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俱舍大要背景相关
A1 说法缘起
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聚会一堂,这是很稀有的机会,同时也是藏慧法师的慈悲,他为了澳洲的那些信徒们,所以邀请我这里来给你们讲一点东西。那么各位呢,我听说了,都是很忙的,有的是路很远,在百忙之中,再很远的路,准时地赶到这里来,这个求法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是我们要说一下,就是《俱舍》这一门功课,在佛教里边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那么当然了,也不是全部是难,就是中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有很多是很肤浅的。所以说在讲这个课的时候,希望大家耐心一点,某些比较高深的就多思惟一下。我们是建议大家有书的呢,在上课之前先预习一下,然后对哪一些地方比较难懂的,特别地注意,下了课之后又讨论一下,大家比较熟悉的,互相三个、五个的都可以,讨论一下。那么有什么问题呢,提出来,我们可以解答。这个书的问题,因为开始我以为祗是寺院里边的师父们学习,所以祗寄来了十多本,但预料之外呢,各位在家的信徒们也很多,那是大大地不够了。现在我们在联系,再寄一点来,那么但是时间可能要耽搁至少半个月以上。这半个月之间,就是有的没有书的要吃亏一点。我们讲大要,我们以前这个讲义主要是辅助我们的书本上难懂的,所以说有些是在讲义这个里边是还没有触及到,最好是有书。我们希望这里统计一下,到底我们来参加的几位,然后给我们大陆上联系,把书弄够,最好是每个人都有书,我们这样子希望。那么暂时书不够呢,就大家克服一下,合了看一看。
A2 俱舍历史背景
那么现在我们开始讲《俱舍》呢,就是要先介绍一下这个《俱舍》的历史背景。我们说佛教,在印度的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诞生以后,他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就开始弘法。当时的一些宗教都顶不过这个真理的光辉,一切都给他驳垮了,所以很多的佛教徒都产生出来了,很多异教徒,他们都归降佛教,顿时印度佛教大盛。佛教在释迦牟尼佛传播以来,一直到佛涅槃以后的这一百年中,这个里边,佛教的内部是思想统一的,没有其他的不同的学说,我们称这个时期叫原始佛教时期,那是一味的,没有争论的。
但是到了一百年以后,因为佛是涅槃了,那么传播的大弟子,他各人所领受的有所不同,那么他的弘法的地方,当地的民族的风俗、文化都有不同,所以佛教开始分化,分了部派。最初的是分了两个,一个是上座部,一个是大众部。上座部的是比较严谨,对戒律特别严格,而大众部的是比较自由,比较是趋向于这个大乘的。那么这两部慢慢地分化,上座部里边也分了好几部,大众部里边也分了几部,一共分化了十八部,那么连上座部、大众部两部,一共是二十部。这大家都知道的,佛教在第二个时期叫部派佛学时期。从原始佛教时期,是佛灭度以后一百年中间,没有分歧,思想一味的,到了一百年以后,开始思想有分歧,那么成了一部一部的部派,这叫部派佛学时期。
当时在上座部,最有势力的,一个是雪山部,后来中间兴起了说一切有部,也就是有部,简单说是有部。这个有部,它是势力很盛,它有一个很了不得的论师,迦旃衍尼子,他着了一部《发智论》(发明的发,智慧的智),就是开发智慧的论,把佛经里边的很多要义有系统地编了一部书,这部书价值很高,再加上当时,佛在世也有,佛灭度以后也有,一些论师们造的有六部论,叫《六足论》,这个我们以后也可以介绍。那么这样子,有部就把这一些根本论典,然后又根据《发智论》造了《大毗婆沙论》,有部的这个理论基础,达到最高的高峰了。所以当时有部的势力非常强盛,几乎上座部就是以有部为代表了。
就在这个时候,世亲菩萨,他是有部出家的。当时有部分东方有部,就是在迦湿弥罗国,迦湿弥罗这个国家里边,东方有部最盛的就是《大毗婆沙》这个地方,通行的地方。而世亲菩萨是出生在西方,学的是西方有部,健驮罗1 。在西方的有部思想比较自由,那里经部的学说也通行,所以世亲菩萨吸取了很多经部的思想。当时因为有部的,东方有部,它已经达到最高峰了,比较保守了,不再进取了,有些理论也就僵化了。那么世亲菩萨就感到经部有些学说,确实胜过这个东方有部,他就采取了西方的这个经部的学说,改变了有部的一些理论,造了一个《俱舍论》。这就是《俱舍论》的来源。在我们讲到课程的时候,还要比较详细地介绍。
那么《俱舍论》出来之后,影响极大,把这个东方有部最高权威的《毗婆沙》摇动了,当时这个东方有部就是势力慢慢低下去了。而《俱舍论》的价值却是非常高,不但是佛教徒内部,不论哪一个部派,就是我们说有二十部了,这二十部,不是有部的,不是经部的,也都要学这部论。不但是佛教内部,即使外道,数论、胜论,那些有名的外道,他们都也要学这部论。因为这部论太好了,不学它,就显不出自己知识的渊博。正像我们科举时代的《论语》 、 《孟子》一样,每一个研究学问的《论语》 、 《孟子》是必读的。当时的《俱舍论》在外道跟佛教内部说也是一本必读的书,他们尊敬这部书,说它是“聪明论”,念了这部书,会聪明的。这是这部书价值之高,我们也可想而知。那么这部《俱舍论》,它的大概的情况如此。
那么我们来说,它是怎么样子的?就是在当时,二十部里边,最进步的是经部,经部为什么叫经部?就是佛说的经的这个“经典”的“经”。因为有部,他们的宗旨是根据论来的,他们是从论说的,而经部感到他们单是依据论呢,有些地方是不够,它是直接回到佛的经上去,叫经部,他们以经为量,就是以经为他们的标准,不像有部以论为量的。量就是他们的标准。所以说本来是有部的势力最强,经部是从有部里分化出来的,它们到后头就树立他们自己的标志,就是以经为量,叫经部。那么这个时候,在当时,这个思想最进步的是经部思想,而《俱舍论》的作者,世亲菩萨,他就是用经部的理论来补充了那个有部的思想的。所以说这个是进步的有部,也可说是经部的有部。他这样子,《俱舍论》出来之后,就代替了原来有部的地位,这是《俱舍论》很特出。
它是我们中国来说,在过去唐朝,玄奘法师到印度去学法,他带回很多的经典里边,就关于有这个阿毗达磨的,就非常丰富,我们说这个阿毗达磨里边——阿毗达磨是论,这个我们等一下还要仔细讲,阿毗达磨是什么,现在我们简单地说,就是论——阿毗达磨里边,我们中国有的,玄奘法师翻的,有《大毗婆沙》二百卷,还有《发智论》,《六足论》里边有五部,祗有一部没有翻,这些名相我们在后头在讲义里边都写得有,书上也有。那么这个,从我们中国的佛教,也就是北传的佛教,也可以叫汉语系的佛教里边来说,这是我们讲根本教的最大的财富,这个《俱舍论》又是这个根本教的里边的代表作,所以说《俱舍论》的地位是极高的。
我们中国的教义,一般说是大乘教,但是我们说《俱舍论》是大乘的基础,如果没有《俱舍论》的话,大乘就是空中楼阁。在我们民国初年的时候,中国最大的法相家,叫欧阳竟无,他曾经说过那个话,如果我们学唯识,大乘的唯识,一定要学《俱舍》,《俱舍》跟唯识的关系,等于是我们造一个高楼大厦的地基一样的,也就是说没有地基的话,这个大厦是造不成的,要垮的,造得再高,风一吹,它要倒下来的。那么有了《俱舍》,等于是这个屋子有基础了,地基打得很牢固,怎么样子的台风也吹不倒。这就是说学法相的话,一定要有《俱舍》做基础。那么这一点我们在学法相的人,一般都是跳跃过去了,历史上为什么产生这个现象呢?就是说《俱舍》是小乘,我们学大乘的,就不要学小乘,超越过去了,那就是没有根底了。另外一个比喻,一棵树,它的根,有根,这树才能茂盛,才能开花结果,如果这棵树没有根了,长得再大,也不过是个枯树,既不能开花,不能结果,甚至于叶子也长不出来,那就是白白的,没有用的。所以我们说真正学法相的,必须要先学《俱舍》。那么就可惜的呢,就是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因为过分地强调大乘,把《俱舍》是抹杀了,都不学了。一直到清朝的末年,有一位清朝的大臣,叫杨仁山,他跑到日本去做官,发现了日本里边很多的宝贵的书,中国早就失传了,包括《俱舍》在内,又把它取回来,这个学才开始有一点兴起来了。
那么这样子说呢,《俱舍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书。现在有对它评价,在我们中国的有些学者,他们对《俱舍》的评价是这么说的:《俱舍论》是当时印度叫“聪明论”,它是很清楚地、有系统地把佛的佛教的宇宙观、人生观讲得和盘托出,圆满地讲出来,而且里边很多名相(法相名词),后来的大乘不管是唯识也好,中观也好,都是用它的名相来解释问题的。所以这一部书可以说,佛教的哲学基础的知识课本,就是说我们要学佛教的最基础的哲学课本就是《俱舍论》。那么从这一点看,《俱舍论》也是学佛教必学的一本基础课本。佛教里边哲学思想是很丰富的,那么这个《俱舍》就是它这个佛教哲学的基础的课本。
那么为什么这样重要的经书,在我们这个中国的佛教里边会抹杀呢?也就是因为一般人有个误解,认为它是小乘,我们要学大乘的就要弃舍这个小乘,这样子造成这个误会呢,把《俱舍》就从整个的佛教里边抽出去了。所以我们中国佛教很多讲法相也好,讲空宗也好,都是不太踏实。这个我个人有亲切的感觉。个人在年轻的时候,看到的书都是净土宗的跟天台宗的为多,当时自己也研究了很多,总感到有一个,不太抓得住。净土宗当然是理论并不很多了,但是它的基础,一般都是天台宗的基础来讲净土的,所以我们当时学净土,必定要学天台。但是天台的基础我们就学了很多,感到总是心里不踏实,后来学法相,就感到这个印度的气味浓厚了,踏实。再进而学《俱舍》,就感到对佛教好象是看得更清楚了。所以《俱舍》对我们学佛教的理论有极大帮助的。
那么我们这里说《俱舍》被误为小乘,这是我们的大损失。那么这里到目前为止,很多人还是说《俱舍》是小乘,那么我们现在就要花一点功夫,把《俱舍》到底是不是小乘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大乘跟小乘的差别,一般的标准就是说你是不是发菩提心,有不有行菩萨道?心发了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这是大乘;没有发菩提心,没有行菩萨道的,那就是小乘。那么这个问题就是说大小乘的分判,不在法,在人。所以说《俱舍》我们祗能说是根本教,一切教的根本,是佛的原始佛教的经过部派的里边的一个发挥,是一切大乘的根本,就在这个里边。而这个根本教最有系统的、最讲得清楚的就是《俱舍论》。
那么根本教跟大乘教的关系,我们说一下。大乘教,中国分了很多宗派,华严宗、法相宗(唯识宗),还有天台宗、三论宗等等。在印度跟藏地,实际上是两个大支:一个是瑜伽,就是唯识方面的,一个是中观,讲性空的。也就是我们的性宗、相宗。所谓相宗,就是有宗,讲缘起,讲有的,在印度、藏地叫瑜伽。那么讲这个空宗的就叫中观,中观宗。这两个宗派就是称为两大车轮。等于过去的古代的车是两个轮子的,一个车要走的话,必定两个轮子要一模大,一起推,这个车才过得去,如果一个轮子大,一个轮子小,要兜圈子了,不能往前走了。那么就是说唯识跟中观,都要同时进行的,不能有偏。那么这个唯识与中观的根子就是根本教,就是这个以《俱舍》为代表的根本教了。那么《成实论》也是这一类的。那么我们再接下去。大乘的、小乘的分界岭,我们先说一下,就是菩提心有不有生起来,菩萨道有不有行起来,这是真正的标准。
那么我们这里就是要引一些经论来证明这个《俱舍论》是大乘的,不是小乘的。 《俱舍论》整个这一部论,破的是什么?我们说讲佛教,主要的是破两个东西,或者说总的说是破一个东西,破什么?破我。这个“我”又分两个:一个是人我,就是我这个补特伽罗,这是人,我们一个个的有情,他怎么来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有一个我,这个我到底是真的有还是假的有?没有的。那么破这个东西。再进一层,是破法,一切法,凳子、桌子也好,山河大地也好,我们看了实实在在的,是有的,实际上都是自性空。真正得了神通,证了空性的,须弥山可以穿过去,在空中也可以结跏趺坐。空,一切法都是自性空。我们认为空中是要掉下来的,须弥山是穿不过去的,但是得了空性的人,须弥山就穿得过去,空中也可以坐在上边,没有这个妨碍。那就是我们有执着,有这个法,这是有实在的东西的,这是空的没有东西的,要掉下来的。这个法我也是一个假的,也要破的。那么一般的人说破人我的是小乘,破法我的是大乘,这是过去我们的评价,在佛教里边有这么个标准。那么我们在这个《俱舍》里边因为破的是人我,那么他们就把《俱舍》归纳成小乘。《俱舍》里边,它讲的是这个补特伽罗,就是人我,是没有的,但是它没有发挥这个法我的意思。那么过去我们的佛教里边就把它认为这是小乘,那么现在我们就要探讨了。这个《俱舍》的不说破法我,是不是小乘呢?我们说这不是小乘,这是根本乘。因为我们破法我要从破人我下手的,不能一下子直截了当地把法我破了,人还没破掉,把一切法都空掉了,这不可能的。
