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12——手机学佛网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净土法门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12  


第三是摄受众用供养,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正是像法华经上所说的,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那么换一句话说,佛菩萨不多事,如果这些事情有别人能办得了,可以办的,他乐得清闲自在;众生实实在在办不了,没有能力办,那他就不能不出现在世间。那么一大事是什么呢?一就是我们此地所讲的一真法界,一真。大事是讲生死大事,再没有比这个事更大了。如果能够契入一真,这个大事就解决了,不能得到一真,这个大事就没完没了,生生世世都不能解决。这个的确是古今中外那些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都在想解决这个问题而没有办法,实实在在是解决不了的,这是佛不得不出现在这个世间。

佛是大慈大悲,问题就是我们众生肯不肯接受?所以经上又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人跟佛有缘呢?肯接受的就有缘,不肯接受的就无缘。那么肯接受里面,还分很多等级;全诚肯定地接受,这个在佛法里叫根熟众生,我们这个根有没有熟?根熟就是百分之百地接受,那他这一生决定成就,他生在这个世间六道轮回,那就是最后身,最后一次了,以后永远不再轮回了,这叫根熟众生。所以根熟,诸位要记住,百分之百地如说修行,一点都不打折扣的,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你看从前莲池大师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一生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他别的都不会,佛寺里头这些仪规、唱念,他都不会,他就念一句阿弥陀佛。

我们弥陀经疏钞演义前面有个小传,你就能看得出来,小传上有记载,有一年旱灾,很久没有下雨,老百姓那时候向龙王求雨,求了也没效,没用,所以最后就找到他,他是一个很有修行的人,很难得的一个好法师,就请他来求雨。他也没有法子,他也不懂求雨这些仪规,也不懂,那怎么办呢?跟我去念佛啦!他拿著引磬,一些附近的老百姓跟到他,就到外面田边上去念佛。很奇怪,他念到那里,雨就下到那里,真的雨求下来了。诚则灵,他不要什么仪规的,诚心诚意,至诚感通,它真的就会下雨,就被他求到了。所以讲根熟就是完全肯定,依教奉行。

那么曾经有人问他,你老人家自己念佛怎么个念法?他念四个字阿弥陀佛。你教别人呢?教别人念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奇怪了,为什么教别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客气话,是皈依的意思,是恭敬的意思,就是皈依阿弥陀佛,恭敬阿弥陀佛。为什么教人念六个字呢?因为他现在还不想去,他没念头去,所以跟阿弥陀佛要客气一点,结个法缘。我嘛!这一生决定要去,所以一切客套统统免了。他老人家念四个字,他有信心,他这一生当中决定去,来生决定不入轮回,所以念四个字,一切客气话免说。如果你们现在还不想离开娑婆世界,还有所留恋;西方世界也向往,这个地方又舍不得,那你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见得古人自信心之强,专精于一门,这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我们自己要想这一生决定去,我们这一生在这个娑婆世界最后身,你是稳稳当当往生,往生不往生在我自己啊!所以佛法讲什么叫根熟,坚定的信心就是根熟了。半信半疑这个就是没成熟。所以根熟的众生要帮助他成就,他这一生决定成就;那个没有熟的,要帮助他成熟;那个没有善根的人,要帮助他种善根,这都是利益众生与摄受众生。如果讲到摄受,必须要以种种方便。摄取也就是接引的意思,把佛法介绍给他,有的人乐意,你介绍给他,他很欢喜;可是有的人根本排斥,那还是要介绍给他,那怎么办呢?这必须要有技巧。譬如说你们在学校里,你们如果要会了,你们是菩萨学生,菩萨示现学生的身分,就能够摄受许许多多的同学。

这是讲到不信的,如何摄受法呢?你们在学校手里拿一串念珠,念珠不要太小,小了看不见,找条大的念珠,套在手上,你们同学一看到你,哎呀,阿弥陀佛!你看,你没有劝他念佛,他自动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这一声阿弥陀佛不简单哦!阿赖耶识就落了种子,将来他就会成佛,这给他种种子嘛!没有种种子的帮助他种种子。种种子,很巧妙的方法,你要是故意叫他念,他才不念;他一看到这个,自然就会念了,你每一天就不晓得度多少人,这个无量功德啊!你会的,你会做;不会的,你也不会做。你们念的书,教科书上一般人都习惯写个名字,那么你不要写名字,你写个阿弥陀佛;人家一看,这是阿弥陀佛的书,你看又念了一句了。所以你要懂方法嘛!你要有善巧嘛!这都是摄受众生。所以我们要有智慧,要有善巧,不晓得做多少好事,这种功德真是无量无边。

