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恒志老人讲
许洪亮编录
郑佩福、孙文淼、陈妙丽几位老师一直希望我能辅导一次《大乘无量寿经》的学习,由于各种原因,迟延了很多时间。今天可说是时节因缘成熟,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学习研究《大经》,真是不可思议的难得因缘。
今天在座的有不少是初学佛法,为了寻求解脱法门,而来参加;也有不少真实用功数十年,对净土法门深信不疑,行解相应,亲得佛法受用的大德,如编辑《净土圣贤录》,87的岁俞德荫老居士,今天也来随喜、护法;有默默奉献,为法忘躯,曾宣讲《优婆塞戒经》的孙文淼居士等,真可谓老少咸集,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因缘非常殊胜!谨愿与各位共结西方净缘,同入弥陀愿海,祝愿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无量寿经》是净土三经之一,很重要,但历来知道的不多,很可惜。这次一起学习,因缘固然难得,而大家的善根福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这次所讲主要想以黄念祖老居士的解释为底本,但也不是完全按本子讲。对佛教名相,尽可能做些通俗解释,而对于考据,慎思、明辨、详细议论等方面,则适当简化或省略。因著书与讲解,要求有所不同,并尽可能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初学如嫌深、有听不懂的地方,多听就会懂,且佛教言语、佛教道理,一进入识田,就永为道种,食少金刚,终久不坏,最后都会因此而得解脱。第二十六愿说:“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至于老修心的人,听到浅的地方,也可以温故知新。因佛法如饼子中边皆甜,多听亦有好处。只是我本人限于佛学知识和修持水平,感到十分惭愧!许多同修都是放弃休息时间和家务,有的从远道赶来,不免浪费时间和精力,使我很惭愧,不够周到的地方,只好请大家指正、原谅。
下面在讲解《大经》之前,先讲三个问题。
1、佛教兴起因缘和净土法门的殊胜。
2、简单介绍本经的译本和会校本。
3、本经的经题、体性、宗旨、力用以及它的教义和教相——五重玄义。
佛教兴起的因缘和净土法门的殊胜
每一个众生都具灵明湛寂的觉性,但无始以来被妄想烦恼所遮蔽,不能显发,以致迷妄颠倒,痛苦不堪,在六道中生死轮回。所以佛在华严会上讲到:“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诸佛慈悲,为救度众生,使众生能明确自己本具佛性,灵明广大与佛无异,说种种法,教令修习,依之修习,都可断除烦恼,歇下妄心,彻证本具佛性。故《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所谓佛之知见,即是人人具有的智慧觉性,也叫佛性,也叫真如,也叫实相……《华严经》“性起品”也说:“大事因缘者何,唯欲众生开示佛知见故。”两部大经,一先说一后说,自始至终,说明唯为教众生成佛这一大事因缘。而《阿弥陀经》有二种译本,一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一为唐译本,玄奘法师所译,称《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经云“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至)诚谛(真实)语。”可见,净土法门之兴起正是与《华严》、《法华》同为教化众生悟入佛知佛见的大事因缘。换言之,佛法之产生,特别是念佛法门的产生,主要是使众生:离开妄想,解脱苦恼,往生净土,成就佛道。这正是常说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一念妄想不歇,就是苦海无边。一句佛号提起,就是始觉,就是回头,就能到达觉悟的极乐彼岸。一句弥陀正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的妙法。略说净土法门的殊胜有以下几点:
㈠净土法门是佛彻底悲心,和盘托出的奇妙法门。
《华严》末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经还说,破无明、见佛性的十地菩萨,一切所作不离念佛。为什么说是奇妙法门呢?持名一法,方便易行,一句弥陀人人会念。《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逐步从有念入无念,由凡心转佛心,所以说:“得三摩地(正定)斯为第一”。一切有情,皆可因一句名号而得度,故是如来彻底悲心,广度一切苦恼众生之奇妙法门。
㈡净土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横超法门和特别法门。
一切法门旨在教众生歇下妄想、分别、执著,彻证佛性,妄想分别即六识所起作用,执著是七识所起作用,人我执、法我执。一切烦恼,执我而起。而此法门对上中下三根,都能适应。普贤菩萨之外,文殊菩萨也说:“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文殊发愿经》)又如本经云:“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这都是上根。在《观经》中说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一念之快速),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可见此法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本经亦云:“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若无此法门,凡夫要想脱离惑业苦恼,超出六道流转,实很艰难。
1、什么叫横超法门呢?
