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居士文章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杨云唐居士:勇敢面对烦恼  

勇敢面对烦恼 
杨云唐 
舍利弗前生想行菩萨道,挖了双眼给人治病,却被嫌臭,他被帝释考倒后,大叹「解脱犹易,菩萨道难为」。大菩萨是从小菩萨做起的,从开始布施到六度圆满,重要的是「不怕失败,只怕退心」。如何充实菩萨心行,我们先从承受苦难谈起。
 
这世间谁没苦难,若怕麻烦,不讨好的事就没人去做,如此缺乏承担勇气,他的修行绝对见不到热力,最多可以在小局面里称王,走不出去,更不用说行菩萨行。一个好的修行人,是必须有境界来磨,没有困惑与境界为对象,则不可能有跨越烦恼的进步。有些人学佛常被「小心别下地狱」吓得不敢动,请他讲课或写文章,他说怕误了别人会下地狱。佛教界如此类似的话很多,所以害得很多人不敢放手向前冲,只敢尾随别人后面,当一看苗头不对就见风转舵,不敢承认自己是「发大菩提心的人」。其实,有如像孙悟空,有本领就不怕闯天宫,若有菩提心,就不怕下地狱,即使不幸下地狱,也很快弹出来,因为不相应,你的菩萨性格,会让你得到早释,如此便又加强你对法的信心,及悲心的成长,深深知道一切的境界只是在帮助与考验修行,最后谁能大舍,心不动转,才能证得无所得的空,这生生世世必修的功课,便可毕业。当然,我不是要你暴虎凭河,乱干一场,糊涂下地狱,而是要你发菩提心,只要有菩提心,这才是你的护身符。
 
承受苦难从现实上言,需有健康的身心,没健康身心,则没气势,自然会处处逃避,没有力气学菩萨道。身体的健康,应要靠世间法,在吃与运动上调整;心的健康,我们以下再谈。或许有人是抱着消灾免难而来学菩萨道的,这不要紧,心先安定做事才有干劲。至于福报问题,这与个人发愿有关,没福报还是可以帮助有福报的人行菩萨道事业,渐渐也能增加福报。此外,有人很怕事,或生活上种种的诱惑与困难,一时还放不下,这要等看到烦恼即菩提,才能超越,问题是要先问自己真愿意清凉吗?若真的,菩萨行就能回报你「烦恼即菩提」的智慧。我们看到执着的苦、贪瞋痴的苦,从而真的知道这一生要的是什么,就会愿意付出代价,虽遇到考验也能保持方向,如此学佛才有不退转的一天。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佛经说「初发心即成正觉」,是说当你成正觉时,会发现今天的果是因往昔曾发的菩提心。所以佛法要我们常不忘初发心,不忘初发心,然后才能看到一阶段结束即是另一阶段的开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见了文殊而初发心,到最后进入普贤的世界,都是不忘初发心。佛法又说「初发心成佛有余」,因那时的心是最纯真的,故才称为「童子」。有一首道别歌说「没有我的日子里,你要多加保重自己。」此后你所发的菩提心,将是在学佛路上一直陪伴照顾自己的最佳道友,不是靠谁来成就你。请记住以后不管你多有成就,你的心都要连接得上无始前的发心,因为真心是超三际的,是亘古而常住的,是你的法身慧命所依。朝三暮四的心,只会让人颠沛流离。
 
我们生命的出现是不得不的,别太着迷于不得不的存在,却一味保护而不知善用,否则这习惯会粘住你生生世世,跨不出去。我们应把握生命,去做该做的,想为自己糊涂出现的生命负责,就得立刻承担。别等到诸缘具足、职责已了、或业果消除才来发心。当要警觉,因缘错过就是浪费,别以为很快还会有,那是要再修很多福德才会发生,有如慧星的再来,可能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想想看,你经好几世才累积了今天如此好的学佛因缘,有如你祖先留下了一笔财产,结果你却不珍惜,以为反正它都会在那等着我取,可是由于你「不识货」,没有本事,那你怎能得取?
 
