认为我是个众生,你让我考别的学校我考不取,我自个儿说我考不取。刚才那个秘书长把我夸奖了半天。夸奖了半天我也考不取。但是阿弥陀佛这个国土,我好好努力努力,现在我虽不行,我相信我真要好好努努力,佛力再加被我,我还是有希望考取的。我考取了就爱因斯坦了,绝对爱因斯坦了!没有降班等种种麻烦了。它种种条件太好了。种种都是给你增上,种种都是叫你进步,没有叫你退缘。而且你寿命无尽。现在咱们这儿是刚刚要成功了,我死了,那就不行了。我们就苦恼在这儿。他那里寿命无量。都是进步,都寿命无量,你再笨的人也成佛了!你看没有别的道理嘛。没有机会叫你退,而且你老活着。你又老不退,又老活着,你这还有不成佛的道理?所以这正是所谓真实之利。

  在这里有三个真实在。我们要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的话怎么办?你就要有真实之慧,你要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只要有真实智慧,你就能开……所以说般若很要紧。法身是本,人人都是有的。你有了般若,你才能证法身哪。所以这个真实慧很要紧哪。我们要求真实的智慧,要发这个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的心),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而这个呢,也就是把三个真实归到一句名号里头。十念必生!

  (简单一点,不说太多了。)最后一段。“阿难当知”。又给阿难印证一下。阿难你应当知道。“如来正觉”,如来无上正等正觉。“其智难量”,他的智慧是难以测量的。《无量寿经》里就有这个经文:“声闻亿劫思佛智”,阿罗汉拿一亿大劫的时间来思量佛的智慧。“尽其神力莫能测。”他的神智都用出来,还不能知道。阿罗汉都不能知,那咱们凡夫怎么能知?所以他的智慧是难以测量啊,不可知啊。“无有障碍。”没有什么地方不通达的。

  “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能于一念之间,住无量亿劫。这就又是《华严》的境界!又是科学。现在最好就好在什么地方,科学跟《华严》碰头了,就是跟我们经中之王碰头了!所以我现在有十分的信心。就是说,科学家要替我们大大地出一番力。他们要研究佛教,他们要来学习佛教。他们要继续去做很多试验,来证明佛在古代所说的这些话是符合真实的,都是真实的。刚才说了三个真实。现在最新的实验完全证明了《华严》的道理。《华严》就是因缘生法,一切法因缘生。做这些实验,你把这些原子打破了之后,有电子、有质子、有中子。把中子、质子再打破,出现二百多种新东西。这些新情况,微观世界不是咱们的宏观世界,出现了好多不是咱们人常识中所有的现象,就都证明了《华严》的情况。一切都是因缘所生的,就是条件所生的。包括你观察人也在内,许多条件出现这个情况,不是这个条件出现别的情况。

  现在证明了什么呢?现在的说法:物质是既存在又不存在!这是科学语言。这就是过去人们所认为的诡辩。“你说的是佛教诡辩。你又要说存在,又要说不存在。又要说空,又要说色,空、色两边都占,是诡辩。”现在他们科学家也这么说了,他说:物质是既存在又不存在。

  那么这就有矛盾了,存在就是有,不存在就是空。既是有,又是空。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句话,科学家用科学证实了。我的男孩子从内蒙回来,碰见一个亲戚,给他看信说:“你看见没有,这儿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可告诉你,这两句话可不是巨赞说的,(他不知道巨赞死了。)不是和尚说的,这是科学家说的。”他还是很迷信科学。其实我们比科学家高得多。他觉得和尚说的不值钱,科学家说的值钱。现在把这个物质看成是什么呢?是能量变化中的一种形式。所以心跟物又要走成一元论了,心跟物要不二了。

  古代在希腊,四千年前本来是一元论。后来就出现了个上帝,是神,科学是讲物,心跟物就对立起来,就成二元。科学跟宗教也对立起来,就成二元。现在螺旋上升,又要恢复到一元论,心跟物要统一。那跟我们就要一致,所以都要回复《华严》的境界。《华严》境界中的空间,不光是大的装小的,小的也能装大的。不但是须弥能容纳芥子,芥子也能容纳须弥。不仅是多中包括一,十个手指头包括每一个手指头,《华严》的道理,一个手指头能包括十个手指头,一能含多。这种种的道理。时间上,一刹那可以有多少万万年,多少万万年等于一刹那。现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时间就是活的,跟牛顿就是不一样。(这儿没有时间说得太多。)只要速度跟光速差不多快。光是快啊。咱们常常听到打雷,总是看见一闪时你不害怕,这雷一响你害怕:“唉!这很危险。”其实你要死的话,打闪时就死了,电在那个时候就放了。打雷那是半天之后,那是过去的事了,那是历史的事了。因为声音走得慢,光走得快,光你先看见了。其实那个时候要死就死了,那时要没死你就过去了。你再听见声音那就是马后炮了。只要你的速度跟光速差不多的时候,时间就是变的。超过了光速,时间可以倒流。所以过去所谓的科学头脑把我们限制得很死。这个实践说的是,一个人经过多少多少劫,而另一个人才过了一刹那。我们小时候都学过这首诗:

  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全文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