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子”--<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浅释收集
(一)问:有人问普门品一句‘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是说无子之人若求菩萨就能生子,若是命中注定无子之人,亦可求乎?(余萍)
李炳南老居士答:命中有子,生男生女乃其本分。命中无子能生,方是菩萨神通加被之功。(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二)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圣印法师 著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释义:如果有女人,想要生男孩子,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许下了心愿,就会生出很有福气道德并且聪明智慧的男孩子来。想要生女孩子的话,同样向观世音菩萨礼拜供养许下了心愿,就会生下了一个端正貌好的女孩子来。由于种植宿世的善根,所以能得受众人的敬爱啊!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是有如此的力量啊!
注解:「礼拜」梵语和南,或作那模悉羯罗,是恭敬之意,表现于身相。西域记说:「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手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据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礼拜是指的五体投地。
「供养」是进供资养之义。以华、香、灯、涂、果实、饮食、资财等奉献三尊,是为财供养。依大圣的言教,如教行持,以三藏的真诠,利乐群生,是为法供养。
「福德智慧」财宝充溢,善法化世,故曰福德。善知世谛,抉择事理,故曰智慧。有智而无福,则位卑而财贫;有福而无智,则识庸而见浅。智与福弥合则财位高深,名闻远播。求子众生,一定是望诞生贵子,菩萨以往昔所得福智余荫加被,故能令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便生福德智慧之男。又菩萨以福智二德庄严法身,初发心时,修六度万行,具足福德,能显法身,谓之福德庄严。修习正智,净尽无明,能显法身,谓之智慧庄严。涅槃经说:「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种庄严者,则知佛性。」
「端正有相」内政立身,幽娴贞静,曰端正;外形柔顺,和霭庄重,曰有相。
「宿植德本」宿世所植之功德善根。
「爱敬」羡慕尊敬之义。楞严经说:「十二者融形后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令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讲话:我们在念唱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决不可混入丝毫的邪念。有些人吝于布施而志愿发财,杀了人希望免罪,作了贼怕警察发觉或是其他如通奸、伪造、诬告、伤害、贪污、渎职、恐吓等等罪恶,为了防止他人发觉而去到观音菩萨像前请愿,这样的做法菩萨是不会保佑他赐以利益的。我们企图和观音菩萨感通连系,先须使我人之心直接与之感通连系方可。设若我们真心乞愿,一片至诚,那么即使过去犯了罪过,观世音菩萨也会给与救助的。所谓真心感动天地,三毒的烦恼可以化为三德的光明。在这种光明笼罩之下,即可满足以下两种的乞求,这就是二求愿的一章。
最先是说,若有女人的一段,是先以女人为中心,妇人的第一任务即是生育子女,关于这一章是完全讲的胎教。子女的教育实在也先该注意在胎中的教育。
在表面上的解释观世音菩萨可以随意送与福德圆满端正美貌的男女小孩,而实际上子女的好与坏,完全是由于自己的一心。须知宗教不仅仅是智慧的一方面,在与智慧的同时还要注重慈悲。情意兼备的女人在治理家庭方面非常得体,对于胎教也很完善。还有些没有子女的妇人,是因为因缘所限,感觉异常寂寞,取来亲戚的子弟养育,以尽到作母亲的最高义务。但有时与子女的关系好坏,也是为因缘所限,不能尽如自己的理想;于是也要依赖信仰观音菩萨来治心,以防止邪见的侵入。
儿童往往是多变的,故日本人有一句俗话:「三个小孩有一百个灵魂」就是这个意思。母亲养育儿童,首先要为儿童打定基础,当儿童尚未出世在胎内之时做母亲的就要特别注意。儿童的教育有先天后天之分,真正的根本教育是在母亲的本身教育,这也就是先天教育;以后上学校读书的学校教育是在知识上的补充给与,属于后天教育。因此可见母亲对子女的感化力是非常重大。古时候孟母三迁,目的是要转移环境,使孟子能专心读书,而不流于嬉逸,这是孟母要把孟子教育好的苦心,一共迁居了三次才找到了合适居住的环境,母亲的心是多么伟大!其实何止孟母如此,天下的父母莫不如此,谁不希望儿女好,儿女快些长大,能得成功?即使是不成样的父母都希望生育出像样的儿女,这正是人的天性和至情。也就是人的伟大地方。凡是人就应当发挥人的本性,做母亲的就应当为教育子女而努力。所以儿女在母胎里怀胎十月的事,一点都不可疏忽。
母亲在生育子女之前,乞祷生出一个好的子女,这是人的感情自然底流露。这一种感情日夜不断的希望与祈求,渐渐醇化了起来而不是一种呆板的存在了,那时便开始与佛菩萨互为相结连系起来,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感应。观世音菩萨可以直接听到孕妇心灵醇化的乞求,因此就授与了福德智慧兼备的男孩,这现象若以另一面考察其因,实即自己的心发挥了真诚的母**的最高极致。由此便知在胎内时就下了一番注意教养的准备功夫,当然可以生出良好可爱的儿童,是至为明显的道理。
女性的贤和不贤,不但是和教育子弟的成就有关,同时也是在一家之中引起圆满的或不和的因素。一休和尚曾说:「女人是世上最尊贵的,释迦孔子都是女人所生。」释尊也说出了推崇妇人的话语:「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按整段经文解释,观音菩萨应众人的请求,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但在另一面的解释,仍然不外是依据了信仰观音菩萨得到身心调和,使夫妇男女得以安心立命,开始和天地大道和合,而得以生男育女,但有时求男反而得女,求女反而得男,这也是天地自然的应报,却不是人力所能强求的。无论如何菩萨既授我们以子女,总是合于我们希望的结晶,也应当以慈悲心肠去接受。
本段经文亦可解释为我人依从观世音菩萨,先须调养美好的心性使身体壮健,使无子的得子无女的得女,那么若是生下男孩一定是福德智慧全然皆备,女孩一定是容貌秀丽心地和善,因为这都是宿世所种下了的德行才受到如此的福报,赢得众人的赞美和敬爱。
结语是「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力有多种,在此所指的是菩萨的妙智之力,这大慈大悲的妙智之力,即是观世音菩萨所具有的力量,世上一切之物在此一金刚不坏之力下没有不被屈服的,这和孟子所说的「仁者无敌」是同一的道理。观世音菩萨用了这样的伟大誓愿力量来摄持众生,又如何不使我人尊敬和感动啊!
