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十三  

《法性基础》之十三
   —— 2012年12月14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心经》。那么上一次课我们重点给大家分享了“行”。什么是“行”呢?(学员沉默)大家回过神来了啊,什么叫“行”呢?各位现在有在行吗?
   (学员A:在行。)
   法师:各位现在在干什么?
   (学员B:在想事情。)
   法师:在想什么事情呢?
   (学员B:在想什么是“行”?)
   法师:噢,在想什么是行。(众笑)那观照一下当下我们大家是在行吗?
   我们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啊,大家现在正在做什么?有的同学说我正在想,法师您给我们提的问题,我正在想这些问题,还有吗?各位正在坐在板凳上,对不对?正在坐在板凳上,这个动作有吧?
   (学员A:有。)
   法师:好,有。还正在看,看书本、正在看同学,又来了一个人,正在看那个人,还在笑,同时还在听我讲,所以你在回答说:我正在想法师您提出的问题,这个回答准确吗?
   (学员B:不完全准确。)
   法师:学过法相学以后,至少知道以后我们生命有五蕴,对不对?想想看刚才大家的回答只是一蕴,这是想蕴,对不对?想蕴,其实我们还有好多蕴,还有好多状态,在刚才我问大家的时候并不能够完全的回应过来,但是我们却在做、却在行。
   所以别看现在各位坐在板凳上这件事情,正在这里似乎在听课这件事情,你要真正用心去体察、观察的话,你要想完整的去描述它并不简单,很不简单。我们每一天都在重复做一些事情,什么事情呢?吃饭,对不对?睡觉。还会干什么?
   (学员A:喘气。)
   法师:还会呼吸、还会刷牙、还会洗脸、还会走路。我们每天都在做这些事情,但是问:我们真的会做吗?会吃饭吗?会睡觉吗?会走路吗?你说我不会我怎么可能长这么大?饭还是会吃嘛!可是病从口入,我们是吃饭,从小到大是通过吃饭长这么大,但是每天吃饭的时候,我们真的会吃饭吗?
   小时候家里会有这样的规矩:因为大家在一起吃饭,一家人嘛!一家人有老人、有孩子、有父母。一般来讲的话我们开始吃饭了,把所有的凳子啊、饭啊、碗啊、菜啊都摆好。摆好以后呢,这个时候是不是赶快就吃了?不是,坐那里好好地等着。因为父母,特别是母亲,她在做饭,她还在盛饭,她还在盛菜,她还没坐下来,她坐下来是不是就可以吃饭了呢?还不是,老人还没来。老人的话如果她还能走得动,来到这个饭桌上一起吃了,如果她走不动呢,这个时候母亲会盛上一碗饭,让孩子——孙子送到奶奶那去,回来以后大家再开始一起吃饭。
   你说,法师,这个似乎是不属于我们吃饭的环节,不是吗?各位到龙泉寺去过吧?过过堂吧?过过堂。你能进去以后拿一碗盛了一口就吃?(法师笑)那肯定不是的。大家进去先要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女众坐一边,男众坐一边,两边坐好以后呢,规规矩矩地把饭碗放在桌子前面,然后行堂的给你行好,你再馋、再流口水,也要忍着。别人不吃你就不敢吃,你也可以吃,但你吃得心安理得吗?本来饭菜很好吃,但我们心不安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做的时候,你要做这件事,你看你紧张得那个饭的味道都没有了。
   然后呢饭盛好以后,还要再唱供养偈,还长得不得了。(众笑)当然如果说唱供养偈那个法师如果唱得很好听还好,如果唱得再不好听,眼前又面对着这素餐的诱惑,非常好吃的斋饭的诱惑,那简直是一种折磨。(众笑)说是折磨,用佛法来讲是忍辱,忍辱波罗蜜。面对好吃的,不能够马上去吃,这叫忍辱,所以这个时候练习忍辱波罗蜜。那个时候叫什么呢?那个时候就叫“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那个时候就叫“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所以这就是规矩呀。
   当然我们吃饭的时候,如果按照佛门的规矩还要食存“五观”,还要在想,一边吃还要一边想,哎呀,我的德行啊!我今天到底干了什么?值不值得吃这顿饭?还要想这些事情。所以这就是看似吃饭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那尤其是在体会到我们季节不同,然后呢我们吃饭的时间不同,主食、蔬菜、稀饭怎么搭配对身体调养会比较好,如果再涉及到这方面,我们真的懂得什么叫吃饭吗?其实要真正去问的话,我估计没有几个同学能够非常有自信地说我真的懂得吃饭。
   有吗?没有吧!有啊?(法师笑)没有。即使是在座各位有做厨师的,我们真正去问我们会不会吃饭这件事情的话,我估计没有人去百分之百地有自信去回答这件事情。
   睡觉就更不用说了,睡觉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累了躺在床上就睡,祖师说“吃饭睡觉无不是修行”,你也说“吃饭睡觉无不是修行”,累了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就修行了(众笑),那可不是。我们后面学习《菩提道次弟广论》里面会专门讲“精勤修习悎寤瑜伽”,这个睡觉也是修行。什么时间睡,各位能保证现在十点钟准时入睡吗?如果就把这个当成修行的一个条件一个标准去衡量一下,你能做到吗?十点钟,不要提前也不要过,就十点钟睡,尤其是更加规定要在两分钟内入睡,你能睡着吗?
   (学员A:肯定睡不着。)
   法师:这个标准来得更高了啊。我们什么时间睡,什么时间醒,按过去我们修行的话,十点钟睡,两点钟起床,就睡四个小时。你别问我说法师你能做到吗?我告诉各位我也做不到,但是过去不觉得做不到有什么大不了的,不是什么问题。现在发现祖师讲的“吃饭睡觉无不是修行”啊,这里面真的有学问,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哦。
   睡觉就是一个修行,这个时间我们能不能遵守,如果遵守不了这个时间,时间这个修行因素我们就做不到了。睡觉以后还不能够随便在床上乱打滚,还要侧身,这个侧身怎么侧呢?
