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上)——手机学佛网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宣化上人;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上)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上)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壹。经前悬谈

       经有很多种名字,有通名,又有别名。别名就是一个特别的,是它独有的;通名就是一个普通的,是共有的。什么是别名呢?好像现在这一部经,“佛说阿弥陀”就是个别名,也就是一个独有的名词,只有这一部经叫这个名,其他的经都不叫这个名。那么“经”这一个字,就是个通名,是共有的,哪一部经都有这个“经”的名字,所以叫通名。通,就是通于诸经,所有的经都叫这个名;别,是别于此经,就单单这一部经叫这个名字。

       这一部经,你不要把它看得简单了,这部经是丛林里边作为晚课的一部经典,就是晚间必须要念的。尤其这一部经是佛说的,那么说经,有五种人可以说经,不过其余四种人所说的经典,必须经过佛的印证,然后才谓之“经”。如果没有经过佛给印证过,就不能称之为“经”。

       五种人可以说经,是哪五种人呢?第一、佛可以说经。第二、佛的弟子也可以说经。第三、天上的人也可以说经。第四、一切仙人也可以说经。第五、化人,化就是变化出来的,化人可以说经。不过佛的弟子、天人、仙人和化人所说的经典,都必须经过佛来给印证,这才叫经典。

       这一部经是佛亲自说的,也不是天人说的,也不是化人说的,也不是仙人说的,也不是佛弟子说的。这部经是佛金口所宣,是佛不问自说的妙经。其他的经典都有人请问,唯独这部《弥陀经》是不问自说。为什么不问自说呢?因为这个道理太玄妙了,一般声闻人的智慧达不到,一切的菩萨也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就没有人请问净土法门这种的因缘。那么没有人请问,这种法又应该说了,到了时候了,所以佛就说了这一部经。

       这一部经在佛教里非常重要 , 怎么样个重要法呢?这佛法将来都会灭亡的,最先灭的经典就是《楞严经》 ── 《大佛顶首楞严经》先灭。为什么《楞严经》先灭呢?因为一切的魔王最怕的就是〈楞严咒〉,那么《楞严经》没有了、灭了,〈楞严咒〉当然也就没有人会念了。以后就继续一切经典都会灭了,虽然有纸,但是没有字了,这个字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都跑了,没有了。现在白纸有黑字啊,等佛法灭了、经灭的时候,这个纸是有,字就没有了,灭了。所有的佛经都灭了,最后就剩这一部《阿弥陀经》,所以《阿弥陀经》是最后才灭的。

       它在世界上多存一百年,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然后《阿弥陀经》也灭了,就剩下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在世界上又多存一百年,以六字洪名又度了很多的众生,无量无边那么多。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多住一百年,以后六个字又灭了两个字,把“南无”两个字又灭了,就剩“阿弥陀佛”四个字,再多住世一百年,然后这佛法就都断灭了,没有了。所以这一部经是最后才灭,那么它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说“佛”,怎么叫佛呢?佛,就是一个大觉者,得大觉悟的人。大觉就是所有一切,他都觉悟了,就是丝毫的迷也没有了,也就是“业尽情空是真佛”──他业障没有了,他这种情感也空了,这就是佛。你业重情迷,尽着到情上,着到爱上,这就是众生。业重情迷就是凡夫,凡夫就是众生。

      “佛”不是一种觉,他有三觉,所以又叫大觉。三觉是:一、本觉,根本他就是觉悟的;二、始觉,是才开始觉悟;三、究竟觉,就是到极点了,觉到极点了,就是究竟了。这是三觉,又可以说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一、自觉。我们凡夫是不觉,一天到晚以为自己是聪明,实际上自己是愚痴得不得了。以为自己这一回,好像是赌钱似的,“啊!可赢了!”谁不知,这是输了。为什么这样颠倒呢?就因为“迷”。这个迷,明明知道是不对的事情,他也要去做, 这就是迷。那么这个迷,越迷越深,越深就越迷。怎么办呢?你就要觉。佛也是众生里边的一份子,也是众生之一,但是他就因为不迷了,觉了,所以是佛,这叫自觉,自己觉悟了。

       自觉,自己觉悟了,这就和凡夫不同了。也就是什么呢?就是声闻、缘觉,也叫二乘人。二乘人是自了汉,自觉而不觉他,所以这叫声闻乘。

       二、觉他。这就是菩萨了,菩萨不是为自己的,不像二乘人是自了汉,自己觉悟就可以了,不想教其他人觉悟,这叫自了汉。那么菩萨发心就不同了,菩萨发心要利益一切众生,而不需要众生来利益自己,就是以自己觉悟的这个方法,去教化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也都得到觉悟而不迷的这种道理。所以这就是行菩萨道了。

       二乘人所修的,就是“苦、集、灭、道”和“十二因缘”。什么是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因缘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无明那儿来的,无明也就是不明白。你要是没有无明了,这十二因缘也都不发生作用了。因为你有了无明,然后一个挨着一个就来了,二乘人就修这个。菩萨就超出去一个阶级了,他们修六度万行。六度就是: 
     (一)布施就度悭贪。你这个人,要是尽贪,尽想贪心,舍不得,那你就要舍;你若不舍,这个悭贪就度不了。所以布施度悭贪。

     (二)持戒就度毁犯。

     (三)忍辱就度瞋恚。你这个人要是脾气太大了,就应该修忍辱行,凡事忍耐一点,不要一天到晚都是那个阿修罗的样子,总想发脾气。和任何人,不讲话则已,一讲起话来,那个牛眼睛就瞪起来了,眼睛瞪得像牛眼睛那么大。这都是修罗的境界,修罗的样子现出来了。这就要修忍辱。

     (四)精进就度懈怠。你懒惰吗?懒惰就要学得精进一点,就把这个懒惰度过去了。

     (五)禅定就度散乱。你东想西想,尽打妄想,那你就要修禅定。你有了定力,这妄想就休息了;你定力没有,这个妄想它就作怪、造反了。你有定力,这些个妄想、散乱都没有了。

     (六)智慧就度愚痴。最要紧的,你要有智慧,要有般若的智慧。你有智慧就不愚痴了,你若愚痴就没有智慧。所以我本来没有智慧,但是现在我生出来智慧;生出来智慧,就把这个愚痴度了,没有愚痴了。你光明就把这黑暗给度过去了。光明就是智慧,黑暗就是愚痴。

       所以菩萨就修六度万行──自觉、觉他了,这和二乘人不同了。

       三、觉行圆满。觉满,就是妙觉了,就是佛。佛,是既能自觉圆,又能觉他圆,所以也叫觉行圆满。觉也圆满,所行的也圆满,觉行圆满,所以成佛。

       佛的大概的意思就这样子。要是具足说起来,“佛”就叫“佛陀耶”,也就是 Buddhaya 。因为有的人欢喜简略,不单中国人,就是西方人也有的欢喜简略,所以不说 Buddhaya ,就说 Buddha ,中国人就说“佛”。

       那么佛,讲来讲去,我还是不懂什么叫佛?你不懂吗?我告诉你,你就是佛!说,我怎么不知道呢?你不知道,就是佛。但是你这个佛,不是说你现在已经成的佛了,你是没成的佛。讲到这个地方,你应该懂了:啊,佛原来是人成的!人就可以修行成佛。所以说“觉者佛也”,人要是觉悟了,就是佛;要没觉悟呢?那就是众生嘛!这是佛字的大概意思。

       这个佛,还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你虽然是佛,但你是没成的佛,佛是已成的佛,佛是已经成佛了。你因为是没有成的佛,所以你就没有三身,没有四智,没有五眼,没有六通。佛因为从凡夫修到佛的果位上,所以佛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有的人说自己就是佛了,这是愚痴到极点的一个人!为什么?他没有成佛,就说他是佛,这岂不是自欺欺人──既骗自己又骗他人,既骗他人又骗自己,这岂不是世界上的一个大愚痴者?虽然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是你要修行;你要有三身、四智,才可以称得为佛,不是单单有了五眼或者有点神通,这就算佛了。不是的。

       三身,什么叫三身呢?就是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就是大圆镜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有这四种的智慧。六通:

       一、天眼通:得到天眼通,可以看见天人一切的动作。

       二、天耳通:可以听见天上的人所说的话、一切的声音。

       三、他心通:是你心里没讲出的话,他就知道了。

       四、宿命通:他心通是知道现在的,而宿命通不单现在的知道,过去的也知道。宿命通就知道过去的,通于过去。
 
       五、神足通:又叫神境通,这个通就是不可思议一种妙的境界。

       六、漏尽通:漏尽了,不是说好像一个瓶子里边装了水,瓶子底下有个窟窿,把水都漏出去了,叫漏尽。漏尽通,是没有漏了──本来是有漏的,现在把漏补上,没有漏了。什么叫没有漏?我说了很多次了,你没有YIN欲心就是没有漏了,你没有贪心也是没有漏了,没有瞋心也是没有漏了,没有痴心也是没有漏了。总而言之,你有八万四千种的毛病,现在这个毛病都没有了,这就叫无漏了,漏尽通。

       五眼:是天眼、佛眼、慧眼、法眼、肉眼。那么讲起这五眼,就有首偈颂说:

       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
       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
       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天眼通非碍”,这个天眼是通,通就是通达无碍,所以叫通非碍。他能看见八万大劫的事情,但是八万大劫以外就看不见了。“肉眼碍非通”,这个肉眼是看得见有所障碍的东西,天眼是能看无所障碍的东西。

      “法眼唯观俗”,这个法眼,是观俗谛理的,是观察世间一切的俗谛,观察世俗的道理。“慧眼了真空”,这个慧眼,又叫智慧眼,它能了达真空的境界。
 
      “佛眼如千日”,佛眼,不是说在佛面上长的眼睛。每一个人都有这种佛眼,可是有的开,有的没开。你开佛眼了,就好像一千个太阳那种光度,非常强烈。“照异体还同”,照虽然是不同,但是它那个本体是相同的。

       所以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你若说你成佛了,那你要具足这个本领,才可以说成佛了。若没有这个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那你还好好做一个凡夫,不要尽欺骗人,那是最好的一件事。