至于德本,乃是善根功德的母胎;宿植德本,归宿于一个「信」字。我们倘能一心建立信仰,那么一切善根功德都由此发生。因此妇人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要注意到胎教的健全。可见生活的根干是包含在这一个「信」字当中。做母亲的相信她的责任,注意到胎教的重要,在怀孕的时候,决不可和邻居吵架,或是随便发怒,不然的话,儿童在胎里受了不良的影响,生出来就不会是好的儿童。反过来说,儿童在胎里不曾受到一点刺激,做母亲的也每日在愉快的气氛下过活,那么生出来的儿童一定是善良和平的。所以儿童的善恶多半由母亲的秉性决定,母亲的心情自然会给儿童以相当的感应。
根据这一意义,当然这中间还要看父母前世的因果,而有今生子女好坏的报应。宿植德本是宿世的善业,显现于现世成为德本而能使人起爱敬之心。换句话说,「宿植德本」是从生前的过去善因,成为现在的善果。所以做母亲的心理正常行为端正,不单是胎内之教而已,根据遗传学的说法,他日所生的小孩肉体和精神上都有重大的影响。故能生出有福德智慧的男孩,端正有相的女孩了。因为女孩子姿容方面比较男的来得重要,故在男的方面略去端正有相,只说是福德智慧;女的方面略去福德智慧,只说是端正有相,其实福德智慧是指的心,端正有相是指的身,两者是同等的重要,也是男女都应齐备而后方为理想的。
福是有形的幸事,德是无形的心行。在世间上,有的是有福而少德的人,虽然有很多金的钱,但还是令人讨厌,有德而无福的人,虽然是很正直,但还是有很多的不幸。现在希望固然是有福有德,但同时还要有智慧,就是有钱有德还要加上有人望。端正有相,端正是指端庄娴淑,这是说行为上的限制,有优良的表现,有相是说美好可爱的姿容。玉耶经说:「女人容貌端正者不名美人,唯心行端正,受人爱敬者,名为美人」,因此真正的美人,最重要的是求心术的端正,有著良好的心行。
这里,举出几个求观音菩萨而得子女的实际事述:
转劫论说:「宋朝时有名翟楫的人,时常绘画大士圣缘,虔诚向大士祈祷乞求子息,有一天,他的妻子梦见了一个穿白衣服的老婆婆,送给她一个男孩,她欢喜地要用手去接,忽然有一匹牛横隔在当中。醒来以后生下了一个小孩,但不久就夭折了。翟楫便去到庙中向和尚求教,和尚告诉他说:「你应当禁食牛肉」。于是他起誓合家戒食牛肉。并且在乡里修建了一座桥。后来她的妻子有了孕,又梦见以前的老婆婆给他送了一个男孩,她接过了手,一醒立即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桥。翟楫寿享九十三岁,他孩子登枓及第的时候,他还活著。
柳崖外编说:「冯京如做了西宁地方观察使的官位,那时刚好四民作乱,政府便派军队去讨伐。当时官兵获得全胜,带兵的官长正准备杀尽所有随同作乱的人,冯京如却请求不要乱杀无辜,愿以全家性命财产作保,于是后来仅杀了为首作乱的几个人。一天晚上冯京如梦见观音大士莅临,用锦绣包一男孩说:『把他赐给你吧!』冯京士想接过来时,发现有一匹牛在当中阻隔著。大士说:『你们全家应当戒食牛肉』,自此冯京如一家不吃牛肉,后来果然获一麟儿名冯云骕,日后作到了给谏的官职。」
冥祥记说:「晋时孙道德,是益州地方的人。信奉道教。年已过了五十还没有儿女,他的住宅接近佛堂精舍,某日有一个沙门对他说:『你要想求得儿女,应常以主心礼诵观世音经,就可以有显应的希望。』从此孙道德就停止信奉道教,而专心归依观世音菩萨。过了几天,即有梦兆感应。他的妻子遂有了身孕,后来果然生下一个福德俱备的男孩。」
又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居士叫卞悦之,是济阴地方的人。他向朝廷请求到潮沟地方去住。到了五十岁的时候,膝下尚无子息,他的妻子就怂恿他纳了一个妾侍,可是还是没有生育。正是失望的时候,有人指点他应恭敬诵念观音经可望感应,于是他不但持诵观音经还印了观音经送传流通一千次之多,他的妾侍后来怀了孕,生下一个极为可爱的男孩子。」
灵应经说:「有一个叫华敦的人,他妻十九年没有生育,便向观音大士哭泣哀祷,因为十分虔诚的缘故,就梦见大士手上抱了一男一女给她,对她说;『我怜悯你的虔诚,所以始你一男一女。』第二年她果生下了一个男孩,再隔一年又生下了一个女孩。」
