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妙祥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六章 忍恶无嗔  

第六章 忍恶无嗔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佛告诉我们,一定要“忍恶”。恶来了,不要起嗔恨心。那个“瞋”字(古版多写作“瞋”),你看写得多了不得,一个“目”字,一个“真”字。那个“目”字,眼睛瞪得挺大挺大的。他认为真实,使劲瞪着眼睛,实际上已经是嗔恨心起来了。你瞪眼睛干吗呀?你瞪眼睛就是嗔恨心,所以说不能瞪眼睛。

忍恶,为什么要忍恶呢?就是“恶人闻善”,恶人听说谁要做善事,肯定要来破坏你。你刚干点好事,那面就得说你几句。特别是你修正法,那就更得有人破坏。“故来扰乱者”,就是故意来捣乱的。所以你应该怎么办呢?“汝自禁息”,就要息心头的念头,息除心里的那种嗔恨心的念头。“当无嗔责”,不应该有嗔恨心,不应该说人家。这点,我们现在有的能做到,有的做不到,有的不认识。为什么佛要教我们忍呢?实际上,佛这是在方便说,因为本来是忍无可忍,没有什么能忍的。因为什么呢?人家有的时候是在帮助我们,只是我们不认识。

你看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做忍辱仙人的时候,那四肢被歌利王给割掉了。你想,割掉四肢啊!割一个胳膊得多疼啊?割掉两个胳膊得多疼?连耳朵都给你割掉,腿也割掉。都割到这个程度,你能不疼吗?而释迦牟尼佛做忍辱仙人时,就是自己禁息,不起念头,没有嗔恨心。而且还发愿了,什么愿呢?说:我要是成道,第一个度的就是你,第一个要帮的就是你。你想,一个大恶人反而成为他第一个要帮的人。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这么做?这里是不是有点秘密啊?没给我们讲。我跟大家说,这里确实有个秘密。什么秘密呢?因为来捣乱者正是帮助你,你不认识,你以为他是砍你、杀你,实际上你不知道,他在帮助你成就。这个大家不要怀疑,说有的人可能是帮我成就,有的人是捣乱的。实际上都是帮你成就,它不会假的,是你没有觉察到。

我以前跟大家讲过,在甬子峪的时候,走在那个路上,人家骂我是骗子,我也不吱声。那是有一个人喊我:“你过来!”本溪人也挺横,骑个大摩托,体格还挺好。“你过来!”他那个意思本来是好心,意思是说我有话跟你讲。但他有时候说话也不像北京人有礼貌,他不是那样的。那个地方人也挺实在的,像和自己家人说话似的,“你过来!”我在道这头,我能过去吗?中间还过车,我也不认识他,他骑个摩托车就停在那,我就没过去。挺大的个子,你说我过去干吗?我就没过去。

我没过去,那头就开始骂了:“你是不是骗子?”他骂我是不是骗子,你说厉不厉害?不认识,还让我过去,完了还骂我是不是骗子。我一听骂我,那时候我多少有点经验,什么经验?我知道这个事不简单,不能走,这是无价之宝来了,我得坐下听。你招呼我,我不过去;但是你骂我,我可得坐下听,我不能白让你骂我。我就在那桥上坐下听。他一看,“哎呀,怪了,这个人真怪啊!我招呼他,他不过来;我骂他一句,他坐下不走了。”

这时他张不开口了,那口就张不开,什么话也没有了。我坐了半天,他也不骂我。我一寻思:你不骂我,那我还得走。但走是走,我就做这样的思维:他不是无缘无故的,肯定有事,肯定是来帮助我的。虽然我不知道,但我要做这种思维。走了好长一段路程,没想出什么事,后来我都想放弃了,“唉,别想了,这脑袋都想得特别难受。这哪有什么事?就是随口骂你一句呗!也许是过去的业力,是不是?”但是不行,后来寻思,还得想。