学了这么多的佛法,要如何才能让他在你身上放光照耀呢?那就需有成熟的心,就像有肥沃的土地,果菜才能繁茂。成熟的心来自于勇敢与磨练,尤其在遇到不幸或麻烦时,别被轻易打倒而变心,应是更能体会佛法所说的放下与承担。若能在失落中把心打开,你将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平静),体会人更坚毅的一面,如此你才真正成长了。所谓「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这种不动摇的意志是无法以世间自私自利的执着力来承担的,而是经过「超世间美」的浸润而开展。但由于一般人只患得患失,心收缩了,只在乎想要的,那潜存的美(平静)即使出现了,也被废弃。别只放大自我的遭遇,当个逃兵,而更要同理地想到别人的苦,在这里发更坚韧的菩提心,这便是自觉是同时为了觉他,释迦佛也是如此生生世世行菩萨道而成佛的。别以为修行至「所作已办」就从此没有逆境了,所以一直想个人证果,或逃到别处去。你的遭遇还没糟糕到没法修行的地步,别把人生的功课当作负面的折磨,逃避的心态绝对不是佛教要的,这种心怎能成就道业?其实,也就是因一窝蜂佛教徒的末法心态,才让「末法」早日到来,末法并不是本来如此。想想看,古来多少人投入西域取经、翻译经典、著述教授,祖先把如此好的智慧传给我们,多少人捐款出力让我们在这里学佛修道,而我们却只学到里面「自我了脱」的那部分,而不是学发大心回报他们、愿继续度尽天下众生,这哪是「读圣贤书之人」?
 
在中国这长久的历史里,因有天灾人祸的因缘,民生雕敝,想学佛的确较困难,大乘不容易展开,所以有些前人只好主张自了,长期下来,造成「中国人学的是大乘,行的是小乘。」从缘起说,一切都不是定数,现在时代不同以前,是正需要佛法的时候,而佛法又需要人弘,若我们不努力,难道要让其他外道照顾众生的法身慧命?这绝不是用佛陀的心量很大为借口,就可安心地放弃我们应有的时代责任的。不发菩提心就不可能成佛,即使成阿罗汉,也可能就灰身泯智了;所以大乘说「忘失菩提心而修一切善法,即同魔业。」这魔并不是恶魔之意,而是为波旬所认可。你可能会说,我成阿罗汉就偷笑了;若如此发心,心量不够,气力也就易泄,到头来会落得连个勇猛心都没有,更别说能招架得住世间的挑战。所以学佛就要先发菩提心,才不会越走胆子越小,反而被没学佛者笑。
 
反省自己
 
修行力能出得来,才会发觉学佛的利益。听课容易,修行难,人多喜欢检现成的,若听得入心,也算值得,听多了也甚至会有悟境,但若还觉得力量使不出来,那就是我们的心未真的打开,未开窍。这时就要警觉问题根源在哪?一般人认为修行难的原因,问题多还是在自己,我列出六点:
一、还在迷惑世乐,你要的与佛法要给的不同。二、选错师父、误用法门,或对法与方法不清楚。三、不是来真心的,不肯踏实真下功夫。四、缺同道或善知识的砥励。五、自己功德不足,气志太小,对己没信心。六、太快想有结果。
 
一般言,知识分子最易自以为是,所以也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甚至没想到要先调伏自己的脾气,修了半天仍没进步,却怪道场不好、法门有问题、缺大师级的人来指导,但你又不能说他基本知见有问题或品质有待改善。佛陀门下解脱者,有妓女、有贱民、有记忆极差的、有杀人王、有十多岁小孩、有一百二十岁的老人、有生意人、也有贵族。所以身分地位年龄虽有些影响,但都不是主要问题,自发的道心与愿力更是重要。
 
自己的问题,要先警觉。学佛人应先问自己,心地柔善否?若自私自利、脾气不好、人格不正、自以为是,这种人不可能进步。面对这种人也不必给他什么法门,只导引他看到别人的长处,并鼓励他愿入佛门的意愿则可。有些人怎么修都没法稍有成果,对自己的死角,有时很难自觉,这有如有些人做生意,虽选对行,也很努力,但别的同行人赚得饱饱的,他却最多打平。这种人就应先忏悔业障以及培养柔软心,尤其是柔软心是修行人非常重要的品质,它可帮你打开心量,随喜功德,累积福德资粮。忏悔业障是看到往昔因愚昧无知,损人利己,障人道业,种种不善行现在想起觉得很惭愧,决心端正自己,不再愚痴造恶。即使修行者,也应在想起往昔黑业时,诚心忏悔,才不会自恃修行功德。不过也不需常常自认有业障而老是在那忏悔,若以为要等到忏悔清净才能修行,那可能一辈子都忏悔不完。
 
