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父母恩重难报经浅释,父母恩重难报经全文,《佛说父母恩难报经》讲解——手机学佛网

父母恩重难报经专题部: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讲解  

  各位师父各位居士: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来讲《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这是佛讲的一部报答父母的经,也是一部教我们如何尽儿女孝道的经,经里面对父母给儿女的几种恩情有详细的说明。作为承受父母恩情的儿女们,如何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经里面也指示了方向。人活在世间,不管有没有学佛,对父母的孝顺都是应该的。中国古代的儒家教学是把孝的教育摆在第一位的。《弟子规》里说:“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古代教育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古代有很多孝道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也就是“二十四孝”的故事了,在古代,这些故事是深入人心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古代的很多地方的工艺品都刻画上二十四孝图案,供大家学习,瞻仰。到了近代,特别是文革期间竟然有人说二十四孝是封建时代的产物,而大加抨击,搞得孝道不存。现在呢?由于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儿子都是小太阳小皇帝。父母对子女是百依百顺的,从小就宠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宠坏了,什么是孝道就不知道了。本地有一句话说:“宠鸡扒灶,宠子不孝”。在我们的身边不孝的例子还真多。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应该大力提倡传统孝道文化,真的是非常必要,而且是迫在眉睫。

  佛教是非常提倡孝道的,我们经常讲的报“四重恩”里,报父母恩是摆在第一位的,可见对报父母恩的重要。许多佛经专门是对报父母恩而言的,比如《盂兰盆经》、《地藏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还有许多经典都有提到。

  这部经的题目“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很明显地点出这是佛针对人们应该怎样报答父母深恩的一部经书。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召译”这是翻译经书的人的名字。历史上有赢秦、苻秦、姚秦,这里标明姚秦说明翻译这部经的时代是在姚兴建立的后秦时代。三藏,也就是经、律、论三藏,三藏法师,就是能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鸠摩罗什是这部经的翻译者,稍微懂得佛教的人,都懂得鸠摩罗什法师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他翻译了很多佛教经典。当时有些国家为了请他到自己的国家弘法,不惜以武力相威胁,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

  鸠摩罗什的父亲叫鸠摩罗炎,出身在中印度,他的身份非常高,他的祖父曾经做过宰相,可以继承的,但到了他可以继承的时候,他不做官了,选择出家各处游学,后来到了龟兹国的领土上,龟兹国就是我们现在的云南的边境。龟兹国的国王非常敬重他的学问和高尚品德,就一定要把他留下,并且强迫他与自己的妹妹结婚。结婚后生下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的母亲也是个非常有道心的人,非常喜欢苦行。在生下罗什的弟弟之后,就出家了。鸠摩罗什到了七岁时,发心出家。有一次他随母亲到一所寺院里,看见一个大铁钵,他感到很好玩,就把那个钵往头上戴,但戴上以后,他想我才七岁啊,力气不大的,怎么这么重的钵能够戴在头上呢,他这样一想,就感觉钵越来越重,最后连人带钵都摔倒在地。这一摔让他悟到“万法唯心”的道理,从此智慧更加广大,一天能够背诵一千首偈子,而且能够通达偈中的道理。在他九岁的时候,拜罽宾国的盘头达多为师,学习小乘经论,只用三年时间就把小乘经论学透了。后来又拜须耶利苏摩法师学习大乘佛法,到了二十岁时他受了具足戒,他的母亲这个时候证得了三果,将要离开龟兹国的时候,对他说:“方等大乘佛法,很适合中国人,应到那里去弘扬,不过对你本身有些不利的!”他说:“菩萨的宗旨唯在利益众生,如果大乘佛法能够适合中国人,我就到那里弘扬,即使是牺牲了自己,也是愿意的。”

  随着他的道风一天比一天著名,印度各国的学者都非常崇拜他,他的声名也传入中原,中土的学者也非常的景仰他。他每到一处讲法,各国的国王都是长跪在座旁听的。甚至有的以身体作为床座,这样敬重法师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这也说明了古人对道对真理的敬重。

  当时苻秦的国王苻坚,也知道了法师这个人,想迎请法师到国内讲经,但怕龟兹国王不肯,就派大将吕光率领大军七万人征伐龟兹国,大兵临行的时候,他告诉吕光:“朕不是贪地而起兵,我的目的是想迎请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来讲经的,如果得到龟兹国王的同意,就可以收兵回国了。”吕光率领大兵到了龟兹国的首都,就把首都团团围住,然后派人送苻坚的诏书给龟兹国王,国王知道来意后,心里虽然不愿意放罗什法师走,但又苦于自己的兵力不足,只得忍痛割爱,不得已劝法师入秦,法师见龟兹国王劝自己入秦,当然很愿意的,正好借此因缘把大乘佛法传到中国去,利益这一方的人们。

  吕光请到了法师,目的已经达到,就收兵回国,但当他来到西凉的时候,苻坚却被姚苌杀掉了,吕光知道了后,就占据西凉,历史称这个时期为后凉。姚苌则占据关中自号大秦,历史上称为后秦。姚苌知道罗什法师的大名,也想请法师入关,但是吕光就是不肯,到了姚苌死后,他的儿子姚兴即位。姚兴也知道法师的大名,也想请他入关,但吕光还是不肯。直至吕光死了,吕光没有儿子就由他的侄子吕隆接位,吕隆的能力不及吕光,姚兴乘机派兵平了西凉,把鸠摩罗什法师接到西安的草堂寺翻译佛经,同时也邀请八百多个修行人跟随法师学习。在这里,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了很多经典。

  鸠摩罗什法师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译经师,他不但是释迦牟尼的译经师,而且是七佛以来的译经师。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七佛的译经师呢?这要从唐朝的道宣律师说起,学佛的人都知道道宣律师的苦行是非常了得的,戒律也持得非常严格清净。据说他在终南山修行,有天人给他送饭。有一次他外出走路时跌倒了,这时有一个非常景仰他戒行的天人陆玄畅,把他扶起。佛经里面讲,我们能持一戒就有五位护法神护持。道宣律师见到了天人陆玄畅,就问他了:“中国流通的经典多数都是鸠摩罗什翻译的,他是弘扬佛法的大德,人人都喜欢弘扬他所译的经典,这是什么原因呢?”天人陆玄畅就对他说:“罗什法师不但是给释迦佛翻译经典,就是过去七佛的经典,也是由他来翻译的,他所翻译的经典最能体现佛的本怀,没有丝毫的错误,所以人人都喜欢弘扬。”

  当时,姚兴护法心切,怕法种断绝,就强行派了十多位能歌善舞的美貌女子跟罗什法师学习经义,还特地造了一所官舍给他们居住,当时有一些人,看到法师与女人住在一起,就说些不大好听的话,法师知道了这事后,有一次在人很多的时候,他拿了一大把的针,对着堂上的人说:“诸位,如果呑得这针,就可以学我和女人相处,不然的话,就不能学我和女人相处了。”堂上的人没有一个呑得,自己就把那一把针呑下,大家吃了一惊,从此以后知道罗什法师不是一般的僧人,而是大菩萨化身来度化众生的,流言蜚语就此断绝。