这在大乘的最高的,我们说中观里边,有一个叫《入中论》,这部论是讲中观的,如何进入中观,这部论,那么在藏地非常重视这部论,他们藏地学五大部,这是五大部之一,讲空性的。在《入中论》里边,它有这么一句话:“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什么意思呢?我们的智慧,就是般若的智慧。
先看这个,它是《入中论》的,它说“由无作者则无业”,作者就是我,我能够造作一切的行动的,你没有作者,能造业的人都没有了,那么造的业也没有了。“无我故亦无我所”,我没有了,我所也没有了,我的东西,我的笔,我的茶杯,这个也没有了,因为我所是对我来说的,我是一个主宰,那么我的东西,属于我的就是我所,那么我都没有了,这个主都没有了,它所属的东西,当然也没有了,这是相对的。“故由见我我所空,彼瑜伽师当解脱。”所以说把我、我所都空掉之后,这个修行的人就解脱了。那就是说先是破我,后来就破我所,我所破了之后,解脱了。
这个道理在龙树菩萨的《中观论》也有同样的说法,“若我且非有,岂能有我所”2,我都没有了,我所还在哪里呢?假使我们说一个国王,他有他的大臣,他的国家,国土,他的人民,这是属于他的,如果国王没有了,这些就不属于他的了,那么我所也没有了。我、我所一破的话,那就是解脱了。那么这个我所是不是就是法空呢?当然不是马上是法空,这是我所联系到的,属于我的东西,但是这个法空的思想,祗要你把我先空了之后,法空是很容易得的。
我们说就是在《广论》里边,它有这么一个说法,它说人空也好,法空也好,都是要把这个对象空掉,都是一把刀,你砍这个木头也好,砍竹子也好,对象虽然不同,刀是一把,就是说当你这个智慧生出来了,就是般若的智慧,生出来之后,你能够观补特伽罗,我们所执着一个我了,这个我能够观察他是空的,没有的。我们轮回生死,那一天我不是讲的吗?我们在六道里边轮回,受生死受苦恼,都是什么?有一个我。我今天是人,下一辈子做什么,前一辈子又是什么,这是在六道里流转,那么人受人的苦,地狱受地狱的苦,饿鬼受饿鬼的苦,都是有个人在里边流转。当你要出轮回,那么你要把这个人是不是跳出这个三界呢?实际上你把般若的智慧生起来了,知道这个人本来是没有的,哪个在轮回呢?当下就跳出来了。所以真正出轮回,并不是有一个东西,从这里跳到那里,实际上就是说把轮回的这个主体,这个我看空了,本来就没有轮回,那么当然是生死就没有了。如果本来有轮回的,你要把它生死灭掉,不可能的。我们在科学上也有,有的东西,不能把它消灭成为没有,没有的东西,也不能让它建设成为有。那么它本来是没有的,我们现在认为有个我,是执着,是我们的妄想,认为有个我在轮回生死,当我们般若的智慧修出来了,一看,五蕴皆空,本来没有轮回的主体,那么谁在流生死呢?当下生死就停下来了,就没有了,就是出生死了。所以说,这个,能够看破我的这个智慧,同样也可以看破一切法是空的,没有自性。所以说在我们佛教的逻辑里边,你能够照破人空的般若,祗要你转过去,照一切法的话,同样能照一切法也是空的,这个智慧是一样的。那么就是不需要再加功,不需要再用功,就是这个智慧,照到人空,当下也能知道法空。
那么在这里边就牵涉到一个问题了,我们就是讲瑜伽的,就是讲唯识的呢,就是说阿罗汉破人空,不破法空,那么这个问题,我们就说为什么瑜伽是不了义呢?在中观里边,就提出这个问题来了。它说破人空的……,那么这个问题我们等一下说,大家休息一下,讲的可能比较深了,这是序言,你们能懂一点可以。 ……说强调了一个《俱舍论》不能是贬低为小乘,它……
(1B)最高的中观宗,他们在破一切法空的时候,先要破人空,把人(人我)破掉了,证了人空,然后证到法空。那么这个《俱舍》,就是证人空的阶段,再上去的,当然是后边的问题了,等于是一个学校,初年级的和高年级的问题,并不是说它排斥于学校之外的,这一点我们要知道。
另一个问题就是说,证人空跟法空是不是绝对的?讲瑜伽的时候,就是讲唯识宗,他们认为二乘是证人空的,大乘是证法空的,就是大乘证人空又证法空,二乘证人空不证法空,这个问题在中观的这个见地来看,也是不正确的。中观宗认为,要证人空,不可避免要证法空的,但是不是证全部的法空,如果你要证全部的法空,那就是说大乘。如果说二乘他单要证人空而不证法空,是没有的,证人空跟法空不能机械地分离起来,这个也是有它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我们先就是把这个问题也说一下,这我不详细写了,大概地说一下。在我们的经论里边,它就是说通达我空,他必定也能够通达法空,单通达我空而不通达法空是不可能的,就是说法空不破掉一点而要证到人空,那是做不到的,这是中观的结论。当然它如何辩论的方式,我们略掉了,因为讲起来讲了一边去了,太多了,我们毕竟是讲《俱舍》。它就是说,唯识宗的说二乘证人空不证法空,这个论点在中观宗是驳掉的,就是说二乘的人也必定要证一点法空,而大乘的人就证全部的法空,这是中观跟唯识的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那么我们说这个怎么证明呢?《金刚经》我记得有这么一个话,“若执法相,则有我、人、众生、寿者”,就是说你假使执着于法的话,那么你就有我、人、众生、寿者。我、人、众生、寿者是补特伽罗,是有情,如果你执法,法执没有破的话,我执也破不了。那《金刚经》很明确地说这个话,“若执法相,则有我、人、众生、寿者”,这句话就是说,你有法执的话,人执也破不了,那就是说要破人我执的话,法执一定要同时破掉一部分,即使不是全部地破,也得破掉有关的证人空必须破的法空那一部分,必定要破掉。这是中观见的比较高超的,也是比较了义的说法,唯识宗,是没有达到这个高度。这个我们就不详细说了。
那么这里我们现在再详细地说一下什么问题?就是说要证到见道,就是开悟,或者是说证空性,它这个次第怎么来的?怎么样子证到空性呢?这个根据经论上有这么说:“先当思惟生死过患” 。我们要证空性,开始第一步要知道这个生死,在流转生死的害处。流转生死有害处呢,“令意厌离”,产生厌离心,就是出离心,我们那一次讲的出离心。如果生死很有味道,哪个想出去呢?就在生死里边不是很好吗?享受嘛,不是好吗?但是我们说这个却是极大的过患,你说你尽情地享受吧,过分的享受,当下就受苦。你吃东西很好吃,吃了很舒服,但是吃多了,马上肚子不舒服了,闹病了,就是苦来了。那么你现在享受吃好的,杀了活的东西吃,将来眼睛一闭要地狱去还报去,去受苦去,那更大的过患。天上享受很舒服,但是享福享完了,下地狱很苦。
我们这里介绍一个公案——佛的堂弟,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回到他的祖国去探亲,去教化他的父王,那时,很多释迦族里边的他们有善根的都出家了。他有个堂弟叫难陀,他这个难陀长得跟释迦牟尼佛差不多,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他有三十一相,长得很好,他有一个妻子,叫孙陀罗。这个孙陀罗长得非常漂亮,这个难陀就非常爱他的妻子,他不想出家,很多人出家了,释迦族里边,阿难、提婆达多了什么都出家了,他不出家。
佛呢,就观察到他善根成熟了,就想叫他出家。那么有一次,佛就到他的家里边前,托一个钵,那么这个难陀,虽然他不想出家,对佛却是非常恭敬,看到佛来托钵了,他马上要下去给他最好的饮食,给他钵里摆上去。他这个时候,佛来的时候,他正在楼上给他的夫人画眉毛,那么这个,他夫人就不行了,“你不要下去了,我的眉毛画了一半”,他说“佛来了,不能不去”,那么他的夫人就说,“好,你去,赶快来,我眉毛上这个画的东西没有干之前你要赶上来的”,他说“赶上来,马上赶上来”。结果他很快地拿了东西往佛的钵一摆,把钵交给佛,想他上来了,哪知道佛不接他的钵,往前走了,那么怎么办呢?他祗好拿了个钵跟了佛后头走,一走,走到哪里?走到佛的庙里去了。走到庙里去之后,佛说,你很好,你善根成熟,我给你剃了,就把他剃掉了。这个他难过了,他说我这个夫人,还等着我来画眉毛的,怎么头剃掉了,难过。但是佛的威光很大,他也不敢说我不要剃,他就剃了,剃了还是找个机会回去。那么他剃了之后,寺院里生活了,他们寺院里边要托钵的,托钵就是说全体的僧人都到街上去托钵。那么轮班的,一个人在家里守门。有一次轮到他守门了,他说机会来了,这个才好回去了,他们托钵去了,我就是溜掉了。他等佛带了大众托钵之后,他就是把门关好,他很负责了,恐怕人家偷东西。关了东门,西门开,关了南门,北门开,总关不好,他说再耽搁时间,佛回来了,逃不脱了,不关了,反正这里的钱我赔得起,他是太子嘛,他说就是东西偷完了,我也赔得起,不管它了,就走了。走了,他想,佛那么多人,可能走大路的,我就走小路。他从小路走,走了一半,好了,前面佛带了一大批人来了,佛就看到他,故意问,他说“你怎么了,怎么跑来迎接我了?”他说,“对,对,我来迎接你。”又回去了,跑不脱。跑不脱呢,他很难过了。
后来佛就知道他的心,就想他的夫人了,就有一次,带他到一个山上去,一个山上,一棵枯树,枯树上边一个猴子,一个母猴,老得来牙齿也掉了,眼睛也瞎了,在枯树上坐在那里。他就跟难陀说,“你看这个猴子,你看到没有?”他说“看到了”。“你说好不好看?跟你的夫人比,哪个好看?”这个怎么好比呢?他的夫人是天下的女人中最漂亮的,这个是一个瞎掉眼睛的老猴子,这个不能比的,他说“不能比”。“好,好,很好。”有一次,他又带他到天上去,佛就说我带你到天上去玩玩。天上去玩玩呢,这个到了天上去带了,佛有神通。到天上之后,佛就看到了很多的美女,中间一个天子,旁边很多美女围绕,在逰玩,很好。他看了有一个座中间空的,没有人,那么天女很多,已经等在那里了。这个难陀就问佛了,他说:“这个座,天子没有,这么什么意思?”佛说“你自己去问”,他去问那些天女了。他说:“我看到很多的天女都围绕于天子在那里逰玩的,这个座怎么空的呢?”天女说了,她说“你不知道”,她说“这个是人间有一个人叫难陀,他跟了佛出家了,修行了,将来死了以后,就生到天上来,就在这个座,我们在等他。”他是很高兴,他说“我就是难陀。”他不想回去了,这个天女说“唉呀,你不行,你现在这个身体是人间的,臭得很”,就我们讲动物园一样的,臭得很,她说“你要把这个身体完了,以后生到天上来,这个你的宝位,可以你来坐。”好,他说好好好。他这样子想呢,他是心里想了,天女……。佛就问他了,你看这个天女跟你那个孙陀罗比比哪个好看?哎呀,他说不好比了,这个天女比孙陀罗呢,就像一个瞎了眼的老猴子一样地难看了,这个不好看。我们说好看不好看是比较来的,你看到好的,一比他那个夫人,就丑得像那个,这个天上的人当然比人间要好得多了。那么这样子,佛就告诉他了,你这个夫人就像瞎猴子,你还欢喜她干什么呢?那个难陀就好好地修行了,再也不想家了。
后来一段时间,佛又带他去逰地狱去。地狱里边,各式各样的人在受罪,都是惨得很,那是痛苦得很。他看到一个油锅,里边在煎,很多油锅里边,油烧滚了之后,把罪人一个叉子一叉丢了里边去,那里去摆了油锅里煎。有一个油锅是空的,那里边的狱卒,就是处罚罪人那些狱卒闲在那里,坐在那里等。这个难陀又奇怪了,他问佛,“这个油锅,怎么空的呢?”佛就说:“你自己去问吧。”他就去问了,他说:“我看到很多油锅都煎的有罪的人受苦的,这个油锅怎么空的呢?”狱卒说:“你不知道,人间有个难陀,他为了看到天上的女人好看,他就修行了,他修行之后,死了之后生天,就享福,福享完了,就到这个油锅里来了。”他听了赶快跑,再也不敢说我就是难陀,一说的话把他拉进去了,他就跑掉了。
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上的福气再好,受完了,地狱油锅就等在那里。那就是这个受享受,我们说并不舒服的,正像一个人要枪毙了,或者是过去封建的要杀头了,在杀之前,给你吃一顿最好的饭,你享受,把你吃醉,一刀就砍掉了,这个饭哪个也吃不下去,知道吃下去就要死的。那么这个天上的享福,你如果享受了之后,享完了,要到地狱里去煎油锅的,这个福也不要享了。所以说难陀就看到这一点,好,知道了,这个天上的福享了还是危险,还是真正修行了,那后来成阿罗汉了。那就是说整个的世间上,不管天上人间,当下有苦,过了之后,没有不下地狱的。人间的享受,你说有钱有势,什么都好,但是享完了,也到三恶道去了。天上一样,福享完了,到恶道去了。这个生死轮转都是苦,没有什么好,真正的安乐的地方是没有的。所以说我们要把这个道理要搞清楚,然后才说得上修行。这叫什么?就是我们上一次说的出离心,这个心不生起来,永远在轮回里流转,是出不了的。出离心生起之后,那就是才能出离这个痛苦的世间。那么这个出离心生起以后,他就对生死要厌离了,再也不要受生了,天上也不要去了。这个生起之后,那么他要追求真正安乐的地方了,那就是涅槃了。
