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俱舍论浅释,俱舍论全文,智敏上师:俱舍论颂疏讲记 智品/定品——手机学佛网

俱舍论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智敏上师:俱舍论颂疏讲记 智品/定品  

  俱舍论颂疏讲记-智品/定品

  目 录

  内容目录

  分别智品第七之一 1

  甲一、明诸智差别 1

  乙一、明忍智见别 1

  乙二、明十智相殊 4

  丙一、明渐增至十 4

  丁一、明二智三智 4

  丁二、明三增至九 6

  丁三、明九增至十 7

  丙二、明尽无生别 12

  丙三、明建立十智 14

  丙四、明法类智兼治 16

  乙三、明十智行相 18

  丙一、明十智行相 18

  丙二、明行摄净尽 22

  丙三、明实体能所 23

  乙四、诸门分别 26

  丙一、明性依地身 26

  丙二、明念住摄智 28

  丙三、明十智相缘 28

  丙四、明十智缘境 29

  丁一、正明十智缘境 29

  丁二、明俗智缘境 31

  丙五、明人成智 33

  丙六、约位辨修 35

  丁一、约见道辨 35

  丁二、约修道辨 43

  丁三、约无学道辨 44

  丁四、约余位辨 45

  丁五、约依地辨 49

  丁六、明四修义 52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七 55

  分别智品第七之二 55

  甲二、明智所成功德 55

  乙一、明不共法 55

  丙一、举数标名 55

  丙二、依名别释 56

  丁一、明十力 56

  戊一、明佛心力 56

  戊二、明佛身力 62

  丁二、明四无畏 64

  丁三、明三念住 67

  丁四、明大悲 68

  丁五、明佛同异 72

  乙二、明共功德 78

  丙一、总标名 78

  丙二、别解释 79

  丁一、明共圣德 79

  戊一、明无诤行 79

  戊二、明愿智 81

  戊三、明无碍解 82

  戊四、明依边际定力得 88

  丁二、明共凡德 91

  戊一、明六通 91

  戊二、辨三明 98

  戊三、明三示导 101

  戊四、别明神境 104

  己一、正明神境 104

  己二、明能所化 107

  戊五、别释眼耳 112

  戊六、明通种类 114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八 117

  分别定品第八之一 117

  甲一、明定功德 117

  乙一、明所依诸定 117

  丙一、明四静虑 117

  丙二、明四无色定 122

  丙三、明八等至 127

  丁一、总明八等至 127

  丁二、别明八等至 130

  戊一、明静虑支 130

  己一、明静虑支数 130

  己二、明支体 137

  己三、明染无支 140

  己四、明不动 142

  己五、明生受有异 144

  己六、明起下心 145

  戊二、明净等等至 147

  己一、初明得等至 147

  己二、明等至相生 152

  己三、明顺四分定 156

  己四、明修超等至 158

  己五、明等至依身 161

  己六、明等至缘境 163

  己七、明等至断惑 164

  己八、明近分差别 166

  己九、明中定不同 168

  丙四、明诸等持 169

  丁一、明寻伺等三 169

  丁二、明单空等三 171

  丁三、明重空等三 175

  丁四、明修四等持 178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九 182

  分别定品第八之二 182

  乙二、明能依功德 182

  丙一、明四无量 182

  丙二、明八解脱 193

  丙三、明八胜处 202

  丙四、明十遍处 205

  丙五、明得依身 208

  丙六、明起定缘 209

  流通分 211

  甲二、明正法住世 211

  甲三、明造论宗旨 215

  乙一、正明宗旨 215

  乙二、伤叹劝学 217

  丙一、伤叹人 217

  丁一、正伤叹人 217

  戊一、伤叹有德 217

  戊二、伤叹起失 219

  丁二、重释伤叹人 220

  戊一、重释有德 220

  戊二、重释起失 220

  丙二、劝学法 221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六

  分别智品第七之一

  甲一、明诸智差别

  乙一、明忍智见别

  释曰:决断名智,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大文分二:一、明诸智差别,二、明智所成功德。就明诸智差别中,一、明忍智见别,二、明十智相殊,三、明十智行相,四、诸门分别。此下第一,明忍智见差别1。论云:前品初说诸忍、诸智,于后复说正见、正智,为有忍非智耶?为有智非见耶?颂曰:

  圣慧忍非智尽无生非见余二有漏慧皆智六见性

  “分别智品第七之一”。“释曰:决断名智”,什么叫智?有决断能力的这个东西叫智。“此品广明,故名分别”,这一品要详细地说明智的事情,分别就是广明的意思。“大文分二:一、明诸智差别”,智有几种差别,“二、明智所成功德”,智它有什么功德。这是两大科。

  那么智差别里边,又分了一些。“一、明忍智见别”,忍跟智,跟见差别在哪里?都是慧,但是它的作用不同,叫忍,叫智,叫见。“二、明十智相殊”,修大威德的有十大明王,仪轨都是表法,十大明王就是十个智慧,十大明王成就,就是十智成就。那么十智什么东西?“十智相殊”,十智有什么不同的相?“三、明十智行相”,十智的行相如何?每一个智什么行相?“四、诸门分别”。

  “此下第一,明忍智见差别”,这个很重要,我们前面见过面的,忍也见过,智也见过,还有一个见(在讲界品、根品的时候有个见),那么智也好,忍也好,见也好,都是慧的作用,为什么有的时候叫智,有的时候叫忍,有的时候又叫见呢?这个差别在哪里?这个很重要。

  “论云:前品初说诸忍、诸智,于后复说正见、正智,为有忍非智耶?为有智非见耶?”这个我们前面讲《贤圣品》的时候,说诸忍、诸智,见道的时候八忍、八智,“于后复说正智、正见”,在讲后边道的时候,八正道,跟无学十支2的时候,又说正见、又说正智,八正道里边有正见,无学两支里边有正智。这个里边,智、忍、见,到底有什么差别?

  “为有忍非智耶?为有智非见耶?”是不是有些忍不是智,有些智不是见,这都是有差别的?这个问得很好。如果他不问的话,前面我们学了很多,八忍、八智,这个忍跟智差别在哪里呢?那么正智、正见,见跟智又差别在哪里?假使不看书,你回答一下看,你所理解的这个差别在哪里?我看恐怕答不清楚,那么这里是针对这个问题。

  “颂曰:圣慧忍非智”,无漏的慧(圣慧),忍(见道的八忍)不是智。前面说了,智是决断,忍是忍可,两个东西不一样。那么下边,“尽无生非见”,在智里边是不是都是见呢?有很多智是见,但是尽智、无生智不叫见。什么叫见?推度性的叫见,我们前面说过的,“眼法界一分,八种说名见”,能够照明(观照)的眼睛,跟那些能够推度的心理作用,都叫见。那么这个智慧都有推度作用吗?不一定,尽智、无生智,所作已办,再不追求了,它们不是见,尽管它是智,但是不是见。“余二”,余下的无漏慧,智、见都通的,只有尽智、无生智,它是智不是见。“有漏慧,皆智六见性”,有漏的慧都属于智的范围,六种是有见性的。

  那么这一个颂,如果把它搞清楚,什么叫见、什么叫忍、什么叫智,那一清二楚。前面讲的东西,如果再回去看一看的话,更清楚一点。前面你依稀恍惚,好象懂了,经过这一课的,再去考核一下,感到前面懂得还不透,学了这个前面是更彻底地懂一下。那么今天时间是差不多了,我不能把这个广开地讲,就是把智品的,起一个端。明天我们把智品要打开讲一下。今天是十三,十五又要放假了,反正后边是快的,难度不高的。好,今天讲到这里。

  第125讲

  《俱舍论颂疏》。(145A)昨天,我们讲到《智品》,昨天开了个头。

  “分别智品第七之一”。“释曰:决断名智,此品广明”,智跟忍、见有差别。什么叫智?决断的,能够起决断作用的。决断作用,决定不是第一次知道,一个事情见过不是一道的,二道、三道地重复地知道的,然后才有决断,第一次见的,不能有决断,第一次就是见。所以说,开始第一次叫见,第二次以上的叫智,忍就是第一次见到的。所以见道,见道是忍,智是重复,能够起决断作用。“此品广明,故明分别”。

  “大文分二:一、明诸智差别,二、明智所成功德”,总的智品分两大段,一是说智的各式各样差别;第二个说智的功德,有了智之后,它又成就什么功德?那么,先说差别,差别里边先要说忍、智、见的差别,第二说十个智的差别,再说十个智行相,再么是诸门分别。这里是智的差别里边,分四个大科。

  第一科,“明忍智见差别”,昨天我们把它念了一下,就是说第一个,我们前面讲到的,忍,八忍八智,跟智、跟见都是慧心所,它的差别在哪里?

