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亲近师长应注意什么?——手机学佛网

佛教问答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亲近师长应注意什么?  

亲近师长应注意什么?

(一)勿离师长。

对于修行人来说,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功德之源泉就是师长,大格西博朵瓦是这样说的:‘摄集一切窍诀的基础就是不舍弃殊胜的善知识。’格西又说:‘如果不离师长恒时追随,那么此人已经拥有了一切佛法。’依此而言,我们必须恒常不离师长。

(二)晋见师长。

如果自己有教言上的疑问要请教或者有事汇报,需要去晋见师长前,就必须搞清楚师长此时是否在百忙之中,是否心情愉悦,在上师悠闲自得、舒心悦意时可以前去讨教,而在师长事务繁忙、心绪不佳时万万不可莽撞去打扰。在未得到师长的开许之前,自己不管三七二十一大摇大摆地来到师长面前,由于根本不知晓此刻师长是否心情很好,倘若正巧赶上师长心情不好,那么就会导致对师长不敬以及扰乱上师的心这两种极其严重的过失。

因此,首先应当到师长的侍者前询问可不可以前去拜见,了解上师心情好不好的状况,再以晋见师长尊容比获得如意宝还难的心态来到师长前,对师长毫无怠慢之心、谦虚谨慎、毕恭毕敬,如此可得到广大的功德。所以,到师长的面前时,先让侍者去请示,师长获准后方可前往,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可是,有些人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说:我们既然已经依止师长,所以随意到师长跟前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不可以随便去见,那么依止师长有什么用呢?这说明他们压根不懂依止善知识的方式。例如,世间上那些百姓们也没有说‘因为他是长官所以什么时候想去都可以’,而随便前去见,那么对于法主、法王、如意宝般妙法源泉之师长,怀有不敬之心,口出非礼之词说‘不管师长开不开许都要去见’,便径直而入,这是对师长的最大不敬。再说,就算是要去拜访世间的大官员、大人物们,也不能乱了方寸,而必须首先通过他的下属,依次引见,否则也不能见到。对于师长竟然都不能像世间人对待大官员、大人物那样尊重敬仰,那还有什么比这更不恭敬的态度呢?自己只是私下认为拜见师长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于是趾高气扬地直入其内,这种草率举动,恰恰将他没有把上师视为真佛的清净观之内相暴露无遗。

(三)真实作想。

本来,我们应当有见一次师长的尊容、听一次师长的言教就如同亲睹佛陀的金颜、亲聆佛语一般极为稀罕难得的想法。如果没有这样想,那就是一大错误。即使心中确实已生起了面见师长的身相与听受师长的教言极为不易的念头,但是在去往师长面前的途中,仍然需要如是忆念:我的师长的的确确就是真正的佛陀,我虽有这样的问题要请教,却不知能否如愿以偿,如果有幸在上师面前讨教,并获得了满意的答覆,那真是太有福报了。面见一次师长的身相,就相当于亲眼目睹了所有佛陀的身相。如此可以清净无始以来多生累劫中所积的一切罪障,实在具有广大深远的意义。之后,在侍者尚未通知,师长是否准许之前,一直耐心等待。

按理来说本该如此,然而我们这些人即便是一百次见到师长的身相、一百次听闻师长的言教,仍旧将师长看成是一般的普通人,从未体会到亲见师长的身体难得、聆听师长的教授难得、见师身闻师言意义重大这一点。如此一来,势必会导致自己身心原有的一切闻思修行功德丧失无余、前所未有的功德不会生起的不良后果。博朵瓦格西曾说过:‘对上师不恭是失去智慧的主因。’

如果偶尔因没有得到开许而未能如愿面见师长,也不能心烦意乱,心里应当这样想:我应该明白,这是对自己最殊胜的教诲,这明明是在暗示我:因为你的恶业罪障太深重了,你若诚心诚意想见真佛师长,就要净除自己的罪障。

如果一请求即刻得到开许,自己应该想到:在自己罪孽业障尚未清净时,师长就慈悲恩准前去面见,这说明他老人家一方面是在用强制的方法净除自己的深重罪障,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积累广大的福德,现在有幸去参见师长,应当趁此机会积累福德,于是心里一边默默观修七支供,虔诚祈祷,一边恭恭敬敬地向师长献上曼茶罗或供养。

