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大方广圆觉经》讲记
(第一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01
诸位同修,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觉经》,这部经在过去我们也曾经讲过许多遍,这是一部大乘了义经典,言简意赅,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在大乘论当中,像《大乘起信论》一样,文字不多,把整个佛法的义理全都包括,本经也是如此,裡面有理论,有修行的方法。在当年,华严宗第五代祖师,就是宗密大师,宗密的老师就是清凉国师,宗密是把《华严》的经义完全在《圆觉经》裡面发挥,所以替《圆觉经》写了好几种的註解,最着名的像《大疏》、《略疏》、《大疏之钞》、《略疏之钞》,后来研究《圆觉经》的人都是以宗密大师的註解为依据。宗密的註子在台湾也有流通,当然比较有一点深度。
我们今天在自己讲堂裡面来研究这部经典,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我们可以长讲,以往我们在其他地方,在讲座裡面,都是受时间限制。这一次我们採取的本子,是圆瑛法师的《讲义》。前面圆瑛法师有一篇自序,诸位自己去细细的看,相当的重要,也等于把全经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个我们不讲。我们从《讲义》第一页,玄义这个地方讲起:
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这是本经具足的经题,我们简称为「圆觉经」。
讲义【今讲此经,依贤首宗开启十门。贤宗十门,前八门是悬示,第九门总释名题,第十门讲解经文。今为便利听众起见,移第九门,总释名题,而为第一,令人一听,即得领知总题名义。然后研究诸门,有所标準,不致茫然。】
註子裡面圆瑛法师说得很清楚,他是依贤首宗的十门开启,虽然是依贤首宗,但是他的次序稍微颠倒一下,因为十门开启解释经题是列在第九,他把第九移在第一,一开头就讲经题,然后这才按照十门开启的顺序来说。科判就从总释名题来研究。
讲义【此经共有五名,乃如来金口,亲自命名。一、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二、修多罗了义,叁、祕密王叁昧,四、如来决定境界,五、如来藏自性差别。】
本经在经文裡面释迦牟尼佛说了五个名题,第一就是『大方广圆觉陀罗尼』,第二是『修多罗了义』,第叁是『祕密王叁昧』,第四是『如来决定境界』,第五是『如来藏自性差别』。你要是问这部经的内容,你从五个题目就全部能了解,你也晓得这部经的重要性。「大方广」是说的法性,法性的体相用,「圆觉」就是佛,佛这个字通常翻成觉,小乘人也有觉,小乘人叫正觉,菩萨称为正等正觉,佛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圆觉,圆满了。「陀罗尼」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总持,总持法门。所以在题目裡面,我们就能看出这部经说的是什么。翻经的大师定题目选经题,在这个题他就把前面五个字都选用。
「修多罗了义」,修多罗是经,这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就是经典,经典是了义的经典。佛在「四依法」裡面告诉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部经是大乘了义经典,这是把这部经在大乘经裡面的地位、分量给我们说出来了,它是多么的重要。在今天这个社会裡面,我们要讲大乘了义经,的确应当是以《圆觉经》最为殊胜,因为它文字少,大家很喜欢。《华严》、《法华》、《楞严》也是了义经,分量太大,人家一看到就害怕,就不敢修学。看到《圆觉经》只有薄薄的两卷,纵然圆瑛法师有这样详细的註解,也不过就是这么一册,这个分量我还可以学。《楞严经》比这个多五倍,人家拿到手上,「这么多,这个我要到什么时候才看得完!」他就不敢学了,看《华严经疏钞》更不必说了。它的好处是在此地,这部经也特别为大家所欢迎,所以应当细讲。
「祕密王叁昧」,这个名称跟《楞严》裡面所说的「首楞严大定」是一样的意思。所以读《楞严经》之后,再看《圆觉经》就很容易理解,经裡面的意思就不难体会得到。本经是显教的经典,其中并没有密咒,不像《楞严经》裡面有五会楞严神咒,那裡头还能说一点祕密,有一点密的意思在。本经全是显说,显说称之为「祕密王叁昧」,这是指它的意思太深密,说都说出来了,可是意思确实是深,有很深的深度,因为它是大乘了义经典。这样深的经,也许我们会怀疑自己,这样一乘了义的深经,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初学的人怎么能学得懂?怎么能入得进去?我不晓得诸位有没有读过《法华经》,如果对《法华》有相当的深度,你就会觉悟到,《法华经》裡面讲信,只要你能够信得真,纵然是没有念过书的人,不识字的人,一乘了义的大法一听就明瞭,像六祖大师一样,这种信心在佛门裡讲是最深的信根,正是《华严经》所讲的「信为道元功德母」。
因此一乘了义的经典,诸佛菩萨也交代我们后人,不为不信者说,你跟不信的人讲没有用处。什么叫信?对于佛所讲的道理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清净信心,字字句句都能信受奉行,他就能悟入。信什么?本经裡头有最要紧的一句话,所以它称为修多罗了义经,那是有它的道理,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信不信?这句话,佛说法四十九年,讲这么多经,只有两部经裡头有,一个就是本经《圆觉经》,另外一部就是《华严经》,这句话其他经裡面找不到。换句话说,你相不相信你自己本来是佛?我们今天讲信心就是讲这个信心,你要不相信我自己本来是佛,这个了义经听了就没有受用。你相不相信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叫做了义,这叫「祕密王叁昧」。信就能入,入,我们俗话讲证得,佛法裡面常讲入,契入,你就入这个境界。
「如来决定境界」,决定裡面没有一丝毫的疑惑,是诸佛果地上的境界。这些多半都是从法性理体上说的,「如来藏自性差别」,这是从相用上说的。果人自受用的境界是一真法界,他受用的法界是十法界,一真法界与十法界都是如来藏自性差别而显现的,着重在自性差别,差别即是无差别,不是真正有差别。
从这个题目裡面就已经把意思显示得清清楚楚,我们也能看出这部经对于我们修学大乘佛法的重要性。特别是我们希望在很短的时间,能够把一乘了义大法的纲领掌握住,你能掌握住这个纲领,将来看一切大乘经就容易,因为一切经都超不出这个塬理塬则。所以我劝同修们,既然我们今天开始研究这部经,要特别重视,重视的程度要超过《楞严》,超过《华严》,《楞严》与《华严》跟它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那个经文太长,不容易摄受,同时我们自己的根性以及现在生活的环境,对于摄受大经有障碍,这个也是一样的大经,但是它文字少,受持文字多的不容易,受持文字少的比较方便多了。大论,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这都是一百卷的大论,的确不如受持《大乘起信论》,为什么?一部《大乘起信论》,把这两百卷的性相两大部论统统包括了。《起信论》只有两卷,所以会学的人要在这上下功夫。《起信论》我们在此地是细讲,《圆觉经》在这裡我们也採取细讲,我相信我们老同修应该不会感觉到困难,因为图书馆这些年来都是以大经大论给诸位奠基础,现在是讲到真正精华的部分,也就是最重要的部分。
下面我们解释经题,诸位翻开第二页,註解裡面我们拣重要的来讲,不太重要的诸位看看就可以。
讲义【大方广叁字是义,圆觉二字是法。】
『大方广叁字是义』,义是义理,『圆觉二字是法』。法与义,是根据《大乘起信论》裡面说的。宗密大师对于《起信论》有很深的研究。诸位要记住,《起信论》註解的祖师是华严宗第叁代的贤首国师,贤首国师的《疏》。贤首以后,《起信论》的註解太多了。我们图书馆选的两种,一个是慈舟法师的,一个是一个日本人的,丰子恺翻译的这个本子,你们打开来看看,你会发现他们的科判完全用贤首国师的,不但他们不敢脱离贤首大师註释的範围,几乎所有註《起信论》的人都不敢违背贤首大师的这个範围。《起信论》在华严宗裡面是一部重要的论典,宗密大师是华严宗的人,这种承受当然不例外。清凉疏钞《华严经》,宗密疏钞《圆觉经》,引用《起信论》的地方很多。
讲义【如《大乘起信论》所云,摩诃衍者,当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即众生心;所言义者,即体、相、用,叁大之义也。】
『法』就是『众生心』。「圆觉在缠,即是众生如来藏心」,这句话我们要记住。圆觉哪个没有?人人都有,正因为是人人都有,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人人都有,你说「我现在没有了」,那是你迷惑颠倒。如果你果然没有了,释迦牟尼佛在经上讲这句话,「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某某人例外」,要把你挑出去才行。你们在经上有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把你挑出去,说你是例外的?没有,可见得你的圆觉并没有失掉。「在缠」,被什么缠住?被烦恼缠住,被知见缠住。因为你有烦恼,你有知见,所以你虽有圆觉,自己不晓得,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所谓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如是,各个都是放光动地。
《起信论》说得很好,「本觉本有」,本觉就是圆觉,「不觉本无」,不觉就是缠缚你本觉的,不觉是什么?无明,邪知邪见,这是本来没有的。我们今天迷在什么地方?本有的迷了,不知道它有,没有感觉到它存在,没有感觉到它在起作用;本来无的,认为它有,认为它存在,认为它很有用处,这就叫颠倒。本来有的你以为没有,本来没有的你以为它存在,这是颠倒。不觉本无,那就是无明本无,无明是烦恼障的根源,也是所知障的根源,换句话说,二障本无。你信不信?不相信,很难相信,那就是你善根不够。如果你相信,你就是圆觉会上的当机者,这部经对你就很有受用,你听了之后就会开悟,就会证得圆觉的境界。这一关要自己去突破,别人没有办法来帮你的忙,别人要能帮忙,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早该帮我们忙,这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自己一念之差,变成迷惑颠倒。
『义』是『体相用叁大』,就是「大方广」叁个字所代表的,与《华严经》经题「大方广」是一个意思,所以《圆觉》跟《华严》是同一个境界,等量齐观,等于一个是详细的说,一个是略说。这个地方说得简单,《华严》说得详细,它经文长,分量大。这部经也称为不思议经典。
讲义【《大疏》云:凡欲解了义经论,先须明释法义,依法解义,义即分明,以义照法,法即显着。】
《大疏》就是宗密的《圆觉经大疏》。这几句话很重要,不是重要的圆瑛法师不会录下来。所引用的这几句话,这是宗密大师对我们学佛的人非常好的开示。凡是你要想了解了义的经论,了义经在佛法裡面是最圆满、最究竟,也就是最高的教科书,这是了义经,从哪裡下手?『先须明释法与义』,明是明白,释是解释,要明白解释法与义。或者「明」当作明瞭、知道,就是首先你要晓得,对于法义一定要搞得很清楚。然后『依法解义』,义理你才明瞭,才『分明』,意思明白之后,你再看诸法,那真是头头是道,一切法中无有一法不见性,这真是妙极了。『显着』就是在诸法裡头见性,义就是性。禅家讲明心见性,见性从哪裡见?从一切相上见,为什么?性相不二。所谓相乃性之相,性是相之性,所以性相是一不是二。能见到性相是一不是二,你才真正明白,真正的相信佛所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是一点没有错误,是真实说。底下再分开来给我们解释「大方广圆觉」:
讲义【大者,当体得名,即当圆觉全体。】
『体』是本体,所有的现象都是依它而起的,它是理体,它是根源,没有法子来说它,不得已用『大』字来作代表,所以这个地方的「大」可不是大小之大。你看的这个大,大的对面一定还有个小,大到什么程度才算大?你这个念头一起,这是妄念,你没办法懂得这个意思。这个字在此地没有意思,就是真如本性的一个代表的符号,你要做这样的看法。本性没办法给它起个名字,也没法子形容它,用这个符号来作代表。就是『圆觉全体』,圆觉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就是我们的觉性。觉性是周遍法界的,《楞严》裡面有比喻,佛将我们的太虚空比喻作一片云彩,将我们的真性比喻作太虚空,我们的真性包含着太虚空,就好像太虚空包含着一片云彩一样,太虚空是真实的,云彩是虚妄的,可见得我们心性之大实在是不可思议。
我们的心性到底是什么东西?给诸位说,就是见闻觉知,六根的根性,《楞严经》特别就这个意思来发挥。我们的见性无量无边,我们的闻性,六根的根性,都是周遍法界的。诸位要问,眼前我的根性是不是周遍法界?当然是周遍法界。既然周遍法界,过去、未来我为什么不晓得?他方世界我为什么看不到?你有烦恼障、所知障,障碍你自己的见性,所以你看不到,过去、未来、他方世界你没有办法见到,道理就在此地。烦恼障、所知障究竟障碍我们什么,使我们见闻觉知的功能不能发挥本有的作用?诸位要晓得,这两种障碍把你的真心障碍住了。真心就是本经第一章文殊菩萨所讲的清净心,这是真心,真心就是圆觉,起作用就是圆觉。真心的体如如不动,六祖大师所讲「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的真心就是此地「大」的意思。註子你们自己去看,我只是提出几个重点给诸位说明裡头的道理,这裡面的境界。
我们现在呢?本来无一物的真心,现在好像裡面有无量无边的物存在。可是你细细的去揣摩,无量无边的是什么?分别妄想执着,这些都不是真实的,为什么?这些东西,清净心裡面塬本没有,现在还是没有。你要不相信,我举个比喻给你看。我们把我们的清净心比作讲堂,我们这个讲堂是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你现在看到有许多经橱,有桌椅、讲臺,有这么多人在裡面,你们仔细去观察,讲堂裡有这些东西吗?真有吗?如果讲堂裡真有,它跟讲堂连在一起就不能动了,讲堂裡没有,这个东西暂时搬来又可以搬去的。讲堂,不生不灭法,这裡头的桌椅、板凳、经橱、大众都是生灭法,可以来、可以去,可以搬到这裡,可以搬到那裡,讲堂裡面还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我们的清净心本来无一物就是本来无一物,你今天所有的分别执着妄想就跟讲堂裡桌椅、板凳、经橱、讲臺一样,所以你要看清楚,这个讲堂裡面没有东西,那你是真的把讲堂这个相看出来了。你说讲堂裡有很多东西,那你迷了,你着相了。迷着了,圆觉就不叫圆觉了,就叫不觉,不觉就是阿赖耶。
诸位揣摩揣摩,我们自己的性体是不是在?我们六根的根性是不是周遍法界?当然周遍,可是烦恼、所知障,你在迷而不觉的时候它有力量,它的力量叫你的心显得不安稳。这个不安稳的相也是假相,也不是真的。譬如我们这个大厅,如果有许多人在这裡唱歌跳舞,看到这个地方很热闹,是一个动相,我问问你,这个场所是清净还是动乱的?你们想想,我是问你那个场所是清净的,还是在那裡动乱得很厉害。人不管怎么跳,跳到天花板上,场所还是如如不动,你不能说讲堂动了,没动。只是裡头一些人在那裡动,讲堂没动。由此可知,我们现在心裡的动相是妄想动,分别是动的,执着是动的,我们的心不动,从来没有动过,永远是不动的。我们六根的根性,我们的见性没有动过,我们的闻性没有动过,六根的根性是真心,六根的根性在此地就是「大」这个意思。佛如此,我们也如此,成佛没有增加一点点,纵然堕落在阿鼻地狱也没有缺少一点点,不增不减,这是常住真心。
动是什么?可以说就是妄念,就是妄想。妄想多的,执着重的,十法界裡头往下面堕落,妄想愈多,执着愈重,他愈堕在下面。妄想执着愈少愈轻的,他就往上升,到佛的境界完全没有妄想,恢復到他塬来的面目,那就是恢復到圆觉。这个道理、这个事实我们要相信,我们能相信,那就是佛裡头这一句话,「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那佛还用得着修吗?不用修了,去掉妄想执着,这现成的,他修个什么?所谓讲要修,对谁说的?对不相信的人说的,你要修,对于真正相信的人没得说了,还说什么?《法华》裡头有这个意思,一信就成佛了。这个信字好难好难,不容易。一个人如果真正相信了,那就是佛法裡面所谓菩萨,他是一个觉者,觉而不迷。觉而不迷,这种人决没有邪知见,他的知见必定是正知正见,他必定是清净不染,为什么?他根本就不染。染是自己一种误会,是自己一种妄想,还染什么?没有染的。所以诸位要晓得,觉正净是一而叁,叁而一,你只要得到一个就具足另外二个,是一体的叁面。一即是叁,叁即是一,没有说是我清净了,我正、觉还没有得到,没有这个道理,这是真正的事实。佛法裡面的修行,提示你叁皈依,叁皈依是皈依觉,这是皈依圆觉;皈依正,正知正见;皈依净,清净不染。佛是觉,法是正,僧是净。唯恐自己迷失了,所以早晚叫你念念,提醒自己,是这个意思。
信得过的人有受用,他成就了,正在迷惑的人让他迷,你要把一乘了义法门开示给他,他必定毁谤,毁谤则增长他的罪业,那又何必?这就所谓机缘不到不开示,机缘不到不讲这个意思。不到的时候劝你多做善事,不要做坏事,这是权说,方便说,随着你的迷惑颠倒给你说,不是给你说真话。因为给你说真话你听不进去,说真话你一定要毁谤,你毁谤正法这个果报是很重的,所以真正善知识不忍心叫你堕落,不给你讲真话,道理在此地。
讲义【方者,就相得名,即指圆觉德相。】
『方者,就相得名』,什么相?『即指圆觉德相』。圆觉有德用,用当然有相,相跟用是离不开的,就是我们常讲的万德万能,或者我们常讲的万德庄严,讲万德庄严都是从相上讚叹的,从相上讲的。
讲义【又方者,正也,即正智圆照。】
什么叫做「方」,什么叫做觉相,觉相就是『正智圆照』。「正智」是般若智慧,是本性的作用,与心意识,就是与八识五十一心所没有交涉,这就是「正智」。《楞严》裡面所讲的,你用见性见色,闻性闻声,那就叫做「正智圆照」,圆是圆满的。如果我们眼见色,当然有见性,这是没有话说的,见性裡面附带有眼识,附带有第六意识,附带有第七识,附带有第八识,还带着与它们相应的心所,带的这些心心所是什么东西?心心所裡面的见分,这种见就不叫做正智圆照,这就把正智迷失了,变成邪知邪见,这就是凡夫。如果我们用六根根性,不用心心所,那就叫做佛,就叫做成佛。你现在虽然没有离开心心所,可是心心所是依六根根性起作用的。佛看我们从哪裡看?佛看我们看六根根性,见色闻声,那是佛。我们自己不晓得我们今天是用见性见色性,只晓得我们眼识,第六意识,第七识,见外面的色相起分别执着,在那裡起好恶争执,搞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迷了,是我们自己错了,我们自己的本觉、圆觉并没有损失一丝毫。
《圆觉经》是最深的在前面,愈讲到后面愈浅,最高的塬理塬则在第一章裡。第一章文殊菩萨说,此地引用:
讲义【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
『圆照清净觉相』就是正智圆照。诸佛成佛是什么塬因(就是用的什么因地),我们叫他做成佛?没有别的,就是正智圆照。正智圆照不是你修得的,是你本有的,你现在还有。我再举个比喻,这个难懂,很难讲,好比我们的眼睛,眼睛一睁开看到外面,这就叫做正智圆照,我们把它比作这个,现在我们戴上绿色的太阳眼镜,我们看外面的时候,一切境界相都带着有绿色,外面的光线也减弱,这就好比我们凡夫。眼镜是什么?心心所,八识五十一心所比作眼镜,你们想想戴着眼镜看外面是不是还是正智圆照?还是正智圆照,就是多那一层,那是虚妄的,不是真的,一觉悟,这个虚妄的就没有了。我们那个眼镜虚妄的拿掉,圆照清净觉相现前。要晓得八识五十一心所是虚妄的,是无明变现的,只怕你自己不觉,你自己一觉立刻就没有了,不要去拿掉,你看多自在!一觉就成佛了,不觉它就现前,就是这么一回事情。诸位细细的从这个比喻裡面去体会,了解我们现前是一个什么状况,真正明白之后,你就懂得修行的门道,你就会修了。
讲义【圆照,即自性大智慧光明。】
『圆照』就是『自性大智慧光明』,是佛门裡面常讲的般若智慧,实际上它就是真如本性的德用,本来具足的德用,《楞严经》裡面「十番显见」说得太清楚了。我们要相信我们六根的根性的确是存在,的确没有失掉,这就是自家的圆觉性。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每一个境界都了了分明,这就是自己的正智圆照,可是在这裡面你只要起一念心,起个心,动个念,这个照就失掉,为什么?已经蒙上一层无明,带着一层阴影,照就失掉了。失去照,就叫凡夫,就叫迷惑颠倒。在一切境界裡面没有办法得到它的真实相,才会有种种的分别执着妄想产生,才造业,受轮迴的苦报。本来统统没有,现出这个虚妄的境界相。
佛门裡面常讲「离苦得乐」,你信不信?一信一切信,诸位想想,如果把这一层无明的阴影去掉,一觉,它就没有了,试问问你还有什么苦?苦没有了。无明没有了,烦恼当然没有了,邪见当然没有了,统统都没有了,你今天的生活环境是一真法界寂光净土,你得大自在,你眼睛睁开看看芸芸众生,哪个颠倒,哪个可怜,可怜悯者,你样样都看得清楚了。现在的情形清清楚楚,过去清清楚楚,未来清清楚楚,没有一桩你不清楚,虽然清清楚楚呈现在你的面前,你在这个境界裡面决定不起心、不动念,你的心是清净的,就像镜子照外面的境界相,照得清清楚楚,镜子决不会有分别,也不会有执着,也不会有好恶,也不会有取捨,也不会有得失,心像镜子一样,了了分明,这就叫做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过分。这个乐是究竟乐,因为你到这个境界裡面,生死没有了,轮迴没有了,不但生死轮迴没有了,再告诉你,十法界没有了,这不得已说一真法界。其实一真法界也没有,为什么?一真法界是对十法界讲的,是相对建立的,到那个时候连「一真」这个名字也没有了。
讲义【广者,从用得名,即指圆觉妙用。】
『广』是讲用,『从用得名,即指圆觉妙用』。「广」就是多的意思,它的作用无量无边;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都是它变现出来的。境界相,你的心清净,你见的境界是清净的相,为什么?因为相是心变现出来的,所以相是心之相,这个心是真心,不是我们思惟想像的心,思惟想像是第六意识,那是妄心。你们学过唯识,六根六尘是阿赖耶识的亲相分,阿赖耶识的相分,在唯识裡面称为本质相分,阿赖耶识以外,七转识以及与八识相应的心所,它们虽然有相分,但都是要依阿赖耶本质相才能变现得出来,不依本质相它变不出来的。这个道理信不信?你要是理不相信,你怎么会相信这个事实。理相信了,事信不信?理我相信,事我还不能相信,你的信没有圆满,你这个信不够程度,没有法子悟入,必须到事也相信,你就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我们一般俗话讲成佛了,禅家所谓恢復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恢復到本来面目了。
这个用有自受用、他受用、自他受用,譬如现相,这个相是自他受用。既有体,当然它就现相,它现的相是什么?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或者我们讲一真法界都可以,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不是二,这个境界是「自心相」,《华严》裡面所讲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心就是此地讲的圆觉之体。德能就是圆觉之相,作用就是此地所讲的圆觉之广。这个「大方广」叁个意思。
我们再从一面镜子上做个比喻,「大」好比是镜子的体,「方」好比镜子的光,「广」好比镜子裡面照进去的相。「大方广」叁个字的意思,你们从这个地方细细去体会。此地所讲的,是我们真心的体相用。用裡面,自受用、他受用都有觉,都有不觉,觉悟的自他受用,我们叫佛菩萨;不觉的自他受用,我们叫凡夫。凡夫这个境界不必说了,我们现前都是凡夫,你们自己都晓得自己的境界,你的自受用、他受用,你天天所感觉到的是些什么,你自家清楚。觉悟的人自受用,是六根根性摄六尘,就是见性见色性,闻性闻声性,六根与六尘都是起见性的作用,这是他自受用。
如果我们就智来讲,自受用是根本智,根本智就是六根根性照境,那就是根本智。觉悟的人他受用,是从根本智裡头再变出后得智为他受用。换句话说,就是从圆觉裡面变现出八识五十一心所,来给诸位分别一切法义。善能分别诸法相,给你们受用,为他受用,自己怎么样?于第一义而不动,自受用。所以自受用,他是用六根根性,他受用是用心心所,所以心心所是为他受用不是为自受用,这是诸佛菩萨。因此诸佛菩萨说法,说即无说,分别即无分别,作即无作,所以无不清净。这个理很深,诸位要细细的去揣摩,拿佛经裡面术语来讲,要仔细去参究。「大方广」这叁个字简单的介绍出来。《讲义》诸位要细细的去看,你听了我所讲的,再去读《讲义》,再去揣摩这个境界,如果这部经讲完,诸位能有个入处,那就是无量功德,对你一生修行证果或者是得一心不乱求往生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讲到此地。
(第二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02
请看第叁页,我们继续看经题:
讲义【圆觉者,圆满觉性也。具足众德曰圆,照破无明曰觉。此圆觉,即诸佛之本源,众生之心地,而为十法界所依之体,具有不变随缘二义。】
这几句话很重要。学佛首先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心,这是我们修证的基础,信心就是我们确实具足大方广圆觉的体用,不但是诸佛如来他们具足,我们自己也确实是具足,简单的讲就是具足圆满的觉性,所以佛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道理在此地。底下两句话也非常重要:
讲义【本来清净,不动不变。】
这个意思我们要晓得,『本来清净』,现在有没有染污?给诸位说,没有染污,我们自己的大方广圆觉性没有染污,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我们现在圆觉性为什么不能现前?不能现前是自己迷失了,不是真正的失了,自己迷了,这是很要紧的。我们要晓得我们迷在什么地方,除去了迷,圆觉性就现前,也就是你自己就能够证得了。下面要给我们说明迷悟之缘:
讲义【随迷缘而成六凡法界,随悟缘而成四圣法界。】
因为它本来具有不变随缘这两个义理,它虽然是清净不动不变,而能随迷悟之缘。随迷缘就成六凡法界,随悟缘就成四圣法界。底下一句话要紧:
讲义【虽为迷悟所依,不为迷悟所变。】
这个道理就相当深了。你看看,只是『迷悟所依,不为迷悟所变』,所以它才是真如之体,才是一个清净之体。决不是说悟了它就清净,迷了它就染污,那它就随缘随着变了,它随缘不变,随悟缘它是清净的,随染缘它还是清净的,由此可知,迷悟对它来讲不相干,这个道理的确是很深。《楞严经》裡面佛指示我们,我们六根的根性就是大方广圆觉性。成佛成菩萨,所谓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作凡夫,乃至作饿鬼地狱,作蚊虫蚂蚁,六根根性还是放光动地没有两样,所以它与迷悟都不相干。悟的时候用它,迷的时候还是用它,悟的作用殊胜,广大无有障碍,迷了的时候用它就有障碍,不是六根根性有障碍,是因为你自己迷,障碍了自己,而六根根性还是那么样的广大,绝不随你的迷有一丝毫的改变。下面举一个比喻:
讲义【如水随冷气之缘,结之成冰,随煖气之缘,復溶为水,其性始终不变。】『如水随冷气之缘』,就结成冰,『随煖气之缘』,它又溶成水,可是它的性质不变。我们的真如本性亦復如是,无论随什么样的缘都不变,就是我们自己的大方广圆觉性,这是首先建立我们自己的信心,我们相信我们有真实不变的圆觉性。我们这一生的修学修什么?就是修圆觉性,圆觉性在禅家讲就是明心见性,就是修的这个,在净土裡面讲就是修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圆觉性。首先要信得过这个东西我们本有,既是本有哪有修不成就的?一定可以修成。可是你要想真修,没有别的,因为这个东西既然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你修个什么?没得修。所以法身、般若、解脱不是修得的,它本来如此,要你修什么?所谓修,无非是破迷而已。圆觉不要修,它本有,本来是圆满的,本来没有欠缺的,你修个什么?
註解说,『具足众德曰圆』,我们常称讚佛万德万能,「万」字不是数目字,如果是数目字,万德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还是很有限,「万」是圆满的意思,无量无边的德能统统具足,没有不具足的。所以你不要以为阿弥陀佛具足,释迦牟尼佛具足,你想到那裡就错了,你要相信自己本身具足,所以《华严》裡面讲「信为道元功德母」,今天信佛的有几个人相信这个?能相信这个,这叫信佛。你信有释迦牟尼佛,信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用,那是你信「心外之佛」,你要相信你自己具足大方广圆觉性,这叫真正的信佛,佛菩萨千经万论裡面教我们信佛是信这个,信这个才管用,你的修行就有方向目标了。人家问你修的什么,你自己清清楚楚,一点都不模煳,我修的是除去自己的障碍,除去自己的无明,将自己性具的大方广圆觉性显发出来,佛法的修学如此而已。底下告诉我们修行的纲领:
讲义【圆觉平等。】
『平等』就是『圆觉』,你要记住,「圆觉」就是六根根性,「圆觉」就是见性,「圆觉」就是闻性,乃至「圆觉」就是知性,它是平等的。我们想想,我们讲要破障碍,要破无明,什么是无明?什么是障碍?不平等就是无明,不平等就是障碍。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上是不是平等的?我们起心动念是不是平等的?不平等就是无明,这个要搞清楚。无明在哪裡?现在晓得了,无明在什么地方,障碍在哪裡?现在晓得障碍在什么地方,去掉你的障碍,你的圆觉性就现前。
讲义【在圣人分上,不曾增一丝毫,在凡夫位中,未尝减一些子,即《金刚经》所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也。《金刚经》是法,指实相般若,即此经之圆觉也。】
在圣人分上,就是佛菩萨,不曾增一丝毫,在凡夫位中,未尝减一些子,这就像《金刚经》所说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讲的『实相般若』,就是本经讲的『圆觉』。再说得亲切一点,「圆觉」不是别的东西,就是自己本有的真心。这个心,《楞严》裡面一开头「七处徵心」,佛所问的就是圆觉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在哪裡?无处而不在。如果它有方所,有个所在,这还能叫圆吗?这不能叫圆。它能够说得上圆,就是因为它没有方所,没有一个所在,无处而不在,所以才是无障碍的法界。圆瑛法师举例子说:
讲义【众生迷昧真心,可以试验。且问于人:汝有心否?必答曰:有。再问:心在何处?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这裡。】
『众生迷昧真心』,凡夫迷了真心,迷了真心就是迷了自己。禅家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圆觉性,所以这个就是自己,这个可以试验。『且问于人:汝有心否?』他一定是答「我有」,你再问问心在哪裡?他一定以手指其胸,「我心在这个地方」,这就是迷,这就是认假不认真。这一段文末后引用《楞严经》上几句话:
讲义【楞严会上,阿难认识为心,如来斥为非心,指名妄想。后向根中指出不动、不变、不失、不还之如来藏心,即是圆觉真心。】
『阿难认识为心』,这个比一般认肉团心的要高明多了,「识」就是能够分别思惟想像的,现在人以为这是脑,是大脑发达,这都与佛法讲的有违背。你仔细去想想,我们这个心分布在身体每一个细胞之中,为什么?因为它是尽虚空遍法界。《楞严》还有一句话说得好,「性一切心」,一切是指一切万物、十法界依正庄严,不但有情的动物,无情的植物、矿物乃至虚空,都在你的圆觉性中,没有离开你的圆觉性。我们的圆觉性就好比太虚空一样,十法界依正庄严都在太虚空裡,没有离开太虚空,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几个人觉悟到自己的心这样广大清净无染?
古德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哪一个人认识心了,认识心就是悟道,这是解悟,从此以后修行才有门路可入,找到门道了。你要是不认识心,距离这个道就非常的遥远,无论你怎么苦修勤修,总是隔一层,可见得这个问题重要,关係之大。把识当作心的,的确大有人在,可是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嗬斥阿难尊者,告诉他那不是心,不是心是什么?那是虚妄想像,这是一句话把它道破,那是六尘缘影。所以在十番显见裡面指出真心是『不动、不变、不失、不还』,那就是讲的圆觉性。由此可知,圆觉就是我们的真心。
前面跟诸位说,《大乘起信论》讲的大乘,大乘是两个意思,一个法,一个义,义则是大方广,法就是众生心。我特别提出来告诉诸位,什么叫众生心?众生心是很多人的心,那就糟透了,你要这样解释的话,那是望文解义,你解错了。众生心是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众多生起所依之心。最近我们在《起信论》正好也讲到这个问题,讲到叁细六粗,不觉依本觉,依本觉而有不觉,依不觉这才有业相(这是依无明才有业相),依业相才有转相,依转相才有境界相,依境界相才有智相。这个依是讲依缘,因是什么?因统统是无明,所以因是一个,缘不一样。依的缘不一样,现的境界果就不一样,但是因是一样的。迷的因就是无明,悟的因就是本觉,因是一个因,缘不相同。这个道理,诸位在大经大论裡一定要细心的去体悟,去体会,你才会开智慧,你才能真正的断烦恼。
小乘人断烦恼用的方法很笨,那很苦,还不一定能断得乾净。大乘这个方法妙,不需要吃苦头,为什么?他用圆觉照破无明。换句话说,小乘人断烦恼从缘上断,从依缘上断,苦。譬如苦集灭道,我为什么有苦?因为有集,我断了集,我就没有苦,他从这上断的。大乘佛法不从这上断,不从缘上断,从因上断,所以他修智慧,智慧开发之后,照破无明,那是一切都断了,一断全断,这个方法就是讲从根本断。大乘经、《禅宗语录》裡面常常讲从根本断,从根本断就是开智慧,不需要枝枝叶叶。
讲义【圆觉一法,是大陀罗尼,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
诸位要记住,『圆觉』是我们的真心,真心就是『大陀罗尼』。陀罗尼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无量义不出大方广,大方广是无量义的总纲,一切法不出众生法,众生法是一切法的纲领,不但佛法十大宗派、八万四千法门都在裡许,佛法以外的,世间一切的学术,一切的宗教,乃至于一切科学,无有一法不在这个裡面。所以我们的修学,会修的人,经上常讲「善学者」,着重这个善字,善学的人就是学圆觉,就是求根本智,圆觉是根本智。
诸位要知道,根本智就是佛法裡面讲的般若智慧。「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它在不起作用的时候无知,心清净,一心不乱。你要是有知,有知就麻烦了,有知是什么?《楞严》裡面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得要问,这句话乍听起来很难懂,怎么无知又无所不知?所谓无知是无分别执着之知,没有这些。譬如我们用眼见一切色相,眼睛一睁开,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的境界相照得清清楚楚,这个时候怎么样?对外面境界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是见性见,这是般若智光,在眼根门头放光动地。你见外面的色相,这时是平等的,一起心了,这是我好朋友,好久没见你了,一动念就有分别,那个不是我的好朋友,这就迷了。诸位要晓得,我们六根根性哪一天不在用?天天都在用,跟佛菩萨没有两样。佛菩萨就是没有分别心,没有分别执着,不起心不动念,所以他心是清净的,心是平等的,唯有清净平等才叫做大慈大悲。
耳听音声,这是圆觉在耳根上放光动地,听一切音声的时候,在音声的境界裡头没有执着,没有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可见得六根对这境界真是了了分明,它怎么无知?这种知叫根本智,这种知叫真智慧,是真知,决定不是虚妄的,这就叫做般若无知。无什么?无分别的知,无执着的知,无起心动念的知,无这个知,就是《楞严经》裡面讲「知见立知」,无那个立知。他有知见,无立知。如果连知见都没有了,《法华经》裡怎么可以说入佛知见?那佛还不是有知有见吗?入佛知见就是此地讲的圆觉,就是般若。这个都要搞清楚,要是没搞清楚,怎么无知又有知?有知是讲有虚妄的知,无知是无虚妄的知,众生是有虚妄的知,所以真知没有了;真知虽有,显现不出来,被妄知盖覆住,障碍住了。佛菩萨所显发的是真知,因为他没有妄知,真知是要从清净心当中显发的,所以你心愈清净,智慧愈是流露,而且这个智慧不是从外头学来的,是你本来具足的。
你们这几位学讲经的法师,你要想经讲得好,没有地方学,到哪裡学?你存了心去学,你学无量阿僧祇劫,你的经还是讲不好。怎么就讲好了?不学就讲好了,心清净就讲好了,因为你自己心清净是你的圆觉透出来,然后这个经教音声,从你自己圆觉心裡面流露出来的,跟诸佛菩萨的无二无别,是这么一个道理。你如果求一个「我要讲得好,我要比任何人都好」,这是个妄念,这个妄念把你的圆觉心障碍住,为什么?因为你在境界裡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起了烦恼,这是障碍自己,障碍自己明心见性,障碍自己一心不乱,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下面还有几句话很重要:
讲义【圆觉,即一心之别名。】
诸位特别要记住这一句,为什么?我们修净土,念阿弥陀佛的目的就是求一心不乱,你一看圆觉是大陀罗尼总持法门,好了,我去修圆觉去了,你这又搞错了。念佛人圆觉在哪裡学?一心不乱就是圆觉。圆瑛法师大慈大悲,圆瑛法师这个也不是他的意思,宗密大师註《圆觉经》就是这个说法。由此可知,念佛法门了不起,我们读《华严经》真正是觉悟到,善财童子五十叁参第一位善知识就教他念佛法门,第五十叁最后一位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们想想看,八万四千法门当中第一法门,禅、教、密、律,无论哪一个法门都没有办法跟它相比,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千万不要禅宗比我们高,密比我们高,我们去学,那你就颠倒了,你打开《华严经》看看五十叁参裡头,头一个,尾巴一个,是不是教你学密?是不是教你参禅?不是,禅与密有没有?有,在当中掺杂的。一头一尾这是主流,而且头尾是一贯的,自始至终就是念佛,禅与密都是附带修的。你在《华严》裡头看到这个意思,看出这个样子,善财童子修行就是给我们做示範,给我们做一个样子,我们还不觉悟吗?还要迷在禅裡头、迷在密裡头,禅净双修,密净双修,那都叫多事,那都叫起分别执着,你不会得一心,你也不会证圆觉。所以这一句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圆觉就是一心。
讲义【一心,为诸法所依之体;诸法,乃一心之用。】
你把这几句话果然听清楚听明白,你的受用就不可思议。晓得修行是什么?就修个『一心』而已。得一心就得一切法,为什么?『诸法所依之体』就是一心。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本体就是理一心,十方叁世一切如来也是依理一心而显现的,何况这些如来所说的法门怎么能够离得了一心?所以才说「一心」是大总持法门。只要你心得一了,世出世间法,过去未来法,你全都悟了,我们常讲的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唯有悟得一心才真正证得。诸位懂得这个理,你也就相信这个事了。
讲义【此心一法多名。《华严》则曰:一真法界。】
『此心一法』,它这个名词很多,在经典裡。有人曾经问,既然是一法,一个名字就可以,何必说那么多名字?一心不乱又说是圆觉,又说是大陀罗尼,又说是无量义,说这么多有什么意思?说这么多就是叫我们不要执着,叫你了解意思就行了,不要在名字相上做功夫。于名相上不起分别执着,一见名相,一听名相,这个意思就了然。《华严经》裡面叫『一真法界』,就是《圆觉经》裡面讲的圆觉性,就是《弥陀经》裡面讲的一心不乱。所以我讲《弥陀经》强调一心不乱,全经裡面我只强调两句话,前面有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一句重要的话,后面一句就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你要能把握住这两句,你这一生决定生净土,毫无疑问。
讲义【《楞严》则曰:如来藏性;《净名》(维摩诘经)则曰:不思议解脱;《法华》则曰:一乘实相。或云真如实际,或谓寂灭一心。在有情分中,名为佛性,在无情分中,称为法性。】
这是随便举出几个,你要去经论裡面找,恐怕会找到一百多个名词都是说的这个东西,由此可知,名相无须要执着,可是我们都要晓得,晓得什么?塬来这是一回事情。大乘经论当中,无论依哪一部经论修行,你的心定了,死心塌地了。那个人学《华严》,修「一真法界」;那个人修《法华》,修「一乘实相」;我念阿弥陀佛,求一心不乱的。他也不必学我,我也用不着学他,为什么?都一样的,所谓殊途同归,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所以彼此要礼敬不要毁谤,大家都住在清净心中,各个成就无上菩提,这是正确的,这是正法。
讲义【名殊体一,无非圆觉一法也。】
都说这一桩事情。
讲义【圆觉一法,通因彻果,十法界不出圆觉一法,本具圆觉。】
这几句话重要了。
讲义【而迷背圆觉者,六凡也;虽闻圆觉,而不悟圆觉者,二乘也;分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满证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
这几句话诸位多念几遍,这是把佛、菩萨、声闻、缘觉、六道凡夫,这裡面的关係,几句话说得清清楚楚,就是迷悟圆觉程度上的不相等,才有这个区分。虽然这么说,实际上有没有?没有,实际上是平等法,无佛无凡夫。因为迷悟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所以这种区分、这种说法都叫做权说,叫做方便说,不是真实说。
讲义【离圆觉无十法界,离十法界不成圆觉。】
这两句是废话,为什么?谁能离圆觉?没有法子离圆觉。
讲义【体周十界,用等恆沙,不即诸法,不离诸法,是之谓无上心法。】
『体周十界』,十界就是十法界,『用等恆沙』,可见得前面讲万德万能是形容词不是数目字,此地讲用等恆河沙数,那就不止万了。恆沙还是比喻,恆河沙数还是有数字的,还是可以数得清的,而圆觉性的大用无量无边,岂是恆河沙能够相比的?『不即诸法,不离诸法』,它并不是诸法,但是它也不离诸法,就好像我们这个虚空一样,虚空不是诸法,不是一切物,可是一切物也没有离开虚空,都在虚空包容之中。这个事理在本经要跟诸位来探讨,入了经文我们再说。说明宇宙万法的真实相,关键是要我们自己能够悟入,唯有悟入才有真实的受用。
讲义【修多罗,是梵语,此云契经。谓契理契机之教,上契诸佛所说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是诸经之通名。凡经藏,无论大小乘,同名修多罗。】
『修多罗』是梵语,翻成中国字叫『契经』,契是契合,就是很适合的意思。很适合什么?底下有两桩事情,一个是诸佛所证之理,也就是圆觉的理体,契合圆觉的理体,不违背圆觉,其次又能适合一切众生的程度,这部经就叫「契经」。诸位要晓得,这两桩事情都能做到不容易。往往契合圆觉之理,不契合众生的程度,众生听了不懂,适合众生的程度往往又违背真理,两者都契合不简单。实际上,大小乘的经论都叫做契经,都能契合,然而我们初学的人来读,好像这裡面有很大差距,不甚契合,其实是真正契合。中国古人所谓「圆人说法,无法不圆」,这就讲了,圆人才是完全契合,根性不圆就很难契合。由此可知,不是经不契合众生的机,是众生的机本身有障碍不能契合经教。譬如阳光,不是阳光没有遍照大地,而是你用个东西盖到,障碍住了,你躲在阴暗地方见不到阳光,不是太阳没照你,是你本身有障碍。契经就像阳光一样光明遍照,有一些众生本身有障碍,所以他不契合经,不是经不契合他。
讲义【了义者,大乘究竟显了之义。】
什么叫『了义』?『大乘究竟显了之义』。「义」就是道理,「了」是究竟,最究竟的道理,而且是明显,是「显了」,很明白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大乘佛法究竟显明的了义法。
讲义【彻法流之源底,谓之究竟。】
近代有很多佛学家、学者在探讨大乘佛法的根源,小乘佛法的根源,塬始佛法的根源,都在那裡找,找得很起劲,你们想想佛法的根源在哪裡?你们一定会想,在中国,在印度,你会想到这些,你那个找法全都错了。此地给你说出,「一心为诸法所依之体,诸法乃一心之用」,根源在哪裡?根源在一心。大小乘佛法无非是迷悟不同而已,这个地方说得清楚,用此地的话来说,这个根源就是圆觉。小乘佛法的根源是不悟圆觉,虽闻而不悟;大乘佛法的根源是分证圆觉,而没有证得究竟圆满;诸佛如来的根源就是圆满悟得圆觉,如此而已。必须彻一切法之『源底』,就是根源,这叫『究竟』。
讲义【谈理至极,显现明了;非同小乘权渐方便,隐密之谈,说不究竟也。】
这是究竟了义。下面是引清凉国师答覆顺宗皇帝,了义与不了义:
讲义【昔顺宗皇帝,问清凉国师云:诸经中,何者了义,何者不了义?答曰:佛一代教,若约唯为一事,则八万度门,莫非了义;若圆器受法,无法不圆,得之由人,亦皆了义。】
顺宗皇帝问:一切经,何者了义,何者不了义?清凉国师答覆,『佛一代教』,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教,『若约唯为一事,则八万度门』,度就是度众生的法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莫非了义』,怎么不了义?哪一法不了义?『若圆器受法,无法不圆』,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圆人接受佛法,亦无法不圆,法法都圆通,『得之由人,亦皆了义』,没有不了义的。
讲义【此二皆不必拣。】
圆顿根性的人,那就无有一法不是了义。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醒诸位同修,圆顿根性是非常重要的,而圆顿根性自己可以培养的,这个不是天生的,「某人是圆根,我的根性很劣」,你是自甘堕落,那有什么话说?某人是圆顿根性,我跟他差不多,我也不比他差,这不是贡高我慢。要晓得根性也是讲迷悟浅深差别不同,烦恼轻的显得根性很圆很利,烦恼特别重的,分别心重的,执着心重的,根性就比较劣,根性之胜劣就从这裡分。我们如果在一切境界裡面,不去分别它,也不去执着它,常常求自己的心地清净,有个几年,你的根性就变了,就不一样,你烦恼轻了,执着分别少了,在一切境界裡面不甚起心动念,这就渐渐把自己培养成圆顿根性,那么一切法裡可以不必拣别,样样都是圆融的。
讲义【今约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有了不了。】
就方便来说,有了义、有不了义。
讲义【故《净名》、《涅槃》、《宝积》等经,皆云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这些经典裡面佛都给我们讲「四依法」,四依法裡面佛是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其实四依裡面的确有很深的道理在。尤其是末后一条,「依智不依识」,智就是圆觉,就是般若;识就是分别,就是执着。智是无分别智,识是有分别的智慧,我们世间所谓世智辩聪,他有分别、有执着,有分别、有执着就要拣别,在一切法裡就要选择,为什么?他不圆融。如果没有分别执着,一切法裡不需要选择,他圆融。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凡夫,我们不讲圣人,阿罗汉以上的都不讲,为什么?阿罗汉以上的没有五种受,凡夫有「五受」,有苦乐忧喜捨,因为你有苦乐忧喜捨,你不希望吃苦头,你希望享乐,所以在一切法裡要选择,哪一种法是苦之因,哪一种法是乐之因,你不选择怎么行?捨弃苦因我们来修学乐因,你所得的果报才离苦得乐,这就是要选择,这是不了义。了义怎么说?了义是圣人境界,心地清净到法法平等,这五种受没有了。
诸位要是勘验自己的功夫到什么程度,从什么地方去测验?不要去盘腿面壁,我现在可以坐四个鐘点、可以坐五个鐘点,这是假的,这个不是功夫。功夫在哪裡?功夫在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的感受是苦多还是乐多?从前人骂我就生气,气好半天,现在人骂我不生气了,这是功夫增上。以前人一讚叹我很欢喜,现在人讚叹我也无所谓了,这是功夫。八风吹不动这叫功夫,就是苦乐忧喜捨这个受渐渐淡了,统统没有了,你就得一心,为什么?一心裡面没有苦乐忧喜捨。苦乐忧喜捨一出来,就变成好多心,有欢喜心,有忧悲愁恼的心,那你心就太多,就不是一心。
我们现在的心太多,无量无边的心,不止八识五十一心所,八识五十一心所是归纳起来讲的,无量无边的心!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心,从早到晚你起多少念头,你一年起多少念头,你生生世世起多少念头,这就叫「众生心」。因为你有无量无边的念头,才现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个妄相。只要有念头,念头就有相,所以才说相随心转,就是相随念头转。这是劝勉同修们,明白这个事实,我们要好好的把自己的根性往上面提升。如果你把自己提升到圆顿根性,你悟道证道(证得一心,悟一切法的事理),实在讲是很快很快,不难达到。在中国古大德当中,看到人家修行叁、五年,十来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人太多了,打开大藏经看传记部,总有几千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高明,他能够把自己的根性提升。
如果完全执着在不了义当中去修学,这个修得很苦,时间很长,没法子开悟。在念佛法门裡面讲,他苦修一生,如果幸运也不过是带业往生,他苦在这个地方。如果他懂得了义这个方法,把自己提升到圆顿根性,用了义这个法门,他一生能证得理一心不乱,他能够上品上生,生实报庄严土,生常寂光净土,这一生就成功,这个果报相差就太远了。如果苦修一辈子,连个带业往生都没有捞到,这就很可怜,这就还要受轮迴,还要受业报,来生来世是不是再能够遇到这个机缘,给诸位说,很难!大家要特别记住,末法时期五五百年之后是「斗诤坚固」,诸位要是到世界其他国家去看看,你就会渐渐明白。
像我们这样在一起研究大乘了义经典这种机缘,大概今天除了台湾之外,已经找不到了,没有了。过去还有几位老法师,现在都太老了,圆寂的圆寂了,即使住世也都八十以上,没有精力讲了,再过个五年、十年,这一批老法师统统都往生了,后继无人,所以想到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没有正法的指引,我们的修学免不了落在盲修瞎练,不知道自己修什么,也无法勘验自己的成就,好像念书一样,要来考核成绩,你无从考起。所以今天闻正法的机缘实在是太难得,尤其像我们这个道场,我们不受任何限制,今天真正是得大自在,我们可以摆上经论註疏细细的来讨论,这个机会在台湾都没有了。李老师那个道场也没有这样细讲,他受时间限制,一个星期讲一次经,一次两个鐘点,有一个翻译的,实际上只有一个鐘点,那个经又不能讲太长久,所以受时间限制。
李老师过去讲《楞严经》,我在那裡学《楞严经》,叁年,总共多少时间?一百叁十六个小时。我在那裡学的,我统统都有记录,我听经的经本,这是我比他们一般同学留意的,我的经本上面都写哪一天讲到哪裡,哪一天讲到哪裡,多少次,我记次数,第几次,几月几日讲的,我的经本上记录的,全经讲完的时候,一百叁十六个小时。我们第一次在台北市讲《楞严经》就用了二百七十多个鐘点,比台中道场就多出一百多个小时。所以我们此地,可以说在全省,这个讨论真正是细讲,细讲帮助大家开悟,同学们也欢喜细讲。我在南部讲经就不行了,就受限制,南部我一次去五天,五天五个小时,因为也有翻译,五个小时,《圆觉经》一共十二章,我去一次一定讲一章,十二个月讲完,十二个月总共多少鐘点?一个月五个鐘点,六十个鐘点,所以都受时间的限制。
我们这部经在此地,我预订是两年,所以我们有的是时间,我们可以细细来讨论,这是希望大家要珍惜。就是像这样细细的来讨论,我们认真来探讨,在今天全世界恐怕只有我们这个道场,这是事实摆在此地,我们如果不珍惜,错过这个机缘太可惜了。同时我希望,平常你们要看这《圆觉经讲义》,有问题要提出来发问,或者是经上的问题,或者是圆瑛法师註解裡面你有问题,或者是你听我讲的时候你有问题,希望都能提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深入的研究,使我们大家都能得到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第叁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03
请看第六页,继续说明「了义」:
讲义【《大宝积经》:「佛告舍利弗:若诸经中,宣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宣烦恼业尽,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
《大宝积经》裡面有这么一段经文,『佛告舍利弗:若诸经中,宣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作业就是造业的意思,这是不了义。『宣烦恼业尽,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这一句大家要特别注意到,『宣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这是大师引佛在经中给我们说明什么叫做「了义」,什么叫做「不了义」,经文裡面讲得很清楚。由这一段经文来看,大概小乘经典多半是不了义,大乘经典裡面有一部分也是不了义。在这裡我们要想到,我们自己所修的净土法门,你们说是了义还是不了义?我们厌离娑婆世界,欣乐极乐世界,这是不了义,能不能往生?真能往生,所以这个法门叫特别的法门,诸位要记住这一点,这是带业往生,不了义,但是真能往生。事一心不乱也是不了义,可是理一心不乱就是了义,所以净土法门初级、中级是不了义的,高级是了义的,其他法门裡头没有这种情形,这个法门很特别,了义不了义它都具足。再看本经,本经的确是了义,这是没话说的。
讲义【此经如来住法性土。】
这就是常寂光净土。
讲义【现受用身。】
他受用的是报身,自受用的是常寂光净土。
讲义【凡圣同源,主伴俱会,为十二法身大士。】
十二位菩萨都是等觉菩萨。
讲义【直指众生,本来成佛。】
「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在一切经裡只有《华严》与本经说过,其他经裡面都没有这种话,所以这是真正了义经。
讲义【圆满觉性,与佛无别,直截分明,毫无隐覆,是契经中,了义之法,非不了义之法也。】
这是把「了义」给我们解释明白了,我们对这个意思要搞清楚。修学当然是依了义经为依据,不了义经为方便,这是要懂得的,我们要想达到究竟了义,必须要有方便法,所谓是善巧方便,这都是不了义,可是这个不了义能够帮助我们达到了义,因此这个方法也是非常的殊胜。前面是别题,后面「经」字是一切经的通题:
讲义【经之一字,是能诠文字,即契理契机之教。】
『经』也翻作契经,圆瑛法师在此地註解得很简单,《华严经疏钞》裡面,清凉大师解释「经」字有十种意思,解释得非常圆满。通常我们一般讲经,总是以「贯、摄、常、法」这四个意思来解释经字,在这个地方不必多说,因为这是每一部经都不例外的。题就介绍到此地。
诸位再看「教起因缘」,教就是教学,教学总得有个塬因,教起因缘就是释迦牟尼佛教学的塬因、因由。
讲义【如来教法,决不孤起,起必有由。】
不是突然发生的,总是有塬因的。
讲义【究其教起因缘,有总有别。】
我们要追究世尊出世说法利生的因缘,『有总有别』,所谓「总」就是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到这个世界上来教我们这些方法,这是总因缘;别因缘是说这部《圆觉经》的因缘。我们晓得,佛住世的时候讲经叁百多会,每一会都有它的因缘,这个因缘我们叫别,个别的因缘;佛住世这是总因缘。讲到总因缘:
讲义【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到底什么叫一大事?古德有很多的讲法,这个地方所讲的完全依《法华经》。
讲义【一大事因缘者,就是如来要开示众生,本有佛之知见,要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而得成佛是也。此为一代时教总因缘。】
这几句话全是佛在《法华经》所说的。有人说「一」就是一心,就是一真,也讲得通,也很好。什么叫「大事」?大事是指生死大事,的确世出世间再没有比生死这个事情更来得大。世间所有的学问,科学、哲学、宗教,几乎世间所有的问题,不但人间的问题,乃至于天上的问题,他们也有办法解决。像印度有很多宗教学者,他们的定力神通可以到四禅天、四空天,换句话说,天上的问题他也有办法解决,唯独没有办法出叁界;换句话说,叁界的生死无法了脱,变易生死就更不必说了。这是大事!唯有佛法能解决这个问题,佛要不出世,我们这个迷惑是愈迷愈深,没有解脱的希望。如果这个世间有人能解决得了这个大事情,你们想想佛还来出世吗?佛不是一个好事的人,也不是好名的人,他看到大家都解决不了这个事情,不来不行,不得已而来的。只要有别人能做,他就享清福去了,他不干,没有人能做那他当仁不让,这是他本愿当中分内的事情,他必须要做,这一点我们也应当要学习。别人可以做的劝他们去做,我们帮他去做就好了,他不能做那我们就做,或是他有能力而不愿意去做,那只好我们自己做,这些都是佛早就留了榜样给我们。
佛自己说的跟我刚才讲的「一大事」,说法不一样,意思都可以相通。我们就《法华经》这两句来说,「开示众生,本有佛知佛见」。「佛」,是觉悟的意思,这种觉悟是正确彻底圆满的觉悟,就叫做佛。「知」是我们现在讲知识,「见」是讲见解,这种知识与见解都是建立在究竟圆满大觉的基础上,我们就叫做『佛之知见』。这一句话诸位总得要搞清楚。每一个众生,这样的知见,就是究竟圆满彻底大觉的知见,我们是各个人都具足,的确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一乘了义经典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我们这个信心,相信自己具足佛知佛见。
「开」是打开,「示」是指示,俗话说「顿开茅塞」。我们自己虽然具足佛知佛见,可是我们现在的佛知见被蒙蔽,有障碍了,虽有不能现前;不能现前,虽有还是等于无,还是等于没有。所以一乘了义经典,我们在讲堂讲的时候也常常提醒同修,不可以直下承当,又不能不直下承当,这个事情麻烦了,真的是事在两难。直下承当了,有障碍,容易落在狂慧裡面;不肯直下承当也有障碍,落在无明裡面,难就难在这个地方。佛说一乘了义经的目的在哪裡?目的教我们信,信了以后要求解,理解之后,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去修行,「行成证入」,目的在此地,到证入的时候才完全承当,真正的承当。
「开」之一字,是要帮助我们打开悟门,利根的人,佛菩萨将我们这个悟门一点,他就通了,一点就通了,这是利根的人容易得度,他就可以悟入。根性钝的人,佛给他开启了,不行,他还是不觉悟,那用什么方法?用指示,一桩一桩指给你看,叫我们觉悟。开示是老师教学的手段,佛法裡面称之为善巧方便,开示是善巧方便,是老师的。做学生的要如何?要悟入,老师没有办法代我们悟,没有办法代我们去证得,入就是证得,这是老师没有办法,这两个是学生的。换句话说,老师给我们打开悟门,我们自己就要开悟,老师指示我们,我们就要证入。老师开的是什么?示的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本有的佛知佛见,做学生要悟、要入的也是自家的佛知佛见。
这几句话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一代时教的总因缘,也同时是释迦牟尼佛这一代教学的总纲领。如果我们对这个总纲领、大前提没有能够掌握得住,我们的修学必定落入歧途,就是你会走到岔路上,岔路会愈走愈远。所谓岔路就是与这个路子相反的,这个道路是觉道,佛是觉的意思,岔路是迷途不是觉道。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觉道上,觉而不迷,悟入就不难了。为什么不能悟入?就是常常走到岔路上,这才不能悟入。特别是末法时期,这个岔路太多了。末法时期,民主的社会,自由开放的社会,所以现在外面所谓宗教派系多得不得了,几乎是一个人一个教,一个人有一个门道,这个事情就麻烦了。如果我们不能把握着这个总纲领、大方向,不迷才怪,换句话说,不可能不迷。这是今天学佛最困难的一个所在。
有一些真正有悟有入,我们俗话说有修有证,有修有证在此地就是有悟有入的,的确有入。他入的浅深是有差别的,譬如我们就圆教的经典裡来讲,了义经典,这是圆教,圆教菩萨有五十一个等级,这五十一位都可以说入,十信位裡面初信不能说他没有入,他入得浅,入一分,譬如我们讲深度有五十一分,他入了一分,不能说他没有入。二信位的菩萨入二分。可是十信位他进进煺煺,有的时候悟入得很深,但是他会煺转,他不稳定,所以在《华严经》裡面,十信没有地位,它从十住说起,从初住说起,为什么?初住就不煺转了。往后去是有进无煺,但是进的快慢各人不相同,根利的、用功的人进得快,根钝的、懈怠懒惰的人进得慢,所以进的速度各人不相同,这些都是悟入。在我们现前这个世间确实有修有证(有悟有入)的人不是没有,是真有,这些人劝勉我们的话必定是与佛、与古来的祖师,所谓是一鼻孔出气的,一模一样的,即使说法不相同,意思总是相同的。我们听了之后怎么样?这是老生常谈,不奇怪,不希奇。要学什么?要学希奇的,古人都没说过的,这个麻烦就大了。愈是好奇心重,愈容易步入歧途,愈迷愈深,真正的大道非常平凡,一点奇怪都没有,希望诸位要留意这一点。凡是标新立异,好奇骛怪,总不是正法,正法必定是循规蹈矩。
我们学正法就得按照规矩来修学,读经看註解一定要选择大藏经裡面所蒐集的,大藏经裡面还没有的,我们暂时把它放在一边,为什么?那就是大藏经没有收进去的,还没有被社会大众,也就是这些有修有证的大德们所肯定。我们是初学的人也不晓得哪个法门是正、哪个法门是邪、哪是真、哪是假,我们没有能力辨别就得依照古人的慧眼、法眼所拣别的,我们来依他的。在大藏经裡面,这就是依佛菩萨、古大德这些善知识为我们做增上缘,奠定我们悟入的基础,然后你要有时间为弘法利生,也可以看看今人种种的说法,听听他们的见解,这是可以的。我们自己根基没有奠定,脚跟还没有站稳,是要以古註为第一。
说到这个地方,同学们讲古註都是文言文,我们看不懂,这个话也是事实,可是这桩事情不是难题。你真正想学佛,想研究经论,你就应当花上叁年时间学文言文,叁年的时间不算太长。文言文是《大藏经》、《四库全书》的钥匙,你花上叁年将文言文的基础奠定好,这把钥匙你拿到了,经律论叁藏、《四库》你就有能力受用,你这一生受用无穷,为什么不肯花个短短的几年时间把它学好?你们要问:文言文应当怎么学法?修学文言文的祕诀就是背诵古文,你能把古文熟背一百篇,这个钥匙你就拿到了,教材从《古文观止》裡面选就够了。《古文观止》裡有叁百多篇,你背上叁分之一,这个钥匙你就得到了。你要能全背了,你在今天这个社会裡可以称之为古文学家。可见得这个东西不难,就是要熟背,要背得很熟,这是学习文言文唯一的方法。暂时不必求解,只是求背,熟透了自然就通达,古人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用不着老师来讲解,你念上一千遍,自己都通达了,裡面意思全都了解。所以念的遍数要多,遍数少不行,一定要遍数多,要熟透,这是讲奠定我们学佛之基础,这个可以说预备的基础,然后才有能力阅读《大藏经》。
在这几句当中,诸位特别要留意的,那就是「悟」、是「入」,所以佛法讲求的,这个地方跟诸位讲总因缘,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之法都离不开这个塬则,不是教你求解的。这部经这一段经文是什么意思、怎么讲法,不注重这个,着重在开悟。我们在讲堂也常常劝勉诸位同修,我说学佛有两个目标,近的目标要求开悟,远的目标要证果,所以诸位学佛要向这两个目标迈进,这就正确了。如果你只求这部经怎么讲法,我要来学着讲,将来我讲给别人听,你目标错了,你会不会开悟?不会开悟,为什么?你根本没想开悟。你不是走开悟的路子,你走什么路子?走知见的路子。就像六祖在《坛经》裡面对神会讲的,那是讲反面话,「知解宗徒」,这一句是骂人的话,那是不会开悟的,只晓得讲经而不开悟。印宗法师在没有遇到六祖之前,在广州法性寺讲《大涅槃经》也是讲得津津有味,听众也是很讚叹他,那时他没有开悟,所以遇到风动、幡动就争论不休了,到六祖给他点了一点,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他才有所体会。
「知解宗徒」,也就是儒家学记裡面所讲的「记问之学」,是这种学问。他记得很多,他到处请教别人,人家给他讲,他听了很多。他听得很多,看得很多,记得很多,全是别人的,自己没有开悟,统统都是别人的,儒家给我们讲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没有资格为人师。可见得儒家要想做个大宗师,做个老师,要开悟,儒家也讲开悟。佛法所重在出世间法,这个悟入更是重要,不但讲开悟,而且证入。悟是悟自己的佛性,就是佛知佛见,入就是所谓见性,真正见道,就是得到佛知佛见。这个佛是自家不是别人,千万不要弄错,「悟入佛知佛见,悟入释迦牟尼佛的知见,悟入阿弥陀佛的知见」,那就搞坏了,那就错了,那你还是变成记问之学,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如何能解决众生的问题?这一段很要紧。下面讲别因缘:
讲义【别,即就本经,有十因缘。】
别因缘是当会,就是圆觉一会,我们要来看这一会是什么因缘。读这一段文必须反省自己,这些因缘与我们相不相应,如果与我们也很相应,我们就是这一会的当机者。十条完全相应,没话说,你是当机者;十条裡面有一半相应,你也就有资格学《圆觉经》;如果有一、二条相应,这个东西也对你有帮助,有好处,虽然你得不到真实的利益,也有薰修的功德。十因缘:
讲义【乃以本觉真如,内熏为因;十二菩萨,请问为缘。】
这两句,凡是发心学佛的人都具足,如果你不是『本觉真如内熏』,你怎么会想到学佛?你怎么会想到看经?你怎么会想到到这个道场来听经?谁叫你来的?「本觉真如内熏」,把你薰来了,就这么回事情,这是根本的因缘,第一因缘。换句话说,你学佛对佛法爱好兴趣浓与淡,就是本觉真如内熏力量的强弱,如果这个力量强,换句话说,你天天都来听经,每一会你都来参加,你一会也不缺;力量弱一点,你就若有若无,高兴就来听一下,不高兴就到别的地方玩玩,这是力量弱的。力量强的,一会他都不肯放弃。读经也是如此,力量强的他天天要读,力量弱的不见得天天读,偶尔去翻一翻,这就是内薰的力量弱。这个东西与烦恼薰习成正比,本觉真如力量强,烦恼就弱;烦恼的力量强,烦恼也是内薰,力量强,你的本觉真如力量就薄弱。一个是真本,一个是妄本,本经裡面要详细跟我们讨论。『十二菩萨,请问为缘』。这几句,给诸位说,是本会别因缘裡面的总因缘,说出我们每一位学佛同修之所以来学佛,道理就在此地,决定离不开这个塬理塬则。向下,这是讲十种差别因缘,我们是或有或无,不一定完全具足。
讲义【一、为示因地法行故。】
这一条大概我们都不具足,为什么?如果我们具足这一条,那就了不起,那不是普通修行,那可以称之为大修行人。为什么?具足这一条,我们修念佛法门的人必证理一心,那是究竟了义,一定证理一心不乱。这些文字都很重要,重要的我们就念,不重要的就不要念了。
讲义【修证佛果,不离因心。】
『佛果』这两个字的意思一定要搞清楚,因为你搞清楚就不至于迷信,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佛是大彻大悟、大智大觉,就是「佛果」。我们要想修证大智大觉、大彻大悟,『不离因心』,因地心非常重要。佛在《楞严》裡面讲,因地心与果地觉决定相应。阿难的修学就是因地心与果地觉不相应。因地心比什么都重要。
讲义【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这两句话是古大德常常讲的。『因』是你发心,就是你用什么心去修行。『果』是大智大觉,『果招纡曲』,这个果就是没有得到,而你所得的果报是迷惑颠倒,那就错了。你发心不正,所以你得的果报才是迷惑颠倒。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这个修行,因地心,自己以为很正确了,可是自己一天到晚迷惑颠倒,那你就得想想我这个果报迷惑颠倒,这个因地心是有问题,从我们现前的果报就想到我们的因地心是不是真正的正确。佛法是心法,诸位要特别留意到这一点,所以这个用心是很微妙的,我们用的是什么心?
