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和《般若心经》不同的地方,在于《心经》比较强调自我的解脱,而《金刚经》进一步提到大乘菩萨如何运用这种解脱的智慧,在生活中度化众生。因此《金刚经》可以说是菩萨修行的宝典,也是中国佛教弘传最久、最流行、最普遍的一部经。
本经一开头有一些关于生活上的叙述,这在大部份的经典里都有,它的主要用意是说明这部经典的缘起。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到「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为止,这一段序言是在讲释迦牟尼佛什么时候、什么因缘讲这一部经。
这段序言的重点在须菩提请示佛陀的这句话:「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嘱诸菩萨」,意思是说如来能够很善巧方便的指导诸位菩萨如何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使大乘佛法能继续弘传下去。所以整部《金刚经》的重点,就是在谈菩萨的发愿和智慧,以及修行、度众的关键。
11-1《金刚经》的菩提心
《金刚经》最重要的宗旨,是要一个修行人发菩提心。「菩提」本来是指「觉悟的智慧」,所以阿罗汉、辟支佛和佛陀的智慧都叫做「菩提」。但这三种智慧当中,以佛的智慧为最高、最圆满,所以佛的菩提特别称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
要成就佛的菩提,必须发心修行菩萨道,誓愿救度一切众生,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以后才能成佛。《金刚经》所说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指大乘菩萨这种不畏度众艰难,不惧佛道长远,能够长期「誓愿救度一切众生的心」。为了能够不退转,菩萨必须修习空性的智慧,才能在度众时没有障碍。《金刚经》的特色,就是同时兼重「菩提心」和「空性的智慧」。
(1)发心的种类---胜义菩提心
菩提心可以分为二个阶段:一种是世俗的菩提心;另一种是胜义的菩提心。这两个的差别在于:「世俗的菩提心」是菩萨在凡夫阶段时就已经发起的。这只要有受过五戒,或甚至受过菩萨戒的人,就能了解「菩提心」的意义,也就能发起这种「希望成佛」的心了。
菩萨发心以后,再一边听闻、思惟佛法,一边修习禅定,逐渐对宇宙万物的真相,也就是空性有了深入的认识。等到已经有能力在禅定中证悟空性、成为阿罗汉时,由于之前所发的菩提心,使菩萨能够在这时候忍耐不证入阿罗汉果,而继续投胎转世,利用这个色身来生生世世度化众生。那么从这个时候开始,菩萨就是以「胜义的菩提心」来行菩萨道。《金刚经》着重的就是胜义菩提心这个阶段。
(2)发心的目标---令一切众生进入涅槃
释迦牟尼佛首先要告诉这些菩萨的,就是「如何安住其心?如何降伏其心?」不管菩萨发的是世俗的菩提心,或是胜义的菩提心,都是要让一切众生进入无余涅槃。
佛陀首先把「一切众生」简单地分类为:「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些名词我们平时统称作「四生九有」。「四生」就是按照出生的方法,把众生分成四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九有」则是依照禅定力的高低,把众生分成九类--第一类是欲界(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六欲天);第二至第五类是色界天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第六至第九类是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
这九类众生若按体型来看,又可分为有形的,还有无形的(若有色,若无色)。或者依禅定的层次来看,也可分为「有想,无想,还有非有想非无想。」不管是按出生方式或是禅定层次来分类,菩萨的目标就是要令一切众生都进入涅槃,使他们不再受到轮回的痛苦。
这里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无余涅槃」呢?因为当阿罗汉证悟以后,虽然精神是处在涅槃的境界,但是他的色身还「有」残「余」的寿命,所以在他剩余的有生之年都叫做「有余涅槃」。等到阿罗汉的色身寿命结束了,他就不会再来投胎转世,这时才叫「无余涅槃」。因此,「进入涅槃」就是「了生死」的意思。
说到这里,要顺带解释一下一般人对「涅槃」的误解。我们中国的佛教徒,特别是强调要推动「人间佛教」的,一听到「涅槃」大家还不会觉得奇怪,还比较能接受。但是一听到涅槃的意思就是「了生死」,很多人就会说:「哼!那么消极! 阿罗汉的个性这么消极!」好象一谈到「了生死」就觉得很有罪过似的。这是很奇怪的!