  “论云:前品初说诸忍诸智”,在讲见道的时候,开端就说八忍八智,后来说八正道的时候,又说正智、正见,八正道有正见,无学十支有正智,那么这个里边就是忍智见,里边有三个名相,他下面提的问题是:“为有忍非智耶?为有智非见耶?”是不是起忍作用的不是智?它不属于智的。有没有智的是不属于见的?就问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忍、智、见的差别在哪里。差别知道之后,然后可以说,哪些包括哪个,哪些不包括哪些。

  “颂曰:圣慧忍非智”,圣慧——无漏慧,无漏慧里边,忍不是智。“尽无生非见”,在智里边,尽智、无生智不属于见的。“余二”,其它的都有,也是见,也是智。忍决定不是智,这个第一个就说明了。“有漏慧,皆智六见性”,有漏的慧,都属于智的范围,因为有漏的慧,无始以来都是有漏里边,没有一个东西是第一次见到的,无始以来,我们都看了不晓得多少次了,都属于智的范围;而见道的时候,无始以来是创见,从来没有见过无漏的,没有无漏的智慧。这时无漏的智慧能够把四谛的道理真正看清楚,这是第一次看清楚,所以说是忍,忍是第一次见,重复的见都叫智。那么智里边也有见,推度性的叫见;那么只有两个智,尽智、无生智,它没有推度性,所以这两个是不属于见。

  释曰:初两句,及第三句,余二两字,明无漏慧;有漏已下,明有漏慧也。圣慧忍非智者,圣慧忍,谓见道中八忍也。忍非智性,决断名智,忍起之时,与疑得俱,未成决断,故不名智。尽无生非见者,尽无生智,不名为见。推度名见,此之二智,已息求心,非推度故,故不名见。

  “释曰:初两句,及第三句余二”,第三句开头两个字,这是说的无漏慧;有漏,下边一句半说是有漏慧,那么就是说把它的体,有漏的、无漏的分两段来说。见、忍、智都是慧的别名,总的体是慧,那么慧里边,分有漏的,分无漏的。

  先说无漏的,“圣慧忍非智”,圣慧就是无漏的慧,这个里边的忍,在无漏的慧里边那个忍,它不是智,那就是说,见道的时候八忍八智那个八忍。“忍非智性”,忍不属于智的特性。那么智是什么特性呢?“决断名智”,能够起决断性叫智慧。“忍起之时,与疑得俱,未成决断,故不名智”,忍开始起来时候,忍是无间道,无间道跟那个烦恼的疑还在那里搏斗,疑的得还没有消除,但是它力量衰退了,不能再生起下面的烦恼。那么这个时候,疑得既然还在,决断的功能是没有的,所以说不叫智。第一个智是决断的,忍跟疑得两个还在一起,既然疑得还在,它决断能力是没有,所以说不叫智。另外一个意思,重复的见也叫智,而忍呢,见四谛的时候,是创见,开始见,第一次见,这个也不叫智。所以说这两个意思一贯的,因为重复见,才能决断,开始见不敢决断。开始见,初次认识,我们对一人知道他是好的、坏的,决定要时间长一点的考验才知道,第一次一见面,你说他是好人、坏人,这个不敢说的。忍是初次见到四谛道理,决断的作用是没有的。那么这是讲忍跟智的差别,忍决定不是智,因为智是决断的,忍是初见,有疑得还在,没有决断的功能,所以不叫智。忍决定不能叫智,这是无漏慧来说的。

  那么在无漏慧里边,尽智、无生智,有两个智,它们不属于见性的,“尽无生智,不名为见”。什么叫见?有推度的功能叫见,我们前面在根品里边,“眼法界一分,八种说名见”,这是见,推度性或者眼睛是观照性的叫见。那么这个尽智、无生智,它没有推度性。为什么没有推度性?“此之二智,已息求心,非推度故,故不名见”,他已经成了无学,再也没有什么追求,尽智──烦恼断完,无生智──不需要再断,“我生已尽,烦恼已断,梵行已立”,再不受后有,没有追求心了。所以说这两个智特殊的,是没有推度性的,决断是有的。

  余二者,谓余无漏慧,皆通智、见二性,已断疑故,推度性故。有漏慧,皆智六见性者,谓有漏慧,皆智性摄,于中唯六,亦是见性,谓身见等五,及世间正见。如上圣慧,及有漏慧,皆择法故,并慧性摄。

  “余二”,其余的无漏慧,它有智——决断的功能,也有见——推度的功能,所以说余二——其余的无漏慧,都有智跟见的功能。为什么有智?“已断疑故”,把忍起了之后,疑除掉之后,这个智决定有断疑的作用,有决断的作用;“推度性故”,它本身是慧,有推度功能的,所以也能叫智,也能叫见,这是无漏的慧讲完了。

  有漏的慧都叫智,其中有六个有推度性,见性。“谓有漏慧,皆智性摄”,有漏的慧,它都属于智的。为什么呢?无始以来,我们所有的一切境界,没有一个没有见到过的,都是经常看到,数数见到,所以这个都叫智。其中有六种也是推度性的,那么哪六种呢?身见、边见、见取、邪见、戒禁取,这五种有推度性的,还有世间正见,五个是邪的,一个是正的,那么这都属于见,都有推度功能。

  “如上圣慧及有漏慧皆择法故,并慧性摄”,那么上面的圣慧(无漏慧)也好,有漏慧也好,它本身都能够决择法的。什么择法呢?就是选了,这是有漏的,这是无漏的,决择的功能都有的,都是慧心所,都属于慧。再说得直率一点,它都是慧心所的功能。慧心所,本身是决择为性,这是前面讲过的,那么慧心所里边,有某一些有推度性叫见,慧心所里边,有些决断性的叫智,慧性心所里边有些第一次见到四谛,跟疑得还没有断完的,这个时候的叫忍,这是无漏慧;根据它的功能的不同,就立了忍、智、见三个名字,总的来说都是慧。

  乙二、明十智相殊

  丙一、明渐增至十

  丁一、明二智三智

  从此第二,明十智相殊。就中四:一、明渐增至十,二、明尽无生别,三、明建立为十,四、明法类智别治。就明渐增中三:一、明二智三智,二、明三增至九,三、明九增至十。且初明二智三智者,论云:智有几种?相别云何?颂曰:

  智十总有二有漏无漏别有漏称世俗无漏名法类

  世俗遍为境法智及类智如次欲上界苦等谛为境

  “从此第二,明十智相殊”,把无漏、有漏智讲了之后,里边就要打开。总的来说,智有十种,那么里边慢慢加,先说两个智——有漏、无漏,然后再加、加,加到十个。讲十智里边分好几科。“一、明渐增至十”,一个一个加上到十。那么十智里边,尽智、无生智,特殊的两种,它们两个的差别在哪里?都是无学的智,成了无学的时候产生的智,它们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一个叫尽智,一个叫无生智?“明建立为十”,十智的建立。法智、类智别治,法智跟类智它们对治的各别的不同的,讲一下。

  “就明渐增中三:一、明二智三智”,先说是两智,再说是三智,再说是三加到九,九又加到十。这个跟讲随眠品一样的,根本的随眠先说六个,后说七个,再说十个,再说九十八个,一个一个加,这里也一样。

  “且初明二智三智者,论云:智有几种?相别云何?”简单地说智有几种?它的差别相是怎么样的?

