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五)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
“富楼那尊者说道:我与如来您同样具有‘宝觉圆明真妙净心’,它是平等无二而圆满的。”
“但是,我因过去无始以来遭遇了无明‘妄想’,所以长期在六道轮回当中流转。如今虽然已经证得无漏圣果,却仍未到达究竟觉悟。世尊您则不同,您的一切‘妄想’都已经圆满寂灭,独显真常妙性。”
【宝觉圆明真妙净心】即前文“宝觉真心”之别名,更加具体而已。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即“妙明真心”,等等。
【无始妄想】也就是“无明妄想”,或者“无始无明”。
既然“宝觉真心”无二无别,那么,富楼那尊者与世尊的差距就只在于“无始妄想”。一切众生也是如此,咱与世尊的差距,主要在于“无始妄想”,或者叫做“无明妄想”。那么,这个“妄想”到底怎么来的呢?
富楼那尊者继续说道:
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我冒昧地请问您,一切众生到底因为什么而有了‘妄想’,自己遮蔽了本有的‘妙明真心’,反而去承受轮回苦海呢?”
【敢问】谦辞,冒昧地请问。
前文当中,富楼那尊者曾问:“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而世尊则将其比喻为“空花”,直显“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之虚妄不实,本不曾生,亦无可灭,纯属妄想。
于是,富楼那尊者便以为,世尊不会再产生“有为习漏”,也不会再产生“妄想”;可是,自己和一切众生却会产生“妄想”。那么,这个“妄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下面是世尊的解答: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
“佛陀告诉富楼那尊者:你虽然已经除去了许多疑虑,但是,残余的迷惑尚未除尽。”
“我用世间当前的事情作比喻,再来问你。”
所谓的“汝虽除疑,余惑未尽”,这是成佛之前修行人的普遍状况。就是说,即便开悟了,即便证果了,也不等于没有了迷惑,因为,“无始无明”尚在,它总会表现出来的。
因此呢,“明心见性”之后的修行,第一步就是要“广学多闻”,这样既可以检验并升华见地,又可以拓展智慧,破除那些微细的“迷惑”。
而且,透彻的“明心见性”,可以获得“根本智”,明了如如法性,伏住粗烦恼,得自利;而“广学多闻”却可以进一步开发“后得智”,明辨法相差别,降伏细烦恼,具备行菩萨道的种种方便,能够自他两利。后者,才堪称为“菩萨”。
下面,世尊以当时室罗筏城里面的一个名人——演若达多,作为活生生的例子,来解答富楼那尊者的疑问。
世尊说道:
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
“难道你不曾听说过,舍卫城当中有一个人名叫‘演若达多’,他忽然在某天早晨照镜子的时候,喜爱上了镜子里面那个眉目清爽的人头,竟然嗔怒地责备自己的脑袋无法见到。”
“于是呢,他以为自己是一个没头的鬼怪,便无缘无故地癫狂奔走,到处去寻找脑袋。”
【演若达多】译为“祠接”,其父母向神祠祷告怀胎而生,因此得名。
【魑魅(音:痴昧)】山泽鬼怪之类。
这个比喻极为生动贴切,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演若达多这个人太愚痴可笑了,因为,咱大家其实都和他差不多。
为啥呢?您看,演若达多“丢了”自己的脑袋,是够愚痴的;可咱大家,以及一切众生呢,却“丢了”自己的“妙明真心”,偏偏把当前的“山河大地有为习漏”等等,都当做了心外之物,不知那本是妙明真心,反而不停地去进行攀缘与分别,自己无端地制造了生死轮回之苦海。这,难道还不够愚痴吗?
况且,演若达多还知道四处去寻找自己的“脑袋”;请看这芸芸众生,有几个人知道去寻找自己的“妙明真心”呢?
不要说那些世间俗人了,就是学佛人当中,又有多少人,肯下功夫去观察寻找“妙明真心”呢?
如今的学佛者,包括许多出家法师在内,他们总是安慰自己说:“嗨,算了,这辈子我是悟不了道了,种点儿善根,将来再说吧。”
——这就是典型的“自误”,自己耽误自己。
其实,修行人找到“妙明真心”,就像演若达多找到自己的脑袋一样简单,一念间回转向外攀缘的那个“知觉”,当下就会明白。
——您能够找到自己的“脑袋”吗?那好,您比演若达多聪明多了,因此,您也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妙明真心”,它就好像一面无形的镜子,照出了世间万象,也包容着世间万象。请不要老盯着那些境界相,您就找找那面镜子吧。
关于演若达多,世尊问须菩提尊者:
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
“你怎么看呢,这个人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癫狂奔走呢?”