涅槃,很多人误会,死掉了叫涅槃,什么人,法师,什么死掉了,涅槃了,这个好象是听起来很消极。实际上这个涅槃是我们最高的境界,最安乐的境界,就是一切痛苦都消灭的,一切烦恼都没有的,一切最……。我们的安乐跟痛苦是相对的,这是绝对的,没有痛苦,没有一切的……,这是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的意思。不能从相对的看,相对的安乐总是痛苦的,你同这个比好象是安乐,对那个比它是痛苦,正像这个孙陀罗夫人一样的,对瞎了眼睛的猴子比,她是美丽的,跟天上一比,她是丑的。所以安乐跟痛苦是相对的,超出一切痛苦的安乐,这才是绝对的,就是涅槃。涅槃的积极方面就是菩提,菩提跟涅槃是一个东西,从积极的意义说是菩提,从消极的方面说,消灭一切痛苦的,消灭一切苦难的,叫涅槃。
我们看到世间的苦恼,才要追求涅槃的安乐。这样子,就要看了,那么我们流转生死,到底它的一个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东西?那就是说我见,执着有个我,那么所以要真正厌离生死、脱离生死呢,就要灭掉这个我。就是我们讲的,不管你是二乘也好,大乘也好,都是把我要灭掉的。所以说《俱舍》是讲灭我的,不能说它是小乘。就是看了,你到底是要成佛去灭掉这个我执呢,还是要自己成阿罗汉灭我执。如果你要发心是成阿罗汉的,那你是小乘,如果你要是成佛的,那就是大乘。不能说《俱舍》是小乘,祗能说你人是小乘,人是大乘,你大乘的人,去学《俱舍》,就是大乘,你小乘的人学《俱舍》,就是小乘。 《俱舍》本身不能说是小乘。这个概念,我们希望我们听了今天的这一堂课之后,以后再有人说《俱舍》是小乘的话,你们可以跟他辩论了。你说什么依据是小乘?你说说看,他说是破人我的,那么大乘破不破人我?他说是祗破我执。不破法执的,我说我们的经里边说,这个破人我,必定要破法我,这个道理跟他一辩,他肯定没有话说。因为我们这个都是经里边的,已经是从两千多年来定下的定论,不可推翻的,祗要你肯去探讨,探讨得深一点,那是你讲的理由就多一点,探讨得浅一点,少一点,如果不探讨的话,人家说,你祗好听他的,你没有办法。也从这个道理说,我们自己要修行,必定要学教,如果要教化人家,那就非学教不可,你不学教,第一个说服不了自己,人家说《俱舍》是小乘,你也说小乘。那么怎么样呢?你学这个,不是小乘,你要跟人家说,不是小乘,那要更多的理由去说服他,因为他也很多的依据在那里了,你要把他一个一个打破呢,你要学得更多一些。
所以我们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佛法是很衰,那么魔却是很盛,什么气功了,什么外道多得很,清海无,还有卢胜彦,这一类的神通很大,吸引力也极大。大陆上也很多相信青海无的。还有据说,印度一个婆罗门,叫什么薄伽梵的,薄伽梵是佛,他也称薄伽梵,他的神通之大是很稀有了,据说他那个地方,世界的航道,各个大城市都有航线,通到他地方,什么疑难的病,他那里拿一点东西吃,吃了就好,假使他身边没有东西,空中一抓,东西就来了,一吃,好。他神通大得很,但是外道。所以说现在外道很强,而佛法很衰,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弘扬佛法,要自己不被外道所迷惑,那么必定要把教理学好。
我们从理上说,神通是一个力量,我们说等于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佛教有神通。但是佛教衰了,神通就很少的人有神通,有神通的人,佛教也不准用神通来教化人。因为神通,我们儒家有“以力服人者霸”。这个就是……不准用神通来弘扬,这是佛一贯的原则,佛教里边,在佛在世的时候,就不准比丘用神通来教化人,要用道理来说服人家。那么神通是不是好用?偶尔也能用,但是用的时候,不要人家知道你在用神通,而他自己感觉到这个道理对了。
举一个比喻,以前有一个国王,他跟一个阿罗汉出家。后来听到外边的消息,他的国家被一个另外一个国家侵略了,他很气愤,因为他原来是国家的国王,他就向他的师父要告假。他师父“你为什么?到那里去?”他说“我回去,把我的军队整顿好,把那个邻国打败了,然后我就回来了。”他的意思去报仇。那么他的师父就说:“好,你要回去,那你今天好好休息一天,好好休息一天,明天早上你早点走了。”那么那天晚上,这个国王,大概是出家了,就比丘了,那里睡。睡的时候,他师父就用神通了,他就做了个梦,梦到他已经回去了,国王的地位他又登上了,他征集了很多军队,就跟邻国打仗去了,结果一打打败了,给他抓住,抓住之后,就是五花大绑绑起来了,这个背后,在他头颈上插了一个鶏毛,就是要绑到刑场,要去杀头去了,正绑到刑场,这个刽子手刀还没下来的时候,他大叫:“师父救命!”这一叫,师父跑过来了,他说,“你怎么?”他在梦里,做这个梦,一叫叫起,师父把他喊醒,他说:“你干啥了?救什么命啊?”他说:“师父,我不回去了。”这个就是说佛教也用神通,但是并不是说让他的对方知道他在用神通,他祗知道做了梦,实际上这个梦是他师父的神通给他现的梦,叫他不要回去了,回去没有好下场,回去给人家抓起来,杀掉了,更不好,还是好好用功,修行好。
那么,佛教徒一向是要道理来说服人家的。那么要弘扬佛教,也重在用教理。要教理弘扬佛教,那必须自己要精通教理,所以说我们这一次,这个藏慧法师要我来这里讲一点《俱舍》,这本来是很理论性的东西,好象对我们生活上没有什么关系,学它干什么?也是为了我们的佛法能够住在这个世间上发扬广大,这是这个目的。所以他的愿望很大,菩提心,那么你们,就是在他的慈悲的菩提心之下所接受教理的人,希望你们每一位都能够好好地把这个学好,每一位都要发个愿,我这一辈子要教化多少人到佛教里边来。这个自己发愿了,你说发,我说至少一百人,或者至少两百人,或者再多一点,更好。这么你要达到这个目的,那必须自己教理要精通,那么所以说也就是我们讲《俱舍》的目的之一。但是更重要的,就是修行了,你自己都修不来行,你怎么能教化人呢?学《俱舍》的目的,就是如何断烦恼,烦恼断了之后,才能解脱生死,烦恼不断的话,生死永远解脱不了。
那么这个断烦恼的方式,有好几种。根本教就是对了烦恼断,针锋相对地断,贪心来了,用不净观,什么观来把它对治掉;瞋心来了,慈悲观对治掉;散乱的心来了,用数息观对治掉,当然还要提上去了,这是初步的对治,慢慢慢慢地把它根子都断掉,这是根本教。那么大乘教,就是说把自己放了一边,在利益众生的当中,经过各式各样的困难艰苦,把自己这个我执烦恼断掉,你要利人,必定把我执要去掉。如果你说布施的话,那就把我的钱送给人家了,把我自己我执克服。如果真正修行的人把自己的身心都供养师父了,那你把全部供养掉了,把我执就甩掉了,不依我了,依师父的话说了,那就是以利人的这个方式来断自己的烦恼。那么还有密宗,大家是也知道,这里也有密宗,密宗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断烦恼的,就是以毒攻毒,以毒的方法来攻这个毒,那是这个方法很要善巧,如果用得不得当的话,就会把人毒死,但是用得得当的话,这个最厉害的病,毒病,人家治不了的,他用一个毒,把它治好。所以说密宗里有它的特殊的方法。那么总的来说,都是断烦恼,求解脱。
那《俱舍》是把断烦恼的一些层次讲得很清楚,所以说我们自己要了生死要或者生西方,都需要学《俱舍》。那么你要发了菩提心,要人家了生死,或者生西方,也得要学《俱舍》,去教化他。那么这是学《俱舍》的一些意义了。我们在没有讲《俱舍》之前,把《俱舍》重要性讲一讲,学起来才有个奔头,如果《俱舍》不值价的,我学它干啥了?不想学了。我们先要把《俱舍》的价值抬得很高,然后人家学起来才有味道。这是一点,就是大小乘问题。
A3 解题
另外,我们再提一提这个。因为我们的课程,开始是讲这个题解,解《俱舍》的题。下面,就是我们把这个《俱舍论》这个题目,大概讲一下。 《俱舍论》的题目,是《阿毗达磨俱舍论》,就是这个。这个我们先讲的颂,《阿毗达磨俱舍论颂》。那么这个《俱舍论》,在我们中国还是归于有部,认为这是有部的进步思想,所以有的书上也是这么写:《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俱舍论》。在藏地,把《俱舍论》归纳到经部去了,因为它采取了经部的思想了,它不是原来有部的老的那个样子了。那么这个分类,我们不去管它。我们先讲《阿毗达磨俱舍论》这个题目。
B1 释“阿毗达磨”
净慧随行名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
我们说什么叫阿毗达磨,阿毗,就是一个印度话,阿毗达磨,印度话。阿毗达磨,达磨是法,阿毗是对,这个阿毗达磨是对法,阿毗是对,达磨是法。那么这个意思很多。从泛义地讲,阿毗达磨,我们佛教有三藏,三藏里边,经藏、律藏、论藏,三藏里边的论藏,就叫阿毗达磨。那么狭义地讲,在论藏里边,有一种,专门的论的一种,叫阿毗达磨。那么因为阿毗达磨这个论,在论藏里边占的地位是极大,极重要,所以整个的论藏有的时候也叫阿毗达磨藏。那么这个阿毗达磨,阿毗是对,达磨是法,这是一般的解释。另外阿毗还有其他的解释,阿毗是广大的意思,阿毗还有这几个意思:一个是广大,它说的法很多,广大,无比,最高了,没有跟它好比的;还有一个就是增上,增上就是殊胜,增上的意思就是殊胜,就是特别超胜。那么也有这些解释。那么再具体的,我们说,阿毗达磨,有些论师说,对一切法,它的法相,能够最善巧地抉择这个是善,这个是恶,这是有漏,这是无漏,最善巧的,就是最好的方法来抉择,抉择就是说简别,简别这个法的,就叫阿毗达磨。另外一个说法,阿毗达磨叫降伏,是伏,降伏法,能够降伏外道的,因为我们学了阿毗达磨之后,把一切法,它广大的法,最殊胜地、最圆满地把它分别清楚之后,跟外道辩论,就可以把他降伏他,所以能降伏一切外道的邪论。也有的说,叫造法……
(2A)能够通达一切经,经里边不好懂的意思,这个阿毗达磨都把它解释得通达,能够使它很清楚地通达它的意思。还有的意思呢,这个反正我们多介绍一些。有书的请你们翻一翻,第几页,我的书跟你们不一样,就是《界品》的开头的,还没有讲颂的,我翻一翻。“明藏所摄”这一段。我们说,不是我们将才讲的吗?阿毗达磨是论藏,那么现在我们说佛经讲的有三藏,那么哪个三藏呢?这里就解释一下。藏有三种,我们的藏经它里边分多少呢?分三种。
一是“素怛缆藏”,也是经藏。素怛缆藏,这个是印度话,翻为“綖”,这是古代的字,就是我们做衣服缝的线的这个线,或称为经,或者叫经、经藏。为什么经藏叫线呢?我们说织布的时候,一块布呢,我们说大家纺织厂去过都知道,在一个桶里边的纬线一根一根的,要经线穿过去之后,它成布了,本来都是一条一条的线,那么这个经呢,就是把所有东西组织起来,不会散失了。印度也有一个比喻,就是说很多的花,摆在桌子上,一吹就吹掉了,你把根线穿过去,把这个花鬘挂起,那么你风再大,这个花鬘是固定的了,不容易吹,分不开了,串在一起了。经的意思就是线,或者叫经。这个经藏,讲什么呢?主要是讲修定的。
那么第二个,“毗奈耶藏”,毗奈耶是调伏,“此称调伏”,我们的汉话叫调伏,毗奈耶是印度话,印度话调伏,调伏什么?调伏我们的六根,调伏我们的三业(身口意三业)。我们的身口意都是做坏事的,心里想的思想都是自己为自己发财,就不管人家的痛苦,做的事情,要吃好的,就把人家鸡、鸭子杀了吃,那么各式各样的坏事都会做,要调伏它,不给它做坏事。六根,眼睛,我们都会东看西看的,看好看的,耳朵要听好听的,鼻子要嗅好味道的,舌头要吃好吃的,这都是在造罪的。我们要调伏它,不要贪那些好的,也不要去对那些不好的起瞋恨心,这叫调伏。“调伏,正诠于戒”,这是讲戒的,所以毗奈耶藏,律藏是讲戒的。
第三呢,“阿毗达磨藏”,就是我们的论藏,阿毗达磨藏,这个对法,“此言对法”,这个叫对法。对法讲什么?讲智慧。我们要修行,没有智慧是修不成的。那天我们讲的那个呢,也就是我们学《俱舍》的一个开端。我们有了出离心,对三界的过患知道了,三界的苦,要出离,也要菩提心,知道自己有苦,人家众生也在受苦,我要把他救出去,这个心都有了,怎么救呢?要智慧了,没有智慧,救不出的。如果你心倒是好,出离心也有,菩提心也好,智慧没有的话,好心会做坏事。我们往往看到很多人,耶稣教,什么教,或者是一贯道,他劝你信他的教,他是好心,他认为你信他教,他生天堂了,实际上听了他的话,上当了,将来会受苦。所以说,好心做坏事的事情,世间上是不少的。有些人母亲,她爱她的孩子,她叫他去学这个东西,或者叫他到哪地方去工作,她认为这个地方很好,结果他的孩子学了这个跑那边去工作了,很苦很苦,他母亲就是没有智慧,害了她的孩子。那么这个好心做坏事,在世间上是不稀奇的,所以说我们有了好心,出离心、菩提心,如果没有智慧的话,你要出三界、度众生,不可能的。必定要有智慧,这个智慧,什么东西讲智慧的?阿毗达磨藏,就是论藏,论藏是专门讲智慧的。所以说,“此言对法,正诠于慧。”在我们戒定慧当中,主要讲智慧的,就是论藏。所以说我们要求智慧,要论藏中去求,如果说经藏里边,律藏里边,固然不能说它不讲智慧,但是讲的是兼带讲的,不是专门讲的。论藏,就是专门讲智慧的。那么我们修行,当然戒定都要的,智慧是更重要的。佛教,佛陀就是智慧了,有智慧才能觉,没有智慧就觉不了了,所以说在佛教里边是绝对要讲智慧的,是智慧的宗教。那么在三个藏里边,“于此三中,此论即是阿毗达磨藏”,这个《俱舍论》属于论藏摄的,那么这里提一个问题,“问:为唯一藏……”。