  “颂曰:智十总有二”,这是总地问智有几种,智,总的来说有十种,但是约其主要来说,十个智里边可以总括地说,分两类。“有漏无漏别”,就是总的说是有漏智、无漏智,是两种,两种里边又可以打开是十种。“有漏称世俗”,有漏的智称世俗智,“无漏名法类”,无漏智两种,是欲界的,法智,是上二界的,类智。“世俗遍为境”,世俗智所缘的境,一切都缘,世俗智缘境很宽。

  “法智及类智,如次欲上界,苦等谛为境”,那么法智跟类智的所缘境,挨着次第,一个是缘欲界的,一个是缘上界——色、无色界的。色无色界、欲界什么东西呢?“苦等谛为境”,苦集灭道,四个谛是它的境界。那就是说,法智是缘欲界的四谛,类智缘上界的四谛。这是把两个智,有漏、无漏分成三个,有漏是叫世俗智,无漏的打开来,法智、类智,两个智变三个智。

  释曰:智十总有二,有漏无漏别者,一、世俗智,二、法智,三、类智,四、苦智,五、集智,六、灭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尽智,十、无生智。如是十智,总为二种:一、有漏智,二、无漏智。有漏称世俗者,前有漏智,名为世俗,多缘瓶等世俗境故。无漏名法类者,前无漏智,分为二种,谓法智、类智也。世俗遍为境者,谓世俗智,遍缘一切有为、无为之法,为所缘境。后三句者,明法、类智境也。若法智,缘欲界苦等四谛为境;若类智,缘上界四谛为境。

  “释曰:智十总有二,有漏无漏别者”,那么智有十个,先把名相——十个智的名字告诉你。世俗智、法智、类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一共十个智,我们讲的十智,就是这十个智。那么这十个智总括起来分两大类,一种是有漏智,一种是无漏智。那么就是二智,二智就是有漏智、无漏智。

  两个变三个,“有漏称世俗”,有漏智就是世俗智,那是很简单。“前有漏智,名为世俗,多缘瓶等世俗境故”,有漏智都缘世俗的瓶啊、水啊,那些世俗境,缘世俗的境界的叫有漏智,叫世俗智。为什么叫世俗智呢?缘世俗境,缘世俗境的智,叫世俗智。那么无漏智就不一样了,它分两种:一种是法智,一种是类智。“前无漏智,分为二种”,前面所说的有漏智讲完了,是世俗智,那么所说的无漏智,也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法智,一种是类智。这个我们都学过的,所以在后面讲得快,也不是说马虎,这是都讲过了的,都学过的东西,你不需要多讲的,法智、类智都见过面的。那么法智、类智嘛,就是两个了,无漏智两个,有漏智一个——世俗智,不是成了三智了吗?所以说,先说两个智,后来就化成三个智,三智又加到九个,九个又加到十个,一点点加。

  那么三智说完了。这个三智缘什么境?前有漏智,缘瓶等世俗境,有漏智缘世俗境的。“世俗遍为境”,“谓世缘智,遍缘一切有为、无为之法,为所缘境”,世俗智缘的境是很宽,一切有为法、无为法都可以缘。我们现在的智就是世俗智,那么我们在想,我要观有为法,什么都可以观,无为法,择灭、非择灭,我们也可以观,那么一切法都是它所缘境,但是观的不正确,就是这一点。“后三句者,明法、类智境”,那么法智,类智缘什么境呢?“若法智缘欲界苦等四谛为境,若类智缘上界四谛为境”,这个前面讲了好几道了,不需要解释了,法智缘欲界的四谛,类智缘上二界的四谛。

  丁二、明三增至九

  从此第二,明三增至九。论云:即于如是三种智中,颂曰:

  法类由境别立苦等四名皆通尽无生初唯苦集类

  “从此第二,明三增至九”,这是二到三,那么三要加到九。“论云:即于如是三种智中,颂曰:法类由境别,立苦等四名,皆通尽无生,初唯苦集类”,法智、类智里边,它缘的境,缘苦、集、灭、道,那么它既然境不一样,缘苦的就苦智,缘集的集智,又立苦集灭道四个智。这四个智,它通尽智、无生智,它都是通的,尽智、无生智,它们包括这些智的。那么在开始的时候,尽智、无生智一开头的时候,缘的是苦集类,缘苦集的,下边说为什么。

  释曰:初两句者,谓明法智、类智,缘四谛境,有差别故,分为苦、集、灭、道四智也。皆通尽无生者,此上六智,至无学身,非见性者,名为尽无生。故此二智,以六智为体也。

  “释曰:初两句,谓明法智、类智缘四谛境,有差别故,分为苦、集、灭、道四智也”,因为法智、类智它缘的境有差别,那么又安了四个名字,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又分了四个。“皆通尽无生者,此上六智”,法智、类智,苦集灭道四智,都是通尽智、无生智的;这六个智到无学的时候,它不属于见性的,就改个名字叫尽智、无生智。它的体就是这个,它把见性除掉,没有推度性,但是还是这六个东西。“此二智以六智为体也”,尽智、无生智的体就是这六个智,法智、类智、苦集灭道四智,一共六个。

  初唯苦集类者,尽无生智,初起之时,唯苦集类,以缘有顶苦集二谛,作六行相,观有顶蕴,为境界故。初起之时,唯苦集类,后起时,方能遍缘四谛,故通六智。

  “初唯苦集类者”,尽智无生智,它初起的时候,只是缘苦集类。“以缘有顶苦、集二谛,作六行相,观有顶蕴为境界故,初起之时,唯苦集类”,因为它开始的时候,苦集灭道,尽智、无生智一开始的时候,它是在断有顶的第九品惑,第九品惑是苦集,那么它缘的境是缘苦集,以缘有顶苦集二谛作六行相的,观有顶蕴为境界故,所以缘的是苦集类。“初起之时,唯苦集类”,后来,“方能遍缘四谛,故通六智”,开始的时候,只缘苦集类。类,类智,因为是观上二界的,它是类智,有顶是上界,所以只是苦集类三个;但是后来,它能四个谛都能缘了,所以说有六个智。本来是三个,再加一个,灭谛、道谛、还有法智,三界的苦集灭道都能缘,所以说通六智。

  问:何缘初位,唯缘有顶苦集为境?答:有顶苦集,从无始来未能全断,今时初断,故先缘彼,自生庆喜。

  “问:何缘初位,唯缘有顶苦集为境?”为什么开始时候,一定要缘有顶的苦集的境呢?不能缘其它呢?

  “答:有顶苦集,从无始来未能全断,今时初断,故先缘彼,自生庆喜”,这个有顶的第九品的惑,不要说第九品,第一品也好,他从来没有断过,如果断掉了就出三界了。凡夫是没有办法断的,以有漏道断是欣上厌下,有顶上面没有了,不能欣了,那么厌也厌不起来,所以说那么有顶是不能出离的。只有无漏道才能断有顶的惑,所以说无始以来,从来没有断完过。前面的虽然是断掉了,就是在金刚喻定之前,前八品断掉,但是最后一品还没有断。所以说这个时候,尽智无生智,金刚喻定之后的那个智生出来之后,把这个开始断完,所以心里很高兴,就是缘那个境,从来没有把你断掉过,现在把你断掉了,所以说,开始的时候,缘苦集。那么既然缘有顶的苦集,当然类智在里边;过了这个时候,以后的时间,它的范围就宽一些,灭谛、道谛、法智都可以缘,那么这个时候,整个六个智是它的体。(后边要讲),他缘四谛,本来四谛有十六行相,他只有十四个行相,他缘苦集的时候,空、无我两个行相,他是不作这个行相的,因为他因上没有空、无我的行相,所以说他出了定之后,他就会有这个感觉或者自己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烦恼永断,不受后有。如果说你在观里边,已经有空、无我,那么“我生已尽”这个话就不会说了,所以说这个尽智无生智,在缘四谛的时候,最后苦谛的后面,空跟无我的行相是不起的,所以四谛只缘十四个行相,这后边要讲的。

  丁三、明九增至十

  从此第三,明九增至十。论云:于前所说九种智中,颂曰:

  法类道世俗有成他心智于胜地根位去来世不知

  法类不相知声闻麟喻佛如次知见道二三念一切

  “从此第三,明九增至十”,从三个加到九个,本来是三个,加上苦集灭道,变了七个,七个之后,再加尽智、无生智,九个。那么九个再加一个,十个就完整了。“从此第三,从九增至十,论云:于前所说九种智中”,就在前面所说九智里边,还有名堂。“颂曰:法类道世俗,有成他心智”,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这四个智,有可以成为他心智的,就这四个智可以成他心智。这个他心智,“于胜地根位,去来世不知”,这个他心智的功能,“胜地”,对上面的地它不能知道;胜的根,这个根是利根,钝根不能知道利根;“位”,地位殊胜的,初果不能知二果,这些。“去来世不知”,知道的他心只是现在的心,过去的心不能知道,未来的心也知不了。“法类不相知”,假如起的法智,不能知类智心,起的类智不能知法智的心。

  “声闻麟喻佛,如次知见道,二三念一切”,那么这是说,他心智假使你观察一个人在见道的时候,你观察他,用他心智来观察,声闻来观察,这十五剎那只能见到两剎那,缘觉只能见三剎那,那么佛十五剎那一切都能见,清清楚楚,那就是说他们的功德有大小了。所以观察见道的人这十五剎那,有的见二剎那,有的见三剎那,有的是全部能见,这是他心智的功能的比较。

  释曰:法类道世俗,有成他心智者,谓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此之四智,成他心智。若知他无漏心,以法、类、道他心智知也;若知他有漏心,以世俗他心智知,故由四智,成他心智。

  “法类道世俗,有成他心智者,谓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这个四智“有成他心智”,并不是说全部都是他心智,它其中有的可以练成他心智的。“若知他无漏心”,那么假使要知他的无漏的心,假使对方心是无漏的心,“以法、类、道他心智知也”,那么以法智、类智、道智练成的那个的他心智去观察他。假使对方是有漏的心,就是以世俗智来知道它。所以说这个他心智里边,有两个成份,一种是有漏的,一种是无漏的。这就是看对方的心是无漏的,用无漏的那些去观,假使对方心是有漏的,用有漏的世俗智来观。以世俗他心智知,这个是有漏心。“故由四智,成他心智”,所以说他心智有四个智所成的。

  这是他心智体,是四个智合成的。

  于胜地根位,去来世不知者,明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不知于胜地、胜根、胜位,及去来心,皆不能知。不知胜地者,谓下地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不知胜根者,谓信解时解脱钝根他心智,不知见至不时解脱心。不知胜位者,谓不还声闻、无学、独觉、大觉他心智,前前不知后后者心。不知去来心者,谓唯现在他心心所,为境界故。

  那么它的功能,“于胜地根位,去来世不知”,他心智不是一切都能知的,有些情况,它不能知的。什么呢?胜地、胜根、胜位,还有过去世,未来世,这是他心智不能知的。“明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不知于胜地、胜根、胜位,及去来心”,它哪些不能知呢?胜地、胜根、胜位、去来心,皆不能知。那么下边要说,什么叫胜地,什么叫胜根,什么叫胜位。

  “不知胜地者,谓下地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上地的心,由下地的他心智知不了,因为上地的心殊胜,下地的心比较粗,粗的不能知细的,所以说下地的他心智,见不了上地的心。

  “不知胜根者,谓信解、时解脱钝根他心智,不知见至、不时解脱心”,钝根的信解,或者时解脱阿罗汉的,信解是修道,时解脱,是无学道,就是修道的,或者无学道的钝根阿罗汉,他的他心智,不能知道利根的,见至或者不时解脱的心,就是钝根的信解不能知见至的心,时解脱他心智不能知不时解脱的心。这是根钝的不能见利的。

  “不知胜位者,谓不还声闻、无学、独觉、大觉他心智,前前不知后后者心”,根据他的位不同,低的不能见高的。他这里举了几个,不还的声闻(就是第三果)不能见无学的心,无学的他心智不能见独觉的他心智,独觉的他心智又不能知佛的心,所以说,只要是后的、地位越殊胜的,前面的就不能知他,反过来,后边的就能知前头的,这是没有话说。“不知后后心”,就是说不还声闻、无学、独觉、大觉的他心智,前面的不能知后头的。

  “不知去来心者,谓唯现在他心、心所,为境界故”,过去的心,昨天的心,他心智知不了的,未来的心,明天要起的心,这个他心智也知不了的,只能知道现在心。你现在打妄想你昨天干啥,明天又准备做什么,这个他能知道;真正你明天的心,他知不了,因为还没来,过去的心灭掉了,他也不能知了。他心智怎么练出来的?这个后头要讲,就是观察你的一些迹象,从迹象慢慢、慢慢推进去,推进去就知道他心,这个后头还要讲的。那从这个里边看,他心智也不是万能的,也有限度的。

  记得以前有个公案3,中国一个禅师,大概是皇帝的国师,印度那边来了一个有神通的僧人,结果呢,皇帝要试试看他们两个人的道的高低。那么有神通的西方的那个僧人,他确实有神通,这个国师他心里想什么,他说“你说我现在在想什么?”他说你现在西湖,你到杭州西湖在想西湖东西。他再说我想些什么?又说了,都说。最后他说,“你现在知道我想什么?” 不知道了,不知道什么呢?他入了空心定,就观不到了,那就是说他心智是有限度的。这个里边,他入空心定。假使这个对方的人,如果是证的地位不如他高的,也不能知他的心,假使你是三果,他二果,你三果的境界显出来了,他二果就莫明其妙,他知不了了。而且他下边还要说,知心不知心所,知心所不知心王,这个都有一定的限度,所以说有的人看到人家有他心智就害怕得不得了,但是这个他心智也不是我们想象的万能的,还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法类不相知者,法智所摄他心智,不知类品心,类智所摄他心智,不知法品心,谓法智他心智,以欲界全分对治,为所缘境,若类智他心智,以上界全分对治,为所缘境故,此二智互不相缘。

  (145B)“法类不相知者”,法智、类智不相知,你起法智的心,他类智知不了你,你起类智的心,法智也不能知道你。“法智所摄他心,不知类品心”,法智所摄他心智,假使这个他心智是法智一类的,那么对方的类心你就知不了;反过来,你假使这个他心智是类智一类所摄的,那么对方起的法智品心后,你也知不了,因为它是不同类的,你就观察不到。

  “谓法智他心智,以欲界全分对治,为所缘境,若类智他心智,以上界全分对治,为所缘境,故此二智互不相缘”,为什么这两个智不能知呢?因为法智、类智两个是功能不同,法智他心智以欲界的全分对治为所缘境,就是法智他心智所缘的境,欲界的全部对治的品,它可以所缘的,类智他心智,上界的全部是它所缘的境,这两个所缘的境不一样的,所以说不能互知。简单地说,一个是缘欲界的,一个是缘上界的,它这个境是不一样的。

  声闻麟喻佛,如次知见道,二三念一切者,声闻知见道二念心,谓知苦法忍及苦法智也。麟觉知见道三念心,谓知初二念,及第八集类智心也。佛知见道一切心。

  “声闻麟喻佛,如次知见道,二三念一切”,这是讲又一种情况来比较功能,声闻的他心智,麟喻(就是麟喻独觉),跟佛(大觉世尊),如其次第,他们他心智的功能,在见道的时候,一个能见两剎那,一个能见三念,就是三剎那的心,一个能见一切。这个是很稀奇的,见道我们说很快,十五剎那,这十五剎那,我们念头一起,就过掉了,那么这十五剎那里边,假使起他心智来观察他见道,能观出几个念头呢?假使声闻的话,能观两个念头,当然这个声闻是无学;独觉的话,比声闻利一点,能观三个念头;那么佛,他要观察你见道,十五剎那全部观得清清楚楚,佛是如量知,完全是跟境界两个吻合,他是任运而起的智,那是特别地殊胜的。下边就要解释。