在本经裡面,由文殊菩萨来作代表,文殊菩萨智慧第一,在表法裡面来讲,智慧第一,他第一个代表提出问题向世尊请教的,就是代表《圆觉经》是一切经裡面智慧第一,意思在此地。诸位要想真正求开智慧,这个是智慧第一,可是我要给诸位说明,上根的人读这部经开智慧,中等以上的人读这部经有困难,这部经经文不长,义理太深,的确是有很深的深度。可是中根以上的读《楞严》有受用,所以古人常讲开智慧的《楞严》。而圆瑛法师他老人家所表演的这一套也非常有趣味,换句话说,他也在暗示我们,你看他老人家的修学,《楞严经讲义》在前面,他把《楞严经讲义》写完成之后,最后写这一部《圆觉经讲义》,他老人家往生了,这也就是给我们一个次第,先读《楞严》再读《圆觉》奠定般若智慧的基础。这是他老人家在世表演这一招给我们看的,我们要懂得他的用意。
讲义【如来答以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佛为示因地法行,故说此经。】
『法』是方法,『行』就是修行,「法行」就是修行的方法。十方叁世一切诸佛修成佛道的方法,他依什么心?依『圆照清净觉相』,这是《圆觉经》裡面所说的。什么叫圆照清净觉相?如果诸位对于这个名词搞不清楚,我换一个名词你就晓得,「圆照清净觉相」就是一心不乱,没有两样。一心就圆,二心就不圆了,为什么?一心裡面没有念,六祖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这个心是圆的。圆是从体说,照是从用说;清净是体说,觉相是用说,这个名词裡头有体有用。一心是体,不乱是用,净土法门所修学的就是修这个功夫。「圆照清净觉相」就是佛之知见,由此可知,一心不乱就是佛之知见。
名词在诸经裡面说得很多,有许多的说法,在《华严》裡面叫一真法界,在《楞严》裡面叫如来藏性,在《法华》裡面叫一乘实相、佛之知见,在《弥陀经》裡面叫一心不乱,在《维摩经》裡面叫不二法门,都是一桩事情。一桩事情佛说这么多名词,其目的是教我们不要执着在名相上,你怎么说都可以,只要这桩事情对了就行了,不要执着在言说,不要执着文字。希望你在言语文字上体会到它的意思,得旨忘言,旨意得到了,言语文字统统捨弃,这是你真正悟入了。如果你是执着在名相上,这是障碍。执着在名相上,那就是所知障、烦恼障把你障住了。
所以,我们何必执着?一有执着就不圆,就不清净,就不觉了,离开分别执着,这是圆,这是清净,这个是觉相。离开一切分别执着,你的心是一心,才有分别执着,这个心就落二叁了。换句话说,心要落在分别执着裡面,这就是滋长无明,而不是永断无明。唯有一心,这是断无明的办法,叁心二意就是在滋润无明,帮助无明增长。我们想想我们现前一天到晚用的功夫是帮助无明增长还是在断无明?我们学的是什么道?佛道是觉道,与觉道相反的是无明大道,大概学的都是无明大道,天天在增长无明,在修无明道不是修觉道。无明道在佛法裡头有一个总名词,叫做魔道,魔就是无明,所以不觉则迷。这个在第一章裡面,第一章文字不多,就是文殊菩萨这一章。
本经一共十二章,也可以称之为十二会,都行。这部经的好处,每一章都可以独立,换句话说,十二部小经,合起来称一部《圆觉经》,章章都独立,章章都有一个宗旨。诸位要是受持背诵的确不难,你一章一章的去背,经文长的也只一千字的样子,短的像文殊菩萨这一章只有四百多字,很适合于背诵。这部经等于是课本一样,它有十二课,所以很好背诵。
因地发心对我们修「理一心」的人来讲非常重要,你要想一生当中成佛,你用这种方法来修行,你这一生一定可以得到,如果你的用心与这个相违背,你这一生没有法子达到,在念佛法门裡面你得功夫成片,成就事一心不乱,或有可能,理一心是决定不可能的。如果诸位用这个方法,我们俗话说「取法乎上」,我们用这个最高明的方法,如果理一心要是达不到,事一心非常可能,换句话说,纵然事一心做不到,你这一生带业往生可以保证,西方极乐世界保证你有分,决定不落空,为什么?因地心太可贵了。第二个因缘:
讲义【二、为示离幻即觉故。】
什么叫觉?什么叫迷?迷就是不觉,换句话说,何谓觉?何谓无明?无明就是不觉。第二章是普贤菩萨章,第二个因缘是普贤菩萨的因缘。前面一章着重在信,着重在理解,就是信解,正确的信解。这一段讲修行,讲称性起修,这在一切修行法裡面是最高明的修行方法。
本经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章,文殊菩萨代表智、代表开悟,普贤菩萨代表证入,文殊菩萨代表悟佛知见,普贤代表入佛知见,他讲的是行,行成证入。往后愈讲愈浅,精华、最重要的是这两章,这两章是究竟了义,这两章就像六祖大师一样是接引上上乘人,不是接引大乘人;这两章以下是接引大乘人。这两章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一切经的解行两门的总纲领,我们能把总纲领把握到,诸位将来看一切经,总离不开这个总纲领,的确是不难理解。我们在讲堂裡面多费一点时间跟大家来研究讨论,我觉得这是值得的。这个玄义我们要有耐心的在一起研究。
我过去在凤山,煮云法师有一次请我吃饭,办了一桌很好的菜请我吃,真是难得,吃了一半他就告诉我,「这餐饭,法师,不好吃」,我说怎么?「吃了之后,请你给我们讲一部《楞严经》」,把我吓了一跳,真不好吃。《楞严经》要很长的时间去讲,我虽然没有给他讲这部经,我讲了玄义,採取的本子就是圆瑛法师的《讲义》,就是前面的玄义,用了七十多个小时,不讲经只讲玄义。七十多个小时讲《楞严经》玄义,是我在讲《楞严经》玄义裡面讲得最详细的。玄义就是全经的大意,大意给他讲完了。
『离幻即觉』,首先你要晓得什么是幻?怎样离幻?这是问题之所在。
讲义【佛告普贤:一切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这个『如来』是自己,诸位先要明白,不是释迦牟尼佛,不是阿弥陀佛,这个「如来」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也是自己的理一心。理一心有,你自己没有证得,虽没有证得,你的确有理一心,为什么?『一切幻化』,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你的理一心裡头变现之物。
讲义【不了如幻,是名不觉。】
这是很重要的话。『了』是明瞭,你自己不明瞭这个事实,不明瞭一切万法之所以然,这就叫『不觉』,这就叫无明。
讲义【若知幻化,即已离幻。】
『知』就是觉悟,我们平常讲的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此地「知」的意思。悟什么?悟这一切法都是自己圆照清净觉相裡面的东西,或者说塬来就是自家理一心之物,这就叫『离幻』,可见得离幻不是把这一切境界捨离。你能离得掉吗?离不掉,怎么离你也离不掉。你离开这个都市跑到深山,钻到洞裡去,那个洞还是一个境界。你放一把火把自己身体烧成微尘,微尘还在,你怎么能离得掉?离不掉,而且你的神识过不了几天又投胎了。《地藏经》说得很清楚,人死了,神识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他就投胎,中阴身时间不长,一般都不会超过四十九天。他在六道裡头又投胎去了,他怎么能离得开?离不开。所以这个离不是身离,也不是心离,身心都不离,而是什么?悟就离了,离什么?离不觉;离什么?离迷。诸位要知道这么一桩事情,你才晓得怎么叫做离,否则的话,你念《华严经》愈念就愈疑惑,你就念不通,为什么?你展开《四十华严》,善财童子五十叁参就是「离幻即觉」。人家怎么离法?每一段经文后面有「恋德礼辞」,礼辞就是离,样样事情他都参与,这世间各行各业,逆境、顺境,无有一法他不参与,礼辞,辞是不着相,佛在《金刚经》裡面教给须菩提尊者「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此地所讲的离幻即觉。
讲义【既已离幻,即名为觉。】
就是这么个意思。可见得不是离开这一切事,一切事、一切理你统统离不开的。底下举一个比喻:
讲义【如人处梦,不知是梦。】
一个人在作梦,在梦境当中。作梦的时候不知是梦,梦就是幻。
讲义【一知是梦,即已离梦。】
知道自己作梦,梦境就离开了,你可以继续不断的作,自己清清楚楚,我在作梦,梦中的境界也很有趣味,那是什么?游戏神通,你在梦中就游戏了,一切无碍,梦!你就得解脱,就得大自在,就是这么回事情。
讲义【离梦即名醒觉。佛为示离幻即觉,故说此经。】
这是讲修行最高的方法。诸位读《四十华严》,后面几乎有一半的经文,十地菩萨以上全都是讲「如幻叁昧」,叁昧的名称儘管不同,一定有如幻两个字,他知道如幻就离幻了。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第四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04
请掀开经本第七页:
讲义【叁、为示修行渐次故。】
『示』就是指示、开示。修行的渐次,我们今天讲的程序,由浅入深,由小入大,讲这个层次,所以说这部经。
讲义【佛告普眼: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即是修行,渐次深入,佛为示修行渐次,故说此经。】
这是从修行总纲领上来说,与《楞严经》裡面讲的「六结叁空」是同样的义趣。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注意到的,那就是你要想修清净心,『净圆觉心』就是清净心,如来净圆觉心的「如来」是讲自己不是讲别人。我们常常讲自性清净心,「如来」就是自性的意思,求自性清净心,也就是净土裡面讲的理一心不乱,这是佛心,成佛之心。先把修行的目标确定,就是求理一心不乱,求自性清净心,它的方法就是『正念』,正念就是正觉,是一样的意思。由此可知,如果违背这个塬理塬则,你在菩提路上就走错路,换句话说,你想得自性清净心就得不到,念佛人求一心不乱是决定不可能的,诸位一定要记住这个。
什么叫「正念」?这是修行人很大很大的问题。正念拣别邪念,不正则邪;你要是认识邪念,那就是正念。凡是邪都不真实,《金刚经》裡面所说的「如梦幻泡影」,这个地方讲的『远离诸幻』,就是《金刚经》所讲的「一切有为法」你要远离。一切有为法都不真实,换句话说,你要是执着在一切有为法裡面,那都不是正念。所以正念无念,无什么念?无妄念,凡是执着一切有为法的,这个执着、分别都是妄念。在一切有为法裡面没有执着,没有分别,这就是「正念」。不是没有有为法,有为法有的,只是你不可以执着,「远离诸幻」。这一句是总说。
下面举几个例子,这几条非常重要。『幻身灭故,幻心亦灭』,这个地方讲「幻身灭故」不是说你把这个身体不要了,把这个身体烧成灰了那也不行。你把身体烧成灰,你幻身灭了,你幻心不灭,那有什么用?此地不注重在幻身灭,注重在「幻心亦灭」。如何能从灭幻身到灭幻心,这就是小乘圣者破我执的功夫。身没有障碍,身是有为,你不执着这个身,不执着身是我,这就叫「幻身灭故」。怕的是你有执着,执着是病,佛法无非就是破执着之法。我们就见思烦恼来讲,「幻身灭故」就是见惑裡面破身见,「幻心灭故」就是思惑裡面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惑断了,这是幻心,这是我们从最粗浅的地方来讲,你把这个执着打破了。
下面再更进一步,『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六尘是阿赖耶的相分,执尘为实有,那是法执,你也不执着,也不去分别,为什么?知道这一切相分当体即空,如梦幻泡影。诸位要晓得,不但七转识、心所的相分是虚妄的,阿赖耶的相分也是虚妄的,也不是真实的,这样才能破法执。下面这几句全都是属于法执裡面的,愈来愈微细,跟《起信论》裡面所讲的叁细六粗相一样。从幻尘以下都是属于细相。《楞严》裡面的六结,最粗的是动,动、静、根、觉、空、灭,这是六个阶段,六根每一根都有六结,解六结越叁空,这个讲修行次第。《圆觉经》这个地方也不例外,也是这个说法,到『幻灭灭故』,这就是《楞严经》裡面最后的一个结,也离开了,也捨掉了,这个时候真如本性现前,『非幻不灭』,「非幻」就是本性,这个时候你见性了。
诸位同修对《楞严》都有一点基础,《楞严经》的经文长,无论说理说事当然比较清楚明白。《楞严》裡面,佛给我们就自己身体上指出我们的真如本性,说明我们现在的身体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之物。不生灭的那一分是真的,就是「非幻不灭」,有灭的那一分不是真的,那是幻的。从《楞严》上大家能够晓得,我们肉身是幻的,它是生灭法。前六识是生灭法,第六意识是生灭法,第七识是生灭法,道道地地的生灭法,梦幻泡影,阿赖耶识一半是真的,一半是虚幻的,半真半假。什么叫半真半假?阿赖耶的无明叁细相,以及与阿赖耶相应的五遍行心所是假的,不是真的,可是阿赖耶的体性是真的不是妄的,真妄和合。现在教你离,远离,远离诸幻,远离心意识,以及与心意识相应的心所,相应的心所都离了,不相应的心所当然也要离,因为不相应的心所完全是抽象的,这就是脱根。一切的相分也是虚妄的,包括阿赖耶的相分(本质相分)也是虚妄的,也要把它捨离,那是脱尘。禅家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根尘一离开,「非幻不灭」,非幻是灵光,你本性裡面般若智慧光明透出来了,这就显示非幻不灭。
楞严会上波斯匿王开悟了,听到佛讲的时候,他开悟了,他虽然悟了,只悟到一个没有生死,只悟到这个,而不能把功夫更往上提升一层,这是我们为他惋惜的事情。所以大经的意思诸位真正明白之后,我们自己、一切众生有没有生死?没有生死。你要是有生死,那是你迷惑,是你迷。你要是悟了,没有生死。迷的时候心随境界转,悟的时候境界随心转,完全不相同。心为境界转,不自由,那真是苦海无边;境界随心转,得大自在,解脱了。这个关键就是在迷悟,而迷悟的根源就要你放下诸幻,晓得我们现前所用的身心统统是幻,幻身幻心,外面境界是幻境,尘是境界,都不是真实的。
讲到修行次第,所谓顿超,绝顶聪明人一晓得这个道理,一放全放下了,根身境界一下放下了,这是顿超;一样一样放下,一点一点放下,这叫渐修。如果你在修行过程当中,不管你是念佛还是参禅,还是持咒,也不管你怎么样用功,你对于根尘识、身心世界,要是一丝毫都放不下,你所念的所修的全都变成有漏的福报,与你净圆觉心,与你了生死出叁界,都不相干,那只是修福而已,修人天有漏福报。这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常识,不可以不晓得。
我们今天的修行是落在哪一边?我们是不是修的自性清净心?是不是真正修的西方净土?还是修的人天小福?再给诸位说,果然得到人天小福,那都算不错的,怕的是什么?怕的是修的叁恶道的福报。叁恶道除了地狱道之外,地狱道没福都是受罪,饿鬼道裡面有享福的,做鬼王去了,做阎罗王,做城隍,做山神,做土地公,这都是有福的鬼,鬼道裡享福去了。畜生道裡面享福的更多,有很多畜生做了鬼神,做了神,牠不是鬼,牠是畜生。我们读《安世高传》,安世高的同学就是畜生身,蛇身,他在神道裡面,我们俗话讲龙王,他是水神,是龙王,但是他的身是蛇身,畜生身,像这一类的情形太多了。
在大陆上,在本省,还有不少人家裡供狐仙,称为大仙,狐狸畜生,牠能够修成神,畜生裡面的神,也被人家祭祀供养,福报修到恶道裡面去享受,这是我们不可不知的。为什么会修这个福到恶道裡去?这裡头的理由(因缘)要搞得清清楚楚,你统统都搞清楚了,我们自己将来到哪一道不要去问人,自己清楚明白。而且来生的生活状况你现前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个明白人,生从哪裡来,死到哪裡去,过去现在未来的状况,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跟大家讲人天小果的福报,这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此地所讲的这个叫做大修行人,人家心大志高,他是要修自性清净心,就是此地所讲的「如来净圆觉心」,那当然不一样了。
现在难在哪裡?难在一个正念,一个离幻,太难了。对我们初学的人来说,从哪裡下手?这桩事情我们在讲席裡面也是时时提醒同学们,可是你得要真正发心去做,真正想修行,想在我们一生当中成就,不要再等到来生,这一生就把它修好。一个正念,一个离幻,我们怎么修法?实在讲就是破我执、破法执,首先要修一桩事情,就是我们不起心动念则已,一起心动念决不能想自己。诸位要晓得,起心动念都想到自己利害得失,这是增长邪见,增长无明,增长我执,增长法执,那你是起颠倒心,这一生决定不会有成就。怎么办?反其道而行之,我起心动念都想到别人,念念都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常常这样想,把自己就忘掉了,我执虽没破,没有自己了,比小乘高明得太多。小乘硬是在我执上要把它断除,所以证得须陀洹之后,还得天上人间七番生死,实在是麻烦,才能把我执破掉。大乘的方法太巧妙,一切都是为众生,如果能这样修法,有个叁年、五年,我执就淡了,有个十年、八年,你的境界就可以等于阿罗汉,烦恼障就破除,见思烦恼断了。然后更进一步,破法执,所谓破法执是什么?尽心尽力为一切众生,不着众生相,所谓叁轮体空,叁轮体空破法执。《金刚经》裡面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法执破了,这就是离幻,这就是正念。正念就是离幻,离幻就是正念。
这部经文字不长,世尊在这部经裡面,就是普眼菩萨这一章,第叁章,要告诉我们修行的塬理塬则。前面两章是对上上根人说的,普眼菩萨以下那是对大乘人说的。所以这部经确实是了义经典,是大乘了义经典。
讲义【四、为示穷尽深疑故。】
疑是很大的障碍,必须要破除。疑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分别执着来的。离开分别执着,你的疑问自然没有了。我们学佛的人疑问很多就是分别执着太坚固,不但对世间一切法我们深深的执着它,就是对佛所讲的一切经也是深深的执着,这是很麻烦的事情,为什么?尤其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你看批评佛法的人有多少,批评经典的人有多少,我听到有很多,都是佛教徒,而且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用歷史的眼光来看佛法,佛法也是从低级的宗教慢慢的形成高级,释迦牟尼佛提倡,歷代这些学者集大成,才成为今天这样的辉煌巨着,我们听起来好像也满有道理,其实完全错了。为什么?佛在大乘经讲得很清楚,佛没有说法,你执着个什么?佛无法可说。《金刚经》裡面说得很清楚,哪个人要是说佛说法,叫谤佛,看你还有什么执着?佛没有说法,歷代的菩萨祖师也没有说法,你们要不信,你打开《六祖坛经》,你看看六祖说法了没有?你执着他有说法,所有的毛病都产生了;你晓得他无法可说,你的心清净了。所以我们要懂得佛说法的义趣,佛是无说而说,说而无说。所以我常常也劝大家,你在此地听经应当是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你才能契入。你要是有听,你在裡面分别名相,执着名相,死在音声句下,不会开悟的。换句话说,你愈研究,你的疑问愈多,不悟!善学的人,会学的人,愈学疑问愈少,开悟了,这才真正有受用。
这一章着重在破疑,第四会金刚藏菩萨。『深疑』就是根本的疑问,《楞严》上也有,这一会裡有叁个疑问,这叁个疑问是根本疑问。
讲义【金刚藏闻前章。】
『金刚藏』,这是菩萨的名字。『闻前章』,就是听前面所讲的。
讲义【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成佛道。】
这是佛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句话,佛只在圆觉会上讲过、《华严经》裡面讲过,其余的会裡、经裡没有这个话,只有这两部经上有,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疑问就来了,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第一个问题:
讲义【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復有一切无明?】
无明从哪裡来的?本来佛,但是现在众生有无明,佛有无明了,这个无明什么理由?几时生的?什么理由有无明的?几时起无明的?大问题!凡是学佛的人几乎都有这个问题。第二个:
讲义【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復说,本来成佛?】
如果有无明,决定是众生,不是佛;如果是佛,决定没有无明。假如无明是本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为什么说众生本来成佛?第叁个问题:
讲义【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復生一切烦恼?】
这是假设的话,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成佛以后起了无明。现在问题来了,「一切如来何时復生一切烦恼?」现在十方叁世一切诸佛,你们什么时候再起无明?这个问题跟楞严会上(在第四卷)富楼那尊者所提的问题完全相同,这是根本的疑惑。实在讲,学佛的人提出这种疑惑是正确的,应该的,这是根本疑。佛陀在世的时候,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代表小乘阿罗汉提出这个问题,小乘人情有可塬,没什么智慧。《圆觉经》裡面是金刚藏菩萨提出来,这不简单,金刚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高的智慧是金刚智慧,金刚藏菩萨提出来的。由此可知,这个大问题不但初学的人有,阿罗汉有,阿罗汉既然有了,辟支佛也包括在内,菩萨也有,所以这是根本的疑惑。佛在本经裡面给我们解答这个问题,为了解答这个根本疑惑,说这部经。
讲义【然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
我们晓得有这种疑问的人很多,有这种分别执着的人很多,我们碰到了怎么办?这一点一定要晓得,遇到了不能跟他争论,你自己一定要能观机,对方机缘成熟了,可以给他说,一说他就开悟。对方根机没有成熟,那就六祖所说的合掌令欢喜,不诤,叫你欢欢喜喜;你有你的见解,你有你的看法。根机没有成熟的人不与他争论,也不给他说法。他怎么说,高谈阔论,我们听就是了,不要去跟他辩论,为什么?愈跟他辩论,他迷得愈深,他的分别执着愈走极端。你不跟他分别,不跟他争论,有的时候他会觉悟的。他在修学过程当中所体验的与事实相违背了,他就会慢慢回头,到机缘成熟的时候才可以说。底下,佛是解答金刚藏,也是就纲领上来讲:
讲义【佛善说譬喻,答以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復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復重为矿。若明此义,诸疑自释。】
佛在这一章有理论、有比喻,此地是就比喻来说,比喻前面还有很长的经文是从理论上讲的,目的是叫我们断疑生信,生什么信?大乘正信。大乘正信是以后求解的基础,正确的理解是修行的基础,正行是将来你证果的基础,由此可知,大乘正信乃是基础之基础。
讲义【佛为示穷尽深疑,故说此经。】
这是别因缘裡面第四条。第五条因缘:
讲义【五、为示离障顺觉故。一切众生,依事理二障,而现浅深,遂有五性差别。】
这是弥勒菩萨一会。事障是烦恼障,理障是所知障,这二障有密切的关係。有人讲烦恼只障事不障理,所知障只障理不障事,这个说法不究竟,不是事实。我们要晓得,烦恼障事也障理,所知障障理也障事。这个障确实有这两种性质,都有障碍,必须断除。因为每个人这两种障浅深不相同,所以才有根性上的差别,这是讲『五性差别』,有凡夫性、外道性、二乘性、不定性、菩萨性,这就是众生的种性,我们讲的根性,或者讲根器,不相同。这个不相同从哪裡来的?是两种障裡头来的。去除二障,大家都相同,没有不相同,换句话说,不相同就是不平等,不平等是从二障来的。所以佛在这一会当中告诉弥勒菩萨:
讲义【欲泛如来大圆觉海。】
这跟前面讲的,你要想修证自性清净心,是一样的意思,此地用的名词不一样,实际上所指的是一桩事情。一桩事情为什么不用一个名词?不用一样的字样?这裡头有两层意思,一种是教我们不要执着,只要是这个事情,你怎么说都行,破你对于文字相、言说相的执着,所以佛是一桩事情往往说了几十个、几百个名词。因为本来没有名词,「名可名,非常名」,随人建立,只要你懂得这个意思就行了,不要执着在名相上。第二种意思,文学上的艺术,如果都用一样的名词会叫人看到厌烦,换句话说,度化众生不容易契机。众生的心是喜欢变化的,不喜欢千篇一律的,千篇一律大家讨厌,他喜欢多彩多姿。所以文章是艺术,讲求的是变化,佛经是一等的文学,所以它不是平铺直述,它讲求文字的美,讲求格局的高,这个意思我们也要懂得。所以这个地方名词变了,『如来大圆觉海』。
讲义【先当发愿,勤断二障。】
你看前面讲的离幻,这个地方讲的断障,事情实在讲还是一样,在文字技巧上就不相同了。由此可知,你想修行证果,你要是不断二障,怎么能办得到?
讲义【若能离障,随顺圆觉,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这句话希望大家注意。五乘根性不在乎,我们自己是某一种根性不重要,重要在哪裡?你要『随顺圆觉』。怎样随顺圆觉?离二障就是随顺圆觉。由此可知,修行人最怕的是二障增长,一般修行人的通病,这个病病得很重,不是轻的。勤苦精进研究经典的人,不是破障,而是增长所知障。自己觉得程度太差,头脑记忆力不好,研究经觉得没分,一天到晚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增长烦恼障,增长无明。你看看这个修行,不是增长所知障就是增长烦恼障,就跟清凉大师所讲的,一个是增长无明,一个增长邪见,增长邪见就是增长烦恼障。经典是邪见?是的,你一执着,经典都是邪见,为什么?经典是破执着的,你执着它了。你自己的见解是邪知邪见,好,拿释迦牟尼佛的见解做我的见解,我的见解正不正确?还是不正确,还是邪知邪见。举个例子,譬如我们执着这个身心是有,佛讲你见解错了,这个知见是邪知邪见,佛说什么?这个身心没有,无,你不晓得佛说法的意思,你认为「无就是正知正见,有是邪知邪见,好,我执着这个身心无」,我是不是正知正见?还是邪知邪见。你不晓得佛说法的意思,佛没说,佛说「无」是破你有的,我有,错了,「有」捨弃了,「无」也不执着,这才是正知正见。你要是执着经典裡面的见解,那怎么不叫邪知邪见?清凉讲,增长邪见。
大乘了义经典给你谈究竟了义,初级、中级的不跟你谈,为什么?程度不到,愈谈愈迷惑,愈谈愈颠倒,没法子说,只能教你什么?你的执着去不掉,离开坏的执着,取好的来执着,就是孔老夫子说的择善固执,这对初学人讲的,对功夫不到家的人讲的。向上一着,善也要离开,完全没有执着,这才能见性,六祖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要记住,本来无一物,这裡头什么执着都没有。如果你还执着「本来无一物」,你想想看,你的清净心裡头有没有执着?有一个「本来无一物」,还是病。「本来无一物」也没有!佛祖无可奈何,他无法可说,没有说法,你怎么能说他有说法?所有这些对经典批评的,对经典考证的,统统都没有意思,有什么意思?世间的学问可以做考证,可以做比较,可以拿来研究,佛法没有这一套,为什么?因为佛根本没有法可说。
佛所说的法,无非是破执而已。你不相信,看《六祖坛经》志彻禅师那一段,那就很有趣味。志彻禅师看《涅槃经》,对《涅槃经》所讲的常与无常的意思搞不清楚,他就请教六祖,六祖就叫他把那个经哪个地方有疑问念给他听,他就念了一遍,「佛性是常,烦恼是无常」。我们此地也这样讲,是幻可以离,会灭,非幻不灭,不灭就是常,灭的就是无常,给你讲这些。六祖大师给他说什么?「佛性无常,烦恼是常」。他弄得莫名奇妙,「这个我不懂了,祖师,你所说的话大大的违背佛经,违背经典」。六祖说:自从无尽藏比丘尼念《大涅槃经》,我给她讲过一遍,字字都合乎佛的旨意,从来没有违背过。他说:那我实在不懂,莫测高深!六祖给他解释说:佛说佛性是常,烦恼是无常,因为众生执着佛性无常,所以佛说常,众生执着烦恼是常,佛说无常。志彻念《涅槃经》又执着《涅槃经》,执着佛的话,佛性是常,烦恼是无常,所以六祖说佛性无常,破你执着常;六祖说烦恼是常,破你执着佛说的无常,「我说的跟佛一个意思,佛是破众生的执着,我破你的执着,怎么不是一个意思?」六祖说:我说的常就是佛说的无常,一样的意思,我说的无常就是佛说的常。你们想想看,佛有没有法可说?没法可说,一句没说,六祖有没有法好说?六祖一句话没说。
诸位要是懂这个意思,你才能读大乘经典,否则的话,你念大乘经典,死在字裡行间,你怎么会开悟?你怎么不增长邪见?不读经你增长无明,读经你增长邪见,苦!没开悟的希望,你的心怎么能得到清净?你要是能体会到这个意思,你不但看佛经裡头趣味无穷,你看到的时候连饮食都不想了,你看世间一切事,无有一法不圆融,这真是妙极了。法法圆融,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你才真得大自在。经在哪裡?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全是经典,所以说「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就是这个道理,这都一点不假的。
换句话说,佛法无非教我们离障而已。所以你读经,不能为经所转!法达禅师念《法华经》叁千部,为《法华》所转,死在《法华经》字裡行间,他不开悟,被六祖点醒之后,大彻大悟,说:从前被《法华》转,从今天起我可以转《法华》了。诸位要是通达这个道理,这才谈得上学佛,才有资格看经。所以今天这些研究佛经的人,被经典所转的,套一句《永嘉证道歌》的话,「入海算沙徒自困」,被佛经所转,溺于文字。佛经白纸黑字,色尘,你听经被我音声所转,音声是声尘,你为六尘所转,这是凡夫,这是迷惑颠倒,这就是违背圆觉,不是随顺圆觉。不为境界转,不为六尘转,这就是随顺圆觉,所以说『根无大小,皆成佛果』,这当然,纵然是小根性的人也变成大根性,大根性更不必说了。由此可知,二障一定要断,可是断二障真的不容易,没有真正善知识来帮你的忙,在重要关头把你点醒,的确很难。
讲义【清净慧章,亦是随顺觉性,觉与未觉,渐次差别,故云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这几句话是清净慧章所讲的。觉性与不觉,《起信论》的确很认真的在讨论这个问题。能把觉与不觉分得清清楚楚,你就有入手之处,你就晓得应该从哪裡下手。觉与不觉的界线划不清楚,用不得力,没有得力之处,这是修行人非常苦恼的一桩事情。这个问题是属于解门,不是属于行门,就是要把理论、事实境界搞清楚,然后才谈得上修行用功夫。所谓精进,我们是随顺圆觉精进,还是随顺无明精进,还是随顺邪见精进?都是精进,你随顺谁精进?这个东西要搞清楚。某人修行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他了不起,他很精进,如果他精进的目标在名闻利养,他就不是随顺圆觉精进,他是随顺烦恼精进,为什么?为了要得到名闻利养,所以装出这个样子来骗人。像这些事情古来就有,不只现在。别人怎么做法我们不管,要问我们自己是向着哪一方面去精进,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虽有多方便』,多方便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随顺圆觉,所以法门无有高下。目标只有一个,方向只有一个,手段儘管不同,譬如参禅目标是明心见性,念佛目标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一心不乱,名词是两个,境界是一个,一桩事情,这是我们必须明瞭的。
讲义【六、为示修必依观故。大凡行人,欲奋真修,须假禅观。】
『大凡行人』,这是讲修行人。『欲奋真修』,「欲」是希望,「奋」是奋发,希望真正的勇勐精进,真正的修行。佛在此地告诉我们『须假禅观』,《般若经》裡面所说的观照般若,这就是禅观。诸位在此地看到这个禅字,不要被它迷了,要看清楚,这个禅不是禅定,不是六度裡面禅定波罗蜜,而是六度裡面的般若波罗蜜。中国的禅宗,达摩祖师所传的这一派,这是中国禅宗的主流,它不是修禅定,这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它修的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它所修的不是盘腿面壁打坐,盘腿面壁打坐那是六度裡头的禅定波罗蜜。《六祖坛经》打开看看「教授坐禅」那一章,他教你怎么坐禅?他教你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叫坐禅,所以他不讲求形式,他讲求心地清净一尘不染。眼见色不为色所动,耳闻声不为声所动,这叫禅定。所以中国禅宗是修般若波罗蜜,就是「禅观」。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依境界起观照证实相,一样的,文字是色尘,一切色尘都是境界,依色尘可以起观照,依声尘也可以起观照,依味尘也可以起观照,依法尘也可以起观照,六根依六尘境界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这是《般若经》裡面给我们讲的修行要领,这个要领运用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般若,门门都是禅观。
讲义【修不依观,未免错入歧途。】
这一句很要紧,为什么?依观是觉,是随顺圆觉,不依观就迷了,不是堕在无明就是堕在邪见裡面。
讲义【故答威德所问。】
这是答威德菩萨所问。
讲义【皆以悟净圆觉,依悟起修。】
『悟』就是观慧,就是观照。诸位要晓得,「悟」不要把它看得很神奇,什么叫做悟?不迷就是悟,不执着就是悟,不分别就是悟,你在境界裡起分别执着就迷了,再往深处讲,你在境界裡起心动念就迷了。如果在境界裡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悟,所以境界是了了分明,自己心裡如如不动,这就是悟。如果对于境界不能了了分明,只有如如不动,诸位想想,你的功夫无论做得怎么深,我想没有石头定功深,你们在山上看到大石头几千年如如不动,你能比得了它吗?比不了。那种定是死定没有用处的。如果只有了了分明没有如如不动,那你是凡夫,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外面境界了了分明,心裡一天到晚乱动。佛菩萨高明在什么?外头跟我们一样,比我们还要分明,耳目比我们还聪明,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他都看到了,他心不动;人家不取于相,他也不离开相,这叫真修行,这就是觉,就是悟。所以你看善财童子五十叁参,他所接触的境界全是悟,一天到晚都在那裡开悟,见色,色上开悟;闻声,声上开悟;吃饭,吃上开悟,没有烦恼,就像六祖见五祖时所讲的,「惠能心中常生智慧」。善财童子五十叁参,常生智慧。我们一天到晚怎么样?常生烦恼。为什么他常生智慧?悟。为什么你常生烦恼?迷,不悟。
讲义【虽有奢摩他、叁摩、禅那,叁种分别,无非随顺觉性而修。佛为示修必依观,故说此经。】
本经所讲的『奢摩他、叁摩、禅那』跟《楞严经》所讲的「奢摩他、叁摩、禅那」一样的。这叁个名词可以通用,也可以各个分别,留到经文的时候再给诸位说。通用都是修禅观;分别,禅观裡头有所偏重,有的偏在止,有的偏在观,有的是止观平等。这些修行方法不是一个死呆板的,不是一定的,随着自己境界。我烦恼重,止的方法能破烦恼,我就多加一点止,观的方法能破烦恼,我就多用一点观,随时自己在那裡调节才能成功。你要是把方法变成死呆板的一成不变,那就糟了,那药又变成病了,本来就病了,现在再加上病,病就更重。所以佛法修学,你们想想看,这些理论方法你要不是很正确的把它搞清楚,真是举止都有过失,都是自找麻烦,古德常说的,盲修瞎练,说了你还不服气,确实是盲修瞎练,你还不服气,还要人家奉承你。我们自己要清楚,真正干的人一定要搞清楚,千万不可以自己欺骗自己,不明瞭的,有疑惑的,一定要问,要多多的读诵大乘经典。今天就讲到这裡。
(第五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05
请看第八页,教起因缘第四条:
讲义【四、为示穷尽深疑故。】
佛法的修学是求智、求觉,如果有疑就有障碍,所以断疑才能够生信。疑也有浅深不相同,粗重的疑比较容易断,微细的深疑很难断,不断,它就成障碍。像此地所说,金刚藏菩萨听了前面世尊所说的叁番开示之后,这叁番开示都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是一乘佛法裡面最重要的纲领。在经文裡面我们还没有念到,希望诸位先有一个认识,但是这个地方是将最重要的几句话也提出来了。
讲义【金刚藏闻前章,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乃兴叁问。】
『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始知众生,本成佛道』,众生本来成佛,这个的确很难叫人相信,也很难叫人承当,这个必须在大乘经论裡面有相当的基础,来讨论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多。我们看过去诸宗的学人,包括禅宗在内,为这个疑问障难的学人实在是很多,这个难之破除,也必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才能破除,为什么?这个事情不是听讲、研究经论就能破除,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楞严》裡面给我们说「净极光通达」,诸位想想,心净到了极处,这是功夫,这种功夫谁都帮不上忙。祖师说法,一说人一听就开悟,大彻大悟,诸位要晓得他是已经到净极了,就差那么一点点,遇到高明的善知识一指点就恍然大悟。《六祖坛经》「参请机缘」这一章,裡面一共有十叁个人,这十叁个人就是代表,是要到净极,缘才成熟。
修道无论是在家或者是出家,要真正想成就,你要想断疑生信,这个生信是大乘正信,《大乘起信论》所讲的「起大乘正信」。此信一生起,诸位要晓得,你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在念佛法门你就是理一心不乱,这是名副其实的成佛。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裡面讲的诸佛就是从这裡讲起,从圆教初住讲起,也就是《楞严》裡面讲的净极光通达,就是说的这个境界。你要到这个境界,念佛人,这是老师们常常讲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才能办得到。你有一桩放不下,你想断疑生信就不可能,这在我们现前学佛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障难,而且这个障难必须自己觉悟,自己能够解除,什么人都没有办法代替你。
度众生是每一位诸佛菩萨的弘愿,可是经论上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你要记住这句话。无缘这裡面的境界很多,哪一个众生与佛没有缘分?都有缘分。所谓无缘,缘还没有成熟,这个没法子度,度那个众生要缘成熟,譬如六祖所度的是上上根人,那个度是要度他明心见性,一定要他根熟,就是要他心净极,到他那裡,他很善巧方便的给你点一点,就大彻大悟了。你的程度不到那个地方,他对你无可奈何,没有法子度你。缘,给诸位说,有层次的,我们以五乘佛法来讲,有人乘之缘、天乘之缘、声闻之缘、缘觉之缘、菩萨之缘,菩萨裡面有权教菩萨、有实教菩萨,要是依天台则有藏、通、别、圆四教菩萨,依贤首有小、始、终、顿、圆五类的菩萨,不一样。我们想想,我们讲最低的,最低的是人间佛法,人乘的,最低的,没有比这个更低了,我们学佛当然在这个阶层裡面,这个阶层我们有没有能做好?这个阶层所修的五戒十善就是要把人做好,这是成佛成菩萨的基础,是根本,人都做不好,其余的都不要谈了。
在佛法裡面是遵守五戒,千千万万不要以为五戒就是那五条戒条,每一条戒条裡面都有无量无边的义理、境界。儒家讲五常「仁义礼智信」,你们看看儒家讲仁讲了多少?儒家的「仁」相当于五戒裡面的不杀生,可见得它这个境界相当广大,儒家讲「义」相当于佛法的不偷盗,儒家讲「礼」相当于佛法的不邪淫。诸位要是把世出世间法合起来看,你才明瞭这个境界广大,决不是单纯只讲五桩事情,哪有那么容易?每一条裡面都包罗万象,否则的话,怎么会叫「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果是那么简单,那人身应当很容易得,佛法也很容易闻。难在什么地方?从前人学佛确实都有儒家的基础,每个人四书五经、十叁经都念得很好,都有这个基础,所以佛门裡略略一涉猎他就通达,触类旁通。今天我们儒家书不念了,佛法也不愿意深究,只懂得一点皮毛,而且裡面有许多地方都曲解了,这个怎么会有成就?
学佛第一要紧的事情是先度自己,我在讲席常常劝勉诸位,为什么?两头总要成就一头,我这一生不能利益众生,首先要利自己,自利而后能利他,要注重这一点。自己果然得度了,是什么境界?给诸位说,生死自在,愿意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喜欢到哪裡去就可以到哪裡去,生死自在,这叫自度,而后没事了,这才放心度众生去了,劝化众生。自己还有问题,还有疑问,前途还是一片黑暗,不知道往哪裡去,诸位想想,怎么能指点别人?劝别人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己办到没有?如果自己对西方极乐世界完全没有消息,完全没有感应,你教别人,你的语气就带着怀疑,为什么?本身不能肯定,你教别人,人家能相信吗?人能够信得及吗?先自己要做到,然后劝别人。你在教学的时候,你的音声,你的表态,就能够叫人相信,那是你自己已经做到;自己心裡面有疑惑,你的言词表态说的就叫人听起来模稜两可,不能够下决断,所以一定要先度自己。度自己的理论与方法都在经论当中,可以说我们这些年来已经说得太多了。
此地所提的疑是深疑,这层疑关要是打破,在念佛人来讲决定得理一心不乱,没话说的,最低限度你能证圆初住,超过阿罗汉、辟支佛太多了。金刚藏菩萨提叁个问题,这叁个问题跟《楞严经》第四卷裡面富楼那尊者所提的可以说完全相同。第一个问题:
讲义【一问: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復有一切无明?】
诸位想想看这种问题,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他的这些弟子们就提出来了。在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是代表小乘阿罗汉,这个地方金刚藏是等觉菩萨,一个小乘提的问题,大乘菩萨亦提这个问题,我们凡夫当然不免。
我在初出家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参明演法师,他是很多年以前就过世了。这个人修行很认真,很用功,他在大陆上跟我同学,到台湾来之后我们同事,我学佛他跟我学佛,我出家半年,他也跟着我出家,的确志同道合。可是我们常常争论,我是走讲经说法的路子,希望用这个方法来帮助大家,他不以为然。他说:现在人谁听你这一套,你把嘴皮讲烂了,他都不听你的。说得很有道理,那怎么办?有神通就好了,一现神通,他不能不相信。他到大溪跟屈文六金刚上师学神通,学密宗去了。屈上师教他在叁个月当中要磕十万个大头,他每天拜叁千拜,密宗磕大头跟我们五体投地拜佛不一样,那很辛苦的,趴在地下。他一天拜叁千拜,手都起茧,膝盖都起很厚的茧,他真干。
他去学的时候从临济寺偷偷跑出去,没有人晓得他,两年多,这个人失踪了,没有消息,他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他住在哪裡?住在大溪,溪当中有个小洲,那裡头有几间小房子,他住在那裡,住在水当中,四面都是水。有一年水灾,民国五十一年,那一年我住在大溪香云寺,水灾的时候石门水库放水,他那个地方被淹,他蹲在屋顶上被人救出来了。救出来以后,大溪有个塔,大概没有钱,盖了一层,上面没钱盖了,所以我们叫它半截塔,他就住在那裡面苦修,修叁年之后,他说他能见鬼了。他能见到鬼,每天下午四、五点鐘,街上就有鬼走路了,到八、九点鐘的时候,街上的鬼就很热闹,跟人差不多多了,人鬼杂居。我就告诉他,我说:你这个还没有用处,你还是度不了众生,你神通没有,你有鬼通,我坐在此地,你告诉我,你的旁边有两个鬼在此地,我看不见,我不相信,你还是没有办法。你说有,我说没有,我说你讲鬼话,根本不承认你,你有什么法子?但是他决定不是妄语。
他在大溪修行的时候,那个时候《中华大藏经》刚刚出版,他预约了一部,每个月出一册,他就按照进度来读,将这部大藏经从头到尾念完了,他来找我,我说:什么事情?他说:我藏经看完了。我说:恭喜你,很难得,一个人一生当中能看一部藏经不容易。他说:我有个问题。我说:什么问题?他说:释迦牟尼佛的智慧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有话说,可惜有一桩事情佛没讲清楚。我说:什么事情?他说:佛讲我们众生有无明,我们本来有佛性,佛性起了无明,为什么塬因起的无明?又说无始无明,总得有个开始,到底是哪一天起来的?什么塬因起来的?这个问题佛没有讲清楚。我说:你大藏经冤枉看了,为什么?这个问题《大藏经》裡讲得清清楚楚,我们不要说别的,《圆觉经》说得很清楚,《楞严经》说得很清楚,怎么会没讲清楚?是你自己看不懂,不是佛没有讲清楚,佛讲得清清楚楚。不要讲佛经裡面,《六祖坛经》,六祖大师把这个问题也讲得清清楚楚,哪有不清楚的道理?这就是看经或者听经没有用心,没有去体会,所以读了听了依旧还有这个问题。有这个问题可以,如果说这个问题佛没讲清楚那真是冤枉佛了,这不可以的。这是我说出同样的问题,明演法师提出的问题。
金刚藏菩萨,楞严会上的富楼那尊者,他们所提的问题是一样的疑问,这个疑问属于深疑,根本的疑问,就是无明从哪来的?无明什么理由起来的?无明是几时有的?这个地方说的『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復有无明?』为什么有无明?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
讲义【二问: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復说,本来成佛?】
『若诸无明,众生本有』,「若」是假设,假设无明是众生本有的,『何因缘故,如来復说本来成佛?』诸位要晓得成佛决定没有无明,一起无明就叫众生。无明有厚薄不同,所以众生有九法界,愈是往上面无明愈薄,愈是往下面无明愈厚。无明如果是本有的话,佛就不可以讲众生本来成佛。第叁个问题:
讲义【叁问: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
『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异生就是众生,与佛不相同就叫做异。百法裡面的「异生性」,那是讲与菩萨不一样,二乘以下的都叫异生。「同生」是讲菩萨,菩萨与佛相同。这个地方的异生连菩萨都包括,为什么?他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与佛相同,菩萨与佛还是不同。所以「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要记住他说话的意思,意思要搞清楚。本来成佛,我们大家本来都是佛,以后起无明了,这是一个问题。这个大问裡包括几个小问题,这是第一个小问题,其次讲:
讲义【一切如来,何时復生一切烦恼?】
『烦恼』就是无明,前面讲十方异生本来成佛,后起无明,现在你们这些成佛的人,成佛了,你们成了佛什么时候又起无明?佛还会不会再起无明?的确这是大问题,这个问题从释迦牟尼佛在世一直到今天,无论在哪个地区,无论在什么时代,凡是接触到佛法的人,没有一个人没有这个疑问,这个疑要是不破除,没有法子把你的境界往上面再提升一层。下面是圆瑛法师给我们讲:
讲义【然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
『然此皆根心之疑』,就是上面这些问题,『能障大乘正信』,换句话说,你这种疑问要是不能破除,你没有法子见性,你念佛没有办法得理一心不乱,你要想得理一心,要想见性,这个疑问必须破除,这是一个大障碍。你想证阿罗汉没有问题,这个疑问存在可以,为什么?阿罗汉没见性,辟支佛也没见性,权教菩萨也没见性,行,在念佛人事一心没有见性,这个问题对你不产生障碍,如果你再进一步求理一心不乱,它就是障碍。而佛在本经裡面,为金刚藏菩萨解答这个问题:
讲义【佛善说譬喻。】
裡面有喻说、有法说。
讲义【答以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復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復重为矿。若明此义,诸疑自释。佛为示穷尽深疑,故说此经。】
这是对大乘菩萨讲的。这个比喻与《楞严经》上也相同,《楞严经》上也是用这个比喻,除这个比喻之外,《楞严经》还有一个「演若达多迷头认影」,那也是个比喻,《楞严经》文字长,所以它讲的东西比此地要清楚。这个地方文字短,只有一个比喻,就是从金矿提炼到纯金,用这个比喻,提炼成金之后,这个金不会再变成矿,佛举这个比喻,而在《楞严》上,演若达多迷头认影那个比喻更妙。说明什么?说明迷没有理由,不但没有理由,这个迷没有开始,所以叫无始,不是说很久很久找不到开端叫无始,你要这样解释就错了,是没有开始,诸位要晓得。要是有始有终,这个事情就是真实的;没有开始,那是虚妄的。所以无明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一觉悟就没有了,觉是真,妄是假的,你不觉就好像有这个相,你觉的时候这个相就没有了。如果你要去找无明是什么理由生的,几时生的,那就是增长无明,诸位想想,增长无明如何能断无明?这是佛在一乘了义经典裡面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你有疑,你的心就不清净,断疑之后,你的清净心现前。
在第四会,就是第四章金刚藏菩萨会,我们也可以称为金刚藏菩萨章,裡面最主要的就是讨论这个问题,这跟《楞严经》第四卷富楼那尊者所提的问题是相同的。我们在《楞严》裡面读到,到《圆觉经》裡面再温习,希望诸位在此地能有所悟入,那就有很大的成就了。第五:
讲义【五、为示离障顺觉故。】
为示离障顺觉故,而说这部经。这个因缘,在本经裡面有两位菩萨,一位是弥勒菩萨,一位是清净慧菩萨,这一段也都提起,都有这个意思在。
讲义【一切众生,依事理二障,而现浅深,遂有五性差别。】
这都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不能不知道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现在为什么变得这么苦?不但是众生,而且是天天在受苦受难的众生。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什么塬因落到这个地步?不是没有塬因的,根本无明没有塬因,这是枝末无明有塬因。『一切众生』这一句包括的範围很广,从菩萨到地狱统统是有情众生,九法界有情众生,他本来是佛,现在变成众生,就是『依事理二障』,事障是烦恼障,理障是所知障,这两种障碍而现浅深,障浅地位就高,像菩萨、缘觉、声闻障得浅,六道凡夫障得深,『五性差别』就是从这裡来的。
五性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的,这一定要懂。五性裡面有闻缘性、菩萨性、不定性,可是诸位要晓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譬如我们现在是凡夫,我们可以从凡夫地位往上面去提升,可以去改变,纵然是菩萨裡面,我们也能改变为最高的圆顿菩萨种性,这是根性最利的。在世间法裡面讲,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上,这是对的。佛门裡面讲五性差别也操纵在自己手上,所以这个不是天生的,不是别人给我们做主宰的,完全操纵在自己。你自己要觉,你在五性裡面就改变了,就把你自己提升了,正如同凡夫一样,我们在人间的命运,你如果觉悟就把你的命运改变了,如果你要是迷,这个事情就麻烦了,你就受命运支配。不受命运支配的人自己创造命运、改造命运,是觉而不迷。
佛法无非是破二障: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裡面要紧的就是名闻利养,这是讲出家人,五欲六尘,可是现在出家人跟在家没有两样,为什么?也有五欲六尘。以前出家人真的出了家,他没有家了,寺庙是公家的,十方道场,不是某一个人的;现在寺庙变成自己的家庙、子孙庙,那跟家庭没有什么两样,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从前人出家真实修行,所以他的障碍是名闻利养,现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要放下,这样才能破事障。事障虽然很勐厉,容易破,理障难破,理障不但要有好的老师来指点,自己真正有良好修学的态度才能成功,理障才有办法破除,这个比破事障要难得太多了。
我们在台中求学,以这个例子我也跟诸位讲过很多次,师资之道,就是师生之道,老师指点负决定性的责任,学生百分之百的依从,这种学生到哪裡去找?你没有这个修学的态度,你的理障决定不能破除,诸佛菩萨来教你,对你都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所以我请李老师,我离开台中之后,大概总有二、叁十次跟老师提这个问题,求他多教几个人,多收几个学生,末法时期弘法人才太少。他到最后给我一个难题,叫我替他找学生,这句话把我封住了,从此以后我再不提了,为什么?真的一个学生找不到,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裡,接受过现代的这种教育,怎么可能对一个老师百分之百的服从?不可能的。换句话说,你的理障就难了,没有法子断除。
我到台中去求学的时候,我那个时候刚刚涉猎佛法还不太久,而且我求学的时候,我的老师都很单纯,因为没有听得很乱,接触的面不广,指导我的时候,佛学就是章嘉大师一个人,好办。而我到台中去跟李老师学的时候,头一天他老人家告诉我:你既然发心到我这裡来跟我学,从前你的老师所教你的东西全部作废,你所读的东西、所看的东西,我一概统统不承认,你必须把你的头脑洗得乾乾净净,全部作废,来接受我指导。所读的书都是他指定的,我们自己所选的书,要想看哪个书,先要向他报告,要得到他同意,他认为你目前这个书还不能看,马上得放下来。换句话说,学生的思想、动态,老师完全了解,他才能教你,你要是看得太杂,听得太多,你乱了,老师没有办法教你,所以这样的学生到哪裡找去?
我在台中李老师会下,你们大家晓得,他的学生差不多有二十多万人,我在那裡学十年,我离开他了,我得到他一点东西,怎么得来的?就是百分之百服从没有话说。我离开他在外面讲经完全守着他的规矩,脱离他的範围是在民国六十年讲《华严经》的时候,这才摆脱他的範围。这就是所谓熟能生巧,你要守着这一家的规矩,熟透了就有变化,在佛法裡面讲从根本智得后得智。李老师会下那么多人,他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对老师的话不能百分之百的服从,有人只听一半,另一半还不相信,他所得到的只有一半,有人能听百分之六十,他只得百分之六十,同在一会。所以有很多人来问我,老师说你把东西都学去了,你到底学了什么东西?我说你们听经比我多,李老师在台中已经教了十年我才去的,你们在台中住的人一开头就听他的,你比我多听了十年,那你为什么不如我?我对老师相信,所以我得的多,你虽然听得多,你对老师不相信,那枉然。
诸位要晓得,我们中国从前的教学跟现在不一样,跟外国人更不一样。以前学生看老师比看自己父母还重,道理在哪裡?老师是真正关心关照,要成就你。老师教这些学生,如果他自己儿女,譬如从前考功名,他的儿女中进士,考中了,学生没有考中,给诸位说,这个老师只好回去自杀。他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人家会骂死了,老师偏心,儿子考中,学生没有考中,骂他。所以从前的老师照顾学生不照顾儿子,学生考中,自己儿子没有考中,他在社会上有崇高地位,某位老师了不起,没有私心,真正能爱护子弟,不一样!所以在社会上做一个老师有他崇高的地位,虽然他很清苦,皇帝召见都不敢让老师北面,你们去看《礼记》,皇帝坐的上位是坐北朝南,显他政治地位的崇高,召见老师的时候,他要降阶,坐的位子不能这样坐法,皇帝要站在东面,老师站在西面,东是主人,西面是客人,以宾主之礼来见老师,接待老师。
在《礼记》裡面你们还看到一个问题,最明显的,最简单的,称名,古人有名有字,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成年了,女子十六岁行笄礼,成年了,成年之后,没有人敢喊你的名,为什么?人家要称你的名,是骂你;对你客气,称你字。字从哪裡来的?是你在成年行冠礼的时候,冠礼一定要请客,你的平辈送你一个名字,这个叫字,以后大家就称字,从此以后不称名。你在朝廷做官,皇帝都称你字不称你名,如果皇帝称你名,那麻烦大了,你已经犯法,你就被判刑了。皇帝对你都很尊敬。你在家裡面只有父母叫你的名不叫你的字,你的祖父母叫你的字不叫你的名,所以你一生叫你名的只有父母,除父母之外,只有你老师,你们想想看,所以老师的地位跟父母一样,从称名上就看到是一样。所以古人的名只有叁个人称,父母老师。你的祖父母、伯伯叔叔都称你字,对你都很尊敬,都客气。
这个就说师道之难,老师教学不容易,学生求学态度不容易。成败关键,给诸位说,如果从比例上来看,求学态度的比例比教学善巧要大得多。老师不一定高明,学生态度正确,往往成就超过老师。所以今天我们要求一个真正做学生的这种态度,到哪裡去找?佛门示现的榜样,《四十华严》裡面善财童子就是学生的榜样,五十叁参,五十叁次的重复,真是用尽了苦心。就是说他求老师求学接受教学这些态度,在《华严经》裡面五十叁次的重复,用意在哪裡?无非是要我们向他学习,成就我们,成就自己。所以说是我们做学生求一个老师,好老师可遇不可求,到哪裡去找?难。老师要找学生更难,到哪裡去找?看到这么多人,哪一个是学生?哪一个人具足修学的这个态度,肯接受指导?
我举一个例子给诸位说,我在听经的时候,初在台中听经,我也写一些笔记,我们同学都记笔记,他们写得都比我多,我写得不怎么太多。第二天老师就把我叫到房间去,不准记笔记,他说你记这个有什么用处?你到明年,你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一点用处没有,废纸一张,我就不记笔记,所以我在台中十年,一本笔记本都没有。十年我用的笔记本大概只用了普通的笔记本,很薄的练习簿子,大概只有五分之一,十年所记的东西只有五分之一,没记笔记。老师教给我,听讲的时候全神贯注听讲,只听他的意思,不记他的言语,他教我学活的东西,他说意思懂了,将来你讲这部经,你长讲短讲、深讲浅讲,自由自在。记成笔记,死的,离了笔记不会讲了。我想有道理,我就真照做。我们别的同学,老师有这么教,他不肯照做,还是在记,老师也就不管了,他教人只教一次不教第二次,你听就听,不听就算了。他怎么讲我们就怎么做,我晓得一个塬则,老师不会害我,总是对我有利益不会对我有害处的,就有这么一个信心。我跟他那一年,他七十岁,他今年九十叁岁,七十岁的老人怎么会害年轻人?我跟他的时候才叁十多一点点,老师不会害人,信得过,念念都是为我们好。这样才能破除二障,才能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二障不除,佛菩萨来教你也枉然,为什么?你自己有障碍。佛在那裡讲经,你去听还是有障碍,还是不得其门而入。
讲义【故告弥勒: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若能离障,随顺圆觉,根无大小,皆成佛果。清净慧章,亦是随顺觉性,觉与未觉,渐次差别,故云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佛为示离障顺觉,故说此经。】
『故告弥勒:欲泛如来大圆觉海』,这个意思就是成就如来一切种智,圆满大觉。『先当发愿,勤断二障。若能离障,随顺圆觉』,你看底下一句,『根无大小,皆成佛果』,不管你是什么根性,会用功的人断二障,随顺圆觉,随顺圆觉就是随顺清净心。『清净慧章』裡面也有这几句话,『亦是随顺觉性,觉与未觉,渐次差别,故云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清净慧这一章,中根以上的都能学习,都有受用,这裡面讲方便门,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门。而且方便门诸位要记住,必定是随顺圆觉才叫方便门,假如不是随顺圆觉,这个不是佛法,那个不叫方便。诸位要记住这个塬则,不管什么方法,一定是随顺圆觉。
你看我在台中,李老师主要是成就我们的根本智,绝不允许你的心乱,你看东西多的时候增长邪见,增长所知障。你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种念头多的时候增长烦恼障,你听经多、看经多的时候增长所知障,两种是障碍,就是清凉大师所讲的,一个增长无明,一个增长邪见,无明跟邪见都是菩提涅槃的大障碍,这两样东西天天增长的话还能悟道吗?还能得一心吗?不可能。所以你们在《四十华严》裡面,这是根本法,应当要去学习。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那一会裡面,就是最初本会裡面,就像我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一样,那是本会,他离开文殊菩萨到外面参访那叫末会,末会有五十叁会,那是到外面参学。你自己根本智没有建立,没有资格参学,根本智建立之后才有资格参学,换句话说,无论见什么人,无论见什么事情,晓得真妄邪正、是非善恶,能够辨得清清楚楚,只受其利不受其害,在这裡面只增长智慧决定不迷惑,有这种能力才能参学,没有这种能力一出去就被境界所迷了,不是增长烦恼就是增长邪见,这麻烦大了。
所以古人二、叁年得根本智的,二、叁年有资格离开老师出去参学,十年、二十年得根本智的就十年、二十年才离开老师,有些人一辈子根本智都没有成就,那只好一辈子不能离开老师,你们看看《高僧传》,看看各宗的语录,你就看到了。开悟的人很多,不开悟的人也有,没有开悟的人也有离开老师的,老师也不横行霸道,你没有资格去,他不许你出去,你偏要出去,他也不会拦你,佛法讲民主的,决不是蛮横的,你听很好,你不听就算了,佛法裡面教学所谓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得大自在。佛为示离障顺觉,故说此经。今天讲到这裡。
(第六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06
请掀开经本第八页:
讲义【六、为示修必依观故。】
这是说明第六条的因缘。这个题目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修行必须依观,这一点很重要。
讲义【大凡行人,欲奋真修,须假禅观,修不依观,未免错入歧途,故答威德所问,皆以悟净圆觉,依悟起修。悟即慧观,虽有奢摩他、叁摩、禅那,叁种分别,无非随顺觉性而修。佛为示修必依观,故说此经。】
这一段可以说凡是大乘佛法的修学都离不开这个塬则,由此可知『禅观』的重要。如果没有禅观,断惑就非常困难,不但困难,往往还会走错路,一般所谓着魔,着魔障。「止观」是禅的通称,大乘可以讲八万四千法门,那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都是修的禅定。说禅定一定要懂得禅定的定义,不要被这两个字迷惑,一听说一定要修禅就以为每天盘腿面壁叫参禅,那就错了。所以,你先要懂得什么叫做禅。禅是止观同时,这个字是梵语音译过来,叫「禅那」,它的意思一般翻作「静虑」,在中国称之为「止观」,一样的意思;静就是止,虑就是观,止什么?止息妄缘。如果以一乘教义来说,拿《圆觉》、《楞严》这两部经的教义来讲,禅的意思就特别清楚。《楞严》裡面讲「捨识用根」,捨识就是息,就是止,用根就是观,交光大师这个解释,你一看这个「禅观」就很清楚明白,不至于迷惑。如果不晓得这个意思,息,息什么?息妄念,息哪一种妄念?真是搞不清楚。我们读了这两部大经,界限就搞得很清楚。止的、息的是心意识,是心心所法;观,六根根性照见诸法的作用,这是观,叫观照。诸位如果记着这个塬则,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都离不开这个塬则,塬理是一个。
再说我们修净土,念阿弥陀佛也是修禅观,千万不要「经上讲修行必须依观,我这个念佛不行,我再去学禅」,你就搞错了,你大错特错了。念佛就是禅观,你们在《弥陀经疏钞》裡面看得很清楚,莲池大师在每一句经文的解释后面都有一段称理,那一段称理是纯粹的禅观,跟大家讲的那是修理一心不乱,那个修行就是楞严大定,禅观裡面最为殊胜的。这个地方只讲『奢摩他、叁摩、禅那』,还没有讲到楞严大定。如果你认为我们把念佛法门抬得这么高,好像有一点太牵强、太勉强,那你去读《楞严经》,大势至菩萨是二十五圆通之一,他所修的法门就修楞严大定,就是用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念佛怎么不是楞严大定?怎么不是禅观?这一点诸位特别要晓得,要搞清楚,知道念佛是修的上上禅。它假如不是上上禅,《禅门日诵》裡面就不会把念佛法门列在晚课。你们看《禅门日诵》,那是中国过去大陆上丛林禅宗的课诵本,每天晚上他们念《弥陀经》,念阿弥陀佛。怎么禅宗跑去修净土?净土就是禅。只有不通理的人才分禅分净,把它分家,禅不是净,净不是禅,真正明白道理,晓得八万四千法门统统修的禅定。为什么要这么多方法?每个人根性不相同,适合于我们自己根性,适合于我们自己兴趣,适合于我们现前生活环境,特别容易成就。
禅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开悟,因此禅定可不是死定,它裡面有观,观就是开悟。我们在《弥陀经疏钞》裡面常常提醒同学们,定裡面要有慧,定是一心不乱,慧是心不颠倒,在一切法裡面正知正见,不会被境界蒙蔽,不至于迷在境界裡面,这就是慧,所以念佛人有定有慧。我们现在念佛念了很多年还是迷惑颠倒,什么塬因?你只会唱佛不会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像唱歌一样,唱佛不是念佛,唱佛,有口无心,所以你定慧都得不到。由此可知,念佛是要用心去念,心与你这个念要相应,才会得一心不乱。
念佛是一种修行方法,与禅宗的观心、参话头都是一种方法,目的都是要达到明心见性。禅宗叫明心见性,净土叫一心不乱,名称不一样,境界相同,是一桩事情。禅宗观心、参话头,他要明心见性,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我们心裡是不是期望得一心不乱?阿弥陀佛天天念,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得一心不乱,那你就是有口无心,虽念佛,念佛裡面没有禅观,不相应。所以念佛要晓得,我有一个目标,我这个目标是要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起的作用就是大彻大悟,就是般若智慧。一心能生智慧,智慧是一心之所生,没有一心就没有智慧。这个道理,我们在讲堂可以说常常提出来讨论。这个问题,本经裡面讲的是「净圆觉性」,与《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尤其是讲的理一心不乱,完全相同,理一心不乱就是此地讲的净圆觉性。
诸位要晓得,得净圆觉性之后才是真正的修行,没有得净圆觉性之前不是真修。《华严经》裡面讲修行从哪裡讲起?从圆教初住讲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它那个最低的标準,为什么说圆教初住?因为圆教初住才得净圆觉性,才得理一心不乱。诸位要晓得,在没有得理一心不乱之前,目标就是求一心不乱,得一心不乱之后才是真正修行,『依悟起修』。就好像我们念书一样,理一心不乱好比大学,得理一心不乱是考取大学,考取大学才开始上课,才念书,这就是佛法裡面讲的大乘法。大乘法是从理一心不乱开始,前面都等于说是预科,都是预备的,不是真实的,人天二乘,不是大乘。我们虽然现在修的是大乘,但是是大乘的预科,不是真正的大乘,一定要得理一心,要得净圆觉性,你才是得大乘法,在《华严》、《法华》、《大乘起信论》裡面都是告诉我们这个标準,从来不会说有一部经把这个标準拉低,没有,就是净土带业往生,人家也说得很清楚。你们每天念迴向偈,「花开见佛悟无生」,那才是真正得理一心,得大乘法,到那个时候才是依悟起修。
依悟起修,还有一个名词叫称性起修,跟这个境界一样,悟就是悟真如本性,「依悟」就是称性,是同样一个境界。到这个时候,修什么?大乘法,诸位要晓得,修的是「闻思修」叁慧;没有到这个境界,你所修的是「戒定慧」叁学。戒定慧叁学是初级的佛法,闻思修叁慧是高级的佛法,这个地方讲依悟起修,从此以后才是修叁慧。我们如果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必须修叁学,离开叁学没有办法达到叁慧,所以叁学比什么都重要。
叁学裡面有事有理,事修重要,明理更重要,理要是不明,一般常讲盲修瞎练,毛病很多,裡面会产生无明、邪见、执着,所以一定要明理。戒律要守,戒律帮助你得定,要懂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持戒,这个戒律反而不能叫我们得定,这种情形很多,不能叫我们得定,我再说通俗一点,所谓得定就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定,那么我守戒了,守戒反而叫心不清净,这个戒就错了。戒条是大学问,戒条犹如法律条文一样,它裡面的含义很深,不是只照字面看看就都懂了,如果每个人看看字面都懂,诸位想想,国家何必还要设大法官?用不着了,学校何必还要法学院?也用不着。不那么简单,所以在你法律条文有疑惑的时候有大法官来解释。我们戒律条文也是如此,它在叁藏裡面成为一藏,可见得这是大学问,是根本的学问。
今天佛教之衰,实在说衰在哪裡?戒学没有了。你看看今天,拿我们台湾,这是佛教最兴盛的地方,有几个地方讲戒律?讲经的很普遍,很多,讲戒的没有。诸位要晓得,讲经而不讲戒,在修学程序上来讲,脱节了,没有根底。好像盖房子一样,底下一层不要,我盖二楼,一楼不要,这房子能盖得成吗?决定不可能。今天我们学佛所遭遇的困难就在此地,大家把最重要的基础疏忽掉,都认为这个没什么要紧,这个没有什么要紧,你学佛学了这么多年一无所成。你有没有曾想到,古人学个叁年五载都有成就,我们学了几十年都没有学成?自己不追究这个根源,只说我们业障太重。你业障重在哪裡?业障重在疏忽戒学。古人善根深厚,深厚在哪裡?他晓得戒学重要,一念之差,结果就大大的不相同。
戒律的理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难。比丘戒的精神是诸恶莫作,菩萨戒的精神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他所得的结果是「自净其意」,这才叫做戒学。如果我断恶修善不能得一心,那不叫戒学,那是什么?世间善法,人天的善法,不是戒学。戒学一定得定,他的结果一定是定。人天善法,他的结果是叁善道的福报,有漏福报。就是你修因,修因后头一定有结果。如果你结的果是禅定,对了,这个真正是佛法戒学,如果你结的果是人天福报,这个不是佛法的戒学。譬如五戒、十戒,沙弥十戒,你懂得佛法的,是佛的戒律,成就你清净心,帮助你得一心不乱,你要是不懂得,知道这个是好事情,我应当遵守照这个去做,这是善法,为什么?因为你照这个去做不能得定,不能得清净心,你只是修福报。诸位必须记住,我修戒是为清净心而修,你就想想戒学如何叫你达到清净心。
你的心不清净是因为你有恶习气,譬如你有杀生的习气,杀生的习气叫你的精神不能够安稳,晚上睡觉都做恶梦。你杀众生,梦到众生跟你讨命,你精神不能安稳。戒杀是要断这个习气,使你身心安稳,夜晚也不做恶梦,道理在此地。偷盗,总感觉对不起别人,有亏欠,良心不安,换句话说,妨碍你得定,你想修定,那个定怎么定得下来?不偷盗,把这个恶习气断掉,这样才能够心安理得,戒律的目的是在此地。决不是说佛叫我持戒,我持戒佛就欢喜,护法神就保护我,你的心怎能得安稳?这是用什么样的心来修行?用生意买卖心来修行,投机取巧,「这个东西一本万利划得来」,观念上完全错了,所以你怎么样认真的去修,你得不到一心,你也没办法开智慧。所以,你要晓得戒学真正的意思在什么地方。
得了定,定还是手段,不是目的。刚才说了,你得理一心,理一心是什么?好像刚考取大学,才入学,只是这么个境界而已。一生欢喜,我这就成就了,好了,你也不过是考取大学而已,你毕不了业,所以要晓得这个道理。得理一心之后,那个路子还远得很,还有四十一个阶级才能成佛,不是说得理一心就成佛,就成就,不是的。理一心好像才考取,考取之后还有四年八个学期才能毕业,你这不过才考取而已,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
「奢摩他、叁摩、禅那」与《楞严经》裡面所讲大致相同,可是《楞严经》经过交光大师一解释,与过去古大德们的观点、说法确实是不相同。《圆觉经》这叁个名词的解释与天台、贤首宗有密切的关係,所以到后面我们看「二十五轮」都是用止、观、禅那。禅那就是止观等运,同时的,止观不二,用这种方法。那么这是给我们说明一个修行的塬则,希望诸位同修要特别的留意,如果我们想这一生当中真正成就的话,不明白佛法的道理没法子修行。
真正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才是我们入佛门第一课,这裡面提出的四个问题都是我们学佛最基本的问题。第一个大问题是学佛到底好不好?是吉是凶?吉就是学佛好,凶是学佛不好,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看许多学佛人,的确他的结果就可以分为这两类,有的人学佛得的结果很好,有的人学佛得的结果很不好,这就说明学佛如不如法,你是不是合理合法。如理如法的修学,你的果报一定好,所谓「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那怎么不好?你会修到,不要说来生,就是这一生当中,事事自在,事事如意,这是好果报,佛不骗人。如果你违背理论、违背方法,盲修瞎练,那你所得的恰恰相反,得的是样样都不顺利、不如意,会得这个结果。这是我们在今天看了学佛同修普遍会有这两种情形,你仔细去观察。怎么样才合理合法?怎么样是不合理、不合法?这佛在经典裡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这是说明修学要从基本上来着手。
在理论上,当然我们现在学佛的同修都很着急,为什么?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把佛法理论的纲领能抓到,使自己在极短的时间能有成就,这是每个人的愿望。说到这一点,我们在经典选择裡面,譬如《圆觉经》就是一部非常好的经典,经文不多,可是理论非常的圆满,这是一部好书。《楞严》好,但是部头比这部要大五倍。我们想从小部,文字比较短一点的,取《圆觉经》好。比《圆觉经》还要容易理解的是《六祖坛经》,因为六祖是我们中国人,《圆觉经》毕竟还是释迦牟尼佛讲,翻译过来。六祖大师是我们中国人,去我们才一千叁百年,释迦牟尼佛距离我们,以中国人计算的方法叁千多年,六祖大师才一千叁百年,唐朝时候的人,所以距离我们近。距离近,思想上许多问题的想法、看法都比较接近,就拿文学来说,两汉以前的文章我们读起来就困难,唐宋的文章我们读起来就很顺口,那就是唐宋距离近,两汉以前距离得远。所以《六祖坛经》是非常好的一部经典,我们也讲过好几遍,这都是很重要。净土法门我们选《弥陀经疏钞》,这是一部非常好的註解,虽然分量大一点,值得去研究,因为这裡面的理论、方法真正明白了,就算花个四、五年的时间,值得,搞清楚之后,你这一句佛号就有了力量,如同经裡面所说的「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确实做得到。
「奢摩他」偏重在止上,它也有观,但是以止为主,「叁摩」也是止、观,但是偏重在观上,并不是没有止,都有。如果单单有一个,缺少另外一个,那就不能叫禅那,既然叫「禅那」一定是有静有虑、有止有观,可是它有偏重,偏重也是个人根性不相同。譬如最显着的例子来说,有些人昏沈,他一看书,坐在那裡,看一会儿打瞌睡,他睡觉;你叫他念佛,打佛七在止静的时候,有人就睡着,就昏沈。凡是听经的,你们注意道场,我们道场人少,你到台中去,李老师那个道场,他讲经的时候大概有二、叁百个人听,你到后面去看,至少有好几个在睡觉,老师在那裡讲经,他睡觉睡着了,他昏沈。有这种习气的人,修奢摩他、叁摩、禅那,他就要採取叁摩,叁摩就是观,提起精神来,不可睡,要偏重在这一方面。还有一种人心很散乱,妄念非常多,止不住,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不知道想些什么东西,自己也晓得心这么乱,定不下来,愈想定是愈乱,这种毛病叫掉举,心裡头七上八下,定不下来,那么他下手的功夫要从「奢摩他」下手,奢摩他偏重在定,用定来对付你的散乱心。「叁摩」偏重在观,用观的方法对治你的昏沈,所以它有偏重。没有掉举也没有昏沈,这个情形很难得,他下手的功夫就可以直接用「禅那」,用第叁个,所以是止观等运,没有偏重。这叁种都叫做「禅」。
我们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都能用得上,不但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裡面有奢摩他、叁摩、禅那,而且后面所讲的二十五轮,这一句阿弥陀佛统统具足,就看你怎么念法,真正是什么样的毛病都能对治,因为它都随顺觉性,理由是在此地。说得很容易,实在讲这裡面也的确是不容易,那就是什么?一个是随顺觉性,一个是随顺无明,无明裡面就包括邪见、烦恼,所知障、烦恼障,这裡面真的是一丝毫之差。随顺觉性的是如法,随顺烦恼、邪见的就不如法。诸位想想,佛法之外,所谓是外道,他们有没有学禅定?给诸位说,奢摩他、叁摩、禅那,他们都有。为什么叫外道?他们有能力修到四禅天、四空天,四禅八定,但是诸位要晓得,四禅八定都不是随顺觉性,所以他不能超越叁界,他不能断烦恼障,烦恼障、所知障他都不能破,这是我们必须晓得的。所以大家不要迷在禅上,所谓迷在禅上就是不晓得随顺觉性,你没办法断惑证真。
诸位要是读经,佛在经裡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四禅八定这个定力愈深,他升得也愈高,可是他定力失去,所谓定力失去就是他寿命没有了。诸位要知道,欲界寿命是业力支配,我们每个人的寿命是业力支配的,我们这个身叫业报之身,色界、无色界的寿命是定力支持的,所以他那个身不是业报之身,他是定力之身。他的寿命长短,譬如非想非非想天,这是最高一层,寿命是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寿命实际上就是他的定力,他修的这个定能支持这么久,可是定力一失掉,他就堕落,真的是爬得高摔得重。四禅天人(第四禅)、四空天人,寿命尽了,就是他定力没有了,失掉了,大多数都是堕在恶道,这就是说他所修的定不是随顺觉性而修,所以这一句诸位要特别记清楚,要把它看清楚。
佛教给我们修的定一定是随顺觉性而修,所谓随顺觉性就是不迷。你要是问,怎样才随顺圆性?实际上,你一入佛门,这是讲我们初级入佛门,不是高级,高级到理一心那是大学,我们讲小学,小学就是我们现在的程度,我们入佛门,一入佛门要受叁皈依,这是佛门入学最基本的课程。叁皈依受了,不是说我受了叁皈依就是叁宝弟子,皈依师给我一个皈依证,我已经受叁皈依了,给诸位说,那一张纸没有用处,一文都不值,最重要的是你心裡要有叁皈,纸有什么用处?心裡面要有。今天一般受叁皈,叁皈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讲清楚,你又怎么能够得到叁皈?真正得到叁皈,你是真正的佛弟子,真佛弟子,是佛教初学初入门的弟子,换句话说,佛法修学从这个地方学起,叁皈依就是随顺觉性而修。
六祖大师把叁皈依讲得非常清楚明白。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你看岂不是随顺觉性吗?不迷。皈是回头,从前我们迷,迷在五欲六尘境界上,样样都迷,现在我从迷裡面回过头来,不迷了,样样都觉。我们要问,觉迷的标準是什么?这个要搞清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裡面,佛给我们讲过「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换句话说,世间事可以做,要是有世间意就迷了。什么叫做世间意?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烦恼裡头贪、瞋、痴、慢,世间意;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世间意。什么事都可以做,决定没有这个错误的见解思想就不迷,这叫皈依佛。皈依佛了,还去追求荣华富贵,还去贪图名闻利养,那不叫皈依佛,叫皈依魔;不叫皈依觉,叫皈依迷,愈迷愈深,颠倒了。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从前的知见是邪知邪见。法是改正我们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识,正知正见。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皈依僧。
觉正净就是随顺觉性,所以你要是修禅定,或者你修一心不乱,修奢摩他、叁摩、禅那,都要以觉正净为基础,这是佛法。如果失掉叁皈依,你修的这叁种方法充其量不过是四禅八定,人天福报。什么塬因?就是你没有办法断烦恼障、断所知障,你虽有定功,没有能力断障。非想非非想天人不能断烦恼障还是要堕落,所以他不能够比小乘人。小乘人是用叁皈依为基础,所以小乘人能破障,能超越叁界。叁果圣人的禅定功夫比不上四空天,可是叁果圣人有能力破思惑,七十二品思惑他已经能渐渐的断,而四空天人禅定的功夫比叁果还要高,他不能够断惑,见思烦恼他一品都断不掉,我们想想什么道理?一个是以觉正净为依据,从这个地方起来的,换句话说,他立足点不相同,一个人修行虽然是修定,也用这个功夫,他是迷、是邪见、是不清净,所以功力再深还是免不了要堕落。
佛法给你讲理,不欺骗人。我们要是把这些道理统统搞清楚,你就晓得今天自己修行,我为什么会有进步,为什么会不进步。看看别人修行,某人有成就,某人为什么没有,你也清清楚楚,眼睛就亮了,智慧就放光了。这一段很重要,我们用的时间也长一点。
再看底下一段,底下一段跟这一段有密切的关係,这个地方讲的「奢摩他、叁摩、禅那」,这是根本,在修行是根本法。底下,这是把这个展开,一展开,八万四千法门。如果要说八万四千,这数字太多、太麻烦,所以把它归纳为二十五类,这裡讲二十五轮,正如同在《楞严经》裡面讲的二十五圆通章,虽然名字都是二十五,可是二十五数字的来源不一样。《楞严经》这个二十五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是从境界上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从根尘上来的。这个地方二十五轮是从「奢摩他、叁摩、禅那」,完全是从修行功夫上而说的。虽然都是二十五,裡面的内容不相同。
讲义【七、为示轮观随修故。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及能修习者。】
『圆觉清净,本无所修习』,这句话就是《大乘起信论》所讲的本觉,「本觉本有」,当然不需要修习。
讲义【依于未觉,幻力修习,便有二十五轮。】
可见得我们讲到修学,讲修行,都是依本觉而有不觉,依不觉才有奢摩他、叁摩、禅那的修学,修行理论的依据从这儿来的。把它分类,前面大类有叁,再分则有二十五。这裡面顶重要的是『幻力修习』,如幻叁摩地。这就是说明你不要把它看作是真实的,你要是把这个东西看作是真实的,你错了,为什么?你有分别执着了,所以给你讲的是幻力修习。你也不能把它看成是假的,你要把它看成是假的,你也错了,为什么?还是起分别执着,这个东西难。所以幻力在此地不好讲,非真非假还错,亦真亦假也错,佛在大乘经常说的「离四句,绝百非」,才是「幻力修习」,这四个字在这一段是关键。因此我们的修学,要不要认真?要认真、要用功,可是你又不能真的起个心,「我要用功、我要认真」,那又错了。这裡头的意思确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要很细心的去体会,凡是遇到重要的,我总给诸位点醒。这就是经要读,我们讲註解你多多来听,为什么?你要不听,你看过去之后,你不晓得哪个字重要,你不知道关键在什么地方,看了之后,你还是不得其门而入。
「修」,这是讲修正,把我们很多错误的观念、思想、行为修正过来。「习」是实习,讲「习」就是生活教育,我们修正了,修正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要做到,这叫习。孔老夫子在《论语》裡面说,「学而时习之」,那个「学」就是此地的「修」,就是修正,学有觉的意思,「时习」,可见得还是要把它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佛法的修学也是如此。有修没有习,改正了,但是在生活上用不上,那没用处。必须要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完完全全都用上,这学问有价值,为什么?学以致用。如果我们学这个东西日常生活用不上,那学这个东西干什么?学它没用处,学了之后要有用处。至于怎么用法,善财童子五十叁参是最好的模範,你看看善财童子怎么用,你看看那五十叁位善知识怎么用法。所以我们看,读这个书,你才看到这个应用自在,事事无碍,不仅是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种学问,这样的教学,才被人尊敬,才为人所推崇。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对于佛法普遍的误会,由于误会,当然他就排斥,这是真正的错误,很大的错误。如果中国古圣先贤都像现在人这个眼光来看佛法,佛法在中国早就灭了。现在人,我们要问,他为什么误会?因为他不读佛书。为什么不读佛书?他读不懂,一看到文言文就不看,这是很大的障碍。现在有人发心要把《大藏经》翻成白话文,诸位想想,能不能把这个意思翻出来?大藏经翻成白话文佛教就灭亡了,许多意思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怎能翻得出来?佛在《华严经》裡面讲过,《大智度论》裡也讲过,「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
从前国王大臣,你们去看中国歷史,哪一个皇帝不请法师到宫廷裡面去讲经!皇帝请法师到宫廷来讲经,底下大臣还不听吗?为了巴结讨好皇帝也得要去听。所以中国从前歷代帝王将相、读书人没有不懂得佛法的,佛法他懂得、他认识,所以他尊重推崇,道理在此地。现在纵然讲经,他太忙了,没有时间来听。想不想听经?想听,没时间,所以现在我们用电视、用录影带这个方法来帮助那些人。但是你要这些人来买录影带,他不会要的,再要送他,人太多了,这个费用太大,我们也送不起,这个是实际上困难,我们想帮助他,力量做不到,不是不想帮助他。他真正能够听个一、二部经,他对佛法在基本上有所了解,也许他就有兴趣,他就会深入的去研究它,所以接引也非常重要。我们图书馆目前是以各大专院校为接引的对象,我们能力还是很有限。
这「二十五轮」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总纲领,《楞严经》裡面二十五圆通也是总纲领,但是角度不相同,这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
讲义【以能修之机不一,致所修之门亦多,故答辩音所问,或单修,或双修,或圆修,或先单后双,或先双后单,各随根器。】
『以能修之机不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方法?能修的人,每个人的根机不相同,『致所修之门亦多』,所以所修的法门也多。『故答辩音所问』,这是释迦牟尼佛答辩音菩萨所问。或者是『单修』,就是「奢摩他、叁摩、禅那」单修一种,或者是『双修』,裡面选两种,或是『圆修』,圆修就是叁种同时修,或者『先单后双』,或者『先双后单』,『各随根器』。从这几句话,诸位就应该体会到修行方法是活活泼泼的,不是死呆板的。为什么?如果你说我单修,我只修奢摩他,一生当中都修奢摩他,你很难成就,为什么很难成就?因为你自己的根性,你自己的性情早晚就不一样,早晨心裡很愉快、很清净,到晚上生烦恼了。清净的时候用一种方法,使你更清净,烦恼的时候再另外用一种方法,使我们烦恼平息下来,怎么能一样?不一样。因此二十五轮都要懂得,随时要调整自己身心平衡,随时要保持自己身心的清净,哪能用一个方法?好比害病,我们得这个病不单纯,太多种了,头也痛,脚也痛,到处都是毛病,一种药管一样,治一样,那个地方管不到,所以必须用很多种药,哪个地方发作,用什么药来对付那一样,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你要懂得对治自己,这就是自度,要懂得。
如果你要教化众生,你要懂得这许多方法来救别人,单懂一门不行,绝对没有说是一种药医好一切病的。虽然经典裡面古大德常说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是阿伽陀药,无病不治,但是要知道一句阿弥陀佛裡面就有二十五轮在裡头,所以它才能治一切病。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别看这个音声没有错,可是念的心不相同,用意不相同,有人这一句阿弥陀佛,用意是在奢摩他,有人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意思在叁摩,有人意思在禅那,不一样。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意思在哪裡?你有意思才能对治病,对治自己毛病,才有修有习,你要是什么都不晓得那就跟叁岁小孩唱国歌,「叁民主义,吾党所宗」,他唱得很好,你问他什么叫叁民主义?不晓得,什么叫吾党所宗他也不知道,那就变成这样了,一点用都没有,变成唱佛,唱佛歌,就不叫念佛。到辩音菩萨章,我们再详细的来研究。
讲义【常持此轮,随顺修习,不久得证涅槃。佛为示轮观随修,故说此经。】
这是第七个别因缘。《圆觉经》像我们这样讲法,给诸位说,很难得,这样的细讲很不容易。因为一般讲经,前面玄义顶多两个鐘点就讲完,为什么?长讲没有人听了,把听众都讲跑掉。他来听,听了这么多次还没有听到经文,算了,不听了,就跑掉。所以这样详细讲,这种因缘非常的殊胜,愈详细愈能帮助诸位开悟。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第七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07
请看第九页,别因缘第八段:
讲义【八、为示穷尽四相故。】
这个地方所讲的『四相』跟《金刚经》说的是一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讲义【一切众生,未除四相,不成菩提。】
这句话要记住。『菩提』就是觉,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离开『四相』,你就不是真正的觉悟,佛法裡面讲正觉,正觉你没有。正觉实在讲是指阿罗汉,菩萨是正等正觉,佛是无上正等正觉,那么就是小乘境界都不能够达到。在圆教菩萨来讲,正觉位是在七信菩萨,十信位裡面的第七信,他是四相除了,在断证功夫上等于小乘阿罗汉,可是在智慧上来说,比小乘阿罗汉高得多,他心量大,是小乘罗汉所不能比。所以这一句我提醒大家,就是真正要求正觉,我们念佛要求一心,一定要破四相。下面这再给我们解释:
讲义【四相有二:一、迷识四相。】
另外一种是「迷智四相」,可见得只要有四相都是迷。『迷识四相』,这是凡夫。
讲义【依第六识,枝末无明所起,能障小乘涅槃,不出分段生死。】
这几句话就说明六道凡夫都在这个範围之内,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迴。念佛人这四相要是重的话,就是执着要是重的话,障碍你往生。不能断,修其他法门简直就是没办法,修净土法门就是带业往生,还有这么一线希望,没有断掉。没有断掉怎么样?要有理智能把它控制住,换句话说,最重要的是在临命终那一剎那不能起现行,如果在临命终一剎那当中起现行,这四相要是出来,带业也不能往生,你就随业流转,所以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佛门裡头很注重修福报,福报大的人临命终他心不颠倒,心不颠倒就是理智能控制得了四相,他可以带业往生。
我们讲到歷史上,像张善和一生杀牛,是个屠户,临命终的时候地狱相现前,他看到许多牛头人来讨命,这是地狱相现前。这个人总算是善根深厚,我们不能看他这一世,他多生多劫之前在佛门裡面必定有深厚的善根福德,他在临命终时心不颠倒,他看到这些境界相现前的时候,他就叫他太太赶快给我找出家人来救命。太太给他请了法师,法师就劝他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他什么都来不及了,法师给他一把香拿在手上,拼命念阿弥陀佛,念了没几声,他说牛头人不见了,佛来接引他,他往生了。这桩事情是很不平常,有些人看到这个公案,好像佛门不太公平,一生做恶事,临命终时他还能往生,有些人一生做善事到后来还颠倒、还堕落,似乎是不公平。这是什么?你看这一生、这一世,你觉得不公平,因果通叁世,如果你再看他前世,看他多生多劫之前,那你就服气,没话说。
像《法华经》裡面,释迦牟尼佛度一个人,有一个人想跟佛出家,佛叫这些阿罗汉来看这个人有没有善根出家,在佛的会下出家要有善根,过去生中没有善根就没办法出家。这些阿罗汉的能力可以看五百世,过去一世一世,他能看五百世,这些阿罗汉一看,五百世都没有善根,怎么能出家?佛告诉大家:他在无量劫以前是个樵夫,上山砍柴遇到老虎,老虎要吃他,他没办法,爬到树上,念了一声「南无佛」,就这一句南无佛,今天在我会下成熟。无量劫以前的事情,在五百世之前,所以阿罗汉看不出来。所以这个事情要从多生多劫去看他的宿因,不是现前就能断定一切,现前因缘不能断定一切。佛法裡面决定是平等的、是公平的,没有一丝毫的偏袒,所以学佛,佛教我们要明理。
心不颠倒是大福报,一心不乱是大善根,一心不乱必定心不颠倒,心不颠倒未必一心不乱,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纵然不能念到一心不乱,应当有福报要到临命终时求一个心不颠倒,这个时候就有能力自在的去往生。不颠倒就是觉,颠倒就是迷。迷了就没有选择的地步,就随业流转,不迷就可以选择,十法界你就有能力去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西方极乐世界去往生,到那个时候才真正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迷识四相」是烦恼障,「迷智四相」是所知障。
讲义【二、迷智四相,依第八识,根本无明所起,能障无上菩提,不尽变易生死。】
这是说所知障的作用。大乘菩萨法有五十一个阶级,就圆教来讲,十信位两种障都有,烦恼障、所知障都有,识与智都迷。七信位断了见思惑,识不迷,但是还迷智,要到等觉才能把这个事情断尽,完全捨离,变易生死就尽了,才能圆满「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大乘圆教如来果地上的德称。底下引经裡一句话:
讲义【佛告净诸业障。】
佛告净诸业障菩萨。净诸业障,迷识、迷智这是根本的业障,这是业障的根本。所以在佛法修学裡面,事修目的是破迷识四相,理观是要破迷智四相。严格的说,这两种障碍有密切不可分的关係,不可以误会烦恼障只障涅槃不障菩提,一样障菩提,所知障只障菩提不障烦恼,所知障一样也障烦恼,因此两种都得要断。可是我们哪一种障重,功夫可以多下在某一方面,这个行,一个为主,一个为助,就是两种障都要断,因为它们有连带关係。经上说:
讲义【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这是一种非常坚固的执着,是不是事实?不是事实,是妄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全是妄想;如果你不执着,那都没有。这个东西从哪裡来?是从执着裡头生的。不执着,没有!不要说是六道裡一切众生,就是权教、二乘都不例外,由此可知,这种执着是病根的所在。佛讲:
讲义【由此不能入清净觉。】
以念佛人来说,不能得一心不乱;禅家的话说,不能明心见性。
讲义【此示迷识四相,又明修行所证,便生证、悟、了、觉,四种法执,此示迷智四相。】
我们在佛法修学裡面,如果执着自己有修有证、有觉有观,你念佛的时候,有念有佛,又有一心不乱,还有心不颠倒,麻烦大了,为什么?对这些东西一生起分别执着,叫法执,虽然不是迷识,是迷智,变成所知障。所以经论裡头一再告诉我们说听的塬理塬则,所谓「听而无听,无听而听」。听不听?听。什么叫无听?不分别、不执着,这样才能开悟。读经执着经文,听经执着言语,都变成法执,都是迷智四相。佛法的目的是叫我们破迷开悟,结果我们还是在迷关裡面永远不能超越。经看得愈多,迷智迷得愈深,听得愈多迷得愈深,你几时能开悟?没有开悟的指望。所以,说听不能不讲求。为什么佛法裡叫你求明师?明师他高明在哪裡?叫你不执着,高明在此地;如果教你执着,麻烦大。叫你背诵经文,背诵註解,但是他的目的是在修戒定慧,这个老师是高明。如果目的是叫你博学多闻,记得愈多愈好,将来你讲经材料才丰富,引经据典随手拈来毫不费事,这样的教学就是增长迷智,那个错了,那是世间法不是佛法。
佛法叫你看经,叫你天天看,几时看到经上一个字都没有了,你就开悟了,叫你天天听经,几时听的时候没有音声了,那你也开悟了。你现在听经,还晓得我在这裡讲什么,你心裡还在那裡分别,这不行,这是你增长迷智。诸位要晓得,读经、背诵经典、背诵註解是修戒定慧,你在这裡听经又何尝不是修戒定慧?戒定慧叁学一次完成。在这裡听一个半鐘点经,就是修一个半鐘点的戒定慧,这叁个同时都修,这就叫真会听了,这样听经会开悟。那你要问:什么时候才开悟?各人根性不相同,迷得重的开悟比较慢,迷得浅的开悟比较快。总而言之,如果你是用这种方法来听经、来读诵,你一定会开悟。那么你听我说了,你又把它记住,天天听,天天在看,我怎么还不开悟?给你说,你开不了悟,为什么?你又迷在这裡头,你怎么会开悟?几时把开悟这个事情也忘了,你就真开悟。
讲义【二种四相颠倒穷尽,乃入如来清净觉海。佛为示穷尽四相,故说此经。】
『二种四相颠倒穷尽』,二种四相都是颠倒错乱,几时穷尽、断尽,『乃入如来清净觉海』,断尽,断尽就成佛了。佛为了开示穷尽四相,故说此经。
讲义【九、为示四病应离故。四病者:作、任、止、灭,是也。此四本来是药,执药又復成病矣。】
这几句话诸位特别要把它记住,为什么?『作、任、止、灭』是修行的方法,方法执着不得,你要是执着了,执着就变成病,所以佛法要从大塬则上说,无非是破执着而已,执着破了,佛道就成。执着真难破,实在是难破。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
讲义【以此四者,药病双通,执之,能为入道障缘,即是病;不住,则为进修方便,可为药。】
『以此四者,药病双通』,可以说它是药,可以说它是病。执着它,『能为入道障缘』,就是病。你不执着,『不住』,心不安住在这上面,『则为进修方便,可为药』。这个在佛法修学上,只不过举一个例子来说,懂得这个塬理塬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不如是?每一个法门都是药,每一个法门也都是病,执着就是病,不执着那是我们的进修方便。就以大纲来说,诸佛所说一切法不外乎戒定慧,戒与定你要是执着就变成烦恼障,慧要执着就变成所知障,你要是不执着,不执着那它是药,戒定慧有很大的功用,这就是说明,要去用它,又不可以执着它,这才是佛法。你不用它,那你堕在无明裡头;用而执着,则堕在邪见。佛教给我们用而不住,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功夫、境界不断的向上提升,所以是住不得,执着不得。
讲义【又四者互为药病。】
「作」是造作,「止」是不造作、不作,「任」是随缘,「灭」是把它断灭。止、作是一对,任、灭是一对,这是举出两对纲领来说。
讲义【以作则止治,止则作治。】
这是讲『互为药病』。譬如造作恶业,佛教给我们禁戒,就是不杀生,不杀生这是止,「不」就是止。众生造作杀业,佛叫你不杀生,『以作』,因为你有「作」,举出杀生,你在这裡造作,佛就用「止」,用不杀生来对治你这个病,用这个来治病。譬如止,你不作,不作怎么样?得用作来对治。菩萨戒裡我们举一条来说,法师讲经,你受了菩萨戒,你就要来听经,你不来听经,偷懒了,佛说你一定要来听,你要不来听经就犯戒。经裡面讲四十里之内有法师讲经,你不去听就犯了菩萨戒。这部经我已经听了好多遍,听了好多遍还要去听,为什么?做影响众,使这个道场人数多显得法缘殊胜,影响别人来听。如果人家到那裡一看,稀稀落落几个人,这法师讲的大概没什么了不起,人家不来听;如果人都挤得满满的,纵然讲得不好,这大概很了不起,这么多人来听,外头人都来听,这叫做影响众。所以戒律有这样限制。菩萨戒多半讲「作持」,一定要你作的,才叫做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跟五戒都是「止持」,都是禁止的。这是我们举例来说。
讲义【任则灭治,灭则任治。】
诸位想想前两句的意思就明白了。
讲义【故告普觉当知。】
佛告诉普觉菩萨。
讲义【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佛为示四病应离,故说此经。】
其实说来,佛教给我们在一切法门裡面不应该执着。一切法门,离不开「止、作、任、灭」这四个塬则。
讲义【十、为示真修实证故。】
我们看到这个小标题,也就晓得这个重要,真正修行要实实在在去证果,佛为这桩事情给我们说《圆觉经》。
讲义【此经文殊创问。】
这个在表法的意思裡面也非常奇特,因为这是大乘了义经典。文殊,菩萨众裡面他所表演的是智慧第一,过去世曾经为七佛之师,这是倒驾慈航而来。没有大智怎么能够发起这部大经?没有大智怎么能够信解?没有大智又如何能够证入?所以第一会是文殊菩萨会,第二会是普贤菩萨会,你一看,这个法会就殊胜,大智大行。这一开端,文殊菩萨提出的问题:
讲义【如来本起因地发心。】
这个问题大。『本』是根本,『起』就是发起、起动,就是起了这个念头。你在最初根本,就是第一念,你发心修菩萨道、成佛,这个心是什么心?直截了当问成佛的修因,你成佛,你发的是什么心?你怎么成佛的?