所以有许多学佛的人,他不懂得,你看很多学佛的,有钱的,开大商场的,他电视上做广告,新闻广播,报纸上也广告,都是他那些生意。其实,他那个广告里头加上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又不增加广告费,恐怕他的生意还特别兴隆,有三宝加持,你看看他不会,可惜,实在可惜!所以学佛的人,不但自己要念佛,处处要想方法劝别人念佛,劝别人自动地见到你就念佛,他最高明的,这是摄受众生。这是没有种善根的,替他种善根,为他种善根。那么已经有善根的了,所谓已经有善根,他对佛法有兴趣,这是有善根;他对这个没有兴趣,这是没有善根的人。有兴趣的人,要帮助他,或者介绍他听经,介绍他读经,帮助他解决疑难,这个是应当要做的。

同时菩萨所在之处,前面跟诸位说过,一定要发心讲经,讲经不一定在大会讲台上,你自己在家里面,你在学校里面,邀集好的同学,尤其是现在你们学校都有学佛社的组织;学佛社里头一定要开一个讲经班,联络对于佛经有兴趣,能够深入研究的同学,组成这么一个小班,大家轮流讲,一个星期讲一次,轮流讲,把风气养成。这是帮助那些已经有善根的,帮助他善根增长;真正有深厚善根的人,帮助他成熟,这叫摄受众生供养;一定要发心去做,要带头去做,你能够带头去做,这个功德很大。福德也大。

讲座,现在你看台中李老师不办讲座了,大专讲座是从他那里开始的,现在他不办了。为什么不办呢?现在学生太乱了,办,收不到效果,这是他不办的原因。最初办因为大专讲座只有他一家,到那里去参加的学生都非常单纯,过去虽然接触过佛法,也不过是几个月而已,纵然有些染污,染污的程度还不严重,所以办的时候收到相当的效果。台中大专讲座从五十一年开始,第一次是民国五十一年开办的,办了不少年,我自己参加的时候,曾经参加过十一次,从第十二届以后,我没有参加了,所以早期那些同学我都认识。

那么现在讲座难在那里呢?难在请很多老师来教,而且这些老师个人学个人的,个人修个人的,所以同学听很难得利益。这个老师他修净土的,极力赞叹净土,念佛好。下一堂课,那个老师学禅的,净不行,还是参禅才能得利益。又下一堂,老师学密的,他们两个都不行,还是我这个三密相印,即身成佛,搞得你最后莫名其妙,不晓得那个好,无所适从,有这个困难。每个人的路不一样,所以你要跟一个人学容易,跟多人学困难,不知道那个好,使你自己没法子选择,你反而搞得很迷惑,难在这个地方。那么台中讲座有六门课,六门课当然有六个老师,可是他六个老师是一家人,除了李老师之外,其余都是他的学生。所以不管他开多少课,多少个老师,他是一个方向、一条路,好处就在此地。

所以在过去有许多学生想参加讲座问我,我都介绍他到台中去,原因就是一家之言,你走一条路,容易走,容易建立信心,道理在此地。所以介绍人听经,介绍人看经,也要负责任,也不能够很轻率,要负起摄受众生的使命。摄受众生就是供养佛,就是利益一切众生;此地所讲的供养,全部都是供养十方一切诸佛,我们这样做就是供养佛,你肯修行,肯利益众生,肯摄受众生。那么第四是代众生苦供养,实际上众生的苦是没法子代受的,各人有各人的业报,怎么能代受呢?经上也常常用比喻,父子登山,各自努力,没有法子能够代受的。