  “声闻知见道二念心”,声闻,假使对方在见道,他以他心智观他的心,那么那个见道人的开头两个剎那,就是苦法忍、苦法智这两个剎那,他是看得到的,再要看下去,不行了。为什么不行?下边要说。麟觉就是独觉,假使对方在见道,他可以看到三念心,苦法忍、苦法智两个见到了,第八集类智他也见到,再过去见不到了,中间也跳了几个。佛呢,“知见道一切心”,假使对方在见道,佛来观察,他从第一剎那到十五剎那,清清楚楚完全看到,这个是佛的功能,特别殊胜了。他心智也有高低的,所以你在佛的他心智之下呢,你什么都瞒不了的,他都全知道;在一些声闻、缘觉的他心智,有些是见不到,见道的时候,你说“我见道,你给我看,我十五个心,到底是什么你说出来”,他说不完的。但是佛呢,你不要说见道,你再怎么样,佛什么都给你讲完的。他心智功能有不同。

  问:声闻知初二念心已,何故不即知第三苦类忍耶?答:初二念心,是法分心,第三念等,是类分心,法类不同,所缘境别,故不能知。若为更知类分心故,别修类分他心加行,经十三念声闻由上加行,或中加行,故十三念也,加行方满,彼已度至第十六心,虽知此心,而非见道。

  那么这里要提问:为什么声闻只能是两个念呢?“问:声闻知初二念心已,何故不即知第三苦类忍耶?”这个十五剎那,第一是苦法忍,第二是苦法智,第三念就是苦类忍,那么声闻他前两个念头知道,为什么第三个念头,不接着知下去呢?那个看不到,为什么看不到?

  “答:初二念心是法分心,第三念等,是类分心,法类不同,所缘境别,故不能知”,因为开始的时候,苦法忍、苦法智是属于法分的,前面说过的,法智不能知类的,类智品就不能知。他开始知道的,用法智来知,你的苦法忍、苦法智他知道了,但是第三念变类忍了,类忍,他心智里边用的法智不能观了,他要改变类智;他要用类智不是马上一变就变出来的,那么要下功夫。“若为更知类分心故,别修类分他心加行”,那么第三念是苦类忍,那是属于类的那一分的心,那么你要知道它的话,要从法智改到类智,那要修加行,他要起功夫。这个功夫要多少时候呢?要经十三念,十三个剎那加行修好了,就可以知道你类心。“声闻由上加行,或中加行,故十三念也”,上加行就是要起大大的加行,中加行或者是中等加行,就是声闻根比缘觉、佛要钝一点,他要起大的加行,或者是中等加行,这两个加行,上加行也好、中加行也好,最起码十三个念头,他才可以转到类智;你一个加行修完了,他已到十六个心,你前面两个加了十三个,十三个加行修好再去观,十六心了,十六心是道类智,修道了,不是见道了,所以见道里边只能见两个念头。“虽知此心,而非见道”,这个倒是类智,道类智,是类智心品的,他的类智加行修好了,十三念,那么去知,一知的话,道类智。你在加行,他那边还在运动,等你加行修好了一看,他道类智来了,修道了,不是见道了,你看是看到了,不是见道的;见道里边,只能知两个心。

  问:何故麟觉,能知第八集类智心?答:谓此麟觉知法分心初二念已,为欲更知类分心故,别修类分他心加行,经五念心,加行即满谓麟觉根胜故,但由下加行五念心也。故能知彼第八集类智心。世尊欲知,不由加行,故于见道,一切能知。

  那么缘觉怎么知三个心呢?“问:何故麟觉,能知第八集类智心”,缘觉怎么可以知?前面两个不稀奇,声闻也能见,那么缘觉多了一个,第八,不前不后来个第八干什么?

  “答:谓此麟觉,知法分心初二念已”, 麟觉开始知的对方是法智品的心,两个是一样的,他可以见;到第三个念头,类智品来了,类智来了之后,他要知道类智,要改变了,要起加行。“为欲更知类分心故,别修类分他心加行,经五念心”,这是下加行,就是麟觉是利根,只要稍稍加行一下,就可以知道了,但是这个加行要五个念,五个剎那。五个剎那是快得不得了,我们感也感不到,他早就已经加行好了,但是见道的速度,也是一样地快。你五个念头过了之后,再去观,观的什么?五个念头过了之后,就观察第八个念头了,前面是两个念头,加行五个念头,再去观,第八个,集类智心,也是类智,但是已经是集类智,不是苦了,他能知道这个,“故能知彼第八集类智心”。

  “世尊欲知,不由加行”,假使佛来说,要知道对方见道的心,佛不要加行的,一切是任运的,要知就知,要观就观,他每一个剎那都能看到。因为他们前面两者要修加行的,那么所说,时间就不一样,声闻的加行长一点,十三念,那么就是看到不了;缘觉的加行,五个念头,那么可以还可以看到这个集类智。

  那么有人提这个问,集类智过后,再来五个念头,是不是再可以看下边的?那么这里有两种说法。有的人说,集类智之后再过五念,再去看,也可以看,有的人说就不能看了,这个道理《俱舍论》里边讲得很多,在这里就不介绍了,他也是同意第四个念头是看不到,只能看三个念头。但是为什么原因看不到?在《俱舍论》里边讲得很多很多,我们或者是可以稍微说一下。

  问:知第八心已,何故不更以五心为加行知第十四心?解云:欲知亦得。而不知者,见道位心总有二分:一法分,二类分。知初二念是法分,知第八分是类分,既具知二其心委歇故不更知。又解:欲知亦不得。初修加行知初二念,第二复以五心为加行知第八心,至第三更修加行其力微劣,以五、六心为加行不能成也。又解:前心稍劣,五心加行即能得知,后心渐胜,以五、六心为其加行不能知也。又解:知初二念已,意欲知彼第三苦类忍心,五心加行至加行满乘知第八集类智心,以彼第三第八所缘苦集一物,因果义分,知时即易,虽不能知第三,能知第八。知第八已,更欲知彼第九灭法忍心,用五心为加行,不知第十四道法智心,以彼二心所缘各别,一缘有为,一缘无为,非是一物,知时即难,故不能知。4

  问:第八心以后,为什么不再拿五个心作加行去看?再过五个心,第十四个心还看得到的。“欲知亦得”,第一种说法。十四个念是什么?十四念是道法智,道法智是法智品,那么你类智品改了法智品的心,也得要五个加行,那么你五个加行过了之后,看过去真是道法智,你还看得到。那么有的人说,这样子看也可以的,照道理说也能看到。但是,见道位的心总有两分(一种是法分,一种是类分),最初两个念头是法分的,第八念头是类分的,既然三个心知道了,一个是法分,一个类分的,他就不想再看了。两种都看过了,不想看了,所以第十四个心他不去看。这是一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要看也看不到。“初修加行知初二念”,第二念以后再五个加行起类智品,知第八念。到第三你再想修加行,这个力量薄弱,五个念头不行,要六个念头,那么你就赶不上去了,所以见不到。

  这是说他不能见的,一个是说,要见是能见的,他本身不想见;那另一种说法,即使要见,他因为修了几次加行,等于我们说的运动员打了几次球打进网了,你再后边的气力不够了,打不进去了,那就是比较困难了,他就是第四个念头见不到了。

  有的说,前面的心稍劣,前面见道的心容易看,五个加行就看到了;后边的心,越来越殊胜,五、六个加行看不到,所以见不到。

  也有人说,知了初二两心之后,要知道他的第三个苦类忍的心,他五个加行,因为第三个是类智的心,苦类忍,他要知类智,那么他就拼命加行,修类智品的他心智。等到修好了,五个念头,那一看是集类智,总算也是类智,看到了集类智。因为这个集类智所缘的苦集是一类的。但是到了这个,再要修加行,第八个看到之后,他要看第九个,(因为他看,是要挨着挨着看下去,第八个集类智看完了,要看第九个),第九个是灭法忍,灭法忍呢,五个加行不行了,因为这个前面两个不一样,一个缘的是苦集,一个缘的是灭谛。灭谛是无为法,这个两个东西,你五个加行是不够的。所以说要第十四心道法智见不到的。

  那么说了半天,总之关于能见也好,不能见也好,总的来说,缘觉只能见三个念头,只能三剎那。那么佛能够见十五个剎那,全的。所以说他心智里边,也有胜劣。那么再说个等而下之,气功师的他心智,那更差了。气功师你不能说他没有他心智啊!你给他谈谈,他可以知道你心里什么,过去什么,也能知一点,但是有时会搞错,就是他的能量是更差一些。

  丙二、明尽无生别

  从此第二,明尽无生智。论云:尽、无生智,二相何别?颂曰:

  智于四圣谛知我已知等不应更知等如次尽无生

  释曰:谓无学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是名尽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复更知,我已断集,不复更断,我已证灭,不复更证,我已修道,不应更修,名无生智。

  “从此第二,明尽无生智”,这么要讲尽智、无生智的差别。都是无学的智,无漏的,那么一个叫尽智,一个无生智,到底差别在哪里?