   (学员B:狮子卧。)
   法师:啊,叫吉祥卧。你看名字起得很吉祥,连睡觉还要吉祥,怎么才叫吉祥呢?向右侧卧。这右侧卧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过去啊不清楚,佛在定这些规矩的时候,他的科学的依据在什么地方。但是我们现在知道了,心脏是在左侧,对不对,如果左侧卧的话那就会把心脏给压着,血液运行就不舒畅,所以一般来讲的话是右侧卧,而且右侧卧一般来讲的话梦比较少,然后这个手放哪里,脚放哪里,它都是一套仪轨。大家知道啊,修行的仪轨。(法师笑)啊,把这件事情放到仪轨上面去以后,它才算是一个修行。
   行啊,行为,行为模式、行为习惯。这个行为模式、行为习惯可不是我心里想就好了,那是实实在在你的行为确实要做到,你做到以后才能体会到我们的习气是多么重,你没有这个标准去衡量的时候,你根本感受不到,哎呀自己有那么多不好的毛病,感受不到的。
   现在大家觉得自己坐得很舒服,对不对?姿势没有什么问题,啊?大家平心静气,把身体稍微坐得端正一点,因为我们坐在这儿的时候,大家觉得说我都坐了几十年了,难道我还不会坐吗?啊,我问你真的会坐吗?各位有没有很自信回答说,我真的会坐,我坐得很标准,我这个坐势对身体绝对没有任何的损害,你能有这个保证吗?肯定没有的。
   我们坐久了,坐习惯以后,身体肯定会坐出毛病来,什么原因?习惯,我们行为习惯,日久积累下来的行为习惯,它会导致我们的身体慢慢地无形中变形了,变形以后自己还感觉不到,你要不那样坐你还不舒服,实际上身体已经开始畸形了,已经畸形发展了。最后一旦出毛病以后啊,到医院里面再给你矫正的时候,那真的实在太痛苦了。外力让我们去矫正的那个痛苦真太大了,现在我们适当地去矫正一下,你坐的姿势稍微客观中正一点(众笑)。
   我们的身体都很偏的话,你还指望自己的心是多么的光明,多么的正大,多么的中正不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去看看啊,似乎这个生活,我们已经二三十年,三四十年,五六十年,七八十年都过来了,似乎生活很平淡,可是我们去观待一下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的坐、走,你要稍微的用一下心,你会觉得这件事情很有趣。就是觉得说,这里边很有学问。
   各位,走路的时候,你能走出乐趣来吗?现在肯定走不出乐趣来。大家走两步肯定就觉得太累了。太急燥,太慢了,一定要打个的,对不对?打的的时候又堵车,堵车的时候又想下来走,有的人又不让下,因为你已经上车了。在地铁里面人多的挤的要死,反正整个走路啊就是很痛苦,不愿意忍受,生活怎么会那么痛苦呢。
   可是我们换个角度,你安住在你上班的路上,走就是走路,坐车就是坐车,你在地铁里边就是地铁里边,你就享受这个过程。你去观察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举手投足,慢慢看看这里边我们能不能发现出一些乐趣来。这里边是有乐趣的哦。当然,我现在讲肯定没有乐趣的,有的同学已经打哈欠了。(众笑)希望我们自己去在生活中慢慢体会这种乐趣。
   所以,什么是“行”呢?这就是“行”。我要问大家,各位每天没有“行”吗?我们肯定不会觉得自己没有“行”,可是你要认为真的是“行”吗?你又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说我确实在“行”。这就是我们凡夫的生活状态啊,整个的是一种梦中的状态。做梦,就是在做梦。你不能说你醒着的,但好像又没有在睡,就这种状态。
   好,我们今天接着给大家继续往下分享,刚才我们说的这个“行”啊,就是在生活中慢慢去体会,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每天只要我们尝试着去观察一下,都能够有所体会的一些场景。过去讲生活的艺术,现在感觉,生活真的是艺术,这个生活的艺术就体现在我们对待生活的每个细节,你开始用心了。如果没有用心,就没有艺术可言。你说“疱丁解牛”还能解出那样的艺术美感出来?他如果没有当下的每个心念用心的话,是绝无可能达到这样一种精益求精、乐在其中的一种状态。
   那么上一节课,我给大家分享更多的是“行”啊,这个“行”本身是从另外一个概念上、意义上去体会它。就是好多事情我们以为自己做了,但是因为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内心有太多的所求,结果到最后因为心安住不了这事情本身上面,到最后这件事情做完以后,你不能说这件事情就做了。在做的过程当中,心没办法安住在这件事情本身上面,结果呢做过以后啊,我们都以为说自己做了一件事情,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无论这件事情做的对还是不对,这心理状态已让我们内心有罣碍了,这罣碍的状态已经让我们不自由了。
   所以真正的“行”,就是应该做的,应该做的就是你不做心不安,你做了以后心安的状态,这个心安的状态,心安理得,就是行为本身就让自己心安理得了。他不需要别的回馈、别的目标,再去给他一个印可和认证。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个行为本身对我们来讲的话已经开始多余了,做的很多事情已经太多余了。这在《道德经》里面有一个词,叫什么呢?
   (学员:余食赘行。)
   法师: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啊,这叫:余食赘行(法师板书)。就是当我们的心不是安住在事情本身上,不是心安理得,不是应该做这件事情,我们觉得说出于一个什么样的动机和目的去做的时候,这件事情无论到最后成功还是失败,都已经变成“余食赘行”。
   “余食”哦,各位饿的时候在见到非常丰盛的食物的时候是不是一种非常喜悦的心情啊?有的同学还摇头,我说他境界已经不一般了。(众笑)应该感到很喜悦,因为很需要它,结果它来了。美食一餐以后,结果后来残羹冷炙的时候,你再看是什么心情?多余了吧?再让吃还能吃下去吗?再好的东西也吃不下去了。
   当然有的生物是这样子,只要见好东西,一直吃一直吃,吃到什么程度,把自己撑死为止。那也是功夫啊(众笑),我们一般人做不到。吃到一定程度,食欲没有了。食欲没有,再去看食物的时候,那简直是……,再好的食物已经对它也没有食欲了。这是“余食”。
   “赘行”相当于身体上长了一块肉一样,各位身上长过瘤子吗?没有吧。我们到医院去看别人身上长过瘤子吧?身上长一块瘤子,脸上长一块瘤子,哎呀,简直难以忍受,对不对?所以赶快要把它,一定要做手术去掉它。忍受不了吧?忍受不了。
   可是我们就能忍受我们思想的毒瘤(法师加重语气),我们就能忍受我们内心里边、五蕴里边,色蕴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不允许色蕴、身体上出现毒瘤,但是对于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里边,我们的毒瘤太多,可是呢我们的包容心却很大的,我们可以容纳它,而且一直容纳它,跟它做朋友。这就是“赘行”。这种状态就是这样子。
   最后怀着这样一种“有所求”的心理状态,你做的事情越多,内心深处这种“余食赘行”就越多,身上的负担、包袱就越重,你会发现这个路子走下去太艰难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来讲都是负担。我看不少同学点头认可,深有同感似的,是这样的啊。有同学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吗?我讲的都是道理,各位有体会可以讲体会(法师笑)。当然要讲体会需要一点勇气,有了这个勇气以后,举手可以讲。如果大家不讲,我就继续往下分享。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几个故事,来引入后面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什么心理状态,是什么场景。因为这个东西太深了,我们如果再讲一个道理去解释它的话,那会变得以一种道理来去解释另外一种道理,大家就会进入云里雾里。我们进入一个生活场景,去看看历史上,去看看佛经里面一些故事,他们“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一个玄妙的境界。说是“玄妙”,实际上很实在,就是发生在我们生活身边。
   大家有看到,我今天拿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史记》,第一个故事就是《史记》里面的一则故事。这则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韩信,大家都熟悉的汉初三杰之一。
   当时刘邦之所以能得天下,他后来得天下以后,他就问他的大臣,他说,各位大臣啊,你们说说看,千万不要隐瞒你们的实情,如实以对就可以了。大家来说说看,我怎么能得到天下,什么原因?有的大臣就说,高祖既然这样说了,大家如实以告,结果下面大臣还真的如实以告,把刘邦骂得,开口就说,“陛下慢而侮人”,陛下你慢心太重了,经常侮辱人。然后又说:“项羽仁而爱人”,项羽这个人很好,各位如果你是刘邦的话,听见这样的大臣你会什么反应?
   (学员A:表面上很高兴,实际上……)
   法师:表面上很高兴,实际上很愉快是吧!(法师笑)
   (学员B:想杀了那个人。)
   法师:表面上很高兴,实际上想杀了他。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动了我们的“赘行”了,已经引起我们内心的伤痛了,而且被它伤害了。幸好你不是刘邦,你要是刘邦的话,我估计将来这个天下打不下来。当然刘邦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我们现在看不出来。因为司马迁再怎么写也不会把他的心理活动描述到这种程度,没办法描述。
   这个大臣继续说:但是呢,“然而”,主要是有转折,没转折不行啊,没转折他就要小心了。转折以后就有意思了,他说“陛下使人在攻城的时候,攻城以后再略地”。略是忽略的略,这个略地与攻应该是同样的意思,在攻一个城,在占领一块地方以后,他不占为己有,而把这些东西分给那些投降的人,所以“与天下同利”,他认为陛下您这一点很高明,您占了以后“与天下同利”,不独吞;但是项羽不行,项羽他嫉妒这些贤能之人。我就搞不清楚这个描述似乎有点前后矛盾,他既然“仁而爱人”,为什么还要妒贤嫉能呢?嫉妒这些贤能之人呢?说明这个“仁而爱人”讲的是泛爱众,就是对一般的老百姓他很爱,但是呢对身边的贤能之人,他没办法去容纳。这里应该会有一个这样的关系在里边。对那些有功的人去伤害,对那些贤人啊他开始怀疑,而且战胜以后,关键是战胜以后啊,项羽不认可别人的功劳,然后,地也不分给别人,所以到最后失天下。
   刘邦认可不认可这种说法呢?大体认可,但是他继续说“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说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啊刘邦就说:“我关键是得到三个人”。这三个人得到以后,天下我就得到了。这三个人是谁呢?
