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佛经串讲26--华严经解分18十回向品之十(后半部分)
尊敬的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莲友,大家好!
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首先,我们都来礼敬我们的大恩导师,让我们用至诚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称念南无大恩大德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三遍.
今天,我们来学习华严经解分的十回向品之十的后半部分,请大家先看经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三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一
“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以法施所修善根如是回向:‘愿一切佛刹皆悉清净,以不可说不可说庄严具而庄严之。一一佛刹,其量广大,同于法界,纯善无碍,清净光明,诸佛于中现成正觉。一佛刹中清净境界,悉能显现一切佛刹;如一佛刹,一切佛刹亦复如是。其一一刹,悉以等法界无量无边清净妙宝庄严之具而为严饰。所谓:阿僧祇清净宝座,敷众宝衣;阿僧祇宝帐,宝网垂布;阿僧祇宝盖,一切妙宝互相映彻;阿僧祇宝云,普雨众宝;阿僧祇宝华,周遍清净;阿僧祇众宝所成栏、楯、轩、槛,清净庄严;阿僧祇宝铃,常演诸佛微妙音声,周流法界;阿僧祇宝莲华,种种宝色开敷荣曜;阿僧祇宝树,周匝行列,无量妙宝以为华果;阿僧祇宝宫殿,无量菩萨止住其中,阿僧祇宝楼阁,广博崇丽,延袤远近;阿僧祇宝却敌,大宝所成,庄严妙好;阿僧祇宝门闼,妙宝璎珞周匝垂布;阿僧祇宝窗牖,不思议宝清净庄严;阿僧祇宝多罗,形如半月,众宝集成。如是一切,悉以众宝而为严饰,离垢清净,不可思议,无非如来善根所起,具足无数宝藏庄严。复有阿僧祇宝河,流出一切清净善法;阿僧祇宝海,法水盈满;阿僧祇宝芬陀利华,常出妙法芬陀利声;阿僧祇宝须弥山,智慧山王秀出清净;阿僧祇八楞妙宝,宝线贯穿,严净无比;阿僧祇净光宝,常放无碍大智光明,普照法界;阿僧祇宝铃铎,更相扣击,出妙音声;阿僧祇清净宝,诸菩萨宝具足充满;阿僧祇宝缯彩,处处垂下,色相光洁;阿僧祇妙宝幢,以宝半月而为严饰;阿僧祇宝幡,悉能普雨无量宝幡;阿僧祇宝带,垂布空中,庄严殊妙;阿僧祇宝敷具,能生种种微细乐触;阿僧祇妙宝旋,示现菩萨一切智眼;阿僧祇宝璎珞,一一璎珞百千菩萨上妙庄严;阿僧祇宝宫殿,超过一切妙绝无比;阿僧祇宝庄严具,金刚摩尼以为严饰;阿僧祇种种妙宝庄严具,常现一切清净妙色;阿僧祇清净宝,殊形异彩,光鉴映彻;阿僧祇宝山,以为垣墙,周匝围绕,清净无碍;阿僧祇宝香,其香普熏一切世界;阿僧祇宝化事,一一化事周遍法界;阿僧祇宝光明,一一光明现一切光。复有阿僧祇宝光明,清净智光照了诸法。复有阿僧祇无碍宝光明,一一光明周遍法界。有阿僧祇宝处,一切诸宝皆悉具足。阿僧祇宝藏,开示一切正法藏宝。阿僧祇宝幢,如来幢相逈然高出。阿僧祇宝贤,大智贤像,具足清净。阿僧祇宝园,生诸菩萨三昧快乐。阿僧祇宝音,如来妙音,普示世间。阿僧祇宝形,其一一形皆放无量妙法光明。阿僧祇宝相,其一一相悉超众相。阿僧祇宝威仪,见者皆生菩萨喜乐。阿僧祇宝聚,见者皆生智慧宝聚。阿僧祇宝安住,见者皆生善住宝心。阿僧祇宝衣服,其有著者,生诸菩萨无比三昧。阿僧祇宝袈裟,其有著者,才始发心则得善见陀罗尼门。阿僧祇宝修习,其有见者,知一切宝皆是业果,决定清净。阿僧祇宝无碍知见,其有见者,得了一切清净法眼。阿僧祇宝光藏,其有见者,则得成就大智慧藏。阿僧祇宝座,佛坐其上大师子吼。阿僧祇宝灯,常放清净智慧光明。阿僧祇宝多罗树,次第行列,缭以宝绳,庄严清净。其树复有阿僧祇宝干,从身耸擢,端直圆洁;阿僧祇宝枝,种种众宝庄严稠密,不思议鸟翔集其中,常吐妙音宣扬正法;阿僧祇宝叶,放大智光,遍一切处;阿僧祇宝华,一一华上,无量菩萨结跏趺坐遍游法界;阿僧祇宝果,见者当得一切智智不退转果。阿僧祇宝聚落,见者舍离世聚落法。阿僧祇宝都邑,无碍众生于中盈满。阿僧祇宝宫殿,王处其中,具足菩萨那罗延身,勇猛坚固,被法甲胄,心无退转。阿僧祇宝舍,入者能除恋舍宅心。阿僧祇宝衣,著者能令解了无著。阿僧祇宝宫殿,出家菩萨充满其中。阿僧祇宝珍玩,见者咸生无量欢喜。阿僧祇宝轮,放不思议智慧光明转不退轮。阿僧祇宝跋陀树,因陀罗网庄严清净。阿僧祇宝地,不思议宝间错庄严。阿僧祇宝吹,其音清亮充满法界。阿僧祇宝鼓,妙音克谐,穷劫不绝。阿僧祇宝众生,尽能摄持无上法宝。阿僧祇宝身,具足无量功德妙宝。阿僧祇宝口,常演一切妙法宝音。阿僧祇宝心,具清净意大智愿宝。阿僧祇宝念,断诸愚惑,究竟坚固一切智宝。阿僧祇宝明,诵持一切诸佛法宝。阿僧祇宝慧,决了一切诸佛法藏。阿僧祇宝智,得大圆满一切智宝。阿僧祇宝眼,鉴十力宝,无所障碍。阿僧祇宝耳,听闻无量,尽法界声,清净无碍。阿僧祇宝鼻,常嗅随顺清净宝香。阿僧祇宝舌,能说无量诸语言法。阿僧祇宝身,遍游十方而无挂碍。阿僧祇宝意,常勤修习普贤行愿。阿僧祇宝音,净妙音声遍十方界。阿僧祇宝身业,一切所作以智为首。阿僧祇宝语业,常说修行无碍智宝。