后来走到沙滩上休息,“不行,我得有决心想,肯定有什么事,他为什么不说我别的,偏说我是骗子呢?我究竟怎么骗人了?”这时候是真诚地想,而且真诚地相信他绝不是无缘无故地说。由于我的真诚,“哎!”突然想起一个事。那天下山的时候,我跟性空师说的“我三天就回去”,我走到那地方的时候,正好是第三天,如果晚上十二点钟回不到山上,就过了三天了。我那天晚上准备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外面过宿,因为还有好几十里路呢!多远哪!光上山就是八里,村口那段不算。就是到村口那段,没有四五十里路,也得有二三十里路,反正这个路程挺远。

后来我一想,“哎呀!我真多亏了他。”当时我那种感谢心呀,了不得!你说,他要是不告诉我,不这么提醒我,我那天就在外面休息了。就算不休息,像平时那样慢慢走,我也不可能在十二点之前赶到“家”里,我就犯了一个妄语。是!犯了妄语以后可以忏悔。但怎么忏悔也不如不犯哪,是不是?不犯,那个心多清净,多自在啊!人要是不犯妄语,那就是个了不起的大丈夫行为。我非常赞叹不犯妄语的人、说话算数的人。

我哪还能记住回山这件事情,那时候脑子光顾着累了,疲劳。吃饭呢,中午乞食就乞了一小碗苞米做成的食物,一段段的叫什么?烫子。乞了一小碗,还是以前剩的,三个小地瓜,还有两个小饼子。这小饼子就这么大点,像杏那么大,一个小孩给的。两个小饼子粘在一块,都没有半个馒头大。那天接连地走路,总共就吃这么点东西,没有菜。什么咸菜、水果,你可别想那些事,饭都吃不饱,还咸菜、水果呢!

我想起这事以后,就不敢再停留了,累了就歇一会儿,歇一会儿马上就走。走了很远的路程以后,碰见亲和。亲和居士正好去干活,要拿自行车载我,我没让载。我就继续往前走,快走到大桥那地方,他雇了像拖拉机似的一个小车。我在桥上坐着,然后他下车,非让我上车不可,如果不上车就跪地上不起来。本来是不应该上车的,我的倔脾气原先是那样,后来一寻思:“唉!上车就上车吧,别让他这车白雇了。”就这么上车了。

坐到村口那地方,过河了就下来。走到他们家,正好居士都在那呢,那么多人在等着哪,这下就哭啊,说“没护持好师父”。白天都开车去找我,也没找着,走了岔路。带那么多吃的,我也没吃着,他们只好都吃了。买了那么多好吃的,我就吃了那一碗小碴子粥、三个小地瓜、两个小饼子。小饼子合在一起也没有二两呢,但是布施小饼子的那心挺好。那是个能有五六岁、七八岁的小孩,告诉我:“好可怜人啊!”说好可怜人。

在那个居士家,我又跟他们讲了一会儿,用笔给他们“讲”——因为那时候止语啊。然后继续往前走,就往山上走。东一头、西一头的。那八里路都是山路,黑夜里上哪看道呢,可能还没有手电。他们要送我,我说什么也没让送。我寻思:你送完还得回来,多累人家,于心不忍。就是这么硬走。

最后走到屋里,往炕上一坐,心里那个坦然、那个自在!今天最起码有那么一次不犯妄语。所以说,当别人骂你的时候,你不要起嗔恨心,你应该做一种善念:“他肯定是在帮助我,我究竟错在哪了?”你要找这个原因,他的骂就成为甘露。骂都成为甘露啊,这个是我总结出的经验。

行脚走道有时经常挨骂。就像跟人家借草垛吧,人家不借。你要是不走,人家就骂你,威胁你:“你要不走,我找民兵来抓你啊!”你说,就是普普通通的人都敢威胁你,他就不让你住。当时就不生气,说是不生气,那心里也不平,因为他态度不好啊!但是还知道,前面肯定有好因缘等着。果然不假,走不远有个大草垛,非常大。你方便哪、进草垛呀,没人管你,还遮风、还挡寒,非常好。而那个地方就在前面,如果在这住下,你就去不了前面,是不是?所以说,能忍得恶,实际上就真正地得到了善。因为我们往往把善当成恶,所以我们应该要把恶转成善,当作善来处理。这样的话,谁也不能干扰你。