那么这个《俱舍论》是不是单是阿毗达磨藏所包含的呢?是不是它经藏里边、律藏里边就不相干了呢?他就是回答了,“顺正理第一云”,“顺正理”是一部论的名字,它就说,第一卷说,“诸有素怛览,及毗奈耶所有穷理问答,皆是此中阿毗达磨藏摄”,所有经藏里边的、律藏里边的,讲一些追究道理的各式各样的问答的话,都属于这个里边所摄的。那么这个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这个《俱舍论》,这个阿毗达磨藏,虽然是属于论藏,但是也包含经藏、律藏的一些重要部分,也有。那就是说经藏、律藏、论藏不能截然分割,祗能说论藏重点是讲慧,中间也包含很多关于定、关于律的经藏跟律藏的一些部分。那么反过来,律藏也好,经藏也好,也带有一些论藏的部分,这三个戒定慧是一体的,祗能是侧重于戒、侧重于慧或者侧重于定,不能说戒定慧分割地来说。所谓经藏是侧重于定的,律藏侧重于戒的,而论藏侧重于慧的。在慧里边包的有戒定,经藏律藏,在经藏里边,也包的有戒跟慧,在律藏里边也包的有定跟那个慧,这三个是不可分割,而有侧重。经藏重于定,律藏重于戒,论藏重于慧。那么这里,今天我们讲的就是说,《阿毗达磨俱舍论》,是论藏里边的,是专门讲智慧的。阿毗达磨什么意思?对法,还有什么无比法,广大法,殊胜法,很多很多。
那么《俱舍论》,我们下一次再慢慢讲。那么今天讲的是比较宽的,很多涉及到一些各方面的,大家听了之后,有什么问题就可以提。我们集中起来,或者是课后,或者是下一期讲之前,先把那些重要问题回答一下。今天讲到这里。
《大要》上一次好象讲到解题。今天还是接下去解题。解题呢,我们就利用这个讲义。这个题它有一点重复,因为这个大要跟这个密集班,他有一点地方要重复了,那么今天我们还是稍微重复一下。就是讲这个论的题,《阿毗达磨俱舍论》,那么上一次我们把——在密集班里边——阿毗达磨基本上讲过了,阿毗是对,达磨是法,对呢是无漏慧,清净的无漏慧,法有胜义法跟世俗法,胜义法就是涅槃,那么净慧对胜义法的时候,就是因果相对,这个果是涅槃,因是净慧。
那么还有一个,是法相法,法相法就是四谛,苦集灭道四谛。苦集灭道四谛,我们上一次讲过了,苦就是世间的,人间有人间的八苦,地狱、饿鬼、畜生这个苦当然不要说了,那么天上还有天上的苦,天上有五衰的苦。天人到要死的时候,他的花冠萎下来了,身上流汗了,那么还有坐在本座不安逸了,坐着不舒服了,那么他身上出汗气,有股臭气,那么天女都离开他了,这是说天人快死的样子。那么很痛苦,他自己知道要死了,他的眷属,天女都离开了,身上出汗了,臭了,花冠也萎了,不好看了,这个是天上的苦。那么六道么,六道都有苦,我们轮回六道,阿修罗有阿修罗的苦,阿修罗欢喜斗争,斗争的时候,给人家砍了,手脚砍了,他还活得起来,头砍了就要死掉了,头砍了就活不过来了,那么这样子,苦谛。苦谛的因是集谛,烦恼,造业。那么苦灭掉之后,它的境界如何?就是最圆满的,没有一切痛苦的,没有一切烦恼的,这个境界就是灭谛,就是涅槃。那么如何要把这个苦灭掉,达到这个灭谛呢?就是要修道,三十七道品,八正道等等。那么这个就是法相法,把一切法把它分析,如何地跳出这个生死苦海,如何达到安稳的涅槃的境界,这是法相法。当这个无漏慧对了法相法的时候,它是心境相对,能观的心,所观的境,这个相对,观这个四谛的道理之后,然后能够最后通达到涅槃的道路。所以说这个对法呢,一个是胜义法,法相法。
那么现在我们这里接下去,为什么叫对法?这里还有其他意思。对法有几种?有好几种,简单地说有两种,再打开说有四种,再打开说有六种,我们这里就讲到四种为止,六种就不讲了。这里我们看昨天,昨天我们发的两张纸,昨天发的第一张,就是在下边。
“净慧随行名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今天我们发的也有这一个,那么这是经上,《俱舍论》,世亲菩萨自己解释什么叫对法,他就下这个定义。“净慧”就是无漏慧。我们说智慧,这里佛教的智慧是什么呢?不是世间的这个做医生的看病的智慧,也不是科学家研究宇宙的那些物理的智慧。它就是说简别一切法:哪个是有漏法,哪个是无漏法;哪个是善的,哪个是不善的。就是善的要,无漏的要,不善的不要,有漏的不要,就是这个智慧,这个智慧就叫慧,这个慧,净慧,不是一般的有漏的慧,要净化到,就是升华到无漏的清净的那个智慧,那么叫对法。另外一个,“随行”,这个我们就是说辩证法了,一个法它不能够单独生起的,当它生起的时候,必定还有同时跟它一起生起的法,那么这一起生起的法有多少呢?这个表上有,等一歇我们讲。随行,等于说是一个国王出去了,他绝对不会一个人出去的,总是带了他的一个部下,至少有大臣了,还有那些翻译官了,还有那些他的护士了,关心他健康的,还有保卫他的警卫,总是起码要一班的人随行。那么净慧,它无漏的慧,它出现的时候也不是单独的,还要一批的随行跟了它跑的,那些都叫对法。那么还有一些,这个叫对法,另外呢能够……,“及能得此”,这个“此”就是净慧,能够得到这个净慧的诸慧、诸论。能够得到这个净慧的,有四种慧,诸就是多数的意思,我们英语呢加个“s”,我们汉语就是加个“诸”,因为汉语没有多数的,一个字,慧就是慧,一个慧还是一个慧,两个慧还是一个这个慧字,没有加个“s”的,那么就是加个“诸”,“诸”就是表示不是一个,那么这里是有四个。诸慧,能够得到这个净慧的智慧,好几个智慧,那么还有那些能够得到净慧的诸论,好几部论,这都叫对法。那么我们现在就看这个表,因为我们是大要,书上就暂时不要去看了。当我们密集班的时候这个表讲过了,表就不讲了,就把书上的一些更详细的再念一下,今天是大要,书就不要看了,就看这个表好了。
那么对法,这个表上就是说两个对法,一个是“胜义对法”,“世俗对法”。胜义对法是无漏的,世俗对法是有漏的,这个胜义跟世俗就是有漏无漏的分了。那么就是说对法,我们又分两个,一个是胜义对法,一个是世俗对法。
C1 明胜义对法
D1 自性对法——凈慧
那么“胜义对法”里边又分两个:“自性对法”,就是“净慧”,它本身就是对法,自性对法,对法的自性,它本身就是对法——净慧。什么叫净慧?就是无漏的慧,无漏的慧为什么叫净?它没有烦恼的系缚。我们的智慧跟烦恼粘了一起的,等于说面粉跟那些脏的灰那些东西糅了一起了,这个面粉不干净了。那么这个无漏的慧呢,没有粘着那些脏的烦恼的,没有烦恼把它缚起来的,没有烦恼捆缚起来的,叫无漏慧,那么是干净的。什么叫慧?就是我们说的简择,这个简择叫慧,就挑选了。我们假使到百货公司买东西,假使买一支笔,我就拿起来看,这个笔好还是那个笔好?把它挑选,把好的,我要买回去,不好的,我就不要买它,那么这个就是,慧就是挑选的意思,把好的,我要取它的,无漏的、善的,要取它的,有漏的、恶的,不善的,不要的。我们买东西总是买好的,哪个去挑一个坏的买进来了?没有的。我们以前上海有一个居士,他说“我是最挑剔的”,到铺子里买东西的话,要选起码半小时以上,买一个小东西,他说我花了钱之后,当然买好的。他到铺子里,假使买一支笔,起码拿十几支,一支一支地比较,哪一支最好的,他买回去。这个当然太挑剔了,不过一般的人心理都是这样子,要东西呢,当然要好的,不好的就不要的。那么这个就是选择的意思,慧、慧、慧,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佛教的慧就是简择的意思,好的取,不好的要舍掉。那么这个净慧,就是说无漏的慧,没有烦恼系缚的,它能够简别那些法,哪是好的,哪是坏的,这个是自性对法。什么叫自性对法呢?它本身就是对法,净慧,它本身就是净慧。
D2 随行对法——随行
那么“随行对法”呢,就是净慧的跟它跑的那一些,跟它跑的有哪些呢?我们一个表,大家翻到第二张的表,就是昨天的第二张,随行,这个表就是,开头就是随行了。跟了净慧同时生起的法,有二十八个,那么这个二十八个中间,我们用心法、色法、不相应行法、心所法,来把它分类。
那么这里我们就介绍一下,我们都学那个法相,法相把一切法分成五个位,就是五种。一种是色法,物质的;一种是心法,我们的心理上;一个是心所法,就是心里边的一些各式各样的一些变化;一个是不相应行法;一个是无为法。我们说一切法把它分五大类,一种是物质的——色法,色就是物质。我们前面说过的,有变碍的,变就是要变化的,好的要变坏的,完整的要变破烂的,时间久了会变;碍,就是你碰到它,把你阻碍到了,有物质的有物体的。那么第一个是心法,我们的心,了别的心。心所法,心里的各式各样的状态,还是高兴,还是愤怒,或者是在思惟,或者是在考虑什么问题,或者是决定一个问题,等等的,心里的各式各样的动态,都叫心所法。那么还有一些不相应行,又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也不是心所法,但是这三个法里边的互相的关系,变化出来的,叫不相应行法。最后一个无为法,没有生灭变化的法,不动的,这是无为法,常的。那么这五位呢,在我们《俱舍》里边叫五位七十五法,五个,又一共加起来七十五个,到《百法》的时候,就是唯识宗的时候,五位百法,这个百法,大家都听说过的。一共有五个位,就是五个分类,数字呢一共有七十五个,或者是一百个。
那么这个里边我们说随行的,随了这个净慧一起生起的法有多少呢?第一个色法里边,有道共戒(无表色)。我们说什么戒都有一个戒体,我们在座的,如果受过五戒的,那么你身上就有五戒的戒体,出家的,受过沙弥戒的,就有沙弥的十戒的戒体,如果受过比丘戒的,就有二百五十条戒的戒体,这个戒体在有部叫无表色,是一个色法,这个以后我们要讲为什么叫色法,属于色法。那么这个道共戒的无表色就是属于色法一类的。
那么心法里边有什么呢?就是第六意识。我们的心法有多少?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心经》里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这里指的呢,在修行的时候,眼睛是不看的,耳朵也不听的,鼻子也不闻的,嘴里也不吃东西的,哪在修行边吃东西边修行,那个没有的。入定的时候就是第六意识在里边活动,那么所以这个时候,净慧生起的时候呢,第六意识是跟它一起生起的。
还有心所法,心所法里边就很多了,大地法,大善地法,不定地法,这些都是心所法的分类,将来我们到根品的时候要讲,现在我们把名字标一标就是了。
大地法里边有十个:“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三摩地是定,这十个法,决定跟了净慧走的。还有大善地法,因为净慧是善法,所以一些善法也跟了它跑的。善法是“信”,对三宝的信心的信;“勤”就是精进;“行舍、惭、愧、无贪、无瞋、不害、轻安、不放逸”,这也是十个法。那么不定地法的“寻、伺”,寻、伺就是我们的心,粗的心叫寻,细的心叫伺。这几个心所法,就是心里的一些动态。心王是等于老板,他下边的工作人员都是心所法:这个是会计,专门是打算盘的,计算的,入账的;那个是出纳,点钞票的;那个是营业员,售货员,那是专门拿货给顾客的。他们的工作不同,就是那些心所法,每一个心所法,执行它的任务,那么心王是主。
还有不相应行法:“得、生、住、异、灭”,生住异灭就是有为法的有为相,凡是有为法,决定有生、有住、有异、有灭。生就是它没有的生出来了;住就是它能够暂时地维持一段时间;异,异就是它慢慢变坏了;灭就是消灭了,这个是有生住异灭的就是有为法,没有生住异灭的就是无为法了。那么这个是有为法呢,当然有生住异灭。还有个得,一个法生起来了,决定有个得。那么这是随行,一共是二十八个法,跟净慧一起随同而行的。那么我们看前头的,这个胜义对法,就是这个两种,一个是净慧本身;一个是净慧一起生起的那些法,这都是无漏的,所以说这是胜义对法,因为是无漏的,是殊胜的,叫胜义对法。
C2 世俗对法
那么下边是有漏的。“方便对法——诸慧”,“资粮对法——诸论”。
D1 方便对法——诸慧
那么方便对法的诸慧,我们有看第二张讲义的第二个表。诸慧,我们要生起无漏慧,决定前面还要有漏的慧,慢慢慢慢升高,慢慢地增高到一定的高度,它就变无漏慧。那就是说有漏的慧慢慢提高,数量的改变,然后产生质量的改变,有漏的转成无漏的了。那么开始的有漏慧,哪些呢?