   一个就是张良,一个是萧何,一个就是韩信。张良是什么人物?这儿描述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点事情啊我不如张良,“我不如子房啊”,就是指的张良,你看刘邦啊这种虚怀若谷就出来了,可是这件事情啊我做不到,不如张良做的好,很有战略眼光。下面一个人啊,就是萧何,这个萧何啊功夫了得,他能够镇国家,镇啊,镇定国家而安抚百姓,让前线的粮草绝不中断,所以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让国家非常安定,这是萧何。
   后面一个韩信,我们可以看啊,他的“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说韩信这个人真是了不起,带百万之军啊,攻无不克,真是神一样的人。正是因为“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我之所以取天下,正是因为这三个人。
   那么今天我们重点给大家分享一下韩信小时候一些非常不光彩的经历,给我们长点信心。韩信后来尽管他的功劳非常大,但是最后的结局不是很好。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贬,最后贬到淮阴侯,原来是齐王,后来是楚王,最后贬为淮阴侯,淮阴就是他发家的地方,就是我们今天的江苏淮安。
   他在发家的时候啊,从小的时候,他是一个布衣之人,就是家庭非常贫寒,而且没有什么可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贫无行,无行啊,这儿讲的是没有善行,没有德行,所以他没办法当官,就是别人没办法推举他做个官。同时他也没办法治生,就是没办法从事生产,又不能够经商,没有这样的才能。所以到最后吃饭都成问题,就是个乞丐了。他是寄人篱下的一个乞丐,结果就特讨人厌。所以到最后吃饭都成问题了,就是一个乞丐了。你说白吃饭的谁喜欢呢?
   有一次他曾经下乡到淮阴地方的一个县城,在一个亭长那儿寄食了数月。这个亭长本身没有说什么,但是他妻子忍受不了,没办法接纳这件事情啦,又不好意思直接讲,所以她采取了一个方式,这个方式后来让韩信非常恼火,她采取什么方式呢?早上吃饭老早就起来,在被窝里面吃。(众笑)
   似乎古代他们有这个习俗,因为天还比较冷吧,早晨起得很早,“乃晨炊”,早晨做饭,做完以后呢?“蓐食",就是在被褥里边吃饭。(众笑)韩信他再不知廉耻也不至于跑到人家家里面在这样的场合下跟别人一起吃饭,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对不对?所以韩信再来吃饭的时候,就不再给他准备食物了,因为人家已经吃过饭了。
   后来韩信很明白对方的意思以后,这儿描述“信亦知其意”,信知道他的意思以后呢?一个字——“怒”,然后呢?“竟绝去”,完了以后就离开了。“怒”,我觉得司马迁的描述非常有意思啊,他为什么发怒呢?这都可以体会,感受到对方已经开始排斥自己、讨厌自己,而且又采取这种方式让他离开,他可能觉得自己受到侮辱,非常愤怒就离开了。
   (学员:他感觉他自己不自觉。)
   法师说:感觉他自己不自觉,对不对?他如果自觉的话就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对不对?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反省,他是怒的状态,这件事情很值得推敲。我们不知道后来韩信非常不好的经历跟这个有没有关系,但是这中间肯定是有关联的。这个不是我们分享的重点,重点是第二个故事上面,如果在生命中没有遇到第二个人或者没有这个转折的话,或许将来他后来的人生路或许不会那样子。
   我现在讲第二个故事,韩信离开这个地方以后,他就开始去钓鱼了,这个有点吕太公钓鱼的味道,愿者上钩。不过当时他没有这样想啊,仅仅是为了谋生。我估计钓鱼的时候鱼也不愿意到他这儿来,所以谋生还是有问题。
   韩信钓鱼城下以后啊,河边刚好有一群老太太在漂,这个“漂”在古代是用水来击絮,意思就是一群老太太在那儿做工呢。看到韩信在这儿钓鱼,一个小伙子饿的皮包骨头,一天到晚也见不到鱼上来,其中有一个老太太就生怜悯之心了,开始给韩信饭吃。估计这个老太太家境应该不是很好,一个老太太还在那儿做工,应该是把她的一份分给了韩信,而且数日,不是一次哦,而是连续好多次。这里的描述没有说老太太厌倦哦,一直这样子。
   有一天韩信忍不住了,“信喜”,不是怒哦,喜怒哀乐的喜,信非常欢喜非常高兴,因为数日这个老太太都给他吃饭,而且估计没有任何的目的性,有没有目的我们看下面一句话就知道了,但至少她内心没有前面的那个亭长的妻子一样去厌倦他,然后想尽办法让他离开,应该没有这样的意思。所以韩信感到很高兴,然后一高兴跟漂母说了一段话,什么话呢?“吾必有以重报母”,他说“将来我一定会重重的报答您”。
   这句话一听啊,老太太发怒了。老太太也发怒,本来我好好给你吃饭你就吃呗,你还什么——“吾必有以重报母”,这老太太一听就发火说了一段话,这一段话铿锵有力。说的什么话,大家听好了,“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什么意思?你还休得你说这句话,你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你自己都养不活你自己,我只是看你可怜才给你一点食物。“王孙”,你看这描述,那个时候对“王孙”还是一种尊称,尊称“王孙”类似“公子”。后面有四个字“岂忘报乎”——难道我期望你对我有什么报答吗!
   这就是老太太说的三句话。这叫什么呢?这就叫“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大家想想看那个场景,后面就没有描述了,司马迁就没有描述了,这个有点像孔子《论语》的味道,就是弟子问一句话,孔子回答,回答以后没有了。我们可以想像那个场景,韩信当时听了这句话,估计手里边那个鱼竿就掉了,然后木讷的看着老太太,久久不能离去。这句话听完以后估计就离开了,这个离开不是“怒而去”哦,一定是怀着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这个“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时候这个威力很巨大的,直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就把韩信的苦厄给他度了。
   就是你堂堂正正的一个大丈夫,你不觉得羞耻吗,在这种情况下,但是这些话又没说出来,就是老太太这番话说得度把握的非常的精妙,既非常严厉又让人深刻的自省,我只是哀悯你所以才给你,你现在还要报答我,你到底什么意思?大家想想看,老太太这样的坦荡。
   如果我们换一种心情,说哎呀这家伙,我看看这孩子,就像佛一样用神通一看他有善根,虽然现在很落魄,但是将来能成大事,所以现在我要好好的帮他一把,我这苦日子也过够了,将来能有点济,刚好这个老太太家里还没儿子,还可以认个干儿子。这样一番心理活动有了以后再决定说给你顿饭吃吧。这个时候饭了数十日以后,韩信也很高兴说,老太太呀我将来一定要好好的报答你,各位想想看老太太会有什么反应?
   (学员:好啊好啊。)
   法师:真会那么坦诚吗?我估计还会客气一番,说不用啦,我不是图什么回报啊类似的话,客套一番。心里边想着说好啊,我就等着你说这句话呢。
   大家想想看,如果是换一种心情,换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的话,这种“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状态就完全荡然无存了,估计一代英杰就这么在这个语境里边,在这个缘里边就消失了。
   (学员A:法师,韩信在这个时候已经知道将来自己会发达吗?)
   (学员B:他又没有神通,怎么会知道?)
