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接着昨天讲的内容往下进行。
今天,我们讲第九品和第十品。因为这两品的经文都不长,所以这一节课可以讲两品。
现在我们开始说第九品:
【圆满成就第九】
前面几集介绍的,是法藏比丘在因地的发愿修行。
这第九品,是说法藏比丘修学获得的圆满成就。也就是说,法藏比丘成佛后的圆满果德。第九品经文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法藏比丘成佛后的圆满果德。
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
这一段经文从字面上来说,是表达这样几个意思。
佛告诉阿难说:法藏比丘修菩萨的六度万行,积累了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能于一切法中得大自在。这种果报,不是用言语思想所能表达出来或者是理解了的。他所发的四十八大愿现在已经圆满地成就了。极乐世界的一切,都是如实安住于诸法真如实相的一真法界,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无有边际的清净佛土。
用白话把这一段经文翻译过来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看几个词语:
〔如实安住〕:“如实”就是真如实相。“如实安住”就是安住于诸法实相之中。
〔威德〕:“威”有折伏的意思;“德”有摄受的意思。
上面这一段经文,是世尊赞叹阿弥陀佛,因圆果满。这四个字虽然很简单,但是含义非常深刻。赞叹阿弥陀佛,因圆果满。也是勉励我们效法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学习。
看这一句:
〖积功累德〗
这个“积功累德”呀,就是告诉我们是天天在做,不疲不厌,日积月累,这样积功累德就“无量无边”。
为什么法藏比丘积累了这么厚的功德?就是因为他天天在做,不疲不厌,日积月累。只要依照佛法去做,你在一切法中必得大自在。这种功德利益,不是用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按照经文的原话就是这样说,“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也不是我们能想像得到的。
学佛如果没有这样殊胜的功德,那我们还学他干什么!
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功德,说明我们学佛还没有完全学对,没有完全学像。
而且这种功德利益快速无比。
后面这四个字非常有吸引力。这种功德利益快速无比,不单快速,而且还无比。你说你听了这一段话,看到这四个字,对你有没有吸引力和摄受力?
在这里,我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因为我学佛的时间比较晚,五十五岁以前,我没有接触过佛法,对佛教、佛法、佛经是一无所知。
因为2000年得了这场重病,有机会接触到了佛法。那我从2000年开始计算,到今年满打满算还不到二十年,也就这么十八九年吧。
我觉得这十八九年对我来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十八九年,而且也是我生命转折的十八九年。
我觉得这十八九年,可能在我生命的这个所谓的长河中吧,实际谈不上什么长河,不算时间太长,但是也不算时间太短。
这十八九年的时间,让我闻到了佛法,而且能有现在这一点点进步,我认为这个速度已经不慢了。
我把几个过程可以跟大家说一说。
一开始我用四个字来形容,“一无所知”。那就是2000年之前,我五十五岁之前,我对佛法一无所知。
因为得了这场重病,接触到了佛经,得到了《无量寿经》会集本,得到了《无量寿经》的讲座那个光碟。当时那几个层次大家都倒背如流了,我就不说了。那个时候我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听不懂,是属于懵懵懂懂的状态。毕竟多少还有点文化,你要说一点都听不懂,那也不现实,属于懵懵懂懂的状态,这是第二个层次。
后来,逐渐听的时间长了,听的次数多了,因为我是反复地听嘛,所以就逐渐逐渐地明了了一些问题。为什么我越学越感兴趣?就是由一无所知到懵懵懂懂,现在到了第三个层次,就是逐渐明了了一些东西。在逐渐明了的基础上,使我对佛法越来越坚信不疑了。前十年这一点还没有完全做到。
如果说,我对佛法达到了坚定不移的程度,应该是后十年。
在坚信不疑的基础之上,我真实受益。
受的什么益?在这明摆着呢。
我以前跟大家交流的时候说过,比如说:
第一个受益,我由死变成活了。
因为2000年那时我必死无疑,没有一个人认为我能活过来,包括我自己在内。这是由死变活了。
然后,由病病歪歪的,变得越来越健康了。
当年如果你们看到我那个容貌,那真得吓跑老远老远的,太吓人了。我自己对着镜子,我都不认识镜子里那个人是我自己。
健康了。
最重要的是,我快乐了。这个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这个享受是怎么得来的?是我学佛学来的。
现在,我就简单地说这三条。
你们说,这个速度,十八九年当中,能达到我目前这种状态。
我每天生活在快乐之中。
你说,我是不是真实受益了?
