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楞严经浅释,楞严经全文,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三——手机学佛网

楞严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9套

  圆瑛法汇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讲题: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

  日期:2009.6.25-2009.7.11 文殊讲堂

  片数:共6片(本片为第3片)

  编码:089[DVD简体版]

  内容概述

  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

  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

  圆瑛法师《讲义》第532页-第640页

  从532页“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639页)

  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2009.6.28

  551页,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551页,昨天我们讲到一念不觉生三细,就是无明不觉生三细;我们今天要讲【辰二 境界为缘长六粗】

  这个六粗就是凡夫所面对的、看得到的、接触得到的,所谓粗就不是菩萨的境界。

  底下,经文:【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如是”就是表示第三细妄现境界的那个时刻,也就是我们昨天讲的:真如——(箭头朝向)无明业相——(箭头朝向)转相——(箭头朝向)现相,现相的这个时候,如是,就有了虚空、世界、众生。所以,“如是”就是境界相能所不断的时候。

  如是扰乱,“相”就是互相;“待”就是对待,也就是说互相对待的意思,也就是妄境会引起这个妄心,因为无明业相是八识相分,会引起转相——八识的见分,这个能所一产生,就叫做互相对待。

  生劳,顾名思义叫做疲劳,也就是说叫做分别心,也可以说执心外实有,而引起第七意识。这个生劳就是六粗的智相;那么,这个智相,千万不要误解说是智慧之相,这个刚好相反,智相就是了别相,对境有分别染、净。所以,这个智相是名词,但却不是智慧之相,是了别的作用,叫做生劳,这个就是六粗里面的第一个粗相,叫做智相。

  劳久就叫做相续相,因为第七意识它叫做恒审思量,它是相续不断的,它不会断的,它是劳久,劳久就是第二,六粗里面的第二相,就是相续相。

  发尘,这个发尘就是第六意识了,计我,或者是我所,叫做执取相,执着的者,取着的取。

  那么,自相浑浊呢?这个自相就是自心相浑浊,这个是计名字相,因为第六意识计名字,循名着相,颠倒特甚,所以称为自相浑浊,这是第四相:计名字相。

  由是引起,由是就是由前面的三细和四粗,所引起的起业相,引起这个“起”就是造业了。由是这个“是”,就是由前面的无明三细,还有六粗的前面的四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这个四粗所引起的造业叫做起业相;尘劳烦恼就是业系苦相,逃不掉的,如是因,一定得如是果。

  再解释一下:当无明业相产生了转相,转相产生了现相,而现相化现出世界、虚空和众生的这个时候,如是的境界相非常的扰乱,互相对待,为什么?妄境引起了妄心。会引起第七意识执心外的实有,产生了了别作用的生劳智相,这个劳久了,它就一直相续,劳久不断,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相续不断,而继续的引发出第六意识就发尘,这个发尘就计着我、我所有,这个执取相从来就没有停止,第六意识!自相浑浊,为什么会自相浑浊呢?因为第六意识计着名字,循名着相,颠倒特别的殊甚,所以,计名字相。由是引起造种种的业,由无明三细、六粗前面四粗,引起了种种的起业相,因此尘劳烦恼,这个是业系苦,逃不掉的!总共六粗的粗相。

  看注解,【如是指法之词,即指境界相,从无而有,因异立同,由是空、界忽生;】“界”就是器世间。【复因同异发明,而无同异之众生,亦相继而生;如是藏识海中,】这个藏识海中也可以称为业识。【境风扰(动也)乱。相待者:互相对待,由妄境引起妄心,即为缘之意,】这个缘之意,乍看之下还看不太懂,这个“缘”就是外缘,缘之意就是外缘所对之意识心,这样看就更清楚。由外境引起妄心,即为外缘所对之意识心。【以境界之相,为生七转识之像。】为什么叫做七转识呢?因为它会转动第八意识,也就是海浪所引起的,统统在大海水中,会引起扰乱之相,所以,为生七转识。

  【生劳:即引起第七识,创起慧心所,】“创”就是建立起。这个“慧”千万不要当作是智慧的慧,这个慧心所是分别心的意思,有正慧还有邪慧,邪慧就是恶知见,正慧就是正念,所以,这个有分邪跟正的。如果是正念,那么,这个分别心是好的;如果是恶知见则邪慧,就拨无因果。所以,这个创起慧心所,【对境分别染净,执为心外实有,不了自心妄现,起智分别(智即慧心所),转生劳虑,故曰‘生劳\’。即第一粗智相,属俱生法执。】俱生就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人一出生,他就具足有对法上的执着。【论云:依于境界,分别爱与不爱是也。问:‘前转识】也就是转相,前面不是三细吗?无明业相、转相、现相,这个就叫做转识,就叫做转相,能生现相。前面的转识,【缘境界相,】境界相就是现相。【智相,亦缘此境,】同样是境界相,那个智相,这个粗相的智相,六粗的第一粗智相,也是缘境啊,亦缘此境,【二者有何差别?’答:‘转相缘境,】这是三细的境界,是菩萨的境界,【是第八识见分,精明之体,但如明镜现像,不起分别:】那个时候还没有强大的分别。【智相缘境,】而这个六粗的第一粗智相,它是缘这个外境,【不了唯心所现,】唯心所现,简单讲:它已经建立能所了。所以,【执有定性,】这个定性的意思是:肯定外在的境界是绝对实在的,不知道相妄,不知道性真,也不知道缘起就是空性。所以,定性就是实性,认为外在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树木,每一件统统是真实性的,叫做定性。所以,执外在的境界为实在性,就开始【分别染净,】也就是【即属分别事识’。】 分别事识,这个事识就涉及到事用,就是造作的意思,身、口、意的造作,统统以分别心来开始造作,叫做事识,这个事识涉事用,涉到种种的作用。

  【劳久:即第七识,恒审思量,相续不断,劳虑经久,故曰‘劳久\’。即第二粗相续相,属分别法执。】分别法执就是后天的。【论云:‘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是也。】

  【发尘:即第六识,周遍计度,取著转深,】周遍计度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所有的四周围,时间、空间无一时无一刻所发生的事情,没有一时一刻不执着,叫做取着转深,【计我、我所,发生染著尘念,故曰‘发尘\’,即第三粗执取相,属我执俱生。论云‘心起著故\’,起著与发尘义同。】

  【自相浑浊者:即第六识,依前颠倒所执相上,更立假名言相,循名执相,颠倒特甚,】什么叫做假名言相呢?任何一种东西,你就把它命名,譬如说这是玫瑰花、这是百合花、这是菊花、这是红菊、这是波斯菊,就开始一直命名。每一个人缘起的假相,你、我、他,就安上一个假名,而这个假名却不是固定的,大家都可以共用的。那么,假名执着习惯了,我们还误以为这个假名它就是实际性的;但是,这个假名其实是空无自性的。所以,更立这个假名言相,循名执相。为什么这个难破?佛讲的:所有的众生,二种事情最难破:一个叫做音声跟语言;第二、最难破的就是每天发生的事情,这个叫做涉及到事用,没有一个不颠倒。为什么语言、音声这么难突破?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们就是依靠这个长大的,从牙牙学语,学你我他、学阿猫、阿狗,小猫叫、小狗跳、小狗叫、小猫跳,那个几个字一直学。。。他就根深蒂固的,很难突破的!所以,你讲他是猪,他会生气的;你讲他是佛,他会高兴的;你讲她说:你长得像观世音菩萨!她会很高兴。你说:你长得像母夜叉!她就生脾气,她认为:这个名字是真实的,就是我的!但是,不知道说这是假名言相,循名执取、执相的,所以,这个颠倒是非常难破的!【以致心水浑浊不清,故曰:‘自相浑浊\’。则第四粗,计名字相我执分别。论云:‘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说相,【分别假名言相’是也。】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者:由是是字,远指无明三细四粗,】无明三细,还有六粗的前面四粗。【从迷入迷,妄上加妄,】所以,所有的众生,没有一个不是迷中加上迷又迷,妄再加妄,继续妄。所以,太多人写信来,要师父解他梦中之境,我都跟他讲:白天已经是作梦了,晚上所作的梦,那个是梦中之梦,不要做太多的解读,放下就是。譬如说他在梦境里面过了一条桥,然后在远方听人家诵经,请问师父!这代表什么?这个没有代表什么,就是妄上加妄,也不需要取着。【近指计名字相,由此引起诸业,即第五粗,起业相。论云:‘依于名字,循名取著,造种种业’是也。】诸位!全世界没有一个众生可以离开名字相,因为他是依靠这个而活的,强大的名字的意识心,太强了!【尘劳即是烦恼,烦恼有染污、扰动二义,喻之】比喻之。【如尘如劳。共有八万四千,约未起身口属惑,】“惑”就是业因,造业的因。【已起身口属业,】就是业缘,那么,将来就一定会遭受到业果,所以,业因、业缘、业果,因、缘、果逃不掉!【今由惑引起身口,造一切业,业因既成,业果随至,】业果随至,如影随行,业如影随行。【无可幸免也。】幸免就是意外的免去灾害。所以,与其求佛保佑我们;当然,这是好的心,最重要的还是要诸恶莫作,再来念消灾延寿药师佛,这才对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时候来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个时候才对的,不是一边造业一边念佛。