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富楼那尊者回答:这个人心发狂了,再也没有其它原因了。”
——尊者回答得真棒,也足以发人深省。
例如,大家应当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各位怎么看呢?世间人为什么会四处攀缘,癫狂追求财色名利,把自己弄得苦恼不堪呢?
答:这些人心发狂了,再也没有其它原因了。
其实,就我个人体会,既不要面子也毫不夸张地说,我这个人在三十六岁以前就是一个“神经病”,整天胡思乱想,什么事儿都放不下,什么都在乎,敏感而苦恼。那不就是发狂吗?
幸好,在二十四岁之后就开始学佛了,虽然苦恼不堪,依仗着对于佛法的信心,终于看到了一点儿光亮。尤其是看到佛菩萨和祖师们的事迹,便找到了榜样,知道自己该如何度此一生了。
对我来说,在家学佛和出家学佛的二十年当中,就是从一个“神经病人”逐渐康复为“正常人”的过程。如今,我仍有许多烦恼习气,不过,生死战局早已扭转,在教法的熏陶下,我已经看得很清楚,它们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对于富楼那尊者的回答,世尊予以默认。同时,无形当中,尊者前文的问题:“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其实,已经站不住脚了。
于是,世尊耐心解答到: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佛陀说道:此‘宝觉真心’既是‘妙觉明圆’之‘空如来藏’,也是‘本圆明妙’之‘不空如来藏’。”
“其中,你既然把它叫做‘无始妄想’,又如何会有‘起因’呢?如果有‘起因’的话,就成了实有之物,怎能叫做‘妄想’呢?”
【妙觉明圆,本圆明妙】其中,“妙觉明圆”强调的是“圆”,即“圆满”,对应于“空如来藏”;而“本圆明妙”强调的是“妙”,即“妙用”,对应于“不空如来藏”。两者无二无别,同时具足,才叫做“宝觉真心”,或者“圆满法身”。
在“宝觉真心”当中,“无明妄想”忽然而起,它是虚妄的,没有“起因”,所以才叫做“妄想”。
世尊继续说道: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
“只是各种‘妄想’互为因缘,辗转生灭;以至于迷上加迷,越迷越深,众生因此而历经了微尘数劫的生生死死。虽然有佛出世宣发显明了‘妄想’不实之妙义,却仍不肯放下‘妄想’,不能返归‘宝觉真心’。”
“这个所谓的迷惑之‘起因’,只是因为迷惑而似乎是有。一旦认识到迷惑本无‘起因’,那么,‘妄想’也就没有了依存之处。于是才明白,所谓的‘妄想’尚且不曾产生过,又何必想要去消灭它呢!”
【展转】即“辗转”,反复交替的意思。
正如《圆觉经》所云:“知幻即离,不做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所谓的“无始妄想”,并不曾真正产生过,它是如幻的;所谓的“有为习漏”及“生死轮回”呢,也是一样,纯属幻觉。
知晓了“幻觉”的时候,就已经超越了“幻觉”,不需要再做什么了;明达了“生死如幻”之时,此明达之心,已经超越了“生死轮回”,它就是本然觉性,哪里还有什么修证次第呢。
乃至于,佛陀超越了“无始妄想”,得证无上菩提之时,也本无所得。不仅本无所得,而且,他也没有办法把那个所谓的“无始妄想”取出来给大家看,来研究一下,看看它究竟从何而来。
对此,世尊说道:
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
“成就无上菩提之人说法,就如同睡醒的人述说梦中故事一样。他的心纵然已经智慧明了,又如何能够把梦里的东西,取出来给别人看呢。”
所谓“得菩提者”,就是指十方诸佛。十方诸佛觉悟之后,都会为众生慈悲说法,就像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样。然而,佛陀固然大慈大悲,固然智慧明了,又怎么可能把“轮回大梦”当中的“无始妄想”之“起因”,拿出来给富楼那尊者看呢!
更何况,这个所谓的“起因”根本就不存在。
于是,世尊继续说道:
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何况‘妄想’并没有‘起因’,连‘妄想’本身也并非实有。”
“这就如同舍卫城当中的演若达多一样,无端地以为自己没头而恐怖地狂走,哪里有什么因缘呢?”
“一旦他忽然间狂心歇下来,便会发现,头就在那里,并不是从外面找到的。纵然在他狂心没歇下来的时候,头又何曾遗失过呢!”