  罗什法师在化缘已尽,即将入灭的时候,召集徒众,当众对他们发誓说:“我很惭愧,没有什么道德,也没什么智慧,竟敢充当翻译,太不自量力了,如果得佛慈光加被,所译的经没有什么错谬,当我火化之后,身根焚去,舌根不坏。”圆寂荼毗之后,果然如罗什法师所说,身体全部火化,只留下舌根,由此也可以说明罗什法师所译的经典是没有错谬的。

  刚才介绍了这么多罗什法师的事迹,目的是要告诉各位,罗什法师翻译的经典是没有错误的,是最能体现佛的本怀的,以增加我们的信心。那么也就是说这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是真实不虚的。

  接下来我们讲经文。

  如是我闻:这几个字,每一部佛经的前面都有的。这里面的一些缘故,我们在讲其它经典的时候都讲过了,在这里不做重复。大家都知道,结集经典的时候都要加上这几个字,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有别于外道的典籍。从字面上的解释,应该以阿难的口气来说,因为经典都是阿难尊者重复佛陀说的。简单的翻译勉强可以这样说:“这是我阿难亲耳听到佛是这么说的。”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

  “一时”,这是佛说法时间,是时间的成就。讲法的时候肯定有时间的,也就是佛讲法的那个时候。

  “佛”这是说法主的成就,也就是讲法的人,这个讲法的人,就是释迦牟尼佛。

  “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这是说法的地点,是处成就。舍卫国是佛当时讲这部经所处的国家,祗树给孤独园是祗陀太子与给孤独长者一起布施给佛陀讲法和居住的地方。这里面都有典故,在讲其它经典的时候都有讲到,很多老居士都听过,因时间关系,我在这里不重复。

  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

  这些是来听法的人,有大比丘两千五百人,大菩萨三万八千人,有这么多人跟随着世尊。

  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忽见路边聚骨一堆。

  这个时候世尊带领着大家,一直往南的方向行进,那个时候没有车,世尊出外弘法都是步行的,不像现在讲经说法的法师,都是由专车接送的,因为时代不同,交通条件好了,为了节省时间,汽车接送也是很正常的事,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现在有些人一看到出家人开车,也有惊讶的,其实大可不必的。这个时候,世尊与大众在南行的过程中,在路边看到了一堆枯骨。

  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

  这个时候大众们忽然看见如来,也就是世尊对着一堆枯骨五体投地,非常恭敬的礼拜。

  阿难合掌白言:“世尊!如来是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众人归敬,以何因缘,礼拜枯骨。”

  跟在佛陀的身边的阿难尊者,看到佛忽然向一堆枯骨,这么恭敬地礼拜,心生不解,就问佛:“世尊啊!您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是大家恭敬崇拜的圣人,今天这是什么原因,让您礼拜这一堆枯骨呢?”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四生:就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为什么说如来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呢?因为三界众生要脱离生死苦海,只有佛法的教导才能出离。这个世间的佛法又是佛发现的并讲了出来,当然佛是三界导师了。四生慈父,众生的生存形态各异,智慧的高低程度不同,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出生下贱,在佛的眼里,都是平等没有差别的,所以称为四生慈父。

  佛告阿难:“汝等虽是吾上首弟子,出家日久,知事未广,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缘,我今礼拜。”

  佛就对阿难说:“你们虽然是我的上首弟子,出家也有一段时间,但是知道的东西还不是很多,你不要看这一堆枯骨,有可能是我过去世的祖先,过去世的父母,因为是这样的原因我今天这样礼拜。”

  佛告阿难:“汝今将此一堆枯骨分作二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

  佛告诉阿难尊者:“你现在就将这一堆枯骨把它挑选成两份,颜色白的,分量重的,就是男人的骨头;颜色黑的,分量很轻的就是女人的骨头。”

  阿难白言:“世尊!男人在世,衫带鞋帽,装束严好,一望知为男子之身。女人在世,多涂脂粉,或熏兰麝,如是装饰,即得知是女流之身。而今死后,白骨一般,教弟子等,如何认得?”

  阿难对佛说:“世尊啊!男人在这世间,衣服与鞋帽的穿戴,装束整齐,一看就知道是男人的身体。女人在这世间,经常涂脂抹粉,或者喜欢熏染兰麝一类的香气,这样的一些装束,一看也可以知道那是女流之辈。死了以后,白骨都是一样的,这叫我们怎么会认得出来啊?”

  从阿难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古代的男女,跟现在的男女,没什么区别,男人的装束相对简单整洁!女人也是喜欢涂脂抹粉的。男人早晨起来,刷牙洗脸,再刮刮胡子就可以出门,如果是女人呢,除了这些还要涂化妆品,女人往往最早说上街,最晚出门的。

  佛告阿难:“若是男子,在世之时,入于伽蓝,听讲经律,礼拜三宝,念佛名号;所以其骨,色白且重。世间女人,短于智力,易溺于情,生男育女,认为天职;每生一孩,赖乳养命,乳由血变,每孩饮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现黑色,其量亦轻。”

  佛告阿难说:“如果是男人,活在世间的时候,经常会到寺院里听经闻法,恭敬礼拜佛法僧三宝,听经闻法以后,就会修行和念佛名号。所以他的骨头颜色白而且重。这个世间的女人呢,她们的智力相对欠缺,容易被情感所困,认为生男育女,是女人们天经地义的事!她们每次生一个孩子,都是依赖乳汁来养活孩子的。乳汁是由血变成的,每一个孩子要饮用母乳,八斛四斗。甚至需要更多的乳汁,因为这样的原因,造成她们容颜憔悴,她们的骨头变成黑色,分量也很轻。”

  阿难听到佛这么说,心如被割一样的痛,悲伤地掉着眼泪,对佛说:“世尊!母亲对我们有这样地恩德,我们应该怎样报答呢?”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

  佛对阿难说:“你认真地听,我现在分别给你们讲母亲给我们的深恩。”

  母胎怀子,凡经十月,甚为辛苦。

  母亲怀胎要经过十个月,是非常辛苦的。

  在母胎时,第一月中,如草上珠,朝不保暮,晨聚将来,午消散去。

  一个新生命在母亲的胎中产生,第一个月的时候,就像草上的露珠一样,早晨还存在,到了中午的时候就消散没有了。大家都知道,女人在怀胎的初期,不能干太危险的活,不然很容易流产。所以怀上胎的妇女,除了自己格外小心外,家里的人也会对她格外的照顾。

