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无量寿经浅释,无量寿经全文,索达吉堪布:无量寿经 第十五课——手机学佛网

无量寿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索达吉堪布:无量寿经 第十五课  

  第十五课

  思考题

  1.根据“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请比较净土和秽土的差别。

  2.学习“于诸众生,常乐爱敬,犹如亲属,其性温和,易可同处”这段经文后,你在做人方面有何感想?

  3.有些人说:“藏传佛教讲四皈依,这有什么教证依据呢?”请回答。

  4.为什么要先奉事师长,之后才敬佛法僧?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前面讲到,法处比丘在世间自在王如来面前发了四十八大愿,之后依靠如来的威神力又宣说了一些偈颂。这些偈颂的内容相当殊胜,上堂课已经对此作了介绍。下面继续看经文。

  佛告阿难:彼法处比丘于世间自在王如来及诸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前,广发如是大弘誓愿,皆已成就世间希有[1]。

  佛陀告诉阿难:法处比丘在世间自在王如来以及天人、魔类、梵天、沙门、婆罗门等大众前发了如是广大誓愿,这些都成为世间最稀有的发愿。

  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下如此具有远见、能利益无量众生的殊胜大愿,确实是非常稀有难得。人们一般认为,天人、仙人、沙门、婆罗门在世间是很高贵的,他们堪为世间的应供处、恭敬处,可是他们也不能发这样的宏愿。因此,如果大家也能发愿:“愿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将来能救护无量无边的众生”,那么自己也会成为世间极其稀有者。

  《入行论》中说:“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是仙或天人,梵天有此耶?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大乘的菩提心确实很难生起,父亲、母亲、仙人、天人、梵天都没有这样的善心,他们甚至在梦中都没想过利益众生,更何况在真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想法了。

  一般来说,世间的父母师长对儿女晚辈非常关心,可是他们的关心仅限于即生:小时候怎样学知识,长大后怎样成家立业,等等。换句话说,他们关心的仅仅是短暂的几十年,至于让自他一切众生获得无量的功德、拥有恒常的快乐、现前究竟的果位,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

  总之,世界上的人虽然很多,可是能发利他大愿者却极其罕见。甚至在学佛的人当中也是如此,皈依三宝、念佛行善的人虽然相当多,可是内心真正发愿利益众生的人却不多。

  我们要向法处比丘学习,要学习他为利益众生而发愿,更要学习他发愿后永不舍弃的精神。发愿后不能随意舍弃,这一点非常重要。麦彭仁波切曾说:“直士自己所述语,虽无大义亦不舍,若具大义或发誓,永不违越何须说?”因此,在座诸位要切记:自己所发的誓愿千万不能改变!

  跟古代的高僧大德相比,现在的很多修行人非常差劲,他们的心态特别容易随着生活环境和所交的朋友而改变。有些人今天在上师面前激动无比,泪流满面地发誓:“我永远都不会舍弃三宝!”甚至边发誓边用两个膝盖用劲“挖地”,但是过了一年、两年、十年,这些人的誓言会不会变呢?很难说。

  我特别佩服那些几十年出家为僧、几十年信心不退的修行人,这种人非常值得大家学习。世间人也常说:“这个人说话算数,他很值得信任”,“那个人说话不算数,今天承诺得好好的,明天就完全变了,没什么可信任的。”所以,短暂的人生中,大家千万不要失坏学佛的誓言,否则自己就不值得信任了。

  一个人的誓愿是否坚固,从外在的行为就可以体现出来。有些人发心了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在此过程中从来没有动摇过;而有些人不是这样,只要遇到一点点事情就马上改变主意,原来的承诺全部推翻。这种行为是一种很不好的缘起,对自己的菩提之路有一定障碍。希望各位道友以后要注意这个问题。

  发是愿已,如实安住[2]种种功德,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

  (法处比丘)发了这些愿后,如实安住种种功德,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的佛土。

  发了愿还不行,还要拿出实际行动,一方面要安住于种种功德法,一方面还要建设清净庄严的道场,这样才能真实利益众生。就像办教育一样,一方面要有优秀的老师,另一方面要有很好的学校,否则老师虽然特别好,但是如果没有学校,也开展不了工作。

