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讲义
慈舟法师讲
弟子胜雨记录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讲义序
此章邻观音章。不于七大空大之后者。实以观音势至同为弥陀上首。其法皆合末世又皆易修。使娑婆末世众生不修彼则修此。文殊虽有念性元生灭之拣。亦拣其向外之妄念耳。若如观音反闻闻自性。而以始觉智念自性弥陀。则所用之根异。观念根性无以异也。唯全仗自力与兼仗他力稍异。有自有力无力之明者自可拣择。无劳赘述。若就魔境观察。此章必无如彼之多。而彼章自述解结中不闻魔境者,智力胜故。智胜念佛亦不迂屈。智者思之。倘能二门并用。正念佛时。于无念处念。无闻处闻。即是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
时维
慈舟序于北平精安养舍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讲义序
夫佛法教海汪洋浩瀚。略云八万四千,皆是入门方便。如此经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无非圆通方便。然机有利钝。时分正末。故于不可择中而择观音耳根。经云。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是不可择也。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而择之也。至于势至菩萨神通智慧超过一切。以此大势辅助弥陀接引念佛众生安稳而生极乐。此念佛法门释迦如来于净土三经己择。故不待文殊再择。况弥陀慈父伸金臂于苦海。放毫光于昏暗。处处接引众生。十劫以来如母忆子无时或忘。若子如母念。则历生不相违远矣。势至圆通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使念佛时直显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且不执理废事,教令忻厌。圆通未入之时,即净而秽。既悟入己,即秽而净。故曰唯心净土。二而不二也。慈公老人以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虽宏扬华严而归心安养。以入华藏故讲此势至念佛圆通真实契理契机。故常诲示学者曰,欲了生死唯此念佛一法别无他计。又云,若不念佛必是麻木不仁,不知痛痒者。或是颠狂脑筋错乱者。如是,老人对净土法门之信愿行可想而知矣。今秋值老人七十大庆。以此章付印流通广结法缘。愿见闻者。同乘弥陀慈航,共赴莲池海会。以此功勋回向老人世寿与圣寿并增。色身与法身同健。法化无边,众生利赖。干戈永息,兆民安乐。四恩总报,三有均资法界冤亲,同登觉岸。为是序。
时
通法序于北平通教寺八敬学苑
西元一九四六年九月十九日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讲义
○初势至根大三○初作礼陈白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此大势至菩萨圆通于楞严经卷五佛敕二十五圣各说最初以何方便得证圆通诸圣自述于根尘识及十二处十八界各各得益不一今当第二十四势至根大菩萨德号大势至者。其义有二。一约心。智慧力大。自能断惑证真。亦使众生。生智破著。断惑证真。二约身。神力大。此菩萨每一举步。能动世界。此二种力。胜过一切。迥绝对待。故名大势至。法王子者。显此菩萨能承受佛之家业故。堪为法王亲子。法王即佛。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此菩萨以念佛。都摄六根。而证圆通。故科题名势至根大。约七大中。此属见大。六根。根根皆有见闻觉知之见分。以念佛时六根不染六尘。即都摄六根之见分。故摄见大。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者。结集人叙念佛法门殊胜。不只势至一人修成。还有与菩萨同修。同证者五十二位。盖表十信三贤十地干等。五十二贤圣位。位虽浅深不等。以与大势至菩萨同。修证故。义气相投。同一心故。一齐从本座而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四△初古佛亲授念佛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我忆即菩萨自述。回忆过去恒河沙数劫前。有佛出世。号无量光。虽与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之阿弥陀佛。一佛十二名中同一名。而此是十二佛名。弥陀是一佛十二名。名无量光者。显佛智光身光。一一皆无限量。此十二如来。于一劫中。相继成佛。最后一佛。名超日月光。非一佛十二名可知。日表权智照事。月表实智照理。显佛权实二智超过一切。彼超日月光佛授我念佛三昧。谓须念到念即无念。不念而念。谓之得念佛三昧。以下即彼佛所教。亦即菩萨所行。
