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三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十三)
净界法师讲述

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十八面

第三十六章 辗转获胜

佛陀在《法华经》上,对我们的三界果报,清楚的开示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我们在三界流转的身心果报,基本上有两种的痛苦:

(一)身心逼迫之苦:这是「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三界的果报经常受到衰老、病痛、死亡,乃至于种种不如意境界的刺激,我们常感受到逼迫性的痛苦。

(二)不安稳性之苦:这是「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我们生活在起火燃烧的房子中,这火是指无常之火,我们在三界中,对未来充满不安稳性,我们无法预测明日之事,也无法预测今日所拥有的一切,在什么时候会丧失,这是生命不安稳性之苦。

我们三界的果报体,就在不安稳性、逼迫性中,承受生命的种种痛苦。因此我们一个有情众生应该如何在生命中,找到一个究竟安稳的皈依处,变成我们修学佛法最重要的目的。依本经的开示,为了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必须修学两个重要法门:

(一)甚深见:若想要改造生命,就必须先了解生命,如果对生命一无所知,如何能改变生命呢?又如何了解生命呢?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他根据龙树菩萨的《中观论》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开展出对生命的观察,首先是观察因缘所生法,这因缘所生法是所观境,观察生命是假借因缘所生,它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广泛来说,整个三界的五蕴身心世界,都是因缘所生法。智者大师说,在五蕴中以识蕴,亦即以现前一念心识的观察,最为简单扼要,所以他开展出观心法门,若能明了心识的活动,就能了解自己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所以他认为观心就能观照一切的生命。因此观察因缘所生法,简单的说就是观照现前一念明了分别的心识。在观察这念心识上,有三种的观照方法:

(1)我说即是空:观察这念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心识,有时起善念,有时起恶念,这善、恶念的功能是假借因缘所生,不是本来就具足的。既然它是后天的熏习所成就,所以从本性上观察,它是毕竟空寂的。这样的「从假入空观」就能把虚妄的分别心,带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清净心。如是的从假入空观,使我们深深的理解,「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原来我们的本来面目与十方诸佛的本来面目,并没有差别的,一切的恶法是可以断除的,一切的善法也可以假借修学的因缘而成就,如是成就了大乘的信心,所以修空观使我们对成就佛道有了重要的信心。

(2)亦名为假名:前面是说明整个十法界无差别的体性,而现前所见差别的果报,又是怎么来的呢?譬如有的果报是蚂蚁,有的果报是人,在人的果报中也有种种的差异,怎么会有这些不同的果报呢?「亦名为假名」,这念清净的心性,它会接受业力的熏习,若造善业,则熏习这念清净心,变现出安乐尊贵的果报;若造罪业熏习这念心,变现出卑贱痛苦的果报。因为因地所造的业力不同,故创造出种种差别的果报,「亦名为假名」,因为业力的造作,故产生十法界假名假相假用的差异。

(3)亦名中道义:若能观察无差别的体性,也能同时观察差别的因缘果报,空假之间能达到平衡,这即是中道的思想,已能正确圆满的观察整个生命的真实相。以上即是天台宗的一心三观,引导我们如何以简单扼要的方法来观察生命,亦即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就能知道整个生命的水流,它过去的因地如何,现在的造作是如何,未来的果报又是如何,如此我们就能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以上即是我们在修学之前,所必须具足的甚深见。

(二)广大行:依止甚深见,开展出广大行,开始从事改造生命的种种行动,使自己能离苦得乐。这些行动在本经中分成两个重点:

(1)善业力:这是透过布施、持戒、忍辱等三个法门的修学,成就善业力,这善业力使我们得到人天的暂时安乐果报。

(2)正念力:这是透过精进、禅定、智慧等止观的修学,使我们内心产生正念力,以出离三界火宅,得到究竟的安乐。在本经广大的修学内涵中,一种是业力的修学,一种是念力的修学,这二种修学的重点是依止甚深见所开展出来的。以下看第三十六章的辗转获胜。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消文 这段经文说明成就甚深见,进一步修习广大行之前,须具有道前基础,具足修道的资粮,这些资粮的具足是难而不容易的:

