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善回向


 2011/12/31    下载DOC文档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苦灭道圣谛第四句:

  【或名善回向。】

  『善回向』,也是菩萨修因的总的德号之一。「回向」我们很熟,为什么?每天都要念回向偈,一天至少要念两、三遍,哪有不熟悉的道理!可是念是念了,你懂得什么叫回向?尤其这上面加个「善」字,善加在这上面,意义就不平凡,真正不可思议。

  我们先来谈谈回向,经论里头佛菩萨常讲回向有三处,回是回转,向是方向,回转向著哪一个方向。佛告诉我们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是「实际」。实际就是自性,要回向自性;换句话说,不离自性,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第二,回向「菩提」。菩提是觉悟、是智慧,菩提是梵语;换句话说,我们所有一切的修持,求什么?求智慧。回向实际,就是我们要求与性德相应,与自性相应。第三,回向「众生」,决定要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修持,我们所求的,求愿就是这三桩事情。今天我们虽然每天回向偈念好几遍,与这三条相不相应?难了!所以,回向只有言语,真的有口无心。果然要是有心、有愿,你在修行过程当中,你就有很大的成就。这个成就,就是一般讲的契入佛的境界,悟入心性。

  我们今天念佛,功夫不能成片,学教不能开悟,什么原因?我们天天回向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我们的修学就会有非常好的成绩展现出来。学习过程当中,学习包括我们的生活,包括工作,包括处事待人接物,与自性相不相应?回向实际就是与自性相应。与智慧相不相应?那就是说,与烦恼轻、智慧长相不相应?与众生相不相应?我们每天的修学是不是给众生带来幸福,带来真实利益,有没有?诸佛菩萨的回向决定落实,我们每天干的落空了,不知道回向。那我们再看看,我们天天念的回向偈,回向偈是祖师大德,都是大彻大悟的人;换句话说,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做的,他们的回向。我们天天念,不懂得意思。

  头一句,「愿以此功德」,所以先要问问你,你这一天有什么功德?这一句是能回向。我今天有什么功德,总不可以拿烦恼习气去回向,今天我做了些什么好事可以回向的?「庄严佛净土」,这句话就是回向实际。佛净土是什么?法性土,也就是说与法性相应就庄严;与法性不相应的时候,那不是庄严。这八句偈里面,所包容的无限的深广,称性,称性哪有边际!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两句是回向菩提,是自性里头本具的智慧、德能。没有真实智慧,哪里知道报恩?与性德不相应,他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恩德,更不知道虚空法界、刹土众生跟自己是一体。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他怎么会有「下济三途苦」的这个意愿,这个愿心生不起来。所以这两句回向菩提,大菩提心生起来了,那个现象就是这两句,报恩、度苦。度苦,「下济三途苦」也是回向众生。这四句偈,前面四句偈,第一句「庄严佛净土」,回向实际;第二句「上报四重恩」,回向菩提;第三句「下济三途苦」,回向众生。你所做的,「愿以此功德」,这个功德是什么?我们用一句话来说,如教修行,这就是功德。佛在经典上怎样教导我的,我完全接受过来,我把它落实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这就是功德。我真做到了,我把这个回向给与自性相应,与菩提相应,与一切众生相应,真正利益众生。

  底下那一首,那是劝导别人的,「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这是一个愿望,希望见到我的这些众生要学我,跟我一样,我们都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就是回向心。回向实际,回向菩提,回向众生,真正的菩提心;「四弘誓愿」也是真正的菩提心。最后这两句是自他大圆满,「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究竟圆满!这个圆满,是三个都圆满,与性德圆满相应,与菩提圆满相应,利益众生也是圆满相应。

  「善」是什么意思?善就妙了,善是念念回向,不一定要去念这个回向偈,特别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古大德曾经说过这个法门叫「不回向法门」。也就是说,念佛人二六时中就是这一句佛号,念完了要不要回向?不要。为什么不要?他念念句句都是回向。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用意何在?求生净土,求生净土这一念就是回向。我是念念为求生净土,岂不是念念都是回向,还要什么回向偈?回向偈八句意思都在这一句名号之中,这一句名号圆圆满满包括了。我念佛号就是为这个,我求生净土也就是为这个,我亲近阿弥陀佛,圆满成佛道,还是为这个,就是为庄严佛净土,为上报四重恩,为下济三途苦,我就为这个,除这个之外,什么都不为,这叫「善回向」。我们懂不懂?

  我们天天念这个回向偈,八句两首偈,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愿望,我们的祈求,在不在其中?如果只知道念这个回向偈,精神、意愿、祈求都没有,这个回向不就是有口无心吗?「善」这谈不上!善是念念相应。古大德常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如果我们连一念都没有,这回向偈叫白念,就像古大德所说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功夫为什么不得力?你没有心,你没有愿,没有这个祈求,就是没有行。你的心、愿、祈求都没有,口念有什么用?

