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http://www.dizang.org/fjtj/bb/
|
宣化上人讲述 一千多年以来,《楞严经》在东亚大乘佛教国家评价极高。本经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之一,即在于经中最后部份:即本书所讲解的,由五蕴所生的五十种阴魔的境界。书中对每一蕴讲了十种境界。每一种境界中,都指出了该修行人所经历过的心理上的现象,及引起该种现象之原因。也指出了该修行人由于执著境界,而生起的种种困难,及对此境界之误解。…… 那些著魔境界的起因,是由于不持守戒律;这个重要的起因在本书中充分发挥。修习禅定的人,若要在平定上有所进步的话,其先决条件就是要断YIN、杀、盗、妄。不然,其结果就会产生错误的知见,身心内外都会引起魔著。…… 本经中对盲修瞎炼的人、邪知邪见的人、滥用神通的人,以及邪师的误导,描绘得特别明确而生动,因此对某些人就造成很大的威胁。…… 本书最重要的,就是对佛教修行人而言,是很独特而有价值的指引。宣公上人对本经的讲解价值也在于此。…… |
前言
五十阴魔之色阴十魔
五十阴魔之受阴十魔
五十阴魔之想阴十魔
五十阴魔之行阴十魔
五十阴魔之识阴十魔
更断余疑
附录一 注解
附录二 正法的代表
附录三 宣化上人简传
附录四 宣化上人十八大愿
|
前言 |
选择字号 |
宣化上人讲述
一千多年以来,《楞严经》在东亚大乘佛教国家评价极高。本经在中国,与《法华经》、《华严经》,及《大般若经》齐名,同受重视,广泛流通,并得朝廷的支持。
本经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之一,即在于经中最后部份:即本书所讲解的,由五蕴所生的五十种阴魔的境界。书中对每一蕴讲了十种境界。每一种境界中,都指出了该修行人所经历过的心理上的现象,及引起该种现象之原因。也指出了该修行人由于执著境界,而生起的种种困难,及对此境界之误解。
总之,本书所记载的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将精神上的体验分门别类加以归纳。本书又指出了引起这种体验的原因。虽然书中所列这五十种阴魔的魔境,并未将所有的阴境概括净尽。但是这种分门别类的方法,提供给佛教徒以及非佛教徒,在精神体验上一个分类的大架构。
那些著魔境界的起因,是由于不持守戒律;这个重要的起因在本书中充分发挥。从本书与第六册(英文版)中所描述的道场加行之间,我们可看出著魔的起因与不持守戒律之间的关系。第六册(英文版)中叙述修习禅定的人,若要在平定上有所进步的话,其先决条件就是要断YIN、杀、盗、妄。本书中亦陈述如果不彻底断除YIN、杀、盗、妄的话,其结果就会产生错误的知见,身心内外都会引起魔著。
本经中对盲修瞎炼的人、邪知邪见的人、滥用神通的人,以及邪师的误导,描绘得特别明确而生动,因此对某些人就造成很大的威胁。这些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及知见,起而不断地攻击本经为伪经。攻击本经为伪经这个动机,应该是十分明显的;但是非常不幸的是,现在的佛教学术界,都忽视了这个攻击本经为伪经的主要原因。
我们若欲检验此段经义所涵括的范畴,必涉及‘主观’之价值观念。换言之,即须对历史上佛教里各宗各派及其趋向,以佛法来评估其正确性。举例来说:在上面提及的第六册(英文版)第三十七页中,佛曰: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凡学过佛教历史的学生,都可看得出这段经文会引起哪类人极端地不安。本书中,对部分佛教中所谓的‘师父’所做的邪说、邪行、邪境,有著生动详细地描述,这种描述使得过去和现在的这些‘师父’无所遁形。对于本书经文,我们不可以狭义来看,将其作为某一宗派的教义,而置之不理。本书经文针于在印度佛教之外的宗教传统,透过本经对禅坐境界的诠释,认可各教主所达到之高度觉性。
本书最重要的,就是对佛教修行人而言,是很独特而有价值的指引。宣公上人对本经的讲解价值也在于此。上人的知识、智慧,及其个人的体验,赋予了本经经义新的生命。上人并指出了本经在实际上的效用及其与目前时代的关联。
本书经文及其注解之出版,实不容忽视。对于使用英语之佛教徒,若欲追寻对佛教正法之了解,本书实为不可或缺。仔细研读本书经文,能帮助我们对自己,及他人在性灵上的经历,有更深入地认识。在现代修习性灵的圈子里,有许多颇负盛名的邪师,及所谓的‘善知识’,本书是无价之宝,足以帮助我们在遇到这些邪师及‘善知识’时,能够避开陷阱,以免被其引入邪途。
五十阴魔之色阴十魔 |
选择字号 |
宣化上人讲述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
‘即时如来’:在这个时候,如来‘将罢法座’:《楞严经》快要讲完了,‘于师子床’:佛在法座上,这个师子床——佛说法犹如狮子吼,狮子一吼百兽皆惧,所以称其法座为师子床。‘揽七宝几’:佛前桌子是七宝造成的,七宝庄严的。‘回紫金山’:佛的身体好像紫金山,光明遍照。‘再来凭倚’:再来凭几讲这个法,‘普告大众’:普遍告诉大众,‘及阿难言’:和阿难说,‘汝等有学缘觉声闻’:没有证四果以前,都叫有学位。你们现在这些有学的人,修十二因缘而开悟的缘觉,或者修四谛法而开悟的声闻。‘今日回心’:你们现在都回小向大了,由二乘人发大乘心,‘趣大菩提’:想得到大的觉悟,‘无上妙觉’:没有比这个再高上的妙觉。‘吾今已说’:我现在已经讲了,‘其修行法’:真正的修行法告诉你们了。
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
‘汝犹未识’:阿难在前边请问佛怎么样修行,为未来的众生请法,他虽然明白修行的道理,可是他并没有实地的经验。理论他是明白了,可是他没有经验,所以他也就不知道修行中,会有一些什么事情发生。所以佛就说:‘你啊!现在还不知道呢!’你不知道什么?‘修奢摩他’:修这个楞严大定,‘毗婆舍那’这个微密的观照。这个微密的观照这种的法、这种的定里头,‘微细魔事’:在这修行里头,可有很多的魔事,这个魔并不是很显著的,而是非常之微细。
‘魔境现前’:在你修道用功,用反闻闻自性的功夫时,魔境现前,‘汝不能识’:你不认识这个魔怎么叫魔?‘洗心非正’:你就是虽然洗心,但你稍微有一点不对,不合乎正知正见,就‘落于邪见’:你稍微有一点点不是正知正见,就会落到邪见去。
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
‘或汝阴魔’:或者你自己心里生出来的魔——自心魔。或者就是由色阴生出来的这十种魔,这也是属于你自己的。
‘或复天魔’:或者又有天上的魔。为什么天上的魔他来魔你呢?就因为你这修行的人,修行有了定力了,你这一有定力不要紧,可是魔王的宫殿都摇动了,就好像地震似的。他也有神通,那儿一摇动,他一观察:啊!我这宫殿怎么无缘无故就摇动起来了呢?就破裂了呢?喔!他就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人要成道业了,所以他这种定力,把魔王的宫殿都要给破碎了。于是乎——你想破碎我吗?我就先破坏你的定!所以他就来破坏这个修道人的定力,这是天魔。
‘或著鬼神’:鬼神也是这样,看见你要修行证果,他就妒忌了。你要证果?我先来破坏你的修行。于是乎他就钻到你的心窍里去,或者附到你的身上,令你定力就不成了,令你就走火入魔。这个著魔,前面这经上不是讲了,这最重要的。为什么著魔呢?就因为洗心非正,就因为你立心立得不正,所以呀!你有一点邪心,哦!就著魔了,这叫走火入魔——走著火,入魔了。
‘或遭魑魅’:或者遭魑魅魁魉上,这都是妖怪之类的。‘心中不明’:你一遇到这种境界来了,心中不认识、不明白,‘认贼为子’:你就认这个贼人做为自己的儿子。你想想,那你的东西他焉能不抢去、偷去呢?你把贼都引到家里来了,家里所有无价的宝珍都会给偷去的。
什么是你家里的无价宝珍呢?我现在老老实实地告诉你,你切记啊!应该相信我的话,切记不要不相信我的话!为什么呢?这是对你的前途和生命有大关系的,什么是你的宝啊?就是你自己本有的如来藏性。这如来藏性,他能抢去吗?前面不是讲过精、气、神吗?你若是要恢复你的如来藏性,首先就要保持你的精、气、神,如果不保持住,那就是财宝被人抢去了,被人给夺去了,受打劫了,被人打劫去了,你小心一点啊!【注一】
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又复于中’:在修道中,你就是不著魔,也要有真正的智慧,要有择法眼。择,是选择的择;法,是佛法的法;眼,是眼目的眼。若你能认识佛法,自己到什么程度上,你应该知道。不要‘得少为足’,‘如第四禅’:像什么似的呢?就像那个修道修到第四禅的‘无闻比丘’:像无闻比丘似的。怎么叫无闻比丘呢?就因为他自己没有那么大的知识,知识不够,知道佛教的道理很少,所以叫无闻比丘。
怎么样无闻呢?本来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都超过四禅天了,佛讲证到四果阿罗汉就不会再受生死了;二果的圣人,名为一来,一升天上一来人间,这还有一番的生死;而初果就有七番生死。那么这种的境界都超过四禅天。这无闻比丘修行用功,他的程度只是到四禅天,他就以为证了四果阿罗汉了。其实这四禅天,根本就不是证果,这还是凡夫。
那么无闻比丘‘妄言证圣’:他说自己证了四果阿罗汉。现在有些人,不单以为四果阿罗汉这种程度都低了,这些人直认自己就是佛了!可是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那么自认是佛的这个人,你先问问他有几通?六通之中,鬼有五通,没有漏尽通,佛果位上有六通。我相信现在自认是佛的人,不要说六通、五通,我相信一通都不通。一通都不通,所以他就说他自己是佛了,如果他要是有一通,也就不会打大妄语的。
‘天报已毕’:等他在天上的寿命完了之后,‘衰相现前’:这个衰相,记得以前我讲的五衰现相吗?天上的人寿命终了,要死的时候,就有这五衰现相,有五种。谁记得就讲给大家听一听,若不知道的人应该记一记,现在我就不必再讲了。(五衰现相:一、花冠萎谢;二、衣著尘埃;三、两腋汗出;四、身体臭秽;五、不乐本座。)
‘谤阿罗汉’:等到他天福尽了,五衰相现,寿命终了的时候,他就发了脾气。无闻比丘发什么脾气呢?他说:‘我现在被佛给骗了!佛是欺骗人的,他说证四果阿罗汉就永远不受生死了,我现在为什么寿命又终了呢?又要去托生、去受轮回?这是佛打妄语啊!’他这一谤佛,你说怎么样啊?就堕阿鼻地狱了。
‘身遭后有’,‘堕阿鼻狱’:阿鼻狱,就是无间地狱。根本他不是证到四果阿罗汉,他就说自己是四果阿罗汉,证果了,所以他天福享尽,寿命终了,又堕落了!他不知道他自己错误,而说佛说法说错了,根本佛说:‘你没有证到四果阿罗汉嘛!你若证到四果阿罗汉,自然就没有生死了嘛!怎么还会有五衰相现呢?’所以他这一谤佛,即刻就堕无间地狱——阿鼻地狱,这是无闻比丘。
你现在说自己就是证佛果了,就是佛了,这样的人应该到什么地方去?这我都找不著他所去的地方,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
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
‘汝应谛听’:阿难,你应该谛视而听,应该特别注意,审视而听。‘吾今为汝’:我现在为你阿难及一切的人,‘仔细分别’:详详细细地为你分别,讲给你听,你不要辜负我这种的心。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阿难起立’:阿难即刻就站起来了,‘并其会中’:和在会里头的大菩萨、大阿罗汉、大比丘,‘同有学者’:和初果、二果、三果这一些有学的人,‘欢喜顶礼’:一听佛要分别仔细地讲,大家都高兴地一起顶礼,给佛叩头。
‘伏听慈诲’:都趴在那个地方听佛来讲这种的法。伏,是趴在那个地方。这并不是趴到地下,就在那儿听,这个伏是把心里什么念头都降伏了,没有其他的妄想,就一心听佛说法,这叫伏听慈诲。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
‘佛告阿难’:佛告诉阿难,‘及诸大众’:和在会的一切大众,‘汝等当知’:你们现在的人应该知道,‘有漏世界’:这个有漏的世界,‘十二类生’:所有的十二类众生,‘本觉妙明’:本来这个觉性,妙明的真心,‘觉圆心体’:又圆满又觉悟的这种心体,‘与十方佛’:这十二类众生的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一切的佛,‘无二无别’:都是一样的,没有分别。十方佛也是这个本觉妙明,觉圆心体;十二类的众生也是这个本觉妙明,觉圆心体,这又叫如来藏性,和一切众生是一样的。
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
‘由汝妄想’:阿难啊!你的自性和十二类众生的自性,与佛是无二无别的。可是你依真起妄,‘迷理为咎’:把真正的真理迷昧了,所以就生出毛病,生出过错来了。‘痴爱发生’: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呢?就是愚痴和这个爱。愚痴和爱,可以说是两个,又可以讲成一个。愚痴是一个,爱是一个,又愚痴,又有爱,这是分两个讲。若合上一个讲,就是痴爱。因为你这个无明,变成什么都不明白,就知道爱,一天到晚就想这个东西,想这个YIN欲、想这个爱欲,啊!时时刻刻也放不下。
你若能对研究佛法像这么样注意,时时刻刻也忘不了佛法,那很快就成佛了。可惜你没有能把好色的这种心,放在好佛法上,所以学佛法,学来学去,愈学愈觉得干燥无味,说:‘我就这么多毛病,这个佛法都把我讲出来了,哎!真是不要学了,学佛法把我的毛病都要学没有了,这怎么可以呢?’这就是一种痴爱。这个前边说是由汝妄想,迷理为咎,我现在可以说是痴爱为咎,痴爱的过错。
痴爱发生,‘生发遍迷’:因为你有痴爱,所以就生发出来遍迷,一切都迷了,什么都迷了。最初就是痴爱,你有了痴爱,什么都不明白,什么都不顾了,下地狱就下地狱,管那么多干什么!所以什么也都不管了。
‘故有空性’:因为你这个痴爱为咎,一天到晚就想女人,女人就想男人,所以就发出一种虚妄的空性。‘化迷不息’:这个迷就变化,由一个迷化出两个迷,两个迷又化出三个迷,化迷不息,总也不停止。聪明的人应该在这个地方著眼哪,应该注意这段经文哪,这个把你真讲到骨头里去了,讲到人这个骨头里去,这个毛病都给你讲出来了!
‘有世界生’:才有这个世界生。‘则此十方’:既然这样子,这个十方所有一切的世界,‘微尘国土’,‘非无漏者’:这不是一个不坏的,不是一个无漏的,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体性,是由妄想造成的。‘皆是迷顽’:都是不明白。迷就是不明白,顽就是顽固不化。‘妄想安立’:都是你这种妄想所安立的,你知道吗?
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阿难你不要睡觉!应该知道,知道什么呢?你‘当知虚空’:所谓我说不要睡觉,就是叫你不要迷惑了,不要再有这个痴爱,不要再迷昧这个真理了,所以叫你不要睡觉。那么佛叫阿难不要睡觉,我现在叫你们各位也不要睡觉。现在主要的问题,你应该知道这个虚空,‘生汝心内’:这虚空在你的心里边,‘犹如片云’:好像一片小小的云彩,‘点太清里’:点到太清里边。太清也就是虚空的一个别名。
‘况诸世界’:何况所有的一切世界,‘在虚空耶’:虚空在你的心里边,就像一片云彩在虚空里头似的。一片云在虚空里是很小的,但是这个虚空是很大的。可是虚空在你的心里头,也是像一片云彩那么小。
本经卷六不是讲过‘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空在大觉心里头,就像海里边一沤发,现在又说‘空生汝心中,片云点太清’,空在你的心里头,好像一片云点在太清里那么小。那你的心有多大,况且诸世界在虚空呢?所有一切的世界在虚空里面是很渺小的,那么如果在你的心里呢,那就更小了。所以这就是形容我们的觉性,是遍满一切处的。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
‘汝等一人’:阿难,在你们里边的一个人,‘发真归元’:如果成佛了。发真归元就是成佛了,证四果阿罗汉也叫发真归元。
‘此十方空,皆悉销殒’:这十方所有的虚空都没有了。‘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怎么可以说虚空里边所有这一切国土,而不振裂呢?虚空都没有了,国土又怎么能存在呢?所以一切国土也都没有了。
那么有的人说,既然成佛,虚空都消灭了,十方的佛成了很多,现在我们的虚空怎么还没有消灭呢?还没有销殒呢?在众生分上,你看见,这是有的;在诸佛的分上看,这一切的虚空都没有的,什么都没有。所以所见的不同,你就不能一概而论。好像现在我们有人得到五眼,开五眼的人,他就几千里、几万里,此国土、他国土,这个国家的事情,那个国家的事情,他都可以看得见的,都可以知道的。那么你没有佛眼的人,你看得见吗?看不见的。所以由这一点,你就不能说是:‘喔!我看见了,这就是有的。’你看见这是有的,在佛的分上看,就没有了,虚空粉碎了。
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吻。当处湛然。
‘汝辈修禅,饰三摩地’:你们修禅定,也就是修三摩地,得到三摩地。
‘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所有的十方菩萨,及一切无漏的大阿罗汉。‘心精通吻’:你修这个禅定,得到定力,和十方菩萨、大阿罗汉的心里都互相通的,互相吻合,就像一个似的。所以‘当处湛然’:这种清净本然的样子,不要到旁的地方去找,就在你当处就是,当处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如来藏性。
为什么说十方的菩萨、大阿罗汉和修道的人,心精通吻呢?因为菩萨、阿罗汉和你所修的定是一样的,都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都是修这个楞严大定,所以大家都是一样的。既然一样,所以心精通吻,心里都是相合的,彼此就好像互相都有电,通著的。
不要说和诸佛菩萨、阿罗汉,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心里,你如果想这个人,你那电报就打到他心里去了,说:‘那个人知道不知道呢?’他自性里知道,他心里不一定知道,但是彼此大家自性方面都知道了。
你说:‘那每一个人,我一天到晚就想他,想、想、想……,那么他也就会想我了?’
你想死了也没有什么用的,好像前边讲那个痴情、痴爱的人就是,噢!如果有一个爱人,一天到晚想著放不下,啊,总那么想,想!想!想!想来想去就想得死了。怎么死的?想到一起来结婚了,结了婚就昏了;昏了,然后久而久之就死了嘛!结婚!结婚!结婚就是昏,昏就是愚痴,就是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在中文的意思是这样,英文是什么意思,那我就不知道了。
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凡夫昏暗。不觉迁讹。
你得到楞严大定、真三摩地这个时候,你说怎么样啊?就好像昨天你们去开会,那些个人一看到你们就震了。啊!现在有一个人得真三摩地,魔王也就震了。‘一切魔王’,‘及与鬼神’:和一切的鬼神,与‘诸凡夫天’:凡夫天就是六欲天、四禅天,这都叫凡夫天。‘见其宫殿’:他们那个地方就不得了了,怎么样啊?他的宫殿‘无故崩裂’:无缘无故这个宫殿就坏了。
我有没有对你们讲过?以前我在东北,我有一个小徒弟,这个小徒弟大约十四岁的样子,虽然是个小徒弟,他的神通可不小,他可以上天入地。他得到五眼,但是没有得到六通——他得到五通,没有得漏尽通;若是得漏尽通,那就证阿罗汉果了。
有一天,他就跑到天上去玩。到了天上,这个魔王很欢喜他,就把他圈到宫殿里头了。魔王的宫殿都是玲珑透体的,都像那个琉璃造的,非常地美丽,他就留在那里。因为他有五眼,他看到他自己的法身到那个地方,魔王就不叫他回来了。他就告诉我:‘师父啊!我到天上去,现在回不来了!’
我说:‘你到天上去回不来,谁叫你去来著?’
他说:‘我以为那个地方好好玩的,我到那个地方去看看,啊!天上那个人就不叫我回来了。’
我说:‘你玩,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嘛!那六欲天的天魔,他专门就想要破坏修行人的定力。’于是乎我说:‘你不要害怕,我叫你回来。’
我叫他回来,这魔王就在那儿圈著他不叫他回来,这个时候他就很恐惧了,他说:‘他不叫我回来,那怎么办呢?’
我说:‘你不要怕,我现在叫你回来。’于是乎我就用这个〈楞严咒〉,我已经告诉过你们了,那个破魔咒术的五大心咒。喔!魔王宫殿即刻就粉碎了!这次他回来了,这是真实的事情。
所以现在这魔王宫殿崩裂了,‘大地振坼’:大地也都震出很多的裂口,地也都破坏了。‘水陆飞腾’:水陆都飞腾,‘无不惊慑’:大家都恐惧得不得了。‘凡夫昏暗’:可是我们世间的凡夫,感觉力不那么清楚,所以也不知道,‘不觉迁讹’:不觉这个大地有这么多的变化。因为他感觉力没有那么灵敏,没有那么快,所以就不知道有大地六变震动的这种情形。
彼等咸得。五种神通。惟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
现在明白了吧!那个魔为什么要来,就因为这样子。‘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天上的魔和这个鬼神,都有五种的神通。什么五种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没有漏尽通,如果他得到漏尽通,他也就不会来扰乱你了。因为他没有得到漏尽通,所以他就还想做坏人,还想做恶人,来破坏你。
‘惟除漏尽’:可见这个漏尽不容易得的。什么叫漏尽?我再给你们讲真了一点,就是你一天无论男人、女人,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那就叫漏。你没有把这个念头断了,那就没有得到漏尽。
再给你们说深一层,我现在要给你们讲真了,若不讲真了,好像盖著盖儿摇,摇到几时,你们也不知道这里边是什么?讲真了,就是要你那个精不走了,那就漏尽了;你的精若走了,那就漏了。现在我把天地的秘密都告诉你们,你能精不遗失,那你就没有漏了。你不单精不走,你连那个念头,那个心都没有了,微细微细的那个念头,好像要有YIN欲心的念头都没有了,那是漏尽了。现在明白了吗?天魔为什么没有漏尽?他就有这个YIN欲心,鬼神也有YIN欲心。
‘恋此尘劳’:尘劳是什么?我告诉你们,就是这个YIN欲,YIN欲就是尘劳,尘劳就是YIN欲,他就贪恋这个东西。‘如何令汝,摧裂其处’:他贪恋这个东西,所以他也不愿意叫你放下,叫你也要贪恋。他说:‘我们两个是好朋友,我没有放下这个东西呢,你就想要跑了,要把这个东西舍了?不可以的!’所以他就来了。干什么呢?摧裂其处,他舍不得你离开这个世界,‘是故鬼神’:所以这一切的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以前我讲妖精,你们不懂,现在告诉你了。
你看中国这‘妖’字怎么、骂的呢?什么是妖精?这个‘女’是寿‘夭’了。怎么叫夭?夭就是年纪不过三十岁以前死的,这都叫夭。那么这个妖精,你看这个字义,我不要讲得太多了,这个意思你明白就可以了。总而言之,这个女字边搁一个短命鬼,青年死的就会做妖精。
‘于三昧时’:谁的三昧?就是你的三昧,你在定的时候,‘佥来恼汝’:佥当‘全’字讲,当‘皆’字讲,也可以当‘都’字讲,就是他们统统都来了,来了要干什么呢?所谓都来要吃唐僧肉。
唐僧,谁叫唐僧呢?唐玄奘就叫唐僧,好多妖精都想要吃他的肉,那就是恼乱他的定。所以你要是修行有了定力,那一切的妖魔鬼怪也想要来吃你的肉。不是吃你的肉,我再给你们讲真一点,今天我和盘托出,一点都不保留,怎么样呢?就因为你没有YIN欲心,你的精足了。
你的精足、气足、神足了,所以他这个时候,看你有这么多宝贝。说:‘我一定到你那儿抢你的宝贝来了。’为这个,所以他就来破坏你。他破坏你的原因,就想要抢你的宝贝。你谁有女朋友,那个女朋友就是抢你宝贝的!谁有男朋友,那个男朋友也就是抢你宝贝的!你以为干什么的呢?你说:‘我学佛法,佛法讲布施,我把我的宝贝布施给人。’那你将来就变成穷鬼堕地狱了。那时把你宝贝抢去的那个人,他不会再到那儿跟你说:‘我给你一点宝贝,你可以再出去了。’那时候没有法子帮你的忙,你自己想一想看。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消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
在前边所说的这个魔,你的定力修得有所成就了,魔王就怕你成就定力,于是乎,他就来破坏你的定力,令你三昧不能成就。‘然彼诸魔’:虽然魔王都来扰乱你,给你麻烦,可是这一些个魔,‘虽有大怒’:虽然他们都非常地恼怒,‘彼尘劳内’:可是他们有这种尘劳染污,‘汝妙觉中’:所以在你的妙觉性里边,‘如风吹光’:他们没有你的办法,不能奈你何,怎么呢?就好像风吹这光似的,光不为风所摇动。‘如刀断水’:又好像用刀来斩水一样,‘了不相触’:刀斩水,你就怎么样斩也斩不坏水的。
‘汝如沸汤’:你这种修行的定力,有一个比方。比方什么呢?就好像热汤似的,‘彼如坚冰’:魔王也有一个比方,比方什么呢?比方冬天冻的坚冰。‘暖气渐邻’:这个坚冰虽然坚固,但是遇到沸汤,暖气渐渐地和它就接近了,‘不日消殒’:不用一天的时间,它就会消灭了。‘徒恃神力’:他们只仗恃著有神力,‘但为其客’:始终是做不了主人,就仅仅做一个客人而已。
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成就破乱’:他们不能成就他们的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你心里五阴的主人,‘主人若迷’:你这个主人若是迷惑了,那么‘客得其便’:客就得了方便了。如果你这主人不迷,他就没有你的法子。谁是主人?就是自性。你自性假使迷了,那魔就有办法了,就可以恼乱你;你自性要是不迷呢,魔就没有办法你,他就束手无策。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消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消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当处禅那’:当你得到三昧的静虑,得到正定正受这种禅那的时候,‘觉悟无惑’:你只有一个觉悟的菩提心,而没有一切的疑惑。‘则彼魔事’:那么魔的本能,‘无奈汝何’:他就不能奈你何,不能把你怎么样子,他没有办法你,也没有法子给你麻烦。
‘阴消入明’:那么魔是属阴的,阴会消去了,就好像这魔就是冰,你自己就好像热水似的,热水把冰化了,这就叫阴消。入明,你的智慧火高悬,所以就入明了。‘则彼群邪’:那一班的邪魔外道、妖魔鬼怪,‘咸受幽气’:他们所有的本事就是黑暗的幽气。‘明能破暗’:你自己有真正的定力,有真正的慧力,慧光的发明,明能破暗,这暗就破了。【注二】
‘近自消殒’:如果他想近前来恼乱你,来给你麻烦的话,他自己就会消灭了。‘如何敢留’:他怎么样还敢在这儿留难你,在这儿给你添麻烦呢?他就不敢‘扰乱禅定’:他就不敢在这个地方来恼乱你了。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
‘若不明悟’:假使你不明白、不觉悟,‘被阴所迷’:被这个五阴魔所迷,‘则汝阿难’:那么现在你阿难‘必为魔子’:一定做魔子魔孙了,‘成就魔人’:你所成就的,此是属于魔之类的。
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惟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
‘如摩登伽’:像摩登伽女,‘殊为眇劣’:这是一个很渺小、很平常的魔事。‘彼惟咒汝’:她就用先梵天咒来迷你,‘破佛律仪’:她破坏佛所有一切的规矩,在这‘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就只毁坏了一戒而已。
‘心清净故,尚未沦溺’:因为你心里清净,你这时候证了初果,所以尚未被她魔住,还没有堕落。
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此乃隳汝’:这个是令你堕落的一种行为。‘宝觉全身’:你这个宝觉的全身,‘如宰臣家’:就好像做大官的家里头,‘忽逢籍没’:忽然被皇帝给抄家了。‘宛转零落,无可哀救’:那么就互相辗转地零落,你没有地方去求救,没有地方求哀怜,叫人可怜你、来救救你,没有的。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阿难当知’:阿难,你应该知道,‘汝坐道场,销落诸念’:把一切的念都没有了。你只修反闻闻自性这种的功夫,所以把一切的诸念都销落了。‘其念若尽’:这个念若没有了的时候,‘则诸离念’:则所有的一切离开你想念的,‘一切精明’:所有一切的精明,所有的这种智慧和定力,‘动静不移’:你动,它也不会改变的;静,它也不会改变的。‘忆忘如一’:想起来和忘了,这两种道理是一样的,是一个,没有两个的。
当住此处。入三摩地。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当住此处’:阿难啊!你应该知道,修这种的定力,住在清净、动静不移、忆忘如一这种的境界上,‘入三摩地’:得到一种定力。‘如明目人’:就好像有眼睛的人,‘处大幽暗’:居住到一个大幽暗的房子里头。‘精性妙净’:虽然有这种精明的妙性,这种妙净,而‘心未发光’:心里没有得到真正的智慧光明。‘此则名为’:这个名为‘色阴区宇’:就是色阴所管的一个地方。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若目明朗’:假设你这个人的目明朗,则‘十方洞开’:十方世界都给洞开了。‘无复幽黯’:再没有幽暗的情形了,这个时候叫什么名字呢?‘名色阴尽’:这个名字叫色阴尽。这五蕴——色、受、想、行、识——中的色阴就没有了。‘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这个人他还能超越过去劫浊这时候,‘观其所由’:观看观看他这个人这种行为、行动的所由。‘坚固妄想’:他这种坚固妄想,‘以为其本’:以做他这个根本。【注三】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现在讲到这五阴魔上,文当五阴魔,五阴是什么呢?是色、受、想、行、识。色有十种魔,受有十种魔,想有十种魔,行有十种魔,识有十种魔,合起来就是五十种阴魔。修道的人必须对这五十种阴魔认识得清清楚楚的,如果不清楚这五十种阴魔,很容易就做了魔王的眷属。等做了魔王的眷属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做了魔王的眷属呢!还不得其要领,还不知道。所以这要特别注意的。
‘阿难,当在此中’:当在什么中呢?就在这个色阴将尽的时候。在这个人十方洞开、无复幽黯的时候。‘精研妙明’:因为这时候有一种光明,在精研这个妙明。‘四大不织’:四大互相都不起作用了。
‘少选之间,身能出碍’:在这个十方洞开、无复幽黯的时候,就等了少选,就是没有好久的一个时间,在很短的一个时间之内,这个身已经没有障碍了,好像等于虚空一样。这时候叫什么?叫意生身。这个身能出碍,就是离开这个肉体,另外还有一个身。就像前面讲的我那个徒弟,他到了天上去,这叫法身,又叫意生身。这意,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这个意,是由意生出来的这个身,这叫出碍了。
‘此名精明’:这个名字叫精明。‘流溢前境’:这个精明,流溢前边的这种境界。【注四】
‘斯但功用’:这一种的境界,只不过是一种功用而已。不能常,它是偶尔的。如果你随时可以自由出入,我愿意到什么地方去就到什么地方去,我愿意回来就回来,操纵自由。‘放之则弥六和[合]’,放开了满三千大千世界,‘卷之则退藏于密’,收回来呢,随时可以收回来。你若不能这样子,不能随你自意,这叫什么呢?这是暂时的一种功用,你用功用到这个地步了,就有这么一个境界。‘暂得如是’:暂时间得这么一个境界,不是永远的,不是常常都能这个样子,不是常常能身出碍。‘非为圣证’,这不是一种的证果,圣人证果不是这个样子的。
‘不作圣心’:你若不作证果这样的解法:‘你看,我这修行真有了功夫啰,我简直地又能怎么样出玄入牝!’你若这样一自满,怎么样啊?那就完了。不作圣心,‘名善境界’:你若不作证圣、证果,这还算可以,这种境界还算没有大的妨碍,没有大的过错。