如果生就是「来」,死就是「去」的话,涅槃的境界就是「没有来去,没有生死」,因为「生死、来去」都是世间的假相,都是不真实的。
体悟世间的真相是没有「真正的来、真正的去」,是一种空性的状态时,这种证悟的境界就叫做涅槃。
所以经典里头形容涅槃就像虚空,仅管白云或乌云飘来飘去,虚空仍然是虚空,没有增加或减少。乌云不会把虚空弄得更脏,白云也不会把虚空变得更干净。同样的,当你体会到世间其实是「没有来去、没有生死」时,整个真理的境界(空性)并不因为你开悟了,真理就增加一分;也不会因为你还是凡夫,真理就减少一分。
阿罗汉体悟空性时,内心会满溢着证悟的喜悦,所以涅槃是一种清净、快乐、寂静、安祥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法喜充满」。但是现在的佛教徒已经把「法喜充满」这句话普遍地套用在生活上,不容易改了。平时参加一个法会,或是办一个活动,就说是「法喜充满」。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法喜,你要清楚:佛教讲的法喜是指涅槃的快乐。
(3)修行的阶位
菩萨发了菩提心要「令一切众生进入无余涅槃」以后,接下来就是要培养信心。一来要相信缘起法,相信善有善报,二来要不断的广结善缘,培植福报。三来要持戒、修禅定、观智慧。福报愈多,禅定、智慧的进步就更快,信心也就越来越强了。
所以在菩萨的戒律中,最初要修「十善业」。十善业是从原本的五戒延伸出来的,它的内容包括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口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以及意业的「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除此以外,还要持三种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意思是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以及利益一切众生。
从最初发心到成佛为止,菩萨必须经历五十二个阶位,其中一开头就是「十信位」。再加上慈心悲愿的增强,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合称「三贤位」),一直到十地位的初地时,才见到一切法的空性,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开悟证果」。
大家要了解,我们中国人不管是在家众、出家众,受到祖师们所传的这些净土宗、禅宗、或密宗的思想、方法所影响,早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已经不敢想象开悟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只要两句话,三分钟就可以理解。其实我一再强调「开悟」只是让我们认识世间的真相而已。认识世间的真相以后再修行,修行以后再证果。这最后的证果比较困难,但是一开始的开悟是不难的。
11-2《金刚经》的修行重点---治对无明
第一件要开悟的事情,就是要了解什么是「无明」?它就是我常说的「第七意识」,也就是我们情爱里头的「我执」。执着自己以后,会一直引发我们内心一股很强大、很冲动的情爱力量,让我们一直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譬如喜欢的人,就一直想要去看他;喜欢的东西,就一直想要去吃它,或是去把它买回来。
(1)无明的内容---第七识
这股情爱的根源,就是对「我」的错误看法。本来「我」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的,是不断随因缘而变化的,所以没有一个真实不变、永远是这样的「我」。而凡夫却认为有一个实在的「我」,而且还一直不断的印证这个看法。总觉得有一个「我」从过去世轮回到现在,今生死了以后这个「我」还会再去投胎转世。
误认「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就叫做「我痴」。凡夫先有了「我痴」,然后不断加深这样的念头成为一种执着、一种固定的见解,这叫「我见」。既然深深地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所以也深深的爱着这个「我」以及「跟我有关的事情」,叫做「我爱」。自己的一切也都要拿来跟人家比一比,希望能比人家好、比人家强,就叫「我慢」。
「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就是「我执」的内容,它是第七识的主要功能,也是我们烦恼的根源,佛法也把它总称为「无明」。无明的力量能够「发」动我们的情爱不断地向前活跃的发展起来,促使我们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物、东西,而制造身口意三「业」,这叫「发业」。发业了以后,就能滋「润」我们未来继续在「生」死轮回中流转的动力,这叫「润生」。因此无明(第七识)的主要功能就是「发业润生」。
这好比马达发动了以后,你不断的再给它加油,它就能继续不停地运转。又譬如这颗豆子的基因里面具有生长的功能,如果你把它放在水中闷,它就会发芽。我们的记忆里面,也是包含了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无数的习气符号。它包括一些欢喜、悲伤的事,和许多错误的思想、见解。唯识学把这些习气符号称为「种子」,意思是说它跟树木花草的种子一样,具有「发业润生」的生长功能。