阿僧祇宝意业,得无障碍广大智宝,究竟圆满。’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彼一切诸佛刹中,于一佛刹、一方、一处、一毛端量,有无量无边不可说数诸大菩萨,皆悉成就清净智慧,充满而住。如一佛刹、一方、一处、一毛端量,如是尽虚空遍法界一一佛刹、一一方、一一处、一一毛端量,悉亦如是。是为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而为回向,普愿一切诸佛国土悉具种种妙宝庄严。如宝庄严,如是广说;如是香庄严、华庄严、鬘庄严、涂香庄严、烧香庄严、末香庄严、衣庄严、盖庄严、幢庄严、幡庄严、摩尼宝庄严,次第乃至过此百倍皆如宝庄严,如是广说。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法施等所集善根,为长养一切善根故回向;为严净一切佛刹故回向;为成就一切众生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心净不动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入甚深佛法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无能过清净功德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不可坏清净福力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无尽智力,度诸众生令入佛法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平等无量清净言音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平等无碍眼,成就尽虚空遍法界等智慧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清净念,知前际劫一切世界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无碍大智慧,悉能决了一切法藏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无限量大菩提,周遍法界无所障碍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平等无分别同体善根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一切功德具足庄严清净身、语、意业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同于普贤行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入一切同体清净佛刹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观察一切智,皆趣入圆满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远离不平等善根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平等无异相,深心次第圆满一切智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安住一切白法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于一念中证一切智得究竟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皆得成满清净一切智道故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普为一切众生如是回向已,复以此善根,欲普圆满演说一切清净行法力故回向;欲成就清净行威力,得不可说不可说法海故回向;欲于一一法海,具足无量等法界清净智光明故回向;欲开示演说一切法差别句义故回向;欲成就无边广大一切法光明三昧故回向;欲随顺三世诸佛辩才故回向;欲成就去、来、现在一切佛自在身故回向;为尊重一切佛可爱乐无障碍法故回向;为满足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常无退转故回向;欲成就不思议差别法、无障碍智心、无垢染诸根清净,普入一切众会道场故回向;欲于一切若覆若仰、若粗若细、若广若狭、小大染净,如是等诸佛国土,常转平等不退法轮故回向;欲于念念中得无所畏、无有穷尽种种辩才妙法光明开示演说故回向;为乐求众善,发心修习,诸根转胜,获一切法大神通智,尽能了知一切诸法故回向;欲于一切众会道场亲近供养,为一切众生演一切法咸令欢喜故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又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以住法界无量住回向,以住法界无量身业回向,以住法界无量语业回向,以住法界无量意业回向,以住法界无量色