‘若作圣解’:假使你若说:‘哦!我现在的功夫不得了了,我真了不起了,我现在就是出世的圣人,我就是阿罗汉了!’你若一这样子,认为自己是阿罗汉,证了圣果,‘即受群邪’:这时候一切的魔就都会来了。魔既然来了,那将来是堕地狱的。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是五阴里色阴的第二种魔的境界。这种魔境为什么来的?就因为你修行,你用功它才有的。如果你不用功,你想找这种魔的境界也找不著,他不理你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个穷人,他到这儿来,也没有什么好处。现在你修行修到有宝贝了,你有了宝贝,所以他就来了,想要把你的宝贝给抢去。
那么来的时候,你要怎么样子呢?你还要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不要著相,不要生一种的执著心,也不要想:‘啊!这种境界真好啊!再来一次吧!’不要去欢迎它,也不要不欢迎它,就像没有那回事似的,非为圣证,这不是一种证果的境界。不作圣心,你要是不作证果这样想,名善境界,这个还不错的。
你若一作圣解说:‘啊!我现在真是了不起了,连在我身里的虫,我都能把它拿出来。’这种认为自己得了神通自在,这就错啦!你只要有这一念的贡高心,魔就来了,随著你的贡高心,就钻到你心里来。钻到你的心里怎么样啊?就把你摆布得摇摇荡荡,得不著定力了。
所以修道你一定要真正地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堕坑落堑,不至于走错路。你若不明白佛法,好容易就走错路的。你没有功夫,那不成问题;有功夫的时候,那个魔王时时刻刻都看著你的,看著你一有机会可趁,他就来恼乱你了。
‘阿难,复以此心’:再用这个心,‘精研妙明’:精研这种微妙而光明的情形。‘其身内彻’:内里通彻光明了。这个人修行修行,啊!自己身体里边,什么东西都看见了。要是常常能看得见,那就可以;要是不是常常看得见,只是偶尔看见,这就是一种境界,这是五阴中色阴的一种境界。
‘是人忽然’:这个人忽然间,‘于其身内’:在他的身内,‘拾出蛲蛔’:他可以在肚皮里面自己拿出虫子来。这虫子有长的、有短的、有大的、有小的,他都可以伸手就拿出来。拿出的虫子,是清清楚楚、真实不虚的,但是肚皮也没有坏,你说他怎么拿出来的?你若伸手到肚皮里头拿这虫子,肚皮应该坏了,可是肚皮也没有破裂。‘身相宛然,亦无伤毁’:这个身相宛然,这个地方就有两个解法:可以说这虫子身相宛然,一点都没有坏,是整个的,是完整的,是活的,是生动的,这是一个讲法。又可以说,你自己的这个肚皮,也宛然没有损坏,这也是一个解法。
‘此名精明’:这叫什么呢?这就叫精明。精到极处,也明到极点了,所以就其身内彻,‘流溢形体’:这不是你用手到肚子里面去拿出来的,是从你身子里边流溢出来的。
所以,‘斯但精行’:这个就是你用功用得精微,得到一种奥妙,发生一种妙行。‘暂得如是’:暂时间这个样子,不是常常这个样子,你若是常常这个样子,那又另当别论了。‘非为圣证’:这不是证果圣人的境界。
‘不作圣心’:你若不是作证果圣人的想法,‘名善境界’:这还可以,过得去,没什么大问题,没有大的麻烦。
‘若作圣解’:你要是说:‘我现在证了圣果啰,我肚里边的东西,我随便可以拿得出来,你说这有多妙!这个境界,你是没有的。’你若一有这种贡高我慢心,一有这种的执著心,‘即受群邪’:就会被魔王拖去了。拖去,就变了魔王眷属了。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那么又以精研妙明这种的心。‘内外精研’:精益求精,深造不已。‘其时魂魄’:其时自己的魂魄——魂有三个,魄有七个。
以前我不是讲在人身上有十兄弟吗?有的就单单有耳朵;有的就单单有眼睛,没其他的五根;有的就单单有个鼻子,没有嘴,也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这三魂七魄,各有一根,没有其余的五根,所以,它单独的就不能成立,必须要大家来共同合作。你有耳朵的,帮忙我没有耳朵的;你有眼睛的,帮忙我没有眼晴的,这真是互相利用,互相帮助,他们很合作的。【注五】
那么在你的身上,和这个‘意志精神’:意,就是意志。这个意,同你的志气,和你的精神这种种的。‘除执受身’:你除了这个身体,‘余皆涉入’:这个魂、魄、意、志、精、神,互相涉入,你到我这儿,我到你那儿,互相帮助,互相涉入。‘互为宾主’:有的时候你做主人,我做客人;有的时候又他做主人,你做客人,这六种互相为宾主。
‘忽于空中’:忽然在虚空里头,‘闻说法声’:虚空里头讲经呢!说法呢!谁讲的?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就听见说法声,但是看不见谁说的,其实就是你自己的魂魄、意志、精神互为主宾去讲的。
‘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或者啊,听到十方虚空里头都讲经说法呢!这是什么道理?这个就是因为你在因地——所谓因地就是前生,前生你听过经、闻过法,在你这魂魄、意志、精神里头没有忘了。所以今生你用功逼拶到极点,就把这个东西都拱出来了,都跑出来了,就听到好像讲经说法的声音。
‘此名精魄’:这个名字就是精魄。‘递相离合’:或者我和你合作了,或者你和我合作了,互相离合,互相结成一党,做了一个团体。‘成就善种’:或者说法,令你在不明白的时候,又提醒你,令你种善根的种子。
‘暂得如是’:这也是暂时间的,不是永远的。‘非为圣证’:这不是证果,你不要以为这个境界:‘喔!又不得了了,你看我现在不用去听经,随时随地我听见虚空中都在说法呢!’你听见说法,那是说法,也不是你自己证圣果了。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你不生贡高心,不生自满心,不生自己了不起的心,不生这种骗人的心,‘啊!你看,我用功用得没有人讲经,我都听到说法,你有没有这样子啊?’故意地去向人家讲自己的这种境界,好叫人家相信自己。‘你有没有这个时候啊?’‘没有啊!’‘哦!我是得过啊!’就这么炫示自己的长处,这怎么样啊?‘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你这么一自满,一执著,一贡高,一我慢,一认为你自己不得了,一定著魔的,著魔干什么去呢?一定堕落的。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以这个心,‘澄露皎彻’:澄清而显露出来,皎洁而明彻。‘内光发明’:内里边就发出一种光明来,发出光明怎么样子呢?‘十方遍作,阎浮檀色’:十方的世界,都像阎浮檀金这样的颜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所有胎卵湿化,无论什么种类,都变成如来了。
‘于时忽见’:在这时候,忽然间就见著了,见著谁呢?‘毗卢遮那’:毗卢遮那,就是遍一切处,这是佛的名字。他无在无不在,任何地方都有他的身体。忽见毗卢遮那遍一切处这一位佛。‘踞天光台’:他坐在天光台上,现千丈毗卢遮那身,‘千佛围绕’:有一千位佛周围围绕著毗卢遮那佛。‘百亿国土’:国土也非常多。‘及与莲华’:和所有的青黄赤白的莲华都有。‘俱时出现’:同时都现出来了,佛就坐在莲华上,莲华就在佛的足下出现。
‘此名心魂,灵悟所染’:这个你不要认为是真的,这是你的心和你的魂灵悟,互相这么一种灵感的觉悟所染,这并不是真的。‘心光研明’:你这个心光在研明了,在明白。‘照诸世界’:这时候这个心光照诸世界。
‘暂得如是’:这不是永远这样子,是暂时的。‘非为圣证’:这不是证圣果。
‘不作圣心’:你不要作证圣果的想。‘名善境界’:就是善境界。
‘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你若说:‘哦!这又是个不得了的境界,这毗卢遮那佛我都看见了,你看见了吗?你没有我这么功大深,我真够功夫了!’你若这样一想啊,魔王又来了,拖你到地狱里去了。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抑,就是把它压抑著;按,是按住;降伏,来降伏它。‘制止超越’:制止这种的心,不让它有所偏激。
‘于时忽然’:在这个时候,忽然间,‘十方虚空’:所有的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成七宝的颜色,‘或百宝色’:或百宝这种颜色,‘同时遍满’:在这一个时候遍满虚空,‘不相留碍’:互相谁也不妨碍谁,互不留碍。‘青黄赤白’:青黄赤白各种颜色,‘各各纯现’:自己现自己的颜色。
‘此名抑按’:这个也就是抑按著,修到你这个心抑按了,不叫它打妄想,不叫它想其他的东西。它抑按久了,‘功力逾分’:功力,就是你用功修行的这种功力。逾分,就是超过平时应有的分了。
‘暂得如是’:暂时间看到这七宝的颜色,‘非为圣证’:这不是证圣果的一种表现。
‘不作圣心’:你若不作证圣果的这种想法,‘名善境界’:这还可以的,这个境界也不是不好。
‘若作圣解’:你若是以为证了圣果,‘即受群邪’:就受到群邪的包围,就会堕落了。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半。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睹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以这个定的心,‘研究澄彻’:研究清彻。‘精光不乱’:这种澄彻的精光不乱,有一种定力。‘忽于夜半’:忽然间在夜半,‘在暗室内’:在那么一个没有光的房子里边,‘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看见种种的东西,不但房子里的东西看得见,而且房子外边的东西,也看得见。不但房子外边的东西,可以看得见;这个房子里边本来有的东西,也可以看得见。不但本来有的东西,可以看得见,而且从这个房子外边所来的东西,也看得清清楚楚。
‘此名心细’:这个叫什么名字呢?这个就是你心细到极点了,‘密澄其见’:把你这个见也清净到极点了,‘所视洞幽’:因为你的见清净了,所以就是幽暗的地方,也一样看得见的。
‘暂得如是’:可是这是暂时间得这个境界,‘非为圣证’:这不算证圣果的一种境界,不要以为这就是证圣果了,这不是证圣果!
‘不作圣心’:你若不拿它作证圣果嘛,你不这样想,‘名善境界’:这还可以算一个善的境界。
‘若作圣解’:假设你自己生出贡高的心,自满的心,骄傲的心,认为自己这功夫不得了了,‘即受群邪’:这就会招魔障的。
有的修道人,在这个净极光通达,他清净到极点了,啊!忽然间他就见一切物。见一切物,是什么所见的呢?就是他开了佛眼所看见的。那么这个佛眼,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开的,也不是你开了,就永远开了,这种境界是暂时开的佛眼。所以在暗室里边,他也看到光明,也看到房子里边一切的物质,一切的东西。可是,方才我说从外边来的东西也可以看得见,从外边来的什么东西呢?好像在这一个房里头是黑暗的,你可以看到从外边来个神,或者是来个鬼,或者来个菩萨,或者来个佛,这都没有一定的。
以上所讲的这种境界也不是一定的,也不是人人都一定有的,也不是人人都一定没有的,这也不一定是必经之路,这不过是修道有时会有这种境界。所以你不要以为,个个修道人都是一样的境界,不是的。
谈到这个佛眼,有的人开佛眼就可以永远都开了,这叫报得通。什么叫报得通呢?就是他前生修行用功,修千手千眼这个法,所以感得生生世世都可以开佛眼。有的开的是临时的,暂时这么一开,他不是永远的,为什么不是永远的呢?就是因为你心哪,不是时时那么清净,如果你心时时清净,你在前生修过大悲法,那就可以永远开了,所以这有种种情形,是不同的。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肢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纵割其肉。犹如削木。此名尘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圆满而又虚融,你说它有,也不是有;你说它没有,它又有。
‘四肢忽然’:这两只胳膊、两条腿,忽然间‘同于草木’:像草木似的,没有知觉了。‘火烧刀斫’:用火烧它,用刀来砍它,‘曾无所觉’:也是没有知觉。用刀砍就砍,用火烧就烧,也不痛、也不痒了,没有感觉。
‘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用火烧它也烧不热。‘纵割其肉’:你就把胳膊、腿上的肉割下来,‘犹如削木’:像什么似的呢?就像削木头似的,也不知道痛痒,这叫什么呢?
‘此名尘并’:这是所有的尘相都合并起来了。‘排四大性’:排地、水、火、风四大的性,‘一向入纯’:都合而为一,都合成一个了。
‘暂得如是’:可是这是暂时间的,不是永远这样子,是偶尔的,或者一阵间的。‘非为圣证’:不要以为这就是证圣果了。
‘不作圣心’:你不作证圣果的想,这个就是‘名善境界’。
‘若作圣解’:你若是以为是证果了,生一种大我慢,生了一种骄傲心、自满的心,‘即受群邪’:就要受群邪来交攻你,群邪就来包围你了。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净心功极。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满。又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碍。此名欣厌。凝想曰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又以这个修道、修三昧的心,‘成就清净’:他所成就的非常清净,‘净心功极’:清净的这个心,功夫到了极点。
‘忽见大地’:忽然间就看见所有的大地。‘十方山河’:所有十方一切的山河大地,‘皆成佛国’:都变成佛国了。‘具足七宝’:每一个地方都有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珊瑚这七种的宝贝。‘光明遍满’:这个七宝也放光,光明照彻十方。
‘又见恒沙,诸佛如来’:又看见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诸佛如来,‘遍满空界’:遍满在虚空里头,‘楼殿华丽’:楼阁和宝殿都非常华美的。‘下见地狱’:往下一看,怎么样呢?就看见所有的一切地狱。‘上观天宫’:往上边一看,天宫的境界也都看见了。‘得无障碍’:他没有一点的障碍,任何地方都看见了。
‘此名欣厌’:为什么看得见这些个东西呢?就因为平常你有欢喜和厌恶,欢喜或者上天,或者佛国,你厌恶地狱。那么‘凝想日深’:凝结你这么想,就好像鸡抱鸡仔似的,又好像猫在那儿等著老鼠那么样子,又好像龙养它的珠子那么样地注意。凝想,就是不想旁的东西了,专心致志,一心就想这个佛国怎么样好,地狱是怎么样痛苦。他的心就欢喜快乐的地方,厌恶苦恼的地方——特别苦的地方,心念专一,想得专一了,‘想久化成’:想得久而久之,就化成这种境界了。
‘非为圣证’:你不要以为这就是证了圣果,有了功夫了,不可以的。‘不作圣心’:你若不作证圣果的想法,‘名善境界’:这个境界还不坏的。
‘若作圣解’:假设你若说是:‘啊!这个境界可妙了,我现在和佛住在一起了,我甚至于也就是佛了。’若这样一想,‘即受群邪’:那一些个天魔外道就都陪著你来了,你说你和佛住在一起吗?这会儿他们先亲近亲近你,和你做一做朋友再说。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看见远方一切的情形,远方什么情形呢?看见卖东西的街市上,又看见井,就是取水的地方;街,就是大街;巷,就是小街道;‘亲族眷属’:或者你的亲戚,或者你的朋友、眷属;‘或闻其语’:或者听到他们说话。
‘此名迫心’:那么这就是你修道修得逼拶这个心,逼迫到极点了。‘逼极飞出’:你把你这个心压制它,总不让它打妄想,逼到极点了,这个心就飞出这种境界来。‘故多隔见’:所以隔著多远,他都看见了,因为你总也不想见东西,这回呀!它可一下子跑出去了,就什么都看见了。
‘非为圣证’:你不要以为这个境界,就是个好境界。‘不作圣心’:你若不作证圣的这种想法,‘名善境界’:这个境界还可以的。
‘若作圣解’:假设你说自己得了圣果,啊!未证言证,没有证果,你说证果了;未得谓得,你没有得道,就说得道了。这样的话,‘即受群邪’:就要受一切的魔来包围你了。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证。不作圣心。魔事消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这是色阴第十种的阴魔,叫妄见妄说。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研究到极点了。‘见善知识’:他这时候看见那个善知识。什么叫善知识呢?就是他过去跟著学法的这个善知识,怎么样呢?‘形体变移’:看见这个善知识,咦!等一等又变成了一个老年人,等一等又变成一个中年人,等一等又变成一个少年的人。又看这个善知识,好像本来是个男人,又变成个女人。‘唉!这个善知识,原来前生大约是个女人。’就生这一种邪知邪见。其实他所见的这个见,不是真正的见,这种改变,是由他的妄想变成的。
‘少选无端,种种迁改’:少选就是时间不长,啊!什么都变了,什么都和平时不同样了,这就和现在一般人所吃的那个LSD(迷幻药)差不多。吃了——哦!花花绿绿的,眼晴看什么东西也看得不清楚了,看得红红绿绿。画出来那个画,也画得古灵精怪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就那么乱画。画出来,这儿说:‘啊!画得真好。’有人还赞叹。你看!就是这种样子。那么说:‘这个人是不是吃那个东西了呢?’这个不是,这是一种魔王的作用。你就吃LSD,那也是魔王的作用。你一吃那个药,那魔王就帮你忙来了,叫你改变。【注六】
不过这个色阴的境界,有的时候会改变好的,有的时候会改变坏的。这个人善根充足,有善根的,他就变到好的那一边去;那善根不够的人就往下流,变得不好了。所以说种种迁改。
‘此名邪心’:这个名字就叫邪心,心里不正当。‘今受魑魅’:他心里有鬼。‘或遭天魔’:或者是天上的魔王,‘入其心腹’:入到他心窍里头去了。‘无端说法’:你说怎么样啊?就像某某人说他也会讲经了,某某人他又会说法了,某某人他又开了悟了,某某人又成了长老了。所以他无端说法,自己也不知道是说的什么。
‘通达妙义’:这个通达妙义,不是真正通达妙义;这个说法也不是真正说法。他就拿这个不对的,认为对了,他说他说的法最妙了,就这么自赞毁他,说他是最第一,是个长老了。
‘非为圣证’:这种境界不是一种好境界,‘不作圣心’:你若不作证圣果的这种心来想,‘魔事消歇’:这个魔事就没有了,就消了。‘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你要是认为你自己证果了,那就快啰!快到什么地方去了?就快到地狱去了,你证了地狱的果了。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像以上所说这十种的禅那,这种静虑所现的境界,‘皆是色阴’:这都是属于色阴。‘用心交互’:因为用心互相这么研究它,到了极点,‘故现斯事’:所以就有时会现出这样的事情来,这样的境界来。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众生顽迷’:众生顽固不化,愚迷不醒,‘不自忖量’:也不自己忖量忖量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逢此因缘’:遇著这种的境界,这种的因缘,‘迷不自识’:愚痴而不认识这种魔的境界,‘谓言登圣’:自己就说,我现在已经成了佛,开了悟,证了果了。啊!你说怎么样啊?这‘大妄语成’:这真是打大妄语,这就是打最大的妄语。打这种妄语,说自己就是成佛了,这决定下地狱的,‘堕无间狱’:堕落到无间地狱里去。【注七】
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汝等当依’:阿难,你们现在应该依照我所说的这个法去做。‘如来灭后’:佛灭度之后,‘于末法中’:在将来末法的时候,‘宣示斯义’:一定要宣传这种的道理。‘无令天魔’:你不要令天魔,‘得其方便’:令他得方便。‘保持覆护’:你要保持覆护这真正的佛法,‘成无上道’:得成无上的道果。
五十阴魔之受阴十魔 |
选择字号 |
宣化上人讲述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
‘阿难’,‘彼善男子’:那一些个修反闻闻自性这种功夫的善男子,‘修三摩提’:修耳根圆通,得到这个定力。
‘奢摩他中’:在这个静虑止观里边,‘色阴尽者’:色阴要是破了,破色阴的时候怎么样呢?‘见诸佛心’:见诸佛这种心印的法门。好像什么呢?‘如明镜中显现其像’:好像明镜里边,显现你的形像一样。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好像是有所得,但是不能用,好像什么呢?‘犹如魇人’:前边我讲那个鸠槃茶鬼,就是魇魅鬼。这个魇魅鬼把人魇住了,被魇的人,‘手足宛然’:手足也都是存在的,并不是没有手足,‘见闻不惑’:见和闻性也都没有迷,‘心触客邪’:可是心里接触到这个客邪,‘而不能动’:不能动弹。‘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这种情形,它的名字就叫受阴区宇,就是受阴所管的这个范围以内的情形。
若魇咎歇。其心离身。反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若魇咎歇’:要是魇魅鬼这种过错歇息了,‘其心离身’:在受阴里边,好像有魇魅鬼魇魅著你,所以你就不能自由。若是这种情形没有了,这受阴破了,你这个心就离开你的身体。
‘反观其面’:你可以看见你自己的面。‘去住自由’:你愿意到什么地方去也随便,愿意不去也随便,无拘无束的,‘无复留碍’:也没有所留碍。
‘名受阴尽’:这种境界,就是受阴破了,没有了。‘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这个人此能超出见浊。见浊前边不是讲过了?那五浊恶世的见浊。
‘观其所由’:观看受阴所从来的,这个‘虚明妄想’,‘以为其本’:这是做它的一个根本。那么现在把受阴破了,所以它的根本也都没有了。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虻。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
‘阿难’,‘彼善男子’:这个善男子,‘当在此中’:在这个情形的时候,‘得大光耀’:他得著一种大的光耀,很光明的。‘其心发明’:他的心里,自自然然就生出来一种的感想。
‘内抑过分’:因为他总过分强制自己这种思想,太过了,就在这个内抑过分的时候,‘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在这个地方,他就发生一种悲愍的心,一种无穷的悲。他悲什么呢?就悲愍众生。
‘如是乃至,观见蚊虻’:他就观见蚊虫和虻虫,这种很小的东西,‘犹如赤子’:他看见这个小的生命,就好像他自己的小孩子一样。赤,是说小孩子的颜色是红色的。所以他看见蚊虫,也像他的小孩子那样地爱惜;看见虻虫,也像他小孩子那么爱惜。‘心生怜愍’:他心里生出一种怜愍心,‘不觉流泪’:噢!他也不知不觉就哭起来了。
此名功用。抑摧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消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此名功用’:这是用功偶尔有的情形,这叫功用,用功用出来的。为什么有这种情形呢?就因为‘抑摧过越’:这么你历制得太厉害了,所以有这种情形发生。
‘悟则无咎’:你如果明白了,啊!我怎么这么无缘无故就哭起来了呢?这个境界应该改。你明白了,这就没有关系,不要紧了。
‘非为圣证’:这个不是圣证,不是说,你得到同体大悲了。不是看见蚊虫和这个小小的生命,都拿它当自己的儿子那么看待,这真是同体大悲了,这不是的。
‘觉了不迷’:你若能觉悟而明白它,不迷惑于这种境界上,‘久自消歇’:时间久了,就没有了。
‘若作圣解’:假设你说,我现在有同体大悲心了,这可是我修行成功了。‘则有悲魔入其心腑’:你这么一想,就有悲魔来了。什么悲魔?专门好哭的,见著人就哭!这是悲魔入其心腑,到他心里头去,附到他身上,怎么样呢?‘见人则悲’:见人就哭起来了,‘啼泣无限’:这哭得不知怎么那么悲。
我前几天不是对你们讲,我在东北的时候,有一个叫刘金童的,她就是这样子。一见著人来,她就哭起来了,说:‘你呀!在以前是我第几个第几个儿子啊!你现在可回来了,你可找著妈妈了。’就这么样子哭起来了。一哭,就把这个人哭得也迷糊了。以为这真的是见到妈妈了。其实怎么样?是见著这个魔王了。【注八】
‘失于正受’:这修定的善男子,就失去正定正受了,‘当从沦坠’:应该堕地狱了。你跟著这魔王跑,就会堕地狱的。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
‘阿难’,‘又彼定中’:又在这个定里边,‘诸善男子’:这一切修道的善男子,‘见色阴消’:见五阴中的色阴已经消了,他自己也知道。‘受阴明白’:这个受阴他也很清楚的。
在这个时候,‘胜相现前’:就有一种胜相。胜,是殊胜,很不同,很特别的这种相;现前,现到他的心里。‘感激过分’:所以他就生了一种感激心,可是太过分了。过犹不及,那个走过头的,和没有走到的人,相差得不太多,都不合乎中道。譬如,你想到这个地方,到了这地方,你不停,又过去了,那也等于没到一样。
所以这感激过分了,‘忽于其中’:忽然在这个定中,‘生无限勇’:生出来一种大勇猛的心。‘其心猛利’:他这个心,勇猛精进得不得了,‘志齐诸佛’:他说佛和我是一样的,自己同佛是一样的。
‘谓三僧祇,一念能越’:他说第一个阿僧祇劫,第二个阿僧祇劫,第三个阿僧祇劫,这三个大阿僧祇劫,他在一念之中,就能超过去,所以他自己就说他是佛了。不但他说自己是佛,还说所有的人都是佛,那么这种人就落于邪知邪见了。不错!所有的人都是佛,但是你要修行。修行不是说在一念之间,就成了佛。这修行要有一个长远的时间。你若明白佛法,依照佛法修行去,那么或者会时间不太长,但是也不能一念就成佛了。
这种人就因为修行也没有善知识指示,他自己也没有智慧。那么他用苦功,用来用去,就发生一种邪知邪见,他看自己这么久都没有成佛,所以他说他就是佛了,就成佛了。这一段文就是受阴里头的例己齐佛,说自己和佛是一样的,其实就这一念的错误,已经就著魔了。
此名功用。陵率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消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现在《楞严经》讲到五十种阴魔,这是最要紧的地方!修道的人,如果不明白这五十种阴魔,一定会走错路的;不走错路,那是很少很少的。所以你若认识阴魔的境界,就不会胡吹乱捧了,不会自己看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所以无论谁,你有亲戚朋友,都可以叫他们来听一听这五十种阴魔,令他们知道这种修道的境界。
‘此名功用’:这个名字就是发生一种功用,你用功发生一种作用,‘陵率过越’:它在你自性里边,互相这么样变化变化出来的这一种过越,所以才生出一种发大勇猛心。发勇猛心是可以的,不是不可以的。你勇猛精进向前去修佛法,是可以的;但是你不可以生一种我慢的心,不可以说:‘哦!我就是佛了!’
你就是佛了?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你说了几藏几部啊?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你连懂都不懂呢!说你也就是佛了?你说这真是岂有此理呢!佛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你连一藏也没藏,一部也不部,怎么你就可以成佛呢?那不要说你讲了三藏十二部,你就讲一讲这三藏十二部,无论哪一部经提出来,我都会讲的,我都明白它那个道理。你若能这样子,这也只可以称做佛的弟子,也不可以称佛的!所以他觉得这个世界上,现在人人都恭敬佛,他也就想作佛了。将来他死了,好有人供养他。其实死了埋到地里头,变成灰了,什么也没有了。
‘悟则无咎’:发这种猛利的心,可以!你要是明白这是一种境界,‘非为圣证’:不是圣证。
‘觉了不迷’:你能觉悟而明了,不再迷惑,‘久自消歇’:那么时间久了,它也就平息下来了,它这是一时的。
‘若作圣解’:假设你说,这就是成佛了,‘则有狂魔’:这时候就有个狂魔。所以你看,这五十种阴魔,你都不认识,你怎么就会成了佛了?这种狂魔,就是狂妄、贡高我慢。‘入其心腑’:入他的心窍里头去了,就到他身上。到他身上,把他本来的画魂就给撵走了。这个魔王就在这儿坐殿,就当他的灵魂了。
‘见人则夸’:他无论见到谁,就夸奖自己,是己非人。就是抑人扬己这么样的,说人家都不对,就是他最高,他自己就成佛了!‘我慢无比’:这个我慢就是对谁都傲慢,‘其心乃至上不见佛’:往上也没有佛了,为什么呢?他就是佛了嘛!‘下不见人’:他, , 也看不见人了。看不见人,他看见什么呢?啊!他说一切人都是佛了。他自己是佛,在他上边没有佛,他就是佛;将来一切人都跟著他成佛,所以他下也不见人了。
‘失于正受’:他失去这个正定正受了,‘当从沦坠’:这种人应该堕落的。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沉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
‘又彼定中’:在这种定中,‘诸善男子’:一切修道的人,‘见色阴消,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向前去也没有新的证得。‘归失故居’:向后边呢,他以前所居的地方,也没有了。‘智力衰微’:他的智慧也不充足,也没有那么猛利了。在功夫上,这也就是忽进忽退。‘入中隳地’:就到这个要堕落的地方了。‘迥无所见’:他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什么所见。
‘心中忽然,生大枯渴’:在他心里边,忽然间就生出一种感觉。这感觉是什么呢?啊!生大枯渴;自己心里觉得很单调的,很枯燥的,还很渴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这个地方觉得枯燥,很单调的,没有什么意思了。又渴,渴什么呢?需要佛法,需要佛的法水来润泽他。枯燥,他觉得枯干了,就快干了。那么什么都没有了。
讲到这个,就好像普通不修道的人说:‘哦!感觉非常寂寞!’很寂寞无聊的,没有什么聊,无聊了!于是乎,在这个时候,就要作怪了。作什么怪呢?啊!还是‘那个’。
什么叫寂寞无聊?本来我不想讲,不讲啊,又恐怕人不明白,所以还是讲一讲它。就是好像女人想男人,想得觉得心里著急、枯燥得不得了。男人想女人,这也叫枯燥、单调、寂寞、无聊,就要找一个什么,好像丢了东西似的,找又找不著,这是寂寞无聊。
‘于一切时’:在一切时,‘沉忆不散’:好像男女有了相思病,总想著想著,想来想去也忘不了。‘将此以为,勤精进相’:他以为这样子就是勤精进的一个相。他沉忆不散,这种枯燥的心理,他以为这就是一个精进相。
此名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此名修心,无慧自失’:这个名字叫什么呢?这是在受阴的境界里边,这时没有智慧了。但是你不要害怕没有智慧了,‘悟则无咎’:你若觉悟了,‘啊!这是一种境界。’那就没有问题了。你若不觉悟,总在这个地方耽空滞寂,这么沉忆不散,那就会干死了,干死也没有什么成就。
‘非为圣证’:这不是说这样就是有所得,证圣果了,不是的。不要错认——认贼作子。
‘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你听这多危险!真危险哪!如果你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你如果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境界,则有忆魔,专替你记忆东西。你记不住了吗?嘿!他帮你想著,他来帮你忙。他看你尽记忆记忆,‘啊!你这么欢喜记忆。’他就来帮你忙,帮你记忆,就入你的心腑里去了。
‘旦夕撮心,悬在一处’:一天到晚把你的心给悬起来。撮,就是悬挂起来。把你的心这么悬到一起,‘失于正受’:你得不到正受,‘当从沦坠’:将来久而久之,也会落地狱的。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慧力过定’:这慧力超过这个定力了,‘失于猛利’:所以他也就自己生一种猛利的心。‘以诸胜性’:以在这个境界里边有这种胜性,就是很不平凡的这种性,‘怀于心中’:他就总在心里怀念著。‘自心已疑’:他怀念这种胜性,自己心里就已经生出一种疑惑,疑惑什么呢?