人离恶道,得为人难:佛陀说,一个人能从三恶道的极度痛苦中解脱,而得到尊贵人身,成为修学的法器,这件事是不容易的。唯识学说,有些人很容易从三恶道中解脱出来,有些人则难以从三恶道解脱,这其中的差别,在于是否有增上惭愧心,所谓的「增上」是指坚定而强烈的惭愧心。有些人在因地时能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对于善业召感安乐果报,罪业召感痛苦果报,他对这真理深信不疑,所以内心崇重贤善,轻拒暴恶,好乐善法,呵责恶法。虽然有这信心的支持,但他内心深处也累积了一些邪恶的功能,这邪恶的功能遇到染污境界刺激时,就生起烦恼的活动,带动身口造罪业。但在夜深人静时,他生起惭愧心,呵责自己,深感后悔。但没多久,又遇到染污境界,他又造业,造业后又后悔。因为他在造罪业时有惭愧心,所以业力变得不坚固,因此堕三恶道时,果报也不坚固,所谓「虽造罪业,速疾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所以他很容易从三恶道痛苦的果报中解脱出来。相反的,有些人的内心是无惭无愧,或虽有惭愧,但不坚固,所以他在造罪业时是数数现行,都无惭愧,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业力就特别坚固,所以得果报时也特别坚固。

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若在佛法中有正见,虽堕三恶道,但很快又能得到人身,而人身是修学佛法的重要资粮。人有男人与女人之别,女众的果报在成就自利乃至于利他的功德上,比男众多一些障碍,所以若从女众转成男众,这也特别难得。若想要转女众为男众,则要消除女众内心的习气。

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若要修学佛法,身口意的修学必须假借六根,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六意根,也就是心识,若第六心识太闇钝,无法理解义理,则修学佛法有很多的障碍。若第六意识能明白道理,前五根工具的具足也是有关系,特别是眼根与耳根不能有障碍,因此六根具足对修学佛法也是很重要。

六根既具,生中国难虽然已得到六根的人身,若能生于中国,这中国是指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地方,也就是生长于高贵的国家,这也是很殊胜。若生于没有文化的边地,修学佛法有困难,因为佛法需要靠文字的弘传。

既生中国,值佛世难遇道者难若生长在文化很高的地方,又遇到佛陀乃至于善知识的住世,能亲近他们学佛法,这也是很殊胜的事。对于亲近善知识,在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中,讲到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这三种即是修皈依。古德解释为什么要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呢?这是希望能投生于有佛出世的地方。若每天对佛的所缘境,礼拜、赞叹、供养,有这善因缘,以后就能生长在有佛出世的地方。印光大师的文钞上说,有些修禅的大德,他不念佛、不念法、不念僧,整天只忆念空性;有些修禅的禅堂甚至没有佛像,禅堂上只写着一个「舍」字,这样的因缘来生得果报时,智慧虽高但不相信佛法,因为他没有与三宝结缘。所以若没有礼拜、赞叹、供养,则很难与三宝结缘。

既得遇道,兴信心难:若能遇到善知识,又能如理听闻正法,生起信心,这也是难能可贵之事。在因地时,自己对于佛陀所宣说的大、小乘教法,能生起随喜赞叹之心,则未来得果报时,容易遇到听闻佛法的因缘。所以遇到佛法,又能产生随顺欢喜的信心,这表示自己有善根。

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有了信心,进一步希望成就无上菩提心。宗喀巴大师把无上菩提心分成两个内涵:(一)出离心。(二)大悲心。若能成就出离心,这表示对世间欲望的追求比较淡薄。所以有了信心,能调伏对现世安乐果报欲望的追求,而发起出世道心,这也是非常难能可贵。

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有了出世道心,还必须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安住在我空、法空的无所得智慧中,修学一切善法,这也是特别的殊胜。有了道心,也要有智慧的观照力,修行才会有所成就。