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受、想、行、识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蕴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界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处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内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外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发起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深心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方便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信解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诸根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初、中、后际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业报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染净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众生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佛刹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法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世间光明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诸佛菩萨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菩萨行愿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菩萨出离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菩萨教化调伏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法界无二平等回向,以住法界无量如来众会道场平等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安住法界无量平等清净身,安住法界无量平等清净语,安住法界无量平等清净心,安住法界无量平等诸菩萨清净行愿,安住法界无量平等清净众会道场,安住法界无量平等为一切菩萨广说诸法清净智,安住法界无量平等能入尽法界一切世界身,安住法界无量平等一切法光明清净无畏;能以一音尽断一切众生疑网,随其根欲皆令欢喜,住于无上一切种智、力、无所畏、自在神通、广大功德、出离法中。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十住等法界无量回向。菩萨摩诃萨以法施等一切善根如是回向时,成满普贤无量无边菩萨行愿,悉能严净尽虚空等法界一切佛刹,令一切众生亦得如是,具足成就无边智慧,了一切法,于念念中见一切佛出兴于世,于念念中见一切佛无量无边自在力,所谓:广大自在力、无著自在力、无碍自在力、不思议自在力、净一切众生自在力、立一切世界自在力、现不可说语言自在力、随时应现自在力、住不退转神通智自在力、演说一切无边法界俾无有余自在力、出生普贤菩萨无边际眼自在力、以无碍耳识闻持无量诸佛正法自在力、一身结跏趺坐周遍十方无量法界于诸众生无所迫隘自在力、以圆满智普入三世无量法自在力。又得无量清净,所谓:一切众生清净、一切佛刹清净、一切法清净、一切处遍知智清净、遍虚空界无边智清净、得一切差别言音智以种种言音普应众生清净、放无量圆满光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清净、出生一切三世菩萨行智清净、一念中普入三世一切诸佛众会道场智清净、入无边一切世间令一切众生皆作所应作清净。如是等皆得具足,皆得成就,皆已修治,皆得平等,皆悉现前,皆悉知见,皆悉悟入,皆已观察,皆得清净,到于彼岸。”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百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六种震动,所谓: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踊、遍踊、等遍踊,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佛神力故,法如是故,雨众天华、天鬘、天末香、天诸杂香、天衣服、天珍宝、天庄严具、天摩尼宝、天沉水香、天栴檀香、天上妙盖、天种种幢、天杂色幡、阿僧祇诸天身;无量百千亿不可说天妙法音、不可思议天赞佛音、阿僧祇天欢喜音,咸称善哉;无量阿僧祇百千那由他诸天恭敬礼拜;无数天子常念诸佛,希求如来无量功德,心不舍离;无数天子作众妓乐,歌咏赞叹供养如来;百千阿僧祇诸天放大光明,普照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佛刹,现无量阿僧祇诸佛境界;如来化身出过诸天,如于此世界兜率陀天宫说如是法,周遍十方一切世界兜率天宫悉亦如是。