我是这样想的,我真学佛,我真受益了。
我的同修们,你们真学佛,你们也真受益。
当你有切身感受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那种法喜充满是什么滋味。
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
头两天我身边的同修,我俩坐在那聊天,她给我说了一个她的感受。她什么感受呢?她告诉我,她说,我就一次体会到了老师你说的,那小灯泡亮了的那种喜悦。
我一听,我也很感兴趣啊,我说你给我说说。
她就告诉我,她说那一年哪,因为是妈妈重病,挺折磨人的。这老人到病重的时候,有时候真是挺闹人,挺折磨人的。她说,弄得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她说后来我就发心,我拜《无量寿经》。她拜《无量寿经》是一句一拜。她说我一发心拜《无量寿经》,从那以后,我妈就立刻不闹我了,也不作我了。我就挺高兴的,那我就拜吧。她说,当她拜到某一品经文的时候,“如贫得宝”那一品,她说我突然地不知道哪来的,突然地心胸开阔了,心里亮堂了,那个法喜我就知道什么滋味了。她说那个就像老师你说的,我突然觉得那个小灯泡亮了一个,她说那个感受太美妙了!
你看看,就这个同修,这就三天前我俩聊天聊出来的,她告诉我的。因为我总跟大家说,那个小灯泡一个接一个地亮,亮一个就好像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似的。这个你看就那一次,她拜那品经文的时候,这种感受她体会到了。体会到了,她就享受到了那种法喜充满。
她说我从来不写什么感受啊、体悟啊、学习心得啊,她说我是不写这个的,她说就那一天,我拜完了以后,我法喜充满,我写了一篇心得体会。
你看,这是她自己的真实感受。她感受到了,她体会到了,什么叫法喜。所以我一再告诉大家,你真学佛,真修行,那个法喜你一定会体味得到的。当体味到的时候,你那种回家的感觉就特别特别强烈!特别特别欢喜了!
这是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
现在我们接着往下看:
〖所发誓愿。圆满成就。〗
这个“所发誓愿”指的是所发的四十八大愿。
这四十八大愿没有一句虚言,他愿愿都兑现了。不仅兑现了,而且是百分之百地兑现了,因为当时法藏比丘发的是这样的愿,就是有一个愿不圆满,他都不成佛。现在他成佛了,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法藏比丘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愿愿都百分之百地兑现了。因为这个愿百分之百兑现了,才能称“圆满成就”。
看下面四句:
〖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
这四句经文是赞叹西方极乐世界。
〔如实安住〕的“实”是真实。的确是依照法藏比丘的理想,建立起来了这个究竟、圆满、广大的道场,提供给十方一切有缘众生来这里修行。
西方极乐世界是个大道场,它不是众生造善或者造恶的果报之处。这句话,我也是很少听到这个说法。就是说,这个大道场,是提供给十方一切有缘众生来修行的,它不是众生造善造恶的果报之处。
这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它是个修行的道场。如果你能够真正发愿求生净土,这个道场决定有你的份。这句话是不是大家都非常喜欢听,你真正发愿求生净土,这个道场决定有你的份。条件就是,你是不是发愿,你是不是要求生净土。如果你不求生净土,这个道场就没有你的份。
〔具足庄严〕,这个道场建造得非常奇妙、完备,没有丝毫的缺点,而且华丽无比。
〔威德广大〕,是说在道场修行的大众,无论是物质享受还是精神享受,都无穷无尽。所以这个词,在这这么解释很新颖。如果我们按平时的解释,可能不是这样解释的。
尤其是后面这一句〔清净佛土〕,什么是“清净”?不闻恶名,正念正语,心地清净,心净则土净,这叫“清净”。
看下面一段经文:
【阿难闻佛所说。白世尊言。法藏菩萨成菩提者。为是过去佛耶。未来佛耶。为今现在他方世界耶。】
这几句经文用白话说,就是阿难听了佛所说的话,就问世尊,法藏菩萨修学成就的大觉佛果,他是过去佛呢?还是现今示现在他方世界的佛呢?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法藏比丘示现成佛,他是现在佛,还是未来佛,还是过去佛?
