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惟觉法师:发菩提心 成无上道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一)

于自由时报91.04.11(四)刊载

佛法有大乘和小乘之分,小乘希望得解脱、成道证果;大乘修六波罗蜜,普度众生、广结善缘,最后功德圆满,成道证果。此外,还有渐修、顿悟之分,无论是大乘、小乘,顿、渐之分,是因为众生根器的不同,所用的方便也因之有所不同,但理上都是一个--菩提涅槃,这是修行学佛的终极目的。

由于每个人的发心不同,所以成就也不一样。不论是成就罗汉果、缘觉果、菩萨果、佛果;或是成就三昧,达到不退位--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这些都要努力修行才能得到。希望打坐成道,就必须与这念清净心、无为心相应才能成道。道不离心,悟了,这念心就是道;没有悟,这念心就是迷。修行不管是从事上修,或从理上去修,乃至于渐修、顿悟、显、密,有两大原则不能违背:第一是「发菩提心」,第二是「持清净戒」。这两个原则做到了,这一生就对得起自己,即使没有成道证果,也能达到不退位。持清净戒,身口意三业清净,就证罗汉果,进一步回小向大,就能证大乘佛果。如果要证菩萨果,就要修六度万行。总之,这一切都离不开菩提心和戒行。因此,发菩提心、持清净戒,修行最重要的二件事。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二)

于自由时报91.04.13(六)刊载

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清净的心、不染着的心,是不动不摇、不去不来、不生不灭的。经云:「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如果只是拼命地耕田犁土,却没有播撒菩提种子,怎么会开花结果?所以菩提心是最重要的。想达到这念心清净,就必须要有种种助缘,帮助我们发菩提心、种菩提种、开菩提花、结菩提果,这个助缘就是戒行。

佛法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戒行;其他宗教的戒,有些不是邪见、见取见,就是非因计因、非果计果,都不是证涅槃的因。涅槃是什么?涅槃不是死亡。涅槃是指我们这念心,达到最寂静、最高的一个境界,也就是契悟空性。契悟了空性还不算,必须要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净心、能作主的心,要动就动,要坐就坐,要出就出,要入就入,最后达到不出不入。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三)

于自由时报91.04.16(二)刊载

涅槃有四种层次:「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自性清净涅槃」。其中「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是证悟「空性」;「无住涅槃」、「自性清净涅槃」是证悟到菩提心。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涅槃,都是指我们这念心,只不过深浅不同,也就是悟到空性的深浅;或者是证到空性,定力入到空性中有多长,这也有差别。再者,看我们保持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动的时间有多久,如果只能保持三分钟,三分钟后心就打妄想、打瞌睡,这样菩提心也保持不长久。

菩提心、涅槃性,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最高境界。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根基,佛就说一些方便法门,暂时使我们的心静一静,不要惊慌恐怖,暂时能够得到一个住所,这是佛的慈悲。真正要想成佛,就要证悟菩提心。经云:「唯佛与佛能入此门,缘觉声闻不能照。」也就是说,尽恒河沙的声闻、缘觉,都没办法知道佛的境界。为什么呢?因为佛是以菩提心为根本,所以这一念心非常重要。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四)

于自由时报91.04.18(四)刊载

菩提心究竟是什么?如何发菩提心呢?《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菩提心就是无住心。禅宗则说:「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也是指菩提心,亦即菩提自性。《六祖坛经》行由品记载:一日,五祖弘忍大师对弟子说,诸位在我座下已修行多时,今天把所学的心得及契悟的道理,写一首偈给我看看。五祖座下一位首席教授师神秀大师,很有学问,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子看起来非常有道理、非常有意义。六祖大师当时也在弘忍大师座下,在厨房里担任砍柴、舂米的工作。听到有人在念神秀大师所写的偈子后,他也有一些心得,于是就请人在偈子旁边写──「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根本没有一物一法可得,所以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明镜是指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念心,是绝对的空性;「何处惹尘埃」,一切都是空寂,那里惹尘埃?神秀大师尚未真正契悟菩提心,他所契悟的,属于渐修,而六祖大师则是顿悟。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五)

于自由时报91.04.20(六)刊载

悟有深浅,禅宗祖师云:「大悟十八度,小悟不知其数。」譬如说,由于觉得人生无常,悟到了无常的境界,所以发心修行,这个悟只是开始。悟了以后要知道修行,因为只是悟到无常,并不是彻悟心性,只是悟到事上的道理。每个人所悟的道理都不一样,因为这念心悟的层次不同,说出来的法,就会有差别。

