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居士文章原创,居士文章全文,五时佛经串讲31—华严经解分22十地品之三第五地——手机学佛网

居士文章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五时佛经串讲31—华严经解分22十地品之三第五地  

五时佛经串讲31--华严经解分22十地品之三第五地(选)

 

 

尊敬的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莲友,大家好!

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首先,我们都来礼敬我们的大恩导师,让我们用至诚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称念南无大恩大德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三遍.

今天,我们来学习华严经解分的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三,其中的第五难胜地。请大家先看他的经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六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三 (其中的第五地)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第四地所行道善圆满已,欲入第五难胜地,当以十种平等清净心趣入。何等为十?所谓:于过去佛法平等清净心、未来佛法平等清净心、现在佛法平等清净心、戒平等清净心、心平等清净心、除见疑悔平等清净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净心、修行智见平等清净心、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教化一切众生平等清净心。菩萨摩诃萨以此十种平等清净心,得入菩萨第五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五地已,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净深心故,复转求上胜道故,随顺真如故,愿力所持故,于一切众生慈愍不舍故,积集福智助道故,精勤修习不息故,出生善巧方便故,观察照明上上地故,受如来护念故,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转心。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实知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苦灭道圣谛,善知俗谛,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成立谛,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谛,善知入道智谛,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此菩萨随众生心乐令欢喜故,知俗谛;通达一实相故,知第一义谛;觉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谛;了诸法分位差别故,知差别谛;善分别蕴、界、处故,知成立谛;觉身心苦恼故,知事谛;觉诸趣生相续故,知生谛;一切热恼毕竟灭故,知尽无生智谛;出生无二故,知入道智谛;正觉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相续成就,乃至如来智成就谛。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知。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得如是诸谛智已,如实知一切有为法虚妄、诈伪、诳惑愚夫。菩萨尔时,于诸众生转增大悲,生大慈光明。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得如是智力,不舍一切众生,常求佛智,如实观一切有为行前际、后际。知从前际无明、有、爱,故生生死流转,于诸蕴宅不能动出,增长苦聚;无我、无寿者、无养育者、无更数取后趣身者,离我、我所。如前际,后际亦如是,皆无所有。虚妄、贪著,断尽出离;若有若无,皆如实知。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此诸凡夫愚痴无智,甚为可愍。有无数身已灭、今灭、当灭,如是尽灭,不能于身而生厌想,转更增长机关苦事,随生死流不能还返,于诸蕴宅不求出离,不知忧畏四大毒蛇,不能拔出诸慢见箭,不能息灭贪、恚、痴火,不能破坏无明黑暗,不能干竭爱欲大海,不求十力大圣导师;入魔意稠林,于生死海中,为觉观波涛之所漂溺。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此诸众生受如是苦,孤穷困迫,无救无依,无洲无舍,无导无目,无明覆翳,黑暗缠裹。我今为彼一切众生,修行福智助道之法,独一发心,不求伴侣;以是功德,令诸众生毕竟清净,乃至获得如来十力、无碍智慧。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智慧观察所修善根,皆为救护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哀愍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解脱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令一切众生普得清净,令一切众生悉皆调伏,令一切众生入般涅槃。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五难胜地,名为念者,不忘诸法故;名为智者,能善决了故;名为有趣者,知经意趣,次第连合故;名为惭愧者,自护、护他故;名为坚固者,不舍戒行故;名为觉者,能观是处、非处故;名为随智者,不随于他故;名为随慧者,善知义、非义句差别故;名为神通者,善修禅定故;名为方便善巧者,能随世行故;名为无厌足者,善集福德故;名为不休息者,常求智慧故;名为不疲倦者,集大慈悲故;名为为他勤修者,欲令一切众生入涅槃故;名为勤求不懈者,求如来力、无畏、不共法故;名为发意能行者,成就庄严佛土故;名为勤修种种善业者,能具足相好故;名为常勤修习者,求庄严佛身、语、意故;名为大尊重恭敬法者,于一切菩萨法师处如教而行故;名为心无障碍者,以大方便常行世间故;名为日夜远离余心者,常乐教化一切众生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勤修行时,以布施教化众生,以爱语、利行、同事教化众生,示现色身教化众生,演说诸法教化众生,开示菩萨行教化众生,显示如来大威力教化众生,示生死过患教化众生,称赞如来智慧利益教化众生,现大神通力教化众生,以种种方便行教化众生。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能如是勤方便教化众生,心恒相续,趣佛智慧;所作善根,无有退转,常勤修学殊胜行法。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为利益众生故,世间技艺靡不该习。所谓:文字、算数、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又善方药,疗治诸病──颠狂、干消、鬼魅、蛊毒,悉能除断;文笔、赞咏、歌舞、妓乐、戏笑、谈说,悉善其事;国城、村邑、宫宅、园苑、泉流、陂池、草树、花药,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银、摩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藏,悉知其处,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鸟鸣地震、夜梦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观察,一无错谬;持戒入禅,神通无量,四无色等及余一切世间之事,但于众生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佛法。