   法师:各位,你可以看一下啊,这个时候我们没办法去探讨,从目前状况我们不知道韩信他有没有神通预感到自己未来会有一大番成就。但是韩信这个时候发了一个愿,这个愿对他来讲很重要。
   各位想想看哦,“吾必有以重报母”,因为我感受到这个老太太像老母亲一样对我这种关爱,他心生欢喜以后发了一个愿,我一定好好报答你。当人有这样一种心愿以后,(学员:能力被开发了。)人至少那一个东西被开启出来了。等以后如果我们有时间去看看《百业经》的公案,你会发现韩信这个故事就如同《百业经》的公案是一模一样的。
   我们古代写历史的人是真有学问啊,真不是一般人就能写出来的。写历史的这个人他一定要对这种人物、场景、人的心理状态有非常深的体察,他把这个内涵给挖掘出来了,所以这些东西确实有内涵,值得研究。它就和《百业经》里的内涵是一模一样的。因为这样一个善缘,老太太没有任何的心机,就是看对方可怜,凭着那一颗很纯正的怜悯之心做这件事以后就能把一个人的善心给启发出来了,而且启发的是如此之深刻。
   佛为什么能启发那么多弟子,后来跟他出家以后又证圣果?那就是完全没有任何所求的一种发心感召出来的,所以在这儿你能说老太太不是佛菩萨吗?对不对?就那一念真诚的心,叫什么呢?她说“吾哀王孙”,只是哀悯,这个心怜悯之心、恻隐之心,就是我们之前说的“人之端”。这个人之端就是在那一刻老太太和韩信的生命状态已经融为一体了,这种融为一体的状态对韩信来讲感受到的就是一种完全的被包容、完全的被接纳,所以他再去发心为这个老太太的时候,大家不要觉得说只有一个老太太那能算菩提心吗?妙了,这个东西就是。你不要觉得只有一个人,菩提心就是一种生命的境界,这种生命的境界就是一体性。那个时候他感受到说无我、利他。这个他有可能是一个人也有可能是无量的人,这个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我们的愿发起来那个“我”就消弥了,这个人“觉”的状态就开启出来了。
   后来韩信有没有报答这位老母亲呢?(学员:有。)有报答吧?给他千金,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了。再简单地说明一下: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以后,那个时候还不是淮阴侯,“楚王”这个官位还比较高。当时他到这个地方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所从食漂母”,他把过去曾经给他过饭的那个老太太给请过来,赐了她千金。
   然后给那位南亭的亭长多少钱呢?百钱。这个百钱我不清楚在那个时候的货币里面能顶多少,但是我们知道这个肯定是天壤之别的。他不但赐了百钱,而且把那个人给训了一通,这个韩信一点都不给人留面子,大家看看说的什么话:“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公”还是个尊称呢,虽然称为“公”,下面紧接着说“小人也”, (众笑)“卒”是终,没有终。当时我那个时候本来都想走了,现在就差那一点了,结果你就那样子把我赶走了,不卒啊,没有善始善终,今天给你百钱,目的是为了教训你一通。“公,你真是个小人,为德不足。”做好事不能够诚心诚意,善始善终,最初你之所以收留我,这儿没有描述,《史记》里没有描述,我们通过这个描述知道刚开始还是好的,亭长之所以收留他,应该是出于一片善心的,“为德不足”不能够延续下来,你不知道我将来是要成大将的人。(学员:没有神通。)没有神通!当然,如果他预知说他将来成大将又要做,那个动机连德都不是了,前面还有一点微德,只是有点不足而已。如果你知道对方要发达,所以你要去为对方做一点事情,连德都不德了,别说足不足的事情,刚开始就有问题。
   除了这两个之外,当年韩信不是有胯下之辱的少年吗?让他受胯下之辱的,那个时候也没忘记,他找来那个少年以后,让他当楚地的中尉,把他也提拔了,怎么样韩信重情义吧?很重信义。(众笑)我这胯下一受辱,将来才成一大将呢。一德一辱,因为在这个时机里边,接着就开始讲胯下之辱。第一个在南昌亭与亭长家庭互动的消息,第二个是老太太,第三个就是胯下之辱。你会发现就这么几个故事已经把韩信从小到大生长的环境对他产生的影响,刻画得淋漓尽致,在一个人生命的成长中遇到这样一些人,而这些人的内心又是怎样反馈的,我们大概知道将来慢慢再看他生命的故事,会说这个人生命的状态已经展现出来了。
   这是第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法分享的?
   (学员A:我觉得那个亭长挺冤枉的,就是没想把他怎么着。)
   法师:你说那个亭长很冤枉是吧?那你的意思是这儿批评人批评错了?韩信应该是找亭长的妻子去批评她。
   (学员A:古代女子她没有什么地位,她算一个附属,他觉得你教妻子应该教好一点。)
   法师:但是你别忘了,她妻子在被窝里面吃饭,他不可能出来吃饭的。(众笑)对不对?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他也不可能不了解他妻子的心意,对不对?他不可能体察不到妻子的(用意),估计前天晚上已经商量好了,这件事情我们就这么做了,第二天就把韩信逼走了。
   这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边,我们体会一下,这个老太太她的心理状态和上一节课的分享,这个“行”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应该做。对老太太来讲,那一群老太太就只有她那么做了,其他人的心理状态没有描述,对她来讲的话,如果她不做的话,她是于心不忍的,她心不安的。
   但是做了以后,她也不觉得做了这件事情有什么功劳,对不对?做就是做了。所以她一听到韩信说要重报她的时候,她就忍受不了了。说明她内心里面那种觉照,内心里面那颗非常纯正的一种行的状态是非常清楚的,这叫什么呢?如果用我们的文化来讲这就是德,这就是深般若,就是她内心的德没有任何的执取,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想法,一点点都没有,非常纯正的时候,她才能化人,这个化人就是把对方的一种执取给它化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不可能的,如果我们内心还有一点点为自己的想法的话,我们可以客套一番,但对对方来讲的话是一点用处没用。对不对?人心与心之间的感应就是这样非常真诚。在这里我们还可以体会到老太太那种无欲则刚的心里状态,无欲则刚没有任何的欲念,没有任何的私欲,所以她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她不怕韩信一发火把她推到河里面去,不害怕吧,一个小家伙你敢(众笑)。
   (学员:法师,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韩信是个无赖,没有人觉得他将来能有大出息,因为他靠别人生活嘛。)
   法师:所以我们看看《百业经》上很多后来证圣果的人,他们基本上在证果之前都象颠沛流离如同乞丐一样生活,可是问题就在于这样一个极端的人,在社会上被人看不起,颠沛流离又没什么能耐的人,但是到佛的身边就散出光彩来了。你不觉得生命很奇妙吗?生命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好,我们接着看第二个故事,这个第二个故事是我们《百业经》的故事。这个故事内容稍微有点长,故事也就更加的曲折,大家耐心的来听。听的过程中,我们可能还会有一些问题,这个故事我记得在QQ群里面共修,曾经共修过四次,就这么一个故事。大概我印象中好象讨论了三次还是四次才讨论完。
   这个名字叫做《老婆罗门》,是讲一个老婆罗门的故事,副标题是――两世蒙救 终证圣果,他曾经有两世受过释迦牟尼佛的恩惠最终证得圣果,我们就看这两世的故事。
