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一讲)
今天开始录制第三部经,我们选择的是阿弥陀经。前面曾经录过六祖坛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事佛吉凶经是学佛的初阶,也可以讲是学佛人第一部应当读的经典,使我们了解佛法的大意,以及修学的态度、方法。坛经是禅宗的根本。
今天我们开始录制这一部弥陀经,这是净土的根本。所以这个三部经,首先录出来,也是大乘佛法修学最重要的典籍。尤其是在中国的佛法,我们可以这么说法,中国的佛法的特色,就是在禅宗与净土。
当时考虑录这几部经,我们也想用最短的时间跟诸位作一个介绍;以后想想,这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所以考虑到最后,我们还是不受时间的限制,总希望帮助诸位对于这个甚深经典的理解以及修学。所以我们决定采取蕅益大师的要解,作为这一次研习的依据。蕅益大师的要解流通得很广泛,最初它是被收在净土十要,这一本书里面,印光大师有一篇序文。净土十要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就是一般寺院,佛经流通处都有,在台湾曾经翻印过很多次。这一部书是修学净土的宝典,可以说是无上的法宝,也是蕅益大师一生精血的结晶。在民国初年,圆瑛法师曾经为要解作了讲义,宝静法师也有讲义,这两部讲义都写得非常好,因为这两位大师都是近代人,在佛法修学都有相当的成就。这两部讲义呢?特别是圆瑛法师的讲义,在我们本地普遍为大家所欢迎,也是普遍为大家所爱好。这个讲义的本子流通得很广,我们华藏法施会也不例外。应大众的要求,在去年我们也影印了大师的要解讲义;同时我们也将弥陀经的讲义,以及圆瑛法师的劝修念佛法门,再加上西方确指,我们把这四样东西合印成一册,赠送给大家。我们的本子是精装本,第一篇就是弥陀经要解讲义,第二篇是阿弥陀经讲义,第三篇是劝修念佛法门。这三种都是圆瑛法师的著作。末后,西方确指,虽然是扶銮之作品,但是这个确确实实是菩萨讲的,不同于一般的灵鬼。里面所说的都是非常正确的佛法,而且很合乎佛陀教导的修行方法,值得我们采取。这一篇文章,印光老法师也有序文介绍。所以我们将这个四本书,把它合印一起,供养给发心修净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位同修。这个本子我们图书馆有,虽然送得很多了,但是现在还剩下一些,有需要的可以向图书馆来请。
要解最初是收在净土十要,刚才我跟大家讲过,这个净土十要,我这个地方用的本子是香港翻印的本,原本净土十要。这个本子,一共是有五册,在本省所流通的净土十要,大多数是用这本子影印翻印的。有些呢,它是照原来印成五册;也有的,它把这个五册合订成一本,精装一册,这个十要就装订成一册了。这本子都很好,不管它是五册装也好,一册装也好,内容都是一样。真正修净土的,这一部书是不可不读。特别是近代的净土宗的祖师—印光大师,对这本书非常地重视。如果是发心修学呢,这个可以说是净宗必读的经典,也是我们主修的经典。
十要,顾名思义,它里面有十种;其实后来的大师,还有很多东西附在里面,不只十种。经呢?只有一种,就是阿弥陀经,其余多半都是论典。经本,就是著述,我们选定之后,决心依照这个本子来给诸位讲解。这个本子,我们尽可能在电视画面上,把重要的都写在字幕上介绍给诸位。至于经本,我们就不必像从前一样来影印赠送了,这本子流通得很广,诸位随时可以得到。前面两种,那是不得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流通得很少,一般人找不到这个本子。坛经虽然流通得很广泛,曹溪原本很少见,有许多人没有见到这个本子,所以我们必须要流通,要将这个本子赠送给诸位。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第一次照理讲,我们要讲玄义,就是把经典的内容先给诸位作个介绍。可是我觉得在没有讲经之前,我们先把净土的大意,给诸位作一个概略的说明。
今天的题处,一个题目‘代悬示,净土科学观’。诸位请看字幕。这是过去学校里面,题处这一个题目,是一个专题讲演的题目。今天,我就把这一篇跟诸位作个介绍。首先我们要说明一般的误会,这不但是社会对我们佛法的误会,乃至于学佛的人,也免不了这种误会。‘宗门’,指的是禅宗‘,离言说,指心性。’禅宗所标榜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离言说,指心性,这是相当高的境界,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换句话说,对宗门无从下手,这是难。那么‘教下’呢?包括了华严、天台、三论、唯识。那么这个几宗,几个宗派,都是属于教下。教下,‘多言理,少说事。’有一些人误会了,这些人玄谈,教下玄谈;清谈,理说得很玄,于事无补,好像所说的都空话。实在是很高明,不是中下根性的人所能够体会得到的。于是乎宗门教下变成什么呢?‘士大夫所宗’,他们是社会上有学问,有地位的人去学佛,总是宗门教下里面去探讨。对净土就忽视了,这是产生了很大的误会。因为‘净土’的经典,‘多说事,少说理。’大家认为这叫‘老太婆教’。我在学佛的初期,也有这样的误会。看看弥陀经,这个没什么稀奇嘛!好像一看就懂,这种经还用得著讲解吗?一看就明了,似乎不是对知识程度高的人所说的。这一种见解,这样的观念,都是‘未解佛法根本,事理不二,法门应机,万法一如之正觉也。’
到我们学佛学了几年之后,才发现到我们从前的确是误会了,的确对于净土错解了;真的不晓得净土是佛法的根本,说理也好,说事也好,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理事不二啊!所谓宗门、教下、净土,乃至于八万四千法门,乃是世尊应机而说。不管怎么个说法,总而言之,万法一如,所谓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这才是正觉。何况这一个法门,这个净土法门,在所有法门里面的确它是根本法门;这个意思,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得很清楚。