倘若师长声色俱厉地对你进行训斥呵责,那么要认识到这是师长在赐给自己窍诀;假设师长大发雷霆,对你大打出手,你也应当认识到:他老人家是在显示采用强制性方便法门净除我的罪障、摧毁我的烦恼。长期如此修学成为习惯,平时也必须与师长形影不离,集中精力精勤修学依止师长的方法。

(四)断颠倒想。

对此有些人显出一副颇有见地的神态说:就像如果与火靠得太近必将遭到焚烧一样,如若与师长过于亲密,那必然会出现矛盾重重的不良后果。所以,求法时依止师长,在不求法时就远远避开师长,到别处去安住,这样还是很好的。说完便在距离师长一个月路程的远处住了下来。这种现象俯拾即是,极为常见。

这种人往往口头上会说出诸如‘我唯一依赖上师’这样冠冕堂皇、漂亮动听的言词,实际行动中却充分显露出,他对于如理如法依止师长根本毫无兴趣的心态。一般而言,具有将师长视为真佛的无伪清净心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我们如果能做到口中经常说师长就是真佛陀,心里也反反复复这样观想,夜以继日对师长修清净观,那么与师长越亲近,对依止师长之道理的理解程度也相应会越来越提高。

还有些人顾虑重重地说:‘因为我心里对师长没有信心、恭敬心与清净心,如果呆在师长身边,只能积累恶业而已。’这些人本来自己就已经不具有清净观,加之又不愿意长期持久地修清净观,他们认为反正我没有清净心,就顺其自然吧,如此也是很快乐的,而不愿意改正自己的恶行。(这些人纯粹是破罐破摔、将错就错、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孰不知没有清净心也是可以改变的。如上所说,与具正信的道友相处,多观想师长的功德,逐渐就会改过自新的,并且亲近师长也有无量功德。)

有的人也满不在乎地说:‘既然对师长不能观清净心,那也是无所谓的,独自住在偏僻的山里修法也是很好的。’你们对师长连一颗清净心都不能观想,那煞有介事地修法又能有什么利益呢?难道佛陀没有说过大大小小的一切功德均依赖于师长吗?而且,对师长能生起信心、观清净心的主因就是要在师长身边住下来,随后全神贯注听闻依止师长的甚深窍诀,交往那些对师长观清净心的同修道友,与此同时对师长修清净观。大成就者曾经请问金刚手菩萨:‘生起信心之因是什么?’金刚手菩萨答言:‘如若依止如第二佛陀般的师长便可生起信心;如果与具有正信的道友相处也可生起信心。’

也许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只要将师长观想在头顶上修清净心就可以了,守在师长身旁又有什么必要呢?这种人也实属愚昧无知、智慧浅薄之徒。如果不在师长身边,怎么能听受师长的讲经说法?如果听闻不到师长的讲经说法,怎么能断除对教言的满腹怀疑?如果没有断除对教言的满腹怀疑,又怎么能生起五道十地的功德?再说,如果我们要杜绝师长不欢喜的一切事情、对于师长欢喜之事尽力而为的话,如果说需要以三供养令师欢喜,无论是哪一种供养都必须亲近师长才能做到。供养财物必须要面见师长而供养;恭敬承侍也必须在师长身边,才能办到;依教修行的供养也是同样,要遣除修法的歧途障碍必须向师长请教,方能成就。

所以说,只有在师长身边才能以这三种供养令师生喜。如若与师长遥遥相隔,那以三供养令师长欢喜就成了痴心妄想,根本是无法办到的。

(五)相形见绌。

在当今时代,大多数人都认为依止师长的目的就是听受教言,因为必须在听闻教言的基础上才能实地修行,所以应当首先在一年或几个月当中依止师长,求得所有的教言后自己另找一处地方去修法,就可以了。有这种想法的人不乏其数,到处可见。