‘是卢舍那’:疑惑他自己是卢舍那佛。卢舍那是梵语,此云‘光明遍照’。因为他以为自己是卢舍那佛了,所以就‘得少为足’:得到一点点的东西,他就知足了。其实他这个定力,根本去佛很远呢!他就说他自己成卢舍那佛了。
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此名用心’:这个名字叫用心,‘亡失恒审’:他没有常常审察自己的这种功夫。‘溺于知见’:他对这个知见分不清楚了。溺,就是沉溺到这个里边,英文大约就是等于sticky(黏)。
‘悟则无咎’:要是明白了,也就没有什么问题。‘非为圣证’:这不是圣证。
‘若作圣解’:假设认为自己有这种圣境的时候,就是证圣果了,‘则有下劣’:则有一种最卑下的、最劣的、最没有价值的这种魔。什么魔呢?‘易知足魔’:什么事情都容易知足的这种魔。‘入其心腑’:又钻到他心里去了,就是附到他身上,把他的灵魂给赶跑了。其实他只是个假躯壳,是个假的,可是他自己还不知道呢!‘见人自言’:见到人就说了,喂!你知道吗?‘我得无上第一义谛’:我得到最高无上第一义谛。
现在在都板街(Grant Avenue,在三藩市华埠)这儿,就有一个人天天在商业中心那个地方站著,穿得花花绿绿的那么一件衣服,他就说:‘啊!我住了五年山哪!我开了悟啦!现在我怎么怎么样了,我有神通了……。’
那个人他原来也是拜我做师父的,是我的皈依弟子,但是他不听教。在我没有来美国的时候,你猜他怎么样子?他背著个大葫芦在后边,葫芦上头写著,他是度轮法师的徒弟,学了很多的本领,谁有什么事情,找他都可以解决问题。在我没来美国之前,他就在这儿招摇撞骗的;现在我到美国来了,他还招摇撞骗,但是不写我的名字了。这就是这种魔,说他得第一义谛。
‘失于正受’:他失去正受,所以也不听我教化。从我来到这儿,讲经他也不听,说法他也不听。他就说他得了道了,开了悟了,有了神通。究竟什么神通呢?你们猜不著,就是Money!Money!Money!(钱!钱!钱!)这神通。嗐!硬骗人!我也不知道他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所以就‘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所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这个修道的人定力深一点了,在这个定中,‘见色阴消’:见色阴已消,‘受阴明白’:他也明白受阴了。‘所证未获’:他所应该证得的这个道果,他没有得,‘故心已亡’:所以,他心已经亡了。‘历览二际’:前际、后际,他也都没有了。‘自生艰险’:他自己觉得:‘哦!真危险啰,这可太不得了了!不得了了!’
‘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就觉得什么都忧愁烦恼,有忧愁就有烦恼了。有烦恼了,就怎么样啊?‘如坐铁床’:他一天到晚想自己,‘哦!我在地狱里的铁床上坐著哪!我在这个铁床上受罪哪!啊!这怎么办哪?有这个身体就是有苦的。’
‘如饮毒药’:好像吃了毒药,就要死了似的。‘心不欲活’:他今里一天到晚想著「死了好!死了好!’中国有这么一句话,那个要死的人就这么说:‘死了好!死了好!又省裤子又省袄。’这个人大约也就是这个思想,说死了好!死了好!
讲到这儿,我再给你们讲,自尽的人都有个鬼,那个鬼怎么样呢?就向这个人叩头。他叩头怎么说呢?他就念这个咒,不过这个要死的人,他听不见。这个咒也就是说:‘你死了好,死了好,你快死了,死得越早越好,啊!你快一点死了就好了。’
那么要自杀的这个人呢,他耳朵虽然听不见,但是他心灵上通著的。因为鬼有他心通,可以用那一种鬼的魔气,到你心里,令你心里就想:‘哦!是死了好。’就相信鬼讲的话,心里能听到,就相信了。于是乎就或者吃毒药,或者去悬梁,或者去跳海,跳金门桥了。哦!就死了!
金门桥那儿也有很多鬼,来回的人,谁若是阳气盛,他不敢见你的。阳气衰的那个人——就是精气神都没有了——没有阳气了,你一从那地方过,他就说:‘你死了好,死了好。’拿著就把你拖下去,拖到你跳金门桥去了。所以这自杀的人,多数都有个魔鬼,在那儿叫他去,他才死的。
生大忧患这个人也就‘常求于人’:常常叫著叫著,啊!你把我杀了是最好啰!‘令害其命’:你有法子把我弄死,那是最好了,‘早取解脱’:我就好早得到解脱。
此名修行失于方便。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此名修行失于方便’:这个名字就是修行失于方便。他不明白这个方便法门,所以就生出这种执著。
生出这种执著时,‘悟则无咎’:如果明白,就没有问题了。‘非为圣证’:这不是圣证啊!
现在你们听到经典这个道理,切记不要乱打妄想,不要说自己又要死了,或者又没有什么了,你常常这样想,就会招这种魔的。这个世界这种魔很多很多的,所以不要打妄想!不要随便乱讲话!你乱讲、你一打这个妄想,就有这种魔来侵犯你。那时候,魔到你身上,你就受不了了!你那时候就不自由了,你想不死都不可以。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你以为你忧愁,忧愁也有魔的,为什么你忧愁啊?你若开佛眼了,你看这个人没发脾气的时候,没有鬼;一发脾气,这鬼就来帮著他发脾气了,说:‘发大一点、发大一点!Make more trouble(多惹点麻烦!)’就从后边来帮助你发脾气。你不相信?这个我讲的是真话。你要是不信呢,就慢慢试试看!‘入其心腑’:到他身上了。
‘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我不是讲过那个王孝子吗?就是我以前讲的常仁大师。
王孝子在坟上守孝,有一次他在定中,看见他一个外甥,被土匪捉去了。捉去,这个土匪就要枪毙他外甥——要用枪打死他外甥。他在定中,相离十五里路,那个土匪一开枪打的时候,他在定中,这么用手往外一搪,这个枪就没有打上他的外甥,他外甥就跑了!
可是在默默中,也是有一个要命鬼,这个土匪为什么把他外甥绑去?就是预备要命的,默默中有个要命鬼,有这种因果。那么现在没有打死他外甥,这个命没有要去,所以要命鬼就找王孝子去了。可是也拿王孝子没有办法,这鬼怎么样啊?就找他弟弟王二爷,这鬼附到王二爷身上了,王二爷就自己拿著一把大刀,到坟上去找王孝子,就要把这第二的弟弟杀了。
到了坟上,很奇怪的,这个鬼拿著刀这么比著,要砍王二爷的头,但是拿刀的手落不下来。王孝子这个时候就一味念《金刚经》,他那时候也不讲话了。
正在这个时候呢,就是谁呢?就是我的师父(常智大师),那时候他还没出家呢,他心里就著急忙慌得不得了,觉得像不知有什么事,心里不安宁了。‘啊!是不是孝子坟上有事情了?’于是乎他就跑到坟上去,一看,果然王二爷拿著刀自己要杀头。王孝子就写几个字说,‘你去买一点烧纸(中国人给死人烧的纸),我给他念经超度,这里头有一个鬼,想怎么样怎么样……。’那么王孝子就念经超度他,以后才没有事。
所以,这就是这种魔。不过这鬼因为是想要命,不是修行有这种魔。但也可以说是修行有这种魔,就是因为王孝子修行多管闲事,就招来这种魔要杀他的兄弟。鬼杀王孝子杀不了,因为他有定力,也不打妄想,那么没有办法他,鬼就找他的弟弟去。
所以自割其肉,‘欣其舍寿’:就欢喜死。‘或常忧愁’:或者就常常忧愁得不得了。所以你听见这一段文,你不应该常常有一种的不高兴,不应该有的时候就哭了,也不应该有忧愁心。
‘走入山林’:忧愁、忧愁,就怎么样?这个魔到你身上,一半有魔的力量,一半有你自己的力量。这个魔是藉著这股气的,如果你思想正了,就没有事了;你思想若不正,跟著他转,说忧愁你就忧愁,越忧愁越忧愁……,就跑到山里头去,‘不耐见人’:不见人。
‘失于正受’:没有正受了。‘当从沦坠’:将来这种人也会堕地狱的。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在这个清净定中,‘心安隐后’:心非常地安稳,没有一切的杂念了,正在这个时候,受阴又发生作用了。‘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忽然间就有无限的,没有限量那么多的欢喜生出来。‘心中欢悦’:心里不知道乐到什么程度去了,乐到极点。‘不能自止’:想停止这个快乐,也停止不了。
此名轻安。无慧自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此名轻安’:这是一种轻安的境界。‘无慧自禁’:他没有智慧禁止自己这种快乐。
‘悟则无咎’:如果你觉悟了,明白了,这也没有什么问题。‘非为圣证’:这不是证圣果的一种表现。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若作圣解’:假设你说:‘噢!我这回入了欢喜地啰!我这就是欢喜地菩萨了。’‘则有一分’:就有一分什么?‘好喜乐魔’:这种好欢喜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见到人就哈哈大笑。‘于衢路傍’:于通衢大路的旁边,‘自歌自舞’:自己又唱歌,好像现在的邪皮(嬉皮)一样,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又作种种的音乐,自歌自舞。‘自谓已得’:自己说自己已得‘无碍解脱’:无碍解脱了。‘失于正受,当从沦坠’:这个也是失去正定正受这种正知正见了,失去正知正见这个理智,将来也会堕地狱的。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自谓已足’:说自己已经什么都够了,什么都满足了,已经证果,已经开悟了,已经成佛了。
‘忽有无端’:忽然有这么一种无端,‘大我慢起’:这个我慢非常之大,我慢就生起来了。我慢,就是傲慢,对人人都看不起,谁他也看不起,看一切人都不如他了。‘如是乃至,慢与过慢’:慢,就是骄慢;过慢,太过这种慢。‘及慢过慢’:哦!这个慢可就厉害了,骄慢中的骄慢,骄傲中的骄傲,再没有比他这么骄傲的了。‘或增上慢’:增上慢,慢上再增加慢。‘或卑劣慢’:或他自己觉得谁都比他卑劣,所以就看不起一切人,这都是种种的慢。‘一时俱发’:这个就是骄傲、贡高我慢一时都发生出来了。
‘心中尚轻’:他心中的这种慢,慢到什么程度上呢?不但对人骄傲、傲慢,对佛他都骄傲,都傲慢了。所以尚轻‘十方如来’:他对十方的如来,都看不起;十方的如来,他认为都不如他了。你说这慢得多厉害!非常地厉害了!‘何况下位声闻缘觉’:何况下位这些个声闻缘觉呢!他更看不起了,‘嘿!你不过是个小乘的罗汉嘛,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认为他比谁都高了,比佛都高了,可惜他没起出一个其他的名称来。
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此名见胜’:这个是偶尔的,在受阴里头生出这种见胜,就特别有一种见。‘无慧自救’:这个人没有智慧自己救自己。
‘悟则无咎’:如果他明白这是一种错误,也就不发生作用了。所谓觉了,就不迷;你迷的时候,就不觉。你一觉啊,就好像有智慧剑,把这个迷就破了。‘非为圣证’:这不是证圣果的一种表现。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毡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若作圣解’:假设你说这是一种好的境界,‘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就有一种大我慢魔,这个魔是非常我慢的。‘入其心腑’:到他身上来了。‘不礼塔庙’:他见著佛,也不拜;见著塔,也不拜;到庙上,他也不叩头,也不顶礼。‘摧毁经像’:他把经拿出去烧了、摧毁,佛像也把它打碎了。本来你毁灭了经和像,这都犯入地狱的罪。那么他说这都是假的。
‘谓檀越言’:他也有他的徒弟,就告诉他的徒弟。檀,就是布施;越,就是超越。这是用布施来供养三宝,在佛教就叫做檀越。他也有他的檀越、信徙,他就对这些个信徒就说了,‘此是金铜’:说这个佛像是金子造的,或者是铜造的,‘或是土木’:或者是土造的,或者是用木头造的。
‘经是树叶’:这个经是树叶子写出来的,‘或是毡华’:或者用一种什么绢子写出来的,你恭敬它干什么啊?你拜它做什么啊?它也是一个无知无识的。
‘肉身真常’:我这个肉身是一个真的。‘不自恭敬’:你不恭敬我,‘却崇土木’:你却去崇拜这个土和木头,那有什么用啊?那偶像嘛!你拜它有什么用啊?你拜它,莫不如拜我啰!就这么叫人拜他。‘实为颠倒’:你拜这个偶像,这一个木头,它有什么知觉?你拜它?这太颠倒了。
‘其深信者’:深信他的那些个信徒,‘从其毁碎’:也跟著他,把佛像也毁坏啰,把经也烧了,‘埋弃地中’:或者把它埋到地里边。
‘疑误众生’:他这样的行为,令众生对佛法不生信仰,而生出一种疑,所以就耽误众生,‘入无间狱’:入无间地狱了。‘失于正受,当从沦坠’:这个人将来一定堕无间地狱的。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己言成圣。得大自在。此名因慧。获诸轻清。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又者在这个色阴已消,受阴明白的时候,‘于精明中’:在他这个明白之中,更加精细明白,‘圆悟精理’:圆悟,这时候他所明白的理就都很精微了,‘得大随顺’:他也得到大的随顺。
‘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在他的心里头,突然间生出来无量轻安的境界。‘己言成圣’:说自己已经成了佛了,‘得大自在’:得到最大的这种快乐、自在。
‘此名因慧,获诸轻清’:这个名字就因为开了一点智慧,得到一种轻安、清净的境界而已,并不算什么不得了的境界。
‘悟则无咎’:你要是明了了,就没有过错,没有问题了。‘非为圣证’:你不要以为这样的境界,就是证了圣人实证的果位,不是的。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若作圣解’:假设你有这种轻安的境界,你就以为自己是证圣果了,做这样的想法,‘则有一分’:就有一种‘好轻清魔’:这种魔,他也有这种轻安的境界,也很清高的。‘入其心腑’:就到他身上来了,‘自谓满足’:自己说他现在什么都满足了,‘更不求进’: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了。他也不需要成佛,已经成佛了嘛;他也不用度众生,众生已经度了,他把众生都度完了!所应该成的这佛,他也成了;所应该度的众生,他也度了。所以,他更不求向前进步了。
‘此等多作’:这一等的修行人,多做‘无闻比丘’:像前边所讲的那个没有智慧的无闻比丘,他以四禅就做为四果了。
‘疑误众生’:这一种的人,令众生不知道正路,把众生都误了,都不认识佛法了。‘堕阿鼻狱’:这种的人将来要堕阿鼻地狱的,要堕无间地狱的,为什么呢?‘失于正受’:他这个正定正受都失去了,所以‘当从沦坠’:就应该堕落无间地狱去。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此名定心沉没。失于照应。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又彼定中’:在这个修行的定里边,‘诸善男子’:这一种的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在他这个时候,本来似明白,又没有真明白,在这个明悟之中,‘得虚明性’:他得这种虚妄的明性,而不是实在的。
‘其中忽然’:在这个虚妄的明性里边,就忽然生出变化来了,变化什么呢?‘归向永灭’:他说人死了,是永远都没有的了,永远都是灭的了。‘拨无因果’:所以讲因讲果这是不对的,没有因果的,人死就没有了,就灭了,这哪有因果呢?所以就拨无因果。
‘一向入空’:他就什么都是空的了,造罪也是空的,作福也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了。‘空心现前’:他在这个时候,越想他自己这个见解越对,‘啊!是空的了,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死了就完了,啊!这一切皆空。’‘乃至心生’:在这个时候,他心里就生出一种‘长断灭解’:人死了就断灭了、没有了。
这一段文说‘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这儿大约遗漏了两句,一定是当初抄写的时候,遗漏了,那么这儿可以加上‘此名定心沉没,失于照应’:这个定心没有了。没有定心,所以他自己生出这种空想,失去照应了。
‘悟则无咎’:如果明白了,就没有过错,‘非为圣证’:这可不是证到圣果的一种境界。
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YIN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鬼心久入。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入人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若作圣解’:假设你做为证圣果这样的见解,‘则有空魔’:这个时候,就有一种空魔来了,‘入其心腑’:就入到你的身上来。附到你的身上,‘乃谤持戒’:他就说什么啊?说你不要受戒,这个受戒呀,那是小乘法嘛!大乘菩萨没有这么多麻烦的拘束,不要管那个!所谓‘大象不游于兔径’,你看大象,它不走兔子走的道路;‘大悟不拘小节’,你开大悟了,什么都没关系,这一切都空的嘛!以前我不讲过吗?‘酒肉穿肠过’,酒肉在肠子里边过去了,‘佛在心头坐’,那个佛——一切唯心,你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嘛!他这么样讲。所以乃谤持戒,说你不要持戒,‘名为小乘’:说你这受戒,这小乘人才受,大乘人不要这个。
其实大乘人的戒更清楚,大乘人更不应该犯戒的。他就愚骗这些个无知识的人,根本那些个人也没学过佛法,也不懂佛所讲的是什么道理。所以他说什么,这些人就唯命是从,就以为他说的对了,为什么以为他说对了?因为没听过佛法,也不懂什么叫佛法。
‘菩萨悟空’:他说大乘菩萨悟一切法空,‘有何持犯’:哪里又有一个持戒?又有一个犯戒的?没有的。也没有持,也没有犯的,他就这么说。
‘其人常于信心檀越’:有这个魔入他心窍的人,常在信仰他的这一些个护法家里边,‘饮酒啖肉’:是又喝酒,又吃肉。‘广行YIN秽’:最要紧的就是这一句——广行YIN秽。佛教本来要没有YIN欲心,他这个YIN欲心哪,大得不得了!专门行YIN欲,行这个不干净的事情。那么,他这样子怎么还没有人不相信他呢?因为他有一种魔力。‘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令信仰他的这一些个人,对他都不生怀疑,对他都信仰得不得了。
‘鬼心久入’:因为他这个鬼心,久在身上,‘或食屎尿与酒肉等’:因为有个鬼在他身上,所以屎,他也不认为是不洁净的东西;尿,他也随便可以用的,可以喝的。吃屎喝尿,他说这是不垢不净。不垢不净嘛!那《心经》上都这么讲嘛!所以他误解经义,这就是魔的行为,他也不管是干净不干净,都不管的。你看,这个吃肉喝酒,他也说是空的;吃屎喝尿,他也说是空的。
‘一种俱空’:一种就是种种,他说,这所有一切种种都是空的。‘破佛律仪’:他不守佛的戒律。不守戒,所以‘误入人罪’:他引人造罪,引诱误人,令人都造罪了。‘失于正受’:他没有这种正定正受,‘当从沦坠’:这种人也应该堕地狱的。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味其虚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无限爱生。爱极发狂。便为贪欲。此名定境。安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又彼定中’:又者,在修行人修到受阴这个定的时候,‘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他色阴没有了,对受阴,他也非常清楚,‘味其虚明’:前边他已经得到虚明的境界,他现在就‘深入心骨’:对虚明这种境界,深入他的心骨了。
‘其心忽有’:在他的心里头,忽然间就发生了一种变化。什么变化呢?噢!‘无限爱生’:生了无量无边这个爱。就好像某某人说,噢!他爱所有的一切人。讲到这个地方,就知道他说这种话,就有这种性质了。‘爱极发狂’:他生出这种爱欲的心,到极点了,他就发起狂来了,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就好像我讲过的那个刘金童,见著男人,她就抱到怀里,又哭,又什么动作都有了,这就是这种魔。你说,差不离的男人,怎么见得了这一种的动作啊!所以就迷了。她叫他,你拿多少钱,买个什么宝贝,他说可以可以的。你拿多少钱,再买个什么东西,这个男人也就答应她。为什么呢?就因为她行YIN欲,这种魔力把人都迷住了,所以这是爱极发狂,‘便为贪欲’:贪欲也就是YIN欲,由这个贪心而生YIN欲。
‘此名定境,安顺入心’:这个名字就叫定的境界安顺入心。安,轻安;顺,随顺。随顺到他心里头去了。‘无慧自持’:他没有智慧控制自己这种的情感、这种的YIN欲心。‘误入诸欲’:所以他就有这一种错误,到这一切的爱欲里边去了。
‘悟则无咎’:这个境界是暂时间、偶尔有的,如果你明白了,哦!这是一种魔境,‘非为圣证’:这不是证圣果的。你若明白这不是证圣果,那就没有关系了。就怕你在这个境界上,不认识这个境界,入了迷魂阵,就出不去了。
若作圣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YIN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于末世中。摄其凡愚。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满千万。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若作圣解’:你若作证圣果的见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这时候因为你错了知见,就有一种YIN欲的魔入你这个身上来了。
‘一向说欲’:对著人专门讲欲。好像现在美国,我听说有这么一个宗教是多妻主义,说太太越多越好。这就等于这一种的魔一样的,专门投人所好,一般人好喜这个,他就讲这个欲,说多几个太太不要紧的,没有关系。‘为菩提道’:你太太越多,那就是菩提道嘛!
‘化诸白衣’:他就用这种的方法,化一切的在家人。白衣,就是在家的居士。‘平等行欲’:平等行欲也就是平等行YIN。他说也不分彼此,大家都一起,遇到一起就行YIN欲。也不管是人家的太太,是自己的太太,是谁的太太,这就随便随便了。现在美国又有什么换妻的主义,大家互相交换太太,这都是近于这种魔的行为。
‘其行YIN者名持法子’:和他有YIN欲行为的这个人,就叫持法子,说这就是接他的法了。这持法也就是传法的,传法的子就是他的法子。‘神鬼力故’:因为这是魔鬼和邪鬼、邪神的力量,所以‘于末世中’:在这个末法的时候,‘摄其凡愚其数至百’:摄也就是迷——迷这一切的凡夫。他摄迷无知无识的这些人,数目到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者两百,‘或五六百’:或者五、六百,‘多满千万’:或者有一千、一万那么多。
‘魔心生厌’:时间久了,这个魔王的心也就生厌了。生厌了怎么样啊?‘离其身体’:就离开他的身体了。离开之后,你说怎么样啊?他也就没有神通了。‘威德既无’:这个威德,也就是他这个神通,魔王有神通,现在魔走了,这个人的神通也就没有了。神通没有了,你说怎么样啊?