  母怀胎时,第二月中,恰如凝酥。

  母怀胎时,第三月中,犹如凝血。

  母怀胎时,第四月中,稍做人形。

  胎儿在第二个月的时候,就像凝结起来的奶酪一样松软。第三个月,就像凝结的血丸。第四个月,才开始逐渐有人的模样。

  母怀胎时,第五月中,儿在母腹,生有五胞。何者为五?头为一胞,两肘两膝,各为一胞,共成五胞。

  胎儿在母亲的胎中,第五个月的时候,人体的五个基本特征已经显现。哪五个特征呢?也就是头为一胞,两肘部和两个膝盖四胞。

  母怀胎时,第六月中,儿在母腹,六精齐开,何者为六,眼为一精,耳为二精,鼻为三精,口为四精,舌为五精,意为六精。

  在怀胎第六个月时,胎儿在母腹之中,六精同时开放,六精即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舌头、还有意识。

  母怀胎时,第七月中,儿在母腹,生成骨节,三百六十,及生毛孔,八万四千。

  母怀胎时,第八月中,出生意智,以及九窍。

  胎儿在母亲胎中第七个月时,生成三百六十片骨节,以及八万四千毛孔;第八个月时孩子开始有意识和灵性,以及九窍也具备了,这九窍就是: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一个嘴巴、还有尿道和肛门。

  母怀胎时,第九月中,儿在母腹,吸收食物,所出各质,桃梨蒜果,五谷精华,其母身中,生脏向下,熟脏向上,喻如地面,有山耸出,山有三名,一号须弥,二号业山,三号血山,此设喻山,一度崩来,化为一条,母血凝成,胎儿食料。

  九个月的时候,胎儿已经可以吸收食物了,并且能够分别出食物的味道,比如桃梨五谷等,在母亲的身中,胎儿的头肩是向下的,腿脚是向上的,母腹像大地,胎儿就像山峰一样挺出,这个山有三个名字,一个名字叫须弥山,一个叫业力山,一个叫血山,这个山一旦崩塌下来,也就是分娩了,就变成一个婴孩。胎儿的营养是靠母亲的血来供养的。

  母怀胎时,第十月中,孩儿全体,一一完成,方乃降生,若是决为孝顺之子,警拳合掌,安祥而出,不损伤母,母无所苦,倘儿决为,五逆之子,破损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跨骨,如千万搅,又仿佛似万刃攒心,如斯重苦,出生此儿。

  母亲怀胎第十个月的时候,小孩的身体已经完备,到这个时候小孩就要出生了,如果是孝子的话,就会很顺利的出生,对母亲的身体不会产生伤害,母亲也不会受苦,如果是仵逆的不孝之子,这个小孩出生就不会那么顺利,就会对母亲的身体产生伤害。在过去医学不发达的年代,妇女的分娩是非常危险的,以前妇女生产的时候基本上都在家里,请个村里有接生经验的人来接生,现在的妇女生孩子基本上都到医院里,这样减轻了危险,但也不是说一点危险也没有,所以说是“如斯重苦,出生此儿”。

  更分晰言,尚有十恩。

  如果更进一步来分析,父母对儿女更有十种恩情。

  第一怀胎守护恩  第二临产受苦恩

  第三生子忘忧恩  第四咽苦吐甘恩

  第五回乾就湿恩  第六乳哺养育恩

  第七洗濯不净恩  第八远行忆念恩

  第九深加体恤恩  第十究竟怜愍恩

  第一种是怀胎守护的恩,也就是母亲怀着胎儿,百般照顾的恩。这个恩情特别是做过母亲的人的感触是最深的了。妇女从知道怀孕的一天开始,就会处处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有所顾忌,再不能像平常一样蹦蹦跳跳了,也不能从事一些危险的工作,有的人辞去工作,生怕影响胎儿的正常成长。

  第二是临产受苦的恩,母亲在怀胎十月满后,分娩之时受极大苦痛的恩德;

  第三生子忘忧恩,也就是说,虽然在怀孕和分娩的时候都要忍受极大的忧苦,但在分娩之后又忘记了当时的痛苦,因为看到了胎儿的平安,心理得到安慰。

  第四是父母为子女能够健康成长,宁愿自己吃苦,而将好的东西给子女,只要自己的女子能吃的好,自己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的。

  第五回干就湿恩,作为母亲,爱自己的儿子是无微不至的,小孩子晚上尿床,弄湿了被子,做母亲的总是把儿子移到干燥的地方,自己总是睡在潮湿的地方。

  第六是母亲用乳汁养育儿女的深恩;

  第七是孩子幼小不能自理,母亲不惜自己的纤纤玉手,宁脏自己而让孩子干净的深恩;第八是远行忆念恩,随着孩子的长大,或外出求学或外出谋生,做母亲的总是日夜思

  念着孩子的安危,流泪想念的深恩;

  第九是深加体恤恩,母亲对儿女的照顾总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总是宁愿自己受苦,倍加爱护自己儿女的深恩;

  第十父母对儿女的关爱是最究竟绵长的,永无休止的,关爱无限的深恩!

  下面针对这十种深恩,世尊逐条赞颂:

  第一怀胎守护恩

  颂曰

  累劫因缘重  今来托母胎

  月逾生五脏  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  动止劫风灾

  罗衣都不挂  装镜惹尘埃

  学佛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一句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能得到人身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劫的善根积累,才得以转生人间,来这个世间做人,必须藉着母胎而降生,世间有这么多人,你是投到那里降生呢,这必须与父母有缘份,才得以托胎降生的。在母亲的胎中经过五个月左右生成五脏六腑,六个月左右生成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舌头、意识六根都开了。怀孕的妇女的行动是很不方便的,随着胎儿的体重增加,做母亲的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如山岳般的深重,有怀过孕的人都知道,行动都是很不方便的。大家都看见怀孕的妇女行动很缓慢显得很笨拙的。随着胎儿的长大,小家伙在胎中能活动了,在胎中乱踢乱动,做母亲的可就受苦了,像地震般胆战心惊的。很多还没有怀孕的女人都爱打扮自己,但在怀孕以后,由于过分地为腹中胎儿着想,再加上身心的疲惫,都懒得打扮自己,很多女人都很在意自己的身段美,怀孕以后可就都放在一边了,穿着宽松肥大的孕妇装,全然不顾自己的美与不美。因为不爱自己的打扮,梳妆打扮的镜台都沾满了灰尘。

  第二临产受苦恩

  颂曰

  怀经十个月  难产将欲临

  朝朝如重病  日日似昏沉

  难将惶怖述  悉泪满胸襟

  含悲告亲族  惟惧死来侵

  怀胎经过十个月以后,孩子将要降临在这个世间,怀孕的妇女在这个时候,生理和心理上都要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生理上每一天都像重病的人一样,昏昏沉沉,四肢无力。心理上由于过去的时候医学不发达,常有妇女在分娩的时候发生死亡的现象,所以有很多妇女对于分娩会有恐怖的心理,整天处于惶恐焦急之中,生怕在分娩的时候有什么不测,危及孩子的安全降生,经常含悲愁苦,泪流满面。