释迦牟尼佛在前世做忍辱仙人时,歌利王要砍他的四肢,他当作善处理。释迦牟尼佛说:“我没有起嗔恨心,你正好考验考验我。我要是起了嗔恨心,我这身体就不长了;如果我没起嗔恨心,这身体就应该生出来。”他刚说完,那四肢就长出来了。耳朵也长出来了,胳膊也长出来了,脚也长出来了。当时歌利王吓得,“这是什么?这不是神仙吗,要不就是妖怪,赶紧跑吧。这还了得?赶紧跑!”就跑了。跑是跑了,因为佛这一念给得非常正确,最后佛出世,他就要跟着佛。而且佛发愿了,第一个就度他。这也是因果不爽。

所以说,有人扰乱你,“汝自禁息”,如果你不起嗔恨心,把一切嗔恨心息灭。“无嗔责”,你没有起嗔恨心,也不去恶口相还。比如有人说:“你怎么不扫地呢?”如果以不平的心,“你怎么知道我不扫呢?我刚扫完。”这就不行。如果有人说:“你怎么没扫地呢?”“好,好!我再扫一遍。”这就完事了。你如果说我已经扫完了,实际上这已经有对付的语言了。

因为啥呢?人家的意思是告诉你,你再扫一遍,功德就圆满了。并不是单纯地扫了个地,而是说,你得忍辱啊!第一步,把地扫了,心里的污垢已经扫除一部分了;如果你再扫一遍,你心里可能就得大光明,你的修行就要到位了。如果你不懂得这个道理,“我这地刚扫完,你干吗还让我扫,你欺负我啊!”完了,这个因缘就过去了,是不是?“你欺负我呀?你瞧不起我呀?”完了,一起嗔恨心,这个因缘就过去了,就这么点事。如果有人说:“你去扫一遍。”“哎,我再扫一遍。”痛痛快快地把地又扫一遍。“不行,不行,不干净,你再扫一扫。”你再扫一遍。

实际上,你哪是扫地啊,是扫除了你心中的那个嗔恨心。你想一想,左扫右扫,地还是那个地,但是你心里可光明了,是不是?这样去修行才是正确的。有的人就是,“你这不是找我麻烦吗?我刚干完活,你怎么又来找我?我刚弄完,你怎么又来找我,你不是找别扭吗?”急眼了,胳膊一撸,“不行,我找师父跟你算账去,我找师父告你去。这欺人太甚,哪有这么欺负我的。我扫一遍不行,非得让我扫两遍。你看你平时连活都不干,这会你反而说我!”完了,这就坏了,这就是我们上当了!因为什么呢?人在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认识,我们光看到事相,没看到心里的东西。

“彼来恶者而自恶之”,就是说,有恶人来者,他只能是自还自报。你恶,你能恶谁?你能恶别人吗?你骂别人的时候,其实是骂自己。说:“我把那人气得够呛,怎么还是骂自己呢?把他骂得脸一红一白的,哑口无言了,我已经气着他了,我怎么还‘自恶之’呢?”你不知道,他就是你,他就是你的父母。你不知道,你骂完了,那“恶”深深地扎进你的种子识,将来一旦因果成熟了,马上就要重新来报复你。因果成熟就会还你自身,所以叫“自恶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所以“忍恶无嗔”,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关。我们为什么要乞食?就是要修这条“行”。因为我们平时对道友之间、师兄弟之间互相的批评、教育,以及师父的批评,有时候容易接受。但别人说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容易接受,认为人家是不了解,在骂我们、说我们。实际上等你乞食时,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最后发现所有的人都在成就我们。只是我们稀里糊涂的,不认识而已。

而且平时大家在一起彼此互相尊重,有时候不能深说,等到外面,人家就不客气了。你还能有脾气吗?去了,你跟人乞食,“没有!没有!”比你脾气还大呢。你这时候一看,“哎呀,你怎么这么大脾气呢!”心里话:你这么大脾气,给我还不要呢!实际上你不知道,你的脾气也不小。因为你的脾气大,人家脾气才大呢;你要是没脾气,人家当时就没脾气。我们有时候不认识,这都是很可怜的。