尔时,复以佛神力故,十方各过百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外,各有百万佛刹微尘数诸菩萨而来集会,周遍十方,咸作是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说此诸大回向。佛子,我等皆同一号,名金刚幢,悉从金刚光世界金刚幢佛所来诣此土。彼诸世界悉以佛神力故而说是法,众会眷属、文辞句义,皆亦如是,不增不减。我等皆承佛神力,从彼土来为汝作证。如我来此众会为汝作证,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兜率天宫宝庄严殿诸菩萨众来为作证,亦复如是。”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一切众会暨于法界已,善知文义,增广大心,大悲普覆一切众生,系心安住三世佛种,善入一切佛功德法,成就诸佛自在之身,观诸众生心之所乐,及其所种一切善根悉分别知,随顺法身,为现清净妙色之身,即于是时而说颂曰:
“菩萨成就法智慧,悟解无边正法门,为法光明调御师,了知无碍真实法。
菩萨为法大导师,开示甚深难得法,引导十方无量众,悉令安住正法中。
菩萨已饮佛法海,法云普雨十方界,法日出现于世间,阐扬妙法利群生。
常为难遇法施主,了知入法巧方便,法光清净照其心,于世说法恒无畏。
善修于法自在心,悉能悟入诸法门,成就甚深妙法海,普为众生击法鼓。
宣说甚深希有法,以法长养诸功德,具足清净法喜心,示现世间佛法藏。
诸佛法王所灌顶,成就法性智藏身,悉能解了法实相,安住一切众善法。
菩萨修行第一施,一切如来所赞喜,所作皆蒙佛忍可,以此成就人中尊。
菩萨成就妙法身,亲从诸佛法化生,为利众生作法灯,演说无量最胜法。
随所修行妙法施,则亦观察彼善根,所作众善为众生,悉以智慧而回向。
所有成佛功德法,悉以回施诸群生,愿令一切皆清净,到佛庄严之彼岸。
十方佛刹无有量,悉具无量大庄严,如是庄严不可思,尽以庄严一国土。
如来所有清净智,愿令众生皆具足,犹如普贤真佛子,一切功德自庄严。
成就广大神通力,往诣世界悉周遍,一切众生无有余,皆使修行菩萨道。
诸佛如来所开悟,十方无量诸众生,一切皆令如普贤,具足修行最上行。
诸佛菩萨所成就,种种差别诸功德,如是功德无有边,愿使众生悉圆满。
菩萨具足自在力,所应学处皆往学,示现一切大神通,普诣十方无量土。
菩萨能于一念顷,觐等众生无数佛,又复于一毛端中,尽摄诸法皆明见。
世间众生无有量,菩萨悉能分别知,诸佛无量等众生,大心供养咸令尽。
种种名香上妙华,众宝衣裳及幡盖,分布法界咸充满,发心普供十方佛。
一毛孔中悉明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礼一切世间灯。
举身次第恭敬礼,如是无边诸最胜,亦以言辞普称赞,穷尽未来一切劫。
一如来所供养具,其数无量等众生,如是供养一如来,一切如来亦复然。
供养赞叹诸如来,尽彼世间一切劫,世间劫数可终尽,菩萨供养无休懈。
一切世间种种劫,于尔所劫修诸行,恭敬供养一如来,尽一切劫无厌足。
如无量劫供一佛,供一切佛皆如是,亦不分别是劫数,于所供养生疲厌。
法界广大无边际,菩萨观察悉明了,以大莲华遍布中,施等众生无量佛。
宝华香色皆圆满,清净庄严甚微妙,一切世间无可喻,持以供养人中尊。
众生数等无量刹,诸妙宝盖满其中,悉以供养一如来,供一切佛皆如是。
涂香无比最殊胜,一切世间未曾有,以此供养天人师,穷尽众生数等劫。
末香烧香上妙华,众宝衣服庄严具,如是供养诸最胜,欢喜奉事无厌足。
等众生数照世灯,念念成就大菩提,亦以无边偈称述,供养人中调御者。
如众生数佛世尊,皆修无上妙供养,如众生数无量劫,如是赞叹无穷尽。
如是供养诸佛时,以佛神力皆周遍,悉见十方无量佛,安住普贤菩萨行。
过去未来及现在,所有一切诸善根,令我常修普贤行,速得安住普贤地。
一切如来所知见,世间无量诸众生,悉愿具足如普贤,为聪慧者所称赞。
此是十方诸大士,共所修治回向行,诸佛如来为我说,此回向行最无上。
十方世界无有余,其中一切诸众生,莫不咸令得开觉,悉使常如普贤行。
如其回向行布施,亦复坚持于禁戒,精进长时无退怯,忍辱柔和心不动,
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去来现在皆通达,世间无有得其边。
菩萨身心及语业,如是所作皆清净,一切修行无有余,悉与普贤菩萨等。
譬如法界无分别,戏论染著皆永尽,亦如涅槃无障碍,心常如是离诸取。
智者所有回向法,诸佛如来已开示,种种善根悉回向,是故能成菩萨道。
佛子善学此回向,无量行愿悉成满,摄取法界尽无余,是故能成善逝力。