△二详喻感应道交二——初先以二人为喻二初单忆无益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专为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文中譬如甲乙二人。甲专一忆念于乙。而乙不忆念于甲。不忆即是忘记。单忆无用。如此甲乙二人。纵然相遇。等同不遇。或者相见。亦同不见。法中佛常遇众生。见众生。而众生当面错过。故不遇佛。不见佛也。
二双忆不离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若甲乙二人互相忆念。越念越深。念情深厚。如是二人。生生世世。人虽有异。心是一心。故又喻云。同如形影。不相乖异。若论俗情恩爱。则是生死因缘。此乃借喻显法。法中佛念众生因德。众生念佛果德。而成感应道交矣。
—二后以母子合喻一初合单忆无益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十方如来喻母。众生喻子。母虽在家念子。而子在外不忆母。如母念子固无时不念。子若出外。念之更殷。喻众生起惑造业。常在六道受苦。故佛怜愍。无奈众生为惑业苦障故。不求脱苦之方。亦不如法修行。辜负佛恩。俗云。只有瓜连子。没有子连瓜。此约事。再约理显之。十方如来。指本觉自性。众生指妄想分别心。本觉自性无时不遍。无处不遍。故亦遍在妄想心中。奈妄想心一味想六尘境界。而不想本觉本觉亦无如之何也。
二合双忆不离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此科约母子相忆。先约事释。谓假使子忆念母。亦如母无时不念子。如是母子二人。生生世世。不相远离。若约俗情。则反增生死。此乃借喻而显耳。法中众生念佛。若能如佛念众生。则成感应道交矣。后约理释。谓妄想心。若能反观本觉理。即成始觉智。契本觉理。始本一如岂得违远。又者众生念佛。即能成佛。成佛时即证知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则更无彼此之分。
△三合喻显示深益二—初必定见佛益
若众生心忆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此科以法合前常人喻。及母子喻。今指佛与众生二人。显念佛得甚深利益。一得生净土益。谓念佛人。命终决定往生净土见佛。二生已即生成佛益。既生净土。虽非直接成佛。乃间接成佛。对一生念佛。即隔一生即成佛故。若众生心忆佛念佛者。或默曰忆。或出声念曰念。但在念佛时。须审念心。若用散乱心。妄想心念。得少利益。不能见佛。若用至诚心。无分别心念。乃能相应。若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无分别心。即不起妄想分别。亦名无分别智。能念即始觉智。所念即本觉理。亦即无分别理。此是理念。用至诚心者。即专心一致。虽非无分别心。亦非分别六尘之妄想心。以此念报化身佛。虽似分理事。而实理事不二。故在念佛时须审察念心。否则儱侗瞒盰。得益甚微。经云因地发心与果地觉名目相应。忆即记忆。故属默念。念字是今心,指念佛时。非过去未来心。应用现在了了分明之心念之。众生心过于活动。若不考察。则一边念佛。一边想杂事。又者大势至菩萨教人忆佛念佛。必教人念阿弥陀佛。因此菩萨在西方辅助弥陀。接引众生故。念佛之法略有四种。一持名。二观像。三观想。四实相。持名为总。余三为别第一持名念佛者。名以招德因众生妄想炽盛。故持佛名念佛德。以转妄心为佛心。或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或念阿弥陀佛四字。南无二字是皈依。若四字佛。肯念即是皈依。但随自己气力。念四字六字皆可。唯念时须字字分明。口念耳听心忆。如是能令心不散乱。又持名或低声高声或无声。令唇微动。高声念功德大。由念佛音声高大。能令一切闻声众生种善根故。若气力不强。不能高声念。又不能低声念。则默念时嘴唇微动。能治昏沉。使净念不断。坚如金刚。故亦名金刚念。又有十念法。念四字佛。从一至十。十句又十句。每十句捻一珠。以心记十。以珠记千万。更能治妄想。使心不散乱。必须念到动静不断。名得念佛三昧。此遵小本弥陀经。第二观像念佛者。从佛顶上肉髻相观起。乃至足下千幅轮相。或先观眉间白毫相。此相观须臾项。功德无量。观成三昧已。再观余相。一一皆须观成三昧。三昧者开眼闭眼所观现前故。若遵观无量寿佛经。则观像为第九。第三观想。念佛者。通十六观经。即第一日轮观。乃至第十六下品观。一一皆观成三昧。第四实相念佛者。那念法身佛是理念。观像观想即观报化二身佛。属事念。以持名念佛为总。余皆不离念佛故。又以实相为总。前三中依正皆实相故。念佛最稳当。最容易。有心了生死者。于此法门跨上一步。必得满愿。约小本弥陀经。若一日乃至七日念佛。必得往生。多属自利。为他回向亦属利他。以无分别心。念法身佛。重在不可妄分自他。用至诚心。念报化二身佛。重在见佛相好。念法身佛。亦用至诚心。念报化二身佛。亦用无分别心。三身一际故。上列四种念佛。后三唯被上根。第一持名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根持名不为迂屈。下根持名。不为躐等。略释四种念佛。