华严会上,世尊是以善财童子作为大乘修行的榜样。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中得根本智,以后,这才出来参学。在参学过程当中,第一位他所遇到的善知识—吉祥云比丘,四十华严所讲的吉祥云比丘。吉祥云比丘教给他的,就是念佛法门,诸位要知道,第一位善友传授给他的法门是念佛法门。那么换句话说,这个就是修学的基础,修学的开始。到最后,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与我们这个法门相应了。不但教他念佛,就教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但劝善财求生西方净土,普贤菩萨率领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个四十一位是指的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叫四十一位。每一位里面,那个菩萨的数量,都不是我们算术比喻能够得知的。那么这个一头一尾,彻始彻终,都是念佛法门。当中这些善知识,所表现的,就是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
那么由此可知,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帮助念佛法门,而是以念佛为主修,八万四千法门乃是助修,正助双修。这个主修就是正修,这一种教学的意思,教学的方法,在华严会上已经很明白地表露给我们看,我们读华严难道还不觉悟?对于这个法门,还能够说认识不清吗?还敢说这个法门是老太婆教吗?试想想,文殊是何等人物?普贤是何等人物?都是古佛倒驾慈航,示现在等觉菩萨的地位,开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自己在修学,领悟到这一层,才虔诚肯定这个法门之殊胜。那么我讲这个弥陀经,也是不遗余力。第一次讲弥陀经疏钞演义,我用了四年的时间讲圆满。第二次图书馆成立之前,在李月碧讲堂,我讲疏钞玄义,用了七十多个小时讲完。然后接著在图书馆里面,讲疏钞演义,大概还要半年的时间可以讲圆满。第二次,比第一次用的时间要多,讲的也比第一次更为详细。这就是这个法门对于我们自己修学太重要了。将来有机会,疏钞演义我们也计划再录影,制作录影带之中。
误会消除了,我们要讨论到本题了。本题里面,我们分为五个段落来给诸位讲解。第一个大段,这就是‘信心之建立’。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这个‘道’就是佛道,佛道的根源。‘信’是修学佛道,或者修学菩萨道,或者我们这样说;佛菩萨都是觉悟的意思,觉道、智慧之道、觉悟之道,‘信’是它的根源。‘功德母’,一切的功德都是从信心而生的,所以这个信心乃是一切功德之母,‘母’是能生的意思,能生一切功德。那么这个里面最重要的,信什么呢?‘信有真性’,真性就是佛性,佛在经典里面常常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真性就是佛性,既然有佛性了,所以皆当作佛。所谓作佛就是作一个智慧圆满的人,觉悟圆满的人,那就叫做佛,‘佛’是智觉都圆满。这是我们首先要相信,而后以这个信心为修行的基础,才能够圆满成佛。‘信有情识’,情识是什么呢?迷了之后,真性迷了,变成情识了。‘情’是感情,‘识’是分别;在一切境界里面,起了分别心。‘信’一切‘芋x,‘信’一切‘理’。一切事有没有呢,当然有,因为它有理,有理必有事,有事必定有个理。如果和前面来讲,真性是理,情识是事。所以这个‘信’之一字,非常的重要。
‘然而,“信”有“智信”、有“迷信”’,佛法里面,取的是智信,不要迷信。今天我们讲信佛,他这个信究竟是‘智’还是‘迷’呢?我们要把它分眺﹛C如果这个信要是迷信,那么有什么大作用?为什么呢?迷信不能够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定要智信。所以佛法常说的,叫正信,正信就是智信。因此佛法里面讲的信,的确不同宗教所说的信。
一般信仰宗教的人,他信上帝也好,信神也好,他那种信的确是迷信。我们也可以说,他不许可智信;因为智信,你要去研究,要去追根究底,把那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这才能够相信他。如果宗教你要把他的根底搞清楚了,那你就不信了。
佛法则不然,佛法需要你把事实真相全都搞清楚,你的信心就建立了。所以佛法不要迷信,不教人迷信,他教人是破迷开悟,他教人要成就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够破除迷惑,才能够相信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那么这样子,我们现前智慧没有开,我们今天接受佛陀的教育,对佛教产生了信仰,当然这个信仰在初期是不成熟的,所以初期的信仰叫强信,勉强的信,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完全迷信,他是有条件的。
诸佛菩萨是正人君子,是圣人,是贤人,我们相信他的人格,他不欺骗我们,他的言行决定不是虚伪的,没有夸张的。像佛在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如来是实语者、真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我们相信这个。佛的基本戒条里面,五戒,不妄语,佛教我们不妄语,他自己当然没有一句假话,我们是基于这一个观点来信仰。可是信了以后,佛要我们去研究,去理解,可见得佛并不迷信。佛不会说,我这么说,你就这么信,佛没有说过这个话,那么这种态度太武断了,那是迷信。佛讲的,我说的这些,你们去证实,这是智信。到你证实了,你就完全了解了,所以这个时候这个信才叫做真信。
诸位看这个表解‘智信’是讲的‘明心见性’,是‘统系学问’,就是有系统的学问,这个是属于智信。明心见性是智信最高的境界,统系学问是智信的开端。我们现在研究佛学,佛学它有体系,它有很精密的结构、组织,所以这个学问是属于有系统的。统系的学问,我们今天称之为科学。那么‘迷信’,恰恰与这个相反,‘未究其理’就相信他,对于他这个所以然的道理,莫名其妙,他就相信了。因此这种信免不了‘偏见’,不正确的见解。‘陋执’,执是执著,浅陋的执著。那么在古今,求学的态度上‘古人尊重圣贤’。在佛法里面,尊重佛菩萨,尊重历代的祖师大德。他们所说的,当然是有道理,为什么呢?人家是有修有证,他们是过来人。所以初学的人不敢违背,这是个指路的人。世间法里面,在我们中国,没有一个不尊重孔子、孟子;孔子是圣人,孟子是贤人,他们也是有修有证,过来人啊!