神秀大师所写的偈子也可以作为一般人的座右铭,依照这个方向去修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要栽种一棵菩提树,第一、要有土壤,把菩提种子栽植到土里去;第二、要有水份、阳光;第三、要时时刻刻去照顾,除草、松土,菩提树才会发芽、茁壮,开花、结果。「身是菩提树」,要想成道,就如同种菩提树一样,要善调身心、要持戒,使身口意三业清净。除了善调身心以外,还要勤修善法,修善法是福报,有了福报,衣食住行就没有问题。「心如明镜台」,这念心像明镜当台一样,一尘不染,汉来汉现、胡来胡现,相来则现、相去则无。就是这念心,不染一点尘垢,一片空灵、光明,没有贪、瞋、痴、慢、疑,没有法执、我执,只有这一念绝对的心,像镜子这么光明。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时时勤拂拭」,如何拂拭?就是检讨、反省、观照、改过,这就属于渐修法门。如果照这样去用功,也能成道证果。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六)

于自由时报91.04.23(二)刊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当时六祖大师契悟般若空性所作出的偈子。惠能大师了悟诸法毕竟空寂,无有能、所,一切皆扫除荡尽,所以禅宗祖师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正是这个道理。

「佛」代表好的境界,若是对好的境界,产生贪爱、执着,心当中有了罣碍,一样不能明心见性。所以,就算是打坐时看见十方诸佛来摩顶、授记,也不要欢喜。因为一欢喜,心就动了,就成了生灭,就不是不动心、清净心。「魔」,就是指恐怖的境界。看到恐怖的境界,也不用害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好坏的境界皆由自己意识所现,都是虚妄不实的,因为一切法毕竟空寂。

那么,要拿什么来「斩」?「不理它」就是斩。好坏的境界都不去理它。它来就让它来,去就给它去,继续保持正念,菩提心就会现前,念念分明、处处作主。否则,菩提心就迷失而成为攀缘心了。

所以渐修、顿悟都是相通的,目的都是证菩提心,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七)

于自由时报91.04.25(四)刊载

修行的法门有很多种,小乘修行是「断烦恼」;大乘则是「转烦恼成菩提」。小乘把烦恼当作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要断它,有能断、所断,仍有法执存在,所以最后证到我空境界,入「偏空涅槃」。

大乘则用「转」的方式,因为了解烦恼当中有菩提性。如同打铁炼钢,废铁当中具足钢性,若把铁块扔掉,是无法再炼出钢的,如同无法离波觅水的道理一样。

大乘菩萨广行六度万行,以转化烦恼,自利利人。例如布施久了,自然没有贪心;修慈悲观,瞋心自然就转化过来;身口意三业精进,就可以对治懈怠。由于心散乱、颠倒,所以利用禅定对治妄想,这就是「转」。

六波罗蜜中最后是「般若度」,般若是对治愚痴的,返照自心,无能、无所,三轮体空。我们心中有很多无明、颠倒,对外境起种种执着,如果般若修好了,就能逐物起照,破除烦恼!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八)

于自由时报91.04.27(六)刊载

无论修什么法门,最后全部都要归于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本具的觉性,这不是父母、鬼神、上帝、乃至菩萨所给予的,而是人人本具的。所以,菩提心是最真实、最现成的。

禅宗祖师说:「起心即错,动念乖真。」菩提心性本自具足,假使另外再起心动念去找,也无法找到。因为一寻觅就迷失了,如同骑牛找牛,已经骑在牛背上,却迷惑不知,仍到处去找牛;又如日中觅影,在大太阳底下找影子,始终是找不到的。

大众听法的当下,一念不生的这念心,就是菩提妙明真心。所谓一念不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灵知灵觉的这一念,没有丝毫的妄想、昏沉等杂念。契悟了这本具不生灭的心,即达到所谓的「开悟」境界。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九)

于自由时报91.04.30(二 )刊载

以前,有一位大觉禅师,为了修行悟道,南奔北走、东参西学,翻山越岭寻访明师。一天行脚疲累了,手扶着路边的梅花树休息,当下忽然开悟,道出一首诗偈:「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几重云;归来细把梅花看,春在枝头已十分。」「春」,代表菩提心。诗境的内容说明为了追求明心见性,历经千辛万苦,寻找善知识指点,仍然无法契悟,于是心灰意冷,通身放下,这念心大休大歇,不再东寻西觅。就在放下的时候,忽然开悟了。「归来细把梅花看,春在枝头已十分」,细看眼前枝头一朵朵梅花生趣盎然之际,悟到原来道是现成的,能看的这一念心始终是存在的。

