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如上第十一品中佛说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是菩萨行,行必得果,果即如来佛果,所以此品来名“见阿閦佛品”。但是如来有二:一者实身:法性真如是名法身,四智实德名为报身;法报二身真实不虚,遍满如来无漏法界,故名实身。二者权身:随诸众生根性大小福智浅深方便示现;同时示现之身色相威仪形量大小也有种种不同。为地上菩萨所示现者,名他受用身;为地前菩萨人天二乘以及三涂所示现者,名为化身。此二身者随他示现,是假非实,故名权身。今观此品,权实并显,如初净名言:“如观自身实相,观佛亦然”,如是而观,即属观佛法性实身。此品最后一段净名断取妙喜世界无动如来俱是权佛,属化身佛或他受用身佛。但是菩萨见佛首见化佛,依佛所说妙法,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勤修加行,渐得见道,见道时才见法身佛。见道登初地即生如来家,绍隆佛种,自后于修道十地中随意得见他受用身。修道既满,便证金刚喻定,转八识成四智,而入究竟位,这时便得报身佛而自受用。法身唯智慧自证,报身唯无漏有为功德圆满,有了报身才有他受用身和化身。所以法身佛先见,而报身化身佛后见,这就是此品的大意。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维摩诘与文殊师利等共来见佛,释迦牟尼欲使大众明白应见诸法实相,不应从色相而见如来的道理,故发斯问。《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既然不可以从色相见,即应超过寻思,言忘虑绝,而以般若实证现观诸法离言实相。
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答观如来有二:一、总答,二、别释。此即第一总答。拘留孙佛偈云:“见身不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知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迦叶佛偈云:“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亦无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从上两首偈语可以看出,一切有情身心不实,如梦如幻,自性本空,远离名想言说,是名实相。《大智度论》云:“灭诸言语,离诸心行,从本以来,无生无灭,如涅槃相,一切诸法,相亦如是,是名诸法实相。”《中论》亦云:“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不生亦不灭,寂灭如涅槃。”自身实相如是,诸佛实相亦然。《证道歌》云:“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世界海中沤,一切贤圣如电拂。”这就说明我与诸佛平等无二,都无实体。如能明白自身实相,当然也就明白诸佛实相。因为一切有情是因缘所生,无实自性,一切诸佛亦是因缘所生,无实自性,故《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一般凡夫不达此理,往往执幻身为实身,执幻佛为实佛,见相昧性,不能见自他真正平等的法身如来,所以不得解脱。菩萨了达生佛性空,平等如幻,心不执著,能于相上见性,有上观空,真正能见自他平等的法身如来,所以能得解脱。故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
次别释:诸法缘生,生已即灭,相似相续,转变不停,似一似常,依此相续转变、似一似常的相,而认为有实法从过去来生,住于现在,于现灭已,往生未来,犹如灯光,从初夜来,住于中夜,往生后夜。而不了知此灯光者焰炷生烧,随生随灭,生灭相续,故光焰不住。其中只有灯光的前后相似相续,别无常一不变的实光有去来往。一切诸佛及诸有情亦复如是,但有染净法种待缘生起,前生已灭,续有后生,如是辗转相续,因果成流,而似有来去常住等相。凡夫愚迷,即于此中执有实我、执有如来有去来今。菩萨了知实我既无,如来非有。何以故?如来者相续假有,不从过去来,过去已灭;不往未来去,未来未至;不住于现在,生已即灭,现在不住。既无一真实不变的体性贯通三世,所以如来不是实有。实有如来既无,我及有情亦复如是,非真实有。同时凡圣所依之法亦是因缘而生,无实自体,然此空性空理是法真性,此即名为清净法身。无漏正智实证真如空理名为报身。方便为他示现种种色相,说法教化,名为化身。不达真如空理,颠倒执著,造业受果,此即名为凡夫有漏业报身。彻底观于三世性空,了达如来不实;观不实者,即证真佛。
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