  第三生子忘忧恩

  颂曰

  慈母生儿日  五脏总开张

  身心俱闷绝  血流似屠羊

  生已闻儿健  欢喜倍加常

  喜定悲还至  痛苦彻心肠

  十月怀胎期满,分娩之时,由于用力的缘故,五脏六腑被撕裂开一样,痛苦挣扎,经常会昏死过去,身心闷绝。为生孩子流出来的血像宰羊时一样血如泉涌,如果站在产房的门口,你就会听到妇女因生孩子而痛苦的呻吟声。虽然在生孩子之时受尽苦楚,但生完之后,听到孩子平安降临人世,而且很健康,心中充满着欢喜之情。但欢喜过后,身心的痛苦如潮水般涌来,这种痛苦可以说是痛彻心肠。

  第四咽苦吐甘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  顾怜没失时

  吐甘无稍息  咽苦不颦眉

  爱重情难忍  恩深复倍悲

  但令孩儿饱  慈母不辞饥

  父母的恩情比海深比山高,关照和爱护幼小的孩子不分昼夜,为了孩子能够吃饱吃好,健康地成长,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

  第五回乾就湿恩

  颂曰

  母愿身投湿  将儿移就乾

  两乳充饥渴  罗袖掩风寒

  恩怜恒废枕  宠弄才能欢

  但令孩儿稳  慈母不求安

  小孩子经常会在夜晚之时尿床,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尿布;小孩子一尿床就全都尿到床上了,做母亲的总是把孩子移到干的地方,而自己总是睡在湿的地方。只要是孩子睡得好,自己受寒受冷都无怨言,母亲得两乳为孩儿解决饥渴给予温饱;母亲的双袖为孩儿遮挡风寒,因为对孩子的怜爱,做母亲的经常是吃没吃好,睡没睡好,想方设法地让小孩子开心,只要孩子能吃睡安稳,做母亲的也就心满意足别无他求了。

  第六哺乳养育恩

  颂曰

  慈母像大地  严父配於天

  覆载恩同等  父母恩亦然

  不憎无怒目  不嫌手足挛

  诞腹亲生子  终日惜兼怜

  母亲的恩德如同大地滋生万物,父亲的恩德如天,滋润众生,父母对儿女的爱都是一样的,他们永远不会对自己的儿女憎恶,更不会怒目以待,永远也不会嫌弃自己的儿女,不管你是美丑,即使你是个残疾的孩子,做父母的也不会厌恶,就因为你是父母所生,所以做父母的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你!

  第七洗濯不净恩

  颂曰

  本是芙蓉质  精神健且丰

  眉分新柳碧  脸色夺莲红

  恩深摧玉貌  洗濯损盘龙

  只为怜男女  慈母改颜容

  母亲原是芙蓉花般的美貌,精神健康且旺盛,弯弯的眉毛如柳叶般妩媚,红润的脸色超过莲花的颜色,只因为爱自己的儿女而操劳过度,使如花似玉的美貌过早地衰老;纤纤的玉手因洗涤过多的不干净的东西而变得粗糙,只因为怜爱自己的儿女,使容颜过早地衰老。

  第八远行忆念恩

  颂曰

  死别诚难忍  生离实亦伤

  子出关山外  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  流泪数千行

  如猿泣爱子  寸寸断肝肠

  亲人之间的死别让人难于承受,但是亲人间的离别也是非常感伤的。长大了的儿子要远离他乡谋生,做父母的日思夜想,特别是在过去,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收到一封信得大半年的时间,亲人外出数年无音讯,做父母的怎不日日倚门而望,以泪洗面,就像森林中的猿猴失去爱子一样,肝肠寸断。

  第九深加体恤恩

  颂曰

  父母恩情重  恩深报实难

  子苦愿代受  儿劳母不安

  闻道远行去  怜儿夜卧寒

  男女暂辛苦  长使母心酸

  父母对子女的恩深情重,做儿女的实在是难于报答于万一,父母看到子女在受苦受罪,都愿意以身代受,儿女为生计劳累,做母亲的心里总是非常的不安。听说儿女要远行外出,心里总是惦念着儿女在外面受寒受冻。如果知道儿女在外面辛苦奔波,做母亲的就会夜不成眠,心酸不已。

  第十究竟怜愍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  恩怜无歇时

  起坐心相逐  近遥意与随

  母年一百岁  常忧八十儿

  欲知恩爱断  命尽始分离

  父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是无时无刻的,起居和动静,儿女在身边或者去了远方,父母总是牵挂着。即使是活到一百岁的母亲,她都会时时担忧八十岁的儿女,要说父母对子女的恩德慈爱什么时候停止,只有母亲的生命到了尽头,也就是死了阴阳两隔才没办法。

  佛告阿难,我观众生,虽绍人品,心行愚蒙,不恩爹娘,有大恩德,不生恭敬,忘恩背义,无有仁慈,不孝不顺。

  佛赞扬了父母的十大恩德以后,对阿难说:我看世间有些众生,虽然父母生下了他,来此世间做人,但是心智非常愚痴,忘恩负义,对父母很不恭敬,从来没有想到父母对自己有大恩德,顶撞父母,对父母一点仁慈的心都没有,非常不孝顺。

  从现实社会来讲,在我们的周围不孝顺的子女还真多,报纸电视上也经常报道这些让人不愉快的事,有些人虽然生了好几个子女,但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做子女的本来应该尽赡养父母的义务的,但有些子女却因为每月不多的赡养费,相互矛盾,有的甚至闹到法庭上去解决,父子打官司,母女打官司,实在是有点让人不能接受。有的人自己住很好的房子,自己的父母却住在很破烂的房屋里,甚至没地方住,这些电视上报纸上都报道过的,报道过的那是很少一部分,现实的生活中可能会更多,在我们的周围就有,有一个女居士,生了好几个子女,女儿出嫁了,两个儿子也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了,按道理说,人到了这个时候,应该享享清福了,可是也不见得,这个女居士身体比较健康,平常的时候可以参加一些劳动,在厂里打打工,一个月也能赚个三百五百的,平常又省吃俭用,有一点点积蓄,平时也就会照顾照顾两个儿子,时间一长,两个媳妇有话了,帮了大儿子,小儿子有意见,帮了小儿子,大儿子有意见,特别是两个媳妇,让她非常的难做,她无私的一片爱心换回来却是两个儿子的怨气,这样的情况,很多做父母的好像都会遇到,想想,现在这个社会的孝道,实在是有些个人痛心的。

  阿娘怀子,十月之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担,饮食不下,如长病人;月满生时,受诸痛苦。须臾产出。恐已无常。如杀猪羊。血流遍地。受如是苦。生得儿身,咽苦吐甘。抱持养育。洗濯不净。不惮劬劳。忍寒忍热。不辞辛苦。乾处儿卧。湿处母眠。三年之中。饮母白血。