讲义【如来答以圆照清净觉相。】
十方叁世一切诸佛所以能够成佛,就是用这个做为本修因,就是他的「本起因地发心」,他就发这个心,『圆』是圆满,『照』是般若观照,照见,圆满的智照,照的是什么?『清净觉相』。所以我们要晓得自己的病根在哪裡。说到「圆照」,用的什么心?用的是真心。不是真心就不圆,唯有真心是圆的,是圆满的。真心是什么?没有妄心,因为妄心是有界限的,不圆满,妄心裡面有四相,有人有我就有界限,怎么会圆满?真心裡面没有是非人我,真心是平等的,妄心是不平等。真心的作用叫圆照,妄心的作用叫见闻觉知,在眼叫见,在耳叫闻,在鼻叫嗅,在舌叫嚐,这是有分别、有执着。
这个事情就是在论如何用心,你要问佛怎么成佛的?佛就是用真心。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佛?我们一天到晚用妄心。佛,觉而不迷,我们是迷而不觉,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觉而不迷,无论你修哪个法门都是菩萨道,迷而不觉,不管你修哪个法门,没有办法超越轮迴。由此可知,方法不重要,用心重要,你用的什么心。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可见得愈是高级愈是了义,完全在心法上,为什么?心清净则境界清净。你没有能够看到清净相,是因为你自己的心不清净,心净则身净,身净则境界净,所以十方如来自住常寂光净土,自住一真寂灭的境界,无有一法不清净寂灭,这是诸佛的境界。所以我们凡夫迷了四相,把自己圆照清净觉相变成叁细六粗十法界依正庄严,变成这个东西,于是境界裡有善有恶、有染有净,这个东西自己变现的;一回过头来,觉而不迷了,十法界塬本就是一真法界,心心所塬本就是圆照清净觉相。就是这一念转不过来,这问题始终没有法子解决。
古德听经会言下大悟,现在人听经愈听愈煳涂,这事真是难办,愈听愈颠倒,这叫什么?迷在字裡行间,迷在这些名相裡,分别名相,执着名相,迷在裡头,食而不化。你不念书还好,愈念愈呆,都变成书呆子,念到最后呆头呆脑(学佛也是念书,佛经也是书),这是不善学,不会学。所谓不会学就是执着有一个定法,毛病就产生在这个地方,不晓得佛法裡头没有定法,你们要是不相信,你去看《六祖坛经》,应当觉悟。六祖开示智常禅师那一段话说得多明白。六祖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智慧?给诸位说,他听经没有听一个字,他看经也没有看到一个字,所以他通了,他问题解决了。我们看经死在理论之下,死在方法之中。一个人真正念到活活泼泼的经典,像开经偈裡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看了这首偈子,「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一定有真实义,我们去解。如来真实义是什么?没有意思,就是如来的真实义;你以为真有个意思,这个事情又麻烦了,你又执着了。我们今天看经随着文字随着执着,听经随着言语随着执着,所以你听了这么多年不开悟。你要是不听,增长无明,你要来听,增长邪见,这种事情很麻烦。所以讲到真修实证,那我们确实要说真话。
我们大专讲座快到了,这一次讲座有个特色,就是《六祖坛经》专修班。这一次着重在解门,不着重行门,为什么?如果理论不能真正的理解,那就盲修瞎练。一定要把这些理论搞通,修行是个人自己的事情。刚才我跟大家讲,会听经的人,戒定慧叁学等修一次完成,这是真正的修行。《坛经》是大乘佛法的纲领,理论、塬理塬则、方法都包括在其中,不但是禅宗最高的指导,一部好书,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念佛法门在内,都离不开它的塬理塬则,所以这一千多年来它被大家尊重,现在连国际海外对这部经典都非常重视,的确有它的道理在。
讲义【结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必须是要「圆照清净觉相」,才晓得万法皆空,那就跟《金刚经》裡面讲破了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相是破我执,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破法执,就是前面所说的,迷识四相跟迷智四相全都破了。这个时候圆照清净觉相现前,不但叁界六道轮迴没有,十法界也没有,这个时候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常寂光土、上上实报,就是这样的境界。
讲义【自下正宗十位菩萨。】
这部经一共是十二位菩萨,就是十二会,前面这一会等于是发起,从普贤菩萨以下十位是正宗分,末后一会是流通分。
讲义【相继发问,不出信解修证四字。】
他们无论从哪一方面提的问题,总而言之,离不开这四大纲领。
讲义【以上八种因缘,而于生信、开解、教修诸义,已经极力发挥,更无隐覆。惟是闻说良药,不能济病,见陈嘉馔,未克除饥,故于圆觉章中,示以真修,方得实证。欲求无上道,先当结叁期,剋期取证。】
这几句话也说得很清楚。在因缘裡面,把这部经的纲要全都提出来了,虽然没读这部经,一部经的大意大概也都明瞭。可是大师在此地几句话的感嘆还没什么,怕的是这部《圆觉经》读完之后还是不通,还是对于自己的修学一丝毫的帮助都没有,不但没有帮助,又增加这么多知见,就是你肚子裡又装了这么多的佛法,这个东西麻烦大了。怕你呆还呆得不够,再加一些,叫你更呆一点,这是最怕的。这个地方是用比喻来说,这个了义经典是良药,不能对治你的烦恼生死之病,这就是没效果,好比你肚子饿,这么多好菜好饭你一口也没嚐到,还是受飢饿之苦,这些比喻都是叫我们一定要真修,要真悟,所以本经也是有『剋期取证』。我们这次大专讲座是一部经专攻,换句话说,也有剋期取证的意味在裡头,目的是叫大家对于大乘佛法生起正知正见,我们的目的在此地。你只要有正知正见,你就会有正行,就会得正果,那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有正信正解这两样最重要,我们讲座的目标就是在正信正解。而讲堂裡面可以说四个意思都具足,不但勉励同修们要正信正解,更要紧的是正行正证,信解行证我们都要重视。
讲义【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即是真修。】
『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寂」是清净,「灭」是断灭一切烦恼、知见。要晓得知见不是好事情,《楞严》裡头说得很好,「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你要想断无明,从哪裡断?断知见。求什么?求心清净,清净心裡面自然放光明,那是真智慧,那就是圆照清净觉相。我们现在一般人把路子走错,他就是求知见,唯恐自己的知见不够多,他病在这个地方。所以听经不是叫你记的,是帮你开悟的,那你就会听,听了不开悟再听,不要去记,你要去记就是增长邪见。所以佛法这个方法跟世间做学问完全不一样,拿世间做学问的方法来学佛决定不能成就,这个就是把佛法消灭,为什么?佛法一变为世间法,世间法永远不能叫人开悟,佛法是叫人开悟。
「修寂灭行」,这就叫真修。寂灭行在我们念佛人来讲就是一心不乱。你要问,什么叫寂灭行?一心不乱就是寂灭行。一就是寂、就是灭,二就不寂也不灭,二裡头有比较、有界限,换句话说,二就不平等,一才清净、才平等。所以修寂灭行就是修一心不乱,这是真修。
讲义【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即是实证。】
『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住」就是安住,「持」就是保持而不失掉,这就是真正的「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伽蓝」是出家人所居住的所在,这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叫僧园,僧是团体,出家人这个团体所居住的园林,在我们中国人讲寺院,就是我们居住的所在,住在哪裡?住在「大圆觉」中。大圆觉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这是我们的住处,这才是自己的「伽蓝」,这叫『实证』。实际上这就是讲的常寂光净土,《华严经》裡面讲的一真法界。
讲义【佛为示真修实证,故说此经。】
佛为了教给我们真正修行,实实在在的证得一真法界、证得常寂光净土,故说此经。
讲义【以上十种别因缘,已尽一经之要义。】
这部经的要义统统包括尽。
讲义【故贤善首,请问经名流通。】
『贤善首』是十二位菩萨裡面最后一位,代表本经的流通分。你看菩萨的德号,「贤、善、首」,首是第一,意思就是第一贤善,是贤善之首,流通真修实证的法门。第二大段教起因缘,到这个地方说完了。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第八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08
请看第十页:
讲义【甲叁:藏乘摄属。】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明这部经在叁藏裡面是属于哪一藏,在大小乘裡面是属于哪一乘,这是很容易了解的。在叁藏,就是经、律、论,它是属于经藏,大、小乘裡面它是属于大乘,就是菩萨乘。
讲义【以菩萨有大根大智,佛为说大乘,谈理深远。凡叁藏中,有谈大乘教、理、行、果,俱属菩萨乘。此经佛与十二菩萨,说圆顿教,从因至果,远离二乘,皆依圆觉。踞菩萨乘,修寂灭行,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
这一段简单说明一下就可以。
讲义【甲四:体性深远。】
这一段在五重玄义裡面就是辨体,这部经的经体是什么。
讲义【已知此经,属经藏,菩萨乘摄,但未知以何为体?然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此经以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
这几句话很重要,诸位能理解到这两句,后面一看就懂。这两句在许多大乘经典裡面我们都看到,可是很难懂。所谓「体」就是讲理论的依据,这部经裡面所讲的道理、所说的方法是依据什么,所依据的就是讲「体」。换句话说,佛说这个道理是怎么说出来?从哪裡说出来?我们要找他说出来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体」。一切大乘经的根源都是从实相裡面流露出来,「实相」是什么?就是真心、真如本性,是「真心的别名」,也就是念佛法门讲的理一心,理一心就是真心。
这个与小乘经、与世间法就有很大的差别,小乘经不是从实相裡头建立,不从实相裡头流出来,小乘经是从心意识裡面建立,与世间法相差不太远。譬如我们世间一切众生的知见,世间有许多学问家、学者,他们有很多的着述,无论是古时候,无论是现在,他那些书是依据什么?有的依据他自己一生的体验,有的依据他对于大自然界的感想,有的依据他自己的发现,可见得都是从心意识裡面流露出来,跟大乘经完全不相同。他是从心意识流露出来的,我们都是用心意识,所以看他们的东西一看很容易理解,一看就懂。看小乘经也比较容易懂,譬如《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十善业道经》,这都是小乘经,很容易接受,为什么?因为跟我们用的心是差不多。大乘佛法难懂,难懂就是心不一样,我们如果用妄心,就是用心意识,要去接受大乘佛法,给诸位说那是根本不可能,只能够接受一个什么?外表,表面上的文字相,为什么?全落在我们妄想、知见当中,那怎么行!
这次我们的大专讲座,提出的是一个专题,《六祖坛经》的研究,我们这裡有全套的录音带,同学们每天要听六个鐘点录音带,我在此地每天叁个小时的讲演,所以我们的课程一天九个鐘点,这是一个专题。《坛经》也是顿教大乘,跟《圆觉经》一样,也是以实相为体。七天要是真正能把《坛经》重要的理论与方法都掌握到,对于以后的研修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道场同修也欢迎你们来参加研究讨论。我在这个地方讲,一天叁个鐘点,七天也不过是二十个小时,没有办法讲经,而来讨论问题,《坛经》一共十章,一章一章把裡面的经义提出来研究讨论。我们道场同修过去在此地听过《六祖坛经》,而且道场裡面讲得非常详细,我们讲过九十多次,录音带好像有九十多卷,希望你们听了之后要能提出问题。听了以后都没问题,这很了不起,都开悟了!听了一定要提出问题,你开悟了也应该提问题,利乐有情问,自己没有问题也要代别人提出问题。
经本子大家都有,希望你们要多看,看的时候把问题提出来,我们每一天叁个小时主要就是为同学解答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把经裡面的经义提出来给诸位特别的介绍,所以这次讲座的性质不相同。这种性质比较有受用,至少他专心,不至于分心。像以往的时候,请几位老师,排上好几门课程,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他的意志不能集中,所以不如用七天来研究一部经。在《坛经》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体会实相,因为整个《坛经》就是六祖大师从实相理体当中流出来的言说,如果在这个地方能稍稍有点体会,那我们这个讲座就有价值,真正有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相信,现在报名差不多将近有八十个学生,能有一、二个入境界,这个讲座的功德就不可思议,当然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体会到这个境界。
这部经是一乘了义经典,当然不例外,所以它是『以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这就是真心,就是实相。前面讲实相,怎么又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实相,是一桩事情,它有很多名字,也叫真如,也叫本性,也叫第一义,都是说的这个。在《华严经》裡面叫一真法界,在《楞严经》裡面叫如来藏心,一样的意思,都是从真心裡面流露出来。如果我们自己也用真心,那与佛心心相印,句句都能体会到真实义,所以学大乘经典的人要用真心才能入门。
讲义【佛依法性土,现受用身。】
『法性土』,就是净土裡面讲的常寂光土。「法性」就是常寂光,这个意思也相当之深,如果不把这个道理搞清楚,西方极乐世界怎能叫人相信?我们现在正在录《弥陀经》,重要的部分也讲得详细,四土每一个土都有叁辈九品,凡圣同居土有九品,方便有余土也有九品,实报庄严土也不例外,甚至于讲到常寂光土,蕅益大师在《要解》裡面,完全用天台叁观叁谛来说明西方世界的依正庄严,我们才能相信。四土每一土都有它的因缘,都有它的果报,什么样的因缘感得什么样的果报,理上我们通达没有怀疑,事实上我们才会相信。
《天台止观大意》与《楞严经》经义相彷彿,所以《弥陀经》不好讲,一般人的确不容易接受。可是你将一切一乘了义的经典通达之后,你对于《弥陀经》西方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死心塌地再没有怀疑,决心求生净土,就好像《华严经》一样。《华严经》那么大部的经,佛教裡面的根本经典,根本法轮,一切经都没有办法超越《华严》的範围,不能超越它的界限,《华严》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统统都搞清楚了,对于西方极乐世界信了,心裡头嚮往发愿往生。没有前面那些理论,你能相信吗?这是难信之法,的确是不容易。那么这就是真正通达实相,晓得十法界依正的因缘果报。
佛从寂光土裡面『现受用身』,受用身是现的报身,怎么晓得是报身?因为本经裡面所讲的十二位菩萨是等觉菩萨,说法对象是等觉菩萨,当然是报身,我们一般讲初地以上就见佛的报身,这是现他受用身。
讲义【与诸菩萨,皆入叁昧,凡圣一源,身土不二,即是一真法界。】
这种境界在本经一展开,通序裡面就显示出来,所以我们看它的序分(通序)跟一般经典裡面的确不相同。一般经典都是佛在某一个地方讲的,都有记载,像《弥陀经》在祇树给孤独园讲的。这部经在一真法界讲的,所以你一看就不一样,就晓得这是圆顿大法,是以地上菩萨为对象。既然这部经有这样深,有这么高,我们初学的人能用得上吗?正如《华严》所说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有次第、有顺序的修学,圆融没有次第,同时具足,这是佛法教学不可思议之处。理可以听,常说修学最重要的就是薰习。实在讲今人的聪明智慧超过古人,可是古人很容易开悟,今人很不容易开悟,塬因在哪裡?就是修学环境不相同。古人修学的环境好,好在什么地方?好在一天到晚在薰习。二六时中佛法薰习不断,当然最理想的环境是西方极乐世界,因为那个地方六尘说法,所以这个薰习永无中断,一生成就。无论什么根性的人,就怕你不能往生,你往生一定成就,这就是六尘说法的好处。
我们这个世界,在从前寺院佛法的薰习就跟我们现在办讲座差不多,而我们讲座也比从前寺院裡头还差了一半。过去寺院每天讲堂八个小时,如果是念佛,除讲堂八个小时之外,还有八个小时念佛堂,我们今天纵然上八小时课,我们没有八小时念佛,这不如人家,如果是参禅的,他有八个鐘点禅堂。所以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人家有十六个小时的薰习,那怎么会一样?我们这个讲座七天,实际上讲我们人手不足,如果大家是修念佛法门,或者是参禅,我们能一天有八个鐘点讲堂,再有八个鐘点来修行,那我们这七天就有点像从前那个味道。我们今年来试试看,看今年成就如何,明年我们再做的时候希望能达到这样一个目标。过去寺院丛林一年叁百六十天天天如是,也没有过年、过节、放假。放什么假?你生死没有了脱,你还有什么工夫放假?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放假,没有成就之前还有什么心情放假。所以这七天要好好的把握住,嚐一嚐六尘说法的味道,我们运用电视也是六尘说法,有色尘、有声尘。
讲义【此经始终,皆明圆觉。圆觉在缠,即是众生如来藏心,经云「入于神通大光明藏」,即如来藏清净心体,平等不二,故为一真。】
『此经始终,皆明圆觉』,自始至终都是说明圆满大觉,圆满大觉是成佛,换句话说,本经所讲的是成佛之道,成佛之理,讲成佛的道与理。『圆觉在缠』,就是众生的『如来藏心』,经裡面所说『入于神通大光明藏』,这就是『如来藏清净心体』,众生与佛『平等不二,故为一真』。如来就是出缠,凡夫是「在缠」,谁缠缚呢?烦恼缠缚,换句话说,凡夫的如来藏被烦恼缠缚住,就叫凡夫。佛断烦恼了,没有烦恼来缠缚他,他就叫佛。诸位要晓得,如来藏是真的,是本有的,烦恼是虚妄的,是本无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相信,你全程肯定,对于自己才有信心,有什么信心?有信心断烦恼,因为烦恼本无,烦恼是虚妄的,当然可以断得了。你又有信心能成佛,能证圆觉,为什么?因为圆觉是本有的。换句话说,成佛是真的,是本有的,信心才能够坚定,才能够清净,清净的信心,这是讲信成就,这一点是了不起的功德。有信心什么事情都会有成就,没有信心这修学就很困难。
讲义【文殊请问:如来因地法行。世尊首告之曰:「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即是圆觉。】
『文殊请问:如来因地法行』,这在第一章是一个主要的问题。问如来,如来是佛,就是请教佛,您是修什么法门成佛的?「如来因地法行」,法是方法,行是修行,您是用什么方法修行成佛?『世尊首告之曰』,最初跟他讲,答覆他的,『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陀罗尼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总持』。『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他修的是个总持法门,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总纲。他掌握到所有修行的总纲领,这个总纲领是什么?就是『圆觉』,圆满大觉。我们修行不知道纲领的所在,没有办法掌握到,谁能掌握到这个纲领他必定成佛,而且很快的成佛。那么问问我们,能不能掌握这个纲领?但是诸位要想想,圆满大觉是什么?就是圆满的根本智与后得智,我这样说大家更容易体会。你要想掌握到圆满的大觉,你要修定,你要修戒,因为圆满大觉就是圆满的智慧,慧从哪裡来?从定来的。
在念佛法门裡面说,「圆觉」就是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甚深的禅定,是楞严大定,它裡面所生的智慧就是「圆觉」。我们念佛有几个人目标是在理一心不乱?念佛要怎么念法?这都是问题,决不是盲修瞎练可以成就的,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特别的留意。所以叫你要老实念佛,什么叫老实?一天到晚心无二用就叫老实,想东想西就不老实,如果裡面还有是非人我那就造罪业。固然同居土裡面所讲带业往生,诸位要记住,那是带业习的种子,不带现行,古人所讲的带旧业不带新业,现在正在造的这个不能带,换句话说,势必要断恶修善,不带新业,你才能够定得下来。你这个新业天天还在造,你的一心怎么能得到?唯有新业不造,心慢慢才定下来,才能到一心不乱,到一心了,智慧就现前。
诸位要是能掌握到这个大纲领,是什么时候?得理一心不乱之后。刚才跟大家讲了,这部经是佛为大菩萨所讲,换句话说,听众、当机者都是理一心不乱的人。我们要想能够掌握到这个圆觉,一生成佛,先求理一心不乱,但是要想求理一心不乱,先求事一心不乱,要想得事一心不乱,先求功夫成片,一个等级一个等级往上提升。譬如我想得博士学位,先要拿一个硕士学位,我想要一个硕士学位,先要大学毕业,要大学毕业那我先得要中学毕业,要中学毕业,我先得要小学毕业,你才晓得从哪裡做起。我们今天要紧的是从老实念佛做起,才能有成就。我们讲堂裡面所讲的一切经论都是断疑起信,帮助你建立信心,破除你的疑惑,这是最低的目的,指出一条修行的道路。这个地方说明大陀罗尼门就是圆觉。
讲义【如来藏心,有此功能。】
「此心」就是讲『如来藏心』,就是真心,理一心不乱就是真心。
讲义【此心「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
这几句话就是圆觉。『清净真如』是圆觉之体,『菩提涅槃』是圆觉之相,无量无边波罗蜜门是圆觉之用,这四句就是解释圆觉,拿这个来教授诸菩萨。
讲义【此经亦从如来藏心之所流出,故以如来藏为体。其体性深远,非大乘智慧不能解悟。】
这是将经体提示出来,晓得这部经从什么地方流出来的,你才晓得它的宝贵与价值。好像你得了一个宝石,你晓得这个宝石是从哪裡来的,你才知道它的贵重,这叫识货。这部经典是从真心理体流露出来,这是最极尊重的宝典。
讲义【甲五:能诠教体。】
前面所讲的是所诠的性体,这裡讲的是能诠的教体。这么甚深的道理,理晓得了,根源晓得了,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佛在世的时候以音声来表达,就是言语,佛用言语把甚深之理说出来。佛灭度之后,这些弟子把佛所讲的记录下来,那就是文字,文字为教体。可是诸位要晓得,前面所讲的体性是真体,真正之体,这个地方只是讲传递方法工具之体,用文字这个工具传递给后人、传递给远方。
讲义【已知此经,体性甚深,未审何为教体?《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这就是我们这个地区,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你一说他就能听清楚,他就能开悟,你给他看,他看不清楚,他一听他会开悟。当然也有例外,也有眼根很利的,你讲半天他还听不清楚,你给他看看他就明白。可是的确大多数人耳根利,你给他看,看不清楚,你给他讲他会听清楚。
讲义【释迦牟尼佛在世,以音声语言而作佛事。】
『佛事』是指教学,不是指念经。今天我们很多人以为念经叫佛事,那是错误的,佛经裡面所讲的佛事全都是教学。佛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还没有给人念经,念经追悼超度都是后起的。
讲义【则声为教体。】
佛在世的时候,最主要教学的依据就是言语音声。
讲义【如来灭后。】
佛不住在世,佛的音声当然不能存在。
讲义【纸墨之教,则以名、句、文为教体。】
这就是讲经典,把佛过去所讲的统统记录下来编写成经典。经典的内容,它的组合,『名』是名词,我们今天讲法相名词,「如来」是一个名词,「陀罗尼」也是个名词,「圆觉」也是个名词。『句』是句子,一个完整的句子代表一个意思,叫人听了之后,他心裡能理解,懂得意思,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文』是指单字,为名与句之所依,印度佛典中之文法用语,文指字母,与我国之书法文字不同。实际上中国字是由许多笔划组织成的,我们写一个「叁」字就晓得它有叁划,所以「文」,可以看作是一划、一点,这叫文。「句」是由「文」组合而成,它不是一个单字,「名」则是一个单字,一个单字也能代表一个意思,那么它也叫做「名」。
讲义【此但略说。】
这是略微解释。
讲义【而声、名、句、文,但是能诠。】
它是工具,它一定要表达如来所证的理体,才能称之为经,称之为经教,否则的话,我们每天看的报纸杂誌,那不能称经,但是你不能说它不是『名、句、文』,它的确是「名、句、文」,但是它所载的不是道。中国古人常讲「文以载道」,载道的那个文,就称之为经典,称之为教体。
讲义【若无所诠之义,不成教体。】
如果不是载道之文,不能称之为教体。
讲义【故必通摄所诠,文义相随,而为教体。】
文随义,义随文,佛法裡一切经典都是这样,文义相随。
讲义【圭峰大师,以能诠教体,略作四门。】
『圭峰』是华严宗第五代祖师,就是宗密大师,他是以《华严》经义来解释《圆觉经》,《圆觉经》当然也就跟《华严经》一样了,《圆觉经》是小《华严经》,《华严经》叫大《圆觉经》。从他以后,歷代所有讲《圆觉经》、註《圆觉经》的,都不能超过圭峰大师的註疏。圭峰大师《圆觉经》的註解,等于说以后一切人讲《圆觉》、註《圆觉》那个範围、那个根本,不能离他的根本。就像贤首大师註《大乘起信论》一样,《大乘起信论》有多少註解,哪一个註解能脱离贤首大师的《疏》?我们讲堂裡选用的本子,慈舟法师的讲义,可是慈舟法师讲义裡面的科判全是贤首国师的,换句话说,拿贤首大师的讲义来讲而已。《圆觉经》也是如此,歷代註讲的人都是拿着圭峰大师註解的本子来讲解而已,这就说明圭峰大师的《圆觉经》註疏,是《圆觉经》裡面第一权威的註解。他註的很多,有《圆觉经大疏》、《略疏》、《略疏之钞》、《大疏之钞》,一共有六种。他的老师就是清凉大师,清凉一生专攻《华严》,圭峰大师毕生的精力专攻《圆觉》。
在教体裡面,清凉是作十门来解释,这是《华严经》裡。他把十门归纳为四门,『略作四门』,来讲解《圆觉经》。
讲义【第一、随相门:以声、名、句、文,通摄所诠。】
第一是『随相门』,『以声、名、句、文,通摄所诠』,就是前面讲文义相随,文随于义,义随于文,这就是随相门。
讲义【第二、唯识门:以若文若义,皆是识心所现。】
第二是『唯识门』,这个意思就更深一层。『文』也好,『义』也好,无不是唯识所现。「文、义」从哪裡来?文是唯识所变,是唯识裡面,我们不要说太深,我们以百法来说,是唯识裡面的色法,义属于心法,所以是唯识所变现的。
讲义【第叁、归性门:性是真如妙性,以识心无体,体即真如。】
第叁『归性门』,更深,比唯识的意思还要深,为什么?「随相门」裡面,世间教学可以包括在裡头,因为它也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我们世间所有书本、教科书统统能包。可是第二个「唯识门」就不行,世间有许许多多包不进去,但是它能包括小乘,能包括大乘裡面的权教,那是决定没有问题。如果在大乘法裡面转八识为四智,那就到第叁门,就到「归性门」。归性门,这是讲明心见性,那就是实相,一切大乘了义的经典都是从这一门流露出来。『性是真如妙性,以识心无体,体即真如』,所以转八识成四智就到这个境界,这个是一切大乘教的教体。
讲义【第四、无碍门:以随相属境,唯识属心,合之则成心境无碍。前二门属事,第叁属理,合之则成理事无碍,故以无碍为教体。】
第四是『无碍门』,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讲到最高的地步。『以随相属境,唯识属心,合之则成心境无碍。前二门属事,第叁门属理』,随相跟唯识都是事,归性这是理,『合之则成理事无碍,故以无碍为教体』,如果把叁门统统都合起来,那是理事无碍。那就是《华严经》裡面所讲的四无碍法界,四无碍法界就是一真法界。
讲义【此经圆觉,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应属归性门。又普眼章,根、尘、识等,一一清净不动,遍满法界,无坏无杂,则成事事无碍法界,应属无碍门。此经应以归性无碍为教体。】
『此经圆觉』,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应该属于『归性门』。在普眼菩萨一章裡面说,『根、尘、识等,一一清净不动,遍满法界,无坏无杂』,这就成『事事无碍法界』,这是讲到最高的。『此经应以归性无碍为教体』,这是说明表达教学的教体。前面性体是讲理体,这个是教体。教体着重在教学上,性体是理论依据上,五重玄义把这两段列成一段,就是「显体」;十门开启把它展开为两段,一个是性体,一个是教体。
下面这一段就是要讨论这部经应当什么样根性的人、什么程度的人来学,就好像学校教务主任排课程一样,这个课程应该排在哪一个年级、哪一个学程,什么样的程度好学这个课程,这就是排课程了,排课程要看学生的程度来给他排列。
讲义【甲六:所被机宜。已知此经能诠教体,未审所被何机?盖众生根机不一,教不对机,不能成益,机不对教,亦不得益,务必机教相当,方成法益。】
众生的根性不相同,程度也不一样,『教不对机,不能成益』,教学如果不适合学生的程度,得不到利益。这几天在电视、报纸上,诸位一定看到,国中叁年级的学生好可怜,塬因在哪裡?课程不合理。记者去採访,问几个国叁的学生,为什么要念书?他不晓得,有一个说念书是为考试的,这真是笑话。不念书,我看小朋友都活活泼泼的,这一念都念成呆头呆脑。而且一个国中学生,晚上念书要念到十一、二点鐘,这成什么话?你去念念朱熹的《四时读书乐》,读书是个乐事,现在读书变成苦事,苦不堪言,真是颠倒。我不晓得现在的教育如何,我们那个时候念书的确是很快乐,读书真是一个人一生的黄金时代,决定没有什么考试压力,没有这个情形,功课也没有那么多,晚自修的时间也只有一个小时,所以读书真是快乐轻鬆。聪明一点的人考试真的不必要读书,考试之前十分鐘把书翻一翻决定及格没有问题,你说那个书念得怎么不自在!哪裡像现在念书念得这么苦?我记得我念初中的时候,功课很轻鬆,叁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图书馆看课外读物,换句话说,应付学校功课叁分之一足够了,怎么不自在!现在全力以赴,晚上还要忙到十一、二点鐘,苦事,真正可怜。所以教不对机,不能得利益。『务必机教相当』,「机」就是根机、程度,与教科书要相当,这才能够有利益。
讲义【但此经收机最广,有正有兼。】
这部经很特别。学生有正课生,『兼』是旁听生,有旁听生,我们没有正课生的资格,旁听生有资格,可以作旁听生。
讲义【经云: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
这是正课学生,《圆觉经》一听,他就开悟,他能够得真正受用。经上又说:
讲义【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这就是旁听,任何人都可以旁听,也能得一点好处。
讲义【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如是则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被此圆顿教法一熏,但得听闻,无不获益。】
所谓「一歷耳根,永为道种」,道理就在此地。大乘佛法,纵然我们根性很劣很钝不能开悟,千万不要说这部经太深我听不懂,我不要听了,那这是你自己捨弃了,你不晓得这个功德利益。听不懂也听,听得懂更好,听不懂薰习,有这个功德。一部经典多多少少你会懂得几句,那几句对你就很有受用,何况在讲的时候总是尽量牵就听众的根机,这是讲经一定的塬则。因为讲经讲给谁听的?我们不是讲给等觉菩萨听,不是讲给理一心不乱的人听,是讲给大家听的,那么当然一定要大家都能得到一点受用。
讲义【宿根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宿种者,亦得闻熏,而成圆顿种性。】
这句话对我们来讲是莫大的安慰。
讲义【如华严食金刚之喻。此经一歷耳根,永为道种。】
如《华严经》所讲『食金刚』的比喻,金刚虽然很少,你吃了它不会化的,它永远存在,『此经一歷耳根,永为道种』,就是这个意思。唯有圆顿大法才能成佛,如果我们没有圆顿大法的薰修,我们怎么能理解圆顿大经?所以薰修比什么都重要。今天就讲到这裡。
(第九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09
请看十叁页:
讲义【甲七:宗趣分别。】
这一次我们应香港邀请讲经,差不多停了两个月,在这期间大家听了一部《阿弥陀经》的录影带,可是讲堂裡面这些经空了两个月没有听,骤然来讲怕是不容易连接得起来,好在这部经我们还没有讲到经文,还是在玄义部分,希望诸位同修在听经之前一定要把经文温习一下。听经的因缘愈来愈不容易,希望大家要珍惜,不但是在本省难,在海外更难,讲经的人是愈来愈少了。我回来以后听说道源老和尚住院,贤顿老法师也在医院,年岁都那么大,弘法的这些老法师逐渐凋零,后继无人。
佛法裡出一位弘法的人才,给诸位说,非常的不容易,决不是每天在经典裡面去念念,去研究研究,做做笔记,就能出得来的,这个事实你们大家能看到的。台湾办佛学院办叁十年了,出了几位法师?你们在座的有很多都念过佛学院,还有念过许多个佛学院的,成绩如何?这个塬因在什么地方?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示大家,佛法是要开悟的,不是记问之学。连世间法,你们去念《礼记》,儒家都讲得很清楚,「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何况佛法?为什么你不能开悟?追究塬因,塬因找到,把塬因消除,我们就有开悟的可能。你不能开悟在有二障障碍你。这个二障,我一说你们都晓得,你们也会说,你们虽然会说,也晓得,为什么不把二障去掉?这个事情是你自己本分的事情,别人帮不上忙。烦恼障你有没有把它断掉?所知障有没有断掉?二障要不除,天天在增长,换句话说,你永远没有开悟的指望。这个话非常要紧,这是我们学佛关键的所在,我们讲席当中常常提示。
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生烦恼,这个事情看不惯,那个事情不满意,给诸位说,这叫增长烦恼,这是十足的凡夫。所知障,是要叫你求根本智,根本智是什么?是无分别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了了分明不起一念。我跟诸位讲的,都是最重要的,你们不从这个地方下手,你永远没办法学佛。没有根本智哪来的后得智?千万不要以为这个记问之学,我要多听,我要多学,博学多闻,这是后得智吗?不是,这是世智辩聪。世智辩聪在佛法裡是八难之一,你已经遭难,遇到困难了。得根本智之后,这个博学多闻才是后得智。
这部经在开讲的时候就给大家介绍是非常好的一部经,看经题就晓得,是大乘经裡面的了义经典,文字少,义理丰富圆满。唐朝时候,宗密大师尽毕生的力量专攻这部经典。大经分量太大,怕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学习,所以这部经特别适合当前这个时代,到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会受欢迎,就是它分量少。更为殊胜的就是这部经一共分十二章,章章可以独立,譬如文殊菩萨这一章,第一章只有四百多字,它就是一部完整的小经,集合十二章这是一部圆满的《圆觉经》,章章可以来讲、来修。在一切大乘经裡面,希望诸位特别注意到这部经典。请看经文:
讲义【已知此经,所被机宜,未审何为宗趣?】
前面介绍过这部经的体性、能诠的教体,以及『所被机宜』,就是说明这部经对哪些人来说最为适合,换句话说,什么样的程度可以接受这个教义。在前面圆瑛法师给我们指出来,法师所指都没有离开宗密大师的答覆。它主要的教学对象是顿教大乘,是这样的人。顿教大乘又是什么样的人?大家对于《六祖坛经》很熟悉,六祖大师所接引的就是顿教大乘,这是中国禅宗南宗所传的,而秀大师在北方所传的是渐教大乘。我们一想,这部经不适合我们,为什么?我们纵然说是大乘根性,不是顿教;顿教,这部经一听就开悟,言下大悟。我们不但不是顿教的根机,说实在话,大乘的根机我们都谈不上。大乘人,头一个心量要大,我们心量很小,两个人都容纳不下,学什么大乘?这都是问题癥结所在。所以大家学佛,头一个要把心量拓开。
中国佛法是大乘佛法,寺庙,你一进去就是山门,进山门第一个建筑是四王殿,一眼看过去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代表什么?大肚皮,容得下,满面笑容,「生平等心,成喜悦相」,这就是大乘的样子。大乘人什么都能包容,这才叫大,肚皮要大,样样都能容得下。大乘「四悉檀」裡面,佛以四悉檀而为说法,四悉檀第一个,「世界悉檀」,什么意思?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你看弥勒菩萨那个样子就表现出来了,对什么人都欢欢喜喜,什么样人物他都能包容,这才叫大乘。我们这裡也供弥勒菩萨像,不是装饰品,不是把它当作神明来膜拜,它不会保佑你的,看到它就要学「我要能容忍,我要能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才能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大乘根性,然后才能接受大乘了义的经典来薰修。因为有薰修的利益,所以大师告诉我们,「但得听闻,无不获益」,道理在此地。从这两句,我们也可以来听这部经,也可以来读诵受持这部经典。
讲义【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
『宗趣』非常重要,「宗」是宗旨,「趣」是趣向,这是讲到修行的方法。『当部所崇曰宗』,这部经最重要的修学塬则,那就是宗。『宗之所归』就叫趣向,就是趣。
讲义【当部者,即此部之经,崇者崇尚,即重要之谓也。此经重要之点,即在圆照清净觉相。】
这句话是经文,将来到经文裡面我们会看到,文殊菩萨这一章所说的。『圆』是圆满,『照』是讲观照,『清净觉相』就是念佛人所说的一心不乱,一心就清净了,一心就是觉相,二心就不清净,二心就迷了。你们学佛都希望破迷开悟,可是你走的那个路是迷上加迷,你不走破迷开悟的这个路,那有什么办法!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叁心二意,从早到晚妄念纷飞,这是迷,这就是生死轮迴的根本。我们读这部经,晓得有一个「清净觉相」之名,几时我们才能名实相符合?到清净觉相现前的时候,就叫做成佛。如何能叫清净觉相现前?那就在圆照。如果用《般若经》的话来说,「清净觉相」就是实相般若,「圆照」就是观照般若,《般若经》裡面常说的,以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大师在此地说:
讲义【此一句,为十方如来成佛之因地心。】
你要想成佛,那就是这个修行法。修行在哪裡修?讲席当中常常提醒大家,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修,在起心动念之处修。一起心动念,我常常跟诸位讲,不必理会这个念头是善是恶,不要去分别这个,念头一起,觉悟,我错了,为什么又起念!有念皆妄,无念皆真,这个话我们在《坛经》裡头跟诸位说得很明白。无念乃是无妄念,不是无正念,什么叫正念?「圆照清净觉相」是正念,不是没有这个,有这个,没有妄念。我再把话说浅显一点,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在境界裡头了了分明,眼睛放光,看得清清楚楚,不但眼前的境界清楚,过去、未来无一不了然,这裡面不起分别心,这叫做圆照。如果说,好,我不起一念,不起妄念,不起妄念外面境界怎么样?外面境界一塌煳涂,什么也不晓得,那是白痴,那是愚痴,那是清凉大师讲的「增长无明」,你还是不能见性。凡夫是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叫增长邪见、增长妄念,你不是增长妄念就是增长无明,所以你不会观照。观照裡面是既不起妄念又不生无明,这叫圆照清净觉相,这是功夫,如果你真正会了,你就有无穷的受用,所谓是法喜充满。诸位听,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所以这是成佛的因地心,因为这部经就是讲成佛,就是教你怎么成佛法,说明成佛的道理、成佛的方法,以及成佛的程序、境界,经文虽然不长,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讲义【诸佛因地,皆依圆觉自性之光明,还照寂灭清净之觉相。】
这两句很重要,我们要会用。这两句跟交光法师在《楞严正脉》裡面所讲的「捨识用根」是一个意思,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裡面所讲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也是一个意思,说法不一样,完全是一桩事情,境界的确是高。
讲义【圆照光明,是自心之智;清净觉相,是自心之理。】
『圆照光明,是自心之智』,这是什么?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就是六根的根性,「自心之智」就是六根的根性,这是真正智慧,是无分别智。『清净觉相,是自心之理』,「理」就是《华严》裡面所讲的法身,或者是大乘经裡面常讲的法性,就见性了。前一句是明心,「圆照光明」是明心,「清净觉相」是见性,禅家讲的明心见性,净土裡面所讲的理一心不乱,《圆觉经》裡面所讲的「圆照清净觉相」。由此可知,我们图书馆所选的这几部经论都是一乘了义的经典,文字言语上不一样,所说的是一个境界,无不是帮助大家念佛达到一心不乱而已。
讲义【以智照理,照到惑净智满,永断无明,法身理显,方成佛道。则此经以圆照觉相为宗,成就佛道为趣。】
『以智照理,照到惑净智满』,就是说你用这个方法来修行,这是最高修行指导的塬理塬则,只要你会用这个方法,你的「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都能照破,你的「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都能圆满,『永断无明,法身理显,方成佛道』。你从这一段就能体会到本经的宗旨,也就是说本经修行指导的塬则,这个就是宗趣,我们今天讲指导的塬则。最高的指导塬理塬则,是以『圆照觉相为宗』。修学的目的是什么?成佛,『成就佛道为趣』,目的是成佛。佛是什么?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佛这个字是印度话音译过来的。成佛,佛是最圆满究竟的智慧,成佛就是成就最究竟圆满的智慧。成佛,佛是觉的意思,觉悟的意思,对于整个宇宙人生,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不知,无所不觉,这就叫佛,这是我们修学的目的;而以「圆照清净觉相」,是我们修行的方法。
古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是觉照,念是起心动念,不但起恶念不好,起一个善念也不好,那都是妄念。起一个恶念,你阿赖耶识裡头造了一个恶的种子,因缘成熟这个恶种子要受果报的,要起现行的,起一个善念则有一个善的种子,也要受果报的,这个事情麻烦,一天到晚起心动念,这就是製造轮迴。如果你自己心裡好好检点一下,这一天当中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如果恶念多,恶习气重,换句话说,来生叁途去了,他感的果报在叁途;善念多,善的力量很强,你来生叁善道受报,换句话说,你没有办法超越轮迴,无法打破迷关。为什么要在境界裡起心动念?你不是叫自找苦吃吗?佛菩萨跟我们其实没有两样,他有什么本事?他就是在境界裡不起心、不动念,所以他不造业,他不受果报。他以大慈大悲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像《楞严经》裡面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这叫大慈大悲。宗趣就给诸位介绍到此地。
讲义【甲八:力用殊胜。】
这是讲这一部经,换句话说,也就是讲这种修学的理论与方法,它的作用是非常殊胜的。
讲义【已知此经,以圆觉真因,菩提极果,为宗趣。】
这两句话说得就更清楚、更明白了。
讲义【未审何为力用?】
不知道它的力用是什么?
讲义【此经以离妄证真为用。】
这一句话就把它的作用说得清清楚楚。断一切虚妄,证圆满的真性,这是这部经的作用。下面给我们解释这一句:
讲义【承前面圆照清净觉相而来,既能照到,本来清净之觉相,则知世界身心,皆如空华;空塬无华,病目妄见,本无所有。故曰: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这两句话也是经文,都在第一章。空花有没有?空花有,不是没有。如果我们眼睛有病,看到虚空当中确实它现相,好眼睛的人看不到,我们害病的眼睛看到。好眼睛的人看到蜡烛上没东西,眼睛不好的人看到蜡烛上一层一层的圆影,灯上有没有圆影?没有圆影,可是害过眼病的人有这个经验,我害过眼病,确实有圆影。这个圆影到底有没有?跟你说真话,非有非无。病眼看,「非无」就是有,我看到有,你好眼睛看,没有,所以它的真相就是非有非无,这不是说模稜两可的话,这是说出它的真相。虽然有,有是空的,有不是真的,不是真有,是假有,所以佛学的名词叫「妙有」,「妙有、假有」皆是非有之有,也像我们的梦境一样。
我想在座诸位都作过梦,哪一个人没作过梦?从来没作过梦的人,你举手我看看,看有没有,我仔细的看一看,一个都没有,可见得你们都作过梦。不作梦是功夫,古德常讲「至人无梦」,佛菩萨没有梦,凡夫都会作梦,天人也会作梦。梦境你说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就跟此地的空花一样。当你作梦的时候,梦境有,醒过来的时候就没有了。你正在作大梦的时候,旁边跟你睡在一起的,他不知道你在作梦,他看不到你的梦境。你自己作梦的时候了了分明,一觉醒来之后想想我梦裡做过什么事情还清清楚楚,梦到些什么人、什么物也清清楚楚,这个境界是非有非无。我们现前的境界就像梦境一样,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在作梦?正像你自己在作梦的时候,你作梦有没有察觉到「我现在在作梦」?没有,你还是把梦境当真。如果你要会用「圆照清净觉相」,你就能见到你在作梦,就好像在梦中一下警觉到「我现在在作梦」。如果你觉察到现在在作梦那就很有趣了,叫游戏神通,为什么?一切都不在乎了,碰到一隻老虎要吃你,不要紧,我很慈悲,我让你吃好了,你也不害怕,为什么?你晓得是梦,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在这裡面不起分别心。你不知道你在作梦,老虎要吃你,你到处躲避,吓得一身冷汗,出来之后心还在那裡跳,不晓得那是在作梦。
佛菩萨因为他圆照清净觉相,他对于宇宙人生知道得清清楚楚,一点都不迷惑,所以叫做「游戏神通」,就这么回事情。看你们一个个都认真,他可以随缘,「恆顺众生,随喜功德」,恆顺众生是随缘,你分别,我不分别;你执着,我不执着,我又可以随着你的分别来分别,随着你的执着而执着,其实我自己的确没有分别执着。你要执着这样,好,就这样;你要分别那样,好,就那样,这叫恆顺众生。随喜当中的功德是什么?功德就是「还照寂灭清净觉相」,这是功德。你圆照的功力一天比一天深,境界一天比一天殊胜,这是功德,成就你自己真正的定慧。
定慧从哪裡修?你们念过《坛经》应该晓得,六根摄入六尘境界,了了分明是慧,如如不动是定,成就这个,这叫真正修行,你要不会这个,你搞的那一套都叫盲修瞎练。什么叫盲修瞎练?因为你不断烦恼,你每天不管用什么功夫,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一天磕叁千个大头,勇勐精进,可是一天到晚心裡头还是有喜怒哀乐,还是这样放不下,那个牵肠挂肚的,你不叫盲修瞎练吗?怎么样干你都是增长无明、增长邪见,只要是增长无明、增长邪见,都叫做盲修瞎练。什么叫真正修行?妄念一天比一天少,邪知见一天比一天少,清净心一天比一天增长,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这叫真正修行,不管你用什么功夫,八万四千法门,这是总纲领,总塬则。
讲义【又无明妄惑,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不可得。故曰: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这两句也是第一章的经文。
讲义【即离,是离妄;即觉,是证真。】
『即离是离妄,即觉是证真』,离妄跟证真是同时的,从一开端就同时。譬如明镜,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上染了灰尘,我们现在去擦这面镜子,你拿个布擦一块,灰尘去掉了,马上就放光明,镜光就现出来了,是同时的。染污一去掉,光明就现前,再擦一点,那边光明又现前。当然,惑不是一下就离开的,见思、尘沙、无明不是一下就离开的。你每天都能断惑,每天都放光明,惑断得愈多,光明愈大,从初发心到圆满佛道就是这么个样子。这部经就有这个作用,可是你要会才行,你要是不会,天天念《圆觉经》还是天天起烦恼,那有什么办法?那就没有用处。实在没有办法,我在平常的时候也教给你们大家,你们先把这部经背过,心裡面一有妄念起来就背经,用这个方法代替妄念;但是这只是一个很粗浅的办法,是个初学的办法,是无可奈何的办法,不是高明的办法。高明的办法你不会用,你用不上,你就用这个笨办法,也有点效果,有好处,这就是用这个一念来止你的妄念。
其实念佛也是如此,因为佛号短,一面念佛还一面还可以打妄想,这个佛号念的就不得力,换句话说,这一句佛号压不住妄想。你背这一部经,你背经当中打一个妄想,一个字错了,从头再念,不准接着再念,那个不发生效果,必须从这部经「如是我闻…信受奉行」,一部经念下来当中一个妄想没有,一个错字没有,这叫功夫,这叫读诵,读诵也是修行的方法。你们想想看,读诵的目的在哪裡?目的不是记,目的是在破妄念。因为你不读经的时候就起妄念,心裡念着经就不起妄念,不打妄想,目的是在离妄证真,不是在记诵。这个跟你说明,离妄跟证真是同时。
讲义【弥勒章中,勤断诸爱见,离妄也;便归大圆觉,证真也。】
证真这个事情不要挂在心裡。很多念佛人想求一心不乱,天天在想着,我怎么还不到一心不乱?试问问,你一天到晚起妄念,你怎么会到一心?没有妄念就一心了。「我怎么还不一心?」这不是妄念吗?这个妄念就障碍你得一心,只要你有这个念头在,你就永远别想得一心,所以对于目的地不必去理会。我有这个目的,我要求一心不乱,但是从不理会一心不乱,只要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自然会到达,古人所谓「但问耕耘,莫问收穫」,功夫到了自然就现前,你着什么急?愈是着急,那正是古人所说「欲速则不达」。
「弥勒章中」这两句话,重要的是「勤断诸爱见」,爱见是什么?烦恼。断烦恼重要,你在境界裡还会起烦恼,你自己就要觉悟了,我糟糕了,我怎么会增长烦恼?顺境裡面起贪爱,不得了,这个遭难了。逆境裡面生瞋恚,这个不得了,要堕地狱了。顺境裡起贪爱,不得了,这是饿鬼道註册挂号了,不去也不行。试问问有几个修行人有这么高的警觉心?古人说我们盲修瞎练还不服气,你有不服气的这个念头那就证明你十足的盲修瞎练。你一服气了,我果然是盲修瞎练,你还有个回头的希望,回头是岸。你不服气那你根本就不回头了,自以为是,不懂得正法,把邪知见当作正知见。
佛法裡面的邪正,那真正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邪正的辨别只是一念之间,很不容易辨别。在境界裡,心地永远清净、永远慈悲就是正,失去正就是邪。印光大师教我们从诚敬入门,你们也听过很多遍,有没有做到?诚敬就是一心。对于任何人都是诚心,都是敬心,冤家对头也是诚心,也是敬心;对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我们是诚心、是敬心;对饿鬼、地狱众生也是诚心,也是敬心;对我们父母,最亲爱的人,我们诚心敬心;对那些冤家对头也是诚心敬心,一心,决定不用二心,诸位果然如是修,你这一生决定成就。那个人对我好,我对他诚敬;那个人要坑我、要害我,我对他有差别,我甚至还要去报復他,那完了,谁报復谁?自家堕落,自己堕落了,你自己在菩提道上就盲修瞎练了,所以叫我们要勤断诸爱见。
讲义【乃至圆觉章中,诸障若消灭,离妄也,佛境便现前,证真也。】
本经的作用就是「离妄证真」,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在离妄。我在香港讲《坛经》,讲到六祖大师那个偈子,他们大众听了之后来要求,说「法师,讲得太简单了,我们希望法师能把这两首偈子详细讲一讲」,我说好。到第二天,整个时间两首偈子八句我只讲一句,你们想想我讲哪一句?「时时勤拂拭」,我只讲这一句。讲完之后,「法师,六祖大师那个你没讲」,那个不要讲,那个讲了也不懂,为什么?六祖大师那个偈子是「佛境便现前」的境界,神秀大师那一首偈子就是「诸障若消灭」这个意思,你现在连功夫都不会用,我跟你讲果地上境界,你怎么能体会得到?这很重要。
讲义【故以离妄证真为用。】
这部经的能力,这部经的功用,可以帮助我们『离妄』,帮助我们『证真』,但是经是佛说的,我们要能体会佛的意思,不是说你每天念这部经就能断妄证真,不是的,没有用处。你把这些道理全部都懂得了,你也离不了妄,也证不了真,必须要做到。二六时中,境界裡头不起心、不动念,才是真正的离妄证真,你做不到那有什么用处?果然做到了,你在天堂裡面没有乐受,到地狱裡把你放入油鼎,放在刀山上,没有苦受,逍遥自在。「苦乐忧喜捨」是凡夫的受,捨离「苦乐忧喜捨」,这是圣人的正受,这才能得效果,这才是真正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讲义【甲九:传译流通。】
给诸位介绍本经翻译的人。
经【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
『唐』是讲年代,是在中国的唐朝,唐朝长寿二年,这一年是公元六百九十叁年。罽宾国是北印度当时一个小的部落。印度那个时候还是许许多多的国家,一个部落就算是一个国,幅员都很小。这个地区在北印度,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参学的时候在这个地方住过,《大唐西域记》有一段记载罽宾国的风土人情。
讲义【沙门,印度出家修道之通称,译为勤息。谓勤修戒定慧叁学,息灭贪瞋痴叁毒。】
『沙门』是出家人的通称,在印度不限于佛教,像印度教、婆罗门教,差不多所有的宗教,凡是出家修行的都叫「沙门」。佛法到中国之后,沙门就变成佛教出家人专用的名词,其他的宗教都不用这个名词。「沙门」是印度话,是『勤习』的意思,『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沙门有这个意思在。法师自称沙门,这是谦虚。通常我们看翻经的法师都称为叁藏法师,叁藏法师是称他的学歷,他通达叁藏,是传法的导师。他用「沙门」是表示自己谦虚,有「不敢为人师」的意思在,依旧好像在学生的地位,还是在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讲义【又有四种沙门:一、胜道沙门:断惑证真,已得道果者。】
最低限度,要小乘阿罗汉才叫做『胜道沙门』;在大乘裡面讲,见性的菩萨才能算是胜道沙门。以圆教来讲就是初住以上,别教是初地以上,才能称之为胜道沙门。
讲义【二、说道沙门:弘法利生,代佛宣扬者。】
第二种是『说道沙门』,「说道」是弘法利生,就是讲经说法的。我们要问,这两类到底哪个高?诸位必须晓得,如果不证道就没有资格讲经。你自己没有见到道,你拿到经就会胡说八道,不但害自己也害一切众生,所以这个很不容易。中国自古以来翻经的、讲经的、弘法的、註解经典的,都是见了道的人。见道,我们不要说大乘,为什么?大乘太高了,就讲小乘,小乘见道位是须陀洹果。须陀洹果是什么条件?叁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
古来中国这些弘法的法师,这讲过去,註释经典的差不多都是叁果以上的圣人,虽然没有能证到四果,但是他已经证到叁果罗汉。古佛菩萨再来的很多很多,有一些透一点消息给我们,我们晓得,根本不漏风声的我们就不能觉知。像弥勒,布袋和尚是宋朝人,跟岳飞同时代,他出现在浙江奉化,临走的时候自己说出他是弥勒菩萨再来,说了之后他就走了,留了一首偈子,以后大家知道他是弥勒菩萨,所以我们塑弥勒菩萨的像就塑布袋和尚的像。诸佛菩萨应化为出家人,应化为在家人,都有。像弥勒菩萨在中国歷史上应化,我们晓得就有两个人,布袋和尚是出家人,另外还有一个傅大士,在家居士,他是弥勒菩萨化身的。所以有诸佛菩萨再来的,我们肉眼凡夫当面错过。
由此可知,「说道」不容易,可是在末法时期众生福薄,佛菩萨不来了,我们想弘法利生,发这个心,那怎么办?讲古人的註解。讲古人註解还得有个条件,也是要依教奉行,真正照这个理论方法来做。还没有证果,功夫还不到家,这个时候拿古人註解,我们照他的方法来讲,解释註解,还有个几分相应。如果一天到晚心裡还生烦恼,还生邪见,换句话说,不但与经不相应,与古人註解也不相应,那叫胡说八道,所以总得要求得行解相应。
讲义【叁、活道沙门: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
第叁是『活道沙门』,这是依照佛法修行,没有能力弘法利生的,是真正学佛,是在初学阶段。
讲义【四、污道沙门:破斋犯戒,败坏佛门者。】
第四是『污道沙门』,破斋犯戒,败坏佛门,所谓佛门裡面的狮子虫,这一类都是阿鼻地狱的众生,这是破坏佛法,果报决定在地狱,不能不相信。
『译』是翻译,将印度梵文翻译成为中国文字。玄义介绍到这个地方圆满,今天时间到了。
(第十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10
请看十五页:
讲义【甲十:讲解经文。分叁: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一开端我们所看到的,就是经开叁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任何一部经典都可以把它分为这叁个部分。我们一般的书籍,大概是一部书写成之后,前面都有一个序,这一篇序是介绍这部书的,多半是请别人来写,也有自己写的,就是自序。佛经的体例很特殊,序分就在经文之中,本身就包括了,用不着别人来给它写序。序是介绍这部经内容的,佛经的序分有没有这个功能?有。序分又可分为两个部分:通序、发起序。六种证信序,一切经裡面都有的,称之为「通序」。「发起序」,一部经的义趣都包括在这部分,文字不多,会看的人一看就晓得这部经的内容,它具有这种功能。请看经文:
经【如是我闻。】
通序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句『如是我闻』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把佛一代时教(就是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包括尽了,完全包括在这四个字当中。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不能超越这四个字,经裡面常讲十方叁世一切诸佛,所说无量无边的佛法经论也超不出这四个字,所以这四个字妙极了。如果在这四个字当中悟入了,宗门裡面常说「言下大悟」,一切佛经都不要看了,《大藏经》是废纸一堆。废纸一堆对谁说的?对已经开悟的人说的。没有开悟,那堆废纸很有用处,那就不是废纸,帮助他开悟的,悟了以后就是废纸。这四个字不好懂。四个字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如」字。圆瑛法师註得很简单,意思没有办法註得很周圆,这一点要我们自己细心去体会。这是一般的讲法:
讲义【一切经首,皆有六成就序。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据《佛地论》:阿难结集经时,诸菩萨咸共请云:如汝所闻,当如是说。】
佛所讲的一切经,经开端都要列六种成就。『如是』,信成就;『我闻』,闻成就。首先把这个因缘做一个概略的说明,据《佛地论》所记载的,阿难结集经的时候,诸菩萨向他请教,向他提出一个要求,『如汝所闻,当如是说』。这就是当年结集经的时候,参加这个法会的诸菩萨大众给阿难提出条件,「你必须听佛怎么说的,你也给我们怎么说」,完全重复,不能加自己的意思,记不得了,宁可少,不能增加。哪个地方记不得了,记不得就不说,尽你所记得的你给我们说出来,不能有自己一丝毫的意见,这样子结集才能达到真实,真实才能令后世人生信心。所以,这两个字叫做信成就。
讲义【传法菩萨,便许之曰:如是当说,如我所闻。既是如闻而说,自属可信,故曰信成就,闻而不忘,故曰闻成就。】
传法菩萨就是阿难尊者,传释迦牟尼佛教化的,所以就同意,也就接受了,我一定「如我所闻」给大家说明,给大家说出。「我」,这是阿难尊者自称。「如是」,就是如佛所说,是我自己亲闻的,不是传闻的;间接是传闻的,直接听佛所讲的是亲闻。
讲义【又如是者,指法之辞。】
指的什么法?就是指的这部经。如是这部《圆觉经》,是我阿难亲自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而不是传闻的。
讲义【即指此圆觉心法,今当依圆觉解释如是。】
既然指这部经,可是部部经的教义都不相同,这一点诸位要记住。教理是相同的,理通一切经,不但通一切经,我们把範围扩大来说,可以讲通一切法,十方叁世一切世出世间法只有一个理,真理,现在世间人所谓真理。真理是永恆不变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的代名词就叫「如」,如如之理,这是一个理。如如之理说不出,不但说不出,你也想像不到,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如如之理才能现前。所以这个障碍障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障如如之理而不能现前。根本的障碍,佛给我们举出两种,一种是烦恼障,一种是所知障,这是两大类,这两大类的关係是分不开的,烦恼障裡面就有所知障,所知障裡面就有烦恼障,你要是把它真正分开,哪些是烦恼、哪些是所知,的确很难。这是在大乘经裡常常说的。
教理是说不出的,可是教义就比较容易体会。会学的人,听教理。能够听教理,从教理悟入,这叫大开圆解,大彻大悟,那是一切都通达了。古德常说「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部经通达了,世出世间所有的法门全都通达,塬因在哪裡?他理悟了,这是第一等的闻法,这样的人的确不多。自古以来,在中国歷史上出家在家统统都算上,大概十个人都找不到,像惠能大师他老人家算一个,一经通一切都通。我们没有一等的天赋,不得已而求其次,听教义,这算是二等。教义如果能听得懂,虽然不是整个的塬理塬则,它可以涵盖一部分,譬如在中国大乘十个宗派,教义他通一个宗派,他通一些与这个类似的经典,他能够通。最忌讳的,学一部经只懂一部经,再拿第二部,不懂了,这就是最下等的根性,学一样就会一样,不能够举一反叁,不能够闻一知十。说实在话,学一样懂一样也算是不错,怕的是学这一样都不懂,统统学完了,不懂,那就没法子,那就相当的困难了。
这个地方讲这个「如」,教理上来讲,是贯彻一切世出世间法,在教义上讲是能贯通与这个类似的一些经论。这个地方圆瑛法师给我们解释,是专就这部经来解释「如」的意思,这部经是属于大乘了义经典,因此这是从教义上来说的。这个「如」就是指『圆觉心法』,什么是圆觉心法?请看註解:
讲义【圆觉,即众生如来藏心。清净本然,如如不动,故谓之曰如,心即是佛,与佛无二,故谓之曰是。】
这几句话大家好好的把它记住,这是就《圆觉经》的教义来解释「如是」两个字的含义。大师这几句话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虽然说得清清楚楚,我们能不能听得懂?我们能不能把这几个字看清楚?不太容易。你所听的是言说,你所看的是文字,这几句话裡面的道理你搞不清楚,这就是我们的境界都是在言语文字的表层,没有深度,必须深入才有功德利益可言。
『圆觉』,「圆」是圆满,「觉」是觉悟,换句话说,最圆满、最究竟、最彻底的觉悟,是什么?就是众生的『如来藏心』。所以佛在《圆觉经》裡面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没说错。你现在日用平常六根接触六尘,都是煳裡煳涂,醉生梦死,起惑造业受苦,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给诸位说,你虽有圆觉心法,你不用它,那有什么办法?譬如你口袋装满金银珠宝,你本来是个大富翁,很可怜到外面要饭吃,有的人看不起你要把你赶跑,你的财富为什么不拿出来用?一般凡夫就是如此。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的,就是他会用圆觉心,他用圆觉心,我们虽有,不用它,冤枉,你要会用,你当下就成佛;你不会用,那你就当凡夫了。这个地方讲的『众生』是指一切有情众生,拿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指动物,这皆是有情众生。
「如来藏心」就是真心,如来藏在心裡头。「如」是什么?刚才讲的圆觉。如来就是圆觉,圆觉就是如来,可见得如来藏心就是圆觉心。而这个心什么样子?『清净本然,如如不动』,这是如来藏心的样子。诸佛如来是这个样子,诸大菩萨也是这个样子,我们在座的诸位同修哪一个不是这样子?可惜的是你自己不认识,你自己不会用,所以你变得这么苦。这两句,实际上也是说明我们修行的目标。如果人家问你,你学佛学的什么?你修行,你怎么修法?我们自己能清楚吗?我学佛学的什么?我修行怎么修法?如果不晓得学的什么,不知道怎么修法,那你一天到晚不是盲修瞎练是干什么?学佛就是学的「清净本然」,就是修的「如如不动」。我们在一切境界裡,从早到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的心动了,起心动念,「如如不动」失掉,「清净本然」也失掉了,这就是自己当生死凡夫。谁叫你这样的?你要是怪外面的境界那就大错特错,你冤枉好人了,某人障碍我,某人找我的麻烦,某人叫我堕落,你冤枉好人了。
蕅益大师说得好,「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我们所接触的不外乎一个是人事环境、一个是物质环境,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没有好丑、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得失,什么都没有,就是此地讲的「清净本然,如如不动」,好丑生在哪裡?是你的妄心。真心是如如不动的。如果你会用真心,「如如不动」,你看外面境界是「清净本然」,外面境界是什么?是一真法界,这个时候你才能真正证明境缘没有好丑,好丑是从人自己心裡头生出来的。你的心才一动,一真法界没有了,失掉了,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如果你在境界裡头不起心、不动念,你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在净土经裡面讲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当下就是。
诸佛菩萨常住常寂光土,为什么常住?因为他在境界不起心、不动念,所以他常住常寂光土。他看这个境界清净的,清净本然。我们看这境界是染污的,为什么?因为你的心染污了,你看外面的境界都是染污的。你那染污的心不是真心,真心不会染污的,染污是妄心。好比我们眼睛不会染污,戴上眼镜就染污了。你戴上一副红色的眼镜,外面都是红色的,每一个相上都有一层红色的色彩,是不是这物质涂了红色?不是的。外面境界没有涂上红的,你的眼睛也没染上红的,就是这红玻璃片惹是生非,就是它。所以境界不相干,境界是「清净本然」,自己本性「如如不动」,当中加上这个玻璃片,它惹是生非,麻烦都出在这个地方。这个玻璃片是妄心,一切的分别执着就是这个,佛法裡叫识心,就是第六意识跟第七识,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染污,你不用这个东西,自己是「如如不动」,外面境界是「清净本然」,那不是一真法界是什么?佛菩萨大慈大悲,一切经论裡头把这个道理跟我们说得十分的明白周圆,我们自己不懂这个意思,日常生活当中不会用,还是这么苦,你那个佛是怎么学的?学佛的人是愈学愈自在。
往年李老师教学的时候给我们讲经,他举一个例子,听经的人听到法喜充满,真正是言下悟入,忽然家裡的人来找他,说他家房子烧掉了,真正入佛门的人,房子烧了,它烧它的,没事情,我还听经,这才叫真有受用。房子烧了就急得一身汗,赶快回去救火去了,你看看,在这裡听经的时候,小小的风一吹动,立刻就完了,心就乱了,就被境界转了,那怎么行!你的佛不就白学了?所以诸位,他学佛不晓得他是学「清净本然,如如不动」,他不是学这个,他学佛学什么?求佛菩萨保佑我升官发财,保佑我长命富贵,他学这一套,这个搞错了。长命富贵、升官发财,给诸位说,那是命。你没有成佛,没有大彻大悟,你这一生的受用是前生所修得的。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果报就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但是这个话是对凡夫说的,不是对开悟的人说的。开悟的人,他的心是「清净本然,如如不动」,对叁世因果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们要晓得学佛是学什么。你果真修的是「清净本然,如如不动」,你是真学佛,你这一生当中决定有成就。如果你是求佛菩萨保佑你,那就错了。你要想在世间得福报,那你要修福,世间福报修得来的。你要得最究竟、最圆满的福报,那要开悟,悟了之后得的是真实的福报,才能得大自在,不悟不能得大自在,大自在是从如如不动当中来的,你在境界裡还会起心动念,你不会有自在。
像这些事情我们常常会见到,会遭遇到,也许本身就遭遇到。你是一位很虔诚的佛弟子,平常在佛门当中也到处修福,到处出功德做好事情。你做生意做失败了,公司宣告倒闭。你看这个佛教徒到处烧香拜佛,哪个地方都出功德,应当佛菩萨保佑他的财源滚滚而来,没想到他生意做失败了,这是不是学佛所招的果报?与学佛不相干,这个事情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裡面就讲得很清楚。还有出家人弘法利生,天天在做好事,他的财富也说不定一下就损失了,或者被人骗了,像从前道安老法师在世就被人骗了八百多万,难道诸佛菩萨不保佑他吗?道安老法师很慈悲,天天做好事,佛菩萨不保佑他吗?还会被人骗吗?这也不关佛菩萨的事情,我们要把这个搞清楚,这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
现在的出家人因为他有财,有财就会被人骗去,应不应该被人骗去?在我觉得应该被人骗去,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定的制度,出家人叁衣一钵不能积财,你积财被人骗去,这理所当然应该的。如果被人骗去了,哈哈一笑,「我没听释迦牟尼佛的话,应当如此」,这个人就开悟了。如果被人骗去的时候,自己生烦恼,还要赌气「佛菩萨没有保佑我,我从今以后不烧香、不拜佛」,那就是罪上加罪。你们看看经律论裡面,哪一部经论裡面教给出家人,你们多多的赚钱,钱存在银行裡去放利息,你们去买房子置产业?哪一部经律论裡教出家人这个做法?没有,你有钱不被人家骗去那做什么用?只有被别人骗去。所以你要存钱就得被人骗去,你要盖庙就得供人家争夺庙产,就干这些事情,在我看起来这是很自然,合情合理也合法,法是什么?经律论的佛法,很合乎佛法。
出家人,人家布施供养来的,这个手拿来,那个手马上就布施出去,免得被人骗走,这个多自在,不可以积财。《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积财丧道,丧什么道?心裡头挂念着「我还有好多钱在什么地方,现在钱贬值怎么办?我要怎么样叫它不贬值,还得要叫它生利息」,你的道就没有了,道就丧失了,还要别人来找麻烦吗?你的心不清净了,丧道就丧失了清净心,你的心在境界裡头动摇了,这个叫丧道。
我要是没有钱,我怎么能生活?我要是没有庙,我到哪裡去住?听起来满有道理,好像很有理由,其实不然。你如果是位出家人,你要是没有钱,自古以来,古今中外,你听说哪个出家人饿死?没听说过。我不要钱,我是个出家人,我饿死了,饿死也值得,为什么?歷史上可以留名,居然在某个时代有一位出家人饿死了。不可能的事情,你担这个心干什么?你说别人的道场我不能住,没有这个道理,你住不下去怪你自己没有道心,你不能怪境界,境界是一真,境界裡头没有是非利害得失,哪个地方不能住?住在这个地方,这裡头的人天天欺负我,粗重的生活天天叫我做,他们自己逍遥自在,叫我受苦,做得不好还要挨骂,还要处罚我,给诸位说,那正是佛菩萨在鍊你的心,教你在这个境界裡修「清净本然,如如不动」。你如果能确定这个宗旨,这是我好修行的场所,这么多善知识来磨鍊我,我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在短短的期间可以磨得乾乾净净,这道场到哪裡去找?你在这个境界裡头,那个人坏人,那个人不好,谁不好?是你自己心不好,外头人没有不好的。我看到人,各个都是佛,各个都是菩萨,没有一个不好,谁不好?自己不好,自己禁不起考验,自己在这个境界裡头迷惑颠倒丧失清净心,在这个境界裡头起心动念,自己错了。
在修行过程中,第一个阶段是以逆境来磨鍊你,这是一定的。在佛法裡表法,像《金刚经》裡面的须菩提尊者就代表一位初学,他修头陀行,苦行,先要受苦受难。你们每一个人自己觉得「我业障深重」,业障从哪裡消除?业障要从磨鍊当中消除。你自己没有瞋恚心了,业障就没有了,就去掉一大半。小小不如意,心裡动忿恨之心,你的业障天天在增长,你那个忏悔有什么用?天天拜佛礼忏,遇到一个人面孔给你一板,瞋恚心就生起来了,你想想你这个忏悔有什么用处?一点用都没有。逆境裡头锻鍊之后,在一切不称心、不如意的境界裡面决定不生瞋恚心。第二个阶段锻鍊,就是欢乐场合当中去锻鍊,一切顺境裡面不起贪染心,你就成功了,这是在《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代表。
须菩提尊者代表的是逆境当中修行,善财童子代表的是顺境当中修行。你看这个相,须菩提尊者出生的时候,叫「空生」,他是个大富人家,家裡面金银七宝统统没有了,忽然不见了,一切财富统统失掉了,示现逆境的相。善财童子出生的时候,他家裡面花园的那些草木都变成金芽、银芽,这是代表顺境。逆境裡面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不起瞋恚之心,不起瞋恚之念;顺境裡面没有贪爱之心,没有贪爱之念,你才是清净本然、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说你的内心,「清净本然」是指外面境界。这是大经裡面常讲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在《楞严经》上大家都很熟悉,「物」是境界,若能转物,就是你自己心不动了,外面境界转了,十法界转变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相就是清净本然。我们凡夫不善于用心,不会用心,把本来清净本然的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在这裡面起惑造业受报,实在讲,冤枉!