一般法门是竖出法门,必须一步步断除三界(众生生死往返有三种世界:欲界有食欲、色欲;色界有形色;无色界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八十八使见惑和八十一品思惑[对贪嗔痴慢疑、五见、十惑按三界所迷四谛之理来计算共88使;按三界九地(色、无色八地,五趣杂居地一)各有九品贪嗔痴慢疑,成81品。三界:欲、色、无色。欲界:食、色二欲。《楞严经》云:“汝修三昧本出尘劳,YIN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不断YIN,必落魔道。”出家断正YIN,在家制伏邪YIN。],才能出三界,如竹内之虫,要想出来,必须一节节地咬穿,才能爬到竹外,故叫竖出;所谓横超就象虫子从竹枝旁边咬一个洞,就爬到竹外,故叫横超。
2、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上说:“越三祗(信位行回,一阿僧劫,初地至七地,二阿僧劫,八地至十地,为第三劫。)于一念,齐(并齐)诸圣(别十地、圆初住)于片言。”《弥陀经》:“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鞸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念佛靠简简单单念一句名号,只要信真愿切,就能带业往生凡圣同居土,这叫位不退;因境缘殊胜,便可进而达到行不退(修菩萨行,方便教化众生)和念不退(中道正念),圆证三种不退,即是说一得往生,便可直至成佛,所以是一种特别法门。
㈢上次已说了,诸佛出世,佛教兴起的大事因缘是开示佛之知见,使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也即了知人人本来具有灵明寂照的清净心宝,当仁不让,不要自卑;只要依法修持,定能转迷为觉,心宝常现。
又说明了净土念佛法门也是为了这一大事因缘,使凡夫从有念入无念,转凡心为佛心,是一种横超法门、特别法门。
现在再要说明持名念佛法门是一种佛力加持的他力法门:
一般法门都靠自力修行,要断除五种恶见——身见(执著我)、边见(执常、执断)、邪见、见取(取己恶见)、戒禁取见(取不合经的戒律),及格,才能断见惑,证初果,入见道位,再七生七返,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思惑——贪嗔痴慢(贪嗔痴慢,在见道位虽也断除与五见有关的一部分,真正的三毒到修道位才断。),才能证阿罗汉果而出三界生死,这是说自力修行,很不容易,一生不能成办。
1、念佛法门有佛四十八愿摄持,有诸佛的护持、关怀。经中第十八愿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即生可以了生脱死。《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十往生经》说:“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2、《阿弥陀经》的玄奘法师译本,叫《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维,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国土。”
一心不乱:罗什大师是从果证上提要求,要求证到一心,一心即无心可乱。系念不乱:玄奘法师译为系念不乱(系念不断),是从行持上提要求,要系念不断,但都突出“不乱”二字。可见,平时做念佛功夫,必须在一切境界上考验自己乱还是不乱。如果某种境缘现前,放不下,斩不断,心便动摇不定,这正是生死根株,便要加功。如果情多业重(情爱难放,业识深重),日常之间无一事一物肯放松、布施,时时烦恼,处处粘滞,必须更加认真念佛、礼佛,至诚忏悔,因情多业重,必然福轻慧浅,必然苦恼丛生。
玄奘法师译本中有“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二句,北京黄念老认为这是净土宗他力法门的精髓,只要肯至诚信愿念佛,便会得佛的加持护佑,有感必有应。当然,所谓他力加持必须以自力用功为前提,自力复加他力,便同顺风扬帆,直往极乐。信愿行三资粮,缺一不可,“行”即自力,自力不行,何能感召他力。
3、经上还讲到,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照身,一切魔邪鬼怪不能侵犯,也不敢侵犯。
总之,由于有佛的他力加持,所以能使众生一生成办大事因缘,了脱无量劫来生死大事,直至成佛,故念佛法门是超情离见的不可思议他力法门。以上简单说明净土念佛法门是横超法门、特别法门、他力法门,有缘碰到、听到,是不可思议的善根福德因缘。
简单介绍本经的译本和会校本
经论中专讲净土法门的有三经一论,其他千经万论也都处处指归。据统计凡提到念佛往生的经和论约有200部左右,据净土法门法师统计有240部左右。所以净土法门是佛救度一切众生的无上法门。
此经译本特多,现在存有五种:
㈠《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汉译本)支娄迦谶译。
㈡《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简称《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吴朝孙权时代优婆塞支谦所译)
㈢《无量寿经》魏,曹丕篡汉叫曹魏,康僧铠所译。