  佛子,菩萨住是难胜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见多千佛,见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悉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随力修行。复于彼诸佛法中而得出家;既出家已,又更闻法,得陀罗尼,为闻持法师。住此地中,经于百劫,经于千劫,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更明净。佛子,譬如真金,以砗磲磨莹,转更明净;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慧思惟观察,转更明净。佛子,菩萨住此难胜地,以方便智成就功德,下地善根所不能及。佛子,如日月星宿、宫殿光明,风力所持,不可沮坏,亦非余风所能倾动;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智随逐观察,不可沮坏,亦非一切声闻、独觉世间善根所能倾动。此菩萨,十波罗蜜中,禅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五难胜地。菩萨住此地,多作兜率陀天王,于诸众生所作自在,摧伏一切外道邪见,能令众生住实谛中。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于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萨若发勤精进,于一念顷,得千亿三昧,见千亿佛,知千亿佛神力,能动千亿佛世界,乃至示现千亿身,一一身示千亿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现在,华严经我们已经学习到十地品中的第五地了。老实说,华严经到了这里是很不好讲,因为到了这里,是菩萨修证进入了自心内现的实际境界,这个实际的境界,只有进行实际修证的当事人,才明白地了知,其他没有达到这个境界的,都是在识心作用当中的依文解义而已,并不是自己实际见到了那个境界当中的实际状况。所以在佛法上,一旦涉及到自心内证的实际境界的这些法,就需要我们加倍小心了,因为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实际证入到那个境界当中去,对于那个实际的境界就不知悉,没有自己知见其中的实际情况,自己就没有实际能力说明其中的法,就只有放下自己的主观主义的臆想心,就只有完全地随顺佛经当中本来的说法,就只有依据佛经中的原义来照本宣科地说明,而不能师心自用,按照自己臆想的东西来敷演一通,这是一种根本错误的作法。如果不能原原本本地遵照佛法的本义来作讲解阐释,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谬误出来。在以前出现的论师当中,就出现了误解佛教正法意义的例子。比如现在风传于世的所谓西藏密宗,他们的许多理论和修法,乃至其根本最高理论和修法,违背佛教正法教义,荒诞怪僻,错谬百出,甚至他们大力鼓吹和遵奉的应成派中观论,连众生的根本,即是众生的如来藏识也要否定,大家看看他们的理论,谬误到了何种程度,真是瞎人正眼,罪大恶极。如果连众生的如来藏识都被否定,整个佛教正法的基础就被连根铲掉,佛教正法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坚持和守卫佛教正法,反对和破斥魔外邪法,就成了保护众生法身慧命的必须之举。