‘陷于王难’:这时候就犯国家的法律了。他以前有神通的时候,这个魔能避免国家的法律,令国家不知道;那么现在魔走了,这个凡夫还照这么样做;这一做,就犯法了。人知道他是旁门左道,妖言惑众,所以就犯法了,抓去就杀头了。
‘疑误众生’:他令众生找不著真正的道路,‘入无间狱’:一定下无间地狱的。他为什么下无间地狱?就因为‘失于正受’:他失去正定正受,‘当从沦坠’:一定要堕落的。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受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阿难!像这样十种的禅那,这个静虑所现的境界,‘皆是受阴用心交互’:皆是在受阴里边,因为修行用功,互相生出这种种的变化,‘故现斯事’:所以就有这种的事情发生。
‘众生顽迷’:众生顽固、迷昧、愚迷,‘不自忖量’:他也自己不想一想,自己不度量度量,‘逢此因缘’:他遇著这种的因缘,‘迷不自识’: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了。‘谓言登圣’:他说他已经证果,成了圣人了,‘大妄语成’:这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没有得到这个道,他说他得到道了;没有证圣果,他说证圣果了,这是打大妄语,‘堕无间狱’:一定堕无间地狱的。
汝等亦当。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汝等亦当将如来语’:阿难哪!你们也应当将佛所说的话,‘于我灭后传示末法’:在我灭度之后,传示到末法的时候,‘遍令众生开悟斯义’:令所有一切的众生,都听著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觉悟这个道理。‘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你不要令天魔得便了,不要令他们有机会来魔这些个人。‘保持覆护成无上道’:你要保持覆护这一切的众生,令他们都成就无上的道业。
五十阴魔之想阴十魔 |
选择字号 |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修这个定力,‘受阴尽者’.受阴已经尽了。‘虽未漏尽’:虽然没得漏尽通,可是他已经有了神通了。‘心离其形’:他的真心可以离开身体,就好像什么呢?‘如鸟出笼’:我们人在受阴没有尽以前,都不能出去这个身体,这就好像那个雀鸟圈在笼子里一样的。现在这个修三摩地的人,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也就能成就他的神通了。
‘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从这个凡夫的身上,就可以成了菩萨,得到菩萨这六十种的圣位。‘得意生身’:这个叫什么呢?叫意生身。这个意生身,要作意才可以有这种的神通。
‘随往无碍’: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去。这六十圣位是什么呢?就是本经前边所讲的五十五个菩萨的位置;还再加上三渐次,三渐次是三个位置;再加上干慧地,干慧地也是一个位置,这是四个;再加上妙觉,那么这是六十个圣位。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这有一个比方,这想阴的范围,它这一种领域,譬如有这么一个人说梦话,他睡著了,就讲他所想要说的话。‘是人虽则无别所知’:他说梦话,他自己是不知道的,‘其言已成音韵伦次’:可是他所说的这个梦话,已经成了一种语言了。他的声音和韵调,排列得也很有次序的,说什么话也是很有次第的,但是他自己不知道。‘令不寐者咸悟其语’:使令这一些个没有睡著的人,都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譬如他说:‘我今天想要有豆腐吃,我到豆腐店里去买了十块豆腐,回来我就把它炒一炒,然后就吃了。’他这么一讲,他自己不知道他说这个话,旁人——那个醒的人——都知道:‘喔!他今天吃过豆腐。’就都知道他是怎么一回事了,这叫咸悟其语。为什么他说这个话呢?就因为他吃东西还没有忘,就想著、想著、想著,睡著了作梦的时候,都要说出来。
‘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这个想阴区宇就好像这个样子似的,但并不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要误会这个想阴就是说梦话,那又错了,这是个比方。
若动念尽。浮想消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若动念尽,浮想消除’:这个动念,是动哪一个念呢?这是六识里边微细的念头。这个微细念头尽了,所以浮想消除了。第六识的微细念头,微细微细的那个相,叫动念。那种动念没有了,所以这个浮想,也就消除了。‘于觉明心,如去尘垢’:这个觉明心,就是第八识那个心。第八识的心,就好像去尘垢一样。
‘一伦生死’:众生不有十二类吗?十二种的众生由卵生轮到非无想的众生那儿,这十二类轮一周,叫一伦。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就是哪一类众生的前因后果,他都知道了,‘名想阴尽’:这时候这个人就得到宿命通,所以他知道这一切众生前因后果的事情,他都照了无疑。‘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这个人在这个时候就超越烦恼浊。
‘观其所由’:观看他所行所作的这个原由,‘融通妄想’:这时候妄想也融通了,‘以为其本’:以做为他的这个根本。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圆明。锐其精思。贪求善巧。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邪虑不能侵犯。【注九】【注一○】
‘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圆明’:在圆满的这种定的境界,发明三摩地这个定力里头,心里又生出一种爱心,爱这个圆明的境界。‘锐其精思’:锐,就向前追究精思,精思就是这个圆明。‘贪求善巧’:贪求善巧方便这种的方法,想用善巧方便来教化众生,所以他生出这一种贪心。【注一一】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尔时天魔’:在这个时候,六欲天的天魔,‘候得其便’:一看这个人的定力已经将要成功了,所以就想方法等著他,找他毛病,候著他有这个便。这‘便’,就是他有漏洞的时候。什么叫漏洞呢?就是他在修道时,定力不坚固,偶尔或者就生出一种其他的什么妄念。一生出妄念,就有漏洞,这个定力就不坚固了,所以天魔就候得其便。【注一二】
‘飞精附人’:什么叫飞精附人呢?飞,就是飞檄。飞檄的意思,就是天魔命令他的眷属,说:‘你到那个地方去,去把这个人的定力给破坏了!’在色阴和受阴没尽的时候,这个邪魔可以入到这个人的身上,来迷惑这个人;在受阴和色阴都尽了,没有了,到这想阴的时候,这个魔就不能入修道人的体里边来了,他就要另外找一个人,附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来给你说法。【注一三】【注一四】
‘口说经法’:他口里也说这个经典,说这个法,可是他这种法都是一种邪法,所以要认识它。
其人不觉。是其魔著。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斯须。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寝暗室。身有光明。
‘其人不觉是其魔著’:你看这个魔的境界多厉害啊!这个被魔附的人,自己也不觉得,也不知道有魔在帮助他,附到他身上了。‘自言谓得无上涅槃’:他自己怎么样说呢?他说自己已经得到涅槃这种的道理、这种的妙果了。【注一五】
‘来彼求巧善男子处’:他来到想要求善巧的这个修道人的地方。‘敷座说法’:敷座,就是设备好了一个座位。说法,来给这个求善巧的男子说法。
‘其形斯须或作比丘’:斯须,就是很短的时间。他这个身形,在斯须间或者现一个比丘的相,‘令彼人见’:令这个求善巧的人看见;‘或为帝释’:或者变一个天帝释的身;‘或为妇女’:或者变成妇女身;‘或比丘尼’:或比丘尼的形相。那么这个求善巧的人,一看他这么样变化,‘喔!这大约是观世音菩萨来了!’谁不知道这原来还是个魔。所以,你见到什么境界,不要跟著这个境界跑。
‘或寝暗室’:或者睡到一个黑的房子里边。‘身有光明’:他的身就现出光明,这你若不明白佛法的人,一看就:‘哦!这个人身上放光啊,这一定不是佛就是菩萨了!哦,或者是阿罗汉了!’谁不知啊,这是魔王来现的神通。魔王附的这个人,来故意诱惑你这修道人,令你生出来一种邪知邪见。
所以你一般人不真正明白佛法,无论见到什么,你也不要随著它转,不要跟著它跑去,不要被这个境界转。要怎么样子呢?要见有若无。见到境界就和没有见到境界一个样,也不要生欢喜心,也不要生讨厌的心。
你见到魔,若生这欢喜心,你这也是随著魔境界转了;你若生一种讨厌的心,你这也是随魔境界转了。怎么样呢?就是保持你的中道,也不欢喜,也不讨厌,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不要说:‘喔!这是好的境界,我想再看一看。’不要有这个心,你如果有这种念头,这就是错了。【注一六】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是人愚迷’:这个人,哪个人呢?就是修定力这个人,他在这个时候很愚迷的,‘惑为菩萨’:他一看:‘哦!这个人又能变比丘相,又能变帝释相,又能变妇女相,又能变比丘尼相,这种忽然变这个相,忽然变那个相,一定是个菩萨了。
‘信其教化’:于是乎,就深信他的教化。‘摇荡其心’:把他的心就摇荡动了。
‘破佛律仪’:你观察这个修道的人哪,观察什么地方呢?就观察他守不守佛的戒律。他若不守佛的戒律,这一定是魔;他若守佛的戒律,特别精严,特别地守著这个戒律不犯,这个就是真的佛教徒。如果他又说是佛教徒,又说是长老,又说是什么什么,却‘潜行贪欲’:偷偷地行贪欲。这个贪欲也就是YIN欲,偷偷地行YIN欲,不叫人知道。
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
‘口中好言’:邪魔附身的这个人,他欢喜说什么呢?说什么‘灾祥变异’:灾,就是不吉祥的事情,就是凶事。说什么地方有灾难了,又什么地方有吉祥的事情了,又什么地方有一种非常的事情、变异的事情。变异就不是常常有的。
‘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者他说:‘喔!你知道吗?现在某一个佛在什么地方出世了,来到世间了。’
‘或言劫火’:或者说:这个三灾八难就来了。水灾、火灾、风灾,或者这个劫就要坏了。
‘或说刀兵’:或者说:‘哦!这个地方就要打仗了,小心一点。苏联或者和某一个国家就来开战了。’
‘恐怖于人’:就尽讲这一些个耸人听闻的事情,尽吓人,令人听了:‘哦!这不得了啰!就要打仗了!不知道我生命会不会有呢?’就生一种恐惧心。
‘令其家资,无故耗散’:或者说:‘现在都要打仗了,你快拿出一点钱,我可以保著你这个命;如果你不给我多少多少钱哪,你的命就会没有了!’尽讲这些个欺骗人的事情。
你要是想认识,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菩萨,还是魔?你就可以在这个地方来看。第一,看看他有没有YIN欲心;第二,看他有没有贪欲心。这个贪是贪财,他若又贪财又骗色,这个就不是真的了。
怎么贪财?好像他就说:‘哦!现在大劫就临头了,这个世界就没有了,原子弹就要在什么地方爆炸了,氢气弹又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就讲这些个令人恐怖的事情,完了怎么样子呢?结果他的目的就是要你给他钱。你要知道,他若是有这种的情形,他就是放光动地,有什么特异情形,你也可以不相信他,因为他有贪心。若没有贪心,这就是真的;有贪心,就是假的。我现在告诉你们这一个最实际的测验办法。【注一七】
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此名怪鬼’:这种的鬼叫什么鬼呢?就叫怪鬼,奇奇怪怪的这种鬼,‘年老成魔’:时间久了,他就变成魔了。‘恼乱是人’:他来扰乱这个修道的人。
‘厌足心生’:时间久了,他这个把戏玩得也讨厌了,也够了,这够了怎么样?就讨厌心生出来了,‘去彼人体’:就走了,不附著那个人了,走了。
‘弟子与师俱陷王难’:这个弟子和师父俱遭王难,都被国家捉去了,说他妖言惑众,然后或者就杀头,或者做什么。【注一八】【注一九】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你应该先觉悟,不入这种魔王的轮回里头。‘迷惑不知,堕无间狱’:如果你要是迷昧而不明白,将来就会堕无间地狱的。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
‘阿难’,‘又善男子’:这个修定的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游荡’:他的心又打出一种妄想来,打什么妄想呢?心里想要游荡。游荡就是出玄入牝了,这个神出去了,各处去跑。‘飞其精思’:就是他这个灵魂,飞到旁的地方,‘贪求经历’:他到处都要去看看,到处都要去玩一玩,这是贪求经历。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尔时天魔’:当尔之时,这个天上的魔王,他又生了一种妒忌了,‘候得其便’:于是乎他就等著等著,等这个修道人有了漏洞,他就有机会。‘飞精附人’:他又派他的眷属,去附到其他一个人的身上,‘口说经法’,来恼乱这个修道的人。因为什么来恼乱他呢?这个修道人怎么会有魔来呢?就因为他贪求经历,想要游荡。他一动这个游荡的念头,魔王就有了机会,可以扰乱他来了;如果他没有这种的心,就不会有这种魔的。
其人亦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
‘其人亦不觉知魔著’:魔附到身上的这个人,他自己也不觉也不知。‘亦言自得无上涅槃’:也说他自己得到涅槃的妙果了。‘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来到这个心里打妄想,想出玄入牝,到处去求游荡的这个人的地方,‘敷座说法’:安敷上座位,来说法。
‘自形无变’:前边那个,是他自己的形,又变比丘,又变帝释,又变妇女,又变比丘尼,又变等等的;这一个,他自己的身不变,所以这魔有种种的魔。你不要以为有了境界,就是好的事情了。有境界,你若不认识,这就著魔了。自形无变,说法这个人,他不变,‘其听法者’:可是听法的这些个人,‘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忽然每一个人见自己的身,哦!坐在莲华上,‘全体化成紫金光聚’:每一个人觉得自己的身体都变成紫金光聚,紫金光色这样子。
‘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所有听法的每一个人都这样子。啊!认为很出奇了,很少有啰!从来也没见过,以为这是好的境界,其实是魔的境界。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YIN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这不是指这一个人,而是这一班听法的人,太愚痴了,心生疑惑,认为:‘哦!这是真菩萨了,他能教我坐宝莲华,变成紫金光色。’你自己想一想,你坐著宝莲华,变紫金光色,是不是真的呢?这根本是假的,你是一个凡夫,怎么会有这样境界呢?这如果不是魔王来愚弄你,那么菩萨做什么要现这种境界呢?他贪图你什么?
‘YIN逸其心’:于是乎这一班听法人的心,就都摇动了,生出一种YIN逸的心来。‘破佛律仪’:于是乎也就不守佛的戒律了。
你们要记得,受戒之后,不要信这种迷信的境界,这个说法的人,无论有什么大神通,你要观察他。要是有贪心,到处敛财,或者有YIN欲心,那就不是真的,就是假的;他若没有YIN欲心,没有这种贪心,对你没有什么企图,那就是真的。他破佛律仪,这就是假的。‘潜行贪欲’:也偷偷地尽行YIN欲。
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渴仰。邪见密兴。种智消灭。
‘口中好言诸佛应世’:邪魔帮助的这个人,欢喜说什么呢?他就欢喜历游一切,用这个历游,谈玄说妙,说得不知几玄妙。说什么呢?他说:喔!现在诸佛都到世间来了,都来救人来了!‘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在什么地方,哪一个人当是哪一个佛来的。他的变化身来到这个地方,救一切众生来了。‘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或者某一个人,就是什么菩萨。
好像吉利(Gary)他不是说:沙摩楼撒的弟子就说沙摩楼撒是菩萨——菩提萨埵,是不是啊?这岂有此理!你菩提萨埵?什么菩提萨埵?鬼菩提萨埵!这真是骗人!菩提萨埵?我告诉你,佛、菩提萨埵他不会自己承认他是佛,是菩提萨埵的;也不会叫弟子周围去给他宣传,说:‘啊!我的teacher(师父)是菩提萨埵。’吉利!我没有教你这么讲啊,你为什么说你的teacher是佛?不可以这么讲的!我自己没有讲过吗?我是鬼。你就说你的师父是个鬼就得了,我不愿意做菩提萨埵,也不愿意做佛。唉,真是可怜得很啊!这些人。
‘来化人间’:说,‘这是个菩萨啊!来教化人间来了。这末法时代,他来救我们来了。’
‘其人见故’:这个人因为是个小孩子的知见,也不懂佛法,一听说这是菩提萨埵,‘哦!这不得了,赶快去听他说法,到那儿拜他做师父。’好像昨天就有一个人来盗法来了,我问他是谁的徒弟,他说是某某人的徒弟,就是这种情形。
‘心生渴仰’:渴仰就是羡慕。他心里就生一种羡慕心,‘啊!我几时也拜一个菩提萨埵做师父,我到那地方去亲近他,跟他学菩提萨埵这个法。他是菩提萨埵,当然教人都可以做菩提萨埵了。’
所以‘邪见密兴’:这种邪知邪见,就一点一点秘密地生出来了。‘种智消灭’:这个道种智、这一切种智——种种的智慧都消灭了,没有了。这个智慧的种子都消灭了,你说危险不危险?【注二○】
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此名魃鬼’:你们记得这个魃鬼是个什么鬼来著?记得吗?这个魃鬼到什么地方是怎么样子啊?这个魃鬼就是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不下雨,这叫旱魃。旱魃为虐,旱魃作怪。这个鬼呢,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没有雨下了!最少都要半年,多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他若在那地方不走,这个地方总没有雨下的。
‘年老成魔’:这个魃鬼年轻的时候就是鬼,等年纪一老,就变成老奸巨滑了,就变成魔了。我们人有这么一句话,‘老而不死是为贼’,说人若老了不死,就变成贼了,何况这个鬼呢?这鬼若老了不死,就变成魔了。
‘恼乱是人’:所以魔来恼乱这个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等他这一套把戏玩得时间久了,也就讨厌了,没有什么意思了,于是乎就跑了、走了。
‘弟子与师俱陷王难’:这个徒弟和师父就都被人捉去,关到政府的监狱里了。关到监狱里,就或者斩头,或者终身监禁,这也就等于在地狱里一样了。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你应该先先地明白,不入这个魔王的轮回里边去,不入魔王的眷属里边去。‘迷惑不知,堕无间狱’:如果你不明白,不认识魔王的这种行为,你就应该随著魔王,堕无间地狱去了。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绵吻。澄其精思。贪求契合。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绵吻’:心里想和一切的圣人,来暗暗地吻合。‘澄其精思’:所以就勉强用澄清的这种精思,‘贪求契合’:就因为这一暗念贪求契合,所以魔王也就得便了,也就有机会来恼乱你来了。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当尔之时,这个天魔也等著机会,‘飞精附人口说经法’:飞精附人来口说经法。
其人实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
‘其人实不觉知魔著’:被魔附到身上的这个人,他也不知道他著魔了。‘亦言自得无上涅槃’:他也说自己得到无上涅槃的妙果了。‘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来到求契合这个修行人的地方。‘敷座说法’:也安排好了座位,上法座就说法。
‘其形及彼听法之人’:他自己的身形,和所有听法这些人的身形。‘外无迁变’:在这个身体的外边,没有什么迁变。不像前文,有的又变成自己坐宝莲华,见到自己身体像紫金光聚;有的看见这说法的人又变成比丘、比丘尼、帝释、妇人等等,没有这些变化。可是怎么样啊?
‘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令这些个听法的人,还没听法之前,心里就开了悟。开了悟,这时候就好像喝醉酒了似的,又好像作梦发了财了。他这个开悟不是真正的开悟,只是一种幻境,好像看电影似的,这么一种幻化的境界;又好像吃那个‘幻觉丸’,哦!看见什么东西都变了样了。‘念念移易’:他心里头就念念迁易。
‘或得宿命’:或者得到宿命通了。其实他这个宿命通也并不是真的,都是假的。怎么说是假宿命通呢?因为他所看的都是一种幻化的,不是真正的。‘或有他心’:或者得他心通。‘或见地狱’:或者看见地狱了。哦!地狱的境界都看见了。‘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者知道人间,好的和不好的这一切事。‘或口说偈’:或者随便他就可以说出偈颂来。‘或自诵经’:或者他自己就念经。
‘各各欢娱’:每一个人都欢娱,都高兴了,‘得未曾有’:喔!都说这可真是菩萨啰,这真是佛啰,令我开了悟了,令我得到宿命通了!可是这就只在听法那一个时候有的,一过去就没有了,所以说他不是真的。【注二一】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是人愚迷’:这个人也是愚痴到极点了,‘惑为菩萨’:疑惑魔著的这个人就是菩萨了。‘绵爱其心’:绵也就是绵密,对著这个魔绵密地生出一种爱心来。‘破佛律仪’:所以把佛的律仪也都破坏了,不守了。‘潜行贪欲’:偷偷地就行这个YIN欲。
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
‘口中好言’:这种魔,他的口里头欢喜说什么呢?他有一种说法,他欢喜说:你光是学佛,你可知道佛是怎么一回事?‘佛有大小’:佛也有大的佛,也有小的佛;也有老的佛,也有少的佛;‘某佛先佛’:又有先佛——先前的佛,‘某佛后佛’:又有后来成的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那么在佛的里边,也有真佛,又有假佛,魔王说自己就是真佛,那个佛就是假佛,‘男佛女佛’:又有男佛,又有女佛。
所以,他说男女交媾这种情形,就是造就佛呢,就是成佛的根本,就是菩提心,他就这么样讲的。所以把人都迷住了,这一班人说:‘喔!成佛原来这么成的啊!’所以拼命就恣行YIN欲了,豁出命都不要了,就行YIN欲。
‘菩萨亦然’:他说菩萨也有大菩萨、小菩萨;也有男菩萨,也有女菩萨。其实除非你没有成佛,你若成佛,就都是男的,没有女的了;你成菩萨也都是男的了,也没有女的。观音菩萨为化女人,所以他变现女人身。
‘其人见故’:这个人见他这么样说,于是乎也就相信了。说:‘这对啊!这讲得对!观音菩萨,我看他都是女人身嘛!这是很现成的一个证明嘛!’其实他不明白佛法,观音菩萨他也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他是随类应机而化,化度众生。
在这个地方,就很难分别清楚,什么是菩萨化现的,什么是魔化现的,不容易分。因为魔也有那种的神通,也可以变化,那么你怎么知道他是魔呢?你就在他有YIN欲心、没有YIN欲心上分别;在他有贪心、没有贪心上分别,就在这个地方分别。‘洗涤本心,易入邪悟’:把他自己本来修行那个真正的正心洗了,改变了,就变成邪悟了。
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此名魅鬼’:这个就是一种魇魅鬼,魑魅魍魉这种鬼。‘年老成魔’:他也是经过时间久了,就变成一种魔。‘恼乱是人’:来恼乱这个修定的人。‘厌足心生’:时间久了,他生一种厌恶的心。‘去彼人体’:就离开这个人的身体了。‘弟子与师俱陷王难’:于是乎徒弟和师父,都被国家的法律管住了,把他们抓去圈到监狱里。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你应该先先地觉悟,首先你要觉悟,不入魔王这个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如果你没有智慧,你不明白、不知道,将来就会堕无间地狱的。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根本。穷览物化。性之终始。精爽其心。贪求辨析。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根本’:他心里生出来一种想要学这个物理学的心。心爱根本,就是想要学物理,所以就‘穷览物化’:他要研究物理这种的变化,‘性之终始’:这个物理的开始和终点,是怎么回事。‘精爽其心’:他的心里头精益求精。爽,就是要明白。‘贪求辨析’:贪求要辨别而分析这个物理。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尔时天魔’:在这个时候,天魔一看,‘哦!你生出这个贪心来,好东西!我现在就要叫我一个眷属来收拾你啰!’于是乎,‘候得其便’:得到这个机会了。‘飞精附人’:又派他的眷属,来附到人的身上。‘口说经法’:说这经典,说这个魔王的法。【注二二】
其人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是诸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
这真是佛了,这真是所有的人都是佛了,这个魔就是这样讲法。
‘其人先不觉知魔著’:其人,被魔所附这个人。他也不知道自己著了魔了,因为著魔的时候,他自己就迷迷糊糊,没有知觉了。完全是魔王来替他做全权代表,替他讲话了。‘亦言自得,无上涅槃’:也说自己得无上涅槃了,得到涅槃的妙果。
‘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求元,就是求这个物的本元。到求物理始终这个人的地方,‘敷座说法’,‘身有威神’:这个魔王,他身上有一种威神,这威神怎么样啊?‘摧伏求者’:他能把求元这个善男子摧伏了,摧伏这个求者。‘令其座下’:令这个人和座下的人,‘虽未闻法’:虽然在没闻法的时候,就‘自然心伏’:心里已经都佩服了,心里已经降伏了。
‘是诸人等’:这一切的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他拿著这个佛的涅槃、菩提法身,就说‘即是现前我肉身上’:他说,什么叫菩提涅槃哪?就是现在我这个肉身上,‘父父子子递代相生’:父亲生儿子,儿子又做父亲,父亲又生儿子,这么代代相传,一代一代地生下来,‘即是法身常住不绝’:他说这就是不坏的法身,常住的法身。‘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这个就是说的现在嘛!就这样子,说现在就是佛国,再没有其他的净土可住的,和金色相。他就这么样,说那都是假的。因为他有鬼气,有魔气。我不是常说魔里魔气的吗?有这股魔气,他讲出话来,大家都著了他这个魔,被他迷住了,所以都相信他。
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归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为菩萨。推究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其人信受’:这一些个人,听他这样一说,哦!就说这个有道理,讲得不错呀!父亲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这一代一代相传,就是常住不坏的嘛!这就是法身,哦!原来如此,所以大家都相信了。‘亡失先心’:把以前的正知正见都失去,都没有了,没有正念了。你看,人信魔王的道,比信真正的法,信得厉害。魔王这些个旁门左道、邪魔外道,叫这个人:‘啊!你做这个,你做那个。’他不敢不做的。那个真的叫他做一件事情,他就将信将疑的。
这魔王因为有那股魔力,把你迷住了,所以他说什么你信什么。你若叫魔王来讲这个经,他才不讲呢!为什么呢?如果他这一讲啊,把魔王的本相都露出来了,他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他不会讲这个经的。为什么我说,在美国他们就算懂佛教,你让他讲一讲这个经,他不敢讲的。一讲,把他本来的面目都揭穿了,所以他就怕了。我告诉你们,为什么你们到那地方去开会,他们也怕,也就是这个道理。
‘身命归依’:身心性命都归依这个魔王了。‘得未曾有’:从来没有。‘是等愚迷’:这一等的人哪,真是可怜得很。‘惑为菩萨’:他以为这个魔就是个菩萨。‘推究其心’:就跟著这个魔王,来学他的魔术。‘破佛律仪’:他就不守佛的戒律了。‘潜行贪欲’:偷偷地去行那个YIN欲、贪欲去了。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
你看这个魔王多厉害!他‘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他说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就是净土。净土法门,你到什么地方找去啊?这个就是净土法门。
‘男女二根’:男女这两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这就是菩提的种子,涅槃的真处。你看,讲的这个!‘彼无知者’:这无知无识,一点智慧都没有的这个人,一听说,‘啊!这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原来这个就是菩提涅槃。’于是乎,他就命也不要了,就往死路上跑,拼命去跑,不要命那么跑。‘信是秽言’:信这一种不清净的话,污秽的话。
此名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此名蛊毒、魇胜恶鬼’:这个名字就是那蛊毒鬼和魇胜恶鬼。魇魅,这不是有个魇魅鬼?那个鸠槃茶就是这个鬼。这个蛊毒鬼和那个魇魅鬼——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成了魔了。
‘恼乱是人’:他来恼乱这个修定的人,‘厌足心生’:时间久了,他也生一种厌足的心了。‘去彼人体’:离开这个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这个弟子和师父一起都受国法的限制和干涉,被抓去坐监狱。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汝当先觉’:你应该先先地觉悟,‘不入轮回’:不要落到魔王的圈套里,堕落这个轮回去。
‘迷惑不知’:如果你迷惑,不知道,不明白,将来一定会‘堕无间狱’的。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
‘又善男子’:这个修定的善男子,‘受阴虚妙’:在受阴中得到一种虚而微妙的境界,‘不遭邪虑’:这时候,不会再有邪魔外道来到他身上,来入他的心腑了。
‘圆定发明’:他这时候得到一种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在这个定中,突然间,他心里就生出一种爱欲。爱欲什么呢?爱欲悬应。什么叫悬应呢?就是不论相离多远,也可以知道。好像现在在三藩市,想要知道纽约的事情,那么也就知道了,这就叫悬应。
‘周流精研’:他周而复始地那么精研,精益求精,研究这个悬应的问题。‘贪求冥感’:贪求默默中就有感应。好像在三藩市这儿一打坐,就看见纽约的亲戚在做什么,朋友在做什么,或者说什么话,看得清清楚楚。到时候去一调查、一证明,果然是丝毫不错的,这就叫悬应,他欢喜得到这种神通。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尔时天魔’:这时候天魔一看,你这个定力将要成就了,所以他就生了一种妒忌心。于是乎,就派他的魔子魔孙到你这个地方来,‘候得其便’:等著你有了漏洞,有隙可乘,就‘飞精附人’:这个魔子魔孙,就附在人的身上,‘口说经法’:口里就讲经说法。
其人元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粘如胶漆。得未曾有。
啊!这真危险。
‘其人元不觉知魔著’:被魔附到身上的这个人,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著了魔了,‘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所以他就说自己得著无上涅槃了。这未证言证,未得谓得;他没得到这无上涅槃,他说得到了。
‘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来到生出一种贪心,贪求冥感、冥应这个人的地方。‘敷座说法’:他也安排一个座位,就说法了。
‘能令听众’:有魔的这个人,能使令这一班的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暂时间的,你们要知道,这不是永远的。啊!这个人就好像一百岁、一千岁这么样一个老人。这些个听众看见他这么大年纪,鹤发童颜,喔!这真是个老修行、老比丘了。
‘心生爱染’:爱,就是爱慕;染,也是一种染污。有爱就有染,有染,这就是不清净了,这叫染。‘不能舍离’:这一班听众,日夜都要陪著这个魔在一起,为什么呢?因为魔有这个迷人的力量,所以他就把这班人都迷住了!
‘身为奴仆’:这就亲身给他做奴、做仆。‘四事供养’:四事是什么呢?就是饮食、衣服、卧具、汤药。饮食,就是吃的;衣服,就是穿的;卧具,就是棉被或者褥子之类的;汤药,就是医药。‘不觉疲劳’:如果需要这四事供养,这班人也不觉厌烦,不觉疲倦。【注二三】
为什么呢?你看,真是修道的人,真正的佛弟子,没有人这么样真正地亲近他、供养他。这个魔因为有一种迷人的力量,所以人人就都接近他、欢喜他。
‘各各令其座下人心’:那么每一个、每一个魔附身的人,都令在他座下听法的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迷得这些个人怎么样啊?自己就知道:‘哦!这是我前生的师父。’自己就这样子,‘啊!善知识!这个真是善知识啊!是我以前的善知识啊!’‘别生法爱’:就生了一种法爱,‘枯如胶漆’:和这个魔就黏如胶漆,如胶似漆,黏到一起了。‘得未曾有’:从来也没有这样子的。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这个人愚痴到极点,是又愚痴,又迷惑,以为这个能变化的,就是佛菩萨了。那狐狸精也会变化,妖魔鬼怪都会变化。他没有想到,这个会变化,不一定是菩萨,也不一定是佛。你有什么善根,能遇到真菩萨、真佛?这个人就‘亲近其心’:亲近这个魔附到身上的人,‘破佛律仪,潜行贪欲’:怎么知道那是魔呢?主要地就因为他破佛的律仪,所以偷偷地就行YIN欲去了。因为他有这YIN欲心,所以就知道他是魔。
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
‘口中好言’:他除非不见到人,见到人他就说了,‘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这就好像我说的那个刘金童似的,一见到人,就说是她儿子;再不,就说是她丈夫。哪一生是她的儿子,哪一生又是她的丈夫。或者第一百零一生,或者是一百零二生中,我先度哪一个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或者说是他的兄弟等等,或者说是他的妻妾。
‘今来相度’:我现在来度你了,‘与汝相随’:与汝常常在一起,形影不离。‘归某世界’:和你到哪一个世界去,‘供养某佛’:我们到那个地方去,亲近哪一尊佛。
‘或言别有大光明天’:我们生到那个大光明天去。其实这个大光明天,就是魔王所住的地方。‘佛于中住’:他说那个地方有真佛,现在你们这儿相信的,都是假佛。‘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如来都在那儿休息的,因为如来在世界上,度众生,教化众生,太疲倦了,所以就到大光明天休息去了。
‘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他这么一讲,这些人就信这种的虚诳了。信这种虚诳怎么样啊?就把以前自己那个正信的心都失去了。
此名疠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此名疠鬼’:这个名字叫什么呢?就叫疠鬼。他也‘年老成魔’:这个疠鬼,或者三千年,或者五千年,就成魔了,‘恼乱是人’:来破坏这个人的定力。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因为时间久了,他这个把戏耍得不愿意耍了,这个新鲜的玩意儿,他也生厌了。讨厌了,就不在这个人的身上了。
‘弟子与师俱陷王难’:因为这个魔一走,他自己就没有威德,没有魔力了。所以一般人也就生出怀疑了,于是乎,或者就告到官里去,把他捉去坐监。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汝当先觉’:你应该先先地觉悟这个道理,‘不入轮回’:不要入这个魔的圈套里边去;不要入魔的轮回里边去。‘迷惑不知’:如果你要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堕无间狱’:将来一定堕无间地狱的。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
‘又善男子’:又这个修定的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他的心生出一种贪爱,贪爱什么呢?贪爱深入这种道理。所以就‘克己辛勤’:辛,就是辛苦;勤,就是勤俭。自己刻苦自待,对自己很克己,修行很用功的。
‘乐处阴寂’:他愿意居处到这个阴——没有阳光的地方,没有什么人的地方,就好像愿意住深山穷谷的洞里边,那个非常寂寞的地方。
‘贪求静谧’:贪求那个地方清静。因为你太贪清静,也就会生出一种魔。人修道,无论什么也不要贪——好的也不贪,坏的也不贪——你就平常心是道,要平平常常的,不要生一种贪心,你贪什么都是不对的。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尔时天魔’:当尔之时,这个天上的魔王,‘候得其便’:等著有了机会,就‘飞精附人’:派一个魔鬼——魔王的眷属,附到其他人的身上,就来‘口说经法’:给他讲经说法。
其人本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钦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谤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
‘其人本不觉知魔著’:被魔所附的这个人,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是著魔了。‘亦言自得无上涅槃’:他也这样讲,总而言之,魔王都说自己得了无上涅槃。由什么地方你可以证明出来他是魔呢?魔多数是自己赞叹自己的,‘你知不知道我呀?我现在已经得到涅槃的果位了,我现在证到初果了,我现在得到四果了,我现在就是菩萨了,你认识不认识啊?’一说这话的人,你不用问,这就是魔!
若是佛,他不会说:‘啊!我就是佛,你快来给我叩头啊,你若不给我叩头,那你就当面错过、交臂失之。嘿!我这个佛,你都不给我叩头,你真是愚痴得很哪!’他这样,自己称自己是佛,自己称自己又是菩萨,自己称自己又是阿罗汉。若这样一讲,那就是魔了。你不用问,不问可知,这是魔鬼讲话!佛也不自己说我就是佛。
菩萨现在到世界上来,他也不自己说自己是菩萨。就算旁人叫他菩萨,他自己都不会承认的。就算他是佛,旁人说:‘喔!你是佛了,我知道你是佛了。’他自己也不承认的;不要说佛菩萨,就算你说他开悟了,他都不承认的。真正开悟的人,他不会承认自己开悟的。
他若说:‘喔!我是开悟了。’你不要听他的,为什么呢?那简直的,连个狗都不如!所以你不要听他尽吹,尽自己捧自己,不要听那个。
你为什么要听经呢?听经你就有照妖镜了,这个妖魔鬼怪他一现形,你就知道了。你若不明白佛法,喔!他说什么,你不知道,你就被他骗了。
‘来彼求阴善男子处’:这个被魔鬼附著身上的人,来到贪求阴谧这个善男子的地方。【注二四】【注二五】
‘敷座说法’:也是搭上个法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令所听的人,每一个当时就觉得好像作梦似的,‘啊!我前生是干什么的?喔,是给人看家的狗。’那个说我前生就是猫,那个说我前生就是鸡,那个说原来我前生就是牛。啊!都不是人了。
‘或于其处’:或者在什么地方,‘语一人言’:好像这个魔鬼就告诉一个人说,说什么呢?‘汝今未死已作畜生’:你前生是个畜生,是只狗。你今生没有死呢,已经又做狗了,又做畜生了。你不相信?