又载:「逊清福建泉州地方,有一个知府萧玉堂,是湖南湘乡人。年龄已超逾四十大关。还是没有半个子女,他便一心向观音大士祷告。到了一天睌上,他和他的夫人都作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有一位长须的,穿著青袍的官人,头顶上顶著观音骑著一只老虎,跃登到他们的床上,一下子梦惊醒了,就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不是别人,就是全国知名道行高超,不久之前在大陆圆寂的虚云老和尚。」
(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演培法师讲述
戊三 能应二求
己一 正明应求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救七难,离三毒,都已讲过;现在讲应二求,即适应众生的两种要求,而予以相当的满足。所谓二求,就是求男求女。“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是为应二求。世间众生,没有不希望生男育女的,因为要传宗接代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家绝子绝孙,在世俗立场说,那是很悲惨的。但以佛法来说,儿女是个累赘,特别对于修行,由于儿女情长,很不易于上路。再说儿女之来,不外两类:一是来还债的,如孝顺父母,爱护家庭的子女;一是来讨债的,如忤逆不孝,消耗财产的子女。所以真正修行,不一定要儿女,但为适应世间众生的所求,慈悲的佛菩萨,也能满足众生的愿求。是以在所示现的观音中,有送子观音等。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者:就一般世俗家庭说,夫妇都同样希望有儿女的,为什么此中单说女人求男求女?当知女人求儿女的心,较之丈夫要来得真切,所以文中特别指出求儿女的是女人。妇人求儿女比丈夫心切,大概有三个原因:一、做公婆的所以娶媳,大都是为抱孙心切。如媳妇婚后久无子女,不免使公婆失望,甚至对媳妇生起憎嫌,所以女人希望早生儿女,以博取公婆的欢心。二、做丈夫的所以娶妻,是为家族香烟不断,因而终日辛苦忙碌,无非是为家庭儿女。假定妻子久不生育,不特会失去丈夫的怜爱,甚至促成丈夫另娶新人,是以求子之心特别殷切。三、女子结婚以后,如果没有儿女,不但公婆憎嫌,丈夫生厌,就是亲戚朋友之间,亦会对你生起讥笑,所以女人求子之心,确较男人来得真切。
世间若有这么一个女人,果真希望要求得一男孩,那有什么办法?经中告诉我们,只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礼拜,就是至诚恳切的五体投地,如现在一般礼佛的那样。供养,就是以香花等的各种物品供养。在菩萨方面说,对于吾人本是无所求的,还谈什么供养?但为了求福或求子,不得不表示我们一点心意。不过佛法所说的供养,不一定是财物,如能身体恭敬礼拜,口头称念名号,心中观想圣容,如是三业供养,是最上的供养。能够这样,观音菩萨就会送你一个福慧具足的男儿。生而为人,福德与智慧,是同等重要的。有福无慧,如生在富贵人家的白痴,虽有一切好的享受,但是什么不懂,如是无慧之福,只可说为痴福。有慧无福,如生在贫穷人家的秀才,虽有满腹经纶文章,但生活很困厄,如是无福之慧,只可说为狂慧。这都是不理想的。所以要求得男,必须要得福慧双全的男儿,不要得痴福狂慧的男儿,是为求子得子的真义。现在举一实例如下:
中国过去有位在家学佛的居士,名叫谭宪卿,其家很富有,而且有妻妾,但到五十岁时,妻妾均未生子。惟其财产甚多,竟然引起几个堂侄,为了争做继子,想得他的财产,已不断的在争论。谭宪卿得到这个消息,感到异常慨叹,觉得我人还在,已在争夺财产。谭是笃信观音菩萨的人,想到观音的大慈大悲,于是发心取五千元,修设大悲忏坛,虔礼大悲忏四十九天。不久,其妾果然怀孕,到时生下一个眉清目秀,聪敏伶俐的白净男孩。其妻见到礼念观音果有感应,也发心捐出一千元建白衣阁,供奉观音大士,专诚礼拜供养,后来亦生一福德智慧男儿。从此,谭家人丁甚旺,证知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能令你出生漂亮男孩的,惟愿诸位深信不疑!