随人自己选择忆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者。现前见佛。即念佛人念至寤寐一如。若梦若觉。都能念佛。则成感应道交。或于梦中见佛。或在三昧中见佛。故曰现前见佛。当来见佛。即念佛人临命终时。往生西方。花开见佛。愚人怕死。不知身是色身。心是法身。色身有生死。法身岂有生死。又执色身为实有者。已死转成莲花化生之身。即妙有。以妙有身。见妙有佛。有何难哉。念佛人有自念力。又仗佛愿力。故必得见佛。然念佛人。务必发愿。求生净土。否则临命终时。心中恍忽不定。则难生矣。昔日有个比丘尼将临终时。请余开示。余问平生有何愿心。彼答云。一愿转女为男。二愿来生有智慧。余云汝何不愿生极乐世界。彼土无有女人。一生彼土。即得转女为男。又能常得见佛闻法。何愁不开智慧。该尼闻已依愿往生。如世人念佛愿求来生荣华富贵。人天福报。不求生净土者。皆当猛醒。
—二速得开心益三初近佛故开 二喻以香熏 三出三昧名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为香光庄严。
佛即心而心即佛。故心念佛时。心即是佛。十法界唯是一心。念甚即甚。且无能所。故儒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佛心中众生。念众生心中佛。故云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者。自念佛力。及佛愿力。如人上山。自己向上奔。他人向上提。故不须假借其他方法。必定得生净土。自得心开者。常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次二句就喻可知。以法合喻。则念佛人得好名称。即名为香。又佛依正二报皆有香气及光明。以近佛故。得染佛之香光。故名香光庄严。又香庄严。即以念佛。显同佛戒香。光庄严。即以念佛显同佛慧光。庄严即显现。显现自心本具戒慧启。
△四述己自利利他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本因地者。菩萨自述过去。以发菩提心为因。此心能生无量功德。故喻如大地。能生万物。故以菩提心念佛。得证无生忍。忍有二义。一约因位。即悟入无生理法。二约果位。即证入不生灭之涅槃果法。上二句述自利行。下二句述利他行。由自己以念佛入无生忍。故在此娑婆世界。及十方国土。劝众生念佛。收摄念佛众生。往生净土。弥陀经云。往生净土之人天。都有神足通。能到十方世界亲近诸佛。化度众生。况大势至菩萨乎。言摄念佛人者。无论持名观像观想。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故一一都摄归净土。净土或三或四随三身四身故。三即法报化。报开自他受用成四。化身佛居变化土。及同居土。报身佛居实报庄严土。如毗卢遮那佛报土。是华藏世界。释迦弥陀皆一法报所化。故同居一报土中、之一世界种中第十三层。有十三佛刹尘数世界互为主伴。娑婆为主。则极乐等为伴。极乐为主。则娑婆等为伴可知。法身佛居法性土。亦名常寂光净土。寂光净土。遍一切处。故华严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法身竖穷横遍故。土亦竖穷横遍。菩萨摄念法身佛者归法性土。摄念报身佛者归实报土。摄念化身佛者归变化土。及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诸佛法性身土皆无相故。唯一无二。报土各有因果不同。化土又有净秽不等。如极乐世界为净土。此娑婆世界为秽土。此说通中有别。若别中论通。则诸土通有净秽。仍随念佛功行深浅而分。若以普贤十大行愿。因圆果满。则无非净土。凡念佛人。先应放下娑婆世界名利色身。人情恩爱。依正二报。若习气重。亦须著力对治。亦有平时未放下。临终能放下。念佛者。亦得往生。此乃侥幸事。总应闲时办来急时用。为稳当。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首句牒起佛问意。谓世尊问我等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我回忆最初用功。不如诸圣各选一根。乃以一心念佛。都摄六根。于念佛时。眼不缘外色尘。唯观唯心佛之妙色。耳不缘外声尘。唯闻唯心佛之妙声。鼻不缘外香尘。唯嗅唯心佛之妙香。舌不缘外味尘。唯尝唯心佛之妙味。身不觉外触尘。唯觉唯心佛光摩顶等妙触。意不缘余五尘影之法尘。十心唯知唯心佛即法。之妙法。佛为能知之智。法即所知之理。能所不二。唯是一心。故曰唯心佛即法。根虽有六。为一念所摄。不知有六矣。心有二念则念不净。况有六乎。一念如是。念念皆然。即所谓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故曰净念相继。得三摩地。那得念佛三昧。入无生忍矣。入此三昧即成三不退。一位不退。再不退为凡夫。二行不退。亦不退为二乘。三念不退。即念念流入娑婆若海。故极乐众生多是一生补处。分发十方无佛世界示现成佛。菩萨对佛云我以念佛方便为第一。若有众生想了生死。往生极乐。如我所修。我即摄受同归净土。同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