肇曰:“法身超绝三世,非阴界入所摄,故不可以生住去来而观,不可以五阴如性而观。”不观色受想行识,即不观五蕴法;不观色受想行识如,即不观五蕴相;不观色受想行识性,即不观五蕴性。五蕴法即名言概念,五蕴相即缘生事相,五蕴性即真如空性。清净法身,离名言,绝对待,言忘虑绝,能所双泯,故不可从五蕴有无上观。《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皆空者:性相执著俱空,有无两边双遣,是为真空。真空者:情思路绝,不相不性。有何所观、有何能观,不观而观,是名真观。
非四大起,同于虚空。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不在三界,三垢已离。
地水火风谓之四大。四大是物质,属色相。物质色相,是有为法,生灭不停。“同虚空”者:虚空是由离色所显,真如亦是离相所显。因之,法身空理,清净湛寂,无生无灭,离名绝相,当然不是有为生灭的四大假合所成。僧肇说:“法身如空,非四大所起造也”。“六入无积”者:眼等六根,谓之六入。清净法身不由六根六尘积聚所成。“已过六根”者:已过遍计所执依名取相的六根。因为六根是缘生法,其相如梦如幻,故见如来者,不可从六根聚积的色身上去见,应该是以般若智慧亲证六根的实相,应从实相真如离言自性上去见,所以僧肇说:“法身过六情,故六入无所积。”故曰:“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不在三界”者:其如法身,本属无漏,故不在三界。“三垢已离”者:既离三界,有何垢染(远离了三界的贪嗔痴等烦恼尘垢)。故僧肇云:“既越三界,安得三界之垢”。
顺三脱门,具足三明,与无明等。
清净法身,空无一相,自离诸著,是顺空解脱门;法身无相,自离相缚,是顺无相解脱门;法身寂然不动,何所愿求,是顺无愿解脱门。“顺三脱门”者:实证真如即得三解脱而入涅槃,所以说:“顺三脱门”。天眼、宿命、漏尽三智,能断三际愚痴,洞照三世实性,谓之三明。三明不离诸法实相,故曰:“具足三明”。无明烦恼,体性本空,此空性空理即是法身,所以说法身与无明等。经云:“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即是法身与无明等义。肇曰:“法身无相,体顺三脱,虽有三明,而不异无明也。”
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度众生。
真如法身与一切法不一不异,不自不他,既非言说所及,思虑所行,分别一异自他常不相应。何以故?真如法身,乃诸法实相,实相者,无相也,无相之相,是法实相,故说“非异相”;但是无相而又无不相,故又说“非一相”。诸佛法身,体性皆同,平等平等,清净寂灭,故说“不自相”;但是诸佛各有清净法身,各有寂灭涅槃,体虽相同,但彼此各有满分清净法界,故说“不他相。肇曰:“不自而同自,故自而不自;不他而同他,故他而不他。”诸佛法身虽无实体,但并非顽空断灭,还有一清净无相之相,也就是《心经》所说的“是诸法空相”的空相在,故说“非无相”;虽有空相,其相无体,并非实有,故说“非取相”。肇曰:“既非无物之相,又非可取之相。”“不此岸”,此岸谓生死。“不彼岸”,彼岸谓涅槃。“不中流”,中流谓圣贤。法身寂灭,性属无漏,无生无灭,同于涅槃,故说“不此岸”。但是无为不离有为,涅槃不异世间,真如法身不离生死染法,故说“不彼岸”。不此岸即远离有边,不彼岸即远离空边,不中流即远离中边。不有不空亦不执中,随缘任运,自在解脱,而又化度无边众生。总之,真如既为诸法共相,遍一切法,超一切法,染净平等,都无差别,故“非此岸,非彼岸,不中流”。
观于寂灭,亦不永灭。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
以般若智慧观法缘生,无实自性,远离生死,即证涅槃,故曰:“观于寂灭”。虽证涅槃,而不住涅槃,常以大悲化度众生,而不舍世间,故曰:“亦不永灭”。凡夫染著生死,背舍涅槃;二乘安住涅槃,背舍世间。菩萨既证法身,一心禅寂,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同时又不舍世间,常行拔苦与乐的大士行。总之,观于寂灭,即属于法不增;亦不永灭,即属于法不减。不增亦属于法不取;不减亦属于法不舍。不增不减,不取不舍,此即名为善取空,亦即清净的如来法身,圆满的寂灭涅槃。“不此”,即不住生死;“不彼”,即不住涅槃。“不以此”,即无生死见;“不以彼”,即无有涅槃见。肇曰:“不此而同此,故此而不此;不彼而同彼,故彼而不彼。岂复以此而同此,以彼而同彼乎?”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无晦无明。