这些习气种子如果没有外境去触发它,它就不会产生力量。例如眼睛如果不去看外境,就不会触景生情,引发心中那些过去世曾经经历过的感受。如果眼睛看到了,这些习气种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冒出来,让你内心不断地复习这些欢喜、痛苦的感受。所以我们生活中对于任何人、事、物的感受,都是来自过去世或今生的经验。
有了感受,就会重复以前曾经做过的行为反应。这些行为你可能才做一下子就停止了,但是第七识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的力量会不断推动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重复这些行为,让你一直去想、去听、去吃、去做。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就是靠这四种成分的力量在推动。内心里有了这些不良的成分,生活中就会很不自在。
比如说你进学院以前,曾经在某个机构、公司赚了不少钱,恐怕有两、三百万元吧。你偶而就会想:「这两、三百万是要买股票好呢?还是买基金好?或者拿去买一栋房子?」你的内心有了这种内涵,偶而就会在那边左思右想,看看要怎么投资才好。
假设你买了股票,那么万一股票下跌时,你心里就会很难过,这就引发你生活上的不自在。这种不自在的感觉往往会让你在下一次遇到股票下跌时,继续感受到同样程度的不自在。生活上这许许多多的「不自在」我们就总称为「烦恼」,它的来源就是无明,也就是第七识。
(2)第七识的展现---情爱
用现代话来讲,第七识展现出来的力量就叫做「情爱」。佛法把众生叫做「有情」,意思是「有情爱的众生」。因为凡夫心中的无明能够滋润这种冲动、活跃的「情爱」力量,促使他一直不断用行动去追「取」自己心中想要的东西。
「菩萨」刚好跟「有情」相反,因为「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意思是「已经觉悟的有情」,不会再受无明和情爱的力量所束缚了。就像我刚才的比喻:「如果你买了股票,就会常常为这个股票而不自在。」背后推动这股「不自在」的力量就是情爱,它的基本成分就是无明。
我们由于无明,就会对自己喜欢的人、事、物一直想、想个不停,这叫做「意业」。想了以后你会开始有追求的冲动,所以你会用嘴巴来表达内心的欲望,这叫做「口业」。或者你会展开实际的行动,想法子用网络、电话、信件来连络对方,或是去把喜欢的东西买回来,乃至于看到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把它扒走,这叫做「身业」。
你们有没有看到经典里形容众生是「无明所覆,爱结所系」?它把这个「爱」的力量比喻得非常传神,说「爱」就好象心中有一条绳子把你绑住了一样,在你心里打了「结」。所以你只要有喜欢的对象,不管是人也好,东西或事物也好,心里就时时被它系住。
当你工作一做完,或是书本一放下,脑子里立刻就会想到这个人、这样东西、或是喜欢的嗜好。对不对?我们第八识这个大仓库里面收藏的,通通都是这些「爱」跟「取」的符号。释迦牟尼佛的时代,讲解「集圣谛」(苦的原因)时,就只有讲「无明所覆、爱结所系」而已。
「无明」就是在我们心意识的情爱里头充满了「我痴、我见、我慢、我爱」这些不良的成分。只要是凡夫,心里头就有这些成分。死了以后,生前的种种意识行为(爱跟取)就构成我们的「第八识」,推动我们继续去投胎转世。所以「集圣谛」就是十二因缘里的「无明、爱、取」,或者唯识学里的「第七识」。
(3)情爱的特性与对治方法
我们的第七意识长久以来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已经养成习惯,已经定型了。纵然我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缘起的,佛法说这些都是假相」,如果我把你的东西抢走了,你还是会很不高兴。因为在凡夫的思想、见解中,还是直觉地认为:「这是我的!虽然是假相,你还是不可以把它拿走!」
所以第七识展现出来的情爱力量是非常坚韧的,让你有办法锲而不舍,怎么困难都无所谓,非要完成不可。像我们佛光山云居楼的主管妙晋法师就很有韧性。为什么?云居楼刚完工、开始装潢时,她就接下这个主管的工作,天天要跟那些工人接洽。那时候真的很困难,所以她在工作过程中是很有韧性的。
像我出门时,有时候手中才提一件行李,就已经觉得很累。但是我看到那些做太太的,手里已经抱了一个小孩,背上还背了一个。喔!好厉害!但是做妈妈的却觉得照顾孩子是她的责任,所以一点都不觉得累。而且看到自己的孩子那么可爱,心里就觉得非常满足。
这种亲子之间的情爱就是一股非常强韧的力量,斩也斩不断。而且还会一直发展下去,推动父母为了养家活口而卖命,所以我们凡夫才叫做「有情」。如果凡夫的情爱发展不正当,他就会去骗、去偷、去抢。严重一点的,还会去杀人!
如何阻止这些情爱的发展?我们首先要用「持戒」来克制不当的言行。心里很想要,却得不到,那就得修禅定来克制我们那份想要的心念。有了持戒跟修定,在日常生活里头还要不断的用智慧的眼晴(慧眼)来观察一切事物的不真实。
上次跟大家说《般若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要大家观察:「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因缘所生,没有实在不变的体性(没有自性)」。所以在日常生活里头,无论是听到的、看到的、或是尝到的,不管你接触到的是什么,一定要有这种回光返照的定力,马上就观察出这是不真实的,是虚假的,这叫做修智慧。
所以原始佛教把修行内容分为「戒定慧」三大项,譬如八正道里面就有持戒(正语、正业、正命)、禅定(正念、正定)和智慧(正见、正思惟)。大乘佛教的六度波罗蜜也有持戒波罗蜜、禅定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虽然学佛最终是以智慧得解脱,为什么还要持戒、修定?