第一个是生得慧,“生得慧”,我们生下来就有的智慧。生下就有的智慧是什么呢?那一天我们写一个讲义,大家看,还在吧,大家翻一翻,就是生得慧,能够“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读诵,究竟流布”3,这个慧,叫生得慧,也就是说我们生下来就有的智慧。凡是我们生下来不是个白痴,不是神经病的话,那么他一定有简别的能力,这个是生得慧,这个生得慧,我们就可以诵经,也可以给他宣传,但是意思懂不懂,在后头才能懂。我们能《金刚经》诵经,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念,不一定懂,但是你这个念的智慧,叫生得慧。祗要你字认得到,就会念,那么不一定懂,这个生得慧,这是第一步。经来了之后,或者论来了之后,能够把它念得下来,看得下去,意思懂不懂,不知道。
下边是“闻慧”,听了讲经之后,“闻教成故”,听闻了佛的正教,然后产生的智慧,这个闻慧了,升高了,是听了教之后,如果再生起来智慧。我们在座的,大家听了好几天了,听了经之后,这个跟没有听就不一样了,这个生起来智慧,就叫闻慧。但是闻慧,还是不深刻,祗是一个肤浅的了解,那么要深入一层,跟自己思想上结合起来呢……
(2B)思慧再往上升,再提高就是“修慧”,修慧是定中生的,一般的没有入定呢,修慧是生不来的,能够得了定之后,在定中去修这个慧的话,这叫修慧。为什么?我们说我们修行都叫修行呢,我们没有入定,也叫修行。你修什么的?我修净土的,你修什么的?我修禅的,或者我修什么天台宗的,你得到定没有?没有。没有得定,怎么叫修呢?这个里边,讲严格的法相的话,没有得定不叫修,你说我修行,你得定没有,没有得定,不叫修,祗能闻,祗能思。这是狭义的,严格地说,没有得定之前都不能叫修,但是泛义地说,因为这个闻也好,我们是思也好,将来都能够走向定的这个高度,这么闻思呢,也可以叫修,这个修是不严格的修。所以说你修净土,你得了念佛三昧没有?没有。没有不能叫修。但是我今天天天念,将来总有一天会得念佛三昧,这个定,那么也叫修,这个定叫修,为什么定叫修?看下边小字,“熏修于心,令成功德,无过于定,故独名修。”我们经常说的要改造思想,改造思想最有力的就是入定,得了定之后,要改变思想,把心功德把它生起来,这是最有效的。
我们经常讲,假使我们修不净观,不净观,你看了书了,书上讲不净观,这个人是白骨,里边是什么脓血,这个大小便、头发,发毛爪齿——头发、毛、手爪子、牙齿等等,很可怕的,摆在地下,如果分开摆的话,看了都可怕,很脏。但是你合拢来呢,一个人。那么我们这个不净观,你把书看了之后,是不是看了,真正看了漂亮的人是不是不动心呢?这不见得,力量不大。这么思惟,书上看过之后,静下来自己考虑,慢慢地想,一个人嘛是头发、毛、皮肤等等组合成的,这都是不干净的东西。他们书上经常就说了,一个人的皮,绷了一层皮,一个人像很好看,但是把这个皮剥下来,丢在地下,那看起来是害怕,也是脏得很,一坨,这么一个软东东的一坨东西,那一点也没有什么好看。所以说这个多思惟、多思惟呢,力量会强一点,但是真正你马路上碰到一个人来了,长得很漂亮的,你又想不起来了,又感到她是很好看。那么要修的话呢,它力量就强了。如果修定,得了定之后,你定中把那些不净的东西观出来了,现出来了,然后你真的人来了,你心一定下来,就看到来的是一个白骨,是一个骷髅,那你对她一点也不生欢喜心。
这个我记得在觉音尊者的《清净道论》里边有这么一则公案,有一个比丘,他是修不净观的,有一次他上街,因为这比丘长得很好看,很庄严,这时候恰巧有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跟她的丈夫吵架,她就回她的娘家去了,她回去的时候打扮得非常漂亮,把自己打扮得跟天人一样的漂亮,那么一路上是回去了。在路上,就看到那个比丘,那个女人因为正跟丈夫吵架,就看了其他男的很喜欢,看了这个比丘长得很好,就对他笑,对他笑,这么一笑,如果碰到其他的没有修不净观,没有抵抗力的,这一笑就勾住了,那就完了。但是这个人呢,他是修不净观的,她一笑的话,一笑不是牙齿露出来了?牙齿是骨头,他这么一观,整个身体都是骨头,不但是不欢喜,就在那个时候成阿罗汉了,证了阿罗汉果了。那就是说他这个定的力量大了,如果没有定的话,这么牙齿一笑,雪白的,马上就昏倒了,就被弄迷糊了。所以这个要定中的力量,要定的力量才有能够真正胜这个。
所以说我们为什么念佛中,决定能够往生西方的,要这辈子念佛三昧成就,定成就之后,这个力量强了,在临终决定往生。如果念佛三昧没有成就的话,那你临终的时候,就靠善知识,要劝你,帮助你助念,如果没有善知识的话,如果临终的时候,碰到其他的境界来了,就会胜不了。那么我们就是昨天,我们给人家讲过,有这个公案,就是我们以前在上海,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们五台山不准住了,我们本来上海去的,还回上海。住了上海以后,我们一个邻居,一个七十多的老太太,她是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寡妇,守寡的,一辈子没有嫁人,很年轻就守寡的。她总是很有志气,她也就信佛,念佛,念《法华经》,手写了好几部《法华经》,就在文革的时候,她还是继续的,写她的经念她的经。那么应当是很好了,但是在临终的时候,前一个月左右,她就梦到她的丈夫在很漂亮的一个亭台楼阁,就是很漂亮的,这个我们现在说的话很漂亮的别墅里边,向她招手,叫她进去。那么她这一下很高兴,因为从年轻时候就失去丈夫的,现在又碰到了,而且看到丈夫住在很华丽的宫殿里边,很高兴。这一来,就完了,如果临终的时候,这个境界一现的话,她往生西方是没有希望的。因为她对丈夫的感情还很浓厚,对这个娑婆世界的这些宫殿式的房子还感兴趣,那么西方是没有希望去的。所以说这个呢,我们真正没有得到念佛三昧的话,能不能往西方,那是没有把握的,临终的时候,有好多道友帮助你,提起你的正念,助念,这个有希望去,如果没有道友帮助你,甚至于那些颠倒的境界现前的时候,就去不了。
所以这个没有定就是力量不强,这也是说为什么要得了定之后叫修慧呢?因为定生之后,真正修的力量才有了,没有得定之前,都谈不上修,这个力量微乎其微的。那么这里说这四个慧,从我们原来一生下来的生得慧,慢慢听了教之后,成就闻慧,闻慧经过如理的思惟,得到思慧,思慧再定中去修,叫修慧,修慧得到之后,无漏的慧就出来了。所以说无漏慧从生得慧、闻慧、思慧、修慧,一步一步上升到修慧之后,突然地来个质变,无漏慧出来了,这无漏慧出来,就是我们所谓的开悟了,大彻大悟。所以说我们经常听有人说这个人开悟了,到底真开悟假开悟,就是看你无漏的慧有没有。这个无漏慧跟我们一般的有漏的慧不一样,绝对不一样的。那么这就是诸慧。就是我们要生起这个无漏的慧,前面有这些方便,方便就是一些方法,一些方式方法,能够生起无漏慧的,那就是要利用生得慧,我们生来有的慧,慢慢听教成闻慧,闻慧去思惟之后成思慧,思慧之后,再得定,叫修慧,修慧再进一层,无漏慧,那是净慧就来了。所以这个是净慧的方便,但是本身,生得慧也好,闻慧也好,修慧也好,都是有漏的,所以这个不能叫胜义对法,祗能说是世俗对法,是有漏的。
D2 资粮对法——诸论
那么这个生得慧怎样子开始生闻慧呢?那就是闻经教。闻的什么东西?诸论,“及能得此诸慧、(诸)论”。诸论是哪些?下边一个表,就是《发智》 、《六足》。我们以前讲过的,《发智》 、《六足》没有表,就没有仔细讲,今天有表了,我们就仔细讲一下。 《发智论》在下边,等一下说。 《六足论》,这个六部论,好象是足一样的,《发智论》好象是身体,一个身体有六个足,那么这是完整的。《发智论》是讲得是比较圆满的,等于身体,《六足论》呢,它的发挥各有侧重,并不是整个都讲的,所以叫六个足。
那么第一部论是《集异门足论》,也叫《集异门论》,它是二十卷,有一万二千颂,是佛在世的时候舍利弗造的。这部书是很好的,舍利弗尊者亲自造的,玄奘法师翻过来的,这是我们有这部书,大藏经有。
第二部呢,《法蕴足论》,这是修行非常重要的一部书,一共十二卷,有六千颂,是佛在世的时候目犍连尊者造的。目犍连尊者,大家都知道,七月十五,我们说目连救母,他的母亲是在饿鬼道,他救她,就是这个目连尊者。他是在佛在世的时候,神通第一,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是两个大弟子。这部书玄奘法师也翻了,大藏经有。
第三部,《施设足论》,一万八千颂,是佛在世的时候迦多衍那,这是论义第一,十大弟子之一,也是玄奘法师请来的,就是从印度取回来了,但是没有翻,这部论我们大藏经没有,没有翻过来。
第四部,《识身足论》,一共十六卷,七千个颂,是佛灭度以后一百年的时候,提婆设摩造的,这个玄奘法师请回来了,也翻了。
最后《品类足论》跟《界身足论》,这两部书是佛灭度以后三百多年,世友尊者造的,玄奘法师也翻了。
这六足论玄奘法师翻了五部,汉地的大藏经五部都有,而南传、藏传(注:一般说法有南传、北传,北传包括汉传及藏传)的都没有,所以说这些文献很可贵。还有《发智论》六十卷,是佛灭度以后三百多年的时候,迦多演尼子造的,玄奘法师也翻了。那么这六部,《发智》 、《六足》,是论藏里边的最典型的、最圆满的。
那么这些论呢,也是产生这个无漏慧的一些资粮。就是靠了这些慧,我们用生得慧去研究它,然后成了闻慧,然后成了思慧,然后得了修慧,最后成无漏慧。所以说这四个慧,这些论,都是能够生起无漏慧的一种方便,或者一种资粮,所以也叫对法。本来不是对法,本来它是有漏的,不能叫对法的,但是因为它能够生起无漏慧的,所以也叫对法。这个对法就摆一个名字,叫世俗对法。或者说方便对法、资粮对法,就是它本身还不是无漏慧,不能叫胜义对法,但是胜义对法靠它生起来的,所以它也可以叫对法,祗不过叫世俗对法。那么这个我们把什么叫对法呢,它的内涵又扩大了。
昨天我们讲的,单是对法叫……,阿毗达磨叫对法,一个是净慧,“对向涅槃”,“对观四谛”,现在我们说这个对法的对,净慧,它又分了好几个,本身净慧自己是自性对法,净慧的随行,它不是一个法出来的,它还有很多法同时生起的,那这些呢叫随行对法。那么要得到自性对法,它还要靠方便,要靠世俗对法,那里边要靠诸慧(生得慧、闻慧、思慧、修慧),还要靠很多的论(《发智论》、《六足论》),这样子才能够生起净慧。所以说对法具体地来说,就是有很多了,这里讲了四个。自性对法——本身净慧。随行对法——净慧同时生起的。我们说要做一个事情,单个,光杆司令,打仗打不来的,净慧是光杆司令,你叫它打仗去,一个司令官,跟敌人打,怎么打得来呢?他能够策划,能够想办法,能够安排他的部队,怎么怎么打,但是他一个人叫他打,不行的。那么随行就是它的部队,安排它,这个怎么搞,那个冲哪里,那个打哪里,这样子才能有办法。所以净慧呢,必定要有随行。这个随行、净慧,两个都是无漏的——胜义对法。那么净慧是怎么样子出来的呢?要靠那个四种慧,去研究、修习这些论,那么这个诸慧诸论也是生起净慧的一种方便,也叫对法,叫世俗对法。所以对法的内涵呢,有那么多。那么“净慧随行名对法”,这个一句话,我们讲好了。那么阿毗达磨就是对法,阿毗达磨呢简单地交待到这里。
B2 释“俱舍”
摄彼胜义依彼故,此立对法俱舍名
那么《俱舍论》呢,还有“俱舍”两个字,我们要把“俱舍”也把它也解释一下。那么就看我们昨天的讲义,第三张。“俱舍”,什么叫“俱舍”呢?“摄彼胜义依彼故”,下边,“此立对法俱舍名”就是这两个表。两个表前面两个颂,一个是“摄彼胜义依彼故”,“此立对法俱舍名”。为什么叫《阿毗达磨俱舍》呢?因为这个书,我们现在这部《俱舍论》,这部书,能够“摄彼胜义”,把它的殊胜的道理都包起来。什么胜义呢?就是《发智》 、 《六足》的那些殊胜的道理,这个《俱舍论》都包得有,这个叫俱舍。还有一个,“依彼故”,这个法,这个《俱舍论》这部书,是依了《发智》 、《六足》的论造的,它的意思都是它们里边意思把它归纳下来的,这也叫俱舍。