  【问:‘粗境未成,安得遽有身口?’】这个粗境未成,意思就是:这个粗的境界还没有形成,怎么会讲到有身跟口呢?【答:‘语虽约从初起次第而谈,理实无始,】意思就是说:说法的时候,必需从刚刚开始的,像三细的无明业相开始讲,讲到六粗的智相,讲到起业相、业系苦相,它必需有次第而谈;理实无始,这个道理其实是从无始来谈的。【岂真未成粗境之前,】哪里是真的说未成粗境之前,【而绝无身口哉?细境中既有根身,当有身口,且论】而且《大乘起信论》,【亦约从初起,】初起就是业相,无明业相。【亦须于第六中,方成身口。】到第六方成身口,就是执取相。【疏释起业,】起业相。【明用身口,】说明是用身口才能够造业。【若必执第六】就是执取相,【方有身口,则前相凭何起业?而执取等,凭何计我我所哉?】这个“我所”就是我所拥有的,只要有“我”,就一定有我所拥有的,一定的!所以,我所是一定附带在一个我执上面。所以,凭何计我我所?而这个我我所谈最多的就是《阿含经》,《阿含经》打开,到处都是我我所。【语虽有序,】讲话虽然有次第,是为了解释方便,解释方便,当然由次第来解释。就像师父昨天画的那一张图表一样,解说一定要这样子,能所一定要有一二三四,要不然怎么解释啊?对不对?绝对真如,绝对真如没东西可以谈,就像禅宗上台:什么是禅?(师父拿起醒木敲一下)双手一摆,下课!为什么?没有东西可以谈啊,没有能所,谈什么东西?绝对真如。所以,语虽有序,【而意须圆活,】而我们这个意需要圆活,不可以拘泥,【不宜泥也。’】“泥”就是不可以拘束。

  看佛经、看注解也必需要活;不过这个活的先天条件,就是要真实的智慧,要不然活得太过了,那不行!活得不如法,那个不是真活,那就活得变成死掉了。所以,那个“活”字背后要充满智慧。所以,现在的人没开悟,这个时候讲经说法,他就认为:我讲法很活!就讲得统统让大家掉入那个知见坑里面,统统不知道,大家跟着这样做,就死得很惨!所以说:讲经说法一定有功德吗?这可不一定,要看你怎么讲?所以,有时候这个法师,一句话可以救一个人、可以救一个家庭、可以救一个社会,甚至可以救一个国家。因为如果大师级的、大智慧的人讲话,以前的皇上听到这个高僧的一句话,他就会改变政策的,对人民爱物慈悲,他本来很暴躁、很愤怒的,听了高僧一句话会转变方向,这一句话可以救整个国家,叫做一言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你讲错一句话也可以丧邦!对不对?现在的科技发达,这个法师讲了一句话,大家照着这样子,死守那一句话去做,不会活用,不知道背后是充满智慧的用,所以,可能会扭曲法师的用意,或者是语意,回去就照这样做;可是,修了一阵子以后,没什么感应、没什么讯息,就开始牢骚、抱怨,对佛没有信心。这个有时候法师度众生,没有讲清楚的时候,会害死众生,会害死众生的!因此有一个法师上台讲《地藏经》,说:这个地藏王菩萨是属阴的,要晚上才起来办案,所以,你们诵《地藏经》的时候,最好是凌晨一点!我的天啊!说地藏菩萨是专门管理阴间事的,那阳间事又是归谁管?所以,他教出来的徒弟,都是半夜一点起来诵《地藏经》,诵到她老公气到不行,说:你们学佛的都是疯子!有一次来请示师父说:您对这个见解怎么样?我希望地藏王菩萨加被我,所以,我就凌晨一点起来诵《地藏经》。我跟她讲:那你白天呢?万一发生什么事情,白天地藏菩萨没有办的时候,你怎么办呢?这个老菩萨一听,有一点善根、慧根、菜根、佛根、菩提根,听了还满顺口的说:嗯!讲得也对啊,白天发生事情,地藏菩萨怎么保佑?佛突破时间、空间,哪有一定几点诵什么经的?对不对?

  所以,以前人家。。。师父没有开示以前,大家都说诵楞严咒一定要早上五点到七点,多少的大乘的法师都跟他讲,说超过早上八、九点、十点,下午更不能诵楞严咒!对不对?为什么?这法师一句话,徒弟也不懂,就听。居士来问我说:师父啊!我上人讲,超过早上七、八点说不能诵楞严咒。我就跟他讲:你知道楞严咒几点讲的吗?那是午斋完了,佛敕文殊师利菩萨持楞严咒去救阿难,那个时候是下午讲的啊,超过八点不能念,为什么佛自己念?他才:啊?这样子喔!所以,这个不知道那个典故、不知道它的渊源,就乱说一通!佛教会倒就是倒在这样子,想到什么,自己讲什么;想到什么,完全不管佛的感受是什么,说法也不合佛义,不符合佛义,把无量众生带进自己的知见里面。所以,师父重复讲说:讲经说法是不是一定有功德呢?那不一定!把无量无边的众生,带到自己的陷阱的知见里面,没有一个出得来!对啊!所以说:本来法师要救人的,因为经教不通,心性不明,结果是害人!讲这一句话什么意思?就是所有的法师上台要弘法,要非常的谨慎,一句都不能讲错,你底下你怎么样的去幽默、放轻松,那是你个人的行为举止;可是上台,你就代表佛,要十足的准备,你才可以上来的,没有十足的准备,是不能上台讲经说法的,这个说法可不是开玩笑的!

  底下说:语虽有序,而意须圆活,不宜拘泥。

  诸位!把《表解》请出来,六〇页,三细六粗,这个特别特别的重要,特别的重要!诸位!看六〇页的右上边,(一)依真起妄

  依真起妄——(如图——录入者注)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立无同异。

  觉非所明,真如绝对不是你能明的境界,真如是绝对;所以,画那一条虚线就是没有办法,只要有能所,就缘不到真如。

  因明立所,因为妄明,而立一个所明,因此在这个真如缘不到的时候,突然非明不行,就造成一个妄明,就是无明,这个无明就产生微细的业相,业相就是八识相分。这个时候还不是粗的境界,我们称为混沌未开的那个时候,用中国话来讲:混沌未开,懵懵懂懂,阴阳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就是这个时刻来谈的,非常非常的微细。

  再接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这个叫做能见相,就是所谓的转相,转相就是八识的见分。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就是世界相;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就是虚空相;同异发明,立无同异,就是众生相,而这个世界、虚空、众生加起来,就叫做现相;那么,业相、转相、现相加起来就叫做三细。

  为什么叫做细?不为凡夫所觉察,叫做细,凡夫根本无法觉察,凡夫是对粗糙的境界,就是底下:

  (二)依真起妄

  这个依真起妄,粗糙的境界,凡夫都可以对治得到。

  如是扰乱是境界,相待生劳,就是心境对立而生劳相,这个就是智相;劳久了就是七识的思量,叫做相续相;发尘——六识着境,就是执取相。自相浑浊,就是妄生计度,就是计名字相。由斯引起尘劳烦恼,就是由惑造业,就是起业相,有业因、业缘,那你苦果就一定逃不掉的。起为世界底下至真有为法,叫依业受报,就是业系苦相。所以,由斯引起尘劳烦恼,这个是起业相,其实尘劳烦恼就是业系苦;但是,它后面就发挥得更多。由斯引起尘劳烦恼,底下是叙述什么是尘劳烦恼?

  诸位!无明不觉生三细,三细就是:业相,二、转相,三、现相。

  什么是业相?无明的业相怎么来?觉非所明,因明立所,觉非所明——性本之真觉,非是所明之境(以自具妙明故)。因明立所——因明——因欲加明之故,遂转妙明而为能明之无明。立所——由无明故,遂将真觉,立为所明之妄境, 无明妄觉合之为业相。

  二、转相——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所明之业相,既已妄立,复由无明妄力,遂将本有智光,转生汝能见之妄见,是为转相。

  第三、叫做现相,现相有现出世界相、虚空相、众生相,所以,世界加虚空加众生等于现相。

  这个世界,说: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同”是指虚空,“异”是世界。看左边的虚线,以世界之异相未成,虚空之同相是不显的,所以称为无同异中。看右边,同是虚空,异是世界,诸位!无同异中就是业相之中,就是业相。什么是业相?就是第八识的微细相。世界相的底下,炽然成异——炽然——火盛貌,此处是显现之义(无明薰动的力量)。二、左边,成异——转相之能见,复以业相为所见,看到的,能见是妄,所见也是妄。其奈业相晦昧空中,把真空转为晦昧的空,所以,不是真空。无物可见,而此能见,定欲见之;为什么定欲见之?动念,一定就会化现境界,能所不断。如是显现境界,而成世界之异相矣。

  虚空——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异”就是不同,不同彼所异的世界。因异立同——因为不同的世界,而立有一个相同的虚空。好!诸位看,异(不同)彼所异(世界)——不同彼炽然所成之异相世界。因异,因为不同的世界,而立一个相同的虚空,因对异相之世界,而立同相之虚空。

  诸位看左边,众生——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同异发明——虚空之同,世界之异,一同一异,形显发明。有了虚空、有了这个世界,人类就会演化出来。因此复立无同无异众生之境——众生形貌各异,故曰非同。众生知觉本同,故曰非异。