如来法身,清静无相,若以智慧去知,则不免堕入名相分别。《心经》云:“无智亦无得。”《唯识三十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因为清净心即是法身,清净心即是涅槃,当然只有远离染净诸法的分别执著才是清净心,也才能真正证得法身涅槃。若认为法身可用智知、或可用识识,那当然就不能生清净心了,亦即不能证得法身和涅槃。所以说:“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肇曰:“夫智识之生,生于想内。法身无相,故非智识之所及。”“无暗无明”者:法身清净,故“无暗”;亦非觉照,故“无明”。僧肇说:“明越三光,谁谓之时?时逾冥室,谁谓之明。然则在暗而暗,在明而明。能暗能明者,岂明暗之所能。”故曰:“无暗无明也。”
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无示无说。
真如为诸法离言实性,故“无名”。以无相为相,故“无相”。寂然无为,故“无强”。至理不移,故“无弱”。不离染法,故“非净”。不即染法,故“非秽”。不局一法,故“不在方”。遍一切法,故“不离方”。真如法身,清净寂灭,故“非有为”。真如实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故“非无为”。《解深密经》说有为无为皆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集,言词所说,不成实故,所谓有为非是有为,亦非无为;所谓无为非是有为,亦非无为。然非无事而有所说。何等为事?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等正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正觉故,假立名想或谓有为,或谓无为。如彼幻师幻作象马,虽假说为象马等事而不执著。菩萨亦尔,虽证离言法性,闻说有有为无为,而不随言起于执著,故此真如显非有为,说名无为。显离言语,并说非是有为无为。真如无相,故不可表示,自性离名,故不可言说,故曰:“无示无说”。
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
施戒忍等属六度,悭犯恚等属六蔽。圣人行六度,凡夫行六蔽。此六度六蔽是圣凡之别相。真如法身,凡圣同体,同体故无差别,所以不可言有施悭戒犯等度蔽。就相而言,则施悭等异;就性而言,则空幻义同。空性既同,当下则无施悭等相。故言:“无施无悭,无戒无犯”等。
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语道断。非福田,非不福田。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非取非舍。
真如无为,体自空寂,故言“不诚”(不实)。《成唯识论》云:“真谓真实不虚,如谓常如不变”,真如是我法二空的真理,此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它是宇宙人生的绝对真理,故言“无欺”(不虚)。“不诚不欺”,即是《金刚经》所说的“无实无虚”义。来去出入是有为法,此法常住,故无此四。《金刚经》云:“如来者是诸法如义”。又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法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凡不出,在圣不入;染时不去,净时不来,如如不动,超绝言虑,故一切语言施为断灭。福田应供,是应化佛身,法身常遍,故言“非福田、非应供养”。但是要证得法身,应化之身才起,从本而言,故又“非不福田、非不应供养”。法性离言,故“非取”。真常不变,故“非舍”。经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无实即非取,无虚即非舍。非取非舍,正契中道,《证道歌》云:“取不得,舍不得,如来法中这么得。”即是此义。
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
法身湛寂,净如虚空,故“非有相”,所以《证道歌》云:“法身觉了无一物”。虽无一物,但并非断灭,还有一无相之实相在,故“非无相”。法从缘生,无实自性,此理放之宇宙而皆准,验之万物而皆然,染法性空,净法亦空,故曰“同真际,等法性”。总之,清净法身,言语不可施,分别不可用,绝诸对待,离诸戏论,不可思量,犹如佛陀在《金刚经》中以虚空为喻显示不可思量一样。故曰“不可称,不可量,过诸数量”。
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离众结缚。
真如法界,超诸言说思量,遍一切一味,无为无相,故不可分别大小,亦不可见闻觉知。若说是大,则小如微尘;若说是小,则含盖乾坤。真如无色相,故非见;亦无声响,故非闻。色等五尘常不相应,故非觉,远离法尘,故非知。故言“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离众结缚”者:结缚只能结缚心意,不能结缚真如,如云障空,空终不为其所障。真如无为,不受结缚,所以有一切有情及法本来寂静,无生无灭,自性涅槃之说。