      “佛”是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他所说的极乐世界,是以阿弥陀佛为教主,其国土庄严。娑婆世界,怎么叫娑婆呢?“娑婆”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就叫“堪忍”,言其娑婆世界这么样的苦,这个众生真难为,怎么样忍受这种的苦呢?那么娑婆世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这个世界,是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

      “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释迦牟尼”是梵语,“释迦”翻译成中文就叫“能仁”。怎么叫能仁呢?就是能以仁来爱人,以仁爱这种的心来教化众生。“能仁”也就是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能拔除众生的苦,而给众生快乐。悲能拔苦。悲有三种:

       一、爱见悲。爱,就是这种情爱的爱;见,就是看见了的这个见;悲,就是悲愍。这是什么人所具有的?这是一般凡夫所具有的;也就是一种同情的心,又叫爱见同情。

       怎么叫爱见悲呢?因为我们人类,和你近的,你就爱他,就怜愍他;和你远的,你就不爱他,不怜愍他。所谓亲,如果有什么困苦、艰难,你可以帮助他;你这个亲戚朋友和你最好的朋友,你都可以帮助他,看见他有痛苦,你会尽你的力量去帮助他,这都叫爱见悲。可是和你远的呢?没有什么相干的人呢,你就见到他受苦,你也不管他。为什么呢?你对他没有一种爱心。有这爱心,你才能有你这个悲。

       还有,和你同类的,你就有这种爱见悲;不同类的呢,你就没有这种爱见悲了。好像对一切的畜生,牛呀、猪呀、鸡呀、鹅呀、鸭呀……,你不单对它没有一种爱见悲,而且还要吃它的肉!要把它的生命夺取了,来滋养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没有这种爱见悲了。人哪,幸而还不吃自己;不吃自己,就吃羊呀,吃牛呀,吃鸡鸭鱼呀,还没有人吃人。没有说是,人看见一个人,把他捉住了,就把他杀了,吃他的肉,这还比豺狼虎豹好一点。可是这个虎豹,它也不吃它自己同类。我们虽然没有自己吃自己,没有吃人,但是对于众生、对于畜生,可就没有这种爱见悲了。

       二、法缘悲。法是佛法的法,缘是十二因缘的缘,这是属于二乘的。二乘人,就不单有这个爱见悲,而且还有法缘悲。二乘人,他观一切的法都是从因缘生,但是“因缘无性,当体即空”,因缘它自己没有自性,所以当体即空,他就观这个法缘悲。所以他教化众生,而不着教化众生这个相,认为一切都是空的。这是二乘人有法缘悲。

       三、同体悲。那么菩萨、佛的悲又不同了。菩萨和佛这种悲,就叫同体悲,同体大悲。诸佛菩萨和众生是一个的,因为佛的法身遍满一切处,佛的心性也是遍满一切处。因为这个样子,所以我们众生都在佛的心性里头包容着。我们是佛心里头的众生,佛是我们众生心里头的佛。因为我们这个心,和佛的心是一样的,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佛的心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我们这个心也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所以佛和众生是同体的,没有分别,这叫同体大悲。

       那么释迦牟尼佛这个能仁,就具足这三种的意思。要是往宽广了说,那是无量无边,这意思是很多很多的。释迦牟尼佛的这个“释迦”,是他的姓。

      “牟尼”是佛的一个名字,这也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寂默”。寂是寂然不动;默是口不言,不单口不言,心也不思,这种境界就是不可思议的一种境界。所以释迦牟尼佛虽然说法, 但说而未说;虽然未说,可是未说而说。那么“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叫寂默,寂然不动。虽然不动,但是感而遂通;虽然感而遂通,可是常常寂默。这是释迦牟尼一个特别的名字,只有这一位佛叫这个名字,其他的佛就都不叫这么一个名字。 所以 “释迦牟尼”这四个字是别名,“佛”是个通名,每一位佛都叫“佛”,这是一个通称。

       现在讲这个“说”字。怎么叫“说”呢?为什么又要说呢?中文的“说”字,是“言”字加上一个“兑”字。这个“兑”呢,上边那两点,本来也是个“人”字,底下那个一撇,又一挑,也可以把它写成一个“人”字。这个“兑”,是“人”的“口”对着“人”来“言”,这就是个“说”。

       那么说什么呢?说你愿意说的话,所谓“说者悦所怀也。”这个“说者,悦也”,就是一个喜悦的悦,也就是一个快乐的意思。快乐什么呢?快乐把你想要说的话说出来了,这就叫一个“说”。所以“悦所怀也”,你把你所想要说的话说出来,你就快乐了;说不出来呢,就不快乐了。也就是怎么样子呢?“畅所欲言”,畅是“畅快”,把你所想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所以叫“悦所怀也”。单这一个“说”字,就叫“悦所怀”。怀,就是你所怀念的。

       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已经成佛了,这叫一个“先觉”。先觉者,先先的明白了,也就是在梦里边他先醒了。我们这一些人,在这个梦里边,还是睡大觉呢!睡大觉,这个梦没有醒,这就是“不觉”,还没有觉悟。佛呢,就是觉悟者,大觉悟者;不单是个觉悟,而且还是个大觉悟。大觉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以佛知,所以无所不知;以佛见,所以无所不见。

       那么佛觉悟了,是因为他自己修行证果,由这条路走过来,是个过来人,是个先觉者。他想用他所修的这个方法,得到觉悟的这种果位,使令一切众生都得到这种修行的方法,证得究竟圆满的菩提佛果,所以佛才要说法。那么佛想要说的法已经说了,所以这叫“悦所怀”。佛说什么呢?现在就说“阿弥陀” —— 《佛说阿弥陀经》。

      “阿弥陀”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无量寿”,又叫“无量光”。什么叫无量寿?说是《阿弥陀经》上面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这十个劫,亦有数量啊,为什么又叫无量寿呢?无量寿,这个“寿”就是他的福德。因为有寿就有福,所以这是福德无量。

       无量光,什么叫光呢?光者智也,就是智慧光,智慧光明无量。无量寿、无量光,不仅仅就是福德智慧无量,乃至于神通也无量,辩才也无量,相好也无量,道力也无量,一切一切都是无量。所谓无量无量,就是没有数量,你没有法子知道这种边际,这是所谓的“无量”。这无量,也就是没有一个边涯,也没有一个所在,无在无不在。那么无量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读算术的人应该知道,无量就从“一”那个地方生出来的。“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这是无量。

       以前有个程曦教授,他写了一本《新禅语》。他说,这个算数若写个大数目,这个大数目画一个圈呢,这个数目就大一点。譬如这一个“一”,尽画“○”,把这个天地的圈都画满了,这究竟是多少?你画,总没有边际。这一个数目,这个大数目,画一个圈就多一个数目,画一个圈就多个数目。你在墙上画,把这个地下也画满了,天上也画满了,究竟是多少数目啊?所以这个数目是无穷无尽的。

       阿弥陀佛的寿命、智慧、功德、道力,都是无量无边的。所以你想写一个大的数目,你就尽量可以画圈,画○○○○……,把这个○的数目也都没有了,不知多少○了。你画这个圈,画了不知多少圈,所以这个数目也不知道是多少了。那么不知道多少?佛很聪明的,就说“无量”,没有数量了,无量无边。所以这个数学,也没有穷尽的。现在打到太空去,这太空里头还有太空呢!那又打到什么地方去?打不完。这个数量呀,是算不穷尽的。

       阿弥陀佛的福德无量,智慧也无量,所以叫“阿弥陀”。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都是人成的佛,不是从天上生出来,也不是从地上长出来,就从人修行成佛的,这叫个“果人”。所以在七种立题里边,这部《阿弥陀经》是叫单人立题,这个单人的这个“人”,和我们这个人不同,他叫“果人”──果上的人,不是因上的人。我们现在众生未成佛,这是“因人”;修成佛了,才叫“果人”。以果人为这部经的名字,这叫单人立题。

       经,梵语叫“修多罗”,此云“契经”。怎么叫契经呢?契,契者合也,就是上契合诸佛的妙理,下契合众生的机缘。

       经有五种的意思。以前我讲很多次了,不过这个意思都没有完全讲完。为什么呢?我预备每讲一部经的时候就加一点,一点一点地往上加。因为要是一次完全都讲出来,人记不了那么多,并且以后再听经,说:“哦,这个“经”字,我懂了,就是那么样子嘛!贯、摄、常、法,法师常常就是这么讲。”这次就不是这样子。这一次讲《弥陀经》,讲“经”字有五个意思:

       第一、法本义。经,是法的根本。佛知道一切法的根本,所以必须要来说教;这个教,是法的根本,以四悉檀的方法来说这个经教。什么叫悉檀?悉,是普遍的意思;檀,是布施。所以悉檀,是普遍来布施给一切众生。这普遍布施给一切众生有四种:

     (一)世间悉檀:讲世间的法。
     (二)对治悉檀:对治一切众生的毛病。
     (三)为人悉檀:为一切众生来说法。
    ( 四)第一义悉檀:以第一义来普遍布施给一切众生。

       法本来是不可说的,没有法可说,因为以四悉檀的道理,所以佛才说法。这是法本的义。

       第二、微发义。微,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的那个微;发,发明,就是把那最微细的道理,发明出来。微发,一切玄妙的道理,你要是不讲,没有人知道。所以,经典就能发挥这最微妙的道理。

       第三、涌泉义。经,犹如涌泉一样的。涌泉是个譬喻,经典就好像在地里头有水泉,水涌上来一样,滔滔不断的,所以这叫涌泉义。

       第四,绳墨义。绳,就是一条绳的那个绳;墨,就是写字的墨。绳墨,是古来做木匠,或者石匠,必须要有那个墨斗。墨斗,就是在里边放上印色,放上墨,把线一拉出来,这个线上就有墨;再用手往前拎起来,往下把它一放,就有一趟线打出来了,这叫绳墨,也就是一种规矩。现在这种圆规的样子,也就是一种规矩,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必须要用规矩。这个经典呢,也就是人的一个规矩。这是绳墨的意思。

       第五,结鬘义。结,就是结集经藏的“结”,也就是六结一亡的那个“结”。鬘,就是花鬘的鬘。结鬘,就是用种种的花,来结成一个花鬘,香花鬘。这个经典也犹如花鬘一样,所以这叫结鬘义。