  从这段经文也可以看出,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在方方面面都有很大差别。

  从庄严来说,极乐世界是娑婆世界无法相比的。以前我讲《阿弥陀经》时对极乐世界的庄严做过介绍。以后如果能讲《观经》,我会更加详细地介绍极乐世界的庄严。娑婆世界虽然有一些庄严,但很多都是人工假造的,比如摆一些花、抹一些漆,看起来不是很自然;而极乐世界的庄严都是以阿弥陀佛的愿力形成的,所以非常自然。此外,娑婆世界的庄严不彻底,比如有的相框看起来金灿灿的,但只是外面涂了一层金,实际上里面都是塑料;而极乐世界的庄严内外都是七宝,可以说是彻底的庄严。再者,娑婆世界的庄严也不清净,存在各种化学、生活等污染;而极乐世界的庄严非常清净,不会有任何副作用,对众生的身心完全是有利的。

  从面积来说,娑婆世界狭小不堪,而极乐世界则广大无边。我们学院因为地方不够广大,来的人多了就没办法住。刚才我看到一个道友在炒菜,因为他的房子不大,所以只能在牛粪棚里炒菜。(他右手拿着勺子炒菜,左手不停地从锅里捡菜吃,等菜炒完可能也吃完了。)现在汉地住房也特别紧张,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一个小小的房子都要卖上百万,很多人因为买不起房子而特别痛苦。据有些科学家的观点,最近几十年以来世界人口不正常地增长,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再过一百年地球上的资源就会被耗尽,甚至连人类居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要移民到别的星球恐怕也有一定的困难。而极乐世界则不存在这些问题,那里整个大地广大无边,想住在哪里都可以,想要怎样的环境都能马上现前。

  从清净来说,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也是无法相比的。娑婆世界有些地方表面上比较干净,但真正观察就会发现并不是很干净。比如日本等国家的卫生状况虽然很不错,但还是有一些不清净的地方。前一段时间,我去汉地某城市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议现场美化得像天堂一样,可是仅仅离开一公里左右就到处是垃圾,特别肮脏。有些道友的家也是如此,他们买了很多花放在家里,屋子里面这里是花,那里也是花,好像自己也成了卖花的老太太,可是屋子外面什么花都没有,全都是垃圾。所以,娑婆世界实在是太不清净了,不管内有情的身体还是外世间的环境,都存在许多不清净的东西,不管再怎么装饰也掩盖不了肮脏的本质。

  总之,轮回中的一切都是痛苦、不净的,这些道理在佛经中讲得很清楚。不管我们从哪个方面入手观察,最终都会明白佛教的观点绝对是正确的,不可能有确凿的根据破斥它。我遇到过很多知识分子,他们刚开始对佛法不太理解,对佛教也有一些看法,当他们理解佛教的道理后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举出可靠的理由破斥佛教的观点,以前没有这样的人,现在也没有,以后依然不会有。

  修习如是菩萨行时,经于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亿那由他百千劫内,初未曾起贪瞋及痴欲害恚想,不起色声香味触想。

  (法处比丘)修习这些菩萨行时,经历了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百千亿那由他劫[3],在此期间从来没有产生过贪嗔痴欲害恚等想法,也没有起过分别色声香味触的念头。

  《华严经》中说:“无数无量劫,广修习大悲,逮成等正觉,度脱群生类。”因此,不管是哪一位佛陀,包括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内,都在无数劫中广修大悲心,行持六度万行,积累了无数资粮,最后才成为无上正等觉,利益了无量众生。

  只要有一位菩萨在世间示现成佛,依靠他的甘露法语就能令无量众生走上解脱之路、解除一切痛苦。众生的痛苦有身苦和心苦,身体的痛苦可以通过医生护士的治疗护理得以减轻,而心灵的痛苦则要依靠佛法的妙药才能遣除。依靠佛法的妙药,千千万万内心绝望痛苦的人获得了新生。在座的有些人便是如此:以前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种种不顺,自己实在走投无路,觉得活着没什么意义了,好几次准备以跳楼、跳河等方式了结自己的生命;后来,他们以某种因缘遇到了佛陀的教言,从此又看到了光明和希望,重新有了人生的目标。这就是佛法妙药的作用!

