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西法师:《佛说盂兰盆经》(一)-2
佛说二字。具如常解。经是通名。亦如常释。此不繁述。
次观心释名者。净戒为器。无作四谛。不思议观慧为食。供养自性一体三宝。圆解八倒之悬。顿履一实之地。无明父。贪爱母。当下即成明脱。智度母。方便父。任运入无功用。故名盂兰盆也。]
好,藕益大师这一大段话比较长,我们简单来跟大家做个解释:
「夫分段、变易,皆名苦报,何但饿鬼,方称倒悬?」六道里面,凡夫有分段生死。这一期生命结束就轮回投胎,死了再生、生了再死,这种没完没了的轮回是一种巨大的痛苦。即使小乘圣人,比如证了阿罗汉果的,有能力离六道,不再分段生死,可是依然有变易生死。
我们常讲了生死,实际上阿罗汉的了生死是了分段生死。因为他们断了执着,断了执着就断了六道,分段生死确实没有了,但是还有分别、还有妄想,心的念头生了又灭、灭了又生,变易生死没断,还叫做苦报。
哪里只是饿鬼才叫苦报呢?六道众生都叫苦报,乃至四圣法界里的声闻、缘觉,没有分段生死,因为分别、妄想没断,仍然有变易生死。
菩萨断了分别,但是还有妄想,只要起心动念没放下,就离不开变易生死。一直要把妄想都断尽,才能叫做离开苦报,分段、变易二种生死彻底都脱离了。因此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度上来看,哪里是说饿鬼的苦才叫倒悬?十法界里头的众生,只要有妄想还没断尽,都称为倒悬。
「凡夫四倒,二乘四倒,皆倒因也」。
凡夫有四种颠倒,即:
一、常颠倒。无常认为有常。
二、乐颠倒。以苦当作是乐。
三、净颠倒。以不净为净。
四、我颠倒。无我认为有我。
凡夫常乐我净四种真相都迷失了,所以颠倒。二乘人的情况怎么样呢?
二乘人也有四种颠倒,即:
一、无常颠倒。于涅盘之常而计无常。
二、无乐颠倒。于涅盘之乐而计无乐。
三、无我颠倒。于涅盘之我而计无我。
四、无净颠倒。于涅盘之净而计无净。
二乘人,所谓声闻、缘觉,他们超越了凡夫的知见,知道受是苦,法无我,身不净,行无常。但是佛说这四种知见仍然还是错误的知见,还是颠倒,叫做二乘的四倒。为什么佛要这么说呢?
因为二乘人,他观身不净,看到了不净,可是没见到法身,不知道法身本自清净。
他观受是苦,但是没有真正得到寂灭之乐,也就是完全放下了妄想分别执着的那种乐,他没有得到。
他观法无我,可是不知道有一个自在的大我,指自性,二乘人没有彻底明心见性之前,都不知道有一个大我。
他观行无常,可是没见到佛性是真常。
只要没见性,知见还是颠倒的。这些都属于倒悬的因,有这个因,必有这个果,果是苦报。
「欲界无禅定之食,三有乏无漏之浆,偏真缺俗谛法财,权位失中道实味,皆倒果也」。
刚才讲的是倒的因,现在是讲倒的果。
[欲界无禅定之食]:首先是讲凡夫,整个欲界众生,包括天道的欲界天,五欲之追求没放下,得不到禅定的喜悦,不能以禅悦为食。没有食物都是苦报。
[三有乏无漏之浆]:[三有]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无漏]就是没有烦恼。什么烦恼呢?见思烦恼,见解和思想两种错误叫见思烦恼。三界里的众生没有脱离烦恼,饮不到无漏的浆水,也就是享受不到无漏之乐。阿罗汉证得漏尽通,他可以享受无漏之乐了。
[偏真缺俗谛法财]:[偏真],证得小乘圣果的阿罗汉是偏真涅盘。佛弹偏斥小,对待这些小乘阿罗汉还是批评,训斥这些小乘人,住守在小乘的偏真涅盘里,不能发大心度化众生,因为[缺俗谛法财]。
俗谛是相对真谛而言,大乘菩萨才能做到真俗圆融,心住在涅盘,没有烦恼,而不遗余力的去度化众生,这是不脱离俗谛,真俗圆融。偏真涅盘的小乘圣人,就是缺乏这种法财,得不到真正的、究竟涅盘的法味。
[权位失中道实味],权教的菩萨,慧多定少,智慧有余,定力不足,所以有烦恼,而且没有见性,没有真正悟入中道第一义谛,所以没有真正尝到究竟涅盘的法味,这些都属于倒果苦报。
连权教的菩萨都是苦报,听了之后,真是一记重锤。
本经学到究竟处,拔苦与乐,必定是把十法界的苦果都拔除掉,证得究竟涅盘,这才能算真正的脱离苦海。
底下蕅益大师从观心角度来解释名题:
「次观心释名者,净戒为器,无作四谛,不思议观慧为食,供养自性一体三宝,圆解八倒之悬。顿履一实之地。无明父,贪爱母,当下即成明脱。智度母,方便父,任运入无功用。故名盂兰盆也。」
盂兰盆是一种盛饮食的器皿,这是表法的意思。表[净戒为器],清净的戒律能持好,就得清净戒体,这是法器。
[无作四谛,不思议观慧为食],食物也是表法,叫法食。
什么叫无作四谛?