㈣《无量寿如来会》唐高宗时,菩提流志所译,出于《宝积经》。
㈤《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赵匡胤时法贤所译。
上列五译,很有差异,主要是佛陀慈悲,多次宣说,不同梵本也不止一种。后来学者感到各译之间有的较详,有的较略,互有长处和不足处,出入很大。如“如十念必生”是净宗弥陀大愿之精髓,见于魏唐二译,而汉吴二译中无之;吴译二十四愿有“国无女人”与“莲花化生”之胜愿,而魏唐二译之四十八愿中无之。学者又不能编读五译,乃由:
㈠宋时王日休(龙舒)居士取汉吴魏宋四译校正会集,名《大阿弥陀经》,此本流通颇广。在五种译本中,《魏译》流传较广,王本一出取而代之。但王本采取旧译,有不足之处,如三辈往生,《魏译》皆发菩提心,而王本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也不谈。且王本有不用原语,任意行文之缺点。
㈡清乾隆彭二林居士对王本觉义有未安,乃专就《魏译》,去掉繁复,增入四十八愿先后数目。这仅是“魏译”节校本而非诸译会集本。
㈢清咸丰中魏承贯居士乃会集五译别成一本,但仍有自□□□,□无来历。
㈣夏莲居老居士鉴于以上三种会本之“失”,为免后世篡改经文之失,故又发心重集,做到了字字句句都互相参考校对,千斟万酌,恭敬仔细,完成后四众赞叹,其特点是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脱离本经之外。黄念祖居士在《谷响集》一书中,已说明他在注经时,每句经文都在五译中找到来历,五译都据梵本,梵本都是佛说,故这次所学之《大乘无量寿经》句句都是出于佛之金口,我们修持名念佛法门的佛弟子,应当信心不疑,按佛的教导一心修持,不辜负学佛一番大事因缘。以上对本经情况略作介绍。
对本经经名、体性、宗旨、力用、教义教相的说明——五重玄义:
五重玄义:天台智者大师以五重玄义解释各经:
1、释名:解释经的题目;
2、显体:显示经的主体、体性;
3、明宗:说明经的修行纲要、法要;
4、论用:论述经的力用;
5、判教:分析、判别经的教相,在经教中类别地位以及教义的异同。
经题有七种类型:
单三:人——佛说阿弥陀经,法——涅槃经,喻——梵网经(大梵天王之因陀罗网重重交彻,融通无碍)。
复三:人法——文殊问般若经;法喻——妙法莲花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花开蓬现,譬如开权显实,开三乘权方便,显一乘实方便;人喻——如来师子吼经。
具足:大方广(法)佛(人)华严(喻)经。(大即体;方即相,方正也;广即用。)
㈠ 释名:《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本经属具足立名:佛、无量寿—人;庄严、清净—法、平等觉(真如之法);大乘—喻(大白牛车,运许多众生至宝所。)
“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对迷而言。题中所说即释迦牟尼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娑婆世界教主(娑婆释堪忍,此世界众生安于三毒,不思出离,造作十恶,曰堪忍。)译为能仁、寂默,能仁是用,寂默是体,为广度众生,演说本经。
佛有十号:
(1)如来:一、如者真如。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以真如体,来修成佛道),叫如来。二、不变随缘义。如,不变;来,随缘。真如之体永恒不变,虽迷不失,即“不变”;真为之用,能随染污缘成六凡,随净缘成四圣。按善业多少生三善道,按恶业多少生三恶道。
——六凡。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是四种圣人——四圣。罗汉、辟支佛称二乘,断见思烦恼,出三界生死;菩萨利他,修六度万行,破无明见法性,无明破尽便成佛陀。
(2)应供:佛烦恼习气净尽,得一切智慧,可以应人天供养,叫应供。
(3)等正觉:梵语三藐三菩提,具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为正,“藐”为等,“菩提”为觉。菩萨要破四十二品无明,等觉菩萨要破一品生相无明,还是有上,佛为无上。正等对二乘人说,二乘人只自利不注意利他,心不平等。佛则自觉觉他,真正平等,故叫正等。正觉对外道说,外道是邪觉,如六师外道:有的讲断灭性空,无上下、父子、忠孝之道;有的讲众生苦乐,非属因缘,乃自然所生;有的身穿粗衣,以高热烫身,便可成道等等,都是邪知邪见。又正觉是对凡夫不觉说。
(4)明行足:明者是得无上善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业清净,修行圆满,福慧具足,叫明行足。
(5)善逝:意为好去,趣向佛果,名善逝。
(6)世间解:善解世间名世间解,世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都能清清楚楚,是化他的圣人智慧,善转俗谛。
(7)无上士:尚有所断叫有上士,佛功行圆满,已无所断,叫无上士。
(8)调御丈夫:能善调伏众生,是大丈夫,名调御丈夫。能善巧方便调伏一切众生之烦恼,使离苦得乐,背尘合觉,去迷为悟。
(9)人天师:天上人间都归从敬仰,依教奉行。在诸众生中唯天与人能发无上大菩提心,故叫人天师。
(10)佛世尊:三觉圆满,具备众德,为世尊重,叫佛世尊。(或分为二)
“说”,说此经为佛亲口所说,非其他人能说。中国古来也可把“说”字作喜悦的“悦”字解,“佛悦”就有畅佛本怀之意。