‘敕使一人,于后蹋尾’:叫一个人说:‘我讲话他不相信,你在后边踩著他的尾巴,看看他能起来不能起来?’于是乎那个人就用脚往地下一踩,啊!说踩他的尾巴。‘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你说这个神通大不大?他说这个人有个尾巴,叫人一踩,这个人果然就站不起来。不能起来了,所以他不信都要信了。‘喔!他说我是畜生,现在真有尾巴了!要不然怎么他踩著,我就起不来身呢?’
‘于是一众,倾心钦伏’:于是大家一看,‘喔!这真灵!你看,这个人没死,他就知道他做畜生了。啊!这真是佛,这真是菩萨,这真是佛菩萨啰!’其实被鬼骗了,你还不知道呢!见了鬼,见了魔王,你当他是菩萨了,这真是颠倒众生。这所有听他讲的人,都倾心钦伏。
‘有人起心,已知其肇’: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就想:‘啊,怎么这个样?不会有这个道理吧?’心里这么生一种怀疑心,这个魔鬼就知道了,说:‘喂!你现在不相信我讲的啊?’已知其肇,就是知道他那个开始了,知道他心里讲什么。所以这些个人一看:‘哦!这真是菩萨,我心里没讲出来的话,他都知道。哦!我生这么一个念头、一个怀疑的念头,他就给我说出来了,啊!这不得了,以后再不能不信了!’连不信的这个人也信了。就怎么样呀?
‘佛律仪外,重加精苦’:在这个佛的律仪以外,他说佛的戒律不够,我现在给你们再立一个新戒律。我要教你们做一个新佛!我创一个新佛教,以前那是旧的,没有用了。现在科学时代,什么事情都要维新改良,原子时代那个旧脑筋用不著了,旧佛教也不应该用了。他把佛教都改了,所以又可以做长老,又可以做这个什么比丘,什么都可以了。【注二六】
他‘诽谤比丘’:他说,‘比丘?什么叫比丘啊?比什么丘啊?’就这么样。又说:‘你说他是个比丘,我说他是个泥鳅。’
他‘骂詈徒众’:他随便骂徒弟,你是个狗,你是个猫,或者你是个老鼠,或者你是个猪,就骂这个徒弟。这个徒弟一听,啊!这是菩萨骂我,也承认了。啊!你说我是猪,就是猪;说我是狗,就是狗;说我是猫,就是猫,所以也不敢驳嘴了。你说这个真是!这个魔王的力量,你说多大!把人都迷得,他说什么都相信。
‘讦露人事’:就是揭露人的私事,怎么样的私事呀?譬如,这个男女做不正当的事情了,他就:‘嘿!你同某一个男人在什么什么地方,干什么什么来著啊?’
这个女的想:‘这他怎么知道的啊?’
他把她这么公开:他们两个是最不好的人,最坏的人,在什么地方,又做一个不正当的事情,见不得人的事情。你问问她,她不敢不承认的。这两个人果然有这么个事情,也不敢不承认。
那么这表现什么呢?表现他有神通,表现他什么事情都知道。所以揭露人事,就是揭露人私,揭露人的秘密。‘不避讥嫌’:也不怕人来讥讽,有嫌疑。
‘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口中他常常欢喜说什么呢?嘿,你小心哪!明天你会不好的,或者会有人给你下毒药,你吃东西小心一点,你若不小心,就会被人毒死你。就讲这个未然的祸福。或者讲祸,或者讲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等到那个时候呢,丝毫无失,丝毫都不错,果然应验,灵得不得了。你看,你敢不相信?嘿!这个魔王,比菩萨厉害得多。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此大力鬼’:这个鬼就叫大力鬼。‘年老成魔’:这个鬼,年老成魔了;人若不修德,年老就成贼了。我不是讲过吗?中国人有这么一句话,说‘老而不死是为贼’,人年老了,他经验得多了,也就会作怪;鬼年老了,就成魔了。‘恼乱是人’:他就妒忌人家修道,要去破坏人的定力。‘厌足心生,去彼人体’:久而久之,这个魔也生厌足心了,就把他附的这个人撇去。
‘弟子与师俱陷王难’:这个弟子与师俱陷王难了,也就是等于同落地狱一样的。以前我不是说过:
懵懂传懵懂,
一传两不懂;
师父下地狱,
徒弟往里拱。
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没有遇到明白的师父,所以就糊里八涂的。他师父跑到地狱去了,这个徒弟一看,师父在前边走,他就在后边跟著啰!跟到地狱里的时候,这师父一回头,说:‘嘿!你干什么也来了?’
这徒弟就说:‘我看你来了,当然我也要跟著你来嘛!’
这个师父说:‘哎呀!这不是个好地方,你不应该来呀!’
‘那你先来了,我怎么可以不来呢?我是跟你学的嘛!所以你到什么地方,我也应该到什么地方。’
这个师父想:‘啊!自己下了地狱,结果把徒弟也带来堕地狱了,真是对不起!very sorry!’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堕无间地狱了。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
‘又善男子’:又有这种修定的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在这个定里边,‘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心里边想要知道多一点事情,想要得到宿命。他非常地用功,勤俭精进,也不怕苦。他那么研寻,要怎么样呢?想要知道宿命。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尔时天魔’:当尔之时,这个天上的魔,又‘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著’:其人也不知道自己著魔了。‘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策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著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谤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
‘是人无端’:这个人无缘无故,就无端端地‘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在说法的地方,就得到一个大宝珠,或者钻石,或者什么如意珠之类的。‘其魔或时’:这个魔或者有的时候,‘化为畜生’:这个说法的,他自己变成畜生了,他说这个菩萨什么都变的。‘口衔其珠及杂珍宝’:他变成畜生,用口叼著珠子,或其他的珍宝;‘简策符牍’:或者这个书简、策类,或者符。
这符,是古来有一种若合符节,用竹子分成两边,都一样的,在中间连著写字。等到用的时候,两个合起来一对,若对上了,这就是真的;若对不上,就是假的。或者画符,这鬼画符,就是拿来降魔捉鬼、降妖捉怪的符。牍,也是一种书牍之类的。
‘诸奇异物’:都是很奇怪的、很值钱的东西,‘先授彼人’:他先就给这个人,‘后著其体’:然后又自己著到这个人身体上。
‘或诱听人’:或者他教这个听的人,‘藏于地下’:说把这个珠子藏到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就有一个好像明月这么个珠子,照得这个地方放光。‘是诸听者,得未曾有’:这一切听他说法的人,说:‘哦!这真是真的,这个不会是魔了。’他明明是魔,这一些个听法的人说他不会是魔。
‘多食药草,不餐嘉馔’:这个魔常常吃药草,不吃饭,不吃好的东西,就吃药。吃什么药啊?或者人蔘,或者最补的药品。我在香港遇到一个人,他说他不吃饭,帮著人家或者求寿,或者求子,或者求福,或者求什么……。在人家里一住,就说他不吃饭,其实他吃什么呢?吃核桃。核桃里边有仁,是补脑的,你吃了它,脑筋就很好。这个东西吃很少就不饿了。比如你吃这么一碗饭,这个东西,吃半碗就饱了,它很多油的。或者松子之类的,总而言之,他吃这些个最有营养的东西。
‘或时日餐一麻一麦’:或者有的时候,一天就吃一粒麻、一粒麦。‘其形肥充’:他还很胖的,胖得比那个肥猪都胖,为什么呢?‘魔力持故’:这个魔的力量摄持的缘故。【注二七】
‘诽谤比丘’:他专门骂和尚,专门骂出家人,‘出家人!出什么家啊?哼!一点都不修道。出家呢!出家人不贪财?越多越好!’他这么诽谤出家人。
又对人说:‘你信他干什么?他也是个人嘛!你真是这个啊,stupid——愚蠢到极点了!’人若信比丘,他说人愚蠢到极点了。‘骂詈徒众’:也骂他自己的徒弟,或者什么都骂,不一定就是畜生,或者是其他什么东西都骂。‘不避讥嫌’:他也不怕讥嫌。
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贤圣。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
‘口中好言’:他口里头欢喜说什么呢?‘他方宝藏’:‘啊!什么地方有很多的宝贝,很多的金银财宝,你想不想要啊?’就这么妖言惑众。说‘十方贤圣潜匿之处’:或者是佛,或者是菩萨,他在什么地方修行,你都不知道。
‘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在他后边的人,往往就看见,或者是放光,或者是怎么样子。总而言之,非常古怪的。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YIN。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这个是什么呢?这是或者在山上树林子里边,或者是土地,或者是土地鬼、城隍神,或者是川岳的鬼神。‘年老成魔’:他也时间久了,变成魔了。
‘或有宣YIN,破佛戒律’:他都是有一种YIN欲的心,破坏佛的戒律。‘与承事者’:和他在一起的这个人‘潜行五欲’。什么叫五欲呢?就是财、色、名、食、睡,这人间的五欲。
‘或有精进’:或者有的也好像很精进似的,‘纯食草木,无定行事’:单单吃草、吃木。他不打坐、不修行,单行这个无益的苦行。
‘恼乱是人’:他令这个修道的人,不修行。‘厌足心生’:他厌足的时候,生了一种厌足心,就‘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汝当先觉’:你应该先先觉悟,不入这个魔的圈套,‘不入轮回’:不入魔的这个轮回里头去。
‘迷惑不知’:如果你迷惑不知的话,‘堕无间狱’:堕落无间地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
‘又善男子’:又有一种修道习定的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神通’:他心里又打了一种妄想,打妄想干什么呢?想要得到这个大神通吧!
‘种种变化’:现空中十八变,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好像罗汉在空中有十八变,他也想这个神通。‘研究化元’:研究变化的本元这个道理。‘贪取神力’:他贪求这神通的力量。【注二八】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尔时天魔’:当尔之时,这个天魔,‘候得其便’:就在那儿等著、等著,等著有了机会了,就‘飞精附人’,‘口说经法’:这个人口里讲说经法。
其人诚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通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或复。手执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听四众头上。是诸听人。顶上火光。皆长数尺。亦无热性。曾不焚烧。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动。或入瓶内。或处囊中。越牖透垣。曾无障碍。惟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礼。诽谤禅律。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
‘其人诚不觉知魔著’:也不知道有魔著到他身上了。‘亦言自得无上涅槃’:也说自己得到这无上涅槃了,得到涅槃的妙果了。‘来彼求通善男子处’:来到求神通这个善男子的地方。‘敷座说法’:也给他说法。
‘是人或复’:魔附的这个人,‘手执火光’:或者手里拿著这火光,‘手撮其光’:一只手拿著火光,一只手又把这火光,这么抓起来,放到旁人的头上。‘分于所听四众头上’:放到四众的头上,一个人头上放一堆火。
‘是诸听人’:这所有听的人,‘顶上火光皆长数尺’:这个‘长’字,也可以读如‘肠’音,也可以读如‘掌’音。长了有数尺;也可以说长了,长起来数尺。他放那儿的时候,就是这么一把火,放到这个人的头上了,它就一点一点长,长起来好几尺长。‘亦无热性’:也没有热的性质,‘曾不焚烧’:也不再往旁的地方去焚烧。
‘或水上行,如履平地’:魔所著的这个人,或者在水上走路,就好像在平地上一样。‘或于空中’:或者在空中行走。或‘安坐不动’:空中本来是无所著的虚空,他坐到虚空里边。‘或入瓶内’:或者他自己钻到瓶子里头去。‘或处囊中’:或者钻到一个口袋里头去。‘越牖透垣’:你这窗门关著不是吗?他可以窗门不开,随便就出去,透墙到外边。‘曾无障碍’:一点障碍都没有。
‘惟于刀兵’:他就怕什么呢?就怕刀枪刺他。因为什么怕呢?他因为还有形质,他有一个形质的障碍。虽然他有五通,但是他也怕刀来割他。‘不得自在’:那么刀剁他、枪刺他,他就不能得到自在,就是他还怕刀来砍他、枪来刺他。
‘自言是佛’:他自己说他就是佛了。‘身著白衣,受比丘礼’:身上不穿出家人的衣服,穿在家人的衣服,受出家人来叩拜。‘诽谤禅律’:他说这个禅和律,都不对的,都没有用的。‘骂詈徒众’:他骂自己的徒众,‘讦露人事’:也是把人的秘密给揭穿了,‘不避讥嫌’:他也不怕人家讥讽,也不避嫌疑。
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旁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YIN。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
‘口中常说,神通自在’:说种种的神通,‘或复令人,旁见佛土’:或者他教人见著十方的佛土。‘鬼力惑人’:因为他有一种鬼的魔力来迷惑人,‘非有真实’:不是有真实的功夫,不是有真正修行的功夫。
‘赞叹行YIN’:他所最赞叹的就是YIN欲,他说这真是最妙了,这就是菩提涅槃的根本。‘不毁粗行’:他说这种行为不要紧的,不要守戒律。‘将诸猥媟’:将这一切不清净的事情,‘以为传法’:做为他传法的一种用途。
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
‘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这个名字就叫天地的大力鬼神,或者山上的精灵,或者海里的精灵,或者风里头的精灵,或者河里头的精灵,或者土里头的精灵,‘一切草木’等,‘积劫精魅’:积著很多劫的这种老妖怪。
‘或复龙魅’:或者是龙的这种怪物,‘或寿终仙’:或者这修仙的,他或者修一千年、两千年、三千年、五千年。寿命终了,‘再活为魅’:他再活起来,就成了一种魔魅。
‘或仙期终’:或者这个仙的期限终了了,‘计年应死’:算计算计他到这个年应该死了,可是他死了,‘其形不化’:他那个身形不变换,‘他怪所附’:其他的怪物又来附到他身上。
‘年老成魔’:这也是年纪老就变成魔鬼了,‘恼乱是人’:来恼乱这个人的定力。‘厌足心生’:时间久了,他厌足心生出来了,‘去彼人体’:离开这个人的身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魔在的时候,这个人就好像很有威神似的,等这个魔一走,这时候徒弟和师父,就都被国家的王法所限制、制裁了。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汝当先觉’:阿难哪!你应该先先地觉悟,‘不入轮回’:不入这个魔的圈套,到魔这个轮回里边去。‘迷惑不知’:如果你迷惑不知道,即‘堕无间狱’:就会堕落无间地狱里了。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在这个三摩地里头,‘心爱入灭’:就生出一种爱好入灭的心理,‘研究化性’:研究自有化无、自无化有,这种变化的情形,‘贪求深空’:他贪图一个深的空理。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当尔之时,这个天魔就等著你,一有机会,于是乎就‘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口说这个经法。
其人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诽毁戒律。轻贱出家。
‘其人终不觉知魔著’:被魔所附的这个人,自己也不知道有天魔来著他的身,‘亦言自得无上涅槃’:他也是这么说,说什么呢?说:喔!他已经得到无上涅槃的妙果了。
‘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来到这个求深空、求灭的这个人的地方,‘敷座说法’。
‘于大众内,其形忽空’:在大众中,被魔所著的这个人,因为有魔的神通,忽然间,他这个身体没有了。他在这儿说说法,你就看不见他了!变成一个人空、法空!啊,人也没有了,法也没有了。‘众无所见’:大家都看不见他了。
‘还从虚空’:等了一等,大约几分钟之后,喔!他又从这个虚空‘突然而出’:又出来了。‘存没自在’:他愿意存在就存在,愿意没有就没有。存在和没有,都是自在的,都是随他自己意的。
‘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者把他这个身,现得像琉璃那么样地透明,里边也可以看到外边,外边也可以看到里边。‘或垂手足作栴檀气’:或者他把手往下一垂,就有栴檀香气放出, 来。, ‘或大小便如厚石蜜’:或者他大便,或者他小便,就好像那个非常浓厚的冰糖那么甜。
‘诽毁戒律’:他说你不要持戒律,持戒律是小乘的东西,你持它干什么?没有什么大意思。
‘轻贱出家’:唉!你不要出家,修行就是修行嘛!何必出家呢!唉!出家人?出家和在家又有什么分别呢?他就这么诽谤出家人。
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
‘口中常说无因无果’:说没有因,也没有果,你不要信因果,因果这是一种错误的,没有这么回事的。‘一死永灭’:人死如灯灭,你死了就没有了,‘无复后身’:没有来生的。‘及诸凡圣’:他说也没有凡,也没有圣,那不过都是那么讲讲而已。
‘虽得空寂’:虽然这个人得到一种空寂的道理——空理,但是‘潜行贪欲’:他偷偷地尽行YIN欲。这个贪欲,就是YIN欲。‘受其欲者’:和他行过YIN欲的这种人,‘亦得空心,拨无因果’:受了这种魔气,他也什么都空了,没有因、没有果,不必信因果了。
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
‘此名日月薄蚀精气’:这个是什么呢?这就是日月的精华。日月有日蚀、月蚀。日月相交、相薄蚀的时候,有那一种的精气,堕落到地上。‘金玉芝草’:或者落到这个金子上,或者玉上,或者芝草上,‘麟凤龟鹤’:或者这个麒麟、凤凰,或者是龟,或者是鹤。‘经千万年’:它们活了千万年了,‘不死为灵’:它因为不死,也成了精灵。
‘出生国土’:出生到这个国土里边,‘年老成魔’:他因为年老成魔了,‘恼乱是人’:就恼乱这个修道的、修定的人。【注二九】
‘厌足心生’:时间久了,他也生一种厌烦的心,‘去彼人体’:就离开他所附这个人的体了。‘弟子与师多陷王难’:于是乎弟子和这个师父,就一起受王法的限制、制裁了。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汝当先觉’:你应该先先地觉悟,‘不入轮回’:不堕入魔王的轮回里边。‘迷惑不知,堕无间狱’:你如果不觉悟,将来就会堕无间地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长寿。辛苦研几。贪求永岁。弃分段生。顿希变易。细相常住。
‘又善男子’:在修定的这个善男子,‘受阴虚妙’:受阴虚明而微妙,‘不遭邪虑’:这时候不被邪虑所扰,‘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在这个圆妙的定里边,忽然间就生出来一种的变化,什么变化呢?
‘心爱长寿’:他忽然间心里就想著:‘噢!我这永远不死、长生不老是最妙的了。’于是乎他就‘辛苦研几’:他辛辛苦苦地就研究那个几微奥妙的地方。最微细的那个地方就叫‘几’。
‘贪求永岁’:他想求这个长生不老,‘弃分段生’:弃这个分段生死?弃,就是舍弃。什么叫分段生死呢?我们人,每一个的生死就叫分段生死,每一个人有一分,这叫分;每一个人有一段,这叫段。怎么叫一分呢?你也有一个身体,我也有一个身体;你也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你有你一分,我有我一分,这是分。段,就是由生到死,这是一个段落。由你脚底下到你头上,这也是一个段落,所以这叫分段生死。
‘顿希变易’:凡夫有这个分段生死,证了四果阿罗汉,就没有分段生死了,但是他有变异生死。怎么变异生死啊?他还念念迁流,有这个念,念生念灭,这个念念是变异的,这叫变异生死。那么,他分段生死没有了,顿希变易,他想要变异生死也没有了。
‘细相常住’:微细那个相常住,得到永生,得到长生不老了。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因为他这种贪心一生起来,心爱长寿,所以‘尔时天魔’:当尔之时,这个天上的魔王,‘候得其便’:就等著得到这个机会了,于是乎就‘飞精附人’:叫一个魔王的眷属,来附到一个人的身上,‘口说经法’:来给他讲经说法。
其人竟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好言他方。往还无滞。或经万里。瞬息再来。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或于一处。在一宅中。数步之间。令其从东。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现前。
‘其人竟不觉知魔著’:被魔所附的这个人,他自己因为失去知觉,完全被天魔控制他的思想,所以不知道自己著魔了,‘亦言自得无上涅槃’:也说自己得到无上涅槃的妙果。
‘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来到这个想要求长生的善男子的地方。‘敷座说法’:搭上了一个法台就说法。
‘好言他方往还无滞’:这种的魔他欢喜说什么呢?他说:‘千里万里,我现在就可以去,现在就可以回来。我从这儿到日本去,不要坐飞机的。到日本我又可以随时买东西,把日本的东西就拿回来。你若不信,我就试给你看。’就专门显神通,专门显他这种不可思议的微妙作用。往返无滞,去和回来,都不留滞,也不需要多少时间。
‘或经万里’:或者经过万里,‘瞬息再来’:就这么一转眼、一瞬眼,这么喘一口气的时候,我就回来了。‘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我不单能去,能回来,而且还可以在那地方买东西,把这个东西拿回来。你若不信,我这个东西就是日本某某公司的专利品,我在那儿买的,你看看。或者收音机,或者是无线电,或者是录音机,这是日本的牌子,也没有经过关口,什么手续都没有的。这就是那儿出口的,那个公司所出的产品。
‘或于一处’:或者就在一个地方,‘在一宅中’:在一个房子里头,‘数步之间’:数步,就是七、八步远,这么个距离。‘令其从东诣至西壁’:使令一个人,从东边往西边走,到西边墙那个地方,这虽然不过数步远不是吗?‘是人急行’:这个人就跑著走。急行,就跑啊,‘累年不到’:就是几步远之间,他跑呀,跑一年也跑不到,从东边跑不到西边。
你看!成年也跑不到这个地方,眼看著也走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现前’:‘噢!这是佛现身给我说法哪!’这心里就怀疑起来。
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
‘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说你知道吗?十方所有一切的众生都是我的儿子啊!
‘我生诸佛’:你知道佛是谁的儿子吗?佛也就是我的儿子来著,就自己这么大言不惭的。‘我出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我造出来的。他说:一切的佛都是我生的,我造出来这个世界。
‘我是元佛’:我是第一个佛,在我以前就没有佛了。‘出世自然’:我是自自然然地就造出这个世界来。‘不因修得’:我出世就是佛,也不需要修行,不是因为修行才得到这个佛的。
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者。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若妖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
‘此名住世自在天魔’:这种魔叫什么名字呢?就是叫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他使令他的眷属,他的眷属是谁呢?‘如遮文茶’:遮文茶是梵语,翻到中文,就叫‘奴鬼’。怎么叫奴鬼呢?就是做奴隶的鬼神,又叫‘嫉妒鬼’。这个鬼专门妒忌人的,你有什么好事,他就妒忌你。你要学佛嘛,他就不叫你学;你要学好嘛,他就往这坏的地方拉你。所以很坏的,这个鬼!可以说是个坏鬼。
这个住世自在天魔,他叫这种鬼去扰乱这个修定的人。‘及四天王,毗舍童子’:和这四天王的毗舍童子。这个毗舍童子也就是‘毗舍遮’,又叫‘毗舍舍’。这个鬼是专门吃精气的鬼,吃五谷的精气和人的精气。好像男女行性行为这个时候,有一种精气流出来,他都去吃的。所以就在男女性行为那时候,很多鬼在旁边那儿等著吃这个精气哪!很危险的。
‘未发心者’:没有发心的这些个人,‘利其虚明’:贪图他这种虚明,‘食彼精气’:他也不知道毗舍遮童子等,就贪人这个虚明,贪人这种灵性,食彼精气,就吃人这种精气。
‘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或者他没有师父,这个修道的人,就亲自观见了。观见什么呢?‘称执金刚,与汝长命’:他说他就是金刚护法,是金刚神。‘我来干什么来了?我现在就给你长寿了,教你活长年纪。’说完之后,‘现美女身’:就变一个美女,‘盛行贪欲’:这个盛行,就是行了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没有完那么多的次数。什么呢?就是这种贪欲、YIN欲。
‘未逾年岁,肝脑枯竭’:没有过一年,你说怎么样啊?肝脑枯竭,这个脑枯竭了,可以说是精脑枯竭,他的精、气、神都干了。为什么呢?这太厉害了嘛!
‘盛行’这两个字,这就非同凡响了,不是泛泛的,不是普普通通那种正常化了。所以这盛行贪欲啊,这个要点就在这个地方!
这个美女一定就说:‘啊!男女的事情,你做得越多就越长寿,你的寿命就长了。’谁不知长寿长寿,贪这长寿,变成短寿了,没有过一年,就肝脑枯竭了!
‘口兼独言’:这时候,这个人口里自己和自己讲话,其实他不是和自己讲话,他是和这个魔鬼讲话。‘听若妖魅’:旁人听著,他就好像妖魅说话似的,其实他不是对自己讲话,他就是对著魔鬼讲话,不过你旁人看不见这个魔鬼。这种的魔鬼我都遇著过。
我遇著一个人,天天晚间就有一个女人来找他,白天没有。这个女人一来的时候,他家里所有的人,都听得见这个女人走路的声音,好像穿著高跟鞋似的,一走,喀登喀登的,踩得楼板响,但是旁人只听见这个响,看不见这个人。那么他呢,这个女人一来了,他也不管有人没人,把衣服脱了,就上床乱来一顿,这就是这种的鬼。
以后,我那边有一个古大神,就是巫医。这个巫医就去到他家里,给他治这种魔病。一治这魔病,这个魔鬼就来了,告诉古大神说:‘好了!你现在不是来给他治病吗?这里这个病人从今天开始就好了。可是,我现在就到你家里去,就要和你来斗斗法!’
果然,从此之后,就到古大神、古巫医的家里去了,他的哥哥也一天到晚有这个魔鬼来,和他有这种不正当的行为。啊!这个魔,你说怎么样啊?喔!厉害啰!这个魔真厉害!
‘前人未详,多陷王难’:前人也不知道这种情形,所以也多数受王法的限制。‘未及遇刑’:也没来得及拷问、审问,‘先已干死’:已经在狱里干死了,他精、气、神都没有了,所以干巴死了。‘恼乱彼人’:他恼乱这个人的定力,‘以至殂殒’:乃至于到死亡的这种程度上。【注三○】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汝当先觉’:阿难,你应该先觉悟、先明白这种的道理,‘不入轮回’:如果你能觉悟这种魔的境界,就不会上魔的这个圈套,而到魔王的眷属里边去。‘迷惑不知’:如果你若不觉悟呢?那就毫不客气,‘堕无间狱’:一定要堕落到无间地狱去的,一点人情都没有的。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
‘阿难当知’:阿难!你应该要知道‘是十种魔’:在前面讲的,想阴所发生的这十种阴魔的境界。‘于末世时’:尤其在这个末法时代,‘在我法中’:就是在我佛法里边,‘出家修道’:或者他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者这个魔王附到人的身上。‘或自现形’:或者他自己现出来自己这个魔王的神通,现出种种的形像,或者现佛身,或者现菩萨身,或者现阿罗汉身,或者啊,现天人的身。这魔王什么身他都可以现的。
所以‘皆言已成’:他们都说他已经成了什么呢?‘正遍知觉’:正遍知也就是佛。觉,有正知,有遍知。什么叫正知呢?知道心包万法,这是正知;也知道万法唯心,这是遍知。有真正的正知正见,这是佛,叫正遍知。可是这个魔也冒充佛,说他也是正遍知了。
那么在释迦牟尼佛入涅槃的时候,佛就叫魔王来,吩咐魔王说:‘你呀,规规矩矩的啦!你以后都要守规矩的,不要不守规矩。’
魔王说:‘我守规矩?守你的规矩?好!到你末法的时候,我就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饭,往你那饭锅里头屙屎,在你那里边来破坏你的法!’
释迦牟尼佛听见这话,就忧愁落泪了,说:‘我真是没有办法你呀!你使这个方法是最毒了。’这所谓‘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狮子身上的虫子,它吃狮子身上的肉,这就是表示末法时代魔强法弱,魔王最多了。所以我们修道的人,切记要小心!什么叫魔王呢?这魔王就是与人不同的,你看他那个样子魔里魔气的,就是个魔王,他很特别的,这也是魔王的表现。【注三一】
赞叹YIN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YINYIN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
‘赞叹YIN欲’:怎么能分别出他是魔呢?他不赞叹正修,赞叹YIN欲,公开宣布这个YIN欲。‘破佛律仪’:他说佛这个戒律都没有用的,不要守佛的戒律,那是给小乘人守的。我们都是大乘菩萨、大乘佛,我们既然已经成佛了,所以不要守戒律了。
‘先恶魔师’:前面讲的那些恶魔法师,‘与魔弟子’:和魔王的弟子,‘YINYIN相传’:互相宣YIN,互相赞叹YIN欲说:‘啊!这是最好的、是最妙的一个法门了,真空妙有就在这里头啊!就是这个道理。’
‘如是邪精’:像这一类的邪精,哪一类呢?就赞叹YIN欲的这个邪魔。‘魅其心腑’:因为有邪魔迷住他的心窍,所以他就贪图YIN欲,也就公开宣YIN。就是因为魔入他的心窍,被魔魔住了。
‘近则九生’:往近来说,就是九生。什么叫一生呢?说人由生到死是一生?不是的。这一百年算一生,这九生就是九百年。‘多逾百世’:往多了说,就超过一百世。多少是一世呢?这一世就是三十年,三十年算一世。那么这一百世就是三千年。那个九生就是九百年,这个百世是三千年。
‘令真修行,总为魔眷’:要是往近来说就是九生,这个修道人就会做魔的眷属了;要是往远了来说,就要一百世以后,才做魔的眷属。因为他被魔迷住了,虽然迷住了,都要经过多几个生生世世,这么,时间久一点,他才能正式参加这个魔的眷属。若不够这个时候呢,他的性还没有完全变成魔的那个魔性。你知道魔是什么变的?魔也就是这些个不正当的人去做的。他们不正当就会做魔的,但是没有那么快。那个魔王追他、跟著他、迷他,近就是九生,远就是百世。
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命终之后’:这个等到九生,或者一百世,他命终了之后,‘必为魔民’:必成魔民,他不能做魔王去,因为这魔王就一个。你到哪儿做魔王去?没有那么多。只可以做个魔民,做魔王眷属的老百姓。
‘失正遍知’:他失去这正知正见,就变成邪知邪见,他就随著魔王去行事去了。‘堕无间狱’:将来他魔福享尽,寿命终的时候,还要堕无间狱去。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阿难!你现在先不要入涅槃,你要在这世界上替我教化众生的。‘纵得无学’:你现在纵然是得到无学这个果位了。现在阿难证到二果,还没正式得到无学位;可是这种修行的道路,他是明白了,所以他现在是已经可以列到无学的位上了。
‘留愿入彼’:你要保留你这种慈悲的愿力,到那个地方去,什么地方呢?‘末法之中’:到将来正法已过,像法已转,末法的时候,‘起大慈悲’:你要发大慈悲心。阿难发大慈悲心干什么呢?‘救度正心’:救度一切正心的众生。
‘深信众生,令不著魔’:你要度众生,令众生深信你,使令他们不被魔王所迷,不让魔王得其方便。‘得正知见’:你令这一切末法的众生,就是你、我现在这些众生,不是旁人,自己要警惕自己,自己要有正知正见。
‘我今度汝’:释迦牟尼佛说,我现在度你阿难‘已出生死’:你把这生死已经了了。现在你证到二果,将来证四果阿罗汉,你也都明白了,你的生死可以说是了了。
‘汝遵佛语’:你现在听佛的话,佛吩咐你做什么事情,你不要忘了,你要遵秉佛所吩咐你的语言,‘名报佛恩’:这就是报佛的深恩了。
什么是报佛恩哪?你只要听佛的话,就是报佛恩了。我们现在想报佛恩,也就是听佛的话。阿难报佛恩,阿难要听话;我们报佛恩,我们也要听话。我们听释迦牟尼佛的话,听法师讲经、讲这个道理,你们也要听话。所以最初我对某个弟子说:‘你要听话。’现在都要听佛的话。我不是佛,但是我也要听佛的话,你也要听佛的话,我们千万不要不听佛的话!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阿难,像上边所说,这十种禅那静虑的功夫现境,你用功用到这种境界上了。‘皆是想阴用心交互’:这种的境界从什么地方来的呢?都是从五阴里边的想阴而变化逼拶出来的。你用功用到极点了,就有这种的现境。有这种的现境,你不要认贼作子,不要被这种境界所转。
在这个时候,这是用心交互,在坐禅的时候叫用心。你用心,在想阴里头这种阴和你用功这种功夫的力量,互相交战、作战,就好像打仗似的。
这一打仗,如果你的定力胜了,把想阴就打败了;想阴若胜了,你的功夫若不存在了,散失了,没有定力了,你就著到魔的境界上了,‘故现斯事’:所以就有这种的事情现出来。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众生顽迷’:就说众生有一种执著心,顽固不化,愚痴无智。‘不自忖量’:不自己给自己想一想,不自己量度一下自己,‘逢此因缘’:遇到这种魔的境界来了,‘迷不自识’:最要紧的要迷不自识,要是你能识了,就不被境界转。
识就是认识,认识就是觉悟,觉悟就是不迷。所以你若是明白了就不迷,你不明白就迷了。迷就是不认识,不认识反而怎么样呢?