      “经” 有这五种的意思。

       又者,这个经典是一个贯穿义。贯穿什么呢?贯穿所说的义理。

       又者,这个经典是摄持义,摄持所应该教化的一切众生。

      又者,这个经也就是一个方法。经者法也,这个法是从古到现在,人都依照这个法去修行。所以有法的意思。

       又者,这个经是一个常的意思。常,就是恒常不变的。经典是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添,是天魔外道所不能破坏的,所以叫“经”,这是常意。

      又有一个意思,经者径也,就是修行的一条径路。我们人无论想到什么地方去,必须要知道去的一条径路。 好像你想要到纽约去,你若不知道这条径路,纽约本来是向东方走, 如果你往西方跑去了,你跑了一辈子也到不了纽约。成佛也是一样,你修行想要成佛,必须要知道成佛这条道路;你若不知道成佛这条道路的话,你走来走去,也走不到佛的果位上去。所以经是一条径路。

       又者,这个经,是一种典。典,就是典籍的典,就是一种一定的典籍。所以你必须要依照这个法去修行。那么这是经的大概的意思。

       又者,这个经也可以说是世界。在经里边所说的,就是世界法。

       又者,这个经也可说是一部大字典,你无论想要找什么道理,都可以到经上去找。你有哪个字不认识,你可以去这个大字典上去查。

       这个经,也可以说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这种真正的气。你若没有这个气了,就将会到死亡的边缘。这个经也可以说,它是虚空里头真正的空气。这都是经的意思。所以我们人来学经,就是换一口新鲜的空气。好像你在屋里很闷倦,到外边去吸一点新鲜的空气。经也就是新鲜的空气,我们人哪,谁也不能离了新鲜的空气。所以这个经,也是人人都不能离的。

       那么说:“我也不学佛经,我也没有学佛法,我就不吸这个空气了嘛!”你也是一样吸。因为法没有灭,这个法在世间,这个气就充满世间。你学不学,也都要吸收这个空气,因为人与人之间,都是互相交流这个空气的。好像我这口气出去了,或者你就吸到你那个肚里头去,互相交换这个空气。

       那么,我学佛法的这个人,懂佛法了,出去的这个空气里头就有佛法。你没学过佛法的人,也一样要呼吸这个空气,所以人与人都不能断绝这种互相连带的关系。这个经,也是这个意思,就好像我们的新鲜空气,也就是我们的食粮──精神食粮。

       所以,你若有愁闷的时候,有不明理的时候,你一念经,这个经上讲的道理非常明了,哦,就把你这个闷气给解散了!把你这个心给开开了,把你这个心给通达无碍了,所以这个经的用处是很多的。“经”有这种种的意思。

      “经”是一个通名,“阿弥陀”是个别名,所以经有通有别。“经”这一字,是通于诸经的名字;别,就是别于此经,单单这一部经叫这个名字,其他的经就不叫这个名字了。

       谈起佛经的名字,是很多很多的。因为佛所留下的财产──这种法宝就是佛的财产,也就是佛教的财产,有无量无边的,有很多很多的,所以这个名字也有很多,有千百种名字那么多。虽然有千百种名字,但把它总括起来,不超出七种立题。

       立题也就是命名,也就是给它起个名字。好像印度有婆罗门、刹帝利、旃陀罗……,这种种的族姓。我们这个世界,人有白种,有黄种,有黑种,有红种的,有很多种。那么这个经,总起来有七种立题。这七种立题,我们在这儿听过经的人,学过佛法的人都知道。你若没听过经,没学过佛法的,就不知道了。

       这七种立题就有单三,又有复三和具足一。单三,就是单人给它起个名字,单法给它起个名字,单喻给它起个名字。单人,用这一个人来代表这一部经的名字;单法,用这一种的方法,来代表这部经的名字;单喻,用一种譬喻,因为这种道理很微妙,就这么讲你没有法子懂,所以举出来一个比喻,令你明白这个经的意思了。

       复三,就有人法立题──单人不圆满,又要加上法;若单法呢,也不圆满,所以又要加上个人,这是人法立题。又有人喻立题──单人,这个经的意思也表达不出来;那么单喻呢,也没能圆满,所以就用人喻立题。又有法喻立题,就是法再加上比喻,来说这个经。具足一,就是人、法、喻具足了。所以,这是七种立题的意思。

       什么叫单人立题呢?现在我就告诉你了,就是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佛”也是个人,是个果人,“阿弥陀”也是个果人。这果人与果人,所以叫单人立题。单用这两位果人,来代表这部经的名字。

       释迦牟尼佛是能说的佛,阿弥陀佛是所说的这一位佛。因为众生不知道阿弥陀佛有这种愿力,他摄受一切众生,所以释迦牟尼佛以金口,宣说这部经。

       单法立题呢,就譬如《涅槃经》。“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之法,以这个不生不灭之法,来代表这个经的名字,叫单法立题。

       单喻立题,譬如 《 梵网经 》。梵网,就是大梵天王前边挂的网罗幢。这个网罗幢,怎么叫网呢?就像打渔那个网似的,有很多窟窿,它是用那种最贵重的东西织成的网。罗,它是圆圆的,在大梵天王头上罩着。就好像皇帝戴那个红罗伞似的,也都是仿照大梵天王的网罗幢。

       这网罗幢没有什么出奇,可是这个网的孔上,每一个孔就镶一粒宝珠。这一粒宝珠是夜明珠,比这个电灯的光还亮。不只是一颗夜明珠,每一个网,每一个孔上,在那孔上都镶一粒宝珠。这一粒宝珠放光,就照着那一粒宝珠,那一粒宝珠又放光,照这一粒宝珠,这叫光光相照、孔孔相通。交光互映,光和光互相接连到一起;光和光也都不发生冲突,这叫互相和光。

       你看这个灯光, 它不是说:“唉,你这个灯光真讨厌。我这儿有光,你也有光,真是混帐! 只可以我有光,不许可你有光!”没有这个分别心,所以光与光是不相冲突。我们人与人之间,有的时候就发生意见了,你和我吵起来,我和你就闹起来了。那个灯,那个光和光,它是不相冲突的,不会作战的,不会打仗的。

       所以这一部《梵网经》呢,就比喻这个网罗幢。这个网罗幢,上头是宝珠放光;这一部经,每一条戒律,也好像那一粒宝珠似的放光。所以,出家人怎么叫三宝呢?就因为他持清净的戒律,能以对境无心,对境界没有这种的心,这就是超然物外,和一般的人不同。超然物外就得到清净,得到清净就好像大梵天王那个网罗幢一样的。所以这叫单喻立题。

       又有人法立题,好像《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位大智慧的菩萨,他的智慧最大,他也最聪明。 只有他这个最聪明的菩萨,才能问这个“般若”的妙义;以大智慧的人,问大智慧的法。“般若”就是一种法,这叫人法立题。

       人喻立题,就好像《如来师子吼经》。如来说法,就好像狮子吼似的。这狮子是兽中之王,狮子一吼,百兽皆惧,所以说:“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这狮子一吼,百兽皆惧,其他的兽类都吓得屁滚尿流的,不知怎么样就趴那儿,连起都起不来了。无形中又把尿也不知道怎么样就撒出来了,又放屁呀,什么毛病都来了。被狮子一吼,就吓得这个样子。因为它吓得太厉害,百兽皆惧,所以才说,佛说法就像狮子吼。

      “无畏说”就是无所恐惧。“百兽闻之皆脑裂”,那一切的兽类,一听,它们的脑就吓得爆了。香象,那个大笨象本来很定得住的,很有一点威风的,但是一听狮子吼,它也没有威风了,它那种好像很有力量,大势力的样子也没有了,这叫“香象奔波失却威”,它就跑了,没有威风了。“天龙寂听生欣悦”,这个时候,天龙八部闻到这个法,可都欢喜了。这部《如来师子吼经》,是人喻立题。

       又有法喻立题,就好像《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这是法喻立题。

       具足一,就好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成佛的妙法,“佛”就是一个果人,“华严”是以万行的因华,庄严无上的果德。所以这是具足一──人、法、喻,都具足了。这是七种立题的大概意思。

       经有七种立题。那么总起来,又有十二部经。这十二部经,是分出来十二部份。这十二部经,包括全部的《大藏经》。所谓分出来这十二个种类,也叫十二部类。这十二部类是什么呢?

       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议共成十二部。

      “长行重颂并授记”,第一部就是“长行”,就是由经上边到这个经下边,中间没有断开,这叫长行。第二部叫“重颂”,就是重复把经义用偈颂再说一遍,也就是把长行重说,令人容易记忆,这是重颂。还有“授记”,就是先佛给后佛授记。虽然后来的佛没有成佛,那么这个先佛预先给他授一个记别号,给他授决,就是决定你可以成佛,这叫授记。这是三部了。

      “孤起无问而自说”,又有一部叫“孤起颂”。就是在一部经中,这孤起颂和前边的意思也不相合,和后边的意思也不相合,在这儿单独地来说出一个道理。好像《金刚经》上有几个偈颂,就是孤起颂。又有一部叫“无问自说”,这一部《阿弥陀经》就是“无问自说”。因为这一部经,一切的声闻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切的菩萨也没有到这种境界。

       一般的人说:“念佛这个法门,是给老太婆说的。那么有智慧的人,不需要学这个法。”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你不念佛,你尽打妄想,尽想东想西,想南想北,这一些私欲杂念,又有什么用呢?你若能念佛,就可以把你这个妄想都赶走了。你有一刻时间念佛,一刻时间就不会打妄想;你一天到晚都是念佛,你一天到晚都不打妄想。什么叫妙呢?能令你这个妄想不起了,不打妄想,这就是妙,这就是妙法。对治你这个妄想,对治你这个散乱,对治你这个贪心,对治你这个瞋心,对治你这个痴心。

       一句弥陀万法王,五时八教尽含藏;
       行人但肯专持念,似入寂光不动场。

      “一句弥陀万法王”,这个万法中的王。“五时八教尽含藏”,不管是五时,是八教,都在这一句弥陀里头。“行人但肯专持念,似入寂光不动场。”这几句话是我在十七岁那时候说出来的。那么你能以念佛,比你尽想那些个坏主意,好得多!所以这一部 《阿弥陀经》,是最高的一种境界,菩萨都不能请问。不是他不能请问,就因为他们不了解念佛的妙处,所以要释迦牟尼佛不问自说。没有人请问这个法,释迦牟尼佛就向大家来宣布,来说这个法。所以不问自说这个法,都是妙法。那么有问而说的,是不是妙法?也一样是妙法,所以都叫无上甚深微妙法。