佛说了这么多,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是阿难启请的,是阿难向佛启请的。
实际上,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阿难是代表一切大众,他不但是代表当时与会的大众,也代表后世有机缘听到这部经的大众们。
那这里面包不包括我们?肯定是包括我们,你不要把自己放在圈外。
也可以这样说,是阿难尊者代我们启请的。你这样认识就正确了。阿难提出的问题,也正是我们想要知道的。
法藏比丘成佛了,是过去佛,是未来佛,还是现在的佛?
我们知道,一个世界只有一尊佛,不能有两尊佛。比如我们娑婆世界,现在的佛是释迦牟尼佛。如果法藏现在成佛,他决定不会在娑婆世界。因为我们娑婆世界已经有释迦牟尼佛了。是不是这样?那就告诉我们,法藏比丘成佛之后,他一定是在他方世界,不是在我们娑婆世界。
看下一段经文:
【世尊告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
这几句经文,是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呢?是世尊回答阿难尊者,阿弥陀佛的法身遍一切处,“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所谓生,也无所谓灭。不可以说他是过去佛、现在佛或者说是未来佛的示现。
这句听懂没有?就是世尊给阿难的解释说,阿弥陀佛没有生、没有灭,不可以说他是过去佛,也不可以说他是现在佛,也不可以说他是未来佛。为什么?前面这句话作用很大,阿弥陀佛的法身遍一切处,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所谓生,无所谓灭。所以,这个答案,是世尊给阿难的解答。
这里面的
〖彼佛如来〗
指谁?很明显,指阿弥陀佛。
〖来无所来。去无所去。〗
这两句话说什么意思?就是佛的法身遍一切处,所以是无来也无去。
后面这个
〖无生无灭〗
就是说,既不生也不灭。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是佛究竟涅槃的境界。
佛的这一段答复是正答。
正答也就是正说,不是方便说。说的是事实真相。但是我们凡夫听起来觉得很玄,不太容易理解。
那我们再说得详细一点。
就是没成佛之前,你没有见性。没有见性呢,就有分别有执著。因为你有分别有执著,才有十方三世。那十方三世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分别执著来的。本来是一真法界嘛,为什么我们就有十法界了呢?是从我们的分别执著来的。
所以,时间和空间在佛法里称为“不相应行法”。就不得不起个名,时间和空间。现代人所说的什么呢?抽象概念。这么说大家可能容易理解一些,它是抽象概念,并非是事实,它不是真的,没有时间、没有空间。这么说,我们现代人是非常不容易理解的,怎么就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呢?随着我们学佛的深入,对佛法的深入理解,慢慢的,我们就找到这个答案,我们就理解了。
假如说我们成佛了,见性了,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那时间和空间,自然就不存在了。哪里还有过去?还有现在?还有未来?哪里还有此处、他方?这就是常说的不生不灭。
什么时候能入这个境界?见了性就入了这个境界。
这一段是比较深的,不是一下子一说,大家就能接受和明了的。咱们慢慢来。
我们自己,现在修行到了什么程度,到了什么样的境界,谁清楚?自己清楚,自己明白。但是你清楚了、明白了,你怎么样来证明自己的境界没有错呢?这就是好多人不是总要求证,求谁给印证印证。我们很多同修有这种念头。为了证明自己的境界没有错,你可以请高僧大德来给你印证。他就是你的老师,为你证明。这个印证,这个证明叫什么?这叫传法、传承。如果不是给你传法、传承的老师,他不会给你印证的。所以你要想印证自己的境界是不是正确?找你的老师来印证。
成佛之后就像大海水。
古人常比喻说,所有的江河都流入大海,比如我们中国,长江也好,黄河也好,在没有流入大海之前,我们叫它长江水、黄河水。可是当长江和黄河的水都汇入到大海之后,谁能在这个大海里挑出来,说这是长江水,这是黄河水?不可能了。对不对?这个例子大家能听得明白吧?