   这一世的故事是佛在舍卫城的时候,一个婆罗门和妻子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当然受过非常良好的教育,当时婆罗门的规矩是四十八岁之前出家修梵净行,过出家生活,四十八岁以后娶妻生子,这样介绍是这样子,我们先按这个来理解。
   老婆罗门的命运非常坎坷,因为他四十八岁时就娶到一个非常年少的妻子,这个妻子很不守本份,觉得跟当时已经四十八岁的老婆罗门一起生活心里冤屈,想方设法就支开他,想支开他,这样的描述很象今天我们这个社会经常出现的事情(众笑)。
   妻子不愿意和老婆罗门一起生活欲另寻新欢,但是碍于丈夫多有不便打算让他远行(众笑),你看她出了什么诡计了,就开始和她丈夫说了说“夫君呀,你看我们在一起生活,家里又那么贫困”,我估计因为老婆罗门四十八岁之前出家修梵行,四十八岁以后世间的生活也过不习惯,似乎是这样子的,所以没有很多谋生的技艺,家里面很贫困。她想要丈夫走她不直接说,她说:“我回娘家吧”,她说她回娘家,她的丈夫一听说这怎么能行呢,与其你回娘家还不如我出去挣钱呢,结果就出去挣钱了,打工去了(众笑)。
   老婆罗门打工还是有一些福报,挣了一些钱,非常高兴就想回家,结果回来的路上就被强盗给抢了。怎么抢的这个细节没有,反正被抢了。抢了以后心情特别难过,本来很高兴回家说这样可以养家糊口,结果现在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又被强盗给抢了。当时越想越难堪、越想越痛苦,结果这人心眼是真小,想着想着就想自尽了事,就想走绝路。
   大家一听是不是就觉得说这事值得吗?可是现在我们生活中似乎这样的事还真不少,对不对?遇到这些困境以后想不开。但是幸运的是当时他和佛同世,佛观察到了,当时佛一观照有这么一个婆罗门,佛可有神通哦,佛看见他的善根了,将来这个人如果出家的话,那了不得,断尽烦恼就可以证圣果了。
   这个时候佛来到婆罗门面前,大家想想看,佛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有心机了,有没有?(学员:有。)有了吧?肯定有了。这有心机呢,因为佛陀已经看到说这个人将来可以证圣果。
   有意思的是哦,我们可以看下面的故事,我们用佛、佛教的一种境界来去揣测它的时候啊,去描述的时候我们认为说佛已经观照到这个事实了,但是他在表现的时候,大家可以看看,佛没有任何的所求。佛就来老婆罗门面前开始安慰他了,说:切勿不经观察随意而行,我可以给你财富。意思是什么,你不要想不开哦,不值得,如果你仅仅是为了钱就要自尽哦,来失掉这个性命的话,我可以给你财富,我可以给你,就说这么一句话,然后告诉他到哪里可以得到财富,就告诉他一个方法。这个时候老婆罗门就高高兴兴的到这个地方获得这些财富以后啊,非常高兴的就回家了。
   这时候佛有罣碍么?没罣碍么?有罣碍吧?有罣碍。所以不容易啊,说心无罣碍,无有恐怖。你看看佛这个时候有没有罣碍呢?所谓的罣碍就是说,我给他钱以后他岂不是在世间享受这么美好的生活,将来不是不能出家了吗?我们会讲说无苦无出离,还不如让他受点苦呢,就是想办法不让他自尽就可以了,将来把他逼上梁山然后出家,佛没这个顾虑吧?佛给他很充裕的财富,你既然想要财富我就给你,是这样子啊。
   我们回过头再去看啊,这就是我们要去辨析一下,就是这种非常细微的心理状态。就是,事实啊……(现场有小朋友给法师食物,众笑)你观照到我饥饿了么?佛有神通能观照啊,我们能观照到事实跟我内心有所求这可是两种状态。
   大家知道啊,一个人啊他可以神机妙算,可以看到事态的发展,发展是什么样子,但是他了解这个事实就是如是的时候,跟他内心所求说我有所企及,说将来希望这样子,而且我寄一个希望说应该啊,最好这样子,怎么样子,这可是两种状态。
   那么佛的一种状态是什么样呢?在《史记》里面,大家知道自从春秋以后,像孔子、老子之后,我们的文啊,正宗的文史记载,一般来讲都是远鬼神,怪力乱神都要远离,就是讲的非常朴实的事情。所以司马迁在记《史记》的时候他是延续这样一种传统,他就是非常客观的,只是记载一些历史的事实。
   但是在《百业经》、在佛教体系里边,因为它承许这样的神通、它承许这样的智慧,可以观照到很多事实。所以在那个语境里边,这件事情很正常,但是在我们这个语境里边,如果真的要想神话一点,不是不可以神话的。
   比如我们可以说这位老太太,别看她是位老太太,因为她这一心至诚这样做的时候,你搞不清楚(她是否有神通),说不定这个老太太她有神通呢。这种神通是一种感应,就是她能感受到这个人的一些情况……过去看风水也好,看面相也好,看星相也好,就是看相者能感受到这个人将来可以有一番作为。这不是不可以感受的,她可以感受。但是这个并不能够形成她做这件事情的动机,这是两件事情。动机来源于怜悯之心,对谁都是一样的。不是因为他将来可以成就,所以我对他就有丝毫的增加,没有的、不会的!如果一加,完了,这个发心就偏了。
   佛也是一样,他完全可以看到每个人的走向,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他在做这件事情的那个纯正的发心。现在也是这样子,非常明显,因为老婆罗门为了这些钱财,他可以自尽,这件事情佛忍受不了,佛忍受不了老婆罗门为了这件事情来伤害他自己的生命,这件事情佛无法忍受所以才帮助他,他需要什么呢?需要钱,那就给他钱。这时候可没有要挟他,“我给你钱了将来你要出家哦”。没有吧?如果一要挟,完了,整个的缘起就变了。大家知道,我们一旦有动机,佛一有动机这件事情的缘起就断了。正是因为伟大的佛做这件事情非常的圆满,你需要这东西就给你,后面的事情就发生了。大家可以看看后面是什么事情。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心理状态跟韩信(的事情)没有本质的区别。《百业经》是这样的:老波罗门得到很多财富回家以后,广做供施。因为他得到了佛的这样一个布施,他开始广做供养和布施累积资粮,过了很长时间的安乐日子。这个时候他可不是乐不思蜀哦。下一段就开始讲了:这时候想起了自己之所以有今天这样安乐的生活,完全是因为佛的恩德,所以为报佛恩,他应该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
   你看看这宿生的善根是何其的深厚啊!对他来讲的话这是应该的事情,应该干什么呢?他不是要回馈佛的恩德带给他的千金,不是的。他知道报佛恩的话就要出家,这时候他开始到佛的面前,恭敬的祈求佛来传法。佛一看说,他要法,那就给你法吧。大家可以看哦,现在他希望佛给他传法,那佛就给他法,这时候不再给他财了,你既然想要法那就给你法。你看看,需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这个同情心是没有任何执取的,只要有一点点的执取,完了。你要执取“法比这个食物重要”就完了,你看看最初他很苦恼的时候,你肯定让他坐下来,“来,我给你讲讲因果吧,三世因果,过去你怎么弄的(众笑),现在怎么感得这个果,赶快去忏悔!”没有吧?不需要,那个时候不需要这个法施,需要的是财施,需要财施你就给他财施。这个时候他渴的不得了,你不可能给他食物吃的,渴的时候你给他水,饿的时候给他馒头。这时候他需要法了,那佛就给他传“相应之法”,还不是随便乱传哦。这一传了相应之法,了不得,就证了初果了。证初果之后,这出家的心就更加坚定了,一定要出家,这时候佛没办法。既然你想出家了,你出吧,刚好也满你这个妻子的愿了。这个时候佛有没有说你回家征求征求你妻子意见吧,似乎这儿没有。当然其它故事里面还有至少要回家征求父母的意见,这儿没有讲这个细节。这时候呢他才出家,出家以后呢?“开始精进修持,证得阿罗汉果”。故事结束了,这一生的故事就结束了。
   然后身边的弟子开始疑惑了,开始非常疑惑了,就讲:“啊,这个老婆罗门很有意思,刚开始非常贫困,后来就得到您的解救,救命之后呢开始指点宝藏。后来他又开始广行布施,最后听佛教化以后出家修行证果。到底这个因缘何在呢?”佛一听,既然弟子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说:“好吧,来,各位坐下来,我好好慢慢跟你们谈。这个故事说来又长久了。因为有一世我曾经做国王....”佛就开始讲了。