咱大家也是一样的道理,都具足“宝觉真心”,与如来无二无别。只因为无故癫狂而不停地分别、攀缘,才流浪于虚假的生死轮回。一旦咱忽然间觉悟,便会发现,自心本是真佛,本自具足一切功德,根本不需要向外找寻,也不属于修证所得。
如今,虽然咱的癫狂“妄想”尚未歇下来,又何曾遗失过咱的“宝觉真心”呢!
所谓的“妄想”就是如此虚妄,它毫无真实可言,又怎么会有“起因”呢?
世尊说道:
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富楼那,‘妄想’之性就是如此地虚假不实,它哪里会有什么‘起因’呢?”
虽然“无始妄想”没有“起因”,但是,其虚妄作用——即生死轮回,已经被“妄想”出来了。因此,要想结束它,就必须放下连续的“妄想”,才能够超出轮回幻境。
对此,世尊说道: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
“只要你不随着‘妄想分别\’而落入‘世界(世间)相续’、‘众生相续’和‘业果相续’三种相续当中。首先斩断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五)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
“富楼那尊者说道:我与如来您同样具有‘宝觉圆明真妙净心’,它是平等无二而圆满的。”
“但是,我因过去无始以来遭遇了无明‘妄想’,所以长期在六道轮回当中流转。如今虽然已经证得无漏圣果,却仍未到达究竟觉悟。世尊您则不同,您的一切‘妄想’都已经圆满寂灭,独显真常妙性。”
【宝觉圆明真妙净心】即前文“宝觉真心”之别名,更加具体而已。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即“妙明真心”,等等。
【无始妄想】也就是“无明妄想”,或者“无始无明”。
既然“宝觉真心”无二无别,那么,富楼那尊者与世尊的差距就只在于“无始妄想”。一切众生也是如此,咱与世尊的差距,主要在于“无始妄想”,或者叫做“无明妄想”。那么,这个“妄想”到底怎么来的呢?
富楼那尊者继续说道:
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我冒昧地请问您,一切众生到底因为什么而有了‘妄想’,自己遮蔽了本有的‘妙明真心’,反而去承受轮回苦海呢?”
【敢问】谦辞,冒昧地请问。
前文当中,富楼那尊者曾问:“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而世尊则将其比喻为“空花”,直显“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之虚妄不实,本不曾生,亦无可灭,纯属妄想。
于是,富楼那尊者便以为,世尊不会再产生“有为习漏”,也不会再产生“妄想”;可是,自己和一切众生却会产生“妄想”。那么,这个“妄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下面是世尊的解答: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
“佛陀告诉富楼那尊者:你虽然已经除去了许多疑虑,但是,残余的迷惑尚未除尽。”
“我用世间当前的事情作比喻,再来问你。”
所谓的“汝虽除疑,余惑未尽”,这是成佛之前修行人的普遍状况。就是说,即便开悟了,即便证果了,也不等于没有了迷惑,因为,“无始无明”尚在,它总会表现出来的。
因此呢,“明心见性”之后的修行,第一步就是要“广学多闻”,这样既可以检验并升华见地,又可以拓展智慧,破除那些微细的“迷惑”。
而且,透彻的“明心见性”,可以获得“根本智”,明了如如法性,伏住粗烦恼,得自利;而“广学多闻”却可以进一步开发“后得智”,明辨法相差别,降伏细烦恼,具备行菩萨道的种种方便,能够自他两利。后者,才堪称为“菩萨”。
下面,世尊以当时室罗筏城里面的一个名人——演若达多,作为活生生的例子,来解答富楼那尊者的疑问。
世尊说道:
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
“难道你不曾听说过,舍卫城当中有一个人名叫‘演若达多\’,他忽然在某天早晨照镜子的时候,喜爱上了镜子里面那个眉目清爽的人头,竟然嗔怒地责备自己的脑袋无法见到。”
“于是呢,他以为自己是一个没头的鬼怪,便无缘无故地癫狂奔走,到处去寻找脑袋。”
【演若达多】译为“祠接”,其父母向神祠祷告怀胎而生,因此得名。
【魑魅(音:痴昧)】山泽鬼怪之类。
这个比喻极为生动贴切,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演若达多这个人太愚痴可笑了,因为,咱大家其实都和他差不多。
为啥呢?您看,演若达多“丢了”自己的脑袋,是够愚痴的;可咱大家,以及一切众生呢,却“丢了”自己的“妙明真心”,偏偏把当前的“山河大地有为习漏”等等,都当做了心外之物,不知那本是妙明真心,反而不停地去进行攀缘与分别,自己无端地制造了生死轮回之苦海。这,难道还不够愚痴吗?