黄河和长江的水,融入大海之后,你挑不出来了,你没法在那大海水里挑出来,这些是长江水,这些是黄河水,因为它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见性之后,所有一切分别、执著都没有了,名字就全部都失掉了。
这就是什么呢?“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说明“十方虚空。不离当处”“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
这是用这个例子,对上面一段经文的一个解说吧。
看下面一段经文:
【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
这一段经文,是阿弥陀佛为了实践他所发的度众生的大愿,示现在西方,距离我们这个世界,有十万亿个佛国土,他所建立的世界,称为极乐世界。
这就是对这段经文的一个白话解。
看下面几个词语:
〔酬愿〕是实现他过去所发的誓愿,叫“酬愿”。
〔阎浮提〕是指南瞻部洲,就是指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叫南瞻部洲,也叫“阎浮提”。
〔极乐〕就是阿弥陀佛建立的极乐世界。因极乐世界永远没有诸苦,但受诸乐,所以称为极乐。
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酬愿度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化土,他是示现在那个地区教化众生的。就像什么呢?就像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现成佛,以应化身住世八十年,为这个世界的众生讲经说法,这个用意是完全一样的。不过,释迦牟尼佛是示现在秽土,阿弥陀佛是示现在净土。阿弥陀佛示现在西方极乐净土,时间很长,是无量寿。
如果有人这样问,说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哪一种身?我们可以回答,他是应化身。因为他的世界奇妙,注意“奇妙”这两个字,所以他的应化身,和十方世界诸佛的应化身不一样。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三身一体,一体三身”,这是和其他诸佛国土的佛不一样的地方。
下面两句:
〖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
这两句经文是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的方位,用我们现代的话说是方位。
这个西方怎么理解?这样理解,它是娑婆世界的西方,不是地球的西方。听懂了没有?是娑婆世界的西方,不是地球的西方。
距离是“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
这个〔俱胝〕相当于中国的十万,〔那由他〕是亿,合起来正是《阿弥陀经》上所说的十万亿佛国土。
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多远呢?十万亿佛国土。
〖有世界名曰极乐〗
第一个字“有”,特别特别重要。这个“有”是表示什么?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是事实,不是虚无的。
如果没有这个“有”,没有这个肯定的语气,达不到这个效果。说阿弥陀佛建立的佛国土,名号称极乐世界,这里这个“有”字是非常重要的,肯定这个事儿决定是事实。它起这个作用。
看下面一段经文:
【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说,法藏比丘已经彻底觉悟,究竟成佛了,他的称号是“阿弥陀佛”。他成佛至今已经十劫了,现今示现在极乐世界讲经说法。在极乐世界,有无量无边的菩萨、声闻圣众,大家恭敬围绕,听佛说法。
〖法藏成佛。号阿弥陀。〗
看这两句经文,这是把阿弥陀佛的名号介绍给我们。
西方极乐世界非常单纯,凡是到那里去的条件,就是信、愿、行。我们把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就要这一句佛号。这是真正修净土的人,这是真正的弥陀弟子。
后面三句话:
我们把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
就要这一句佛号。
这是真正修净土的人,这是真正的弥陀弟子。
对照我们,看一看自己,这三句话,你做没做到?
下两句:
〖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成佛,到现在,时间只有十劫。
我们心目中的十劫太远太远了,太长太长了。但是,你看这句话是怎么说的?
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到现在,时间只有十劫。
有“只有”两个字。这“只有”表示什么?表示短暂嘛。是不是这样?不像我们想的那么漫长,跟无量寿相比,这个时间很短。
如果我们现在,指我们都包括在内了,如果我们今天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将来我们去了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什么?你们知道吗?都是元老,都是元勋。过去建国不有开国元勋吗?我们现在如果发愿求生净土,我们现在往生极乐世界了,我们都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元老级人物。
听了这个,你不高兴吗?你不欢喜吗?你不愿意去当元老吗?为什么呢?