今天这个时代,科学昌明,于是乎大家不尊重圣贤了。对于圣贤的话,圣贤所讲的理论,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态度、方法,现代人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来观察,来批评,甚至于说来批判。所以‘今日之下,崇尚科学’,跟古时候崇尚圣贤,在修学态度上,的确有了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对我们来讲,是有利还是有害?这个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尊重圣贤,这个办法流行了几千年。这几千年当中,成就的人确实不少,特别是在佛门。那么现在我们把这个态度、观点转变了,完全以科学的眼光来看,试问问会不会有像从前那么殊胜的成就?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大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地、冷静地来探讨,不能有成见,我们才能够看出这两者利害的真相。
那么下面,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这是讲到‘信佛教’,首先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解释。信佛教是‘信仰佛陀教育的目的、理论、方法。’这叫信佛教。为什么要这样说明呢?怕的是诸位误会了信佛教,把佛教看成一般宗教,那么这个信佛教是一种迷信。不晓得信佛教这个三个字,它是讲信仰佛陀教育的目的、理论、方法。那么在这个地方给诸位作个简单的说明。
‘佛教’,‘佛’这是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我们中国人称,这是圣人,‘圣贤被下之言行’,这个‘被’就是加被,或者有人念加被ㄅㄟˋ,实际上应当念加被ㄆㄧ,也就是俗话说保佑,‘佑’当作助讲,帮助。圣贤帮助后一代的人,这个‘下’就是下一代,帮助后一代爸本y、行为。他的言语、行为指导我们,是指导我们修行的原理原则。是‘超凡入圣之轨范’,他走的这一条路是一条标准的道路、轨范的道路。这个教就是这个意思,言行、轨范。圣贤是超凡入圣的。
那么诸位要真正懂得这个意思了,你想一想佛陀的教学,我们要不要接受呢?如果是宗教,的确可以学,可以不学;如果是教育,这个就不能不学了。世间人家说,说你没有受过教育,你听到难不难过?如果说,某人他不信宗教,你听到并不难过,也许很得意,为什么,表示什么?你不迷信。如果你说没受过教育,这个心里很难过,没有受过教育是野蛮人,是愚痴之人。特别是佛陀的教育。
佛陀的教育是正觉的教育、是理智的教育、大觉的教育,那要是没有去接受,这个的确是不应当的、不应该的。所以信仰宗教与信仰佛陀教育,并没有冲突。无论信仰任何宗教,都可以接受佛陀教育、修学佛陀教育。这是应该的。
佛教的理论、方法,在这个内容里,‘内容三藏’,‘藏’就是库藏的意思,像仓库。佛经翻到中国来之后,分为这个三大类,称之为三藏经典,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分为这个三大类。
在前清,康熙、乾隆,所编辑的四库全书;这个四库全书,就是从三藏这个地方所启发的,将我们中国所有的这些书分为四大类,经、史、子、集,四藏。佛经的三藏在前,四库全书在后,四库是模仿三藏的形式来编的。
佛经里面这个三藏是经藏,经是‘定’学,在这个地方特别跟诸位介绍的。经律论没有办法很严谨的把它分开,为什么呢?佛当年讲经说法的时候,并没有一定的法则,因此每一次所说的,戒定慧统统都具足,换句话,都有。现在我们这个经律论如何来分呢?只看这一部经典这三个意思,那一个占得多,在篇幅上占得重。譬如说,这本经书,里面讲定的这个事情,占得篇幅多,我们就把它编在经里;讲戒律的,篇幅占得多,把它归到律藏;慧的分量占得多,就把它归在论藏。其实一部书里头,往往戒定慧,它统统都有,只能够看,这一次讲演,偏重在那一方面,这个来分类。所以诸位讲那部经,读到经里头,也有说戒,也有说慧的。譬如说楞严经,四种清净明晦,就是讲戒律。阿难与富楼那尊者跟释迦牟尼佛讨论的,那都属于慧学。但是它总是以楞严大定为主,因此这个把它编在经藏里。诸如这种情形太多太多了。所以佛法的根本学问就是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是佛学就是觉悟之学、智慧之学。
在我们中国古人教学里头,也提出了三个纲领,那就是‘智仁勇’,与佛法‘戒定慧’的确是有相应之处。也许正如古人所说‘英雄所见,大略相同。’这是不谋而合的。
佛法的教学,是以经,以论,来印证我们的知见;就是我们的常识、我们的见解,是不是正确?有没有错误?拿经与论作标准,来印证。