所以说,我们必须通过各种的修行来悟到这点。我们平时让师兄弟说一句,只要说你,或是“碰”你一下子,那都是无价之宝,都是开悟的因缘,都是成就的因缘,你可别放过了。但是你也别故意耍滑,“你今天骂我两句吧。”不能这么样去找,或是“我骂你两句,我是帮你开悟啊!”那不行,你可别干这事。

我们如果遇到这种恶意、恶言、恶事、恶果,我们都不要起嗔恨心。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得自在,就会顺圣道而成就。这是第六章。

今天就不讲太多了,就讲这一点。大家把我讲的这一点,看能记住多少,记一记,然后再整理一下笔记,写下来。大家在这上面一定要好好悟。现在我们有这么个机会能学习,那都来之不易!还有师父给你讲,那就太不容易了!大家一定要珍惜。回去以后,可以把自己的笔记整理一下。等这段打完七,有时间了,把你们的笔记收集上来,我再看一看。

笔记必须做好。记住!可要留笔记,养成这个习惯。因为我们学佛、修道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我们需要很长时间,将来你们还要受大戒。不学会记笔记,将来吃大亏,所以一定要学会记笔记。学习一定要会学,还要努力把笔记做好,给自己留一个方便。

你做好笔记,将来等你有徒弟的那天,你就拿出笔记,“学什么?自己看去,学去吧。”是不是?就省事了。如果等到你老了的那天,要走了,要成佛的那天,你就给大家留点东西,也是好的,是不是?所以大家把笔记做好。而且你自己做的笔记,再翻开看,那心里特别敞亮;别人的笔记,你怎么翻开看,它也不敞亮。自己做好的笔记又重新看以后,那非常熟悉,印象就更深了。

【解】此第六章,申明善能胜恶,而恶不能破善也。上文劝人止恶行善,改过迁善。恐有愚者,畏彼恶人扰乱,遂不敢行,故诫以慎勿嗔责恶人。以恶乃在彼,于我无涉故也。

看看蕅益大师是怎么解释的。“此第六章,申明善能胜恶,而恶不能破善也。”这句话说得非常好。“申明”,就是表明了,这个第六章表明了什么呢?“善能胜恶,而恶不能破善”,这句话很好。

“上文劝人止恶行善,改过迁善,恐有愚者,畏彼恶人挠乱,遂不敢行,故诫以慎勿嗔责恶人。以恶乃在彼,于我无涉故也。”这讲得非常好,“以慎勿嗔责恶人”,不要以嗔恨心去责备那个恶人,因为“忍恶无嗔”。就是恶者来了,有人扰乱,所以有的人就不敢行善了,有的就以嗔恨心去处理,“你看你,真捣乱!”如果你和他一样起嗔恨心,以恶来嗔责,是不符合修行的。

如果你没有嗔恨心,这句话再给大家写一下,“以慎勿嗔责恶人”,千万不要以嗔恨心责备恶人。比如说,有人来捣乱了,有人来骂你的时候,你不能说:“好,你骂我,我也来骂你。谁让你先骂我,不是我找你的,是你找我的。”这样的话,我们也起了嗔恨心,这样就坏了。

如果他起嗔恨心骂你,你不起嗔恨心去责备恶人,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就是“以恶乃在彼”,这个挺好,勿嗔。所以你不要起嗔恨心去责备恶人,你觉得不责备恶人是不是吃亏了?实际上不是,以恶乃在彼,他的恶心在哪呢?他本来想加到你头上,如果你起嗔恨心,就等于你把这个东西收起来了,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你要是不起嗔恨心,等于什么呢?这个东西还在他那儿。

比如有人骂我,你骂我,我也不吱声,那他骂谁呢?还骂他自己,是不是?如果你说:“啊,干吗骂我?”妥了,你这一生气,这个恶就归你了。得了,“礼物”你收下了,完事了。明白这个道理吗?就像有人拿点毒药来,包个很好的包装,如果你一看,“你拿毒药给我吃啊?”你就起嗔恨心,就骂他。你这一骂他呢,妥了!你等于把这毒药,虽然没有打开包,你已经吃下去了。他就想毒你那个心,就想叫你起嗔恨心,你这一下子就吃下去了。