那么这个俱舍是到底什么呢?我们看这个表。“俱舍名藏”,那天不是有人问了,俱舍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就是“藏”,藏呢,就是什么呢?印度原来的藏呢,就是一个盒子,或者个篮子,它能藏东西的,叫藏。那么这个《俱舍》是一部书,它能藏什么?能把《发智》、 《六足》的内容藏在里边,就是“摄彼胜义故”,就是第一个意思。它这部《俱舍论》,等于是个箱子,它把《发智》 、 《六足》都藏在这个箱子里边,那么这个就是俱舍的意思,这是藏的意思,第一个,藏的意思。这个藏的意思——包含,就是这个俱舍,包含的有《发智》、 《六足》的意思,包含叫藏,这个藏就是包含的意思。那么叫《阿毗达磨俱舍论》,什么意思呢?阿毗达磨就是《发智》、 《六足》那些,还有净慧等等,这个俱舍能够包含这些东西的,所以俱舍叫《阿毗达磨俱舍》。另外一个藏的意思,“依彼故”,这部《俱舍论》是依了《发智》 、 《六足》造的,那么它所依靠的是《发智》 、 《六足》,这个《发智》 、 《六足》是所依,《俱舍》是能依,《俱舍》叫《阿毗达磨俱舍》呢,就是《发智》 、 《六足》,那么这个它自己怎么叫《阿毗达磨俱舍》呢?那个就牵涉到六离合释。
六离合释是研究法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也是印度的语法,我们下一节课研究,我们讲大要的时候,就不讲那么细了。那么现在我们简单地说一下。一个依主释,有财释,就是在这个第二个表里边,第一个依主释,第二个有财释。依主释。这个还得要讲一下。什么叫六离合释呢?我们说就是在印度,讲语法的时候,凡是有一个名相,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两个概念合成的,假使我们说是茶杯,茶杯是两个概念,一个茶杯,一个是茶,茶是茶,杯是杯,那么怎么叫茶杯呢?泡茶的杯,这个杯是专门泡茶的,那么叫茶杯,所以说两个概念,两个概念合了一个名词,合了一个名词叫茶杯,那么这个叫复合名词,它这个名词是两个概念合成的。那么这个复合名词的解释有好几种,有六种解释,叫六离合释。那么从中两种呢,一种是依主释,一种有财释,我们今天要用的。依主释,就是靠了这个主,主就是它从什么安名的,假使茶杯,这个主就是茶,这个杯子主要是泡茶的,叫茶杯。香炉,这个炉,一个香,两个东西,但是我们这个炉是点香用的,叫香炉,所以说主就是香。那么现在我们是第一个解释。
这个论,“摄彼对法”,对法就是阿毗达磨,就是那个《发智论》、 《六足论》,这本《俱舍论》呢,我们看这个,《俱舍论》的第二个表,第一行,“谓此俱舍,摄彼对法”。就是这部论,《俱舍论》,它包含的有《发智》 、 《六足》等等殊胜的话在里边,这个叫藏,它能包含了,叫藏。这是什么藏?这是什么箱子呢?藏就是箱子,这个箱子里放的是《发智》 、 《六足》那些殊胜的话,那么这个箱子就是《俱舍论》,这个箱子是什么的箱子,放对法藏的箱子,对法是藏,专门放对法的,不是放其他的书的,那么叫对法藏,这个叫《俱舍论》,这是第一个解释,依主释。主就是对法,依了对法起的名字,就是专门放对法的,不是放其他的杂书的,这个也不是放衣服的箱子,如果放衣服的箱子叫衣箱,那主就是衣了,我们现在是对法的箱子,藏就是箱子,对法藏。这个是依主释,依对法的主来安名字的,对法藏。那么第一个呢,是对法就是这个《发智》 、 《六足》,藏就是《俱舍论》,藏是一个箱子,这个箱子能把《发智》 、 《六足》的对法放在里头的,叫对法藏。那么这个,我们现在第一个意思知道了,什么叫《阿毗达磨俱舍论》呢?阿毗达磨就是《发智》 、 《六足》那些殊胜的法,那么这个《俱舍》是个箱子,它能够包含收藏那些《发智》 、 《六足》的,叫对法藏,对法的藏,就是专门放对法的那个箱子,叫对法藏,这是“阿毗达磨俱舍”的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发智》 、 《六足》是对法,这个论,我们这部论,世亲菩萨,也是靠了《发智》 、 《六足》造的,《发智》 、 《六足》是它依靠的书,那么这个《发智》 、 《六足》呢,又是叫藏,俱舍不是藏了,《发智》 、 《六足》是所依,藏也是《发智》 、 《六足》,那么《发智》 、 《六足》是对法,又是藏,叫对法藏。那就是对法藏的名字是《发智》 、 《六足》,但是现在这部书,有《发智》 、 《六足》的内涵,它就把它取成《发智》 、 《六足》,这个叫有财释。有财释,就是我们说一个人,假使他有一百万的金钱,叫百万富翁,这个百万富翁就是他的名字了,他本身不叫百万富翁,百万是他的钱,但是他有这个钱,他安个名字叫百万富翁。那么这个也是,《俱舍论》它本身不叫对法藏,但是《俱舍论》里边有对法藏,那么《俱舍论》也叫对法藏,叫《阿毗达磨俱舍》。
这是俱舍的两个意思,一个是所依,一个是包含。那么这个我们在表里边把它画清楚了,如果还不清楚,就看论里边的解释,不过论里边的解释,也不见得会更清楚,现我们把比较重要的意思很清楚用表来表示,比看书还要清楚一些。那么总的我们再归纳一下,时间是快一个小时了,这归纳好之后,我们就休息十分钟。
我们说这个《阿毗达磨俱舍论》,讲它的题目,先是说阿毗达磨,什么叫阿毗达磨?前面我们讲过了,阿毗是对,达磨是法。对法,两个关系,一个是对向,对法,对就是无漏慧,对向的时候,法就是涅槃法,胜义法,那么对向涅槃呢,是因果相对,无漏的净慧是因,最后达到的目的是果,涅槃,因果相对叫对法。第二个对法的意思呢,无漏净慧是心,所观的法,就是法相法(四谛的道理),那么心境相对,又是一个对法的意思。
然后再回到我们今天的,对法到底有几种?那么无漏的净慧本身就是对法。那么随行对法,跟无漏净慧一起跑的,那些心所法、不相应行等等,二十八个,叫随行对法。这么能够生起无漏净慧的,还有四个慧,还有很多的论,这些叫世俗对法,也叫方便对法,也叫资粮对法。
这么对法的具体的内涵又有那么多,然后对法知道以后,再说俱舍叫什么?然后再说《阿毗达磨俱舍》怎么安的。先说俱舍,俱舍是藏,藏的意思,两个。一个包含叫藏,本身是一个箱子,能藏东西的叫包含,那么这个包含叫藏,俱舍就是藏,俱舍是个箱子。第二个解释,所依叫藏,《俱舍》依什么造的?依《发智》 、 《六足》造的,《发智》、 《六足》是所依,这个时候,藏就是《发智》、 《六足》,不是《俱舍》。那么第一个,包含叫藏的话,什么叫阿毗达磨俱舍呢?这个俱舍,这个藏,是放阿毗达磨的,就是藏、包含阿毗达磨的,是阿毗达磨的箱子,装阿毗达磨的箱子,叫《阿毗达磨俱舍》,这是《阿毗达磨俱舍》的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要繁一些了,阿毗达磨是《发智》、 《六足》,藏是这部论所依靠的写的,依它而写的,那么也是《发智》、 《六足》,《发智》、 《六足》本身又是阿毗达磨,又是藏,《阿毗达磨俱舍》都是《发智》 、 《六足》,但是我们这部论,是依它造的,阿毗达磨这个《发智》 、 《六足》的内涵,这部书都包得有这个内涵,那么这部书,也叫阿毗达磨,那么叫有财释,这是第二个解释。
那么有财释跟那个依主释呢,详细的解释,今天的讲义里边是有,那么我们在密集班讲了,这里讲大要的时候就不讲了,那么如果自己要去看的话呢,也可以去看。(六离合释,范古农的补充材料之三。)那么这一次就是假使这个要看的话,自己可以回去看。那么假使下一节课,我们是密集班,那么大要班里边,他要看,想看的呢,那么可以向般若法师联系一下,把它请一份回去看一看也可以。那么这里讲的东西一般都是大要的用的,密集班是做个参考的,而大要的内涵,却注在这个表里边,因为大要不能看书了,看书太多了,不叫大要了,我们祗能讲讲义,简单的。前面两品的讲义,它大概是有的,后边的,要现编了,所以说我们这两天,开始编起来了。要写讲义太慢了,那一天写了半小时,那么一节课时间都耽搁了,祗好我自己写,写了之后还是印快一些。那么六离合释我们是下次讲,那么是大要的呢,不能参加密集班的呢,跟般若法师去联系一下,是不是请一份回去。自己看,看不懂,下一次来问也可以。
B3 释“论”
那么“阿毗达磨俱舍”,我们讲到这里了。一个“论”,论呢书上有,教授教诫学徒的,师父教学徒,教他徒弟的书,就叫论。那么教授教诫,什么叫教授?劝他修善法,叫教授。教授教诫我们写一下。教他修善法,叫教授;教他不要做坏事,止恶法,叫教诫。那么这部书的里边就包含的,好的法要修起来,不好的法要断掉它,是教授教诫。那么《阿毗达磨俱舍论》整个的一部论的名字解释,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了。阿毗达磨有很多意思,俱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包含,一个是所依。那么“阿毗达磨俱舍”连起来,又有两个解释,一个是依主释,一个是有财释。然后论,就是教授教诫学徒的这部书叫论。什么叫教授?令他修善。什么叫教诫?令他止恶。这样子呢叫“阿毗达磨俱舍论”。今天上半节,就把这个名字讲了。
(3A)大要呢,今天就是把解题呢,本来是两节课,当然我们不一定要两节课了,因为我们感到时间蛮紧凑的,把解题就讲完了。
A4 世亲菩萨小释
那么下边就是作者的小释,就是作《俱舍论》的作者世亲菩萨介绍一下。世亲菩萨,他是哪里的人?在佛灭度的时候,九百年左右,在北印度,健驮罗国,里边有一个地方,叫富娄沙富罗,那个地方生的。这个富娄沙富罗是一个地方,它有来历的,它的名字,它的意思呢,叫丈夫国,大丈夫。那地方生的。生的哪个种族里边?印度有四个种族,一个是婆罗门,最高的;一个是刹帝利,是贵族;一种是吠舍,是农工商者;一个是首陀罗,就是奴隶。那么他生在最高贵的婆罗门家里的,他的父亲是当时婆罗门教里边的一个很有名的领袖,国王非常尊敬他,全国都尊敬的一位婆罗门的主教。他长的小孩子的时候,有三个兄弟,他的哥哥叫无著菩萨,出家的,他是第二个,第三个弟弟叫狮子觉,也是出家的。三兄弟都出家的,都是佛教里出家的,虽然他的父亲是婆罗门种,但是他们三兄弟都在佛教里出家。他的大哥就是无著菩萨,很有名,是唯识宗的开创的祖师。那么他开始是学有部,后来学了经部,慢慢地又进入唯识,也是唯识教。他们两位(无着、世亲)是最有名的开创祖师。
那么他们生的一个国家呢,叫富娄沙富罗,这是它有一个来历的,它叫丈夫国。它是怎么来历呢?它就是,帝释天的弟弟,就是玉皇大帝的弟弟,叫毗搜纽天,是一个天王,毗搜纽天,他呢下来,叫他下来,到这个世间上来救护保护这个世间。当时,有个阿修罗,阿修罗是很欢喜斗争的,我们现在的人,碰到那些人爱斗争的,都是说他阿修罗投胎的,他瞋心大,欢喜斗争,欢喜争胜,这是阿修罗投胎的,都是这么一个话,因为阿修罗就欢喜这样的。
这时候,毗搜纽天下世的时候,有个阿修罗,他是非常厉害,他有一个妹妹,是长得很漂亮,阿修罗有一个特征,男的长得很丑,爱斗,女的呢,却长得非常好,那么这个阿修罗他安心要把毗搜纽天除掉,因为这个人管世间,是妨碍他了,他故意躲在隐蔽地方,把他的妹妹放在明显地方,那么毗搜纽天看到这个阿修罗的妹妹,他看到一个年轻的女人,他就问她,你是哪里人?她说,还没有出嫁的,就是还是童女。那么这个毗搜纽天对她很有意思,他们正在谈的时候,那个阿修罗就出来了,他说你为什么跟我妹妹说话?这个毗搜纽天说,他说我是一个还没结婚的丈夫,你的妹妹是没有结婚的童女,两个人都有意思,他们谈恋爱了,这没有什么问题了。阿修罗说,你要是能够把我降伏,你才有资格跟他的妹妹谈恋爱,否则的话,你不要想,你没有这个资格的。那么阿修罗就跟他斗了,就打起来了。这个毗搜纽天,很厉害,把阿修罗身上,一刀,一砍,砍砍砍,阿修罗也本事很大,你砍上去,手砍下来了,马上粘上去,你脚砍断了,他脚又马上连起来,打不死,这个搞了从早上打起打到傍晚,还不分胜负。那么这个时候,毗搜纽天,整整地斗了一天,气力已经衰退了,而阿修罗有个特征,越是晚上,气力越大,白天还差一点,打到傍晚了,阿修罗越斗越凶,毗搜纽天气力不支了。那个阿修罗妹妹呢,她是安心帮毗搜纽天了,她就把一朵花拆了两半,然后丢在两边,自己在花中间走来走去,走来走去,走给毗搜纽天看。毗搜纽天一看,懂了,她说阿修罗呢,把他砍断了之后,他还是会连起来的,祗有怎么办?把他甩到两边去,甩得远远的,那就是连不起了。他就照她的办法,就把阿修罗砍了之后,一个东,一个西,甩得很远地甩出去,那阿修罗就死掉了,活不过来了。这样子,这个毗搜纽天就是大丈夫了。他有说的,你是大丈夫呢,才能娶他的妹妹,现在毗搜纽天胜了,就是大丈夫。那么因为他这个事情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叫丈夫国。那么这就是世亲菩萨生长的地方。