天台判教分藏、通、别、圆四教,小乘人是藏教所度化的对象。他们看到因缘都是有生有灭的,所以藏教的四谛,叫生灭四谛。譬如说苦、集、灭、道是讲两种因果,苦、集是世间因果,苦是果,因是集,集就是烦恼,因烦恼迷惑造业,得到的果是苦。灭、道是出世间因果,灭是果报,烦恼灭尽了,证得涅盘境界叫[灭]。[道]是修道,修出离烦恼之道,能得灭烦恼的果。
藏教人把苦和集、灭和道看实了,看成是有生有灭的,不知道是虚的。他们真的厌生死苦,欣求涅盘之乐,可是他们只知道因缘生灭,而不知道因缘生灭其实是虚幻的现象,这叫「生灭四谛」。
通教的四谛是「无生四谛」。所谓[通],就是前面通藏教,后面通别教和圆教。通教所度化的对象是菩萨。
通教的人,能够观一切万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如梦幻泡影,所以苦也不是真实的,集(烦恼)也不是真实的,因缘聚散而已,灭也不是真正原来有生,现在有灭,它是一种无生之相。道(所修的法)是不二之相,烦恼和菩提不二,所以叫无生四谛。
别教是「无量四谛」,[别],是特别,前面有别于藏教、通教,后面有别于圆教,所以叫别教。
别教讲无量四谛,是专对菩萨的教法。菩萨「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他们度无量众生,断无量烦恼,修无量法门。一切相都是无量,所以苦、集、灭、道种种都是无量。这是无量四谛。
圆教是「无作四谛」,理事无碍,法法圆融,叫做圆教,这是专对大乘菩萨所说的。藕益大师这里讲的就是无作四谛,大乘菩萨能圆观诸法,事事即理,无有造作,叫无作。
譬如说苦、集、灭、道,苦的这种能受苦之身,本身即是法身,所以无苦可舍。
集是烦恼,大乘菩萨知道烦恼尘劳本自清净,无非法身,不离自性,所以也没真正的烦恼可断。
所修的道,边邪皆中正,所谓YIN怒痴皆是戒定慧,烦恼即是菩提,所以也没什么道可修。
生死即是涅盘,生死与涅盘不二,也没有什么灭可证,所以称为无作四谛。
这是专对最上乘利根的菩萨所讲的,像《华严经》、《法华经》所教导的对象就是圆教菩萨。这里蕅益大师把这部经提得很高很高,提到圆教上来讲。
[不思议观慧],就是不可思议的般若智慧,观察宇宙万有皆是四无碍的法界,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不思议观慧是真正的法食。
所供养的三宝是自性一体三宝,佛法僧,觉正净,皆是自性的性德。佛者觉也,觉而不迷,性德;法者正也,正而不邪,也是性德;僧者净也,净而不染,统统不离自性,都是性德起用,所以称自性一体三宝。
[圆解八倒之悬],[悬]就是痛苦,凡夫四倒,二乘人四倒,八种苦圆满的解开,因为证得自性了。
[顿履一实之地],[一实]就是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成法身如来。
[无明之父,贪爱之母],这里把无明比作父,把贪爱比作母,是讲它们能生的意思,生十法界、六道之苦,这些苦报都是这么来的。无明是根本烦恼,贪爱是六道之根,明心见性,当下无明破尽,贪爱消除,即成明脱。[明]是觉悟,一觉悟、一回头,见性成佛,无明、贪爱的烦恼马上就脱离了。
《净名经》上讲到[智度为母,方便为父。][智度],是用智慧度脱烦恼,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方便],是教化众生的手段。
「任运入无功用」,法身大士,不起心不动念,无功用道。他们的境界不是凡夫所能想象的,不起心不动念,却化身无量,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自己如如不动。到这种境地才叫做救倒悬,这个才称为「盂兰盆」。
所以,蕅益大师解释这个名题,是用一乘圆教来诠释。「圆人说法,无法不圆」,这部经从名题上解释,清楚的表明是圆教大乘的经典。
由此可知,本经在印度最初的缘起,实在就是供佛斋僧,一直到梁武帝大同四年开始做盂兰盆会,长时间以来都保持着供佛斋僧的目的。可是后来越传越走样,甚至面目全非,成了给鬼神施食超度的了。世俗人认为七月十五日开鬼门关,杀鸡杀鱼以飨祖先,完全走样,杀生是有因果的,造成世界纷争,永无宁日,不知供养三宝,反而大量杀生,大吃大喝,不但不能救倒悬反而造恶业。
后人对[盆]有所误会,每于举办盂兰盆会之时,往往是将种种美食置于一大盘中,更有甚者是用红纸糊一个大箩筐,上书[盂兰盆]三字,以盛信众供养之钞票。
藕益大师曾以更正这些讹传说:[一切碗钵,通名为盆。后人不达,作一大盘。众食尽着于中,普同供养。此则大违律制,众僧不飨。以凡圣虽殊,俱不触僧伽食器故。]
一切碗钵,通名叫做盆。后人不了解,做一个大盆子,所有的食物都放进大盆子里,进行普同供养。这种作法大大的违背了律制,是不正确的作法。