达摩祖师说:「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看梅花的这个灵性是本具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尚未成道的人不减一丝一毫;成道了,也不增一丝一毫--这个就是菩提心。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十)

于自由时报91.05.02(四)刊载

古人说:「修行亿万劫,悟在剎那间。」过去没有契悟以前,所修都是在生灭当中,属于方便加行。由于加行用功得力,业障消除,心清净了,因缘成熟豁然契悟心性。原来,这念不生灭心,就是菩提心。

有生一定有灭,物质有成、住、坏、空;人及飞禽、走兽等有情世界的生、老、病、死,都是生灭。仔细观察起来,分分秒秒皆有众多生灭、生死不停的流转,整个世界都属于生灭法。

凡夫的心念时时刻刻也在生灭之中,一动念头就是生,第二念生起,前念又灭掉了,譬如早上起床、穿衣、穿袜、刷牙、洗脸,接着又诵经、拜佛……等等,心念不断地生灭变化,这当中究竟那个是真正的自己?

世间上的人,终日柴米油盐酱醋茶、上班、下班,整天都在妄想中,迷糊糊地过生活,所有一切都是生灭心的作用,甚至于晚上作梦都还在生灭心当中。所以佛法说人从早上到晚上,有八亿四千万个念头,这些都是生灭心。生灭心就是自己的烦恼,生灭心带来的就是生死。

那么,不生灭心究竟在那里?就在大众听法的这念心当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念觉性始终存在,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十一)

于自由时报91.05.07(二)刊载

悟后起修就称为「修道位」。悟了以后,只是如同见到初一的月亮,尚未圆满,还要继续保持这念菩提心,时时刻刻安住在心性上,就是所谓的「保养圣胎」。

此时的修行即是「修而无修,言而无言,行而无行」,还是要修,修除习气、妄想、人我、是非等种种烦恼,修了之后要归还原点,所以修了等于没修、行了等于没有行。原点就是一念不生、就是觉性。无论昼夜、动静、顺逆,时时刻刻始终都要保持这念觉性的存在。

释迦牟尼佛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却说没有度一个众生;演说无量无边的佛法,却认为没有说过一句佛法,正是「言而无言」,归还原点的道理。如果执着自己说了许多佛法、度了广大的众生,就表示并未了悟,因为尚有我执、法执,这念心还在相对的境界之中攀缘,没有契悟绝对的境界。

修道证悟最后达到绝对不染一尘的境界,如同十五的月亮圆满无瑕,就属于「成道位」。这里的「成」是现成、本具的意思,不假丝毫造作而成。

总归修道的历程,可分为「加行位」、「悟道位」、「修道位」、「成道位」四个不同的层次。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十二)

于自由时报91.05.09(四)刊载

每个人都有佛性、觉性,是本具的。虽然心性本具,但如果起了烦恼无明,这个觉性就变成众生心了,就变成我执、法执。所以,还要有「始觉」,也就是我们现在开始觉悟的这念心。众生是「不觉」,没有觉悟,所以整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醉生梦死,将来必堕入恶道。

有了「始觉」,要继续保持,如果一曝十寒,没有发长远心,就退失了菩提心。所以要继续不断觉悟、觉察、觉照、反省,以漏尽自己的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转化心中这些障碍。如神秀大师所说的「时时勤拂拭」,把心当中的灰尘擦掉。由于用功得力,贪、瞋、痴、慢、疑、邪见六个根本烦恼没有了,就达到「正觉」的境界。

烦恼有深有浅,分为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漏尽这三种烦恼,就得到究竟解脱。所以,无论参禅、打坐、持咒、诵经、念佛……,一切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转凡成圣、转识成智,最后得以成就佛果。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十三)

于自由时报91.05.11(六)刊载

由于用功得力,贪、瞋、痴、慢、疑、邪见六个根本烦恼没有了,断除「见思惑」,就证到罗汉果,或者证到缘觉果,这就是「正觉」。但是,不可以得少为足,还要进一步回小乘向大乘,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带果行因,修六波罗蜜,行菩萨道,修无修修、念无念念,豁然明心见性,契悟本具的菩提心。

