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释朗明
尊敬的贯彻长老、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上午好!
置身于太湖碧波,西山映秀,令我愰如回到了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琉璃世界,本人是在普陀山出家的,家乡在舟山,深受观音大士的慈恩沐浴,对观音菩萨有着不一样的特殊感情,今天,面对着包山禅寺的立身白玉观音像,身处太湖琉璃碧波中,来宣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可谓因缘殊胜。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在这世界众生的脑海中是如此的深刻。即使是不懂佛教不信佛的人也无不知道观世音菩萨。我记得在我幼年时期,每个村镇乃至乡下庙,每逢初一、十五等香期,一群群的善男信女背着黄香袋,虔诚的敬香,口里面喃喃地念着“南无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等,也有很多人称“观音娘娘”。至今印像深刻。在广大信众中,观世音菩萨就是此苦难世间的可依靠者,是众生心中最大的安慰,如母亲一般慈爱,而又神通广大。可以这么说,在全世界,凡有华人处,都有观音信仰,几千年来,每个朝代也都信仰观世音菩萨。那么,这种超时间,超空间的观音信仰的起源来自于哪里?它就是来自于我们今天所讲的经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门品”全名是《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它实际上出自一本经---《妙法莲华经》,此经共有二十八品。而普门品只是此经中的一品。可能很多居士不知道妙法莲华经,但大家都知道普门品。
那为何单单这一品特别出名,广为流通呢,这也是有因缘的。
在中国晋朝末年,北凉地区有一国王叫沮渠蒙逊,重病在身,百药无效。这时有一位从印度来的尊者叫昙无忏,偶经过其国,被请去王府,看能否医治此病。尊者一见沮渠蒙逊,便说他生的是业障病,不是普通药物能治好,必须要念法华经中的普门品,祈求观世音菩萨加持才能好,蒙逊为欲病好,信之不疑,虔诚诵经,不到七日,病体痊愈。于是王令,颁布天下,令普天下人诵普门品。一时间人人争相传抄。并且在传抄过程中,灵验时有,更加使得普门品盛行于世。真可谓因缘不可思议,普门品就这样传开于民间,且久盛不衰。
事实中,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世界有极大因缘,这在地藏经中世尊也提示过这一点—“佛告观世音,汝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所以普门品一入中国,洛阳纸贵,人人持诵。历代以来,因诵普门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得以感应,得以解脱,得以成就的是如恒河沙,难以计数!
那么,普门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如果细讲,二个小时的时间那是无法铺陈开来的,在这里我将为大家提纲契领地把普门品中内容做一概括,然后再把对大家有实际修行指导意义的重点给提出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受益。
整部普门品内容可以用几个数字来概括;一总答、救七难、除三毒、应二求、三十二化身、显五观,破三障,一总劝。
一总答:世尊因无尽意菩萨启问,而总答观世音菩萨名号之由来,由此而演绎出了观音菩萨的种种德行事迹。可见一句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即是具足普门品的所有内容,彰显了菩萨的一切利生妙用,这是普门品的重点,即名号具足一切。
救七难:接下来,世尊分开铺陈了观世音菩萨的化度众生之妙用,救七难分别是:火难、水难、刀难、风难、鬼难、囚难、贼难。
众生之苦难皆因众生之恶业所招感。而念菩萨名号至内心清净无染之时。自然恶业不招,逢凶化吉了。七难是个概数,包含了一切众生百千万亿种苦难。
我从第一种火难来说明念菩萨名号之所以灵验的理和事。
世间之火,分为内火和外火,外火有鬼火、人火、霹雳火、山神火、贼火、树火等七种。内火分一、果报火;二、恶业火;三烦恼火。法华经上讲,世界毁坏之时,劫火洞燃,由此烧起,烧到初禅天为止,虽为天人,内心嗔毒火未熄,任你琼楼玉宇的天宫,也不免毁于一炬。所以,我们众生内心烦恼毒火未熄,故会招感恶业之火和果报之火。由内火引来外火。滋以戒定慧之法水,熄灭贪嗔痴的内火,外面虽然有火亦也不被所烧了。
这个道理在楞严经经中讲的很清楚,“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如果一个人在危急时刻,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至一心不乱,内在的妄想之火一熄灭,加上菩萨的威神他力摄助,自然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了。
中国姚秦时代,有一位法智和尚,平时信奉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专念普门品。一天旅行,经一山中,迷失了路,忽遇野风吹着野火,四面烧来,无法逃脱,只好坐下来,闭着眼睛,一心念菩萨名号,念到似乎晕去,如同入定,及其苏醒,平安无事,只见四周三尺之内的绿草也未烧焦,而三尺之外,尽成灰烬。当时之人都叹为奇迹,感念菩萨威神,这就说明了,一心念名号时,内火清净,外火不烧了。至于其他六难,我想大家亦能清楚了都是同一道理!
除三毒:刚才讲到外在的恶业果报皆因内心的三毒所致,所以,菩萨深知众生痛苦根源之所在。接下来,就是让众生去除内心三毒,即贪爱、嗔恨、愚痴。在我们欲界中,这贪爱主要指婬欲。色界,无色界的贪爱则很微细了。故普门品中他说到贪爱就直接说婬欲了。古语讲“爱不重不生娑婆”。这是我们世界众生修行路上第一难过之关了。生生世世的轮回都因一念情爱而反复纠缠所致。所以,如果自己觉得自己的力量没办法挣脱爱网,那就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吧,它能让我们心中渐渐清净,最终解脱。当然,这首先要我们自己想解脱,否则,就变成“好梦由来不愿醒”,不是不能醒,而是不愿醒!