想修行,一定要先懂得不要搞是非。修行是自我超越与实践,绝不是满足自己的目的,尤其是别以自己的好恶来衡量修行。有些人以满足好奇来修行,有些人把暂时的新鲜感,当作是方法上的受用,又有些人把与师父的私交,列为教导优劣的评比,而有些人把与习气相合视为相应,把光影现象的出现当成突破,将身心的舒服当作进步与否的依据;这些都难免修偏而不自知,因为都不是为了超越自我、打破妄想分别与执着。
 
另外还要明白修养与修行的差异,否则把不搞是非当成修行,最后发现原来是只在当好人,虽得到很多人赞美,却被想「当好人」给误了,甚至有时会把牺牲佛法来当人情。好人背后的好名声,不表示是好品质,修行是要超越执着,放下自我,若在世间成就与善恶间找到自我,这只叫福报。
 
修行是重于过程,别太过于以目的取向,重在正念调伏自己(我见、习性、知见),不重心得的获得,也不计算得失多少,如此你才不是落于以一般所谓的爱取当成「积极」,冲撞的个性才能放下,心地开始柔软。若即使四个月听课下来,佛法还没真懂,至少也有冷静无争的个性,不会把个人意愿摆得太高,而能看到别人的需要与好处。若学了佛,用佛法照他人是非,将落于我见坚固、我慢滋生。学佛是调伏自己,只看你的心改善多少。我外婆曾说:「人美不如命美,命美不如心美。」心就是智慧,是人生问题的钥匙。还有,佛法不是个人的装饰品,千万别把如此大好佛法学来错用,引生是非,这有时反而让人看笑话,说我们学到那里去了。另一个要提醒的是,在佛门中,千万别用习气与一些臭气相投的人为伍,常在是非中搅得尘土飞扬。
 
次第的考量
 
法本身是一体的,不需分高下,没有次第。但如何学法、见法、入法,这在个人修行路上的,一定都会经过摸索过程,这因人而异的过程,便会有不同的次第。修行以慧为主,其修学次第是「先依法住智,而得涅槃智(寂灭、无为)」,不须先有深定。但慧的修学,往往因个人的行为与习性的偏差,所以又要求依戒与定来先调整,所以佛说:「不依世俗谛,则不得第一义。」以及「当先直其见,正其行,然后修四念处。」除非你真的德行不错,是大根器,否则学佛最好要先打好根基,不然将头重脚轻。闻思是必须的前行,若有好的人格,具有对苦的观察力,才能谈无我的正见,及空的慧观,入于第一义。合乎戒定慧的第一义才不会偏,能涵盖世出世间,正觉解脱又无碍于世间法。
 
「法住智」是从知法、见法而入法。知缘起的流转与还灭,真知四谛因果安立,此外无他种法。于世间诸相见其本质,入于法性。不依世俗知见,不坏世间假名,善学正法,善作意思维,次第渐进。
 
「涅槃智」是当悟入四谛时,于苦集住厌舍,于灭起寂静、究竟想,弃舍一切生死所依,不再积聚。于一切法无生,不执着有无,证得无为。到此无依后,是名「无余依涅攀」,完全脱三界束缚。亦即,若人还需「有依」,则需拥有,就还会有所寻求,离不了「我所」,这「我」就无法彻底清净,总会在背后作怪。无余依者,身心如水月,不取着得失生灭相。
 
涅槃智后所行,都是在开发方便智,是菩萨道的开展。菩萨经生生世世在众生中的磨练,行六度万行,成就道种智,最后进入金刚三昧,成就一切智,圆满三德(恩德、断德、解脱德),则为佛果。
 
顿悟法门中有未经「法住智」,直取「涅槃智」的例子,但那些都是福德因缘具足的人,在大乘经中称是「久已供养诸佛,深种善根」。若你敢承担圆满自性,愿直取涅槃智,我们也不反对,那还要有非常高明的老师才行,否则以后只会让人觉得你自圆其说,与世间格格不入。
 