初学的人,以这个为修学知见的标准,到你自己证果的时候,拿这个来对照一下,来印证一下,我们知见对不对,为什么呢?如果凡是达到智慧圆满的人,他的知见一定相同的;所谓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因为英雄还不一定成就圆满的智慧,所以说大略相同。而佛与佛是圆满的智慧,所以说‘佛佛道同’,他这个知见一定相同,因此经论可以给我们作印证。
而‘戒’律呢,则是修正我们行为上行持,行为的标准,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以戒律来作为标准。
戒律里头有小乘戒、有大乘戒。小乘的戒律就是我们自律的生活规范,而大乘戒律则是我们入众的生活规范。那么由此可知,生活规范是很重要的,这个是世间的秩序。如果我们失去了规范,那么这个世界就乱了。佛家的戒律,跟我们儒家的礼,它的精神,它的用意,完全相同。所以有礼,人就安了,身心安稳。无礼,身心就危险了,这个社会就不安定了。
学佛也是如此,大家都遵守戒律,每个人身心安稳,身安则道隆啊!才能入道啊!如果身心不能够安稳,诸位想想,禅定从那里得到?没有定,智慧怎么能够现前?所以佛法教学的内容,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从初发心一直到无上道,初发心是我们初学,无上道是成佛,绝没有违背戒律。因为戒律的,这个是正行,正确的行为,是从定慧当中,自自然然显露的。因此它是属于性德,修德与性德相应;不是佛菩萨制作的,不是他的意思,不是佛菩萨要范围我们,不是的。这个是一切人的天性,那么我们今天觉得我们自己的思想行为与戒律相违背,那是我们失去了天性,迷失了本性,本性里面的行为就是戒律,因此戒律,我们焉能够不守呢?守戒律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性。
那么佛法修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晓得佛法修学的目的之所在,从正信开始,及至正确的理解,可见得这个信就不是迷信。如果只叫你相信,不叫你去理解,这个信是迷信。信了之后,一定要去研究,要去理解它,所以这个信是正信;正解这是正信。事理都正确地明了了,你的行为自然就正了,所以行也正。最终的目标是正觉,正觉这是讲成佛,成佛就是成正觉。
我们讲这个信,是信这个。正信是信自己有佛性,信自己知见行持与十方诸佛本来无二无别。解,解的是经律论,信的是经律论,行的是戒定慧,是智仁勇,这样才能够成就大智大觉,这是我们讲到这个信的一点意思。
第二段,要跟诸位说明‘佛陀教育之修学’,佛陀教育的修学以今天这个观点来看,确实属于‘科学方法’,前面讲了,它是统系的学问。因为它的精神,修学精神,它著重在‘慧解’,智慧正确的理解,‘破迷启悟’,启是开启,打破迷惑,大彻大悟。
释迦牟尼佛鼓励这些学佛的,就是修学这个教育这些人,要立定‘志’愿,‘取大道’,大道就是前面所讲正信、正解、正行、正觉之道,成佛之道。如是的理解、如是的发心,而后起行,‘践行’,践是实践,行是行为,我们要去做到。解了以后,我们要行,解是知见,知行合一,行解相应。怎么去行呢?‘师法佛祖’,佛是我们的根本老师—释迦牟尼佛;祖是代代承传这一个教育的大师。这一些人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看,他是怎么自己修行?他们是如何教化众生的?我们要学‘自行化他’。自行化他的榜样,一切大小乘经典里面都有,不但是华严里面具足佛祖自行化他的榜样,我们这本弥陀经里面,也说得详详细细。希望诸位在这些地方要特别留意,要好好地学习。还有一点,这很重要的,修学的‘态度’,我们修学成败的枢纽就在这个地方。
记得在十年前,我初到台北来讲经,有不少的同修来请教,希望我教给他们讲经的方法。我当时告诉他们,学佛态度重于方法。方法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实在说充其量只占百分之十,而态度是成败关键,它要占百分之九十。那么由此可知,这个求学的态度是成败之枢纽,决定我们修学成功与失败。良好的态度自然产生良好的方法,所以诸位如果一昧只求方法,不明了修学态度,这是迷失了方向,很难谈得上成就。
那么在方法里面第一条‘至诚感通’,这是我过去求学,老师教给我的。因为老师问我的志愿,我的愿望是希望能够像历代的祖师大德弘法利生。老师点点头,而后告诉我,这一桩事情不容易。因为弘法利生必须要通达佛法,那就是三藏经典。诸位想一想,中文所翻译的经典,当时大正藏的书本在台湾影印流通;这一部藏经,正藏所收集的,九千零六卷,有这样多的分量。一个人一生去研修,能不能通达,都不敢说。可是如果你只通达佛法,而不能够通达世间法,还是枉然。换一句话说,世间法也得要通达。
世间法,外国的学术,我们暂时不谈,以我们中国的学术作一个比喻,四库全书,这个分量大大地超过了大藏经。这一些年来,蔡念生老居士们几个人编辑的中华大藏经,所收集的经典已经有好几万卷了。诸位想想,世出世间都要通达才能够弘法利生;这一些典籍,等于说这一些教科书,是不是我们一生当中能够念得完的?因此老师就告诉我,不通达无法担当弘法利生的责任,通达又不是一生时间能够做得到的,那这个事情难啊!那我们应当怎么办呢?所以老师讲,如果要通达世出世间法,唯一的办法,就是诚。不仅仅是要诚,要诚到极处—至诚,这就是求感应。要求感应才能够通达,我们俗话讲,求佛菩萨保佑,感应就是保佑。