  这一段话是讲做母亲的从怀孕到分娩到逐渐成长,以及成长后的种种不孝的事,母亲付出的辛苦。从怀上孩子以后,一个女人的生活就完全改变了,十个月之中随着胎儿的长大,身体一天一天加重,坐不舒服,站不舒服,每天都像挑着重担一样,吃饭没胃口,难以下咽,向常年累月在病的人一样,这一点有怀过孩子的女人就更清楚了;十个月怀胎期满,生孩子时也是很痛苦的,像杀猪宰羊似的流很多的血。经受了千辛万苦,把孩子生下来了后,还要养育孩子长大,受苦受累,忍饥挨饿。婴儿刚出生三年,在母亲的怀抱中以母乳喂养,使母亲的容颜从美丽漂亮到枯槁消瘦!现在的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比较注重容颜的保养,喂养婴幼儿用的是奶粉比较多,以前的人孩子又多,营养如果跟不上,女人是很容易衰老的。

  婴孩童子,乃至成年,教导礼义,婚嫁营谋,备求资业,携荷艰辛,勤苦百倍,不言恩惠。

  这一句话讲,人从婴幼儿逐渐长大成人,在长大的过程中,必须学习世间礼仪等,男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婚娶,女孩要出嫁,这都是父母亲所要关心的事,儿子结婚要选好人家,下聘礼,布置新房,办酒宴等等都需要一大笔的钱,有钱的人还可以,没钱的父母就要到处借钱的,穷人借钱不是那么好借的。那是要求爹爹告奶奶的,有的借高利贷,有的人为了孩子的婚事,一辈子都在还钱。女孩子出嫁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嫁出去的女儿也是让父母担心的,怕她嫁了个不好的人家,怕女儿的生活不如意,等等,还要办嫁妆等,这些事情对父母来说,都是非常操心的事,但有些子女却不懂的父母的这份恩情,有的甚至埋怨父母办得不好,对父母不感恩的人还真多。

  男女有病,父母惊忧,忧极生病,视同常事。子若病除,母病方愈,如斯养育,愿早成人。

  小孩子如果有病,做父母的总是那么的担心和忧虑,孩子病了做父母的也病了,只有到了孩子的病好了以后母亲的病才好起来,就这么艰辛的养育儿女,但愿儿女早日成人。这句话是很好理解的,很多年轻的父母由于没有养育子女的经验,小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总是会非常紧张的,如果孩子的病多日不好,做父母的吃饭无味,睡觉也不安宁,心里很紧张,焦虑过度,自然就生病了,你看有些妇女,遇到孩子生病,原来健康美丽的容颜不要几天的功夫,就憔悴不堪,那种忧心如焚的心情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我们福鼎这个地方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为了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总是要给孩子拜个干爹,这个干爹不是某某人,而是拜山上的大石头,也就是我们民间说的"石头公"希望孩子的命像石头的命,像石头那样坚硬,还有的去拜土地神的。对于这样的做法有没有用,是否会保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在这里暂且不论,我在这里还是建议年轻的父母们,如果想让孩子能健康成长,建议你们心存善念,亲近三宝,不要杀生、还要放生、护生,这样的效果可能会好些。

  及其长成,反为不孝。尊亲与言,不知顺从,应对无礼,恶眼相视。

  这句是讲对父母的违背,孩子长大成人以后,本来应该会对父母孝顺的,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许多孩子对于父母的话听不进去,总是非常的逆反,顶撞无礼,这种孩子是很多的。特别现在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的,忤逆父母的人还真多。

  欺凌伯叔。打骂兄弟。毁辱亲情。无有礼义。

  这一句是针对亲情的关系,有些孩子仗着自己年轻气盛会欺负叔伯,兄弟之间不和睦,一点也不考虑亲情之间的情义。这在身边也是常见的事,一个家族的人经常会因家族财产利益之间争得不可开交,断送亲情的。

  虽曾从学,不遵范训。

  虽然有读过书上过学,但是对于书上圣人的训导和社会做人道德的规范,都不去遵守。这种人也是很多的,有些人知道法律,但不是为了去遵守法律,研究是为了钻法律的空子,以获取更大的利益,但是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所以有许多人就到监狱里面去做发财梦去了。你看这几年以来,有多少的高级知识分子和高官下马,进了监狱,难道他们这些人不懂得法律吗?像这种情况都是属于不孝的行为。当然不遵范训不一定都是干违法的事,这里面有包含着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德规范。比如说父子之间的关系,上下级关系,长幼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个社会就乱了伦理纲常,乱了以后整个社会会是什么样子,就会动乱啊。你看中国历史就知道,很多朝代到了后期,法律秩序的不好,社会人心道德无有规范,就造成动荡不安,接着是战乱,就要改朝换代了,战乱受苦的是老百姓。

  父母教令,多不依从。

  对于父母交代的事或者父母说的话都不听从,不去做,很逆反的,这种孩子是很多的。特别是到了十六、七、八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逆反心理特强,如果教育不好,很容易走上歧途的。

  兄弟共言,每相违戾。

  兄弟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之下,但是却不和睦相处,说话的时候不是有商有量,而是互相责难,像冤家对头一般。

  出入来往,不启尊堂。

  有些孩子外出和回家,也不对父母说一声,告个假。为什么说出入都要向父母禀告呢?做父母的人对儿女关心的心理是一样的,他们最关心的是儿女的安全,生怕出外会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所以很关心儿女的外出情况和所在位置,在做什么事等。往往许多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喜欢父母过问他的来去,父母过问了,就认为父母多管闲事,很烦,全然不懂父母的心情!

  言行高傲,擅意为事。

  言行举止高傲无礼,不把长辈和他人放在眼里,世间除了他以外就没有别的人,做事也一样,我行我素,意气用事,不顾后果。很多年轻人做事往往是这样的,所以年轻人做事失败也就比较多。

  父母训罚,伯叔语非,童幼怜愍,尊人遮护;渐渐成长,狠戾不调,不伏亏违,反生嗔恨,弃诸亲友,朋附恶人,习久成性,认非为是。

  父母亲看到儿子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会训导和责罚,伯伯和叔叔等长辈看到自己的侄子不好的地方,也会偶尔说他的不是,但是作为长辈的出于对小孩子的怜爱的天性,认为他们年幼无知,往往不会很严格的去认真对待。但是小孩逐渐成长,就会养成不好的习惯,对于不好的习惯任性妄为,性情越来越暴戾狠毒,对于长辈的劝导,不但不知道改正,而且还产生仇恨的心理,最后离开亲人出走,与社会上不好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以后,恶习积累,日久成性,颠倒是非,丧失善良的本性,害人害己。