因为凡夫在还没修成般若的胜解以前,多半还是会像过去一样,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真实的。所以长期修习禅定可以使我们观察事物或内心的念头时更加敏锐。接触到事物的当下,就可以警觉到:「这是不对的,这是错的,这是不真实的」。有这种警觉,就叫做「开悟」。
虽然开悟了,仍然可以用第七意识那股活跃的情爱力量去办事,但是情爱里头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已经透过智慧的观察而消除了。这就是用「正见、正思惟」来对治「无明」。认识世间的真实相就叫做「觉」,但仍然运用这个情爱来度化众生,不舍弃一人,这才是「菩萨」的真义。
11-3《金刚经》的智慧
所以要学习大乘佛法,就要先看清世间的真相,然后才来修行。这个世间的真相用几句话来形容,就是无常的、缘起的。因为无常,所以万物都有「生、住、异、灭」的现象。它的产生是「缘起」的,意思是「由因缘带动而生起」。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要有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来带动,才会现起」。
譬如桌子、房子、或任何东西都是由两个以上的材料、零件组合而成的。我们喝的水,也是氢跟氧结合成H2O以后,才成为水。我们吃的豆芽菜,也是因为豆子本身就有水份,以前都是用个布袋把它闷住,让袋子产生某种温度以后,豆子就会发芽了。有些人自己会做苜蓿芽,也是运用同样的原理。
所以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都需要靠关系条件才能生起。没有那一样东西是本来就能自己生出自己的,或是自己本来就存在的。在缘起的理论「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之下,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固定不变的,所以都是空的。
《金刚经》就干脆说「世间一切都是假相」,或者把世间每一样事物的短暂存在称作「幻相」,形容它是梦幻泡影。为什么?因为任何东西生起以后,一定会逐渐坏掉、消失。以苜蓿芽来说,你把它搓、搓、搓,搓到水份没有时,它就消失了,因此它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又像水果,它产生以后到烂掉、消失为止,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所以形容它是「虚妄」的。
以此类推,人也是这样。有的人可以活到二十岁、三十岁、五十岁,就算长寿到一百岁也是有的,但最后还是消失了。乌龟比较长寿,但最后还是会死掉。所以世间一切都是不断在变化,没有固定的。
你或许会说:「动物的生长、消失比较快速,所以看得出无常变化。像钢铁这一类没有生命的东西就很难感受到无常了。」这好比地球一直绕着太阳转,速度是音速的一点四倍,就等于一分钟旋转一千多公里,但是我们坐在这里却完全感受不到,岂不奇怪?整个太阳系绕的是云层,速度比这个还要快,我们也一样没有感觉啊!所以这个「无常」是遍于一切有情、无情的。
(1)用四种情形证明因缘法
龙树菩萨曾经用逻辑思考的方式,分析一切万物的产生都不可能是「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由此来证明万物都必须是特定的因缘(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才能产生,不会无缘无故的生起。
(a)无因生
「无因就有果」意思就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毫无道理地生出一些现象,不需要藉助特定的因和缘。譬如此地起了火灾,别的地方也可以毫无理由的跟着起火。但事实上别处也要有原因才会产生火灾,所以此处起火必然是有它的特殊原因,只是我们尚未找出这个原因罢了。
印度一些外道觉得世间就是这样自然形成的,那里需要什么因果?所以他们认为富贵的就一直会富贵,贫穷的永远贫穷。这样一来,人生的一切努力岂不毫无意义?但如果仔细思考,便会发现这个道理并不符合世间的现象,所以「无因生」是一种邪见。
(b)自生
万物既然不是「无因生」,那么就是有因缘而生了。这又可分为三种情形:自生、他生和共生。「自生」就是不需要透过特定的因和缘,自己就能生出自己。既然这样,「还没生起以前」跟「已经生起以后」是完全没有差别的。譬如前一个念头既然生出来了,后面就会跟着生出同样的念头。那么心中必须时时刻刻无穷无尽的生出同样的念头,才能符合「自生」的定义。
但事实上我们的心念不可能前后都是同样的,必然是六根接触六尘以后,不断产生不同的念头。修习禅定的人虽然最初要训练自己的心念时时专注在某一个所缘境,但是修到一念不生时,这个心念又在那里呢?而且前一念的专注并不会自动使后一念也跟着专注,必需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使心念时时系在所缘境上,因此「自生」是讲不通的。
(c)他生