如果他以嗔恨心来骂你的时候,但是你不起嗔恨心,他这个“礼物”就送不出去,送谁都送不出去,他得自己拿着。骂久了,他自己受不了,等于自己骂自己一样,最后这毒药呢,“得了,拉倒吧!我是斗不过他,这人是个傻子,太可恨了。”实际上,他把这付毒药给吃下去了,就这么厉害。所以说,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起嗔恨心;不起嗔恨心,毒药就在他那儿。“于我无涉故也”,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

【解】如明镜中现于丑容,彼容自丑,镜何丑哉。倘一生嗔责,则反揽彼之恶,成我之恶矣。

“如明镜中现于丑容,彼容自丑”,就像一个镜子现出一个丑态,这个人照镜子,他脸长得非常丑。而你就是这个镜子,他丑也不是你丑,是不是?虽然显现在你的镜子上,你镜子就是照人的,但丑的是谁?丑的是对方,你不能生气,说“我脸怎么变丑了?”实际上,镜子就是这种作用。所以说,“镜何丑哉”?镜子是没有美丑的。

“倘一生嗔责”,起嗔恨心去责备,“则反揽彼之恶,成我之恶矣”,就是把别人的恶给揽过来了,等于把那个东西变成自己的。他这个毒药本来是送给你的,你如果要不理他,他就得自己服这个药。如果你一生气,就等于把这药拿过来,自己把自己杀了,就是这样。

人哪!都犯这种毛病,到时候谁都控制不住,怎么也得弄他两句,要是不弄两句心里不痛快。等你一痛快,实际上你吃了老大亏了。你要是忍住了,也不吱声,而且不起嗔恨心,他这东西就送不出去了。

这是“忍恶无嗔”。这里面有两句最重要的话:善能胜恶,恶不能破善。为什么善能胜恶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善是正,恶是邪,邪不压正。为什么这里要说邪不能压正,善能胜恶,恶不能破善,为什么?咱们得问问,老这么天天讲——平时我们多少年都这么讲。中医也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讲这个邪正的问题。而且平时我们有时候也讲,“这个人正,谁也治不了他。”为什么善能胜恶,而恶不能破善?

再说,我们现在有不少坏人把好人给欺负了,把邪的东西加入到我们这个清净的地方来了,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这个道理要是不明白,将来也要吃一大亏,所以咱们先把这个讨论讨论。大家想一想,谁能把这个“善能胜恶,恶不能破善”讲一讲?你说一下。

弟子:因为善是本体,就像宝贝一样;恶都是灰尘,并且这污垢只能把本体盖上或挡住。因为这善就是光明,而恶是外来的,它破不了善……我说不明白,但心里明白。

他讲得挺好,他说善是根本,恶是灰尘,灰尘来了只能挡住根本,但它只是一时的灰尘,是这个意思吧?

弟子:对。

还有谁能把它讲一讲?你说。

弟子:善就是这个光明,恶就是黑暗,光明来了,黑暗就没有了,就失去了。就像屋里黑暗,灯一亮,那个黑暗就不存在了。

如果不点灯呢?那不就成了恶能破善了?再想一想,因为有了灯亮,恶就不存在了,善能胜恶。但为什么恶不能破善呢?刚才他讲了善是本体,恶是灰尘,灰尘不能破本体,只是覆盖。谁还能讲一讲?

弟子:善本来就具足。

恶呢?

弟子:恶是一时的,善本来就有的。

弟子:善能生一切善法,生于菩提自性,它顺于自性;而恶是逆自性,它不具足。善能破除一切恶。

大家虽谈了一些,“善能胜恶”大家都知道了,但究竟怎么胜?我给大家讲一下,一定要记住。有人讲了善是本体、具足,都很好,大部分都是在根本上下功夫。我们理解意思一定要从根本上着手,否则的话都是犯错误,都是邪知邪见。

为什么恶不能破善?因为善是真的,它是不生不灭的,真善,我们说的善是真善。恶是什么呢?恶是假、是幻、是虚妄。善是真,是绝对的真理,它就是我们的本体,也就是不生不灭的,从来不生,它也不灭。《心经》讲得很明白,“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是不摇不动的。所以说,善是真的,是圆满具足的,它不生不灭、不摇不动、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是绝对的真理。