      “因缘譬喻及本事”,“因缘”也是一部,佛说种种的因缘。“譬喻”,这又是一部。“本事” 是一部, 或者讲某一个菩萨的本事,或者讲某一个佛的本事,或者讲释迦牟尼佛过去的本事。

      “本生方广未曾有”,“本生”又是一部,就是在今生的事情。“方广”,方是四方,广就是广大,这也是属于一部。还有,“未曾有” 也是一部,这未曾有怎么又有了 呢?因为以前未曾有,现在是有了,这叫未曾有,也是一部。还有“论议”也是一部。以上所说,这是十二部经大概的意思。

       这一部经主要的,是叫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因为阿弥陀佛和十方一切众生都有大因缘。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也就是没有成佛以前,他发过四十八愿。那时候他是一个比丘,名字叫法藏。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个大愿,这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要度众生成佛的,用种种的方法来度一切众生成佛。

       那么其中,他就发了一个愿,这样说的:“所有十方一切众生,等我成佛的时候,他们若念我的名字,也一定会成佛;如果他们不成佛,我也不成佛。”这好像观音菩萨说《大悲陀罗尼经》说 :“若有人持此神咒者,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 阿弥陀佛的愿力,是要摄受一切众生都成佛去,都生到他那个国土,然后成佛。

       阿弥陀佛这个愿力,就好像那个吸铁石,那种吸铁的力量似的。十方所有的众生,都好像这个铁,一块铁似的。阿弥陀佛这个愿力,就是这个吸铁石,所以把十方的众生,都给吸到极乐世界去。如果吸不到呢?吸不到的时候,阿弥陀佛也不成佛!所以我们一切众生, 若有称 “阿弥陀佛” 这个名号的,就都有成佛的机会。

       这念佛的法门,是三根普接、利钝兼收的。 什么叫三根呢? 就是上根、中根、下根。 上根, 是最有智慧的人;中根,是平常的人;下根, 是最愚痴的人。你最聪明的人念佛, 可生到极乐世界去;你最愚痴的人念佛,也可生到极乐世界去。生到极乐世界,那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以莲华化生,不像我们人要经过胎藏。 极乐世界是以莲华为胎,在莲华里住了一个时期,将来就可成佛了。所以这念佛的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不论你是聪明人、愚痴的人,一样都可以成佛。

       那么说:“念念佛就成佛了,这个法门,我是不信的!这么容易?”念念佛就能成佛,这是藉着阿弥陀佛这个愿力而成佛。你不要不信,这是阿弥陀佛以前和我们签的合约,都 sign lease ,说:“我成佛了之后,你若念我的名字,你就成佛。”两个人都签过字的。所以现在我们念佛,一定成佛的。这是一点。

       还有这个念佛,也就是种善根。记得我以前讲一个公案,有一个老年人想要出家,他已经七、八十岁了。这个老年人,老得走不动了,大约不知道哪一天就要死了,就想去出家做和尚。他以为做和尚是很容易的,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做了。谁不知,他到了祇树给孤独园,偏偏这一天,释迦牟尼佛就不在,出去应供。

       这一些个大阿罗汉,有很多都得天眼通的。一看这个老人要来出家,这一些大阿罗汉都是没有什么事情干,没有什么事情做,一天吃饱了,来了一个人要来出家,他们就要观察他的因缘,看看他有没有善根。把这个天眼打开了,一看!这个老人在八万大劫以内,都没有种过善根;没有种过善根,是不能出家的,所谓“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屡世种菩提”。你不要以为出家这么容易的,谁愿意出家就出家了,不是那么简单的!

       那么我们这五个人出家的,经过我考验了一年多,现在我才答应他们出家,求戒去了。可是我也没有观察他们,在八万大劫以内有没有善根,我就观察他们在这一生,我看他们都改了很多过,把毛病都去了很多,抽烟的也不抽烟了,喝酒的也不喝酒了,吃药的也不吃药了。有一个人,皈依之后还吃几次药,但是以后又改过了。所以我看他们暂时的情形是都可以的,就许可他们出家了。

       本来还有好几个人想要出家,我都没有答应。因为这都要经过一番考试的,最低限度一年、二年、三年,要来考察。古来,这个收徒弟,师父访徒弟访三年,徒弟访师父也要访三年,这来回就六年,然后再成功了,这就要七年。现在是原子时代,所以我考察一年就算了。

       这一个老人想要来出家,这些诸大比丘、大阿罗汉说:“你怎么可以出家呢?你不可以出家,你没有善根啊!出家要有善根才可以出家的!”这个老年人一听,呵!把心里给凉了,说:我以为出家很容易呢!现在不可以出家了,就跑了。人家也不留他,他就跑了;若留他,他就不会跑的。他跑,干什么呢?要去跳海去了。反正出家也出不成,自己自杀去了。

       正在要往海里跳呢,释迦牟尼佛在后边一把把他抓住了,说:“你干什么?”他说:“我想要去出家,释迦牟
尼佛不在祇树给孤独园,这些个大比丘说我没有善根,不能出家。所以,哎!我早死了好了,这个人生没有什么意思了。觉得我这么老也不能做工了,也没人养我。”

       印度那时候,也一定没有养老金,若有养老金呢,哦!他也不会自杀的,也不会去出家的!现在你看,美国这么多老人,也没有一个出家的,为什么?就因为有养老金,他生活不成问题,所以在家里享受一下。

       那么释迦牟尼佛,就说:“你不要跳海。你回来,我收你。”这个老年人说:“你收我?你是谁呀?你有这个权利吗?”释迦牟尼佛说:“我就是释迦牟尼佛!那些大比丘都是我的徒弟。我答应了,他们大约都不会反对的,你跟着我回来啦!”这老年人本来哭哭咧咧,眼泪淌到鼻子那个地方去了!这回用气往回一收,把眼泪也收起来了,把那鼻涕也收回来了,破涕为笑,笑了,“哦!那我这回还有点出路,还有一点办法。”

       于是乎回来,释迦牟尼佛就给他落发出家,当时就给他说法授戒;受完戒,他即刻就证得初果。这个老年人,为什么他证得初果呢?这个很简单的,就因为他想要死,他把死都豁出来了;因为不能出家,他就要投海了。现在他没有投海,自己就像已经死了,“哦!我已经投海了!”所以他什么都放下了,什么都看破了。什么都放下了,于是乎就得到自在了;得到自在,就证了初果。

       他这一证初果不要紧,这一些大比丘、大阿罗汉就都有麻烦了。有什么麻烦呢?“ 唔,这奇怪了。这个人没有善根,他能证初果呢?我们不留他出家,怎么佛留他出家?奇怪了。还证初果了!没有善根的人,不能证果,也不能出家的啊!这不行,要去同佛来问一问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到了,大家就给释迦牟尼佛先叩头顶礼,说:“释迦牟尼佛!这个佛法,我们本来脑筋很清楚的,要有善根才可以出家,有善根才可以证果。这个老人既没有善根,他现在又出了家,也证了果。什么意思啊?这佛法讲得怎么一点都不公道了呢?”

       释迦牟尼佛说:“哦,你问这个问题呀!你们这些大阿罗汉哪,只能看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超过八万大劫以外的因果,你们就都不知道了。我告诉你,这个老年人在八万大劫以前的时候,他在山上斩柴,是一个樵子,打柴的这么一个老年人。 那时候,因为 山上有很多老虎,他在这儿斩柴,那边就来一只老虎。这个老年人一看,‘老虎来了,我赶紧上树。老虎不会上树,它就没有办法了。’于是乎, 就爬到那个树上边。这只老虎看他上树,就往他那儿跑——啊!这个老虎跑得也快,他上树上得也不慢,就爬到那树上面去了。这只老虎往起一跳,也构不着他,咬不着他了。

       这只老虎也非常聪明,不是普通的老虎,普通老虎没有这种的智慧。这个老虎,你说怎么样?‘你上了树?我把这树咬断了,你就掉下来了,到时候就会被我吃了。’于是乎,它就用虎牙咬这个木头,啃这个树干。你看,那个老鼠都可以把木头啃出窟窿来,啃断了,何况老虎?这一棵树,虽然是很大一棵树,这只老虎左一口、右一口──它咬人骨头,一咬就咬得像面粉那么碎,最有力量的──所以把这木头一咬,咬了几口,这棵树就咬断一半了。

       这个老年人可吓坏了!哦,老虎这样子,怎么办呢?他在命如悬丝的时候──这个生命,好像一条头发吊着这么危险,他就想起来:‘哦!人人到紧急的时候要念佛,我现在也要念佛了!’于是乎他就念了一声:‘南无佛!’这么一声南无佛, 把这个老虎就给吓跑了,也不咬这棵树了。以后他又忘了念佛了,在八万大劫以内也没有再种善根。但是他在八万大劫以外,念了这一声‘南无佛’,这个善根种子现在是成熟了,所以他出家就证了初果。这是这个老人出家的一个因缘。”

       由这一个因缘看来,出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得到的。有的人,天天念说:“我出家,我出家,我出家 ……! ”说了一辈子,还是在这家里,没有出去这个家。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善根没有成熟呢。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今天来几个,我也不知道她是美国人?是英国人?是个出家的。一个日本的,跟着一个中国人出家。在马六甲那儿有一个金星法师,她跟他出家,但是到日本去受戒。究竟在日本受得什么戒?我也不懂日本的戒。说是受十六条戒?是十八条戒?我也不懂。回来,各处收了很多徒弟,有四百多徒弟。据今天的情形来看,我相信收了很多男徒弟,很少女徒弟。她本人是个女人,但是收了一些个男徒弟,都是前呼后拥的。

       今天来的,连她本人有四个,都是剃光光的头。嘿!但是有两个男的,两个女的。在中国来讲,在家的居士要皈依,都是皈依男法师,没有皈依女法师的。在西方,和中国的情形很不同的,所以我相信我们这几个,有三个比丘、两个比丘尼,受戒回来,这比丘一定会收很多女徒弟,比丘尼一定会收很多男徒弟。看今天来这个比丘尼的情形,会是这样子。