有的人认为「自生」讲不通,那么「他生」就说得通了。所谓「他生」就是指「因」跟「果」不需有殊特的关联,任何一个因都能产生同样的结果。譬如牛会生马、鸡也会生马、狗也会生马。或者木能生火,那么水也能生火,铁也能生火,因为不需要特定的因缘就能生出结果嘛。
有的人怀疑:「咦!你们佛教不是讲因缘生吗?我们都是靠父母生的,所以不是因缘生的!」问题是光只有父亲会生小孩吗?光是母亲会生小孩吗?所以必定要有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小孩子才能生下来。再者,父亲的体性是实在的吗?母亲的体性也是实在的吗?纵然是特殊的因和缘所生,因和缘的本身也是要靠其它因和缘才能产生,所以这个因缘的体性也是不实在的,也是空的。
以此类推,一切万物都是在这样辗转相关,相依相靠的情况下,一直不断在重复「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过程,所以发现没有一样人、事、物有固定不变的实体,都是不断在变化,所以都是空的。佛陀所开悟的就是这个道理。
(d)共生
有的人认为「自生」既然不成,「他生」也不成,那么两个合起来,「共生」就能成立了。这也是不行的,因为一个因不能生,不论再加上多少个因还是不能生。譬如一个瞎子看不到路,再加上三个瞎子还是看不到路的。
既然「自生、他生、共生」都不能成立,可见制造果的「因」必需是特定的因和缘(某种关系条件的组合),才能产生某种结果,这就是因缘法的真义。既然世间万物都必需靠因缘才能产生,不能独自生起,所以只要因或缘一改变,结果也必然跟着改变,不能永久保持某种状态,所以才说万物都没有实在不变的体性。
以我们的身体为例,它是由地、水、火、风四种物质特性组成的。地是坚硬性、稳定性的(例如骨骼、肌肉);水是湿润性、凝聚性的(例如血液、水份、尿液);风是流动性的(例如呼吸);火是熟变性、分离性的(例如体温)。
植物、矿物基本上也都是由这四种特性组合的。譬如物质一旦被火烧了,就会烧得精光,这叫分离性。在烧的过程中,火可以把东西煮熟,所以又有熟变性。水果树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开花、结果,这也叫熟变。如果把它一一分析,每一项元素都由其它因缘组成,都是不断在变化,所以没有一个实体,这就叫「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我们的精神体也是一样,在「五蕴」里面,把人的心理作用过程简化成「受、想、行、识」四个阶段。感「受」一定要等接触以后才会有感受;「想」也一定要等接触以后才开始有语言、概念的产生;「行」更是要有「想」以后,才会有种种思虑、决定所要采取的行动。(「识」相当于唯识学第六、七、八识的作用)。所以心理的种种作用,也都是要依靠因缘才能产生,不能独自生起,所以都没有实在的体性。
唯识学进一步把心识的作用细分为「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和「第八识」四项。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以后,身体里面感觉神经的作用;第六识就是思考推理、判断好恶、决定取舍的心理作用;第七识就是前面说明的「我执」作用;第八识即是我们生生世世身的行为、语言的行为、意念的行为留下来的符号、痕迹。
大家或许会说第八识是生生世世跟随我们去投胎转世,所以它应该是恒久不变的。但仔细一想,它是独立的吗?我们每一世做过、想过、说过的行为所留下来的痕迹,都会不断添入第八识这个大仓库里面,所以它也是不断在变化啊!不论是身心的行为或是外界的变化,都是符合缘起的法则,所以都是空的。
(2)《金刚经》的空观
当我们能够这样子照见自己的五蕴皆空,我们就能照见别人的五蕴也是空的。经文说:「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你如果用一般的逻辑来思考,一定会觉得:「这种说法很颠倒嘛!又要『度尽无量无边的众生』,又要说『无有一个众生可灭度者』,实在太矛盾了!」
站在菩萨的立场,既然能够照见自己的五蕴皆空,当然我们众生所思考的「你、我、他」这些独立的个体也都是五蕴所构成,也都是「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不异空」。所以我相一旦破除,那么相对的人相也破除了,所以「无我相、无人相」。
乃至所有众生存在的相貌、存在的时间也是不真实的,这叫「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既然四相皆空,自己在度众生的同时,又观察到众生并没有实在不变的体性,「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所以经文才说「确实没有一个众生可以灭度」。
不但人是这样,物质也是由各种关系条件组合起来的,所以也是不真实的。譬如桌上这个闹钟万一不小心摔到地上,立刻就震坏了。里面的零件一个一个散开来,壳归壳,螺丝、弹簧各归各的,没办法组合在一起,就失去闹钟的作用了。可见这个闹钟的存在和功能是很短暂的。