楞严经上我们更看到一个显明的例子,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他们堂兄弟一共八个人,释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难最小,他自己总认为,是我大哥,你们要努力好好地修行啊!你们不修行不行啊!我可以马虎一点没有关系,到时候我大哥会帮助我。所以说他们要修禅定,我不要修禅定,到时候我大哥一定把禅定就给我了。到遭摩登伽女难之后才晓得没有用处,原来他那个定没有办法给人的,禅定、智慧是没法子给人的;福报可以给人,我有福报,我有财富,我可以分一点给你享受,我的定功、我的智慧,没有办法分给你,这个是没有法子的。那么所谓代众生苦,就是指我们现在修行,我们现在修行要吃很多苦头,我们为什么修行呢?为了将来要帮助众生,要帮助众生先要成就自己,修行不是为自利,是为了利益众生,那么我们今天所吃的苦头都是为众生吃的,这个就是代众生苦。

所以四弘誓愿里,其实四弘誓愿只有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只有这一愿,十方一切诸佛的本愿就是这一个愿,要度一切众生。度众生得要有度众生的本事,要有度众生的能力,如果你自己烦恼不断,你度不了众生,所以先要断烦恼,断烦恼成就自己的品德。有良好的品德,你要没有学问,没有能力,你还是不能办事,你的修养道德再好,你没有智慧,你没有能力,那也是没有用处的,所以必须要学法门。我们自己成就,刚才跟诸位说了,一门就行了,我学一门,我自己成就了,我为什么要广学多闻呢?学那么多法门呢?为众生学的,不是为自己学的,所以这一点诸位要是明白了,你就可以多学一点法门就没有关系了,是为别人学的。

为什么呢?有些人他想学佛,但是他不肯学我这个方法,不肯学我这个法门,他想学别的,那你要懂,你才能帮助他,你不懂你就不能帮助他。如果自己懂,那尽心尽力帮助他;自己不懂,介绍懂得的人去帮助他,应该是如此。可是介绍也要负责任,你介绍那个善知识,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他到那个地方会不会有成就?如果你介绍到那边去,他到那边还是没有成就,那么你介绍人有过失,虽没有罪,有过失,为什么呢?耽误了他的时间,浪费了他的精力,我们这个介绍人,实在讲也对不起人,所以这一点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代众生苦是从这些地方说的。

那么看到众生受苦受难,我们自己要加倍精勤努力来修学,希望自己学成之后,能够为大众解决这些苦难。下面一句是勤修善根供养,我们先要讲善根,然后再讲勤修。什么叫善根呢?在佛法里面讲世间善根与出世间善根,也就是讲凡夫的善根与菩萨的善根;而且凡夫里面有内凡有外凡,内凡是指六道凡夫,外凡是指小乘声闻、缘觉,为什么?他没有见性,没有见性都叫凡夫,乃至于权教菩萨,都是没见性的。没有见性的是以六识为主,就是第六意识主宰,这是凡夫,他的善根有三种,无贪、无嗔、无痴,这叫三善根,一切善法都从三善根出生的。三善根的反面叫三毒,那就是无量无边的烦恼、罪业,都是从三毒生出来的,这个三毒就是贪嗔痴。

所以我们学佛首先要修三善根,于一切法不贪,一切的顺境不起贪心,这个非常非常地重要。一切逆境里面,不顺的境界里面,不生嗔恚心;一切境界不迷惑,样样清楚,这就不愚痴,不贪、不嗔、不痴,这是三善根,这个要认真地修学,这个在修行人来讲,这叫根本法。三毒的果报是三恶道,嗔恚是地狱道的业因,人不嗔了就决定不堕地狱;贪爱是恶鬼道的业因,不贪了,决定不堕恶鬼道;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就以佛法来说,现在佛法有真的、有假的,这里头有邪有正,有是有非,你要是不能够辨别,这是愚痴。你要是能在佛法里头,那是正法,那是邪法,是非善恶邪正,清清楚楚,不被迷惑,这是有智慧,这个不愚痴。