  其实跟治疗身病的药物比起来,治疗心病的妙药更重要。心是万法的根本,如果人的心得以调伏,哪怕住在一间小小的木屋中,只有最基本的生活资具,也会过得非常快乐;相反,如果没有调伏内心的贪嗔痴,即使这个人住在七星级、八星级的宾馆中(现在可能没有八星级的宾馆,这是我假设的),一切资具都是黄金做的, 也不会过得快乐。在有些电影里,很多有钱人表面上过着天堂般的生活,内心却感受着地狱般的痛苦。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内心没有佛法的滋润。所以,现在的社会很需要佛法的心灵教育。

  人跟人确实不同:法处比丘自从发愿以后,在无数劫中不起贪嗔痴欲害恚等想法[4],对色声香味触也不起分别执著,这一点确实非常难得;可是我们不同,刚学佛或者听到一些教言时,觉得炫目的美色、动听的声音、芳香的气味、可口的美味、柔软的所触都是虚假的,对这些外境没有什么贪执,但因为没有实地修行,所以日子久了就不行了。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大师,我道理上是明白,但就是烦恼深重,不可救也。”

  凡夫的习气比较严重,如果没有长期修行,遇到对境时很难息灭内心的烦恼。法处比丘因为调伏了内心的烦恼,所以外境再诱人也不会耽著,这样就避免了散乱,又因为没有散乱,所以功德越来越增上。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像他那样,但作为佛陀的后学者,也要尽心尽力对治烦恼,避免散乱,不要越学佛越贪,越学佛越嗔,越学佛越痴,否则就和佛法背道而驰了。

  于诸众生,常乐爱敬,犹如亲属,其性温和,易可同处。

  (法处比丘)对所有众生恒常慈爱恭敬,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属一样,他的性情非常温和,容易与别人相处。

  从发愿到成佛这么漫长的时间中,法处比丘能随顺一切众生,这就是大乘修行人的风范。而世间人却不是这样,有些人很难和别人相处,不管说话还是做事情都不随顺别人,甚至跟他吃一顿饭都非常困难。人们也经常说:某人很难相处,做什么事都是凭自己的性情和想法,从来都是要求别人随顺自己,自己却从来不随顺别人。

  更为难得的是,法处比丘随顺的是一切众生,并不是有限的众生。世间有些宗教虽然也提倡爱,可是他们的爱仅限于人类,对于人类以外的众生却肆意摧残杀害,并没有将所有的众生纳入爱的范围。由此也可以看出,佛教所提倡的爱非常广大,在其它任何宗教和学说中都没有这种大爱。

  有大爱好还是没有大爱好呢?当然是有大爱好。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仅生活着人类,还生活着其它许多众生,如果人类能以大爱来维护一切生命,就能给整个地球带来和谐的气氛。只要好好思维,每个人都应该认同这个道理。

  佛教不是天花乱坠般地空谈理论,也不是形式上的死板教条,它有非常甚深的思想内涵。作为佛教徒,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佛教的思想。如果没有掌握佛教的思想,也许今天你守持比丘戒, 剃着光头,穿着三衣,威仪非常寂静,别人看起来都怀疑:是不是马胜比丘来了?可是过一段时间遇到外道后,你的头发又长了出来,法衣也换了下来,最终趋入对方的宗教,有这种可能性。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内心没有懂得佛教的道理,只是形象上到僧团里“短期出家”。所以,不管居士还是出家人都要具足佛法的正见,这一点非常重要。

  佛教就像一座宝山,里面蕴藏着无尽的佛法珍宝,如果你没有深入挖掘,只是在山的外面转一转,那不会得到佛法的珍宝,如果你依靠信心和智慧的工具去挖掘,肯定会有一份收获。所以,希望大家在佛法上好好下工夫,一定要树立佛法的正见。

  这里说法处比丘与他人很容易相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法王如意宝的教言中也说,作为修行人应该尽量随顺他人。当然,所谓的随顺他人不是一点主见都没有,今天有人说往上去,自己马上跟上去,明天有人说往下去,自己马上跟下去,这并不是真正的随顺。随顺要有原则,如果别人真正有道理,自己才能跟随对方。

  人当中有两种类型:一种人非常调柔,不管到哪里都受欢迎;另一种人特别不调柔,不管做什么事都不随顺别人,所有的人看到他都害怕。我们这里有些人报名去发心,稍微了解他的人都摇头:“不要,不要,这个人千万不能要!”为什么大家都拒绝他呢?就是因为他从来不随顺别人。这一方面也许是前世的习气所致,另一方面也和接受的教育有关。现在的教育很成问题,从小就是抓分数,除了分数什么都不管,连基本的为人处事、接人待物都不教,这种教育确实非常令人遗憾。