   这个故事就很长了,他当时做国王的时候,是大自在部国王。佛在因地上做这个国王的时候,这儿的描述我们可以看一下啊,“举国祥和,无诤无害。”诤,诤讼,佛做国王的这个国家没有彼此之间争斗的事情,没有彼此之间伤害的事情,没有饥饿,没有病痛。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国王以广大的慈悲心对待每一位众生,上供沙门,下施婆罗门、贫者乃至飞禽走兽。全国奉行十善。然后国王发愿把所有财产布施给众生,所以常得诸天人、非人、护法神的护佑,整个国家非常的祥和、圆满。这件事情就是在描述,描述佛当时在世的时候他治理国家的一个盛况。
   这个盛况用这些话大家听起来似乎感觉有点遥远,实际上这就是《孝经》里讲的,古代的这些圣王,他以孝来治天下以后,感得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的状况。因为人间是和平的,所以这儿讲的天人、非人还有护法神们的护佑,就相当于人和天地宇宙在感应,它们之间是祥和的,这个场景是一样的。各位,这个是不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不是?大家不敢肯定?(学员:是)是吗?是啊,这个严格上来讲,这还不算是,因为没有痛苦。
   大家知道六度里边,我们虽然在学般若波罗蜜多,这是般若度。实际上六度里边只有一度,是什么度呢?——就是布施度。布施是开始的,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是一切善行的起点。
   各位,这个南昌亭的亭长有没有行布施啊?(学员:有。)有没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啊?(学员:没有)没有。布施这件事情有,一个国王他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是不是他一定做到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呢?不一定。
   如果没有下边的事情考验的话,就体现不出他的深来。下边的事情就是在考验。一个国家,万事太平、天下太平,大家看这件事情是不是很好?但是老子告诉我们“福兮,祸之所伏。”祸,祸端,看似这个国家非常好,但是祸端在这背后就隐藏起来了。可是大家有没有想到这个祸是怎么产生的?——这个祸端,是遭嫉妒。这个国家很好,但是邻国跟他作对了。
   我们看看后边的事情来了。当时有个邻国黎宏国的国君,可不像大自在国的国王,他非常的残暴,而且横征暴敛,常以非法手段制裁臣民,而且以各种方式来残害他的下属,所以很多人忍无可忍,这时候就逃到了大自在国。大家想想看,这个故事就开始了。因为一个国家非常好,所以导致了邻国的很多国民来到你国家了,在今天相当于什么呢?
   (学员A:越境。)
   (学员B:移民。)
   法师:非法移民。
   故事的下面讲这样非法移民战争就开始了,你看似这件事情似乎很好,但是下面就开始有祸端了。因为非法移民、因为他们偷渡嘛!都偷渡过去的,结果有一天,黎宏国的国君在视察的时候发现国民没啦,尤其是国界的国民没啦!而且私下一调查发现,都跑到大自在国里面去了。那一听,你说我们黎宏国的国君会有什么反应?当时就大怒,下令全国军队开始攻打大自在国。大家可以看,国家很好,发展的很好,但是一个国家好算好吗?马上开始引起邻国的嫉妒,看似这件事情很简单,这里面有很多可以去挖掘的。
   大家可以想想看,你这个国家强大了、富强了,周围的民众开始移民,乃至于说他们不移民,但是说移民的感召力太强了,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恐慌,这个可以理解吧!可以理解。因为如果周边的国家国君的境界还不够高的话,肯定是恐慌的,对不对?尤其是我们这儿讲的他又横征暴敛,又残忍的对待下属,那更加是怒不可遏,他在这个情况下就开始率领军队,开始攻打大自在国,来到“兵临城下、危机四伏”,这个时候怎么做?各位,我们不是都很希望能够治国平天下吗?如果你是这个国的国王的话,你会怎么做?
   (学员A:富国强民。)
   (学员B:弃城而逃。)
   法师:什么?弃城而逃?(众笑)
   (学员C:我会加强守护啊。)
   法师:守护?
   (学员C:就是以守为主。)
   法师:以守为主。也就是正当防卫咯。你都已经逼到家门了,我肯定要正当防卫啦,对不对?乃至于不但是正当防卫,而且要应激了。对不对?我还怕你呀!我平常的话,这个老百姓你看看,我们军队要什么有什么,什么都有。
   所以各位,如果是我们的话,我们抉择肯定是这样子的。因为我为了保护我的老百姓,我已经知道邻国国王太残酷了,不忍心让我的国民遭受蹂躏,所以这个时候,一定会正当防卫。对不对?兵临城下时我就会这么做,而且大家也会觉得理所当然。但是我们这个大自在国王,他就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了,他怎么行深的?
   我给大家读一读这段话,“大自在国王得知后召集文武百官宣告……”,宣告什么呢?“各位众卿,黎宏国国王已率领四大军队进攻我国,我无意迎战,若你们走投无路,可以臣服于他。”交代后事了。
   各位,我们看到窝囊不窝囊?(学员:嗯)劝手下归服吧!臣服他吧!“我本人不愿在短暂人生中造恶业”(众笑),我不希望再造恶业了,“愿舍弃王位到森林中,衣树皮、水果、饮净水、与动物一起生活。”你看看!“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啊,多么不易啊!我们能想象出来吗?
   (学员A:这是不是不负责任?)
   法师:是啊!我们自然会有一个疑问,会不会是他是不负责任呢?
   大家想想看,面对这个情况以后,他只是想到说我不忍心再造恶业了,所以我离开王位。但是离开王位以后,他也交代这些臣子,你们如果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就臣服那个国王吧。那国民呢?国民就自然而然受到这个国王的统治了,对不对?这个时候,他不是把自己的国民和大臣都放在这样一个暴虐的国王下面了吗?
   (学员B:对呀!)
   法师:这不是很不负责任吗?是不是?
   (众学员:嗯!)
   法师:是啊!你怎么去理解这件事情,能理解得了吗?理解不了吧!所以这个“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理解不了。
   (学员C:想以这个行动,来让黎宏国的国王有所思考。)
   法师:但是这个风险是不是太大了?你说他以我这样巨大的牺牲,希望你能够有所反省。可是这样的话,你这个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学员D:但是比死了那么多人强啊,要是打仗的话,会死很多的人)
   法师:对啊,打仗会死人,但是,他统治会不会暴虐啊,会不会伤害人啊?
   (学员D:只是受点虐待,不至于死去,失去生命啊。)
   法师:皮肉之伤,对不对?所以你的意思是说这个大自在国王已经做过思考,权衡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发生战争这件事情,和将来受到国王的暴戾的统治这件事,他觉得战争这件事情更不可以接受,对不对?
   他做了这样一个选择,可以这样理解吧?我们去尝试着他这个“深”,深入到哪一块呢?因为事实上佛在因地上的行啊,在行六度的时候,一定是在行般若波罗密多。
   (学员E:我觉得肯定不是怕战争,)
   法师:不是怕战争,那是什么呢?
   (学员F:造业,而且,带着那么多人一块造业)
   法师:造业,嗯。
   (学员G:佛在因地,有五百个强盗的故事。他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把那个人给杀了嘛,我觉得他完全可以行持这方面的。)
   法师:对,你是说把黎宏国国王给杀了,是吧?你的意思说需要几个暗枪手,是吧?