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
上显如来法身,此显如来报身。佛以正智为体,智能圆证真如,故真如依智而显。“诸智”者:即一切智智,亦即佛之异名。如来法身,与众生相同,故说“同众生”。《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即是此义。但是智身则超乎有情,唯佛独有。故说法身后而说报身,以显如来之盛德。诸佛如来以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渐断结缚,分证真如,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精进修行,最后证得圆满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无漏大菩提。具体说来,即转舍有漏分别的第六意识和执著赖邪见分为我的第七末那识,转得善观诸法自相共相、善观有情根性胜劣的妙观察智及舍去赖耶见分为我、证得诸法染净平等和人我自他平等的平等性智。至成佛证“金刚喻定”时,舍异熟识,成无垢识,有漏染种尽除,无漏净种圆满,这时大圆镜智、成所作智俱得,而佛的报身乃起。故佛超十地,妙觉境界不是菩萨之所能及,至此乃名“等诸智”(一切智智)。上等诸佛,智德平等;下等有情,大悲平等。此时于诸法上自离诸著,而无分别。
一切无得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
如来已断一切烦恼现行,三业清净,无有欲贪,通达诸法如梦幻泡影,有而非真,一心清净,无所贪求;无求故无得,无得故无失,故曰:“一切无得无失”。“无浊无恼”者:浊谓杂染种子,染污随眠能令心浊,如泥沙等,能浊清水。恼谓烦恼种子,虽断余习犹存,能令人恼,如不净器,不净虽除,尚有余秽。;如来漏种永断,恶习永拔,无垢识中唯持一切最极清净微妙功德无漏善种,不但心无浊恼,亦且二障习气永断,所以无有浊恼。“无作无起”者:诸佛如来行无缘慈,运同体悲,度化众生,任运随缘,而不执著,故“无作”。慈心普被,不动本处,行无功用,应化十方,故“不起”。如来真身,常乐我净寂灭无为,故“无生”,如如不动,故“不灭”。释迦牟尼虽示生灭,此是应化之身,为度众生,故意示现无常。如来实身,寿量无尽,尽未来际,真常不变,故曰“无生无灭”,以显应化有尽,而法报无尽。如来了达我法本空,生死如幻,虽常现应化之身,入生死海,化度有情,而内心清净,坦荡无怖,故曰:“无畏”。如来虽不舍世间,但又不住世间,自在解脱,法喜充满,故曰“无忧”。如来大慈大悲,不舍有情,对地上菩萨现他受用身进行饶益,对地前菩萨现千丈大身进行度化,对人天二乘现丈六金身进行摄受,对三涂有情随类化现进行拔济,虽证涅槃,而不住涅槃,虽得禅定,而不著禅味,故曰“无喜”。示现生死,度化有情,同时又不住生死,不舍涅槃,故曰:“无厌”。
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
已有谓过去,当有谓未来,今有谓现在,清净法身,寂灭无为,非染非净,无内无外,超时空,绝对待,故不可言有三世,亦不可言有十方,其性无二,故远离言说分别。
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它观者,名为邪观。”
总结正观,取相分别而观,名为邪观;离相离分别而观,名为正观。《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作此观者,即是离相离分别的正观。此时的心境是: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无住而住的清净心,也就是唯一清净无相之实相现前。《转有经》云:“由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意显以无分别智实证无分别理,言忘虑绝,能所双遣现证现观,当下即可悟入不二法门,而证得法身,亲见自他不二之如来。所以本经此段最末用“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一句,来说明法身离名离相之义。
上来已显观法报实佛竟,自下当显观应化权佛。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观权佛中,舍利弗问净名从何土没(死)而来生此娑婆国土。因问而引起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从而佛命净名取彼佛彼土来此世界,以使大众咸见。虽诸大众常见本师释迦牟尼如来,但习见无异,故此别见无动如来。什曰:“见其神德奇绝,来处必尊,故问其所从也。”