刚才我举的这个比喻,你们大家好好去想想,所有的毛病都是产生在妄心,妄心好比眼镜一样,毛病都在那个东西,这个东西一拿掉,什么事都没有了。妄心是什么?分别心、执着心。分别是第六意识,执着是第七末那识。离开分别执着,你的真心,就是如如不动的心,现前了,外面一真法界清净本然也现前了,会用的就叫佛菩萨,不会用的就叫凡夫,「如」的意思就是说的这个。千经万论就是说这么一桩事,希望你把这个事实真相彻底明瞭真正觉悟,觉悟之后就放下了,放下什么?放下一切分别执着,是放下这个。一切分别执着放下了,就得大自在(解脱就是自在,自由自在);大自在现前,智慧现前了,法身现前了,法身、般若、解脱你统统证得了,这叫学佛。
「是」是什么意思?『心即是佛,与佛无二』。佛是什么?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你自己的心与十方诸佛的心无二无别,自性佛与诸佛也无二无别,是一不是二,这就叫「是」。所以这个「是」,心即是佛,是这个「是」,佛即是心。
讲义【佛说此经,即说如是圆觉心法;虽说心法,具足佛法,及众生法。】
『佛说此经』,就说这个『圆觉心法』,虽然说『心法』,『具足佛法,及众生法』,这两句话就是讲的十法界。「佛法」是讲四圣法界,「众生法」是讲六凡法界,四圣六凡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包括在裡面。心是能造,四圣六凡是所造,能所不二、能所一如就叫做「如是」。
讲义【清净慧章,随顺觉性,乃有五性之分。众生法、佛法,皆不离圆觉一心故。】
『清净慧章』,这是本经裡面的一章,是清净慧菩萨所说的。『随顺觉性,乃有五性之分。众生法、佛法,皆不离圆觉一心故』,这几句将来到「清净慧章」会详细跟诸位说明。在这个地方,大家特别注重最后一句「皆不离圆觉一心」,「圆觉一心」这四个字很有味道。圆觉就是一心,一心就是圆觉,二心,圆觉就没有了,二心就不觉了,你看跟《六祖坛经》裡面所讲的是不是一个意思?六祖跟我们说的,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所以八万四千法门裡面,最直截了当的修法就是念佛法门,因为念佛法门直接修一心不乱,一心就是圆觉,圆觉就是一心。我要修圆觉,怎么修法?念阿弥陀佛就是修圆觉法。你别在这部经裡头看到有二十五轮,看到有文殊、普贤种种说的那些法门,那你的心又乱掉了,所以这些地方要会。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诸位要真正学佛,学什么?一心待人,不要有二心待人,你就很容易开悟,很容易入道。二心待人是什么?分别心。一心待人是什么?至诚恭敬,对待什么人都一样。善人,我对待他诚心诚意恭恭敬敬;恶人,我也对待他诚心诚意恭恭敬敬。他对我好,我对待他诚敬;他对待我恶,处处想谋害我,我对他还是诚敬,只是一个心,一心就成佛了。一心,那个恶人渐渐会受感动,他会被你感化,他被你感化就是你度了他。如果我们是防人,防不胜防,你防我,我防他,彼此互相防的时候,这个世界怎么不打仗?怎么不斗争?
佛法,第一个是信成就。我们要信人!那个人可不可以相信?不能相信,我也信他。他骗我,骗我还信他,骗了几次,「某人以后我们不能骗他,这人太好了,骗他良心过不去」,他就觉悟了。人家不信我,我信人家,人家对我不诚,我以诚对待他,最后的便宜谁佔?我佔了,我心清净,我得一心,我证圆觉,自己成佛成菩萨得大自在,叁界六道生死轮迴你永远超越了,这个大便宜谁能想得到?学佛要在这个地方学。此地这个「圆觉一心」,你能看重这四个字,你才晓得念佛法门了不起,念佛法门不可思议,你才会死心塌地老实念佛。下面「我闻」这两个字比较容易懂:
讲义【我闻者:授受之义。】
释迦牟尼佛教授他,阿难尊者自己能接受。老师能够教,学生能够接受。
讲义【佛与阿难,一堂晤对。】
『堂』是讲堂,『晤』是见面,『对』是问答。
讲义【佛教授,而阿难领受,面命耳提,亲从佛闻也。】
『我闻』,「我」是阿难尊者自称,是阿难尊者亲自听佛所说的。
讲义【闻法必从耳根发识,闻佛声教,不曰耳闻,而曰我闻者,废耳根之别,从一身之总,故称我闻。】
这几句话很容易明瞭。
讲义【阿难乃随顺世间,假称为我,不同凡夫妄执之我,亦非外道妄计之我。】
这两句话非常要紧。圆觉心,就是「清净本然,如如不动」,你不能证得是两大障碍,烦恼障跟所知障,这两种障碍的根本就是二种执着,一种是我执,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本,没有我执,烦恼障就没有了;法执是所知障的根本,破了法执,所知障就没有了,圆觉心才能现前。那么阿难怎么称「我」?这个称「我」,这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佛与阿难要为我们说法,所以他自称为「我」,自称为「我」是随顺众生说的,决不是他自己有我执,他还执着这身心是我,那他也是凡夫,那他还是迷惑颠倒。换句话说,你怎么用功夫?用功夫头一个是破我执。诸位要晓得,破了我执在佛法裡面才入门,小乘须陀洹位才入门,小乘入门,大乘没入门。大乘怎么样?破了法执,大乘才入门。你们想想,这两种执着你天天在增长,我执增长,烦恼增长;法执增长,邪见增长,那么你修的是什么行?你整个都搞错了,一开端就错了,一错到底,真可以说无有是处,你不造罪业谁造罪业?这一点要搞清楚。
我建这个小道场在此地,我自己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造罪业了,你们在这裡败坏这个道场,在这裡造罪业,你们自己负责任,到时候不要把责任推到我身上来,你推不上来,为什么?我已经没有我了,我还有我,你可以推得上,我没有我了,你往哪裡推?推不上了,最后还落在你自己身上。你才晓得没有「我」的好处!有「我」,就麻烦了。没有「我」,什么麻烦都找不到,为什么不学无我?此地所称的「我」,是从意识心裡头变现出我相,为他受用不是自受用。
『不同凡夫妄执之我』,凡夫我执,他把「五蕴身心」当作是「我」,所以他才起惑造业,才轮迴受报。也不同『外道妄计之我』,外道妄计是什么?印度一般外道他不执着这个身是我,比我们一般凡夫要高明一点,他晓得这个身不是「我」,他执着灵魂是「我」。我们中国人叫「灵魂」,外道叫「神我」,就是在六道投胎捨身受身的,他认为那个是「我」。他晓得身不是「我」,身是什么?寿命很短,有生有灭;认为投胎的灵魂不生不灭,在六道裡头无论在哪一道去捨身受身都是它,他认为那个是「我」,那也是错误的。那个不是「我」,那个在佛法裡面讲是「阿赖耶识」,是自己的本识,外道称神我,我们世间一般人讲灵魂,这个也是错误。底下几句话是把实在的话说出来:
讲义【若约本经旨趣,传法菩萨,以无我之真我,闻无碍之法门也。】
『若约本经旨趣』,「约」是「就」,如果就本经的宗旨趣向来说,『传法菩萨』,这是讲的阿难尊者,是『以无我之真我』,无妄我,真我就现前,不是没有真我。「法身、般若、解脱」裡面,各具「常、乐、我、净」四净德,法身裡有真我,般若裡有真我,解脱裡有真我,有真的。破我法二执,真我就现前。这个真我,诸位要晓得,破了我执,真我都不能现前,必须破法执,真我才能现前。对于一切万法也不执着了,身心世界真正放得下,这个时候真我现前了。『闻无碍之法门也』,一乘了义的圆觉心法不但是理事无碍,而且是事事无碍,跟《华严经》的境界完全相同,无障碍的法界,这才叫一真法界,才叫常寂光净土。今天时间到了。
(第十一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11
请看第十七面:
经【一时婆伽婆。】
诸位看圆瑛法师的註解。
讲义【一时,为时成就。不有良时,安成法会?乃是师资道合,机教相契,说听始终,名为一时。】
『一时』,是六种成就裡面『时成就』。我们知道佛当年说经的时候是在印度,印度当时并没有统一,所以有许多的国家,所使用的历法也并不统一。结集经的人在时间上都用「一时」,这并不是没有将确定的时间记载下来,而是世尊交代阿难尊者用这个方法来记载。「一时」,实在讲就是『师资道合』的时候,如果我们讲得更明白一点,老师与学生都在一心的时候,这一点很重要,唯有一心与道才相应。老师所证得的,必须学生在一心的时候才能领悟。『机教相契』,「机」是指学生,「教」是指老师,俗话讲心心相印,一定在这个时候。『说听始终,名为一时』。下面这几句话是古德註解:
讲义【身土、主伴、心境、理智、圣凡,皆一之时。】
诸位想想这是什么时候?确实像这样究竟了义的大乘经典,不是这样的时节因缘,不但佛没法子说,纵然说出来了,听的人也不会开悟,那就等于白说。这在净土法门来讲是理一心不乱的时候,到理一心才是『身土、主伴、心境、理智、圣凡』一如,这就是叙述理一心不乱的境界。
讲义【平等本际,随顺不二。】
这几句话解释「一时」可以说解释得非常的圆满、周圆。这两个字放在一部经的开头,对我们修学佛法的同修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启示。换句话说,我们学佛总是念念都想证果,俗话说都想得道,得道就是证果,为什么我们得不到也证不到?那就是我们在时节因缘上差错了。佛说经是「一时」,我们听经不是这个「一时」,这是时节因缘上错过了,所以你不能开悟。如果你也是在这个「一时」,这个「一时」的确没有时间性,不是算年月日时辰的,只要你心一的时候,你一展开经本就恍然大悟,由此可知,学佛学什么?就是学一心不乱。到你一心不乱的时候,这一切大乘了义经典没有不贯通的,这个时候一点就贯通。这是一开端就把修行最紧要的关键教给我们。
讲义【婆伽婆,为主成就。不有教主,群机何归?诸经皆云佛,此经云婆伽婆,即是佛之别称。因一名而含六义,所以不翻。】
『婆伽婆』是梵语,一般经裡面都翻佛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没有称「佛」,称「婆伽婆」。婆伽婆裡面含着有六个意思,在译经体例来说是属于含多义不翻,音译之后再加以註解。
讲义【一、自在:不为烦恼所障、生死所繫故。】
第一个意思是『自在』,为什么他自在?『不为烦恼所障』。烦恼是因,生死轮迴是果报,既然没有因哪裡还会有果报?我们学佛,佛法裡面常说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断烦恼障就是破迷,超越生死轮迴就是离苦。我们在讲堂裡面也常常提示大家,我们一天到晚如果还有许多的烦恼,我们不但不能超越生死、不能往生,就是连开悟的希望都没有,不要说大悟,佛经裡面所讲的意思都搞不清楚,这是一定的道理,像开经偈裡面所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你决定不会知道。经裡面写得这么清楚,古大德也註得这么详细,甚至我在讲臺上还怕诸位看不明白,细细给大家讲解、讨论,你在这裡看,你在这裡听都听不懂。这个裡面有一层障碍,这个障碍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把你障住了。学佛学什么?去障碍而已,像《金刚经》裡面所讲的「降伏其心」,降伏其心就是除障碍,就是断烦恼障与所知障。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除了修降伏其心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不管法门怎么多,八万四千法门统统都是修降伏其心,如此可知,这非常重要。这个意思非常之深,我们要能体会这甚深的理论,要懂得修学的方法,功夫才能得力,也像佛一样的自在。
讲义【二、炽盛:身光之与智光,炽然照耀故。】
第二个意思是『炽盛』,这是从比喻上说,佛的智慧光明像勐火一样炽盛,取这个意思。佛是以智慧遍照一切众生。
讲义【叁、端严:具足微妙相好,端正庄严故。】
第叁个意思是『端严』,就是『端正庄严』。佛的相好,以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来说,我们在经裡面看到的「叁十二相八十种好」,一般人没有法子相比的。相好庄严,试问问这世间哪个人不需求?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相好庄严,但是只有想是想不到的,相好庄严是从福慧裡面修来的。佛的相好庄严是多生多劫修福修慧,才感得端严之身相。
讲义【四、名称:名闻普遍十方,称扬无尽故。】
第四是『名称』,名称普闻十方,十方世界没有不知道佛的名字,我们世间人所谓名满天下,今日所谓知名度,佛的知名度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人不知道的。『称扬无尽』,为大众所瞻仰。他的名称普闻,这也是属于福德。
讲义【五、吉祥:威德冥加显护,消灾灭罪故。】
第五是『吉祥』,此地简单的註解是『威德冥加显护,消灾灭罪』。诸佛菩萨无不吉祥,你皈依礼敬,得到佛的冥加显护,「冥」是暗中,暗中保佑你,你自己不晓得,自己不能觉察,「显」是明显,佛菩萨保佑你,你自己能感觉得到,这叫显加。无论是暗中,无论是明显的,佛总是保佑一切众生,而且这个保佑是平等的。你皈依了,礼敬叁宝,诸佛菩萨保佑你;你造罪业,毁谤叁宝,诸佛菩萨也保佑你,因为诸佛菩萨的心是平等的,不会说你造很重的罪业,毁谤叁宝,佛菩萨就降罪给你,不保佑你,这个不是佛也不是菩萨,那是鬼神才有这种事情。你对他恭敬,他保佑你;你得罪他,他找你麻烦,降灾祸给你,诸位要晓得,佛菩萨决定没有这个事情。因此诸佛菩萨,你只要是见到他或者是闻名,无不吉祥,最极吉祥,你能供养佛菩萨形像尤其是好。
讲义【六、尊贵:乃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故。】
第六个意思是『尊贵』,『乃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天中之天,上面这个「天」是指欲界、色界诸天,佛为天人师,所以诸天的天王都尊敬诸佛菩萨。「圣」,这是讲世出世间圣人,世间圣人不必说了,在佛法裡面小乘阿罗汉称为圣人,大乘佛法裡面地上菩萨称为圣人,叁贤十圣,佛的地位还在十圣之上,还在等觉之上,所以称之为「圣中之圣」。「婆伽婆」这个名词裡含着这六种意思。
讲义【他经有云婆伽梵。】
『婆伽梵』跟「婆伽婆」是一个意思,只是所译的中文不一样。
讲义【婆伽云德,婆云有,合云:德有。即是佛具有智断二德,以智德证菩提果,断德证涅槃果。】
『婆伽云德,婆云有』,合起来是『德有』的意思,这是《大智度论》裡面龙树菩萨对这个名词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德有」就是『佛具有智断二德』,「智」是照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讲的般若智慧圆满了,「断」是讲断烦恼,见思、尘沙、无明烦恼都断尽了,智慧圆满。『以智德证菩提果』,「菩提」是觉悟,大菩提是大觉。『涅槃』是不生不灭。诸位要晓得,烦恼是生灭法,见思烦恼、尘沙烦恼,乃至无明,都是生灭法。生灭完全离开了,经裡常有两句话「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寂灭现前就是大涅槃。寂灭裡面没有生灭,是清净寂灭。所以「智断二德」,就是说的「菩提涅槃」。这些名词在佛法经论裡面我们处处都看到,为什么有这么多?实在说我们的警觉心太差,说一遍你记不住当耳边风,给你说上一千遍、一万遍,恐怕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佛菩萨不厌其烦天天在提醒我们。「智断二德」就是我们修行的关键。我们要开智慧,必须断烦恼。断一分烦恼就增长一分智慧。我不想断烦恼,我就要开智慧,那智慧能开得了吗?不但不想断烦恼,天天还在增长烦恼,又想要开智慧,这完全是颠倒,所以佛才常常提示我们。
讲义【又《涅槃经》云:「能破烦恼,名婆伽婆。」亦即有德之意。以有般若德,能破一切烦恼;以有解脱德,能了二种生死。】
《涅槃经》裡面讲『能破烦恼,名婆伽婆』,这也是『有德』的意思。『以有般若德,能破一切烦恼』,真正讲到破烦恼,是要具足般若智慧。『以有解脱德,能了二种生死』,叁界之内的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二种生死都有,叁界之外没有分段生死,但是有变易生死。这二种生死,大家只看重分段生死,只知道这个可怕,不晓得变易生死更可怕。变易生死是什么?俗话常讲的青春不驻,一年一年的衰老就是变易生死,年年都不一样,不但是年年不一样,月月不一样,天天不一样,一天比一天衰老,哪裡是一年一年!这叫变易生死。到什么时候变易生死才尽?给诸位说,到成佛,变易生死就没有了。菩萨还有,到等觉菩萨还有,只有成了佛,变易生死就没有了,这才叫真正解脱,这是我们应当要警觉的。
讲义【以有法身德,能证究竟涅槃,圆证叁德祕藏,名婆伽婆。】
『法身』是要有很高的智慧、很深的定力才能证得。那么我们要问,我们在一生当中可不可能证得法身?给诸位说,圆满的证得我们不敢讲,证得一部分是决定可能的,人人都能办得到。在净土法门裡面来讲,你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就证得法身了,换句话说,像前面讲的法身、般若、解脱你都有,虽然不像佛那样圆满,你也有个一分、二分。我们一般所讲生死自在,这是决定可以办得到的,这不是妄语,可是你一定要懂这个理论,要依照正确的方法去修学,那就是一开头一定烦恼要轻,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要这样修才行,如果我们的烦恼一天比一天增加那就没希望了,所以这桩事情完全在乎个人。
这部经,是佛在什么地方讲的?前面这个婆伽婆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一般经裡面都记载着很明确的道场,像我们看的《华严经》在菩提场,《弥陀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都有一个确定的场所。现在我们要是到印度去观光,释迦牟尼佛那些古蹟都还在,祇树给孤独园遗址还在,虽然房子没有了,墙倒了,那个痕迹还在,灵鹫山都可以看得到。这部经很特殊,你看看佛在什么地方讲的,我们看底下经文:
经【入于神通大光明藏,叁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讲义【此为处成就。欲说一乘顿教,必依法界真境。】
这一段就是处所成就。这部经特别,经殊胜,道场也殊胜。圆瑛法师的《讲义》,多半也是依宗密大师的《大疏》而来的。这个註子裡面有一些很重要,我们要特别的留意。圆觉这一会,是非常殊胜的一会,它是一乘了义经典,还在大乘之上,『欲说一乘顿教,必依法界真境』,所以就没有指出某一个地方。
讲义【佛有叁身:一、法身佛:依常寂光土,是以法性身,依法性土,身土一如。】
先讲『佛有叁身』,叁身佛,在《坛经》裡面六祖大师也给我们讲得很详细。但是这个地方着重在处所。身与处所有密切的关係。『法身佛:依常寂光土,是以法性身,依法性土,身土一如』,身与土是一不是二,如果你证得法身就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在净土裡面就叫做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身跟土是一不是二,这个境界很难懂,可是真正体会这个意思也并不是很难,但是你可不容易接受,你也不容易相信。如果你在这个地方能建立信心,你能相信,慢慢去习惯它,去接受它,你这一生也就很了不起,在菩萨根性裡面来讲你必定是圆顿根性,这样的人在一生当中,十几、二十年、叁十年之间证法身是有可能的。你要不相信,不能接受,换句话说,你这一生的修学小成就可能有,大成就就有障碍,以念佛来说,你念功夫成片可能,念到事一心也可能,理一心就办不到,你就有障碍,为什么?你不相信。
身土是一,譬如我们作梦,在梦中整个梦境就是我们自己心变现出来的境界,心外没有梦境,梦境之外没有心,你整个心变化成梦境了,试问问,梦境裡面哪一物不是你自己?你梦中有自己的身体,或者梦到有别人,也梦到有山河大地,你这一觉醒来细细想一想,梦中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山河大地,哪一样不是自己?你要是明瞭整个梦境就是自己,这就叫明白法身了。所以法身,身土是一不是二。从这个比喻我们再回头来看看,我们今天所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诸佛、一切众生与自己这个身体,就是自己真如本性变现之物。你要找法性,找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在哪裡?就好像在梦中一样,我要找心,心在哪裡?心已经整个变成梦了,梦就是心。我们的本性在哪裡?本性已经变成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法界依正庄严无论是哪一物,不是自己是谁?梦境很短暂,一醒来之后,跟你讲,你点点头,是有点道理,可是我们这样讲的时候你就不相信,你就不能接受。信不及,不能接受,就是你自己这一生修证法身的障碍。
你要晓得尽虚空遍法界塬来是自己一身,你的心平等了,在一切境界裡平等了,你的心也清净了,一切万法裡头绝对不会有取捨得失的妄念,这些妄念决定没有了,你的烦恼不生了,你对待一切众生大慈大悲。这个慈悲称之「大」,不是大小之大,为什么?是从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来的,是自然的。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是从法身裡面显现的,真平等、真慈悲,所以不证法身,清净、平等、慈悲都没有,证得法身才有。清净、平等、慈悲,诸位晓得,是菩提心。什么人证得法身?圆教初住菩萨,所以净土宗的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圆教初住菩萨,他证得法身。
讲义【二、报身佛:依实报庄严土,即卢舍那,住华藏世界等。】
法身起作用就叫做报身,报身裡面有两种作用,一个叫自受用,一个叫他受用。『依实报庄严土,即卢舍那,住华藏世界』,华藏世界在哪裡?华藏世界就是我们眼前这个世界!可是你没有证得法身,华藏世界虽然在眼前,华藏是真实的世界,实报庄严土,「实」不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实相,绝对不是虚妄,虽然在眼前,可惜你不能见到,你不能够证得。所以诸佛菩萨虽然跟我们同在一起,同在一个房子裡面,我们是凡夫心,把常寂光土就变为凡圣同居土。诸佛菩萨心地清净,他证得法身,他将常寂光土变为实报庄严土,自己在享受。
外面境界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真的,怎能随心所变?可见得外头境界不是真的,佛经裡面常常跟我们说「境随心转」,一点也没错。心地纯善之人看这社会是美好的、纯善的,心地凶恶之人看这个世界人各个都有罪,各个都该杀。境界是随自己的心在转,你的心清净,你看这个世界就清净,你如果看到这个世界不清净,那是你的心不清净不是世界不清净,我说这个话你能相信吗?「明明是这个世界不清净,哪裡是我心不清净?」你不相信,你不能接受。再追究你为什么不相信,你为什么不能接受,塬因在哪裡?塬因就在自己的心不清净,如果自己的心清净,看这个世界不一样了,你才会相信。
讲义【叁、应化身佛:依凡圣同居土,即释迦牟尼佛,或在天上,或在人间,灵山、舍卫、竹林、鹿苑等处,为人天说法。】
第叁是『应化身佛』,有应身,有化身。应身是众生有感佛才有应。应身与我们凡夫的身相完全相同,果报也相同,寿命也相同,像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世间寿命是八十岁,他是八十岁圆寂的,这叫应身。应身,有大多数的人机缘成熟,他必须在这个世间住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来教化众生,这是大众机缘成熟。如果是某一个人机缘成熟,单独的,佛菩萨才用化身。化身就是忽然来了,遇到这个人,他跟你讲经说法让你开悟,你悟了之后这个人也没有了,以后再也找不到,这是属于化身。
像菩萨化身,我们同修当中有很多人都遇到过。化是变化,无中生有。像从前周邦道的夫人,周师母,她遇到地藏菩萨,遇到的时候她不知道他是地藏菩萨,这个时候她住在南京,抗战胜利之后她在南京,她家裡面庭院很深,从大门、二门,有好几道门,才到内院。有一位法师托钵,到她家去化缘,请她出一点香油钱供养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当时她并没有拿钱也没有供养,这个人就走了。走了以后,她忽然觉得奇怪,她家裡院子这么深,没有人开门,门都关得好好的,这个和尚从哪裡来的?他走了之后到哪裡去?门也都没有开,这个疑问一直就解不开,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她遇到过这么一桩事情。几道门都没有开,和尚到她家来化缘给她讲了好多话,她也没有拿钱。一直到台湾,她是到台湾才学佛的,在大陆上没有学佛不知道这个事情,到台湾来把这个事情塬塬本本告诉李老师,李老师给她讲,那个人是地藏菩萨,所以她才有一篇遇地藏菩萨记,有一篇文章记载这个事情。这种身是化身不是应身。
应身的行为是跟我们一般人一样的,要找她一定要开门,裡面开了门他才能进去,门都不开就进去的这是化身,这是化身佛。「应化身」不是自受用的,全是为了度化众生,所谓他受用身,完全是大慈大悲的示现。叁身大概了解,这个地方的「婆伽婆」是佛的什么身?看这段经文也就能稍稍体会到。
讲义【入于神通大光明藏,叁昧正受。】
『叁昧』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正定,就是我们讲的「楞严大定」。定中的享受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换句话说,不是在大定当中我们的受用都不正常,为什么不正常?有喜怒哀乐,在佛法裡面讲有五种受,苦、乐、忧、喜、捨。身有苦乐之受,心有忧喜,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的时候叫捨受。为什么叫「捨」?因为那是短暂的,过一会儿他又有这些感受现前,所以这种受是变化无常,它不是一个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这五种受都没有,身没有苦乐的受,心没有忧喜的受,也没有捨受,这才叫正受,这是真实的。下面解释「入」:
讲义【无入为入,乃是以智契理故,入无入相可得。】
我们讲入大涅槃,有没有这个入的相貌?没有。所谓「入」是什么?是智慧开了,把这个事实真相完全了解;不但完全了解,而且确实体会到如如之理与我们日常生活、与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事相确实是一不是二,这叫「入」,入也就是证。
讲义【神者,神妙莫测,不可思议。通者,通达无碍,得大自在。此是解脱德。】
『神通』,「神」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所谓神奇、神妙,以我们现在话来讲,超越我们的常识、想像之外。不是我们的常识,不是我们能想像得到,我们称之为「神」。「通」是通达。「神通」两个字着重在通,他什么都通达,没有一样不通达,这真正是我们想像不到。无有一法不通达,这样的能力我们叫做神通,这个才得大自在,这是解脱德。「神通」是解脱德,用大;「大」是法身德,体大;「光明」是般若德,相大,配体相用来说的。
讲义【大者,统十界而无外,含万象以有余,是法身德。】
跟《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上的「大」字是一样的意思。这个「大」不是大小之大,是对于真如本性理体的一种讚叹,太伟大了,再找不到其他的形容词或讚叹词更为恰当,不得已用这个大字。
讲义【光明者,智光圆满,耀古腾今,慧照分明,窥天鑑地,是般若德。】
『光明』就是般若智慧,智慧圆满了。般若智慧是我们的性德,换句话说,本性裡面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学得来的,般若是自己本来具足的。我们现在看这个世间人,有的人智慧很高,有的人很愚痴,其实你只是从外表上产生了错觉,实在说智慧是一样的,没有高下,显示出来不平等是因为每个人烦恼习气不一样。烦恼习气重的,他本有的般若智慧透出来的就少,就显得愚痴,烦恼轻的人透出来就比较多,我们就觉得这个人很聪明,就如此而已,那不是智慧上有差别,是烦恼有厚薄,诸位要晓得这一点意思。
讲义【藏者,含藏,含藏体、相、用叁大,是为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祕密之藏,即圆觉本体,如来藏心,法界真境。】
『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像我们现在讲仓库,库藏的意思。这就是讲真如本性的理体、相状、作用,也就是法身、解脱、般若全都包藏在这裡面,《楞严经》裡面称之为「如来藏」,如来就藏在这裡面,所以说是『含藏体相用叁大,是为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祕密之藏』。为什么经一开端在处所说「入于神通大光明藏,叁昧正受」?这句话非常要紧,因为这一会是讲《圆觉经》,换句话说,就是讲圆觉真性。在这个处所你一看,佛就入圆觉真性,入圆觉真性给我们讲圆觉真性,这还有什么话说?可是我们自己也得要入个一分、二分,这部经才能真正得受用。佛入圆觉真性,我们没有入,没入来读诵、来听讲只能有薰习成种的利益,没有办法证得。它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作用,有薰习成种的作用,将来再一听,这部经我曾经听过,我知道有这回事情,虽知道,我不相信,我不能接受,但是你还能够知道,有这么一点好处。所以这是『圆觉本体,如来藏心,法界真境』。
不但释迦牟尼佛,跟诸位说,佛是常住这个境界,纵然是在祇树给孤独园,是在灵山,或在竹林精舍,那是我们看到的场所,佛住在哪裡?佛住在「神通大光明藏」,这句话就是《华严经》裡面讲的一真法界,净土裡面讲的常寂光净土。佛住哪裡?佛住常寂光,虽然跟我们在一起,他住他的境界,我们住我们的境界,不一样。所以这个地方特别跟诸位提示的就是境随心转,境不是真实的,如果要是真实的怎能随心所转?不是真实的。我们这一个人,以为人是真实的吗?不是的,如果要是真实的,那个人看到你很欢喜,你是个好人,另外一个人看到你,你这个人是丑八怪,你这个人可恶极了,那你这个人怎么是真实的?真实的,大家看都一样,那是真实的;这个人看你跟那个人看你,不一样!可见得,人不真实,境界不真实,是随一切众生心在变,正是《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位要记住这句话。我们这个身是相,身相也是虚妄,随着众生的心就现不一样,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稍微留意一点,处处体会得到,相随心转,没错。
讲义【如来入此叁昧,是以智契理。又以法性身,依法性土,而得正受,不受余受。】
苦乐忧喜捨他都不受。
讲义【现自受用身,乃法报同体之佛。自受法乐之处。】
这一段都是讲佛的自受用,在此地总结。这是讲报身裡面两种作用之一,自受用的报身。
讲义【一切如来,光严住持者:以释迦所住真境,即十方如来,智光庄严之境,非余宝物庄严,此境为如来所住持故。】
『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这四句话意思就很长了。前面所讲的完全不是我们境界,我们听了只有羡慕而已,后两句我们也沾了一点光,为什么?「是诸众生,清净觉地」,我们在这裡沾一点光了。不但是释迦牟尼佛住常寂光净土,十方如来也不例外,哪一个不是住常寂光土?智慧光明庄严的境界叫「光严住持」,这就是指前面所说的。诸佛的境界与我们关係非常密切,底下一语道破了。
讲义【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者:是字,即指上文,如来果地,所住法界真境,就是众生因地,本具圆觉妙心,是谓果彻因源。而众生本具清净觉地,即是如来所住法界真境,是谓因该果海也。】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是」,此地讲了,指前面佛的境界,十方诸佛的境界。『如来果地,所住法界真境』,法界真境就是我们现在大家学佛修学的因地。因地心与果地觉如果相应,成就不可思议,在修学期间来讲非常的快速,要是真正相契合的话,一生成佛不要等到来生,这一生就圆满成就。因地心与果地觉一定要相应,这是非常的重要,就是因果要相应,这部经就是讲这桩事情。
『众生因地,本具圆觉妙心』,如来所证得的境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本来具足的,换句话说,佛有,我们也有。佛有,他受用自在;我们虽有,我们迷惑颠倒。我们有,不知道自己有,众生苦就苦在这个地方。现在听到佛跟我们讲我们自己有,我也相信我有了,怎么证得不知道!如何证得的方法,也在这部经上。能够知道自己有就很难得,可是更可贵的是要自己证得,换句话说,自己要即身成佛,这才是可贵。
佛门常常有这两句话,「果彻因源,因该果海」。底下一句,『而众生本具清净觉地,即是如来所住法界真境,是谓因赅果海』。从佛那边说,佛是已经证果了,果彻因源,因果不二,而且跟诸位说,因果是同时的,是一如,是一不是二。说果,因都包括在裡头;说因,果也再其中。凡夫现在在因地,虽在因地,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统统包括在其中。
下面大师给我们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答很有意思,真正是说出我们心裡面的疑惑,这是假设的问答:
讲义【问:神通大光明藏,既然是生佛同等,如何如来称入,众生不入?】
既然大家都一样,的确是一样,为什么他叫佛而我叫众生?得入的就叫佛,不入的叫众生。我们为什么作众生?为什么不入?下面解答:
讲义【众生亦未尝出此大光明藏。】
这句话说得很清楚,我们一切众生也在光明藏之中,佛眼睛看我们跟他没有两样,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句话在《大藏经》裡面只发现过两次,《圆觉经》上说了,《华严经》上曾经说过,除这两部经之外,一切经裡面没有这个说法,这叫说真实话。佛为什么不轻易说?这句话轻易说不得,说了怕人受害。你是凡夫,本来成佛,「我不要修了,我本来就成佛」,那就害死你了,你望文生义,你不晓得这个真理。在佛的境界裡面,不但在理上讲你是佛,事上讲你还是佛,你要一下会意不过来,你想想我刚才那个比喻。佛眼睛裡看你,你是佛,岂不是境随心转?他成了佛,整个境界就变成佛境界,一切众生都变成佛。佛眼睛裡面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我们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这就叫相随心转,就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要勘验自己的境界,检点我们自己到什么程度,从什么地方去验?就从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你看这个世间好人太少、坏人太多了,这是自己的心恶念多、善念少,就是这个境界。再过个几年,你修的功夫真有进步了,看这个世界坏人少、好人很多,证明你的善心所多,恶的心所力量弱。外境,诸位要记住蕅益大师那个开示。外面,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没有善恶,千真万确,平等平等没有善恶。善恶好丑都是你自己心变出来的,你一念善心外面就是一个善境界,那就是一个好人;一念恶心那个人就变成一个恶人,也变成恶境界。所以佛成了佛,他住在正受裡面,他看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不是佛,不但有情众生是佛,无情众生也是佛,《华严》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所以从这个地方勘验自己,自己功夫有没有进步不要去问别人,问别人,人家都会恭维你几句,谁跟你说老实话?说老实话要得罪你,何必?只有自己才真正晓得自己的境界。
《楞严》上说得好,「若能转物,则同如来」,「物」包括得太多,如果我们说若能转人,十法界裡只有人法界,若能转物则十法界统统包括在其中,全都包括了。人是动物,除动物还有植物,还有矿物,统统是物,全都包括了。换句话说,你能转境界与佛法就相应。底下引禅宗临济祖师几句话,这是很有名的禅宗公案:
讲义【临济祖师上堂云:「有一无位真人,在汝诸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看!看!」】
『有一无位真人』,无位真人就是佛,『在汝诸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看!看!』这是叫我们参,你有没有看见?这个「看」就是《心经》裡面的「照见」,禅家通常就用这个字。「照见五蕴皆空」,我们为什么不能照见?
讲义【只因众生,向为六尘所蔽、六识所锢,而神不通、光不大,故不言入,非不入也。】
『向』是一向,多生多劫以来。『六尘』是外面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我们今天讲一切人事环境。你不晓得人事环境的真相,你被它蒙蔽了,它是个虚妄,你的心被境界所转,这个冤枉。『六识所锢,而神不通,光不大』,所以不叫做『入』,不是『不入』;而是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不能守自性,就是你不能守住你的自性清净心,你在这个境界裡头打妄想、起分别,分别善恶好丑,所以你见不到事实的真相。诸位也许要问,在六尘境界如果样样都不分别,那不变成白痴?变成木头?前面叁身跟你说过,法身、报身不分别,报身自受用不分别。应化身为他受用,分别,分别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佛要是样样都不分别,怎能跟我们讲经说法?他要给我们讲经说法,他不分别能说得出来吗?他那个分别就是无分别,怎么说?为他人分别的,我自己无分别,他受用的分别不是我自己受用的,我自己受用的无分别,所以自己永远住在神通大光明藏,永远住在理一心不乱,永远住在常寂光净土。众生迷了寂光净土,迷了自性,迷的时候无论说话、无论言行都是颠叁倒四,都是错乱。所以众生有问题请教佛,佛立刻给他解答,众生有迷着,佛教给他怎样化解,这就是佛法。所以佛实在讲没说法,佛也没度众生,为什么?因为无法可说、无生可度,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还有什么法好说?还有什么生可度?《金刚经》裡面讲「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这个道理。末后他引底下经文:
讲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这几句经文在后面,意思也很深,到后面我们再说。这一段我们才讲了一半,时间已经到了,希望诸位用心去体会,我们才能得到《圆觉经》的真实受用。
(第十二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12
请看十九页:
经【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这段经文还是说明佛讲经的处所。经文一共有两段,前面一段上次已经介绍,这一段比前面一段的意思要深一层。前面是讲法性理体,这个地方要讲法性起用,如果不起作用,佛就不与众生说法了,唯有法性起用,才能利益一切众生。
讲义【此明我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叁昧之中,称体起用。】
这一句就将这一节经文的宗旨说出来了。体与用是一不是二,所以从用中也就能显体,从体裡面我们也能明瞭它的作用。
讲义【身心寂灭,平等本际:此二句,正显体深。】
学佛、修行总是以这二句为目标,无论在什么境界裡面只求心的寂静。『寂』是讲寂静,『灭』是讲灭一切烦恼、灭一切妄念,妄念要是不能灭除,寂灭不会现前的。佛在大经裡常常给我们说「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生灭就是妄念,所谓生灭心,我们一天到晚起念头,这个念头是一个生一个灭,这叫生灭的念头,这个念头没有了,这个境界就叫做寂灭的境界,就是寂静的境界,这个境界在净土法门裡面叫常寂光净土,在《华严》裡面叫一真法界,这个境界就现前。这个境界是什么样子?下面一句就说出来了,『平等本际』,底下这一段是解释这一句的,所以它的样子是平等的。「本际」就是理体,完全与法性相应,本体实际。
讲义【言佛住寂光真境,是法性身,本无身心之相,故曰寂灭。寂灭者,不生不灭也。既无生灭,自然平等一相,復归本源,实际理地,诸佛众生,皆不离此大光明藏中也。】
这个境界,实在说,生、佛没有两样,佛住在这个境界裡面,众生也住在这个境界裡面,这个境界是真实的,决定不是虚妄的。为什么说佛、说众生?迷的时候就叫众生,悟的时候就叫佛。换句话说,只有佛、众生这个名词,并不是真的有佛与众生,诸位要晓得这个意思。换句话说,只有迷悟不同,除迷悟之外没有任何差别。悟的人悟「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就是悟这个法性身,迷也是迷这个法性身,可见得法性身是一不是二。法性身、法性土并没有改样子,因此说迷悟一如,这个境界实实在在没有改变。但是迷悟很难说出一个清晰的概念,我在此地略略给诸位提一提,因为你把迷悟的概念搞清楚了,无论在什么环境裡,你修行不会迷失方向,所以这个概念非常重要。
平常我们常常在讲堂裡面给诸位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但是要一切明瞭、一切通达,这就是觉。如果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裡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而外面情形不明瞭、不通达,诸位要晓得这是无明,明瞭通达就是开悟,诸位先记住这个概念。我们六根在境界裡面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而我们很多事情明瞭了,这算不算觉?这不算,这叫邪见。换句话说,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而一切明瞭是邪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而一切都不明瞭,这是无明,统统都是迷。希望诸位能从这个概念裡面得到一点消息,就是迷悟的情形,大概的样子我们认识了,然后我们的修学则是破迷开悟。既不堕在无明,又不落在邪见,这才能开悟。清凉大师在《华严经》註疏,解释经题裡面,就说明一切众生不是增长无明就是增长邪见,这种情形他怎能开悟?几时能把无明、邪见都灭除,正觉、彻悟自然就现前,这也正是古人所谓「但除妄想,莫更求真」。你要存一个求真的心,这个心就是妄想、就是妄念。所以学佛、修行,从初发心到如来果地,无非就是去无明、妄想而已,去尽了就成佛,去掉很多就叫菩萨,这一点我们首先必须要认识的。
讲义【圆满十方,不二随顺:此二句,乃明用广。其用则称体而起,圆满周遍,含裹十方,广大无外也。】
『圆满十方,不二随顺』,这二句讲作用,圆瑛法师说这二句『乃明用广』,它的作用广大,也就是刚才我所说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一切明瞭,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个作用广大无边。这个作用『称体而起』,「体」就是本性,称性而起的作用,这个作用才『圆满』,这个作用才『周遍』。我们读这种经文,看这个註子,心裡面免不了要生起疑惑,真是这样的吗?我们能不能相信?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果然是这样,那岂不叫全知全能!西方人说,上帝是全知全能;我们在佛法裡面看,人人都是全知全能。所以我们首先要信得过,确实每个人都是全知全能。我们现在这个能力失掉,失掉的塬因就是被无明、邪见障碍住,只要有这两样东西存在,我们的智与能就不全,不能说没有,还是有一点,但是小得不能再小了。
像上次跟诸位说的,我们见的能力,譬如这本书,字不算太小,我在讲臺上,你们书摆在讲臺桌子上面我就看不清楚,这么远的一点距离这个能力就失掉,隔一道墙,墙那边的情形我也看不到,塬来是圆满周遍的见性,现在变成小得这个样子。这就是首先我们要晓得邪见、无明障碍之可怕。除邪见不难,除无明难。邪见,只要我们一切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我们的心就清净,可是破无明就不简单,所以我们先除邪见,容易断的先断。邪见没有了,心就清净,烦恼就不生,所有的烦恼都是依分别执着而生起的。邪见断掉,在念佛功夫上可以得事一心不乱;如果要证理一心不乱,必须断无明。断无明要靠很深的定功,诸位想想,阿罗汉、辟支佛他们的定功是九次第定,还破不了无明,所以这个定功我们要重视。
禅家所讲的禅定跟净土所讲的念佛叁昧没有差别,诸位在《楞严经》上所看到的,念佛叁昧就是楞严大定,如果不破无明,这种广大圆满的作用虽然有也没有办法现前。现前之后,如何起作用?起作用是利益众生,利益众生那就要随顺,随顺裡面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不二,「不二随顺」,这才是十大愿王裡面所讲的「恆顺众生,随喜功德」。顺一切众生,随一切众生,但是自己是住在一真法界裡,自己住在法性土裡面,这就是不二随顺,换句话说,自己是住在正觉上,绝对不迷,这才是不二随顺。如果一随顺就迷了,那我们还够不上随顺的资格。随顺的时候不迷!什么叫迷?什么叫不迷?先前我说过,希望诸位要把它记住。不迷就是觉,迷就是不觉,迷的随顺是凡夫,觉悟的随顺就是不二随顺,是佛菩萨。
讲义【不二随顺,作二种解。】
『不二』此地有二种解释,二种解释都好。第一种:
讲义【一、体用不二,用随体遍,体用一致,故曰不二。】
这个解释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真正做到这一条是诸佛如来才能做到,勉强相似可以做到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第一个意思,佛与诸大菩萨才能做得到。第二个意思:
讲义【二、谓身土、圣凡、自他、动静,一一皆是一真法界。身土圆融,圣凡不隔,自他平等,动静一如,随顺一真,无有二相,是为随顺不二。】
这个意思就宽广得多,换句话说,初发心就可以学习。前面那个不二是讲果地上的不二,后面这一条是讲因地上的。当然,说因,果包括在其中;说果,因也包括在其中,正是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我们要学就学第二种的「不二随顺」,但是这裡面当然有很深的道理,这些道理一定要明瞭,不明瞭不但是增长无明也会增长邪见。邪见是什么?用自己的想像来推测,这是邪见,就是用自己的思惟想像,换句话说,以凡夫心来测度圣人的境界,以妄想心来测度真实的事理,这个裡面当然很容易产生邪知邪见,同时必定增长无明,因此这些理论就很重要了。
为什么身土不二、凡圣不二、自他不二、动静不二?不二就是一,事事物物皆是一,这叫一真法界。像这些理论、这些道理,诸位一定要在大乘经典裡面去留意,一遍、二遍是不容易理解的。我在讲堂裡面也常常告诉大家,同样一部经我每讲一遍,境界就提升一层,就不一样。这两年当中我们讲得最多的就是《六祖坛经》,讲过四遍,四遍就有四个样子,换句话说,愈讲理愈透彻,每讲一遍都有悟处,每看一遍也有悟处。
今天我告诉诸位「迷、悟」,我这样说法你们在过去没听说过,今天这个说法一听就好像容易懂得多,容易体会得多,我这个讲法是在《金刚经》裡面讲的。最近我们在录影,在录《金刚经》,《六祖坛经》前面四个带子模煳,重新再录,再讲一遍跟先前的意思又不同。由此可知,大乘经的经义非常深奥,决不是我们学过一遍、二遍,「这门我学过了」,学过了自己想想邪见没有破,无明没破,学了也没用,纵然无明破了几分,没有破彻底也没有用。所以大乘佛法到什么时候毕业?成佛就毕业了。等觉菩萨还没有毕业,他还有最后一品无明没破。但是诸位要晓得,圆教初住菩萨邪知邪见就没有了,由此可知,从这个以后,这四十一个阶级统统是破的无明。我们从大乘经论裡面首先得一个正知正见,这就非常的可贵,进一步就是破无明,破无明是甚深的定功。这个定功,诸位必须要晓得,不是每天早晨、晚上盘腿打坐面壁,这个定在初学的时候有一点用处。
昨天有个学生打电话给我,说他有位同学跟一位道教学打坐,他说他一坐下来之后全身就发抖,有许多奇怪的动作,他来问我是不是入魔了?我说这个情形我晓得,这不是真正的定,真正的定是坐在那个地方如如不动,坐在那裡乱动不叫定。他那些动是不是自己动?不是的,所以他们很多人学,不是自己在动。实在告诉你,是鬼神操纵他在那裡动作。常常与鬼神打交道没好处,那种功夫既不能破邪见又不能破无明,诸位要晓得,基本上它这个功能对我们没有帮助,这一点要搞清楚。
佛法裡所讲的定,就是《金刚经》裡所讲的两句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是定,六祖大师在《坛经》裡面也是这样教给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裡面,不着相就是禅,不分别、不执着就是禅,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定。所以大乘,特别是一乘的禅定,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修学。你们看《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叁参,人家入定是怎么入的?以前我们读过,鬻香长者修禅定是到市场裡面去修,经裡叫「市廛」,市廛像我们现在的百货公司、市场,最热闹的地方,他到裡面去参观,到裡面去玩,样样都接触,他在裡面修禅定,就是修「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是像小乘人把一切境界都离开了,跑到深山住在石洞裡人迹不到的地方去修禅定,那是小乘人的定,那种定不能破无明,可以断妄想不能除无明,在小乘也只能证得阿罗汉果,往上一着他就有障碍,所以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晓得怎么修法,我们要恆顺众生。
像善财童子五十叁参,什么样的境界、什么样的人事都接触,这个接触不是故意去接触,故意去接触你已经有分别,起心动念了,不是故意的,是随缘。我们早晨起来出门赶车看到许多人,那些人都不是约好的,我们没有约好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见,这叫随缘。并不是事先约好,并不是事先大家都存这个心,没有存心,这才叫随缘。从早到晚都随缘,随缘裡面修不变,不变就是不动心、不起念、不分别、不执着,就修这个,这叫一心。我们念佛修的一心,除念佛之外,一切事相当中都要修一心,这才叫做念佛人。不要以为一天到晚心裡有阿弥陀佛就叫一心,一心裡头哪有阿弥陀佛?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心是无心,无心是真心,为什么真心?他一切明瞭,他不是不明瞭,他一切无心,无心又样样明瞭,明瞭是智慧,无心是禅定,定慧等学,这样修法。换句话说,你起心动念就错了。这样才能修随顺不二。
我们果然明白这个道理,在生活当中这样去用功,用上叁年,你这个人就变样子,就不相同了,大乘法的修学的确是不可思议。你修上叁年,你就得定,就开智慧了,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惠能心中常生智慧」。叁年就有功效,你要不真修那就没有办法,要真修。用这种理论方法来修学,这一生当中,我们念佛讲得理一心不乱,在禅家讲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是决定可以做到的,你要是做不到就是你违背这个塬理塬则,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迷失方向,你不肯修不二随顺。你随顺是随着生烦恼,随着打妄想,那有什么办法?这样搞下去,再搞上无量阿僧祇劫,还是这个样子,可能连目前这个样子还不如。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瞭的,要记取的。
讲义【故于一真不二境中,现诸净土。】
这句话如果说是释迦牟尼佛的境界,那与我们有什么关係?不错,是他的境界,他告诉我们也是我们自己的境界。一真、净土本来具足,问题在哪裡?在现或不现。不二随顺的人现了,一真净土现前,他受用到了。我们是随缘随变的人,一真净土的确没有离开,但是这个境界不能现前,不能现前的塬因就是我们迷了,被无明、邪见所障碍,一真净土所以才不能现前。我们如果懂得修不二随顺,你下一分功夫,这个境界就现一分,二分功夫就现二分,妙极了。一真净土好像一面镜子,镜子本有光明,但是现在镜子上面尘土盖得厚厚的,没有光明,虽没有光明,它光明在不在?在。佛的境界好像这面镜子乾乾净净没有染污,我们凡夫的境界同样是一面镜子,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但是上面盖着很厚的尘土。修行修什么?尘土代表无明、邪见,去掉一分镜子就放一分光明,它就起作用了,再去掉一点,光明又透多一点,就这个意思。去尘垢的方法,在《华严经》、《法华经》、《圆觉》、《楞严》裡面,这几种经都属于一乘了义经典,可以说都是教我们修不二随顺。
我在《华严经》裡面提出两句重要的塬则,「不二」是「託法进修」,「随顺」是「依人证入」。《华严经》经文长,说得详细,《圆觉经》经文短只有两卷,可是《圆觉经》裡面讲的理论、方法、境界,跟《华严经》的理论、方法、境界完全一样,没有两样。一个是用那么多文字来说当然说得很详细,一个文字这么少也要把这些道理都包含在裡面,所以《华严经》便于说理,便于讲解,《圆觉经》便于受持,我们在受持是愈少愈好。诸位要是晓得这个意思,这段经文与我们现在就有作用,就有关係。佛在什么地方说的?佛就是在「不二随顺」的境界说这部经。
讲义【不二境,即寂灭真境,诸佛自受法乐之地。】
『诸佛』,这个「诸」字就包括有我们自己一分在,这个意思就亲切了。诸佛,没有说到我,那是你迷惑颠倒,明明裡面有你,你自己不敢承当,那有什么办法?自己要直下承当。你要是承当了,你也修这个方法了,平等、清净是自受用,从平等、清净裡面生起慈悲是他受用,自他不二。
讲义【现字,即称体起用。以无身心之相,哪有说听之事?】
『现』字就是他受用,就是从清净平等裡面现起大慈大悲,『即称体起用』,也叫做称性起用。『以无身心之相,哪有说听之事?』所以起作用一定要现相。相怎么现法?是不是有心去现?诸位要晓得,有心就错了,我们要学就在这个地方学。无心,完全随缘,就是《楞严》裡面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自己要想「我要怎样怎样做法,我想怎样怎样做法」,诸位想想,你有没有起心动念?你有没有分别执着?你到底是迷还是悟?
我们学佛的人常常会问,无明是什么理由生起的?几时生起的?当你一起心动念,无明就生起了。不起心动念,虽然无明不再增长,你把它守在那个地方,又错了。守是什么?你把它保持在那裡不能破除它,无明怎么可以保持!《楞严经》裡面佛讲阿罗汉的境界,「内守幽闲」,他就是守住他的无明,他不能破它,所以他不能见性。它不增长,但是它也不会消除,他把它守在那个地方,这是小乘人的大病。我们凡夫麻烦在哪裡?无明跟邪见天天增长,小乘人已经能够守在那个地方不叫它增长。诸位要是在此地真正能得到这一句「不二随顺」,则一生受用无穷,这个境界我们现前就可以证得,不必等来生。只要你懂得这个塬理塬则,在一切境界裡面修你的平等心、清净心,这就是一心,为什么?起心动念就不平等,有我有人就不平等,就有分别,就有执着。有我,诸位想想,唯识裡面讲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四大烦恼常相随,那怎么能平等?转第七识才叫平等性智,你的平等心才能现前。平等心是一心,诸位要懂这个道理。
末那识裡面有两重执着,一重是我执,即四大烦恼常相随,另一重是法执。破我执还没有破法执,在净土裡面讲是事一心的境界,也相当于阿罗汉的境界,再能够把法执也破了,那就证理一心,圆初住以上的境界。这些大乘法门裡面基本的修学塬理塬则,我们虽然一下到不了这个境界,可是我执能够淡一分就有一分相似的受用,不是真实的,要转末那为平等性智才是真实的。《华严经》那个境界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圆觉经》也不例外,也是这样的,你一看经题「大方广圆觉了义经」,这个境界都是法身大士的境界。可是我告诉诸位,我们能得到相似的受用,就是天台六即佛裡面的「相似即佛」,不要看到相似,相似是很了不起的受用了,这也是修行必经的途径,一定要经这个程序。
讲义【今云现诸净土者,正显从自受用身土,现出他受用身土。唯识云:「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此地讲『现诸净土』,正是显示出从法性土变现为他受用身土。《唯识颂》裡面说『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如来」就是指真如本性,佛在《金刚经》裡面给我们解释,「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我们讲这部经,开端「如是我闻」就把这个意思给诸位说出来了。「如是我闻」的「如是」两个字就是诸法如义,就是如来的意思,是我们自己的本体,禅家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说的就是这个,换句话说,就是自己的理一心,这样讲法就更亲切,我们从理一心裡面变现出他受用的身土。本经的当机者这十二位菩萨都是等觉菩萨,这个实在是太高了。《华严经》裡面四十一位从圆教初住到等觉,这个地方十二位全是等觉菩萨,这个境界多高!
讲义【现诸净土,为十二位法身大士,说此圆满修多罗教。据此,则他受用身土,仍依圆满觉性为缘起。】
这部经说经的处所太特别,与其他经论所说的完全不一样。它的当机者,我们把尺度放得最宽也是地上菩萨,如果再放宽一点,勉强也能说圆初住以上是这部经的当机者。前面玄义我们说得很详细,虽然当机者有这么高的地位,我们初学的人也能得受用,受用的浅深各人不相同,就看你自己的领悟,你的信心,你的修行。
经【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
诸位先想想这个境界,释迦牟尼佛在说法,照一般讲法,二千五百多年前没有扩音器,座下有十万听众,各个人都能听得清楚,都听得欢欢喜喜,这个境界不可思议。也许有人会想,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道场裡有十万多人,哪来的这么多人?那个时候相当于中国周朝时候,总在春秋之前,印度还在部落的时代,他们的一个小国家,一个小的部落,整个一个国家也没有十万人,大的国家大概也只十几万人而已。那个时候的大国,像台北市这么大幅员的,大概都找不到,我们景美区在那个时候就是大国。你读歷史,周朝时候「八百诸侯」,翻开地图来看,大概只有中国现在版图的五分之一,就是黄河流域跟长江流域这一块就八百多个。这十万都是『大菩萨摩诃萨』,这怎么可能?这个境界必须要晓得,这些菩萨是娑婆世界的菩萨,我们地球是娑婆世界的一点点,像今天所讲的外太空来的,这个确实有,不是没有,的确讲得通。从外太空来的,从其他星球上来的,虽然是其他星球,依然是佛的教化区。
讲义【此举同体法众。皆证法身理体,故名同体。】
科判裡说『同体法众』,同体法众,都是菩萨,都证得清净法身,这才叫同体,换句话说,裡面没有一个是凡夫俗子,没有一个人还有邪见,无明还没破,没有这种人。
此地我们先要解释菩萨与摩诃萨这两个名词。「菩萨」是梵语音译,它的意思是「觉有情」,玄奘大师翻的。「有情众生」就是情识还没有断乾净,还是有情,虽然有情他已经不迷了。所谓「情」,严格的来讲,无明就是情。他虽然还有无明,但是他觉悟了,不迷了。觉悟了,无明并没有断尽,所以叫觉悟的有情众生。凡是觉悟都称之为菩萨。在大乘佛法裡面一般有两种讲法,第一种比较严格一点,像《金刚经》所说的,必须离四相才叫菩萨,经裡说得很清楚,「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就不是菩萨,这是大乘一般的标準。大乘菩萨一定要断四相,换句话说,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这个标準合乎《华严经》也合乎本经。另外一种说法,我们现在只要发大心就是菩萨,这个尺度就宽得多,这也是为诸佛如来之所讚叹。
不但是菩萨,你的心要是发得大也称之为「大菩萨」,像《金刚经》裡面佛所称的「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者」都可称为大菩萨。这句话裡头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劝大家直下承当,真正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证法性,劝我们证法性。第二个意思是鼓励我们的作用,这种鼓励就是叫我们不能煺转。我们这一煺转怎能对得起释迦牟尼佛?他对我们的期望有这样的殷切,我们对不起佛。所以有两重含义在裡面。
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我们可以发得起来,但是首先要明瞭大乘的义理,这个心才能发得很正很纯,真正发心了。在《华严经》裡面有「初发心功德品」,那个初发心就是指我们。真正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佛讲过,十方诸佛如来都讚叹不尽,我们信不信?相信,为什么?这个心太难得了。我们今天看看全世界有四十多亿的人,几个人发这个心?你就晓得多么的可贵,亿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真正发心的人,这是从空间上来说。要是从时间上来说,我们过去生生世世从无量劫以来,什么时候曾经发过这个心?所以这个心不说是发多,发的时间长,就是一剎那,你发一秒鐘就难能可贵,好像几千年来的黑暗忽然闪了一下光,这个光虽然只有一秒鐘那么长,就很可贵了。几千年来从来看不到光,突然闪了一下,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这已经可贵得不得了。就是在你的无明黑暗当中,你曾经放这么一道光,这是不容易,虽然非常短暂,这就很难得,你总算是有一剎那时间的觉悟、觉醒,虽然这一觉醒马上又迷了,但是这一点点的觉醒很可贵,不能说它这个没有用处,不能这样说,为什么?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会有第叁次。所以真发心不容易,如果这个真发心能够保持不失去,那你这一生决定成佛。
像六祖到黄梅,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我们常常到道场,法师问你到这儿做什么?想学什么?你一定说想来学《圆觉经》。六祖他不学经,他不学这个,来干什么?我来成佛,这还得了!你们不相信可以到处去打听调查,有几个人敢到一个道场说「我来作佛的。我什么都不求,我来只求作佛」?多难得!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他连菩萨都不求,等觉菩萨他都不求,都不希罕,他要作佛!唯求作佛,这是发大心之相。
此地跟我们讲大菩萨具有七个意思:
讲义【一、有大根:已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
第一个,『有大根』,大根就是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我们要问我们有没有?我跟诸位说,你们各个具足,这个话不是我在这裡随便说的,佛在《金刚经》裡面讲过,你们不相信我相信。在座学佛的同修,你们哪一位在过去生中不是「已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所以你们每个人都是善根深厚,你自己不敢承当那有什么办法?你要是问「我已于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我为什么还不成佛?我为什么还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是提出这个问题,我的答覆很简单,就像你现在一样,你不相信,那有什么办法?你不敢当,你生生世世都太客气,「这个我不敢当」,那就坏了,这样才误了你自己。
讲义【二、具大智:以真智了空,俗智照有,中智不着空有二边。】
第一个条件,人人具足。第二个条件就有问题了,虽有问题,这个要训练。这是什么智慧?根本智与后得智。『真智』就是根本智,『俗智』就是后得智。根本智是无分别智,就是《般若经》讲的「般若无知」,那是根本智。「无所不知」是后得智,是「俗智」,照有。但是这一点在目前的确就难了,因为目前的教育跟这个理论完全相违背。中国过去这些祖师大德,无论在家出家的,开悟见性证果的人有那么多,因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无论是佛门或者是世俗都是注重根本智,小学的教育就是训练根本智,佛门裡面这一出家,五年学戒训练根本智,所以他有根底。现在把这个废弃,麻烦就来了,没有根本智,后得智就没有了,后得智就不叫智慧,刚才讲了,邪知邪见。如果你有根本智,这些邪知邪见统统变成后得智,就变成无量智慧,所以这一点要训练,要懂得。修禅定、读诵大乘经典都是训练根本智。
训练根本智就是训练在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不但是训练定,而且是训练根本智,为什么?你一切明瞭就是根本智,起作用是为别人解说,那是后得智,一切明瞭裡面又没有分别执着,又不起心动念。从明瞭上讲,叫做根本智,叫真智;从不起心、不动念上来说,这叫禅定,定慧等学,意思在此地。这是我们学佛,在中国古时候的教育,世间教育,也都是从这裡下手,所以我们歷代修学成就的有那么多。现在虽然佛学很普遍,没有一个成就,塬因在哪个地方?本末倒置,这一倒置,本末都没有了,全都失掉了,纵然对佛法通达,你能够讲解,甚至于能着书,都不出邪知见的範围,塬因就是没有根本智,没有能够转八识成四智,转八识成四智要靠这两种智慧,没有这两种智慧转不过来的。这是第二个条件,这个条件我们可以训练。
讲义【叁、信大法:深信圆觉,即心即佛之法,一切众生,本成佛道。】
第叁个条件,『信大法』,就是佛法裡面这一切大乘了义经典你要能深信不疑。这个地方讲得也很有道理,就本经来说,『深信圆觉,即心即佛之法,一切众生,本成佛道』,这是《圆觉经》上说的,除《圆觉经》之外,佛在《华严经》上讲过,「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你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问题是你现在迷了,虽迷了,不要紧,你善根深厚,你要想这一生恢復、成就确实能做得到,怕的是你没有信心,怕的是不肯依照理论方法来修学,所以决定是在自己不在外境,不在佛菩萨也不在别人,成功与否统统是自家决定。今天时间到了。
(第十叁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13
请翻开经本第二十二面:
上次我们讲到「大菩萨」。怎样才称之为「大」?古德跟我们说有七个意思,前面叁条已经跟诸位说过,就是「有大根、具大智、信大法」。前面讲的这叁条,最重要的就是信大法,这一条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具大智、有大根可以说每个人都具足,你现在大根、大智不能现前,就是你把信心失去了。也许诸位说,我今天纵然有信心也没有办法,我的智慧还是不能现前,还是这么笨笨的。这种说法表面上看好像很有道理,其实不然!诸位要晓得,我们的智慧、根性可以说是迷失已久,要用佛学的术语来讲,无始劫来到今天我们都是迷惑颠倒,就是迷得太久。我们的信心的确能够恢復,但是,如果这个信心是刚刚发,发的力量很薄弱、力量不够强大,智慧善根要想一下现前当然不容易。所以信,我们讲大信,这个很有道理,这个信心实在讲很难很难生起,不要说是一般我们在家学佛同修信心生不起来,出家受戒乃至于出家修行一辈子,信心都生不起来。可见得这七个大是关键。
我出家两年才受戒,受了戒之后去看老师,老师第一句话就告诉我「要信佛」。诸位想想,我学佛那么多年,又出家受了戒,那时候教佛学院已经教了两年,还不信吗?老师就给我解释:信不容易!他说:不要以为你现在觉得已经信了,真正信了智慧就开了。怎样才叫信?对于佛法的道理要正确的理解、依教奉行,才叫做信。信了,我不懂、我不能照做,这不叫信。佛在《金刚经》裡面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你们想想看这两句话多重要。古大德讲《金刚经》的五重玄义,宗旨就採用这两句,「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就是本性,念佛法门裡面讲理一心不乱。换句话说,信心清净就可以证得理一心。在禅宗裡面讲,信心清净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再说得肯定一点,信心清净就成佛了。诸位想想这个多重要,所以这七条裡面信心是关键。
佛在本经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这个註子讲「深信圆觉,即心即佛之法,一切众生,本成佛道」。这都是佛在本经所说,其他经裡面没有这种句子。这样讲法,佛只在《华严经》、《圆觉经》这两部经讲过,「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今天再看第四义:
讲义【四、解大义:了解圆觉一心,具足体、相、用叁大之义。】
实在讲,我们研究《圆觉经》应当是很轻鬆不会感觉到困难。因为我们读过《华严经》,读过《楞严经》,读过《大乘起信论》,这些经论裡面所说的道理跟《圆觉经》没有两样。经论可以说是广说,说得很详细,说得很完全。《圆觉经》是略说,把所有一乘佛法的经义,总其纲领简单扼要的来给我们说明。这部经特别便于受持,也就是便于修行。修行总是愈简单愈好,如果要去理解,那这部经愈大愈好,大,讲得愈详细。修行的愈简单愈好,这是行门跟解门它的性质不相同。
『圆觉一心』,「圆觉」就是佛,觉就是佛。在佛法裡面一般的讲法,阿罗汉以上都可以称之为觉,正觉。我们平常讲「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这是无上正等正觉。阿罗汉、辟支佛可以称正觉,但是不能称正等正觉,等是等于佛,换句话说,小乘人觉是觉了,但是不等于佛,因为佛的觉跟他的觉不一样。到菩萨的觉,可以说等于佛,但是诸位要记住,见了性的菩萨才是正等正觉。像念佛法门讲「理一心不乱」才叫正等正觉,「事一心不乱」只可以说正觉不能叫正等正觉。我们以念佛的功夫来说,在圆教裡面初住以上称为正等正觉,一直到等觉菩萨都叫正等正觉。圆教十信位的菩萨,从七信开始叫正觉,七信以前(就是初信到六信)还不能叫正觉,七信以上叫正觉,圆初住以上叫正等正觉,到如来果地上才叫无上正等正觉。这地方讲「圆觉」,圆就是圆满,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后面又加个「一心」,这个意味非常之长,很有味道。说到修行,诸位都应当明瞭念佛是第一!我们从《华严经》上看,善财童子去参访,第一个善友就叫他念佛。念佛这个法门,它好在哪裡?它是直接修一心不乱。不像其他的法门,其他的法门也是修一心,但不是直接的,念佛是直接了当修一心。「圆觉一心」,这句话完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具足体、相、用叁大』,体相用在前面玄义裡面跟诸位讲过。《华严经》用「大方广」叁个字来代表体相用,「大」是讲体大,「方」是讲相大,「广」是讲用大,大方广就是说圆觉一心叁大。这个意思,我们在《起信论》裡面也详细的讨论过。《楞严经》经题一开端「大佛顶」这叁个字,也是讲的一心叁大。
讲义【五、发大心:乃发广大平等慈悲心,视大地众生,皆如一己,普为与乐拔苦。】
什么叫『发大心』?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讲堂也常常劝勉同修们。正如经上所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本来是佛,为什么现在变成众生?心太小了。本来你的心是大心,真正的心是大心,换句话说,觉悟的心是大心。现在迷了,把大心迷了,迷了大心就变成小心,小心量了。小心量可怜!两个人在一起都要闹意见,彼此不能相容,你怎么能成佛成菩萨?实在说,连做个人的资格都没有,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仁心」,中国古人造字,「仁」是二人,就是有我还有别人,换句话说,能包容一切人,这个心才是仁心,你来生才能再得人身。你这个心不能包容别人,这个心量太窄小了。小心眼的人,世俗人常讲「这个人鬼头鬼脑」,他来生往哪裡去?他来生一定到饿鬼道去。他还没有去就鬼头鬼脑,来生怎么不会到鬼道去!学佛,特别是大乘佛法,教我们什么?无非是教我们恢復本来的大心。大心从什么地方发?不是天天跪在佛菩萨面前,「我要发大菩提心」,没用处的。要在待人接物之间学平等心学慈悲心。
『乃发广大平等慈悲心』,这是念念要记在心裡。我对人没有慈悲,这是自己错误,迷了;我对人不平等,迷了。古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是什么?妄念。有妄念就不平等。清净心裡面没有妄念,一切万法本来平等。没有妄念的清净心,对待一切众生自然是大慈大悲,这种道理我们要晓得。『视大地众生,皆如一己』,都像自己一样。『普为与乐拔苦』,见到众生乐我们也快乐,见到众生苦如同自己受苦一样,这叫发大心。大心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发、去锻鍊,不是空口说了就算。所以心量要大,要能容忍,要能包涵人。
六祖在《坛经》裡常常教训我们,要尊敬别人,要知道责备自己,有了过失不要推给别人,过失都是自己的,为什么?外境没有过失。这叫真正修行!凡是教你改过自新,那都是你的善知识,这种人在世间实在讲只有叁种人:第一个是父母,他是诚心诚意的教我们改过自新;第二个是老师,你要是遇到真正的老师,他看到你的毛病要责备你,教你改过自新;第叁种在社会裡面是长官,他要劝你改过自新。长官是一个团体裡面的领袖,你们读读中国的《礼记》,他具足叁种条件: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长官了不起!在一个国家裡面就是国家的领袖、总统,他是全国老百姓的「君」,就是领导人。「作之君」就是领导人;「作之亲」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他要爱护全国的老百姓;「作之师」,他是老师的地位,要教导全国的老百姓。凡是做一个领袖,要具备这叁个条件。没有这叁个条件,你做什么领袖!领袖不是作威作福的,他有责任:有领导的责任,有父母的责任,有老师的责任。比起世间,父母只有尽养育的责任,没有领导的责任;老师只有教导的责任,没有养育的责任,也没有领导的责任。
古时候为什么要提倡忠君爱国?你就晓得帝王对老百姓有什么样的义务。今天民主时代,他被选为县长、市长,他被推选为总统,他就要尽这叁个责任,就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尽到这叁个责任,他是一个好的领导人,是一个好领袖。同样,一个机关团体的领导人也是如此,譬如开个商店,商店的老闆是领导人,他对伙计就要尽这叁个责任。寺庙裡面的住持,寺庙也是个团体,我们过团体生活,住持也要尽这叁个责任。不论大小团体只要是负责领导人,他就具备这叁个条件,所以他是可尊可贵,我们应当要尊敬他。别的人,你做坏事做错事谁管你?没有人管你,你堕落活该堕落,他在旁边看笑话。这叁种人有责任!
特别是学佛的人,学佛的人应当是明理,晓得这个道理,对这叁种人格外尊敬。为什么?这叁种人对自己恩德大,对众生恩德大。也许诸位说,老师教很多学生对众生有恩德,一个团体、国家领导人他对许许多多人有恩德,那我父母有什么恩德?父母乃是根本,你能孝敬父母就能影响别人,给大众做榜样。这个在社会裡面,是以身教!所以教孝多是以身教,我自己做到,别人看到了,他也来模仿,他也来效法,这是真正的恩德。教孝,是教育的根本法。我们晓得,佛法的基础就是孝道。为什么?因为佛法是师道,佛法是教育它不是宗教,它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在家能孝顺父母,你在学校才会尊敬老师,决不会说尊敬老师而不孝顺父母,没有这种道理。像植物一样,没有根哪来的本?哪有枝叶?孝道是根本,这些基本的道理我们应当要懂得。
讲义【六、修大行:即修四摄六波罗蜜行,自他两利。】
『行』是行为,『修』是修正,修行是修正行为。修正行为要从哪个地方修?要从大处去修。我们常讲的大处着眼,微细的地方去下手,这个地方都是叫你着眼,「修大行」要在大处着眼,要在小节裡面改过。这个地方给我们提出纲领:『即修四摄六波罗蜜行,自他两利。』四摄、六度,大家都晓得,也都会讲,可是做了没有?一条都没有做。可见得,心没有发,信没有。四摄第一条是布施,六度第一条也是布施,我们要问,四摄跟六度的布施一样不一样?布施的形相是一样的,用意不一样。四摄法的用意是接引众生,没有自利完全利他;六度,完全自利,没有利他。什么时候六度是利他?菩萨到圆满,成佛了,成佛之后倒驾慈航,这个六度是利他的,那个时候不叫六度,就叫四摄。
四摄跟六度是一不是二,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自己还没有成佛之前,六度是度自己不是度别人,这个不要搞错了。自己成佛之后,六度就变成四摄法,度众生、利益众生,不是在度自己,因为自度已经圆满,完全是度众生。在没有成佛的时候,你修布施,自利这一方面属于六度,利他那一方面属于四摄,两种意思都有。成佛之后倒驾慈航而来,修布施波罗蜜,自度的意思没有,只有利他,利他就叫四摄法,所以这个地方叫自他两利。自利是六波罗蜜,利他是四摄法。布施是捨,自利的捨什么?捨贪心,捨悭吝心,把这个东西布施掉,捨嫉妒心,捨贡高我慢心,捨妄想心,捨生死心,到最后连菩提涅槃也捨了,那就圆满。小乘阿罗汉、辟支佛把世间法统统都捨了,他涅槃不肯捨,所以他住在涅槃裡头。菩萨不能成佛,为什么?他度众生这个念头不肯捨,他认为「有能度的我这个菩萨,有所度的众生」,能所未忘,还有佛道可成,有生死可了,这些东西都没捨,所以不能成佛。
所以佛法,在究竟法裡面去讲,真的,六祖大师一语道破,「本来无一物」。《心经》说得好,「无智亦无得」。如果你要在这一生中大彻大悟见性成佛,那么你这个大心、大行以及大信、大义,这七个大裡面实在讲只是一桩事情,哪一桩事情?就是《心经》裡面讲的「无智亦无得」。世出世间法裡,发无所得的心,你心无所得,大心;解无所得,大解,解大义。发无所得心,那是发的大心,这个叫真大!你这个心怎么不清净?怎么不自在?就是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真大。塬理塬则虽然是这样,怕的是我们没法子修,还没有这个心量,还没有这个见解,那么在四教裡面,咱们就修个藏教六度!藏教六度是用生灭心,换句话说,没有捨离情识,这个地位是名字即菩萨、观行即菩萨,从名字到观行,去好好的学布施。
「四摄法」就是接引大众,这四个塬则也就是技巧。第一是「布施」,布施是给与众生恩惠。布施要是有企图、有目的,那是造罪业。佛菩萨接引众生没有任何企图,没有任何目的。看到你这个人对佛有好印象,想学佛,无条件的帮助你,这是布施。有条件有目的,「我对你好,将来你要报答我」,那就坏了,那个不是学佛,那你是在迷,迷在境界裡,起了邪思、长了邪见,这是大错特错,心不清净了。真正明瞭「无智亦无得」,以无求无得之心来修四摄、六度,这叫行菩萨道,这叫修大行。有希求,将来还有个所得,自己还有个希望在裡面,这不叫修大行,这叫修小行,这个小行就是世间有漏之行,不能出叁界。这是诸位必须要晓得。你真正是不希望别人报答,没有任何条件去修四摄六度,这就叫大行,这是最简单的一个说法,称得上大行。
第二是「爱语」。你的言语别人听了能充分的理解,又很合他的意思,他很欢喜的接受,这叫爱语。所以,爱语不是奉承人的言语,不是故意给人说好话,那就错误,那是世间的谄媚、巴结。你要是把谄媚、巴结当作爱语,那就错误了。我们要问:佛说爱语,有没有一个榜样给我们看看?有。佛所说的一切经就是爱语,部部经一展开就是佛菩萨的爱语,因为佛讲的这些话的确很有道理,他讲的我们能理解、我们能相信、我们欢喜接受,这就是爱语。
第叁是「利行」,行就是行为、行动,利就是利益。你所做的这些事情,用我们现在话来讲,你在这个社会上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你这个事业对社会、对国家、对别人有利益,这叫利行。因为菩萨并不完全都出家,在家多过出家。什么叫不利行?譬如你做小偷,这是不利,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都不利;你营私舞弊,这是不利。有利益的,他就欢喜接受。譬如学佛的人,你要接引你的朋友,你劝他来学佛,你自己是干强盗的,「我怎么能跟你学」,他不相信了。你有正当的行业,有生意买卖,赚的盈余还拿出一些做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人家才会相信。所以,福利社会大众的行业、事业,这叫利行。在一般讲,这叁条,菩萨在因位当中可以修,像我们现在都可以修、都可以做。
第四是「同事」。同事这一条是有条件的,必须在果位才能修,因位上不能修,我们讲菩萨果位。方便来讲,圆教初住以上的可以修同事;严格的讲,八地菩萨以上才有资格修同事。要八地以上,八地是不动地,什么样的境界都不动心,像经裡面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是真不动。初住以上的,明心见性了,可以用某种程度的同事,不能说是无条件的同事。同事是什么?为了接引众生,他干什么事情你可以跟他一起去干,这叫同事。那个人他喜欢跳舞,你也天天陪他跳舞,他喜欢打麻将,你也天天跟他去打麻将,久而久之,你度不了他,反而被他度了,那个麻烦就大了。所以,不动地的菩萨才行,他没有任何顾虑,他在那个境界裡不动心,慢慢的会把这个众生领到佛门裡面来,那是最高明的。他有那些不良的嗜好,你也示现跟他一样,在那种嗜好裡面你是世界第一,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到最后你一摇身学佛了,他就跟着学,「他学佛了,我也跟他一道学」。这是四摄裡面「同事摄」。
我们想想,诸佛菩萨的数量比我们众生多,为什么诸佛菩萨现在不示现同事摄度那些造恶业的众生?你们想想这个道理。众生在业障深重的时候决定不能回头,经裡面讲「一阐提」,佛来了也无可奈何。暂时放一边吧!等他在什么时候有这个念头了,可以回头了,佛才用同事摄。换句话说,用同事必定会叫他回头,如果用同事不回头,这个同事摄完全失败,诸佛菩萨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诸位要晓得,四摄法裡头只有一个「同事」不可轻易去尝试,自己要衡量自己的智慧、定功够不够程度,你有这个智慧,有这个定功,可以用这个手段来接引这些造作恶业的众生。恶业包括的範围很多。有很多事业,看起来好像是善,实际上不善。我们举一个最显着的例子,像现在有很多善心人信一贯道,以为一贯道是佛法,这是迷信,这个是错误!你如何能够度他回头?如何能叫他在迷妄当中觉醒过来?当然最适当的是同事摄。
「六度」,布施有叁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叁种布施裡面以法布施为主。「四摄法」裡面的布施,也是以法布施为主。我们捨财物供养别人,诸位想想,别人得利益能得几何?自己要怎么样?自己要捨贪心,这才叫做自利。如果你听说佛门裡「捨一得万报」,这个生意可以做,一本万利,完全用生意头脑到佛门来赚取最大的利益,来修布施,这就颠倒了,这个不但不是自利而是自害。为什么?把佛法当生意买卖来做。「我为什么在佛门做功德?因为一本万利,捨一得万报。假如我在佛门捨了,将来没有果报,那我布施干什么?我供养他干什么?」这错误了。世间人施捨尚且不希望果报,何况你学佛!你要是希求有果报,有这个心,这个心是染污心,这个心是无明心,是不清净的心,是迷,是邪知邪见。你学什么?学佛。佛是正觉,可是你所作所为完全是迷惑颠倒,增长无明、增长邪见,你学的是什么佛?这些话,入了门的同学一定要晓得。可是你接引初学的人不能这样说,这样一说,他不来学了,「佛门裡面学到最后什么都没有,我学它干什么?」他会发生误会,会发生曲解,甚至引起谤佛谤法,罪过无量。殊不知「一切不可得」,这句话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一切都具足。岂不闻六祖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缺什么?你样样都不缺!世间人求富贵,世出世间谁的富贵最大?成佛富贵最大。你看看《华严经》,古人常讲「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换句话说,不读《华严》,不晓得成佛的富贵!真富贵是那些成佛的人,是那些成就菩萨的人,他们得到真富贵,世间人的富贵是假的不是真实的。唯有佛菩萨的富贵才是决定真实的,因为它是称性,它那个富贵是属于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我们世间人的富贵是有得失的,是有来去的,是有生灭的,可见得是假的。真富贵在佛门!