  或被人诱,逃往他乡,违背爹娘,离家别眷。

  有的人被恶人唆使诱骗,违背爹娘的意愿,擅自离家,流落他乡。

  或因经纪,或为政行;荏苒因循;便为婚娶;由斯留碍,久不还家。

  有的人在外做生意或者做其它政事公务,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年岁老大,有的干脆在外娶妻生子,甚至老死也没有回家。像这种情形是很多的,当然现在社会科学发达,通讯方便,没回家可以打电话问好,过去的人如果外出,因交通不方便,音讯不通。我们现在通信在中国范围内,一般的平信,最长的时间七天对方就可以收到,如果是快件,三天就可以了,打个电话,对方马上就可听到声音,有手机以后,就更便捷了,不管到哪里,只要有通讯设备的地方,就能收到家里打来的电话,信息通了也就不像以前的人那么思念。读唐宋时代的诗词,很大一部分是伤感的别离思念的,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无奈和交通工具等的不便。以前我们这个地方的人上北京,总得用三五个月才能到北京,来回得一年的时间,过去一个人能到达皇城,可是这个地方轰动的新闻,回来以后在人前说话都不一样的。现在呢,上北京,就方便多了,今天中午发车,到明天早晨就到北京了,飞机更快的。一个人到北京一点也不稀奇,大家根本就不在意的。过去的人乡土的观念很强,一个人出去不能回家,总是觉得是件悲哀的事情。

  或在他乡,不能谨慎,被人谋害,横事钩牵,枉被刑责,牢狱枷锁。

  有些人流浪到了外地,人生地不熟的,自己做事又不小心,被人冤枉谋害,或者跟一些不好事情有牵连,横祸飞来,而遭牢狱之灾。

  或遭病患,厄难萦缠,囚苦饥赢,无人看待,被人嫌贱。委弃街忂。因此命终。无人救治。膨胀烂坏。日暴风吹。白骨飘零。寄他乡土。便与亲族。欢会长乖。违背慈恩。

  有的人得了重病缠身,贫病交加,身边又没人照顾,因为贫贱被人看不起,困苦异常,最后病入膏肓,弃尸街头,风吹日晒雨淋、尸体腐烂,白骨无人认领,只得埋葬在异乡。便与亲族等人再无想见的日子,违背了父母的慈爱的恩情。

  不知二老。永怀忧念。或因啼泣。眼暗目盲。或因悲哀。气咽成病。或缘忆子。衰变死亡。作鬼抱魂。不曾割舍。

  虽然自己一死百了,但对于思念儿子的父母而言,对于外出的儿女,永远都会牵挂记念,日思夜想,有的因想念儿女而入夜哭泣,以至眼睛都哭瞎了,有的因为长时间见不到儿女,悲伤过度而得病,有的甚至因思念儿女过度,无心经营,家道中落,乃至思念过度而死去,即使已身为鬼魂,也依然念念不忘爱子。

  经里所说的这些在现实中都是有的,网上曾经报道过这样的一个事情,说东北某个省份的一个女孩子在北京某个高校读书,有一天这个女孩子忽然喝农药自杀了,公安部门鉴定女孩子是自杀的,她父母怎么也无法相信这个事实,二老辞去工作从东北老家干脆到北京搜寻证据,经过了十年的时间,还是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儿子又因为在来北京办事的途中出车祸死了,本来蛮不错的家庭,从此衰落下去。两个人困守在北京的一个出租房里。整日以泪洗面,想想那是怎样的心情。

  儒家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从孝道的角度来讲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过去的农耕社会,交通不便,通讯落后,每一次的远游都是意味着生离死别,儿女的外出总是让父母担惊受怕的,不能让父母安心,也是属于一种不孝。儒家的教育是把孝道摆在第一位,所以劝人父母如果还健在就不要长期到别的地方去,免得父母伤心和牵挂,如果实在迫不得已一定要外出的话,一定要告诉父母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让父母安心。

  或复闻子。不崇学业。朋逐异端。无赖粗顽。好习无益。斗打窃盗。触犯乡闾。饮酒樗蒲。奸非过失。带累兄弟。恼乱爹娘。晨去暮还。永乖扶侍。安床荐枕。并不知闻。参问起居。从此间断。父母年迈。形貌衰赢。羞耻见人。忍受欺抑。

  有些年轻人,不勤于学业,追逐一些异端学说,结交社会上的一些地痞流氓无赖,喜欢做一些对事业对人生对社会无益的事情,经常打架斗殴做一些鸡鸣狗盗的事,酗酒赌博,欺压村里善良的人,久而久之成了村里人人痛恨的村霸。使父母烦恼,连累兄弟姐妹,早晨出去尽作些不好的事情,到晚上很晚才回家,对于父母的情况从来不闻不问。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大不如前,再加上不屑子女的连累,羞于见人,忍受他人的白眼。

  这一段讲的这些不好的子女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实在太多了,有一些小孩子,年纪轻轻的就不学好,对于学习一点不感兴趣,心比天高,没本事又想出人头地,想一夜间暴富,于是有些社会上的不三不四的人,就投其所好,采取手段让他们加入帮派,尽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时间长了在邻居周围人人讨厌,你看社会上的一些吸毒的人员,那些不务正业和打架斗殴的人,哪个有良知的人不讨厌。坏事做多了,出事了自然就连累到家里的人,影响家族的声誉,使很多人在讨厌他的同时也讨厌整个家族,对于他的父母兄弟姐妹个个都敬而远之,一个家族如果声誉差了,这个家族离破败的日子就不远了。首先受累的就是做父母的,出了这样的不肖子,在内,自己的生活上无人照顾,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这样的人恐怕在村村都有。

  或有父孤母寡。独守空堂。犹若客人。寄居他舍。寒冻饥渴。曾不如闻。昼夜常啼。自嗟自叹。应奉甘旨。供养尊亲。若辈妄人。了无是事。每作羞惭。畏人怪笑。

  有些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只有父亲或者只有母亲,做为鳏夫寡母的命运而言,本来已经够让人同情的,他们把自己的子女看做自己下半生的依靠,但是自己视为希望的子女却对他(她)不闻不问,经常外出,让做父母的一个人孤零零的呆在家里,忍饥受饿,自悲自叹自己的命运不好,做为长辈,本来应该受到小辈的奉养,但是自己的儿女却不当一回事,使得父母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怕别人耻笑。

  或持财食。供养妻儿。忘厥疲劳。无避羞耻。妻妾约束。每事依从。尊长真诃。全无畏惧。

  很多做子女的对于自己的妻子儿女,照顾非常殷勤,不知道辛苦疲劳,为了博取妻子的欢心,不避羞耻,对于妻小的交待和管束,言听计从。但是对于父母的教诲,不听不闻,全不当一回事。