因此观察缘起法,就是思惟世间一切人、事、物都是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所组合。一旦因缘散坏,里面的组成份子又有各自的变化,原先的状态就不复存在了。所以一切存在状态是短暂的,是没有真实的,也是空的。
经文就把一切「有情、无情」简单归纳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阿含经》也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意思是说要见到空性,就必须观察世间一切万物的形成、消失,都是依照缘起法,进而体悟出它的「生灭、来去、垢净、好坏、善恶」都是无常的、不真实的、虚妄的。
我们禅宗有所谓「见性成佛」,也是要透过这样子思惟来见到佛性。你们有机会进禅堂打禅七时,不要老是妄想着:「那一天打坐时突然『碰』的一声就开悟了!」开悟是要透过思惟的,就像《楞严经》说:「以闻思修入三摩地」。中国禅宗属于真常唯心系,强调「真空妙有」,所以他的修行方法跟这里讲的有点不太一样。
(3)《金刚经》的假观
了解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都是虚幻不实的假相,这种智慧称为「假观」。《金刚经》的后半部就是在破除我们度化众生的过程中,对世间的错误认识,以为一切都是实在的。所以它说:「所谓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
意思就是说我们庄严净土、成熟众生时,心中清楚地了知并没有一个成熟的对象。为什么?因为一个觉悟的有情已经具备了慧眼(二乘人的空性智慧)跟法眼(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洞悉一切法门之智慧),所以见到一切都无所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知道一切都是缘起的假相,所以不真实。
过去我们以为每一样人事物都是真实的,所以会「心有所住」。譬如这是你的东西,如果你知道别人一直很想占为己有时,你动不动就会想到它,不想给人看到。这叫做心「住在」这个东西上面(时常忆念、牵挂),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无明所覆、爱结所系」。
我们凡夫在还没有开悟之前,对一切东西,特别是自己所喜欢的人物、东西、状况,心就经常住在那个地方,这叫「心有所住」。《金刚经》说「应无所住」,就是要我们对于所有的人、事、物不要心生染着,而应观察任何东西到底有没有一个实在体?包括我们修行持戒,也不能误以为这些修行有个实在不变的体性。
(4)《金刚经》的中道观
所以在「如是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之后,它要强调:「假如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不名为菩萨」。「不名为菩萨」就是说他不是一个胜义的菩萨,不能成为一个「如实行者」。
在《大乘起信论》中有所谓「胜解行者」和「如实行者」。「胜解行者」就是已经对空性有了概念,但还没有证悟。「如实行者」就是已经证悟,破除我执,修行时能够「无我相」的大菩萨。以「无我相」的态度来度化众生,让众生也了解空性、涅槃的真义,同时又清楚了知「无有众生可度」,这就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即《金刚经》的中道观。
11-4《金刚经》的度众方法
前面已解释「应无所住」的意义,接下来要说明「而生其心」。《金刚经》讲的是大乘菩萨的修持,菩萨所生的心就是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我们前面已经用很多篇幅来说明禅定和般若,也用「四正勤」来解释什么是真正的精进,因此以下只介绍布施、持戒和忍辱波罗蜜。
(1)布施波罗蜜
经文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意思是说菩萨在度化众生时,认为不只是金钱、财物、医药,甚至连自己的肉体、骨髓,只要是众生需要的通通都可以布施,而且也知道这些东西都是虚假不实的,这叫做「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我们行菩萨道,平时就要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在日常生活里头,处处就是要用这种无住的心,来观察三轮体空,也就是布施者、布施的对象、和所布施的东西都不真实,都是空的。
以布施的财物来说,同样一张纸印成钞票时,不同国家的制钞厂所印出来的人头、图案就会不一样,币值也就跟着不同。随着景气的好坏,通货也会跟着紧缩或膨胀,同一张钞票的购买力也就时有变化。因此我们布施的钞票是随着世间因缘变化而有不同的价值,所以布施的财物并不真实。