  “论云:尽无生智,二相何别”,这两个智有什么差别呢?

  “颂曰:智于四圣谛,知我已知等,不应更知等,如次尽无生”,对四圣谛,他自己知道“我已知、我已断、我已证、我已修”,这是尽智。假使自己知道,“我已知,不要再知了,我已断了,没有再断的了,我已证灭了,没有再可以证的了,道我修过了,没什么再可以修的”,这属于无生智。所以两个行相,有一些不同。

  “释曰:谓无学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这个苦已经知道了,这个集我已断掉了,灭我也证到了,这个道我也修了,这个是尽智,所作已办,都搞完了。那么再进一层,“若正自知”,自己知道,正正确确地、一点也不错地知道,“我已知苦,不复更知”,这个苦我知完了,不需要再知了;“我已断集,不复更断”,这个集断完了,没什么再可以断的了;“我已证灭”,证完了,不要再证了;“我已修道,不应更修”,不需要再加行去修道去了,这个叫无生智。就是差一点点,比那个尽智再进一层,那么尽智、无生智,一个是钝根,一个是利根,这也是它的行相有些不同的。

  这个无生智,一般说是非择灭为体,它就是非择灭,就是它不要再生了,不是尽智一样的,要择灭要把它断掉的,它是不需要再断了,它已经是断的因缘没有了,不要再断了。

  论云:如是十智,相摄云何?谓世俗智,摄一全一少分摄他心智,名一少分;法智、类智,各摄一全七少分苦等四智,尽智、无生智,及他心智,摄此七少分也;苦集灭智,各摄一全四少分四少分者,谓法智、类智、尽智、无生智也;道智,摄一全五少分五少分者,谓法智、类智、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也;他心智,摄一全四少分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也;尽、无生智,各摄一全六少分六少分者,谓四谛智、法智、类智也。

  “论云:如是十智,相摄云何?”那么下边就是十个智互相摄,互相来包,怎么包?

  “谓世俗智,摄一全一少分”,世俗智来说,十个智里边,它一个是全的,就是它自己,世俗智,十个智里边,一个全的就是它自己。一个智少分,他心智里边,有一部分是世俗智,所以说它摄世俗智是全的,他心智里边的一部分。

  “法智、类智各摄一全”,法智、类智,十个智里边,它自己全的。“七少分”,其它七个智里边,也有它们一部分。哪七个智?苦集灭道都有它,尽智、无生智、他心智。苦集灭道里边都有法智、类智,上界的是类智,下界的是法智;尽智、无生智是苦集灭道,跟那个法智、类智里边合成的,六个智合成的,那么它们里边有法智、类智;他心智里边也有法智、类智,所以说这七个智里边的少分有它。所以法智、类智来说,十个智里边,一个是全,它自己,其他七个智里边有它一部分。这十个智都有互相连带关系的。

  “苦集灭智,各摄一全四少分”,苦智、集智、灭智,它们来说,十个智里边各摄一个全的,就是它自己,那么四个智的少分,法智、类智、尽智、无生智里边有苦集灭三个智。

  那么道智为什么不写在一起呢?道智比它们多一个。“道智摄一全”,它自己。“五少分”,五个智,有它一部分。哪五个智呢?跟前面一样,法智、类智、尽智、无生智都有它,但是还有一个他心智,而苦集灭就没有他心智,没有这个东西,所以道智把它分开说。五少分,五个智里边,部分是属于这个道智的。

  “他心智摄一全四少分”,他心智,它自己一个全的,四个智里边一部分有他心智,就是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这个前面讲过,他心智是四个智组成的。

  “尽智无生智各摄一全六少分”,尽智、无生智它自己一个全的,六个少分,就是说苦集灭道,法智类智,这是它们合成的。苦集灭道,法智,类智,在无学位非见性那一个就叫尽智、无生智,那么这是它们的一部分。

  这个十个智互相摄,也很简单,所以说《智品》不难。

  丙三、明建立十智

  从此第三,建立十智。论云:云何二智有漏、无漏,建立为十?颂曰:

  由自性对治行相行相境加行辨5因圆故建立十智

  “从此第三,建立十智”,“云何二智建立为十?”这里,前面是一个一个给你讲出来,怎么建立的?为什么二个智(有漏、无漏的二智),把它安立了十个智,为什么原因?这个安立不是随便安的,它有原因的,有依据的,“由自性对治,行相行相境。加行办因圆,故建立十智”,它要成立这个十智,不是无缘无故的,有七个因缘,一是自性,一个是对治,一个是行相,一个行相境,一个是加行,一个是办,一个是因圆,由这七个因缘,才安立十智的。所以说不能乱安,你说你十智,我安个七智好了,我安八智也可以,我安个十二智也可以嘛,怎么一定要十智?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兜拢来,就是不多不少,十个,多一个也不行,少一个也不行。

  释曰:由七缘故,立二为十。

  “释曰:由七缘故,立二为十”,因为七个因缘,把有漏、无漏的两个智安了十个智。

  一、由自性故,立世俗智,体是有漏世俗法故。

  第一,“由自性故”,第一是自性的原故,“立世俗智”。世俗智,“体是有漏世俗法故”,它本身就是有漏的世俗法,就它体来说就安一个世俗智,就它自性来说安立的。这个世俗智安立,是由自性安立的,它本身就是世俗的有漏法。

  二、对治故,立法、类智,全能对治欲、上界故。

  第二,“对治故,立法、类智,全能对治欲、上界故”,法智全部能够对治欲界的一切烦恼,类智够对治全部的上界烦恼。我们前面说过的,灭法智、道法智也能对治上界烦恼,但是不是全部,所以说这里是特别强调全部,所有的法智全部能够对治欲界的一切烦恼的,所有的类智,全部能够对治上界的一切烦恼的。所以对治不同,安立两个:法智、类智。

  三、行相故,立苦、集智,此二智境,体虽无别,而行相别,故立二智,谓苦智作苦、空等四行也,集智作因、集等四行别也。

  第三,“行相故,立苦、集智,此二智境,体虽无别,而行相别,故立二智”,这两个智缘苦谛、集谛的,我们前面不要忘记,有部的说法,苦集二谛体是相同的,就是它的因果不同,把它分了苦集二谛,体是都是有漏法,有漏的五蕴就是苦集二谛的体,那么从因方面说,它是集谛,从果方面说,它是苦谛,所以说,它的那个境是同的,行相不同,虽然是境同,而缘的时候,行相是不同的。行相怎么不同呢?苦智作苦、空、无常、无我四个行相,集智,因、集、生、缘,所以说虽然同缘一个境,但是行相不同,就分了苦智、集智两个,所以说行相故,因为行相不同的缘故,境是同的,所以安了苦智、集智。

  四、行相境别故,立灭、道智。言行别者,谓灭智作灭、静等行,道智作道、如等行;言境别者,谓灭智缘灭谛无为境,道智缘道谛有为境也。

  第四,“行相境别”,行相也不同,境也不同,那么就安立灭、道二智。行别,灭智,灭、静、妙、离,这个前面,我们讲过一次,后面还要讲,灭谛的四相,灭、静、妙、离,它的行相不同,道谛的行相,是道、如、行、出,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行相别,这个原因。第二境别,灭谛缘的是无为法,缘灭谛的,“灭智缘灭谛无为境”,无为法是它的境;道智缘的是道谛,这是有为法。那么里边虽然都是无漏,但一个是无漏的有为,一个是无漏的无为,这个要搞清楚。从无漏的方面说,它们是同的,从有为、无为说,它们的境是不同的。