  在这里,你不得不承认,佛是一个大觉悟、大智慧的人,在这个世界的形成也是这样子,我们这个地球,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么大,地球在这个宇宙的循环当中,喷出来的这个区块一块一块。。。它是撞击在一起的,那么,撞击在一起,金属会往下沉,重的会往下沉,然后那个密度比较没有那么微密的,就会往上浮。所以,这个地球的创建,它是一直撞击。。。撞击以后一直很大,慢慢慢慢加大,这个地球慢慢慢慢加大。慢慢加大的时候,那个撞击因为是高温之下,高达二、三千度,所以,那个时候没有人,而地球的形状也不是这样子,撞击的时候,地球的形状绝对不是像我们这样,继续撞击、继续旋转。。。继续撞击就继续旋转。然后那个地球在高温之下,岩石、岩浆一直喷出来,整个地球全部都是热的,慢慢慢慢的冷却,慢慢的冷却。岩石本身它就有水气,因为地水火风遍布整个宇宙。所以,岩石撞击以后,它会产生这个热气,水气就会慢慢上升,慢慢上升以后,经过几百万年,这个水气慢慢慢慢凝聚,飘到外太空,因为地球有引力,引力就把它引住、扣住,也就是摄受住。所以,地球一开始的外围,没有一滴水的时候,外面慢慢慢慢增加,全部都是乌云密布,很深很深厚的云层,地球,当它一滴水都没有的时候,突然引力到达一定的力量,外面的云层,水滴到达重量不可承受的时候,开始落下来,落到地球的第一滴水的时候,这个水一碰到这个火,岩浆的火,这个加速气化,水碰到岩浆,嘁~~~气化得更厉害,把那个水继续释放起来,整个地球因为摄、引力的关系,外面都是云层,一直下,下了七十万年到一百万年,形成了海洋。所以,形成了海洋,这时候你看看这个海洋的水是咸的,是因为岩石,碳酸钙,你到用海水的时候它是咸的。这个地球创建的时候,它就是没有生物、没有植物,这个时候,我们的天空全部都是C O2,所以,你在五十亿年前看的地球,跟我们现在是完全不对,它一天转动只有六个小时,速度很快,地球年轻的时候,很快,你看到的天空完全都是火红色的。为什么天空看到是火红色的呢?因为充满着二氧化碳,慢慢慢慢的这个因缘具足,慢慢的从海底产生藻类,藻类会制造,你只要有机物,接受阳光,它就会变成有机,单细胞就会复制,就会变成多细胞,慢慢的藻类释放出空气,就是氧,氧慢慢的取代,地球慢慢吸收二氧化碳,那时候不适合人住,吸收二氧化碳,再释放出氧。所以,我们的天空会慢慢慢慢的转,由红转成慢慢的蓝,慢慢慢慢改变,没有颜色,再慢慢慢慢变成蓝色的天空。你今天看到蓝色的天空,是因为带有O2,带有氧气,它会燃烧的,所以,你看到的虚空是蓝色的,是因为空气当中有氧气。那么,植物再继续演化,制造大量的空气,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这时候是最快速的演化,吸收二氧化碳,再变成氧气,这氧气继续充满。所以,刚开始就是世界,佛真是大智慧,刚开始是世界,接下去用一个同相的虚空,再接下来就是演化的过程,才有变成众生。

  所以,你看到这个佛陀所讲的业相、转相、现相,你不得不向佛陀下跪顶礼!为什么?他真的是一个大觉者,那个时候什么科学也没有,能够把整个世界的演化完全符合科学。我们的世尊,这可不是普通人,我还是看了很多的科学、天文。不过佛讲的是大概,师父讲的这个就是演化的过程。

  好!底下,六一页,境界为缘长六粗——

  一、 智相——如是扰乱,相待生劳。

  二、相续相——就是劳久。

  三、执取相——就是发尘。

  四、计名字相——就是自相浑浊。

  五、起业相——由是引起尘劳烦恼。哪一些尘劳烦恼呢?

  第六、业系苦相——就是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这个有为法就是业系苦相。所以,我们的业其实是无形的,其实没有能造,也没有所造;其实没有能受,也没有所受。为什么?一切都是妄。所以,我们这一辈子,没有佛法,就是苦得很冤枉,苦得非常冤枉,苦没有出头天,我们的苦没有出离的一天,因为没有智慧,拼死命的将苦当作乐,把这个虚妄的苦一直追求,就当作是乐,暂时的寄托的乐。所以,生命当中没有佛法的日子,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众生把这个缘起缘灭、业力所影现的假相,误认为是快乐、执着的境界,这是非常悲哀的!

  诸位看!一、智相——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如是扰乱——如是境界相,复于识海(业相)当中,吹动风浪,即境风扰乱。相待生劳——妄境与妄见,互相对待,引起分别作用(爱与不爱)而生劳。诸位!这个爱与不爱就会杀人、放火,世间人爱跟不爱,男女朋友谈判不成,你就可以看到死多少人!报章杂志常常刊的,开车撞死她,用汽油泼、点火,送她一根火柴棒!再来就砍她,女朋友跟他分手,连女朋友的爸爸、妈妈统统死,统统死!砍死女方的爸爸、妈妈,连女朋友都砍死!这个爱跟不爱就会造成悲剧,悲剧。而生劳相,就是第七识,属于俱生法执的。诸位!如果没有学佛,三种事情绝对逃不过:一、名,二、利,三、色,不是贪名就一定贪利;不是贪利就一定贪色。现在人把自己弄得很劳累,晚上不睡觉,伤肝;饮食大小餐,伤胃;好色不断,伤肾,这个就是众生,众生。

  二、相续相——劳久——就是第七识恒审思量,相续不断,因劳虑经久而不休,遂起苦乐觉心故。属于分别法执。

  第三、执取相——发尘——即第六识周遍计度,取着转计,周遍计度就是无一时、无一刻、无一个空间不执着。所以,你在公司行号,一定会看到对立;你在学校团体,老师跟老师也会产生摩擦;你就算佛教的团体,也会引发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教派、不同的修持法;但是,记住!佛门会比较少,因为至少有佛陀的慈悲跟尊重。所以,佛门里面再大的冲突,还不至于像世间人黑道的火拼,我从来没看到说净土宗火拼禅宗,没看到!我从没听过净土拼斗禅、禅拼斗华严的,还没看过这样子的,若是如此就太严重了,还不至于这样。所以说:佛教会有争执;但是,还不至于像外面的黑道这样子,那就太严重了!对不对?底下,所以,即第六识心周遍计度,取着转深,计我、我所,发生染着尘念故。属于俱生我执。

  第四、计名字相,哇!这个是最难破的!自相浑浊——依前面所执相,假立名相,复循名执相,诸位!众生很悲哀,名相是人类自己创立出来的,而自己执着,然后割舍不下,这个是人类最悲哀的地方!诸位!哲学家讲:玫瑰花是香气的,无论你用任何的名词,它都是香,你讲这个“玫瑰”,如果是一朵香玫瑰,诸位!你用任何的假名,这一朵玫瑰是香的;你一个人有修行、有德行,不管你用赞叹、毁谤,他身上仍然是有德行,就像这一朵玫瑰一样。所以,我还是要告诉诸位:不需要在意名词、名相。对不对?有一个歌星、影星,那个周刊、杂志把他骂得很难听,他一下子看不开,跑去自杀,还死了二、三个,跑去自杀!这个就是在假立的名相上转不过去。如果他今天有学佛,稍微冷静一下,对不对?要怎么乱写是人家的自由啊,是啊,看图就任人家写啊!对不对?底下,假立名相,复循名执相,颠倒特甚,以致心水浑浊不清故。属于分别我执。

  第五是起业相——由是引起尘劳烦恼——由前面四粗之惑,引起身口,而造七支之业,所以属于起业相(此处烦恼作业看,以未起身口属惑,已起身口属于业故。)

  第六、业系苦相——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这后面会讲。因上惑业之因,而成依正苦乐之报,故云起而有动有相之处就是世界,静而不动,无相之处,即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就是前面三细当中,同相异相所发生之现行也。彼无同异,真有为法——彼细境中之同异发明,而成立无同无异之众生。即是此处之真有为法——众生与业果。

  好!看《讲义》;这个三细六粗特别的重要,所以,这个光盘做出来的时候,这三细六粗,这二页统统要放进去。

  553页,经文:【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真有为法就是众生还有业果。说:起为世界,这个就是世界相续;静成虚空,虚空为同,这个就是虚空;世界为异,彼无同异当中,真有为法,这个就是众生的业果。所以,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就是真有为法。

  底下注解:【此确答满慈所问。前四句,答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后二句,答诸有为相(即众生业果)。从性觉必明起,乃展转叙其来源耳。由依性觉,妄起无明,因此无明,发生三细,复缘境界,而起尘劳,惑业妄因已成,依、正苦果斯现。故云:起成有相处,】就是起变成了有相之处。【则山河大地,而为世界;静而无相处,则空廓虚通,而为虚空。空不动摇,是故曰静,此依报之世界,本不离前之细境。言此虚空,即为前同相,所发之现行;此世界,即为前异相,所发之现行。汝问: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即由是而生也。】就是由三细转变而来。