不特求男可以得男,若有女人‘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谓即在这世间,假使有一女人,祈求观世音菩萨,希望生一女孩,菩萨亦能满其所愿。端正有相四字,在此异常重要,因为一个女子生在世间,其身相的端正庄严,比男众尤为重视,绝对不能有所缺陷。俗说“五官端正”,佛法说“六根具足”,都是指身相端严说的。人生于世,不论男女,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相貌丑陋难看的,总希望自己生得端庄有相的。所谓端正有相,是表示做个女子,要品行端正,尤要行为庄重。假定相貌端严而行为苟且,这是绝对不理想的。如果一个女子,相貌端庄,行为不苟,不但父母对之生欢喜心,就是别人见了亦生欢喜。从现实世间上,可以明显看出:一个三两岁的女孩,如果长得好看,人家就会喜欢逗她玩,假定又丑又脏,就不会有人喜欢她。所以端正有相,是为女子不可缺少的条件。
端正有相,以佛法说是果,有果必定有因,不会无因而有果的。这女子为什么会生得端正有相?因她‘宿植德本’的关系。宿,是指过去。谓在过去生中,做人认真,德行高超,品格清迈,而又在社会上做了种种利益人群的功德善根的事,才能感得端正有相的果报。具有这样的果报,当然就得‘众人爱敬’。爱敬两字,在这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女子生在世间,能得人人之所敬爱,实在是最理想的,亦必是贤慧庄淑的。老实说,一个女子,如专被人爱而不受人敬,那她必然是很下贱的;反之,若只为人敬而不为人爱,所谓敬而远之,慢慢就将成为一个孤独的人,自亦是不理想的。最理想的是:一方面被人所爱,另方面受人尊敬。换句话说,于爱中含有敬的成分在内,即不会随便被人轻视,或令人存不好的妄念。一个人如为人所敬爱,自然也就得到人的好感,所以在此特用“敬爱”两字,以示这个女子的才德双全。
求男而得福德智慧之男,求女而得端正有相之女,当知这是相对的讲法。实在,男人不但要有福德智慧,亦要端正有相。相貌的美满,不但是女子所希望,亦是男子所要求的。世间没有一个男子,希望自己生得丑陋,因为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同样,女子若端正有相,没有福德智慧,人生亦是不美满的。如中国谚语说的“红颜多薄命”,正是指此端正有相而无福德智慧者说。所以女子亦要具有福德智慧。不过分别来说,男子较重福慧,女人较重相好。实际应说求男便得福德智慧,端正有相之男,求女便生端正有相,福德智慧之女。妙慧童女经说:身相端严,就是这里说的端正有相;富贵尊身,就是这里说的福德智慧。可知就做人言,福智与有相,是同等重要的。
关于求女得女,现在亦举一事实说明如下:过去我国有位叫华敦的这个人,结婚将近二十年这么久,其妻始终没有生男育女,夫妇不免感到有点焦急。但是他们都是信佛的,而且对观世音菩萨,尤其有高度的信仰,于是就恳切的祈祷于观音菩萨,并虔诚恭敬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正因他们的恳切至诚,果然得到菩萨的感应。大约经过一个星期,其妻梦见观音对她说:我看你们这样虔诚求我,为使你们不至失望,所以现在特给你们一男一女,希望你们安心,别为此事焦虑!其妻作梦不久,果于次年生一男孩,再过一年复生一女。由此可以证明,只要诚心诚意的有求于观世音菩萨,菩萨无不满众生所求,遂众生心愿。我们应该相信这些事实,因这是佛于法华会上亲口所说,绝对不会骗人的。
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在事实上讲,固然如此;在道理上讲,亦可说得过去。当知此中所说的男是代表智慧,女或代表禅定,或代表慈悲,现略分别如下:
男之所以代表智慧,从世间看可以发现:男子对于事理的抉择力,的确是胜过女性的。如有某件事情发生,女子常表现得优柔寡断,不知怎样去处理才好,可是男子往往当下予以判断,应该怎样立即怎样,证明女子的智慧较弱。但从行为活动上看,则又明显的发现,女子性情较为安定娴静,不论在怎样的场合,都表现得比男子斯文。所以一般人说,男的好动,女的好静。尤其古代,常以幽娴贞静,形容女子的美德,所以特以女子譬喻禅定。因而所谓求男求女,在佛法中,应是求智慧之男与求禅定之女。这从佛经所说,可以明确的了解到这点。
如欲界的人间天上,由于散乱心的特别重,虽有一般的智慧,但缺乏如法的禅定,因而所有智慧乃是狂慧,若说为男即是狂男。至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虽有微细的定心,但因心力太过薄弱的关系,于是只有定而无慧。无慧所有的定,只可说为枯定,若说为女即是痴女。至于色界的四禅天及无色界的前三天,虽说有定有慧,定慧具足,但此定女,不能出生无漏慧男,不能解决各种烦恼,如是有漏定慧,只可说为痴男石女,仍然是不美满的,不是佛法行者所当求的法门男女。
至于出世二乘圣者所有的定慧,因为能超脱生死,所以叫无漏定慧。“但此慧男,亦只断见思烦恼,不能断根本无明;定女虽生无漏,不能入中道。所以吾人应求中道智慧男,中道福德女,不著空有。即定之慧,叫有福的慧男,即慧之定,叫有慧的福女。慧是智德庄严,定是福德庄严,到佛地位福慧具足,故称两足尊。身金色与相好光明无等伦,是即福足;四辨八音,鉴机施教,是即慧足。吾人因无中道福慧庄严,所以流入生死而为众生。谚云: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庄严极其重要。所以必须求福求慧,而又必须福慧双修。自性是所庄严,福慧是能庄严,能所不二,是名妙男妙女具足的妙庄严”。可见本品所说的求男求女,不能把它看成普通世俗的男女,而应视为智慧之男,禅定之女。
还有一种说法:男表智慧,女表慈悲。从普通男女个性看:女子的性情温和,同情心大,尤以母爱的表现,更超于男子之上,故以女子代表慈悲。所以,求男,就是求智慧;求女,就是学慈悲。唯有如是悲智双运,始能得到悲智具足。具足了悲智,即与观音菩萨的悲智相应,当然就得菩萨的威力加被,使我们的慈悲智慧,能一天天的增长起来。悲智也好,定慧也好,这都是佛法行者所应求的。所以修行人同样要求男求女,不过是求智慧之男以及求慈悲禅定之女而已。
己二 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佛说至此,再叫一声‘无尽意’曰:‘观世音菩萨有如是’伟大的威德神通之‘力’,能令求男者得男,求女者得女,丝毫不让众生有所失望!