况且,演若达多还知道四处去寻找自己的“脑袋”;请看这芸芸众生,有几个人知道去寻找自己的“妙明真心”呢?
不要说那些世间俗人了,就是学佛人当中,又有多少人,肯下功夫去观察寻找“妙明真心”呢?
如今的学佛者,包括许多出家法师在内,他们总是安慰自己说:“嗨,算了,这辈子我是悟不了道了,种点儿善根,将来再说吧。”
——这就是典型的“自误”,自己耽误自己。
其实,修行人找到“妙明真心”,就像演若达多找到自己的脑袋一样简单,一念间回转向外攀缘的那个“知觉”,当下就会明白。
——您能够找到自己的“脑袋”吗?那好,您比演若达多聪明多了,因此,您也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妙明真心”,它就好像一面无形的镜子,照出了世间万象,也包容着世间万象。请不要老盯着那些境界相,您就找找那面镜子吧。
关于演若达多,世尊问须菩提尊者:
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
“你怎么看呢,这个人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癫狂奔走呢?”
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富楼那尊者回答:这个人心发狂了,再也没有其它原因了。”
——尊者回答得真棒,也足以发人深省。
例如,大家应当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各位怎么看呢?世间人为什么会四处攀缘,癫狂追求财色名利,把自己弄得苦恼不堪呢?
答:这些人心发狂了,再也没有其它原因了。
其实,就我个人体会,既不要面子也毫不夸张地说,我这个人在三十六岁以前就是一个“神经病”,整天胡思乱想,什么事儿都放不下,什么都在乎,敏感而苦恼。那不就是发狂吗?
幸好,在二十四岁之后就开始学佛了,虽然苦恼不堪,依仗着对于佛法的信心,终于看到了一点儿光亮。尤其是看到佛菩萨和祖师们的事迹,便找到了榜样,知道自己该如何度此一生了。
对我来说,在家学佛和出家学佛的二十年当中,就是从一个“神经病人”逐渐康复为“正常人”的过程。如今,我仍有许多烦恼习气,不过,生死战局早已扭转,在教法的熏陶下,我已经看得很清楚,它们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对于富楼那尊者的回答,世尊予以默认。同时,无形当中,尊者前文的问题:“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其实,已经站不住脚了。
于是,世尊耐心解答到: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佛陀说道:此‘宝觉真心’既是‘妙觉明圆’之‘空如来藏’,也是‘本圆明妙’之‘不空如来藏’。”
“其中,你既然把它叫做‘无始妄想’,又如何会有‘起因’呢?如果有‘起因’的话,就成了实有之物,怎能叫做‘妄想’呢?”
【妙觉明圆,本圆明妙】其中,“妙觉明圆”强调的是“圆”,即“圆满”,对应于“空如来藏”;而“本圆明妙”强调的是“妙”,即“妙用”,对应于“不空如来藏”。两者无二无别,同时具足,才叫做“宝觉真心”,或者“圆满法身”。
在“宝觉真心”当中,“无明妄想”忽然而起,它是虚妄的,没有“起因”,所以才叫做“妄想”。
世尊继续说道: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
“只是各种‘妄想’互为因缘,辗转生灭;以至于迷上加迷,越迷越深,众生因此而历经了微尘数劫的生生死死。虽然有佛出世宣发显明了‘妄想\’不实之妙义,却仍不肯放下‘妄想’,不能返归‘宝觉真心’。”
“这个所谓的迷惑之‘起因’,只是因为迷惑而似乎是有。一旦认识到迷惑本无‘起因’,那么,‘妄想’也就没有了依存之处。于是才明白,所谓的‘妄想’尚且不曾产生过,又何必想要去消灭它呢!”