释义 这章书主要说明修学圣道的资粮—人身难得。这里「难得」的涵义是劝勉我们,要珍惜无量劫来善根福德所成就的人身,不要空过一生。

《大智度论》曾讲一个公案:有二个兄弟出家学道,大哥非常精进的修习四念处,观察身心世界是不净、苦、无常、无我。弟弟的攀缘心比较重,托钵时见到富贵人家的安乐果报,生起好乐之心。哥哥劝他不要只修人天善法,应该修习四念处,成就解脱的功德,这才是究竟之道。但弟弟想要来生成就大富贵果报的心意无法改变,后来哥哥因修学四念处而成就阿罗汉果,弟弟在修习善法时生了一场病而过世,哥哥阿罗汉在禅定中观察到已死的弟弟,因为出家的善业力及愿力的引导,出生于大富贵人家,有很多的褓姆照顾他,如吃饭、睡觉、玩乐等都有不同的褓姆照料。有一天其中一个褓姆抱他时,一不小心把他从楼梯摔下来,小孩头部撞到墙角,以致头部破裂而死亡。他死时起了瞋心,因为好不容易成就善业,想要享受这一期的人生果报,却因褓姆的不小心而摔死,死时因为起瞋心而触动罪业,堕至地狱受苦恼。龙树菩萨说,我们应该珍惜好因缘,「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我们无量劫来在三恶道打滚,三恶道的心识是闇钝的,无法造善业或修止观。现在我们得到宝贵的人身,具有明了清楚的第六意识,这心识造业力很强,是修道的好资具。既然善得人身,又闻正法,对正法生起信心并发菩提心,又熏习般若波罗蜜,可以说修道的整个资粮都已具足,在这资量具足的因缘中,只要精进用功,未来生命就会有扭转性改变的可能。若是懈怠而空过这样的好因缘,则不可救。以前我们没有修道的资粮,如做一只狗,无论怎样精进也不能产生作用,所以以前在三恶道时懈怠,这是可以理解的,反正什么事也不能做,那就只好睡觉。但现在自己的心识有堪能性,能成就广大的善业与正念,若具足这样的殊胜因缘,却因懈怠而空过,这是非常可惜的。若今生空过,来生的流转中又会遇到很多的痛苦,经过百千万劫的痛苦流转,好不容易才又能得到像今生的好因缘,所以这段经文勉励我们,要把握珍惜现前的修道因缘。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前面说明要把握人生,把握人生应该如何修学呢?第一个基础是要忆念戒法,才能产生防非止恶的功能。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消文 佛陀说,有些佛弟子与佛陀因缘比较疏远,他们离开佛陀有数千里之远,不能够见到佛陀,也不能听闻佛陀的开示,但他内心忆念佛陀所制定的戒法,不断的背诵观照戒法,以戒法检查自己的身口意,告诉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则此人「必得道果」,他趋向于清净安乐的道果。他虽然无法亲近佛陀,但这与亲近佛陀的效果一样,因为亲近佛陀时,佛陀也是告诉你这件事该做,那件事不该做。如果整天跟在佛陀身旁,听闻佛陀开示,见到佛陀身相的庄严,但内心却打妄想,也不忆念佛陀的戒法,而随顺自己的情绪,最后「终不得道」,佛陀也不能保证你的安全。如佛在世时,佛陀六亲比丘中有三人堕恶道,他们虽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但身为功德圆满的师父,也不能保障弟子的安全,因为若要堕落,谁也救不了你,所以「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释义 僧祇律上说,波罗奈国有两个比丘,相约要拜见佛陀,在路途中,他们用尽了所带的饮用水,就在不远处见到有一口井,当他们取这井水要喝时,发觉水里面有虫。这时他们面临了生命中重大的抉择,若喝下有虫的水就会伤害戒体,若不喝水则伤了色身,所以必须在戒体与色身中做选择,其中一个比丘忆念佛陀所说的戒法,戒体的功德是殊胜广大的,色身只是暂时的因缘,于是他就坚守戒体,不喝水而渴死。另外一位比丘,为了保护色身,牺牲戒体而喝了有虫的水。结果保护戒体的比丘,因为忆持戒体而往生忉利天,并立即以庄严的天人身相见到佛陀,佛陀开导他四圣谛法而证初果。而那位不遵循戒法的比丘,隔天才见到佛陀,佛陀问他与谁同来呢?这比丘如是的报告,佛陀呵责他说,你没有真正见到佛陀,你那位坚持戒法的同参道友,真实的见到佛陀。所以这段经文说,佛子虽离开佛陀数千里,但内心忆念佛陀戒法,这才是与佛陀真实的相应。即使在佛陀身旁,若内心不忆念佛陀的戒法,则不能成就道果。