我们主要依据明朝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的注解来研习这部经,看了蕅益大师的注解之后,我们才知道这部经非同小可。
蕅益大师对这部经的注解叫《新疏》,疏文的疏,疏就是经的注解。为什么叫《新疏》?因为这部经历代古德有多种注解,《大藏经》里面都能看得到。唐朝的时候,华严宗第五祖宗密大师就对这部经做了一个疏《佛说盂兰盆经疏》。蕅益大师是在宗密大师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新的见地,所以叫《新疏》,确实又更加超胜一筹。蕅益大师是净土宗的祖师,他这么重视这本经,为它作《新疏》,可见得这本经对我们修净土的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此经以法供为名,自性三宝为体,孝慈为宗,拔苦与乐为用,大乘为教相」。
开宗明义,把五重玄义画龙点睛给点出来了。以法供为名; 以自性三宝做为体性;修行的方法是孝慈;修学的利益是拔苦与乐;教相上属于大乘经。
本经的经名,从立题上来讲,属于人法立题,佛是人,盂兰盆是法。本经的通题是[经],别题是[佛说盂兰盆]。
译者竺法护,梵语竺昙摩罗刹。竺是姓,法护是名。月支国人,在今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这一块地方。这位法师在晋武帝时来到中国,住在甘肃敦煌,世称敦煌菩萨。
他八岁出家,随师父竺高座游历西域,遍访诸国。一生都在做翻译的工作,所译经典有一百六十五部之多,晋惠帝时,关中大乱,法师与弟子至河南渑池,后来生病往生了,世寿七十八岁。
佛教经典原文皆是梵文,故翻译者至少须精通两国语言以及佛法。西晋是三国后的一个朝代。三藏是指经律论三藏,精通三藏的出家人,而又能够以法为师,以法师人,才能称做三藏法师。
本经先后有三种译本,第一种就是西晋竺法护所译,名《佛说盂兰盆经》。
第二是西晋惠帝时法炬法师所译,名《灌腊经》,取四月八日之浴佛,[我今灌沐诸如来],还有七月十五日之盂兰盆,正是僧众安居圆满,又增一腊之日,佛依阿难之问,说灭度后于此二日可设斋会。也有种说法说这第二部仍然是竺法护译的。
第三名《报恩经》,取目连救母意,但译者失考。竺法护所翻译的这部经,可以说是最早的这部经的翻译本。
按照惯例,我们讲这部经还是依它的科判而讲。这样结构就非常清晰。这部经尽管不长,它也具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大部分。
甲一、序分二
序分又分两部分,有通序,有别序。
乙一、通序
乙二、别序六
先来看通序,通序就前面一句话: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通序又名证信序。凡是佛经,都在经的开始加上一段表示六成就的序文,叫做通序,通于一切佛经的序。以六成就证明是佛说的经,使人生起信心,所以又叫证信序。
六成就即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六种成就。
任何法会都离不开因缘,时间、处所、主尊、听众等因缘聚合、机感相应,佛就从智慧中自然流出教法,这些教法后来被记录下来,就是佛经。
那我们就先来共同学习本经通序的六种成就。
「闻如是」,很多经典里面是用「如是我闻」,翻经的法师用的语法不一样,但是意思是完全相同,「闻如是」就是「如是我闻」。
「闻」是闻成就。
蕅益大师注解说:「闻者,阿难亲从佛闻。顺世流布,称假名我。顺无我法,则但称闻,义亦无在也」。
「闻」,直接的意思是阿难尊者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闻的。佛涅盘后,诸大长老开始结集三藏,阿难尊者升高座,以现场听闻者的身份复述当年从佛那里所听闻到的内容以及当时法会现场的情况。阿难尊者按照佛入灭前的指示,在他复述的时候,一开头就加上「如是我闻」四个字,证明我当时是这样听佛说的,是在什么地点、有哪些听众一起听佛宣讲。
这四个字,就证明不是道听途说,而是现场听闻的佛的语言。换句话说,经上的文句,都是佛当年说法的真实记录。这样,后面的人就会生起信心,尽管他没有见到佛,但当年佛说的就是经上这样的法,这就成了最珍贵的佛的教言,成了最可靠的安乐之道的指示,成了佛弟子永远尊重顶戴的圣言。
阿难尊者是最早复讲的人,这是复讲的来源。从阿难尊者开始,祖祖辈辈相传,培养弘法人才都是用复讲的形式,老师怎么讲,我就怎么讲,不能添加自己的意思。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