  【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者:此答诸有为相,亦明不离前之细境,】也是上面,【与上四句,文法不同。上是指后即前,】上面那一段,是指后如同即前,这是六粗,是由三细所引起的。【此】这一段,【是取前显后,】取前面的三细,显后面的六粗。【取彼细境中,同异互相形显,所发明无同无异之相。】就是众生。【以成此众生业果,真有为法。此正报众生业果,亦前细相所发之现行,】现行就是根身、器界、种子,也就是世界、众生、业果。【即第六粗业系苦相。】到最后你逃不掉的!【《论》云:‘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为业系缚,而堕五阴三界】这个五阴也可以叫做牢狱,色、受、想、行、识,把我们的本性困住了;或者是三界的牢狱,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统统叫做牢狱。所以,每一个人其实都关在牢狱里面,任何一个人,无法摆脱色受想行识的牢狱,我们的灵性被关在这个色身里面,如鸟在。。。经典里面:如鸟关在笼中,没有自由份。我们的本性就是被关在五蕴里面,如果不明心、不见性,我们完全随业而转,就完全没有自在之份!为什么要学佛?就学得心灵的一份自在,快乐的过日子!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二狱之中,无由出离,不得自在。】业就是不自在。【汝问:云何忽生诸有为相?即由是而生也。】

  【交光法师云:但约万法初成一周,】万法初成一周,这是一个段落。【而说忽生矣!】突然产生。554页,【又约修时逆断,】修行的时候是逆流而断。【显此次第,权说】方便说,【初成次第,】修行要逆流而断,显此次第,是权巧方便,初成次第而说,三细,接着六粗。【令观顺生之次第,易于开悟。而不至迷闷;了逆断之次第,】我们清楚明了可以逆断的次第,【易于修证,不至僭乱也。】这个“僭”叫做越份,不会超过自己的范畴,你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有次第下来,逆流而断,次第的断。【又当知经自无明,】就是这一句。【以至粗境,多用能所,上下连持者,令知能所,】还好我们昨天有发那一张。【乃生万有之端,行人于真妄分明之后,一念顿绝能所,】诸位!这个就是目的,叫你认识能所,不是叫你着能所,是叫你顿绝能所,这个“绝”就是断,但有能所,皆是戏论。【可以把定万有,】当体即空,【坐还清净本然,】这样你《金刚经》就不会误会了,《金刚经》你就看得懂了。为什么讲: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众生也是如来,众生,你如果遇到那种很不讲理的人,他会一直“如”(无理取闹)又一直来,一直来又一直“如”,他也是“如来”,他就是一直来一直“如”,一直“如”又一直来,讲也讲不听,搞不定他,难道不是“如来”吗?一直“如”又一直来,一直来又一直“如”,那种人也是“如来”,只不过那种“如来”实在很严重!【所谓:‘但离妄缘,即如如佛’矣。初初之忽生竟。】

  【卯二 后之相续 (分三)辰初 世界相续二 众生相续三 业果相续】

  相续。那么,一开始讲世界相续,这宇宙的形成,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解读,有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那么,我们佛经也有一些佛陀的说明,【 (辰初又分三)巳初 生能成四大】的原因,怎么来的。还有,【二 生所成四居】怎么来的。最后就【三 结成种相续今初】

  诸位看经文,554页,第一个讲风大怎么来的:【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科学家讲的风,是认为地球转动;或者是热、冷所引起的转动,也产生风;温度差也会引起冷、热的转动,所以,这个风。所以,我们最清楚的,这个地球的风,就是由地球的转动所产生的风。那么,佛所讲的这个风,会归到我们的心。底下看佛怎么讲风怎么来的?我们有一首歌是:风从哪里来~~~(师父唱)现在看看这个风从哪里来?

  说:觉明空昧,第一个“觉”就是真觉,真觉之体;这个“明”就起这个妄明。所以,这个《楞严经》,它每一个字都有解释。“明”是起妄明,变真空成为顽空,而且是晦昧,晦昧就是昏暗之相,叫做晦昧。意思就是:真觉之体起妄明,变真空成顽空晦昧之相。

  底下说:相待成摇,这个妄相,就是妄明,前面讲的:妄明以晦昧,我们想要能明,就妄明,以晦昧,怎么样?明昧相待,互为倾夺,就是妄明与晦昧相待成摇,就互为倾夺,所以,摇就是变成摇动的风。所以,佛陀把这个风大归结到无明,无明就像一阵风,来无影又去无踪,这个就是佛讲的:无明从哪里来?就是从觉性妄动来,觉性妄动来。

  故有风轮,所以,成为摇动的风轮,来执持这个世界。为什么执持世界?你没有风轮来鼓动,地球不会转的。知道吗?你没有风,地球它不会转的。地球由这个太阳引力跟拉力达到一种平衡了,没有办法飞出去,也没有办法靠近太阳,那就一直循着一定的轨道自转还有公转,加上这个风助缘。所以,诸位!地球当时候转动,一天六个小时,速度很快,慢慢慢慢的转动,地球的形状慢慢慢慢成为椭圆形。以前的地球的形状是很不规则的,我们地球形状,你要观想一下,那是很不规则的岩石,你去爬山看到很多岩石;你不要以为地球是圆的,地球以前不是圆的,就是台湾话讲的有棱有角的,国语我不会讲,就是圆的、扁的,呈不规则形状,然后转动,再继续风化,转动,再继续风化。。。是经过风的雕刻,才变成今天地球的形状,经过几十亿年的风化,转动、风的雕刻,就变成今天;风的雕刻、雨的雕刻、雨水的雕刻,是这样子一直转动的。

  底下,【上依真觉,妄起无明,而成辗转虚妄之十相;】十相。【此由无明妄力熏变,而成地、水火、风之四大。世界虽由众生业感,推究根源,亦由无明妄心而起,】所以,佛讲的是究竟义,风就是由无明妄心而来的;而世间讲的,站在相上里面讲的,为何有相,他不知道,无明的业力,这科学家他根本就不懂!所以,科学仍然有不究竟、不圆满的地方;但是,可以解释某一种时空所演化出来的知识性,让人更容易了解。所以,佛法借重着科学,让人家会觉得佛法的伟大。【四大依无明而有,世界由四大所成,故交师科为能成四大。】

  【此风大。觉明空昧者:乃由真觉之体,已起妄明,遂将真空变成顽空晦昧之相。相待成摇:即明昧相待,】这个第一个“明”是妄明,第二个是晦昧相待,【互为倾夺,而成摇动之风。世间诸风,不出妄心荡动所感,可见风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之动相耳!】所以,佛讲的才是究竟。

  555页,【动荡不已,积而成轮,故有风轮,执持世界。而世界最下,全依风轮,而得住故。风力极大,而有执持之功能,如海上轮船,重而不沉者,因有风鼓之力所持故。《俱舍论》云:‘谓诸有情,业增上力,世界最下,依虚空,空轮之上,有风轮’是也。】

  底下是讲地大,555页中间这段经文,是讲地大;风大产生了;地大的产生,也是离不开坚固的执着心。诸位!风大是由无明的妄心来的,而地大是什么?地大是由坚固执着来的,坚固执着来的。来看底下这个经文:【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因空生摇,因为这个空昧觉明,怎么样?明昧互相的倾夺,生摇,“摇”就是风,这四个字是形容前面那一段的风。因为空昧觉明,而且明昧相倾,而生摇动的风。

  底下要讲这一段,坚明立碍,“坚”就是坚固的执心;“明”就是坚持的妄明,还是离不开妄明。这个执心还有妄明,立地大的坚碍之相。所以,这个地大的坚碍之相,就是没有智慧心所产生的;有了智慧心,你会洞彻色即是空,就无所谓的地大,所有的色、地大,全是坚固的执心,坚执的妄明,一定要看;但是,却透不过去,又不用智慧看,所以,只好看表相,结暗就变成色。

  彼金宝者,金宝者是指地最坚硬的,金宝就是如同地了,这金属的意思,土跟金,这个就是地大种,这地大形成了。我们这个金宝,像我们这个地上挖下去,都是金银财宝,这个金宝者就是坚硬的地,金宝者就是地大种。

  明觉立坚,依无明还有妄觉所立坚碍之相。故有金轮,因为坚执不休,积而成轮,故有金轮,保持国土,这个金轮就是地,地大。

  所以,这个地大怎么形成的?再讲一遍,底下先解释一下:因空昧的觉明,明昧相倾,而生摇动的风,这个坚固的执着心,还有坚执的妄明,因此立地大坚碍之相,比喻地大种之金宝,依无明妄觉所立坚碍之相,因为心坚执不休,积而成轮,所以有金轮保持国土,这个是地大,还是由坚固的无明来的、执着心来的。

  【此地大。孤山法师曰:】孤山法师是宋代僧,为天台宗山外派大师,以师隐居孤山,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隅之岛屿,一个岛屿;世称为孤山智圆。这叫孤山法师。法师曰:【土与金皆坚性,俱属地大。因空生摇者:因空昧觉明,明昧相倾,】妄明晦昧相倾。【巳生摇动之风,此牒风大。】这一段,这四个字是讲风大。【坚明立碍:乃属地大;此大由坚固执心所成,坚执妄明,欲明晦昧之空体。其奈空体,卒不可明,由执心故,遂乃结暗为色,而立地大坚碍之相。世间地大,不出妄心,坚执所感,可见地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之坚相耳!】