       有人问:“这五个人,你不知道在八万大劫以内,他们种没种善根呢,为什么就许可他们出家了呢?”我告诉你,因为他在我这儿一年,已经种了很多善根了,天天都念〈楞严咒〉,天天又拜忏,又干什么的,这已经种了很多善根在这儿。我相信就是成佛都有余了,所以我就答应他们出家了。可是他们种善根,谁种谁都保留下来,不是谁种善根谁又把它掉了──种了善根,又把它掉了,掉出去了。这五个人,或者不会和今天来的这个比丘尼一样,也不一定。但是这个比丘尼,很奇怪的,她说她和我一样,她说我怎么样,她就怎么样。我说:“我是鬼,你也是个鬼?” 哈哈! 不要说那么多了。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阿弥陀经》是佛不问自说的,为什么不问自说呢?因为没有人懂这个法门,所以就没有人问。大智舍利弗虽然当机,但是他也不知道怎么样问。那么佛可以说是忍不住了,在忍不住之中,把这个念佛最方便、最直接、最了当、最省事、又省钱这个法门说给大家。只要你每一个人,能专心念佛,念得“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就来接引。所以这个法门,是一般人所不能相信的。可是,这还是最直接、最了当的法门。

       一句弥陀万法王,五时八教尽含藏;
       行人但能专持念,定入如来不动堂。

       “一句弥陀万法王”,这一句弥陀就是万法之王。“五时八教尽含藏”,八教──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这五时八教合起来,都在这一句弥陀里头就包含了。“行人但能专持念”,我们无论哪一个人,能专心念佛,“定入如来不动堂”,一定到常寂光净土,到极乐世界去。那么我们末法众生,也就是以念佛得度。我们谁要想得度嘛,谁就念佛,你“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我们大家不要忽略这个念佛法门。

       解释经典的,有贤首宗,有天台宗。现在很盛行的就是天台宗,所以现在我依照天台解释经的道理,在讲完七种立题之后,然后讲五重玄义。五重就是五层,因为有五层玄妙的意思。五重玄义,就是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判教相。

       第一,释名。为什么要有释名呢?因为你必须要知道这部经的名字,知道了它的名,你顾名思义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好像你是个人,可是你这个人有你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什么名字呢?或者叫张三,或者叫李四, 总之都有个名字。 所以解释经的名字,就是释名。

       第二是显体。显体就是你这一个人名字有了,那么你这个身体是怎么样子的?是个瘦的?还是一个肥的呢?还是一个高的?还是一个矮的呢?你要认识这个人, 不一定要看见他的面才认识这个人,你就看他这个背影,看他这个形,已经就知道他是谁了, “哦!这是某个人。”所以第二是显体。

       第三要明宗。宗者,就是宗趣,以什么为宗旨。宗趣,这就好像人有一个职业似的,“哦,这个人以什么为他的职业呢?”这是第三,明宗。

       第四要论用。用,就是力用。力就是力量的力,用就是用途的用。

       第五,判教相。

       那么这一部经,以单人立题,所以“佛说阿弥陀经”这是经的名字,这叫释名。那么这一部经以什么为体呢?因为这一部经,是属于大乘法,所以它是不问自说,就以实相为体。实相,什么叫实相?“实相者,无相也。”没有相,什么也没有。虽然它没有相,是个真空,可是又无所不相;无所不相,就是妙有。一切相都是实相,所以叫“实相,无相无不相。”没有相,也没有一个没有相;没有一个没有相,还是有相。那么有相,你也不要执着这个相。

       这一部经,就是以实相为体。这个实相,真如也就是实相,一真法界也是个实相,如来藏性也都是讲实相,不过名称不同,意思是一个的。这一部经,就以实相为它的本体。这个本体有了,然后就要明宗。

       那么,这一部经以什么为它的宗呢?你一定要知道它的宗旨。不知道它的宗旨,你就没有很了解这一部经的道理。也就好像你认识一个人,他叫什么名字你知道了,多高?多矮?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你认识了。认识他是个做什么的?他是以什么为职业的?这要知道。那么这一部经,就以“信、愿、持名”为宗。

       “信、愿、行”,这是修行净土法门的三资粮。什么叫资粮呢?就好像你要旅行,到一个地方去,你要预备一点吃的东西,这叫粮;你又要预备一点钱,这叫资。这个资粮,也就是你所吃的,和你所需要用的钱。你想到极乐世界去,也要有三资粮,这三资粮就是信、愿、行。

       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没有缘;你若有信心,就有缘了,所以首先要有信。你信,要信自己,又要信他;又要信因,又要信果;又要信事,又要信理。

       怎么叫信自己呢?你要信你自己决定可以生极乐世界。你有资格生到极乐世界去,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看轻了,说:“哦!我造了很多罪业,我不可以生极乐世界去!”你这就是没信自己。你造的罪业多,不是吗?这回你就遇着好机会了。什么好机会呢?可以带业往生。你造的什么罪业,都可以带到极乐世界去,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叫带业往生。

       可是带业,你又要知道,是带宿业,不带新业。宿,就是宿世,前生的罪业可以带去;新业,就是将来的罪业。这个带业,就是带过去的罪业,不带将来的罪业。你以前所造、所行、所做,无论你造了什么罪业,现在你改过自新、改恶向善,那么以前你所造的罪业,可以带到极乐世界去,不带将来的业。

       你知道念佛法门了,你知道不应该造罪业了,那么你还照常造罪业,和以前一点分别也没有,那么你再造的罪业,不单不能带去,而且你根本就不会生到极乐世界去。你就念佛呀,拜佛呀,这只可以远作菩提之因,作为将来成佛的一个本钱,你不能今生就生到极乐世界去。

       为什么呢?你明知故犯。你知道造罪业是不对,你还仍然去造罪业。好像你没皈依三宝以前,随便你做种种不合法的事情,那可以的。你皈依三宝了之后,你还要去造种种不合法的事情,那不单你不能减轻你的罪,而且还增加!你知法犯法,你知道这有法律,为什么还要犯法律呢?以前你所犯的法律,因为你不知道,所谓“不知者,不作罪。”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你还去犯去,那就是罪上加罪了。所以你若信真了自己,能以改过自新,我决定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叫信──信你自己。

       信他,你要信真了西方确实有一个极乐世界,离我们这个世界有十万亿佛土这么远,这是当初阿弥陀佛,在没成佛以前做法藏比丘的时候,他发愿将来造成一个极乐世界。十方的众生发愿,愿意生他这国土的话,不用旁的,只念他这个名号就可以生到极乐世界了,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费。这是又容易,又简单,又方便,是又圆融,既不费钱,又不费力,可以说这种法门是最高的法门,最无上的法门了。你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去了。这叫“信他”。

       那么又要信因,又要信果。信什么因呢?要信自己在往昔有善根,所以才能遇着这种的法门。你若没有善根,就遇不着这个念佛的法门,也遇不着佛一切的法门。因为你有善根,所以在往昔种这个善因,今生遇着这个净土法门──信、愿、持名。你要是不继续来栽培你这种的善根,你就不会成就将来的菩提果,所以你必须要信因、信果。

       信自己在往昔种下这个菩提之因,那么将来一定会结菩提的果,好像种田似的,你种上了,把这个田种到地里头了,你必须要栽培、灌溉,它才能生长。那么说是,“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善根?虽然说是信因,信我自己有善根,我觉得我自己没有什么善根。”你怎么就会知道你自己没有善根?你又怎么会知道你自己有善根?

       常常有人问我:“你看看我有没有善根?”我就答覆他:“你看看我有没有善根?”他说:“我不知道。”我说:“那我怎么会知道你有没有善根呢?你不知道我,我也不知道你。但是我有一个方法令你知道,你因为你有善根,所以才能遇着佛法;你若没有善根,你就不会遇着佛法。这就是你应该知道你自己有善根。”那么说:“我遇着佛法会不会没有善根呢?”或者你会没有善根──你遇着佛法,你也没有善根。那么没有善根,你要种善根,你要去做去;你若没有善根,又不去种善根,那始终都是没有的。

       所以,这个善根不善根,不成什么问题!只要你栽培、灌溉,要去修行。栽培、灌溉,就是依法修行;依法修行,就是依照佛法修行。佛法叫你不要饮酒,你拼命饮,生命都不顾了。喝完了酒,头昏眼花,脑袋痛得要爆裂成两半的样子,唉!这就是自己往那个愚痴路上走。佛法叫你不要偷东西,啊!你豁出生命也要去偷东西,把生命也牺牲了。这也是没有依法修行。

       依法修行,总而言之,佛教你不要打妄语,就不打妄语;不要饮酒,就不饮酒;不要偷东西,就不偷东西;不要邪YIN,就不要邪YIN,你要听佛的话。不要我学佛法,完了,尽做坏事,就以为:“哎,小小的毛病不要紧!”就因为这个不要紧,就堕到地狱去了。做饿鬼,做畜生,都是因为这一点点不要紧,所以就走到那个途径里头去了。那么这是要信你有善根,将来就结善果。

       信事、信理。怎么叫信事呢?你要知道阿弥陀佛和我们有大因缘,他一定会接我们去成佛,这是“事”。怎么叫信理呢?为什么说我们和阿弥陀佛有大因缘呢?若没有因缘,我们就遇不着这个净土法门。阿弥陀佛也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也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念佛成的阿弥陀佛,那么我们一切众生,如果能念佛也可以成阿弥陀佛,这是“理”。有这种理,有这种事,我们依照这个事理去修行,所谓“事无碍法界”。《华严经》上讲,有理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我们有这种的法界,我们和阿弥陀佛,在自性里边来讲,根本是一个的,所以我们就有成佛的资格。

       那么讲起事理,我还不懂什么叫事?什么叫理?我现在举出一个很浅显的比喻,给你们大家听。这个事,就是一个事相,有所表现出来的。理呢,是这个事的表现,本来就有那么个道理。好像那个木头,这一棵树,它都有可以造房子的这个理,有可以造房子的这种因素,所以你把木头拿回来,你造成了房子。没造之时,这是个理;造成了房子,这就是个事。所以,这事理的意思也这样子。