应二求:前面的除七难、去三毒都体现了观世音菩萨的一个主要特征“慈悲”中的“悲”字,因为“悲”的意思就是拔苦,而这世界总是苦多乐少。所以我们有时称观世音菩萨也叫“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说明菩萨来此世界主要是以拔苦。而“慈”得意思是“予乐”,给予快乐,而这世间所谓的快乐一般都是欲乐。这在觉悟者眼里是容易让人迷失造业的。可是,让人感叹的是我们众生在祈祷观世音菩萨时大多都在祈求能得到世间五欲之乐,如升官发财,或许求平安,算是比较符合菩萨“大悲救苦”的精神的。那么,菩萨对众生的根基是很了解的,但又不想让众生因五欲而造业。所以,它让我们求男求女,这里的男指的是智慧,女指的是福德。这种譬喻在经典中很普遍,特别是在藏传佛教众,男代表智慧,女代表福德,那是任何学佛人都知道。当然,民间说法“送子观音”,在事相上,菩萨也是能给我们有求必应的。这里的男女,在事相上也是成立的,因为,身为欲界众生人伦大道,家庭和睦那是基础。解脱道也是建立在人天道上,这也是合乎佛法的。然而,我们一定要深知,佛法的究竟一定是解脱道,菩萨道,乃至佛道,如果只讲人天道,那与儒家无区别了。但我们赞成成佛一定先把人做好,然后才是向上升华。所以,这里的“男女”,深意上就指智慧,福德。这是观世音菩萨希望我们求的,因为这才是解脱之道,涅槃之道。才能得到真正圆满的快乐。
以上为菩萨慈悲精神中的详细总说。接下来,是菩萨慈悲精神的具体落实,那就是著名的三十三化身。通常我们说是三十二化身,其实那出自楞严经,而在普门品中是三十三化身。
这里要谈到观世音菩萨究竟是女身还是男身。其实,在唐宋以前,我们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中有小胡子,那都是男身,那都是因为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在参到观世音菩萨时,经文是这样说的“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所以唐宋以前,菩萨都是男身。而明清以后,菩萨都变成了女身。这是因为,在很多的感应故事中,观世音菩萨显的都是女身像。而且,在这世界中,最能和菩萨“慈悲”精神相应的应该是“母爱”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是最伟大,最令人感到安慰的。于是,在广大信众中,菩萨就是我们苦难世界中的母亲,能予以我们最广大的爱,所以,观世音菩萨就变成女身了。
而从彻底来讲,菩萨非男身也非女身,而是你需要什么形象出现,它就是是什么身,这就是普门品中的三十三化身了。这就是菩萨慈悲精神在三界众生中的具体落实和体现。谁在苦难中称念菩萨名号,菩萨就将以你最能接受亲近的形象出现,予以最大的安慰!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映”,天上一个月亮,而地下千万条江河中,只要哪条江水澄清,哪条江水中就会显现一个月亮,乃至千万个月亮。这就是我们菩萨度化众生的感应原理!
接下来,普门品讲完这些后,出现的是一大段偈诵。这偈诵象诗,但不去故意押韵,只是为了表达经意,所以叫“偈”。五个字一句,很好记,大家完全可以把它背出来,也能谱成歌曲唱颂。
在偈诵中的前一部分,是重复了前面经文的意思。但在后一部分,用最简单的话把观世音菩萨的内在修行方法都和盘托出了,那就是显五观,破三障。五观是“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这里所含的佛法很深,都是菩萨在因地修行时所修习的观法。我们因时间关系,没法细谈了。而五观所产生的效果是破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这就是后面从“无垢清净光”到“众怨悉退散”的偈诵。
最后,是一总劝,我们对菩萨的盛德、慈悲应该至心不疑,一心顶礼。
《普门品》的经文到此已为大家做了一个总纲式的解释。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无法细讲,在修持这本《普门品》时,大家要注意的是经文中的这几个词,“一心称名”,“常念”,“恭敬”,“常应心念”,“礼拜供养”,“念念勿生疑”,“是故应顶礼”。这几个词句分别在普门品中几个主要地方出现,把我们修行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的重点点了出来,即“身要顶礼供养”,“口要常念称名”,“心要一心勿疑”,这样身口意三业修持,就是我们修持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的口诀了。
最后,解释一个问题,我们念菩萨名号与念阿弥陀佛名号有矛盾吗?不矛盾,大家要记得,观世音菩萨最尊崇的是阿弥陀佛。分辨是否是观世音菩萨身像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观世音菩萨头顶上一定顶戴着阿弥陀佛像。所以观世音菩萨最希望我们能念阿弥陀佛名号,而已习惯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也可以发愿往生西方,因为观世音菩萨就是西方三圣之一啊,观世音菩萨一定临终来接引你。
愿大家人人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阿弥陀佛圣号!
愿大家个个所求圆满,福慧增长,离苦得乐,圆成佛道!
南京市浦口区惠济寺朗明
2010年中秋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