先要修这个,要修三善根,要勤修,勤是要精进,要努力,要认真地去修学,这个对你自己是决定有好处,各位必须要记住,人的寿命很短,不要以为哦!寿命很长的,那你就错了。寿命很短,几十年真是一弹指就过去了,我是二十二、三岁到台湾的,想想当时的情景就跟昨天一样,时间过的太快太快了,那么往后还有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呢?没有了。人生苦短啊!不要贪恋啊!眼前要是贪恋这个,得不偿失。为什么呢?你将来这个果报在三恶道,这个事情就太麻烦了,眼前对于这些五欲六尘,你能够舍弃,顺境不贪,逆境不嗔,样样明了,将来得大好处啊!能够得真实的理,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明了的。那么我举一个小的例子,给诸位说。年轻人喜欢玩乐,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玩乐,可是什么呢?我就看得比较远一点,我看到许多老人,很苦、很可怜,想到什么呢?自己将来要老啊!不老就短命啊!简单得很嘛!那不想短命一定要老,这总是免不了的事情,所以愈想愈不对劲。我在没有学佛之前,我还学了几个月的算命,所以我那个时候也会排八字,不过时间很短,学了几个月就学佛法了,学了佛法,那个东西就丢掉了,所以我知道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他的运会转的,有五年最好的运,有五年最坏的运,那么一般人是要受命运的支配,但是如果你自己信心要具足,你就能转命运。

所以我在我学佛三十多年过程当中,我所体验的,转变命运没有诀窍,就是信心,你自己信心坚强,你的命就转掉了。所以那个时候我想年轻的时候要吃点苦头,要多多地努力,把好玩的时候,应当放在晚年,那多自在呀!年轻的时候吃点苦,算不了什么,有体力、有精神,能扛得过去,所以我年轻的时候就学佛、读书,那些游乐的场所决定找不到我,一年难得看一次电影。我年轻的时候,而且我很吝啬,要我去买一张票看电影,我舍不得,因为那个钱花得浪费,没有意思,所以看电影要有人请客我才去,我自己不花这个冤枉钱,也有很多朋友知道我这个脾气。而且我条件很苛刻,我绝对不排队买票,因为那个受罪,排队买票很受罪,我看了场电影要排一两个钟点队,我不干,决定不干。如果位子坐得不理想,边边,我也不干,所以要票买好,位子很适当,要摆在当中,看得很舒服,那这个可以,我才同意,否则的话,请我看一场电影都不容易,我都不干的。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在班上,我们同事都叫我书呆子,这个人念书念呆了,呆头呆脑的,好像很消极的样子。现在碰到我了,都说哎呀!你的路子走对了。他们都退休了,退休拿了一点退休金,有很多跟人家合伙作生意,没作几个月都被人骗走了,苦不堪言,我那些老朋友苦不堪言。他看到我现在好消遥自在,哎呀!你这个路走对了。我说当时我们在一块,三、四十年前,我就告诉你了,我们玩的时间调换了,你是年轻玩,我是老来玩,我现在全世界到处走,走到那里,人家什么都给我预备好,带我去游览去观光,这个多自在!我们把时间调换了一下,就得这个自在,你自己要能够决定呀!不能被命运支配呀!

一生最好的五年,五年放在最后,不要在年轻的时候把那个五年用掉了,那太可惜了,那到老的时候要受罪了;要放到最后,愈老愈自在,愈老愈快乐,你们想想这样好不好?如果晚年苦是真苦,年轻的苦不觉得苦,晚年的苦是真苦,希望晚年能够得大自在,这个要你自己去做决断,现在决定不能够贪图欢乐,要努力,要奋发,要向上,要勤修三善根,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说得很详细,而且佛所说的每一句话决定是真实的,他不会欺骗人的。

世间人最难舍的财,难舍。财从那里来的呢?财是你前世修财布施所得到的,换一句话说,你命里面有的,命里有的来了,来了我不要。不要,永远存在那个地方,没动用嘛!现在来了,现在来了你不接受,那么你永远存在,永远用不尽。来了的时候,好,你统统照收了,而且在享受的时候又不肯再修布施,你这个财就用尽了,用得尽的,你们去愈用愈少了。所以有财,除了自己衣食够了之外,而且还要节俭,最好是要能节俭,不赶时髦,这个是聪明人,我把我多余的财富布施,布施什么?布施就是真正的储蓄。储蓄在银行里,银行会倒闭,靠不住啊!布施是什么?是存在法界里面,法界不会倒闭,你的财用永远不会缺乏,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放心大胆这样去做。