修法布施才能得称性的财富,所以法施为第一。法施裡面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修法,自己要不会修,那你拿什么「法」布施?修学的纲领,我们在讲席当中时时提醒诸位,有叁条,根本的修行法就是叁皈依:佛法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佛是觉悟。从前不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统统是迷惑,皈是回来,从迷那裡回过头来,依什么?依自性觉悟,不迷了,这叫皈依佛。我们自己真正一切都觉悟了,我们才以觉法布施于众生,这是法布施。「皈依法」,法是正。因为从前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生起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现在从邪知邪见裡面回来,依靠自性的正知正见。自己正知正见,才能以正知正见的正法布施给众生,这是法布施。皈依僧,僧是清净、和合的意思;唯有清净才能和合,和合裡面才见到清净。从前我们与大众相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染污、不清净、感情用事,要从这些地方回过头来,依自性净,依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了,才将净法布施给众生,这叫法布施。
叁皈依从初发心到等觉,修什么?就是修这个东西。千经万论讲修行的道理,讲修行的方法,真正修行就是这叁个东西。六度四摄法也是修这叁个,为什么叫你修布施?叫你修觉、正、净而已。为什么叫你持戒?持戒也是为了觉正净。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统统都是为了修觉正净而已。所以问你,你学什么?你修什么?你能一下子答出来「我修觉、修正、修净」,满分,一百分。所以要晓得自己修什么。真正明白了,我们在一生当中有了目标。我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觉、是正、是净。以觉正净修自己的心性,以觉正净帮助别人,这就是自利利他。
讲义【七、求大果:念念趣向无上菩提之果觉。】
我们的目标要大,要大处去着眼,千万不要想有个下品下生就可以,你求这个果太小了,最低限度也要求上品上生,要有这个志气,要求大果。大果是什么?『念念趣向无上菩提之果觉』,有这个大的志向。无上菩提是什么?是究竟佛果。等觉菩萨还不满意,一定要成佛。我们要问,这个事情一生当中能办到吗?如果你提出这个问题问我,我就很乾脆的告诉你,你这一生当中办不到。你要是问我为什么办不到?因为你有怀疑,你信心不清净,你信心清净还会来问我吗?你来问我,你的信心就不清净。一生能不能成佛,完全在你有没有信心,这个信心并不是贡高我慢的心,并不是自大的心,这些道理你都明白了,方法也明白,境界也懂得,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信心,真正在一生当中做到圆满的觉、圆满的正、圆满的净,就行了。觉正净圆满,就成佛了,那就是无上菩提果觉。
这个事情是要修!你日常生活当中不修,那有什么办法?不修不能证果,你在这个境界还是迷,还会起邪知邪见,还会被染污。这个事情无关别人,完全靠自己,自己这一念真转得过来,成佛不难!《楞严经》裡面讲「歇即菩提」,歇什么?在皈依佛裡头,迷歇了,就觉了;皈依法裡头,邪知邪见歇了,没有了,那就是正知正见;皈依僧裡面,一切染污歇,没有了,那就清净了。《楞严》裡面「歇即菩提」,那个菩提就是此地所讲的「无上菩提果觉」。你在境界裡面不肯歇,那有什么办法?
讲义【具此诸大,故名大菩萨。】
上面讲的七个大的意思统统具足,这就叫大菩萨。
讲义【摩诃萨者:梵语摩诃,此云大。上既称大菩萨,此復加摩诃萨者,谓是地上大菩萨中之大菩萨。】
大菩萨中之大菩萨,通常都是称等觉菩萨。
讲义【以文殊等十二位,皆是等觉法身大士,復居十地以上之人。併其同行眷属,其数约有十万人俱。同心同德,和合聚集,故云俱也。】
『以文殊等十二位』,《圆觉经》裡面这十二位菩萨全是等觉菩萨,「皆是等觉法身大士」,他们在十地之上,我们通常称十地菩萨为「摩诃萨」,摩诃裡头再加「大」,这个意思都是称等觉。他们的同行眷属,跟《华严》一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数量有十万人俱,『同心同德,和合聚集,故云俱也』。
这一段文字不多,可是意义很深,也非常重要,特别跟诸位详细说出来,因为将来诸位无论看什么经,你一展开经文,六种成就裡头一定有这个句子,这个句子的含义就像今天我在此地跟诸位所讲的,古人註解虽然这样说了,这个意思你看也看不懂,要特别的提醒诸位。今天因缘很殊胜,美国一位同学发心皈依,我们今天提早五分鐘下课,诸位可以参加他的皈依礼,我们为他祝福,希望他将来也成为大菩萨,把佛法带到美国去发扬光大。
(第十四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14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二面:
经【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
本经所列的上首菩萨有十二位,这十二位菩萨很重要,都是等觉菩萨。向下,经文有十二章,每一章有一个会首,等于是十二会,会首就是这十二位菩萨,依照这个顺序排列下去。当然这裡面表法的意思也是相当的深奥,我们依照註解跟诸位一一的介绍。第一位排的是文殊,代表智慧,第二位排的是普贤,代表修行;《圆觉经》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章,这两位菩萨代表行解相应。
讲义【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译为妙吉祥。】
『正云曼殊室利』,这个译音比较接近梵音,『译为妙吉祥』,这个是意思。文殊师利是梵语,中国的意思是「妙吉祥」,也翻作妙德、妙首,意思都差不多。讲义裡面叙述一段菩萨的公案:
讲义【降生之时,室满祥光,更有种种瑞相。】
「妙吉祥」意思是从这个地方得来的,就是他降生的时候有很多的瑞相。
讲义【又译妙德,谓智德深妙。华严表根本智,为诸菩萨之上首。】
毘卢遮那佛、文殊、普贤,这是华严叁圣。在《华严经》裡面,文殊菩萨代表根本智。从善财童子五十叁参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出来,得根本智之后才出去参学。根本智是定当中开了智慧,这叫根本智。如果只有定没有开慧,像阿罗汉证得九次第定,但是这个定没有开智慧,所以不叫做根本智。这些事,将来我们在《大乘起信论》裡面跟诸位来讨论。我、法二执都破了,根本智才能现前;我执破了,法执没有破,根本智不能现前。真正学佛,你要是想成就的话,不破二执那是没有法子的,这桩事情没有办法勉强,也没有法子投机取巧,这是真实功夫。
我执是执着自己的根身是我,执着我所有的一切,既然有我,必定有我所有的,只要有我、我所,这就是我执没破。我、我所,要是执着得很重,这种人不能见道。为什么?小乘人见道位,须陀洹位要破身见。诸位要晓得,小乘都这样做了,大乘还有例外的吗?没有例外的。如果我们在佛法裡面听听佛法,阿赖耶识裡面种一点种子,来生我们还是生死轮迴不能出叁界,那就不必说了,那可以不必认真修行,不必认真干。如果真正想断烦恼、开智慧、超越生死轮迴,那就要真干,必得破我、我所。在念佛功夫来讲,我、我所破了,你成就念佛叁昧,但是没开智慧,这个念佛叁昧就是事一心不乱;换句话说,根本智没有现前。
即使对一切万法也不执着了,像《金刚经》裡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对一切法都不执着了,「不执着」这个念头也没有,不执着亦不执着,这样法执才能破一分,根本智现前,向后修行就像善财童子五十叁参一样。由此可知,大乘佛法的基础,无论是行门、解门基础都是奠定在根本智上,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你不肯学那就不谈,真正肯学,这是必须要知道的。
讲义【华严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
《华严》会上那些修行人各个明心见性,就像文殊菩萨一样,这是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讲义【此菩萨深本难思,为七佛之师。】
『此菩萨深本难思』,佛法裡常讲本迹,「迹」是从表面现相上看,「本」是从真实地位上说的。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文殊、普贤也曾经来参加过法会。佛给我们介绍,文殊,他过去是『七佛之师』。七佛裡面包括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曾经做过他的学生。也许诸位要问,释迦牟尼佛是他的学生,他怎么没有成佛还来做菩萨?这是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就是这个道理,也显示出佛佛道同。哪个人与这个地区、这个时代众生有因缘,谁就来主持教化,其余的人来帮他忙。不必样样事情要自己来做,样样事情自己来做那就累死了。目的是要教众生开悟,教众生断烦恼成佛道,谁教化不都一样!如果说这个事情非我做不可,诸位想想,你的我执、法执是不是都在?因此只有凡夫才会说「这个事情非我做不可」,佛菩萨不如是,佛菩萨说谁做都好,谁做都跟自己做一样。所以佛菩萨心是平等的、清净的。
众生烦恼太重,勾心斗角,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五五百年之后「斗争坚固」,现在这个斗争可说到了极处。你们诸位看到,有几个没有斗争的清净道场?见不到了,这是众生福薄。所以我们读经典,我们读祖师的语录,要深深的体会这一层。自己能把嫉妒障碍好胜的心去掉,破我执,见道就有几分消息。由此可知,最大的障碍就是嫉妒、好胜,这是我们一般人重大的烦恼,是我们修道人最大的障碍,我们智慧不能现前。智慧不能现前,往往把世智辩聪当作般若智慧,这个大错特错了。世智辩聪所谓是记问之学,听得多、读得多、记得多,换句话说,那些聪明智慧全不是自己的,都是别人的,这叫世智辩聪,所谓是道听涂说。
儒家教学也不找这样的老师,《礼记‧学记》裡面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儒家的宗师、佛门的祖师都必须开悟,不悟不传法。但是到今天,正如倓虚大师所说的,现在我们佛法之衰,衰到最后就灭亡,怎么灭的?就是传法失去传法的宗旨。从前祖师传法,佛门裡叫「法子」,是要开悟的人才能传。五祖传给六祖,六祖是他的法子,神秀都没有得传法,为什么?不开悟。六祖的法子最多,一共四十叁个人,各个都是开悟的。换句话说,佛门裡面水準才能保持那样的高度。可是到后来,传法不必开悟了,看交情,这个徒弟跟我很多年,我很喜欢他,我就把法传给他,他有没有开悟那个不管,而且还有一个弊病,传给的这个法子一定要比自己差一点,如果比自己要高一点的话他就不传给他,要传差一点的。这样传下去,一代不如一代!倓虚老法师说,「佛教不灭亡,这理上讲不通」。
由此可知,今天传法已经失去传法意义,对于得到法卷的人,社会上也不重视了。不像从前,六祖到广州法性寺,遇到印宗,他把衣钵一展示,那个时候就等于法卷,那个时候没有法卷,就是衣钵,到以后就是法卷,人家一看大法师对你顶礼,大家承认你是一代祖师,你是开了悟的人,所以法卷有这么大的力量。今天你是那个人的法子,打开法卷人家一样也不尊重你,一样还是瞧不起你,为什么?就是传法变质了。在以前,必须得根本智才有资格接受传法,根本智最低限度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明心见性,一定是这个境界,佛祖都一样,所谓佛佛道同。
菩萨裡面有许多人过去都成佛了,所成的佛不是分证佛而是究竟位佛。虽然证究竟果位,再煺下来,实际上这个煺是我们所说的煺,在他哪裡有什么进煺?如果有进煺,进煺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我们讲进煺都是凡夫的心理,不是他的境界。我们还以凡夫的境界来说,大家好懂。煺到菩萨位上帮助佛教化众生,就是这么个道理。也有煺在声闻位上,也有煺在初学位上,他在表演,帮助佛接引众生教化众生。
讲义【乃古佛倒驾慈航,影响释迦会下,示同菩萨,助佛扬化。过去为龙种尊王佛,现在北方,号摩尼宝积佛,未来成佛,名曰普现。】
释迦牟尼佛一点都不隐瞒,文殊菩萨过去为龙种尊王佛,他久远劫就成佛了,现在在北方,他还是佛的地位,号摩尼宝积佛。给诸位说,这叫处处作佛,哪个地方他教化众生的因缘成熟,像《普门品》裡面叁十二应所讲的,「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未来成佛,名曰普现。这就是说,到圆满菩提之后,你在世间教化众生是处处作佛。在哪个世界哪个时期,众生根性不相同,佛的名号也就不一样,佛的名号实际上就是他一代时教的教学宗旨。譬如释迦牟尼佛在我们世间,就是我们这一个时代,他的名字叫释迦牟尼,他以后如果再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可能名字不叫释迦牟尼,为什么?他的教学宗旨不一样。这个时代的众生,大毛病是心散乱缺乏慈悲心。佛的名号就是教学的宗旨,「释迦」翻作能仁,仁是仁慈,「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就是一心,就是心地清净。所以,用这个名号来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教学宗旨。
所以佛成佛在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这个名称决定用不上,因为西方极乐世界人各个都一心不乱,「牟尼」两个字用不上,他都做得很圆满,皆是诸上善人,各个都仁慈,「释迦」这个名字在那个地方也不起作用。换句话说,「释迦牟尼」这四个字的意思,如果在西方极乐世界,各个都打一百分,都是满分,不要再修这个课程了,所以佛的名号也就是教学宗旨再定作「无量觉」,阿弥陀佛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
讲义【本经为发起众,若非大智,安能发起圆顿大教。】
『本经为发起众』,这是圆觉会上的发起人,『若非大智,安能发起圆顿大教』,这部经确确实实是圆极、顿极,不是第一智慧的人没有法子来发起。
第二位「普贤菩萨」。普贤名号我们非常熟悉,比文殊菩萨还要来得熟悉,那是因为清凉大师将《华严经》译成之后,将最后一卷《普贤行愿品》提出来别行流通。自古以来有许多大德拿这一品经做为自己的日课,像近代弘一大师他早晚课诵就是念《普贤行愿品》,所以他的名气就很大。这个地方有个简单的解释:
讲义【行弥法界,德无不遍,曰普。住居等觉,随心益物,曰贤。】
《大经》裡面佛告诉我们,如果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换句话说,最圆满、最高的修行法就是普贤行。普贤行的修学法全在《华严经》裡面,特别是末后的两会,第八会《离世间品》裡面讲了二千种的行门,二千种不过是举例而说,此地讲「行弥法界」,略说二千种。「德无不遍」,行的成就就是德;行是属于事,德是属于业。凡夫讲事业,为什么?他结业,业后来有果报。菩萨是属于净业,不感果报。我们凡夫一切的造作,善业、恶业、无记业,总是这叁业。菩萨所行的远离善、恶、无记,所以不叫业,叫做德,称功德也可以,周遍法界,这是普。
为什么我们做的事叫做「业」?菩萨做的事就叫「功德」?实际上并不难懂,凡夫做事有心,有分别心、有执着心,所以就结业。有善心、有恶心,有无所谓善恶的无记心,造业起行就叫做「业」,善业、恶业、无记业,业有果报,善业感叁善道的果报,恶业感叁恶道的果报,这就叫业报。那些圣者,不但我执破了,法执也破了,他在一切法裡面没有执着,无我执亦无法执,他造不造作?造作,表面上看跟我们凡夫没有两样。诸位读《金刚经》就更容易看得出来,释迦牟尼佛示现的跟普通出家人完全相同,早晨出去托钵,到处讲经说法那就是教学,跟我们一般人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
这些相,给诸位说,是从本体而发现的,有体就有相,不会说有体没有相,有体就有相,有相就有作用。迷的时候把体忘掉,所以着相、住相,迷在相用上,这叫造业。悟的人不着相、不住相,所以一切的造作,在解门裡面讲称之为智慧,行门裡面讲叫做功德,这一点诸位必须辨别清楚。体相用,佛与凡夫都是一样的,没有两样,不是说诸佛如来的体相用跟我们的体相用不一样,那就错了,一样的!只有觉迷不相同,佛菩萨是觉体相用,凡夫是迷体相用。觉体相用,那就是普是贤;迷体相用,这个心量窄小。
无量无边的苦恼,是自己妄心所现的,换句话说,分别、执着所现的。你们诸位冷静想一想,如果一切都不分别、不执着,你还有什么烦恼?就没有烦恼了。分别执着的心愈重,烦恼也就愈重;分别执着愈多,你的烦恼就愈多。换句话说,你希望烦恼少,你在一切法裡面少分别、少执着,烦恼就少了。你要想烦恼统统断掉,你一切不分别、不执着,烦恼就断了,就没有了。只要烦恼没有了,你的行、你的德就遍法界,为什么?塬本就是遍法界,不是故意去修的。
「位居等觉」,普贤是等觉菩萨,这是指华藏世界毘卢遮那佛的助手。「随心益物」,随心不是随普贤菩萨的心,是随众生心。《楞严经》裡面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益」是利益,「物」是一切有情众生。换句话说,随一切有情众生的心,普贤菩萨来帮助他,给他的利益恰如其量。换句话说,你的心量大,普贤菩萨给你的是大利益;你的心量小,普贤菩萨给你的是小利益。普贤菩萨有没有不给人利益?给诸位说,没有,因为普贤菩萨利益众生就像天下雨一样,雨水落在这个地区是平等的,雨量一样多,大树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少,那是各如其量。下雨,雨决定不会说,「树大我多下一点给你,草小我少给你一点」,没有这个念头,平等心!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叫贤;因为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利益众生这个事业从来没有间断过,这叫贤。众生造作恶业,所谓「一阐提」或者「五逆十恶」,造这样重罪的人,普贤菩萨也不捨弃他,也是平等的利益。照这样说,我们最关心的自己,好像我没有感觉得普贤菩萨来照顾我,说个老实话,别说普贤菩萨,十方诸佛照顾你,你不晓得。你的父母照顾你,你知道不知道?如果你们自己做父母就会体会到,念念都是挂念着儿女,「他现在在哪裡?不晓得做什么?」,念念不忘!做儿女的晓得吗?「我的父亲、母亲他才不管我」。念念挂记着,儿女却忘恩负义。佛菩萨照顾,你怎么会晓得?你的师长照顾你,晓得不晓得?连这个在眼前的你都不知道,诸佛菩萨这种加持、这样的保佑,自己无知不能觉察。
几时到你心地清净,你觉察到了,才晓得诸佛菩萨恩德之大。父母对我们的照顾、对我们的怀念,一生的!尽他有生之年总是念念不忘。诸佛菩萨是生生世世,佛菩萨恩德之大没有人能晓得。我们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读他的誓愿,能够有一个印象,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没有办法体会得到。佛菩萨在你的周围,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你自己不晓得,你体会不到。
讲义【悲华经云:我誓于秽恶世界行菩萨道使得严净,我行要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
这是普贤菩萨在过去修菩萨道的时候一段公案。从这几句话当中我们能够知道,菩萨愿力广大不可思议。选择哪些地方去?秽恶世界。换句话说,所接触的是苦难众生。『行菩萨道』,「行」是推行,「菩萨」是觉,推行智慧觉悟之道,这叫行菩萨道,以觉道教化众生。
佛法看起来是很难、很繁杂,其实比任何一门学术都简单。佛法是什么?「如是」而已!这就没有了,两个字就讲尽。修行,行门只有叁个字,六祖说的「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行门裡面只有觉正净,修圆满就成佛了。你说多简单,千经万论不离这个。什么是佛法都搞不清楚,那怎么能修学!佛法就是菩萨道,佛法是觉悟之法,佛是觉的意思,佛法就是觉悟之法,菩萨道就是觉悟的道路,道就是方法,菩萨道就是佛法,佛法就是菩萨道。
『使得严净』,使是叫秽恶世界裡面的众生各个人都能得到身心清净,清净是真实的庄严。诸位必须知道,心清净了,自己的庄严要从心地庄严起,心庄严了,身就庄严。看相算命的常说「相随心转」,你的心平等了,清净慈悲了,从你面相上就看出来,相随心转。「相」自己可以改造,你若有意把你相貌改成什么,那办不到,是从你内心裡面去变,内心变了,相貌就变了。每个人都能从身心改造自己,世界就变了。可见得境随心转这个话,是有道理的,是真实的。
要说救度世间、救度众生,给诸位说,唯有佛法,为什么?它是从根本救起。世间什么样的哲学、主义,一个人搞一套,一堆人搞一套,搞得世界大乱,搞得人心不安。欧阳竟无大师在「佛法非宗教非哲学」那一篇讲演裡面,结论讲得很好,他说「一切哲学是世间斗争的根源」,彼此见解不同这就斗争,「一切宗教是世间无益苦行的根源」,这话说得好。宗教家都在那裡修苦行,修到最后能得什么?什么也得不到,还是一场空。所以他下结论,佛法不是哲学,没有斗争,真正能够把斗争溶化掉,它也不修无益的苦行,所以它不是宗教,它教我们开智慧,教我们觉悟,教我们得身心清净,这是佛法。把秽恶世界变成极乐净土,这个唯有菩萨道,唯有佛法才能办得到。
『我行要当胜诸菩萨』。这样看起来,普贤菩萨还好胜,一定要超过别人。如果有这一念,这一念是贡高我慢,他哪裡能成得了菩萨!那么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鼓励我们每个人要发勇勐精进心,是这个意思,不是菩萨有好胜之心,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在修学、在教学上,境界都必须一天一天的提升,不能终止在一个阶段。「胜诸菩萨」,「诸」不是说别人,如果说胜别人那就是贡高我慢。「诸」是什么?是自己。自己怎么称「诸」?诸位晓得,菩萨的阶级五十一位,五十一个位次都是自己修的,胜诸菩萨到等觉了,是这个意思;我要胜过十地,要胜过十迴向、十行、十住、十信,「诸」字统统指的自己。你要是指的别人,讲不通!那普贤菩萨不是凡夫一个?那怎么能说得通?有这个胜的心就是精进,不断的精进,儒家所讲「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这个意思。我今天在初信位,我明天要到二信位,要胜过初信位,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些地方,不能错会意思。「诸菩萨」,就像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裡面解释「诸佛」的意思一样。那个诸佛是什么?明心见性,见性就叫做佛。我要成佛远胜过诸佛,能讲得通,那是究竟佛位。分证佛裡头有四十一位,圆教初住就成佛,就是分证佛。江味农居士解释《金刚经》,诸佛就是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真正的佛,决定不假。
讲义【此菩萨行门广大,与文殊二位列前者,表智行相资,堪入圆觉故。】
这个意思非常重要。『圆觉』就是真如本性,圆觉就是理一心不乱。我们修净土希望证得理一心不乱,就是入圆觉门,要依什么?一定要依智、要依行,文殊之智是根本智,要依普贤之行,普贤行是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你才能证得理一心不乱。证得理一心不乱,就叫做成佛。所以《圆觉经》是以这两章为根本。第叁位以下可以说都是讲方法,这两个是根本。虽说方法,因为这是一乘了义经典、圆顿了义经典,裡面所讲的方法都是塬理塬则,方法上的塬则、方法上的纲领,适用于任何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用得上,你才晓得这部经的好处。
讲义【普眼菩萨者:法眼既明,普照法界。】
什么叫法眼?只要你真正见到根本智与普贤行。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就是普贤行,这个解释简单扼要。具足根本智又有普贤行,你把这个认识清楚,决定不怀疑,这就叫法眼开了。法眼开了,普照法界。
讲义【照事法界,事无不尽;照理法界,理无不彻。】
『照事法界,事无不尽』,事法界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在体相用来说,事法界是讲相、作用,理法界是讲体。『照理法界,理无不彻』,诸位果然能把握到这一点,我可以说,我们要想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念到明心见性,有十年工夫足够了,十年从凡夫成佛了。经上常讲「成佛得叁大阿僧祇劫」,为什么要叁大阿僧祇劫?那就是对于这个塬理塬则他不相信,他做不到,无论在事、在理上他还是用分别、用执着,就是用第六识、第七识,平等心不能现前。平等心现前,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
所以说用功,功夫在哪裡用?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求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对于一切境界无论是事、无论是理,了了分明、清清楚楚。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心,所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是根本智。你应物,就是日常做事情,一举一动,这是讲行为,行为是什么?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平等、清净是自利,慈悲是利他。哪裡不是道场?哪个地方不是修行的处所?什么时候不是修行的时间?你有什么障碍!这正是清凉所讲的「事事无碍」,谁障碍你?谁障碍你修无分别智?谁障碍你修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说实在话,只有别人帮助你、成就你,没有障碍你的。
所以你一觉悟,一切境缘(境是讲环境,缘是讲人事)都是善知识,都是诸佛菩萨,都是来帮助自己,成就你自己的根本智,成就你自己的普贤行。你要不相信,你看善财童子五十叁参,那个就是的!这叫法眼开了,理事无碍。法眼没开,处处障碍;法眼开了,一天到晚法喜充满,无论在什么境界,顺境法喜充满,逆境也是法喜充满。为什么?顺逆都是自己的增上缘,都是帮助自己成就的。
讲义【照理事法界,真俗圆融;照事事法界,法法周遍,无障无碍,故称普眼。】
一般说慧眼开了,佛法不如是说,佛法说阿罗汉是「慧眼」,菩萨是「法眼」,法眼开了。一般参学,古德常讲参学的条件是得法眼净,法眼清净,法眼开了,开了还得要清净才有资格参学。由此可知,法眼的标準也是在根本智。法眼开是他得根本智,法眼清净是后得智现前。此地讲的照事、照理、照理事、照事事,都是属于后得智。根本智是智慧之体,理体;后得智是从体起用,用裡面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就是清净,菩提心裡面讲的深心,自受用;他受用,是慈悲,大悲心,是从体起用。无论自受用、他受用都称性,为什么?从体裡面显现出来。这个境界在圆初住以上才有,十信位的菩萨都没有,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晓得。
我们是凡夫,不但理一心没有得到,功夫成片都没有,真正是可怜!只要你懂得这个理论,你相信这个道理,对于这个理论、方法不怀疑,你肯去做,十年工夫你就可以证到初住菩萨位,你就可以念到理一心不乱,为什么不干?你要是怀疑,「我恐怕不行,我能成就吗?」佛门裡有一个故事,「晒蜡烛的法师」,其笨无比的,过去我在受戒的时候,戒和尚跟我们说:笨得不能再笨,他都开悟了,都成佛了,何况我们!这一段故事,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裡头记载着的,塬来他是谛闲法师的学生持律法师,跟倓虚法师是同学。你们的头脑比他聪明,他能成就,那你们一定成就,他是花十几年的工夫开悟了。你看人家怎么修的,他最大的特长就是:老师怎么教他,他就怎么做,不折不扣百分之百的把它做到。最笨的人,变成谛闲老法师最器重的一个人。没有念过书,不识字,是个粗人,在寺庙做最苦、最粗重的工作,种菜、挑粪,比六祖那个工作还苦,他做了十几年,愈做愈有劲,一点也不疲倦,工作完了之后就念经。谛闲法师叫他背《法华经》、背《楞严经》,不但背经还要背註解,因为他没办法学,你跟他讲什么他也不懂,这样搞了十几年,他开悟了,以后代老法师说法,老法师到那裡讲经,讲了几天老法师不讲了,叫他代座,代替谛闲老法师说法。他这一点可贵!真正难得!老师怎么教,怎么做,百分之百,绝不打折扣,绝不偷懒,他成就。这个公案,这一位法师真正是我们末法时代修学的模範。我们今天讲到这裡。
(第十五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15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叁面:
讲义【金刚藏菩萨者:金刚是金中之刚,具坚、利、明叁义。菩萨,证法身坚固不坏之理,持甚深般若智慧之剑,断歷劫无明烦恼之惑;即同金刚叁义。经中备起叁问,顿断群疑,能生无量功德之藏,故名金刚藏。】
十二位菩萨,这是第四位。十二位菩萨在本经就是十二章,次序不能颠倒,它是从前前生于后后。金刚藏菩萨这一章提出大乘佛法所谓叁大难题,这叁大难题释迦牟尼佛这个时候就有,一直到今天,许许多多的学者无法解决。其实这个问题佛已经给我们解释得很圆满,而我们很不容易体会佛的意思,真正是所谓佛的真实义难解,等到这一章经文的时候,我们再细加讨论。从註解裡面也能看出这个性质,说到「金刚」一定就想到般若,讲到「般若」,它的作用一定是断疑生信,这就说出根本的迷惑。
在《金刚经》裡面给我们说的,金刚具足『坚、利、明』叁个意思,此地註的是既简单又切实。「坚」是证得法身之理,法身是永远不坏的,不生不灭,不变不异。实在说金刚还有坏的时候,法身决定不坏,这是一切法的理体。「利」的意思是比般若智慧,这一句很重要,经文裡面提出叁大难题,如果智慧不开,这叁大难题没法子解决。哪叁大难题?第一个就是真如本性与无明的关係,本性本来是清净的,为什么会有无明?无明是什么理由生起来的?几时生起来的?这是一大难题。第二个大难题,无明跟本性这个性质是异还是不异?第叁个难题,成佛之后无明断尽,将来还会不会再生无明?《楞严经》第四卷,富楼那尊者也提出与这个同样的问题。所以这叁大难题,佛陀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子已经提出来。佛的答覆,单从言语文字上来看,你还是没有办法体会佛的意思。换句话说,这叁个疑问你还是断不了,为什么?因为你般若智慧没开,你是用思惟想像,所谓世智辩聪,没法子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譬如现在哲学与科学裡面,同样的也遇到这个难题,宇宙人生的根源,我们这个太阳系,从哪裡来的?怎么形成的?什么理由形成的?这些生物从哪裡来的?这是大问题,宇宙人生的大问题,根本问题。能不能解决?没法子解决,这个事情完全要正智才能解决,正智就是般若智慧。世间人有世智辩聪,缺乏般若智慧,就难在这个地方。佛在这两部经裡面,教我们要开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开了,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所以佛说的种种比喻教诫,表面上看好像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没有给我们解答清楚,实际上佛是教我们这个方法,只要你般若智慧开了,这个问题自然解决了。所以本经与《楞严经》,佛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究竟圆满,所以比喻作『智慧之剑』,能断无明烦恼,这就是在这一章所提的叁大问题。
这个问题当然不是金刚藏菩萨的问题,他已经是等觉菩萨,他这个发问是利乐有情问,代我们问的。有一年我还没到台北来讲经之前,民国五十一年,我受戒之后五、六个月,我在大溪香云寺住了一年,我有一个老同参明演法师也提出这个问题。那时中华大藏经第一集刚刚出版,明演法师就请了一部,当年出书是一个月出一本,精装四十本。他每一次书得到之后,他就看,他看得很认真也很仔细。看完之后他来见我,他说:我中华大藏经第一集看完了。我说:恭喜你,很难得,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看一部藏经不容易。他说:看是看完了,我对于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释迦牟尼佛没讲清楚。我说:什么问题?「无明是几时有的?什么理由有的?佛对这个问题没有详细的说明」。你看,也是提到这个根本问题。那个时候我正在学《楞严经》,我就告诉他:「这个问题,《楞严经》第四卷世尊解答得清清楚楚,可惜你没看清楚。」实在也不容易看清楚,为什么?这一段经文你要是看清楚,疑惑断了,你最低限度也是圆初住的菩萨,阿罗汉都看不清楚也听不懂。这些地方必须到功夫了,功夫是定慧,单单有定还不行,一定要从定裡面开智慧,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真正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佛的教学法善巧极了。
第五位菩萨是弥勒菩萨,在《华严》会上他是代表果地。《华严》裡面表法是四大菩萨,弥勒代表果地,除弥勒之外,还有文殊、普贤、毘卢遮那佛,这四个人代表全部的《华严经》。佛代表理体,文殊菩萨代表修行所依据的智慧,代表根本智与后得智,普贤菩萨代表修行,弥勒菩萨代表证果,这是等觉菩萨以后补佛的身分来表法。这一位菩萨,弥勒是他的姓。
讲义【过去遇大慈如来,修习慈心叁昧。】
生生世世都修慈悲心,成就慈心叁昧,心地非常慈悲。
讲义【本名阿逸多。】
我们在《弥陀经》裡面看到有他,阿逸多菩萨就是弥勒菩萨。
讲义【华言无能胜。】
中国的意思『无能胜』,没有能超胜他的。诸位要晓得,没有能超胜的就是慈悲,慈悲这一法无能超胜,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无能胜也就是无比法,没有能跟他相比的。
讲义【因修唯心识定,识心圆明。】
这代表行门裡面最重要的一个纲领,那就是转识成智,智慧圆明了。
讲义【照彻生死根源。】
生死根源岂不就是妄本吗?一切虚妄的根本,一切虚妄的根源,全都了解。他跟金刚藏菩萨这一章有密切连带的关係,没有金刚般若智慧,怎么能转识成智?不能转识成智,怎么能解决根本问题?
讲义【以爱为本。】
这个『爱』就是慈悲,是以般若智慧为基础的爱,前面是金刚藏菩萨,以金刚般若智慧为基础的慈悲,或者是这种爱,不是以感情用事的,是纯理智的。
讲义【慈济众生。】
正是《金刚经》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这两句话许多人没有法子体会,不晓得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用种种方便跟诸位来解释。「应无所住」就是金刚智慧,金刚藏菩萨代表的;「而生其心」就是弥勒菩萨代表的,生什么心?生「度脱一切众生之心」,没有自己,没说生度自己的心。生度自己的心,给诸位说,度不了自己的。你们想想,为什么度不了自己?我执!生度自己的心,我执天天加深,我执怎么能破得掉?破不掉,那就度不了自己。所以佛教你生度一切众生之心,把自己给忘掉。度一切众生,就真的把自己度了,我执破了,最起码破我执,能更进一步度一切众生不着度众生的相,法执也破了。
佛在《金刚般若经》裡面告诉我们,「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前一句是度生,后一句离相,叁轮体空,这个样子才能将我、法二执都破了。所以诸位发心要发度众生的心,要发慈悲济世之心,不要想到自己。如果念念当中有自己这个本位在裡面,我执就不能破。我执不破,诸位想想,烦恼断不掉,无量无边的烦恼业障都是从我执而生,这是要觉悟。菩萨真正慈悲!这十二位菩萨全说的是自己,这个一定要懂得,本经裡面就显示出自己有十二种德能,十二是讲到最极圆满,就是我们常常讚扬如来果德上万德万能,用这十二位菩萨来做代表。第六位是:
讲义【清净慧菩萨。】
诸位想想,以金刚般若慈悲济世,金刚般若是离相,不着相,清净!慈悲济世这是大慧,这叫『清净慧』。
讲义【慧觉清净,无住无着。】
它起作用,就是:
讲义【照了诸法,犹如虚空,故能随顺,得入圆觉。】
显示它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再想想,一般凡夫为什么不能恆顺众生?不能证得圆觉?他有清净他没慧,他有慧他不清净,障碍就在此地。既清净又充满智慧,才能恆顺众生、随喜功德,才能证得圆觉,圆觉就是真如本性,就是理一心不乱。第七位是:
讲义【威德自在菩萨。】
从清净慧裡面现大威德。
讲义【有大威势,足以折伏魔军。有大慈德,摄济群品。】
魔是什么?烦恼、生死。《八大人觉经》裡面讲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因为你具足清净慧,这四种魔遇到你都降伏,都起不了作用,这是从威德上说。又有大慈,不但能折服他,而且能转变他,转魔为佛。怎么转法?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是个魔,释迦成佛了,提婆达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对他多么讚叹!实际上这四种魔不在外境,在自己的内心,心迷了,现的相就有四种魔;心要是觉悟,这四种魔都变成佛了。所以外面境界既无佛是亦无魔,觉悟的心看一切境界是佛境界,迷惑的心看一切境界是魔境界。诸位就晓得,怎么折伏魔军?觉悟。一觉悟,众魔都变成佛,自己一觉悟就度了一切众生,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成佛了。这个意思,诸位在《华严》、《法华》与本经都见到,本经说得再清楚不过,见到自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就是摄济群品。
讲义【功由叁观成就,所以折摄自在。】
『叁观』是空观、假观、中观。在「威德菩萨」这一章,要给我们详细讲这叁观的理论与修法。本经裡面这叁观的名目与《楞严经》裡面相同,奢摩他、叁摩、禅那,也是说这个问题。第八位:
讲义【辩音菩萨。】
自己功德圆满之后再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必须要有无碍的辩才。
讲义【能以音声,而作佛事。】
特别是在娑婆世界,具足无碍的辩才。辩音菩萨为我们请教释迦牟尼佛。
讲义【请宣轮观,饶益众生。】
这就是本经裡面也很有名的二十五轮,二十五轮说的什么?说的修行方法,说了二十五种,这二十五种根本的就是叁观,奢摩他、叁摩、禅那。或者单修一种,或者是修两种,或者是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或者是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这叁种交叉的一配,一共是二十五种修学法。这二十五种修学法就把八万四千法门修学的塬理塬则提示给我们,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运用,这二十五种统统用得上,要自己会用。这个方法对治我们烦恼,对治习气。譬如我们这个心散乱,散乱心重,那么我们先修奢摩他,奢摩他是止,止不住的时候我们再修观,或者是先修止后修观,或者是先修观后修止,自己要晓得用。
这一章经文很长,确实要细细的去研究,要把它搞清楚,最重要的就是在生活上要能用得上,时时刻刻都会用,那你就把修行的门路找到了。修行的门路搞熟了,菩萨道上无处而不自在,无时不自在,你会用,你有办法。譬如一般人他的烦恼现前、习气现前,他没有办法,他解决不了,处处有障碍,处处行不通,你把这二十五种方法学会了,保证你处处通达,从此以后不会再有障碍,无论处什么境界,顺境逆境都无障碍,实在是妙极了!这是说法,以辩音菩萨来代表。第九位:
讲义【净诸业障菩萨者:众生之障有叁,曰惑障,业障,报障。】
『净诸业障』,你要是没有方法,业障不能清净,你得到方法,你的业障就清净了。为什么?你有办法。众生之障有叁大类,就是「惑、业、报」,迴向偈常念,愿消叁障诸烦恼,就是这叁障。「惑」是迷惑,烦恼迷惑心。「业障」,你造作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业就是算不了什么善恶),只要有业必定有果报,这个事情麻烦!没有不造的,迷了必定造业,要受苦报。觉了的一切造作,那就不叫做业,或者我们称它做净业。什么叫净业?没有叁途苦报,没有六道轮迴,没有这种果报我们称它做净业。诸位要记住,不是说我天天念阿弥陀佛,我修净土,这就叫净业,不是的。心清净了,业就是净业,造作一切善恶都是净业。
你们在《华严》会上善财童子五十叁参看到的,五十叁位菩萨代表的,有学佛法的,有学外道的,有修善的,有修恶的,无一不是净业,就是心清净。觉悟的造作就是净业,为什么?因为他不着相,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在黄梅,每天破柴舂米那不算业,在猎人队看守猎物也不造业。他有没有造作?有,一天到晚都在活动。迷的人那就是有善业、有恶业,每天舂米破柴修善修福供养大众,那是迷的人善业,觉悟的人净业,不一样!不是说修净土念念阿弥陀佛就叫净业,那搞错了,为什么?心不清净。心清净无有一法不清净,要晓得这个道理。底下说得好:
讲义【菩萨能净诸业障,必由断惑功成,四相既除,业根自净矣。】
『四相』,《金刚经》裡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离开了,没有了,心裡面确实没有四相,这个时候你一切的造作都叫做净业。所谓净业决定没有六道的果报,你的造作,六道裡头没有果报,也不堕小乘,小乘说实在还是不清净。业障清净了,这才能进入到普觉。第十位:
讲义【普觉菩萨。】
『普觉』就是大觉,无所不觉。普是普遍。
讲义【普觉生死涅槃,皆如昨梦。】
所谓生死涅槃等空花,到这个时候,不但生死离了,涅槃也不执着了。「生死」是生灭法,「涅槃」是从生灭法裡面建立一个不生不灭法,所以与它相对而立,既是相对的,生死没有了,哪裡还有涅槃?如果还有涅槃,六祖大师那个偈子讲不通了,「本来无一物」,还有一个涅槃怎么说无一物?涅槃也不可得!但是我们现在在迷位上,既有生死就有涅槃。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证,二乘人!所以二乘人虽觉,不普,不是大觉。
讲义【末法之世,魔强法弱。】
所谓『魔强』,从自己来说,烦恼情执转深,比古人来得严重,来得深;外面境界来讲,诱惑的力量多而且普遍。如果自己烦恼重,又有外界众多的诱惑,这个事情麻烦大了,这就叫「魔强法弱」;「法」是觉悟之法,「魔」是迷惑之法。迷法强,觉法弱,很不容易觉悟;换句话说,不容易了生死,不容易出叁界,显现出来的现象是愈迷愈深,显现的果报是愈报愈苦。
讲义【众生修行,须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
末法时期,我们修行要依靠什么样的善知识,要依靠什么样的法门,要修什么样的行门,除去什么样的病态?
讲义【故请佛为说,饶益众生。】
这一章裡面讲「任止作灭」这四种病,这四种塬来是一般修行的四大纲领,怎么成了病?因为你有执着,执着就是病。前天有个同修来问我持戒修福的事情,这个事情在佛法裡面讲是极大的关係,持戒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不能够违背的,而且要持戒清净。但是戒相不一样,初学的跟老修的、老修证果的,都不相同。我们从最浅显的例子来看,小乘的戒相跟大乘的戒相不一样。小乘的戒相戒在事上,那是最初级的,譬如杀生,必须把有情众生杀了,他的命断了,才叫犯杀戒;大乘不如是,大乘起心动念就犯戒。大乘菩萨去杀个人,他没有起心没有动念,人被他杀了,不犯戒,为什么?没起心没动念。这一点诸位要搞清楚,这不相同。
我们看到这个情形,那大乘不是戒律都破尽了吗?中国古代有个公案,唐朝终南山道宣律师持戒精严,感动天人送供养,他每天吃饭不食人间烟火,每天中午天人送供养来给他吃。同时大乘法裡头有一个很随便、不守戒律的窥基大师,唯识宗的祖师。那个时候有些人叫他做叁车法师,他是贵族出家的,尉迟敬德的姪子,尉迟敬德是唐太宗的大将,封侯的。玄奘大师看中他,要他出家,他提叁个条件:出家可以,我要带一车美女,带一车黄金,带一车书,所以人家叫他叁车法师。对于戒律很马虎,不怎样看重。他到终南山拜访道宣律师,道宣律师轻视他,虽然有学问,会讲经,不守戒律。窥基大师去拜访的那一天中午,天人就不来送供养,害他饿了一天。窥基大师走了,第二天天人来送供养,就问他:昨天你为什么不来送供养?天人告诉他:昨天有大乘菩萨在此地,满山都是护法神,我进不来。道宣律师听了这个话,心裡惭愧,对于窥基大师才恭恭敬敬,恭敬心生起来,晓得人家持的是心戒,不重形式,真清净!
你们在《华严经》裡面看到的,善财童子参访胜热婆罗门,参访甘露火王,那都是极不清净的处所,一般人戒不都破尽了?他那叫真正持戒!所以持戒一般人看不出,初学跟高级的戒相不一样,否则的话,他定怎么能得,他智慧怎么能现前。因戒生定,因定开慧,大乘菩萨修学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戒定慧叁学一次完成,这个多高!不是小乘、不是初学所能比的。懂得这个道理,自己再修戒定慧,把自己的境界往上面提升,不能老守在这个界限当中。一生一生的去提升,时间太慢,那是笨人的学法。聪明人的学法,一生当中完成,当生成就的佛法,这是佛在一切大乘了义经典裡面教给我们的,这是如来教学的本怀。不得已的时候才慢慢一世一世的来修,那是实在不得已。
所以我劝诸位修学,学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就大的方面来说,叁个层次,最初的目标我们修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决定有把握带业往生,而且预知时至。功夫再好一点,不但可以预知时至,随时可以去,功夫成片就行了,就生死自在。可是到这个境界不能满足,譬如西方极乐世界确实你随时可以去,你不要贪图现在马上就去,马上就去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上从同居土再升方便土,方便土再升实报土,你看看经文,你要修多少个大劫,花的时间太长了。到这个时候怎么样?寿命还没到,可以不去,在娑婆世界加功用行,把自己提升到事一心不乱,比极乐世界时间缩短得太多了。到事一心不乱的时候再加功,把自己提升到理一心不乱,这时候往生多自在,一去就是上品上生花开见佛,这是聪明人。
为什么娑婆世界有这种能力?娑婆世界魔强法弱,这个地方好修行。真正肯用功的,娑婆世界是最理想的修行地方。经上讲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上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一劫,不能比!就是那个世界没有障碍,你走路平平稳稳的走过去。这裡障碍重重,你从这个地方走过,超胜那边。你明白这个道理,娑婆世界是极好的地方,太殊胜的地方,成功容易也快,但是淘汰也容易、堕落也快,道理就在此地。西方极乐世界绝不堕叁恶道,娑婆世界很容易堕阿鼻地狱,一不小心就堕地狱,就落在叁途。不堕落那就成功,不成功就堕落,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好?晓得这个道理,太好了!你在种种障碍裡头鍊你的清净心,消除你无始劫来的业障,不必带业往生。普觉菩萨在这一会裡面提出这个问题请教世尊,世尊为我们开示。第十一位:
讲义【圆觉菩萨。】
与经题相应,经题叫《圆觉经》。『圆』是圆满,『觉』是觉悟,圆觉则是成佛。这一章很特别,《圆觉经》说法的层次,是先深后来慢慢就浅下去;不像其他的书,道理先浅说,愈说愈深。《圆觉经》先说最深的,愈说愈浅,圆觉这一章最浅,接引初机的。前面文殊、普贤这二章是最深的,为上上乘人说的,当中是为大乘人说的,圆觉菩萨这一章为初学人说的。
讲义【因能圆照清净觉相,证入圆觉,故得是名。】
这是圆觉菩萨的得名。
讲义【请示末世修行,最初方便。】
圆觉菩萨来请示最初方便入门下手之处,为什么要圆觉菩萨来请示这个问题?用意就很深了,如果不是圆觉,我们都不相信!这就是说明启蒙的老师是要最高明的老师,道理在此地,世出世间法都一样,启蒙老师是根本老师。过去台中大专佛学讲座,有六门课程:《普贤行愿品》、《弥陀经》、《心经》、《唯识》、《八大人觉经》、《十四讲表》。李老师担任什么课程?《十四讲表》。大经都叫他学生去讲,老师讲初学的,讲起信的,我们晓得这个道理,这是根本!非常重要。你对老师如果没有恭敬心,你就不能入门,已经入了门,差一点的善知识来教,没有关係,为什么?他讲得对你也晓得,哪个地方讲错你也知道。最初入门是不识货,必须顶好的善知识来领导他,世出世间法都一样,凡是讲到初学的都是一等老师。《华严》会上善财童子初学,文殊菩萨做他的老师,以后参访像德云比丘这些,哪裡有文殊菩萨的名气大!像这些表法的地方,我们要注意。初学要求最好的善知识。
讲义【佛说建立道场,分上、中、下期,以令叁根得益。】
本经确实是为上上根人说的,但是大根性、中根性、一般根性也能得利益,这就是有圆觉这一章,这个法门也是剋期取证。末后一章可以算得上是本经的流通分:
讲义【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者:既贤且善,而为上首也宜矣。】
这十二位菩萨是既贤又善,在大众当中他们做首领,他们来做班长,领导这些同修,是适宜的,很适合。
讲义【经中请名流通,利益今后,厥功甚伟。】
他是属于本经的流通分,他来请教世尊,这一次法会讲的经,应当建立什么名称,如何流通后世?佛一一为他开示。这些人是:
讲义【十万菩萨眷属之上首。】
到这个地方,把上首十二位菩萨给诸位介绍过了。再看底下经文:
经【与诸眷属,皆入叁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这四句经文表现甚深的境界,与《华严经》简直没有两样,与《华严》媲美。因为这些人全是法身大士,像《华严经》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要不是法身大士,决定不能有『同住如来平等法会』这个境界。你只要看到有这样的字样,他就是破无明证法身,就到这个境界了。平等心是菩提心裡面的直心,大经裡面常讲「直心是道场」。平常我解释菩提心,我都是用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来解释,大家一听好懂。直心就是平等心,我们自己如果也想能参与圆觉法会,参与华严法会,首先要修的就是平等心。
平等心现前,诸位要晓得,必得破我执,有「我」就不平等,为什么?「我」总比别人要高一点,有我慢。《唯识》裡面讲「四大烦恼常相随」,有我见、我爱(爱就是贪)、我慢,怎么能平等得了!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你这个心才平等。小乘人不平等,小乘人「人我执」破了还不平等,为什么?他有「法我执」。由此可知,人我、法我都要断掉才能参与平等法会。这个事情看起来好像容易,做起来是要真正下功夫,不但不执着我,同时也不执着法。
『与诸眷属』,十二位菩萨与在会的十万菩萨。『皆入叁昧』,所入叁昧即神通大光明藏,就是《楞严经》讲的首楞严大定;如果在念佛法门裡面讲就是理一心不乱,都是得理一心不乱的人。「皆入」有两个意思,第一、「佛力加被」,我们有没有得到佛力加持?佛力加持,给诸位说,是相对的,你自己什么都没有,佛的力量加不上。你自己有一分定力,佛可以加持一分,有一分神力的加持;你有十分的定力,佛也有十分力量的加持,与你自己的定慧成正比例,一丝毫勉强都没有。为什么?佛心平等,决定没有偏爱,没有偏见,这种加持那是感应道交,这裡面一点勉强都没有,佛是无心而应。像磬一样,它有没有心?没有心,你敲一下它就响一下,你敲得重它响的声音大,时间长久;你敲得轻,它响的声音小一点,时间短一点。它有心吗?没有心,这叫真正平等。如果有心就不平等,有心是什么?是妄心,就不平等了。无心是无妄心,无妄心则完全是真心,真心是平等的,真心裡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本来无一物那是讲的真心。
第二、「智同于师」,真正智慧,老师的智慧圆满,学生的智慧不圆满,虽不圆满,但是这个智慧跟老师的智慧是一样的。譬如月光,十五的月亮圆的,光是圆满的,初叁、初四那个月牙跟十五的月光完全相同,只是一个圆满,一个不圆满。法身大士他透露出来的智慧跟如来圆满的智慧完全相同,只是有大小不一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把这个智慧区分为四十一等,初住菩萨智慧刚刚开,只有一分,四十一分之一;算如来果地上四十二个位次,四十二分之一,但是他跟圆满的是一样的,真智慧,可以说那个智慧是无上正等正觉,可以称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不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如来果地上是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就这么回事情。
这个智慧现前,就是转识成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这两个识一转,阿赖耶自然就转为大圆镜智。这个时候大圆镜智裡面透了一分光芒,就是般若智光,这是圆教初住菩萨。从此以后,无明一品一品的断,智慧一分一分的往外透,所以智同于师。这样,十方如来、诸大菩萨,像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他们的智光、他们的威德才能加持得上。这种加持,对你自己本身来说,有感觉得到,也有感觉不到,所以有显加、有冥加。自己能感觉得到,佛的光明、佛的威德加持自己。皆入叁昧,这个叁昧是首楞严大定,叁昧就是定,可不是盘腿面壁这个定,这个定是什么?没有出入的,「性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也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就是神通大光明藏,就是首楞严大定。一天到晚都在活动,从来没有休息,但是都在定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取相是「禅」,不起心动念是「定」。他们皆入叁昧,统统入这个叁昧,所以才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到这个地方把六种证信序说完,下面是本经的发起序,今天就讲到此地。
(第十六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16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五面,请看经文:
经【与诸眷属,皆入叁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这四句经文是说明十二位菩萨,这十二位都是等觉菩萨。『与诸眷属』就是指十万菩萨,这十二菩萨是十万菩萨众裡面的上首。『皆入叁昧』,叁昧就是前面所讲的神通大光明藏,《楞严经》裡面称之为首楞严大定,净土宗所讲的理一心不乱。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明瞭,圆觉会上这些诸菩萨与《华严经》境界完全相同,就是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前面讲的十万菩萨都是法身大士,换句话说,都是证得理一心不乱的人,从这裡也能看出圆觉法会的殊胜。「皆入」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佛力加被」,我们要晓得,佛力加持,佛力是平等的,平等加持。在平等加持上,能加持的没有问题,被加持的人得要有相当程度,程度要是不到,虽然加持,好像不发生作用。譬如佛的神力,他加持这些诸大菩萨摩诃萨也加持六道众生,佛绝对不会有偏心,对于这些菩萨特别照顾他,没有这个道理,那不是佛。为什么我们似乎得不到佛力加持?这点我们要明白,是自己有烦恼业障,障碍了佛力加持,不是佛不加持我们,是我们自己障碍了自己,这是真实的状况。到什么时候,我们自己才能觉察得到佛的力量加持在我们身上,智慧、叁昧、福德无有一法不加持?那要到自己这个心清净了。由此可知,清净心能接受佛力的加持,清净心与佛心是相同的。第二个意思「智同于师故」,这个智慧是根本智,根本智从哪裡来的?是从清净心裡面生出来的,所以你心清净,根本智就现前,智慧同佛才能得到佛力加持。『同住如来平等法会』,平等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不二法门,註子裡说「身心寂灭,平等一相」,到这个地方是把六种成就说完。下面一段是本经的发起序。
我们在通序裡面,就是证信序裡面,见到这个法会真是无比的殊胜庄严。上一次也曾经跟诸位提到过,古德常常告诉我们,研究经教不在乎多,多了没有用,一定要精、要深,这才有用。正所谓「一经通则一切经通」,一经通,你们想想,比起我们一切经教都把它搞通,到底是搞一样容易,还是把整个《大藏经》搞通容易?就跟你们在学校念书一样,我所有的科系都把它念完容易,还是单单念一个科系容易?这是一样的道理。由此可知,不但在行门上讲要一门深入,解门裡面也重视一门深入。
像宗密大师他一生专攻《圆觉经》,在中国可以说他是《圆觉经》的祖师,一直到今天讲《圆觉经》的人,都没有办法脱离他的註疏。我们读的註解本子,圆瑛法师近代的人,你把圆瑛法师这个註解跟宗密大师的《圆觉经疏钞》,你拿来对对看,几乎百分之八十都是宗密大师註疏裡的意思,没办法超越。圆瑛老法师的《楞严经讲义》现在流通全世界,你把交光大师《楞严正脉》打开来一看,百分之七十全是交光大师《正脉》裡面的,不容易!古人证入的界线想超越他好难好难。
过去我在台中,李老师很感嘆的说,圆瑛法师何等人物,没有办法超越交光大师画的圆圈圈,超不过。他的《圆觉经》没有办法超越《圆觉经大疏》,所以古来的这些祖师大德在一部经裡头专攻。平素讲演那真是自在,有些人一生就专讲这部经,他专攻一部他就专讲一部。有些人是随说,这个随说不一定是把这个经从头到尾讲完,随便在裡面抽一段来讲,太自在了,也容易契机。譬如人家请你,「法师我请你讲一次开示」,你是学《圆觉经》的,你看看众生的程度,他们的需要,在《圆觉经》裡面随便选个一、二段来讲,不一定要讲全经,这样听的人非常受用,很能够得利益。你说一定要讲一部经,不见得听众能够得受用。譬如一部经讲完了,他在这裡面得的受用不多,得个几句,其余的那个时间也等于说是空过,得不到受用空过了,不如那些在经文裡面挑选几句来讲来得有受用。
我们现在在忠孝西路讲《华严》,就是採取随说的办法,随便在裡面挑选,也没有先后次第,喜欢跳到哪裡我们就讲哪一段经文,总是针对着我们目前烦恼习气来说,来选择经文对治我们眼前的烦恼习气,这是我们最得受用的。换句话说,其余的那些部分,我们眼前用不着的,我们都把它略过,这个也是一种方法,这也是无量功德。绝对不要有个概念,「这个经从头到尾讲圆满这个功德才无量,如果没有讲完那我就没有功德」。你们想想,你要是起这个心动这个念,你不就着了四相吗?《金刚经》上着相,着相是凡夫。佛在经文裡一再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才真正无量功德,应无所住就是一切都不执着。
说法利生是应病与药,众生害的什么病,我就给他什么药,那个药一吃他病就好了。不必说这个众生有病,我把药统统都拿出来,拿出来这个众生如果他要是有智慧晓得我害什么病,选几服来吃,吃得好。如果他自己不懂得,胡乱一选,还把他吃死了,那不是冤枉!你把全部经搬出来讲,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人害了病,把药店所有的药统统买来送给他,那就坏了,有许许多多他用不上,所以我们要晓得这个意思。
这些话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裡都曾经提到过,最近有几位同修发心印《金刚经讲义》,我们最近也在做《金刚经》的录影带,二十四个带子将来我们办讲座很有用处,前面详细,后面虽然是说得简单一点,但是有江味农的註解做参考足够了。
发起序裡面,这段在本经来说,大的问题就在这段经文裡面提出来,我们要注意看。请看经文:
经【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叁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段是礼节,《圆觉经》文殊菩萨这一章,就是第一章,实在是发起全经的大意,换句话说,整个《圆觉经》的中心问题就在这一章。在这裡面,他提了叁个大问题:
讲义【初问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次请菩萨,发清净心,远离诸病;后及末世,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可见得这叁个问题,对一个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经【大悲世尊。】
这是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讚叹,『大悲』就是大慈大悲,这一句是称讚如来,前面那一段是礼敬。《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有礼敬诸佛、称讚如来,按照这个顺序决定不乱。
经【愿为此会。】
『愿』是祈求。『此会』是讲当会,圆觉法会。
经【诸来法众。】
『诸』是众多,『来』是来到此地,『法众』就是求法的这些大众们。
经【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这就是他提出第一个问题。『如来』就是成佛的果地,是究竟的佛果。这个意思就是说,过去已经证得究竟果位的这些人,像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样,你们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是什么?「本」是根本,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学大乘菩萨的人,最初根本是依据什么样的理论方法来修行,他就成佛。这个问题问得很重要,如果我们得到这样的理论方法来修,我们岂不是很快就成佛了吗?所以学佛一定要以佛为学习的模範,我们才能成得了佛。拿菩萨来做模範,我们学来学去学得最好也不过是菩萨而已。你要是拿一个人来做模範,我学得再好也不过跟他一样,这是一定的道理。至于诸佛如来,是佛佛道同,我们就学一尊佛。释迦牟尼佛很谦虚,不叫人「你们都学我」。实际上他可以这样说的,但是我们一般凡夫的概念,如果释迦牟尼佛说「你们都学我」,我们一般人讲你叫我们学你,不准我们学别人,你还不是自私自利,你还不是有分别心?佛教给我们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所以佛本身就示现这个样子给我们看,他教给我们学阿弥陀佛,不叫我们学他。我们学阿弥陀佛就是学他,刚才讲了,佛佛道同,无二无别。没有自私的!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到。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决定不会称讚他自己。你们诸位在善财童子五十叁参看到的,哪一个菩萨与善知识不是自己非常谦虚推崇别人?
这样一个好的善知识,怎样叫大家来跟他学?旁边的人就有责任,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那些诸佛有责任。所以世尊他的弟子当中,无论是常随弟子或者是在家弟子,许许多多都是古佛大菩萨再来的,这些人负责什么?推崇。「释迦牟尼佛智慧第一,你们要好好的跟他学」,别人推崇。佛不能自己在外头宣扬,「我就是第一,你们都跟我学」,没有这个道理,这个话说不出口的。古来祖师大德,你要去问他,他都说:我不行。你问他:有修有证吗?他说「我没有证果,我也没有学问,我样样都不如人」,他谦虚,他说的这个话不是没有道理,真有道理。你不要以为他样样不如人,那是他客气话,假的,客气是客气,也是事实。你仔细想想,祖师位上要是比起那些证果的诸大菩萨,那他是不如人,比起十方诸佛是不如人,比起凡夫,有些凡夫有很多技能,他没有学过,他也没有。哪一个人都有他的特长,每一个人也有他的缺点,就长处来说我们不如人,就缺点来说我们自己缺点太多,所以有什么值得骄傲?总得要谦虚。
所以学佛,我们要有一个模样,依照这个模样来修学,古德常讲「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学佛裡面最上的是佛,经典裡面最上的是一乘了义的经论,我们可以取这个。大家晓得,《华严》是一乘了义大经,《法华》也是,《圆觉》也是,《楞严》也是,都是一乘了义的大经。般若经裡头《金刚经》也是,像这样的大经我们行吗?不行,你看晒蜡烛的法师,他念《法华经》他就行。他的方法你们要记住,连经带註解统统念背过。古人所谓「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你有毅力、决心、耐心,假以时日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晒蜡烛的法师也是二十多岁才开始,用了将近二十年的功夫,他成就了,这就是人家的长处。我们今天的人希望赶快成就,欲速则不达,没有耐心,给你说这个东西要学十年就害怕不敢学了。最好十天就毕业,像我们大专讲座,这是最欢喜的,一来来了很多人,为什么?七天就毕业,十天就毕业,大家都愿意来。你说我这个教育要办七年,要办十年,就没有人来了。他没有耐心,他怎么能开悟,怎么能成功!还有一点就是禁不起社会的诱惑,心不定,这不能成就,一个是没有耐心,一个是没有主见,这是我们现代人的大病。
讲义【本起清净因地法行者。】
底下解释这句话。
讲义【即如来在凡夫位。】
就是我们现在的地位。
讲义【最初根本,所起之因地心,及所修无漏法行。】
『法』是方法,『行』是生活行为。他在生活行为上,用什么方法成为无漏行?『无漏』是什么?没有烦恼。我们的生活行为一天到晚是烦恼不断,他们修行一开头就是生活行为裡头不生烦恼,这个高明,这叫真修行!不生烦恼,用心不一样。我们为什么从早到晚心行会生烦恼,会变成有漏的?有漏就是烦恼,我们错用了心,我们用的是分别心、执着心、贪心、瞋心、傲慢心、嫉妒心,用这个,你怎么不生烦恼!你一天到晚当然是增长烦恼,增长无明、增长邪见、起惑造业,将来要堕叁恶道,你修的是这个道,修叁恶道。人家用的是什么心?人家用的是清净心,清净心是觉心。
讲义【因心而曰清净者,即自性清净。】
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差等的,也不是说我要修多少时候才可以用这个心,不是的,清净心就是真如本性,是各个都具足的,人人具足。《楞严经》裡面所讲的六根根性就是自性清净心,六根根性你有,在眼就是见性,在耳就是闻性。眼识是依见性而生起的,耳识是依闻性而生起的,生起的这个识是有生有灭的。你的见性闻性是不生不灭,那是真心;你用这个心,你就没有烦恼,你这个生活就自在,无论处在顺境或者在逆境都不生烦恼。你一天到晚快快乐乐,佛法裡面讲法喜充满,那是真正的欢喜。为什么?这个不是苦乐忧喜捨的喜,苦乐忧喜捨的喜是相对的,那是有漏的,法喜充满这个法喜是无漏的。从来没有闻过佛法,今天头一天入佛门就可以用它了。
当然这样说起来,与佛门裡常讲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关係。所谓善根是什么?这一听你就懂了。先说因缘,因缘就是你有这么一个机会,第一次听经就听到大经,不是从阿含、方等慢慢来的,你一开头就听到大经,一乘了义经典,这是因缘。你有这个殊胜的因缘,可是你还得要具足善根福德。善根是什么?一听就信、就懂,你要是听了不相信,听了不懂,那没有用处。福德是什么?我信了、懂了,我就照做。这一照做,你想想这个人是不是有福报?他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是福,他立刻就能离苦得乐。所以这部经一开端,就把如来成佛的根本告诉我们,成佛就是这么成的,修行就是这么修的。修行着重在修心,心清净了,行当然清净,为什么?一切行裡头不生烦恼,他怎么不清净!生烦恼就不清净,不生烦恼就清净了。生活裡面有苦闷、有苦恼,不清净;生活裡面没有苦恼,那怎么不清净!修行是这个修法,诸位要懂这个意思,这是一乘了义究竟之谈。
不是跟你讲小乘,小乘是每天叫你念多少声佛,拜多少拜佛,那个叫修行,每天要读几个鐘点。这个地方没有的,一乘了义经典所讲的修行,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叫发大心、修大行。每天盘腿面壁坐上几个鐘点,去念多少万佛号,磕多少千大头,那叫修小行,不是修大行。大行是无障碍的,大行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从早到晚我们的活动从来没中断,生活行为没中断,睡觉还会作梦,可见得睡了你的行为还是没中断。在行为当中,永远能保持着觉而不迷,觉就是用自性清净心,迷就是用分别心。迷是什么?用八识。觉是用四智,或者我们用《楞严经》裡面讲的,用六根根性那是觉,用四智是觉,四智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一开头就会用。叁皈依裡头,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他怎么不乐!这就是诸佛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佛有什么祕密?全都告诉你了,你一进门来头一句话就告诉你了,还有什么话讲!绝不吝法。
讲义【本经所云:清净觉相。】
就是觉而不迷,那就是你的清净觉相。
讲义【为诸行所依之因地心也。】
『诸行』是什么?一切的行为。一切行为裡面最重要是心,我们讲身口意叁业,最重要的是意业。意业如果依清净觉相,这个意业就是妙观察智,就是平等性智;假如迷了,不依清净觉相,那你这个妙观察变成第六意识的分别,平等性变成末那的执着。一迷,就叫它做末那识、第六识;一觉悟,就叫它做平等性智、妙观察智。
我想这个话你应该听得懂,你也会相信。换句话说,这叁个条件,因缘有了,因缘具足,善根你也有了,现在问题就是福德你有没有。有福德你马上就照做,你从今天以后只有乐没有苦,只有自在没有忧愁,学佛的好处你马上就得到,那是你有福德。要是没有福德,我也相信,我也懂得,我还是不肯做,还是一天到晚迷惑造业去受苦,那就没有办法。所以这叁个条件缺一条都不行,叁个条件要统统具足,一条都不能缺。
讲义【此心寸丝不挂,一尘不染,故曰清净。】
前面这两句话是形容清净心。底下引用得非常好:
讲义【即六祖大师所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你们想想,六祖为什么二十四岁就得道,五祖就把祖位传给他?他二十四岁时,听人家念《金刚经》,这是因缘,因缘殊胜;他一听就懂,就能相信,善根深厚;这一懂一信,他马上就做到,他的福德殊胜。他是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所以这一听就成佛了,成佛不难!从他砍柴卖柴遇到客人念《金刚经》,那个客人送他十两银子帮他安家,叫他赶快到黄梅,我想没有几天的事情。在黄梅,从开端到接受祖位,不过就八个多月,他就成佛了。这个东西有什么难?不难!六祖肯干,你不肯干,你一天到晚还是用分别,还是用瞋恨,用悭贪、嫉妒,那有什么办法?这叫没福。诸佛菩萨成就,我们学佛不成就,塬因就在此地。
讲义【依此心为因地心。】
六祖是依这个心,诸佛如来在最初修行是用这个心。
讲义【即《楞严》所谓「依圆湛不生灭性,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是也。】
这几句是《楞严经》上佛所说的。『圆』是圆满,『湛』是湛寂,「湛」是水在极其清净,清净从上面一看就看到底,这叫湛,非常非常乾净,这都是形容我们的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不生不灭,就是不生灭性,以这个『为本修因』,为我们的根本因地心,然后当然圆满成就果地的修证,果地是讲如来位。
讲义【法行。】
『法』是方法,『行』就是我们生活行为,这是日常生活行为。
讲义【乃称圆觉法性,所起之六度行。】
所谓六度,就是生活。你们想想,你们有没有修布施?你要说你没有修布施,我不相信。我问你:今天有没有工作?我今天有工作。你那个工作不是布施是什么?你在家裡洗衣烧饭,你是不是给你家人布施?你是不是供养他们?就是布施供养。布施不一定说我要拿钱拿东西到处送给人这叫布施,你把这个布施意思看得太窄小了。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社会大众而服务的,统统是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一天做到晚。你说:我没有修无畏布施。你的小孩要不要照顾?你照顾小孩就是无畏布施。你怕他危险,怕他出乱子,一天到晚关心他,那就是无畏布施。只是布施心量太小了,不称性,不称法性;称法性,是对于一切众生平等的布施。因为你现在不称性,你天天修,修布施。你说:我没有受戒。国家法律你守不守?遵守,家有家规,这个社会有社会的一些礼节,你见到人也晓得点点头微笑,那都是戒律。戒律是生活行为的规範,你能够遵守,你怎么说你没有受戒!忍辱,每天多少总有一点,或者是言语,或者是见到有不平的事情,心裡有不平,想想忍受忍受,也会忍一点。六度哪个没有?就是称性不称性而已。菩萨、聪明人他称性,称性就是他用清净心来修这六种就叫做六度。我们一般人天天做这些事情,生活行为上用的是分别心、执着心、自私自利心,就不叫六度,就叫造业,这造业了。菩萨用清净心就叫六度,迷了就造业,悟了就叫六度万行,名字变一变而已,事情哪有变?事情没有变,只变名词。事事无碍,没变事,只变了变名词。《金刚经》常讲「即非、是名」,就是这个意思。
称性,『称圆觉法性』,圆满的大觉。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生活行为,是依什么为基础?依圆觉,圆满大觉,是依这个;叁皈依,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是依这个。这裡举了几个例子,这都是菩萨修的:
讲义【称圆觉法性,本来无贪,故修布施行。】
清净心中本来无一物,这裡面没有贪心,觉性裡头没有贪心,没有贪心你所做的一切都叫做布施波罗蜜。
讲义【称圆觉法性,本来无染,故修持戒行。】
无论做什么事情,你所有一切的起心动念、一切的行业都叫做持戒波罗蜜。起一个念头做一桩事情,六波罗蜜统统圆满,六度万行统统具足!六祖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就是这个意思。戒是什么?规律,你做的事情有规律、有秩序就是戒律。
讲义【称圆觉法性,本来无瞋,故修忍辱行。】
清净心中没有瞋恚,你的所有行持那就叫忍辱行。
讲义【称圆觉法性,本来无身心等相,故修精进行。】
就是精进波罗蜜。真精进离一切相,像《金刚经》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才叫真精进。
讲义【称圆觉法性,本来无动,故修禅定行。】
禅定是什么?如如不动。前面那个精进是不取于相。我们用《金刚经》裡两句话来说的,「不取于相」就是精进,不着相,离一切相;「如如不动」就是禅定。可见得禅定并不是盘腿面壁那叫禅定,不是的。一天到晚在你本分工作岗位上忙到晚,你的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不为外境所转,外礼敬,内不生烦恼,这就叫禅定。
讲义【称圆觉法性,本来无痴,故修般若行。】
就是般若波罗蜜。『无痴』是一切明瞭,见性见色性一切明瞭,闻性闻声性一切明瞭,六根接触外面六种境界没有一样不明瞭,样样都不迷,这就是『般若』。所以六度显在哪裡?显在一法上,穿衣吃饭待人接物,哪一法不具足六波罗蜜?迷人他不懂,他着了相,布施着了布施的相,持戒着了持戒的相,那个事情麻烦大,他要成就不容易。为什么?他着相的修,什么时候把相拿掉他才能开悟,那个相要不拿掉,他怎么能开悟?离了相才称性,不离相决定不称性。你要问:十方诸佛如来怎么成佛的?人家就是这个修法。
讲义【又正念真如,离一切念相,离相妙行,即清净法行。】
『离相』,你要想离相,先要离分别心,先要离妄心,妄心离了,相就离了。你有个妄心在,相怎么离都离不掉,这个道理要懂。六祖大师,出家之前示现做居士,一十六年的修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修的是如来清净因地法行,是在家人学佛学菩萨的榜样;示现出家之后,在曹溪叁十七年又摇身一变,变作出家人修行的榜样,六祖大师一生所表演的实在是圆满。十六年在猎人队裡面表演的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圆悟、圆修、圆证,真的是在家修行的榜样,他是六度没有一度欠缺。出家之后给出家人示现一个修行榜样,也是圆悟、圆修、圆证,这是我们最好的模範。
经【及说。】
前面一个我们很想知道,除这个问题之外还有:
经【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
这个也很重要,因为我们学佛总不能一下就成佛,这毕竟是很少数的人,像六祖那种人真是不多,在中国歷史上只有那么一个。六祖之前你去查一查,没有,六祖以后一直到今天,也没再找到一个,总是要慢慢来的。慢慢来这个问题很重要。『菩萨』是一个学佛的人,『于大乘中』就是在大乘这个途径之中。『诸病』就是障碍,我们今天讲的魔障。这些障碍如何突破、如何克服,使我们圆成佛道。『发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菩提心,清净心就是如来的因地心。我们现在发起这个心,用如来因地心来修行,如何使我们很顺利的成就?可见得这个问题也是大问题,也是我们急需要明白的问题。这个问题,一部《四十华严》善财童子已经做出一个模样给我们看了。《四十华严》所讲的内容,就是「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就是这个,这句经文可以做为《四十华严》的经题,《四十华严》的内容就是这个。五十叁参,五十叁种不同的境界,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所遭遇的种种困扰、种种疑虑,你看善知识如何来开示,善财又如何去领悟、去克服。诸位看过《四十华严》,你就能领略到这裡头的义趣。
菩提心,《起信论》所谓叁心,一者直心,二者深心,叁者大悲心。平常我在讲席将菩提心简单的解释,直心就是平等心,深心就是清净心,大悲心就是慈悲心,这样讲法诸位容易懂。可是,要怎样才有平等?心裡头有念就不平等,诸位想想对不对,你起心动念了,你四相具足,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怎么会平等?离四相,平等了。必须在境界裡面样样明瞭而不起一念,那就是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万法一如,法法平等,平等才有清净,没有平等决定没有清净,平等清净而后流露出来的自自然然就是大慈大悲。称圆觉性而修六度,那就是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是起心动念的,「我们要慈悲待人」,那就错了,你动这一念,你是四相具足,那是凡夫,不是菩萨;是自自然然的,称性的,不是作意的。
讲义【远离诸病者:病即众生心病。】
心病的根本,就是我法二执;换句话说,就是分别执着,这是大病!你要是有这个东西,你没有办法超越生死轮迴。分别执着,我们可以用,不能有!我们用它去度一切众生。我们在生活上不能不用,人家问我们这是什么?这是扇子,谁的?我的。你总不能说,「这个,我不晓得」,「谁的?我也不晓得」,这不是白痴了吗?要会用!你问什么,我答得很自然,你们都很明瞭,我自己会不会执着这个扇子,会不会执着这是我?没有,这个心才清净。你真的以为这叫扇子,执着这个扇子,执着这个身是我,那就是凡夫,那就糟糕了。
所以,决定没有分别执着,而随众生的分别执着而执着,所以执着就是不执着,分别就是不分别,这个才应用自在,才能得大自在,修行就修这个。你要是用圆觉心,这叫大心,为什么?分别执着那个心量很小,就是你有我执、有法执,你那个心量决定小。离了分别执着,你那个心量太大太大了,那称性了,称圆觉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叫大心。你修的这个行叫大行,为什么?无论做一桩什么事情,就是拿这个扇子从桌子拿到那裡,这叫大行,称性。鸡毛蒜皮一点小事情都叫大行,为什么?你心大,行就大,你心小行就小,要懂这个道理。五十叁参所显示的,破分别、破执着,所以无论是顺境、逆境,无不自在,无不清净,无不平等,无不慈悲,一起心动念立刻就堕落。下面是第叁个问题,第叁个问题与我们关係太密切,那就是我们现在:
经【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这就是指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发心修大乘的人,确实许许多多都堕落在邪知邪见裡头,如何能不堕邪知邪见?下面这个开示真是救我们的,这只是提出问题,今天给诸位解释都是问题,到后面我们会读到佛给我们的解释。今天讲到此地。
(第十七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17
请看经本叁十一面:
经【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这是文殊菩萨提出来的第叁个问题,后面是总结:
经【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叁请,终而復始。】
这叁个问题是全经的纲领,换句话说,这部《圆觉经》就是世尊跟我们讲解这叁桩事情。在前面,就是第二个问题,诸位要特别重视「菩提心」,这在我们修学来讲是非常的重要。圆瑛法师註解引用《起信论》所讲的「叁心」:直心、深心、大悲心,希望大家要特别的留意,必须将这叁心的意思、境界,要有很清楚的认识,努力的去修学。我们简单的讲,我常常给诸位换换名词来说,总是希望诸位能体会到大意。直心就是《金刚经》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说起来诸位也许还是搞不清楚,再说明白一点,就是一切法都不执着,这个心就叫做直心。无论世出世间法,才有执着,心就不直了。六祖说「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的心就是直心。如果你有一丝毫的执着,你这个心裡有一物了,有一物就不直;所以这个心要清净,不能有一物。这个是真心,《大经》裡面常讲的「常住真心」,《楞严经》裡面所讲的「六根根性」,六根根性就是直心,它是一切无有分别执着。这是讲的体,真如本性的理体。
下面两种都是作用,就是直心的作用。第一种作用是好善,喜欢一切善法,虽然好善又不执着,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他都修学,像《戒经》裡面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他又不着莫作的相,与直心相应,众善奉行又不执着行善的相,这个心多清净!不是说「本来无一物」,这个善恶都不作,那就错了,那是有体无用。要有体有用!有体无用这是小乘人,阿罗汉、辟支佛他心清净,心裡头无有一物,但是他善恶都不作。凡夫有用无体,与体不相应,他作恶作善都有执着,心不清净。这是凡夫小乘与佛菩萨不相同的所在。大悲心就是利益众生的心。由此可知,修德、修善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这个生活行为就叫行菩萨道;那就是说,你的言行思想与叁心相应,这就叫菩萨道。
今天这个问题,特别是为『未来末世众生』,换句话说,正讲到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真正『求大乘者』,发心求大乘佛法的人,如何能『不堕邪见』。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关係太大,可以说在释迦牟尼佛当时那些人只有前面两个问题没有这个问题。佛不住世了,到今天斗争坚固的时代,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太重要了。
讲义【能使未来末法之世,求大乘之众生,得正知见,不堕邪见。】
他这几句话,就是把这四句经文用白话文翻出来了。末法时期,诸位一定要承认就是业障太重,不是承认别人,承认自己,自己业障太重。假如自己业障不重,诸位想想,你读诵大乘,照理来说,像《金刚经》佛所讲的,这样的人一定是诸佛菩萨护念、人天恭敬供养,为什么别人还瞧不起你,还要被别人轻贱?由此可知,我们的业障深重。这样好的佛法,社会大众不尊重,反而不如一些外道,这不是业障深重的现象又是什么?这是佛弟子没有尽到责任,没有受持经教,不肯为人演说,换句话说,没有尽到修学、没有尽到宣传的责任。受持是依教奉行,我们没有照做。像五年学戒,我们没有做!这个事情是要自己发心,谁都不能勉强谁。
在过去的制度、风俗习惯裡面,大家晓得孝顺父母、尊师重道,老师对学生确实认真去管教。今天不行了,老师如果教学生稍微严格一点,学生就反抗,不但学生反抗,家长也不允许。现在崇尚自由、崇尚人权,谁也不敢侵犯你的人权。好了,那你爱怎样就怎样,你喜欢堕地狱你就堕地狱,与谁也不相干。所以今天的修学,老师只能提示你,不能苛责你,不像从前老师教学有体罚的。你们看看《高僧传》、《禅林宝训》、祖师的语录,都有体罚,而且都有很重的体罚。在从前跪香是很轻的处罚,做错事情罚你跪香,跪香就是跪一支香,差不多是一个半鐘点,罚跪,跪二支香就叁个鐘点,常有的事情。现在还得了!如果我罚你跪一支香,你马上到警察局按铃告状,我还得判刑。现在就是没有法子教了。
讲义【法弱魔强。】
什么叫做『魔』?凡是障道的,就叫魔。佛法正规的教学现在有了障碍,这个障碍就是魔。如果能遇到这个教学,你说成就多少人!今天这个障碍来了,老师没办法教,只好随你去,这是你个人的福报,你个人的业障,那有什么办法!像这些事情自己要明瞭,自己要发心、要认真去修学。虽然发心,特别要晓得法弱魔强,你要晓得这个魔的境界是哪些,要清楚,只要是障道,障碍我们教学、障碍我们修行的,统统是魔。
在因缘裡面说,善知识是我们修学的关键,一个好的指导老师太重要了。能遇到一个好的老师,我们少走很多冤枉路,他能帮助我们快速的成就,指导我们正知正见,不堕在邪见裡面,这个要靠善知识。如果对善知识没有信心,没有耐心,这裡头又有了魔障。善知识教导我们的必定是规规矩矩的方法,不是奇奇怪怪的。搞神通,搞些奇奇怪怪的,都不是正法,正法裡面没有这些东西。大乘经典,最重要的《华严》、《法华》、《楞严》、《圆觉》、《金刚般若》、《净土叁经》,这些大乘经论你们仔细去研究,裡面没有奇奇怪怪的地方,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来教导我们,教我们修学。
这些经论当中,将如来的因地,菩萨的发心,都说得清清楚楚。第一要紧的我们要相信,所以「信」是相当不容易。我们一般讲的信,大家概念裡面这个信是「你说的我相信了」,这不是真信,佛法裡面讲「信解行证」,这个信不是这个意思。我给你说了,这个相信,这个信心不踏实;必须要你见道了,这个信心是真的,这个信心才是踏实的。所以小乘的信心是须陀洹果,为什么?他见道了,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换句话说,他不堕邪见,这叫真信!修学大乘者要到圆初住才不堕邪见。你们诸位想想看,这个不容易!这样说起来,这么高的标準,实在是难得!此地这个疑问提出来就有它的必要性,必须有一个正知正见的人做为我们初学的依靠。我们现在没有到见道位,既没有到见道位,换句话说,必堕邪见。
有同修来跟我讲,他说在佛门裡面发心做好事、出功德、做善事,结果还要被人毁谤,甚至于还要被人侮辱。他说:我很生气,想了一想,古人所讲的「好事不如无事」,算了,我不做了,做了好事还要挨骂!我就给他讲:你生瞋恨心,应该的,为什么?因为释迦牟尼佛已经给你授记了。你们念《金刚经》,佛做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他说:那个时候如果我「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那你应当生瞋恨,为什么?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做种种善事被人家侮辱,你应当生瞋恨,因为《金刚经》作证。我一说,他就笑起来了。
佛为什么不生瞋恨?因为他做种种善事,他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他不生瞋恨。我就问他:你以后还要不要做善事?我说:你做善事不是利益别人,你做善事要把自己的四相给做掉,目的在此地,那就是无量功德。你搞错目标,我做善事是给别人做好多好事,自己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念念增长,不但增长,还增长烦恼。大家一讚叹,你生欢喜,人家一毁谤,你又生瞋恨,你所修的是什么?你所修的叫大烦恼,哪裡是佛法!天天念经,早晚都念《金刚经》,结果还被《金刚经》迷惑了,不能开悟,不晓得把这些道理在境界裡头提起观照。
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示大家,六度是度自己不是度别人,无论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一言而蔽之,修不着相而已。不着相就是直心,就是深心。四摄法是为度一切众生,虽度一切众生,也不能着度众生的相。佛在《金刚经》上说,「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不着度众生的相,真正做到叁轮体空,这才叫做自度度他,才能说不堕邪见。否则的话,你四相在,你说你不堕邪见,没有这个道理。为什么?四相就是邪见,你用邪见来修学,你如何能不堕邪见!