  我们看到这个名词,这个名词是菩萨修行证果的总名称。为什么回向是菩萨修行证果的总名称?佛法术语里面讲,「总持法门」,总一切法,持一切义,现在人讲总纲领、总原则、总方向,总持包括这些意思在里头。「善回向」这一句是菩萨修行总持法门,这里头每一句都是总持法门。我们从这么多名词,这么多意思在里头,你才晓得,真正体会到大总持法门。佛法里头,梵语称为大陀罗尼,翻成中文意思是总持,总一切法,经里头所说的字字句句,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这里头无量无边的义趣,一句话包括了。他这每一句都包括一切法、一切义,一句话里头含无量义,这叫善。

  古大德这个回向偈,两首偈八句,不可思议,做得是真好,做绝了。言语这么简单,法义这么圆满,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们一堂功课做完之后,念这个回向偈,这一堂功课认真去做,那就是功德。诵经、学教,古大德说,怎样有功德?随文入观;换句话说,你念了之后,真的把你自己的思想、见解、观念转过来了,这就是功德。我这一部经念下来之后,我就学到如来知见,《法华经》上讲「佛知佛见」,把我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换成佛知佛见,这是功德。为什么天天要念,天天要学?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习气太重、太深了,伏不住。念一遍,好像刚刚伏住,两天不念的话,妄想杂念又起来了,天天要干。一遍不够,两遍,两遍不够,三遍。所以,真正有毅力的人要改造自己,改造自己是超凡入圣。自己劣根性太重,那怎么办?勇猛精进。

  一天,读《无量寿经》,一天读十遍,一天读二十遍,这就是密集的薰修。一遍一遍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烦恼习气压了,这样干法。一天十遍、二十遍,干上个三年、五年,真的把它压平了。烦恼习气有没有?有,不起作用了,这个时候叫功夫成片,不起作用。功夫不能间断,还要依旧加强,再有个三年五载,烦恼真的没有了。它产生变化了,变成什么?完全变成佛菩萨教诲。你要听懂这一句话的意思,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变成了佛菩萨的教诲。我这句话多重覆几遍,你多听听,看你懂不懂这个意思?这就是个转变!烦恼转变成菩提,转烦恼成菩提,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烦恼习气,转变成跟佛陀教诲一样。

  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诸佛菩萨的教诲,不是他的经教,不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的《无量寿经》,也不是阿弥陀佛讲的,是自性里面本有《无量寿经》显现出来。显现出来跟诸佛菩萨所讲的一模一样,这叫大开圆解,这就是宗门所讲的明心见性,你的性德圆满流露出来。这一部经现前了,再给你说,部部经都现前,不就是讲吗?一经通一切经通。那试问问,我们凡夫一生能不能做到?能,肯定能!能为什么做不到?是你没做!你能勇猛精进吗?你能一天把《无量寿经》念二十遍、三十遍吗?古人讲的,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你不肯用这功夫,这个境界当然不能现前。谁肯干,谁就能得到。

  当然这里头有客观环境,客观环境就是业障!我想做没有缘分,毕竟这个身体是个肉身,业报身,业报身他要吃饭,他要生活。我要是干这个,专心干这一门,我的生活从哪里来?谁能照顾?这就是外缘,外缘是要有护法!谁肯发心照顾你?我希望我能干三年,我能干五年,五年的生活要有人照顾;没有人照顾,你想干,难!你还要为生活奔波,还要为这个操心;换句话说,你的功夫有夹杂,夹杂就很难成片,不是不能成片,难!三年、五年不容易做到,总得个十年、八年,甚至於二十年、三十年,夹杂。不夹杂,三、五年就成就了。

  这个缘可不是容易遇到的,今天纵然在寺院里面都不行。寺院里头也不能白住白吃,寺院里还要分一份工作给你做。古时候行,古时候寺院是成就人修道的,你真正发这个大愿心,常住供养你。你每天诵经,你每天拜佛,一天拜三千拜,一天念三十部经,常住供养,所有一切执事你不要做。从前有这个环境,现在没有了!为什么?现在人不相信你,你说我每天拜三千拜,没有人看到你就休息,没有信心。你说我每天念三十部《无量寿经》,你是真的念,还是假的念?因此,你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没有这种真心诚意,不起感应,没有人护持你。所以,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要求真实的感应,你真做,自然有感应。没有人?没有人,佛菩萨来照顾你。