这段经文说明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若要亲近善知识或佛陀,这当中有一个重要关键,藕益大师在《灵峯宗论》上说,「善学圣贤之道,贵得其神,不泥其迹也。」一个人能修学圣贤之道,关键点在于得其神,要学习善知识的心地功德—他的菩提心与戒定慧,所以若得到善知识的传承,则得到了善知识的菩提心与戒定慧的等流功德。有些人亲近善知识,只是学习善知识生活上的一些细节及动作,他其实根本没有亲近善知识,所以我们是要学习佛陀内心的功德。三世诸佛的传承,他传给祖师,祖师传给弟子们,所传授的是内心戒定慧的功德,身相是无常败坏的,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

前面一章书说明忆念戒法,产生防非止恶,灭恶修善的功能。这段经文是说明内心止观的修学。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

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

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

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消文 这章书是佛陀考察弟子们的修无常观,止观中最重要的就是无常观。佛陀问其中的一个弟子:「你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有多长的时间呢?」弟子答:「人的生命有数天的时间。」佛陀说,你这无常观修得太粗糙,对无常的道理,并没有真正的了解。佛陀又问另一位比丘,这比丘回答:「人的生命并不长,只有一餐饭的时间。」佛陀对这个答案也是不满意,认为他对无常观智慧的观察,仍然太粗糙。若把生命的长短,定义为一餐饭的时间,这样对修学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佛陀又问另一位比丘,这比丘答:「在呼吸间。」也就是「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口气吐出来,下一口气是否还能吸进去,这就很难确定了,所以人命只在呼吸之间。佛陀对这无常观非常满意,所以说:「善哉,你回答的很好,你才是真正明白生命无常的道理。」

释义 无常观在佛法的修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在三界中流转的果报,虽有变化,但它是相续的,因为不断的相续,就很容易产生颠倒的错觉。我们昨天活在世间,前天也活在世间,今天仍活在世间,因此就会产生常见,以为自己永远会活在世间。既然会永远活在世间,这生命就是我们的皈依处,只好把今生所有的精神与体力,用来投资追求今生的安乐上,追求广大财富、美好眷属及高贵的地位,因为要长久活在人世间安住,当然要善加经营这生命体。结果当有一天自己病重,进入了加护病房,这样严重的打击,「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时才猛然醒悟,原来生命是会死亡的,当死亡来临时,一切所有全被破坏,以前的努力全付诸东流,但当我们知道时已来不及了,所以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要修无常观。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他提出修学无常观的三种思惟:

(一)今生决定要死:思惟死亡决定要来临,从我们出生开始,就注定要出现死亡。不只凡夫会出现死亡,甚至佛陀、阿罗汉等圣者,也都不能避免死亡的来临。所以终有一天自己必须离开这人世间,去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得果报。因此不论我们是否愿意,迟早要离开人世间。人世间的生命只是暂时的因缘,有如客人到旅馆投宿,只是暂时租用房间,有些人租期长,有些人租期短,这租来的房子迟早得归还主人。所以我们只是人世间的过客,死亡终有一天会来临。