但是恶呢?对比起来好像是实的,实际上只是个假,它是虚幻的。什么是虚幻?好像是有,它只是一种幻境,它是不真实的,是虚妄的东西。“真”是我们根本的东西,我们要是把恶看成真实了,和善一样真。像粉笔似的,这个粉笔就是善,那个粉笔就是恶,就坏了!这就堕落实有里去了,堕落“有”里去了。这是不正确的,就成了外道。计“有”,这是外道的说法。说这个是善,那个是恶,你要是拿它这么比就坏了,永远也不能了知“善能胜恶,恶不能破善”。如果说恶是虚幻的,这个真善也是虚幻,那就堕落到“空”里了。这是外道的“空”,这都是不正确的。

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有个本体,有个如来藏性,它本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但是由于我们的妄想,想久了,生出了贪嗔痴的心。那个恶只是我们的一种幻觉,是一种妄想所造成的,它没有实体可得,虽然也没离开我们的真心,但是它没有实体可得。所以说,恶不能破善,一种虚幻怎么能破真呢?是不是?就像虚空里的月亮一样,来了几朵乌云一挡,只能挡挡影子,一会儿就得散开。但是你不能去把月亮给捅碎吧?就像我们讲的客尘一样,它没有啥实际意义。

为什么善能胜恶呢?如果我们这种虚妄的幻境一旦消除的时候,就是善。因为一切法界永远没有离开善,就是在恶的时候,我们也没有离开善,这个恶只是一种幻境。因为善就像太阳一样,你多黑暗我都能照破,都能把你转化。恶就像一块冰似的,你要是接近火,肯定得化,你跑也跑不掉。所以说,它没法相比,它只是一种幻觉,能和真实比吗?是不是?

所以说,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个恶是一种虚幻,能去掉吗?那我们就成为一种外道——如果不知道的话,就成为外道了,这个很重要。讲到这个地方,一定要把这个本义明白,这个善实际上是至善至美的那个“善”,是真善。一定要把这地方牢牢记住,佛法的关键就在这地方,它是最能破外道的。

要不为什么有很多人,大仙啦,来到寺院以后,他都是:“哎呀,我是什么什么附体了,那面又怎么怎么了,鬼神来找我了。”等等的事情。如果你叫他念《心经》,念《金刚经》,就都能破掉。为什么能破掉?因为他说的那些东西都是虚幻和幻觉,所以能破掉。如果你要是不知道它是幻觉,你怎么跟他讲也没有作用。

有的人就讲了:“哎呀,你是哪个灵魂附体了,哪个鬼神来找你了,哪个众生来找你了。”你给他这样讲,病只能是越讲越重,因为你破不了它。你看看,顺着你讲,他就表演了:“哎呀,你讲得太对了,我由于以前打过蛇,那个蛇怎么怎么地,那个‘蛇仙’来找我,或者如何如何。”讲那些东西,甚至说:“我现在感觉它已经在我身上了。”就开始表演了。得了,你也被他迷惑住了、骗了。你看他得病那么重,最后你俩一起得病,这个“大夫”就看不了病人了。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弊病,现在很多人都在这方面迷了。

如果我们知道那个恶只是个幻觉,只是虚妄的,它就永远不能见光明。只要你知道它是虚妄——知道虚妄,马上就破。就像演木偶戏似的,你要是知道那后面都是人操作的,你再看那个木偶戏,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你看那个干吗呢?原先又哭、又流泪的,你以为是真的,所以就流泪。当你意识到:“哦,这不是人啊,这是弄木偶戏的人在比划,有人在配音。”你说那有啥意思?啥意思也没有,你也不哭、也不闹了,他演也演不下去了,就完事了,就是这么点事。

所以说,你要是不知道这个,你永远破不了外道。如果你知道,恶怎么也破不了善。因为你知道真善,它恶就没有用,你同时也知道什么是恶,是不是?只是虚幻,它怎么能破得了你?破不了你,所以我们得大自在。如果你明白这个法,哪个大仙所得的病,你都能帮他解释开。