  你们看看虚云老和尚的年谱,他诚心诚意去朝五台山,三步一拜,拜两、三年才走到。这两、三年当中,保不住身体不生病。路上生病,旷野里头连个村庄都没有,那真可怜,生死关头。遇到一个叫化,叫化来照顾他,来帮助他,等他身体病好了,恢复健康了,那叫化走了。到五台山之后,才知道这叫化是文殊菩萨。所以,你诚心诚意,不怕死、不怕难,到真正有困难的时候,佛菩萨现身来照顾你。所以一切法要从真实心中作,不能掺一点假,不能有丝毫虚伪,你才会有感应。佛经上讲的这句话,《楞严经》上说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孟夫子所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要反省,你要检点,你要找出毛病究竟发生在什么地方,你能把这个因消除,果地上自然一帆风顺。

  世出世法第一个,「真诚」,没有真诚一切都落空。大圣大贤教导我们,「一切皆从真实心中作」,这句话重要。离开真实,你怎么能证到正果!虚妄决定不能证正果,正果要真实心中作。活要活得真实,工作要真实,待人接物要真实,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点点滴滴统统要真实,真实就是自性,用真实就与自性相应。自性是真的,真与真相应,才能明心见性,才能见性成佛;虚伪不行。我们要想在这一生成就,这个道理不能不懂,这桩事不能不透彻,不能不明白。然后你自然知道从哪里下手,自然知道怎样用功,不需要去问人。

  经教,是诸佛菩萨亲身的教诲,展开经卷就是接受佛菩萨真实教诲。这桩事情过去有人问过印光大师,大师怎么教他的?只讲两个字「诚敬」,这是入道的秘诀,「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不自欺,这太难太难了,自己欺骗自己,诚就没有了。诚没有了,纵然表现的敬,那个敬是虚伪的,不是真的。果然有诚意,这个敬是自自然然生出来的,绝对不是假装的。虚伪假装,装得再像,不能持久,总有一天被人拆穿,拆穿之后一文不值。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一切法从真实心中作,一切法从真实心中成就。这些都是「善回向」。

  每天功课完毕,念回向偈,要懂得回向偈里面的真实义,然后你才能真正做到随文入观。读到这个句子,听到这一句,在内心里头就起作用。你不懂这个意思,你虽然念,虽然听,耳边风一样,不起作用,那就叫白念了。真懂得这个意思,真起作用,与性德相应,与菩提相应,惠予众生真实利益,与这个相应,这就是真实功德。千万不要以为我们自己动一个善念,说一句善言,做一桩善事,好像与别人不相干,那就错了。现在我们懂得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在科学里面讲都有波动。这个波动是善的,是美好的,这个善再小、再微弱,它的波动都周遍法界。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才晓得回向偈里面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不是一句空话,你的善念、善意、善行真起作用。

  我们看到众生苦难,还是不能避免。没错,众生苦难虽然不能避免,你懂得吗?他的苦难已经减轻了一些。我们自己做的功德愈大、愈真、愈纯,他得的利益愈大。因此,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小善,不做;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小恶,无所谓。再小的恶,那个恶的波动给众生增加苦难;极小的善,给众生带来消除业障,化解灾难。这桩事情,我们可以从近代许许多多科学家研究报告里面得到。

  前几个月,也是最近,有个同学送了本书给我看,西方跟印度一些学者研究植物,发现植物有灵性,植物有见闻觉知,植物也有感情。这一片树林当中,你要是去砍一棵树,它周边这几棵树都感觉到很悲哀,都感觉到很痛苦;植物如是,矿物亦如是。我们以善意对待这些花草,连附近的花草都有喜悦的感受表现。我们以不善的意念,「我讨厌它,我要把它砍掉」,你还没有砍,有这个意念了,它自己本身当然很苦,围著它周边的这些花草都感到很痛苦,都感到很难过。科学家做实验,实验出来的。我们知道不仅是植物,连矿物都如是。

  所以,佛在经上讲的那一句话,「境随心转」,这个境包括动物、植物、矿物跟自然现象,跟我们起心动念不是没有关系,有密切关系。所以,念头不能不善,存心不能不善,行为不能不善。我们的心意、言行善,没有一样不善。你所接触的人善,他有感应,你所接触的一切动物、植物也善,甚至於你居住在这里,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善,这是说明《华严经》上所讲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两句话是总原则、总纲领,我们都能记得,也都能说,但是没有办法得受用,这是什么原因?你知之不够深,你了解得不够透彻。果然了解得够深、够透彻,你一定会依教奉行,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破迷开悟是功,离苦得乐是德,真实功德!以这个功德,实际上不必要作意去回向,自自然然感应所有一切现象,它都产生变化了,这叫善回向。你看这个「善」微不微妙?不需要作意去回向,自自然然与性德相应,与菩提相应,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了,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不就是回向众生吗?妙绝了。为什么?因为整个宇宙是一体,我们常说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一体,这一体就是法性。所以,只要与法性相应就是善;与法性不相应,不善。事上有,理上无;相上有,体上无。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一九卷)B集  2003/10/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017-1119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