若欲成就佛所说,菩萨广大殊胜行,宜应善住此回向,是诸佛子号普贤。
一切众生犹可数,三世心量亦可知,如是普贤诸佛子,功德边际无能测。
一毛度空可得边,众刹为尘可知数,如是大仙诸佛子,所住行愿无能量。”
现在,我们继续学于菩萨,修习法施善根功德,回向一切有情众生。上一次,我们选出了楞严经前五卷的一些内容,来进行学习,这一次学习后面五卷的一些内容。
楞严经卷第六中的内容: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这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开示依靠耳根能力闻熏闻修的耳根圆通法门。
楞严经卷第六中其后的内容: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这是佛让文殊师利菩萨,从二十五种具体的实修法门中,扰优选择适合此土众生的最优法门。我们都知道,文殊师利菩萨曾为七佛之师,如今不过显为菩萨身,助释迦牟尼佛转佛法轮而度众生。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他代表着大智大慧,我们凡夫众生的生死,最终要靠什么来度?最终要靠大智来度,所谓大智度生死,才能灭尽无明迷惑。为了彻底地让人们在自己的内心当中生起决定的信心,断除人们的疑病,所以佛才让文殊菩萨来择决,从这二十五种修行方法当中,选出最适合我们的最优良的方法,以此作为我们修法的标准,以供我们遵从学习。对于悟界的圣者来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法法圆通,本无任何障碍。可是对于迷界的凡俗众生来说,因为有烦恼障和所知障的障碍,是法就不平等,而有高下优劣的差别了。这就是佛让文殊菩萨为我们优选法门的道理。文殊菩萨以他平等佛智的大智慧,在一一分析其他各个法门的优点和缺点,作了如实的差别比较之后,为我们择决出的是哪一个法门呢?他说:“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请大家高度注意!------“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他为我们明选出的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
宇宙当中各个时空范围内的众生,依循其共业,而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安住和生存。由于这各别的共业所致,而使各别时空当中的众生,他们的根性的特殊性是不相同的,比如说,有的在眼根的功能上占优势,对色相的感觉就很锐利,而在其他根上的功能就低劣,感觉也不是那么锐利;有的在耳根的功能上占优势,对声音就很敏感,而在其他根上的功能就差,敏感性也不太强。其后文殊菩萨又说:“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这是他以耳根本身具有的能力为依据,说明我们的耳根能力,自身就是“圆真实”的道理。其后文殊菩萨又说:“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在文殊菩萨的大智能力观照中,他是把我们这些娑婆众生的一切了如指掌的,哪个根的能力优,哪些根的能力差,分明得一清二楚丝毫不错。这里,他是以对举六根,通过互相比较而分出高低,说明我们的耳根能力是“通真实”的道理。其后文殊菩萨又说:“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这里,文殊菩萨分析耳根能力和声音之间的关系,说明我们的耳根能力是不依赖于声音尘相的自主独立性存在,这个耳根能力,是声尘有也有,声尘无也有,并不受声尘的影响,是超脱声尘的自立性实有的东西,由此说明我们的耳根能力是“常真实”的道理。其后文殊菩萨又说:“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说明了我们的耳根能力,身心的其他所有根的能力都比不上。在这里,文殊菩萨一连用了“圆真实”、“ 通真实”、“ 常真实”、“ 身心不能及”这几个说法,来说明和确定出我们的耳根能力的特殊的超胜性,由于这几个殊胜性特点的存在,耳根能力不共于其他身心各根,依耳根能力修行的观音法门不共于其他的法门,而使观音耳根修行法门,在其他所有的法门中脱颖而出,孤标傲立,优异于其他所有法门。
因此之故,文殊菩萨接下来就为我们郑重宣明,我们的生死流转,是因为耳根攀缘声尘,妄随声尘旋转,故而引起生死轮回;我们修证返本还原,实际所依赖的根,正是耳根: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接下来,文殊菩萨为我们开示实际的修证方法:“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最后,文殊菩萨总结说: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文殊菩萨盛赞说,这个依于耳根能力修证的观音法门,是诸佛如来“一路涅槃门”,殷切劝导我们这些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从而在二十五修行法门中,一槌定音。最后悲心无尽地重重劝勉我们:“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净宗十祖行策大师,认为文殊菩萨是明选观音法门暗选势至念佛法门,在他的著作《首楞严经势至圆通章解》中说:“然则观音虽独登科,势至岂全下第?但于观音则明选,于势至则暗选耳。良以圆根别入,故明选;诸根总摄,故暗选。此方教体,故明选;此土有缘,故暗选。通益当机时会现未众生,故明选;别益恶世末时不见佛众生,故暗选。虎榜高题处,人所共知。朱衣暗点时,人所不觉。故曰大有淆讹,须善读善会也。”此文还有其他精辟的说法,这里没有完全录出,请大家自己去看。