(四)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
毛惕园居士 译解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今译)若有女人,想要求生男孩,只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就可以生下一个具备福德智慧的男儿。设想求生女孩,就可以生下一个品行端正,相貌美丽的女儿,这都是由于她前世所培植福德的根本,故得广受众人的爱慕与恭敬。
(浅解)这是约身业机显感冥应,此能应二求,礼拜供养是机感,便生男女是普应。一、能应求男。一般男女,无不注重嗣续,传宗接后,儒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处独指女人,因女人求子之心,比男人更为急切,过去封建时代,女人无子有三苦,一为公婆所嫌,二为丈夫所弃,三为余妇所轻,旁人所笑,想脱三苦,故必求男。心要至诚恳祷,口要至诚称念,身要至诚礼拜,头和两肘两膝,五体投地,三业投诚,即三业供养。还要常以香花灯果水等,恭敬供奉,一饮一食,必先供养。果能这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即感圣应,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若有福无慧则识浅,有慧无福则家贫,既有福德,又有智慧,则富而且贵,廉而能明,不仅传宗接代,更能光宗耀祖。
事证:续编第六章十九节五、编者自述:民国三十八年辗转来台:妻随子别,四十六年六月十九日,吾妻郑侣梅,求子于观音菩萨座前,礼拜供养,一心称念。至次年十月五日,果生一男,因名佛祐,字志仁,俾知蒙佛垂祐而生,必志于仁,以报佛恩!
二、能应求女。男承内嗣,女结外亲,有男无女,亦非全美。女人以生女为亲,是其同类,故欲求女。求女之法,仍为礼拜供养,故不再说。端正、是品行端正,有相、是相貌美丽。宿植德本,是由多生培植这福德的根本,故得相貌美丽,广受众人爱慕,品行端正,更受众人恭敬,若有相无品,则可爱而不可敬,或有品无相,虽可敬而不可爱,菩萨令生宿植德本之女,故得品相俱全,爱敬兼备。能应二求已完。
事证:新编观音灵感录第三篇第十页:华敦三、结婚十九年,尚未生育。妇过氏,虔奉观音大士,常拜像前,哭泣哀求,一夕,梦大士抱男女各一,命过氏曰:怜汝虔诚,以此付汝。次年生子,越岁生女,后不复孕。此常哀求男女、即得男女之实证也。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今译)佛再叫一声: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这样能应二求的大威神力啊!
(浅解)此结叹能应二求的神力。观音菩萨,有求必应,如求福得福,求寿得寿,求名得名,求利得利,所求无量,所应无边,千处有求千处应,岂仅能应二求耶?此不过略举所求之最要者为例也。约身业机显感冥应已完。
(五)普门品讲记
果纯 著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记:此下两段文,是明能感与所感。设欲求男一句,如指掌疏云:「女人无子,有三种苦:一者为夫所弃,二者为余妇所轻,三者为傍人所笑,为脱此苦,故须求也。」如世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礼拜供养下,正明感应。世人无子,则老无依,故子息乃世人所重也。是故人人宜求之,而求时必然诚恳,菩萨有求必应,故云便生。今言福德智慧之男者,意是菩萨所赐之子,其福德智慧乃超一切庸流之辈。例如有福无德,即同修罗之类,有德无智,即属愚蠢之流,有智无福,即落贫寒之家,此等均非全美,菩萨所赐乃是完美无缺。楞严云:「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案:传云:「清雍正,临川邹鲁白衣,平素虔诵观音经,遂生两子,后信力渐退,自谓所生二子非是菩萨之力,一起此念,二子即夭折,以后力加忏悔,矢愿施经,一日,其妻梦见大士抱一婴孩置于床榻,越日生一子,隔岁又梦大士,仍生一子。」
【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记:此明求女能应。设欲求女一句,意是男子承内,女子结外,若是有男无女,亦非全美,虽半子理亦应有,故须求之。
端正有相一句,是说菩萨所赐之女福美双全,此非凡流有德无相,有相无德,有德有相而无美貌。端正与有相,意义有别,端正是属体态美丽,有相是属贵格主富,如世间女子容颜端正,若无贵格之相,此等女子则落劳苦孤寒之命,此所谓「红颜多薄命」是也。若有贵格之相,而无容颜美姿,此等女子虽然富贵,但人不爱重,此也非美,总之此等女子非今菩萨所赐,菩萨所赐乃是双全无缺。
宿植德本一句,意谓此女有如是福德美貌,此乃她宿世因缘所植也。
众人爱敬一句,意谓此女有如是貌,故人人爱慕之,兼她有德有相,故人人爱而敬之,此非有美无德,人爱而加犯,又非有德无貌,人敬而厌离。楞严云:「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案:传云:「华敦第三妻妾,十九年不生育,常祷观音大士,一日,梦观音大士抱一男一女,曰:怜汝虔诚,今付于汝。隔年,果生一男,又隔年生一女,以后再不复娠。」