因为阿弥陀佛开张刚刚十劫,我们就来了,寿命是无量劫,所以我们是真正的元老。
这个机会是太好了!太稀有难逢了!
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
我希望我的同修们,都到极乐世界去做元老。
〖今现在说法〗
西方极乐世界是学校、是道场。佛的事业是教学,大众的事业是求学。佛教我们到哪里去求学?佛天天给我们讲课,他让我们到他那里去求学。我们以无量劫这么长的寿命,接受佛陀的教诲,哪有不成佛的道理?!
〖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学生多,有十方世界无量无数的菩萨众、声闻众,来此求学。
大家想想,其他别的诸佛国土,十劫不可能成就这么多人。只有西方极乐世界,十劫成就了这么多人。这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才能有这样殊胜的成果。真的是圆满成就,让我们仰慕。
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愿求生净土,去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
第九品经文我们就讲到这里。下面说说这一品经文的重点。
九品经文的重点
法藏比丘修菩萨六度万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
他所得的果报,是于一切法中得大自在。
他所发的四十八愿,愿愿圆满兑现。
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十方世界一切有缘众生提供的修行大道场,这个道场广大、圆满、究竟。
只要你真正发愿求生净土,这个道场决定有你的份。
阿弥陀佛开张刚刚十劫,将来我们去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元老,这个机会稀有难逢。
下面,我们接着讲第十品经文:
【皆愿作佛第十】
前面,我们讲到阿弥陀佛的修因证果,那这一品经文要说什么呢?是讲众生听闻释迦牟尼佛讲法,只要发愿往生,都能普遍成就,平等成佛。这一品经文是给我们说这个,坚定我们信心的。
看下面的经文: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大欢喜。】
这几句经文,是世尊介绍阿弥陀佛过去在菩萨因地时,发愿修行证果的事实。当时参加法会听经的阿阇王子与五百位大长者,听了之后,都生起大欢喜之心。
这一品经文很短,但是它的含义却非常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学佛要在这一生当中得到成就,只有念佛往生这一个法门。如果不在这一个法门上坚定愿行,修学其他法门,一生中是相当难以成就的。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在哪呢?说它含义非常深,深在什么地方?
学佛要在这一生中得到成就。
“一生”,不是来生。
只有念佛往生这一个法门。
前面有个只有,就是唯一的意思吧,后面还有一个“一个法门”。
最后一句说:
如果你修学其他法门,要在一生当中得到成就,是相当难的。
“相当”。
你把这几个要害的词语抓住,你就知道,念佛法门绝对不要放弃。
第一句经文呢,是总结第四品至第九品经文。世尊为诸菩萨说明阿弥陀佛发愿、修因、证果的事实。当时在座听经的,有阿阇王子与五百位大长者。这些人是什么人呢?他们在过去生中是老同参,就是同参道友,这一伙人多生多劫都是老同参。这一生呢,在阿弥陀佛这个《无量寿经》这一会中,他们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小团体,又凑到一块了。说明什么?他们有缘哪,一起来听佛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非常欢喜。
这一品经文的前一段,就是告诉我们这个。
下面往下看:
【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前作礼。以华盖上佛已。却坐一面听经。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
他们每个人都拿了一个金华宝盖,一起到佛前礼拜,将金华宝盖供养佛。接着他们退回到自己的座位,在一旁安坐听经。这时,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自己将来成佛时,一切都像阿弥陀佛。
这就是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的意思。
这里面有个〔金华盖〕:
前面说了,就是金华宝盖。我们学佛的同修都知道,这是拿金华宝盖去供养佛,也是一种礼节。
〔却坐〕:
是什么意思呢?是退后坐下。这也是一种礼节。
下几句经文:
【佛即知之。告诸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彼于前世住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
这个阿阇王子等,他们起心动念,是想当我成佛以后,一切都要像阿弥陀佛。他们一起心,一动念,谁知道了?世尊就知道了,而且是立即就知道了。就告诉与会的比丘大众。世尊给与会的比丘大众们,介绍这阿阇王子和这个五百位大长者。怎么说的呢?以后必定成佛。
这句话太重要了!这不就等于给这阿阇王子和五百大长者授记了嘛。阿阇王子五百人等,以后必定成佛!