末学置身在这个祸患百出的末法世间,平时耳闻目睹的事情,很多时候真是感慨万千。这个世界真是多灾多难,就拿我国来说,解放前的战争,解放后的瘟疫,以及近几年的非典疫病,禽流感疫,地震,水灾,火灾,雪灾,冰雹,泥石流,接二连三地发生出来,令我国生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这些所有一切的灾难,不过都是过去的共同恶业成熟,而显现出来的业果报应而已。这个地球以后的众生的日子,必然将一步一步地恶化,恶业果报也会更加厉害,更加残酷惨烈的悲剧将在这个地球不停上演,这是一个毫无疑义的事情。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学佛的人,都要力求今生即得解脱,不可寄希望于来世,当知来世更加剧苦,要不折不扣、坚定不移地遵奉佛教正法,理智地选择真正能够即生解脱的法门,来切切实实地实际修行,以期今生解脱生死的目标得以实现。

可是在这个末法时代的悲剧世间,不但有国土世间的依报灾难,不但有众生身心的正报灾难,还有天魔外道坏乱佛教正法的灾难。佛教正法,是导引世人出离生死的唯一法宝,世间众生如果没有佛教的正法,必然个个都不能真正解脱生死。可是真的很悲哀呀,我们这个末法世间,已经到了魔强法弱的法运低谷时候,有不少的学佛人,在魔外邪师的误导下,已经堕入不能了脱生死的魔外邪法之中而少有知觉,真正能够让他们回心自省,辨邪识正,重新返回佛法正道者,往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才能成功。何况在这些人当中,还有不少的人颠倒迷惑一辈子,至死也不能回归佛教正道的。这些魔外邪师,蛊惑诱骗学佛人还真是有一套,一旦把学佛人拉拢进去一洗脑,再进行一番精神意志的控制,再进行一番迷魂药的播弄,就把这些学佛人搞得神魂颠倒迷失了正确的方向,这些受魔外毒害的学佛人,刚顽固执,一个个都象得了癌症一样难以医治。

在上面,末学依据现实观察现实,发了一点感概。现在我们来回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之中。请大家先看以下的经文: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五地已,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净深心故,复转求上胜道故,随顺真如故,愿力所持故,于一切众生慈愍不舍故,积集福智助道故,精勤修习不息故,出生善巧方便故,观察照明上上地故,受如来护念故,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转心。

 

菩萨在这个五地当中,善修菩提分法,这个菩提分法,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三十七道品;从狭义上来说,是指七菩提分,也就是七觉支。由于经文中并没有明确地指出这个菩提分法是指的什么,所以我们把这两个意义都了解一下,而不去妄测他究竟是指的什么。菩萨善修菩提分法,随顺真如而修,以自愿力所持,自心的愿力和如来的念力相互联通,于是就受如来护念故,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转心。这里,讲到了如来的护念之力。一切众生,要得到如来的护念之力,必须自己的内心要发起回向如来的愿力,只有如此,才能够使自心念力,与如来念力,如磁吸针,相互吸引而不分离。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用母子互相忆念来作比喻,也是说明的这个道理。实际上,一切生死众生,如同逃逝离开如来母亲的儿子,这个如来母亲无时无刻不在忆念儿子,如来母亲忆念儿子的心,是恒常具有而不间断的。但是作为逃逝远方而轮回生死的无明迷惑众生,就不一样了,由因他们的心,被无明所惑,被业障所缠,往往忘记了如来母亲而毫不自知。这个迷忘如来母亲的儿子,通过学习佛法,才知道他原来还有一个如来母亲。这样从道理上识得了自己的如来母亲之后,在事相上才晓得修习佛法,忆佛念佛,以自心所发愿力,念念回向如来母亲,与如来母亲的护念之力息息相通,从而得到不退转心。

 

现在我们来学习其后的经文: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实知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苦灭道圣谛,善知俗谛,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成立谛,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谛,善知入道智谛,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

 