  【彼金宝者,又为地大之精,地性坚碍,莫过于金。明觉立坚者:则指依无明妄觉,所立坚碍之相,如痴情化石之类。】意思就是:一个人太过痴情,爱到死去活来,爱到几乎两眼无神,每天都是想他,梨山痴情花,痴情。这个痴情,将来就像死人一样的,每天都想他,心中唯一的是他,后来就化成石,叫做痴情化石之类的。所以,在《楞严经》里面,一切植物也是由动植物所转化而来的,有时候,在《楞严经》里面讲:那树木也是由有情可以转化过来的。底下,【坚执不休,积而成轮,故有金轮,保持国土。而世界一切国土,皆依金刚轮,而得住故。如密部所说:‘地大最下,有金刚际’是也。】金刚际,就是金刚边际是也。

  底下讲556页,这一段是讲火大,而火大是风跟金相擦,擦出火花,你们听过“擦出火花”吗?擦出火花,就是风吹过金轮,风金相擦,摩擦产生火光,很好记!是不是?很好记。说:二个人感情不错、印象不错,擦出火花。所以,你这样就记住,记住这个火大种是互相摩擦的。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坚”就是坚执妄觉所立的金宝;既然已经成了,这讲前面的,前面这个是指地大。前面的坚执妄觉所立的金宝——就是地大,既然成了,那怎么样?再接着呢?

  摇明风出,就是摇动妄明之风大又出、复出。前面是地大,坚觉宝成是地大,摇明风出是风大,地大、风大二个一摩擦,叫做风金相摩,风是动性的,金是坚性的,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此火大,依前风、金之所转生。坚觉宝成者:坚执妄觉,】所以,佛把地水火风,仍然会归心性的妄觉妄明,统统由这个而来。意思就是:如果你有智慧,你透视过地水火风其实就你的本体,根本就没有什么山河大地。坚执妄觉,还是妄觉所产生的火大。【所立之金宝既成;此句牒前地大。摇明风出者:摇动妄明,所感之风大复出;此句牒前风大。风金二大,则为生起火大之因。】

  【风金相摩者:风性属动,金性属坚,一动一坚,相摩相荡,故有火光之功能,而为变化之性质。变起世间,一切万有,世间诸火,不离妄心,摩荡所成。可见火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之热相耳!火无持含之轮用,但有变化之功能。】这个很重要!所以,你看到这个火,它就到处都变化,所以,哪里有因缘,哪里火就现!是不是?【至后所成四居,】就是四种居住之处,有山啊、林啊等等,后面有讲,四种居住的地方,还有洲啊、潬啊等等。【功方显著,与前后三轮,】前就是风轮跟地轮,后面就是水轮,那么,这里讲的是火轮。前后三轮,【相待转生,】意思就是:地水火风它是相待,就是这些在变化,用现在的名词就是说:整个宇宙,其实就是地水火风在转变而已,没有真实性,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山河大地、没有日月星辰,统统是这五大在变化而已;从佛的角度来讲,而这五大统统是如来藏性,你妄执、你妄明、你妄着,这四大就变成好像真实的,看不破,看不破;看得破,所有的地水火风空,都是你的本体;你所有的本体,就是地水火风空,而本体所显现的相,其实是没有东西可以执着,你不知道,地水火风空是你的本体显现出来的假相,那你拼了老命在地水火风空所转变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直转变、一直攀缘,而忘了你的本觉;这个就是由本觉引发的无明业相,就是这样子来的。相待转生,【俱带无明妄心之相。应按本宗发明,勿取外教所说,反晦经旨。】我们要用佛的角度来解读这个《楞严经》。

  556页,中间经文,底下是讲水大,水大怎么产生的?【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这个宝就是金宝,金宝之体是明净的,这明它就能够生润,譬如说五金碰到热的时候,我们炼金的时候,高温加下去,金块就变成液体的。现在也是一样啊,任何东西、有色法的东西,加热,统统变成熔化了。你像那个岩浆,岩浆碰到空气,对不对?它就变成坚硬的,冷却就变成坚硬的。这个岩浆在高温之下,你看,地底的岩浆,火热的岩浆就变成液态,液态就是水大。所以,这个金宝之体是明净的,明就能够生润,润就是水的开始。所以,五金一碰到热气,它就出水。火光上蒸就是火大上蒸,往上蒸,就变成有水轮,含有十方界,这是地大。

  【此水大,依前金、火之所转生。文虽不带心相,义亦无明,妄力所致。宝明生润者:金宝之体明净,明能生润,如五金之属,遇热气而出水也。火光上蒸者:即火大之光,上蒸于金。郁以成气,气以成水。】升华、蒸发以后,叫做郁以成气,蒸发以后形成了一个气,气多了就变成水。【如南风之天,万物多蒸】这南风是指南方吹来的风,就是北半球的南风温暖和煦;又称为薰风,薰习的薰;或者是叫做凯风;薰风,或者是凯风,或者叫做南风,那南风吹来清凉~~~(师父唱)大概在讲《楞严经》,我随便讲的,(笑)你姑且听一听就好,我也是猜的,不然“夜来香”怎么会这么唱?那“南风”吹来,是不是?大概是引用《楞严经》的吧!如南风之天,万物多蒸【而出水也。以宝明映以火光,蒸润为水。世间诸水,不离气积所感。可见水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中,金、火二妄,】金、火二妄,是不是?就是世界初成。【蒸润所成耳。蒸润不息,积而成轮,故有水轮,含十方界。如《华严经》所明,诸世界刹种,】刹种就是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诸世界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皆依香水海住是也。】

  【按本经,世界地大依水轮,水轮依金轮,金轮下有火轮,火轮下有风轮,风轮下有空轮。空轮依无明妄心,晦昧所成;无明依本觉,无明是不觉之相,】诸位!你回去以后,自己拿一支笔写一下:最上面,世界地大,最上面写:地大,画一个圆弧线,底下又写水大;再画一个圆弧线,是金大;再画一个圆弧线,火大;再画一个圆弧线,风大;再画一个圆弧线,底下:空大,火底下是风,再底下就是空;空,再画一个圆弧,就是无明的妄心,无明的妄心再画一个圆弧,最下面写个:本觉。好!那么再看下来,你就知道什么轮什么轮,看得很清楚了!世界初成——地大,再来水,再来金,再来火,再来风,再来空,再来无明妄心——本觉,这个就是按照本经所成的,画一下,自己了解一下。【究竟不离本觉之性。足见世界始于真妄和合之心,而识藏不离如来藏,若离如来藏,悉无自体故。】所以,【前会四科,融七大,一一无非如来藏性,此四大,即为能成世界,万法之本,无明又为能成四大之本也。】

  557页,讲【巳二 生所成四居】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

  火腾就是火性,火性是上腾的,我们看火在烧,它是这样往上的(师父双手拟火上腾之势)。水降,水性是下降的,你喷水当然是往下降。火性上腾,水性是往下降的,这二种一交叉,交发立坚,立坚就成为器世间了,器世间。立坚,诸坚硬的成为器世间。那么,低洼处,湿为巨海,低洼处有水的地方,湿处为巨大的海,这是低洼的地方。那么,干燥的地方、凸出来的地方高处,干为洲潬,这个“洲”就是比较。。。以我们现在的来讲,就是比较大的岛、陆地,“潬”就是现在所讲的小岛,用沙组成的一个小岛,或者是岩石,一个小岛,水中的小块的陆地,叫做渚,也叫做潬,或者叫做“洲”。所以,这个“洲”就是比较大的陆地,“潬”就是比较小的。有的人认为,洲潬是讲同一种东西,其实就是陆居,陆居的地方。

  【上文依无明而成四大,此科依四大而成四居。四大之性,虽各相违,实则相济,如火性本属上腾,水性本属下降,一腾一降交互发生,立诸坚碍,而成器界。卑】就是低洼,【湿之处,积水而为巨(大也)海;】巨大的海。【干燥之处,环水而为洲潬。】这个洲潬,这个“潬”字其实是水边的沙渚;这个渚就是三点水,再一个者。这沙渚就是等于沙滩,“渚”就是水中的小块陆地。所以,这个洲潬就是海中的小陆地,四面环水,所以,环水而为洲潬,简单讲就是海中的岛,直接讲就是这样子。【盖海非独目于水,】海不是独见于水;“目”就是见,不只是看到水。为什么呢?【以注水】怎么样?【之巨坎,】“坎”就是低洼地。【为水居众生所依处。】你这个海看下去是水,把这个低洼地方注满了水;“坎”就是低下处,那个是水居众生所依处,所有的鱼类啊,大鱼、小鱼、虾,全部都住在那个地方。【《灌顶》云:‘浮土可栖曰洲,】这个地方,浮出来的土地;可栖就是可以住人的,这个栖,曰洲。这个不只是住人,一切动物、植物都所依靠这个。【聚沙堪住曰潬。’】水中的小陆块,由沙或者是岩石构成的。【即四大部洲,为陆居众生所依处。】

  558页,【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这个在告诉你水跟陆,这个水陆二居,水火交互发生。先解释一下:

  以是义故,彼大海中,这海水本来是水,为什么?海水,水性里面有火,火光常起。彼洲潬中,这个地,怎么样?江河常住,这地中有水,你看!水中有火,这地中有水,表示二种不相碍,并不是你富楼那讲的水火不相容;佛陀讲的:这水跟火是同时存在的,地跟水也是同时存在的,但看时空。

  底下,注解,【首句以水陆二居,是水火交互发生之故,可以验其气分。彼大海本注水之处,不应有火,以不忘火之气分,故火光常起;彼洲潬本质碍之地,不应有水,以不忘水之气分,故江河常注(流也)。】就是常流。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

  佛真是了不起,这个水的势如果劣于火,就是火比较强,怎么样?结为高山,就喷出岩浆,岩浆冷却就是高山了,太厉害了!水势如果劣于火势,就是火势比较强,就是推出岩浆,冷却以后就变成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山石击就是有火焰产生,岩石二个一击,它就有火焰,因为它是岩浆,带有火;可是,你把它融化又变成水,融则成水,你只要把高山岩石加温,它就变成水,岩石加高温,三千度、四千度,它全部都变成岩浆,你看佛这种智慧真是惊人!