“大乘”喻也,运载之意,所乘者大,故名大乘,别于声闻、缘觉,仅求自觉之小乘。念佛法门是大乘法门:
1.能念之心本来是佛,所念是万德庄严的佛号,念念是佛,能念所念,都不离开佛,都是佛的境界,故念佛法门是一乘愿海的大乘法门。
2.《观经》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佛即是心作佛,既是心作佛,则自心便是佛。反之,是心作人天,修五戒十善,是心是人天;是心作畜生,是心是畜生;是心作地狱,则是心是地狱,所以要赶快念佛作佛,以即佛之心,念即心之佛,即心即佛,心佛不二,便可从根本上解脱生死苦恼,成办这一大事因缘。
3.本经第十二愿说:“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生极乐者,决定成佛,岂非“大乘”。世亲菩萨《往生论》说:“大乘善境界”生安乐国者,是成就大乘之门。又说:“二乘种不生”,极乐世界众生生者不是二乘种性,都是大乘种性。
有些居士可能提出:本经第十六愿有:“有国中声闻(断见思者)天人(带业凡夫)无数,寿命亦皆无量。”《阿弥陀经》说:“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怎能说念佛是大乘法门呢?应知此中所谓“阿罗汉”是就断惑程度来说,说明西方有许多已断见思惑的人,而不是从发心大小来说,生西方者三辈之人,都是发无上菩提之心,不是发小乘自了之心。即使他国声闻往生的,也都已回小向大。
“量觉寿”梵语为“阿弥陀”有无量意义,主要译为无量寿、无觉光。实则佛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报正报种种庄严,说法化度一一都是无量,今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含摄有佛之种种无量功德。
“庄严”有三种意义:一为名词,如“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如本经“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是形容词;也可作动词,如“以种种功德而自庄严。”此乃动词。此经中三者都有。
“清净”:身口意三业离一切烦恼、染污。清净土即净土,清净身即佛身,清净心即佛心,也叫真如实相。念佛主要净心。用一句万德庄严的果地名号(已成佛者的名号),净化众生百千万种杂念,使回复到本具清净觉心。
“平等觉”:平等者离差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觉有三种解:
①平等普觉一切众生(不论怨亲都度,佛度歌利王——憍陈如),念佛是普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今经提倡“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当来一切含灵,皆以此法而得度脱。”正是平等普觉之义。
②以平等法觉悟众生(三根普被之法曰平等法),持名之法,正是心作心是,一切众生都能平等持念佛名,都能从有念到无念,转烦恼为菩提,是三根普被之法,故曰平等法。
③“平等觉”是指如来之正觉,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叫“平等觉”。在本经则专指极乐教主阿弥陀佛。
“经”字是通名,上为别名。梵语叫修多罗,译为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为省文简称曰“经”。经有“恒常”之意,诸佛言教,莫能改动。又有路径之“径”的意思,是修行成佛必经之路。经为通名,其它为别名。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连贯的意思可为“佛金口所说大乘法门,是说无量寿佛具足庄严、清净、一切功德、平等普觉一切众生的大乘经典。
㈡、显体:体即主体,如人之有身体。一切大乘经典,都以实相为体。如法华以实相为体,楞严以如来藏为体,华严以一真法界为体,涅槃以佛性为体。大乘经都教人成佛、成实相。实相即是真实之相。此实相即是佛性,即是真如、菩提、法身。是一切众生本具之性德。实相无相,而无不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法皆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佛舍身为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相即空,无不相即有,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实相也是强名而已,所谓实相者即非实相。下作一些实相的说明:
①实相空无一物,但又不离万事万物,虽空空寂寂,又灵灵明明。森罗万象,山河大地,乃至一草一木,一色一香,都不离自性,既不是顽空,虚无断灭之空,是灵明洞彻的,含摄万法的。《楞严经》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又说,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是真空,不是顽空、断灭空。又空空寂寂,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之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说空。“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说有,是妙有,不是妄有。真空如镜体,妙有即镜体所现之事物,此时虽空而有,虽有而空,空有同时存在,空有互不相碍。又如金像、金杯、金戒子、金手镯,种种形相不同,但都有物之体,都是金子,金子是平等相(体),事物是差别相(用),体用不二。但自性起用有染净不二,所谓随染净之缘,成凡圣之事,自性随染污烦恼之缘,成六种凡界;随清净之缘,成四种圣界。真妄之不同,在粘滞、不粘滞。