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问没生而答以无没生一段,显诸法实理。因缘生法,无实自体,如梦如幻,了不可得。缘聚法生,缘散法灭,生灭如幻,似实生灭。凡遇迷惑,不达此理,错执缘聚之幻法为实生,缘散之幻法为实灭,执实生灭,是为法执。净名欲使舍利弗彻底明白我法本空、生灭如幻的道理,故反问其所得,以使速达无没无生的境界。
诸法无我,无前无后,无前则无没,无后则无生。二乘于苦遍知,证灭修道,从而悟得诸法无生的智慧。故舍利弗言:“无没生也”。法尚无没生,岂众生有没生呢!
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舍利弗言:“无没生也!”“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一切众生,五蕴假合,从缘而生,如幻如化,无有实体,故无没生。所以此段以幻喻显示有情无没无生。幻作男女,非实男女,即无实体男女,怎能说言有没有生呢?肇曰:“生犹化存,死犹化往,物无不尔,独问何为?”
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
上以性空实相而明无没无生,今以依它而言有没有生。诸法相续,因果成流。因时时灭,果时时生,因灭故非常,果生故非断,非断非常,为缘起正理。凡夫愚迷,不达此理,故执没为实断,生为常住,。又凡夫死时起恶灭善,生时众恶增长。菩萨不然,深达诸法生灭如幻,非断非常,故没时不断一切善行,生时不续一切恶法。又凡夫善尽而命终,故长养颠倒恶心,然后受生。菩萨不然,为欲度化一切众生,而示现无常,生死自在,故不同凡夫而有轮回。
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虽真如实相,无我无法,但凡圣因果,各自成流,互不混淆。诸佛报身不同,当然器界亦异。故有彼从某界来生此界,又从此方去生彼方的种种不同。所以释迦说维摩诘从妙喜没而来生此。“妙喜”者:位居东方,此界严净,众见生喜,故名。梵语阿佛,汉译无动。窥基云:“八风不动,四魔不侵,常安不变,故去无动。”若欲详明彼国佛土严净之相,请阅《大宝积经》便知。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
二乘只破我执,不破法执,故错执世出世间为实有,而言有染有净。
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答言:“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暗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暗耳。”
因舍利弗言舍彼净土乐此染土,而引起维摩诘呵,并非舍净乐染。菩萨大悲,为欲度化有情,而来生此娑婆染土,以灭众生的烦恼愚暗,犹如日光明照,为除冥暗,而不与冥合。维摩居士,本为佛化,智慧圆满,早成觉道,已能深达诸法如幻、染净平等之理,虽处净土而不以为净,虽处染土而不以为染,内心清净一味,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哪还有舍净乐染的贪执病呢?今生虽倒驾慈航,权现白衣,助佛扬化,那是他大慈大悲不舍有情的菩萨愿行之所在,故决不能说是舍净而乐染。
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
闻彼妙喜净域及如来菩萨等诸圣众,大众渴仰,咸欲亲见。
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
释迦慈悲,为恒顺大众,特命净名示现妙喜净国及彼国诸圣。
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及菩提树、诸妙莲花、能于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吒天,下至水际,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入此世界,犹持花曼示一切众。”
“阎浮提”:新译为赡部洲,在须弥山南,故又名南赡部洲。“阿迦尼吒天”:汉译色究竟天。“铁围山”:此山由铁而成,围绕咸海,须弥山为中心,外有七山八海,第八海为咸海,赡部第四洲在此,围绕此咸海者,即铁围山。此名一小世界。
净名既承佛命,故思现大神通力。思谓有四:一思移世间器界;二、思移四圣六凡;三、思移宝花宝阶及十方作佛事者;四、思移上至色究竟天、下至水际的整个大千世界以示大众。
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
三化、十八变诸大神通力由三昧禅定所发,故净名入三昧禅定发通断取妙喜世界。