多么肯定,必定成佛!告诉大众们,他们在前一世,都一直修菩萨行,他们都是菩萨,安住在菩萨道,经历了无数劫。看看这个时间,住菩萨行,住了多少劫?无数劫。供养了多少佛?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这个数目多大呀,四百亿佛!他们广修功德。往昔在迦叶佛住世时,他们是我的弟子。他们今天供养我,我们又相遇了,这是一个殊胜的因缘。
听到这里,我们应该听懂了。这个阿阇王子和五百位大长者,和我们的世尊是什么关系呢?无量劫以前就是师生关系。但是现在,老师认识学生,学生不认识老师了。
为什么?看下面的经文给我们来解答。
有这么几个词语注意一下:
〔迦叶佛〕
迦叶佛是贤劫千佛中的第三尊佛,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之前的这位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嘛。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
〔相值〕
就是相遇的意思。
看这三句:
〖告诸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
这一句呢,是佛为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授记,他们将来一定会作佛。
看下一句:
〖彼于前世住菩萨道〗
这五百人是以阿阇王子为首,他们这一伙人前世都是菩萨,是住菩萨道的菩萨。这是对这一伙人的一个总的介绍。
下面:
〖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
这两句话,我们能不能看到,他们的善根多么深厚!是不可思议的。与佛多生多劫就有缘。你想,供了四百亿佛!真是不可思议。
下一句说:
〖迦叶佛时〗
这是释迦牟尼佛之前的那尊佛。贤劫有一千尊佛出世,迦叶佛是第三尊,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弥勒菩萨将来是第五尊。谁是千佛最后一尊呢?韦驮菩萨,是千佛中的最后一尊,千佛。在迦叶佛住世时,释迦牟尼佛是他的补处菩萨,也叫后补佛,当时释迦牟尼佛的法号叫护明菩萨。
下一句:
〖彼等为我弟子〗
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五百大长者和这个阿阇王子,都是依护明菩萨为师的,护明菩萨是他们的老师。就像现在很多人想修这个弥勒净土,希望将来弥勒菩萨示现成佛的时候,他们都做弥勒佛的弟子,是这样心愿的人。
下几句:
〖今供养我。复相值也。时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
看这几句。世尊今天在这里讲《无量寿经》,又遇到了阿阇王子和五百位大长者。因为很久没见面了,我们这里只能用很久来说,那不知道多少劫都过去了,今天在这里相遇了。那这个相遇,是不是就那么简单呢?不是的,这里面是有秘密的。什么秘密呢?就是《阿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句话很重要啊!你看这些人,无量劫以前都是学佛的修行人,而且曾经供养了四百亿佛。
现在有一个疑点,我不知道大家看没看出来。那大家想了,刚才世尊给介绍的,他们过去都是行菩萨道的菩萨,是在菩萨位上的。那现在呢?他们是王子、是长者。大家想想,是升了还是降了?
原来是菩萨,现在是王子、是长者,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堕落了、退转了。对不对?从菩萨位退下来了。
这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第一个,告诉我们,菩萨会退转。
就是你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修到三不退位的菩萨,仍然会退转的,菩萨也退转。这是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所以说,你纵然修行了无量劫,你没达到三不退位,你就会退转。这是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你说这个事可不可怕?修了那么多劫,供了那么多佛,还在菩萨位,秃噜下来了。咱们老百姓的俗话就说,掉下来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在这个法会上,老师认识学生,学生不认老师?他不认识啊,为什么呢?有隔阴之迷呀。
在六道里轮回,你就有隔阴之迷呀。前一生的事,你都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所以,在这个法会上,虽然看见了老师,但是他不认识老师。只有老师能认识学生。老师向与会的大众介绍了他们的身份。大家想一想,如果是世尊不把这个真相说出来,他们照样不知道这个就是他们的老师。是不是这样?这是告诉我们,因为有隔阴之迷。这是事实真相。
后面我们看到,虽然世尊讲“后当作佛”。但是这个“后”,“后”到哪一天?