  或复是女。适配他人。未嫁之时。咸皆孝顺。婚嫁已讫。不孝遂增。父母微嗔。即生怨恨。夫婿打骂。忍受甘心。异姓他宗。情深眷重。自家骨肉。却以为疏。

  这里讲的是女孩子,有些女孩子还没出嫁的时候,对父母还能够体贴孝顺,但是出嫁以后逐渐的与父母疏远,父母如果有什么责备的话,做女儿的不加以反思,反而说起父母的不是,对父母产生怨恨。对于丈夫的打骂能够默默忍受,对于夫家的感情深厚,对于父母的骨肉亲情却日渐疏远。

  或随夫婿。外群他乡。离别爹娘。无心恋慕。断绝消息。音信不通。遂使爹娘。悬肠挂肚。刻不能安。宛若倒悬。每思见面。如渴思浆。慈念后人。无有休息。

  有的女儿出嫁后随着丈夫到外地居住,离开了故乡的父母,按道理身在异乡,会想念父母的,但是有些女儿一点也不想念父母,因为不思念而不通音讯。使得做父母的牵肠挂肚,因思念自己的女儿一刻也不安宁,心如倒悬般难受。每想到与自己的亲生骨肉难于见面,就像口渴的人想要喝到水一般的喝望,思念自己子女之情无有休止。

  父母恩德,无量无边,不孝之愆。卒难陈报.

  父母对儿女的恩德之大是无量无边的,是难于用文字和语言来陈述的,对父母不孝的罪过是非常之大的。即使是忏悔恐怕也难于洗脱干净。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重恩,举身投地,捶胸自扑,身毛孔中,悉皆流血,闷绝辟地,良久乃苏,高声唱言:“苦哉苦哉!痛哉痛哉!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从来未觉,冥若夜游,今悟知非,心胆俱碎,惟愿世尊,哀愍救援,云何报得,父母深恩?”

  跟随佛一起来的大众听佛讲完父母对子女的恩德以后,如梦初醒,对于自己过去的无知而捶胸顿足,闷绝过去,过了很久才醒悟过来,齐声说:“多痛苦啊!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多么叫人悲伤哀痛啊!我们这些人都是罪人啊,但是以前都过着未知未觉而醉生梦死的生活,现在听到佛这样说,我们才醒悟过来,知道过去的无知,对父母不孝至极,想起来真是心胆俱碎,痛苦异常,希望世尊可怜我们的无知,说出如何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的办法。给我们报答的机会。”

  尔时如来,即以八神,深重梵音,告诸大众:“汝等当知,我今为汝,分别解说:

  佛听到大众这么说,就用八种的妙法告诉大众:“好,你们好好听,我为你们一条一条来分别解说:

  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一喻)

  第一个比喻,假使有一个人,左边的肩上担着父亲,右边的肩上担着母亲,这个担子将肩头上的皮磨破到骨头,骨头磨破了见到了骨髓,就这样绕着须弥山不断地走,时间经过百千万劫,肩头磨破以后,血不断的流,流到大地的血满到脚踝上,也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须弥山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我们没办法测度的。一劫的时间是16798000年,百千万劫的时间,那是非常长久的时间。

  假使有人,遭饥馑劫,为于爹娘,尽其己身,脔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二喻)

  第二个比喻:假如有人,生在饥荒的年代,为了不使父母挨饥受饿,宁愿牺牲自己的身体,将肌肉剁成肉屑,供父母充饥,经百千万劫的时间,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恩情。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於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三喻)

  第三个比喻:假使有个人,为了父母,用锋利的刀挖出自己的眼睛,供养如来,虽然供养如来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么大的功德,即使是供养经过百千万劫的时间,还是难于报答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辞痛苦,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四喻)

  第四个比喻,如果有人为了父母,用刀挖出自己的心而血流遍地,但是不怕这样的痛苦,就这样经过百千万劫的时间,还是报答不了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百千刀戟,一时刺身,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五喻)

  第五个比喻,如果有人为了父母,有百千枝刀戟,刺杀自己的身体,从左右的身体出入,受这样的痛苦,经百千万劫的时间,也难于报答父母的恩情。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六喻)

  第六个比喻:假使有人为了报答父母深恩,敲打骨头取出骨髓,这样即使经过百千万劫,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呑热铁丸,经百千劫,遍身焦烂,犹不能报,父母深恩。(七喻)

  假使有人,为了报答父母恩情,代替父母呑热铁丸,全身被烫伤焦烂,这样经过百千万劫,也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恩情。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恩德,垂泪悲泣,痛割于心,谛思无计,同发声言,深生惭愧,共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云何报得,父母深恩。”

  大家听了佛讲的七个比喻都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知道自己没有尽儿女的孝心,心生惭愧,想起做儿女的不是,个个都流泪哭泣,就对世尊说:“世尊啊,我们知道自己是罪恶深重之人,希望您能告诉我们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

  谈起尽儿女的孝心,一般的人认为,父母年纪大了,如果能够让他们不要干活,给他们一碗饭吃,过着清闲的日子,也就觉得已经算是尽儿女孝道了,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能够让父母在年老体衰的时候,过得清闲的日子的儿女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有的人到老了,儿女各自成家立业,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事业去忙,也就顾不上在家的父母了。事业顺利的人,还可以拿点钱赡养父母;事业不顺利的人,说不定还连累年老体衰的父母。比如说要做世间的事业,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一般的人都会向亲威朋友借贷,有时也会叫父母出面的,事业顺利了,钱赚多了,这些借贷的钱可以还得掉,事业做得不顺利,这些债务就是负担了,做父母的自然也会受连累的。比较孝顺的人,会觉得有些对不起父母,如果是不孝顺的,还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儿子与父母发生了纠纷,有些做儿子的会埋怨父母为什么把他生下来。意思是说:你们既然生下了我,你们为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而不是感激父母亲给了他的身体来此世间做人,并经过千辛万苦培养他成人。大家都知道,现在做父母的真不容易,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要花了父母多少的金钱和心思啊,前几年大学毕业了,找工作不愁,现在许多人好不容易培养孩子大学毕业,就业又是个问题,好多人找不到工作的。仍然得靠父母。现在城市出现“啃老族”现象,也就是年轻人专门靠父母养着,做父母的很无奈呀!如果以古代儒家的孝的标准来衡量现代人的对父母的孝,恐怕没几个人能够够格的。再看到佛讲的报父母恩的几个比喻,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啊?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其它方法报答父母的深恩呢?佛在下面讲得很清楚,不会很难的,也不要叫你割肉挖眼睛的,请看经文:

  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于父母,书写此经,为于父母,读诵此经,为于父母,忏悔罪愆,为于父母,供养三宝,为于父母,受持斋戒,为于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则得名为孝顺之子,不作此行,是地狱人。

  佛见大家有惭愧之意,都想报答父母,就对众弟子说:“想要报答父母的深恩,可以做六件事,哪六件事呢?