‘谓言登圣’:就说,‘哦!你知道吗?我现在已经成了佛了。我这成佛非常容易的,连两块豆腐那么多钱都不需要用,我就成了佛,你看这太容易了!’自己就说自己成佛了,又说自己得道了,又说自己开悟了,又说自己破本参了。本参,就是他参的那个话头,他说他明白那个话头了。
好像今天来的这个美国人,和前几天那个‘美国的六祖’是一样的。既是一样,所以他佛也不拜,塔也不礼。前边不讲过不礼塔庙?他也不拜佛,也不听法,在这儿吃饭,完了就走了。你说为什么他走呢?就是那个魔牵著他走了。学得周身魔气,想在这地方再多停留一分钟,他心里都觉得不舒服,所以吃饱饭就跑了!就是这一个样的,你这要认识他!他的意思就是他已经成佛了,所以不要拜佛的。
‘大妄语成’,‘堕无间狱’:将来是要堕无间地狱的。你别看这暂时暂时的,这少则九生,多则百世,他就做魔的眷属了。
为什么他不听佛法?就因为他有一股魔气在身上。他想要听,可是周身都不安乐,在这地方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本来我对你们每一个人都讲过,你们都要注意的,以后到任何的庙上,或者佛堂,一定要遵守人家庙上的规矩,看大家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自己到那地方,好像人家拜佛,我在那儿一站,这是最不好看的一件事;并且这个样子,是到处学不到佛法的。学佛法一定要卑躬折节,谦恭下气的,要这样子。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汝等必须’:汝等是谁呢?就是阿难和所有在会的大菩萨、大阿罗汉、大比丘僧与大富长者等,这一切的人。佛都吩咐了,你们必定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将如来语’:将我——如来所说的话,‘于我灭后’:在我灭度之后,‘传示末法’:你们切记要相续不断地,传示给末法的众生啊!‘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普遍地令一切众生,明白我所说《楞严经》的道理,这五十种的阴魔,色魔、受魔和想魔,前边我所说这个道理,你都要宣传给他们,令他们听著。
‘无令天魔’:不要使令这个天魔‘得其方便’:这个天魔你要是给他机会,令他们得便了,那就不得了了。你要‘保持覆护’:又要保持这个佛法,又要拥护佛法,‘成无上道’:你才能成就无上的道果。
五十阴魔之行阴十魔 |
选择字号 |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惟一精真。
‘阿难,彼善男子’:阿难,彼善男子,哪一个善男子呢?就是修反闻闻自性,修楞严大定的这个人。这个人是谁呢?谁修就是谁,没有一定的名字,没有专利权。你修就是你,我修就是我,他修就是他。任何人都有份,任何人都没有份;你若修就有份,你若不修就没有份,所以这是很平等的、很公平的。
这个善男子‘修三摩地’:修就是修行,用功去修行——坐禅,不是一天到晚尽吃饭不修行,要修行——坐禅、听经。坐禅,就是打坐;听经,就是要学佛法,这就是修行。三摩地,这是修行什么?就是修行定力。怎么修定力呢?你就要打坐,你要坐禅。
由戒生定,先就要持戒,所以你们现在都要受戒了;由戒才能生定,先要有了戒,你守住戒,没有邪YIN的行为,男人也规规矩矩地守规矩,女人也规规矩矩地守规矩。就像那个关帝公似的,他生不二色,一生就一个太太,他不接近第二个女人。所以你看他脸红红的这个样子,那就是他有浩然正气。
现在你们受戒了,我要先告诉你们,只可以自己夫妇间有这种性行为。如果在外边去胡闹,是不可以的;不可以东去胡闹,西去胡闹的。我讲这胡闹,你们懂不懂啊?你慢慢就明白了。不要不守规矩,要守规矩,做事要光明正大,这才有定力。你要先受了戒,然后再修定,修定就有定力,有定力才能有慧力!
现在为什么有魔了?就因为你有点定力,可是慧力不够,所以就发生一种魔障。你若定力功夫深,就把这个魔打退了。【注三二】
‘想阴尽者’:这色、受、想、行、识五阴中的想阴没有了,破了。你用心交互,把这个想阴给战胜了。想阴既然破了,‘是人平常梦想消灭’:这个人就得著一种境界。什么境界呢?不是不吃饭的境界,也不是不睡觉的境界。怎么呢?睡觉可是睡觉,吃饭可是吃饭,可是没有梦了,这个人梦想消灭,不作梦了。
所以孔子不是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他说:‘啊!我老得很了,我现在衰老了,很久我也没有梦见周公了。’周公,就是周朝保护成王的那个周公。为什么他没有梦?他也是那时候大约想阴破一点了,所以就没有梦了。不过他不知道这是想阴破了。他就说:‘噢!我怎么没有梦了呢?我怎么不作梦了呢?噢!是老啰!’这个大约孔子也有修身的功夫,他想阴大约也没有了,但是他自己不明白,所以他说他老了,没有梦了。想阴破了,这梦就消灭了。
‘寤寐恒一’:寤,就是醒著;寐,就是睡著了。古文上你读过那个‘郑伯克段于鄢’,不是讲‘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那个庄公就是他妈妈本来在睡觉,她睡醒了,这个小孩子就生了。生出来,她也醒了,所以叫寤生。
寤寐恒一,醒著的时候,和睡觉一个样;睡觉的时候,又像醒著的时候一个样,这叫寤寐恒一。为什么呢?他不颠倒了,没有梦想了。这就是因为你想阴破了,才能远离颠倒梦想,才能得到这种涅槃的境界。你想阴如果不破,你这个颠倒不会没有的,所以这个地方应该要注意。
我们研究佛法,《楞严经》这五阴是非常重要的。还有那个六结,六结你怎么样解呢?你若知道,可以解的;你若不知道,你总也解不开,那个结就把你绑住了,把你捆住了。捆住你,你就不自由的;你若解开,就得到自由了。
‘觉明虚静’:觉明虚静这个时候,寤寐恒一,他也睡著,也醒著,醒著和睡著了是一样。这个是什么境界呢?根本他就睡得很少,很轻很轻的,就这么一闭眼晴,唉!他的神就养足了。不是像这些个人,一天到晚由早晨睡到晚间,晚间又睡到早上,总睡不够!他为什么睡不够?他那个想阴没有破,所以他昏沉就重;想阴破了,那个人清清醒醒、明明白白的。寤寐恒一,醒著和睡著一样的;睡著和醒,又是一样的,没有分别。所以他睡著了,你说话他会听见的。
这种的境界是很微妙的。你不要以为他睡著了就骂他,他也知道的;你说他不好,他知道的,不过他不向你说穿了。啊!你看这种境界多妙啊!所以为什么天上的人也不吃东西,也不睡觉?因为有的天人是常常清醒的。
‘犹如晴空’:这种觉明虚静的情形,像什么似的呢?就像万里无云万里天一样,那个晴空,太阳光明照耀万里,‘无复粗重’:把粗重的这种情形都没有了,与‘前尘影事’:前边这个尘影、一切的事都没有了。
‘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他看这一切世间的山河大地,就好像镜子照物似的,照的时候他那个心有了;物过去了,就没有了,不留痕迹,就像一面光明镜似的。
‘来无所粘’:什么境界来了,也不会著住到这个境界上。无所粘,就是不执著。‘过无踪迹’:去了就没有了。这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三心不可得,所以来无所粘,去无踪迹。
这种‘虚受照应’的情形,‘了罔陈习’:把那以前的那些个习气都没有了。陈是陈旧,习是习气,罔是没有了,了也是空了。把以前这些个习气,那些旧习气、臭习气、恶习气、坏习气,都没有了。啊!你看,有的人一说话就很臭,那是臭习气;有的人一说话很坏的,那是坏习气;有的人哪,贡高我慢。总而言之,这个习气太多了。所以这些个习气都没有了,这叫了罔陈习。
‘惟一精真’:惟一的是什么呢?就是精真的这种念。这个念是什么呢?就是第八识,这个惟一精真就是第八识。这个时候,把前六识、七识,都没有了。到了这个地方,就到第八识,这一转就是佛的大圆镜智。所以现在到这个地方,他还没有转哪,这是惟一精真。
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生灭根元’:生灭的根元,就是生死的根元。生死的根元是什么呢?就是第七识和第六识这种微细的动相。‘从此披露’:因为前面想阴破了,现在到这个行阴,所以说从此披露,从此就露出了。
‘见诸十方’,‘十二众生’:从卵生乃至于非无想,这十二类的众生,‘毕殚其类’:每一类众生的这个道理,他都穷尽了。这个‘殚’字当‘尽’字讲,已穷尽了,完毕了。
‘虽未通其’:虽然没有得到,没有通其‘各命由绪’:每一个人的生命由绪——由,他的来由;绪,他的头绪——没有完全清楚。‘见同生基’:可是见到这十二类众生,生的这种根元。这种根元像什么呢?‘犹如野马’:像野马。
什么叫野马?这个野马就是阳焰。什么又叫阳焰呢?就是春天时,从远处看,那个地方好像有水;到了近前,它又没有水。这个在《庄子》叫野马,在这《楞严经》上,它叫阳焰。这是春天那股地的蒸气。每逢地下有这股蒸气的地方,风水都不错。所以在佛经上又叫阳焰,野马就是那个东西。
‘熠熠清扰’:熠熠,就是有少少的光,而不清楚的这种景象。清扰,就是扰乱的这种境界不太大。‘为浮根尘,究竟枢穴’:这也是一种浮根尘的究竟枢穴。浮根六尘,言其眼、耳、鼻、舌、身、意,这都是浮根,不是很实在的。
枢,就是安置门那个地方的一个门钮,又叫门轴。穴,就是安装门轴的那个地方,这个门就可以开关。现在是用门交——两片铁的这东西;中国古来的门就有门枢。枢就是门后边的那个枢钮,穴就是那个地方的一个窟窿。那么这也就是浮根尘的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这种情形就是叫行阴的区宇。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若此清扰’:就是说熠熠清扰这种的样子,‘熠熠元性’:有小小的光明这个样子、这种的性质。‘性入元澄’:那么这种性质久了,它就入元澄,就澄清了。‘一澄元习,如波澜灭’:既然澄清了,就把本来那一种的性现出来了,这种习气也都没有了。把本来这种清净的性现出来,习气没有了,就好像那个波澜灭了。
这个想阴就好像瀑流似的,前边不是比方它是瀑流吗?那么现在又说是波澜,波澜也就是瀑流,这个水流得很急的。这个波澜灭了,‘化为澄水’:化为澄清的水了。澄清的水,‘名行阴尽’:这个行阴,好像水上的细波浪似的。想阴就好像瀑流,清流急湍,流得很急的那个水;行阴就是微细的波浪;到识阴上,就如水无波,那水上没有波了,所以化为澄水,澄水就没有波浪了,这个景象就叫行阴尽了。
‘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这个人就能超越众生浊这种境界。‘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到这个时候还有妄想,可是这个妄想就不怎么样显著了。有幽隐不容易看得见、不容易觉察得到的这种妄想,很微细的。以这个微细微细的相,做为行阴的根本。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二无因论。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这个得到正知,‘奢摩他中’:在这个寂照里边,寂照也就是定中,在这个定里边的‘诸善男子’:这一切的善男子,‘凝明正心’:凝是凝结,凝结这个明,也就是由定中,发出这种光明的正心。
‘十类天魔’:因为他有这个凝明正心,所以那十类的天魔也‘不得其便’:他没有法子来扰乱这个修道的人了。‘方得精研’:所以他就得到这种机会,来精研他这定力。‘穷生类本’:把这十二类众生的根本都穷尽了。
‘于本类中生元露者’:于每一类的里边,众生的这种根元,他都披露出来了。‘观彼幽清’:他又观察一切众生这种幽清、很难见得到的这种境界,‘圆扰动元’:圆扰动元就是在七识里边,有这么一种微细的动相,这叫圆扰动元。
‘于圆元中,起计度者’:在这个圆满的本来自性里边,忽然间也就生了一种变化,他起了一种计度(读‘堕’音)。计就是算计,度就是度量。‘是人坠入,二无因论’:这个人就会堕入这两种的无因论里边。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这两种的无因论,第一种,是他看见人本来没有因,就做人的。‘何以故’:什么缘故呢?‘是人既得,生机全破’:这个人把想阴断了,这叫生机全破。这个行阴犹如细浪,那么在他破了想阴之后,此叫生机全破。生什么机呢?就是生这个妄想的机会全破了,没有妄想了。为什么前边说破了想阴,就没有梦了呢?也就因为他生妄想的这个机破了。
‘乘于眼根,八百功德’:他用这个眼根的八百功德。每一根不是有一千二百功德吗?这眼根因为不全,所以就只有八百功德。那么他用这个眼根的八百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因为他想阴破了,就可以见到八万劫以内的事情。见八万劫以内所有众生‘业流湾环’:在众生造业的这个流,这个湾环里边。
业流湾环,也就是在世界上的这个业,就比方一个流,一个海似的。那么在这个湾环里边,‘死此生彼’:在这个地方死了,又生到那个地方。‘只见众生,轮回其处’:他就只看见众生,在这八万大劫以内轮回,死此生彼,死彼生此,这样互相轮回于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在这八万大劫以外的事情呢,他就不知道了。
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
‘便作是解’:他就做这么一种的见解。因为他看不见八万大劫以外的事情,所以他就做了一种的判断。怎么判断呢?他说‘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啊!这所有十方的一切众生,‘八万劫来’:在八万大劫以来,‘无因自有’:他们也都是没有什么因缘,就自己生出来的,自己就有了。
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由此计度’:由此他就旁计,向旁边计度,‘亡正遍知’:把这个正知、遍知都亡失了。‘堕落外道’:就会堕落到外道里边去,‘惑菩提性’:对这个菩提心性,他迷惑了。
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从八万劫。无复改移。
‘二者’:第二种是什么呢?‘是人见末无因’:第一种是见本无因,这种是见末没有因。‘何以故’:什么缘故呢?‘是人于生’:这个人于所有一切的众生,‘既见其根’:看见他们的根本,‘知人生人’:他就自己好像开了悟似的,好像生了一个大智慧,他知道了。知道什么呢?哦!这个人,生生世世都是做人,人总是生做人。‘悟鸟生鸟’:他说鸟,生生世世都是做鸟的;人,生生世世都是做人。【注三三】
‘乌从来黑’:乌鸦从来就是黑色的,也不需要用墨染,它就是黑色的。‘鹄从来白’:鹄鸟生来就是白色的。‘人天本竖’:人和天上的人都站著走,都竖起来走路的。‘畜生本横’:畜生是横行的,就四条腿趴著在地上走,这都有一定的。‘白非洗成’:这个白不是洗了,才变成白色的。‘黑非染造’:这黑色的——好像乌鸦是黑色的——不是用颜色把它染黑的;鹄这白色也不是你洗了,然后它才变成白色的。‘从八万劫无复改移’:在八万大劫以内,这都没有改的,不改变的。
今尽此形。亦复如是。而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当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无因。
‘今尽此形’:这个人能看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所以他说现在尽这个身形,‘亦复如是’:也就像在这个八万大劫以内的众生一样,没有一个来源。‘而我本来不见菩提’:他说,我本来也没有看见菩提是什么样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既然在八万大劫以内,我都没看见菩提是个什么形相,我怎么可以更有成菩提的这种事情呢?‘当知今日,一切物象’:他说应该知道这一切的物象,‘皆本无因’:完全是没有一种因缘,就生出来的。其实他只知道观看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而八万大劫以外的事情,他不知道。
在佛住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来这个庙上出家,佛不在庙上,到外边去了。这一切的阿罗汉一看,这个老人大约有八十多岁了,也鸡皮鹤发,行步龙钟的这么样子。
凡是来出家的人,这一切大阿罗汉,都要查一查他的前因后果。一看,这个老人在八万大劫以内,没有种过一点善根,一点好事他也没有做过,于是乎,这些个大阿罗汉说:‘你不能出家的,你因为没有种善根。’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屡世种菩提,你不要以为很容易就出家了,要生生世世都种菩提的善根,才能出家的。那么阿罗汉对这个老人说,现在你虽想要出家,但是你没有善根,所以不能收你出家,你还是走吧!
这个老年人一听,他没有善根不能出家,于是乎就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就走了。走了一想,自己这个命运也不好,这么大年纪想要出家,佛的弟子也不收。于是乎就想:‘我自杀去好了,或者上吊,或者跳河,不要活著了!’他这一念的诚啊,感动释迦牟尼佛回来了,佛就问他说:‘你哭什么?’
他说:‘我啊!想去跟释迦牟尼佛出家,佛没有在庙上,佛的弟子说,我在八万大劫以内,都没有种过善根,一点好事都没做过,所以就不收我出家。因为这个,我想活著也没有兴趣了,莫如死了好。所以我就很悲哀的。’
释迦牟尼佛说:‘哦!那你不要哭了,我许可你出家,我帮忙你出家。你回来吧!’于是乎这个老年人就跟著佛回来,佛就许可他出家了。
这一切的弟子就生了怀疑了,说:‘这很奇怪的,佛收弟子都要有善根的,这个老年人,他根本就没有善根,佛怎么收他呢?’就请问佛为什么收他出家。
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他这一切的弟子说:‘你们这些阿罗汉,只能看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八万大劫以外,你们就都不知道了。这个老年人在八万大劫以外,是一个到山上去斩柴的人。有一天他遇到一只老虎,看见老虎,他就跑到树上去了,老虎就咬这棵树,要把树咬断好吃他。正在这棵树要断的时候,他著急了,就念了一声“南无佛”,老虎也就走了,不咬树了。于是乎等老虎走远了,他就下来回家去,没有被这虎吃了。所以他现在出家,就是在八万大劫以外,他念这一声“南无佛”的善根种子,现在应该发芽结果了,所以他就来出家修道了。’释迦牟尼佛这样一说,这一切的弟子才解除了这个疑惑。
所以前边那个修定的人说,‘一切物象,皆本无因’,就因为他不知道八万大劫以外的事情。
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由此计度,亡正遍知’:由于这么的想,他亡失正遍知这种的知见。‘堕落外道,惑菩提性’:就会堕落到外道,对菩提性就不明白了。
是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是则名为,第一外道’:这个就是第一种的外道,‘立无因论’:他所立的是无因论,他说,什么事情都没有一个来源。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
‘阿难,是三摩中’:阿难,在这个定中,修定力的‘诸善男子’:一切的善男子,‘凝明正心’:他这种由定而生出一种智慧的正心。‘魔不得便’:现在魔王没有法术可以扰乱他的定力了。可是他在自己这个行阴里头,有的时候就生出来一种变化,就会堕入一种邪知邪见里边去。这是所谓自心魔——由自心生出来的这种魔。
‘穷生类本’:他穷尽众生种类的根本,‘观彼幽清’:他观察这一切众生最幽清这种根本的性,‘常扰动元’:在这种清幽,它也有一种常扰动相——这微细的动相。‘于圆常中’:在这个微细动相、这个圆常的里边,‘起计度者’:他就生出一种邪见,一种妄度。‘是人坠入’:这个人就会坠入‘四遍常论’:四种遍常的知见、遍常的论议里边。这四种的遍常论议是什么呢?
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一者是人’:第一种,他这个人生出来一种邪知邪见,他就‘穷心境性’:他研究穷尽了心和境这两种的性。‘二处无因’:这两处都没有一个根本,没有什么来源,也没有一个种子。
‘修习能知’:由修习这个定力他能知道,‘二万劫中’:能知道两万劫里边的‘十方众生所有生灭’:这十方所有一切众生的生灭,他都知道。‘咸皆循环’:都是这么循环无端的,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生了又灭,灭了又生,都是循环的。‘不曾散失’:在这个循环的时候,也没有散失过。
‘计以为常’:因为没有散夫,所以他就说:‘哦!这是常的,这是不会改变的。’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二者是人’:第二种的道理是什么呢?这个人‘穷四大元’:他研究穷尽地、水、火、风这四大的根元。‘四性常住’:他说地、水、火、风这四种的性,都常住不坏的。实际上,这地、水、火、风都是由众生的妄想造成的,它没有体性。那么,没有体性,它怎么会常住的呢?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修习能知’:他因为修习,能知道‘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他说这个生灭的体性是常恒的,是不变的,没有散失过。
‘计以为常’:所以他说:‘哦!这是恒常不变的了。’这是第二种。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三者是人’:第三种,这个人‘穷尽六根’:他研究穷尽这六根,六根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根这个意识。‘末那、执受’:和这个末那识,末那识在前边提到,叫染污,就是那个染污识。‘心意识中’:在这个心意识的里边,就是第六识、第七识这个里边,‘本元由处性常恒故’:本来元由的那个处所,它的本性是常恒不变的。
‘修习能知’:他因为用功,用这个反闻闻自性修行的功夫,他能知道‘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这么循环轮回,来回来回的,生了死,死了生,不曾散失,本来是常住不变的。‘穷不失性’:他研究这个不失的本性,‘计以为常’:他说这是恒常不变的。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四者是人’:第四种,这个人‘既尽想元’:他这个想阴破了,‘生理更无’:他在想阴破了的时候,生妄想这种的理也没有了,这个念头也有定力了,也凝明正心了,没有再生妄想的这种情形了。
‘流止运转’:在他这个行阴流止运转的时候,‘生灭想心,今已永灭’:这个生灭的想心,现在已经灭了,不打妄想了。‘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在这个理论里边,自然就成了一个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因为这样子用心来度量,也就认为是恒常不变的。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因为他计度这四种的遍常论,所以就失去正遍知这种的智慧,堕落到外道的理论里去了。他因为跑到这个外道的理论上去,所以对于菩提性,他也就不明白了,就生出一种迷惑。
‘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这个名字就叫第二种的外道,他所立的是圆常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在这个定里边,这一切修行的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他因为坚固他的定力,而得到这种正心,所以魔就不能有机会来障碍他,但是他自己会生出来自心的魔。
‘穷生类本’:他研究十二类众生的根本,‘观彼幽清’:观察这种幽隐清净的根性,‘常扰动元’:在这时候,修到这个程度上,就是行阴有一种微细的动相。
‘于自他中,起计度者’:在这个自他里边,生出来一种计度,‘是人坠入,四颠倒见’:这个人生这种的妄想,发这种的自心魔,就会堕落四种的颠倒见里边。这四种颠倒见就是又说是常,又说是无常;又说亦生亦灭,亦常亦无常,亦动亦静,亦垢亦净,亦生亦死。他这都是说两边的话,这么来回,没有决定辞,都是两头堵,这么样也好,那么样也好,没有决定辞。‘一分无常,一分常论’:或者他说这是无常,又说是有常,这样子颠倒,来回没有一定,把人都搞乱了。
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一者是人’:第一种的理论,他说什么呢?这个修道的人‘观妙明心’:观看他这个妙明心,‘遍十方界’:这个心遍满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他以为这个湛然清净,是究竟的一个神我。
‘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因为他看见自己这个心遍十方界,他以为是个神我,从这儿他就计度,他说我这个心遍满十方,‘凝明不动’:在那儿如如不动,又有定力,又有智慧,这个定慧圆明,定慧都不动了。
‘一切众生’:所有十方一切众生‘于我心中’:因为我这个心遍满十方,所以这一切众生都在我的心里头。‘自生自死’:啊!这个众生在我心里,又生了,又死了,死了又生。
‘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可是我这个心性是不生灭的,遍满十方界,所以这就是一个常,我这个心性是个常的。‘彼生灭者,真无常性’:众生在他心里又生又死,又死又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一种接连不断,不断接连的性质是无常性。因为他又生又死,又死又生,这是无常的;我这个心是个常,我这个心遍满十方,这是常住不变的。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二者是人’:第二种,这个人‘不观其心’:他不向心里头观。前边他是看自己的心遍满十方,现在他‘遍观十方,恒沙国土’:他看外边这恒沙国土,‘见劫坏处’:他看见某一个国土上,这个劫够了。成、住、坏、空,这个劫到坏的时候了,‘名为究竟无常种性’:说这个究竟是无常的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他看那个劫没有坏的地方,就说这是究竟常,这是一个常。所以有一个无常,有一个常。
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三者是人’:第三种颠倒的论,就是这个人‘别观我心’:他分别来观察自己的心。‘精细微密’:精,精而又精;细,很仔细的;微,很微妙的那个地方;密,觉察不到的地方。这个精微细密,都是行阴的样子。‘犹如微尘,流转十方’:这一些个好像微细波浪的这种尘境,就好像微尘一样,流转到十方。‘性无移改’:这种的流转性没有移改,不会变的。‘能令此身,即生即灭’:能使令这个身,又生又灭,又灭又生。
‘其不坏性,名我性常’:这一种流动性不坏。这个不坏的性,是我自性的一个常性。‘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这个又死又生,又生又死,一切的死生从我这个常性流出,这个叫无常性。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行阴常流。计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名无常性。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第四种,这个人修行,他知道想阴已经尽了,觉察到行阴这个细流了。‘行阴常流’:现在行阴这个微细的流,好像波浪的流似的,‘计为常性’:他因为现在看它没有改变,就说:‘哦!这是个常的,是个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前边那个色阴、受阴、想阴等,现在已经没有了,‘名无常性’:没有了,所以这是无常性,他这样想。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由前边这四种不正确的理论来计度,他说这一分就是无常,那一分就是有常。‘堕落外道’:因为这个颠倒的论议,他自己已经对这个理论不清楚了,所以就堕落变成外道的知见,外道的思想,外道这种理论。‘惑菩提性’:所以就迷惑这菩提的正性了。‘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这个名字就是第三种颠倒论议的外道,一分常论,一分无常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在修反闻闻自性、耳根圆通这种定的里边,所有一切的善男子,‘坚凝正心’:他的色阴、受阴、想阴这三种的阴都破了,这时候他定力坚固,有一种正心,‘魔不得便’:所以天魔外道不得其便。因为在色、受二阴的时候,天魔都可以扰乱他的心性,到了想阴,天魔就不能直接扰乱他的心性,而要附到其他人的身上,来扰乱这个修定人的定力。现在到这个行阴上,魔就是附到其他人的身上,也不能来扰乱他这个定力了,所以这叫坚凝正心,魔不得便。
‘穷生类本’:他穷尽十二类众生的本源,‘观彼幽清’:观察众生最幽隐清净的这种性,‘常扰动元’:那么,在行阴这种微细的动相里边,‘于分位中’:这分位有四种,在后边会讲的。于分位中,‘生计度者’:他就生出一种计度,计度就是想一想,想一想怎么样呢?‘是人坠入,四有边论’:他这一想就生出一种妄计,妄计有边。妄计四有边论,这是外道的四种论。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这四种的分位,第一种就是三际的分位。什么叫三际呢?三际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过去际、现在际、未来际,这叫三际。‘三际求心心不有’,要在三际求这个心,是没有的。因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为什么呢?你说这个过去,什么是过去?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既然已经过去了,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现在的迁流不停。你说这个是现在,哦!这个又过去了;你又说这个是现在,这个又过去了。现在不停,那么你现在心在什么地方?未来心,这未来的还没有来呢!没有来的也是没有呀!所以这‘三际求心心不有’,心没有了;‘心不有处妄原无’,心既然都没有了,哪个地方还有个妄想呢?