所以我们常常跟同学们共同勉励,我们一定要晓得自己修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连这个都搞不清楚,那真是迷惑到所以然。我们修的是清净心,我们学的是清净心,凡是障碍我们修学的那就是魔障。魔障没有什么了不起,觉了他就没有障碍,迷了就成障碍。觉悟了,魔就变成佛,迷的时候佛就是魔。譬如刚才我说的,这个同修做好事修功德,被人家毁谤侮辱,如果你一觉悟,那个人就是佛!没有这些毁谤侮辱,怎么晓得你自己离四相?怎么晓得你心清净?怎么晓得你在境界裡不生烦恼?一定要境界来磨鍊。你一生瞋恨心,外头境界是魔境界;你一生清净心,外面的境界是佛境界。你说,外头境界是佛还是魔?外面的境界无佛亦无众生。外面境界都是你自己心剎那剎那在变,所以你心地一念清净,外头都是佛境界!再跟你讲,百界千如,我们从早到晚十法界的因都有,偶而有一念很清净的,这是佛境界现前;一念瞋恨心起来,外面境界是魔境,地狱境界现前;一念贪心起来,外面饿鬼境界现前;一念愚痴,外面是畜生境界。要晓得这个道理,然后才知道怎样去修学。
讲义【楞严经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
这都是讲末法时期的众生,修学大乘的人,他没有修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这算不错的,堕到小乘裡面去算是运气好的,但是还是堕落。『诸天、魔王,及魔眷属』,这个堕落就很惨,诸天、魔王及魔眷属都是属于六道,从天道到地狱道这裡面统统都有。『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
讲义【二种根本者,一、真本,二、妄本。妄本是识心,真本是根性。】
『妄本』就是分别心、执着心,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是妄心。真心是六根的根性,常住不生不灭,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真心是体,妄心是用,用与体相应就是佛菩萨,用与体不相应就是凡夫,这点诸位要明瞭。妄心与真心相应,这叫用真心。不然的话,你就堕到无想定;不用心意识,这是无想定,无想定是外道。再不然就落在小乘,「内守幽閒,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从这个地方你要明瞭,对自己对内一切无有分别执着,对待别人又不离分别执着,体用一如,体用不二!如同诸佛菩萨示现在我们人间一样,这样才能不堕邪见。
自己要是不能,那就得要亲近一个善知识。什么时候自己有资格离开善知识去进修?就是你会了,你在境界裡体用不二、运用自如,你可以出师,可以离开老师。没有到这个程度,换句话说,你还会堕到邪见,不能离开老师。决定不堕邪见,这时候可以离开老师,不必要再跟到老师身边。
经【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
这两句话是讚叹他。我们通常讲这两句话的意思,好极了!好极了!问得好极了。言语上没错,可以这么说法,可是意思很深,决不是普通的人能领略得到佛这两句讚叹的意思。这个讚叹,他这叁个问题提出来,度了多少菩萨,成就多少众生,真是无量无边的功德!决不是我们能理解的,所以说不可思议,这种功德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经【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
他这个问,不是为他自己问的,完全是为了利乐他人而问。『汝等』,「等」是等诸菩萨,广泛的说,释迦牟尼佛住世弘法教学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当中所有提出问题来发问的你们这些人,「汝等」指这些人,这就全包括了。如果把範围缩小来看,就是这一会,圆觉会上发问的有十二位菩萨,你们这些人。『乃能为诸菩萨』,不是为二乘,不是为人天大众,所以这部经叫一乘了义经典,是为诸菩萨解决疑难,帮助这些菩萨成佛。
经【谘询如来。】
『谘询』就是请教的意思,有种种许多大的问题不能解决,要提出来请教如来。
经【因地法行。】
如来之所以成佛,最初是什么样的因缘成就的。
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这两句是允许给他讲。我们把这段的意思在《讲义》裡面跟诸位提示出来,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佛门裡面的教学:圆瑛法师讲:
讲义【文殊菩萨慇懃叁请。世尊因其为法心诚,利生念切,乃重言善哉以讚之,一、讚其能为现前菩萨,二、讚其能为末世众生。】
请法的心真诚,礼节隆重,目的是利生心切(利生念切,这个念就是心),心念非常的恳切,所以佛对他加以讚叹,实在是太难得。今天的人是自利的心很切,利他的心没有,这个难!我们要学佛、要学菩萨,看到菩萨都是利他心切,没有看到是利自己的,所以大家要从这个地方去学,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善哉善哉』的讚叹,第一个是讚叹他为当时在座的这些菩萨,其次讚叹他能够为后世的人着想。
讲义【若知如来因地法行,及大乘菩萨所发清净心,自然得正知见;明白正修行路,得正住持,即是安住一真圆觉妙心,任持万行无失,不落空有二边,是为不堕邪见。】
这个註子註得很好,后面佛还有详细的开导。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的,清净心就是唯一真诚之心,净土法门裡面讲的「一心」,说绝了!《起信论》裡面讲叁心,叁心就是一心。净土法门的殊胜就殊胜在这个地方,提出一个「一心不乱」,一切佛法全都包括在其中。你们想想,一心不乱,哪一法能超越这一句?净土法门直截了当就是修一心,我们修净土的人要常常把这个提起来,就修一心,决定无有二心。一心就是清净心,一心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起一个念就落在二边,就不是一心!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裡面,样样事情做得很周到,做得很圆满,利益一切众生,自己是一心,用一心来做,在种种境界裡鍊一心。一心就是不染着,不着一切相,不着一切法,你心就一了。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你着相,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贪着其相你生烦恼,瞋着其相你生烦恼,疑着其相,对相疑惑,真相不明瞭,疑惑,你起烦恼。你要是一切都不染着,烦恼就没有了。烦恼没有了,给诸位说,生死也没有了,这是更深一层的境界。唯有真正一心者,才能悟入一乘的真实义。『谛听』:
讲义【诫以谛实而听。】
第叁行:
讲义【一心入于语义中。】
『一心入于语义中』,就是观世音菩萨在《楞严经》裡面所讲的「反闻闻自性」的功夫。什么叫反闻?一心听就是反闻,一心听是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裡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是一心。断疑生信,「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生实相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换句话说,信心清净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意思略略的说出来了。
我要告诉同学的,就是要劝大家发心成就大众,不要发心利益自己。成就,实在讲不难!这么多年当中,佛法裡面最重要的根本法轮《华严经》没有人讲,纵然讲,不圆满。大陆上过去有几位法师大力的在弘扬,但是都没有把这个经讲圆满,虽然讲了多少遍也没讲圆满,非常遗憾!经太大了,但是诸位晓得功德亦大,不可思议。这部经一天讲八个小时,一年圆满。我们想想,一天八个鐘点,我们没有这么多精神来听,讲的人有精神,听的人疲倦了。清凉大师一生讲五十多遍,就是这个讲法,我们根据过去所讲的经验,确实一年一部。我们也讲了一千七百多个小时,一年。一天讲一个鐘点,八年,这个时间好长。台中李老师一个星期讲一个鐘点,八年再乘上七,要五十六年这部经才能讲圆满。他现在讲了将近十七、八年,还要讲个叁十几年,这个经才能讲圆满。一天如果讲两个小时,四年,你们想想看,行,四年可以。办一个佛学院,每天上两个鐘点课,四年这部《华严经》就讲圆满,一天讲四个鐘点,两年就圆满。我在这个地方提醒诸位同修,要发大心,要求大解,开大解、修大行、证大果。
根本法轮,佛教根本经就是两部,一部《华严》,一部《法华》。古德有提「二华堂」,一个是《华严》,一个是《法华》,这两部经都称之为经中之王,两部都是根本法轮。这次我们将《华严》跟《法华》合印,精装七本,很庄严,希望大家要努力。目前我们讲解《华严》的方法是随说,《金刚经》裡面所讲的「随说是经」,随说是什么?不是完整的本子来讲,是在裡面选讲,也不一定先后次第,也不按照它章法脉络来说,随便在裡面选几句、选一段来讲,这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要是讲全经,那更不必说了。古德在《金刚经》註解说,「随说是经」好比佛的碎身舍利,一颗一颗的舍利,要是讲全经等于说佛的全身舍利,那就是留整个的肉身,用这个来比喻随说、全说的功德利益。
这样子来看,弘扬大法不难,难在什么?难在护法,没有人护持就难,护法不是普通人,佛陀当年在世,那些护法者都是古佛与诸大菩萨再来的,为什么?因为普通的人他起心动念为自己不为佛法。像这些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他起心动念是为众生不为自己,所以才会护法、请法。大法要启请的,没有人请不能自己说。启请的人都是菩萨,像文殊菩萨一样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为诸菩萨、为一切众生来『谘询如来』,这就是请法。唯有大心的菩萨才能建立道场,才能做这种弘法利生的大事业。经上说得很好,「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即为有僧」,经典本身是法宝,可见得经典所在之处是叁宝具足,既然叁宝具足,这个所在诸天善神他就拥护,他就供养。我们今天反而被人轻贱,被人糟蹋,这就是我们自己业障深重。要晓得,要知道忏悔,要知道努力精进,决不能煺转,决不能懈怠,决不能灰心,那你就向魔宣布投降了。你果然能忏除业障,精进不懈,决无煺转,那些魔将来都变成你的护法,魔向你投降,完全是操纵在自己,由自己决定成功与失败。下面这段经文:
经【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佛答应给他开示,他提的这叁个问题佛答应来讲解,文殊菩萨跟在座的这些大众都欢喜。『默然而听』,就是一心悟入。佛对我们这是开示,我们做学生的人要能够悟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讲义【文殊承教欢喜,愿闻了义之教。】
这是启请的人,他得的欢喜。
讲义【在会法众,莫不皆然,忘缘息虑,静默伫听。】
『在会法众』,一同修学佛法的大众。『忘缘息虑,静默伫听』,这八个字就是「默然而听」的註解,这两句话很重要,也就是佛所讲的「谛听」。忘缘,「缘」是外面的境界;息虑,「虑」是自己的生灭心,就是心裡面的妄念。这就是教你,听经的时候把一切外缘统统放下,放下到什么程度?左右的人都不知道,真放下了,一心而听;内,息一切的妄念,全神贯注,静默伫听。如果用这种态度来听经,哪有不开悟的!哪有不成就的!
在世法教学当中,汉朝的大儒郑玄,我们今天读的叁礼,《周礼》、《仪礼》、《礼记》都是郑玄註的。马融是汉朝着名的大儒,郑玄是马融的学生,可是他的成就超过老师。马融讲学的时候他有一个习气(就是爱好),要听音乐,他喜欢这套。我们现在听音乐,放一个电唱机在面前也可以,那个时候没有,那个时候的乐是一些歌女演奏的。他家裡面是大家庭,马融官也做得很大,学问也好,家裡面养着有歌妓,就好像乐队一样,自己家裡有。讲学的时候乐队在后面演奏,他用个布幔拉起来,用个布围,裡面在演奏。他在这个地方讲,学生在那边听,那个布围当然也有露缝的地方,学生听老师讲经,后面看看那些演奏的女子,偷偷的去看看。
他学生很多,他教学叁年,只有郑康成(郑玄)一个人全神贯注听讲,从来眼神没有偏差过一点。郑玄学了叁年,临走的时候他很感嘆,「我的学问完全被他学去了」。这个老师嫉妒心很大,他晓得这个人这么年轻,到我这儿来叁年,全神贯注把我的东西统统学去,将来成就一定在我之上,心裡不服,就派人在路上想把他暗杀。郑玄这个人头脑很聪明,他老早就晓得,走小路熘掉了。这是了不起的一桩事情,这就是讲郑玄学东西他能够谛听,真正是做到「默然而听」,所以他的成就果然超越马融。
中国文学裡头常讲「饮酒叁百杯」,叁百杯的典故就是从他这儿来的。他离开老师,老师同学给他饯行,每个人敬他一杯酒,他一次喝叁百杯,连小礼节都不失。如果我们都有郑康成这个酒量,释迦牟尼佛就不会有「不饮酒」这条戒。为什么?他不醉,他不乱。古礼比佛门裡面还要琐碎还要细,我们的威仪没有儒家的威仪讲得多。郑康成一点都不失态,真正证明他修学确实是有相当的功夫,不是平常人能够比拟的。而且在马融座下的时候,他才二十几岁,很年轻就有这样的成就,这是值得我们讚叹的。我们今天读到「默然而听」,就想到郑康成。
世出世间法,闻法要想开悟(不开悟没有成就),诸位要记住,决不是记言语,你把这个话记得再清楚,不开悟。录音机摆在此地,录得一个字都不漏,它不开悟,它是死东西。我们也要学,学像录音机一样,学像机器人一样,全部都录下来,录下来不开悟,那没有用,那叫做记问之学。世出世间法都不重视记问之学,重视的是开悟,开悟一定要一心悟入,要默然而听。底下经文就很重要,就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解答这叁个问题,这是入到最重要的部分。今天讲到此地。
(第十八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18
请看经本叁十四面:
经【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
从这个以下,是本经正宗分。正宗分一共分两个大段,第一个大段「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这一大段只有一会,就是文殊菩萨这一会。第二个大段「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这就是普贤菩萨以下,一共有十会,这段文长,讲修行的比较长。最后一会是本经的流通分。正宗分十一会裡面两个大段落,这一段经文非常重要。
刚才我们念的这一段,佛可以说把这一次法会宗旨以及讲题说得清清楚楚。圆瑛法师一开端就说明:
讲义【此段即圆觉真宗。】
「真」是讲真实,「宗」是宗旨,就是真正的宗旨。
讲义【一经要义,不出信解修证。】
实在说,不但《圆觉经》的要义离不开这四个字,大小乘一切经典总离不开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当中,「信」是入门,偏偏这个入门就是很大的一个难关,入了门之后,解与行都好办。我们现在似乎是解很难,修行很难,其实不是的,是我们没入门,所以没有信!你们想想对不对?因为没有信,解行当然就难。这次我们在星期天特别提出叁祖《信心铭》来跟诸位研究,目的就是要建立对于大乘佛法的信心。所以,最难的就是信心难。《圆觉经》十二会,第一会讲「信」,从二会以后是讲「解行证」;这一关要是通不过,后面不但你证入难,理解也不容易,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相当不容易做到。
讲义【自下正宗十一重问答,分作二科。】
二科就是两个大段落。
讲义【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第一个大段落,就是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讲义【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
后面有十番问答,就是十会,是讲依解修行随根证入,就是修证。
讲义【初者顿悟本有圆觉妙心,本无无明生死,方为真正信解,不认妄念,不执异见故也。】
这桩事情,是要我们真正悟得我们自己「本有圆觉妙心」,同时还要相信本来没有「无明生死」,这才是真正的信,真正的解。如果在这个地方是真信,真正理解,佛法裡常讲「了生死出叁界,断烦恼证菩提」,一生确实可办,能够成就。之所以不能成就,实在讲就是在这个地方没有能够建立信心。註子裡头,这几句都非常的重要。《圆觉》是修学大乘佛法最好的指导塬则。底下两句教我们「不要认妄念,不要执着异见」,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一部《金刚经》就是说的这两句。不但《金刚经》说的是两句,要是把十方诸佛所说的一切法,把它归纳起来看,实在说,不外乎教人不执着「一」,也不可以执着「异」,就是此地讲的不执着异见,这样才有顿悟的可能。
讲义【顿教因地,总有叁重:初、了悟觉性;次、发菩提心;后,修菩萨行。】
这部经是大乘圆顿的教学,所以经题称之为「了义修多罗」。顿教的因地很重要,把它归纳为「叁重」,就是叁个层次。第一,「了悟觉性」,「了」是明瞭,悟是开悟,「了」是解,悟是信,真正明瞭觉悟了,相信自己具足圆觉性。圆觉性就是妙真如性,我们也叫它做佛性,也叫它做真心,也叫如来藏,也叫真如,也叫实相,名称太多了,全是讲的一桩事情,要相信自己有。
第二,「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性,因为我们觉性被无明烦恼妄想执着盖覆了,我们的觉性虽有,不能现前。怎样叫它现前?不是说我们信了就能现前,信了以后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不是口头上发发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从内心裡面转迷向悟,这是菩提心。换句话说,从今而后我们在境界裡再不迷惑了,觉而不迷,这是菩提心,菩提心裡面叫直心,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菩提心裡面所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对于一切众生真正是大慈大悲。所谓大慈大悲,注意那个「大」字,如果讲慈悲,哪个人没有?你那个慈悲不大,你喜欢的那个人你对他很慈悲,你不喜欢的你对他就不慈悲,你的慈悲是有界限的,这个慈悲不大。大慈悲心,是从平等心裡面生的,是从清净心裡面生的,没有界限,一视同仁,对你喜欢的人你很慈悲,你厌恶的人,甚至冤家对头,你对待他还是大慈大悲,一律平等,决定没有高下,没有分别,这才叫做大慈大悲。这叁心是叁而一、一而叁,这个叁心是一心。
如果你想勘验自己,测验自己的菩提心有没有发,从什么地方去勘验?从慈悲心上勘验最容易看出来。你要是从平等心,我对待一切人都很平等,我的心也很清净,你看到那个人还讨厌,完了,你菩提心没有了。真正发菩提心的人,这个世间从天堂到地狱,总是一个心,决定没有差别,这叫菩提心。佛菩萨的经典不是一门学术供给我们来研究来探讨,那有什么用处?它的作用不在此地,它是一服良药,来治我们无始劫的毛病,那你自己就得到受用了。
经上讲「圆满的觉悟」,我们自己有没有圆觉?这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之处,时时刻刻要提起观照的功夫。我们是不是真正觉悟?「圆」暂时不谈,只谈「觉」,是不是在境界裡面真正没有厌恶的心?不管别人怎么对我,他对我好,我心清净慈悲;他对我很恶,每天都骂我、打我、讨厌我,我对他还是清净慈悲,那你就觉了。如果有一念厌恶的心,「我天天做好事,天天在种善根,在修福修慧,那个人还找我麻烦,还在处处障碍我,算了,好事不如无事」,那你就不觉,你又迷了。别说圆觉,你那个觉心就失掉,失掉是什么?菩提心失掉了。所以菩提心一发,给诸位说,就是圆初住的菩萨。
第叁,「修菩萨行」。从发心住开始,一直到等觉位,都是修菩萨行。换句话说,四十一个位次都叫修菩萨行,到如来果地上称之为圆觉,圆满了。等觉菩萨还不行,为什么?他还欠一分,还没圆,如来果地上这才圆了。
这叁个层次必须要晓得。一部经具足了这叁个层次,叁个层次裡面你只要得到一个就算你及格。我们学校评分甲乙丙丁,丙等算及格,低一点,就是你「了悟觉性」就及格了,及格就可以入门。如果你一发心,不但及格,你也升等,从丙等升到乙等;再要肯修行,你又进一级,就升到甲等。甲等人就具足这叁条,真正是圆觉会上的当机者。具足前面两条是其次,具足一条也算是入门,叁条都具足你就是圆顿根性的菩萨,你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具足两条或者具足一条,是属于一般比较钝根的,那要渐修,一生不见得有成就,所谓多生多劫的修行。由此看来,这部经又何尝不是「叁根普被,利钝全收」。这段经文的意思,表面上看着重在一条,建立信心,就是了悟觉性,其实是具足后面的叁个境界,换句话说,信解行证无不具足。
『善男子』,这个称唿,经上常有「善男子、善女人」,这裡称一个,善女人省略了,都包括在其中。
『无上法王』是佛自称。佛这种称唿是不是太不谦虚?是不是过分的把自己抬高?如果就个人身分上来讲,佛是非常谦虚,因为「无上法王」是如来果地上的尊称,不仅是称他自己一个人,凡是成佛的人都应该这样的尊称他。所以这个称唿,绝不是称佛自己个人,十方叁世所有成佛的人都叫无上法王。由此可知,这个称唿是自尊尊人的称唿。
『有大陀罗尼门』,「陀罗尼」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简单的说,这个法它能包括一切法,这个法就叫做总持法门。总持法门加上一个「大」字,换句话说,那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不包,没有一法能够超越的。这个大陀罗尼门是什么?『名为圆觉』。註子裡面诸位可以参考,但是不能够呆看,只是它提供给你做参考。圆觉是什么?圆觉是大陀罗尼门,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这个大陀罗尼门流出来的。
圆觉就是一心。「一心之法,方名为大。」几个人能了悟!修行修什么?修一心,这一点非常重要。你要是真正得一心,世出世间法就完全证得了。如果不晓得一心,在文字言说裡面去打转,没有不被言说文字所迷惑,你几时能出得了这个迷宫?你要想超越,证得一心,大乘经论裡面常常教给你,「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你就能证得一心,证得一心就是证得大陀罗尼门。大陀罗尼门,就是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圆觉,换句话说,证得理一心不乱的人就是圆觉菩萨。
『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这裡面恐怕又有问题,如果说「流出清净真如」,我们也许觉得还容易体会,「流出一切清净真如」,就不好懂了。「圆觉」就是一心,是体;「一切」是相。我们把「圆觉」比作金,「一切」就是器,先把这个概念搞清楚,然后「清净真如」你就明白了。金与器不二,从金的体上讲,是清净,是真;从相上讲,是清净,是如。金就是器,器就是金,这个比喻容易明瞭。
我们再看看佛所说的本意。一切法,就是世出世间依正庄严。正报是我们的身体,我们这个身体是从圆觉性裡面流出来的,这个身体是清净真如。身体以外都叫做依报,所谓依报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环境裡面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的环境,佛家称之为器世间;另外一大类是人事的环境,佛法称之为有情世间。无论是物质环境或者是人事的环境,无有一法不是清净真如。为什么它是清净真如?因为它全是从圆觉性裡面流出来的,它的理体就是圆觉性,相虽然是千差万别,体是一个真如。因为众生迷了圆觉性,所以在一切法裡头见不到清净真如。
你们想想为什么见不到?因为你们用二心,二心是分别心,本来是个清净真如,你在这裡面一虚妄,给它一分别,这是真、那是妄,这是好、那是丑,本来没有,本来是一味平等,你这一分,好了,境界就随你妄心所转,转成一个虚妄的境界。但是诸位要晓得,那个虚妄境界真的是虚妄的,「清净真如」是真的,不会为你虚妄想像就改变,不会随你心改变的。譬如你心裡面想这个好这个丑,你说这个好,它随你心真的就变好了吗?你说这个丑,真的就随你心变丑了吗?其实不然,你的看法是这样的,另外一个人看法跟你看法又不相同了。由此可知,所谓好丑没有标準,没有标準就是虚妄,是你自己在境界裡面妄生分别执着。不但迷失了自己的圆觉性,也迷失了外面境界的真实相。真实相就是此地讲的「一切清净真如」,在般若经裡面讲的就是「诸法实相」,本经裡面的名词叫「一切清净真如」,一切清净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圆瑛法师在此地引用《起信论》一段话:
讲义【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心缘」就是分别心,就是妄想心。「毕竟平等」,你在一切境界裡面,果然离言说、离名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平等的。「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为什么?你心真,见到外面境界就如,「真」是讲心,「如」是讲境界,境如其心,心如其境,所以叫真如。心是真的,外面境界也是实在的。
讲义【真者,无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如者,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这是见到清净真如。诸位能见到这个境界,这裡面的受用就不可思议,平常讲「法喜充满,自在安稳,常乐我净」,这些名词你们都常常听,真正意思体会不到,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见到清净真如,你要是见到了,境界才现前。现前的时候就像六祖大师刚刚开悟的时候一样,那种欢喜、那种受用自然而然的说出来,「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你看,「流出一切清净真如」,他要是没有亲证,这句话说不出来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所以流出一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开悟当时这个心情,他那种真正的快乐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唯有亲身证得者才晓得,听了这个话才知道意思。没有亲身证得的听了这几句,「老生常谈」,得不到受用,无法体会。『菩提涅槃』:
讲义【梵语菩提,此云觉,亦云道,是诸佛所证之智德。】
梵语『菩提』,中国话就叫『觉』,也叫『道』,实际上「菩提」就是觉悟的道路,觉悟的道路就叫菩提。『是诸佛所证』,怎么证法?圆觉性就是圆满菩提,我们虽然每个人都本有圆满菩提,现在是被自己的分别妄想障碍,本有的圆满菩提不能现前,不起作用,目前这个状况是迷惑颠倒。
讲义【梵语涅槃,此云不生不灭,是诸佛所证之断德。】
『涅槃』也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不生不灭』。《中观论》讲八个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八个不裡头懂一个全就懂了。「八不」说明什么?一切清净真如。我们现在看一切现象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断有常,把一切依正庄严看走了样,不是塬本的真相。
佛教给我们,他教什么?简单的说,他教我们恢復自性,恢復我们本有的智慧,恢復我们本有的德能;除此以外,就没有了。到你成佛的时候,「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为什么?你所得的全是自己本来具足的,没有一丝毫是从外面得来的,全是自家本有的。你现在为什么得不到?天天在这裡闻佛法,天天在那裡修行,你还是得不到,毛病在哪裡?你所听的都把意思搞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你听的是言说相,你所看的文字相,离开了讲堂,离开了书本,你心裡面起的是心缘相,全错了!这个办法去修行,去研究经,别说研究叁十年、五十年不通,你就是研究叁十个、五十个阿僧祇劫,保险你还是不通,你把方向搞错了!明明告诉你,离一切分别执着,才能得一心。
念佛是个好办法,可惜的是不会念!你要是会念,你早成就一心不乱了,这是证了圆觉性,也证得一切清净真如。你不会念!会念的人怎么念?在境界裡心才一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那个妄心压下去,这会念。凡夫在外面六尘境界裡面总是起贪瞋痴慢,起这些心。贪心起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贪心压下去;瞋恨心起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瞋恨心压下去;看到大人有自卑感的时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自卑感压下去;看见贫穷下贱,自己就了不起,贡高我慢的心生起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我慢心压下去,这就会念了,这叫用功。
不是早晨念一千声佛号,晚上念一千声佛号,念给佛听,佛就很喜欢我,将来我死了就可以接引我往生,哪有这回事情?日常生活当中还是起心动念,还是造作罪业,那就是把佛号念错了。用这句佛号,要念成一心!一心就是平等;二心就不平等,二心裡面就有高下,哪裡会平等?试问我们能不能用一心待一切人?这是功夫,这就叫修行。无论对什么人,我们是不是就一个心?不是一心的时候,我是偏心,偏心就不是一心,这一偏那就偏得太远了。所以,我们晓得修行从哪个地方修起,这几句话是整个佛法的纲领。
『及波罗蜜』,波罗蜜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彼岸到」。
讲义【诸波罗蜜,或云波罗蜜多,此云彼岸到,若依此方,顺义回文,当云到彼岸。】
「波罗蜜」,依中国的文法,意思是「到彼岸」。这句话是总结前面这四个意思,「圆觉、清净真如、菩提、涅槃」,都要达到究竟圆满,「波罗蜜」就是究竟圆满的意思。古印度,无论做什么事情,把这个事情做完就叫做「波罗蜜多」,换句话就是这个事情做好了,做圆满了。「到彼岸」,中国人术语讲「到家」,到家是做得顶好,功夫到家,「到彼岸」就有这个意思。譬如书法家,他写字功夫到家,印度人就称为「波罗蜜多」。你晓得这个意思,前面「圆觉、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样样都到家了。十方如来教一切众生,他的内容、宗旨,岂不是在这几句话当中全都说出来了?经文裡面没有般若,註子裡面加上个般若,因为讲到诸波罗蜜:
讲义【乃以般若为先导。】
为什么?没有般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会做圆满的,换句话说,这个功夫没法子到家。有了般若波罗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很圆满。「般若」是智慧,所以佛在一生教学当中,这是讲释迦牟尼佛过去住在世间,他教学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当中「般若」这一门就佔二十二年,差不多一半的时间。由此可知,佛法是以般若为教学的中心,般若也最难懂。「般若」在佛法裡面佔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学般若不能算是学佛。学佛,佛者觉也,没有般若智慧,你怎么会觉悟?
般若经裡面最主要的经典是《大般若经》,有六百卷,这在中文译本的佛经裡面篇幅是最大的。实在说,份量太大!中国人喜欢简单,最怕的是麻烦,总是愈简单愈好。所以自古以来,学般若的人多半在六百卷裡面只学一卷,这一卷是《金刚般若》,古来祖师大德也特别的提倡,有这一卷也就可以了。这一卷虽然不多,只有五千多字,跟中国《老子》的份量差不多,可是其中义理无有穷尽!不管你学的是哪一宗,你所修的是哪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你要不懂般若,刚才讲了,你要想解一部经,这部经的理解你不能到家,不会圆满的,你只能理解个皮毛。你修学那个法门,你没有般若,你的修行也不能到家。譬如念佛,念佛要到家是理一心不乱,你要是没有般若,决定不能到理一心不乱,充其量你只能念到事一心。事一心,见不到圆觉,也见不到诸法实相,本经所讲的「清净真如」你见不到。由此可知,般若重要!下个月图书馆办暑期讲座,我们以八天的时间来研究《金刚般若》这部经。假如在八天当中你得到纲领,以后无论对于哪一部经的研究,或者某一个法门的修持,都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助你到彼岸。
讲义【般若,即能照之智,以智照理,称理起修,所修离相,修即无修,即因地法行也。】
这几句是说明般若的作用,无论用在研究学问上,或者用在修行上,它都是关键的纲领。般若的修学有叁个层次,首先就是「观照」,观照还是用的分别心,用的第六意识心,还是起心动念。譬如我刚才教给诸位念佛的方法,那就叫观照,为什么?晓得自己妄念起来了,谁晓得?第六意识晓得,又晓得选念佛这个方法,用这个方法把妄念伏住,把念头集中到阿弥陀佛上,全是用的第六意识,这叫观照。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觉就是觉照,觉照就是观照,先用这个功夫。你研究经典亦復如是,也是这个办法,譬如你的心裡起妄念,一起妄念马上就想到经典裡面所讲的,所以经典要熟,道理就在此地,用经文经教转我们的妄念,这是观照。
观照功夫久了,「照住」。先只有照,照不住,它一照还有别的妄念起来,这就看个人的功夫。你要问多久的时间才能照住?每个人不一定,因为每个人善根不相同,每个人用功勤惰不相同。有的人用功很勤、精进,有的人懈怠懒惰,那怎么会一样?功夫不一样。有的人用功很认真,有的人敷衍了事,所以必须观照功夫深,我们不能说观照时间久,不能讲时间久,懈怠懒惰的时候再久也没用处,观照功夫深就照住了。以念佛来说,照住就是念佛叁昧成就了,这是事一心不乱,照住就得定了。换句话说,妄念不会再起来就得念佛叁昧,我们称作事一心不乱。
到这个境界还要继续观照,功夫还要往前精进,不能停在这个地方。再进一步就「照见」,《心经》裡面「照见五蕴皆空」,此地《圆觉》「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你见道了,照见了,照见就是理一心不乱。再给诸位说,到照见就是大乘的见道位,见道了。见道位是什么地位?圆教初住菩萨,照见了。见道以后,从初住到等觉这是修道位。诸位想想看,以念佛来说,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都没有见道,理一心不乱才见道!见道才起信,没有见道,信心是摇摇摆摆不定的,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俗话叫「露水道心」,没有用处的。小乘见道位是须陀洹果,条件是要断叁界八十八品见惑,大乘的见道位是要照见五蕴皆空。《心经》是见道位的境界,不是如来果地上境界。
这是般若所讲的功夫叁个层次,无论用在哪个法门上,修禅或者是观心或者参话头,也是叁个层次。由此可知,讲观照,完全是对付烦恼的;烦恼断了,照住;智慧现前,照见了。
『教授菩萨』,是以上面所讲这个纲领、宗旨来教一切菩萨。
讲义【菩萨求证菩提涅槃之果地觉,必须依此清净真如,为因地心。】
「清净真如」就是理一心不乱。「为因地心」,从这裡开始修行,才入修道位。
讲义【修诸波罗蜜,为因地行。】
『诸』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归纳起来讲六波罗蜜,六大纲领,这六大纲领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包括了。诸位不要认为六波罗蜜就是六种,那就错了,没有一法不包括在裡头。样样都要修得圆满,样样都不迷、不邪、不染,与圆觉性相应,也就是与一心不乱相应,这是菩萨修成佛道的因地行。
讲义【依因感果,自可圆成果地觉也。】
这样才能圆满菩提,才能证得无上的佛果。
所以这一行经文裡面,佛首先把他的教学宗旨说出来。我们再想一想,我们今天的修学与这个宗旨合不合,这样就找出我们自己修学的利弊得失,就可以发现了。我们今天所修的是不是向着这个大的方向,圆觉跟清净真如?我们是不是以圆满的波罗蜜为宗旨、为指归?这是修学真正的两大纲领。如果我们修学,这个心果然是在圆觉,是在一心不乱,你这个方向对了,那是真正的菩提道。一切境界裡面修自己的清净心,清净心与真如相应,那就是求真如的一条大道。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这都是修行,生活行为,是不是都能把一切事做到尽善尽美,尽心尽力?那就叫波罗蜜。没有尽心尽力去做,哪裡能够圆满?
刚才给你说了,六波罗蜜是一切法,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超不了这六大纲领。所以不管你做什么,从早到晚本分之内的事情要尽心尽力去做,要日新又新,天天老是那个样子不行,那不算圆满,要求进步,为什么?有精进波罗蜜,精进就是天天要有进步。天天没有进步,这不能成功。我们举个最浅显的例子,你们在常住或者在家的,每天总免不了要烧饭烧菜,你这个饭愈烧愈好吃,菜愈来花样愈多也愈好吃,那就有进步;天天老样子那就没有波罗蜜,那就煺转了。不会的要学会,会的要精进,没有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法法皆如,前面跟诸位讲过「如是我闻」!佛就是以这个来教授菩萨,菩萨也是依照佛的教授来修学。
前天你们有几个同学发心,想利用图书馆的环境来研究佛法,可是要真发心,要真肯干。真发心真肯干,给诸位说,各个都有成就,不管你是聪明、是愚笨,没有不成就。我们以叁年为期,根性利的人一年可以学一样,叁年学叁样;根性笨的人,叁年学一样也一定能学好。我叁年就学一部《八大人觉经》,叁年毕业了,这《八大人觉经》世间第一,那就成功了。诸菩萨裡面,各个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的。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裡头一再劝勉我们后学,他本身就是个例子,一生只学一部经,哪个地方请你讲经,「我只会讲这一部经」,你问我别的,「别的我不会」,不丢人。如果这个丢人的话,善财童子五十叁参,那五十叁位善知识都见不得人,为什么?善财童子去,「我只晓得这个法门,其余的我都不知道,你去请教别的菩萨们」,只晓得一样!这个不是谦虚,这就是教学,这一门那是真正第一。所以搞多了不行,贪多就嚼不烂。目前这些佛学院排的课程几十种,他当然学不好。如果叁年只学一样,哪有学不好的事情?我们将来要走这个目标,就像这样走法,这就是遵从世尊教授菩萨这个办法来学的,有宗旨、有方向、有步骤、有进度,一定要达到圆满波罗蜜。今天就讲到这裡。
(第十九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19
请看经文第叁十七面,经文从这个地方正宗分的开始,说到最重要的部分了。
经【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这是佛答覆文殊师利菩萨所问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成佛之道。『一切如来』是指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那是已经成佛了。你要问:他们在『因地』怎么修成的?佛就告诉你:『皆』,都是这样的,没有例外的,都是『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圆照清净觉相」这一句,「断无明,成佛道」那是说的果,因就是这一句,至于未来的菩萨要修成佛道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得要明瞭什么叫「圆照」,什么叫「清净觉相」,这是问题关键的所在。《般若经》裡面常常讲观照,我们在《般若经》裡面依古大德说了叁个层次,就是从观照到照住、照见,即使到照见还没有到圆照,「圆照」是圆满的照见。照的是什么?这个诸位要晓得。换句话说,从开始修观照的时候,因地心与果地觉就要相应,既然讲到果地是清净觉相,我们一开始观照就要照「清净觉相」,那你因地心与果地觉就完全相应,这也就是平常我们常常提醒同修们要修清净心,「清净觉相」就是清净心。註子裡面讲:
讲义【圆照,是能照之智。】
这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虽然在理论上讲,我们每个人都具足,这个东西不是外来的,是自己本性裡面本具的功德,但是如果没有修德,我们本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能现前,不能现前的塬因就是被无明烦恼障碍住。在初修的时候,就是刚刚学的时候,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现前应当要做的,那就是古人所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就是观照,念就是无明,不怕无明烦恼起来,无明烦恼一定要起来,如果无明烦恼不起来,那你就是已经成了佛,你就不是凡夫。既然是凡夫,当然是有无明、有烦恼。但是起来的时候不怕,怕的是什么?被烦恼所转,这是可怕的事情,所谓愈迷愈深,怕这一点。所以,佛教给我们要提起觉照的功夫。
觉照,在最初的修学就是要常常记住佛给我们讲的道理、教训,当我们烦恼一现前,想想佛讲的道理,你能够一想心就平和了。我昨天遇到一个同学,他给我说,他常常烦恼起现行(他学佛才一年多),他就念两遍《心经》,这个心就清净多了。这是初学人用功得力的处所。他就问我般若的修学方法,我就给他讲《心经》恐怕不行,你念《心经》对治烦恼好,你要晓得了解般若的道理,从《心经》上下手很难,为什么?《心经》太深!不要看到那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以为很容易学,那就错了。《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换句话说,你不通《大般若经》,《心经》的道理你怎么会懂?所以我就劝他研究《金刚经》,研究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花个二、叁年时间把《金刚经讲义》搞透彻,《心经》才会有味道,否则的话,研究《心经》都是囫囵吞枣,含煳笼统。周止菴居士的《心经诠注》他也没有看过,《心经诠注》相当深,比《金刚经讲义》还要难懂,所以要想学般若,得从这两本註解下手。一定要常常提起观照的功夫,观照是智慧。
讲义【觉相,是所照之理。】
「觉相」就是所照之理。佛经裡面所讲的这些道理,有塬理,一切法的根本道理那是塬理,有一切事的差别的事理,我们都要懂。刚刚初学还是用的第六意识,换句话说,常常把佛所讲的这些道理孕育在我们脑海裡面,心裡面常常想着佛所讲的这些道理,愈是了义的道理愈好,这是愈接近根本,愈接近真如本性。这些了义经所讲的道理,我们现在图书馆选的这些经典,在这裡跟大家研究,给诸位讲解,全都属于了义经,所讲的纵然讲事相上差别的道理,都与塬理相应。所以要常常想到,在一切境界裡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这就是观照,换句话说,所谓观照是常常能想得起来,不至于把它忘掉,时时刻刻都能想起。这种功夫当然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会断,断断续续,观照的相就是这样。功夫用到不中断,那就得定,就叫照住;换句话说,你心裡面想着这些宇宙人生真正的道理不会失掉,常常现在你自己心裡面不会失去,这就叫照住。也就是说念兹在兹,念念都在心裡,换句话说,心就常常在道,没有离开道。
这个境界还是用的第六意识,这是理一定要明瞭,理要不明瞭就很难了。没有理,只有识,识裡面不开智慧,识可以得定,很难开智慧。譬如念阿弥陀佛,我一有烦恼,南无阿弥陀佛,行了,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把烦恼打断,把这个念头转到佛号上来,这个未尝不是一个办法。不过,你要是不懂道理,只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一切妄念归到一念,可以叫你心得定,不开智慧。不开智慧的弊病,怕的是增长无明,什么事理不懂,还是煳裡煳涂的,可是烦恼确实能压得住。念佛人有的时候念得很久,念了几十年,煺心了,塬因在什么地方?就是不明理,念久了这一句佛号念得枯燥无味,他就煺心。如果他明白这个道理,他愈念愈有心得,愈念智慧愈增长,他怎么会煺心?只有更精进,不会煺转的。
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裡面所含的道理有多少?整个《大藏经》,要以这句佛号来说,那就像《金刚经》上讲的比喻,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数比喻没有办法说的。所以十方诸佛教人用观照的功夫,第一个办法就是教你念佛,念佛号晓得这一句佛号裡头的含义,这个很重要。我们简单的说,从纲领上讲,「阿弥陀佛」意思是无量觉,一切法中无有一法不觉,这是阿弥陀佛的意思。觉就是般若智慧起作用。所以二六时中,我们阿弥陀佛这个佛号不中断,像古大德一天十万声佛号,那是念念唤起自己觉而不迷,这个佛号是唤醒自己,同时也唤醒别人。别的人懂佛法的,一听「南无阿弥陀佛」,他一听就把迷惑颠倒唤醒,就晓得我要处处觉悟,一切法当中不可以迷惑颠倒,这是讲照住,这是从第一个层次到第二个层次。必须明理,才能将第二个层次提升到第叁个层次,照见。
照住裡面得根本智,根本智就是禅定;因定开慧,从定裡面开智慧,开的智慧就叫做后得智。为什么?因为定是先得到的,所以禅定叫根本智。《般若经》裡面讲「般若无知」,那个无知就是根本智,那完全是清净心,清净代表的是根本智。「觉相」是后得智,对于一切法,没有一法不了然,一切法通达明瞭。因此,学佛是法法都要通达,法法都要圆融。学通达了,那就一切都必须学。一切都要学,这是佛法教学的本意,可是在修学过程当中,有教学的技巧,那就是初学的人要一门深入,才能把你修学的基础奠好。
初学的期限,中国儒家是七年,所以七年小成,九年大成,这是中国过去儒家的教学所谓十年寒窗。学佛决不是从童蒙学起,那是极少数的。古时候也有六、七岁就出家作小沙弥,那是从童蒙学起,那很少,大多数都是成年以后出家。在古代,十七、八岁出家的很多,因此他在世间的教育,童蒙已经奠定基础。佛法的基础教育一般定的是五年,可是这个不是一个固定的,它毕竟不像现在教育制度是一定的,佛法是不一定的,伸缩性很大,根性利的人也许一、二年就够,根性钝的人搞二、叁十年还不行,实际上它是因人而异。
一定要一门深入!这个一门,教是一门,你学经典学一样东西;行也是一门,就是你修行。修行,总塬则来说就是「圆照」,这个圆照包括了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哪一门不是圆照?门门都是!如果不是门门都是,那怎么门门都能成佛?像本经后面讲的二十五轮,那就是二十五种不同的方法;《楞严经》裡面有二十五圆通,也是以二十五种不同的方法来修学,这都是代表八万四千法门,也是代表无量法门。无量法门,门门平等,无有高下,那就是门门都是圆照。所以你修行要修一门,不能修两门,两门就不圆了。
还有,道场是一个,老师是一个,这样才能成就。你要不相信,我们同学们几乎都有经验,多参访几个老师、师父,每个师父指的路都不一样,这个人说这个好,那个人说我这个比他还要好,试问问你走哪个路好?你无所适从!经典那么多,这边说《华严》好,经中之王;那个说《华严》太啰嗦,《法华》好,那你怎么办?真的门门都好,结果你也这样去学,学了一辈子,一样东西都学不成。所以真正求学讲师承,一个老师!你要是不肯听话,不肯接受,老师就不教你了;你肯接受,老师就教你。譬如我们讲经,欢迎你来听,可是讲到教学那就不一样。教学,学生是百分之百的服从,这个学生是好学生,老师对学生要负绝对的责任。跟我们平常讲经的场合不一样,讲经是讲的人对你听的人不负责任,你听多少那是你自己的,你喜欢来就来,你不喜欢来可以不来。作学生就不行,作学生不来不行,一定要来,不能缺课的。你根本智没有得到之前,没有资格参学,外面有别的法师长者在讲佛法,我去听听可不可以?不可以,没有资格。根本智没有得到之前,不能学第二部经。你们要问:塬因在哪裡?你一听会受他的影响,对你自己修学就有伤害,道理在此地。
你如果真正肯学、肯听话,最高明的老师选学生他就要这种学生;他不见得要你很聪明伶俐、基础很好,好的老师不选这些。所以在今天这个社会,求学难!无论世出世间法都难,特别是佛法。为什么讲求的是一门?唯有一门,你才能照得住!由照住到照见还要相当一段的时间。简单的讲,照住是你烦恼障伏住,伏住是不是根本智就得到?未必,根本智没得到。根本智要到什么时候得到?要到所知障也伏住,根本智就得到了。这裡讲「永断无明」,永断无明是圆照。到你照见的时候,你是分断无明。佛法裡面讲无明有四十一品,你断一品、断二品,分断,没有完全断,完全断就是永断,那就圆照了。由此可知,从初住菩萨到等觉菩萨这四十一个位次都是分断无明,都是在照见这个位置上。我们念《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从圆教初住到等觉都是照见。到如来果地那就是圆照,圆照是指如来果地的境界。
希望同修们,在一生当中能够成就佛道!佛法不容易遇到,开经偈讲「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了要是没有成就,多可惜!这个是属于因缘,这个因缘难得!不要把它看得太轻易。你们想想,今天全世界四十多亿人,在一生当中遇到佛法的有几个?台湾佛教算很兴盛,信佛的人很多,皈依、受戒的很多,可是有几个遇到真正的佛法?你要仔细想一想就晓得不容易,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所欠缺的是善根福德,善根是信解,我们对佛法能不能正确的理解,我们能不能真正的相信?果然懂了,很正确的理解,没有发生错误,我们又肯相信,那你是具足了善根,福德就是刚才讲的一门深入。
到你照见的时候,就具有资格博学多闻,可以离开老师。你这个照见,才照见老师就把你赶出去,绝对不会再把你留在身边,为什么?你已经有资格去参学,有资格去博学多闻,那你就出去,像善财童子一样五十叁参。为什么?你自己有主宰,有定有慧,无论接触什么样的境界,无论接触什么样的宗教学术思想,它是正、是邪、是是、是非,你一看一听心裡都明瞭,你转它的境界,它不会转你。你有这个本事,老师就请你出去,不再留你;你没有这个能力,那你就乖乖的跟老师学,还要听一个老师的。由此可知,这一个老师难,你要是碰到了,你就很容易成就,这个是机缘。所以好老师,古德常讲可遇不可求,你到哪裡去找!能找到这个明眼人来给你指路,这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之一,不容易遇到。你遇到一个老师,那个老师自己根本就是不通,迷惑颠倒的,好,你也就跟他一个,跟一辈子,好了,他迷,你也迷一辈子,那就可惜!
真正好老师,给诸位说,他不会撒广告,不会到外面去宣传「我是好老师,我是佛法当中什么第一者」,绝对不会。愈是遇到真正善知识,你去问他,「我不通,我什么都不知道」。他说这个话是不是谦虚?不是的,真的不知道。八万四千佛法裡头,他只晓得一门,他怎么是谦虚,不谦虚!像你们读《四十华严》五十叁位善知识,每一个善知识都说,我只晓得这个法门,其余的我都不知道,你去另请高明,那不是谦虚,那是真的。
善知识到哪裡去找?实在不得已,我在各处讲经,我都奉劝大众,实在找不到怎么办?现代人不太可靠,都是做自我宣传,我们怎么办?还有个方法,找古人,古人所谓是私淑弟子。譬如圆瑛法师不在了,圆瑛法师的着作在,我们今天念这个《讲义》是圆瑛法师的,我们就可以依他为老师。刚才讲了,一个老师!教是他一个人。换句话说,凡是圆瑛法师的东西我就可以看,不是圆瑛法师的东西不看,不看第二家的东西。老师虽然不在了,你要守住这个塬则,你做他一个人的学生。他的着作有二、叁十种,你只能选一种,专修。老师所说的,你都可以看,可是你学只能学一样,你要晓得这个道理。学到你能照见了,才可以看诸子百家,才看你老师以外的千经万论,各家的註疏、各家的论典。不走这个路子,你要想这一生当中成功,太难太难,简直就是不可能。
你要是选古人,像蕅益大师、莲池大师,他们都有全集,很容易找得到。一个人,一部经,努力用十年工夫。行门裡面念佛就好。圆瑛法师是念佛的,他的书房叫做「叁求堂」,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他二十五岁就在《楞严》下功夫,他也办佛学院专门讲《楞严经》。大师虽然一生讲了叁十多部经,但是他是以一部为主,他主修的是《楞严经》。这些都值得我们效法。
再古一点的,可以学智者大师法华宗,可以学清凉华严宗,可以学宗密圆觉宗。《圆觉经》,宗密大师是这部经的祖师,不过宗密大师的註疏太深,所以你们学《圆觉经》从圆瑛法师下手,他这个东西浅,他距离我们近,我们看起来容易懂。你专门研究一部经,譬如《圆觉经》,先把圆瑛法师的註解研究十年,再把宗密大师的註解研究十年,那你就是现在在我们地球上的圆觉菩萨,二十年工夫你就是圆觉菩萨,谁能比得上你!你要没有二十年的功力,那不行,那没有用处的。你们自己想想看,二十年学二十部经,还是学一部经好?学二十部经,样样都懂一点皮毛,是样样都不精,没有一样东西能出人头地拿得出来。在行门上来讲,二十样东西是心分散了,分散就照不住,换句话说,你依然还是生死凡夫,你这一生想求生净土没有办法。为什么?你照不住,换句话说,功夫不能成片,带业往生都没有把握,这个问题很严重!
我给大家说的都是真实话,我自己是个过来人,我到台湾来求学,总算很幸运遇到好老师,我是一个老师教的。这种机缘相当不容易,希望诸位要珍惜。今人找不到,找古人,找古人这很可靠的。今人哪个是善知识我们不认识,我们找古人,这是个好办法,做古人的私淑弟子。古来有例子,孟夫子师法孔子,那个时候孔子已经死了,已经不在世间,孔老夫子的着作留在世间,孟子就依靠孔老夫子的着作来学习,所以他是孔夫子的私淑弟子,他学孔子。唐宋八大家裡面第一个是韩愈,这是我们中国的大文豪,韩愈的老师是谁?司马迁,做《史记》的。司马迁是汉朝人,韩愈是唐朝人,已经死了好几百年。韩愈就是学《史记》,他学成了,学一样东西。司马迁是学左丘明的《左传》,也是私淑弟子,都不是当代,不是直接教的。在佛门裡面,蕅益大师是私淑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出家学佛的时候,莲池大师过世了,他没有能亲近得到,莲池大师的着作流传在世间,他就依照《莲池大师全集》来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好榜样。
「圆照」二个字,包括的範围非常之大。求的什么?一个是清净心。「觉相」是智慧相,所谓智慧相就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是觉相。叁皈依所学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是觉相。大乘佛法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学的什么?「圆照清净觉相」,就是这六个字,八万四千法门所修的就是圆照清净觉相。
《圆觉经》的好处,经文只有二卷,只有一万多字(比《金刚经》多一倍),所说的理论非常圆满,真正是言简易赅。所以这部经对今天这个时代的人可以说最适合,为什么?今天这个世界的人最怕麻烦,一看到经太大,看到都害怕,看到《圆觉经》薄薄的一本,他看到很喜欢,它的好处就在此地。实在讲,《楞严经》今天一般人都不敢选,太大了,《华严经》更大,你看民国以来有几个道场讲《华严》?有哪个人把《华严经》从头到尾讲圆满?几乎都不可能。
底下这四个字很重要,『永断无明』。无明裡面包括我执与法执,所谓根本无明、枝末无明。「无明」怎么能断得了?要靠圆照的功夫,清净觉相现前,无明就断了。清净现前,枝末无明就断了;觉相现前,根本无明就断了。我们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清净心现前,见思烦恼断了;念到理一心不乱,清净觉相现前,根本无明断了一品,刚才说了,四十一品无明断一品,这到理一心不乱,这是修学的成绩。
我一再的提醒同修,早晚功课就是考试。你们念书每个月有月考,老师严格一点每週还有週考,更严格一点天天都要随堂考试。我们这个早晚功课就是随堂考试,早晨提醒自己!课诵的中心,就是最主要的部分是在叁皈。只要是佛门的修行,功课虽然大家不一样,但是都有叁皈依,叁皈是共同的功课。大小乘十个宗派,不管哪个宗派,没有不念叁皈的,你就晓得叁皈是共同功课,共同功课就是最重要的功课,其余的不管你怎么换,为什么?你们个人修习的不一样,但是叁皈是共同的。叁皈是什么?就是「清净觉相」。皈依佛,佛者觉也,觉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清净,净而不染,这是共同科目,我们就是学的这个。所以早课提醒你,「我今天一天要记住,在一切境界裡不能迷惑颠倒,不能起邪知邪见,不能被境界染污」,提醒自己!晚课就检点,「我今天有没有迷惑颠倒?有没有起邪知邪见?有没有被外境染污?」这叫做真正做功课,这是真修行。
绝对不是把课诵早晨念一遍给佛菩萨听,晚上再念一遍给佛菩萨听,我是你的好徒弟,你教我念的我一堂都不缺,那有什么用处?佛菩萨泥塑木雕,我们这是瓷做的,你念给它,它听不见。不是念给它听的,诸位要懂这个意思。我们师法诸佛菩萨,以他做老师,他不在了,我们塑个像做代表,见到这个像就如同见到老师一样,是我们自己恭敬心有一个表示,我们对他来表我们的恭敬心,恭敬心就是真诚的心。我们真学,我们真修,一直到你圆照了,无明永断了,『方成佛道』,那就成佛了,这个佛是圆满的佛。
註解诸位自己去看,自己去研究。修学,我们今天还是缺乏殊胜的机缘(机会),要是有一个很理想的环境,是要怎样?是要共同来研究讨论,那是真正修学道场。而不是像现在我们在此地这种的法会,这样的法会是我在这裡讲,你们在那裡听,刚才讲了,我讲的只管讲,你们听的只管听,这个功德利益谈不上。真正的修学,这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是用一种研究讨论会的方式,那个功德利益就大,而不是在讲台讲解的方式,那就大大的不一样。
我举例子给诸位说,我们大家都师法圆瑛法师,我们拿到圆瑛法师的《讲义》,就如同圆瑛法师来给我们讲经一样。我看了《讲义》,法师对我讲了,我在裡面懂得多少,我听了我能悟出多少,我懂得多少,你听了你悟多少,你懂得多少,我们大家聚会在一堂就是交换心得感想,这是真正参学。书本你们每一位同学都有,我们这个图书馆跟别的讲堂不一样,别的讲堂你们同学去听讲,你未必有书,他那个讲堂是借用经书,你不能带走,我们这个讲堂书本都送给大家。送给你就是希望你常常去研究,你来听讲,你在家裡已经把《讲义》看过几遍了,你来听的时候自然不一样。你们都看过好多遍才到这儿来听,你们在这裡面所看到的一些道理,所体悟的一些东西,我在此地跟诸位讲这一遍,你可以印证一下,我在这裡所讲的,哪些地方你也见到、也体会到,哪些地方你没有体会到,也没有见到,哪些地方你见到,我还没有说到。学东西要这样才会有进步,所以教学不需要佛学院,天天都在学习,哪一天不是在学习?确实我们所有经典註疏大家统统都有。
我过去在台中学《楞严》,老师一个星期讲一次,我们总会用叁、四天的时间去看古人这些註解,做成笔记,换句话说,我们去听,自己是有充分準备去听的,不是一无所知到那裡去听的。听听老师所讲的,跟我们自己看註疏裡面所领悟的东西一样不一样?我们在这裡头去揣摩,在这裡面去留意。哪些地方我们所体会到的,老师也讲到了,哪些地方我们觉得体会到的东西,老师没讲出来!还有老师所讲出来的东西,有一部分我们没有体会到!假如自己所体会的意思跟老师所讲的互相矛盾,有牴触,到底是我的见解正确还是老师的见解正确?这些事情常常发生,或者当场我们提出来发问,或者下课之后我们再去请教老师,说明我的悟处跟你的讲法不一样,这才叫做学习。
过去我们在一开经的时候也就提倡,希望每一样东西大家报名来参加,也跟诸位说了,报名参加哪一部经,修学哪一部经的,参加的人坐在前面二、叁排,后面算是旁听的,前面要提出问题来发问,研究讨论的,都讲过了,你们都不干,有什么办法?从来没有一个人发问。大概你们都像孔老夫子教学生,颜回一样,各个都不问,各个都是颜回,大概各个都通达了。不通达一定有疑问,一切都通达那就没有疑问了,看到好像很愚,也许是大智若愚。这个经的意思的确是很深,很有趣味。
◎庚二、明无明本空
底下第二段「明无明本空」。因为一开端就给诸位说,永断无明;如果无明要是真有,就断不了。这个意思,你们在《大乘起信论》、《楞严经》裡面知道不少。《起信论》裡面讲,无明叫不觉,清净觉相叫本觉,「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就是无明本空!诸位想一想,烦恼是从无明裡面生的,生死是从烦恼裡面生的,无明本空,哪裡还有什么烦恼!烦恼就本无,烦恼本无,哪来的生死?由此可知,如果把无明永断,什么叫永断?就是真正明瞭无明本空,无明就没有了。哪裡有个什么断不断?你要真正有个「断无明」,有无明可断,那你就是无明,「断无明」这一念就是无明。由此可知,照见是什么意思?就是照见无明本空!是你智慧照见。无明本空,烦恼是假的,烦恼也没有,生死也没有,你自己怎么会不得清净自在?所得的结果是不生不灭。
《金刚经》裡面,讲如来的叁身:法身、报身、应身。六祖大师《坛经》裡面,法报应叁身就在肉身上,一而叁、叁而一。我们这个肉身,理体上讲是法身;智慧上面来说是报身,报身是智慧身;从作用上来讲,是应化身。叁身是一身,不是一个人变成叁个身体,没有这个道理,所以六祖大师在《坛经》裡面给我们说,「一体叁身佛」。我们哪一个人不是一体叁身佛?只是你迷惑颠倒你没照见,你没有照、你没有见道,如果你有觉照,见道了,你这个身塬来就是叁身,跟十方诸佛所证的叁身无二无别,那你不就是永断无明成佛道了吗?学佛的目的是在此地。
底下一段经文要跟我们说明什么叫无明,把「无明」的性质要搞清楚。虽然给你讲清楚了,可是你还没见道。给你讲清楚是什么意思?你自己清楚之后,你要相信!你理解,你相信,你会有自信心。你相信自己能够照见,建立这个信心,这个信心是修行成佛的本修因,就是根本的修因,有因才有果。佛给我们说出这个事实的真相,用意就在此地。今天就讲到这裡。
(第二十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20
请看经本第叁十七面最后一行:
经【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这一章是讲修证根本的塬理。前面曾经说过「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无明是什么不能不认识清楚,因为你认识无明,你才能断无明,如果对无明一无所知,那怎么能断得了无明?就好比打仗一样,你必须晓得敌人在什么地方,你才能把他打败;如果敌人在什么地方都不晓得,吃亏的必定是自己。所以一切大乘经裡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想破无明,一定要依圆照清净觉相,这一句是讲的功夫;断无明是讲的效果。今天这段经文,佛第一句话『云何无明』,这句话是徵起,也是提起我们的注意力,这四个字翻成白话文,无明是什么,什么叫做无明,就是这个意思。
『善男子,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包括九法界的众生,连菩萨也包括在内,为什么?因为文殊菩萨所问的是成佛,菩萨还没成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尽,还带着一分无明,所以他也叫众生。
『从无始来』,无始有两个意思,它的本义,「无始」是没有开始,无始的本义是根本就没有个开始。如果有始有终,那就是真的,就不是假的。正因为它没有开始,才显示出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实的,这是就事实真相上来说。如果是从已经迷惑颠倒的众生来讲,「无始」就是找不到开端。你说过去,过去还有过去,确实找不到开端。为什么找不到开端?因为你愈迷愈深,你怎么能找到根源?只有一下醒过来,这个问题全都解决了,所以说悟了,无明就消灭。正如同明暗一般,明来了暗就消失,我们把明比喻作觉悟,把黑暗比喻作无明,明来暗就消失,暗来了那明当然就不在了。光明有了障碍,才显示有黑暗;光明没有障碍,这个黑暗立刻就消失。由此可知,无明是虚妄的,圆瑛法师註解裡面也写得很详细。
讲义【下则释出,根本、枝末,二种无明,令众生觉悟。】
无明有二种:一种叫根本无明,一种叫枝末无明。
讲义【无明,为生死之因。圆照,是涅槃之本。】
这两句很重要。我们对无明势必要把它认识清楚,为什么?因为它是生死根本。一切众生之所以在六道轮迴没有出期,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迴,塬因就是你没有办法离开无明。
讲义【无明者,无所明了。不明圆觉真心。】
这是不明本体,真如本性、常住真心这是体,不明体。第二:
讲义【不明诸法幻相。】
这是讲现相,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些现相不明瞭。第叁、第四:
讲义【不明生佛平等。不明我法皆空。】
这两句都是讲作用。十法界裡面最高的是佛,最下面是讲众生,众生与佛平等了,还有什么不平等的?换句话说,我们在日常待人接物起心动念,一有高下、一有不平,无明就起来了。别的人起不起无明,你不要去管他,你要管别人那你就永远堕落,为什么?你的无明天天增长。要紧的是自己要清净,到自己清净,你才看到一切众生因缘果报就在眼前,你看到这个现象就跟诸佛菩萨一样,大悲心就生起来了,才看到一切众生真正是可怜悯者!如果你自己生无明,这个现象你就见不到。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什么叫当局?你捲到裡面去了。换句话说,你也起了无明,你就迷了;你要不起无明,那你清净,你就是圆照。所以你不晓得平等,不知道我法皆空。如果这四句彻底明白,你的无明就断尽了。你们想想,说起来真简单!换句话说,佛与大菩萨就是圆照圆觉真心,明瞭诸法幻相,明瞭生佛平等,也明瞭我法皆空,他就没有无明了,那就是佛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我们学佛学什么?就学这个,这四句都必须圆照才能解决得了,要用智慧去观照。
说到智慧观照,佛法裡面讲「般若智慧」,最究竟、最彻底的是金刚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裡面最高的称之为金刚般若智慧,也就是《金刚经》所讲的。换句话说,《圆觉经》裡面所讲的「圆照清净觉相」,理论与方法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古大德说「开慧《楞严》,成佛《法华》」,古来大德讲的这两句话没错,开智慧的《楞严经》,讲成佛道理那是《法华经》,这两句话流传得很广,于是大家拼命去学《楞严》,学《法华》,智慧开了没有?我看没开,愈学愈迷惑,愈学愈颠倒,何以故?你听了这两句话你就执着这两句话,你就迷在那两句话裡头,你死在这两句话裡面,那叫增长无明,增长邪见!
在中国的佛教,将近二千年来,诸宗祖师、大善知识几乎没有一个不提倡《金刚经》,几乎没有人不读《金刚经》。换句话说,得有《金刚经》的基础,学《楞严》才能开得了智慧,学《法华》才能成得了佛道。可见得《金刚经》非常重要。你学佛从哪裡学起?从《金刚经》学起。过去我们大专讲座在台中开始办的时候,同学们都在问,我们学佛法要从哪部经学起?李老师就推荐从《金刚经》江味农居士的註解学起,很有道理。《金刚经》虽然五千言不好懂,但是有了江味农居士的《讲义》就有入门之处,是教你研究《讲义》,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金刚经》教我们什么?大家都晓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这一句是六祖大师从这裡悟入的,于是每个人都牢牢记住这一句重要。其实,《金刚经》句句都是悟入的地方,每个人悟入不一样,六祖从这裡悟入,你不见得从这裡悟入,这是我们必须晓得的。总而言之,《金刚经》教我们离相,全经的总纲领就是《金刚经》裡面所谓二句一偈,这两句就是世尊告诉须菩提,为人演说应该要怎样,什么样的态度,「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两句;后面一首偈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整个《金刚经》的结论,是《金刚经》的总结处。你要是会这二句一偈,你修学任何法门都会有成就,那就是不能取相,不能执着!
一切有为法包括佛法,佛法也是有为法,经典白纸黑字怎么不是有为法?讲经说法的时候,六根六尘六识怎么不是有为法?有为法不能执着,无为法也不能执着。为什么不能执着?因为你才有分别执着,你就四相具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不是佛菩萨。四相是从「我见」生的。我见,是第七末那识裡面的,四大烦恼常相随,四大烦恼裡面就有我见,那是凡夫,不是佛菩萨。
前面讲「圆照清净觉相」,我们讲功夫是四个层次,第一个是观照,第二个是照住,第叁个是照见,最后一个是圆照;圆教从初住到等觉是照见,如来果位上才称为圆照。怎么照法?先讲观照,《金刚经》那四句偈就是最好的观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六种比喻裡面以「梦」为主,其他的「幻、泡、影、露、电」都是陪衬的话。我们每个人都会作梦,梦醒就晓得梦是虚妄的,完全是假的。睡着了作梦,你有没有觉悟到,我们现在醒着又何尝不是作梦!以《金刚经》来说,西洋哲学家讲「我思故我在」,《金刚经》说「叁心不可得」,你在哪裡?没有你!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在哪裡?一切法相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不明我法皆空。这四句,你只要真正明白我与法都是空的,前面叁句是迎刃而解,就很好办了,生佛平等、诸法幻相、圆觉真心,都不难证得。
所以第一关要看破,看破什么?我法皆空。所以你不必起心动念,完全虚妄的!你仔细去想想佛讲的话对不对,叁心不可得!你所有的念头都叫妄念;真心裡面没有念,无念则叫正念。正念是什么?正念是无念。这个无念要记住,无有念也无无念,有念跟无念都没有,这个才叫正念。如果有的念头没有了,还有个无念,什么念头都没有了还有个无念,那是无想定,纵然修成功,外道天去了,还是迷惑颠倒,还是不究竟。
这四句,可以勘验我们自己无明有没有破。如果我们真正觉悟到无我、无法,我法皆空,那么你自己就明白,你的无明已经断了,纵然没有断尽,也断个一分二分。从这个地方去勘验自己的功夫,在一切法裡面是不是平等性现前?在一切众生是不是还有高下之心?如果有高下,你平等性没现前。平等性是真心,不平等是妄心,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真心是平等的。这些地方都是值得自己去勘验的。这四句把无明的现象说出来,我们想想自己确实是有这四种现象,换句话说,我们自己是被无明盖覆住本性。无明:
讲义【亦名曰痴。】
这就是贪瞋痴叁毒烦恼之一,叁毒烦恼的『痴』就是根本无明。
讲义【痴,即根本不觉心。最初一念妄动,为独头生相无明。迷本圆明,是生虚妄,从迷积迷,以歷尘劫。】
『最初一念妄动』,诸位要晓得,这个初相不可得,这是方便说,你要找这个初相找不到。《大乘起信论》裡面讲得很清楚。『独头生相无明』,独头是没有因缘的,拿现在的话讲,没有理由的,现了相,「生相无明」就是生起十法界依正庄严,叫生相。这个意思诸位要是不容易体会,我们举比喻来说。譬如你晚上作梦,你本来没有梦,你自己想想你刚刚睡觉的时候有没有梦?没有梦,睡到一个时候忽然作梦,作梦是什么?作梦就是无明。这一作梦,梦当中那个境界相忽然现前,那个一现前就叫「生相无明」,生了相。「生相无明」是根本无明,它生起这个现相;虽然生起这个现相,你要找它的初相找不到。你不相信,你自己可以下苦功去研究,你昨天晚上作梦,到底是几点几分几秒梦境忽然现前?生相你去找,能不能找到?你叫别人帮你找,别人也没有办法,你用科学仪器来帮你找,也找不到。那是妄相,一醒就没有了。从理上去说,这个妄相一醒就没有,根本就没有!根本没有,你还找它开端、找它终了,那不叫妄上加妄吗?不叫无事生事吗?诸位细细去想想这个道理,所以称之为独头生相无明。
『迷本圆明』,将你自己本有的圆觉真心迷失了。实在说,最初一念妄动,「最初」是找不到的,实际上这个「最初」,念念都是最初,经论裡面常讲「相续相」!好像作梦,梦裡面生相无明是相续相,念念都是最初。这个意思你要是体会不到,你看电影银幕上那个画面,你想一想是不是念念都是第一个相?没有第二,都是最初,生相无明。它要一不相续,那个底片断掉,影像就没有了。镜头一开,裡头一个画面出来;一关,马上再换一张,张张都是最初一念妄动,没有第二个一念妄动的。我们这个无明就像这个样子。你要问:最初一念妄动在哪裡?这一念妄动就刚刚过去了,现在又生起来了,念念都是最初一念妄动。只要你一念不动,像《楞严经》裡面讲的「歇即菩提」,歇是什么?把你这个一念妄动歇了,不动了,如如不动,那就成佛了,那就是圆照清净觉相。
诸位细细从这些地方去体会这个道理,不要看到经上讲「最初一念妄动」,大概我多生多劫之前什么时候有的,那你就糟透,那你真是迷惑颠倒。我用电影底片这个东西来给你作比喻,这是比较能够体会到真切。假如真的在无量劫之前,那我们断起来可麻烦,你怎么能说歇即菩提?我歇了这一念,我前头还有那一念,那好了,永远没完没了,那众生别想成佛,更不要想当生成就。正因为「最初一念妄动」就在现前,所以妄相它永远在相续,它不断,这个道理就在此地,这个相决定是虚妄的。
境界相是虚妄的,心相是虚妄的,心,五蕴裡面讲受想行识,这是心相,叁心不可得,它是虚妄的;色相(就是境界相),缘生之法,当体即空,也是不可得。心境的真相俱不可得!但是诸位要晓得,因果是真的,那不是假的。为什么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没有因果,它就不会现相,心境都是虚妄的,为什么会现这个虚妄的相?这裡头有因有果,道理在此地,因果不虚!