   (学员G:不是,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说杀了,我是说他可以这样思维嘛,比如一艘大船,海上有五百个商人,强盗想把五百个商人都杀了,财物也夺走,佛陀他是有神通的,他知道。他为了不让这五百个商人丢失性命,也为了不让那个人造业,他就把那个人杀了,他入地狱嘛。佛陀他靠他一个人,然后救了这么多人,所有的都救了,他这样的话,其实那个国王也造业啊。)
   法师:好,这个事情啊,我们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来去体会一下。
   在所有这件事情里边,后来结果很明显,大自在国王他的手下部属,全都归降了,就听从了大自在国王的话,归降在黎宏国国王的手下了,这时候,大自在国王心里就放心了。他知道他的臣下都有归属了,这时候他就离开了,这件事情看似很简单,但是里面值得去挖掘。
   大家可以想想看,所有这些事情里边,最难做出抉择的、最难做到的事情,这个大自在国王做到了。有谁比他做出更难的抉择?他是一个国王,他可以舍掉王位,他可以过最简单的生活,这些大臣有没有话可讲?没话可讲,对不对?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巧妙的安排,他希望,他内在里面还是有希望,说大臣你最好归属这个黎宏国的国王,这件事情里边有深意。
   大家想想看,如果说他的大臣都跟着他出家修行了,或许这个国家彻底没有希望了。但是现在一帮大臣都跟过去了,这个时候黎宏国的国王再怎么弄,也不会为所欲为了。因为下边一帮臣子都是这样子,而且这些臣子已经感受到大自在国王付出那么大的牺牲,他们更感觉到一种责任感,这件事情很难用理智上去分析的。
   他当时做出这个选择,就是难舍的时候他舍弃了自己,一般人舍弃不了的时候,他为了避免对两国国民、对所有人造成伤害,做出这样选择的时候,他的行为对众人产生的影响那是非常深远的。这件事情一般是分析不出来的。但是事实上我们要去尝试着探讨的话,还是可以有所探讨。
   所以,这件事情就到这了,那么下面紧接着,黎宏国的国王自然而然避免了一场战争以后,就顺理成章的,把大自在国王留下的所有的财富都收集起来,收集起来以后,他问清楚当时大自在国王的情况以后,就放心的把都城迁移到这个大自在国里边,自己当起这个国的国王了,相当于他一人统辖了两国。
   故事到这儿就告一个段落了,下面开始紧接着还有一个曲折的故事。大自在国国王当时就到林子里面,按照他的想法去苦修行去了,这个时侯,有一个人没有放过他,一个老婆罗门,就是我们上面说的今生证果的这个老婆罗门的前世。当时也是家庭非常困难,养家糊口非常难,他当时听说大自在国王名声特别好,特别愿意帮助穷人,所以这时候慕名而来。结果来到以后发现国王不在了,出家修行去了。哎呀!他这个很痛苦啊!但是唯有的一线希望又不能放弃啊,所以风尘仆仆地就跑到森林里面去找,找到大自在国王。
   大自在国王见到老婆罗门以后,感到很抱歉,很过意不去啊。他用温言安慰,而且用他的水果和净水来招待,(他只有水果了)招待以后,他就如实的告诉这个老婆罗门说,“我现在实在是太困难了,你看我自己就是这样的生活,我也没办法帮助你了,怎么办呢?”
   这个老婆罗门把唯一的一线希望都寄托在国王身上了,结果发现是个穷光蛋,这下希望又破灭了。干什么去了?又自杀去了。(众笑)自杀成了他绝招了,成了他和佛结缘的一个途径了。他动不动就拿生命来威胁佛,“婆罗门甚感绝望不能自抑,昏倒于地。”这时候国王就用凉水洒上,让他慢慢苏醒过来,苏醒以后,老婆罗门“想到所求未遂,回去也很痛苦,不如自尽,便到密林深处准备上吊。”(众笑)
   哎呀!所以我们这一生采取的很多行动啊,你要去追溯源头的话,说不定过去也这么干过,行为模式没有改变过,遇见困境的时侯,没遇见困境的时侯行为模式基本上就是这样子。这个时侯他一拿生命来威胁的话,那不行,大自在王国忍受不了,马上起了大悲心对婆罗门说,这段话大家听听:“你不要这这么做,我现在确实没有一点财物布施给你,但如果你把我捆起来交给黎宏国王,也许会得以奖赏。”你看最后他就想到这个办法。
   (学员:他把自己布施出去了。)
   法师:是啊,因为这个大家可以体会,因为黎宏国国王攻打大自在国的时侯,大自在国王自己弃王位去苦修了。这个时侯黎宏国国王虽然觉得他已经不可能再卷土重来,这个顾虑已经放弃了,但是他是有后患啊。所以现在如果有人把他绑过来,那可能就赶尽杀绝了,对不对?
   大自在国王心里想的就这样子,黎宏国国王现在想要我的命,那我给你我这个命,你答应我一件事情,帮助这个老婆罗门给养好,这件事情我想应该可以提出来,对不对?大自在国王就是这么想的,但你把话说到这份上,这老婆罗门于心何忍啊,肯定不绑,结果他俩吵架吵了半天(众笑)。说你绑吧,不绑,你绑吧,不绑。(众笑)当时大自在国王说:“行,即然你不绑,我自己绑我自己,我拉着你走行吧?”结果他自己把自己捆起来了,也不知道怎么捆的,捆上以后,两个人拽着就到了黎宏国国王眼前了。
   黎宏国国王一看,傻了,这个时侯黎宏国国王愤怒的情绪可不是一直延续下来,如果是愤怒的情绪一直延续下来,他一看到大自在国王,马上就把他杀了,这时候他有一份冷静在里边。因为之前大自在国王做的这件事情,太出乎意料了,所以已经让他心软化了。当他看到大自在国王出现在眼前,而且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是,那个老婆罗门身材特别矮小,而我们大自在国王又特别魁梧,他就不相信是被那个婆罗门给绑起来的,这件事情不可相信。他就问老婆罗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时侯老婆罗门就把事实情况告诉给他了。
   当把这真相告诉他的时候,黎宏国国王这时候的态度就完全转变了。这段话大家可以看看。“黎宏国王闻知以后不禁对大自在国王生起很大的信心:他对众生竟然有如此的大悲心,自己实在太惭愧!”他惭愧以后,不是心里想想我惭愧,行动上也做出来了。你看这人一转的话,这个行为马上就转了,转了以后干什么呢?——他就向大自在国王忏悔了,忏悔了以后,把王位又还给他了,还给他以后他就乖乖的回到他自己的国家去了。
   (学员A:哦,我理解佛的意思了。)
   法师:你怎么理解佛的意思了?
   (学员A:佛其实他不舍弃任何一个人,包括那个黎宏国国王。如果我们一般人考虑的话,只会考虑大部分的人的利益,但不会考虑相对用恶的概念来说的恶的这个人,就像刚才说的暗杀,把那个国王灭掉了,那两个国家的人民都得到解放。但是佛这样做,不但解救了那两个国家的人民,还解救了那个国王,我觉得这才是佛的智慧,我们跟佛差的太远了。)
   法师:这个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佛最后又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因为他还没有忘记自己为什么又来到大自在国,原因是因为这个老婆罗门。就是他没有一高兴把老婆罗门给扔到一边了,可没这样做。他重新即位以后打开这个国库,取了很多的宝藏给了这个老婆罗门。这个东西他没有忘,这个是他自己的初衷,就是要帮助老婆罗门的,现在我这有这个钱了我当然要给你了。就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故事就结束了。
   后来佛陀就给弟子说,当时那个大自在国王就是我,那个老婆罗门就是那个这一生证果的老婆罗门,我们前世就是这样的因缘。这个故事就这么结束了。这个故事最后的结果很圆满。
   但是如果我们听了这样的故事,你想说,哎呀,我将来要策划一件事情,以后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我想这个事情经过几个波折以后应该会圆满。我这么策划一下。大家想想看,这个能策划的了吗?就是在佛的印象里面,他会不会有这个预期,说我做一件事情最后怎么样,有没有这样一个预期?