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知己知所往。
得通菩萨及声闻人天,见妙喜世界旋转如轮飞往它方,故发斯问。其余未得通者,便不觉不知已之所入,故默而不言。
从此段经文可以看出:妙喜世界虽极清净,但仍属如来方便化土,因为有初学人天及声闻大众,并不完全是地上菩萨所居的他受用土。然地地菩萨异熟未尽,仍居三界,未出世间,佛即为他现受用土于欲色界中。凡夫二乘所见,即为化土。犹如本经初品释迦如来化娑婆界,舍利弗等二乘所见即为秽土,持髻天王所见即为净土一样。境界不同,所见各异,如一江河,天见宝庄严地,人见清水绿波,鱼见游园舍宅,鬼见脓血充满。境界不实,唯心所现,故经言:“三界唯心”,论言:“万法唯识”。于此道理,更能明了。
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此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
妙喜世界不减小,娑婆染土不增大,二界融摄,互不障碍;若有障碍,即不能自在断取,来往无阻。何以故?染净世界,唯心所现,心净则现净土,心染则现染土,二皆平等,同是内因缘所生,有相无体,如梦如幻。所以神力能引,运转随心,染净佛土,互不障碍。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见!”
妙喜世界,众宝合成,清净庄严,妙饰间列,故曰:“其国严饰”。菩萨三业清净,六度齐修,自他双利,真俗圆融,故曰:“行净”。声闻弟子,我执已破,烦恼亦除,世间不能污,生死不能染,故曰:“清白”。
释迦牟尼见希有不可思议的妙事,随喜赞叹,故问大众。众亦欢喜,及答佛言:“已见”。
佛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
如来果德庄严,必由勤修因行之所招感,故我佛慈悲劝诸菩萨广修净行。然殊胜佛果,非菩萨妙行不得此果,故佛陀言:“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
现此妙喜国时,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喜国土。释迦牟尼佛即记之曰:“当生彼国。”
见此胜境,人天获益。大众发愿,愿生彼国,释迦欢喜,随即授记,“当生彼国”。
时妙喜世界于此国土所应饶益,其事讫已,还复本处,举众皆见。
饶益事毕,还复本处。上观如来已终,自下广为赞颂。
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
如上佛告大众见彼世界及无动佛不,是希望人天有情发大乘心。今问舍利弗,是希望二乘舍小转大,求证菩提,故发斯问。
“唯然,已见。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如维摩诘。
舍利弗答佛并发大愿,一愿众生得净土如无动佛,二愿有情获神力如维摩诘。
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
欣遇无动如来及维摩诘等诸大圣者,瞻仰亲近,承事供养。“快得善利”者:显二乘回心向大,发愿修行。
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
此即舍利弗结赞如是不可思议自在神变解脱法门利益无穷。结赞中,先总,后别。此即总赞。若遇佛出世,能得佛及诸大菩萨亲炙教导;若不遇佛出世,唯有诵读思维如法修习所遗法门。闻此不可思议自在神变解脱法门,其所得善利无有穷尽,何况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如法修行?弥勒《辨中边论》云:“书写及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此总赞***有七行:一、闻,二、信解,三、受持,四、读,五、诵,六、解说,七、修行。此中闻即听,信解即思,读即披读,诵即讽诵,解说即正开演,修行即修,若与下别赞中书持、供养,为他说结合,则与《辨中边论》所说的“行十法行”无有二致。
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即有如来;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别赞中有六句,一、手得是经,便获无上法宝之藏(藏者藏也,即含藏了不可称、不可量、不可数的微妙义趣。);二、读诵解释如法修行者,便获诸佛护念;三、供养如是大士,即是供养诸佛;四、书持是经,当知此处即有如来;五、若闻是经,心生欢喜,此人便能入一切智;六、信解是经,或于一颂四颂为他人说,当知此人即是受菩提记。