同样的一部《心经》,你已经明白,你一念,就能破了他的邪恶;他自己念或是别人念,有时候就破不了,怎么也破不了。因为他心里糊涂,以糊涂的这个心对糊涂的那个心,啥用也没有,都粘到一块去了。你这是清净的心、明白的心,跟太阳似的,一照这黑暗就得亮,他那东西就得破,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这个十分重要,十分重要!学佛就在这块。《楞严经》最后讲的就是这个,最重要的这一句话。但是经中原文不是这么讲的,意思是这样,你不要去找《楞严经》,“哎,师父你说的这句话,我怎么没找着啊?”——我这个人就是笨,记不住什么。

虽然讲的是《四十二章经》,但是这《四十二章经》可能已经不是四十二章,这可能变成了八章经,也许变成了一章经,都非常重要。里面给你们讲了很多的、有一些比较深的地方,给大家讲一讲,可得记住。

我看看,看这本书它怎么解释的。

挠乱,如毁谤、打骂之类。当无嗔责者,《华严》云:“菩萨于他起嗔心,即成就八万障门。”是知嗔之为害甚大,当恶来挠乱,嗔心起时,当以佛知见禁息之,尚不见有己,况有人乎?自恶犹自害也。(《佛祖三经指南》明·道霈禅师述)

“挠乱”者,如毁谤、打骂之类。毁谤你,毁你,说你什么也不是;谤你,说你如何如何。特别是毁谤,这可厉害了。毁你,说:“你这个人我听说过,这个人又偷又抢,什么坏事都干,我还不知道你吗?”当面就毁你。

我过去就碰到过这样的事,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上市场,为点事跟人家争执起来了,人家说:“我还不知道你?你那过去干过什么什么事……”他不认识,就给你满哪吵吵,吵得你连话都插不上去,最后只好低头一走。那时候那个心呢……被毁谤的人,那个心就像刀扎似的,有气无力。你怎么办?骂,骂不了,打也打不过,你只好忍受了。另外,他说得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你越在那听,妥了,他就给你编着来,他什么都敢编,可了不得。毁人,把人家毁得像下地狱一样,非常厉害。毁谤,谤你,说你这么也不对、那也不对。

特别还有人诽谤法门,这更厉害了。说“日中一食”那都是外道,不摸金钱那也是外道,反正都是外道,不是*轮功的行为,就是这个行为,反正怎么也是不对。

“当无嗔责者,《华严经》云:菩萨于他起嗔心,即成八万四千障门。”一念嗔心就形成了八万障碍,障碍当时就起来了,有多少?有八万障,也就是无数障,整个就是一片黑暗,挡住你前进的道路。

“是知嗔心之为害甚大”。你看看,平时都能做点善事,做得都挺好,但是呢,就是这个嗔恨心去不掉。你做了那么多功德,这一会儿就全送过去了,甚至把你自己都毁了。

“当恶来扰乱,嗔心起时,当以佛知见禁息之。”我刚才跟大家讲了,佛的知见。恶只是虚幻,只是无明,只是贪嗔痴的一种表现,所以不必跟它计较。我们甚至可以用法来空掉它,知道它是帮助我们、成就我们,反而生欢喜心,“哦,他来说我,是成就我。”这个“我”也是虚幻,哪还有个骂你啊?是不是?既然没有我,哪有你啊?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虚妄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假的,何况你这个骂呢?是不是?人都是假的,你骂谁?我都是个虚幻,那你不也是个虚幻?都是虚幻,哪来个骂不骂的?所以说,这些恶最后只能自己毁掉自己,对你丝毫不起作用。

就像人似的,你要是明白这场戏都是自己编的、自己导演的、自己在那写出来的,演员都是自己派的。拍完后,你再看这场戏,还有啥意思?啥意思也没有,是不是?一看,都是假的,啥意思也没有。他不像唬外行人,又哭又流泪,像真的似的。知道后这就没意思了,所执知幻即离,如果谁要谤你,他就是自作自受了。