没有佛菩萨神力加持,没有佛菩萨真正保佑,没有办法通达的。那么你求佛菩萨保佑,怎么个求法呢?以诚敬来求,正是印祖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两分诚敬得两分利益。’那么你有十分诚敬,当然得十分利益。所以老师教给我至诚感通。
那么我在此地,不敢自己居有,今天在这个地方贡献给诸位,这个是态度里头,比什么都重要。通是通达世出世间法,这是要求感应的,求佛菩萨保佑的。求的方法,是用至诚心。至诚心就是直心,菩提心里的直心。在无量寿经里面,佛说的至诚心、深心、发愿回向心,这是比什么都可贵,比什么都重要。这个是态度里头大根大本,实际上这四个字,最重要就是这两个字‘至诚’,他自然就感通了。
那么另一个,就是助缘,那就是师友,这是一个修学人绝对不能缺少的。你要以礼去‘事师’,要以礼去‘亲友’,‘友’是同志,‘师’是我们的旨v,有老师有同学。而这个同学,乃是同志,志趣完全相投的同学。老师指导我们,同学帮助我们,互相在一起切磋琢磨,我们才会有成就。老师这个教导,也是相当不容易,也是很难。
古人亲近一个老师,老师确实负责任来指导。那么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老子有一句话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个就说明了世间的学问,为学,求学,你这个学术知识是要一天一天增长,这是你有进步,你有成就。可是修道,就完全不相同了。修道是要日损,损就是一天一天减少,减少的什么?知见减少,烦恼减少。老子这两句话,与佛法所讲的根本原理完全相同。佛法在原理上讲,断烦恼障,断所知障,岂不是完全相同吗?所以为道,是要日损。
那么一个善知识,一个好老师来教导,他不希望学生天天增长知见,每一天读经听经,他知道了很多很多事,这个就坏了。为什么呢?如果他要是读这些经,读这些理论,读这些方法,他都记住了,一天一天地脑子里面道理多了、方法多了,在世间法讲,好事啊!在佛法里讲,坏事。这正是清凉大师所说的‘增长邪见’,那有什么好事?
佛法的修学,天天给你讲经说法,读诵大乘经典,目的在那里?目的是要断你的知见,这个是佛法难处就难在此地,他是要断知见的。他是要在读诵、听经,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达到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本经所提的目的呢,达到什么?‘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本来无一物。那你要是增长许多知见,你怎么能达到一心呢?这一桩事情,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智常禅师所提出来的问题请教六祖,就恍然大悟啊!才真正明了,佛无法可说。
所以我在讲席当中告诉大众说,你听经,天天听经,不是不听,天天听经没有听得一个字,你就开悟了。天天看经,没有看著一个字,天天听天天看,自己得的是什么?一心不乱。得的是什么?本来无一物,你开悟了。所以佛法的讲演,释迦牟尼佛讲经,佛祖讲经,教你去读诵大乘经典,这个语言、文字是什么东西,是一把扫把,把你心里面无明、邪见,把它扫得干干净净。
你们看金刚经,佛一面说一面否定,把你扫得干干净净。破无明,破邪见,你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受用。诸位要明了,如果有这样一个好老师来指点你,这是明师;这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的明师,是真正善知识。如果他要是教你,这个东西要记住,这很重要啊!不要忘掉啊!你要记得多啊!将来你讲的时候才有材料啊!给诸位说,那叫邪见,为什么?增长知见。或者有老师讲,这个修行要得定,这个东西最好统统不要,也不要听,也不要看,把见闻觉知统统堵塞起来,你天天在那边打坐就行了,这个办法,增长无明。什么东西,一无所知啊!这个不行。
真正佛法,又要了了分明,又要没有执著,这是佛法。般若经里面所谓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佛法,这才是正觉啊!所以它的确是远离无明,远离知见。中国禅宗,达摩祖师传来的,所标榜‘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原理就在此地。不立文字,禅宗文字比那一宗都多,可见得它要不要文字?要文字,文字是工具啊!它不执著文字,就是不立文字。我们天天念经,不执著文字,天天念,愈念心愈清净,愈念愈没有妄想,愈念愈是大彻大悟,这是善知识,这是真正的好老师。我们能够得这样的老师来指导我们、来帮助我们,在佛法上那有不成就的道理呢?