如龙树菩萨,契入了中道实相,就证到初地菩萨,如此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满心,就称为「分证觉」,乃至于达到「等觉」。最后入金刚定,破无始无明,也就是破最后一分无明,则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总之,这些过程都离不开我们这一念觉性、佛性、灵性,也就是大众听法的这念心。如果这念心造作恶业,就变成兽性;反迷觉悟了,又变成觉性。觉悟以后,念念分明、处处作主,有了智慧、感应,心慢慢宁静,就成为灵性,这都是我们这念心本具的作用。不执着一切法,继续用功,就能圆成佛性了。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十四)

于自由时报91.05.14(二)刊载

菩提心的修证历程有层次之不同。第一、「发心菩提」,也就是发广大道心,立下志愿,希望证到菩提心,成就佛果,普度众生,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时时刻刻朝这个方向努力,不管是渐修、顿悟,或动、静、闲、忙,都要念念分明、处处作主,以地藏菩萨的大愿、观音菩萨的大悲、普贤菩萨的大行、文殊菩萨的大智,落实在日常生活,这就是菩萨行的开始。

第二阶段「伏心菩提」,因为发心用功,时时检讨、反省身心,有惭愧之心,慢慢地就将妄想、烦恼降伏下去。譬如觉察到自己起了瞋心,就能立刻忍下来,不去造作恶业;又如动了贪念,也能觉察并止住;或者起了男女之欲爱、色爱,刚刚一动念,马上就把这念心降伏下去,这就是伏心菩提。

第三阶段「明心菩提」,由于「伏心菩提」加行用功得力,最后就能达到明心菩提。「明心」就是明心见性,见到本来面目,契悟本具不生不灭的心性。

禅宗祖师言:「千年暗室,一灯即破。」只要悟了现前这念心,始终安住在正念上,过去所有的黑暗、业障,全部可以一扫而光。譬如一间千年黑暗的房子,忽然把灯一开,豁然满室光明。但是,如果失去正念,就如同把灯熄灭,又会呈现一片黑暗。因此,悟了以后,还要时时刻刻安住正念、安住觉性上,念念分明,处处作主。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十五)

于自由时报91.05.16(四)刊载

禅宗说:「饥来吃饭困来眠。」又说:「终日着衣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未曾挂着一缕丝。」这是什么道理?就是要知而不着,坚住正念。譬如吃饭的时候就吃饭,不胡思乱想,能明辨酸甜苦辣的「知」始终存在,好的东西不多吃,吃了不好的食物,也不会怨天尤人。对任何好坏的境界,都能知而不着,不起贪心、不起瞋心,这就是真正安住正念。

修行就是要得到正念,正念就是清净心、正念就是解脱、正念就是佛、正念就是道场、正念就是净土,所以「挑柴运米都是道」。日常生活食、衣、住、行当中,始终保持正念,这念「知」要存在,如此安身立命就是修道。

第四阶段「分证菩提」,已经契悟心在那里了,还必须要悟后起修,继续坚住正念、保任觉性,分分破除无明,分分显露菩提法身,这个过程称为「分证菩提」。直至破除最后一分无明,漏尽烦恼惑业,就达到「究竟菩提」。所谓自利利他、觉行圆满,达到这个境界,才算是究竟。

发菩提心,成无上道(十六)

于自由时报91.05.18(六)刊载

所谓「一法界显,九法界隐。」一法界即指一真法界,就是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想过去、现在、未来,念念分明、处处作主,悟了这个法界,就是入佛法界。

我们这念心具足十法界:如果能受持五戒,下辈子必定保有人身,故五戒感得人道法界;若能更行十善戒法,心中善念光明,则提升至天道法界,将来感得升天的果报;起贪、瞋、痴,是地狱、饿鬼、畜生的法界;修四谛,是声闻法界;思惟十二因缘观,是缘觉法界。若发大慈悲心与利他弘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修六波罗蜜,当下就入菩萨法界。进而修无修修、念而无念,还归原点,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就契入不可思议法界,所以这念心当中圆具一切。

「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个人心中,无始劫以来攀缘、颠倒,充满了愚痴、邪见。现在能够听闻正法,是过去的善根、福报现前,所以要爱惜。佛法中有事有理,在事上要脚踏实地用功修行,持戒清净;在理上就要发菩提心。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只是持戒清净,将来升到天上去,也不至于堕入恶道。若能持戒清净,又能发菩提心,理事兼备,这就是大菩萨行,将来一定会圆满菩提,既能自利又能利他。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