  【此山居处。山亦水火交发之坚相。水势若劣于火势,火势若胜于水势,则水随火之力,结之而为高山,如熬水为盐,堆积如山,足证水亦可结。是高山亦水火所成之故,下亦验其气分,所以山石,击之则成火焰,】为什么?【不亡火之气分;】这个“亡”就是不忘。【融之则成为水,不忘水之气分。】也是不亡水之气分。【如炼五金之矿,悉皆成汁。】哪一种金银铜铁,高温统统变成水、变成汁。

  【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这个你不得不承认佛是大智慧的人,真是一针见血,都是地水火风在转变而已。这土势若劣于水势,抽为草木,“抽”就是长高,有这个因缘,草木因为借重水抽高,就变成草、变成木。是故林薮,这个念薮sou三声,诸位!这个木聚集了很多就叫做林,木多,多木叫做林,我们称为森林森林,森林就是很多树木。这个“薮”是草原地带,很多的草聚在一起叫做薮,sou三声,林薮。遇烧成土,这个草木烧了就成灰,如果加一个“灰”更清楚,烧成灰土,那你就更清楚了。放一把火烧了,就变成灰土,草木都是这样子,变成灰土,又回归到地大。这个草木因为含有水,一绞,绞就是扭紧,我们喝的药草就是这样,一绞碎就变成水,因绞成水,要不然你喝那个青草怎么来的?一绞,青草的水就跑出来。

  【此林居处。林薮亦水土交互所成。土势劣于水,土随水而成润,抽拔而为草木。以是草木不忘水土气分故,林薮遇烧,便成灰土,因绞则成汁水。此即不忘水土气分之明证也。木多为林,草多曰薮。】

  559页,【已三 结成种相续】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交”就是交互,“妄” 就是妄心、妄觉、妄境,这个交互妄心、妄觉、妄境发生了,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此结成相续。交是交互,妄即妄心、妄境。】有能见的妄心、所见的妄境,这个麻烦就大了,能所不断。【以心、境互妄,辗转相生。】从妄生妄。【初以妄明,而成空昧,明昧相倾,】第一个“明”是妄明;第二个“昧”是空昧,就是晦昧。妄明空昧,空昧就是不是真空,是顽空。妄明加上空昧,妄明就是妄觉,相倾,【摇动而生风大;】接下来,因为坚固的执着加上妄明,(【次以坚执妄明,】)【而生地大;次以风金相摩,】摩擦。【而生火大;】所以,人相摩擦也会产生火大,嗓门一变大,火气就上来了,也是火大。二个人摩擦,一摩擦,嗓门大起来,火气就上升,讲不到几句就开始火冒三丈了,就是这样。【再以金火相蒸,而生水大。故有能成四大,乃交妄发生也。】

  【递相为种者:指所成四居,以水火既满,而为洲海之种;更降水势以从火,结为高山,而水火复为山石之种;复降土势以从水,抽为草木,而水土乃为草木之种。故有所成四居,乃递相为种也。】因缘具足就是这样子,互相为父母、子女、孙子,下辈子换过来,换他父亲,换你变成是他儿女,就互相为因缘。

  【以是因缘者:即以是四大,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之因缘,则有依报世界,成、住、坏、空,终而复始,相续不断。此之相续,即相续初之忽生,起为世界,静成虚空之粗境耳。一自忽生之后,辗转相续,若不破迷成悟,返妄归真,永无清净之日也。初世界相续竟。】诸位!佛在经典里面讲,这个只要没有碰到佛出世,没有一个人可以停止痛苦,没有一个!唯除佛出世,才有办法让众生止息痛苦、止息轮回。所以,诸位!你听到这个正法以后,了解万法都是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均是生灭,没什么东西可以执着,当体即空,放下生灭、放下假相,用那一颗真心,就解脱!也没有解脱的执着,说:我已经解脱!又变成束缚,解脱,知道就好,能感受,知道就好。所以,诸位!学佛有多么的重要!初世界相续竟。

  好!今天因为师父有定,定位到570页,所以,需要有一点稍微进度。诸位!难的部分,我们就把它解释得清楚,那么,这一些文字上比较简单的,就不需要用太长的时间。那么,我们明天因为没有课,所以,今天就必需告一个段落,要告一个段落。所以,今天稍微辛苦一下;但是,也不会很长,很快就放你们回去,放心!

  559页,上面讲的是世界相续,底下讲的是【辰二 众生相续 (分三)】

  【已初 六妄成就二 四生感应三 结成相续今初】

  翻过来,560页,【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

  富楼那!“明”就是:你想要了解众生相续吗?妄,就是性觉必明这个原因来的,并非他物,意思就是:富楼那!你想要明了众生相续的原因,并没有他,完全出自于觉变成妄觉,就是性觉必明这个问题,这个妄就是性觉必明,妄为明觉,并非他物,就是妄觉。所以,觉明为咎,就是妄觉妄明,这个就是众生,为众妄的根本。无论是前面所说的世界相续,它也是妄觉妄明而起;无论是后面所说的业果相续,还是妄觉妄明所引起的,都是由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才引起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说:富楼那!你想要明了众生相续,并没有其他的原因,统统来自于性觉必明,妄觉妄明,这个就是一切的过错。就是在真觉上加一个明字,这个为咎,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地方。

  看注释:【此先标妄本。于已说世界相续之后,重复次第告满慈云:欲明众生,亦从妄起,并非他物,此妄亦是性觉必明,以为过咎耳。因此妄觉妄明,乃为众妄根本,前之世界,后之业果,】相续,前之世界相续,后面的业果相续,【均由此忽生,】就是妄觉妄明,【由此相续也。】诸位!若见性,万法歇即是菩提,没有任何的生灭,体全部都是空,没有任何的能所,佛性显露出来,山河大地应念化为无上知觉。

  诸位!560页,中间经文:【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

  这什么意思呢?因明立所,所既妄立,这个明理不逾,这个“明” 就是能见的见分,转相的意思;“理”就是业相,无明的业相。能见的见分缘不到,缘不到真如,却缘到无明的业相,能见的见分缘到无明的业相,这个“理”就是无明的本体。这个业相现前,为能见见分所缘,变成怎么样?不逾,“逾”就是没有办法超过这个业相的范围。意思就是:你只要是业力转来的,那么,你绝对束缚在业力的范畴里面,超越不了它。以是因缘,因就是业相为因,缘就是转相为缘,以这个业相为因,以这个转相为缘,因此你的听的觉知,无法超出幻化的业感的音声;见,眼睛的见,无法超越幻化所认识的业感的色、色尘。

  再讲一遍:所既妄立,明理不逾,这个所既已妄立,就是无明的业相既然成立,能见的见分与无明的业相这个理就无法超过,意思就是:能见、所见就完全被束缚在业力。以是因缘,以是业相为因,又以这个转相为缘,那么,所见的,也没有办法超过业力所幻化出来的色尘。简单讲:一个无量无边的智慧,如来藏性,就变成很小的范围让你活,让你过日子,就是业力卡住。

  【首句承上,因有觉明之无明,】因有觉上加一个明的无明。【遂立业相之妄所,】就是妄处。【同前因明立所。所妄既立,明理不踰,同前生汝妄能;明即转相能见分,】加一个“之”,语意更清楚,转相之能见分。【理犹体也,即业相之本体。】业相其实没有体性,是方便说,是假体。【以见分欲明业相本体,业相本不可见,见分定欲见之,终不能超越业相之范围。此二句俱属妄心,以见分所见,但是业相晦昧空,】不是真空,【尚未涉境。】境的前面加一个“粗”就更清楚。尚未涉及到粗境,这意思就是:仍然在细境里面。

  【以是因缘:是业相为因,转相为缘,以此因缘,自心取自心,】为什么自心取自心?能缘的心是你的心,诸位!所缘的境还是你的心啊!【非幻成幻法,】本来是实法,究竟解脱;现在把这个幻。。。本来是没有幻,变成幻法了,虚幻。【遂结暗为色。】为什么叫结暗为色?因为不晓得空,不晓得色即是空,所以,把这个暗处误认为它就是实体的色法。【所听不出声尘,所见不超色尘,此二句即现相,随其五尘,对至即现;见听属心】眼见、耳听是属于心。“该”就是包含,【该觉知,即转相;声色属境该香等,】当然这包括鼻子的香。耳朵的声、眼睛的色,当然就包括鼻子的香。【即属现相。不出不超,俱是心被境局之相。】一切众生都是这样子,活在相上;活在小小的范围内;活在自己生命的观感内;活在自己的感受内;活在自己的无知的圈圈内,这个就是众生!【此之声色,唯是惑现,尚非业招,犹是本识中境界相也。】