有些学佛人很喜欢读奥修与克里斯穆提的书,因为他们摆脱很多传统,直接叫你莫执着,很得欲解脱者的口味,这很像禅宗;但问题就出在缺法住智,一味求无束缚境界,有执理废事、以偏概全之嫌。奥修强调要放下个人的拘紧与道德意识,直契本然真性,听起来不错,但容易变成行为越矩,背离世道,狂野有余,人格不足。克里斯穆提强调要放下传统观念的枷锁,莫落意识取舍,可惜在方法上欠缺,所以会有勉强套上境界的问题,有如架空的大楼,追随者除了追随模式外,很难开展出去,故无法真正契入无碍心性。所以有法师说奥修的书不要看,尤其是那些想突破问题又找不到路的人,若「信戒无基」,心性不成熟,往往就流于狂放。克里斯穆提的书值得参考,却莫一头栽进,好高骛远,连佛法都不要了。真的解脱是理事无碍的,绝非一味摆脱世间规范,狂妄逞野。佛法要在世间流布,我们还是建议走正常的路,别依济公式的怪异独行,弄成嘻痞样貌。从一乘言,佛法是整体的,学大并非弃小;学佛不能眼高手低,所谓高楼平地起,行远必自迩。该走的路就踏实地走,依中道行,不可偏废。我们虽讲了很多无相、无修的道理,但不可目空一切,弃绝仪轨不要规矩。
 
另外从心路历程言,有人把修行分三个层次,先是「见山是山」,进而「见山不是山」,最后「见山只是山」,这不是修行次第,别用这来套在方法上。见山是山是刚开始时,不离习惯的思维角度,认为有法可得,把得失看得很实在。经过深入修行,这认知会开始「质变」,超越习惯的思维,进入一种「不知」的心境,这「不知」会让你翻转与突破,进而放下意识观念,这是见山不是山。后来,超越了对待,突然发现其实一切本自现成,所谓「云在青天,水在瓶」,眼前桌上的水瓶与天上的云,彼此只是单纯地存在,没有是非对错,只是一心的世界。
 
道与学法的依止
 
祖师说「道在泥涂」,因我们平常是日用而不自知,一直在用道而却不知「道」,所以还要寻道。我们常说「寻道、求道」,常把道与经中的理或境界混淆,所以求了半天根本是搞错了,不知道本现成不失。道是无相的,不是得失也不是有无的,所以不是用找或外求的。所谓得道,是发现无得无失、本自现成的本然事实,如「饥则吃、困则眠」,问题是你会不会安住于此而「无碍地用」。有人把道视为得失,把求道视为「买车」,与道相应为「学会开车」;这当作比喻还可以,但别错解成心外求法,其实这车就是你的手脚与六根,这相应就是好好的正用,走路吃饭、挑水搬材,每个都是「六根门头放光(智慧)动地(不坚固执着)」,都是神通妙用,皆本自具足,不用学,如此就是行于道中,毫不缺少。亦即道是大用,不是所想出的智慧或经中的法理,当你在用而不住内外境界时,那就是道的展现。常如是无住大用,那就不取得失,也不落有无,否则总是头上安头。
 
禅师们都说:解脱何必等未来,道是不离此生、不离当下、不离此心即可印证的。佛法本是最现实、可以不啰唆的,但为了我们这些「日用而不自知」的寻道人,佛法不得已设了一堆「方便法」,虽也称为「道」,但其实只是标月指,而我们常都把法与道混在一起,所以学了多年,还在觅道。我们所学的是方法,它本是为了指点我们,然而搞到今天琳琅满目,已有「歧路亡羊」之险,反而使不少佛子迷了路。若不知你要的是什么,却一味乱服药,则寻道会变成错用心的瞎忙。
 
四谛的道谛,指的是入道的方法,所以大乘认为四谛中,苦集与道谛皆是有为,只有灭谛是无为,才是道的本身。道谛以八正道为根本内容,细说则有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从闻法生净信的肯定,坚决无疑。净信无疑得正见增上,以精进的力量,加上保持正念,常常正见无我,别落是非争夺,使身语意常能清净离习,渐得正定心不生妄,如此就是八正道了。八正道又称「古仙人道」,意思是自古解脱者所走出来的道路。所谓「路是人走出来的」,这里我们要有个认识:道是属实践的,一定是要经自己走出来的,不是谁能铺设给你,必须得经自己在实践中体会自性实相,才能「如来藏里亲收得」。
 