【展转】即“辗转”,反复交替的意思。
正如《圆觉经》所云:“知幻即离,不做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所谓的“无始妄想”,并不曾真正产生过,它是如幻的;所谓的“有为习漏”及“生死轮回”呢,也是一样,纯属幻觉。
知晓了“幻觉”的时候,就已经超越了“幻觉”,不需要再做什么了;明达了“生死如幻”之时,此明达之心,已经超越了“生死轮回”,它就是本然觉性,哪里还有什么修证次第呢。
乃至于,佛陀超越了“无始妄想”,得证无上菩提之时,也本无所得。不仅本无所得,而且,他也没有办法把那个所谓的“无始妄想”取出来给大家看,来研究一下,看看它究竟从何而来。
对此,世尊说道:
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
“成就无上菩提之人说法,就如同睡醒的人述说梦中故事一样。他的心纵然已经智慧明了,又如何能够把梦里的东西,取出来给别人看呢。”
所谓“得菩提者”,就是指十方诸佛。十方诸佛觉悟之后,都会为众生慈悲说法,就像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样。然而,佛陀固然大慈大悲,固然智慧明了,又怎么可能把“轮回大梦”当中的“无始妄想”之“起因”,拿出来给富楼那尊者看呢!
更何况,这个所谓的“起因”根本就不存在。
于是,世尊继续说道:
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何况‘妄想\’并没有‘起因\’,连‘妄想\’本身也并非实有。”
“这就如同舍卫城当中的演若达多一样,无端地以为自己没头而恐怖地狂走,哪里有什么因缘呢?”
“一旦他忽然间狂心歇下来,便会发现,头就在那里,并不是从外面找到的。纵然在他狂心没歇下来的时候,头又何曾遗失过呢!”
咱大家也是一样的道理,都具足“宝觉真心”,与如来无二无别。只因为无故癫狂而不停地分别、攀缘,才流浪于虚假的生死轮回。一旦咱忽然间觉悟,便会发现,自心本是真佛,本自具足一切功德,根本不需要向外找寻,也不属于修证所得。
如今,虽然咱的癫狂“妄想”尚未歇下来,又何曾遗失过咱的“宝觉真心”呢!
所谓的“妄想”就是如此虚妄,它毫无真实可言,又怎么会有“起因”呢?
世尊说道:
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富楼那,‘妄想’之性就是如此地虚假不实,它哪里会有什么‘起因’呢?”
虽然“无始妄想”没有“起因”,但是,其虚妄作用——即生死轮回,已经被“妄想”出来了。因此,要想结束它,就必须放下连续的“妄想”,才能够超出轮回幻境。
对此,世尊说道: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
“只要你不随着‘妄想分别’而落入‘世界(世间)相续’、‘众生相续’和\‘业果相续’三种相续当中。首先斩断‘杀、盗、YIN’三种业缘;再放下‘妄想’,令‘三种相续’之因不再产生。”
【三缘】指前文“业果相续”当中的“欲贪”、“杀贪”和“盗贪”,即“杀、盗、YIN”三种业缘,简称“三缘”。
【三因】指“三种相续”之因,其中,“世界相续”之因乃是“性觉必明,妄为明觉”等等;“众生相续”之因乃是“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等等;“业果相续”之因乃是“唯杀盗YIN,三为根本”等等。
作为大阿罗汉,富楼那尊者已经斩断了“杀、盗、YIN”三种业缘,所以,他没有了“业果相续”,已经超出六道轮回。他所欠缺的,是尚未摧破微细“妄想”,尤其是虚妄的“明觉”还在,因此,“三种相续”之因,还有部分存留。
如果富楼那尊者一旦摧破了“无始妄想”,彻底断尽了“三种相续”之因的话,那就会:
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那么,你心中犹如演若达多那样的癫狂之性自然就会歇下来,狂性歇了而心性不会灭,它就是菩提觉性;即胜净妙明之心,它本来就周全遍满于法界,不是从别处得来的。哪里需要借助于劳累筋骨的艰苦修证呢。”
【劬(音:渠)劳】辛劳。
【肯綮(音:庆)】本意是“筋骨结合处”,引申为:劳累筋骨。
佛法之修行,不在于艰苦与否,而在于能否斩断“杀、盗、YIN”三种业缘;能否放下“分别妄想”,而令“三种相续”之因不再发生。
前者,就是老实“持戒”;后者,就是踏实学习经教,并付诸于禅修观察。合在一起,无非是“戒、定、慧”三无漏学而已。
有人问:“戒、定、慧”当中,或者说“六度”当中,哪个是根本呢?是戒律吗?