时至今日,释佛入灭已二千多年。此时此界众生,灵明日昧,福德日薄,慧观日浅,或无因缘不曾遇得解脱生死正法,或虽遇解脱生死正法,亦心中曲疑,不善自深信佛语,错信盲人,以盲导盲,盲修瞎炼,而致误入歧途,不得解脱生死大苦海者多矣!佛垂悲怜,特开示无上殊胜念佛法门,以此妙法,导我等出于生死巨苦之海。净土前贤,已选定出五经,为净土所宗。我视此五经,如诸净人,亦觉甚是合我机妙,确是度我劣根最佳胜缘。后来,拜读印光法师《念佛三昧摸象记》,觉得其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妙义通融,而又互相映照其妙。
现在时处末法,时节因缘至此,究竟应当如何了生脱死?就赶快对大势至菩萨生起真实的信心来呀,大势至菩萨的念佛法门,就是普度我们这些末法众生的最好最好的法门。希望大家明白了上面的道理之后,也象楞严会上的无量众生一样,深信大势至菩萨净土念佛法门,以深信切愿,“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楞严经卷第七中的内容: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这个就是在前面说过的,实际修证方法共同的三大步之法理,第一步破除众生世界颠倒执着,第二步破除物质世界颠倒执着。还有第三步破除无明知见的颠倒执着。佛在以后的内容中连续不断地讲说出来。
楞严经卷第八中的内容: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这是文殊菩萨问怎么样命名此经,佛在解说此经的各种命名,由此命名即可知此经非同凡响。
楞严经卷第九中的内容: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淴-心+日],当处湛然。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凡夫昏暗,不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由此开始,佛一一开示五阴魔幻,所有一切实际修证当中会出现的问题,佛在这五阴魔幻当中开示得一清二楚,所有一切实际修证的秘密,无所遗漏地包含在其中。这个内容很多,就不一一解说了。希望大家好好地去看这个内容,其中也把末法时代出现的妖魔鬼怪作乱的事情交代得一清二楚,看了令人一目了然,这是天魔外道的照妖镜,这是破邪法显正法的关键,非常重要。
楞严经卷第十中的内容: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沉孽,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歧路。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这是佛开示第五识阴净尽,终于转识成智,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楞严经卷第十中其后的内容: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这是佛在开示五阴,是因五种妄想生成的,并开示五阴的生始灭终的边际。还开示“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还明确告诉我们,知有涅槃,应当不恋三界,力求解脱五阴妄想生死。
楞严经卷第十中最后的内容: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最后佛开示修行楞严法门的无边功德,悲心劝导我们“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楞严经串通一气的选择解说到此就完成了。末学在这中间,为什么把楞严经插进来说明一下呢?这是因为现在时处末法,各种异端邪说太厉害太多了,而楞严经,就是正法的代表,是辨别正法和邪法的标准,是我们识别邪法的法宝,也是我们破除邪法的强大武器,他在整个佛教中的特殊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也是其他经典无可替代的。末学希望,我们大家一起,修四大发心和四大回向:第一发慈悲心,回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利利他,以种集福德资粮;第二发皈依佛教正法心,回向以楞严经为代表的根本正法教义,离弃邪法而永皈正法,种集慧德资粮;第三发出离生死心,回向稳当解脱生死的净土法门;第四发无上菩提心,以真信切愿发即世往生净土之心,回向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达不退转直至顺利成佛。