你若会得这种的道理,根本就没有;在如来藏性上,什么也没有的。所以,现在不过是这修道的人,生出一种执著。什么执著呢?计有计无,他不是说有,就是说无,所谓有边论、无边论。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这个人在心里就算计了,算计什么呢?在行阴这个情形上,他算计这十二类众生的本元,‘流用不息’:他说这个本元流用不息,不停止。这个流用不息也就是行阴的表现。
‘计过未者,名为有边’:在这个时候他就计算了,说过去和未来这两种——过去际、未来际,过去有边,未来也有边,他说这是有边。他这种的论,根本就是不合理的,根本就没有这个道理。过去、未来怎么就有边呢?没有边的。他就认为有边了。
他以他这种的妄计、妄执,就计说这是有边。这个脑筋不清楚的人,也就是没有智慧的这个人,他修道修到想阴破了,行阴上他就迷失正路了;迷失正路,所以就计有计无。
‘计相续心’:他说这个现在心,现在现在的相续不断。相续不断,就‘名为无边’:因为它不断,就无量无边,没有边际。它不断,这叫无边。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
第二个分位是什么呢?是见闻的分位。他以这个能见、能闻的,做一个边;不能见闻的,又是一边。所以又落两边了,两边都不是中道。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他一静坐,这种定力一观察,可以观察到八万大劫这么长的时间,‘则见众生’:他就看见这所有的十二类众生,在‘八万劫前,寂无闻见’:在八万大劫以内,他看得清清楚楚的,看见众生头出头没,看见众生生生死死。可是超过八万大劫,他就看不见了,就不见不闻了。
‘无闻见处’:在不见不闻的时候,在这个看不见的地方,‘名为无边’:他就给它起个名字,说这就叫无边,没有边了。‘有众生处’:在能看见有众生的这个地方,‘名为有边’:他就说这就是有边。这是又落于二边了,他又著到著无、著有上。著无,就落到空上;著有,就落到色上。这一个著空,一个著色,所以都不合乎中道。因为这样子,所以佛批评他是外道。
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第三种的分位,就是彼我的分位。彼,就是众生;我,就是修道这个人他自己的一种执著。他又生了一种妄计、妄执,他说:‘我觉得自己有这一种遍知的智慧。’什么叫遍知呢?遍知就是无所不知,所以这其中就得到一个无边性。他说,‘彼一切人现我知中’:彼一切的众生,都在我这个智慧里头包括著。
‘我曾不知’:我可是不知道‘彼之知性’:我不知道众生他那个知性,‘名彼不得无之心’:这个就叫众生没有得到这无边的心,他自己得到这无边的心了。因为他不知道彼那个知性,所以他说对方不得这个无边之心了,没有这个无边的智慧。‘但有边性’:只是在有边的那一个地方,叫有边性。这是彼我的分位。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第四种的分位是什么呢?就是生灭,以生灭为分位。他研究行阴,研究到极点,研究空了。‘以其所见’:以他所研究的这种见解,‘心路筹度’:因为是在他心里研究的,所以说心路筹度。他就这么想了,这也就是一个计。筹度什么呢?
‘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他又生出一种妄计、妄执来了。他说,所有十二类的众生,在一个身里边,就有一半是生,一半是灭。那么众生是这样子的,‘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乃至于一切世界,一切所有都是‘一半有边,一半无边’:一半就在有边,一半就在无边。那个生就是在有边,那个灭就是在无边。他又这么样算计,越跑越远了。
由此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由此计度’:由前边这四种的计度,计度什么?计度‘有边无边’:不是有边,就是无边;不是无边,又是有边,就这样来回跑。总而言之,他不住到中道上,一个太过,一个就是不及;一个跑得很远,一个还没有迈步呢!‘堕落外道’:所以就堕落到外道里边。
这个外道为什么叫外道呢?他就是一个太过,一个不及;太过也不是中道,不及又不是中道。修行就要修中道,佛就讲中道了义,不落于空,又不落于有。你若偏到空上,或偏到有上,这都落于二边了。现在这都是二边,所以叫外道。‘惑菩提性’:他就对于菩提真性不认识了,迷惑了。
‘是则名为第四外道’:这个就给它取名字叫第四种的外道,‘立有边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又者,在三摩地这个定中,一切的善男子。因为在这个定里边,不是一个人修这个定,是很多很多人都修这个定,所以就说诸善男子。
‘坚凝正心’:他那个坚固而有一种智慧定力、定慧平等、定慧均持的正心,‘魔不得便’:这个魔就没有法子他了,就无隙可乘,没有方法可以来扰乱他了。可是外魔不扰,内魔又生。什么魔呢?就是他自心的魔就生出一种变化。
他‘穷生类本’:穷尽了这十二类众生的根本,‘观彼幽清’:观看他最初的那个清净的性,‘常扰动元’:这个时候,在行阴就有这一种微细的动相,所以这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在这个知见的里边,他生出一种计度的心来。不生这个心,就什么事情也没有;一生心,一动念,就发生毛病了。所谓:
开口便错,
举念即乖。
你动一个念,打一个妄想,就生出一种毛病。【注三四】
‘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的‘遍计虚论’:遍计就是遍计执性,他生出来一种遍计执性。以前我不是讲过遍计执性?这就是一种妄执,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他就执著是这么回事,这叫遍计执性。
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一者是人’:谁呢?就是将入迷途这个人。他‘观变化元’:观行阴变化这种的元,‘见迁流处’:见行阴迁流的那个地方,‘名之为变’:他因为看见它迁流了,所以他就说那是变。
‘见相续处,名之为恒’:他看见行阴相续不断的这个地方,他就说是常。这恒就是恒常不变的,前边那个变就是不常,这个恒就是个常。
‘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他又在这个行阴,看见他所见的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是什么呢?就是那个微细的动相,他说就是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在这个行阴,那种微细的动相,他看不见了,这就名之为灭。这也就是在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他看见了,他说这是生;八万大劫以外的事情,他看不见了,他就说这是灭了。这和前边的意思都是相同的。
‘相续之因’:相续不断的这种因,‘性不断处’:这因性不断的地方,他就‘名之为增’:他说这不断,就是增。这也都是属于行阴的情形,他所看得见的。
‘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在相续中间,会有一个离的处所,他说这就是减。就好像二十五圣各述圆通,其中说到鼻子呼吸气,呼出去,吸进来,这中间有个交处,那就是这个离处。名之为减,他说这就是个减。
根本你不要追究它这个理,这是他自己命的名,他自己所见的,根本就没有理的。你不要在这里边来追究理由,他就是这样讲,拿不是当理说,这就叫横不讲道理。告诉你,外道所以就是外道,他讲的都是没有理由的。
‘各各生处,名之为有’:各各,他看见行阴的各各生处,他就说这是有。‘互互亡处’:那么互相又有亡的地方,又有没有的地方,他就‘名之为无’:他说这个就是没有,这就是四种颠倒的倒论。
‘以理都观,用心别见’:你若用这个理来观察,他这种的论议都是不对的,他用心都是用错了。
‘有求法人’:那么在这时候,若有人来求法,向他请开示、问法,‘来问其义’:来请他开示开示佛教的道理。‘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他就告诉这个人说:‘我也生,我也灭;我也有,我也无;我也增,我也减。’他就这么样子同你讲。
‘于一切时,皆乱其语’:在任何的时候,他说话都是两头来堵,不是说有,就是说无;不是说空,就是说色。就说这两种,他就找不著中道。
所以‘令彼前人遗失章句’:彼,就是在他前面求法的人。那个人想问什么,都忘了,遗失了,被他这么一乱讲,讲得本来的问题都忘了,本来想请他开示的道理都忘了。你说,这样来开示人,人家本来想要明白,他却把人弄得糊里八涂,蒙头转向的,东西南北都找不著了,不知道怎么样是对的,所以忘失章句。不单忘了想要说的话,而且连本有的清净心和智慧都没有了,昏了。这不单是自己颠倒,令人家也颠倒。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惟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这个就是因为他只知道无了,所以就乱讲。无论是有,他也说‘无’;无,他也说‘无’。你问他什么,他就‘无’;你再问他什么,他还是‘无’。无、无、无,就是说这一个字,第二个字他不讲。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他观察自己的心,‘互互无处’:在这十二类的众生里边,他觉得行阴这个心,互相都没有;在他看见这个没有的地方,他就‘因无得证’:他觉得因这个‘无’字,他得到智慧了。其实他不明白,这就叫矫枉过正,根本没有道理的。他自己就执著这是无,互互都无,互互无处,他就觉得他开悟了。开什么悟?悟这个‘无’字了。
‘有人来问’:譬如有人来请问法,一看他是个老修行,一天到晚也不讲话,在那个地方闭目养神,甚至也不吃饭,就吃点香蕉之类的。一般人以为这是个世间的圣僧了,于是乎就来向他问法,他也就装模作样、装腔作势的,这么就答了,‘惟答一字’:就答一个字,这一个字就是一字禅。这一般人也不明白他说的道理是什么道理,所以就给它取名叫‘一字禅’。无论你问他什么道理,‘但言其无’:他就‘无’。
你再问他:‘我怎么样修行?’
‘无。’
‘我念佛不念佛?’
‘无。’
‘我持律受戒好不好呀?’
‘无。’
什么都是‘无’。啊!他这个‘无’字,这一套‘无’,把你弄得也蒙头转向的,东西南北也找不著了,也就是遗失章句了。你也不知道,尽想:‘他说的无,什么道理呢?什么无?无什么呢?’于是就周围找,也找不著东西。啊!真是无了。
‘除无之余,无所言说’:无论你再问他一个问题、十个问题、百个问题、千个问题、万个问题,他都是一字‘无’,就答你一个‘无’字。所以你这个问的人,就想:‘啊!他讲的这个禅理太高了,我们都不明白了。’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惟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三者是人’:这是第三种矫乱的颠倒,矫乱的虚论。这个人‘谛观其心’:他也观看自己的心,看这十二类的众生,‘各各有处’:各各都有生有死的这个‘有’处,‘因有得证’:因这个有,他就觉得他证果了。其实呢,他不是证果,经上这么说,是形容他这种错误。他看一切众生都有,他就:‘啊!都有了。’他看见这个道理,他就认为他开悟了、证果了。哈!
‘有人来问’:有人来问他,‘惟答一字’:无论问什么法,他就答一个字。‘但言其是’:他说什么呢?说‘是’。
你问他:‘我出家做和尚好不好啊?’
‘是’
‘我受五戒好不好?’
‘是’
‘我应该做什么好?’
‘是’
无论问他什么,他就答一个‘是’字。
‘除是之余,无所言说’:除了‘是’字之外,他不讲了。所以你觉得:‘啊!这真是一字禅,这个真是高僧啊!他说这个法真是妙到极点,我也不懂。’你不懂那就是妙了。所以,好像我现在讲这个经,你们懂了,那就不妙了。你若说不懂,‘啊!讲来讲去,法师说什么呢?’哦!那就是妙了。因为你不懂,就是妙;你若明白了,就不妙了。为什么不妙呢?你明白了嘛!你没明白那个东西就是妙。所以你若想‘妙’,就不要学佛法了,你不学就不知道,这就是妙。
他就只说一个‘是’字,你无论说什么,他还是说一个‘是’字。为什么?他以为他就由这个‘是’字上开悟了,那么他也这样告诉你,传给你法——Transmit Dharma to you。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
这第四种的矫乱,就是有无矫乱。什么叫有无矫乱呢?他又说是‘有’,又说是‘无’;又说‘无’不是‘有’,‘有’就不是‘无’。他也不知道是有,也不知道是无,这就好像那喝酒喝醉了的人那么乱讲。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他在这个行阴里边,也见到有,又见到无。见到这个行阴,像水波浪似的这么行,迁流不息,他说是‘有’。在这个迁流不息的时候,有断的地方,他又说是‘无’。
‘其境枝故’:他这个境界生出来一个叉枝,就好像木头生出一个旁枝来。所以他说这‘有’也是,‘无’也是。‘其心亦乱’:他这个心里也乱了,为什么他心里乱了呢?就因为他自己没有真正的智慧,没有真正的定力。这智力和定力,他不平等、不平均,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就生出一种执著,自己也找不著头绪了,就有个错路,他也不知道哪一条路是对了。
‘有人来问’:若有人来请法,向他请开示,‘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他说,也有,也就是没有。‘亦无之中,不是亦有’:可是没有的,就不能是有。亦有就是没有,但是没有可就不是有,你说这究竟是个什么道理?‘一切矫乱’:这就是个矫乱的道理,矫枉过正,说得自己也不知道说些个什么。所以我说这是他说醉话。
‘无容穷诘’:无容,你不能和他讲道理的,这个样子怎么办呢?就是我那个办法,你打他两个嘴巴,看看他还说是有、是没有?你这么打他一个嘴巴,他若说:‘你怎么打我?’‘你没有嘛!我打你也是没有啊!’还有那个办法,你拿刀把他杀了说:‘嘿!杀了你。’看看他有没有?这无容穷诘,就是不可以和他讲道理,没有道理可讲的,也不要问他了。
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因为上边这四种矫乱的虚无,这种虚无飘渺的道理,讲得无有是处,讲这个没有真实的道理,‘堕落外道’:所以就堕落外道。为什么叫他外道?就因为他那个理论不正确,邪知邪见,所讲的道理,都不是究竟、不是彻底的。‘惑菩提性’:那么就把这个真正的菩提觉道给迷住了,给遮盖住了。
‘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这个就叫做第五种外道四种的颠倒性,就是前边那四种。
第一种就说他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
第二种,你无论问他什么法,他就用一个‘无’字来答覆你,一天到晚,旁的字他不说,就说无、无、无。有人和他一讲什么话,他就说‘无’。你千问万问,他就是无、无、无,千无万无。
第三种就是那个‘是’、‘是’,你无论说什么,他都说‘是’。
你说:‘我可不可以做贼?’
他说:‘是’
‘我可不可以受戒?’
‘是’
‘我可不可以吃屎?’
‘是’
‘可不可以喝尿?’
‘是’
‘你可不可以死?’
‘是’
‘可不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活著?’
‘是’
无论你讲什么,他都‘是’,也是千是万是,千万都是‘是’。没有一个不‘是’,他这个‘是’就是有。什么都是有,一切一切都是有,这是第三种。
第四种就是现在讲的这一个,他又说亦有亦无,有就是无,无又不是有,究竟这是个什么道理?他就讲这种道理——这四种矫乱的性,不清楚、颠倒性、矫乱,‘不死矫乱’:他这个道理讲得是矫乱、不清楚。
‘遍计虚论’:他遍计虚无。以前讲过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种道理不知道大家明不明白?什么是遍计执性呢?就是好像晚间,没有什么月光,在地上有一条绳,你看见这一条绳,本来这是一条绳,但是你怀疑,‘噢!这是不是一条蛇?’这就叫遍计执性。根本不是蛇,它是一条绳,你就妄加计度,说它是一条蛇。
又好像晚间,看见一棵树的黑影,或者一株花的黑影,没有月光,你出去,突然间见这么一个黑影,‘噢!这是个鬼吧?’本来是一棵树,或者一株花,或者一块木板,你看了就‘噢!这是个人呀?是个鬼呀?’就害怕了。
或者晚间看见一只狗,你就‘噢!这是不是狼呀?是不是老虎呀?’就生出这种遍计执性。结果你看清楚了,噢!这原来是只狗啊!不是狼,也不是老虎。这原来是只狗,这就是依他起性。因为你依照这狗,你就生出一个遍计执性。原来是只狗,那狗是个什么呢?狗就是一般的畜生,因为你有遍计执性,就以为它是狼、是虎啊,或者是个什么妖怪。那花草树木,也都是这样的。
那么这条绳,你以为是蛇,你看清楚了,原来是一条绳,这就叫依他起性。这条绳是什么做的呢?是麻做的,这麻就叫圆成实性。怎么叫依他起性?麻可以造一条绳,这叫依他起性。依著圆成实性而起这个依他起性;这依他起性,然后你看不清楚,认不明,就生了一种遍计执性。
现在这个外道,他也根本不是这样子,他就生出一种遍计执的虚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又在这个定中,这一切修定的善男子,‘坚凝正心’:他坚固他这一种定力,‘魔不得便’:因为他坚固定力而有正心,所以魔王就没有办法了,魔术已穷。虽然魔术已穷,可是他心里又生出来自心的魔。这自心魔呀,是最不容易降伏的。
他‘穷生类本’:穷这一切十二类众生的本元,‘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他观看十二类众生,幽隐而清轻的这个本性,这个本性就是行阴。行阴在这个时候,有一种微细的动相。‘于无尽流,生计度者’:这微细的动相,就像水波浪源源而来,这种流是无穷无尽的。他在这个时候,就生出来一种计度。什么计度呢?‘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就生出这一种死后有相的计度。他认为死后也有相,所以又生了一种颠倒的思想,颠倒的心。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生出这种妄执的这一等人,他或者自己就执著,要坚固自己的身体,他说这个四大之色都是我。
‘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者见著我自性圆融无碍,十方的国土,都在我这圆融性里边包括著。他就说我有这个色,有什么色呢?有大色。
‘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者他说这是一种前缘,随著我这么回复,也就是来回来回这么周而复始的。他说这四大之色都属于我的,‘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或者是我所依的;在这个行阴中相续,他说我在这个色的里边。
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
‘皆计度言’:前边所说这个色和前边的缘,这有四种。他说四大之色都是属于我的,四大之色就是我。又说这个色在我中,我大色小;这个色是小,我是大。又说离开我,无色。总而言之,他这个就是乱讲,讲的都是不合理的,有四种。从这四种,他就计度,‘死后有相’:他说死后是有相的。
‘如是循环’:他像前边所说这个道理,这么循环,来回来回地转,在色、受、想、行这四个里头,每一个里头都是有四种这样的理论,‘有十六相’:所以四四一十六,就分出来有十六种的相。在这色、受、想、行和地、水、火、风之间,他分出有四四一十六种相。根本你就不要问他,这个相是怎么样子分的,它根本就不合理的,没有道理的。所以我也弄不清楚它,因为它根本就不清楚。
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从此或计’:从这四四一十六相,他看色、受、想、行这四阴,各有四相,这地、水、火、风和色、受、想、行,每一个有四相。所以从这个地方,他或者就计度,‘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他说烦恼永远是烦恼,菩提也永远是菩提;烦恼即菩提,这是不对的。
‘两性并驱’:这两种性是并行不悖的。并驱就是并行,并行而不相悖的。‘各不相触’:就是并行而不相悖,它们两个是合作的。根本这是不对的,根本就没有这个道理,他就这样讲,为什么他这样讲?就因为他惑菩提性了。
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由前边色、受、想、行这四阴,四四变成十六相,他这样计度,就说‘死后有故’:死后是有形相的。‘堕落外道’:所以他就堕落到外道里头了,‘惑菩提性’:也是迷惑了他本有的菩提觉性。
‘是则名为第六外道’:这一种的人就给他取名字,叫第六种的外道。‘立五阴中’:在这五阴里头,这说是五阴,实际上就是四阴,这只是举五阴的名字。就在色、受、想、行里边,没有识。‘死后有相’:他说人死后还有形相的。‘心颠倒论’:这个心颠倒不正常,他立这种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又修这种定力的这一些人,‘坚凝正心,魔不得便’:有这一种坚固的定力,又有智慧,所以魔就不得便。但是他这个智慧,不是究竟的智慧,不是真正的智慧,不过魔王是没他法子了。但是他那自心魔,还不能降伏。
‘穷生类本’:穷一切十二类众生的根本,‘观彼幽清’:他观看一切众生幽隐而清轻的这种根性,‘常扰动元’:在这个里边有微细的动相,‘于先除灭色受想中’:在先前除灭的这色受想三阴里边,‘生计度者’:他又生出计度来了。‘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这个人会堕入死后无相,他就说死后无相、发心颠倒这种的论议。
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消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
‘见其色灭’:见到这个色阴灭了,‘形无所因’:他这个身形无所寄托了。
‘观其想灭,心无所系’:观这个想阴灭了,想阴没有了、破了,这个心也无所系了,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挂著这个心了,妄想也都没有了。
‘知其受灭,无复连缀’:知道这个受阴灭了,和外面就没有什么连缀了,也没有什么联系,没有什么联络了。‘阴性消散’:色、受、想这三种的阴性都消散了。‘纵有生理’:纵然有少少的生理,就是有这个行阴,‘而无受想’:也没有受,也没有想了。‘与草木同’:因为没有受,也没有想了,他觉得自己和草木是一样了。
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
‘此质现前犹不可得’:他说现前这个色心。这个质,不是单单指的色,也指的心。他说有形质这种的色心,这种色现前犹不可得,现在也没有了。他这就是色、受、想、行四阴,前边那儿他不是说形同草木吗?草木就没有知觉,那么现前在生的时候没有,现前犹不可得,现在什么都没有了,都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那么生前都没有相了,求这个实在的形相,都了不可得,死后又怎么可以有诸相呢?
‘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因为这个就推勘检校,就这么翻过来看,调过去看,来回研究这个问题,说生前没有相,那么死后怎么会有相?死后也没有相。色、受、想行这四种,生前也没有相,死后也没有相。
‘如是循环,有八无相’:来回这么推求,他变成了八种无相。色、受、想、行,在生有四种无相,死了也是四种无相,都没有的。
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
‘从此或计’:因为他推求这四种都无相了,所以根据这八种无相的道理,他就或者计度了,‘涅槃因果,一切皆空’:他说也没有涅槃,也没有因果,拨无因果。啊!要是这样子,人都不要修了,也不要什么成佛了。为什么呢?他按著这种理论,什么都没有的,‘徒有名字’:只有这么一个名字,‘究竟断灭’:究竟都是没有的,他就这样讲。
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由这个,他计度‘死后无故’:他说死后什么也没有了,一切都空了,‘堕落外道’:就堕落到一种外道,‘惑菩提性’:也是惑菩提性。
‘是则名为第七外道’:这个叫做第七种的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在这个五阴中,他说死后无相。‘心颠倒论’:他的心有这一种颠倒的论议。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又修定力这一切的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坚固他的定力,而有正心,这个魔没有办法他了。可是自心魔呀,是很不容易降伏的。‘穷生类本’:他穷尽了一切十二类众生这个本元,‘观彼幽清’:观看彼幽隐而清轻的这个心,‘常扰动元’:在这时候,行阴里边有微细的动相。
‘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在行阴存在的这个地方,受、想这两阴都灭了,‘双计有无’:这时候,他又说是有,又说是无;又说是无,又说是有。‘自体相破’:他的自己都弄没有了,自己也不存在了。你说是有,他自己是有了;说是没有,他自己都没有了。这个自体相破了,自己都破了,自己就把自己的这种理论都不成立了。
‘是人坠入,死后俱非’:他死后也没有‘有’,也没有‘无’。那你说有个什么?也没有个‘有’,也没有个无’,那么说这就是中道了?不是的。他根本也不讲中道,也没有中道的。因为这样,所以这就错了。‘起颠倒论’:就颠倒了。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
‘色受想中’:他在色、受、想这三阴都破了这个里边,‘见有非有’:他见到这个有,又不是有。‘行迁流内’:在行阴迁流有微细的动相这里头,‘观无不无’:他看见没有,又好像有。所以这也不是有,也不是无,他建立这种的理论。
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
好像前边,他说观看这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这一种的情形,‘如是循环’:他来回来回这么循环推求这个道理。‘穷尽阴界’:对色、受、想、行这四种阴界,他都穷尽了,就把它研究、追究,翻过来,调过去,互相这么研究。‘八俱非相’:他说这八种都是没有相,‘随得一缘’:他就得到一个答案,‘皆言死后,有相无相’:他说死后,色、受、想、行也不是有相,也不是无相,这有相无相。
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
‘又计诸行,性迁讹故’:讹,可以说是改变,也可以说是讹错。他又研究行阴的这种性质。因为行阴有一种微细的动相,迁流的缘故。这个性迁讹,它迁流而讹变。
‘心发通悟’:在他心里发出这一种的邪通邪悟,他就判断,‘有无俱非’:有相、无相,都没有。那么都没有了,是不是中道呢?不是,因为他不明白中道了义的道理,所以他也不讲中道,只讲有无。因此他就‘虚实失措’:也不是虚的,也不是实的。你说实的,他又说非实;你说虚的,他又说非虚。所以他这样非实非虚,非虚非实,这都失措。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由上面这种种的计度,所以他说‘死后俱非’:也有相、也无相。
‘后际昏瞢’:这个行阴的后际,他也不知道,‘无可道故’:因为他不知道,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指出来、说出来的。
‘堕落外道’:于是乎,这也堕落到外道里头去,‘惑菩提性’:迷惑菩提的本性了。
‘是则名为第八外道’:这个就给他取个名字,叫第八种的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在这个五阴中,他说死后也有相、也无相。‘心颠倒论’:他这个心非常颠倒,就立出这么一种的论议来。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又修定的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坚固这定力,而又有一种正心,魔就没有办法来扰乱他。
‘穷生类本’:他研究十二类众生的根本,‘观彼幽清’:观察这种幽隐清轻的体性,‘常扰动元’:这时候,在这行阴里边有微细的动相。
‘于后后无,生计度者’:在行阴的后边,他观察不到有什么境界,所以就生了一种计度。‘是人坠入,七断灭论’:这个人就会堕入这七种的断灭论。
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
‘或计身灭’:或者他计度这个身,在南瞻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这四大部洲,再加上六欲天,所有有身的这种众生,这个身他观察它将来是灭的。
‘或欲尽灭’:或者是在四禅天的初禅天,他欲尽灭。初禅天是离生喜乐地,离这个众生的染污,而生出一种喜乐,这叫离生喜乐地。
‘或苦尽灭’:或者在二禅天,他苦尽灭。二禅天叫定生喜乐地,这时候有一种定力了,生出一种欢喜。
‘或极乐灭’:他计度或者三禅天这种极乐的境界也会灭的。那么三禅天就叫离喜妙乐地,离开欢喜,而生出一种妙的快乐,这是三禅天。他计度这三禅天也会灭的。
‘或极舍灭’:或者他计度四禅天这个舍念清净地,也会灭的,他生出这种计度。
??????????? ※??????????? ※??????????? ※
光阴是过得非常快的,在不知不觉把暑假的时间就过去了。在中国孔子说过,这个人生就好像流水似的,川流不息,过去时光就不会再回来了。
又有的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这一寸的光阴,就好像一寸黄金那么样宝贵。可是这黄金,你若丢了,还可以想法子再把它找回来;这光阴过去了,就没有法子再把它找回来了。由这样看来,这光阴比黄金更贵重。所以在佛教里说:‘一寸时光就是一寸的命光。’这个时光已经过去了,这个命光也就少一点。所以才说:‘时光减处命光微。’时光减少了,命光也就少一点了。所以我们对这时间一定要看重了,不要把它随随便便地就放过去了。
在我们这个暑假的时间,由早晨六点钟就开始,或者打坐,或者研究佛经。那么由早晨到晚间九点钟这段时间,每一个人都很认真地去用功修行,我相信在这个期间,比这个黄金更贵重,比钻石也更有价值,所以大家能以在一起闻薰闻修。在我们每个人生命里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一个时间;可惜这个时间不太长,那么转眼之间就过去了。过去了,可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学的佛法,在每一个人的脑筋里头,在每一个人的八识田里边,都种下去一个宝贵的金刚种子。那么这个种子种下去了,等到将来一定会结金刚不坏的果。金刚不坏的果就是佛果,就是成佛。
那么在什么时候成呢?这就看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耕耘灌溉。这个种子种下去了,但是好像种田似的,种到地里头,你必须要譬如给它灌一点水,除一除草,把这个地耕得掀腾起来。那么你把这个地的草除去,就是怎么样呢?怎么样叫除这个草呢?就我们每一个人要时时刻刻防微杜渐。
怎么叫防微呢?防微就是防备、预防这个微细处,我们的心念不要打妄想,不要令它生很多杂念。不要有妄想,不要有杂念,这叫防微杜渐。防就是防备,防备著这个很微细的念头生起来;杜渐就是杜绝,杜绝这一切的妄想,这个妄想把它没有了。
这是每一天这样地用功,每一天这样去修行,栽培灌溉。就好像种田,我灌一点水,我再把这个地收拾得没有草,那么一天一天的,你这个金刚种子种到地里去,就生这个菩提的芽。你菩提树生出来了,这就是菩提芽生出来了;菩提芽生出来,将来就结菩提果。可是你要保护这个菩提芽,保护这个菩提果,你不要也不管它了,也不灌水,也不去栽培它,那么它就会枯槁了,会干了。
你能以灌溉,怎么叫灌溉呢?你就天天学习佛法,用佛法的法水来灌溉这个菩提芽,那么这样呢,久而久之,你这个金刚的果也就会成就了。
如果你过去了这个时间,就不继续地理它,这个金刚的种子种下去了是种下去了,它也不容易生出来的。你必须要好好地保护著你这个金刚的种子,不要再做以前所欢喜做的事情,就是要守规矩——循规蹈矩,不要再像以前那么样子不守规矩,做一些个不守规矩的事情。那么你守规矩,这就合佛法,不守规矩就不合佛法,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循规蹈矩,要依照规矩去做去,不要太放逸了,不要太浪漫了,这是我对每一个人的期望都是这样子。
在这个暑假的期间,讲这《楞严经》,这一定是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经耳朵一听这个经典的道理,永远在你八识田里边,有这种菩提的种子。
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消灭。灭已无复。
‘如是循环’:像前边所讲的这七处,他这么循环推究。‘穷尽七际’:他把这七个地方都研究遍了。‘现前消灭’:现前也没有什么相,‘灭已无复’:那么已经灭了,也不会再生出来,不会再有的,所以这是七种断灭。
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由前边这七种的推究,穷尽‘死后断灭’:他说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就断灭了。‘堕落外道’:这种的人就堕落外道里边,‘惑菩提性’:对菩提正觉的性迷惑了。
‘是则名为第九外道’:这种的人就名叫第九种的外道,‘立五阴中’:在色、受、想、行这五阴里边,他立这种‘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在修定的里边,这一切的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他有坚固的定力和纯正的正心,所以这魔王也没有法子他。
‘穷生类本’:他穷究十二类众生的本元,‘观彼幽清’:观看众生幽隐而清轻这种的心,‘常扰动元’:这个微细的动相。‘于后后有’:在行阴以后,他又观见有, 了。‘生, 计度者’:他因为这个行阴念念迁流不停,他就认为是有了,所以生出一种妄执的计度。‘是人坠入,五涅槃论’:这个人就堕入这五种涅槃的论里边。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或者他以欲界天,做为一个正当的转依。他到那个地方去,以欲界做他所依的一个处所。为什么呢?他‘观见圆明,生爱慕故’:他因为看见欲界天有一种圆明的体相,就生出一种爱慕,生爱著了。所以,他就要到那个地方,以欲界做为他的一个归宿,做为他涅槃的处所。因为他以为这欲界是真正乐的一种境界,所以他就生出一种爱慕的心,以这欲界做为他的涅槃处。