(六)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
宝静法师 讲述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此段文是说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所谓满二求。此处何以单说女人有二求呢?因为女人求子息的心,较男人关切。女人不生子育女,为翁姑所嫌,丈夫所欺,更为朋友讪笑。且世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女人望子望女的心至切。倘女人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的男儿。依佛法言,生儿亦是增加烦恼,但依世间法,注重嗣续,传宗接后,亦不仿于女人求男求女。观世音慈悲,亦示现而满其二求的愿哩。一心顶礼,五体投地,曰礼拜。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是为十供养。观世音菩萨,无所需求,何用供养呢?盖吾人所以供养,为求福故,如无力办供,即身体的恭敬礼拜,口头的称念名号,和意中的观想圣容,亦即是三业供养。如能恭敬虔诚供养观世音菩萨,即送给你福慧具足的男儿。如观世音菩萨示现白衣观音,送子观音是也。有福无慧,是痴福,如富人家的愚子是。有慧无福,叫狂慧,如穷人家的才子是。前生念佛明理,今生有智慧;前生能布施,戒杀放生,今生有福禄;二者双修,则福慧具足。诸位来恭敬寂静的听经,是求福;明理知义,是求慧。此之念佛,无妄无杂,一心不乱,是求福。前念后念,相续无间,字字清爽明白,是求慧。又如办居士林,做早晚功课,是求福。听经闻法,明理修观,是求慧。设若有女人恳切一心念观世音,必生福德智慧具足的男儿,不生痴福狂慧的男儿,是谓求子得子。从前有谭宪卿,家富有,五十无子,族侄争继分产,谭心不乐,于是力求观世音菩萨慈悲,以五千元设大悲忏坛,修忏四十九天,妾果举一男,白胞而生,清秀肥硕,聪明伶俐。其妻又以一千元建白衣阁,旋亦生子,从此人丁两旺。如南通张孝若,亦是他父啬翁先生祈求于狼山观音岩才生的。又昔有一女人,无子,夫妇祈祷于观音像前,夜梦观音以盘盛儿相送,女人正欲接收,忽有一牛,奔驰而来,致未接到。醒来有孕,生儿没几日夭亡,盖因夫妇平日喜食牛肉故。于是夫妇相戒,一心素食,后果生子育成。是知欲求子息,固应常念供养礼拜观世音菩萨,尤须戒杀放生,布施行善,持斋求福,方得感应如响,应念即成。
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的女子,宿植德本,大家敬爱。女人求子则有子,何为又欲求女呢?方今男女平等,女权伸张,男女正无轩轾。试看近来女人从党从政从学的,不计其数。而且男子在外,生了女子,可与母亲,朝夕相伴。所以既有其子,复欲求女的。女子不重妖冶,必须品行端正,相貌庄重,一望而知其有福德智慧。五官不缺,面貌雅正,叫端正。品行不苛,行为庄重,叫有相。若端正无相,人不爱敬;有相不端,人必轻贱;所以一定要端正则爱,有相则敬。宿植德本,即宿世培植贤德的本根。现在虔诚听经念佛,培植德本,根深蒂固,乃可感生才德双全众人爱敬的女子。须知女人被人爱而不敬,叫贱;敬而不爱,叫远;故必具足,乃能众人爱敬。但依佛法讲,世间万法幻化,好儿女是还债来的,恶儿女为讨债来的,多一儿女,即多一烦恼。修行人以有儿女为牵累,无儿女为自在。此说与世间法,则异其趣。观世音菩萨,不但满世界上求男求女的愿,且满学佛人求法门男女的愿。男表智慧,女表禅定,欲界众生,散乱心重,有慧无定,叫做狂男。无色界众生,一味著定,有定无慧,叫做痴女。色界四禅天,有定有慧,而且平等,但此定女,不能出生无漏慧男,不能断烦恼,名叫有漏定慧,亦不过痴男石女呀,此非所求的法门男女。二乘人定慧,能超生脱死,名叫无漏定慧,以可生无漏法,断见思烦恼,了生死故,但此慧男,亦祗断见思烦恼,不能断根本无明;定女虽生无漏,不能入中道;所以吾人应求中道智慧男、中道福德女。不著空有,即定之慧,叫有福的慧男;即慧之定,叫有慧的福女;慧是智德庄严,定是福德庄严,到佛地位福慧具足,故称两足尊。身金色与相好光明无等伦,是即福足;四辨八音,鉴机施教,是即慧足;吾人因无中道福慧庄严,所以流入生死,而为众生。谚云:「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庄严极其重要,所以必须求福求慧,而又必须福慧双修,自性是所庄严,福慧是能庄严,能所不二,是名妙男妙女具足的妙庄严。欲求慧男定女,唯有身礼口称意念,三业供养观世音菩萨,便可成功。所以释迦佛再呼无尽意说,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威德之力,众生能恭敬礼拜,福不唐捐。唐,虚也,空过也。捐,弃也。众生礼拜供养,必不虚弃,求男求女,必应所愿,纵以种种关系,未能立刻应验,然其善根已种,一旦因缘成熟,亦决不空过的啊!