       有这种理,才能有这种事;有这种事现出来,是因为有这种理。所以,我们现在有这个成佛的理,但是没有成佛的事。我们要念,信、愿、持名,这就能达到将来成佛的这种事。这也就好像这一棵树,具足造房子的这种理,那么房子造成了,就有事的表现了。阿弥陀佛是众生心里的阿弥陀佛,那么众生呢,也是阿弥陀佛心里头的众生。因为这种关系,也就有事、有理,但是这个道理,你必须要相信,你也必须要去实行去,不能懒惰。

       譬如念佛,一天比一天要增加,不是一天比一天减少。我们这儿念“南无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那个七宝池、八功德水里边,就有莲华生出来。我们念佛念得越多,那个莲华,就长得越大,但是它可没有开。等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我们自己这个自性,就生到极乐世界那个莲华那儿去,莲华就开了。所以你若要知道你这个品位的高下,是生上品上生呢?是中品中生呢?还是下品下生呢?那就看你念佛念得多少。你念佛念得多,那个莲华就长得大;你念佛念得少,你那莲华就小。

       那么说,我不念呢?你要是念念佛,就不念了,那个莲华就乾了,又回去了,就死了,所以这全凭你自己,去争取你自己这个果位。你念得多,这是持名;深信,你深信不移;切愿,你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还要实行,就是不能懒惰。所以你不能说:“哦,今天我贪得睡多一点啰!明天我再修行。”那是不可以的。你不能懒惰,要勤力持勉,要特别精进来修行,这才能成功的。

       这个“信”已经讲完了,再讲那个“愿”。怎么叫愿呢?这个愿,就是你所愿意的,你意念之所趋,你的心想要怎么样子,就发一个愿。这个愿,我们都知道有四种,就是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是四弘誓愿。过去诸佛和过去的菩萨,都依照这四弘誓愿,而证得佛的果位,而行菩萨道。现在的佛和菩萨,和未来的菩萨、未来的佛,也都是依照这四弘誓愿,而修行证果。

       这个四弘誓愿,是依照“四谛”而发四弘誓愿的。四谛,就是苦谛、集谛、道谛、灭谛。依照苦谛,就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依照集谛,就发“烦恼无尽誓愿断”的这个愿;依照道谛,就发“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愿;依照灭谛,就发“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愿。

       在这个四弘誓愿,因为知道众生的苦──众生有三苦、八苦,有无量诸苦。三苦,就是苦苦、坏苦、行苦。苦苦,这是众生一种贫穷的困苦。坏苦,这是有众生富贵了,可是把富贵坏了,这是一种坏苦。行苦,既然没有贫穷的困苦,又没有富贵的坏苦,但是有这个行苦──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这一生呀,念念迁流,这是行苦。所以这三苦。

       八苦,我们生来是苦,老了也是苦,有病的时候更苦,等死的时候更苦──这是生、老、病、死苦。释迦牟尼佛就因为看见这个生老病死苦,所以就发心出家修道。其余的,还有爱别离苦──对于你所爱的人,在种种的环境之下,或种种的情形之下,要分离开,这是一种爱别离苦。这个爱的分别、分离了,这是一种苦;那么不爱的,常常再聚会到一起,这也是一种苦,这叫怨憎会苦。

       你看,做人不是有爱别离苦,就有一种怨憎会苦。你不高兴这一种人哪,到任何地方都有这一种人,和你在一起作为同事,这是怨憎会苦。又有一种苦,是什么呢?求不得苦,就是不能遂心满愿,想要得而不得。未得的时候就患得,已得的时候又患失,患得患失,这种都是苦。这种苦还不怎么要紧,最要紧的就是五阴炽盛苦。五阴──色、受、想、行、识,这是五阴。炽盛,这五种的阴好像火似的,炽然而茂盛,像火着得茂盛那个样子。色、受、想、行、识,这五阴在我们身体上,时时刻刻都跟随着,不能离开。所以这种苦是很厉害的。

       除了八苦以外,又有无量诸苦,无量无边那么多苦。我们人为什么有这种苦?就因为我们在过去生中,尽种这个苦的因,就是和这个苦来做朋友,不想和它离开。种这种苦的因缘,所以今生就遇着这种苦果。所以说,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要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要知前世因”,你知道你前生做什么吗?“今生受者是”,你今生所受的就是你前生所做的。“要知来世果”,你要想知道来生怎么样?“今生作者是”,你今生做什么,来生就结什么果。所以,你种善因就结善果,种恶因就结恶果。这种果,成就的时候,你害怕了,你觉得:“我这么苦!”已经种了这种苦因,所以今生就结这种苦果。

       菩萨是“畏因不畏果”,众生是“畏果不畏因”。畏,就是怕。菩萨是怕因不怕果的,他在因地里边,在种因的时候,他很小心谨慎的。这苦因,他不种,所以他就没有苦果。假设在过去,他没有明白的时候,他种了苦因,现在苦果来了,他就受,他就很欢喜地接受这个苦果。所以菩萨有的时候也受苦,但是他受苦,他是欢喜受这种苦。因为他认为怎么样呢?

       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受这个苦,这苦就没有了,就了了;想享受这个福,这正是消这个福呢!一般众生,是畏果不畏因。在种因的时候,他不怕,不管什么好因、坏因、善因、恶因,随便去做去:“不要紧,这小问题!”他就去做去了。这一不小心、不谨慎,什么因他都种,等到受苦果的时候,他怕上了:“唉呀,这真受不了!唉呀,我怎么遇着这种的环境呢?这么苦呢?”他怕接受这苦果。所以你怕接受,你当初就不应该种啊!你种这个苦因,所以就结这苦果。

       我们现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那个地方,一切苦都没有的,无论三苦、八苦、无量诸苦,那个地方什么苦都没有。那个地方的人哪,都是清净的,也没有贪心,也没有瞋心,也没有痴心,没有三恶道。为什么没有三恶道呢?就因为没有贪、瞋、痴这三毒,没有三毒就没有三恶道。三恶道,就是由三毒变现的。

       这个度众生,佛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我们发心要令一切人都明白佛法,令一切人都离苦得乐,令一切人都得到觉悟,这就是度众生。可是你度众生,不要有度众生之相,要“度生离相,离相度生”,不要着相。不要说:“喔!这个众生是我度的,那个众生也是我度的。我度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喔!我度了九个众生了,我又度了十个众生了……。”你这一算,那还有个数目。度众生应该没有数目,你有数目就是有所执着;没有数目,就是没有执着了。度而无度,无度而度,这是真正的度众生。那么外边的众生固然应该度,你自性的众生也应该度。你自性里边,有八万四千个众生,你都应该度他们修行、成佛、入涅槃,这叫度自性的众生。

       那么你想度众生,就会有烦恼;你不度众生,有没有烦恼?也有烦恼。你度众生也有烦恼,不度众生也有烦恼。这个烦恼有多少?有八万四千种的烦恼。人有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众生就有见思惑,二乘人就有尘沙惑,菩萨有无明惑。我们这个无明是最坏的,那么说:“众生有见思惑,有没有无明呢?”众生不单有见思,也有尘沙,也有无明,这三惑都具足的。二乘人就把这见思惑断了,菩萨就断尘沙惑,二乘没有断尘沙惑。

       菩萨断尘沙惑,没有断无明。在最后将要成佛时,这叫等觉菩萨,就等于佛了;可是等于佛,这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没有破,还要破最后那一分的生相无明。就拿你身上的汗毛比这个无明,好像你身上有八万四千的汗毛,就剩这一根的毛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没有破,若破这一分生相无明,就是妙觉;妙觉,就是佛。

       什么叫见惑?我讲很多次了,见惑就是“对境起贪爱”,对着这个境界,生出一种贪心,生出一种爱。看不空这种境界,认为一切都实有的──天天穿衣服,也认为这是真的;吃饭,也认为是真的;睡觉,也认为是真的;没有朋友,也认为这是真的,“哎呀,我就一个人哪,也没有一个朋友,也没有一个亲戚,也没有一个近人。”啊!这就迷了;迷到这个境界上,这都叫见惑。见着什么,你就不明白;见着好的,你就贪、就爱:“哦!这个我也爱,那个我也爱。”这个爱呀,无穷无尽;这个贪,也无穷无尽,总是不知足,这叫对境起贪爱。这就是见惑。

      什么叫思惑呢?思惑就是“迷理起分别”,对理路不明白了,而生出一种分别心:“ 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回事?这个法师讲的这个道理,不知道对不对?若这么样子去做去,对我没有什么利益!对我没有什么好处嘛!”尽想对自己有好处。若对自己没有好处,这个事情就不愿意做;做的事情,一定要对自己有利益。就看到眼前三寸远的地方,再到四寸那个地方就看不见了;只看眼前、看脚底下,不往远了看。这都是一种思惑,思惑就是思想不清楚,也就是脑筋糊里糊涂的──不对的,认为对;对的,认为不对。

       方才我说,认为吃饭也是真的,穿衣服也是真的,睡觉也是真的。那么说,这是假的吗?不是假的。那么你看,什么是真的?这个穿衣服、吃饭、睡觉,都是人生一个过程,你不要把它执着得那么认真。你若不执着,就很轻松的、很自由的;你一有所执着了,就有了痛苦。你要是认为一切都不是真的,就没有所贪爱了,“原来这是我作梦呢,在梦里头做这些糊涂事!”你这样一想, 就把什么事情都放下了。你放下,什么事情也就过去了;你放不下,有所执着,什么事情都过不去了。

       这见惑、思惑──见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你破了见惑,就证得初果阿罗汉;你见惑还破不了,就证不了果。你对着一切境界,是不是有一种爱心哪?是不是有一种贪心哪?对境起贪爱、不起贪爱?对你好的境界,你就贪;对不好的境界,你就憎了。你能不能没有贪爱?你若没有,你根本就“没有了”,你怎么会知道你没有?你若真没有了,根本就不知道没有了。

       你若知道说:“我没有贪爱。”那你的贪爱比谁都大!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你没有;你若真没有,根本就没有,怎么会还有个知道呢?对什么境界都不贪,也不爱了,那根本也不知道没有贪爱了。你要是说:“我没有一个我呀!”你怎么知道你没有个你呢?你若没有一个你,你怎么会知道?你知道你没有你,没有自己,这还是有个自己啊!所以,你说你不贪不爱,那还是有个我,那没有证到初果。没有证初果,八十八品的见惑还没有断、没有破。这个事情,不是这么容易一说就可以了,真要有那种境界啊!