  底下,561页,

  【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外面的六尘出现了,所缘的这个境出现了,能缘的心就一定会产生。

  【色、香、味、触,该摄声法,】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那么,色、香、味、触,该摄声法,当然也包括声音。【六种妄尘,成就粗境,不同上二句,声、色之细境也。】声、色是描写三细里面的细境。【由是粗境已成,即法生故,】法生【种种心生,遂于一精明之体,】本来是同一个精明之体,现在【分开】了,眼只能【见、觉、闻、知(该尝嗅二精)六用。】“该”就是包括、兼,就是见、闻、觉、知、尝、嗅六用。【如下文所云:‘由明暗等,二种妄尘,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眼根),乃至第六,由生灭等,二种妄尘,黏湛发知,】黏住了光明体,发出了妄知。【知精映法、】我们本来的清净心就映在这个法。【揽法成根】就变成【(意根),故曰分开。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本来是同一个本性,现在因为带有少分妄的见精,却变成分开来,见有见精、闻有闻精、尝有尝精、嗅有嗅精、触有触精、知有觉知精,就变成六精,又变成六和合。元依一个精明,就是本来是同一个本性;但是,因为带了妄,又由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引开来见、闻、觉、知、尝、嗅等等,分成六和合。

  底下是【巳二 四生感应】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同业相缠就是相类的聚在一起,这一定的道理。人生人,不会人生畜生、人生昆虫,同业当然就相缠,有人类的业感,投胎成人类;有畜生的业力,就变成畜生,叫同业相缠。合离成化,“合”是对“成”讲的,这个是湿化类的,由湿,湿度的湿。那么,“离”是对“化”讲的,这个“离”最主要是脱离旧,而变成新,这是厌旧喜新,脱离旧有的,变成新的。所以,这个同业相缠就是物以类聚;合离成化,合对成,离对化。

  【此总标。由上根尘既具,引起四生系缚。】胎、卵、湿、化,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系缚就捆住了。【温陵戒环法师曰:】这是宋代的僧,越人,越南的那个越。越就是浙江绍兴人,住在温陵开元寺,世称为温陵大师。温陵戒环法师曰:【同业即胎卵类,因父母己】“己”就是自己。【三者业同,】就是类似,没有业同,没有办法聚在一起。【故相缠缚而有生,合离即湿化类,】就是湿生还有化生之类的。【不因父母,但由己业,】不必借重父母。【或合湿而成形,即蠢蠕也。】就像虫一样,或者是蠕动,身体会屈伸扭动那一类的。【或离旧】离开原有的。【而托化,】他处,就变成新的,就像天,或者是下地狱。(【如天狱等。】)诸位!往生天道,一刹那之间就转现天人身;如果你造十足的恶业,一刹那之间到地狱,立刻就受苦,没有停止的。在经文当中,【成对合言,化对离说。】

  底下讲这个人道的投胎,

  经文:【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

  解释一下:人道,见有光明,见明色发的意思就是:在人道要去转世投胎的意思是什么?是见有跟自己有缘的光线,其他没有缘的父母都是暗的,有缘的就有一点光线,见有光明这个光线;色是引起你发就去投胎的心。见有光线;所以,这个明色就是光线,见有光线,而引发投胎之心。

  明见想成,这个光线显现这个妄境,显现的时候,因为就起了妄惑,这个想就产生了,你只要动念,就去投胎。这个父母亲有因缘了,亮光一现、妄境一现,就起惑,想就成,动念就到,去投胎转世。

  异见成憎,异:女对母亲是恨的,子对父亲是成恨的,同类是相恨的。如果是子对母就爱,女对父也是爱,异性相吸的。所以,来到这个世间,不是感恩来,要不然就是抱怨而来。所以,这个小朋友一出生,很奇怪喔,有的小朋友出生就很乖,你怎么讲怎么乖,不必教,读书读得好好的,就一辈子都不需要父母亲的操心。有的人是来报仇的,怎么讲怎么不听,你怎么讲,他总是有理由,父母亲也讲不过他,你愈讲,他就跑得愈远,离家出走就愈久。所以,这个是来抱怨的。所以,这个时候,父母亲就要了解业力的问题。所以,前世如果有结善因、善缘,就来报恩的;如果是结恶缘,一出世,你们就是仇人了,你也是逃不掉!为什么?弄到最后,儿子杀母亲,女儿砍死父亲!对不对?看到报章杂志,老一辈的都是这样讲:早知如此,一出生就先把他掐死了,哪还留着让他砍死老父、老母?偏偏就是无法未卜先知啊!对不对?这儿子出生以后,哇!还请亲戚朋友吃麻油鸡、麻油饭,却没料到这儿子以后会砍死父母,是养来杀害自己的!还办得很丰富的请人家,说孩子出世了;或者是做百日;或者是周年庆,就这样子。所以,你要生什么儿子,或生什么女儿,你作不了主的,那只有求佛菩萨了,求观世音菩萨。以前有人求观世音菩萨说:不信佛者,不生我家。每天都求,你要不信佛的,千万不要来做我的儿子或者是女儿。真的!不信佛,你来我这里做什么?就这样子。所以,父母亲的因缘跟儿女的因缘,这个很难讲,无量无边的时间演变而来的。

  所以,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流注这个想爱,这就是种,纳想为胎,纳受此想爱,就变成胎。所以,你有想要去投胎,就是了。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所以,在座诸位!男人如果每天都想女人,那换句话说:女人的子宫就是你的住址,因为你很喜欢。你很喜欢男人;简单讲:你每天想的都是那种事,换句话说:你跑不掉女人的子宫。那么,女人每次想的都是男人,那么,就是跑不掉男人的重要的地方,就是所谓的男人,你想的都是这件事情,你就是离不开男人。男人跟女人一交媾,你就会想男人,女人就会想男人,男人就会想女人,那么,这个就会产生受胎。所以,交遘发生,吸引同业,就是共业。

  所以,故有因缘,生羯罗蓝,羯罗蓝就是父精母血,就是我们所说的受精卵,变成有滑润,凝聚的滑润。这个是指七天内,羯罗蓝是指在受胎的那一点,受精卵,七天内。如果是十四天,稍微成长一下,犹如疮形,就像疮,长疮形,叫做遏蒲昙,遏蒲昙就叫做疱,这个念疱pao四声,就是佛经讲的:十四天,那就是我们医学上所讲的受精卵。

  诸位!这个受精,它在医学上是这样讲的,母亲每一个月,大概有三天到七天的排卵期,就是黄体激素期,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有男女结合,父亲的精会通过宫颈、子宫,一直来到输卵管,输卵管它本身就像一个棒球的手套,这个卵巢喷出去就像投棒球投出去,输卵管接住了这个卵,然后慢慢的回到这个输卵管。所以,父亲的这个精跟母亲的卵,它是在输卵管结合的,然后在这输卵管起鞭毛作用,细胞开始分裂、变化,一直运送,经过十天到二个礼拜,一直到子宫,而子宫这个着床的时候,会出血,这个出血跟月事的血不一样,也就是少量的血,而且是鲜血,一点点的鲜血,就着床,这个时候就开始孕育,那有的人着错了,就子宫外孕,整个输卵管,变成成形,就在那边着床,这个孩子慢慢慢慢大的时候,到有一天容不下的时候,输卵管会爆掉,爆掉,就出大量的血,子宫外孕,出大量的血,因为着床的位置错误。那么,在子宫里面就慢慢长大。。。这个在《大宝积经》、《大集经》都有谈到,受孕以后,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这《大集经》讲得很清楚,佛经里面都有讲这个。

  底下,562页,【此于四生中,独详示胎生之人道者,欲令人知所从来也。又众生受生,而胎生欲爱偏显故。前六句举亲因,中二句明助缘,后三句结成胎。】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者:合辙云:中阴身投胎时,其无缘处,大地如墨,惟于父母有缘处,见有一点明色发现,以妄心见妄境,故曰:‘见明色发。\’中阴身乘光趋赴,明见妄境,遂起妄惑,而欲想便成,故‘明见想成\’。】

  【异见成憎,同想成爱者:男见父,女见母,皆为异见,则成憎:男见母,女见父,皆是同想,则成爱。】

  【流爱为种,纳想成胎者:流注此想爱,于父精母血之中,为受生种子,纳受此想爱,于赤白二滞之内,】赤白二滞就是父精、母血,父精、母卵叫赤白二滞之内,【得成为胎,上属亲因。】