能布施的人和接受布施的对象,比如我拿甘蔗给大象「林旺」吃,两者的五蕴都是空的,这在前面已经详细说明过了。所以在布施时,能同时观察这三种成份都不真实,能够「三轮体空」,就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以这样「无住」的心来布施,福德就会很大。为了让人了解福德究竟有多大?《金刚经》就比喻:「东方虚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你能够想象虚空有多大,有多广吗?没办法啊!所以一个菩萨行六度波罗蜜,不住于相而行布施的话,功德也是像虚空一样不可量、不可想象的大。
当然也不是说虚空有多大,我们的功德就有多大。我们以慈悲心修福报时,不管「财布施」或「法布施」,如果能够以空性的智慧来修这个福报,所修的福德都能与空性相契合,这就叫「福慧双修」,也唯有这样子才能成佛。
所以在你布施给人时,心里如果能够无住,你就不会挂碍。否则你如果「有所住」,那你给了某人后,偶而就会想:「他不晓得记不记得我前次给了他三百块?」下次他碰到你,又没有跟你打招呼时,你心里就会很不愉快:「上次我才给了他多少钱,现在连问都不问一声!」
或者你对他那么好,但是对方却还常常批评你,你心里一定耿耿于怀。这是因为你有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心里不舒服。这就是心有所住,所以会有分别,内心就不自在。我们在菩萨道上如果这样度众生,必然有障碍。
用「三轮体空」的心,也就是胜义菩提心所修的福德,远远胜过凡夫所修的福德。因此《金刚经》里头处处都在比较两者的功德优劣。例如《金刚经》里面的四句偈,不管是受持、读诵,或是为他人解释,都胜过像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多的七宝布施。甚至一个恒河里头有多少沙?以这么多沙来比喻有那么多世界,然后再以这些世界的微尘数量的七宝来布施,都不如受持、讲说四句偈的功德。
甚至有的人用恒河沙那样多的生命,生生世世来行布施,这样的功德当然很大。但所得的功德还不如一个人以四句偈,或以金刚经的义理来为人讲解、受持的千万分之一。为什么?财布施再多,都是有限有量,法布施却可以让人开悟、可以成佛,所以无量无边,功德胜劣由此可见。
(2)持戒波罗蜜
《金刚经》中只是先以布施为例,后面还有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些也通通要以般若智慧为主体,要我们无住生心。就算是持戒,也不能有所住。如果一个菩萨觉得自己很会持戒,看到别人威仪不好,内心就会生起分别心、傲慢心。
我慢心一生起,别人下次看到你就讨厌:「哦!你有持戒,我没有持戒!」比较顽强一点的人还会说:「就只有你一个人有持戒,我们都没有持戒!」他就会远离你,你也失去度化他的因缘。
众生本来就是要用慈祥、柔和的态度去安慰、鼓励才能度化。若是用傲慢的态度,即使是布施,对方实在是不得已,非拿你的东西不可,心里还是很不舒服。不拿的话,生活又过不下去。他就会暗暗发誓:「下次再也不拿你的东西!」
所以菩萨在持戒方面也要无住,不比较、不计较。自己能够持戒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有多少功德,看到别人不如法的时候也不会起轻慢心。经典里头说:「一个菩萨该有的理念,就是看到别人犯戒时,反而更加怜愍、同情。」你要知道:修行不是那么简单的,凡夫习气那么重,谁不会犯错?所以起怜愍心,给他安慰、劝导,才是持戒波罗蜜。
(3)忍辱波罗蜜
在做人处世方面,有时候人情世故不通达,也会带来很大的烦恼。所以如果要把这个人脉、关系、人缘弄好,就要注意:指责别人的过失的时候,不要在大众面前讲他。讲别人优点的时候,要尽量在人多的地方。
即使是这样,当我们受到委曲、批评、误会、打击、打压,甚至当众给人家侮辱时,更要用般若智慧来处理,立刻观照「无我相、无人相」,否则一定是很难受的。如果有般若智慧,即使明知对方常在背后设计你、陷害你,给你难堪,你也要装作不知道。凡事不要去辩解,事情过后就可以不在乎,无所谓了。
甚至有时候几个人在一起谈话,你还要在大家的面前说他的好话。想想看,你有这个能耐委曲求全吗?有这么好的风度吗?唯有破除我执的人才有办法!如果还没有破我执,心里一定恨透了他:「没有骂他已经很好了,还要叫我称赞他!免谈!」那我们看看《般若心经》、《金刚经》的道理跟人生有多么密切!若要人际关系能和谐,我执不破是不行的。
这一点很难做到,但真能做到的话,就是真正的菩萨了。举例来说,声音是缘起的,所以声音的好坏并不是绝对的。就像用手拍桌子一样,才听到「碰」的一声,声音已经消失了。所以我们不论听到别人的赞叹或批评,都像听到拍桌子的声音-「碰」的一声稍纵即逝,无法久留。
譬如人家说:「唉呀!你讲得实在是太好了。」然后他又再说:「你这个混蛋」,这两种声音一下子就消失无踪,所以不真实。我们这样一想,心里马上就不在意别人的褒贬了。所以如果没有《金刚经》的智慧,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
假设有个人路过这里,看到你在做事情。他一眼注意到你的头发,随口就说:「怎么那么难看啊!」也许他走过以后,就把这句话拋在脑后了。但是你一定会赶快把脸对着镜子,用手不断地拨弄头发,想法子把它弄得漂亮一点。到最后一想:「唉!反正无我相,算了。」要不然他随便讲你一句话,你就会苦恼个老半天。很不值得,是不是?
