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恶”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灌顶经》卷十云:“种恶得其殃,合家悉疾病。”
因以前的恶业,受报应而得病,痿困于床,苦楚万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此乃罪过所招,咎由自取,非药石所能治愈,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报应病。
《灌顶经》卷十二记载,救脱菩萨告诉阿难说:“其世间人,痿黄之病,困笃著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考楚万端。此病人者,或其前世,造作恶业,罪过所招,殃咎所引,故使然也。”
智者大师,将病分为三种:
一者,四大增损病;
二者,鬼神所作病;
三者,业报所得病。
在《摩诃止观》卷八,单列“业病”一条,与四大不顺、饮食病、禅病、鬼病、魔病并列。
“业病者,或专是先世业,或今世破戒动先世业。”
文中还细数了五恶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五恶是:
(一)杀生,(二)偷盗,(三)邪YIN,(四)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五)饮酒。
佛教中五戒所防的,就是上述五恶。
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
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是:
若杀罪之业,是肝眼病;
饮酒罪业,是心口病;
YIN罪业,是肾耳病;
妄语罪业,是脾舌病;
若盗罪业,是肺鼻病;
毁五戒业,则有五藏五根病起。
业谢乃差。
业谢乃差:谢,指灭其作用,落谢之义。差,就是痊愈的意思。
从心生患者,多身体寒热、口燥等,心主口故。
从肺生患者,多身体胀满、四支烦疼、闷鼻塞等,肺主鼻故。
从肝生患者,多喜愁忧不乐、悲思嗔恚、头痛眼痛疼闇等,肝主眼故。
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通身习习、痒闷疼痛、饮食失味,脾主舌故。
从肾生患者,或咽喉噎塞、腹胀、耳满,肾主耳故。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