在这里,首先说到了四圣谛。我们引用一本佛法入门书中的说法,来学习一下这个四圣谛,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内容。四圣谛,其中的苦谛和集谛,是说世间的苦因集起法;其中的灭谛和道谛,是说出世间的道由灭成法。苦因集起法,就是世间的因果;道由灭成法,就是出世间的因果。所以这个四圣谛,实际上就是讲述世出世间的因果法,因此四圣谛和因果法密切相关。这个四圣谛的展开,就是十二缘起的流转和还灭,因此这个十二缘起,也和四圣谛密切相关。十二缘起的流转,就是世间因果;十二缘起的还灭,就是出世间因果。所以,实际上在这里彼此密切相关的佛法知识,有三个,第一个是因果,第二个是四圣谛,第三个是十二缘起,因此我们就把他们合并在一起来学习。

 

先来学习因果知识。

() 业力的因果律

「业」这个字,就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而一切善或恶的行为,都可以构成业。换句话说,业可以解作各种各样的主动意志识心造作力,或其所引起的结果。

由主动意志识心造作力,所产生的善恶无记等一切业,这些业的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中。这些种子遇缘会产生现行,到了现行时果报分明,一定善因是善果,恶因是恶果,这就是所谓业力不灭的因果律。通俗来说,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业力的因果律,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相互代替。你现在所得的这个结果,就是由过去的那个因种而来,好比种子生出了果子,果子就是从那种子生长而来。这就是因果不昧,果一定是从因中的种子,开花结成的。

佛陀教人信业力,信因果,依业力的因果律说业报有三时业:()顺现受业,即现生造业,而现生就受果报;()顺次受业,即现生造业,而次生受果报;()顺后受业,即现生造业,而多生后受果报,这就是从过现未三世,说明因果是不会消灭的。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业力因果律的定理,谁也不能逃避。只有把握着纯正的意志识心力,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纯乎于善,有慈爱、容忍、宽恕、不争、不报的美德,向利他的善业去努力,于是幸福的花果,就从人人自己的心田中培植而出。

() 因缘与果报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论之一,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种子,「缘」是一种助成力量,「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所以缘对于因的关系很重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缘,是指一切物事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佛教把这些关系加以研究分析,可得四种,称为四缘: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因缘,比如一粒椰种,对于椰树的生长,是有最亲切的关系;等无间缘,就是使这粒椰种的生机不断辗转生长;所缘缘,即是对这粒椰种,辗转生长增胜的希望心;增上缘,是指肥沃的泥土,以及空气、温度、雨水等等帮助椰种发育长大的助力。因有这四缘的关系,才助成椰的种子,由发芽、长成、开花、而结果。这结果,也就是因缘结局的果报。椰树如此,推至世间一切诸法的生成,也都离不了这四缘的关系。

果报的「果」研究起来,也可分成现果、来果、后果的三种。所做的善恶之因,在现在这一生成熟招果的,叫做现果;在来生成熟的,叫做来果;在后后多生成熟的,叫做后果。这是从三世的时间上,说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长和成功的必然性,有如是因,招如是果,其间关系虽极复杂,而是有条不紊,亳厘无差的。同时果报所以有现生成熟,有来生成熟,有后生成熟,其原因约有二种:一,是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种在地下,瓜种即年生成可结瓜果,而桃核出生,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四缘并进,条件具备,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只有一种或两种,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因阳光不够,空气缺乏,那么这棵瓜或桃的成熟,自然又要推迟了。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定理,就怀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见世间许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 而那些做恶的坏人,反而晨夕享乐, 过着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是很简单的,即好人今受苦报,因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好,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亦是这个道理,因他前生种的好因已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逃不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因果的定律还有两个要点: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唯有修习佛法,断尽三界烦恼,获得清净种子,方可免除恶报的痛苦。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多做善事,多增善缘,只可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欲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需要的。

  

() 缘起的人生宇宙

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能够例外,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缘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时时处处相互关连之网。