答:如佛所说,“六波罗蜜”当中,以“般若波罗蜜”最为第一,称为“第一波罗蜜”,因此,应当以“智慧”为根本。
如果缺少智慧方便,持戒与修定难免误入歧途,与外道并无本质差别。而“智慧”来自于哪里呢?当然是佛经,也包括菩萨的论典在内。所以,在汉传佛教当中,特别强调“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之“四依法”。
当然,佛陀也强调过“以戒为师”,这并不矛盾,因为,“戒律”乃是佛弟子的日常行持,本来应当是由“师父”来教导弟子如何行持。佛陀在世的时候,这个“师父”主要是佛陀。
佛陀涅槃以后,弟子众多,难免发生分歧,到底该如何行持呢?针对如此状况,世尊才提前开示了“以戒为师”,也就是以佛陀制定的“戒律”作为日常行为的准则。至于修学的重点,对于大乘佛教来说,当然还是要放在“般若波罗蜜”上面。
实际情况是,如今,多数人都存在“持戒”的困难,尤其是出家人,戒律要求很高,挺难做到。说实话,我自己连“沙弥戒”都没持好,可是当年却一起受了“三坛大戒”,所谓“菩萨戒”、“比丘戒”和“沙弥戒”。
对于“菩萨戒”,细节不论,时常拥有“菩提心”,如今大体可以做到,这是我修行的本钱,力量都发源于此。而“比丘戒”,只能说其中的“根本戒”我做到了;“沙弥戒”呢,也还守得不全。不过,由于受经教的熏陶,我的“出离心”相当坚定,于人于事都不会纠缠,大体能够放下。
所以呀,仅从“持戒”的现象来说,我不能算一个很合格的出家人。许多出家人也都是类似的状况,他们因此而对于自己的修行越来越没有信心,他们很苦恼。他们认为,自己连戒都持不好,唉,这修行没希望了。
我不一样,我大约属于古人所说的“无惭愧者”,我贪吃贪睡,既不能过午不食,也无法守持“金钱戒”,等等。但是,我竟然对自己未来的解脱之路充满了信心,因为,通过学习大乘经典,我认识到,解脱主要源于“般若波罗蜜”,源于“智慧”。至于“戒律”,既然已经接受了,我尽量去做,暂时做不到的,对不起,惭愧,容我慢慢来,慢慢提高,慢慢降伏习气。
由于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我绝不把修行的“重点”放在“戒律”上面,我放在“智慧”上面,放在“菩提心”和“出离心”上面,放在学习经教和禅修观心上面。我以为,这才符合世尊的教导,因为,“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也不从修行而得,不从持戒而得,它需要以“智慧”来觉悟。
觉悟之后呢,才知道一切功德“本自具足”。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
“就好比有个人,他的衣服里面佩戴着有求必应的‘如意宝珠’,可是,他自己却不知道。”
“于是呢,他竟然因为极度贫穷而流浪他乡,整天东奔西走讨饭为生。”
“不过,虽然如此贫穷,他的‘如意宝珠’却不曾丢失过。”
【如意珠】也叫做“如意宝珠”,传说中的有求必应之宝珠。
一切众生也是如此,自心中蕴含着“如来藏妙真如性”,它就是有求必应的‘如意宝珠\’,自己却不知道。于是呢,反而拼命地向境界当中去追求,求财、求色、求名、求利、求长寿、求健康平安,求升学,求才艺,求幸福,等等。因为追求而把自己折腾得苦不堪言,像个可怜的穷鬼一样,惶惶不可终日。即便如此,大家心中本有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不曾丢失过。
为何说“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有求必应的“如意宝珠”呢?
答:如佛前文第二卷所说:“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此“妙明真心”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乃至于无量世界皆在其中。其中本来具足一切,又岂是“如意宝珠”可以相比拟呢。
既然如此,只要觉悟它,便不需要另外有所追求了,得大安乐。纵然宿世习气还在,还想求些什么的话,要知道,也不需要向别处求,只需向自心中求,勤勤恳恳,巧作因缘,将来必有相应的回报。
“心想事成”是可以实现的,只是需要等到因缘成熟之时,急不得。犹如春种、夏长、秋收一样,您尽可播种“善愿”,然后需要积累福德资粮,将来,您的“善愿”必将成就。只是,那时的您,或许已经不是您了。
例如,过去的“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历经了无量劫的菩萨行,如今已经善愿成就,功德圆满,在西方极乐世界显现成佛,名为“无量寿佛”,也就是“阿弥陀佛”。这一切,都发生在“法藏比丘”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中,并不是从外面求来的。而如今的“无量寿佛”,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法藏比丘”了。
虽然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如意宝珠”,但是,如果没有世尊的慈悲教化和方便引导,大家终究不知道。就好比前面所说的那个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衣服里佩戴着“如意宝珠”,直到有一天: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忽然有一位‘智者\’为他指示出了‘如意宝珠\’,他才如获新生一般,从‘如意宝珠\’那里求得了一切所需,变得大富大贵。”
“这时,他才觉悟到,神奇的‘如意宝珠\’终究不是从外面得来的。”
如今,咱大家学习《楞严经》,承蒙世尊给咱指示出了“如来藏妙真如性”之所在,它就是内心的“不生灭性”,一切功德都尽在其中。因此,大家需要珍惜如此宝贵之机缘,耐心学习,深入观察,持之以恒,那么,找到它并不困难,“悟道”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觉悟之后,您会发现,任何东西都不需要向外边去追求,咱的心本来就是自在而安乐的,它就是天然的“如意宝珠”。人人都在用,却人人都不知。它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属于“自然而有”,因为,它没有“自然体”可得,也不依存于任何条件。它无处不在,而需要时时觉悟明了。
对于世尊所说:“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阿难尊者忽然有了疑问,他以为,这恰恰就属于“因缘所生”。可为何世尊前文却说“既称为妄,云何有因?”乃至于在第二卷当中,世尊为何反复强调,“本觉明妙,性非因缘,非自然性”呢?