我们仔细琢磨琢磨,这个“后”啊,“后”到哪一天?“后”到什么时候?
“后”到多少劫以后!
这个时间不可估量,那可是太长了。佛绝对不是说他们来世就作佛,这个你得听明白。说“后当作佛”,不是说他们来世就作佛,这是一个。
但是以后一定成佛,这个是定的。
有一个什么意思在里面呢?就是在他们没有成佛之前,那在哪呀?不还得在六道里继续轮回吗?那要经过多长时间?过去已经过了无量劫了,未来还是无量劫。
你说这可怕不可怕?一个过去无量劫,一个未来无量劫,错过了多少劫的机会吧?我们听了觉不觉得可怕?
所以我说,我们今天闻到了这个法门,一定要珍惜!
如果你错过了,还有多少劫你能再遇到这个机会?我说了一个数,我说,五千劫以后吧!可能这个都不足以五千劫呀。因此我们抓住这个机会该有多么重要了!
这一品经文,还告诉我们另外一个事实真相,什么真相?就是告诉我们,决定不能轻视念佛人!
你别觉得我们念佛人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千万不要轻视念佛人!为什么?
如果你轻视念佛人,你障碍念佛人求生净土,你的结局、你的归宿,就是阿鼻地狱。
这个问题太严重了!
你以为你说念佛人几句不是,没啥大过吗?不对呀,你要堕阿鼻地狱的。
念佛往生是功德第一殊胜。
如果你能够礼敬念佛人,护持念佛人,这个功德是无比殊胜的。
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人是什么人呢?是诸佛护念,一切菩萨善神守护的人,你怎么敢动他!那你动他,你太大胆了。
千万不要小瞧、轻视念佛人!
因为真正的念佛人,他现在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就是后补佛。
因为他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等于成佛了。所以念佛人,现在等于后补佛。
这个我认为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和概念。我也介绍给同修们,要引起同修们的重视,不要轻视念佛人。
看后面两句经文:
【时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
这两句话容易懂。就是说,当时参加大会的比丘大众,听佛所说,都为阿阇王子等五百人感到欣慰,感到欢喜。因为他们未来一定能成佛呀,佛给授记了。从这点看出来,他们有没有妒忌心?没有。听到别人要成佛了,他们是欣慰和欢喜。值得我们学习。
这第十品经文讲到这就讲完了。下面说说重点。
第十品经文的重点
第一个要点:学佛要在这一生得到成就,只有念佛往生这一个法门。
如果不在这一个法门上坚定愿行,修学其他的法门,一生中是相当难成就的。这是第一个要点。
第二个要点: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他们前世都一直修习菩萨的大行。
释迦牟尼佛没有示现成佛之前,在作补处菩萨时,他的法号叫护明菩萨。那时阿阇王子和五百大长者都依护明菩萨为师,做他的学生。他们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
这一次,世尊在这里讲《无量寿经》,师生在这里又见面了。但是,学生不认识老师,老师认识学生。
阿阇王子和五百大长者,从前是菩萨,现在是王子和长者,说明他们堕落了,退转了。这就告诉我们,菩萨会退转,纵然是你修到无量劫,仍然会退转。退转以后,有隔阴之迷,前生的事完全不记得了。如果不是世尊说出他们的师生关系,他们完全不知道。
释迦牟尼佛为阿阇王子与五百位大长者授记“后当作佛”,但这个“后”后到什么时候?也许是在无量劫以后,在没有成佛之前,仍要在六道里轮回,苦不堪言。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第三个要点:我们决定不能轻视念佛人。
轻视念佛人,障碍念佛人求生净土,必堕阿鼻地狱。真正念佛人,现在念佛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后补佛,你怎么敢轻视他?你怎么敢障碍他?
今天这节课就说到这里。
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