②真空即妙有,空有不二,也即是实相。一切佛经都说此空有不二,无相无不相之理。如:《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空),即见如来(有)。此法无实(空)无虚(有)。不取于相(空),如如不动(有)。”《圆觉经》云:“诸幻灭尽(空)觉心不动(有)”、“幻灭灭故,非幻不灭。”《楞严经》云:“歇(空)即菩提(有)”。
“歇即菩提”是佛法之总纲,修心必须要歇,不用求真,但须歇妄。歇妄方法很多,一句佛号,是歇念之妙法,以信愿为前导,以持名为法门,不但利钝全收,而且一生成办,使无量劫来生死大事,今生遇此法门,而能解脱,这就是大家前所栽培之福德因缘。我们要不辜负这一大好因缘。
新出《净土圣贤录》载:福建福安县甘棠公社老太谢秀萱十七岁结婚,含辛茹苦,以手工收入维持生活,不识文字,天性纯和温良,生三子二女,长子29岁病亡,夫也相继死去,次子又遭大病,灾横相续,全家恐慌,后三子月明大病,因夙世善根,梦观音菩萨带游地狱,后病愈,发心持斋念佛,谢老太受其影响,也谢绝一切世缘,专心念佛,78岁大病后更加精进,昼夜持念弥陀八万声,做到了不念而念。88岁临终前对媳妇说:“我已见佛示现,即将往生。今后不必劳你送饭了。”此后老太断食八天,日夜打坐佛号不断,至第八天见阿弥陀佛放白毫光。她对其子说:“佛之光明,难以比喻。”又说西方三圣来接我了,我今往生彼国。逐合掌念佛坐化,身笔挺,不靠背而化,七天后火化,在场人都闻到异香,有坚固子三十多粒。所以一句弥陀是歇妄显真之妙法,也是了脱生死之要法。
③总之生灭之法全是虚妄,但生灭之中,有个不生灭的。佛性广大圆明,周遍法界,借一句佛号而显,极乐国土,非在心外,心净则土净,心不干净,土也不干净。《无量寿经》所说,一切依报正报,无非说明自性之体相用,一切不离真如实相之自性,故此大经是以实相为体的。此经“德遵普贤品”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即实相。“积功累德品”说:“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此真实慧乃实相之真实妙用。“大教缘起品”云:“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此法能使众生得真实之利,如《心经》说:“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以上三种真实,全体是真如实相的体现。故以实相为体。从真实理体,起真实智慧,得真实受用。
3、明宗:明经的宗旨,也即修持法要。①经中三辈往生中都是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因,(有因地发、果上发之别),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观经》所说五逆十恶下下品人至心念佛十声,命终便得往生,能至心念佛,便具足信愿,既有信愿,便是发菩提心,故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故信愿十分重要,而此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全经修行的要法,也是往生的正因。《要解》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有信愿念佛功夫浅些,也能生;无信愿,念佛功夫再好也不能生。)
②《华严经》说:“妄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可见发心之重要。故彻悟禅师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四句为念佛法门一大纲要。简而言之,即蕅益大师所说信愿持名,故小本的“信愿持名”与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二者正是同一宗旨。”
③为什么说要“一向专念呢”?彻悟禅师说:“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今作佛即是成佛,以弥陀之自性,念自性之弥陀,以净土之唯心(是心所起的作用),生唯心之净土,则一句弥陀,皆成第一义谛,都成为实相妙境。所以幽溪大师《生无生论》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④所谓:“一向专念”,此一向专念,是向一个方向前进,也有“总是专念”“一味专念”,是一向专心念佛的意思。
一向专念指从初发心念佛直至最后一念,而关键实在最后。临终最后一念不坚持就会影响往生,故不能中途而废。又如逆恶之人,十声念佛,第一声是初念,第十声命终,其中最后一念,尤为重要。因作恶作善皆一念所成,因念佛生净土亦一念净业所成。故《念佛三昧宝法论》曰:“但一念往生,住不退地。”当然此临终一念,亦千锤百炼所成,没有平时坚实功夫,何能有此最后一念?