最后,以印光法师的《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为上次和这次的内容作结:
如来藏妙真如性,生佛同具,了无增减。佛以究竟证故,安住寂光,享常乐我净之法乐。众生以彻底迷故,起惑造业,受生死轮回之妄苦。虽则染净不同,苦乐各别,而其本具之妙真如性,仍自无增无减。然众生但有性德,绝无修德,不能得其受用。反承此妙性功德之力,作生死因,受轮回果。以是因缘,感佛慈悲,示生世间,随机说法。俾彼各各就路还家,识取衣珠,庶不致孤露无依,了无恃怙也。
大佛顶首楞严经者,乃三世诸佛圆满菩提之密因,一切菩萨趣向觉道之妙行,故名之为首楞严也。梵语首楞严,华言一切事究竟坚固。何谓一切事,即心境二法。开而言之,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也。此一切事,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全体大用,本自坚固,了无生,灭,垢,净,增,减之相。而众生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若心若境,皆成幻妄,皆是生灭,皆不坚固矣。故因阿难请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如来于是征心,显见,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以显示一一皆如来藏,随众生心,循业发现,令其开悟。后又以二十五圣,于二十五法,各证圆通,以实其说。此经为对阿难多闻,及娑婆闻性最利之机,故文殊选择,唯取观音。而净土念佛法门,普逗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之机,故列于弥勒之后,观音之前,以密示其普逗群机之意。否则当列于虚空藏之后,弥勒之前矣。
刻论普通法门,必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唯上上最利根人,可于现生即了。若非此等根性,则或二三四五生,或二三四五劫,或至尘沙劫又尘沙劫,仍在轮回六道中者多多矣。以仗自己戒定慧力,断尽贪瞋痴烦恼惑业,故难。况时丁末法,人根陋劣,寿命短促,知识稀少,魔外纵横,正见稍亏,即堕魔羂乎。唯净土特别法门,仗弥陀慈悲誓愿,与自己信愿忆念之力,于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俾上上根人,速证无生,即下下根人,亦预圣流。其为利益,何可名言。此义乃华严末后归宗之一著,切不可以光之人微,而谓为谬妄也。
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此后严示四重戒律,以培其基。备说神咒功德,以期恃卫。详谈十法界因果,一一皆是循业发现。显示五阴魔境,令知功行深者,尚有著魔造罪堕狱之事,况初心者乎。观经初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历阴,入,处,界,大,重重开示,方令最利根之阿难,圆悟藏性,(即宗门所谓,亲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也。)则大彻大悟,诚非易易。经后禅定力深,已破色受二阴,尚被魔惑,失其正见,造诸恶业,生陷王难,死堕地狱。是知欲了生死,唯仗自力,其难与险,莫可比喻。愿诸同伦,依势至忆佛念佛,及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之教,与尽华藏世界海诸菩萨,一致进行,求生西方,实为万全之计。
智茂居士许文菁,楷书楞严经,以供觉社莲友读诵。瞿智鸿,叶圣方二居士,为之购纸。书毕,祈光作序。光以觉社乃念佛道场,理宜显示净土法门胜妙之义,庶不致好高务胜者,专主自力,弃捨佛力,卒成求升反坠,弄巧成拙之结果,故其言似乎泛滥迂腐。纵有以此见责者,亦只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耳。
本次和上次,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白何为真道和正道,拉拉杂杂说了许多,所以本节的内容请大家自己去看去思索,就不多说了。
现在,我们来把今天学习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所有一切众生,都结佛缘,都种善根,都入佛门受佛教化。愿我们把学习的功德,回向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请大家和我一起,一起礼敬我们的大悲慈父阿弥陀佛。让我们用至诚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三遍。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