于是,阿难便准备向世尊请法。
杀、盗、YIN’三种业缘;再放下‘妄想’,令‘三种相续’之因不再产生。”
【三缘】指前文“业果相续”当中的“欲贪”、“杀贪”和“盗贪”,即“杀、盗、YIN”三种业缘,简称“三缘”。
【三因】指“三种相续”之因,其中,“世界相续”之因乃是“性觉必明,妄为明觉”等等;“众生相续”之因乃是“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等等;“业果相续”之因乃是“唯杀盗YIN,三为根本”等等。
作为大阿罗汉,富楼那尊者已经斩断了“杀、盗、YIN”三种业缘,所以,他没有了“业果相续”,已经超出六道轮回。他所欠缺的,是尚未摧破微细“妄想”,尤其是虚妄的“明觉”还在,因此,“三种相续”之因,还有部分存留。
如果富楼那尊者一旦摧破了“无始妄想”,彻底断尽了“三种相续”之因的话,那就会:
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那么,你心中犹如演若达多那样的癫狂之性自然就会歇下来,狂性歇了而心性不会灭,它就是菩提觉性;即胜净妙明之心,它本来就周全遍满于法界,不是从别处得来的。哪里需要借助于劳累筋骨的艰苦修证呢。”
【劬(音:渠)劳】辛劳。
【肯綮(音:庆)】本意是“筋骨结合处”,引申为:劳累筋骨。
佛法之修行,不在于艰苦与否,而在于能否斩断“杀、盗、YIN”三种业缘;能否放下“分别妄想”,而令“三种相续”之因不再发生。
前者,就是老实“持戒”;后者,就是踏实学习经教,并付诸于禅修观察。合在一起,无非是“戒、定、慧”三无漏学而已。
有人问:“戒、定、慧”当中,或者说“六度”当中,哪个是根本呢?是戒律吗?
答:如佛所说,“六波罗蜜”当中,以“般若波罗蜜”最为第一,称为“第一波罗蜜”,因此,应当以“智慧”为根本。
如果缺少智慧方便,持戒与修定难免误入歧途,与外道并无本质差别。而“智慧”来自于哪里呢?当然是佛经,也包括菩萨的论典在内。所以,在汉传佛教当中,特别强调“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之“四依法”。
当然,佛陀也强调过“以戒为师”,这并不矛盾,因为,“戒律”乃是佛弟子的日常行持,本来应当是由“师父”来教导弟子如何行持。佛陀在世的时候,这个“师父”主要是佛陀。
佛陀涅槃以后,弟子众多,难免发生分歧,到底该如何行持呢?针对如此状况,世尊才提前开示了“以戒为师”,也就是以佛陀制定的“戒律”作为日常行为的准则。至于修学的重点,对于大乘佛教来说,当然还是要放在“般若波罗蜜”上面。
实际情况是,如今,多数人都存在“持戒”的困难,尤其是出家人,戒律要求很高,挺难做到。说实话,我自己连“沙弥戒”都没持好,可是当年却一起受了“三坛大戒”,所谓“菩萨戒”、“比丘戒”和“沙弥戒”。
对于“菩萨戒”,细节不论,时常拥有“菩提心”,如今大体可以做到,这是我修行的本钱,力量都发源于此。而“比丘戒”,只能说其中的“根本戒”我做到了;“沙弥戒”呢,也还守得不全。不过,由于受经教的熏陶,我的“出离心”相当坚定,于人于事都不会纠缠,大体能够放下。
所以呀,仅从“持戒”的现象来说,我不能算一个很合格的出家人。许多出家人也都是类似的状况,他们因此而对于自己的修行越来越没有信心,他们很苦恼。他们认为,自己连戒都持不好,唉,这修行没希望了。
我不一样,我大约属于古人所说的“无惭愧者”,我贪吃贪睡,既不能过午不食,也无法守持“金钱戒”,等等。但是,我竟然对自己未来的解脱之路充满了信心,因为,通过学习大乘经典,我认识到,解脱主要源于“般若波罗蜜”,源于“智慧”。至于“戒律”,既然已经接受了,我尽量去做,暂时做不到的,对不起,惭愧,容我慢慢来,慢慢提高,慢慢降伏习气。
由于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我绝不把修行的“重点”放在“戒律”上面,我放在“智慧”上面,放在“菩提心”和“出离心”上面,放在学习经教和禅修观心上面。我以为,这才符合世尊的教导,因为,“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也不从修行而得,不从持戒而得,它需要以“智慧”来觉悟。
觉悟之后呢,才知道一切功德“本自具足”。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