这些人求完教言后便像乌鸦衔著肉飞到别处去一样,不顾一切地跑到其他地方去实修了。可是,你这样做根本无法得到任何加持,恐怕只是徒劳无义而已。仲敦巴格西在依止色尊者师长期间,对其精心承侍,甚至包括放牧、清扫人粪、马粪在内的事都尽心而做。后来拜见阿底峡尊者时,他心有疑虑地请问尊者:‘先前我所作的善事中哪些最有意义?’尊者极为肯定地说:‘在你做过的所有善事中,再没有比你恭敬侍候色尊者师长更有意义的了。’如果以那诺巴尊者依止谛洛巴师长、玛尔巴尊者依止那诺巴师长、米拉日巴尊者依止玛尔巴师长那可歌可泣的事迹来衡量的话,现在的有些人从师长那里取得教言后,为了师长竟然连身上出点汗水的苦行都不能做,自己只身一人去修行当然不可能生起任何功德了。前辈的大成就者们悉心毕力承侍师长,身语意付出了何等的代价,可以说是不惜粉身碎骨来积累福德资粮。

所以,仅仅凭著对教言的一知半解如何能生起功德,这样做的人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

(六)令师长欢喜极重要。

有些人根本未曾慎重观察师长高不高兴,一开始就心急如焚地对师长说:‘希望师长尽快赐予我教言。’就这样纠缠不休,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得受了完整的教言。但因为上师是在无可奈何、心不欢喜、极不情愿的情况下传授的,所以这样的教言不仅仅不能使他受益非浅,反而会深受危害。从前有一个人在博朵瓦格西毫无情绪时求得了不动佛的修法,结果事隔不久他就一命呜呼了。坡穹瓦尊者对此表态说:‘我认为他的死完全是由于在格西心情不悦的情况下求法的缘故。’如《蓝色手册》中云:‘一切大乘之教规,令师欢喜最重要,师长极为喜悦故,一切所为具大义。相反教言虽具全,然彼不会得加持,故当努力令师喜。’

如果师长在满心欢喜、心甘情愿之下赐授教言,那么所传的教言即便是无头无尾,也会得到巨大的加持;师长在心绪不佳的时候,所传授给你的教言就算完整无缺、毫无错谬,你也不会得到丝毫的加持。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尽可能以三种方式(供养财物、恭敬承侍、依教修行)令上师欢喜,与此同时就是为了一、两句教言,也需要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专心致志地闻受。如果一心只想尽快获得教言,好去别的地方,这种恶心劣意只能断送一切善根功德,对此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谨慎提防,尽力避免。

我们为了能够得到前所未闻的教言,此前要慷慨供养珍贵的财物,并且为了侍奉师长,必须有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的忠诚。已经获得了教言后,为报答师长的深恩厚德也能一如既往地供奉自己珍爱的财物,以不顾生命、粉身碎骨的精神承侍师长。如果首先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再循序渐进修行教言,便可源源不断地填充福德资粮,从而自身心毫无费力就可以生起善妙的功德。

(七)掌握尺度。

最初依止63师长以三种供养如理如法令师欢喜,此后,自己在没有达到对于美不胜收的妙欲、利养恭敬,如同肉食野兽对面前摆放青草一样无动于衷,丝毫不生世俗贪恋的境界之前,万万不可冒冒失失脱离师长与同修道友的群体。离开师长道友、独自避隐山中的修行人,必须是犹如狮子一样完全具有独立自主之境界的人。是在通过长期依止师长与道友断除对教言的增益疑问,得到了真修实证的较高境界之时。到那时候即使一些大施主、大官员、大人物们对自己毕恭毕敬、顶礼膜拜,供养如天界的受用般令人眼花缭乱的财物,但自己却能毫无贪执地拒绝,并能像见到不祥之噩兆一样将这一切弃如敝屣潇洒而去。在尚未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却如此而行,自己独居一处,对于丰富多彩的财物以及众星捧月般的尊敬爱戴贪执强烈、不知满足,以此毁坏自相续,到那时不用说如日月般周游,甚至会沦落到我执大得连世间人也不如而在碌碌无为中庸俗惨死的地步。

当前多数修行人由于依赖于某位大官员、大人物、大富翁提供丰厚的闭关资粮,仰仗这些达官显贵得到名闻利养,于是非常内行地曲从这些人的情面、也善于运用虚伪狡猾诈现威仪的手段,口头上也是巧言令色、甜言蜜语地恭维奉承,最终就会像耶哦的生平那样白白地虚度了人生,这样的修行者大有人在。我们应当深深省察自己究竟有没有如此荒废光阴。否则,随著利欲薰心、贪得无厌恶习的驱使,在居心叵测地妄加袒护施主情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人生的旅途已走到了尽头,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一幕啊!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