  【交遘(合也)发生,吸引同业:父母交合,乃为助缘,因缘和合,所以发生。吸引同业者:以父母之缘,吸引过去同业而入胎,如磁吸铁相似。交光法师云:‘上以己缠父母为同业,此以父母吸己为同业。’】注意!这个很重要的,以己缠父母为同业,就是今天来转世投胎,是你缠着父母,因为它的业是相同,是你依着父母,所以,你缠着父母。所以叫做不必怨叹,长得漂亮、丑;高、低;健康、病;聪明、智低能,诸位!都没有什么怨恨的,也没有什么怨叹的,因为那是你的业来的,是你的业缠住父母,父母只是借着结婚而有你,而你是依据你的业看到你的缘来的。所以如果说:父母生我们,是很勉强的,说自己生自己,是很正确的,因为自己由业力来转变,只是借着父母的同业,借着这个因缘来转世。因此自己的业因、业缘、业果,自己承受。所以,好的因缘,父母亲的DNA非常好,就投胎,遗传因子就非常好,在科学里面讲叫优生学;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胎那么好的,对不对?就要看业识、业的福报,看你怎么转?你没有福报,你也投不进去啊!你说:我想投胎台湾首富人的家!你投不进去啊,没有因缘!对不对?譬如以我来说,能投胎到朗饲家里,有一餐没一餐的把我养大,这样就算很好了,至少没把我生得奇形怪状的啊!对不对?我们就很感恩了!所以,这个也不能怨恨什么。所以像我,我都很满足,我长得。。。小而巧、小而好、小得刚刚好,这多么可爱,有时候自己感觉还不错啦,(笑)父母长我们这样子,对不对?刚刚好就好,不必长得很高大,长那么高大,脑筋不灵光有什么用?对不对?像我个子虽小,但是短小聪慧,矮个子也没什么不好,这也是自己的业来的。所以,看了佛经,知道不用怨叹,真的!没有什么好怨恨的,这是你自己的业来的啊!不然你如果那么厉害,怎么不去投胎当美国总统的儿子?没办法,你的因缘就这样子啊!喔!学佛以后,很能够知命、认命,而懂得天命,自己很能够解脱自己,没有什么好怨恨的,这个就是你的业,认命比算命好,重要!是不是?底下,此以父母吸己为同业,父母吸过来。

  【故有因缘者:由投胎想爱为亲因,父母交遘为助缘之故,生羯罗蓝,】就是七天,【遏蒲昙等,】就是十四天,二七就十四天。【遂有胎相,前后差别。】

  底下佛经讲到受胎里面的子宫发育的,【《俱舍》云:胎中凡有五位:‘一七】就是七天。第一个七天,【名羯剌蓝,】这个是翻译的音的不同,中国话叫做凝滑,(【此云凝滑】)【 (父精母血,凝聚滑泽。);二七】就是十四天。【名頞部昙,此云疱(犹如疮之形,未生肉故。);三七】二十一天。【名闭尸,此云软肉(凝结犹如软肉之形);】软肉,我们一般看到的那种小小一块的赤肉,一点点,软肉。【四七】二十八天,【名羯南,此云硬肉(肉渐坚硬);五七】三十五天,【名钵罗奢佉,此云形位,】或者是长四肢了,【亦云肢节(生诸根形,四肢骨节。)。此举二而略余三。《大集经》更有:六七】四十二天,就有长【名发毛爪齿,谓四种渐生。七七名具根位,】七七,四十九天,具根就是全身,就有一个雏形,人的形状跑出来了,【谓诸根具足故。】意思就是说:受胎以后四十九天,就变成一个小小的小朋友;出生以后叫小朋友,在胎中里面叫做小小小朋友,大概一个大拇指大,如果你看过医学,大拇指这么大,慢慢慢慢的长大。

  563页,【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

  胎、湿、卵、化,这个是业果,随其所应。卵惟想生,就是卵生是因为乱想不定所产生,这个想就是业因,想生就是业因,因为乱想不定,这个就是卵的业因。

  胎因情有,诸位!这个情是很重要,就是情执。为什么会投胎而变成胎生?就是情执不断,有,就是亲爱迷恋之情。

  湿以合感,合就是以闻香贪味,附合不离而感。

  化以离应,这个离就是离开旧有的,喜欢新的,所以,离此托彼而应,叫做化以离应,化生是以离——离开旧有的,而迎接新的。这化以离应就是厌故喜新,离此托彼而应,应就是应彼,离就是离此,离此应彼,这个就是化生。

  诸位!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这个是业果,而怎么来的呢?随其所应,都有的业因,卵的业因就是乱想不定的想生;会变成胎生是因为亲爱迷恋之情的情执;那么,用湿来合感,是因为闻种种的气味,有的闻香、有的闻臭而跑过去;化以离应,为什么会变成化生呢?因为喜新厌旧,所以,离此托彼而应。

  【此例示四生。首二句举果由因。胎、卵、湿、化,皆所感之业果,情、想、合、离,皆能感之业因,故胎卵湿化四生,各随其能感之业因,应之以业果。卵生惟以乱思不定之想,感而有生;胎生乃因亲爱迷恋之情,所以成有;湿生乃以闻香贪味,附合不离而感;】在佛经有一段故事,说有一个沙弥很喜欢喝牛奶,他变成对这个乳味非常的执着,每天都喝这个乳味,已经贪着变成执迷了,他死了以后变成牛奶虫。有一个阿罗汉,证阿罗汉,有一次在用餐,隔壁的这个比丘看到:咦?这个乳、乳酪里面,怎么会有一只小虫在蠕动?那证阿罗汉果的,他有大神通,他本来要拿起来,他说:不用不用!这个前世是沙弥,因为执着这个乳味,太严重的着迷,所以,离不开这个乳味,死后变乳酪里面那个虫,离不开那个乳味。所以,贪着这个味道太严重的时候,没有办法脱离!底下,说:以闻香贪味,附合不离而感;【化生即以厌故喜新,离此托彼而应。四生具缘,有多寡之不同,卵生具足四缘,父缘、母缘、自己业缘、】再加上温度,(【再加暖缘。】)这个卵生没有温度不会活的,你到北极去,这个就很难了,要受胎就很难,但是,一定要有妈妈的温度,没有温度不能活。【胎生具父、母、己业三缘。湿生但业、暖二缘。必假日光暖气之缘也。化生惟业缘矣。】

  564页,【巳三 结成相续】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这个是讲结成相续,说:情想合离,更相变易,不是永远做人的,胎生;也不是永远想的卵生;也不是合感;也不是永远是离化,不是这样子的,胎、湿、卵、化会变化的,更相变易。

  所有受业,逐其飞沉,飞就是善业,善业往上飞,灵魂往上飞。所以,诸位!你行善,学佛以后,纵然你没有念佛,因为一心行善,你临命终的时候,灵魂一直往上飘,因为业很轻。所以,人还是善良比较有底子,如果你想要死后,你的灵魂到一个快乐的地方,就千万不能造业,一点都不行!所以,逐就是随其飞沉,“随其”底下加二个字:业因,逐就是随其业因,善业就飞,恶业就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底下注解:【情想合离:有情皆具,各从多分,而先受报,皆依业因感召,而应之以四生也。更相变易者:更字平声,或情变为想;或想变为情;或合易而为离;或离易而为合,】四生变来变去,【互相更改,彼此变易,种种不定。】

  【所有受业,逐其飞沉者:论四生所受业报,并非另有主宰。逐即随义,其指业因,皆随业因,所以应之业果,若善业则飞升,恶业则沉坠。情想合离,皆有善恶之分,是以升沉之果,必随善恶之因。末二句因缘有远近,远则无明为因,业识为缘;近则情想合离为因,父母己业,暖、湿为缘。四生转换,三界升沉,生死长缚,轮转不休,故有众生相续。二众生相续竟。】

  所以,诸位!六道轮回转来转去,谁也没有永远的赢家,暂时生天,有一天就会下来,所以,不究竟。因此记得!好好的念佛、好好的行善、好好的求生极乐世界。

  【辰三 业果相续 (分三)已初 业果指本二 业债酬偿三 结成相续今初】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富楼那!同想成爱同结,爱,执着在一起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欲就是男女。

  【此明业果,本于自心之贪。贪惑为烦恼领袖,亦即诸业根本,贪之范围虽广,以贪欲为最。吴兴曰:欲贪通乎四生,】意思就是:四生都有贪欲。【今正约胎生言之。又胎生复通,今多就人伦辨之,】就是这一段是讲人。【以其易见故也。】

  【想爱同结,爱不能离者:谓同想成爱,】同想就是我想你、你想我,我多么的想念你,你有多么的想念我,二个纠结在一起,就是这样,想来想去,纠缠不清成爱。【乃为结缚之因。何以故?由想爱既深,如胶似漆,不能舍离,所以深结生缘;】你会转世投胎,就是如胶似漆。所以,我告诉你:在佛教、佛经里面讲的,就是夫妻太恩爱的,不好修行,太恩爱的,实在爱到死去活来的,然后,我希望下辈子再嫁给你、我希望下辈子再娶你的,那就很难,很难解脱生死,因为太爱对方了,太爱对方了!有的人爱到实在是。。。她这个先生老到额头上都有星星了,上将也没有长那么多;这个女孩子八、九十岁了,哇!脸上都是地图,一看,台湾、台湾海峡都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脸上都是地图(斑),还是很爱很爱很爱!这众生不学佛,很难!所以,深结生缘,【则诸世间,父母子孙,递代相生不断,是等皆以欲贪为本。欲贪即指受生时之想爱;因同想则成爱,因爱则生欲,因欲则受身也。】所以,诸位!这一句是重点,因为有男女的欲望,你就一定去受生,转世你逃不掉!所以,贪着于男女,换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