“就好比有个人,他的衣服里面佩戴着有求必应的‘如意宝珠’,可是,他自己却不知道。”
“于是呢,他竟然因为极度贫穷而流浪他乡,整天东奔西走讨饭为生。”
“不过,虽然如此贫穷,他的‘如意宝珠\’却不曾丢失过。”
【如意珠】也叫做“如意宝珠”,传说中的有求必应之宝珠。
一切众生也是如此,自心中蕴含着“如来藏妙真如性”,它就是有求必应的‘如意宝珠\’,自己却不知道。于是呢,反而拼命地向境界当中去追求,求财、求色、求名、求利、求长寿、求健康平安,求升学,求才艺,求幸福,等等。因为追求而把自己折腾得苦不堪言,像个可怜的穷鬼一样,惶惶不可终日。即便如此,大家心中本有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不曾丢失过。
为何说“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有求必应的“如意宝珠”呢?
答:如佛前文第二卷所说:“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此“妙明真心”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乃至于无量世界皆在其中。其中本来具足一切,又岂是“如意宝珠”可以相比拟呢。
既然如此,只要觉悟它,便不需要另外有所追求了,得大安乐。纵然宿世习气还在,还想求些什么的话,要知道,也不需要向别处求,只需向自心中求,勤勤恳恳,巧作因缘,将来必有相应的回报。
“心想事成”是可以实现的,只是需要等到因缘成熟之时,急不得。犹如春种、夏长、秋收一样,您尽可播种“善愿”,然后需要积累福德资粮,将来,您的“善愿”必将成就。只是,那时的您,或许已经不是您了。
例如,过去的“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历经了无量劫的菩萨行,如今已经善愿成就,功德圆满,在西方极乐世界显现成佛,名为“无量寿佛”,也就是“阿弥陀佛”。这一切,都发生在“法藏比丘”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中,并不是从外面求来的。而如今的“无量寿佛”,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法藏比丘”了。
虽然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如意宝珠”,但是,如果没有世尊的慈悲教化和方便引导,大家终究不知道。就好比前面所说的那个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衣服里佩戴着“如意宝珠”,直到有一天: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忽然有一位‘智者’为他指示出了‘如意宝珠’,他才如获新生一般,从‘如意宝珠’那里求得了一切所需,变得大富大贵。”
“这时,他才觉悟到,神奇的‘如意宝珠’终究不是从外面得来的。”
如今,咱大家学习《楞严经》,承蒙世尊给咱指示出了“如来藏妙真如性”之所在,它就是内心的“不生灭性”,一切功德都尽在其中。因此,大家需要珍惜如此宝贵之机缘,耐心学习,深入观察,持之以恒,那么,找到它并不困难,“悟道”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觉悟之后,您会发现,任何东西都不需要向外边去追求,咱的心本来就是自在而安乐的,它就是天然的“如意宝珠”。人人都在用,却人人都不知。它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属于“自然而有”,因为,它没有“自然体”可得,也不依存于任何条件。它无处不在,而需要时时觉悟明了。
对于世尊所说:“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阿难尊者忽然有了疑问,他以为,这恰恰就属于“因缘所生”。可为何世尊前文却说“既称为妄,云何有因?”乃至于在第二卷当中,世尊为何反复强调,“本觉明妙,性非因缘,非自然性”呢?
于是,阿难便准备向世尊请法。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