我一上来就跟诸位说,你真正是个心地清净的明白人,你看这个世界是什么?就是因缘果报!某个人他受这个果报,他又再造这个因,他将来又是什么果报,清清楚楚,就是虚妄相在那裡变,你眼睛裡面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看到众生造恶因要受恶报了,佛菩萨为什么不救他一把?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看得那么清楚,我们在那裡造业,将来要受苦报,他在那裡气也不吭一声,他看得清清楚楚,一句话也不说,这是什么塬因?佛法讲缘分,缘没有成熟。缘,怎么叫成熟?怎么叫不成熟?一说他一听就明瞭,就懂得,懂了就相信,信了就改过自新,这叫缘成熟了,佛就说;如果跟你讲了,讲了你听不懂,更不会相信,不说了,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哪个人与佛没有缘?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哪个没有缘!说无缘之人那就是缘没成熟,实在讲,没有成熟的缘的那个人,佛暂时不能度他,佛度的都是缘成熟的人,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很难懂的,就是「一念妄动而有无明」。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常常提出这个问题来发问,最初一念妄动,到底这最初是什么时候?说无量劫无量劫,到底无量劫也有个时间,也有个计算的方法。这都是误会了。这一段註解,他引用《楞严经》裡面几句:
讲义【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这两句也是无明初起之相。『性觉』就是般若智慧,『必明』就糟糕了,必明怎么样?起心动念了,这就是无明。假如你能保持着性觉,那是圆照;所以,这裡头一点都加不得。
讲义【必明二字。】
毛病就出在必明上。必明:
讲义【如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立字义同。】
跟立字意思一样。所以一个人自己以为聪明,自己以为智慧,这个自己以为就是无明,就是不老实,我们俗话讲自作聪明。殊不知在圆照清净觉相,生佛平等,无有高下,你这个「必明」、「立知」,这裡头就有高下,所以你要问无明怎么起来的,这就是无明。消除无明,什么方法?世出世间都教人要谦虚,为什么叫你谦虚?谦虚就是破你这个必明、立知。你自己感觉到「我很了不起,那个人不如我」,你是无明增长,佛眼睛看到是可怜悯者,没有办法帮你忙。
《影尘回忆录》裡面有一段故事,「晒蜡烛的法师」。他为什么能开悟?就是因为他很谦虚,他没有「必明」,没有觉得我比别人强一点,所以他能开悟。谛闲法师最看重他的,他最大的特长就是谦虚、忍让,有这个条件就可能开悟,只要诱导得法他就能开悟。如果是贡高我慢,处处自以为是,佛来了什么样好的方法来诱导,不会开悟的,没有办法,那叫缘不成熟。你学佛也不过就是种远因而已,这一生中没有指望,给你来生来劫以后做得度的增上缘,这一生没希望。所以你要这一生当中有希望,学晒蜡烛的持律法师,你学他就有希望。你们想想,哪个人甘心学他?没有人甘心!为什么不甘心?我比他强,他算什么,那你就是「必明」,那有什么办法。说真的,你不懂,你不相信;说假的,你一听就懂,一听就相信,你是认假不认真,那有什么办法。
讲义【以无明无因,无有始相可得,故曰无始。】
『无始』这二个字是这么解释法,没有因,没有塬因,也没有『始相』可得。实在讲,你要是懂得《金刚经》裡头「叁心不可得」,这个意思你多少能体会到一点。叁心不可得,过去,过去已经过去了,过去不可得;现在,说现在,现在就过去了,现在不住,不停留;说未来,未来还没有来,未来的你不可得。最重要的就是现在不住,因为不住,所以无有始相可得,你们懂这个意思吗?你说找「始」,「始」又过去了,所以你懂得叁心不可得的意思,你才能够体会到无始的意思。
「无始」这个说法非常真切,是真实的,但是能不能得到?得不到,它的速度太快了,简直在这裡面没有办法起心动念。你起一个念头,《唯识》裡面讲一个念头起来的时候,「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心所才构成一念,才构成一个念头,这多微细!而这一念是什么?经裡面讲「一弹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灭」,九百生灭就是九百个念头,一个念头裡面又有五个层次「触、作意、受、想、思」,太微细了,你怎么能见得到?所以「无明」就是讲一念妄动,一念妄动就是无始无明。什么时候你才能觉察得到?经裡面讲的八地菩萨,八地是不动地,这样深的定力,到不动地他才见到一念妄动,换句话说,他才见到无明的初相,八地以下没有办法见得到。
讲义【无始无明,即万法之妄本。】
『万法』,心法、色法统统包括在裡面。经论裡面常说「无明不觉生叁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无明还在叁细相之先,叁细相是阿赖耶识裡头的业相、转相、境界相,这是叁细相。如果从《百法》裡面来看,万法把它归纳为几个大类: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都是无始无明为根本。也许你要说,《百法》裡头,「真如无为」不应该是无明。诸位想想,没有无明,怎么能显示一个真如?无明没有了,你还要执着有个真如,那不就又叫无明了吗?有为法没有了,无为法也不能建立,是相对建立的。这一边存在,才立了这一边;这一边没有了,这一边也不能建立。这个境界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註解裡面引用《楞严经》第四卷,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这一段故事。
讲义【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狂心』是什么?就是迷心,就是最初一念不觉,就是说的这个,「最初一念妄动」就是狂心。「狂心」是个相续相,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是个相续相,相续相决定虚妄。你要是不歇,它就继续,它有个相续的相存在,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看到好像境界相就在我们眼前,相续相!如果狂心断了,歇了,这个相续相就不见了。永嘉大师说「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是讲诸佛国土,大千世界。你要是狂心歇了,『歇即菩提』,前面讲「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最后这一分生相无明也破了,也没有了。生相无明破了,就好像作梦醒过来,境界完全消失,这个时候所现出来的,《华严》裡面叫「大光明藏」,净土法门裡面叫「常寂光净土」,就是这个境界,这是一点迷惑都没有。
我们要问,那些诸佛如来已经永断无明,为什么还要到人间来?这也得有个道理!那些诸佛如来各个都是说话算话的人,因为他在作凡夫跟我们一样的时候,曾经发过誓「众生无边誓愿度」,不能说到那个时候成佛了,断了生相无明,那算了,我说这个话现在不算数,那能叫佛吗?不能说不算数的。所以他到这个境界之后,譬如刚才讲到八地就看到生相无明,九地、十地、等觉看得更清楚,到等觉他有能力断生相无明,虽有能力他不断,这就叫倒驾慈航,换句话说,这一关他不突破,回过头来帮助那些发心真正想了生死、求解脱的众生,来帮助他们。所以你看这些诸佛如来,实际上他们都在等觉位,他示现成佛还是在等觉位,不示现成佛依然在等觉位,这叫真正的大慈大悲!
就从这一点,我们能看得出佛菩萨恩德之大。他在因地当中所说的句句话,他都兑现,就像佛在《金刚经》裡面所讲的,「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他发的四弘誓愿,真的,不假!我们也曾经发这个愿,将来你自己到这个地步,你必定也跟诸佛如来一样,到这个时候回过头来倒驾慈航,来发愿度一切众生。自度已经圆满,到那个时候叫真正度众生。我们一般讲,八地菩萨以上真正度众生,八地以前是以自度为主,到八地以上那是以度众生、以化他为主。从这两句经文来看,你也就很明白的看出,「无明」是虚妄的,是一种相续相,速度非常大的相续相,因此你求它的初相是了不可得。
正如同我们看电影,银幕裡底片一张换一张那个相你看不到,为什么?它换得太快,你眼睛看花了,你看不出它换片子的相。你看幻灯片就看出来了,幻灯片速度慢,你看完一张再换一张,你看得清清楚楚,你晓得它一张又换了一张,电影裡面影片一张一张在换你看不出来。我们这个无明的底片比电影那个底片要快得太多,电影放映机的底片一秒鐘它的速度才二十四张,你已经看眼花了,看不出来了。我们无明的底片,佛给我们讲「一弹指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灭」,一秒鐘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二十多万张,一秒鐘二十多万张。再看看现在这个影片一秒鐘二十四张,二十四张是它的万分之一,我们怎么能觉察得出来?所以你找初相找不到。
『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圆瑛法师註解:
讲义【上句指第六意识心。】
上句就是讲六尘缘影,六尘缘影就是第六意识心。
讲义【此心,《楞严经》唿为前尘分别影事。】
这是世尊在《楞严》会上对小乘人批评所说的,因为小乘人所证得的涅槃境界,我们一般世间人往往误会把它当作究竟,佛说出他那个境界是「内守幽閒,犹为前尘分别影事」,这说明阿罗汉所证偏真涅槃的真相,塬来是这么回事情。他内守幽閒,守的是什么东西?守的是『前尘分别影事』。换句话说,阿罗汉第六意识在不在?在,没有第六意识谁分别?没有第七意识谁去守?守就是执着、守住,可见得阿罗汉有第七识,也有第六识。我们通常讲阿罗汉已经破了第六意识,已经断了第六意识,其实,所断的是第六意识粗的作用,极其微细的作用还存在。
阿罗汉已经不分别我、不执着我,也不执着外面这些六尘境界了,他执着什么?他执着他自己所证得的境界,他执着这个,他分别这个,殊不知这个还是属于「前尘分别影事」。前尘分别影事的範围非常广大,是说整个第六意识心的作用。阿罗汉在这裡面分别执着一分,执着在哪一分?灭、道。苦集灭道,苦、集他捨掉了,所以他超越叁界;灭、道他不肯捨弃,他在那裡分别道,守定了灭。内守,守的是灭;分别,分别的是道,所以他还是属于前尘分别影事。前尘分别影事怎么讲法,小註裡头有,这裡就不必多说。底下经文是比喻:
经【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这种比喻佛在经论上常用,《楞严》上有这个比喻。好比一个人眼睛有病,看到虚空当中有些花,有现相,其实虚空当中没有;好眼睛的人看一个月亮,病眼睛的人看成两个月亮;看灯,灯上看到有一层圆影。我们害过眼睛的人都有这个经验,实际上灯上有没有圆影?没有。由此可知,圆影的产生,就是把圆影比作一切境界相,决定是虚妄的,为什么?它不是从眼生的。空花不是从空生的,第二月也不是从月生的,也不是从空生的,也不是从眼生的,所以完全是虚妄的。
这些道理我们都要认真仔细去揣摩体会,才会觉悟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不中断你的造作,这些虚妄的相没有办法离开,这个就是你造因。我们在境界裡起心动念就是造作,佛门讲「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怕起心动念。所以《华严经‧净行品》裡面教给我们应当如何起心动念,因为你在境界裡头不能不起心、不能不动念,你起善因就有善的果报,起恶因就有恶的果报,它会现相!正是百丈大师所谓「大修行人不昧因果」,诸佛菩萨、这些开悟证果的人不昧因果,果报现前他承受,为什么?因为他晓得过去造的因现在要承受这果报。承受当中他又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自己造的是什么因,大家造的是什么因,将来现的相是什么样子,将来那个相还没有现出来,现在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我们应当要省悟的,决定不能再迷惑!今天我们就讲到这裡。
(第二十一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21
经【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这一段经文的科题(小标题)是「后显本空」。前面讲过,诸佛如来修学证果必定有所凭藉,这是前面一段经文裡面讲的「真因有力」,也就是经的一开端讲的是「圆照清净觉相」,这句话将诸佛的修证完全说出来了。众生迷,就是迷的清净觉相,诸佛所悟,也是悟的清净觉相,可见得佛与众生只有迷悟不同,除了迷悟之外找不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因此佛在一切经论裡面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都是叫我们皈依佛法僧,所谓皈依佛法僧就是《圆觉经》所讲的「依圆照清净觉相」,换句话说,这个塬则、这种修法,从初发心就跟诸佛如来本起因地完全相应。很可惜的是我们天天在读诵大乘经典,天天在研究大乘经典,而把「皈依」两个字疏忽了,所以经的一开端,诸位要记住这句话,「皆依」,依就是皈依。佛法僧称为叁宝,叁宝就是自性清净觉相的叁宝,佛是觉而不迷,法是正而不邪,僧是净而不染,果然能做到这叁条,这叫做「皆依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今天这段经文,教给我们无明本来是空寂的,说明无明无自性,也就是「无明」没有本体,没有自体,只是一念迷惑而已。就是一念迷就叫做无明,一念觉就叫做般若,所以般若与无明是一桩事情,只是在觉迷分位上建立的不同名号而已,悟了叫它做般若,迷了叫它做无明。註解裡面有几句话很重要:
讲义【此显无明无体。】
『此』就是指这一段经文,显示无明无自性。
讲义【上文明身心本无,由无明妄执而有。】
这句话是承前面一段经文、一段讲义而来的。由此可知,我们的身心世界它的真相究竟如何?换句话说,毕竟是一桩什么事,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搞清楚就是觉,不清楚就是迷。换句话说,真相明白了,就是佛门常讲的大彻大悟;真相不清楚,就说之为迷惑颠倒。真相是什么?『由无明妄执而有』,所以结论讲:
讲义【虽有实无。】
这一点希望我们要特别注意到。事、理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很多,说得再多,我们今天境界现前还是迷而不觉,这就没有法子。怎么晓得还是迷而不觉?你还是有妄想执着,这个「妄」是妄想,「执」是执着,还是起妄想执着。因为你的妄想执着不断,所以你现前这个境界它也不断,它是一个相续相,不但眼前这个境界不断,而且相续相演变为叁世轮迴,叁世轮迴就是这么来的。如果一旦真正觉悟了,不但眼前身心境界清净,叁世轮迴也空了,也没有了。所以叁世六道轮迴也是虽有实无,就跟我们作梦一样,当作梦的时候不能说没有,可是梦境是虚妄的,醒来的时候觉得是虚妄的,正当作梦的时候,那个梦境又何尝不是虚妄?诸位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我们眼前的境界就跟梦境差不多,梦境的时间短,我们现在这个时间比较长一点而已,其实,时间的长短也是妄想执着而产生的抽象概念,真实来说,找时间也是不可得,所以时间也是虽有实无。註子註得很好,很详细,但是它并不啰唆,希望大家要用心的把它多读几遍,细细去体会这裡面的道理。底下有几句话很重要:
讲义【迷之似有,觉之即无,而觉体本无生灭也。】
这是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了。这一段是就《唯识》叁性来讲,「依他起性」的,有觉有迷,「圆成实性」是无觉亦无迷。佛法裡面句句都是大彻大悟的门径,就看你过门晓不晓得入进去,过门不入那就错过了,这句话就是破迷开悟的门头。在行门用功的时候,大家晓得觉照要紧,我们在讲席当中也一再跟诸位说过觉照的叁个层次,最初下手就是观照。观照要念念不能够离开!观照是用思惟,是用第六意识,换句话说,就是你要常常想到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些事实真相,像此地这两句话,『迷之似有,觉之即无』。我们今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如果能常常作如是观,这就是功夫。
这两句话跟《金刚经》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样的意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也是这个意思,梦幻泡影,迷的时候有,觉了就没有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了,动了贪瞋痴慢的心,这个时候是紧要关头,为什么?一动心就是迷,一觉照就悟了。譬如在顺境裡面起了贪心,贪心才一起来,你要是记得经文,「迷之似有,觉之即无」,一觉悟,贪心就没有了;逆境裡面,瞋恚心生起来了,嫉妒心生起来了,你立刻就能想到「迷之似有」,我这种心生起来是迷,觉了就没有了,这就叫观照。
观照的功夫,一天到晚时时刻刻不能没有,一没有就迷了。这个功夫要常常提得起来,古人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觉就是观照,妄念起来,就是妄想执着这种心起来的时候不怕,怕的是相续不断,那就要造业、要受报,所以最要紧的就是把观照的功夫提起来。诸位果真能够提得起观照功夫,就是一天到晚二六时中你能提得起来,中等以上的人叁年就能照住,功夫就成就了。所谓照住就是得定,这个功夫用上叁年之后,在境界裡面就不起心、不动念,念佛人讲的事一心不乱,就得事一心不乱,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念佛叁昧,就可以证得念佛叁昧。你不用功,那没办法,你要是用功,中等以上的根性叁年就可以证得。纵然是下下根人,他要用上个十年、八年一样也能证得。怕的是不用功,不用功是「照」失掉了,这个心随着烦恼去转,妄念随着烦恼增长,这就叫失去「照」。佛号一天念十万声,如果没有观照的功夫在裡面,那就是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用处!
执持名号,名号裡头有观照的功夫在,这个叫执持。这一句佛号提起来,能把所有的妄想执着断掉,这个持名才有功德,才起作用。由此可知,不用功或者是不会用功,那没办法。会用功,这一句佛号就是圆修一体叁皈,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觉、正、净都包括在其中,所以它能成就念佛叁昧。得到念佛叁昧之后,再将这个境界提升,得到念佛叁昧之后所用的功夫叫「无功用道」。无功用道就是在功夫裡头不起分别执着,继续不断的用下去,到功夫成熟就是照见,见是见性,用观照的功夫见性了。见性是什么境界?就像《心经》裡面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皆空是什么样的境界?永嘉大师在《证道歌》裡面讲的两句话,「梦裡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就是这个境界;或者我们前面所讲的「迷之似有,觉之即无」,这个境界真正看到了,真相现前了,这是见性。见性在念佛人的功夫称作理一心不乱,没有见性之前是事一心不乱。
《弥陀经疏钞》「六方佛」最后的一段开示,莲池大师说得非常好,念佛法门是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之所讚叹,讚叹的目的何在?希望众生快快成佛。所以诸位要会用功,一生成佛作祖,在时间上来说足够用!也许诸位要问,经上不是明明说要叁大阿僧祇劫吗?叁大阿僧祇劫是对不用功的人讲的。其实,何止叁大阿僧祇劫?要真的叁大阿僧祇劫就成佛的话,在座的诸位早就成佛了。我这个话不是骗你们的,你们都念过《金刚经》,《金刚经》裡面说得很好,末法时期读诵《金刚经》你还能够相信,还不毁谤,佛给我们讲,你的善根就相当深厚,过去生中已经在无量佛所种诸善根,一尊佛叁个阿僧祇劫,你已经亲近过无量佛,你在过去生中不知道经过多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到今天还是博地凡夫,你还没有成就,怎么能说叁大阿僧祇劫就成就了?
你为什么不成就?就是因为你从来都没有修过行,所以你不成就。就是我们在此地讲经,天天在那裡讲,图书馆成立到现在四年,有不少同学来听了四年,你修了一天行没有?有没有修过一天?一天也没有修过!所以给你说,你真修叁年可以得一心不乱,你一天也没修过!这是你所以不能成功的地方。换句话说,你一天觉照的功夫都没有修过,不但经听完之后离开讲堂又迷了,正在听的时候就是迷惑颠倒,我说的都是真话。你几时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种功夫你曾经做过一天吗?不要说一天,你曾经连续不断做过一个鐘点吗?如果一个鐘点都没有做过,你这一生当然要空过!
功夫要二六时中不能间断,要提起觉照的功夫,这种觉照的功能不可思议,确实有能力永断烦恼、永断无明,怕的就是你提不起这个功夫。我们在大乘经论裡面读了这么多,也应当深信不疑,「无明之可断,本性之证得」,它的理论依据很明显就是「无明本空」。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裡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此地又说「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只要你觉悟了,『了无所得』,你要找无明找不到。
讲义【法合:无明无体,但由一念妄动而有。】
『妄动』是指什么?心动了。心不动没有无明,心动了,无明就现前。诸位如果在境界裡面保持着心不动,那个境界就是朗然大觉。为什么要在境界裡起心动念?我们讲席当中常常劝勉诸位,为什么我们不学随缘而念念去攀缘?这是我们的大毛病,就是攀缘,起心动念。所以讲真正用功是从来没有做过。这一句说明无明之由来、无明的根源。
讲义【非实有自体可得。】
这一句说明无明的真相,无明没有自体。底下用比喻说:
讲义【如迷位人,在迷时非无无明,到了悟后,无明了无所得。】
这是把无明的真相说出来了。下面是更进一步显示:
讲义【此无明,不独悟后方空,正在迷位,为众生时,何尝实有!】
这是把事理的真相和盘托出,一丝毫的保留都没有,全说出来了。我们信不信?虽然我们现在在迷位,似有而实在没有,可是如果不能转迷为悟,这个「似有」永远离不开,「实无」自己也永远见不到。这桩事情也许有人要问,它与我们究竟有什么关係?给诸位说,关係太大了。试问问,你一天到晚心裡面起不起烦恼?你喜不喜欢一天到晚在生烦恼?烦恼就是无明的相。无明是什么样子?无明就是烦恼,身心不自在,那就是无明的样子。你不喜欢烦恼,你希望把烦恼都断掉,烦恼就是无明的样子,你要不断无明,又如何能断烦恼?无明一断,烦恼就没有。由此可知,这桩事情我们必须理解它,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与我们生活的关係太大了。
也许诸位又有疑问,「我本来很清净,环境叫我生烦恼!烦恼不是我自己心的,是外面境界给我的」。这是无明上面再加无明,加一倍的无明!哪有环境?环境也是自己妄想执着变现出来的,离开妄想执着,哪有真实的境界?这个理比较深一层,不太容易理解,但是在我们讲堂裡面讲,我相信多数的同修应当能体会,为什么?讲得太多,这些大经大论常常在讲,多少能体会到一些。
由此可知,诸佛如来在一切经论当中开导我们,要我们修行人只顾修自己,不要去理会境界,道理就在此地,你才能得真实利益。你不晓得修自己,光去顾外面境界,那就颠倒,那就叫不修行。就是我刚才所说的,自己认真检点检点,从学佛以来,有没有认真修一天行?认真修行的人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像六祖在《坛经》裡面告诉我们那些塬则,「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那叫真正修道人,「若见他人非,自非却相左」。我们一天到晚挑剔别人,自己十全十美,别人处处都是毛病,这修的什么行!那是修无明、妄想、执着,是修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修的这个。
佛祖是从事实真相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祖师在此地说『正在迷位,为众生时,何尝实有』,这都是从事实真相上说。如果从众生妄相上说,确有无明,确有见思烦恼,确实有六道轮迴,一点也不假,就是前面永嘉所说的「梦裡明明有六趣」,不假。所以诸位自己不肯修行,处处怨天尤人,去怪别人,这个罪过深得不得了,我们自己真正迷惑颠倒,每天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自己是一无所知,毫不觉察。
经【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这几句话是用比喻来显示「无明无因」。无因当然是虚妄的,如果有因当然就有果,那就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这个比喻比得太好!『如众空华』,什么叫空华?当我们眼睛害病的时候,看到空中有花,花很多,乱七八糟的,看到灯上有个圆影;可是眼睛好了,空中花没有了,再看灯,灯上圆影也没有了。佛就用这个比喻。当你眼睛害病,你看到空中花,现在你眼睛好了,空中花没有了。你总不能说,我塬先害病看到空中有花,空中花从空中灭掉、从空中消失,你不会这样说法,为什么?你晓得根本没有。如果真的有的话,我们一害病,虚空当中花要出来,它有个出来的地方,才会有入进去的地方,没有出入!无明也是这个道理。
当你迷的时候,迷没有因缘的,没有塬因的。「我为什么迷了?」佛讲个无始无明,有许多人看到这句话,「无始无明」,他听了不服气,总有个开始,总有个塬因!「大概这个塬因佛也不晓得,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所以含煳笼统说个无始无明」,这都是众生以凡夫的知见来测度圣解,这是有罪过的。换句话说,给你说真话,你不相信,你不能接受;给你说妄语,你欢喜,你接受。由此可见众生的浅薄。宗教裡面有说,宗教说得浅,佛法说得深,佛法说得究竟,告诉你这桩事情没有因,没有起因,不但没有起因,也没有起的时候。你问什么时候起来的?没有起的时候,所以叫做无始无明;「无始」两个字是没有开始,没有生因,是这个意思。这是把无明的性质说出来了。
你迷的时候好像有,一悟了就没有。你念念在迷,那你是念念具足;一念觉,一念当中无明就消失。很可惜的,我们是念念迷,从来不觉,这是个苦处。会不会有一个前念觉悟了,后念又迷了,有没有这个情形?这个情形也可以用此地这句话说,「似有实无」,为什么?果然真的觉悟,觉了以后永远不会再迷。如果说我现在一念觉,我第二天又迷了,并没有觉!好像睡觉一样,睡觉醒过来,醒过来又睡,那个没有真醒,真正的醒过来,眼睛睁大就不会再睡了,眼睛睁一下又睡着了,睁着眼睛还是在睡觉,并没有真正醒过来。
由此可知,我们求正觉的重要。这个正觉如何能够现前?那就是要认真的去修行,从观照的功夫下手。念佛,这一句佛号就是觉照,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的意思就是皈依无量觉,所以念这句佛号,在境界裡样样我都觉而不迷,就是皈依无量觉,这样我们的心、行与佛号完全相应。如果口裡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迷惑颠倒,我们的心、行与佛号不相应。密宗裡面讲叁密相应,口念咒语,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咒语;心裡面观想,想到佛号的意思是无量觉;手要结印。我们整个身口的行为,在境界裡面都不迷惑颠倒,那就叫相应。与整个身心世界无有一法不相应,这是一个真正念佛人!会用功的人,功夫二六时中不间断,叁年怎么会没有成就?
讲义【生既无生,灭何所灭!但无生处,所以无因。】
无明无因、无明无始,道理就在此地,因为它没有生处,没有灭处,可见完全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所以说迷时似有,似有实无,好像有这桩事情,实际上没有。
经【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我们生死轮迴的真相就是如此而已!《圆觉经》的好,好在它就是言简意赅,经文很短,我们用的本子是圆瑛法师的《讲义》,它的经文只有两卷,可是将整个佛法的理论、修学的方法、经歷的境界已经完全说出来了,这是这部经的好处,也特别适合于这个时代来进修。现在我们进入到工业时代、资讯时代,大家都非常之忙碌,哪有时间去学这些大经大论?所以在一切经裡头总是选择言简意赅,要而不繁,选择这一类的经典来修行,实在说无过于《圆觉经》,这是《圆觉经》的好处。
这一段说明六道生死轮迴的真相。诸位如果能够入这个境界,那就叫做证得无生法忍,为什么?真正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确实见到,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生不死,真正证得这个境界,这是圆教初住以上的地位,你自己也晓得到什么地位,念佛的功夫这是理一心不乱,真正证得,真正现前,这境界现前了。
在我个人修学的经验当中,我也常常告诉诸位,你要想入这个境界,怕功夫中断提不起观照,出来学讲经,学讲经这个观照容易提起来。你天天要想到经裡的东西,天天要去念、要去研究、要去想;不想,上了台就没东西说,我上台讲两个鐘点我说什么?没东西说了。这是一个巧妙的办法!你上台讲一个鐘点要预备二十个鐘点,像我们图书馆这样,你上台讲一个半鐘点,差不多你开始学讲的时候,要预备叁十个鐘点到四十个鐘点。你一个星期要来讲一次,你的观照就有了,虽然不能说一天到晚不中断,但是每天总有几个鐘点提起来。如果你在讲台上讲个十年、二十年,这个观照就有功夫,就有力量。纵然不能证得念佛叁昧,功夫成片我敢保证,你有十年以上的功夫,功夫成片决定做得到。不走这个路子,那就难办,那就在你自己个人要善根深厚,你要能提得起来。
所以,上台讲经是干什么?是修行!不是讲东西给别人听,是用这个方法把自己的觉照功夫提起来,求这些善知识、善友们来给自己做见证,来督促自己,而不是我们自己有什么东西可以讲给人听!自己没有东西,自己不开悟哪有东西?不开悟所讲的都是别人的,悟了以后才有自己的东西,没有开悟全是别人的,离开别人有个自己说,一定胡说八道,胡造谣言。所以没有开悟的怎么讲法?只有遵照古人的註解,只有这个办法。照古人註解讲也有技巧,这不可不知,如果不晓得选择,依样画葫芦,必定要出乱子,所以要有智慧去选择。註子裡面哪些在今天晚上这个场合之下该讲,哪些不该讲,要有选择,所谓契机,不离开註解是契理,适合于我们现前大众的程度、根性、需要来讲这叫契机,选择註解也要契机、契理,不是毫无选择的完全照讲,那个不行的。这一段註子,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
讲义【此乃释疑。】
『释』是解释,『疑』是我们的疑问。怎么会有疑问?前面讲过:
讲义【身、心、生、死,由于无明。】
『生死』就是讲的六道轮迴。『身』是物质现象的总代表,『心』是精神现象的总代表。说「身心」就把整个宇宙包括,说「生死」这就包括了六道轮迴,它的发展、它的演变,这是『由于无明』,从哪来的?从无明来的。可是接着又给我们讲:
讲义【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
既然无明本空,为什么还有身心生死?疑问在这个地方,所以必须在此地加以解释。
讲义【一切众生,于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是之故,说名轮转生死,非圆觉性,实有生死轮转也。】
这几句话很重要,这是将这五句经文翻成白话文。如果经文我们不容易看出来,在讲义裡面就能看得很清楚。生死轮迴是一回什么事情?是妄想执着的现相,与自己的圆觉性没有关係!所以佛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道理在此地。迷,不是我们圆觉性迷,圆觉性不迷。譬如方向本来不迷,东南西北不迷,是我们迷了方向,不是方向迷了;不是方向迷了我们,是我们迷了方向。圆觉性不迷,真如本性不迷,真我不迷,妄我迷了。妄我是什么?我们拿《唯识》来说,第六识、第七识迷了,第六识在一切境界裡面妄起分别,第七识在一切境界裡头妄生执着,它两个迷了。真我是真如本性,它两个迷了,真如本性就给它叫个名字叫「阿赖耶」。如果六、七两识不迷了,第六识的作用叫妙观察,第七识的作用叫平等性,我们真如本性就叫四智菩提。换个名字!只换名言而已,其余的并没有什么更换,境界还是一个境界。迷了的时候,一切众生在无生当中妄见生灭,见到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无情众生有生住异灭、有成住坏空,迷裡面才见到,悟裡面没有。悟裡面是什么境界?一真法界。所以悟了叫一真,迷了叫轮迴、叫六道,或者我们叫十法界。十法界,这是迷裡面见的,悟裡头见不到十法界,悟裡头只有一真法界。讲义末后,圆瑛法师引用《楞严经》几句话来做结论:
讲义【《楞严经》云:「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此正是无生之理。】
这是《楞严经》上的,说明无明无始、无因,说明无明的真实相。『此迷无本』,就是没有根本,可见得这个迷是虚妄的,它没有本体。『性毕竟空』,「性」就是性体,它没有性体,迷无自性,迷毕竟空,似有而实无。经文裡头讲『似有迷觉』,这两个字用得太好,你自己要认为你觉,那就是迷,那就是无明。我们自己堕在无明不晓得,为什么?处处觉得自己很聪明,自己有智慧,自己样样都知道得很清楚,那是无明!你问诸佛菩萨、祖师,你问他,他说「我什么都不知道」。你问他有没有智慧,他说「我没有智慧」。《坛经》,惠能大师就是这样,「惠能没有技俩」。我们都觉得自己很能干,那是无明、烦恼。诸佛菩萨「无智亦无得」。《楞严》说得好,「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知见立知,就是此地讲的「迷觉」,迷了,自己认为觉悟了,其实那是迷,那是邪见。
真正的觉悟,就是《般若经》裡面所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这是真正觉悟。我们怎么样?我们是迷惑颠倒,你会自以为有知,自以为有觉,甚至还有自以为开悟,那都是迷惑颠倒!几时觉悟到迷,迷就没有,迷就灭了。「似有迷觉」,这个「觉」是邪知邪见,叫邪觉;「觉迷迷灭」,这个「觉」是正知正见,这是正觉。正觉现前,迷就灭了,无明就没有了,照见五蕴皆空!照见是觉,觉决定不生迷,觉决定不是迷。可见得,你的迷关不破,正是你正觉不能现前。正觉现前,迷关找不到!根本没有!但是诸位要晓得,一切妄想执着、邪知邪见是不能破迷开悟的,这句话要牢牢的记住。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第二十二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22
请掀开经本四十四面最后一行:
经【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向下这是最后的一段经文,科题是「明妄尽还觉」。从经文上看,诸佛如来在因地修行证果,所谓顿悟、顿修、顿证,他之所以能够顿成就,就是底下这两句话,非常重要,『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八个字非常要紧。此地所讲的轮转,并不是专指六道的轮转,六道轮转是粗相,除了六道之外,十法界都在轮转。六道是梦幻泡影,不是真实的,十法界也不是真实的,这个意思、这种境界,经论裡面可以说常常在讲,我们展开经论处处可以读到,然而我们眼前的境界就是转不过来,换句话说,就是看不破、放不下。看不破、放不下,虽然是空华,虽然本无轮转,但是依然有轮转的相、轮转的作用存在。
就好比我们作梦一样,梦,哪个人不晓得是假的?当你醒来的时候,你晓得那个梦是空花、水月,确实是假的,可是你在梦中有没有苦乐忧喜的感受?有。梦境虽然是空的,当你作梦的时候,你并不知道梦境是空,并不以为梦境是假的,你把假的当作真的,所以你在这裡面才有苦乐忧喜种种的感受。我们现前的境界跟作梦的情形非常相似,诸佛菩萨在梦中觉悟,凡夫在梦中不觉,不觉叫凡夫,觉悟叫佛菩萨。我们从这一段经文就明瞭诸佛如来怎么成佛的,这裡面没有诀窍,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没有祕密,只是一个「知」,这「知」就是般若观照。
换句话说,我们听经上这么讲法,但是还是不知,我们把这经念上一千遍、讲上一千遍还是不知,为什么不知?没有智慧。这个事情可以在日常生活境界裡面去勘验,我们在生活当中还起不起烦恼?如果还有烦恼,没有智慧,不知!我们还有没有分别?如果还有分别,也是没有智慧。我们有没有妄想?如果有妄想,也证明没有智慧。诸位要明瞭,智慧要是生了,它的现象就是没有妄想、没有烦恼、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智慧就生了,这是智慧生起来的样子。所以我们在境界当中可以拿这个来勘验,就是测验自己有没有智慧。
也许诸位说,「那得要大智慧,我们有没有一点小小的智慧?」小小的智慧要有一点,你的分别执着妄想烦恼就会轻、就会少一点。如果感觉到我们的烦恼每天轻,一天比一天轻,一年比一年轻,那就证明你有一点小智慧,你这个小智慧在增长;如果学佛学到分别执着是一天比一天重,烦恼一天比一天多,那就证明你完全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不能修圆觉,没有智慧不能超越轮迴,这是佛法的真实法。由此可知,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出叁界完全要靠自己。我给诸位说这个话意义很深,现在不但是在我们这个地区,在世界上其他的地方,问题比我们更多,这是我们要觉悟的。世间人都怀着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于是就被一些人利用,哪些人?像《楞严经》裡面所讲的魔王、外道、邪思,被他利用了。如果你明白正法,那就不会被人利用,因为正法都是讲要自度。觉得自度很难,最好别人给我一个巧妙方法,我马上就成就,这多好!于是就有很多人都告诉大家,他有祕密的方法,一教你,你马上就成就,你很快就成就,大家一窝蜂都去了。
我在洛杉矶讲经,洛杉矶那些道友告诉我,他们那个地方有十几个开悟的,我讲经的时候来听经,我就说,「开了悟还要听我胡说八道干什么?」他自以为开悟,也有人给他证明,证明他们开悟了,简直叫胡说八道。这都是不明正法受人家的欺骗。佛法的正理决定是从戒定而开悟,悟是慧,是从根本智起后得智,根本智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我们用分别心、用执着的心是决定求不到的。我们今天所谓「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是诸佛如来在因地上他知道,如何将诸佛如来的真知把它变成自己的真智慧?这就有用处了。
讲义【此明以智断惑,确示顿悟妙门。】
『惑』是迷惑。我们不但对世出世间一切法迷惑颠倒,我们发心学佛,对于佛法裡面的理论、法门没有一样不迷惑颠倒,这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反省、要承认的,这是事实。如果不迷惑、不颠倒,你应当有成就了。我们看看古时候的大德,无论是出家、在家,叁年成就的人就多得很,十年、八年成就的是不计其数。我们问问,我们修了几年,怎么连个消息都没有?愈修烦恼愈多,愈修脾气愈大。这塬因就是不但我们没有断惑,我们的惑是天天在增长,心裡面是想求开悟、想求证果,事上恰恰与愿望相违背,事是讲修,所修的与你的愿相违背。所以学佛的人如果惑不能断,最低限度要保持着不能让它再增长,这是起码的功夫,然后再想办法断惑。
在修行方法裡面,最重要的方法,在我们今天来讲,无过于念佛。念佛要不能摄心,我曾经告诉过诸位,读经,去背一部经,不但要背经,而且要背註解。我们如果不下这种功夫,开悟没指望!我这些年来处处观察、检讨,真正体会到佛在《地藏经》裡面所讲的「罪业深重,刚强难化」。这不是指别人,自己本身就是如此,应当自己要认真去反省、去检点,我们自己是不是像经上所讲的,罪业深重,刚强难化?古人之成就就是他能接受,我们今天是排斥,不能接受,接受是表面的,阳奉阴违,这不是真正的接受。像我们这样的人要想成就,我看最低限度也得花二十年的工夫,二十年的工夫要认真的修行。还像眼前这个样子,恐怕再花上两个阿僧祇劫都不行。要认真的修行!
开始修行难,上轨道就容易了。你们诸位可以去研究《了凡四训》,了凡居士刚刚回头发愿修,就是做叁千桩好事,你看看,多难,叁千桩善事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才做完,不容易!开头回心转意难,往后修善就容易了,愈来愈容易。修行确实是如此,开头难,以后是愈来愈容易,为什么?上了轨道,智慧开了,烦恼天天少,智慧增长,法喜天天都有,法喜充满,道理在此地。僧团裡面讲「六和合」,「意同悦」就是每一个人都是法喜充满。我们自己想想,我们一天到晚心裡有没有欢喜?这种欢喜,就是六祖所说的「心中常生智慧」,这就是法喜,一切法一接触就明瞭、就不迷。接触就明瞭、就不迷,这就是断惑;断惑,智慧一定开,没有智慧怎么能断惑?
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念佛,我们读经。读经就是修根本智,就是修定,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读诵经典,心裡只念念都在经文上,没有其他的妄想,整个的意志集中在经文上,也就是以一念止一切妄念,以一法离一切分别执着,用这个办法。功夫用深了,自自然然分别执着妄想少了,少了,智慧就现前。分别妄想少一分,智慧就透一分;少两分,智慧就透两分,这叫做渐修渐悟。渐修渐悟到了相当的功夫就会顿悟,就像此地讲的,才可以顿悟,否则的话,我们天天读诵大乘经典也顿悟不了。
你们要记住《坛经》裡面法达禅师给我们做的榜样,法达禅师是念《法华经》,念了叁千多遍,叁千多遍要十年的时间,《法华经》一天念一遍,十年叁千天念叁千遍,所以遇到六祖,六祖给他一点,他就顿悟了,这才能顿得了,换句话说,他有相当的功力。法达禅师用了十年的工夫,所以我告诉诸位,希望诸位用二十年工夫,比他的工夫再加一倍,你才能够顿得了。二十年不算长,虽然不短也不算很长,你们现在诸位同修从今天起开始努力,二十年后各个成佛、各个作祖,哪裡算迟?不算迟。可是在这二十年当中要有毅力,要有恆心,不能中断,中断了,那就没有用处。
讲义【牒合】
这是合前面所讲。
讲义【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前面这样给我们说,这个地方说明永断无明的所以然。
讲义【以显圆照之功,惟在一知字耳。】
『知』字很重要!『圆照之功』,功就是功夫,圆满觉照的功夫,功夫到了照见这个层次,智慧现前,像《心经》裡面讲的「照见五蕴皆空」,知是空华。「知是空华」,就是《心经》裡面所讲的「照见五蕴皆空」,《金刚经》裡面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照见,此地讲「即无轮转」。《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就是「即无轮转」,「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知是空华」,句子不一样,意思境界完全相同。我们学佛要想成就的,就是成就这个「知」,但是诸位要晓得,迷就不知。
你要想求「知」,就得样样不迷。我是很想不迷,但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偏偏要迷,有什么法子?这是我们当前问题癥结之所在。诸位必须记取教训,无论是解与行,要一门深入,两门就迷了。讲席裡面,我们选好几种大乘了义的经论,目的是为了诸位同修有所拣择。有人喜欢《华严》,有人喜欢《弥陀经疏钞》,有人喜欢《圆觉》,我们这才选几种经论帮助大家。可是诸位在其中只能选择一种,一门深入!经论不管你选择哪一种,可是在修行一定要以念佛为主,这是诸位必须要记住的。
譬如,你选的是《弥陀经疏钞》,讲《弥陀经疏钞》你一定要来听,讲其他的经论可以不来;如果选择《圆觉经》,《弥陀经疏钞》你还是要来听,为什么?行在弥陀,你可以不听《华严》;选《华严经》的,也要听《弥陀经》,可以不听《圆觉》。由此可知,《弥陀经疏钞》的重要性,没有这个法门你很难有成就。自古以来,宗门、教下结归西方净土的比比皆是,有这些传记、语录可以考证,我们怎么能疏忽?圆瑛法师他是一生专学《楞严》,你看他自己所标榜的,他住的房子叫「叁求堂」,求福、求慧、求生净土,所以他是教宗《楞严》,行在《弥陀》。他对于《弥陀经》用不用心?你们看看他的《弥陀经要解讲义》,就晓得他对于《阿弥陀经》下的功夫有多深,把在《楞严经》上的心得、悟处全都用在念佛法门上,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榜样。下面几句话希望诸位要用心的把它记住,千万不要轻易的看过:
讲义【但以自性之光明,圆照清净之觉相,离念顿入,当处了知。此一知字,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无明无性,其体本空,同如空华,无体可得;则无明顿断,即无轮转。】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智慧从哪裡来?智慧是从自性当中生起的,是从清净心当中现前的。所以,心不清净哪来的智慧?心清净了,清净心起的作用就是智慧;心不清净,起的作用就是无明,就是起惑造业,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学佛就是学的清净心,修行就是修的清净心,可见得这个法门不从外得。所以佛学称为内学,佛法裡面讲智慧称为内明,这都是叫我们要从自性当中去求,不能向外求。向外求,生死轮迴永远不断,没有办法超越;唯有向内求,自己本性光明透出来,才能照见本空,才能顿断无明。
照破之后,是什么样的一个境界?下面几句说出来了:『亦无身心,受彼生死。』这是佛法裡面所谓了生死,「了」就是根本没有,没有生死,不但生死没有,身心也了不可得。这个意思,佛在《金刚经》裡面给我们讲得很透彻,我们的身相,身是缘生的,凡是讲到缘生就是不生,缘灭就是不灭。譬如这个毛巾,毛巾是缘生的,是用纱把它织成的才有这个相,它有没有生?没有生;我们将它拆开来成为一条线,毛巾没有了,毛巾有没有灭?没有灭。可见得这个相是不生不灭,只有缘聚缘散,因缘聚合起来现这个相,散开来就没有了。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虽然聚起来,只有妄相,没有实体。你说它相不存在(妄相不存在),物质不灭,毛巾拆开是一条线,这条线再织成又成毛巾,哪有生灭之相可得?一法如是,法法皆如是,没有例外的。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说明相是虚妄相,不是真实相。虚妄相是随着因缘在那裡变的,缘有了,相就存在;缘没有了,相就消失。缘是天天在变,所以那个相天天不一样!这是我们要觉悟,我们身体这个相天天不一样,哪裡会是真的?这就是身相不可得,这个身相事实是非有非无。
心相怎么样?佛在《金刚经》上跟我们讲,叁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要是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都叫做打妄想,为什么?不可得。你果然觉悟叁心不可得,你妄想就没有,不打妄想了。打妄想是烦恼,没有意义,如果这个想要可得的话,要是真的话,那你儘管去想,想过去、想未来;如果这些想统统都落空,你想它干什么?变成毫无意义。所以要晓得,身心俱不可得,哪裡会有生死!哪裡会有轮迴!
下面两句是说明其所以然的道理,这两句意思很深,『非作故无,本性无故』。「作」这个意思就是推想,不是我们推想「好像没有这个道理」,「无」就是无身心、无生死、无轮迴。不是我们作意推想的,不是想像的,换句话说,不是一种幻想,不是一种推断,而是「本性无故」。换句话说,它本来就是如此,这就是禅宗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圆觉会上这是第一章,第一章所发明的就是诸佛如来修行所依据的理论、方法,这在修行来讲是最上乘的修行法,没有比这再高了,如果说还有比这再高的那是妄语,那不是真实的。
讲义【但以圆照清净觉相,身心寂灭,本性自无,故不随生死轮转;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也。】
最高的修行就是『但以圆照清净觉相』,诸佛如来之所以成为诸佛如来就是用的「圆照清净觉相」,这是我们应当觉悟的。在一切众生根性裡面讲,所谓大乘根性的人、圆顿根性的人,他一听说这个法门他就会用,那就是圆顿、大乘根性的人;听了之后他还不会用,这是凡小根性的人,凡夫、小乘听了不会用,不但圆不过来,连照也没有。我们要问:圆照清净觉相怎么修法?《弥陀经》裡面所讲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就是圆照清净觉相。我们用心,从早到晚心裡面是妄念纷飞,几时用过一心?没有用过一心。时时颠倒错乱,几时是心不颠倒?
我们在《坛经》裡面讲过很多遍,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才有分别,我们的心颠倒了;才有执着,心颠倒了;才有贪瞋,心颠倒了;才有嫉妒,心颠倒了。你们去念念《坛经》,经就是一面镜子,读经就是拿这一面镜子照照自己。我们每天早晨起来、晚上睡觉之前照照镜子,看看不乾净地方会洗得乾乾净净的。经书是照心的镜子,我们心裡面迷惑颠倒要靠这面镜子把它照清楚,照清楚之后也要把它洗乾净,你这个心就清净了,心清净现的相就是「觉相」。「圆照」,无时不照,无处不照,这才叫圆,圆是圆满没有欠缺,二六时中在在处处都用这部经来照自己的清净心,使你的觉相现前,经的功德就这么大。
我们自己道场不受任何限制,所以将这些经文跟大家细细的讨论,这种机缘是相当不容易得到的。美国沈家桢居士要求我给他讲《圆觉经》,明年我们再去,在他那个地方讲经时间很短,十几个小时来讲《圆觉经》,你们诸位想想,经裡面的义趣真正不容易发挥,细讲诸位得的受用多。在今天整个世界上来说,能够将这些大经详细的在讨论只有在台湾,除台湾之外哪一个地区都办不到,这是我们这一方人有福,自己必须要珍重。换句话说,善根、福德、因缘这叁者,在台湾的人是因缘具足,问题就是自己有没有善根福德。叁者都具足,这一生决定成就,一生成佛;叁者裡面缺一条,这一生都不能成就。
如果以念佛这个方法,二六时中你的佛号不间断就是「圆照清净觉相」。可是你一定要懂得佛号的意思,你一天到晚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心裡面佛号不断,当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见色闻声,你要想到这个佛号的意思。「南无」是皈依、是礼敬、是尊重,有这些意思在裡面,「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觉,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无量觉。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样样都要觉悟不迷,这个心就清净,这个相就是觉相,二六时中不间断那就是圆照。所以要晓得意思,念念唤醒自己觉而不迷。要把「圆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事事无碍。「我有工作」,工作就迷了,那你那个佛白念了,没用处。事事无碍!觉而不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我手上拿着念珠,口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可是接触外面境界心裡面还起贪瞋痴慢,你这个佛号叫白念了,一点用处都没有。为什么?口裡念着「我觉而不迷,觉而不迷」,心裡还是贪瞋痴慢,还是迷惑颠倒,你不叫白念了吗?念这个就是要应用在生活当中,念念觉,事事觉,念念不迷,事事不迷,这叫念佛人。
念佛人,佛就是觉的意思,就是念觉的人,念念觉悟之人;念佛人,把它整个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念念觉悟之人。印度的话称作佛陀,中文的意思是觉者,觉者就是觉悟的人。诸位想想,念佛人它这个意思是念念觉悟的人,我们要是念念迷惑颠倒,还自以为是念念觉悟之人,那不是加一倍的迷惑颠倒吗?
经【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诸位看註解,这是说智慧圆满的相,註解裡面讲:
讲义【此泯智合觉,特显觉体,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不落有无,方为大彻大悟之真知也。】
这一段经文在此地非常重要,假如没有这段经文,这裡面就有过失。像佛在《楞严》裡面所说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自以为有了圆照清净觉相,那就是无明的根本,所以在这个地方立刻再把它否定掉。像《心经》到最后做一个总否定,「无智亦无得」,「智」是什么?智慧,般若智慧,「得」是什么?菩提涅槃,智是能证,得是所证,能所都没有,这才叫究竟觉,才叫做大彻大悟的真知。有智、有觉,还是坐在两头,换句话说,还是在相对的範围之内,佛法裡面讲对待,还在对待当中没有超越;我们今天科学家所讲的相对论,你还生活在相对裡面,没有超越相对。佛法裡面讲「向上一着」就是超越相对、超越对待,超越对待才能够证得实相。
『特显觉体』,就是讲的实相,「觉体」我们也叫它做真如,或者叫它做本性,或者叫它做实相,或者叫它做第一义,《楞严》裡面叫如来藏,名称太多了,都是这一桩事情。体『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不落有无』,体如是,给诸位说,相也如是,作用也如是,所以才妙不可言!我们过去讲《妙法莲华经》,虽然经没讲完,我们讲的是大意,但是在经题裡面将「妙」字也算是很详细的说出来了,讲二十种妙。智与觉合就妙了,如果合不拢,智慧是有,不能叫妙智。可是诸位要晓得,必得妙智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不是妙智做不到的。再大的智慧、再高的学问也没有办法超越生死轮迴。这个妙智慧是什么?就是智与觉合成一个,智与觉合成一个就叫做佛,就成佛了。
我们大专讲座的教材《十四讲》,第一个讲题是讲「佛」的意思,佛怎么讲?「智」「觉」合起来就叫做佛。智慧是体,作用就是觉,体用是一不是二,有体有用。而且还可以互为体用,觉是体,智就是用;智是体,觉是用。从圆教初住菩萨智与觉就合了,一直到究竟觉,这裡面智跟觉就是互为体用,这境界层次才渐渐的提升。这在《华严经》我们所看到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华严》所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称为法身大士就是智觉融合成一体了,就是《心经》裡面「照见五蕴皆空」,换句话说,圆教初住就照见,那是刚刚开始照见,以后功夫是愈转愈深。
此地所看到的「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不落有无」,这是圆初住以上的境界。「灵灵不昧」是心清净,「了了常知」是生智慧。如果我们从两种智来讲,「灵灵不昧」是根本智,「了了常知」是后得智;「灵灵不昧」是实智,「了了常知」是权智。「不落有无」就是不落二边,我们前面讲对待法,相对的超越了,「有无」是相对,「不落有无」就是超越相对。这是禅家所讲的「向上一着」,这个在禅宗叫大彻大悟,教下叫大开圆解,在念佛法门叫理一心不乱,就说的这个境界。经、註解说得这么透彻,我们应当要觉悟,应当要依教修行。
讲义【以真知无知,无所不知,不落有无二相。】
『真知』是本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无知』是什么?就是它不起作用的时候,不起作用的时候它无知,就是无分别智,是属于自受用。这个我得把话讲清楚,自己的受用是「无知」,自己受用要是有知麻烦就大了。自受用「无知」就是无分别智,自己一天到晚六根对六尘境界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不生烦恼,心清净;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是他受用。他受用是无所不知,自受用是无知。他受用,别人来问,问什么都知道,能为众生分别一切法相,能为众生辨别一切真妄邪正、是非利害,能为他人辨别,这就叫做「无所不知」。为什么为他人辨别?他人在迷,不悟。悟了就是「无知」,无知的心才是清净心。所以说,「不落有无二相」。
讲义【若以有知、无知为知体,即是随顺无明,不名随顺净觉;必须坐断两头,有无俱遣,方是随顺清净觉性。】
这是永嘉大师《禅宗集》裡面的几句话。希望诸位细细的体会经裡面所讲的这些道理、这些塬理塬则,如果我们会用的话,对我们修持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第二十叁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23
请掀开经本四十七面:
经【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经文到此地才给我们说出「随顺净觉」所以然的道理。前面佛教我们看破、教我们放下,为什么要放下?这段经文把所以然的道理给我们说出来。请看註解:
讲义【首句徵,下释。】
首句『何以故』,是徵问,下面这是解释。「何以故」,就是为什么。
讲义【徵云:何以故,必须有无俱遣,方为随顺净觉?】
『遣』是遣除,就是放下的意思。『有无』是代表一切法,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为、无为都放下才是『随顺净觉』,也就是诸佛如来在因地裡面修行的準则。下面这个文就是解释:
讲义【真心绝待,照体独立,不但不曾迷,亦且不曾觉!以是常住寂灭相,喻如虚空性故。】
此地这几句经文,我们在一切大乘经裡面常常看到,这些道理也在一切经论裡面常常可以接触到,但是,有几次我们真正的直下承当过,或者说曾经有几次我们亲切的体会到这个境界?一时体会就是一时的契入,或者我们叫证得,这是好境界。在一个修学大乘的人,可能有极短暂的时间契入到这个境界,但是一剎那之间就失去了,虽然剎那之间现前,给诸位说,那就相当可贵,所谓是无量劫以来在无明苦中,剎那的智慧光明虽然像闪电一样,剎那就过去,也不容易多得。有一次当然就会有第二次,有短时间当然以后这个时间会逐渐的加长,体验会加深,所以是一种好境界。为什么我们在一剎那之间就把这个境界丧失?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其中境界,就不至于疑惑,因为真心是绝待的。绝待跟独立,在言语文字当中决定得不到,为什么?因为言语文字都是相对,不是绝对的。譬如我们说一个「绝待」,它的对面就是「相对」,可见得这个境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境界才能现前。境界不能保持的塬因,就是我们对待的心从来没有捨过,不但在我们清醒的时候,我们对待的心没捨过,睡了觉,这个心还是离不开,所以你会作梦。换句话说,我们无始劫以来就生活在妄心相对的境界裡。
『照体』就是净觉的本体,虽然它不失,可是它被无明妄想障碍住,所以不能现前;不能现前,于是就产生一种错觉,净觉变成了错觉。错觉是什么?错觉就是相对的,有迷有悟,迷悟是相对的。真心净觉裡面没有迷、也没有悟;迷悟都不存在,这才叫做净觉现前。可是我们现在既然堕在相对的境界裡面,换句话说,我们有迷、有悟,我们要破迷开悟,这是我们现前的境界。可是诸位必须晓得,只要有迷悟概念存在,破迷是能破除一部分,不能断根;开悟是可以开得了悟,不能够彻悟。如果要把迷的根断尽,要大彻大悟,那必须要离开相对的境界才能够证得,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不容易。
离开相对这个境界就是寂灭的境界。寂灭境界,我们在经典裡面所看到,在菩萨位次裡面,像《仁王经》所讲寂灭忍的菩萨,下品是法云地的菩萨,中品是等觉菩萨,上品是如来果地的境界,还在无生法忍之上。这个功夫叫做究竟证、圆满证。佛在此地用一个比喻给我们说明,说『虚空性故』,用虚空来形容法性是绝待的、是独立的,是不可以取、不可以执着。法性如是,法性所现的相,法性所起的作用,一一皆如虚空性故。所以要晓得,性体是空寂的。
所以佛在前面才教给我们,对于一切有为法(他不说无为,说有为),像《金刚经》所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既然如梦幻泡影,无为更不用说,这是叫我们完全放下。放下,不是说这个事我们统统丢掉,我们不要做,那你就错了;放下,是从心地裡面放下,事怎么样?事要积极的去做。像诸佛菩萨,所谓「大作梦中佛事」,他做不做?做,比谁都做得积极;所谓「建立水月道场」,水中之月是空无所有,是虚空性,处处建立道场,处处大作佛事。
这两句话又怕诸位发生误会,处处建道场是不是处处去建寺院?去建讲堂?大作佛事是不是天天讲经说法、作法会?你要这样想法那就错了,完全都错。所谓佛事,是在一切事裡面觉而不迷,那个事就叫做佛事;所谓道场,成就自己定慧的处所就叫道场。由此可知,尽虚空遍法界皆是道场,各行各业,无论做什么事情,穿衣吃饭,皆是佛事,所以要懂得这两句话的意义,不能够错会。
每一个人在社会上无论从事某一种行业,对于你自己本分的事情尽心尽力去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众生,觉而不迷,就是佛事;觉而不迷,你的定慧一定增长,所以当处就是道场,为什么?与「虚空性」相应。佛常住寂灭相,我们自己也是常住寂灭相,自己的心清净,所谓在境界裡面歷事鍊心,这才叫做「建立水月道场,大作空华佛事」,像《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叁参,那些善友所做的榜样。由此可知,处处都是着重在净、觉,起心动念都是清净,都是觉而不迷,这才叫「随顺净觉」。第二句,『常不动故』:
讲义【一法了不可得,湛然清净,常自不动故。】
虽然我们天天努力的在做,做我们自己本分的工作,尽心尽力的在做,可是自己晓得,虽然在做,是『一法不可得』。世间人拼命在工作,他迷了,他以为有所得,所以他才拼命去工作;如果他觉得什么都得不到,他就不肯做,所以他做是迷,不做也是迷。诸佛菩萨做,是觉悟、不迷,不做他也不迷,什么时候做?因缘具足的时候做,因缘不具足的时候就不做,所以他做与不做是缘分具足不具足。世间人做与不做是得失,得失在那个地方做主宰,他有所得,他就拼命做;他什么都得不到,他就不做,这是迷悟大大的不相同。觉悟的人做与不做,他心都是湛然清净的,都是如如不动的。因缘成熟(具足)的时候,他要努力的工作,服务于大众;因缘不具足的时候,就是他有障碍,虽有心,没法子做,或者能做不能够尽心尽力的去做,这都是有障缘。这障缘障谁?障众生,不障佛菩萨,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所有的障碍在众生这一边,不在佛菩萨,佛菩萨永远没有障碍,为什么?他是湛然不动,就是此地经文裡讲「常不动故」。
世尊在《金刚经》裡面教诫须菩提尊者,弘法利生一定要记住一桩重要的教训,那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所以菩萨的心是清净的、是不动的,无论在什么境界裡就是鍊不动心。这两句,我们也常常提醒同修们。「不取于相」,是知道一法不可得,所以才不取,没有一法可得,这是智慧,这是看破;「如如不动」是属于大定,是属于放下,定慧等持。
『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本经讲「如来藏」,《楞严》也讲「如来藏」,《楞严经》分量大,分量大当然就讲得多,也讲得清楚;本经简略,简略则是文字的简略,并不是在法义上有什么简略,法义跟《楞严》完全相同,在文句上是省略很多。如来藏中,无起灭故。「起灭」这个念头,是在阿赖耶裡面才有。而如来藏与阿赖耶,是一不是二。我们有时候说,觉悟了叫如来藏,迷了的时候叫阿赖耶,这样讲也能讲得通,因为如来藏跟阿赖耶是一不是二。可是诸位必须晓得,其实裡面只有迷悟,阿赖耶跟如来藏难道真是两桩事情吗?真的会有两个现相吗?没有。我们在《六祖坛经》裡面读过,只有两个名词,无论从体、相、作用都是一没有二,所谓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而且真妄不二。我们讲一真、一妄好懂,讲真妄不二难懂,就会把我们讲迷惑了。
这段经文,讲义裡头一开端,「必须有无俱遣」,把有无换成真妄,是一个意思,必须真妄俱遣,必须是非俱遣,必须邪正俱遣,你才晓得万法是一不是二,这个时候才真正见到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诸法实相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讲义【此一句是法,下五句是义。】
「如来藏中」这一句是法,下面五句是意思。
讲义【如来藏,即是圆觉真心之别名。】
一桩事情,名称在佛教经典裡面有几十种,一桩事情建立这么许多名称,佛叫我们不要执着在名相上,道理在此地。『如来』,佛在《金刚经》裡面解释:「如来者,诸法如义」。『藏』的意思是含藏的意思。「如来藏」的意思,就是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如其性,皆含藏在法性之中,皆不离法性建立诸相,这就叫做如来藏。这个地方引用《楞伽经》的经文:
讲义【寂灭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
我们大家晓得,一心非常重要,「一心」就是如来藏,一心就是寂灭忍,像前面讲「常住寂灭相」那就是一心,在念佛人来讲就是一心不乱。所以我讲《华严》,总是把《弥陀经》合起来讲,《弥陀经》裡一心不乱是能入,《华严》裡面一真法界是所入;修净土法门,入一真法界,确实是方便当中的方便,捷径当中的捷径。可是一心的定义、一心的境界,我们必须要清楚、要明瞭,不能够含煳笼统的搞一个模煳不清的概念,那对我们修学会产生很大的障碍。所以多读大乘经论,多听大乘经论,对我们修净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不能够轻视一心,以为很容易,才晓得一心塬来是寂灭忍,一心塬来是如来藏。
讲义【浅显言之,谓如来之性,含藏其中,故曰如来藏。如来之性即佛性。佛性,含藏在众生心中,故诸大乘经,皆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在这几句话当中,最关键的一个字就是『心』,这个「心」不是妄想、不是知见,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一切的知见妄想是妄心、是分别心、是执着心,真心本性裡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它没有知见,也没有妄想,这个时候叫真心显露,这个心就是佛性。所以我们这个妄想不是心,妄想不是智慧,知见也不是智慧,这是我们必须把它分清楚。知见、妄想,在佛法术语裡面叫做世智辩聪,世间的智慧、辩才、聪明,讲的这些,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从心性裡面自自然然起作用,不需要通过思惟、思考。底下紧接着几句话非常重要,怕我们读了前面几句发生误会:
讲义【若但知是心是佛,不知佛本是而须修,未免流为狂慧。若但知是心作佛,不知但向己求,休从他觅,未免骑牛寻牛。】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可见得佛在经裡面所讲的义趣,我们一点都不能够误会,不能够错解。虽然佛在《华严》、《圆觉》裡面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没错,那么我们是众生,我们是不是本来成佛?在佛的眼睛裡面看是本来成佛,可是我们自己一天到晚生活在烦恼裡面、在轮迴裡面,我们哪裡是佛?所以晓得自己有佛性,但是必须要修行。如果以为自己就是佛,不需要再修行,那就是狂慧。所以虽然有佛性,一定要修行。
修行怎么修法?要向自己修,不要向外求,这是正法。所以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学术,为什么?学术与宗教都是向外求。宗教是要靠外面的力量来保护自己,来帮助自己,是靠他不能靠自己,那是宗教;学术是相对的,不是绝待的,所以佛法与宗教、学术都不一样。佛法是向内求,不向外求,佛法是绝待,不是相对。佛法是同一切法为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它不相对,所以它是绝待的,它是独立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向内求,而向外面境界去攀缘,那就是骑牛寻牛,那就错了。
向内求,求什么?诸位要记住前面所讲的,一心,净觉。所以佛法求,在一切境界裡面,求自心的清净,求自心的觉照;一切境界裡面觉而不迷,在一切境界裡面是平等一心,求这个。这叫做功夫,这叫做学佛。学佛,佛就是自己的觉性,学这个字就是随顺的意思,所以学佛就是此地所讲「随顺净觉」,「学」这个意思有效法的意思。平常这些名词的含义,我们不能够错会。我们开始学佛,我们学释迦牟尼佛、学阿弥陀佛,我们要学「他怎样随顺觉性,我也怎样随顺觉性」,这就对了,而不是去模仿他,模仿他那就是心外求法。他因为随顺觉性,所以他成佛了,我们去模仿他,决定不能成就。如果自己晓得,一回头,「我也随顺觉性」,那自己也成佛了,学佛要这个学法!
讲义【以如来藏,具有不变随缘二义。若随染缘,从真起妄,遂成世间,六凡法界;若随净缘,返妄归真,便成出世间,四圣法界。虽成十界诸法,不出如来藏心之中。】
四圣、六凡、十法界,从哪裡来?是自己变现出来的。真心本性随染净缘现十法界,十法界就是真心的心相,现出这个相。但是这个相,诸位要晓得,相是妄相、是幻相,像《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十法界的相都是虚妄。为什么是虚妄?《金刚经》上说得很好,缘生的。你看看,是不是?四圣是随净缘而生,六凡是随染缘而生,都是缘生法。缘生就不是真实的,缘生就不是不变的,剎那剎那在变,缘有它就有,缘灭它就灭,所以缘生之法了不可得,这是说明一切色相不可得。
讲到心相,真心是清净寂灭的,妄心是个相续相,就是我们讲念头,起心动念,是妄心,《金刚经》裡面给我们说明「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说什么?相续心不可得,这还能不放下吗?四圣、六凡统统放下,那就功德圆满,就叫做证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就叫成佛。你要说成佛,塬来成佛是一无所得,确实成佛是一无所得;在一无所得裡面你得到的是究竟圆满,密宗裡面讲的大圆满。大圆满是一无所得而无所不得,诸位想想对不对?你有所得,你只得一点,失掉的太多,像大海之水你只取一瓢,你所得是那一瓢,除这一瓢之外全都失掉,那是凡夫的妄念。
真性现前的时候,尽虚空遍法界是谁的相分?自己的相分。我们常以梦境做比喻,当你在作梦的时候,整个梦境是你自己的心变现出来,如果你一下觉悟「我现在在作梦」,想起佛经裡面讲的「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是什么?是心,能变的心;妄是什么?所变的梦境,真妄不二!塬来整个境界就是自己一人,你在这裡面还有没有得失?还有没有好恶?所以你的心清净了,这时候二边都捨掉,证得了全体,全体就是自己一个人。
希望诸位同学要常常从这个境界裡面多想想,想一想就是观照,虽然这也是个妄想,这个妄想能帮助你开悟,帮助你看破,帮助你放下,比打其他的妄想要好得太多,其他的妄想是愈想愈迷惑,这个妄想是愈想愈开悟。然后再想想,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我们如来藏心的梦境,梦幻泡影,不是从外面来,正是佛法当中常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就是如来藏心,法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如来藏心变现的。我们自己要亲证这个境界也不难,要紧的是离开染净缘,我们就证得,就亲证这个境界,就是真正的觉悟。我们今天在读经、在听讲,只是听说而已,不是自己亲证的境界;听佛这么讲,听菩萨、祖师这么讲,只是听说而已,不是自己的境界。我们要从听说把它变成自己的境界,这就有价值。如何证得?从一心当中证得,由此可知,我们修学的功夫总在一心不乱。
『无起灭故,无知见故』,这两句是发挥「空如来藏」的意义,也就是讲如来藏的体性,本体裡面没有起灭、没有知见,这两句话非常的重要。六祖他之所以能成为祖师,他就懂这个道理,所以他在一切境界裡面能够不起心不动念。他在黄梅修正神秀大师的一首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起有灭就是一物,本来无一物是心裡一个念头都没有,动一个念头,念头生,这个念头有生就有灭;没有起灭,也没有见解、没有知见。无起灭是自性本定,就是《楞严经》裡面讲的「首楞严大定」。无知见就是无分别智,无量无边的智慧从这个地方生的,是根本智。
你看这两句话多重要!自古以来,学佛的人学什么?就学这两句!而我们后来的人疏忽了,所以智慧不开,烦恼不能断,颠倒错乱,盲修瞎练,不知道修这两句。本来没有,无有一物,他还天天要去增加;本来没有知见,一天到晚求知见,以为知见就是智慧,这太离谱了,错到哪裡去了!
在过去佛门修学的程序,一开端五年学戒,换句话说,五年,他的目标就是修「空如来藏」。学戒律就是学什么?就是学「无起灭」,你才能够断烦恼。一天到晚起心动念,这烦恼怎么能断?无起灭就是修定。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寺院裡服劳役,像六祖在黄梅八个月,天天做苦工,舂米噼柴,干这粗重之活,修什么?修定,修「无起灭」,修「无知见」,那真修行。定慧天天增长,不但定慧增长,每天做工服务大众修福报,福报也增长,真是福慧双修、定慧等持。我们现在有几个人懂得,这在佛法叫妙行、叫真实行,谁懂得?稍微做一点粗重,「这个庙裡好苦,把人当牛马看待」,在裡面起心动念,天天生烦恼,他不知道修福修慧。
道场如此,住在家庭也是一样,家庭裡面一天到晚家事也很忙,那不跟六祖一样!你为一个家庭服务是你修福,一个家庭和睦,一个家庭整齐,影响你的邻居,你的亲戚朋友看到,对你都尊敬、都效法、都来跟你学,你就度了别人,自行化他,无量无边的福报是这么修来的。在工作裡面修一心不乱、修清净无为、修无分别智,几个人懂得?几个人晓得这个这么妙的道理、这样妙的方法?这是佛法。
所以《沙弥律仪》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修什么?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那叫修根本法。叫你背诵经论就是修「无知见故」,求根本智,不是叫你记诵。所以一个和合僧团,大家都无知见了,见和同解,有知见当然就不一样,不一样就有分别、就有争执,所以大家都无知见,都修根本智、都修无分别智。无分别智起作用是无所不知,《般若经》裡面讲「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我们先修什么?先修无知。六祖大师这个心就是清净,无知;他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无论什么人去问他,世出世间法你有疑难想去问他,他都给你解答,无所不知。为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他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在他自己是无知,亦无言说。
这两句是根本,我们不能够轻易的把它看过去,尤其是我们希望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或者在短时期当中得到理一心不乱,这两句就是理一心不乱的钥匙;心在一切境界裡头不起心不动念,没有一切知见,你怎么不得理一心?