  有来求者,不逆其意,善言劝谕,无不从心。

  不管有什么人来求任何所需,法处比丘都不违越他们的意愿,并且善言规劝其它众生,对方没有不听从的。

  我们有些人不是这样,别人哪怕求一件小小的事情,他马上就一口拒绝:“不行!不行!不行!”这也许跟自己的性格有关,本来帮别人完全没有问题,也不是特别困难,但自己就是不愿意帮,即使帮也要讲很多条件。而有些人在这方面则很不错,平时都是尽量帮助别人,即使不能完全满足对方,但口头上尽量满足:“好好好,好好好……”别人听到说好,心里也很舒服。过了一会儿,他才委婉地解释说:“不过,确实有点困难……”这样说至少让对方有接受的余地。否则,一上来就听到“不不不”,别人心里肯定会很难受。

  在我们当中还有些人性格很刚强,别人只要说一句,他就顶两三句,不管别人说的有没有道理,自己一律拒绝别人的规劝。这样也很不好。其实人很需要他人的规劝。现在很多团体都有顾问,我觉得不仅团体需要顾问,个人也需要顾问,应该让有智慧有悲心的人做自己的顾问,这对自己是非常有帮助的。有些人可能想:我这么小的人,还需要安排顾问吗?当然需要。只不过你不需要和别人正式签订协议。如果你经常向某人请教:“我这样做合不合理?”“我的行为如不如法?”经常让他监督自己,那他就是你的顾问了。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别人的规劝确实很有必要,对自己会起到很大作用。

  在学习此经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两点:一是自己的解释要符合原文,二是要能解释经文的密义。在讲考时,我发现有些道友讲得很不错,字面上解释得可以,意义上发挥得也可以。可能他们一方面深入思考过经文,另一方面也参考了我的讲解。虽然我讲得不是特别好,但也不是特别不好,所以我的有些语言也可以供你们参考。而有些道友则讲得不太好,表面上讲了一大通,实际上跟经义有一定差距。以后大家在讲考时,遇到不懂之处不要讲一些其它的话来应付。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随便糊弄别人,这是不合理的。总之,希望大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每一字、每一句都不要放过。

  资养所须,趣支身命,少欲知足,常乐虚闲。

  (法处比丘)所需要的资具和供养非常简单,仅仅能够维持身命就可以了,生活少欲知足,常乐清虚闲静。

  人类非常需要简单的生活、清闲的环境和轻松的心态。现在很多城市人患上了现代病,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病呢?原因就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快,有些人实在承受不了压力、跟不上节奏,所以内心经常产生恐慌和焦虑。现在很多人每天都在考虑:我怎么工作,我怎么生活,我的房屋,我的轿车……白天一直思维这些,晚上连觉都睡不着,即使睡着也梦到这些事情,最后搞得身心都不正常了。相比之下,古人的生活则很轻松:白天到田里干干活,晚上回到家舒舒服服地睡觉,睡眠质量也很不错。和古人一样,出家人的生活也很轻松,他们从来不会想:我会不会饿死?我会不会交不起房租?……

  当然,我这样一说,你们也没必要马上都出家。出家是一件大事,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决定。有些人遇到一位慈悲的上师,上师一直对着自己微笑,自己也觉得无法承受生活的压力,于是马上央求上师:“上师,您回寺院的时候,我一定要跟着您出家。”以这么一个简单的因缘就出家,我觉得也不一定合理。从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来看,他们都是经过长期观察才选择出家的。实际上,有些人即便暂时没有出家的因缘,同样也可以过安闲的生活,关键是自己要明白生活的意义,不要盲目跟着社会“进步”,这样就能避免许多无谓的苦恼。

  禀识[5]聪明,而无矫妄,其性调顺,无有暴恶。

  (法处比丘)智慧敏锐,无有矫揉虚妄,性情调柔随顺,无有粗暴凶恶。

  在世间,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往往很傲慢。我遇到过一些大学老师,其实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很精通,可是他们却特别傲慢,好像已经获得三地菩萨果位一样。而法处比丘不是这样,虽然他的智慧极其敏锐,但是从来不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而且性情非常调柔,没有任何粗暴的言行。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为什么佛教经常说要摧毁傲慢心?就是因为如果有了傲慢心,什么功德都不可能得到。不管在修行、人格、财富、技术等任何方面,如果你自认为很了不起,其它人都不放在眼里,这种傲慢就是增上功德的最大障碍。

  在世间,还有些人性格特别粗暴,他们的语言、表情、行为让别人胆战心惊,始终给别人带来恐惧感,这也是一种缺点。其实,作为大乘佛教徒,我们已经让诸佛菩萨作证将身语意奉献给众生了,所以我们是众生的仆人,是为众生服务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对众生粗暴呢?