       那么见惑、思惑,见思惑有五利使、五钝使。五利使,就是身、边、戒、见、邪。怎么叫利呢?它来得很快的。怎么叫钝呢?它来得比较慢一点。五钝使,什么叫五钝使?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个五利使,就是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

       第一就是身见。为什么有身见?就因为有所执着,执着这是我的身体。这个身见,讲起来很多,就像“哎呀!我这个身体现在瘦了。啊!我这个身体现在吃得不好。啊!我这个身体现在穿得也不好。我这个身体现在住得也不好。我这个身体,怎么办能叫它好呢?怎么可以安全呢?”就执着我这个身,一天到晚都为我自己作打算。这是身见。

       第二就是边见,就是执断、执常。这断、常二见,叫边见。执断的人,他说:“人死了就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归于太虚空了。人死,就完了。”这是一个断见。常见的人,他说:“人死了,来生还是一定做人。人,就是一定做人的。那个狗,就是永远都做狗,那个猫永远都做猫,马永远都做马。人不会变狗、变猫的,猫也不会变人的。这是一定的道理,永远都不会变的。”这是执常。断、常二见,落于二边,不合乎中道,这叫边见。断,它就断灭了;常,它永远存在,譬如我今生做人,来生还是做人,就好像这个树,永远都是树;那个草,永远都是草。你看,草的种子就是草,树的种子就是树。就这样子,他说什么都不会改变的,人不会做畜生,也不会做鬼的,这叫边见。

       五利使讲了二个,还有三个。前边的身见和边见,还有邪见。什么叫邪见呢?他说做善没有善报,做恶也没有恶报。他拨无因果──根本没有因,也没有果。所以,他不信善报和恶报,不信“做善得福,做恶就招祸”,这叫邪见。

       还有戒禁取见。这个戒见,他就非因计因,他教人持牛戒、狗戒。 怎么持牛戒呢?他就吃草,不吃饭,学牛吃草那个样子。为什么他这样子呢?因为他有这种邪的知见。他看见这个牛升天,所以他就学牛,看见这个狗也升天了,他就学狗那样子,持牛狗戒,这叫非因计因。

       那么第五,就是见取见 。怎么叫见取呢?见取,就是非果计果。前边那个戒取,它是非因计因。戒取,就是出家人持戒,他有一种执着心。执着什么呢?他说:“我持戒了!我是一个能持戒的人。戒呢,是我所持的戒。”有一个能持所持。他不懂得戒的本体本来也是空的,不应该有所执着;他一有了执着,这就变成戒取了。这个见取, 就是非果计果;不是究竟的果,他认为是究竟果了。他就以四禅天和四空处,认为是涅槃了。这叫非果计果。

       这个四禅──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人坐禅在初禅的境界上,能把呼吸气断了,坐在这儿,呼吸气都没有了。在这种境界上,虽然呼吸气没有了,但是你若一想、一动念:“喔, 我这呼吸气呢?”你一生出这个念头来,这呼吸气就又有了。这是初禅。

       二禅呢,呼吸气没有了,脉搏也没有了,就像死人一样。把脉断了,这个脉搏也没有了;但是你这个脉搏停了,这并不是死,这是得到二禅的境界。到三禅,你打坐,坐到三禅上,它这个念──念力的念,也没有了。你初禅、二禅,虽然没有呼吸气,脉也不动,但是还有一个念。到三禅,念也没有,常常在这个定里边。

       等到四禅,那个念也没有了,只有一个识。三禅没有念了,不过这是没有粗念,细念还没有断;到四禅,细念也断了。可是这种的境界,只是一个境界,一个修行过程,一个必经之路,并不是证得果了。不要说四禅,就算是证得四空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到了四空处的境界,这也没有证果呢!只不过是一个定。那么有这种见取的人,他就以为这种境界就是涅槃了,就是证得四果阿罗汉了。好像那个无闻比丘,他因为不懂,所以就以四禅为四果了。那么这是五利使。

       再讲这个思惑。见惑就是五利使,思惑就是五钝使。钝,就是来得比较慢一点;五钝使,就是贪、瞋、痴、慢、疑。

       我们人为什么有烦恼?就因为有无明。无明生出来以后,就有尘沙惑、无明惑。尘沙惑又叫无知惑;知道的那个“知”,但没有真正的知。那么见思惑,也可以叫无见惑,因为有无明以后,就变成有一个贪。这个贪,凡是你所想要得到的,都是由贪心生出来的。因为有贪心,就生出种种的烦恼来;种种烦恼一生出来,就变成一个瞋心了。瞋心生出来了,就只知道给自己讲理,不知道给对方讲道理;就只知道有己,不知道有人了。所以,这一种瞋恨心一生出来,就想把其他的人都打倒。

       有这种的瞋恨心一生出来,跟着就愚痴了,就不分是非、黑白,什么都不管了,根本就不懂道理了,愚痴了。是非也分别不清楚,曲直也分别不清楚了,黑白也分别不清楚了,这时候就变成一个愚痴。因为有愚痴了,于是乎就生出一种慢心来。因为有慢心 ,所以就生出一种疑。疑,无论任何人讲的什么道理,他也不相信──对的,他也不相信;不对的,也不相信;真的,也不相信;假的,他更不相信了,所以就生出种种的怀疑来。这是思惑,这叫五钝使。

       因为前边这种种的烦恼无明──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种种就变成烦恼。所以这烦恼是无穷无尽的,没有了的时候。所以修道的人看见这种情形,依照集谛,而发“烦恼无尽誓愿断”的这种誓愿。

       那么“法门无量誓愿学”,修道,你就要明白种种的法门。种种的法门,是无量无边的,也就是修道的一个方法。你若不明白这个方法,你就不能修道;你想要修道,必先明白这个方法。那么方法是很多,无量无边,所以要依照道谛,而发这个“法门无量誓愿学”的愿力。怎么说法门无量呢?这无量法门都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

       佛说一切法,应众生一切心;
       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所以这一切法,都是从众生心里生出来的,因为众生的心有千差万别,种种的不同。每一个人的心都不同,所以这个法门也有种种的差别,种种的不同。但是总起来,这个法有三种,就是佛法、心法、众生法。这三法就生出来四谛、六度、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生出这种种的法,所以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法门太多了。好像我们现在讲经,这部经没讲完呢,就讲那一部经;那一部经没讲完,又讲另一部经。你说,这是不是无量呢?我们现在讲的,不过是在大海里头的一滴水而已,并没有把整个的大海的水都得到。这叫“法门无量誓愿学”。

       我们学佛法有什么用处呢?为什么要学佛法呢,这么困难?学佛法,就是想要成佛。为什么想要成佛?是不是成佛也是个妄想呢?成佛不是个妄想,因为这一种的果位,是我们本来应该有的,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既可以成佛,所以我们就要走快一步,要早一点成佛,所以说“佛道无上誓愿成”。

       那么依照灭谛,来发“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愿力,这是灭谛。灭谛,也就是得到涅槃,得到不生不灭这种果位。那么想得到不生不灭这种究竟清净的果位,就要修行──佛道无上誓愿成,一定要成佛!你不要有一种怀疑:“我是不是可以成佛呢?”你若有这种怀疑心,也会成佛,不过慢一点;你若没有怀疑心呢,你就会很快的就成佛了。

     所以一  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是可不是说,我们一切众生都是佛了。你要修行,才能得到佛的果;你不修行,一切众生还是众生,谈不到是佛。佛,是一个理,有成佛的这么一个道理。你要依法修行,你若不依法修行,贪心也不去,瞋心也不去,痴心也不去,慢心也不去,这个怀疑、疑惑心也不去除,就不会那么快成佛了。所以要发四弘誓愿。

       讲到发愿,我们无论做一件什么事情,必须要先有一个愿。你有一个愿,然后才跟着这个愿去行去,自然就会达到你的目的,就会得到你所希望的样子。  

       讲到这个地方 ,我想起一个公案来。是个什么公案呢?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带着很多的弟子,到一个国家去教化众生。这个国家的人,见着释迦牟尼佛来了,把门都关上,没有人布施,也没有人恭敬佛,都把门关起来,不理佛。那么佛到这国家,已经到这儿了,就和这一般的人民、国王、大臣,都没有人缘,没有一个人欢迎他。在这个时候,目犍连在后边就来了,这个国王、大臣和老百姓,一看见目犍连来了,啊!大家都出来欢迎,叩头顶礼的。国王也叩头,大臣也叩头,老百姓看见这国王、大臣都给这个和尚叩头,欢迎这个和尚,他们也都来叩头,恭恭敬敬的。这一个也要供养目犍连,那一个也要供养目犍连,很多人都来供养。

       佛的弟子一看这种情形,就认为很不平了,就请问佛:“以世尊这么大的德行,到这个国家,他们都不供养。国王也不发心,大臣也不发心,老百姓也都不发心来供佛。那么佛的弟子摩诃目犍连来了,这国王也向他叩头,大臣也叩头,老百姓个个都叩头,争着来供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就请问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说:“啊,这都是在往昔的因缘哪!”在无量无量劫以前,那时候目犍连和释迦牟尼佛,在一个国家里头。目犍连到山上打柴,释迦牟尼佛就在这个山下边住着。住着,他就最讨厌的是这个蜂子,那目犍连呢,就最欢喜这个蜂子。释迦牟尼佛那时候在因地,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他总要烧起来一些烟,熏得这个蜂子往远一点飞,他不欢喜这个蜂子。摩诃目犍连在当时怎么样呢?他就是被蜂子蜇到手上了,他很痛的,但他也不用烟来熏这个蜂子。他就发愿了,说:“哦,你们这么样苦,做蜂子尽蜇人;蜇到人,人就更讨厌你了。我现在发愿,我将来若得道的时候,我要先度你们这一些个蜂子,这种修罗性的众生。”专门度这蜂子。