如象花园里的木棵树,要靠种子水分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除了生长这棵树的种子水土等「因缘」,还是要靠别的因缘;因缘又要靠因缘,这样推扩开去,可以牵涉到一切万有。再说,这棵树可以培植风景,长大后木材可以砍来做家具,而家具又可以供人应用;由因缘所生的树,又可以做别的东西的因缘;物物相助,又可以关涉一切万有。万物助长于一物,一物又可以关连到万物。宇宙万有,就是这样互相关连。

又如一个人的生存,小时要靠父母的养育,长大了要受学校的教育,还要靠朋友的帮助; 衣食住行一切生活物资,要靠农人、工人、商人的供给;生存的保障,要靠国家的组识,军警的卫护。一个人也必然的要尽他的知识能力,去替社会做事,给别人作「因缘」,「你种田,我织布,他盖房屋给人住」。社会是群众分工合作的组合,而人生社会的相依共存,也是互相关连的。

万有都是缘起相关的,宇宙间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离开别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他的人而单独存在的。个人既需要社会群众的助力才能够生存,必然就也应该贡献自己的能力给社会群众,去帮助别人的生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切来自群众,一切还归献给群众。不要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太重,而忘记了我所依存的社会群众。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为社会群众服务谋福利。

再来学习四圣谛知识。

佛成道后,初转法轮,是在古印度波罗奈国的鹿野苑,为阿若憍陈如等五人说四圣谛法门。四圣谛的字,是解作的意思。谛是真理,即是表明苦、集、灭、道的四谛法,是圣智所亲自证验到的四种人生正确真理。

一、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生老病死,人人免不了的痛苦。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都是苦的果报。

二、集谛是说明人生集起贪嗔痴等许多烦恼的,去造种种的不善业,才会招受种种的苦果,故为因。

三、灭谛是指修道所证的圣果,即是烦恼灭除,获得无生(解脱生死)的真理。

四、道谛道就是正道,道有多种,主要的指修习八正道,就会得到最胜智慧(般若),修善断恶,解脱生死痛苦。

的根本,此二谛又为流转于世间的因果;知苦而断集,断集以离苦,为声闻乘厌离世间的观行。

的收获,此二谛即为超出世间的因果;求证灭而修道,由修道以证灭,是为声闻乘修证涅槃的行果。

声闻乘证得涅槃果,即断集谛所集起之烦恼见思二惑,此见思二惑具含有十使:1贪,2嗔,3痴,4慢,5疑,6身见,7边见,8邪见,9见取见,10戒禁取见。断此十使乃修戒定慧三学,以破我执,证得我空真如,而解脱生死。

当时佛以三转四圣谛开示憍陈如等五人,令彼等悟道。现将三转四圣谛列表于下:

初转  示相:此是苦,逼迫性

次转  劝修:此是苦,你应知

三转  作证:此是苦,我已知

初转  示相:此是集,招感性

次转  劝修:此是集,汝应断

三转  作证:此是集,我已断

初转  示相:此是灭,可证性

次转  劝修:此是灭,汝应证

三转  作证:此是灭,我已证

初转  示相:此是道,可修性

次转  劝修:此是道,汝应修

三转  作证:此是道,我已修

【注】

1、五阴炽盛苦身心欲求如火之炽盛,故苦。

2、转法轮佛说法,叫做转法轮。轮的意义:(1)如碾米之轮,能碾破糠秕,喻佛法能破五住烦恼。(2)如舟车的轮,能通行抵达于目的地,喻佛法能通达四德涅槃(常、乐、我、净叫做四德涅槃)。转的意思,谓诸众生能所改转,即转迷为悟,转染为净,转凡成圣。故法轮依第一解,使众生藉以破五住烦恼(五住烦恼1)三界见惑,(2)欲界思惑,(3)色界思惑,(4)无色界思惑,(5)无明惑。),依第二解,使众生由闻佛法喻如舟车可运载到达四德涅槃之岸。

3、四谛法中苦集二谛是世间迷妄的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证悟的因果。苦谛是迷惑的苦果,集谛的主力为贪嗔痴诸迷惑是苦因。灭谛是消灭烦恼,证涅槃果,道谛是修道的正因。