所以这个信这一条里面,我们信佛,信我们的根本老师;信法,佛所教给我们这个方法,理论是正确的,我们不要怀疑;信善知识,我们认识这个善知识、好老师,我们相信他。他指给我们的路是正确的,他教给我们这个方法是正确的,我们依照这个路,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我们一定有所成就。这个成就,得清净心。
那么这个都是修学基本的态度,我们在佛法修学上,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好学生;自己具足好学生的条件,你必定会遇到好老师,自己要是没有具备好学生的条件,纵然遇到真正的善知识、好老师,你也会当面错过。在他会下,没有成就,那是多么可惜!因此这个事师亲友,关系就太大了。因为老师有老师的尊严,不能常常给老师聊天,不能给老师开玩笑;有许多的疑难,不是重要的,在老师面前不敢提起,所以老师有尊严。那么这个,就需要同学了。同学在一起,互相切磋琢磨,可以在一起抬摃,可以在一起辩论得面红耳赤,没有关系,同学嘛!彼此不服气。可是辩论完了之后,回去再想一想,某人说的话是有的道理。实在不服气,想不通,问老师,请老师作最后决定。所以在修学过程当中,同学帮忙,那个帮助的力量确实不亚于老师。所以师与友对于我们的帮助,对于我们的恩德,都是十分之厚。那么这是在态度上,我们必须要具备的,就是要懂得的。
那么底下讲‘善财典型’,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他给我们作了一个模范,作了一个示范。换句话说,我们不晓得怎么个修学,也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态度、什么样的礼节、什么样的言语、什么样的方式来承师老师,那么善财都做出一个样子给我们看。这是从前方东美先生对于华严经特别赞叹。他老人家说,不但经典里面有非常好的理论、方法,而且善财童子还表演给我们看。这个书实在是太圆满了,带表演的,真正是一部非常完美的智慧的教学。他认为是最理想,最好的教科书,就是华严经。
那么在修学上面来说,前面也说过离不开戒定慧,这是佛法根本的学问—三学。初期是以三学为根本,到后来,则是以三慧为主修的,到什么时候才以三慧为主修呢?到慧成就了,戒定开了智慧。以我们本经来说,因戒生定,这个定,初级的定‘功夫成片’;中级的定是‘事一心不乱’;高级的定是‘理一心不乱’。必须在高级定里面,慧发生了。那就是说理一心不乱而后开慧了,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与禅宗里头的明心见性没有两样,事一心不乱。到这个时候,这是以‘闻思修’三慧为修学的主要的科目了。所以说‘初三学,后三慧。’这就是小乘,可以说是人天、小乘、权教菩萨,都是三学。到大乘实教的菩萨了,三慧。以我们本经来说,事一心以前,是三学;理一心,这是后,这是以三慧。‘终大觉’终极就是成佛了,成就大觉。
那么在佛法的修学,跟世间法也不相同,它在方法上说,‘有行布’,有‘圆融。’所谓行步就是次第,按部就班的,有顺序,有个程序。圆融是顿超,不要按次序,那么这是讲圆融。这个两种在大乘法里,可以同时地修学。譬如说‘生活教育’,以‘戒’;儒家则是以‘礼’,这是生活教育。私生活,小乘戒;大众在一块,团体生活,菩萨戒;比丘戒是私生活的生活规范,菩萨戒是团体生活的生活规范;像我们今天政府所订的国民须知,那就是一种生活规范。
在‘心理教育’上,讲求的是‘定’学,儒家讲‘静’,讲静定;在‘精神教育’上,佛法讲‘慧’,戒定慧,那儒家讲‘知’。所以他这个教学,可以说对我们整个无论在精神,无论在生活上讲,他全都顾到了。这个里头有次第,也有圆融。实际上生活来讲呢?按照我们年龄,按照我们的程度,按照我们的环境,是有次第来教学的。同时他又讲求圆融。
譬如在教学,这个方式上来说,我们中国古代的小学,是从儿童七岁,我们礼记里头所记载的,就外赴,七岁就外赴。中国从前的家庭,是大家庭的组织,不像现在的小家庭,是大家庭的组织,所以每一个家都是几代同堂,差不多都是三代、四代,甚至于五代同堂,这是一个大家族。人口一般都是几十人,到一百多人。诸位看小说,看红楼梦,那就是我们中国一个模范的家庭。红楼梦这一家上上下下,有一百多人,所以他这个家庭,这个建筑—房屋的建筑,是有内有外。眷属,女人、小孩都在内,像客堂上招待接见外宾的,招待外客的,外客不进里面去,除非是自己的亲戚,至亲好友,内眷才可以接见。一般都是不接见的。
那么小孩到了七岁了,就不跟母亲了,就要他到外面来了,外面什么呢?客堂、厢房,这些地方一般都是请老师来教学。从前这个教学,私塾制度,每一个家里请一个好老师,聘请一个老师,那么在家里教自己的子弟;所以就外傅,傅是师傅,就是老师。不跟母亲了,跟老师,所以学生要跟老师生活在一起,就接受生活教育,七岁的时候,要接受生活教育。
那么生活教育学什么呢?学待人接物、学礼节、学说话,那么这一种构想也是遵照孔夫子的教学。孔子教学四科,第一科:德行,德行就是礼貌,就是一种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我们应该如何去敬重父母?如何去尊敬长辈?教礼节、教洒扫应对,教这些。那么换句话说,要伺候老师,实际的生活教育,他不是跟你讲解的,要给你做到的。尊师重道,老师喝茶了,学生给他端茶来;老师要吃什么东西了,学生要给他做。年岁大一点的学生,老师出门了,他要给他驾车,所以实际上要做到的。因为你能够侍奉老师,能够服侍老师,你将来毕业之后,回到家里,你才能够服侍父母,所以这是属于生活教育,就是礼的教育、戒的教育;那么这个是此地,按照你年龄,按照你的聪明、智慧来教导。