       目犍连发了这个愿之后,以后生生世世,到现在就证果成阿罗汉。那一些蜂子呢,就托生到这个国家,变成一个国,那一班的蜂子就变成老百姓,那个蜂子王就做国王,那么这些个工兵──做工的蜂子,就变成文武大臣了。因为释迦牟尼佛那时候讨厌这个蜂子,所以现在到这国家,与这蜂子都没有缘,与这国王、大臣、老百姓都没有缘, 没有人供养他。

       这目犍连就发愿,专来度这个蜂子;他发愿他若成道证果了,就要度这些个蜂子也修行。所以今生遇着一起了,这一班的国王、大臣、老百姓,因为释迦牟尼佛当时用烟熏它们,和他们没有结下缘,所以他们就不供养。目连尊者发愿度脱它们,所以今生他们争着来供养、恭敬目犍连。由这一点,我们推测这种因果,一定要发愿,要结缘的。

       所以这一部经,以“信、愿、持名”为宗。怎么叫持名呢?持名,就是念阿弥陀佛这个名字。你念阿弥陀佛这个名字,这好像什么呢?就好像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念佛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有一种清水珠,这清水珠往水里一放,无论怎么样混浊的水,它也都会清净的,水就澄清了。念佛这个佛号,也就好像那个清水珠似的,放到水里,水里就清了。所以“念佛入于乱心”,我们这个心本来都是乱乱糟糟的,妄想纷飞,这个妄想不知多少!不是这个妄想生出,就是那个妄想来了;这个走了,那个来了;那个走了,那个又来。这妄想好像海里的波浪一样,没有停息的时候。那么你这个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你这个乱的心,也就变成佛心了。因为你念一声佛,你心里就有一个佛;你念十声,就有十个佛;念百声、千声、万声,念得越多,这个佛就越多。

       你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有一个佛念。你念佛就是佛念,佛也就念你。这也就好像无线电似的,你这儿一念,阿弥陀佛那个无线电、那个收音机就收到了。那个雷达是什么?就是有一种感应道交。你这儿若不念,他那儿就收不到,所以必须要持名。

       这持名念佛,是末法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法门。所以现在普遍一般人,都相信这个念佛法门。这个念佛法门,不要把它看轻了,永明寿禅师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在口里就有一个化佛现出来,当时有五眼六通的人都看得见,他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从他口里就生出一尊化佛,所以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并且你这儿一念佛,你这儿就放光;你这儿一放光,那个妖魔鬼怪就都远而避之,跑得远远的。所以念佛的功德,是非常的不可思议。

       这个持名念佛,持是执持,也就是受持,也就是《中庸》上说的“拳拳服膺”,那么心心念念总记着,这叫持名。持什么名呢?持阿弥陀佛这个名号,也就是念阿弥陀佛这个名字。这个念佛的法门,有四种的念法,就是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

       观想念佛,就是观想: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阿弥陀佛身金色”,看见阿弥陀佛全身都是金色的。“相好光明无等伦”,阿弥陀佛这个相,是圆满功德所成就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非常之光明,没有其他的光明可以比的。“白毫宛转五须弥”,看见阿弥陀佛二眉中间的白毫相光,宛转有五个须弥山那么大。“绀目澄清四大海”,阿弥陀佛的眼睛,有四大海那么大。这个白毫像五个须弥山,眼睛像四大海那么大,你看,这个佛的身有多大呢!

      “光中化佛无数亿”,在阿弥陀佛的光里边,又化现出来许多许多的佛。“化菩萨众亦无边”,不单单化出来的佛像,而且还化出菩萨像。“四十八愿度众生”,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来救度一切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九品就是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在这个九品莲华,每一品又分出来九品,九九八十一品,分出来八十一品的等级,能令一切众生都得到彼岸。这是观想念佛,观阿弥陀佛这个样子。

       又有“观像念佛”。观像,就是供养一尊阿弥陀佛的像,那么这儿念佛呀,就观想阿弥陀佛这个像。这样观,久而久之也就成功了,这是观像念佛。

      “实相念佛”,怎么叫实相念佛呢?就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你若想不念佛也不可能了,就像那流水似的,你没有法子停止得了。你想不念佛?不可以!自己那里边念佛起来了,总是念佛。实相念佛,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绵绵密密,这种的境界就是得到念佛三昧了。

       还有“持名念佛”。持名,就是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开口也是“南无阿弥陀佛”,闭口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但是你念佛的声音,要念得清清楚楚的,口里念,耳朵听得清清楚楚的,心里也清清楚楚的,这身口意三业都清净来念佛──心里不打妄想;口里不要有恶口、绮语、妄言、两舌,口里没有四恶;身也没有杀、盗、YIN这三恶,这三业清净。你念佛,一念清净就一念佛,念念清净就念念佛。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你念到这种念佛三昧的时候,你听着刮风也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声音,你听着下雨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你听见一切的声音,都是在那儿念佛呢!

       所谓“水流风动衍摩诃”,水流的声音也是“南无阿弥陀佛”,风动的声音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水流风动统统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了。所以苏东坡说:“山色无非广长舌;溪声无非清净音。”这个山,这个色,都是佛广长舌相在那儿演说妙法呢!那个水、溪水,就是曹溪的那个溪,流的那个声音也都是清净音。这就是得到念佛的三昧。

       我在以前写过这么一首偈颂,讲给大家听一听。这说是:

       念佛能念无间断,口念弥陀打成片;
       杂念不生得三昧,往生净土定有盼。
       终日厌烦娑婆苦,才将红尘心念断;
       求生极乐意念重,放下染念归净念。

      “念佛能念无间断”,你念佛念得无间断。无间断,就是一天到晚都是念佛的声音,没有停止的时候。“口念弥陀打成片”,口里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常常这么念,打成一片。“杂念不生得三昧”,你没有其他的妄想杂念了,这就得到念佛的三昧,得到念佛这个定,念佛这个受用。“往生净土定有盼”,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有希望,会达到你的希望。

      “终日厌烦娑婆苦”,一天到晚,就讨厌这个娑婆太痛苦了。“才将红尘心念断”,因为你知道这娑婆世界是苦了,所以把一切尘世间的快乐都断了。这种念都断了,也没有YIN欲心,也没有好名的心,也没有争名的心,也没有夺利的心,把这个世界万缘都放下了,看这一切都知道它是假的,所以把这个红尘心念断了。“求生极乐意念重”,求生极乐世界这个意念,非常的重要!“放下染念归净念”,你放下这个染污的念头,就是得到清净的念了。这首偈颂,是说明念佛的这种道理。

       还有,这个持名念佛,就是要你执持名号,好像拿着东西似的,总也不要放手。你现在用口来念佛,也就好像拿着东西似的,不要把它放下。所以天天都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来把自己的杂念都赶走了它,这也叫以毒攻毒的法门。因为我们这个妄想是一种毒,你没有用一种毒来攻它,它不会停止的。这个持名念佛,也就是以妄想来止妄想,以妄止妄,也就好像这国家以兵止兵、以战止战一样。你自己有国防,其他的国家也就不敢来攻你了。你尽打妄想,你能常常念佛,把这妄想也就打跑了,那么就得到念佛三昧。

       第三重的五重玄义──明宗,就是以“信、愿、持名”为宗。

       第四是讲到力用了。这一部经的力用,能有什么力量,能有什么用处呢?它的力量就是不退,它的用就是往生。你得到往生,就可以不退转了。

       我们人修道,其他的法门都是有一种不安全的情形,也就因为没有人保险。好像你持咒,持了几年咒,觉得没有什么成就,就停止了,不持了,这就向后退了。或者你念经,念了几年,觉得也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乎就不念了,退了。或者今生你不退,等到来生又退了。今生你念经也很精进,念咒也很精进的,可是你没有修行成,到来生,来生就不精进了,就休息下来。为什么呢?因为“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

       不要说你是一个凡夫,就是证到罗汉,你再一入胎,也就把你所有的神通都忘了。菩萨有隔阴之迷,他一经过这个胎,一投胎之后,他也就迷了。若遇着善知识,能指点你怎么样修行,这还可以得到觉悟;若遇不着善知识,今生退堕,来生更退堕,就不容易再发这菩提心,所以这很容易就退堕了。可是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就没有退了,只有向前精进而没有退了,能得到这个四不退。

       四不退,第一就是位不退,第二是行不退,第三是念不退,第四是究竟不退。

      “位不退”: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这个佛位。你到那儿莲华化生,等那华开了,就见佛闻法,悟无生法忍,不会再堕落了。这叫位不退。

      “行不退”:方才讲的一般人修行,今生修行精进,来生又懒惰了,不精进了,这叫修行没有长远心。等你生到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没有三恶道苦,迦陵频伽、共命之鸟都在那儿说法呢,都是帮助着阿弥陀佛说法。所以生到极乐世界,修行的行也就不会再懒惰了,总是向前精进,勇猛精进。

       “念不退”:好像我们人在娑婆世界修行,今天想要往前精进,生出精进的这一念。精进了一个时期,觉得精进很辛苦,没有休息那么自在,于是乎就不精进了,生出这个懒惰的念头来了。这个念就退了,行虽然没有退,念已经退了。在这短短几十年的过程中,退堕的心比精进的心就多得不得了!这个念就不容易不退 。你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昼夜六时都是在那儿说法,你不会有退堕菩提心的这种情形。

      “究竟不退”:生到极乐世界,得到莲华化生,任何的时候也不会再退了──不退落到凡夫,不退到二乘,也不退落到菩萨。一生到极乐世界,就得到这四不退。所以第四种力用,就是以“往生不退”为它的力用。

       第五是判教相;判,就是评判。《阿弥陀经》的四种四重玄义,前边都说明白了。那么第五重玄义,这《阿弥陀经》是属于哪一藏呢?在这个经、律、论三藏来讲,它是属于经藏的,也就是永远都不可改变的一种经。这一部经在佛法完全都灭了的时候,它在世界上多住一百年,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这一部经,和其他的经典有少少不同的地方。在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来讲,这一部经是属于菩萨乘,所度的都是菩萨,都是大乘的根性。

       那么,我们知道这部经的五重玄义、七种立题,然后就对这一部经能有少少的认识。这是在讲经之前,讲这个五重玄义。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