佛子在修学路上,须小心根基不稳就急于说玄称大,因想成就而掉入陷阱,八正道的入门,首先得三皈依,「三皈依」是自心以觉、正、净为人生的选择。而在抉择所学上,要能「四依止」: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在是非烦恼当要「三依一向」:依远离(习),依离欲(集),依灭(止缘),向舍(道、不又攀缘、无依)。最后你要能摆脱外在一切,实践「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归净自性法身。
 
•    自依止,以自为洲:师父引进门,修行在各人,生命是自己的事,没人可代,别老是不断奶。
•    法依止,但见于法不见于我:妙高峰顶不得商量,正法前别婆婆妈妈,方不落意识牵制。
•    莫异依止,除前二者外,其他的都不可靠,连你的师父也一样。阿难问佛:「当您在世时,您为领导,您死后,谁来领导?」佛说:「我从来没领导你们,是法在领导。这世上,只能自己依法努力。你要以自为洲。」
 
选择法门
 
华严经说「破一微尘,开三千经卷」,这微尘就是我们的心,三千经卷都不离自心。当你已具正见,从此要把法当作是自心的事,读经要觉得是在读自己内心的东西,如此才容易受用,所有的修行都应如此看待,不离自心,才能一通百通。如念佛,就是念自己心中的佛,莫心外求法。像马祖当初努力打坐修行,怀让在旁磨砖,说是磨砖作镜,他指正说磨砖不能作镜,怀让也反说他如此打坐也不能成佛。因成佛是心的事,不是身体或念头的事,并用「牛车不动应打牛,不是打车」来说明用功要用对门路,心若迷惑、知见若不对,即使很用功也不见进步。所以修行不是论功夫,不是在入定或神通变化,或每天作多少功课。
 
修行重在有没有心地的脱胎换骨,所谓「不重工夫,只论见地」,这是禅宗论道的准则。但一般人都是在看工夫,譬如打坐坐多久、念佛几万声、持咒几万遍、闭关多少次,这些行法虽然多少代表行者的努力程度,但并不代表他的修行成就。我们修行不应以数量为求,但若有了质上的契入,也应广学多闻,才不会偏。
 
佛教修行法门虽多,不同处主要在定学与方便法的不同,目的只在让你不被自心所迷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所以选择法门,主要是看那个较能使你安住。事实上「法无高下,应机即良药」,我是主张要先从闻思得正见,再依法修行。一开始时先保持开放的心,只要不落玄异的追求、不好高骛远,每一法门都可先练习一番,看哪个令你较受用,然后以之为主修,同时再选一、二个当辅修。别为了「老实修行」而死守一门,否则若方法与观念有误,只会事倍功半或走偏,这不是法门有问题,而是自己糊涂。
 
圆觉经说「一切众生,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遇邪见者未得正悟,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我们应选好善知识,并走正修行路,便能成就。选法门时与选老师同等重要,但别追求你无法亲近的名牌老师,这可能是鞭长莫及,徒剩仰慕而已。「师父引进门,修行在各人」,再好的师父还是要自己用功才行。另外就是应多读经典,虽不必读很多,但要有几本很受用的,一遍再一遍地读之。我主张读经比读论重要,若要读佛书,有几本印顺导师的书是应该先看。此外佛教史的书也应涉猎,才能了解佛法发展的背景,正本清源,不致把方便当究竟。
 
坛经曰「法无顿渐,迷有迟速。」同样在听法,有人悟了,有人却不知所云,问题在闻者被「前尘」所障,如此就需要用方法帮助,方法纯熟稳健,心能安定,才能真的契入。所有法门在修行前一定要先能放松,最后要进而放掉能所(放空)。对方法只是去用,对内外境界都莫强分别,你会发觉潜力会自动开展出来。你越是放掉能所,不去取舍「有无」等的相对法,那打成一片的感觉就越强。昏沉与掉举是修行的二大障碍,须先超越,如此才能越修越有信心、越能体会佛法的智慧,以智慧放下爱取。佛法学通了后,此时学佛也就不是「信」的问题,也非是宗教的事,它只是帮你看清内在的迷惑,断除烦恼,从此好好地过生活。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