而且你真正很节俭,给诸位说,你身心愉快,所以财一定要舍,不舍的时候,不但有烦恼,而且还有疾病,为什么呢?你要去看医生,要花一笔医药费,为什么?因为你有钱嘛!你要没有钱了,就不害病了,没有钱怎么?没有钱害不起病。病魔来找你是因为看到你有钱,你这个钱又不肯花,他就来找你,非让你花掉不可,还要吃好多苦头,你为什么不把它舍掉呢?舍掉就不生病了。所以你看我一年到头, 到台湾三、四十年了,没有害过病,所有医院没有我的病历,为什么呢?没钱,害不起,病魔他知道,他不找我,害不起病。这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

我从前劝过别人,有些人是出家人,好朋友,常常吃药,我就劝他布施掉,他不敢,我说你不敢,你的病就不会好,天天要吃药,天天要花那么多钱;你要统统布施掉了,就没事了,病就好了,也不要看医生,也不必吃药,布施掉就好了,舍嘛!病也可以舍得掉,也可以布施掉,不肯布施那就没法子了。所以财富要攒在法性里,不要存银行,攒在法性里面,那就多做慈善的事业。而好事里面最殊胜的我们在此地讲法供养为最,你就做这个,修法供养。那么法供养第一个就是印经,选择好的经书,好的注解,我们印了送给别人,这是法供养,也是财供养,财供养跟法供养联合在一起,那财就变成了法供养,这个供养最为殊胜。

那么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请法师讲经,这个也要花钱,不一定在寺院,我们租一个讲堂,租一个地方或者租一个星期,或者租一个月,看我们有多少钱,自己做一个功德主,出钱出力租一个地方,请法师来讲经,这好事,这是好事情。所以我在国外讲经的时候多半都是华侨一些同学,大多数都是我们从前大专讲座的同学,在国外留学,定居下来,都有成就的,他们每年找我去讲经。我们都是租借地方,在洛杉矶我们每一年都是借他们的市议会,美国人从前蛮可爱,他议会不开会的时候空在那里,他很乐意借给我们使用,只有一个条件要保持整洁,所以我们听众有两、三百人。可是去年去讲的时候不行了,他大概看到我们每年人那么多,要求我们要收费,一次要五百块,很可观,五百块美金一次,所以去年我们就没有借他的议会了,价钱太高了。

我们借了一个旅馆,旅馆里面一个会议厅,也很大,那个旅馆很好,是我们台湾同修他开的,他免费借给我们,借了几天,这个是最好的财法供养。当然像这种情形,先要做宣传工作,报纸、杂志、广播,都要花一点宣传的费用。请法师讲经,印送经书,分送给大众,你要想把财储蓄下来,这个方法最好不过了。而且这个财决定用不尽的,真正有利息,我自己学佛三十多年来,亲身体验的。我是人家供养,我也统统马上就散掉了,可是这散掉没有几天又来了,每来一次比前一次要多一点,都有利息,我很明了很清楚,永远用不尽,越来越多,多了怎么?多了大家有福,大家享受。

如果我这些财要自己享受,那可麻烦大了,一定要吃药、打针、看医生,什么毛病都来了。所以让大家去享受,修无贪、无嗔、无痴,修三善根。那么菩萨呢?那没有话说了,菩萨决定是具足三善根,他没有三善根,他怎么能成得了菩萨呢?那么成了菩萨之后,他还要不要修善根呢?还有一个,唯一的一个善根,他能成佛,菩萨要成佛,他要修善根,什么叫善根呢?精进,菩萨的善根只有一条,精进,决定没有懈怠,那么这是把善根说出来了。‘勤修’,注子里头有说,‘不舍勤修一切善法,善法若不勤修,便不能利乐众生,即与佛心相违,故以勤修善根是法供养也。’

供养一切诸佛,那么这是和世出世间一共就是四善根,无贪、无嗔、无痴、精进;精进是天天干,要找机会,要锻炼自己。前面也曾经跟诸位介绍过,佛法里面精进最好的方法就是上台来讲经,为什么呢?叫许多听众逼著你不得不精进,逼著你要上台,你要没有充分的准备,你就下不了台,就很难为情了。这个比应付考试还要认真,这个方法很好很好。那么要制造上讲台的机会,有这个机会决定不放弃,没有这个机会要想办法制造机会,为什么呢?磨炼自己,要磨炼自己,使自己常常有机会来练习,而且叫这些机会不要中断,自己才能够成就。