   (学员B:没有,那是佛知道对方的需求,比如说这个黎宏国国王,他知道黎宏国国王需要的是什么。他需要的东西我给他一个超过他预期的目标的动机,比如说他要了他的人,就把大臣都给他了,把国家也给他了。那个婆罗门也是,他要什么都给他,超出了对方的预期,他知道对方的需求,我觉得他心里是圆满,所以他的布施做得非常圆满。)
   法师:就是佛陀的布施特别彻底。大家知道,这个布施变得特别彻底,一布到底。我们布施布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能再布了,再布就触及我的底线了。(众笑)
   (学员A:对,还有道德各方面的因素,不能满足所有人们的愿望。)
   法师:那么在这里边,我们还要稍微的再剖析一下,看似这个黎宏国国王是因为他的国民跑到这个国家,他想要财富、想要国家。我们如果认为是这样,那么佛就给他了,他就满足了。我们再去看看这个原因会不会是全部,或者这是不是主要的?我们可以去想一想最初,这件事情战争的起因大自在国王有没有责任?
   (学员C:有。)
   法师:他有什么责任?他行善,你国民自然跑到我领土上来了,结果你还打我。
   (学员C:他的邻居不太好。)
   法师:他的邻居不好也是他的责任?(众笑)啊,你说这件事情他的周边环境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就佛来讲,这个黎宏国王对他来讲是好还是不好?
   (学员D:不好。)
   法师:不好吗?可是他圆满了,在这个过程中他圆满了他自己的波罗蜜。大家知道哦,在这个过程中他圆满了他自己的波罗蜜,如果没有这件事情考验的话,根本搞不知清楚他的般若到底有多深,深到什么程度。这对人的的化解对人的执取的化解是到一个限度了,就不能再深了。
   你看对普通老百姓的化解,你需要什么就给你了,这个东西深吗?不深,人的执著根本就没破掉。到谁身上才深?就到这个黎宏国国王身上才深,人的“深波罗蜜”是“深”到这个程度了。你要把这个东西执取给化解了、把完全对立的给解化了,那说明你的“波罗蜜”是“深”的。别人本来就希求很浅,你给他了,他也很高兴,你这个深吗?不深。
   所以布施之后,后面一定有持戒,持戒就不伤害。你做的每件事都有那种警惕,不要伤害周围的人。一旦伤害以后那就要有忍辱,忍辱的状态就是:不是我要忍,你伤害我,我要忍(法师语气是满含强制的忍),不是哦!就是他那种感知,像这种状况,他就是感受到了自己的一些言行不够圆满,给周围人无形中带来了伤害。
   大家想想看,佛他虽然在自己的国家上行十善,但是他给黎宏国国王带来伤害了,这个伤害不是他主观意愿想带来的伤害,而且这个伤害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黎宏国国王自己的烦恼所导致的,但是也是伤害。这个伤害,我要再把这个故事稍微再挖掘一下,大家就知道这里边大自在国王有一点不圆满。
   非法移民,这个非法移民的时候,我们对一个国家来讲,我们对非法移民怎么去看待,肯定有正当的方式去面对它的,对不对?不可能是听之任之的。就像有两个家庭,一个家的孩子跑到另外一个家里,我们不可能说:哎,你就在我家吧,然后我也不管你家大人是怎么想的,对不对?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他觉察到有移民来的话,马上就要去做出反应,要给黎宏国的国君去沟通,说:有这么一群国民,因为他们生活太难了,所以你看看是不是需要我救济一些,我可以去救济,对不对?所以这里边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发生。
   如果这件事情,当然故事没有讲那么详细。但是如果说,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说大量的移民,这样非法移民过来以后,而我们大自在国王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的话,这件事情是有过失的,对不对?有过失的。所以对方产生愤怒的情绪他是有原因的,所以当时的愤怒就是一种担心、顾虑:你到底想干什么?对不对?你把我的国民都给骗过去了,到底想干什么?所以有这样的顾虑在里边,所以更深的顾虑我觉得是在这后面。
   (学员:法师,您是说他要多一点尊重,是不是?对黎宏国国王。)
   法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所以我们在讲忍辱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即便你在做一件善行的时候,中间也有可能会伤害,这个伤害不完全是因为我们的责任,因为你行善本身没有这个必然的责任。但是,你行善本身给别人带来伤害的时候,那个忍辱啊,我们要看那个忍辱就是这么忍的。
   因为周围的缘起太复杂了,这个时候再看老子说的一句话,我们才有感受,他说什么话呢?“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他的意思是说:“使我介然有知”,如果我真的对道有体验的话,让我去行这个大道的话,我内心一定有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非常畏惧,而且是“唯施是畏”。
   这个“唯施是畏”,我以前给大家分享过(法师板书)。我们六度不是讲布施度吗?老子就告诉我们“唯施是畏”,布施的时候要非常谨慎、非常畏惧,你做的每件事情,看似是好事,一定要敬畏,为什么呢?好事本身它背后有隐患、有祸端,这个祸端就是它的事态的发展永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这个时候如果反馈到我们身上来的话,你要去忍受、要去化解。最后把这个东西如果化解了,那就是“深”“波罗蜜”就圆满了。
   一件事情,你只要做一件事情肯定会遭到非议。那如果你什么事情都不做,当然也有人去非议:这个人真懒,不承担社会责任;你要做一件好事情,也会有人非议:你逞什么强,就你能做,你以为你是谁?无论你做还是不做,都会有非议。所以,无论是我们“行”,还是不“行”都有非议的情况下,你怎么去回应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你怎么去净化你的发心?怎么去开启我们的智慧?这里面就是一“深”到底的过程,这没有退路的。你说退吧,啊,这个难,我退回来吧,退回来难道这个路就不用走了吗?还是会继续走下去。所以这个故事表面上告诉我们的很有限,但是背后隐含的东西却很多。
   这个时候大自在王就离开自己的王位,这些举动极大的消除了黎宏国国王内心的恐惧,这件事情很重要。他把恐惧、把他的误解给消除了,这件事情怨恨就没有累积下来。大家想想看,如果当时大自在国王还是认为说我是正义的、我来跟你斗。好了,怨恨,他加强了黎宏国国王的怨恨,说:看,这已经印证了我的愿望,你就是想吞并我,对不对?那好了,这个世世代代的怨恨就从那一刻开始了,你永远化解不了。
   你说这里面的是非谁能讲的清楚,对不对?永远讲不清楚,世世代代子孙后代就这样的怨仇,就越结越深,越结越深,最后怎么去化解这些东西?必须要有人去付出牺牲,付出生命的代价来去表达我的诚意,我不是这样子的。化解这个矛盾,必须要有人付出牺牲,而在那一刻大自在国王付出了自己的牺牲。但是那个时候其实隐患才刚开始,所以还是可以化解的。如果累积个几代人、几千年的话,你想想看那是根本不可能化解的。
   在这里边的话,我们看似觉得说黎宏国国王是在希望这些国民啊、财啊,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但骨子里边的误解,骨子里边的一种恐惧和担心,要去化解的话,那个东西,要挖掘到那个深度的时候,我们才能谈得上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他做的每个抉择就是在解决人心的问题。
   好,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我想这两个故事,一个是韩信的故事,一个是老婆罗门的故事,分享完以后,基本上我们第一句话就结束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到大自在国王这个时候,他感受到了这个“五蕴皆空”,所谓的“五蕴皆空”就是他感受到了人所有情绪的累积它是有原因的,他把握了这个根本,这个时候他在化解它,他不是在积聚它,他化解了那种怨恨、担心和恐惧。他没有继续积累这个负面的情绪,他用什么化解的?他用自己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王位的代价来化解的,最后“度一切苦厄”怎么呈现出来的?就是这个圆满的结局。对不对?两国的国民就不用说了,只要黎宏国的国君他一转变,那就不用讲了,他们的国民肯定是快乐的、幸福的。
   好,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先到这,一起做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净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