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三十一)
第三十八、妙服自然在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从广义说也可以称为“受用自然愿”。汉译经文里说:“我国诸菩萨欲饭时,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饭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就是指极乐世界的菩萨想受用饮食时,就在七宝钵器里显现百味饭食,受用后钵自然化去。像这样,无论衣服、饮食、花香、璎珞、妙音、舍宅等,都随欲而现,不假造作。因此说“受用自然”。
发起本愿的原因是:法藏菩萨见到很多国土里,人民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结果很快就虚度了一生。而且人们为了谋生要造很多罪业,为了饮食而种庄稼,在一棵禾苗下要死几千生命;为了穿丝织品的衣服,要杀死无数蚕子。所以,法藏菩萨立下大愿要成就这样的国土:衣食住宅随意现前,吃穿受用都增长道心。
这条愿有两个重点:一是为了免除人们营生的劳苦,发愿以无量福德的力量成就庄严净土,使一切往生者都能受用随意现前,而不用劳作。二、不仅避免为求受用而造罪业,而且要做到在受用时增长道心。
“国中天人”是这一愿加被的对象。“欲得衣服”等,是说这一愿给予极乐国人受用自然的利益。“衣服”只是举一例,实际上包括饮食、住宅、色、声、香、味、触等种种受用都能随心所欲地现前。这是指往生净土的人如果还有习气,就还会想受用欲尘。这样要做到众生想见妙色时就见到妙色,想闻妙香时就闻到妙香,或者想饮用甘露,住在微妙舍宅中等,都如愿现前。“随念即至”,是指心里一想就显现,丝毫不用造作。在净土天人的心和佛的心融通无碍,能够摄受佛福德为自福德,所以超过天界的受用无数倍。能信受、归投弥陀愿海,就成了大福德的人,原因是:依止阿弥陀佛无上的福德力作增上缘,就能顿时得到富贵。
“随念即至”,是指不必要间隔一分一秒,顿时就随念显现。
今天科技迅猛发展,人类梦想着将来能实现“全自动化”,但这只是一个梦想而已,物质的能力毕竟有限。那么有没有实现了全自动化的世界呢?当然有!就是阿弥陀佛的净土!以弥陀愿海无上的成就,无论是谁生到了净土,心里想什么,一起念就显现在他心前,精确到没有丝毫误差和错过,这可以说实现了“全自动化”。如果只是运用电子、机械等技术,哪里能做到随念即现呢?比如机器出了故障,就会突然瘫痪停止,而且机器是有为法,因缘一到就会损坏,哪里能保证无量劫持续不断地运转呢?又哪里能做到遍在一切处运转呢?而弥陀妙心是在一切时空中相续不断地作事业,永远没有衰竭和失误。无论何时何处都自在任运地随本愿起用,应众生的所求而当即显现,所以弥陀愿海有极为神奇的力量。
“如佛所赞”是举例说明“随念即至”的情形。一般只有依靠辛勤劳作才能获得,不可能凭着心里想一想就能实现,但也有“随念即至”的特例。比如,释迦佛来到人间,佛说:“善来比丘,法服着身。”当时衣服就出现了,“随念而至”就是像这样的情况。
愿文里说:如果还要裁缝、染色、洗涤等,我就不取正觉。这一句显示了极乐国的种种安乐都是自然显现,不假劳作。以衣服为例来说,在人间想穿衣服就要买布,而且要裁剪、缝纫,还要染色,衣服脏了还要洗,这是欲界人间的事。针对这一点,法藏菩萨立下大愿,要成就受用自然的国土。在吴译本经文里说:“所居舍宅、被服、饮食都皆自然,皆如第六天王所居处。”就像他化自在天的天王所在之处,种种受用都化现自在那样。
本愿成就文里说:“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花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在阿弥陀佛的国土,天人们受用的衣服、饮食、花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的音声、所住的舍宅、宫殿、楼阁等,都是随着他心里的意愿,一起念就显现出来。
第三十九、受乐同于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称为“受乐同于漏尽愿”,又可以称为“受乐无染愿”。
首先讲这一愿和前一愿的关系,前一愿是愿国中天人受用自然,而这一愿是使天人受乐无染。为什么这样发愿呢?这是从明见集谛的智慧而来,比如我们观察集谛,因上虽然只是一念染著,但会引出连绵不断的后果。就像以一粒微小的种子,会发展出成百上千的枝叶、花果。又比如男女最初只是用眼睛看看,后来逐步发展,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贪染心理和行为。又比如上网,从第一次手、眼等的接触之后,会发展出无休无止的网上作业;而烟民们当初也只是嘴巴接触一下香烟,结果一辈子抽个没完没了。像这样,法藏菩萨发现一个人只要一刹那染著在乐受上,就会发展出汹涌不断的轮回业浪,而淹没在无边生死苦海中。所以生起大悲心,立愿要成就清净无染的国土,使天人们不论受用什么,都得到身心安乐,而且在得安乐的同时不生染著心,湛然清净。
“国中天人”,是这一愿加被的对象。“所受快乐如漏尽比丘”是这一愿给予净土人天“受乐无染”的利益。唐译中说:“诸众生类才生我国中,……皆获资具心净安乐,如得漏尽诸比丘者。”这是指受用衣服、饮食、花香、妙乐等资具,得到清净安乐,就是指受乐的同时不起染著的心,所以说“心净安乐”。
这一愿的成就文是:“如是诸钵(七宝应器),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著。”这是指百味饮食现前的时候,见到食物的色、闻到食物的香,意念上一领略就已经受用到了,当时身心柔软、无所味著,可见享受美味而得安乐时,心不会染著滋味。
在七宝池里沐浴的时候,水能随人的意愿,冷暖适度。这水灌到身上或者饮用时,能开神悦体,荡除心垢(就是能打开你的心,顿时消除你内心的障垢)。这又是一个例子,证明在享乐时不仅不生染著,还能开明心中的神智。
再说,极乐世界的风吹着罗网宝树时,会发出微妙的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凡是闻到的人,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到身上都得到如灭尽定的快乐。这样举例就知道,极乐净土的圣众,内心湛然寂静,对于所受无所耽著。
第四十、随意见诸佛国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里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将来我成佛时,我国土里的菩萨们如果想见十方无量清净庄严的佛土,当时就如他的愿,在宝树中都能照见,就像对着明镜看自己的脸那样清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就不取正觉。
“国中菩萨”是这一愿加被的对象。“随意欲见”以下是说由这一愿加被所得的利益。“应时如愿”,是指顿时如愿见到十方无量国土。“宝树”是能见到十方无量国土的地方。“犹如明镜,睹其面像”是指见得非常清晰。
这一愿成就的状况,按照《观经》的宝树观来讲:“此诸宝树……生诸妙花……涌生诸果……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这是指极乐世界的宝树生出很多妙花,妙花里涌现出各种妙果,具有大光明,光明化成了幢幡和无量宝盖,那些宝盖中都现出十方佛国的景象。善导大师这样解释:“十方净土普现盖中,彼国人天无不睹见。”这是指十方净土普遍显现在宝盖中,净土人天都能看到。不但宝树是这样,宫殿、楼阁等处也都能照见十方。《往生论》中说:“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所以在一个极乐世界里含摄一切佛刹,相入相即,不可思议。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