(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说
净心法师
己四 能应二求,分二
庚一 别明应求,分二
辛一 求男得男
上面将观音菩萨,「能离三毒」文中的意义解释好了,现在接著要解释「能应二求」文中的意义。「能应二求」下,又分二科:一、「别明应求」,二、「总结神力」。「别明应求」下,又分为二科:一、「求男得男」,二、「求女得女」。兹解释第一科「求男得男」文中的意义。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这段文是说明观世音菩萨,不但能救济众生的三灾、四难和三毒的苦恼,而且也能使祈求子息的妇女,满其所愿。
「若有女人」:「若有」是如果有的意思。「女人」是指已经出阁的妇女。
「设欲求男」:「设欲」是假设想要的意思。「求男」是希求有个男孩子。世间的妇女,如果没有生育男孩的,就希求能生得一个男孩子。
「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礼拜」是以身体来顶礼。「供养」是以香花茶果等物质来供奉,或者在三宝门中执役效劳。世间的妇女,如果希求生个男孩,就得礼拜供养这位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便生福德智慧之男」:「便生」是就会生的意思。「福德」的「福」是福报,「德」是善行,修善行所得到的福利,叫做「福德」。「智慧」是「愚痴」的反面。礼拜观世音菩萨,就会诞生一个既有福德,又有智慧的男孩,所以说「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世间的人们,无论男女,都很注重生育子女,以传宗接代的,因为这是人伦的俗习呀!尤其妇女家,对于求子的心,比较男人还要急切。因为身为妇女而不会生育,就有三种痛苦:一、为丈夫所轻视抛弃;二、为翁姑所嫌;三、为邻近妇人所讥笑。因为妇女家,求子的心比较急切,所以在这里单指女人求子嗣来说。而必定要求男者,因为家无男儿,就有:一、年老无人服侍,二、家业无人付嘱,三、身后宗嗣断绝等三种可畏的事。所以没有生育男孩的妇女,就希望能诞生一个男孩。
释尊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如果有妇女家,想要求得一个男儿,只要他肯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菩萨就能满他所愿,而生一个男儿了。可是如果生一个平平凡凡的男儿,并不足为奇,所可贵的是,求观音菩萨所生的男儿,是有福德、有智慧的男儿呢!有福德就富而且贤,有智慧就是贵而且哲,四美具足,可以说是世间上稀奇少有的男子了。
生在世间上做人,如果但有福德而没有智慧,就是痴福。有一种人,生来很有福报,人也良善,可是生得不聪明,这是痴福。有的虽然很聪慧,可是缺乏了道德心,又没有福报,虽有满胸的希望和计划,却一事不成,这更是人生的缺陷。观音菩萨能将福慧双全的男子,赐给没有儿子的妇女,由此可见,菩萨对众生的恩惠,是山高海深,无穷无尽的。
据现果随录记载:在清朝初的时候,有一位谭宪卿,是一位很富有的长者,因为他们夫妻到了半老的时候,还没有子女,所以族亲们争著要分他的财产,宪卿为此而困扰不甘。于是,费了五千金,设大悲忏坛,礼拜大悲忏四十九日,以此功德,祈求观音菩萨赐与子息。果蒙菩萨的感应,当年妾遂生一子。他的妻儿又发心捐舍一千金,修建白衣阁,过了没有多久的时间,也生一子。这就是观音菩萨,能应求子的妇女,赐与子息的证明。
辛二 求女得女
【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这段文是说明观音菩萨,能应无女儿众生的要求,而赐与女儿的意思。
「设欲求女」:「设欲」是假设想要的意思。「求女」是希求有个女孩子。世间的妇女,如果没有生育女孩的,就希求能生得一个女孩子。
「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便生」是就会生的意思。「端正」是端庄正经,拣别不是娇慢惯养之类,这是约贞静娴淑的品德说的。「有相」是有好的相貌。如果没有女儿的妇女家,想要求得女儿,就会生得一个端正有相的女儿。在这句的上面,应该要有「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一句,在这里所以省略者,是鸠摩罗什法师译法的巧妙。
「宿植德本,众人爱敬」:「宿植」是宿世所植。「德本」是善行的因。凭什么会转生为端正有相之女呢?这是因为前生种了善行之因所致呀!「爱敬」是被人看了,既爱而且敬。爱敬就是虽然被人看了,会生起亲爱的心理,但不敢随便干犯她。
依世俗来说,男承内嗣,女结外亲。如果只有男孩而无女儿,也是美中不足之事,所以女儿虽属半子,也有祈求者。而没有女儿的人们,只要他们肯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菩萨就会满其所愿,而赐与女儿。而且其所赐与的女儿,不是平庸的女儿,而是一个品德端正,形相尊贵的女儿。这是一个使人既亲爱又敬畏的女儿呀!如果但使人爱而不敬的话,就是虽然有端妍之貌,而无福德之相。如果只有使人敬而不爱的话,就是虽然有福德之相,而没有端妍之貌。能够使人见了生起亦爱亦敬的心理,必是福德智慧都具足的人,这是宿世培植众德之因所致啊!