那么其次,还有一种圆融的教育,那就是背诵经典。我们晓得,童年记忆力是最好的时候,黄金时代。所以这个时候,老师要督促学生,这叫蒙学,就是小学,叫他背书。聪明的小孩,一遍就可以背。当然老师教学,也看这个学生的天赋,很聪明的小孩,一天可以背一千字,这是我们称为是天才儿童,那很少的。一般中等的天赋,大概是五百字到七百字,能够背这么多。那么五百字以下的,这都是聪明才智比较上低一点,或者背三百字,或者背两百字,按照这个进度,叫他背诵的。可是背诵要不吃力,譬如这个学生,他聪明才智高的,他一遍就会背了;譬如说给他七百字,这个文章,他念一遍就会背,那么老师就增加,把他增加到一千字,他要背个五遍到十遍,就能够背得出来了,这就是他的程度,他有这种能力,就是十遍他能够承受。十遍背不出来,那么这个字数要减少,为什么呢?不是他能力能够负担得了的,所以减少,这就是背的长短,是每一个学生不一样。那么他十遍能够背出来了,老师要督促他,就背遍数,在一般讲,总是一百遍以上,叫他念;要背一百遍以上。天赋高的,背个一百遍,差不多了,可以了,他能够记得住。程度要是差一点的,根性要是愚一点的、笨一点的,要背两百遍,遍数要加一倍。为什么要背这么多遍数呢?诸位要晓得,这个遍数背下来,熟透了,他将来一生都不会忘记。
台中李老师,诸位晓得,他今年九十三岁,他写文章,不要去找参考资料,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他为什么记得那么多?他什么时候念的?小孩时候念的,所以他一生都不会忘掉,这是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教学法。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把它挑选出来,精采的,重要的,大概都在十二、三岁以前,全部把它背完。诸位要晓得,就是背一百遍到两百遍背完。
这个阶段里面,所背的这些经书,没有讲解的,不会告诉你这个怎么讲法,这里头什么道理,不讲。只叫你背,就是叫东西背熟。诸位要晓得,这个里头有很深的意思,这是训练什么呢?训练根本智。为什么呢?他要不背书,那个小头脑也会胡思乱想,也会增长邪见。你们不相信,你看看现在这些儿童,他的小头脑里头,他想些什么?一样的呀!他要背那么多书了,一天到晚,他要背,他要记,所以他就没有妄念了。所以背书这个方法,就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是圆融的,它不是属于行布的,就是不是属于次第。
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诸位想想,他一心一意在那边背书,他什么妄想都没有了,当然就诸恶莫作了。经书是圣人的言教,智慧的结晶,念这个东西,背这个东西,岂不是众善奉行吗?你看戒律有了,背书里头戒律有了。背书要专心,专心就是修定,所以你专心背书,定学有了。背书从头到尾,一个字不错,一句不颠倒,这叫做慧学。所以背书,它的目的;你说是,东西完全记得,那是第二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成就戒定慧,是一次完成,这个方法妙绝。所以这是根本智的修学法,而且是一次完成的修学法。那么根本智有了之后了,再求后得智。所以他小学念完了之后了到了十三、四岁了,所有的书统统都背完了,这个时候怎么样呢?出去参学。那个地方有学问的人,达汝他讲的东西讲得非常好,到那里去听。到那里去听怎么样呢?不必带书。老师讲课,决定不用课本,为什么呢?老师从小也是背得滚瓜烂熟。学生去听课也不带书,你要是带书去,人家笑话你,那你没资格来听,不带书的。所以这个教学,乐啊!
老师带著这学生,做了好酒、好茶、好菜,叫学生挑著担子,到野外去出旅行。那个地方风景好,席地而坐,铺起来,有吃的,有说有笑。讲什么,讲经论当中的道理,读书真乐啊!老师一高兴,出去玩,出远门去玩,郊游去了,玩了两、三个月回来,回来怎么样?大家毕业了。一路走著,一路玩著,一路来把这个经论道理统统发挥完了,这样的教学法,这一种教学的艺术,今天全世界,可以说除了中国有,其他的国家没有。教学的艺术啊!教学在那里?在诗情画意之中,中国人的确懂得享受。在教学里面,叫你身心领会到真善美的境界,这是我们中国古人的教学。现在我们看不到了,这样美好的教学方法,现在失掉了。
在佛法里面,过去也是这个办法。所以诸位学佛一定会听到,从前学佛五年学戒。这五年学戒,学个什么啊?就是五年的生活教育,小学教育,跟世间这个小学教育一样,但是年龄不一样。因为从前世间小学教育,年龄是七岁到十二、三岁,是这个年龄。佛门里面出家,有十几岁,二十几岁,大多数世间教育都有相当的基础,这个是入佛门,五年学戒,就是五年的生活教育,就是小学教育。
这个五年当中,寺院里面有讲堂,他没有资格听讲;有念佛堂、有禅堂,他没有资格进去修学,那他怎么办呢?他这个五年当中,就是伺候大众,照顾大众,等于说做大众的侍者。要伺候老师,要伺候学长,所以他修学的是生活教育。
除了生活教育之外,还有一个,也就是小学教育很重视的,要背诵经论。这个经律论,三藏经典。你自己发心,所主修的那些经论,要背诵。不但经论要背诵,甚至于有很多重要的注解,要背诵。