四、论用:明经的力用。此经力用是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至五逆十恶(逆即逆于理,五种极重恶业,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但能发心都能解脱,佛在世时曾劝其父王修念佛三味,佛说:“一切众生在生死中……但能念佛不止(系念)定生佛前。”释尊大慈至孝,劝父唯是念佛,可见种种法门虽都很好、很微妙,但往往非凡夫能修,只有系心于念佛一门,最易相应。
念佛有四种方法:
①实相念佛:实相远离生灭、有无、能所、言说,一切二元相对之法,众生生灭心念念相续,不易体会。《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故实相念佛,凡夫不易相应。
②观像念佛:是陈供佛像,注目观视,像在可修,离像便难,不如持名可随时随地修持。
③观想念佛:《观经》云:“以我心目,想彼如来。”凡夫心乱,难入妙观。如观树时“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第一盘B面至此]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这种观境,凡夫心量,很难观想,因境广心粗,不易相应。
④持名念佛:余门如虫在竹向竖出困难,净土法门横出方便,故以持名念佛为特别方便法门,若念到一心不乱,就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明,持名念佛即是实相念佛。而且带业往生,生同居土,证位不退者,皆与等觉菩萨在一起,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鞸拔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即一生必补佛位,与诸上善人在一起,生同居土即横生上三土,能一生补处,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种不退。正像蕅益大师所说:“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有。”
五、判教:
即判释教相,说明此经在佛经中的地位、性质、方法等等。主要有天台、贤首二家。(初学一时不易理解,但听听也有好处,多听就懂。)
天台宗智者大师,判释佛的一代圣教,为五个时期(时间),八种教法:
1、五时:即华严三七日,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维摩、思益、楞伽、楞严、金光明、胜鬘等经),般若二十二年,法华、涅槃时共八年。从教化方式、方法来说,有八种:顿、渐、秘密、不定是化仪—仪式,藏、通、别、圆是方法。
①顿教即《华严经》(顿教部),佛成道后在寂灭道场,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善根成熟天龙八部围绕下,说圆满大经,如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性修不二,生佛体同,故说顿教。这时诸声闻在座如聋若哑,听不懂,也不能发言。
②渐教。因顿教无益于三乘学人,故佛至鹿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说四谛、十二因缘(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四谛先说果,十二因缘先说因。)、六度等三藏教,破除凡夫见思烦恼(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取见:固执自己恶见。戒禁取见:固执不合理禁戒。)。其次说方等教,说维摩、思益等经,这时弹斥偏小之教,赞叹大乘圆顿之教,使二乘根性之人心地逐步纯净。然后说般若经(八部般若)正说圆教,也带通教和别教。以上阿含方等,般若三时所说之法,从教化仪式上讲都是渐教。
③秘密教:佛说法时,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对相说法而使其得益,故叫秘密教。
④不定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能使众生于渐教中得顿教益,于顿教中得渐教益。其所用方法,只是藏、通、别、圆四教。