总之,此经功德不可思议,若有人能于是经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展转流布,为他人说,其所得功德亦不可思议。《金刚经》云:“一切诸佛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此经功德与《金刚经》功德相等。行者能于此经依教奉行,发广大心,修菩萨行,了达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长期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以大智慧通达万法体空,而证法实相,内心清净,自在解脱,不为法累;以大悲心拔济无边有情而一体摄受,不舍世间,不住涅槃,长劫度生。如是则能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变染土为净土,而成为双觉圆满的佛陀。所以经云:“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凡夫我执独胜,烦恼炽然,忌贤妒能,心多嗔恚,故长处生死苦海,不得解脱;菩萨我执已破,烦恼亦除,能于众生一体摄受,故见他人离苦得乐,破迷开悟心生欢喜,心喜则自能增长智慧,能登彼岸。所以经云: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趣一切智。”《金刚经》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维摩诘经》是了义教之了义教,是圆顿法之圆顿法,此经所在,即是如来法身所在,供养读诵,功德无量,何况书写受持,广为流布。所以经云:“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则有如来。”《四十二章经》云:“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若有供养、书写、受持、读诵乃至为他人宣说此经典者,当知是人即为修菩萨行的大士,供养是人与供养诸佛无异。所以经云:“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金刚经》云:“如来善护念诸菩萨。”若有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如法修行,甚或广释其义,为他人说,当知是人必为诸佛之所摄持。所以经云:“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维摩诘经》是诸佛如来、诸大菩萨无漏智慧的圆满体现,无量大乘经典的精华妙义皆蕴蓄在此经的字里行间,学人只要有一册在手,即是掌握了如来的无上法宝。所以经云:“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
全经十四品,初品为序分,次十一品为正宗分,后二品为赞受流通分。本经以劝修净土因行为始,以发愿往生无动佛土为终。但是修净土之因不能离开世间,故序品中佛言:“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弟子品中维摩诘亦言:“不舍道法,现凡夫事。”因为离开世间,则不能兴悲运慈,广利有情,不度有情又怎表大乘菩萨“但愿众生悉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悲精神呢,所以菩萨行品佛即说有“有尽无尽解脱法门”。以故净名权现居家,示身有疾,因病说法,广利有情。如是一切皆为显示广修净土之因行。但是往生不动佛土,首须入不二法门,以故入不二法门品中文殊师利言:“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净名于此言思道断,心行处灭,故默然不语。但是欲入不二法门者,必先通达“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于染不著,于净不住,以大智慧实证诸法平等实相的道理,故观有情品中众生如水月、镜花、梦幻、露电,了无实体,不可执著,观如来品中亦言:“离一切相,都无所见”。以故净名虽现身疾,而观身疾本空,以拔济同病。如是一切皆为显示欲得净土,必须言亡虑绝,而入不二法门才行。入此不二法门,则自能随愿往生无动佛土。然复此经名《不思议神变自在解脱经》,以其净名神力广大,能以丈室广容大众,又能借座灯王,请饭香土,伸手断取不动佛土,同时释迦如来亦以足趾按地,则五浊恶世忽变宝庄严地,如是一切皆为神变自在之所为。但是欲得如是自在神变,则必先观空遣相,忘我度生,以大悲积福德,以大智积智慧,悲智等运,福慧齐修,因圆果满,方能神力自在,净土现前,妙辩无滞,而超然解脱。所以本经自始至终都以赞大斥小、广显大乘不可思议神变自在解脱为中心。从而说明欲学佛者,以菩提大愿上成下化为始终。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