  五、加行故,立他心智,本修加行,谓知他心,故约加行,名他心智。

  第五,“加行故,立他心智”,他心智以加行来立的。“本修加行,谓知他心,故约加行名他心智”,在修加行的时候要知道它的心,从加行来安它的名字,这个加行成就了,就叫他心智。后边要讲,他心智并不是只能知他心,也能知心所,但是因为加行的时候,重在知他心,所以它成功了叫他心智,不叫他心所智。

  六、事办故,建立尽智,事办身中,最初生故。

  第六,“事办故,建立尽智,事办身中,最初生故”,事办,所作已办,事情所作已办这个身中,就是这个阿罗汉身,最初起来的一个智,就是尽智,所以叫事办故。事嘛,就是所作已办,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

  七、因圆故,立无生智,一切圣道,为因生故。

  第七,“因圆故,立无生智,一切圣道为因生故”,一切圣道就是什么呢?圣道就是见道、修道、无学道,它的同类因产生的智。那么这个我们说尽智,怎么不是一切圣道呢?尽智,第一起念头起来时候,见道、修道为因,它是果,它虽然是无学位,它本身是果,所以说尽智是见道、修道为同类因产生,只有两个道。而无生智,它已经无学的,无学道的尽智为它的同类因,所以说见、修、无学三道的同类因,产生的等流果,叫无生智。这是因圆,它的因,见、修、无学三个都圆满了,尽智只有见、修二道,不圆,所以说它不能叫因圆;因为无生智,见、修、无学三道的同类因才生的,叫因圆。一切圣道,就是包括见、修、无学,为它的因而产生的,所以叫因圆。

  那么根据这七个因缘,安立这十个智,所以说不能多,也不能少。你说再要多,你把这七个因缘,你去挤挤看?挤不挤得出一个智,可以插进去的,我看你没有这个智慧。如果插得进的话,世亲菩萨早就插进去了,不要你插了。正因为插不进,这个功夫可以不要用了,你可以省点气力算了,不要搞了。

  丙四、明法类智兼治

  从此第四,明法、类兼治。论云:如上所言,法智、类智,全能对治欲、上界法?为有少分治上、欲耶?颂曰:

  缘灭道法智于修道位中兼治上修断类无能治欲

  (146A)“从此第四,明法类兼治”,那么法类智,前面说的,一个是全能对治欲界,一个是全能对治色、无色界,那么它也可以兼治,也可以带便的治不是它本界的,这个前面也讲过好几次了,这一次又见一次面,那么重复地再见面,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明确。法类的兼治。“论云:如上所言,法智、类智全能对治欲、上界法?为有少分治上、欲耶?”那就是说,前面我们才讲了,法智、类智,一个是全能对治欲界,一个全能对治上界,那么他就问:有没有少部分的法智,也能对治上界?有没有少部分的类智,也能对治欲界?有没有?兼治的有没有?就是它自己的本身的事情做好了,兼带的,那些不是它的本份它也做一些,有没有这个可能性?

  “颂曰:缘灭道法智,于修道位中,兼治上修断”,可以兼,这个就是兼出来了。缘灭、道的法智,就是欲界的缘灭、道的智,“于修道位中”,这个要简别见道,见道时候这十五剎那,忙得不得了,不能兼治,那是不能兼顾的,什么事情都放下,只是对治它的见道的八十八使;那么在修道的时候,就没那么紧张了,它在修道的时候也能够对治“上修惑”,色界、无色界的修所断的烦恼,也能对治。这个前面见过面的,这里再重复一次,这是法智品的。“类无能治欲”,类智品的,反过来,它不能兼治,不能治欲界烦恼的。什么原因?下边就要说。

  释曰:修道所摄灭、道法智,断欲界已,兼能对治上界修断;欲之灭、道,胜上界故,已除自怨,兼除他敌故。由此类智无能治欲。

  “释曰:修道所摄,灭、道法智,断欲界已,兼能对治上界修断,欲之灭、道,胜上界故”,修道的灭、道法智,这个一定要简别不是见道的,我们心里边,八忍八智,可能印象比较深刻一点,想到灭、道法智,一定是灭法智、道法智,灭法忍、道法忍的解脱道等流果,不是!这是修道的,一定要搞清楚,修道所摄的灭法智、道法智,把欲界的烦恼断了之后,它也有这个力量,兼顾去对治上界的修所断的烦恼。它怎么能管上边呢?下边的不是力量不够,不能管上边?“欲之灭、道胜上界故”,欲界的灭、道两个东西却是超,这两个智它比上界的还要殊胜,胜的能够治劣的,上界的不如它胜,所以它能对治上界的。因为欲界是很粗猛的地方,要对治欲界的烦恼的智的力量很强,它可以对治上界的。

  “已除自怨,兼除他敌故”,他打个比喻,自己的敌人消灭完了,那么它也可以帮忙去消除人家的敌人。所以欲界的灭、道法智慧够把欲界的烦恼断完之后,也可以对治上界的。欲界烦恼当然先断,它自己断完,就断除上界去了。

  “类无能治欲”,从这个道理也推出来,类智品的智,它就不能治欲界的烦恼,这个道理也很简单,类智品是对治上二界的,绝对没有说,上二界的烦恼除完了,欲界烦恼还没有除掉,还要它去帮忙,没有的。一般说就是欲界的烦恼没有了、除掉了,再去除上界的,但是我们说,里边也有苦集的,我们说假使苦谛的烦恼除掉了,断上二界的苦谛,下边集谛的欲界没有断,它可不可以来帮忙断欲集谛的烦恼呢?它自己的烦恼没断完,它上界的苦断了,还有集灭道,那么它要把自己的本份工作搞完,它才下来帮忙,等你本份工作搞完了,下边早就断完了。苦谛,欲界断了断上界苦,下边的集灭道断完了,再断上界的集灭道,上界的断完了,下边早就断完了,所以说类智品不能治欲,它不是没有力量治,是不需要,它已经断完了。绝对没有说,上面的类智品的烦恼断完之后,欲界还有留个尾巴没有断掉,它来帮忙,不会的。

  乙三、明十智行相

  丙一、明十智行相

  从此大文第三,明十智行相。就中三:一、明十智行相,二、明行摄净尽,三、明实体能所。且初行相者,论云:于此十智中,谁有何行相?颂曰:

  法智及类智行相俱十六世俗此及余四谛智各四

  他心智无漏唯四谓缘道有漏自相缘俱但缘一事

  尽无生十四谓离空非我

  “从此大文第三,明十智行相”,十个智的行相要讲一下。“就中三”,又分三个,“一、明十智行相,二、明行摄净尽,三、明实体能所”。这里分了几科,那么一个个看下去。

  “初行相者”,先说十个智的行相。“论云:于此十智中,谁有何行相”,哪一个智有什么行相?那十个智都要说。

  “颂曰:法智及类智,行相俱十六”,这个很简单,法智、类智的行相,十六行相。“世俗此及余”,世俗智也能做十六行相,“及余”,还有其他的一些行相都能缘,世俗智缘得最宽。“四谛智各四”,四谛智,苦集灭道四个智,它的行相,每一个都是四个,苦谛无常、苦、空、无我,集谛因、集、生、缘,每一个谛的智,都是四个行相。“他心智无漏,唯四谓缘道,有漏自相缘”,他心智里边分有漏、无漏。假使无漏的话,只有四个行相,缘道就是道谛的四个行相,道、如、行、出,假使有漏的话,就缘它自相,不缘共相。自相、共相,大家知道,本身的那个特征就是自相,共同性就是共相,一切法的共性,就是无常、苦、空、无我,那么这个别相,色是变碍为性,受是领纳为性,这些是自相。有漏的他心智只缘自相的,不缘共相的。“俱但缘一事”,不管你有漏、无漏只缘一个,缘心王不缘心所,缘心所不缘心王。“尽无生十四,谓离空无我”,尽智、无生智,本来该是十六行相,因为它是六个智合成的,苦、集、灭、道,法智、类智,那就是十六行相,但是只有十四行相,它要除掉空、无我,这两个行相。为什么除?下边要说。