(八)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释
宣化上人 讲述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释迦牟尼佛讲过以上的经文后,又叫了一声无尽意菩萨说:「观世音菩萨有前面所说的救七难、解三毒的种种威神力量,他还有很多很多饶益众生的神通妙用。因为这个,所以众生心里应该常常念观世音菩萨。」在这里大家都要特别注意呀!「常应心念」:不是口头上念而心不念。若能心念口不念亦可。总之要念兹在兹,永远记得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假设有这样一个女人,她想要求一个儿子。怎样求法才能如愿?就依照法华经上所说的一个法门,即是要礼拜,并以香花水果等,供养观世音菩萨,自然会得到一个福德智慧具足的男孩。若求女孩子,就会生一个相貌端正,鼻子长得像鼻子,眼睛长得像眼睛,耳朵像耳朵,嘴巴像嘴巴的女孩。那么说难道眼睛还有不像眼睛的道理吗?若不信,试看有的三角眼,更有的鹰鼻子、小耳朵、大嘴巴,甚至有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都长到一起。你说像这种相貌丑怪,教人见了都骇怕,这就叫不端正。
「宿植德本,众人爱敬」:为什么会生端正、庄严好看的相呢?这都是因为在前生,或者买过香花,用种种庄严具供养诸佛菩萨。由于往昔供佛积聚功德,故感生生相貌圆满,庄严好看,人见人爱。
(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森下大圆 著
释星云 译
3、二求愿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冥益的第三章是二求愿。
「供养」,是进供资养之义。有三种供养:
一、庄严堂舍,恭敬供养。
二、读经礼佛,修行供养。
三、饮食衣服,利益供养。
本文中有一句叫「福德智慧」:
「福」是有形之德,即身上衣食住之德。
「德」是无形之德,即心具圆成之德。
「智」是慧之体,即向慧选择判断之力。
「慧」是智之用,判别善恶邪正的功用。
照这段文读来,若有女人,欲生男孩,许愿观世音,即能生漂亮的男孩;欲生女孩,许愿观世音,亦能生美丽的女孩。本文不外说的这种利益。男,是标示智慧;女,是标示慈悲。如欲求清净智慧,以诚心,诚意,礼拜供养观世音,通达观世音,所通达的诸法宝相之理,把这个尊敬,确信建立起来,即能得到圆满的真智,平等的大慈悲。如果欲得大慈悲,当常以观世音的心为心,永不远离的精进下去,则自然会生起受人尊敬的慈悲心。如果身口意合而为一的礼拜供养,则观世音也就不会离开自己。
在一心称念观世音的时候,天地万物成为一位观世音,自己与观世音之间,没有区别,没有障碍,当此之时,观世音的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在自己也能显现了。
寅法禅师把这段文作为一种胎教。那就是求子的女人,把心归向大智慧,大慈悲的观世音,驱除种种的迷妄,远离一切的邪见,由此,如果是生男孩,则是福德智慧圆满;如果是生女孩,则是端正有相,受人爱敬。这段文,除了神秘的灵验冥益之外,也可这样从现实的方面解释。
尤其这「宿植德本」,是说宿世的善业,显现于现世成为德本,而能使人爱敬。所以在佛教中,所谓生前宿世(过去)以及从生至死(现在)死了以后(未来),通于因果关系,所以此「宿植德本」,是从生前的过去善因,成为现在的善果。孩子在母亲胎内,在未生以前,那个将要做母亲的女人,如果心理及行为端正,则不单是胎内之教,依遗传的道理来讲,所生的孩子的肉体与精神都有影响,所以这段文应该特别注意。
根据这段文中所说,在男的方面,有福德智慧,在女的方面,是端正有相。这是因为,女的在姿容方面比男的重要,所以略去福德智慧;在男的方面略去端正有相。其实,福德智慧是指的心,端正有相是指的身,这二者都应具求的。
福,以有形之幸事为主;德,是无形的心行。在世间上,有的是有福而少德的人,虽然有很多金钱,但还令人讨厌的;有德而无福的人,虽然是很正直,但还是诸多不幸的。
现在所希望的是有福有德,并且要有智慧。就是有钱有人望再要加上贤德。端正有相,是指的美好姿容,限制行为谓之端。这里应注意端正二字,因为在佛教中,是不光取姿容的,好比玉耶经中说:「女人容貌端正者不名美人,唯心行端正,受人爱敬者,名为美人!」因此,所谓美人,不光是美好窈窕庄重的姿容,而更要的是端正、贞静、幽娴的心行。释尊讲到此处,又告诉无尽意说:「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
以这一句,收结前文。因有众生,恐持名无功,所以再说这若有众生,恭敬礼拜,则功不唐捐。唐捐是虚费的意思,功不唐捐,即是功不虚花。
七难以下,皆是说明身口意三业的观世音的冥益,起初七难是从外来的,所以在口称诵观世音菩萨;三毒是从内起的,所以在心常常观想忆念观世音菩萨;二求愿是身求,显示身行恭敬礼拜。此即把身口意三业一致相应,由此而能受冥护的利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