此后佛说《法华经》,前是顿教和渐教,法华教是开前顿渐之权教,令入到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之教,废以前之权教,令三乘归一乘,会三归一,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故《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无上道即成佛之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三乘皆归一乘,都得授记作佛。故从究竟来说,人人都有成佛之分。
最后佛说《大涅槃经》,包括二层意义:一为根未熟者,更说四教,谈常住佛性,使众生知有真常,入于大涅槃境界,叫捃拾教(拾取意)。二为末代钝根,在佛法中起断灭见,亡失法身慧命,设立三种权教——藏、通、别,扶住一种圆实教,叫扶律谈常教——扶持戒律,谈常住佛性。《法华》与《涅槃经》合为第五时。
以上是五时说法及说法的仪式——化仪四教。下说化法四教——藏、通、别、圆。
智者大师把佛教化众生的方法,归纳为四种教,有深浅的不同。
①藏教——三藏教[修多罗藏(四阿含经等——法归或无比法)、毗尼(律)藏(五部律,译调伏。)、阿毗昙(无比法)藏—俱舍、婆沙论等,这是小乘三藏。藏教根性人有三种:一、声闻:观四谛法—(苦、集、灭、道,修三十七道品)断见思惑。见惑断即初果须陀洹(再七生七返成阿罗汉)—预流;断欲界九品思惑前六品,证二果斯陀含—一来,再来欲界一次;再断三品思惑,即断九品惑,三果阿那含—不来,不来欲界;进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果阿罗汉,翻无学、无生、杀贼、应供,至此见思惑俱尽。
二、缘觉乘,根据十二因缘教——无明缘行……..三世惑业苦、前因后果。观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也灭,因观十二因缘,悟真空之理,故叫缘觉。与声闻同断三界见思,但更能侵除习气,故居声闻上。
三、菩萨乘:缘四谛境,发四弘誓,修六度行。
1.观苦谛境——众生无边誓愿度;
2.观集谛境——烦恼无尽誓愿断;
3.观道谛境——法门无量誓愿学;
4.观灭谛境——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样于三阿僧祗劫(无央数劫)修六度行,顿断见思习气,成三藏佛果。此三乘证果不同,发心有异,但同断见思,同证偏真,只入化城。(《法华经》有化城喻品)不是究竟宝地。藏教正化二乘,旁化菩萨。
②通教:顿根但见偏空,不见不空,通于藏教——通前;利根,非但见空,兼见不空,能通别、圆二教,故曰通后。大乘方等经中明三乘人共行的法门,即是通教。
藏通二教,藏教是界内钝根,修析空观,通教是界内利根,修体空观。
③别教:是界外独菩萨法,也是指三界外根性较钝的菩萨,它的教理、断惑、证位、因果,与前后三教都不同,故叫别教,诸大乘经中,明菩萨历劫修行,所行所证,互不相摄,互不相同,即是别教。所修的是次第三观,先空、后假、再中,不能圆融。其中七地以前,各有功用道,八地以上名无功用道,不见有法可修,不见有涅槃可证,任运自然,不著功用。断十二品无明,成妙觉位。
④圆教:此教是指界外利根菩萨,修一心三观,空、假、中在一心中具足,如明镜照物,镜体是空,镜中像是假,空假同时存在,一时具足,圆融无碍,即是圆明、圆妙、圆满、圆顿,故曰圆教。一修一切修,一断一切断,一位一切位,诸大乘经,说佛境界,不同三乘人位次,即是此教。《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即是圆顿教相。
以上略说天台宗的判教——五时八教
《大经》中广说大乘,阿弥陀佛无边愿海,四十八愿,广度众生,说信愿往生的殊胜因果;一句名号,即是实相,念佛之心,即是无尽法界;十念往生,便登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直至成就无上菩提;生凡圣同居土,即与诸上善人(指己证法性大菩萨)俱会一处,这就是横生方便有余、实报庄严、常寂光三种净土,念佛之人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此经所说是大乘菩萨藏中极圆极顿之教相。
【据上海蔡惠明老居士发表于《明伦》期刊 的《精进佛七好!》一文记载:“一九九○年起上海佛教居士林迁回觉园,因房屋年久失修,楼下香光堂大殿改为念佛堂,楼上作讲堂、图书馆及中小型活动场所。除星期通俗讲座外,还有教理研究、青年学佛、综合服务等组。曾请徐恒志大德主讲黄念祖居士著《无量寿经白话解》等,受到信众的热烈欢迎。”】
[《大乘无量寿经五重玄义》此标题是编者所加;徐老1990年讲《无量寿经》于上海佛教居士林,现仅存讲稿共19页,经文讲解遗失。编者曾多方查找手稿和录音带,均无下落,望有缘大德阅此文后,献出珍藏法宝,以便补充完整,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