知道这一点,我们一定不要起嗔恨心。修道的时候,肯定有一定的难关。什么难关?就是我们有时候看不顺眼,“你看你这人咋这样?你怎么不那样?”他就发生这种想法,久来久去就窝成火了,窝成肝火。肝火一上来就影响到胃,肝气犯胃,胃也疼。胃一疼,肾也疼,肾一疼,眼睛就瞪得那么大,说话也粗声粗气的,气哼哼的,最后得了一身病。想说吧还不想说,不想说吧,搁肚里憋着,最后弄得浑身非常难受。为什么呢?就是嗔恨心过大。

当看到别人的毛病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别人的毛病就是自身的毛病。因为一切众生都是一种幻影、妄想、虚妄的,哪有真实的?是不是?为什么有这么些东西?这是我们的心没有清净下来,而且被这些境界所转,所以你就受其报。如果你当处清净,比如说知道所有的这些如法和不如法的事情,特别是不如法的事情,只是一种幻境,只是在考验我们。如果我们知道这是在考验自己,心里马上就清净了。

另外呢,我们也有慈悲心。怎么以慈悲心看待问题?比如说,看到别人在不是休息的时候躺那块了,第一个念头:“哎呀,你怎么这么懒?”坏了,你这一说他懒,那个心就不正常。如果你看见他躺下了,“哎呀,是不是累着了?这人干活干得太多了,又爬高又爬哪的,有活都是他的。”你首先起这个念头。你有这个善心,那个恶就进不来。当你发现他可能因为别的原因躺着或歇着了,就不会起那种恶念头了。所以说,你先把善生起来,你没有善就完了。如果你第一念起恶,起心动念,就等于把那个恶给拿过来了;如果你不起恶,就等于把恶排出去了。

另外,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短处的时候,一定要体谅他。体谅什么呢?体谅他这么修行,了不起!看到他在那休息,有病嘛,“你看看,他还贫血,还那么努力修行,不退道!你看他燃的香,左一块右一块,那肉还疼着呢,我们才燃几块?人家燃那么多,不退道!那心多好。而且后面还烫出那么大的疤,这非常了不起啊!就在那种困难的时候,走个道都摔跟头的时候,也没说出别的话来,是不是?”就想人家长处。

“好!这真了不起!现在有了病,那病多难受啊!”那病人是什么心情?那好人当然心情好,病人的心情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理解。你理解了,就算他办事有点反应慢,可能是脑子缺血的关系,我们一理解,一笑就完事了,就拉倒了。所以说,你要是以善去理解人,嗔恨心就起不来,我们都是这样。

当看到别人用东西,如果这个人多用点,“好,他多用点总比我多用强,我用那个起贪心,他用那个助他道业。”行了,理解他。像他这么小的年龄就能出家,你看多好啊!而且特别努力。虽然有点小毛病,说话有点粗声粗气,等以后我慢慢告诉他一声,注点意就行了。我称赞他的长处,“你看,他这么小就开始出家,而且和咱们一样修行,又不退道心,多了不得!”所以有点什么事都能理解了。

像一位沙弥也是这样,父亲有病腿折了,而且还要回去办身份证,一直想回去一趟,但是一考虑这些东西也是一种妄想,还是以修行为主,最后在难忍的情况下还能放下,那多了不起!你要知道,一个人起心动念,起了那么长时间的心念,而又能把它放下,这是个大修行啊。有时候我们都很难做到,一旦起心动念了,就控制不了,“师父,那个就不行;师父,说什么我也得……”能把这种事情都控制下来,将来必有成就的。这个事情不是小事,看似小事,但能控制,将来肯定是有成就,因为他在这样的关头还能控制自己,非常了不得。

还有一些,比如说有人干活从来不藏奸,见活就抢。还有的一直精进不退道,你看他,晚上有时候精进到十点、十一点,而且第二天也照样跟着去干活,水打得可勤了,人家出家四年多了——原先是出家四年多,今年有五年了?(弟子答:今年五月份才五年。)今年到五月份就五年了。你看看,人家就说这句话,不贪名,“今年到五月份”,人家从来不敢占一点便宜,不会说:“今年我就五年了。”没有这个说法。“到五月份才五年”,就说明人家老实到什么程度,就差几个月我都得给你弄出来,我不贪这个。这就是诚实。

好,今天就讲到这。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