譬如说天台宗,天台宗一定要背天台三大部,这是它的根本教典。这个三大部就是法华经,不但背经,背注解,法华玄义释签,这是法华经注解,智者大师所讲的,要背诵。法华文句记,这个法华经的注解,这是第二部。第三部,摩诃止观,那是他们的修行方法。这个三大部是它的根本经典,一定要背诵,那么都在这个五年当中完成。所以佛法里面的五年学戒,跟我们世间法的小学,意思完全相同,也是著重在生活教育,著重在戒定慧一次完成。那么由此可知,古人这个教学,真是费尽了心思,力求尽善尽美。
那么这个五年基础奠定下来之后,根本智得到了,这才有资格去参学,有资格进讲堂听经,进念佛堂,或者禅堂里面去修学,才有资格。
我们今日之下,有很多,不管是在家、出家,学了很多很多年,一无所成,原因在那里?没有基础教育啊!没有根本的修学啊!所以一直学到老,前途还是一片黑暗,一片渺茫。因此我在此地特别提示出来,诸位要认真,要好好地想一想。修学态度方法,古今比较比较,那一种对我们真正有利,我们如何来抉择?来选择?这是我们应当关心。因为与我们自己修学,关系太大了,太密切了。
底下也是讲,学习精神之所在,我们应当要注意到的,‘多闻阙疑’,这个是求学的态度。‘明理除疑’,孔子教我们也是如此。多闻,有疑没有关系,打个问号,放在那边,准许我们怀疑。你所疑的那个地方,暂时放在那个地方,没有关系,你慢慢再求答案。明理除疑,到‘实证’的时候,就可以‘断疑’—断疑生信。这是求学非常好的态度。所以有许多疑问,理太深了,不是几句话能够讲得出来的,甚至于根本就是言语没有办法解决的。那么我们怎么办法呢?‘疑’一定有,把这个疑问暂时搁在一边,这就叫阙疑,不要急著去求答案,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功夫不到。换一句话说,你要解答这个答案,条件不具足。条件不具足,换一句话说,根本不可能来解决这个答案。
譬如讲,我们讲到阿赖耶的三细相,你要能够见到它,要能证实它;佛跟我们讲,八地菩萨才能见到,我们现在初学。我们一定要见到三细相,那不可能的事情;一定要想明了三细相,也不可能的事情。佛怎么说,说得再清楚,我们还是一样的不懂,为什么呢?程度不到嘛!那我们应当怎么个学法呢?我们应当退回来,按部就班来。
譬如说,这个问题在大学、研究所,才能够解答的,而我们今天的程度,只是小学程度,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问题摆到,留到等到我们念到大学、研究所,再来讨论,再去解答。现在我们还是由小学,由初中、高中、大学,我们按部就班地来学习,这个是求学正当的态度啊!
宇宙人生的奥秘,全世界古今中外的那一些学者,哲学家、科学家、宗教家,都在那里探讨;用尽了心思,绞尽了脑汁,有没有答案呢?依然没有答案。各说各话,不能叫我们心服口服,我们怎么不疑惑呢?可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佛法里全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和盘托出。虽然和盘托出,我们肉眼凡夫不识货;就好像那个珠宝一样,人家把真正的珠宝,最明贵的珠宝,无价之宝,摆在你面前,我们怎样呢?看到了金刚钻,哎呀!这玻璃球,不值钱嘛!把金刚钻当成玻璃球,不识货嘛!把黄金当作黄铜,这不识货啊!不是佛没有给我们,给我们不认识。到你那一天有慧眼了,能够辨别,能够识货了;一看,佛菩萨的确不吝啬,的确是好,早就摆出来给我们看了,这时候自己有受用。
如何能叫我们不识货,变成识货的?经论里有许多善巧方便的法门来教导我们,把我们的烦恼天天减轻,智慧天天增长,境界天天提升,这是佛法的教学,这个是佛菩萨对我们的恩德。所以佛菩萨的善巧方便,真正是达到了无以复加。拿近代的一句话来说,时髦的话来说,达到了最圆满、最究竟的艺术化。它不是一个呆呆板板,活活泼泼圆满究竟的艺术。
那么这种最高艺术的教学,必须要我们自己具备良好修学的态度,我们才能够见得到,才能够感受到,才能够接受过来,成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在修学上来讲,不但讲是科学的方法;佛法这个教学、修学,是最科学,最真实的方法,而且可以说是最圆满,最究竟的艺术化。不仅是科学,而且超越了科学,连科学都达不到。这样地美满,如此地充实,如果我们是当面错过,岂不可惜吗?
那么诸位也许要问了,佛法众多经典,无量法门里面,那一部经典,那一个法门,是一切经、一切法门里面第一呢?我告诉诸位,这个第一啦!就是小本弥陀经,我们今天跟诸位在一起来研究、来探讨的这一部经典。我说这个话不过分,但是我说这个话的时候,很难叫人相信。那就是不但是你难相信,连经本里头讲,这个经‘难信之法’啦!所以要偏劳十方诸佛来给你作证明。十方诸佛来给你作证明,你还未必相信,真正是难信之法。绝不是说,我修净土法门,我有偏见,我特别来赞叹这个法门。不是的,我跟诸位说的是,句句是诚实言、句句是老实话,绝不敢违背佛经,绝不敢违背祖师,而是说的千真万确的真实语。那么这个讲题到这个地方,我们时间快到了,而给诸位介绍的,我们是五个大段,甲乙丙丁戊,五个大段,只跟诸位介绍了两段。那么底下一半,是必要下次我们再见了,今天我就讲到此地。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