  当然,如果没有学习佛法,要想身心调柔是有一定困难的。只有长期学习佛法,人的身心才会逐渐变得调柔,而一两天的学习不一定马上见效。今天你刚进经堂时特别粗暴,下课后就彻底调柔了,神情非常柔和,走路也非常轻柔,这是不太可能的。但只要坚持听法,性格和行为慢慢就会发生大的变化。其实,从一个人外在的言行举止,也能看出他有没有受过佛法的教育。如果受过佛法的教育,那不需要假装和造作,言行举止自然会和其它人有所不同。

  现在我们有学习佛法的良好机缘,各地有很多佛友在学习佛法,希望大家抓住机缘一直学下去。否则,如果一旦失去了这个机缘,肯定会有所损失。经济上、名誉上的损失容易发现,心灵上的损失却不容易发现,很多人甚至将这种损失视为收获。有些人对听法生起厌烦心,于是耍小聪明不去听法,这个时候他们认为自己成功了、解放了,这种把损失当作收获、把失败当作胜利的想法非常愚痴。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心不诈谄,亦无懈怠。

  (法处比丘)于诸有情恒常怀有大慈大悲心,能够忍耐众生的种种邪行,无有狡诈谄曲心,也没有懈怠心。

  这几句经文可以反衬出凡夫的各种恶相。

  首先,法处比丘是“常怀慈忍”,而我们最大的毛病就是对众生没有慈悲心,很多人都缺乏发自内心的慈悲心,也缺乏对众生邪行的忍耐心。

  其次,法处比丘是“心不诈谄”,而现在社会却有许多狡诈谄曲的现象。如今人们把善人当作愚人,把好人当作不成功的人,社会风气已经成了这样,所以很多人不得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否则就没办法生存下去。出家人的团体还算可以,在很多世间的团体中,如果你比较老实,人们都认为你是傻瓜,用各种方法欺骗你,最后你连生存都成问题。本来,“人之初,性本善”,可是环境却把很多好人变成了坏人。很多罪犯在自白中都说:我本来不是坏人,但是环境把我变成了坏人,朋友把我变成了坏人,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当然,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出淤泥而不染,即便整个大地遍满恶人,我们也要秉持善良的心行。

  最后,法处比丘是“亦无懈怠”,而很多人却精进不够,一直懈怠度日。有些人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两三天很精进,之后又不精进了。其实学佛需要长期的精进,两三年、三四年的精进是远远不够的。大家想一想:大菩萨们多生累劫精进,我起码要一生一世精进吧。当然,凡夫人有时候身体不好,有时候心情不好,不得不面对许多困难,但无论如何还是要精进。

  善言策进,求诸白法,普为群生,勇猛无退。

  (法处比丘)以善言策勉众生求诸白法[6],普为一切众生而勇猛不退。

  这几句经文也可以作为菩萨和凡夫的对比。

  法处比丘是“善言策进,求诸白法”,而现在很多人却常说恶语。其实人的语言和自身的水平是有关的:如果一个人的素质比较高,那他根本说不出低贱的语言; 如果一个人的素质比较低,那他好的语言始终说不出口,而不好的语言尤其骂人的语言会不断地说出来,就像智者口中不断地流出教证一样。

  法处比丘是“普为群生,勇猛无退”,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他的勇猛心始终不会退转,而我们的勇猛心却容易退转。有时候我们也想帮助众生,也发愿要度化众生,可是两三天以后就退心了,这就是凡夫人的毛病。

  总的来讲,阿弥陀佛的发愿和《无量寿经》的意义最终都落在利益众生上,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一点。现在很多人认为佛教是一种自我的精神安慰,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想法。佛教的真正宗旨是利益一切众生。这种宗旨在其它任何宗教和思想中都找不到。世间有许多文学家、科学家、明星等名人,他们拥有相当多的追随者,他们的某些言行也能感动很多人,虽然他们在世人心目中非常了不起,但他们有没有利益一切众生的心呢?没有。他们只不过以偶尔的因缘出了名。从究竟上讲,人类真的需要这种人吗?不一定。我们需要的是善良、慈悲、能利益一切众生的人。