  第一、书写这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书写经典对于一般读过书的人来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问题是你是否真的发心报父母的深恩,以前的人都是靠手写的,读书的人也比较少,经书相对比较缺乏,现在印刷业很发达,只要真心发心出钱助印经书也是有很大的功德的。

  第二、读诵这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诵经的功德也是非常大的,只要会认字的人,都可以诵经,不识字的人如果真正发心要报父母的深恩,也是可以学得会的。我看到有些不识字的老居士,其它书看不懂,但能诵经书。你说奇怪吗?其实不奇怪,这是心念的力量还有佛菩萨的加持力的作用。佛经里面说“会心一处,无事不办”,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件事,都是可以做得好的。

  第三、忏悔一切罪过;是人可能都有过失的时候,有些人做错了事还死不认错,这种人实在是太多了,大家都觉得我做得对,别人就是错,这样就有矛盾,就有对立,个人与个人之间有矛盾有对立就可能发生战争了。学佛的人忏悔要从内心去忏悔,忏过了而不再犯,能真正做到是有些难,但必须有这样的愿望。社会上的很多人做错事,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何况谈忏悔二字。佛教是很重视忏悔的,佛教里有许多忏文,如《梁皇宝忏》、《慈悲三昧水忏》等,我们不单单要忏悔今生所做下的罪业,对无始以来的罪业都要进行忏悔。拜忏可以消除业障,净化我们的心灵,从而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再做或者少做错事。

  第四、虔诚供养三宝;供养佛、法、僧的功德是很大的,如果把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给父母,已故的可超生到更好的生存环境中去,健在的可增加福报。

  第五、守持斋戒;能守持斋戒,就能去掉贪嗔痴,不会再干恶业,善业增长了,福报就增加了。作为孩子的为报父母的深恩,应将守持斋戒的功德回向父母。

  第六、多布施种福。布施能去执着,给他人带去好处,也给自己增加福报。当然布施有很多方式,总的来说有三种布施:财布施、无畏施、法布施。

  如果这几件事能够做得到,就可以称得上是孝子,否则的话,就是地狱中人。

  这六种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看起来实在是简单不过了。但没有佛说出来,有几个人能懂啊?佛教给我们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没有接触佛教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接触过佛教的人,有几个人接触过这部经呢?看了这部经的人,真正去做的有几个人呢?

  佛告阿难,不孝之人,身坏命终,堕于阿鼻,无间地狱,此大地狱,纵广八万由旬,四面铁城,周围罗网,其地亦铁,盛火洞然,猛烈火烧,雷奔电烁,烊铜铁汁,浇灌罪人,铜狗铁蛇,恒吐烟火,焚烧煮炙,脂膏焦燃,苦痛哀哉,难堪难忍,钩竿枪槊,铁锵铁串,铁锤铁戟,铁树刀轮,如雨如云,空中而下,或斩或刺,苦罚罪人,历劫受殃,无时暂歇,又令更入,余诸地狱,头戴火盆,铁车碾身,纵横驶过,肠肚分裂,骨肉焦烂,一日之中,千生万死,受如是苦,皆因前身,五逆不孝,故获斯罪。

  佛又对阿难说:不孝顺父母的人,死后的果报是会堕到阿鼻无间地狱,这个大地狱,纵横八万由旬,四面都是铁城,周围设有罗网,地面也是铁,到处都燃烧着烈火,电闪雷鸣的,温度非常的高,到处都有滚热而流动的铜汁铁汁,浇灌着罪人,空中飞动着铁枪铁树,铁锤,刀轮等,像雨一样自空中而下,随时斩刺罪人,一日之中,这些罪人,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千生万死,痛苦异常。受这样的苦,都是因为在生之时,不孝父母的所致。

  地狱中的情况和受苦的情形,在《地藏经》里讲的非常清楚,建议大家,好好诵读。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恩德,垂泪悲泣,告于如来,我等今日,云何报得,父母深恩。

  这时大家听完佛这样说,都很惭愧,悲伤流泪,对如来说:“我们应该怎样报答父母的恩情呢?”

  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于父母,造此经典,是真报得,父母恩也,能造一卷,得见一佛,能造十卷,得见十佛,能造百卷,得见百佛,能造千卷,得见千佛,能造万卷,得见万佛,是等善人,造经力故,是诸佛等,常来慈护,立使其人,生身父母,得生天上,受诸快乐,离地狱苦。

  佛陀回答说:“要想报答父母的深恩,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编印这本经书,使这本经书在社会上流通,让更多的人懂得报答父母的恩情。能够捐印一册即可得见一佛,捐印百卷即得见百佛,捐印千卷即得见千佛,能捐印万卷,即得见万佛。这些捐印经书的善人,因为印经书的功德,常蒙诸佛等慈悲加护。其生身父母因为他的捐印经书的功德,蒙佛力加持得以上生天上,不致于堕落地狱中受苦。”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天龙夜叉、乾闼婆,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闻佛所言。身毛皆竖,悲泣哽咽,不能自裁,各发愿言我等从今,尽未来际,宁碎此身,犹如微尘,经百千劫,誓不违于如来圣教,宁以铁钩拔出其舌,长有由旬,铁犁耕之,血流成河,经百千劫,誓不违于如来圣教,宁以百千刀轮于自身中,自由出入,誓不违于如来圣教,宁以铁网周匝缠身,经百千劫,誓不违于如来圣教,宁以坐碓,斩碎其身,百千万段,皮肉筋骨,悉皆零落,经百千劫,终不违于如来圣教。

  这一段是讲阿难尊者及许多参加法会的大众,包括天龙八部,转轮圣王等,听了佛的教 化,悲泣不已,愧恨难当,不能自持,大家一同发愿说:从现在起到尽未来之际,我们宁愿被粉身碎骨,变成尘埃,经过百千万劫,也不违背佛陀的教诲;我们宁愿被铁钩拔出舌头长达一由旬,铁犁在上面犁过,流出的鲜血汇成的河流,经过百千万劫,我们也决不违背佛的教诲;我们宁愿被百千个刀轮割裂身体,也不违背佛的教诲;我们宁愿被铁网缠身,经百千万劫,忍受再大的痛苦,也决不违背佛的教诲;我们宁愿被碎尸百千万段,筋骨皮肉都成了碎片,这样经过百千万劫的痛苦,也坚决不违背如来的教诲。

  尔时阿难,从于坐中,安祥而起,白佛言,世尊,此经当何名之,云何奉持。

  大家共同发完愿以后,阿难尊者,从大众中站了起来,问佛:“世尊啊!您讲的这部经,叫什么名字呢?让以后的人好遵守奉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为父母恩重难报经,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尔时大众,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退。

  佛对阿难说:“这部经的名字叫《父母恩重难报经》,大家好好地奉持吧。”

  大家听完了佛的开示后,都很欢喜,决心好好地奉持佛的教诲。然后向佛行礼告别而去。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