4、佛初转法轮说四圣谛三转十二法轮,教史上称此次说法为转法轮经。

5、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五比丘,是佛教有僧伽的开始。也是有具足三宝的开始。(最初的具足三宝:佛宝是释迦牟尼佛,法宝是四谛法,僧宝是五比丘。)

 

再来学习十二缘起。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此,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故个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都是形成相依的状态。

十二缘起,是由十二项互缘,来说明现实人生的成立。

 

()无明 ─ ─ 为过去烦恼的总称,是无知,愚痴或迷暗的意思。此无明是生死的根本。
(
) ─ ─ 是行为或造作义,即依过去无明烦恼,发动身口意三业,有时作善,有时作恶,有时作不善不恶的事。
 (
)─ ─ 初入胎心识,由过去惑业动力,遇缘托胎受果报,成为现在之生命。
 (
)名色 ─ ─ 「名」是精神,「色」是物质,是成立生命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形成。
 (
)六入 ─ ─ 为六根具备,谓于胎中名色渐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亦渐次具足。这时的胎儿,虽成六根的模型,但对外界的感觉作用没有完备,故称为「六入」。
(
) ─ ─ 即出胎后与境界接触,生起感觉,亦即对境界认识之开始。如自初生到长大,其接触外境的知觉力就渐渐增强。
(
)─ ─ 即对外境接触的感受,指苦、乐、舍三受。婴儿出世后,心识逐渐发达,领受环境范围渐渐扩大,遇顺境则

感受快乐,遇逆境则感受痛苦。
(
)─ ─ 以染着贪爱为难得,由受而来,对所受之境界奔驰追求,执着在心,不肯放松,故宜谨慎调伏自己冲动的情欲。
(
) ─ ─ 是执取为义,即对所爱之境界追求执取,据为己有,方满自己的欲望,于是造出恶业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
(
─ ─ 即是现有业力存在的意义。谓由爱着驰取不已,现世又多造恶业,而构成潜在业力,未来又受苦果之报。
(
十一) ─ ─ 由于自身潜在业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来的新生命。
 (
十二)老死 ─ ─ 这是说明既然要再受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环。因未来既有老死,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随

之而来。
 

十二因缘说明人生的生死轮回,是通于过去现在未示三世的,即从过去「无明」和「行」的二支因,缘起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的五支果;又从现在世「爱」、「取」、「有」的三支因,缘起未来世「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谓人生,就是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所以叫做轮回。

十二因缘是缘觉乘所修的法门。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乘,或辟支佛乘。

 

我们学习了上面的知识,就要切实认识到因果的重要性。此因此果,彼因彼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我们作为佛的弟子,说自己是信佛的人,第一要信什么?第一就是要深信因果。因果报应,自作自受,一切世间苦报乐报福报祸报,都是依其因而得其果;一切出世间所修行法,从声闻至菩萨乃至最后成就佛道,亦无一不是依出世间因而得出世间果。印光法师常常在强调因果,例如他说:

 