  释曰:法智及类智,行相俱十六者,谓法智缘欲界四谛,作苦、空等十六行相,类智缘上界四谛,亦作十六行相也。世俗此及余者,谓世俗智,作此十六行,及作所余自共相行,以世俗智缘一切法故。 四谛智各四者,苦等四智,各有自谛四种行相也。他心智无漏,唯四谓缘道者,此明他心智。若无漏者,唯四行相,谓缘道谛,作四行相。有漏自相缘者,有漏他心智,缘自相境,缘心、心所,自相法故,如境既自相,行相亦自相也。俱但缘一事者,有漏、无漏,二他心智,俱缘一事,谓缘心时,不缘心所,缘受等时,不缘想等。

  “释曰:法智及类智,行相俱十六”,这个也不要多讲了,法智、类智,就是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它的行相四个谛,四个谛十六行相;这个类智同样的,也是四个谛,十六行相。“谓法智缘欲界四谛,作苦、空等十六行相,类智缘上界四谛,亦作苦空十六行相”,这个不要讲了。

  “世俗此及余”,世俗智也能作十六行相,没有见道之前,缘这些四谛,作十六行相观的时候,那个时候无漏智(法智、类智)还没有出来,也能缘。

  “及作所余自共相行”,除了十六行相之外其他的自相、共相,一切行相都能做,“以世俗智缘一切法故”,世俗智能缘一切法,所有一切法自相、共相都能缘,除了十六行相之外,还能缘一切法的自相、共相。缘得最宽,行相也最多。

  “四谛智各四”,这个也不要多讲了,四个谛的智,它的每一个智行相都是四个,一个谛四个行相,“苦等四智,各有自谛四种行相也”。

  “他心智无漏,唯四谓缘道”,他心智两种,有漏他心智,无漏他心智。假使从无漏的他心智来说,它是缘道谛的,“此明他心智,若无漏者,唯四行相,谓缘道谛,作四行相”,他心智里有道谛,无漏的就是道谛来的。这个他心智,四个智所成的,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那么法智也好,类智也好,都是道智的四个行相,它不能说苦集灭三个行相是有的。四个行相,这是说无漏的他心智。

  “有漏自相缘”,有漏的他心智,缘自相境。有漏是世俗智,这个世俗智,却不是一切都能缘,只缘自相,不缘共相。“缘心、心所自相法故”,它也不能缘其它的色法,只能心王、心所,知他心,不是知其它东西了。它只能缘心王、心所自相。“如境既自相,行相亦自相也”,因为缘的境是自相,缘的行相也是自相。

  缘心不缘心所,缘心所不缘心。“俱但缘一事,有漏、无漏二他心智”,只能缘一个东西,缘心的时候不能缘心所法,缘心所法时候不能缘心王,缘受的时候不能缘想,缘想的时候不能缘受,也不能缘行,也不能缘色,只是缘一个。只能缘一个东西,不能全部一下子缘。

  论云:诸他心智,有决定相,谓唯能取欲、色界系简无色界,不知上故及非所系缘无漏故也,他相续中缘他身也,现在不缘过未同类法分他心智,知法分心;类分他心智,知类分心;有漏他心智,知有漏心;无漏他心智,知无漏心也,心、心所法不缘色故,一实自相,为所缘境唯缘一事,名为一也;不缘假法,名实也;不缘共相,名自相也,空、无相不相应三解脱分别也,谓缘道谛,作四行相,与无愿解脱门相应,不作空、非我行,不与空解脱门相应,不作灭谛四行相,不与无相解脱门相应之也,尽、无生所不摄他心智是见性故,彼不摄之,不在见道无间道中修他心智,容预时修,见道速疾,非容预故;无间道中,正断惑故,亦非容预。故彼二位,无他心智,余所不遮,如应容有余修道位,加行、解脱、胜进三道,此位不遮,容有他心智也,已上论文也。

  “论云:诸他心智,有决定相,谓唯能取欲、色界系,及非所系,他相续中,现在同类心、心所法,一实自相,为所缘境”,就是说它有限制的,“有决定相”,决定有这么一个限制,只能够缘欲界、色界所系的,这就是三界来说要分别,无色界没有的。因为他心智不能知上面的,无色界上了,它是上界的心不能知道,欲界、色界你可以以得定的心,假使你得初禅的心,就可以知初禅,二禅心知二禅,这个欲界、色界可以知道,那么无色界不能。

  “及非所系”,一个是欲界、色界系的心,一个是非所系的心,就是无漏的心,缘无漏的心,一个是欲界、色界系的,一个是能缘境是无漏的也可以缘。

  怎么知道呢?“他相续”,决定是指的是知他相续的,自己还要用他心智干什么呢?自己看自己嘛,没有他心智也知道,所以他心智,知他相续的,他身上的心。这个心是现在的,不能过去、未来的。

  同类的,法智的他心智知法智心,假使类智的他心智,知类智的心,这是同类的心才能知道。有漏他心智,知有漏心,无漏他心智,知无漏心,一定要是同类,如果他的心,你用不同类的他心智知他,知不了。

  所知道的对象,心、心所法,只能缘心王、心所,不能缘色法。他心智知心、心所的,色法,你去用他心智干什么?那也不能缘。

  心王、心所里边,“一实自相”,只能缘一个,要缘实在的法,假的法不能缘,要缘自相,不缘共相,它的无常、苦、空等等这些特征缘不到的,他心里想的是这么一个想法、一个行相,你知道这么一个行相,至于说共相是没有的,只能缘自相,而且是实在的法,假的也不行。这样所缘的境,是他心智所缘的境,所以有一定限制。

  “空、无相不相应”,空、无相,三解脱里边的空、无相、无愿,它跟空、无相是不相应的,“谓缘道谛,作四行相与无愿解脱门相应”,道谛的四个行相,跟三解脱门里边无愿解脱门是可以相应的,空、非我的行相没有,所以它跟空解脱门不相应。“不作灭谛四相,不与无相解脱门相应”,它只有道谛,灭谛它不能缘的,所以灭谛的无相解脱门相应的也不能缘。

  “尽智、无生智所不摄”,他心智是见性,尽智、无生智非推度性,那么他心智,尽智、无生智是摄不进去的。

  “不在见道无间道中”,他心智在见道无间道,就是见道这十五剎那之中,它不能起来的,这十五剎那,正在拼命地在断八十八使,没有一个空的时间来起个他心智,所以说见道无间道里边起不了。“修他心智,容预时修”,他心智,容预就是比较那个松和的时间才能修,“见道速急”,见道是紧张得不得了的,“非容预时”,不是那个松松垮垮的时候,“无间道中,正断惑故”,又在无间道,正在断烦恼,正在跟敌人拼命的时候,你说你来个他心智干什么?没有功夫起的。“亦非容预”,也不是很充裕的时间,所以见道的时候决定没有他心智。不但是见道的无间道,就是修道的无间道,也正在搏斗,没有功夫起他心智。所以说见道里边不能起他心智,因为太快了,他心智起不了,无间道中,正在断烦恼,也没有功夫起他心智。所以说这两个时候,见道无间道不起他心智。

  “余所不遮”,其他的不遮的,都可以有,“如应容有”,如其所应的,都可能起来。“余修道位”,就是说见道跟无间道是不能起了,余就是指修道位、加行位、解脱道、胜进道等等,那么这个都可以起,修道的时候的加行道、解脱道、胜进道,都能起他心智。“此位不遮,容有他心智”,不是说一定要起他心智,“容”,可能起他心智的。

  “已上论文也”,上面的小字是圆晖法师的注解,大字就是《俱舍论》里的原文,因为这个原文不好解,他所以作了很多的小注。这把他心智就讲完了。

  尽无生十四,谓离空非我者,尽、无生智,十六行中,除空、非我,有余十四行相。由此二智,于出观时,作如是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