那么在讲台上好处很多,前面跟诸位说了,教学相长,天天劝别人行善,也就是劝自己;自己许许多多的毛病,天天在讲,天天在讲,自自然然就改了,不改怎么办?心里难过,天天劝别人,自己都没做到,总是难为情,说出来那个口气都不肯定,模棱两可的,为什么模棱两可呢?自己心里有愧呀!自己要做到了,那语气都不一样了,所以天天劝别人,天天劝自己,这个好,逐渐逐渐确实能够收到很大效果,有异想不到的利益功德。那么第六句讲不舍菩萨业供养,业就是事业,菩萨的事业就是教化众生,弘法利生是菩萨的事业。菩萨没有别的事情,是一个职业的老师,菩萨是天人师范,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一生从事于教学,孔老夫子也是如此。但是孔老夫子他曾经一度想从政,没人用他,他没有法子只好去教学。

如果当时要有人肯用他,他做官去了,他就不教学了;因为周游列国没有人敢用他,认为孔老夫子智慧太高了,学生里头能干的人太多,恐怕用他,他一发起个政变,政权马上就被他抢去了,所以没人敢用他,这是真的,一点不假。但是孔老夫子是个很讲道德的人,绝对不会搞政变,不过在当时一些人对他不放心,因为他确实有这个能力,他有这些干部,那么这一生从事于教学。菩萨决定没有政治野心,纯粹是从事于教化众生的工作,所以教学就是菩萨事业。那么寺院讲到这个地方我要告诉诸位,这个寺现在我们佛教道场称之为寺,寺就是教育机构,寺不是庙,今天把寺跟庙连起来称,寺就是庙,庙就是寺,真正糟糕了,把佛法糟蹋尽了。

这个名称的起源是佛教到中国来,是中国的汉朝,汉明帝,等于是派特使在西域迎请过来的。那么到中国来由政府招待他,接待这些外国的法师,那个时候负责接待的是鸿胪寺,鸿胪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专门管外交的。所以中国过去政治制度,君权跟相权也相当地清楚;宰相他不管外交,他只管内政,所以宰相底下一级单位机构的名称叫部,在汉朝时候六部,部长称尚书,次长称侍郎,侍郎等于现在的政务次长,部长是尚书,帝王的皇室君权,皇帝底下也有一级办事的机构,它的名称称寺,所以皇帝底下有九寺,寺的长官叫卿,公卿。所以当时办外交的是直属于皇帝的,就是皇帝底下专门管外交的叫鸿胪寺,鸿胪寺卿就是现在的外交部长。但是它不归相,现在归行政院、归宰相,那个时候不归首相,是归皇帝,所以是由国家来接待。

到最后看到佛法太好了,我们也舍不得让他走,希望他长住下来,长住下来总不能说把鸿胪霸占了,这个不可以的,外交部宾馆暂时招待客人,不能永久招待。于是这不得已怎么办呢?在皇帝下面再设一个寺,本来是九个寺,就变成十个寺,那么那个寺叫什么名字呢?白马寺,那个时候首都在洛阳,洛阳白马寺是第一个寺,是直属于皇帝底下,跟九个寺平等排列的,是皇帝底下一级办事的机构。办什么事情呢?办教育。所以宰相底下有一个教育部,礼部,是办教育的,那是办国家传统的教育;那么皇帝底下这一个寺专门办佛陀教育,现在也可以说办社会教育。于是乎中国就有两个教育部,一个直属于皇帝的,一个直属于宰相的,你要懂得这个性质。当时白马寺的事业是翻经讲经,指导人修行,纯粹是做教育工作。

与超度死人念经,绝对没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不晓得什么时候起来的,而且起来得很晚,因为在唐朝中叶以前,我们在历史上都看不到,都没有这个东西存在。所以这是变质了,现在是愈变愈不像样了,真正是喧宾夺主,佛教的本来面目我们完全看不到了,但是这个名称一直延留到现在。现在总统府底下一级单位称局,它不叫寺了,但是佛教这个寺的名称一直保存到现在,你要知道它的根源,晓得它从前办的什么事业,是菩萨事业,是社会教育,这个一定要晓得,所以佛教是教育,决定不是宗教。好,我们下课。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