现今世道人心,坏至其极。凡圣贤所传述之道,德,仁,义,孝,慈,廉,节,均废弃之。凡古昔所不忍见闻,不肯挂齿者,均极力提倡,期其一致进行。而男女自由恋爱,裸体相抱跳舞之场,与学校,不知其数。大学堂,画裸体画,以期美术进步。美术固能进步,绝不虑人道退步,畜道进步乎。汝等均少年,须知好歹,切不可于此种灭伦灭理之邪说中,中其毒气。则后来尚可自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愧怍。否则,纵艺高学博,于己于人,有何所益。汝须知因果报应,了无或爽。虽一时或未能即见,而过数十年,决无不见者。况死后,及来生后世,凡夫不得而知者乎。今日世道之坏,由于儒者多不信因果报应,及与轮回生死。彼理学家,窃取佛经要义,以宏儒宗。反以佛普度众生之道,谓为蛊惑愚俗,而辟驳之。致凡儒者不肯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相劝导,大家都认作若有若无,故世道日益浇漓。具顶天履地之气概,不随流俗所转者,无有几人。而欧风一至,胥然风从,变本加厉,故成今日之世道。人情如水,礼法如堤,去礼法之堤,能不人欲横流乎。人欲既横流,礼法务力去,故感大水遍发,江堤河圩,到处破坏,几多人民,被淹而死。有未死者,无衣,食,住,号寒,啼饥,不忍见闻。纵有好善之士,多方捐募,卒以人多款少,难以遍及。而江堤河圩,须款更多。若不修,则由小至大,水尽横流。若修,则实无此财力。而况盗匪猖獗,南北交仇,外侮横暴。此际之人民,真可谓可怜可悯,而无所控告者。汝二人年纪尚轻,必须恪守旧道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乃做人之规矩准绳。人若不在此八者上致力,即谓之亡八字。八字既亡,便是衣冠禽兽矣。(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宁德恒德复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他又说:

 

况今之时局,岌岌危殆,何可远来。但愿彼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提倡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俾一班肆无忌惮者,知善恶报应,如影随形。或即生作善作恶,即生受福受殃。或今生作善恶,来生方受善恶之报。或三生,五生,十生,百生,千万亿生,方受其报耳。理学,借佛法之奥义,以宏儒道,恐后世之人,悉入佛门,遂妄加辟驳。谓佛说之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皆属哄骗愚俗之妄语耳,岂真有所谓轮回之事乎。以形既朽灭,神亦飘散,令谁受苦,令谁轮回乎。从兹君子懈其自修,小人敢于造业,以尧桀同归于尽,又何必终日孜孜以勉力修持,以求身后之空名乎。由是之故,儒者多半皆以因果轮回为荒诞。即有真知实有,亦不敢提倡,恐人谓彼为俗儒,违背先哲。又或有小竖立,可入文庙。若提倡此事,则入文庙,便绝望矣。由是大家不是极力辟驳,便是绝不道及。循至近世,欧风东渐,靡然风从,又复变本加厉,唯恐人之或有异于禽兽,唯恐人之或有明伦知道者。此之现象,究其根源,实基于理学破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学说。徒欲以尽谊尽分,正心诚意,以为化民成俗之据。而将令一切人不得不尽谊尽分,正心诚意之权,完全废弃,而又毁訾。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事如堤。长江大河去堤圩,则决定横流。人情若无因果轮回,而犹以礼自闲者,千万人中,难得一二。除此上智之外,孰不以任意纵情为乐乎哉。是以现在欲天下国家好,非提倡因果轮回不可。(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潘仲青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光是正确理解了因果的道理,认识到了因果的重要性还不够,我们还要在实际行动中去实际做到。虽然,我们作为无明生死凡夫,无始以来的污浊习气极其深厚,不可能一下子就断除得干干净净,但是我们在认识到了佛法的真理之后,不能无限期地放纵自己,总得自己要求自己有一个重新开始的时候,所谓定下一个开始时期洗心革面,改往修来。我们认识到了自己无始以来,所造一切深重罪业,从而要在自己的内心,发起真正的惭愧心,发起真正的忏悔心,应当依佛所教,在十方三世佛菩萨前,以真心诚心深重之心忏悔业障。这方面的忏悔文很多,我愿意与莲友们一致进行,共同忏悔业罪,共同改邪归正,共同消除业罪,共同种植往生净土的福德资粮。

 

此地菩萨的主要修行事务,就是其后的经文所说:

 

此菩萨,十波罗蜜中,禅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好了,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其余的内容,请大家自己去看去理解去体会。

 

现在,我们来把今天学习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所有一切众生,都结佛缘,都种善根,都入佛门受佛教化。愿我们把学习的功德,回向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请大家和我一起,一起礼敬我们的大悲慈父阿弥陀佛。让我们用至诚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三遍。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