星云大师常说:「有佛法,就有办法」,这句话就是从般若智慧来的。平常你可以深信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有善念的到最后一定有善报,所以能坚持到底。但从更高层次来说,一切虽然是缘起的,但都是空性的,那一样事物有实体?所以更不会去计较,持戒、忍辱、精进都能够随心所欲,不会在度众生时有所障碍。
《金刚经》还说:「你受持这样的法门,应该不错啊!但还是会受到人家的轻贱。」虽然受到轻贱,就因为有观照般若,能够「无我相、无人相」,所以对于一切打击、侮辱,都能够安然忍受,不去反击,也就不会跟人家有争执。这实在是一种大修行!
所以我们从开悟以后就要不断的修行。每天当然要持戒,不侵犯人,一有空就摄心守意,一心专注。除此以外,还要思惟「四相皆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实这都是「无我」的意思,都是「照见五蕴皆空」--
无我相
当人家无缘无故侮辱你的时候,你的智慧要赶快现前啊!要马上明白:「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马上想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当下你就不会那么难过。这表示你以往的「我执」已经慢慢的在削弱、淡薄。所以般若经典以「破我执」为重点,在《金刚经》来说,就是「无我相」。
无人相、无众生相
「无人相」就是指「人」的样子也是不真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走路、思考、讲话,这个叫「人相」。牛都是用四只脚走路,吃草喝水,叫的声音就是「哞...」,这就是牛相。其它动物也都各有各的外相。只要是众生,就是五蕴和合的,所以人相、众生相一样都是空的。
无寿者相
从第八意识投入母体开始,直到生下来、长大、老病、死亡为止,这段时间我们叫做寿命,《金刚经》叫做「寿者相」。既然本来就无我相了,那里还有一个寿者相呢?所以人生在世时也是假相。那么,了解四相皆空以后,我们就能够忍受一切侮辱、毁谤、打击。
因此《金刚经》本来是讲空性的,为什么还有那一段文字:「假如有人受持这部经典,但是仍然受到别人的轻贱,那是要让这个人过去世所造的恶业早一点消除,然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段文字就是要告诉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遇到一次逆境、挫折、打击时,就是在消除「我执」的时候。
心中有这样的理念,一切的挫折就能忍受下来。但这种忍受不是咬紧牙根,心里想:「算了,我才不理他!」的那种忍受,而是要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是空的。这样一次又一次加强我们的正见,等到正见成就时,就是我空观的成就。你成就了「我空观」的修行,那你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都很自在。
所以唯有般若智慧,才能够消除我们的习气,特别是我执的习气。禅定的力量就在于控制心念,使那个情爱的力量不致于到处乱窜。而「无四相」的智慧就是不断地慢慢消除第七意识的我痴、我慢、我见、我爱的习气,一直到完全解脱自在为止。
11-5结论
《金刚经》里头要求我们的就是要「无我相」。你每天念佛多少次,拜佛多少下,这都还是很粗浅的工夫。即使打坐、观空而有真正体验,你要知道这并不值得炫耀。为什么?《金刚经》特别指出:「一个得到初果的须陀洹,他可以说他得到初果吗?」不可以!「二果斯陀含称为『一次往返』,你可以说他证得二果吗?」不可以!「三果称为『不来』,你可以说他是得到三果吗?」不可以!连四果也不可以!
为什么?只要你说:「我已经证到什么果位」?就是还有我执的存在。这不是说一个修行人不必在乎证到什么果位,而是要避免觉得自己很有修行,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跟众生在一起时,自己还能够放下门槛,俗话叫做采取「低姿态」。如果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很了不起,这就是还有我执,《金刚经》说这还是「有所住」,住在于自己所证悟到的境界、果位。
所以《般若心经》是偏重在自我的修行,着重在认清世间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切都是空性的。以空性的智慧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用这样的正见来处理一切的事物,这叫正思惟,大乘佛法叫做观照般若。这种体验、人生观才是正见,所以《般若心经》是人生的佛教。《金刚经》则强调菩萨的修行一定要发大菩提心,行六度四摄法门,特别是要度一切众生入于无余涅槃,这是大悲心的极致。从初发心到证得菩提为止,于其中间清楚知道一切法的真实相,这是菩萨的空性智慧。所以《金刚经》是彻底的人间佛教,是人间菩萨修行的宝典。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