世亲菩萨,那时候,我们讲过了,有部分两个地方,东方就是迦湿弥罗,我们这个书上讲过的,密集班讲过的,迦湿弥罗这个地方,是东方有部的堡垒,那个地方是结集《毗婆沙》的,《大毗婆沙》结集之后,又把它封起来,不准人家偷出去。那么西方的有部在健驮罗国,就是世亲菩萨投生的那个附近一个国家。那个国家里边比较自由一点,经部的论师也经常来弘法,好象我们澳洲一样的,很自由的,我们北传的佛教有,南传的也有。昨天不是南传的法师来了吗?他们也在弘法,还有藏传的也有,我们没有见过。那么就是那个地方呢,比较自由,经部的也有,有部的也有,那世亲菩萨就是生在这个地方,西方的有部。他开始是一个有部里边很特出的学者,一个修行人,他就是保卫有部的教义。
后来就是看到西方的这个经部经常地来弘法,听了经部里边,感到有一些地方确实很对,然后他要校辨,就是要校看,这个有部跟经部到底哪个好呢。西方的有部的书,他都看过了,但是东方的《大毗婆沙》,因为不准流传到外的,那不到迦湿弥罗国去是学不到的。他因为要比较有部跟经部到底哪个好,西方有部他是比较过了,感到经部是有些地方很好,那么东方有部的教理是还没有看过,他就是,上一次我们讲的,就改了名字,跑到东方去,迦湿弥罗国,去学了四年。这四年里边,他经常用经部的话来跟他们的迦湿弥罗国的有部的论师辩论,而且经常把他们辩倒。其中有一个阿罗汉,就是悟入,他就感到奇怪,这个人这么厉害呢?他一入定一观察,知道他是世亲菩萨,他就告诉他,他说我们这个国家里边,固然阿罗汉证果证道的很多,知道你是世亲之后,不会害你的,但是还有一些凡夫的僧人,他们是有烦恼心的,如果知道你是世亲菩萨,故意来偷我们的东方的《大毗婆沙》的话,恐怕对你不利,还是早一点回去好。这样子,世亲菩萨就回去之后,他就讲《大毗婆沙》,这个我们都讲过的,一天讲的,把它总结一个颂,四句话,那么讲了六百天,一共六百个颂,就是著名的《俱舍论》。这《俱舍论》出来之后,世亲菩萨就把它放在大象上边,到处敲锣打鼓,就是给人家宣传,哪个跟我辩论,辩得赢的,头让给他。那么这样子呢,到处宣传,没有个人把他辩倒的。世亲菩萨这部论,《俱舍论》,大大地名振天下,成了一个聪明论。
那么这个时候,世亲菩萨的功德我们说一下。有一个外道,从一个龙王里边学了一部……,这个龙王是很聪明的,他有一部数论的书,这个外道知道龙王有这个书呢,就跑到他那里去学。那么他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取得龙王的欢喜,然后把这个论学到手了。学到手之后,这个外道就贡高我慢,这个书很厉害,他就很贡高我慢。当时,这个印度最盛的是佛教,就是势力最大是佛教,他就是说我要把这部论,把当时的佛教辩输了,那么才显得我这个是厉害。那就是我们说的,他跑到到处去辩论,后来跑到世亲菩萨那个国家里去,这时世亲菩萨还有其他一些很厉害的论师,都到外国去弘法去了,祗有留下一个,他的师父佛陀蜜多罗,我们前面讲过的,祗有他在。那么国王很着急了,他说他来辩论了,如果我们不去应战的话,就表示我佛教没有人材,如果去应战的话,万一输掉了,更糟糕,那要砍头的,甚至要把佛教的庙都要毁掉的。那么这个样子呢,犹豫不决。那么佛陀蜜多罗他是世亲菩萨的师父,他说实在没有人了,我们佛教不能丢丑,那是我去辩论,那么他就去了。他因为年纪大了,八十多岁了,那么这个时候一辩论呢,外道是年轻了,又学了那部论,很厉害,他几下子呢,把这个佛陀蜜多罗搞输了。因为他说的话,他记不住,而佛陀蜜多罗说的话,他都记住,那么这样子辩论的话,当然他吃亏了,他年纪大了,他说的话很快,他又记不清楚,那么这样子呢,输了。输了之后,这个外道也是讲封建思想的,因为这个佛陀蜜多罗是婆罗门种,他也是婆罗门种,本来要砍头的,他说算了,你是婆罗门,我就不要砍你头,但是你要当了大众面前,把你鞭笞三百下,就在大众面前把他鞭了三百下,背上鞭了三百下。这个奇耻大辱,佛教的奇耻大辱。那么这个外道徜徉而去。那么世亲菩萨在外地听到这个消息,赶快赶回来,他去跟那个外道……,这个外道已经死掉了,但是他造了一部论,还在。那么世亲菩萨就造一部论,造一部论叫什么呢?《七十真实论》。这个外道的叫《僧佉论》,就是《数论》 。外道在龙王那边学了这部论呢,很厉害,天下无敌,到处是把那些辩论都胜利,后来把世亲菩萨的师父也辩输了。最后世亲菩萨就造了这一部论,《七十真实论》,把那个外道的《僧佉论》驳得体无完肤,这样子呢,就算为佛教出了一口气。这是世亲菩萨的功德之一。
另外,世亲菩萨造了《俱舍论》之后,不是到处去找人辩论了?都没有一个辩倒他的。那么这个《俱舍论》非常出名,当时是成了一个聪明论。这个时候,国王的太子,他接位了,他有一个妹夫,这个太子,就是新的国王的妹夫是一个婆罗门外道,他这个人是懂声明论的,声明就是文学,他是精通声明的,就是精通文学的,有一部论,就是《毗伽罗论》,这是文学的最高的一部论,很高妙,很深奥的,他是通达,全部通达。他就是对世亲菩萨的《俱舍论》不满意,因为他是外道,他没有学过佛教,他从教理上要驳《俱舍》呢,他驳不倒,因为《俱舍》是到处辩论,没有人把它驳倒的,他当然驳不倒。他就想一个办法,从文学的角度来把《俱舍》驳倒。他就用他学的那个精通的《毗伽罗论》来破《俱舍》的那些文学方面的地方,破它,就是说你《俱舍论》,你道理再讲得好,你文学哪里不行,哪里不行,哪里破了,哪里是不合逻辑的,哪里是违背语法的,讲了很多,就是也是贬低《俱舍论》。但是世亲菩萨他却是不但是内明精通,声明也是精通的。世亲菩萨也造了一部论,来破他这部论,也是把他破得体无完肤。这就是说世亲菩萨不但是《俱舍论》这部书是佛教的道理讲得最高超,即使当时的文学,也是第一等。这个外道,精通文学的外道,想从文学的角度来破坏他呢,结果也破不了,反而被世亲菩萨所破。那么这是一个,世亲菩萨功德之一。
那么这个外道他很气愤了,他输掉之后,他非常气愤,他就还是想报仇,他就派人到迦湿弥罗国去,就是悟入罗汉(叫世亲菩萨赶快回去的那个罗汉)的一个大弟子,叫众贤论师,我们以前也讲过的,那么这里讲世亲菩萨的历史呢,也把他提一提。就是悟入罗汉呢,当然是阿罗汉,无所谓的,世亲菩萨祗要弘扬佛法,管你破不破《大毗婆沙》,心里是没有什么想法的。但是他的弟子,大弟子叫众贤论师,这个人却是没有证圣者,他就是本来是不服气的,现在这个外道他声明输掉了,他就派人跟众贤论师联系,他说这个《俱舍》,这个世亲菩萨的《俱舍》呢,一定驳倒它,如果你驳倒他,他怎么谢他。那么这个众贤论师本来自己也不满意世亲菩萨跑到他们东方的迦湿弥罗国偷偷地学了《大毗婆沙》,又去做了《俱舍论》来破《毗婆沙》,本来是不服气,结果国王的妹夫这么一说呢,他就是花了十二年的功夫,花了十二年功夫呢,造了一部论,叫《俱舍雹论》,就是冰雹,要把《俱舍》打碎的。造了一部论呢,就拿了这部论,带了个弟子,去找世亲菩萨辩论去了。世亲菩萨那个时候年纪大了,他就说了,“我造论的时候,造《俱舍论》又没有找你辩论,你现在造这部论,也不需要我跟你当面辩论,至于说《俱舍论》有不有错,有智慧的人一看就知道,用不着我来辩。”就是说《俱舍论》是你打不垮的,你再怎么辩,也辩不倒的,我不需要跟你辩。那么这个众贤论师呢,跑了几个地方,世亲菩萨都避开他,不跟他辩论。最后众贤论师他也是福报完了,害重病要死掉了,结果他感到这一部论花了十二年功夫,这个总是有点舍不得,他叫他的弟子这部论拿给世亲菩萨去看去。他叫他弟子,他说:“这部书拿给世亲菩萨去看,看到要得的,如果有价值的,把它保留,没有价值的,烧掉它也可以。”反正他也感到他要死掉了,也不想争这个名了,就算了。
他弟子跑到世亲菩萨那里去,就给世亲菩萨看这个论,世亲菩萨看了一看,他看你这个书,虽然你讲的道理驳不倒《俱舍》,但是《俱舍》有些地方呢,他为了驳它,讲了很多的道理,反而帮助《俱舍》解释一些问题,《俱舍》没有解释的,它反而解释了,帮助解释一些,那么干脆就改个名字,叫《顺正理论》,《俱舍》的真理,你跟它还是顺它的,并不是雹论,并破不了,但是有些地方,还是帮助《俱舍》解释一些问题,改个名字,《顺正理论》。这样子呢,这部论到现在还有,大藏经,玄奘法师也翻了。我们学《俱舍》的,经常两部论对照看,《俱舍》看了之后,就是说到底《俱舍论》对不对?这部论辩的,一看,它驳不了。这样子两部,反对的,对立的观点的两部书一看呢,把《俱舍论》可以看得、学得更好一点。那就是说 《俱舍论》,经过文学的辩论,也经过佛教内部的辩论,都驳不倒,所以《俱舍论》——聪明论,声誉越来越高,世亲菩萨的名称也越来越高。
那么到了晚年的世亲菩萨呢,他的思想有所转变,本来他是有部的,学了经部之后,他就把有部的学说改变了一下,采取了一些经部的学说,而经部跟唯识却是非常相近的,我们学印度佛教史就可以看到,很多经部的教理跟唯识是相同的,它属于唯识的前阶段。所以说,世亲菩萨,本来接受了经部的思想了,后来无著菩萨他年纪大了,他就把世亲菩萨喊回来,他说他有病,请世亲菩萨来看看他。世亲菩萨跑到来之后,就问他的哥哥了,他说:“你什么病?”他说:“我病是有,不是身病,是心病。”什么心病呢?他说“我看见你这个人,我们弘扬大乘的唯识,你尽在弘扬那些根本部的东西,而且造了很多论,反对大乘,你说你这个罪很重了,我很担心,这个就是心病。”世亲菩萨呢……,他又讲了一部论,讲给世亲菩萨听,世亲菩萨一听,这个论非常好,五体投地,就也进入这个唯识宗的里边了。那么他进了唯识宗之后,他又造了五百部论来弘扬唯识宗。这个五百部论很有名,现在我们大藏经还有的,就是《二十唯识论》,这是他第一部着的,进入唯识教之后,第一部着的《二十唯识论》,后来又《辩中边论》等等,《大乘庄严经论》,一共五百部,当然我们翻过来没有那么多,最后的是《三十唯识颂》。这个《三十唯识颂》,这个颂写好了,还没有注注解,他就圆寂了。所以说《二十唯识颂》,他第一部的唯识宗的著作,他是亲自作了注解的,《三十唯识颂》呢,这是最后一部,没有作注解。后来有十家,十个论师,解释这部书,玄奘法师到印度学了之后,把这个书的十大论师的注解揉了一起,做一部解释,就是《成唯识论》,这是我们唯识宗的一部最高峰的理论性的书。
那么这样子呢,就是世亲菩萨,他本身就是从有部出家,开始有部就是一个很坚定的学者,后来就经过经部思想的熏陶,就造了这个《俱舍论》,成了一个进步的有部学者,最后又进入唯识,大乘的唯识,这是世亲菩萨一生的事迹。那么他跟外道辩论,建立的寺院很多很多,《印度佛教史》里边是讲的很多,当然我们不能全部讲出来,但是最后还要提一提的呢,在一般的佛教史里边,就说到这些功绩就完了,但一个藏地达拉那他的《印度佛教史》里边,有谈到这个世亲菩萨不但是显教学得很好,密法也是成就的。他是学的是一个《尊胜陀罗尼》,修这个法。 《尊胜陀罗尼经》,就我们尊胜幢,我们显教也有的,很多,很长一个咒。他临终的时候,因为一般的,这个成就呢,祗有临终现一现的,平时不现的,平时一般世亲菩萨祗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大学问的论师就完了,在临终的时候,他就现他的功德了,他把尊胜陀罗尼咒,这个咒很长,从最后一个字背到第一个字,不是顺着背的,倒背的,一个字不差,背了就走了。那就是说他这个法修得非常之纯熟了,可以倒起背都背得下来,那这样子现这一个功德给大家看一看,那就是说他修密法有大成就的,不是一般的。那么这些呢,就是介绍一下世亲菩萨的一些历史。那么下边我们就是作者的一些历史介绍完了,我们就要进入界品了。
界品,我们现在就要讨论这个问题了,我们在听讲的人,密集班跟大要的班,到底人数是不是差不多的?我们想呢,就是说如果人数差不多的,不重复了,密集班讲过的,大要班就不讲了,大要班讲过的,密集班就略掉了,这样子呢时间可节约一点,可以把两个月呢多讲一些。如果说密集班跟大要班的人数是不一样的,很多人不一样的,他如果你两边合起讲的话,他很多听不到了,那么也祗好大要班的就讲大要,还是重复一下,这个你们集中一下,告诉我。
A5 玄奘法师小释