(二)随时会死亡: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呢?观察死亡随时会到来,我们无法规划死亡来临的时间。本章书对死亡随时会来临,讲得比较微细。佛在世时,佛弟子的善根强,所以佛陀要求的标准比较高,佛陀无常观的定义是在「呼吸之间」,每一个剎那的呼吸都观察无常。宗喀巴大师的无常观,比较容易为钝根的众生所接受,他如何安立无常呢?他是以一天为限,在早上起床时,观想自己今天晚上就要死亡,所以今天决定要死亡。因为生命只有一天,所以能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的时间就只有今天,如此自己就会把握善用今天。若今天没死,这样更好,又多得了一天可以用功的时间,若明天没死,那也更好,又多得一天来用功,如此的观想无常,以一天作为修习无常观的单位,自己就会珍惜善用时间用功。

(三)死时除佛法功德,余皆无益:死亡来临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自己过去花了很多精神体力,追求世间的名利,这些全都带不走,真正能带走的,唯有在佛法中的持戒、修定,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所产生的善根,它不会被死亡所破坏,来生能继续受用,这才是真实的功德。所以修无常观使我们对生命的价值,有一个很好的判定标准。

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生长在五浊恶世,与颠倒的众生共住,不是与圣人同住,颠倒众生所释放出来的讯息,都是邪知邪见,如此人世间充满邪知邪见的气氛,我们或多或少会受影响。有时我们阅读报纸,听新闻报导,接受这些错误的知见,价值观也会变得模糊不清,不知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虚妄相,那要怎么办呢?自己就思惟死亡,思惟死亡今天就要来临,这时自己猛然醒悟,知道哪些虚妄相是带不走的,哪些真实的功德能永久受用。因此既然死亡一定会来临,你就把死亡的事情,提前告诉自己,所以透过对死亡的观察,就会清楚的知道,哪些该追求,哪些该放弃,如此来对治我们对三界的爱取烦恼。

外道也知道对三界的贪爱烦恼是有过失的,他也想对治,他对治的方法是修无欲苦行,不吃饭不睡觉,或把身体泡在冰水中,或躺于有刺的木头上,他们认为使自己身体受苦,有助于消灭内心的贪爱。这样的苦行是如石压草,把石头压在草上,一旦搬开石头,草长得更茂盛。所以佛陀说,外道对治烦恼的方法,是不知善巧的无益苦行,这苦行对生命的增上没有帮助。

《大智度论》对于佛陀教法的善巧,曾讲出一个譬喻:有两个牧牛人,一个生性愚钝,不知善巧,他要赶牛群过恒河,因他没有善巧,就用鞭子打牛,使牛感受痛苦而冲过恒河,用这种方法来赶牛,虽然有些牛冲过去了,但有些牛冲不过去,于是有大半的牛淹死于河中。另一个有智慧的牧牛人,他知道做事要有善巧,突破障碍需要靠善巧,他先观察恒河中,哪一个地方距离河岸最近,哪一个地方的水最浅,于是找到了一个河水最浅,离岸又最近的地方,他又把牛分成三部分,身强力壮的牛安排在前面,次壮的牛排在中间,最衰弱的牛排在后面。开始过河时,他让身强力壮的牛群先往前冲,一打牠们,牠们就冲过河,冲过河后,牛群很有成就感的在对岸呼叫。次等健壮的牛见到有牛冲过河,牠也有了信心,于是也都冲过河了。在大部分的牛都过河后,剩下体弱多病的牛群,输人不输阵,牠们也提起精神,在大家的鼓励之下也冲过河,因此全部的牛都通过了恒河。龙树菩萨说,虽然凡夫心中有诸多障碍,但自己要知道突破障碍的善巧,修行不是硬干就能成就,若没有善巧,最后只会退失道心。虽然我们对三界有贪爱烦恼,若修无常观,我们就会知道所贪爱之物,全是虚妄不实,死后完全带不走。我们应该把对三界的贪爱,转成对戒定慧真实功德的希求,这转变的方法就是修无常观,这是本章书的涵义。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