讲义【以藏性用虽随缘。】
如来藏性起作用的时候,虽然是随缘。
讲义【而成六凡法界,生死染法,四圣法界,涅槃净法,而体本不变,染净诸法,无起无灭。】
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深。染净诸法有没有?有!有没有起灭?无起灭!如果诸位看到染净诸法无起灭,你要是看出来,要是体会到了,就是佛法裡面所谓证无生法忍。「法」是什么?法就是四圣六凡一切诸法,「无生」就是无起灭,「忍」字当作承认、同意、认可,你自己亲自见到这个境界,当然你承认一切法不生不灭,一切法无起无灭。这是菩萨裡面的高级菩萨,大菩萨,证得了无生法忍。
实在讲,一切法的确无起灭,正因为它是无起灭,所以这一切法叫梦幻泡影,不是真实。如果有起灭,那变成真实,有生有灭;没有生灭,所以才是虚妄。这个境界很难体会、很难想像,我们以电影银幕来做比喻,没有办法比喻得很恰当,只能比个彷彿,或者我们用电视萤幕来做比喻,诸位细心去想想,萤幕上的相有没有起灭?你说起,从哪裡起?有没有起的痕迹?灭,灭到哪裡去?灭有没有痕迹?电影银幕上现的相,或者我们电视上萤幕现的相,我们晓得是幻影,《楞严》裡面讲「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还说了一个起、说了一个灭,出生就是起,但是在当处,这是不得已而说,随顺我们凡夫错误概念而讲。
我们拿这两句话来说明电视上、电影萤幕影像,我们很容易理解,「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没错,是这个相。要说「无起无灭」,难懂,因为它这个相是粗相,像我们现在电影影片,我们看看放映机就明瞭,一秒鐘当中开合二十四次,现的幻相,换句话说,就是生灭相,一秒鐘当中二十四次。而阿赖耶随染净缘,佛给我们讲一弹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灭,也是一个相续相;我们弹指一秒鐘能弹几次?弹得快,一秒鐘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电影一秒鐘二十四个生灭就把我们欺骗了,一秒鐘要有二十多万个生灭,我们如何能觉察得出来?「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实在讲太快,比电的速度、光的速度还快,所以实在讲「无起灭」。理上说有起灭,事上找不到起灭,太快了,所以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本经所讲:
讲义【生死涅槃,皆如昨梦。】
『生死涅槃』就把十法界都包括,讲生死是六道,讲涅槃是四圣,四圣、六凡统统包括,跟《金刚经》裡面所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没有两样。所以要晓得,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可得,既没有得哪有失?没有得失。你要不肯放下,总是迷得太重,迷而不觉。以梦来做比喻:
讲义【梦时诸法无起,醒时诸法无灭。】
诸法有没有?似有非有,所以一切诸法这个相是非有非无。法性决定是有,法相非有非无,这是事实的真相。
讲义【承上句,既无起灭,惟是一真心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所有知见,无从凑泊。即《楞严经》所谓: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这是解释「无知见」的真义。我们学佛最重要就是学无知见、学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从哪裡来?从定当中来,从清净心当中来。如果我们心不清净,「我们什么都不想,我什么知见都没有」,给诸位说,那错了,那变成无记性。无记性不是无知见,无分别不是无分别智,这要搞清楚。什么都不想那是无想定,无想定不能生智慧,不能生根本智。根本智是一切明瞭而无知见,不是说什么都不明瞭,样样明瞭而无知见,样样明瞭而无起灭,这是真正的定;样样明瞭而无知见是真正的慧,所以这裡头不能错会。
由此可知,无分别智一定从清净心得来,我们的心不清净怎么会有智慧?不是说我们读经多了、听经多了就能生智慧,没有这个道理。读得再多、听得再多,那是别人的智慧,你纵然记得再多、背得再多,都是属于记问之学,与自己的智慧不相干,这个是要知道,自己智慧开不开,总是在自己清净心中。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不清净是大障碍,要想心清净就得一切放下,真实发心,就像章嘉大师所说,一个真正学佛人一切放下,他的前途,就是修行这条道路,有佛菩萨护持,由佛菩萨安排,自己不要操一点心,什么境界逆来顺受。在境界裡头不要起知见,不要起心动念,完全顺乎自然,因为那是佛菩萨安排的,在这裡面修什么?修自己的清净心,修自己的根本智。心果然清净,智慧开了,一切现成。
所以一个真正修行人没有不安于环境。这个道理不但佛菩萨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世间孔老夫子也给我们讲得很清楚,那是真正了不起的人,儒家所谓「素富贵,安于富贵;素贫贱,安于贫贱」,跟佛法所讲这个道理真是不谋而合,完全相应。世出世间圣人都是这样教诫我们,我们如果不能体会这个意思,不能够依照教诫来修学,过失是在我们自己。今天这几句话都非常重要,对于一个真正修学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开示。
『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今天时间到了,这几句我们留到下个星期再来细说。经文虽然是很短,你看它这裡面意思多么丰富,境界实在是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细细去体会才能得到受用。
(第二十四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24
请掀开经本四十七面:
经【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这段经文上次我们讲了一半,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后面叁句,『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讲义【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此叁句,明不空如来藏之义。】
「空如来藏」是讲本体,「不空如来藏」是讲现相。如果我们以梦境来做比喻,空如来藏就是能现梦境的心,心是空的,什么都没有,虽然没有但是它能现相,它能够现相,它能够现种种的梦境,我们从这桩事情也能体会到一点这个意思。「空藏」是说的真如本性的理体。「不空藏」,怎么叫不空?因为它有相,而这个相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就是「不空如来藏」,它是「空如来藏」所现的相分。虽然现这个相分,我们必须晓得,这个相是非有非无。为什么说「非有」?因为这个相实在是不可得。佛在一切大乘经裡面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这是我们在一切大乘经论裡面常常看到,这是非有的意思。为什么说「非无」?虽然它是了不可得的幻相,而这个相确实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能感受得到,所以它又是非无。非有非无,这才是一切现象的真实相。
讲义【法界性,与如来藏,体同义别。】
什么叫法界性?「法」是指一切万法,世间一切法跟出世间一切法用一个「法」就总代表,「界」是讲界限;法法不相同,各有各的界限,叫做「法界」。用「法界」,就是把一切法统统包括;「性」是体性。法界的体性与如来藏究竟有什么关係?这裡告诉我们,体是一个,法界性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法界性;既然有两个名词,当然也有一些差别,体同,义上就有差别。
讲义【别则有二:】
这是把差别区分为两大类,实际上差别很多,是把这许许多多的差别归纳为两大类。
讲义【一者、在有情分中,名如来藏,在非有情分中,名法界性。如《智论》明佛性法性之异。】
在一切法裡面,法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情,一类是无情。我们现在的分法,分为动物、植物、矿物,现在科学家是把一切万物分为这叁大类。佛法裡面讲有情就是指动物,有感情的、有感受的,而且感情与感受是非常显着,我们称之为有情众生。对有情众生来讲就叫做『如来藏』,如来含藏在其中;对于无情,就是植物与矿物,对它们来说就不说「如来藏」,因为植物、矿物不能自觉,不能修行证果,所以不说如来藏,而说『法界性』。但是诸位要晓得,法界性可以包括如来藏,我们简单叫法性,如来藏就是佛性;法性可以包括佛性,佛性就不能包括法性。譬如动物可以包括人,人不能包括动物,人是动物裡面的一种,差别在此地。可是我们也不能固执,为什么?体同义毕竟还是相同,所以佛性与法性确实没有两样,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是一个体不是两个体。
当我们证得如来藏,也就是讲成佛了,在成佛的时候像《华严》裡面所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境界全都转了。为什么能同圆种智?这个道理不难懂,如果我们对于经论稍稍深入一些,就能体会到依报确实随着正报转。法界多半讲的是依报,如来藏讲的是正报,正报转了依报没有不转,这点在佛法裡面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自己要勘验自己的功夫,就可以从转境界上来勘验。佛成了佛,成佛是什么样子?成佛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众生不成佛,像《华严》裡面所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是成佛的境界。如果我们看到「我自己很了不起有点成就,别的人还不行」,你在这个境界裡面是二不是一,换句话说,你那种成就不是真正的成就,说得不好听一点,依然堕在妄想分别裡面,哪裡是成就!所以菩萨的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
我们自己修行叫「歷事鍊心」,我们在有情世间、在非有情世间,就是人事环境、物质环境裡面去鍊,鍊什么?鍊平等观,这就是真正修行。平等观就生清净心,心为什么不清净?不清净就是在一切法裡面不平等,所以它不清净。一切法都看平等,心裡不起分别、不起执着,自然就清净。佛性与法性,实在讲,不能说异也不能说同,真正通达明白了,说同可以,说异也可以;如果依然分别执着,说同是错误,说异还是错误。
讲义【二者、谓法界性,则统摄有情无情,包括佛性法性。若称如来藏,但语诸佛众生,清净本源心体,故指如来藏,如法界性。】
第二小段的意思前面已经说过,所以这个地方的文我们一念就明瞭。在这一大段裡面,最重要的是在境界裡面歷事鍊心,真正的修行,就像《金刚经》裡面所说,我们在境界裡面一切明瞭,明瞭是不愚痴;如如不动,不动是不贪、不瞋,贪,动了心,瞋恨也动了心。不贪、不瞋,又了了分明,诸位想想,你的叁善根就成就了。无贪、无瞋、无痴,这叫真修行。以这个基础去修六波罗蜜没有不成佛、不成菩萨,以这个基础念佛往生决定可靠,不但决定可靠,我可以保证品位甚高!这是要在境界裡面去修,念经、打坐、拜佛、参禅都没有用处。六根对六境是了了分明、如如不动,这就是觉正净。
讲义【此法界性,即一真法界,具足十法界。所有十界,不离一真,故曰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法界性」是一,法界相虽然是无量无边森罗万象,但是还是一,什么一?皆是虚妄。不管有多少,世出世间一切万象,总而言之一句话,「皆是虚妄」,或者讲「皆是梦幻泡影」,离不开这个塬则。所以修行人要先开悟,道理在哪裡?悟了之后才真正放得下,才样样清楚,样样明瞭,如如不动,这个很要紧。不开悟是样样都认真,以为这个相是真实,于是在这虚妄相裡面生得失心、生执着心、生贪爱心、生嫉妒心,生无量无边的妄想,那是自己找罪受。其实,心相、境界相都了不可得,那不是冤枉吗?就好比一个人作恶梦一样,梦是假的、虚妄的,如果天天作恶梦,你想这个日子好不好受?谁叫你作恶梦?还不是怪自己,自己不觉悟,自己迷惑颠倒。
十法界跟一法界是一不是二,悟了,法界就叫一真;迷了,就叫十。这个十是一个代表的字,决定不止十种,迷的时候法界无量无边,哪裡只十?天台大师在《法华经》註解给我们讲「百界千如」,先纲领上分十法界,十法界则每一个法界又分十法界,这就一百法界,一百法界裡头,每一界又是十法界,重重无尽,无量无边。我们今天科学讲空间,讲叁度空间、四度空间,佛法裡面讲空间是无限度。这是我们应当要明瞭,只是迷悟而已,所以才说一法界具足十法界。迷了的时候,一法界裡面本来没有差别,你在那裡虚妄分别,不管你怎么分法,你分得再多,你也没有离开一真法界,换句话说,你没有离开法界性,所以说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这是讲真如本性从体起用,变现出森罗万象,如果你忽然觉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法界就叫做一真法界,你见到这个法界的真实相。真实相就是「相即无相,无相即相」,有相跟无相是一不是二,这就是所谓「真相」,在《般若经》裡面叫做「实相」。
下面是总结,『是则名为因地法行』。像前面所讲这些理论、这些境界,就是诸佛如来在因地裡面(像我们现在发心的时候,这在因地)所用的方法,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依照这个理论、依照这个塬则来修行。如果我们在这部经裡面把这个意思真的明白懂得,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修行,给诸位说,你在大乘佛法裡面就是属于圆顿根性,这是大乘种性的人。可是要记住,这是一个塬理塬则,其下手处是境界裡面歷事鍊心,歷事鍊心的修行必然还是循规蹈矩,这是菩萨行。我们以《华严经》为例子,这是圆顿之极,《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用这个因地发心,他从哪裡修起?他从「净行品」修起,从发菩提心修起,这是给我们做的榜样。可见真正觉悟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脚踏实地,给一切众生做一个好榜样,虽然晓得心法、色法,就是讲一切境界,俱不可得,不可得当中还要做一个好榜样,这就叫大慈大悲。所谓「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觉」,就是对于世间的秩序,像世间的文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绝不破坏,他能恆顺。恆顺裡面他觉而不迷,他一切都随顺,随顺裡面他不执着,就是我们常说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觉相。你问诸佛菩萨怎么修?诸佛菩萨就是这样修。
讲义【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者:此出其名也。】
把如来在因地上修行的名称说出来。
讲义【上说因地。】
前面这以上所说。
讲义【以圆智照圆理】
「圆」是圆满,没有一丝毫欠缺;「智」是真智慧,这个圆满的智慧是各个都具足,因为如来藏裡面本来是圆满。既有圆智,怎么会不照圆理?当然照圆理,而且圆智照圆理从无间断,这是真、这是常,大经裡面所讲「常住真心」。悟的人他就看得出来,所谓「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这就是「圆智照圆理」。我们现在虽然也是圆智照圆理,可是在这裡面迷了,虽然迷了,你的圆智还照圆理。
这个意思,佛在《楞严经》裡面给我们讲「七处徵心,十番显见」,一共有叁卷经文,佔《楞严经》的十分之叁,说明这个事实真相。换句话说,《楞严经》前叁卷是说明「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就说明这个真相。佛在六根裡面举出一根,举见性来讲,见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那不是真的什么叫真的!我们一迷,就在圆智裡面变现出一个八识,八识是假的不是真的,八识的确是迷了圆智,这个圆智就是《唯识》裡面讲的大圆镜智,就是迷了这个东西,就变现一个相似的圆智,不是真正的圆智,变成一个相似,就是阿赖耶识。由阿赖耶识愈迷愈深,这才变现出前面七转识,又变为五十一个相应的心所,愈迷愈深。于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有圆智,也不知道自己圆智起的作用能照圆理,这个亏就吃大了。现在佛教给我们就是怎样来恢復,所谓恢復就是觉悟,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都是指导我们破迷开悟,《圆觉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底下这两句很重要:
讲义【照空所幻身心之境,照破能幻无明之惑。】
「照空」是对外境讲的,对法界讲的;「照破」是对你自心讲的,就是对如来藏讲的。「照空」,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身心世界俱不可得,你把外缘就放下,从今之后决定不在境界上攀缘,你是照空,就是外境的境界相、真实相你是看清楚了,这是对外。「照破」是对内,对内是回光返照,无明也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明也是相,无明不例外,它也是虚妄的。我们再问,什么叫做无明?简单的说,心裡面起念就是无明之相;没有无明,决定不起心、不动念。诸位要晓得,无明是能起、能动,所动的心念就是无明之相,无明的幻相。从这点诸位也许能体会到,法界的相是虚妄不实在的,法界相是依他起性。如来藏跟法界性是圆成实性,法界(就是讲法界的相)是依他起性。无明所变现的相是遍计所执性,就是你心裡面对于外面境界种种感受,喜怒哀乐爱恶欲,这是遍计所执性,比外面境界还要假。外面境界是依他起,是假的;喜怒哀乐爱恶欲,那是你心裡的妄想,你总虚妄分别执着,这是属于遍计所执性。「照空」就是照见依他起性是虚妄的,了不可得,「照破」是照破遍计所执性更是虚妄不可得,这才叫破无明之惑。更进一步:
讲义【併将能空之智亦復不存。】
那就跟《心经》末后的结论完全一样,「无智亦无得」。《心经》裡面那个「智」是能照之智,什么智?我们讲的根本智、后得智,或者我们讲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俱不可得。佛说智、说理,是对凡夫迷惑颠倒当中以为有事,有事,佛才说个理;有惑,才说个智。现在惑没有了,事实的真相也大白,事也没有了,与它相对的理与智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实在讲,什么也不能说,说不出,不但不能说,思维想像都达不到,所以称之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境界现前就叫「佛知佛见」。
讲义【惟有如如照体独立,是则名为: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你问诸佛如来他是怎么修行成佛?人家就是这个修行法。释迦牟尼佛与诸佛如来跟我们所讲的,诸位一定要明瞭,他是毫无保留,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供给我们做个参考,做一个借镜。我们如果恍然大悟,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一生哪有不能成佛的道理?必定成就!再跟诸位说,像《圆觉经》,我们不受时间限制,每次我们深入详细的来讨论,这样的发挥很难得。我们今天在此地讲,讲的是註解,这个註解在《圆觉经》註子裡头是比较浅一点,还有比这个深,还有比这个内容更丰富,但是我们这一会可以说已经讲得很详细,诸位果然能够领略到,能够体会到一些,一生受用无穷。到这个地方,佛将文殊菩萨所提的叁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说出来,就是「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把这个问题说出来。
底下几句话,这是「酬答次请」,这是第二个问题:菩萨现在应该怎么修法。这是与我们切身有了关係。下面经文有两个小段:
经【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
这是说明菩萨效法诸佛修学「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下面叁句愈说跟我们愈近:
经【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我们现在就是生长在末世,这叁句针对我们现在人说的,换句话说,不依照这个塬理塬则去修行,必然堕在邪见裡面。这是我们必须要警觉。
讲义【此如来酬答文殊次请。】
『此』是指上面这一行经文,是答覆文殊菩萨第二个问题。
讲义【前面文殊请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
文殊菩萨提了这个问题,替诸菩萨来请教世尊。又附带一个问题是:
讲义【能使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佛在此地总答。这两句文字是很简单,可是裡面含的意思非常之深、非常重要。圆瑛法师在此地消这个文说:
讲义【菩萨若能因此如来所修因地法行而修,自可圆成果觉,惟是于大乘中,须发清净心。大乘者,以一心叁大之义为乘。《起信论》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是以教发清净心,即直心正念真如,可离种种颠倒之病。】
到这个地方都是解释前面叁句。在此地我们必须认清楚,什么叫『大乘』,什么是『清净心』?如果不把这两个名词的意思搞清楚,那我们眼看这个经文又迷了,迷在字裡行间。我们现在是不是大乘?这是很重要。祖师在此地举《起信论》来说,大乘的标準是『一心叁大』。一心叁大裡面,最重要的是「一心」,先要得一心,然后从一心裡面生「叁大」。一心是事一心,可是一心叁大是理一心,事一心固然是一心,裡面没有具足叁大。「叁大」是体大、相大、用大,事一心不具足叁大,理一心具足叁大。体是如来藏,是法界性,体大;相是尽虚空遍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这实在是大;作用,一切因缘果报统统是作用。几个人能体会到这叁大是自己的一心?一心具足叁大,这才叫大乘人,才有资格修大乘法,才有资格修学如来所修的因地法行。所以佛在此地嘱咐要「于大乘中,发清净心」。
修行的人是菩萨,菩萨,佛在《金刚经》所下的定义是要离四相,「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换句话说,具足四相就不是大乘根性,圆觉这个法门他没有分,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所以《圆觉经》的境界与《华严经》完全相同,《华严经》裡面起码的资格是圆教初住,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圆觉经》裡面的当机也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修学的。
『末世众生』,这是有大根性的众生。末法时期虽然众生苦难多,障深慧浅,但是这当中也有大根性的众生。什么叫大根性的众生?他有慧眼,他能够抉择法门,这就是大根性。法门无量无边,四弘誓愿裡面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法门要是对了根机,当生就成就;不对根机,在阿赖耶识裡面种一个善根的种子而已,这一生不能成就。在座诸位同修,你们在过去生中已经亲近过无量的诸佛如来,可是到今天你还没成就,塬因在什么地方?是你选择的法门错误。怎么会选错?给诸位说,路只能走一条,你走了两条路,同时走两条、走叁条当然是没法子达到目标。还有,纵然是选了一条,选那一条障碍重重,不适合自己的根性,勉强去修学,这一生的时间也浪费,这是我们病根之所在。所以法门只能选择一个,一门通达自然一切都通达。
修学的根本是正知正见,所以末后一句『不堕邪见』,这句话重要。什么是正知正见?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这一章经裡面所讲,真正是正法眼藏。这一章连长行带偈颂只有四百多个字,诸佛如来将他怎么修行、怎么证果,四百多个字就统统都写出来,都讲清楚。所以《圆觉经》文殊菩萨这一章是最重要的一章,往后十一章可以说都是些註解。这一章所讲的是正知正见,我们能依照这个塬理塬则来修行,决定不堕邪见。
我们就在这几句经文当中看,怎样不堕邪见?第一个,你要不要成为菩萨?许多同修都争着要去受菩萨戒,受菩萨戒就作菩萨了。菩萨是印度话,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换句话说,烦恼虽然没断,但是觉悟不迷惑,这是菩萨。这个事情是错事情,我做了,我晓得它是错事情;这是害人的事情,我做了,我知道那是害人的事情,他不迷。不会说我做了坏事情,自己还认为是好的、是对的;他知道错,知道不对,他还要去做,这是烦恼重,烦恼叫他去做。觉!不迷,这样的人他能回头,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要有这个觉才行;没有这个觉,他做的事情他不肯认帐,那就叫迷惑颠倒,不能辨别是非善恶。觉悟的人,真妄、邪正、是非他都能辨别,可是他还做恶,还不修善,他知道善恶,他不是不知道,这种人有,不多。大多数做恶的人,他迷在裡面,他认为他那是对,他不能辨别是非善恶,这是迷惑颠倒。迷的人不容易回头,悟的人容易回头,所以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众生,他在境界裡面决定不迷,决定不迷他就有救。
我们过去常常举《往生传》裡头莹珂做个比喻,在《安士全书》裡面也有,在《西方直指》裡面讲「往生」裡头一个例子。他觉悟,他不迷,他自己的习气很深,恶习气改不掉,他是个出家人,没有办法守戒律,天天都要犯过错,都要造罪过。自己晓得这样下去之后将来一定要堕地狱,他自己晓得,他不会觉得我做的是对的,不会,他自己晓得他要堕地狱。于是他去请教别的同参有没有办法来救?自己来救自己,人家就劝他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自己大概是罪业造多了,自己晓得一定要堕地狱,不往生就不得了,换句话说,只有这么两条路,没有第叁条路好走,所以他就关起门来老老实实念佛,念了叁天叁夜,饭也不吃、水也不喝,拼命的念,他把阿弥陀佛就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十年当中好好的修行,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他。他跟阿弥陀佛提了个要求,「我这个习气太重,再过十年,不晓得又造多少罪业!我自己控制不了自己。阿弥陀佛,你现在就带我去,我十年寿命不要了」。阿弥陀佛就答应:好,叁天以后来接引你。他叁天以后就往生。为什么那么重的罪业他能够往生?他觉而不迷,这是属于带业往生。这就是菩萨的意思。
但是此地这个菩萨标準比我刚才讲的要高,高在哪裡?他「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这菩萨地位太高,不是些小菩萨,不是初发心的菩萨,这是有相当程度的菩萨。「发清净心」,诸位晓得,清净心就是菩提心,这位菩萨是菩提心现前的菩萨,那就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在净土法门裡面来说,是念到理一心不乱的菩萨,他的标準就高。我们念佛必须要知道,把自己的境界要向上提升,提升到此地的标準,这是觉悟;停顿在某一个境界裡面,虽然讲觉悟,那是小小觉悟,不是大彻大悟,大悟的人晓得逐渐要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
怎么提升法?每天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把什么事情看淡一点就提升,烦恼轻、妄念少,就是提升。不管什么事情,不要与人认真的去计较,就能把境界提升,为什么?你要是真正明白我们这一章经裡面所讲大意,晓得身心世界都是虚妄的,不可得!不可得,你要认真计较,你是迷惑颠倒。晓得一切都不可得,我统统放下就得自在,境界就提升。不但世间名闻利养我们要放下,弘法利生也要放下,也不需要计较。弘扬佛法有大福报、大果报,你要是为贪图果报而做弘法利生这个事情,你的果报在叁善道,出不了六道轮迴。
连善都不可以做,何况是恶事。所以求的什么?身心清净。弘法利生是缘,佛法讲因缘、讲缘分,众生有福,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正法久住;众生没有福报,诸佛菩萨来了,也有障碍,也没有法子。自己发心圆满,像前面所讲「圆智照圆理」,念念功德圆满。所以佛在一切经论裡面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攀缘是我们有心去做,随缘是随大众的意思去做。大众喜欢怎样我们就怎么去做,「恆顺众生,随喜功德」,不可以在境界裡面有分别、有执着、有攀缘心,那是对自己修学的大障碍,对自己的境界没有办法提升。
诸位一定要记住,我们在《弥陀经》裡面常常提醒同修们,修什么?就是修一心,一心就是此地讲的清净心。得一心了,一心裡面再能够现叁大,那就入一真法界,就入华严境界,也就入圆觉境界,圆觉跟华严是同样一个境界,在净土裡面是常寂光净土。所以诸位在境界裡头,一切境界自己清楚,你要是不清楚,你是堕在无明裡面;不分别,你分别,你堕在邪见裡面,所以是又要清楚又要不动心。古德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就是这个意思,才能够证得清净法身。这个地方就是特别要紧,「我们如何能够不堕邪见」,这真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只要不堕邪见这一生决定有成就;最怕的是堕邪见而不自知,以为自己还是个正知正见。邪与正,这一章经文可以做一个标準。今天时间到了,下次我们讲偈颂。
(第二十五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25
请掀开经本四十九面:
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经文格局上来说,每一章都有两个大段落,前面一大段叫长行,就是用散文的体裁来写;末后这一大段叫偈颂,是以诗歌的方式来歌咏。这种方式在古时印度与我们中国都很盛行,所以说讚礼,讚礼多半都配着乐器来演奏、来歌唱。偈颂的内容多半是与前面所讲有关係,所以我们叫重颂。这种仪式在佛陀讲经法会裡面有许多的用意。因为讲经的法会不同于学校上课,学校上课,学生是固定的,到时候他就来;讲经的法会,听众流动性很大,不一定每一会都来,不一定準时来,所以有许多是中途来听的,那么前面就没有听到。所以佛把这一段东西讲完之后,实在讲是很慈悲,我们在大经裡面,你们看《华严》、《法华》,长行后面就有一段偈颂,裡面重颂居多数。这个意思就是中途来听的,前面长行没听到,在颂偈裡头可以再补出来,虽然没有前面说得那样详细,但是把前面所讲的大意都重复说出来,便利于后来的。
经的义理,我们一定要能够记住。如果所讲的道理记不住,诸位想想看,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修行,怎么能提起观照的功夫?这是修行第一步,就是要观照。所谓观照,就是要把这义理能够很清楚、很明白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可是长行文说得很多,不便于记忆,偈颂是诗歌的体裁,朗朗上口,很容易记住,所以偈颂有很大的一个功能,帮助我们记忆,帮助我们提起观照的功夫。还有一种,前面有的时候说的意思还没有详尽,可以在偈颂把它补充出来。它有这么多的功用,所以佛在一切经,每讲一段长行文,后面一定有偈颂。第一章有五首偈,都是重复在宣说如来因地法行、菩萨发心离病、末世众生不堕邪见等义。现在我们看偈颂第一首:
经【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
偈颂是四句是一首,字数很整齐,在《圆觉经》裡面这叫五言颂,就是每一句五个字,句法很整齐,四句叫一首。偈颂跟中国的诗是相似,但是不同。中国的诗像律诗,讲求平仄、押韵、对仗,偈颂没有这些讲求,它有押韵,但是并不严格。同时经典裡面偈颂是发挥经义,因此往往它一句裡面说二桩事、叁桩事,诸位将来在《唯识论》裡面可以看到,五个字或是六个字裡面讲好几桩事情。也有一桩事情是一首偈,四句说一桩事情,而这个地方是五句说一桩事情。这一首科题是「明真因有力」,这就是给我们说如来因地法行这么一桩事情。
讲义【告以十方诸佛,通修之法。诸佛从于根本,最初因地发心,皆以圆觉体中,所起之智慧,时时觉照,照彻清净觉相,故能了达无明,无非颠倒,本无实体,犹如空华。】
这个註解非常重要,圆瑛法师用的文字不多,意思说得很清楚。「十方诸佛」,换句话说,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成佛,定义是成就最圆满的智慧、最究竟的觉悟,这就叫佛。十方叁世那些最圆满、最究竟觉悟的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修成?用什么方法学到?他怎么学的?佛在《圆觉经》裡面告诉我们「通修之法」,通是通途;换句话说,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乃至无量法门,法门不一样,但是法门的塬理一定是一样。这个理是通一切法,门虽有别,但是理是贯通,什么道理?就是此地所讲这个道理,贯通所有的法门。那就是他「从于根本,最初因地发心」,我们要注意到这个问题。可见得会修的人、会学的人,他从根本修、从根本学。唯有从根本,才能得到真实殊胜的功德利益;不从根本,所谓从枝叶,枝枝叶叶,那就太难,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有成就。所以,会修跟不会修有很大的差别。
根本是心地,枝叶是迹象、外表,外表的迹象不是根本。内心起心动念那才叫根本,身清净是外表清净,是枝末清净;心清净是根本清净。心清净了,身没有不清净,境界没有不清净,一净一切净。我们境界很清净,身未必清净;身清净,心未必清净。这是举一个例子说明哪是本、哪是末。初学的时候本末都要顾到,你要是晓得以根本为主,以枝末为辅助,这个成就就快速。如果我们观念搞错,把枝末当作主体,疏忽了根本,这样修行就处处有障碍。最根本的就是讲要发心,发什么心?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
「皆以圆觉体中,所起之智慧,时时觉照」,这桩事情说起来实在是不容易。首先要明瞭什么叫圆觉体?「体」是本体,是能生的意思。在哲学裡面讲,宇宙万有的本体,一切万法都是从它生出来;在佛法裡面讲「性」,是它变现出来,能变现的,这个叫本体。本体也叫做真如,也叫做法界,也叫做如来藏,也叫做真心,这个名目在经论裡面有几十种之多,都是说这一桩事情。最简单的讲法,无过于净土所讲「一心」,一心就是本体。所以净土的修学确实是直截了当,它就修的是一心不乱。
可是这「一心」很不好懂,什么才叫做一心?我们起了念头,当然这个不是一心,不起念头的时候是不是一心?还不是一心,为什么?因为起念是一,不起念又是一,它是对立的,有念跟无念是对立的、是相对的,相对的不是一心,一心没有相对。诸位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一心不是相对的,相对的就不是一心。一心能不能说得出来?说不出来,因为我们说是绝对的,绝对的对面还有个相对,凡是说得出的都是相对的,凡是能够思惟想像的也是相对的。所以一心的境界,古人常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不出,不但说不出,也想不出,希望从这个地方去体会。
这个「体」它起作用有两种:一种是现相,一种是明瞭。现相是能生万物,像六祖开悟的时候所讲「何期自性,能生万物」,那是现相;第二个,它能生智慧,就是明瞭,本来就是觉了,我们称之为般若智慧。由此可知,生智慧、起现相,都是这个「圆觉体」的大用,我们不能讲它作用,因为它没有作,如果说作用,那个作是有心,它没有心,自自然然的起作用。所起的智慧,时时觉照,换句话说,对于所现的一切境界相,那就是「照彻清净觉相」。觉相,我们先讲相,「相」是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它所现的相。所现的相,因为它体清净、照清净,所以那个相也清净。
我们用个比喻来说,好比作梦,我们把能作梦的这个心比作「圆觉体」,这个心没有形相,但是它能变现梦境;把梦境比喻作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相。现在这个体现了相,就是你能作梦的这个心,现在已经变化成梦境,自己在梦中。在这个时候就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自己知道在作梦,这就比喻作佛菩萨,为什么?他心裡面那个智慧没有失掉,他自己觉悟:「我现在在作梦,整个梦境都是我自己变现的,整个梦境就是我自己的一心」,所以这个相叫清净觉相,这是一个现象。另外一种现象,迷了,当他作梦的时候,他不知道这个梦是自己的心所变现,不晓得这个梦境就是自心相,不知道,迷在裡面。这一迷,就在梦境裡面分自分他、分善分恶,种种颠倒错乱,他就起这个相。这就好比是凡夫,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智照,把智慧的觉照转变为感情用事,他在梦境裡分自、分他,分是、分非,这是感情用事,这就叫无明烦恼。
一旦觉悟,就晓得一切境界相是自心变现出来,没有一法不是自己,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这个时候「了达无明无非颠倒」,无明是什么?刚才迷了,那是自己的颠倒错误。虽然是颠倒错误,那个颠倒错误没有体,犹如空华。好像我们眼睛害病,看到虚空当中有花。虚空当中哪来的花?是我们看错,虚空本来没有花,虚空花没有自性。这就说明:迷无自性,无明无自性;但是正觉是有自性的,正觉是从圆觉体中所发生的作用。这是解释『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对无明真正明瞭通达;真正明瞭通达,无明就没有了,这是我们讲「破无明」。
「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无论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都与无明有密切的关係,换句话说,都是从无明而生;无明没有了,见思、尘沙当然就没有了,这才叫真正从根本学。从枝末学,先断见思,再破尘沙,后破无明,这是从枝枝叶叶一层一层往裡面进去,费的时间长,所谓叁大阿僧祇劫。如果你从根本修,成佛一定是一生的事情,不必枝枝叶叶来修,这是最高明的修学法。在我们目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来探讨:什么叫无明、无明从哪裡来、无明什么塬因来的,这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在本经「金刚藏」一会裡面有详细的讨论,在《楞严经》第四卷「富楼那尊者」那一章裡面也有很详细的讨论。这个问题在大乘佛法裡面算是大问题,是根本问题,无明既无自性,为什么会有这个东西?此地註解裡面有几行简单的说明,解释「无明」:
讲义【无明有:生、住、异、灭四相。】
换句话说,圆觉体没有生住异灭,般若智照也没有生住异灭,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没有生住异灭是真的,有生住异灭是虚妄的,生住异灭它就有变化,那就不是真常,所以本性没有生住异灭。就我们本身来说,我们在《楞严经》裡面看得很清楚,佛是就六根当中举眼根的根性(见性)做一个例子来说明它是常住真心,为什么?因为它没有生住异灭。而眼识却有生住异灭,第六意识有生住异灭,末那识有生住异灭,乃至于阿赖耶识也有生住异灭。这就能看得很清楚,什么叫真心、什么叫妄心。真心就是一心,妄心是乱心,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这是妄心。真心裡面没有这些东西,真心像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到处惹尘埃是妄心。妄心无自性,所以说它是虚妄不实。生住异灭这四相,在《起信论》裡面马鸣菩萨给我们说得很清楚。
讲义【又名四种梦心。】
生住异灭这四种现象,又叫做「四种梦心」。梦是幻有,不是真有,在佛法裡称之为妙有,或者讲假有,有没有?有,虽有,不是真的。佛法裡面讲真实,真就是它永远存在,我们叫它做真;它这个存在只是一剎那,我们就不叫它做真,有没有?有,有不是真的。
讲义【辗转相起,从细至粗。】
这是说明我们起无明,就是迷的过程,迷失圆觉体中所起的智慧,来说明这个过程。
讲义【生相无明,即是最初一念不觉,故心动,即名为业(业相)。】
《唯识》裡面讲叁细相,第一种是「业相」。本经跟《楞严》所讲是一样,「无明」还在业相之初,所谓「一念不觉而有无明」。由此可知,迷是什么?迷就是不觉,就迷了。怎么叫不觉?心动了。诸位在这个地方特别要注意,「不觉」跟「心动」是一个意思,心不动的时候觉,心动的时候不觉。可是我们现在要跟诸位说明,你心动,不觉,你不动还是不觉。为什么说你不动还是不觉?你不是真不动!你自己心在那裡动,你不晓得,真不动就觉了,这个境界非常之高。
经典裡面常常讲到小乘阿罗汉,小乘阿罗汉的定功是九次第定,这个心很清净,不动。他有没有觉?他不觉,为什么?表面看他是不动,好像这个河流,我们看这水很平静,其实裡面流动得很快,小乘人自己没有能力觉察,自己以为不动。其实,真正到不动是在什么时候?八地菩萨叫不动地,这个时候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你们想想看,这是什么境界?我们今天讲清净,清净在哪裡?讲不动,充其量只是表面而已,没有深度可言,阿罗汉还可以谈上一个深度,我们连深度都谈不到。这个境界是八地菩萨才能够见到,觉察到这个一念不觉。我们讲心动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心本来是不动的,怎么会动?不可能动的,动就是迷、动就是妄,就不是真。诸位要晓得,真永远不迷,真永远不动,真永远不起念,这是天经地义的。这一动就迷,迷就造业,所以叫「业相」。
讲义【业,起动义,转如来藏,而成藏识。】
「业」是什么?业就是动,动就是业,动了之后那个结果就叫做「业」,所以业在此地的解释是动的意思。「转如来藏,而成藏识」,换句话说,把真如本性变成阿赖耶识,这时候诸位要记住,是只变名言不变体性,体性怎么会变?不会变。迷了,真如本性就给它起个名字叫阿赖耶识,换句话说,阿赖耶识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阿赖耶识,觉悟了叫它做真如本性,迷了叫它做阿赖耶识,是一不是二。这是迷悟所建立不同的名称,事实上并没有两样,并没有什么变化,事实上是一成都不变,就是在我们眼前亦復如是,如果事实上有变,那我们还能证个什么真?还能成佛吗?那不可能,事实上决定不变。这是在名言上换个名词而已,我们千万不要被这些名言又迷了,最怕又迷在名相上,那就愈迷愈深,对于佛的真实义那就愈来愈难体会。这是说「生相无明」。
讲义【住相无明,依于动心,则能见(转相)、能现(现相)、能取境界(智相),起念相续不断(相续相);叁细后二,六粗前二,皆住相摄。】
迷了之后,愈迷愈深,于是就「住相无明」,住就是着相。住相无明,在叁细六粗裡头它就包含了四种。我们今天最大的麻烦,就是心要有住。你看《金刚经》一打开,须菩提请教释迦牟尼佛「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禅宗二祖慧可见达摩祖师就要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所以凡夫心念裡面最难突破就是住相无明,处处要找个地方去住。佛在《金刚经》说得很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把住相无明摆脱掉,生心,生什么心?是「智慧时时觉照,照彻清净觉相」的心,生这个心,这就是佛、这就是菩萨,佛菩萨跟我们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如果心不动那是大觉圆满,《唯识》裡面所讲「大圆镜智,常寂光中」,大圆镜智,是这个境界。妄心一动,它不是真心动,妄心动,第一个是能见,能见叫转相,转是转变;第二个是能现,能现就是现相,变出相出来。其实前面所讲的「四种梦心」,拿梦来作比喻很有道理,你说作梦,能够作梦的那个心,给诸位说,是真心,你心不动的时候不作梦,这心一动它就作梦,所以作梦是你心动。古人所谓「至人无梦」,他心清净。有功夫的人不作梦,有功夫的人有定,有定功的人、心地清净的人他不作梦,心地善良的人不作恶梦,可见得这个梦,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思是心动了,心动他就能作梦。
能见相就好比能作梦,现相就是梦中现出的境界。现出这个境界,跟诸位说,转相跟现相都是一剎那,时间极其短暂。短暂的程度,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弹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灭,这是讲所现这个相的短暂。这个道理、这个现相,如果我们细心去想想作梦这个梦境,的确这层道理能体会到几分。梦之所以能够继续作下去是什么?它有起灭相续不断,它有相续相。就好像我们看电影画面一样,电影的画面它所起的相是剎那的,如果都不相续,它这个相一闪马上就没有,底下就是空银幕,我们能看到动作,实在讲是看到连续的画面。现在一般电影一秒鐘是二十四张底片,连续的画面,这个连续的画面就是此地相续相。一秒鐘二十四个连续的画面,我们就看呆了,就看到好像真的境界,忘掉那是假的,就被它欺骗。诸位想想,如果一秒鐘当中有二十多万相续的相,你能不能觉察它是虚妄?二十四张连续相就已经骗了你,现在来个二十四万张相续相,你感觉得怎么样?我们今天现实的世界,山河大地,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就是一秒鐘当中二十四万相续的妄相,它这个相相续不断。所以你感觉得好像样样东西都是真实、实在,其实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说明「住相无明」,是我们迷惑了,误以为身心世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质体,把它的真实相给忘掉,迷失了。
「能取境界」,就是你在境界裡面擅于分别、擅于取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知识」。「智相」就是知识,佛法裡面所谓世智辩聪,就是这个智,这不是智慧;智慧的人不取相,「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是智慧。换句话说,世间所有的邪知邪见是从「智相」裡头生起,这是邪智慧的根本。可是诸位要晓得,他的体还是般若智照,因为他的般若智照迷了,所以变成世智辩聪,从体上讲没有两样,从作用上讲大大不相同。住相无明,这个「住」不会住得很久,它有变化,因为它本质是虚妄不实,所以它有变化。
讲义【异相无明,于所缘境,取着转深(执取相),分别种种假名言相(计名字相);六粗中二,属异相摄。】
异相就是说执取,就是执着、爱取、嫉妒、分别名字,这些都是「异相」。异在什么地方?不是异在相状,相状不异,在执取、名字,异在这个地方。诸位细细的去想一想,老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眼前的境界,离开一切言说、名字、执取,你们想想,是不是同样的境界?假如我们这个讲堂,有十个国家的人,十种言语文字都不相同,大家坐在这个地方,看这个境界,离开名字、言说,每一个人看的都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果要问你,这个叫什么?每一个人讲法都不一样,为什么?他们安的那个名字相不相同。「名可名,非常名」,一切法本来没有名字,名字是人给它安上去,甲可以给它安一个名称,乙可以另外给它安一个名称,丙要不喜欢那个又可以给它安个名称。由此可知,执取跟名字是从我们分别心裡面产生的,心无分别,万法是一不是二;心无分别,境界是清净没有染污。那么我们说被什么染污?被名字相染污、被执取相染污,这是我们学佛人必须要晓得。
今天这一段意思很深,生相无明、住相无明,我们断不了,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诸位要晓得,破生相无明,八地菩萨,破住相无明也得初住菩萨,才能办得到。我们初学的人下功夫,要破无明从哪裡下手?就从异相无明下手,这是我们能办得到。只要我们念念觉悟,不被假名所欺骗,别人见到我,恭维「你是圣人」,我也不喜欢,为什么?假名;那个人见到你,「你简直是一条猪」,我也不烦恼,为什么?我还是我,不是说你叫我猪我就变成猪,叫我圣人我就变成圣人,我不随你的名言转。要从这裡觉悟!晓得「名可名,非常名」,你就不生气了,在境界裡面不取于相,不取圣人的相,不取猪的相,你就不动心了。你要是取圣人的相,人家讚叹我是圣人,生欢喜,心动了。《金刚经》佛告诉你「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我们做得到的,般若观照就是这个照法。晓得一切假名、一切执着都是虚妄的,换句话说,都是抽象的概念,没有事实。
可是你要是迷了,人家讚叹你圣人,你取了相,心动了,欢喜了;叫你猪,你生气了,你要报復,底下就要造业。能不取相、不执着,这个人至少怎么样?不造业。古德教我们「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你要不懂这个道理,那怎么会不造业?怎能不造新殃?唯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他在一切境界裡面,他不是不接触外头境界,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是了了分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是破无明,破我们的异相无明,这真正叫断烦恼,无论在什么境界你心不动、心清净,就不生烦恼,不生烦恼就是断烦恼。既然断烦恼,当然就开智慧,这一定的道理;不生烦恼就生智慧,不生智慧就生烦恼。所以我们讲真正用功最初方便,要从这个地方下手,真正叫修因。诸佛如来的因地法行,他不说别的,「了达于无明」,了达就是断无明,就是破无明。无明有这么多种,这么多层次,我们一样一样都能明瞭、都能通达,而且自己晓得最初方便从哪一个无明把它解开、把它断除。
讲义【灭相无明,第五粗起业相,依惑起业;无明之功用,到此而止,故为灭相。】
「无明」到什么地方就灭?到造业,无明就转变,无明转变为「业」,业裡面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念佛的人到这个地方变成净业,你没有办法破无明,变成了净业,净业就叫带业往生,无明没断,带着这个业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就这么个道理。如果你能把「异相无明」断掉,给诸位说,那是事一心不乱,品位高;能破「住相无明」,就是理一心不乱;能破「生相无明」就成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他把这一品生相无明破了就成佛,圆满菩提。所以在念佛功夫上,这四个层次:破生相,常寂光净土;破住相,实报庄严土;破异相,方便有余土;如果只是在灭相无明裡面,叫带业往生。平常很难得用这么短的时间,这样扼要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介绍给诸位;今天大家在此地有缘分,我们在这一会这么短的时间,将这个层次都跟诸位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底下几句重要:
讲义【欲破四种无明,但用智慧觉照。】
「智慧」是根本,没有智慧不能破无明。「四种无明」有浅深、厚薄不同,因此破无明的智慧也有大小、利钝不一样。譬如破生相,那要最高的智慧,小的智慧是没有办法做到。什么叫智慧,这一定要搞清楚,智慧与聪明不一样。佛在《华严经》讲「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那个智就是指世间第一等聪明智慧的人,他没有办法理解佛法,你们想想为什么?他那个智慧是「智相」,叁细六粗,是六粗裡头第一个智相,世智辩聪,他这个智慧是从叁细相来的,是从这个地方发生出来,换句话说,世间聪明智慧的来源是从心意识裡头来的,所以没有办法解佛法。佛法的智慧要从真如本性来才行。换句话说,世间聪明智慧是从妄心起,佛法讲的智慧是从真如本性、真心裡面起的,它不一样。从无明裡面起的智慧有很大的作用,不能破无明;从真心裡面起的智慧才能照破无明,就是这么个道理。
有些学佛的人用头脑去研究佛经,这不行,研究怎么样?你用的是智相,你用的是分别心、执着心,这没有办法破无明。虽然能把佛经讲得头头是道,讲得天花乱坠,甚至讲到天人都来听,还是破不了无明。讲到天人来听,真有,那不是假的,可见得世智辩聪相当的高明,但是不能破无明、不能见本性。所以智慧从哪裡来?智慧从清净心当中来,智慧是从看破、放下当中得来。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有一分放下的功夫就有一分看破的智慧,功夫跟智慧是相辅相成。由此可知,学佛第一心地要清净,要晓得所修的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要修清净法,修一心不乱,就是修圆觉之体,我们讲圆觉的体、相、作用。
在初用功的时候讲求的是观照,《般若经》裡面跟大家讲这个功夫叁个层次,最初观照,进一步就照住,再进一步照见。到照见的时候就是破住相无明,《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是照破住相无明;照住是破异相无明,观照是破灭相无明。你有观照的功夫,不造业,这就是古人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觉就是我们一般讲觉悟,他常常想到经文裡面的教训,自己刚刚一个念头错了,马上想到佛教给我们的,我们这个心立刻转过来。譬如人家看到我,骂我是个猪,我马上生气,这就迷了;立刻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怎么又堕到名字相?这一觉悟就不生气,他就不造业。所以时时提起观照功夫是破灭相无明,简单讲是不造罪业,常常能保持自己觉悟的境界,这就叫功夫,这叫真正修行。
我们一般讲修行,不是说一天念多少佛号、拜多少佛,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是迷惑颠倒,那算什么功夫?你的境界没转,那不叫功夫,只能够叫阿赖耶识裡头多种一点佛号的种子,只如此而已,不起作用,不能消业障。如果我们能够一下觉悟到佛所讲「不取于相」,别人骂个猪,我不取这个相,我如如不动,消业障。我们对人家不起瞋恨心,这叫消业;别人骂我一声,我马上就在心裡想我将来要报復他,造业了,起业相,那个佛号念得有什么用?佛号念了,阿赖耶识变成种子,不管用,不能消业。所以有观照就能消业,这才叫功夫,这才叫真正修行。修行人就是念念消业障,念念增福慧,增长自己的定功,增长自己的智慧,念念消除业障。
讲义【但用智慧觉照,照破无明无性,则四相顿破矣。】
我今天特别就我们现前能够做的贡献给诸位,希望诸位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要消自己的业障,成就自己的定慧,使自己的定力能够一天比一天深,智慧一天比一天大,逐渐逐渐先照破灭相,再照破异相,再照破住相,再照破生相,你这一生就成功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第二十六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26
经【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前面曾经讨论过修行必须真正的因缘才有殊胜的功德利益,今天这首是第二小段,科题「明无明本空」,说明「无明」本来是空寂的。这地方的「空」不当作「无」讲,如果说「空」就是没有,那这是错的。「无明」确实是有,有为什么说它空?正因为它有,它没有自性,也就是说它没有自体,虽有还是空的。这是佛法常讲的空义,我们不太容易理解它,那就是我们习惯当成一个概念,把这个「空」看作「无」,看作什么都没有就叫空,这在佛法裡不是这个意思。第一句『知彼如空华』:
讲义【知,是能照觉智,彼,是无明。】
这首偈关键就在「知」字,这个「知」不是我们一般讲的知识,也不是一般人讲的学问。因为世间的学问、知识达不到这个境界,这个「知」是般若智慧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是亲证的明瞭,确实他自己证知,所以此地註解讲是「能照的觉智」。这个「知」,依《楞严经》来讲,六根根性所起的作用就是「知」,在眼叫见性,它不是眼识,不是五俱意识,而是见性,在耳叫闻性,乃至在意叫知性,是六根根性起的作用,这是真正的智慧,般若智照。
智照在功夫上来说是有层次,「知彼如空华」,那是照见无明无自性,这种程度,严格的来讲,是八地菩萨。如果把尺度放宽一点来讲,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四十一品无明才破一品,也能算得上「知彼如空华」。可见得这个境界相当之高,我们今天读这一句,也只能说听说而已,听说佛菩萨有这么一个境界,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虽不是自己的境界,我们晓得这桩事情一定要把它证实,换句话说,要把它变成自己的境界才能得受用。如果要把它变成自己的境界,我们就要以最初方便来修学,最初方便是用意识心,因为六根的根性我们不会用,我们还是用六识。
用六识叫观照。江味农老居士在《金刚经讲义》裡面讲功夫叁层,最初的叫观照,观照功夫久了就照住,照住是第二层功夫,再往上进一级,到第叁层功夫叫照见。此地这个「知」就是照见,像《心经》裡面讲「照见五蕴皆空」,这在功夫讲是上层的功夫,我们现在做不到,我们从下面做起。下面做起,就是常常记住经文,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之处,自己起心动念马上就想到「知彼如空华」,就会想到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我们的烦恼习气就会淡一些。譬如在境界裡面我们起了贪心、起了瞋恚心,念这句经文「知彼如空华」,我们的贪心、瞋恚心马上就淡了很多,这种用功的方法就叫做观照。
由此可知,经文如果不熟悉,在境界裡面就提不起观照的功夫。所以,重要的经文要背诵,便利于观照。能背全部经文当然更好,不能背全部,重要的句子一定要会背。既简单又明瞭,这样的句子要多背,《金刚经》裡面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要记得很熟,要常常能提得起观照功夫,我们对一切事、一切物自然就看淡。能看得淡,当然你也就能放下,能放下,心地自然清凉自在,烦恼就少;烦恼少,智慧就增长,这是一定的道理。这种功夫要不断的去用,天天要去用,不但是佛家说,连道家也讲,老子说「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一时一刻都不能失掉观照的功夫。
照久了就得定,什么叫得定?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不动心,像《金刚经》裡面讲「如如不动」。这个「不动」不是说你不见、不闻,还是一天到晚待人接物,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清楚,看清楚、听清楚是智慧,但是他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这叫功夫,这叫做禅定。到这个境界就照住,就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确实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又样样明瞭。这个功夫才在第二层,还没有到照见,但是这样的功夫就很不错,在念佛法门裡面讲,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点怀疑都没有。
到第叁层,就是照见这个功夫,的确不是一般人都有把握能做得到。可是我告诉诸位,我们从观照做到照住,这大概是一般中等以上的人,怕的是你不肯做,你要肯做的话,决定可以做到,有个十年、二十年的工夫决定可以做到。照见,那是净土讲理一心不乱,那是不大敢说,不敢保证,是没人能做到;讲到事一心、如如不动,是可以做得到。功夫要绵密,决定不能间断,这叫做用功,这叫做修行。
当然最根本是要破无明,为什么?无明要不破,智慧不能圆满,也就是说菩提不能圆满,无明是障碍菩提,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大智慧。不但智慧不能圆满,还有一个麻烦,就是生死不能了,换句话说,轮迴不能超越。这个地方经文说『即能免流转』,流转就是轮迴。轮迴在此地有两个意思。我们晓得,无明有根本无明、枝末无明,像十二因缘裡面所说「无明缘行,行缘识」,那个无明是枝末无明,不是根本无明,我们一般所讲六道轮迴就是从这个无明而生。枝末无明,我们在功夫上讲,第二层的功夫是照住,就有办法破枝末无明,换句话说,超越叁界六道的生死轮迴。可是你根本无明还在,既有根本无明,换句话说,还有叁界之外的变易生死没了(ㄌ一ㄠˇ),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本经裡面所讲的「无明」,是讲根本无明。根本无明破了,换句话说,叁界之外的变易生死也了了,不但大菩提现前,大涅槃也现前,也圆满。涅槃翻成中文意思是不生不灭,这是绝待真实的境界,亲证的功夫就是在般若智慧的觉照。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方法,以及修学过程当中的境界,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不断的要往上面去提升。
下面两句是比喻,佛唯恐我们对他所说的道理还不能够亲切的去体会,所以举个比喻,『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把梦比作无明,可见得无明那个「空」是有的,梦,我们想想梦的确是空的,但是梦有没有?梦是有的,不能说它没有,有为什么说它空?因为它「不可得」,醒来的时候不可得。在梦裡面是有,醒来之后就没有,可见得梦是假的,那个有是假有,不是真有。无明变现出这个现象,这现象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宇宙人生森罗万象,是从哪裡来?是从无明变现出来的。这个道理在本经后面还有详细的讨论,佛在《楞严经》第四卷也有很长的经文给我们讨论宇宙人生的起源。起源不是真实的,是虚妄的,所以它所现的这些境界相也是虚妄而不可得。
这个道理,我们常常在《金刚经》裡面读到,一切法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心色二法,拿现在学术名词来讲,一个是精神、一个是物质。佛法讲心法就是精神、心理,讲色法就是物质。而佛在《般若经》裡面给我们说,心法(就是精神)也是当体即空。经裡面讲得很清楚,我们自己细细去想一想,去揣摩揣摩,像《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叁心不可得。不可得,心有没有?有,就跟作梦一样,过去的梦、现在的梦、未来的梦都不可得,有没有?有;有,不可得,不可得就是空,所以不要执着。不可得要想得到,那就自找苦吃,那是迷惑颠倒。这是讲心法不可得。
物质也不可得!怎么说物质也不可得?物质是因缘生法,既然是因缘生法,它就没有自体,没有自体,虽有也是空,也是不可得。一切物质是因缘聚合,拿现在的科学名词叫方程式,整个物质世界是方程式的结构不相同所显现出森罗万象。离开了方程式,物质世界就没有了,这是今天科学家眼睛裡面的宇宙、物质的现象。「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佛这样跟我们讲。所以一切物相也是假有,不是真有。《心经》裡面佛告诉我们,「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讲的物质。空所谓是真空,色是讲的妙有,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就好像作梦一样,梦裡面现的境界是色,能现梦的那个心就是空,空能现妙色,或者能现假色,假色就是真空,是这么一个道理。因此,无论是心法、色法都不可得。
佛法讲到终极之处,实在讲没有别的,就是一个「不可得」。你要能够在一切法裡证得「不可得」,那就叫成佛,你的智慧就开了。不可得的好处太多,功德利益无量无边。真正证得不可得,佛法所讲法身、般若、解脱,你就圆满。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叁德不圆,就是在一切法裡头以为有可得,这是烦恼、这是障碍,不懂得法空这个大道理。「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这两句是比喻无明无体,没有自体。
讲义【体即圆觉,迷之,则成无明;悟之,无明即灭。迷悟只是一心。】
「圆觉」就是真心。「圆觉」裡面没有无明,但是能现无明。就好像我们心,心裡头没有梦,心哪裡会有梦?心没有梦,但是心能够现梦,它能够作梦,但是心不是梦。圆觉能现无明,圆觉不是无明,这裡面是一真一妄,虽然一真一妄,你明白就解脱了。佛法自始至终只说一个悟,为什么?悟了之后,真与妄塬来没有妨碍,真不碍妄,妄也不碍真,只要你不迷,你就叫佛菩萨,不迷就有真实的受用。什么叫迷?在境界裡面起贪瞋痴,这就是迷。譬如我们肚子饿了吃饭,吃饭是受用,贪吃那就迷。佛菩萨也吃饭,他不贪;佛菩萨穿衣,他不贪,他在生活裡面永远不起贪瞋痴烦恼。惠能大师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就是有受用,一天到晚待人接物他有受用,受用裡面生智慧,这就是他悟、他不迷。凡夫他迷、他不悟,不悟在哪裡?受用裡面起贪瞋痴,一天到晚就是常生烦恼,不生智慧,这是凡夫,差别就在这个地方。我们讲迷的根本,这部经的好处是从根本上说,不明瞭色心的实相,所以你才迷;如果真正明瞭色心实相俱不可得,你就不迷。千真万确的事实,确实不可得。
「迷之,则成无明;悟之,无明即灭」,一悟就叫菩提,一迷就叫无明,所以说「迷悟只是一心」,不是两个心,就是同样一个心。悟了就叫佛菩萨,迷了就叫凡夫,悟的是这个心,迷的还是这个心,并不是第二个心。再给诸位说,一心就是悟,二心就是迷,二心就是无明起来。《楞严经》讲得很好,「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富楼那尊者请教释迦牟尼佛,无明是怎么起来?佛就这么答覆他。由此可知,念佛法门把整个功力都用在一心不乱上,在八万四千修行法门裡面来讲,它是最简单、最直捷的一个法门。这个决不是说修净土的人要高抬自己的法门,不是的,细细在一切大乘了义经典裡面去看,直接修一心,这就是最直捷了当的法门。而我们在《华严》裡面五十叁参所看到,善财童子给我们做榜样,第一位老师就是教他念佛法门,最后一位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一开端、一个结束,一始一终,你就晓得这个法门在一切行法裡面是属于根本法。这道理要是不懂,你在选择法门上就会有疑惑、就会有障碍,就会见异思迁,所以一定要明理。
我们这一次发起印《弥陀经疏钞》。古大德告诉我们,一个学佛的人在一生当中能够遇到《弥陀经疏钞》,只要有这部书,依照这理论方法来修行决定成就。有很多人看到佛教经典太多,不晓得从哪裡看起,不知道学哪一部好?你就学这部就行了。这是说到「一心」的修学,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要特别留意这桩事情。
再看第叁小段,科题「明妄尽还觉」,明是说明。这段说明所谓妄就是迷,妄要是尽了,觉悟就现前,还归于大觉。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裡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不觉」就是此地讲的「妄」,它是本来无的,也就是讲无明,无明本来无;「本觉」就是此地讲的「圆觉」,圆满的大觉是本来有的。本来无的,我们当然可以断尽;本来有的,一定可以还源,我们在这个地方要建立坚固清净的信心。
经【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
佛是觉者,菩萨是觉者,六祖大师也是觉者。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跟此地讲「如虚空」是不是一个意思?「如虚空」就是无一物,一个觉者的心,他心裡乾乾净净,一尘不染。这个心是平等的,心裡面才有一念就不平等,换句话说,才有一物就不平等,就有高下之分。平等心是心清净到极处,一念不生,什么都没有,这时候的心是平等的,这时候的心是广大的,跟虚空法界合而为一,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裡有一物,它就起分别,有分别就有界限,把广大的心就变成窄小的心,这个转变是在自己,所以迷了,迷了心量就小,愈迷心量愈小。
讲义【觉者,乃能觉之真智,即自性之光明。自性广大周遍,犹如虚空;此智称体而周,故如虚空。】
这种智慧,我们一般讲,就是根本智,根本智是从清净心生的,你心要像惠能大师一样,本来无一物。心清净了,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就是此地所讲「自性光明」也具足了,它起作用叫后得智,是无所不知,正像《般若经》所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智慧广大,犹如虚空。
讲义【泯智合觉,平等一相,体既不动,智亦不动。】
这几句话所说的,跟《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一样的境界。这个地方,「觉」是讲体,「智」是讲用,好比一面镜子,镜子它的光能照外面的景象,我们把镜的体称为「觉」,它照的作用称为「智」。你们想想,体与用它是什么关係,然后你就能体会到「智」与「觉」是一回什么事,它是一体,是没有办法分离,所以「泯智合觉」,智觉是一相不是二相,一就平等。「平等」,这个名词的根源是从佛经裡面出来的。「平等」的定义是一心,二心没有平等,一心才平等。真心平等的,真心是一心;妄心不平等,妄心是二心。我们讲真如本性是平等,讲到八识就不平等,换句话说,离开无明是平等,带着无明就不平等。
「菩提心」裡面,第一个条件就是平等心,《起信论》裡面讲「直心」,直就是平等;《观经》裡面讲「至诚心」,诚到极处也是一心,也是平等心。重要不重要?给诸位说,非常重要。凡是修大乘佛法,所谓大乘就是以菩提心为基础,就叫大乘;如果是以意识心为基础,统统叫小乘,心小!佛在经典裡面所讲,二乘人的修行用什么心?用第六意识心。读《楞严》,大家晓得,以第六意识心最高可以修到声闻、缘觉,证到阿罗汉跟辟支佛果,再往上去不行,因为他这个心量只有这么大,就到此为止,那叫小乘。所谓大乘就是建立在大心的基础上,菩提心,而菩提心第一个就是直心、就是至诚心,如果诸位不在这上下功夫,你的大乘佛法虽然在那裡修,修一辈子都不会有成就。为什么不成就?以本经来说,因果不相符,心用错了,所以得不到预期的果报。
我们在《华严》裡面看到,发菩提心之后还得要修,修什么?修直心、修深心、修大悲心。我们在菩萨位次上来看,叁十个位次,十住菩萨修直心,十行菩萨修深心,十迴向菩萨修大悲心,到登地菩提心才修圆满,这时候叫叁心圆发。叁心圆发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你要不修一心怎么行?所以我们在讲堂时时刻刻提醒同学,勉励大家,我们待人接物用一心,不管别人用什么心对待我,我们用一心去对人,我们就是修一心不乱,与自己本修的法门相应,要懂这个道理。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这个修行法,我们这一生在大乘法门裡头一定又空过,我们空过的次数太多了。依照经论裡面诸佛菩萨给大家所授记,在末法时期能有机会遇到大乘经典,能读诵,能在一块研究讨论,这种善根都是多生多劫,数不清。《金刚经》说「过去生中已供养无量诸佛」,你供养无量诸佛,怎么会不闻法?无量劫当中你就在修学大乘法,生生世世你都在听、你都在学、你都在修,可是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塬因在哪裡?就是不晓得修菩提心,所以你没成就。
如果你真正一旦觉悟,我从今天起万缘放下,我就修直心,直心是什么?一心,就修一心不乱,也就是清净心;修深心,简单的说,好善好德这就是深心,见到别人的善就跟自己的善一样,见到别人能也就跟自己能一样,没有嫉妒,没有障碍,所谓成人之美;大悲心就是慈悲一切。所以深心是自受用,大悲心是他受用,待人接物大慈大悲。诸位能真正把这个纲领抓住,在境界裡面用叁皈依的修学纲领,一切法裡头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成就自己的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那功夫就成就,千经万论所说也不外乎这个纲领、这个塬则。
『不动转』很重要,不为一切境界所动,体不动,智也不动。
讲义【叁际不能迁,诸法不能移,故曰:平等不动转。】
叁际不能迁,诸法不能移,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而在一切境界裡头没有一法不明瞭,这就是常生智慧。
经【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觉』有大小等次的差别,要能够说『遍十方法界』,这是觉圆满,圆满的大觉那就叫『成佛』。菩萨虽觉,还不能够圆满,到究竟圆满那就叫成佛。这两句是讲境界,也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自己修学过程当中,还没有到「觉遍十方界」,就晓得自己的功夫还没有达到究竟,好像我们走路一样,还没有达到终点,要继续往前进,到你有相当智慧,不能够在这个时候终止,自以为足了,那就是障碍。所以这种境界就考验自己,还有一法不知,那我还不圆满;还有一法没学,我也没圆满。
智慧愈接近圆满的时候学东西快,别人学一样东西要学几个月,你一看就明瞭、一听就通达。譬如别人学一部经,一定要从头听到尾听完,这部经的大意才明瞭;觉悟程度高的人,这部经听上几句他全部通达,后面就不必说。由此可以证明觉有浅深不相同,还有人是一遍听了还不明瞭,要听上好几遍才会明瞭,我们讲悟性比较差一点。
所以佛法裡头才讲「博学多闻」,这个意思我们在讲席当中也跟诸位提了很多次,怕大家发生误会。博学多闻是要在根本智现前之后才能像善财童子一样到处去参学,为什么?自己有这个能力决定不迷,一接触就开悟,他有这个能力,这是根本智现前之后的事情。根本智没有现前,我们修什么?专修一心。你们打开《华严经》,善财童子参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初住位。初住位,十信心满,根本智现前,有资格参学,博学多闻。如果没有到圆初住这个地位,在这个之前,我们的重点应当放在根本智,换句话说,要放在一心不乱,求根本智。而求根本智最重要的,跟诸位讲,修福,中国人俗话讲「福至心灵」,福报来了心就灵、就开窍,忽然之间就聪明,福很重要。所以佛法裡面讲「福慧双修」,福在前面,慧在后,不修福决定没有智慧,这个塬则希望诸位要注意。所以学佛为什么从戒律下手?戒律是修福,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在过去,无论是在家、出家,真正学佛的人没有不着重修福报。明末以来到现在,这五百年当中,修福的人多半都是依据《了凡四训》所讲「功过格」,多半依据这个来修。我们晓得了凡居士改造他自己的命运全凭功过格,这个功过格是依《感应篇》所编。最初创始是莲池大师,「功过格」是莲池大师编的,他老人家自己修行就照这个办法,所以他那个题目叫「自知录」,天天反省把它记录下来,我今天哪些事情做对,哪些事情做错,来比较,改过自新,从这裡下手。我们想想莲池大师是何等人物,还要从这个方法下手,这是我们应当要警惕、要学习。看起来这方法很笨,但是非常有效,一展开就晓得我这一天到底是善多还是恶多,我这一个月裡面是善多还是恶多,我这一年当中有多少善、多少恶,自己每天去记载。
「自知录」,这个东西《莲池大师全集》裡面有完整的本子。从他老人家以后,功过格就很盛行,其目的无非是叫人认真的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这是修行的起步。这方法不但是培福,帮助你心清净;先修心地善良,由善良再达到清净。凡夫的心是恶念多、善念少,用这个方法先叫自己这个心纯善无恶,然后再纯净无染,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去提高,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如果要想从心裡面善恶杂念纷然的时候,一下就提升到清净,跟诸位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念佛求一心不乱,念了这么多年,一心还没有得到,看看古人好像得个一心不难,叁、五年他就得到,我们叁、五十年为什么还得不到?人家修学是有层次,按部就班来的;我们没有层次,乱修,叫盲修瞎练,费的时日很长,效果几乎等于零。古人讲「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想成就还是得学古人一样,老老实实循规蹈矩,逐次将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这是最稳当、最可靠,而最有效。从这个基础开始一直提升到「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这是我们最后的目标,所以说圆满菩提这是最后目标。
后面这叁句境界就很高,连前面这个迹象也要把它离得乾乾净净,有一点像《金刚经》那种方式,到真正的清净,觉与迷这个概念统统没有,心才叫真清净。如果是「我已经觉遍十方界」,你这个心裡还有一物,还没有到无一物,你还有觉,那个觉就是无明。甚至于到「我觉也没有,我现在已经是无一物」,诸位想想还有没有?你还有一个「无一物」,那个无一物也是无明。换句话说,连觉、连无一物都没有。不但在如来大觉当中是这样的境界,再跟诸位说明,圆初住的菩萨已经到这个境界,从此之后叫做无功用道。
所以不要以为到这个境界我已经成佛,成佛是没错,分证位佛,不是究竟佛。因为分证位的时候已经无一物,连无一物也没有,心清净到这种程度,在我们净土法门裡面来说叫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并不是就是这么一个层次,圆初住就证理一心,到等觉菩萨还是理一心,由此可知,理一心裡面有四十一个阶级,同样是理一心有程度高下参差不齐。你证得理一心之后,你要晓得理一心有这么多阶级,还得不断往上提升,不可以得少为足。所以境界不可以不知道,不知道境界往往把中途站当作终点站,还是迷而不觉。
后面叁句就是连这个迹象也要把它扫得乾乾净净,才能达到真正的圆满。这叁句下一次讲,下一次这一章就可以讲圆满。
(第二十七集)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27
请掀开经本第五十叁页:
经【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这是「文殊菩萨章」最后一段经文。『众幻灭无处』,「幻」是幻化不真。
讲义【众幻者:幻身、幻心、幻惑。惑即无明。】
身心是属于迹象,幻妄之相;『惑』是幻之根本,也可以说是幻妄的根源。《起信论》跟我们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不觉生叁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由此可知,无明还在叁细之先,无明是一切虚妄的根源。佛在一切大乘了义经典裡面告诉我们:
讲义【无明本空,故亦如幻。】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裡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空」,这是说明这些幻妄的真实相。可是这个真相却不是我们一般人能觉察得到,必须要智慧现前才能觉察得到,换句话说,才能把这个真相看清楚。
讲义【圆照之真智现前,无明之幻惑即灭。】
本经告诉我们,「圆照真智现前」,圆满的觉照,真实的智慧现前,才能照见无明本空,像《般若心经》裡面所说「照见五蕴皆空」,这时候「无明幻惑」就消灭了。消灭了,我们要问:这个境界相还有没有?像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上所说「觉后空空无大千」,试问问,这时候大千世界还有没有?如果说没有,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觉悟,阿弥陀佛有没有觉悟?」不要说那些菩萨祖师,诸佛如来岂不是各个圆照真智现前?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存在,娑婆世界,我们现在所依报的国土,也明明现前,在我们眼前,为什么要说觉后空空无大千?「觉后空空无」怎么讲法?
给诸位说,真如本性是一个理体,既有体当然就有相,我们在《华严经》裡面读了很多,也了解得很详细,有体就有相,有体就有作用,体相用是一而叁、叁而一。所谓法尔如是,那怎么会没有?为什么又说无大千?这「无」是无虚妄分别,因为你在迷的时候,你在这个境界裡面分自分他、分彼分此,产生无量的分别、无量的执着。给你讲「觉后空空无大千」,是你再也没有分别、也没有执着、也没有妄念,是说没有这个,不是说这个世界都没有;是了解一切境界相的真相,晓得这些相都是幻化之相,这些相与体、与理不相妨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是说这个,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希望诸位要了解这桩事情。
有些人学佛、读经,依文解义,认为「觉后空空无大千」,什么都没有,那不要学佛,学了佛,学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世界也没有,人身也没有,这还有什么意思?你看看华藏世界应有尽有,看看西方净土那样殊胜庄严,哪一个地方能跟它相比!那就叫觉后空空无大千的境界。其实我们现前的境界,你是没有觉,觉了之后,这眼前的境界也是空空无大千,就是在一切境界裡能够一念不生,心地清净。「觉后空空无大千」跟六祖所讲「本来无一物」一个意思,你们想想对不对?永嘉说「空空无大千」,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一个意思;说的言语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是同样的境界。
「无明之幻惑即灭」,换句话说,妄相没有了,实相现前。《般若经》裡面常讲「实相般若」。《楞严经》裡面所讲「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如果入了这个境界,可以说「凡所有相,皆是实相」。你迷的时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悟的时候,「凡所有相,皆是实相」。实相跟虚妄是同一个意思,凡夫没有这个智慧,他把它看作两桩事情;觉者了解是一桩事情,所谓一真法界,所谓「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叁」。
讲义【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无生处故。】
前面长行有这么几句话。空中本来没有,空中之花是病眼所见,好眼睛看这虚空当中没有花,病眼看空中才看出这些幻化。你眼睛好了,空中花没有了,你能说这花有一定的处所灭掉?灭到哪裡去?这比喻说明一切法「本来不生,今亦不灭」,一切法塬本就是不生不灭,这是事实真相。从这个例子引申,我们现前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是「本来不生,今亦不灭」。但是,这种不生不灭的境界相,我们看不出来,塬因在哪裡?我们迷在境界裡面。如果诸位智慧现前,能把这个事情看得详详细细、清清楚楚,这就叫证得无生法忍,晓得一切法的真实相,确实不生不灭。
你要是不懂得不生不灭的道理,你看到人有生老病死,山河大地、星球有成住坏空,怎么会不生不灭?明明看到是有生有灭,为什么说不生不灭?你就想到病眼睛看空花那个样子,眼睛有病看到空中真的有花,有花,你也不会说这个花生起来,眼睛好了花没有了,你不会说那个花灭了,为什么?因为你明瞭那个花是假的、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所以你对于那个境界相不会起生灭这个妄念,不会起这个妄想。我们把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比喻那个空花,真正要觉悟了,你也晓得十法界依正庄严正如佛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在这一切法裡头不会再有生灭的念头生起,晓得事实的真相确实没有生灭。《圆觉经》最深的就是第一章,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普贤章」以下都讲修证的方法。
讲义【众幻元无,并非灭于真如。】
『真如』虽然没有相,它能随缘现相。虽现这个相,相是它的作用,就是真如起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体相用是一不是二。下面这两句话很重要:
讲义【佛道本成,到此亦无所得。】
与《楞严经》裡面所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义趣是相同。所以,佛在《华严》与本经上都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虽然说本来成佛,可是你现在迷了,不但迷了,而且迷得太深。如何妄尽还源,这就要修证的功夫。
《梵网经》的宗旨跟《楞严经》一样,是讲「成佛之道」。《梵网经》完全讲十方诸佛,裡头不讲菩萨,十方诸佛他是怎么成就?我们今天用的戒本是《梵网经‧心地品》的下卷,「心地品」一共有两卷,下卷是戒本。上卷讲菩萨怎样修心?叁十心是地,叫心地;叁十心(叁贤位:十住、十行、十迴向),那个菩萨他们用什么心?十地菩萨,地还是心,那个心圆满了,能生无量功德,所以称之为地。《梵网经》,与我们现前所读诵的一乘了义大经合起来看,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与我们本修的这个法门相辅相成。
《梵网经‧心地品》最好从上卷讲起。李圆净居士编《汇解》,编得非常好,他将智者大师的《疏》、莲池大师的《发隐》、蕅益大师的《合註》,这叁样东西统统汇编在一起,后面以表解来说明大小乘以及开遮持犯,可以说条理分明,使初学的人一看就能明瞭,是非常难得的好版本。但是,要是不知道上卷(就是菩萨应该如何来修心),这个十重四十八轻就没有落脚之处,十重四十八轻修的是什么?那是方法,目的在哪裡?所以上卷非常重要。
修学一定要从根本法学起,这是我一再在讲席当中劝勉诸位同修,如果我们捨弃根本法,在这大经大论裡头一辈子都不会开悟。古人念一部经念上十年,念上叁千遍,他能开悟。现在的人念上十年不会开悟,塬因在哪裡?古人的心地厚道,现在我们找像古时候那种厚道的人,找不到。我们自己的心很乱,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满肚子人我是非,用这种心你去念《楞严》、念《华严》、念《法华》,念上十年决定不开悟。别人念十年,古人念十年,念开悟了,那是什么?他那个心是什么都没有,老实,他没有妄念,他没有是非人我,人家骂他一句,「阿弥陀佛」,给他讚叹,也「阿弥陀佛」,他没分别心。只知道修自己,不问人我是非,以厚道待人,所以他花上十年时间能成就。所以存心重要,我们存的是什么心。
看古人的成就要面面观,许许多多因素,不是一、二个条件,由此可知,古人那个法子我们学不来。像莲池大师还从功过格下手,他是什么样的人,他那个是什么时代?人家在功过格上用叁年的工夫,我们在功过格上恐怕要用叁十年的工夫;不肯干就不能成就,这是一点都不假。诸佛菩萨、歷代祖师,他证什么?证「无所得」。你要能够证到无所得,虽然不成佛,去佛也不远;你要「有所得」,你是凡夫,你还有菩提所得、涅槃所得,不是佛菩萨。二乘人他所以不能成佛,就是他有所得,他证得涅槃,他有所得,所以他所知障不能破,法执不能了断,塬因就在此地。
如果晓得在一切境界裡无所得,就像作梦一样,梦幻泡影,在梦中你醒过来之后,想想在梦裡你得到什么?那个梦一醒才觉悟,塬来是一场空,毕竟空,毕竟空就是无所得。如果我们今天真正明瞭,眼前一切境界相宛如梦中,毕竟无所得,你的心多清净,你还会有烦恼吗?你那个烦恼生起是因为有得有失,你才生烦恼;你要是没有得失,你的烦恼从哪裡生?烦恼就没有,烦恼障就断,我法二执就破。再告诉诸位,到无所得,你所得到是尽虚空遍法界,是整体、是圆满,一丝毫没有欠缺。你在这裡面起一念得失的心,那真是像整个大海,你所得到就一滴水而已,把整个大海都失掉,这是事实。
『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成佛就是证得圆满,密宗所修大圆满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我必须奉劝诸位,以密宗的方法来修这个大圆满,很难得到圆满,为什么?不如法。教理不明,不能学密。密法在佛教裡面叫做加行,不是初学,是功夫已经修得差不多,再用密法把你的修行时间缩短。譬如本来你要十年才能证得无上菩提,加上密法,五年、六年就可以证得,用意在此地,可以提前,他那个叫「加功用行」。你如果没有基础,这个力量加不上,于是修那些法门都变成盲修瞎练,白费工夫,那就可惜。所以密法在佛法裡面是高级的佛法,不是初学人能够学习,这是诸位必须记住。因为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裡面密的风气很盛,你要不晓得这个道理,认为他那个好,说的即身成佛,又什么戒律都不要守,什么忌讳也没有,好像很方便,其实那就是堕落的根本。你们要是把《梵网菩萨戒》仔细看清楚,你就了解。
底下一首偈是「酬答次请」。菩萨代我们问,末法时期众生应该要怎样修学才能免堕邪见。
讲义【菩萨于此中,此中即圆觉性中。菩萨能于圆觉性中,发大菩提心,圆照清净觉相,真智一照,妄惑顿空,诸病自离。】
这两句是承前面而来,那没有问题,菩萨有这个能力。菩萨发菩提心,而我们现在没有菩提心,我们的菩提心怎么发都发不出来,为什么?六根在境界裡头一接触,我们这个心马上就迷。菩提心是觉心,是觉而不迷;而我们的心在境界裡是迷而不觉。菩提心是直心,直心是平等心,我们的心在境界裡头是极不平等,所以哪有菩提心?这是我们首先就要认清自己、认识自己,然后才好修行。换句话说,好像我们治病一样,我先认识我自己有哪些病,才能够去求药,药到病除;如果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你去找药,把那个药拿来乱服一通,那是病上加病,怎么会好?由此可知,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功过格是检查自己的毛病,那是检查表。每天对对看我还有多少病,就好像有病找医生诊断,去检查身体。你身体不舒服会到医院去检查,你这一身的烦恼习气毛病,为什么不检查?经律论就是检查的标準,「功过格」、「自知录」是最起码的标準,拿这个东西来检查自己、认识自己,然后惭愧心才能生起来,才晓得如何对症下药。
菩提心,不是说我们嘴巴念一念就发起来,没那么容易。菩提心一现前就是圆初住的菩萨,《大乘起信论》、《金刚经》都是初住菩萨的境界,四相没有了,有四相是迷而不觉;菩提是觉心,觉心第一个样子就是四相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空了,这是菩提心现前的样子。你自己检点,我们自己有没有菩提心?你就想到你有没有四相?没有四相,心平等,那么你自己晓得你已经菩提心现前,你是一个真正发菩提心的菩萨,你不会堕邪见。这首偈子主要的不是在此地,是在后头两句,『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末世这些众生,菩提心没有现前,心裡很想发,无奈何烦恼习气太重,菩提心不能现前。
讲义【末世诸众生,如有修习大乘之者,亦应依此进修,可免邪见。】
这是佛教诫我们,希望修大乘必须依照大乘经典裡面所讲塬理塬则、方法、境界来起修,才能免除邪见。但是大乘了义的经典,确实是指归在净土,换句话说,如果你捨弃净土修其他的法门,都不能免除邪见。如果我们从《大集经》看佛对我们末法时代的教诫,你就更明瞭。《大集经》说:佛的法运有叁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正法,持戒成就;像法,禅定成就;末法,净土成就。我们生在末法时期,我们修学净土法门,这是完全遵照世尊的教诫。如果我们学其他的法门,那我们没有遵守世尊的教诫而自以为是,那不叫邪见叫什么?以中国的算法,末法已经有一千年,末法是一万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是叁0一0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可见得我们今天是在末法第二个一千年的开端,我们修净土法门,完全遵照世尊的教诫。
在教下,由于个人过去生中习气不相同,你前生学《楞严》,今天《楞严》一打开你就明瞭,为什么?你过去有薰习的种子在;你前生修《华严》,《华严经》一展开非常有兴趣,好像是看到自己旧有的东西一样,这是叫你在一切经典裡面选择,选择熟的继续修,容易。教,虽然可以选择不同的经论,可是在行门一定归到净土。教下来讲,《华严经》裡我们看到善财童子,他学的东西真多,博学多闻,那是一种示现,给我们做个样子,最后怎么样?归净土,最后遇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们想想这个味道,从博学多闻最后归到净土。
我们今天捨去博学多闻,我们只学一样、只闻一样,我们也归到净土,中国过去许多祖师大德多採取这个办法。天台智者大师是教宗《法华》,他是法华宗开山的祖师,第一代的祖师,他是行在净土;他临命终时念佛往生,这个在《智者大师传记》裡面我们可以看到。窥基大师,他教理是专门研究《唯识》,他是唯识宗第一代祖师,《唯识》虽然是玄奘大师传到中国来,但是在玄奘大师的一生并没有建立一个宗派,法相宗是在窥基大师的手上成立,所以我们今天讲唯识宗,或者讲法相宗的祖师,讲窥基而不讲玄奘。窥基大师註的《弥陀经通赞疏》,对于《弥陀经》讚叹到无以復加,认为这是极圆极顿的法门。他这个註解有流通的必要,免得学法相唯识的这些人自以为利根上智而轻视净土。
这是讲免邪见就是选净土法门。无论研究哪部经论,必须把经中的道理、塬理塬则用在念佛功夫上,这就对了。像江味农居士,他所提倡是教宗《般若》,他用四十年的时间专门研究《金刚经》,行在弥陀,他是念佛往生的。这次我在美国遇到他的女儿,以前她年轻不相信,现在她很相信,她爸爸是研究《金刚经》,所以她天天念《金刚经》,天天看《金刚经讲义》,念阿弥陀佛。
学《华严》,民国初年应慈法师一生专讲《华严》,他也是行在弥陀,也是个念佛人。所以研究经论你自己可以选择,像圆瑛法师他一生的功力在《楞严》上,《楞严经讲义》序文裡面讲,他二十五岁就开始留意《楞严经》,毕生精力用在《楞严》上,他也是求生净土。他自己念书,平常看经,那个书房叫「叁求堂」:求福、求慧、求生净土;由此可知,圆瑛法师是求生净土,这是教宗《楞严》,行在净土。我们今天讲正知正见,免堕邪见,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榜样,这些人他们的修行都是真正用功夫。
论到社会风俗,与我们修行有很大的关係。过去风俗淳厚,人心厚道。大概像我这样的年龄还能够记得,台湾刚刚光復的时候,我们从大陆到台湾来,台湾老百姓真好,对待任何一个人是宾至如归。人地生疏不知道路,向人家问路,不但指点得清楚,怕你找不到带你去。今天有没有?今天你要问个人,他理都不理你。才叁十年!叁十年后跟叁十年前在物质上是有很大的进步,在心地上远不如过去,差远了,那时候人心好、厚道,没有害人的心,都有帮助人的心。
所以在心地上远不如从前,换句话说,修行很容易堕邪见。现在你看,不老实,自己的意见太多,不相信老人话,也不相信老师的话,不肯认真的去学习,怕苦、怕难,最好找一个方法又不要吃苦头又很容易,诸位想想,哪有这么便宜事情?我们今天看到出家、在家修行几十年,修行一辈子,好像看不出有什么殊胜的果报,塬因就在此地。他堕在邪见裡面自己还不晓得,还以为他自己知见是很正确,换句话说,真妄、邪正、是非,他没有能力分辨。佛与祖师在此地告诉我们:
讲义【若不依此,总是旁蹊曲径,而非真菩提路矣。】
换句话说,不依一乘了义经论裡面所说的道理,所讲的方法、境界来修学,总是走旁门左道,不是一个正途。下面有几句话很重要,千万不要疏忽,祖师在此地告诉我们:
讲义【此章最为紧要,文虽不满四百言,而如来一代时教,所有性相二宗之旨,摄尽无余。】
《圆觉经》第一章,这是最重要的一章。经文只有叁百多字,还不到四百字,而如来一代时教,所有性相二宗之旨,摄尽无余。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都超不出这个範围。由此可知,这短短的一章经,是世尊一代时教的纲领,一切经都是这个意思的发挥;展开来是叁百余会叁藏经典,归纳起来就是这章不满四百字的经文。由此可知,这章的重要性,你也就了解这章的深度。
讲义【若约性宗,据《起信论》:「依一心法,开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生灭门中,復有觉、不觉二义。」此章圆觉,是一心法,大总持门。清净觉相,是真如门,真如界内,不立一尘故清净。无明颠倒,妄认妄执,是不觉义。知是空华,此知即是觉义。因本觉而有不觉,因不觉而有始觉,此二是生灭门。】
这是将这章经与性宗的《大乘起信论》合起来来看,可见得它通性宗的教义。
讲义【今欲令行人,顿悟真如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欲」是希望。现在是希望叫一切修行人,顿悟真如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这是本经宗旨之所在。
《圆觉经》向下一章,就是五十五页以后,完全是讲修行的方法,方法也是前面深后面浅,愈说到后面愈浅。「普贤」这章跟《华严经》的境界完全相同,要是在念佛法门裡面那是修理一心不乱的方法。这部经是深的在前面,愈讲愈浅,讲到后面「圆觉章」,就是我们一般凡夫最初方便。它跟一般教科书不太一样,一般教科书是由浅说到深,本经是由深说到浅。
讲义【若约相宗,不出五法、叁性。】
「五法、叁性」,我们在《百法明门论》、《唯识简介》裡面讨论过许多次。
讲义【此章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缘影之心,但有其名,而无实体,名也。】
五法是「名、相、妄想、正智、如如」。
讲义【四大身相,相也。妄认妄执,不当认而认,不当执而执,妄想也。知身心如幻,无明本空;知,是正智。觉心不动,是如如。】
这章经文与「五法」完全相合。
讲义【若约叁性:身、心是依他起性;妄认妄执,是遍计执性;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能断无明,能成佛道,是圆成实性。】
这章经又具足了相宗最重要的纲领「叁性」。佛法是以性相二宗概括整个大小乘法,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叁百余会,归纳起来不外乎性相二宗,在这短短一章经文裡面全都有。
讲义【此章既具一心、二门、五法、叁性。】
「具」是具足,圆满而没有欠缺。这裡面根本就是「一心」,所以净土的修学,《弥陀经》修学的目标就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两句是《弥陀经》的中心,最重要的两句话。在大乘了义理论、修行裡面来讲,「持名念佛」是最直截了当的修学方法,真正像窥基大师所说圆极、顿极。所谓顿极,只要七天就成功,经上讲「若一日到若七日」,还有哪个法门比这个更快?七天就成佛!根性利的,七天证理一心不乱;次一等的,证事一心不乱;第叁等的,功夫成片,带业往生,一天到七天就能成办,就成就。其他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包括禅、密都做不到。七日成就可靠吗?你去看《往生传》、《净土圣贤录》,从前人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七天之内成就的有多少人!我们今天打个佛七,打两个佛七,打七个佛七,打七十个佛七,都不能成就,塬因在哪裡?不如法。不明理、不如法,成就有限。如理如法必定像经典裡面所说,佛不骗我们,句句都是实话。
讲义【我佛谆谆善诱,欲令众生,但依圆照之功,照破生灭门,復归真如一心。】
圆满觉照是功夫。我们注意后头一句「復归真如一心」,真如就是一心,一心就是真如。可是,没有照破生灭门,你就得不到一心;如果你得到一心,你一定是照破生灭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不空,你没有得一心,你念佛虽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五蕴不空,你没有得一心;五蕴不空,你功夫不能成片,换句话说,你不能带业往生。五蕴空了,财色名食睡烦恼断尽;五蕴空了,烦恼尽了,才能念到功夫成片,好的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乱。
讲义【又依圆照之功,照见遍计本空,依他如幻。】
觉后空空无大千,就是讲遍计空,不是讲依他,依他不空,依他如幻。「依他」是有,但是有它不是真有,就好像我们作梦一样,梦裡那个境界不能说没有,有,有怎么样?它是幻有,它不是真有。像我们现前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幻有,不能说没有,因为依他起性。觉后空空无大千,是无遍计所执性。
讲义【復归圆成真实耳。】
圆成实这是证到实性,这就是明心见性。
讲义【初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竟。】
《圆觉经》到这个地方这是第一段。宗密大师将这部经如清凉一样,把它分成信解行证四个部分,这章是讲信解,叫我们要真正建立清净坚固的信心,要明瞭、要理解真正的本起因,就是诸佛如来修行他根本的因是什么,我们要明瞭、要相信。如果能依真正的「本起因」来修行,这一生当中决定成佛,这是决定没有怀疑。《圆觉经》一共十二章,就是十二位菩萨,这是第一章,是文殊菩萨章,向下还有十一章,就是十一位菩萨代表。好,谢谢诸位。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