(……)他的哥哥是一个出家人,是有名的法师。他跟了他的哥哥学呢,从小就学了很多经教。那个时候,唐朝,出家要考试的,那么有一次要度僧了,就是考试了,那个考官来了,就是这个皇帝派下来的,考官到他这个地方,他是河南人,到那地方去考试了。那么大家去考呢,他那个时候几岁?十三岁,要度僧呢,一般就是二十岁以上可以剃度、受戒,十三岁是不能考,年龄不合格。那么考试里边在考,玄奘法师十三岁,不准他进考场,他心里难过得很,这个回去又不想回去,进又进不去,就在考场门口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尽在那里走。那么这个考官,这个时候那个考试的主考官呢,姓郑,郑善果,这是很有学问,也是很能发掘人才的。他就看到这个玄奘法师,一个小孩子,十三岁的孩子,在门口跑来跑去的,他就问他了,他说:“你在这里干啥?”他说:“我想出家,就是年龄不到,他们不给我进去考试。”这个考官就问他了:“那你出家干什么呢?”玄奘法师说了一句话,就把他感动了,他怎么一句话呢?他说:“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远的我要接如来的那个法,光,就是发扬现在佛的教。这个话一说呢,这个考官感动了,哎呀,这个小孩子志气很大,不是一般的,就破格把他考试录取了。十三岁考试录取出家的,唐朝就他这么一个人。
那么这样子,他出家之后,他就学了很多经教,到处参访,把那些一般的我们这经教都学会了,但是他感到里边有矛盾,就是我们上次说的性宗相宗里边,很多地方有合不拢的,就是《俱舍》以前真谛法师翻的那一部,他也学了,里边还有讲不通的。那么他呢,就是怎么办呢?他就是说到处参访,各讲各的,性宗讲性宗的,相宗讲相宗的,总是合不牢一个统一的见地。那么他就想了,要真正解决问题,祗有到印度去,因为佛教印度传来的,他就立定志向要到印度去。但是去的时候,就是有一个胡人,就是一个少数民族,是西域的那个人,他一个青年,他就很同情他,他就说,他说:“你那么大的志向而去,我陪你去,我送你去。”因为他是西域的人,这个路比较熟悉一些。那么第二天,他去买马,买马的一个老的,还是一个西域人,一个少数民族,跟他说,你不要买年轻的马,要买老马,他说我给你挑,他就挑了一匹红色的老马,这个马,他说,这条路走过三次,你骑了它走,不会迷路。
那么他这样子就出发了,一个少数民族,一个老马,一个玄奘法师,三个,到印度去了。那个时候交通之不便、路之难走是不可说了,像现在飞机一下儿就到了,那时不行。路上走呢,走到一个沙漠地带,那个就是飞沙走石了,好象是什么千军万马一样的,就是妖魔鬼怪的军队,啪……,冲过来了,玄奘法师就赶快坐在地上念心经,念了之后,风息下来了,什么也不见了。这是一个险难。那还多得很。另外呢,再走了好几天呢,又没有吃的,水也很困难,这个路上呢,都是看到人骨头、马骨头,都是饿死的骨头。
那么有一天晚上呢,玄奘法师晚上休息了,他是晚上坐的,他坐在那里之后,那个跟他一起跑的少数民族呢,动脑筋了,他还有妻子儿女,他说“我跟他一路走,要是饿死在路上了,这个家里怎么办呢?我把他杀掉他,我回去了。”他就拿一把刀……(3B)他是没有睡,晚上是坐在那里,在月亮光下边坐在那里,这个样子很威仪。一看之后,感到是不忍心。那么玄奘法师听到后头有声音了,就问他:“你干什么?”他也老实跟他说了,他说“我家还有妻子儿女,还有老的,小的,要养的,我不能在这里冒生命危险,我想回去了。”玄奘法师:“你回去,你要回去就回去好了,没有关系。”他说:“你一个人怎么走?”他说:“我早就发了愿的,我就是死在路上,还是要走的。”
那么他就是少数民族走了,他就是跟了一匹老马,这样子走。那是没有一定的毅力是走不成的,那到处荒无人烟的,到处是骨头,到处是风沙,那个走,走到那个高昌国的地方呢,他看到一条河流,一条溪水,他渴得很了,马上下来要去喝水。水还没有喝到口,手舀了一口水,还没有喝,一个箭就飞过来了,差一点射在他头上,再回头一看,第二支箭又来了,已经发觉了,守门的人看,发觉了。因为他到印度去是偷走的,没有通过皇帝的,偷走的,所以没有那个书,护照没有的,没有护照的呢,到处为难的。跑那里边,他是偷渡的呢,那个国家把他抓进去了,抓进去一看,他护照没有,什么,但是这国王信佛的,看到这个玄奘法师长得非常庄严,学问也很好,他就说你不要到印度去了,就在我这里教化好了。结果玄奘法师,他说“我要去”,他说“我情愿是死在路上,不能退一步”,他说祗有死的往前进,不能活的往后退,他是这样子的,不能退的,也不能停下来的。再怎么劝,劝不住,后来国王一定不肯给他走。他祗有什么?绝食,三天不吃饭。三天不吃饭呢,国王感动了,总算呢让他走。那么他好象是,他的太后就把他收他为养子,他跟国王结拜兄弟等于说,就是这样子的关系,他才走,这是一个方便,如果不这样子做的话,走不了的。那么他这样子走,走了,经过路上的危险很多,上一次讲过的,碰到海盗,差一点要送命。
到印度之后,就是学了很多的法,学了很多的法,那个时候在印度,有一个正量部的,他是立了个量,到处的印度的僧人就是都不敢跟他辩论,很厉害。结果玄奘法师呢,他去了,他去一辩呢,胜了。这个印度人是对他恭敬得不得了,说他是大乘天,说他是天了,大乘的天,因为那个正量部是小乘,他把小乘那个最厉害的驳倒了,就送他一个名号,叫大乘天。
, 那么另外呢,大乘里边也有辩论,中观跟唯识,玄奘法师学的是唯识宗,当时有一个论师,他是讲中观的,他们都在那烂陀寺,玄奘法师的师父是戒贤论师,那烂陀寺的讲唯识的主讲,另外一个讲中观的,他才讲了中观,结果玄奘法师去了之后,他又讲他的唯识。那么那个讲中观论师就不服了,跟他辩论,辩论之后,玄奘法师就写了一部书,叫《会中论》,这部论是跟中观辩论的。那么这部论就是可惜没有翻过来。
中观,那个讲中观论师呢,他是一切法空了,而这个唯识呢,是讲这个三性,遍计所执的性是空的、假的,依他起、圆成实是有的。那么这个两个,一个有,一个空,就辩论。后来玄奘法师就写了这部论,他说你们中观所讲的空,单是指遍计所执的那一方面说的,至于说圆成实跟这个依他起,你们还没有见到,所以你们以为一切法都是空的。那么这一部论就是把中观、唯识的矛盾,把它会中起来,调和的一个说法。这部论把那个中观论师辩输了,那么这个很有名,但是就是没有翻过来,这部论现在没有了。那么那个论师辩了,辩输之后,他非常之不服气,他自己没有办法辩,他还有个同学,也是学中观的,他就写信给他,他说我现在输掉了,这口气很难出,他说你学得很好,希望你来,再跟玄奘法师辩论,结果那个论师来了,来了之后,看玄奘法师那个样子,看了他不敢辩,回去了(师笑)。因为玄奘法师在讲经,讲得头头是道,他的那个威风也很大了,反正他看了之后,心里就怕起来了,就不敢辩,就是直接地回去了。那个请他来的论师气得不得了,他说“我叫你出口气的,你竟然来了之后,连话都没说一句就跑掉了。”这个就是说呢,玄奘法师在印度的声誉之高是可想而知。
那么他回来之后就翻了很多的论,翻了二十多年,我们这个《大般若经》六百卷,《阿毗达磨》那么多,《发智》 、 《六足》,《俱舍论》,还有各式各样的,翻得很多。而且还有个特征,他以前翻译的,法相名词不肯定,就是意思不能够很明确地知道,他来了之后,把法相名词都一个一个弄得很肯定地定下来了,那么用这个名词来解释佛经、解释法相非常之明白,容易懂。所以他以后的翻译,叫新译,以前的叫旧译。旧译就是很多地方不统一,新译之后基本上统一了。他的译场有几百个人,都是有学问的人,一起翻译的。那么大概时间也到了,大概玄奘法师的历史呢,我们是介绍了一下。
大要,我们是上一次讲到这个作者的小史,作者跟翻译的玄奘法师讲过了。那么现在呢,开始讲这个《俱舍论》了。那就得要重复了,我们这个在密集班,很多已经讲过了,现在大要呢,因为人数不一样,那么还是要重复一下。那么就看这个讲义,《俱舍论》总科的讲义,第一页。
A6 俱舍总科
我们看一看,《俱舍》总科。整个一部《俱舍论》,一共是二十九卷,那么论是三十卷,颂是二十九卷。一般说,俱舍颂,世亲菩萨造的俱舍颂,祗有是六百颂,那就是二十九卷。第三十卷,破我品,没有颂,一般说是后人加进去的,可能也是世亲菩萨原来的作品,但是不附在《俱舍论》里边的,那么后人因为看他的意思 ,跟《俱舍论》有连贯性,就把它附在后头。那总的来说,《俱舍论》就是三十卷。从颂来说就是二十九卷,是八品。我们先把这个总科看一下。
界品是二卷,第一品是界品,它说一切法的体,宇宙万法,它的体是什么?界品里边讲的。那么第二个呢,根品,五卷,讲的是宇宙万法的作用,它的用。一个体,一个用,相对的。这个两品是总讲宇宙一切万法,包括有漏的无漏的都在里头,它是总的。下边的六品是分开讲,有漏的三品,无漏的三品。那么有漏三品里边呢,世间品,就是我们这个现实的世间,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东西。当然,我们说地狱看不到,饿鬼看不到,天也看不到,人、畜牲是看到的,那么这个比较是现实的,所以摆在第一个讲,大家可以容易知道的,这是有漏的果。
那么有漏果是从哪里来的,一般人就以为,这个一般宗教也好,哲学也好,都想了很多的原因。那么宗教里边,比较最粗的最简单的就是说上帝造的,或者大自在天造的,这个世间是这么来的。人的好坏呢,也是给你造一个好的、优等的就是好人,造一个劣等的就是坏人。以这样子的方式解释这个。这个我们说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智慧不够,他不能够洞察宇宙的一切的真理,就自己杜撰了这么一个假设。那么这个可以欺骗一般愚昧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呢,他就感到不满意这样的解答。那么在我们这里,佛教里边讲,这个世间的果是从业来的,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这是真正的原因。那么业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烦恼推动造的,没有烦恼就不会造业了,所以造业的动力就是烦恼。所以说这整个世间是烦恼推动造的业,而感到我们这个世间。从这个因来讲,是不好的,所以这个世间也是不好的,脏的,痛苦充满的,这是有漏的因,有漏的缘,感这个有漏的果。
那么就是说,从宇宙万法里边,先把有漏的因果关系讲清楚。然后我们说有漏的果既然那么苦,有漏的因又是那么烦恼,那么不好,我们要求把这个解脱。那么要解脱这个有漏的因果,是不是有办法?那么佛就是说有办法的,我们把这个有漏果灭掉是可能的。灭掉的时候,得到的是什么?得到的是清净涅槃,证清净涅槃的人,有哪一些?就是贤圣品的四卷,这个无漏的果。这些贤圣都能够证到涅槃的,或者一部分证到,或是全部证到,那么他的高矮的不同,也就是《金刚经》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都是证到无为法的涅槃,但是有的是分证,证一部分,有的是全部圆满地证到,就是佛。那么总的来说都是圣者,那些是无漏果。
那么无漏的果,我们要达到这么高的境界,靠什么的因呢?怎么样子达到呢?要智慧。所以我们强调佛教里边要有智慧,有智慧才会达到无漏的果,那么这是无漏的因,智慧。单是智慧还不够,还要定,因为智慧是力量不集中的话,不能破这个烦恼,等于我们说太阳光,如果你照下来,祗有这样子照呢,火是燃不起的,但是用焦聚镜,把它集中了一点的话,火柴就能燃起来,这个所以说要定的力量,把智的功能就更强地发挥出来。所以有智有定就可以感到无漏的果,这是无漏的一套因果。
那么整个《俱舍论》呢,就是说开始讲一切宇宙万法有漏无漏的体跟用,然后分别讲无漏的因果跟有漏的因果,两个,有漏的因果是我们要厌离的,无漏的因果是我们要欣求的。那么这个里边,有漏的因果也就是说就我们娑婆世界,无漏的因果呢也就是说极乐世界,这个都可以套得上去的。那么《俱舍论》里边又加了一个破我品,因为《俱舍》在这个世间品里边就讲的有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是说流转生死的就是那些十二个因、缘,中间没有一个我,就是把我破掉了。这个里边已经破掉我了。那么后来一个破我品呢,更详细地讲这个破我的道理,没有我的道理,那么他们也把它附在后头,有这么一卷。那么总的来说,《俱舍颂》是八品,二十九卷,再加上破我一品的话,一共是三十卷。那么这是《俱舍论》的总的一个结构。
下边我们要说,《俱舍论》六百个颂里边,有三个颂是序分,六百个颂是正宗分,还有四个颂是流通分。一般的经论都是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个分,那么这个《俱舍论》也同样如此。世亲菩萨造《俱舍论》的时候,正宗分是六百个颂,前面加了三个颂是序分,再加后边的四个颂,是流通分,一共是六百零七个颂。那么我们先看一看总的这个序分。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