  世间有很多名人,但他们都是轰动一时,很快又销声匿迹,就像海潮一样“哗”涨起来, 然后马上又退了。而释迦牟尼佛出世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他的名声一直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为什么会这样?就在于佛陀的利他理念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为什么很多世间人推崇孔子孟子?也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中利他成分比较浓。因此,在座诸位都要记住:不管你将来成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要有一颗利益众生的心!利益众生的这颗心非常珍贵,在佛法中如此,在世间法中也是如此。

  利益世间,大愿圆满,奉事师长,敬佛法僧。

  (法处比丘)利益世间的无量众生,圆满实践所发的大愿,供奉承事师长,恭敬佛法僧三宝。

  阿弥陀佛在因地最主要的修行就是圆满实践了利益众生的宏愿。现在我们每天念《普贤行愿品》,在念的过程中也要思维利益众生。虽然我们现在是薄地凡夫,没办法利益很多众生,但只要不断地发愿,就有了很好的缘起,也许今生就能实现这种发愿,即使今生没有实现,未来生生世世也能利益众生。

  法处比丘奉事师长、敬佛法僧,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四皈依。有些人说:“藏传佛教讲四皈依,这有什么教证依据呢?”《无量寿经》此处就讲得很清楚,而且是先讲奉事师长,然后讲敬佛法僧。为什么把上师放在三宝之前呢?因为上师是一切三宝的总集。不仅密宗这样认为,显宗也这样认为,在《华严经》中就有很多赞叹善知识的教证。

  对于这一点,我们只需稍加思维便会知道:虽然佛法那么好,但是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我们也没办法接触到佛法,不可能懂得佛法的真正意义。我自己经常有这种感觉:来到这个世间,能遇到精通教理、有修有证的上师,确实是不幸当中的万幸!因此,末法时代很多众生虽然烦恼深重、违缘重重,但是能够值遇具相的善知识,并且善知识的教言深入自己心田,令本有的智慧种子发芽,这应该是非常欢喜的事。

  对上师生起信心很重要。许多上师瑜伽仪轨的前面都是“喇嘛钦,喇嘛钦”,在《开显解脱道》中,前面也是“喇嘛钦,喇嘛钦”。现在很多人也经常说“喇嘛钦”。其实,“喇嘛钦”就是“上师知”的意思,即上师您知道我的一切,请上师始终垂念、加持我。我在厦门翻译完《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后,有一天在植物园放生了很多鸟,放完以后有几个人朗诵了自己写的诗,有一个男居士用闽南口音普通话念了一篇长长的诗,我大概听懂几句:“上师知,上师知,上师,您是三世诸佛之幻化身……汹涌澎湃,滚滚而至……”这样的语言也是对上师有信心的体现。

  于菩萨行,常被甲冑,志乐寂静,离诸染著。

  (法处比丘)于菩萨六度万行恒常披上精进的铠甲,喜欢安住寂静之处,内心远离一切染著。

  前一段时间我去了上海某座寺院,那座寺院的游人特别多,有一间房屋的门上写着几个字——闭门即深山。我觉得这句话很好,关着门确实就像在深山中一样,什么染污都没有了。现在大城市里的很多人没有到寂静处闭关的机会,但如果能关上房门,这也可以算是深山了。所以,想闭关的人也可以在门上写“闭门即深山”。

  为令众生,常修白法,于善法中,而为上首。

  (法处比丘)为了令众生恒常修习白法,自己率先精进行持一切善法。

  这是在讲以带动众生行善来利益众生,这种以菩提心摄持的善行在所有善法中是功德最大的。净土宗这样认为,禅宗和密宗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大家今后也要这样做。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1] 藏文译本中为:成为世间希有。

  [2] 藏文译本中是:“如实安住修持”。

  [3] 这是从一个方面讲的,有些了义经典中说,依靠大乘的方便,不需要经历漫长的苦修,在短暂的时间中也可以获得佛果。

  [4] 此处为总说,如果细分则有许多种。《俱舍论》中说,三界的烦恼各不同,即使同大类烦恼,以所缘不同也有很多分类,比如贪分为欲贪与有贪两种,其中欲贪是缘欲界的色香等欲妙而产生,而上两界中生起的贪为有贪。

  [5] 禀识,指天赋的见识。同类词如:禀质,指天资;禀才,指天赋的才华;禀分,指天赋的资质;禀形,指天赋的形貌。

  [6] 藏文译本中说以爱语度化众生。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