‘或以初禅’:或者他觉得初禅天这一种天人,‘性无忧故’:因为初禅是离生喜乐地,离开众生的忧恼了,生出一种欢喜,所以他说性无忧故,因此他欢喜生到这个地方。‘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者有一等人修到二禅天,他二禅天这个定生出来了,是定生喜乐地。‘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者以为三禅天非常快乐,遂心满愿,他要以三禅天做为他的涅槃处。‘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或者他以四禅,苦也没有了,乐也没有了,苦乐双亡,再不轮回到这个三界里来。这个舍念清净地,是非常清净的,所以他欢喜以这个地方,做为他涅槃的皈依处。
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
‘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他迷惑这有漏的天,本来这个天都是有漏的,他就认贼作子,认为这是无为,做无为的来解释。
‘五处安隐,为胜净依’:他觉得这五处都非常安稳,为一种特别殊胜清净的所依处。
‘如是循环’:他像这样子来周而复始地循环。‘五处究竟’:他认为这五个地方都是究竟处,都是可以涅槃的。他这也是因为不知道这个天都是有漏的。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由以上这五种的计度,他现出五种现前的涅槃,这种的计度,‘堕落外道’:就堕落到外道里头,‘惑菩提性’:迷失了菩提觉性。
‘是则名为第十外道’:这种就名叫第十种的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在五阴的里边,他立出五种现在涅槃,这种颠倒不正确的论议。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像前边所说这十种静虑的狂解,这种不正确的误解,‘皆是行阴’:这是什么毛病呢?这都是在行阴没有破的时候,‘用心交互,故现斯悟’:你修行,这定力和行阴互相来交战,如果你自己这种正知正见胜了,那么就可以打破这种关头;行阴如果胜了,你就著魔了,所以现出来这种狂解狂悟。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众生顽迷不悟,他自己也不想一想自己是个什么人,是个什么根性?‘逢此现前,以迷为解’:遇到这种的境界现前,以迷为悟,本来是迷,他自己因为也没有明师指点,也没有善知识教导,所以自己就以迷做为他的解释了。
‘自言登圣’:自己说自己证圣果了,自己说自己开悟了,自己说自己成佛了。‘大妄语成,堕无间狱’:这真是,真真实实地打大妄语。既然打真大妄语,那么一定是要堕无间地狱的。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护。消息邪见。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阿难,你们在会大众,必须把如来我所说的话,等我将来灭了之后,传示给末法时代一切的众生。‘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普遍令所有的一切众生,明白这个道理。
‘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不要令自心魔——自己生起来这种深的孽,造这种孽。孽,也就是业,起这种的罪业。‘保持覆护,消息邪见’:你们保持佛法,拥护佛法,把邪见消灭了它。
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你们教末法这一切众生,身心都开觉这真正的了义,‘于无上道,不遭枝歧’:对于这无上的道果,不遭受枝末。枝末就不是根本的法。不遭受尽去求末梢的法,而不求根本的法。遇著歧路,这歧路就是不知道走哪条路是对的。
‘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不要令这一些个心里祈求无上觉道的人,得到一点点,就知足了。
‘作大觉王,清净标指’:应该做大觉之王,做一个清净的榜样,清净的模范,清净的领袖。不要得少为足,应该向前加功进步。
有关“五十阴魔之行阴十魔”的其他文章
· 下一页:五十阴魔之识阴十魔 · 返回 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目录 |
五十阴魔之识阴十魔 |
选择字号 |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总。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就是修行阴的这个善男子,他修行这个定力,‘行阴尽者’:在行阴尽了的这个时候,‘诸世间性’:所有世间一切十二类众生的这个性,‘幽清扰动’:幽隐轻清那个微细的动相,‘同分生机’:在十二类众生这个同分的生机。机,就是那个处,也就是那个地方。
‘倏然隳裂’:倏然也就是忽然。忽然就隳裂了,就破坏了这个‘沉细纲纽’:沉,就是深沉;细,是微细;纲,就是网的一个大纲,那个大绳;纽,就是身上衣服的纽扣,还有那个枢纽、总枢的地方也叫纽。
‘补特伽罗’:翻译过来叫‘数数取趣’,就是生了又生,生了又生,就是那个‘中有身’,又叫‘有情’。我们所有一切有情的众生,活著的这个身,都叫中有身;死了,就叫中阴身。中有身就叫补特伽罗。
‘酬业深脉,感应悬绝’:在这互相酬报、业果交流这种深深的脉络,因果悬绝,没有了。感应,也就是因果;悬绝,好像在空中忽然间就断了。因为在行阴尽了,这个生死已经了了,所以这因果也就断绝了。在这个地方,这是行阴终了,识阴开始的时候。
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于涅槃天,将大明悟’:于自性的涅槃天,在要开悟了。‘如鸡后鸣’:好像什么呢?这有一个比方,就好像鸡第一次、第二次报晓的时候,东方还没有白,天还没有亮,没有光呢!现在这第三次,这是最后的鸡鸣,就是最后鸡叫的时候,‘瞻顾东方’:这时候你向东方顾盼,你向东方看一看,‘已有精色’:精色就是天将要光的时候了。
‘六根虚静’:受阴尽的时候,六根无所受了;没有领受,所以就虚了。想阴尽了,没有妄想;没有妄想,所以就静了,所以说六根虚静。这个时候,这六根也没有所领受,也没有妄想各处跑了,‘无复驰逸’:行阴尽了,已没有迁流变化。行阴的迁流变化,好像波浪,常流不断的。那么现在行阴这种微细的动元也没有了,所以就无复驰逸,哪个地方也都不跑了。
‘内外湛明’:这时候,只剩一个识阴没有破,已经内外明湛,内也光明,外也光明,这是内外明湛,湛明了。‘入无所入’:因为这根尘都断了,六根和六尘合而为一了,也没有根,也没有尘,根尘不偶了。既无所缘,所以根尘就不偶了,没有相对的地方。因为没有相对的地方,这时候六根和六尘都互相没有分别了,所以入流也没有所入了。
这时候‘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深深地通达十方,这十二类众生它生命最初的根元、由绪。‘观由执元’:观察它这种根本的元由,‘诸类不召’:这时候,也不受这十二类众生所招引,它就不能把你牵引动了,不能来和这十二类众生再有来往了,这叫诸类不召。
‘于十方界,已获其同’:于这个十方界,已获同体的这种情形,和十方界虚空都同体了,‘精色不沉’:这种的精色、这种智慧不沉没了。‘发现幽秘’:最幽隐的、最秘密的、最不容易发现的这种境界也发现了。
‘此则名为识阴区宇’:这个名字,这种境界,这种情形,就是识阴的一个区宇,在识阴的范围领域之内。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在这十二类众生的因果已断,已经得到和十二类众生虽然同,可是不为它所召了,和它已经断了来往,断绝和它的轮回。
‘销磨六门’:这个时候,六根门头都没有用了,销磨了。可是,怎么叫没有用?这个没有用,不是说眼晴不会看,耳朵不会听,鼻子不会闻香,舌头不会尝味。不是的,是怎么样呢?就是六根互用了。你若把行阴破了,就有这种境界现前。
六根互用,眼睛虽然是看,但是它又可以听,又可以说话,又可以吃东西。这个耳朵,它以前只能听,现在也可以看了。可以用耳朵来看,可以用鼻子看,可以用嘴看。这六根每一根都有六种的作用,这叫销磨六门,以前这种尘相,都没有了。
‘合开成就’:合,就是六根合而为一了;开,就是一根能开出六种的作用,这叫合开成就。‘见闻通邻’:这个见闻都是通著的,就好像邻居似的,可以互相帮助,可以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互用清净’:六根互用,而且还是清净的,你说这多微妙啊!到这种境界上,唉!那是很妙的。
‘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十方的世界和这个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就好像青色的琉璃宝似的,里边也可以明彻到外边,外边又可以明彻到里边,玲珑透体地那么明彻,这个‘名识阴尽’:若到这种程度上,这叫什么呢?就是识阴也尽了,五阴完全都尽了,没有了。
你到这种境界上,这是识阴尽;若不到,那还没有尽呢!若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这个人就可以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罔,不是有,所以叫罔,就是没有;象,不是没有,就叫象。有、无这种的情形,也都虚无飘渺。以这种颠倒的妄想,做为得到这种情形、这种境界的本。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阿难,你应该知道这个修定的善男子,他虽然有这么多魔的境界,无论是天魔、心魔,种种的魔,也没有摇动他的定力。或者他修定,根本就没有起这种魔境界。或者他已经起这种魔的境界,但他能觉悟,他能不迷,所以就打破这种的迷关了。这种迷的关头打破了,行阴也就破了。行阴破了,现在是识阴的开始,所以穷诸行空,这行阴已经空了。
‘于识还元’:现在在识阴上又要还元了,又要把识阴也都破了。识阴如果破了,就近本还原,回到如来藏性上了。
‘已灭生灭’:他已经灭了生灭这种的境界。‘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而于寂灭的这种性,这种精妙处,他还没有得到圆满。
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吻。能入圆元。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他在识阴生出一种妄想,说在前边精妙未圆这个境界上,这个修道人他能令自己六根互用,每一根都可以有六根的能力。那么,眼睛也会说话,又会听声;耳朵又可以吃东西,又可以嗅味闻香。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互相都可以通用。
你说耳朵不能吃东西吗?这回六根互用,它可以吃东西了。那么说:‘它的牙在什么地方长著?’那你问那个耳朵去!它吃东西,不是我们吃东西。它会吃东西,自然有个牙,它不会掉牙的。或者它不用牙,现生出来也可以,这是真正科学的作用,真正科学的一种能力。
每一根都有六种的能力,这叫六根互用。合,就是六根合而为一了,六根变成一根了。开,那么虽然一根,能有六根的作用,你说是不是神通?这是科学?你科学再研究,就算能换人的心,能换人的肝,能换人的……,也不能令人的每一根都有这六种的作用,这是办不到的,我相信科学再发明,也不会有这种能力的。那么这自性的科学发明了,就有这样的作用。
‘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这个不单他自己六根互用,有开合这样的能力,就是和十方的一切众生,也都有这种的互相通觉,彼此相知。‘觉知通吻’:这种觉知性,能知道十方一切众生的根性,‘能入圆元’:他能入圆满的那种根元本性。
‘若于所归’:假设他于所归的这个地方,生出一种妄执。什么执呢?‘立真常因’:他说这一个就是真常了。‘生胜解者’:他既然认为它是真常,就生出一种胜解脱、胜知见。可是他不生出这种的知见,还没有什么毛病;一生出这种知见,‘是人则堕,因所因执’:他以真常为因,根本是不对的。
他以为这个地方就是真常的,其实这还在一个识上,并不是真常,他就变成因所因执。本来不是这个因,但是他立这么一个因,立这么个因,就生出一种执著。生出这种执著,他就和外道合而为一,和外道归伙,合股做生意去了,好像股份有限公司。他跑到外道,和外道去做股份有限公司了。
和什么外道呢?‘娑毗迦罗’:就是那个黄发外道。以前讲过,就是摩登伽女她妈妈的师父,他用娑毗迦罗先梵天咒,这个就叫黄发外道。这种黄发外道,他‘所归冥谛’:冥,就什么也没有了。他这个冥谛,就是第八识在现在这个境界上变化出来的。他说一切万物都从冥谛上生出来的。‘成其伴侣’:这个修道的人一执这个非因——因立得不对了,所以就和黄发外道做了朋友,开了有限公司了。这个有限公司,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完。这有限,不知道是有限?还是无限?
‘迷佛菩提’:他迷失了佛的菩提觉道。‘亡失知见’:因为他所立的这个非因,非因计因——不应该立这个因,而他立这个因。这因所因执,他立得不对了,所以就没有真正的智慧,这叫亡失知见。亡失知见就是没有真正的智慧,把真正的智慧丢了。丢到什么地方去了?那你想要帮他找找,你也会丢了!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这是第一种,他立这个有所得的心,成他所归的一个果。他这种的宗旨就错了,怎么错了呢?
‘违远圆通’:和修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入流亡所的这种道理完全相反了,完全都不合了。为什么?因为他生出一种执著,‘背涅槃城’:也违背涅槃的那个大城市。什么是涅槃的大城市呢?在什么地方呢?涅槃的大城市在常、乐、我、净涅槃四德那个地方。‘生外道种’:他这种非因立因,就变成执著的外道了,变成黄发外道那个冥谛,和黄发外道去合股,做朋友去了。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阿难’,‘又善男子’:又这个修定的善男子,‘穷诸行空’:他把行阴已经研究穷尽了,已经空了。‘已灭生灭’:他已经灭去了生灭的这种境界。‘而于寂灭’:而于寂静、寂灭的这种境界,他‘精妙未圆’:这种的寂灭乐,他还没有得到完全,因为现在这个识还没有尽。
这个识,就和真如差一点点,识是有生有灭的,真如就是不生灭的。那么现在在第八识上,有这种生灭的、微细的相,和真如这个不生灭和合起来,这有个名字叫和合识。就是生灭的这个识和不生灭的真如,非常接近,互相和合起来,这叫和合识。因为它是个和合识,所以就精妙未圆。
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所归’:这个修道的人,假设在他这个所归宿处,所归宿是什么地方呢?就是还在八识这个生灭的识上,‘览为自体’:把本来不是他自己的,就拿来认为是他自己的一个身体了。
‘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他又生出一种妄执,什么妄执呢?他觉得尽虚空这所有十二类的众生,由卵生到非无想这十二种的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他说:‘啊!这所有的众生,你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都是从我自己这个身体跑出去的,是我生出来的。’也就好像前面说的那种情形,说这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儿子,甚至于连佛、菩萨、阿罗汉,都是我造出来的,我可以造佛、造菩萨、造阿罗汉。你看!生了这么大的这种我执。
‘生胜解者’:他生出来一种胜解。可是这不是正当的胜解,是一种邪知邪见,不过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胜解。如果真是胜解,就合佛法了。所以这修道,你就是看经,也要看清楚了。
‘是人则堕’:这个人就堕落了,堕落到什么地方?堕落到‘能非能执’:变成有一种能,他说他能生一切众生。根本不是的,这是他一种妄识的揣测。非能执,本来他不能,但他有这种执著,这种执著就是谁呢?
‘摩醯首罗’:就是大自在天王。自在天就是天上色界天的顶天,叫摩醯首罗天。这个摩醯首罗又叫大自在,他有三个眼晴,他也有个佛眼,也是在中间这儿长著,这三个眼睛都是肉眼,就中间这个眼晴,也是他生来就有的,这个天有这么个眼睛。
那有多少只手呢?他有八臂,有八只手,前边四只,后边四只。前边他可以拿东西,后边又可以偷东西。他嫌一只手不够用,两只手偷东西也没有那么得力,生了八只手,这只也可以拿一点东西,那只也可以拿一点东西,到了百货公司,相信稽查员也看不住他,因为他手太多了。他骑著的是一头大白牛,手里拿著一个白拂,到处悠游自在的,非常地自由,这是大自在天。他说:‘我最自在了,嘿!你看我,你比不了我,我最自在了。’所以叫大自在。
‘现无边身’:这个大自在天,他执著他可以现无边身,他说一切众生都是他现出来的。那么现在这个人修的也是这个法门,也有这种执著了。他也说一切众生是他现出来的。你看他也没成佛呢,怎么能现出众生来了?这就是一种妄执——能非能执。
‘成其伴侣’:他与大自在天王做了朋友,他也跑到自在天去了,‘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他对佛真正的觉——正觉菩提——就不认识了,也就没有真正智慧了,所以就堕落到天魔外道里头。
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这是第二,他立这个能生众生,做为他的心,成就他这种遍圆的果。‘违远圆通’:他和修耳根圆通这种法门,反闻闻自性这个道理,相违背的。‘背涅槃城’:对涅槃不生不灭这个道理,他也是相违背的。
‘生大慢天’:他将来要生到大慢天,那个大自在天也就是大慢天。怎么叫大慢天?他就看不起人,总骑到大白牛身上,自己有三个眼睛、八只胳臂,噢!他觉得他了不起了,觉得骑著大白牛那么自自由由的,很惬意的,他认为他这个生活非常地优越,所以就生了贡高我慢了,入了‘我遍圆种’:说我能遍圆一切,能成就一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又这个修定破了行阴的善男子,‘穷诸行空’:他对于行阴已经空了,‘已灭生灭’:已经灭了他这个生灭的心了,‘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而于寂灭乐,他还没有得到,还没有圆满,没有真正得到这个寂灭的乐。
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所归’:假设他于所归的地方,‘有所归依’:做他一个归依处,‘自疑身心’:他自己就生出一种怀疑心,怀疑他这个身心是‘从彼流出’:前边那个妄计是怀疑自己生出一切众生;那么现在,他又觉得自己是从那个归依处流出来的。‘十方虚空,咸其生起’:所有的十方虚空,也都是他所归依处那里生出来的。
‘即于都起,所宣流地’:所宣流地也就是他所生出来那个处所。地,也就是个处所,那个地方。即在这个所有一切都是从它生起来的地方,‘作真常身’:他认为这个地方就是他的真常身了。‘无生灭解’:他说这个地方就是无生灭了。那么为什么他生出这个解?就是不对嘛!因为这个地方不是没有生灭,他却做这个解。
‘在生灭中,早计常住’:在生灭这个识里边,他就计度说这是常住,这是不变的。‘既惑不生,亦迷生灭’:他既不明白这个不生的道理,那个生灭的道理也不明白了。‘安住沉迷’:他执著,又著住到这个地方,就守著这个境界也不放,就在这个地方修行用功,沉迷了。
‘生胜解者’:他若再生出来一种胜解,就是执著上再生出执著来,‘是人则堕’,‘常非常执’:他执著那个常,但是不是常啊?不是,这不是一个真常。
‘计自在天,成其伴侣’:他计度这个自在天是他一个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也迷失了佛这个菩提觉性,也亡失了真正的智慧。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这是第三种,立这个因依心,做为归依处所。立这么一个心,他就成非果计果这么一种的妄计果。
‘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这也是与圆通这个道理上,既违背而又遥远,又相离得更远了。和涅槃城也违背了,生出来一种倒圆的知见。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又这个善男子,他穷究这个诸行已空了。‘已灭生灭’:他已经灭除了生灭的这种性,‘而于寂灭,精妙未圆’:对于这个寂灭乐,他精妙未圆,还没有圆满。
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假设于他所知的,他说这个知就是遍圆的。因为这个知,他就立了一个见解。立什么见解呢?他这个见解,你是想不到的,我也想不到的。什么见解呢?他说‘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那么足证明草木是无情的。可是现在他生出这么一种的见解,他说十方的草木,都是有情的,‘与人无异’:和人没有两样的,它也有生命。
‘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草木可以做人,人若死了,又去变十方的草和树木。‘无择遍知’:他没有智慧来选择这个遍知一切。
‘生胜解者’:在这个时候,他又自己标异现奇,生出来一种邪胜解法,‘是人则堕’:这个人就会堕落,‘知无知执’:他说他知道这个道理,其实他是无知,他是不知道的,但是他执著说他知道。
这好像什么呢?就好像有一种外道——‘婆吒、霰尼’,这是两个人。
婆吒是梵语,中文的意思就是‘避去’。他怎么叫这么个名字呢?因为他以前是个牧童,是个放牛的,或者放猪、放羊的一个童子。那么在毗舍离王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也在外边玩。玩哪,就拿婆吒当床铺,在他身上睡觉。他就很不高兴的,回去对他母亲讲:‘这个毗舍离他拿我当床,睡在我的身上。’他母亲知道这是个未来的皇帝,也不敢怎么样,因为他有势力,就说:‘那你以后不要和他在一起,你避去,离他远一点,避开他。’于是他的名字就叫避去。
霰尼也是梵语,翻成中文就叫‘有军’。大约他就欢喜去当军人,他有军人这种的气概,所以叫这个名字。
这两个外道,‘执一切觉’:他们自以为什么都知道。这个修行人就‘成其伴侣’:成为他们的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他也迷惑于佛这个菩提觉性上,失去他的正知正见。
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种。
‘是名第四’:前边所说这种的情形,是第四种的执著,执著什么呢?‘计圆知心’:他说他什么都知道,无所不知,其实他是一种执著,他对于一切都不知道。‘成虚谬果’:他就是成,也成个虚谬的果,就是没有这么回事。谬就是没有这么回事。
‘违远圆通’:也与耳根圆通这个法门相违背,而离得太远了。‘背涅槃城’:也违背涅槃城这种不生不灭的道理。‘生倒知种’:他生出一种倒知的种。倒就是颠倒,颠倒这个知。
就好像草木,任何人也都不能把它算计到有情里头;而他把草木都算到有情里头,说人就是草木,草木也可以做人。那么有的人就说:‘有的树木有灵啊,那它岂不是有知吗?’那不是的,因为那是有一个精灵附到那个树上了,并不是那个树本身有知,是一种有情。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又有这种修定的善男子,‘穷诸行空’:研究这个诸行空,行阴已空了。‘已灭生灭’:他已经灭了这个生灭了,‘而于寂灭’:虽然说灭了生灭,但是他于寂灭这种的境界上,‘精妙未圆’:他还没有圆满,还有很少很少这种生灭的种子在这儿。
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则堕。生无生执。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假设于圆融这种境界上,在六根互用这里,已经得到遂心满愿这种随顺了。‘便于圆化,一切发生’:就执著在这个圆化一切发生这里边,‘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他对于火有光明,非常崇拜;这个水性清净,他也非常崇拜;他又欢喜风的周流这种性质,他也崇拜。尘就是地,观这个地的成就。
对地、水、火、风四大这种种情形,‘各各崇事’:他向火叩头,向水叩头,向风叩头,向地来叩头,他说这真是不可思议,这火它怎么就会有光明呢?啊,水它这么清净的,真值得我崇拜,我给它叩多一点头。
他一天到晚给水磕头,给火磕头,给风磕头,给地磕头。就崇拜这四大,又供养四大。事,就是供养。火有火神、水有水神、风有风神、地有地神,那么于是乎,他就把地、水、火、风这四大的神,当他的老祖宗了。摩诃迦叶以前也就是事火的外道,专门向火来叩拜。
‘以此群尘,发作本因’:他以地、水、火、风这四大的尘象,发作他自己的本因。‘立常住解’:他说这个都是常住的。不错,地、水、火、风都是这个如来藏性,可是你应该恭敬如来藏,不应该去恭敬地、水、火、风,这就是头上安头,不在根本上用功,不去恭敬如来藏性,不去恭敬佛,却去恭敬末梢,跑到末梢上去了。
‘是人则堕,生无生执’:他想要了生死,而实际上,不能了生死,就生这种执。
‘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大龟氏迦叶波,和梵志婆罗门,修清净行这一类的人,他们‘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勤苦其心而役使其身,就是修种种无益的苦行,给火上一上供,给水上上供,来叩几个头。以事奉供养地水火风,来求得了生死。‘成其伴侣’:这个修定的人,就和这一类的人做为朋友了,做为伴侣了。‘迷佛菩提,亡失知见’:这也是迷惑了佛这个菩提真性,而亡失真正的智慧了。
是名第五。计著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颠化种。
‘是名第五,计著崇事’:这是第五种颠倒的种,他计度这个执著,来崇拜地水火风这四大,来事奉、供养这四大。‘迷心从物’:他把自己这个如来藏性、常住真心迷了,跟著物跑了。
‘立妄求因’:他立这么一个妄的知见,求出生死的这种因,‘求妄冀果’:他用这不正确而妄希冀了生死这种的果。
‘违远圆通’:这是违背圆通法门了,‘背涅槃城’:也违背了涅槃的城。‘生颠化种’:生出一种倒化的种子,不正确、颠倒的这种造化的种子。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又者修反闻闻自性、耳根圆通的善男子,‘穷诸行空’:研究行阴已经空了,把行阴破了,‘已灭生灭’:已经灭了这生灭之道,‘而于寂灭’:而对于寂灭之乐,‘精妙未圆’:还没有得到圆满。
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圆明’:在这个圆融而光明的境界上,‘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他计度这个明中虚,不是实在的。这不是把一切的造化都灭了,所以也不是永远灭的一个依归处。‘为所归依’:可是他用它为所归依处。‘生胜解者’:他生出一种的狂悟。
‘是人则堕’:这个人就堕‘归无归执’:他本来想归依,但是无所归依。这个不是永远的生,不是永远的灭,所以他不能拿它来做所归依处,可是他以这个做所归依处,这是无所归依。
‘无想天中’:这一种执著就是在无想天,可是这不是四禅天那个无想天,是非非想天。那么非非想天中‘诸舜若多’:那些个只有一个空的空神,‘成其伴侣’:这个修定的人就做他们的伴侣了。‘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他也迷失这个菩提,亡失正知正见。
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这个名字就是第六种狂解——圆虚无心,他这种的果也是空亡,没有的。‘违远圆通’:和圆通法门相违背,‘背涅槃城’:和涅槃这种妙果,也相违背的。‘生断灭种’:生出一种断灭的种来。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又修定的这个善男子,‘穷诸行空’:这行阴已空了,‘已灭生灭’了,‘而于寂灭’:而对这个寂灭的妙乐,他还‘精妙未圆’:没有圆满。
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圆常’:假设于圆满而常住的这个时候,‘固身常住’:他坚固其身,愿意常住在世,愿意得到长生不老,‘同于精圆’:在精微而圆满的这个寿命里边,‘长不倾逝’:很长的时间,他也不会死的,这倾逝就是死。‘生胜解者’:在这个时候,生出一种邪胜狂解。
‘是人则堕,贪非贪执’:他贪长生而不得长生,这叫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阿斯陀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无比’,没有再可以比的;这是在天上的一种外道,贪求长命这样的人。这修定的人‘成其伴侣’:就成他们的眷属。‘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与佛的菩提这种法门他是迷了,失去了正知正见。
是名第七。执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是名第七,执著命元’:这个名就是第七种,他执著他这个命的根元,命的元由,‘立固妄因’:他立出这么一个坚固的妄因,‘趣长劳果’:他想要得到长生不老的这种果。长生不老又可以叫长劳。‘违远圆通’:他与反闻闻自性,耳根圆通这个法门,相违背的。‘背涅槃城’:不单违背耳根圆通,而且又违背涅槃城。‘生妄延种’:生出来一种妄想延长寿命的种。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这个修定的男子,他把行阴已破了,‘已灭生灭’:已灭了生灭这种的道理,‘而于寂灭’:而于这个寂灭的妙乐,‘精妙未圆’:他还没有圆满。
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恣纵其心。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吒枳迦罗。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观命互通’:这个人观他这个生命,和一切众生互相通著。‘却留尘劳’:他就不愿意把尘劳去尽了,想留这种尘劳,‘恐其销尽’:他恐怕尘劳销尽了。
‘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就在这个时候,他坐在一个莲华宫里边。在这个莲华宫里,‘广化七珍,多增宝媛’:他化出七种珍宝,又多增加他的妃嫔、美女。宝媛就是美女。就‘恣纵其心’:他也恣纵他这种爱欲、贪欲。‘生胜解者’:在这个时候,他又生出一种胜解了。
‘是人则堕’:这个人就会堕落到‘真无真执’:他想他是得到真了,但不是真——这种的执著。
‘吒枳迦罗,成其伴侣’:这个吒枳迦罗,怎么叫吒枳呢?吒枳翻译成‘结缚’。结,就是用一条绳把它拴个结子;缚,就是用一条绳把它绑上了。这就言其用绳子把众生绑往了。迦罗,这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叫‘我所作’,这是我所作的,什么是我所作的呢?言其一切众生的这个结缚,这个不自由,都是我所作出来的,我教他不自由的。
对于这种的外道,这样的思想,成其伴侣,这个修定的人,就成他们的眷属。‘迷佛菩提,亡失知见’:迷失佛这个菩提,也就把正知正见都丢了,只剩邪知邪见。
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这个是第八种,他发一种邪思的因,立出来这种炽尘——炽然而盛,这种尘劳非常盛的这种果。
‘违远圆通’:这与耳根圆通的法门相违背的,‘背涅槃城’:也违背涅槃这个道理。‘生天魔种’:生到天魔的种族里头。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又者这个善男子,研究一切诸行是空的,‘已灭生灭’:已经灭了生灭的这种性,‘而于寂灭’:而于寂灭的妙乐,‘精妙未圆’:还没有得到圆满。
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惟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在他这个命虚明的里边,分别哪个是细的,哪个是粗的,选择真的和假的。‘因果相酬,惟求感应’:这个因果互相那么酬报,惟求因果的感应。感应也就是因果。‘背清净道’:他违背这种清净的道。
‘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见苦也是知苦。这个苦就是苦谛——三苦、八苦、无量诸苦。集是集谛,就是一切的烦恼。断集,断了这个集谛。灭就是修道得到证灭了,得到这种涅槃的妙乐。道就是修道。这就是所谓的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他在这个灭的时候,就不往前再进了,‘生胜解者’:生了这一种狂胜解这样的人,‘是人则堕定性声闻’:什么叫定性声闻呢?
定性声闻前边已经讲过,就是他不回小向大,他就裹足不前,不往前走了,就在那个地方停止住了,这叫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和无闻比丘,以四禅为四果那种的无知一样,增加这个增上慢。‘成其伴侣’:做为他的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迷失佛这个菩提觉性,失去正知正见。
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是名第九’:这是第九种,‘圆精应心’:圆精而有这一种感应的心,‘成趣寂果’:造成一种趣寂的果。
‘违远圆通’:这也与耳根圆通法门相违背,也‘背涅槃城’,‘生缠空种’:什么叫缠空呢?他耽空滞寂,就在这个地方,也不愿意往前进,也不愿意往后退,就认为这个空是他生活里最需要的。那么,他就在这个地方,好像缠绵缠住了,和这个空缠到一起。空本来什么也没有,他又在这空上,又加出一个空来,所以在这个地方,他也是一种执著。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又这个善男子,穷尽了行阴这种境界,行阴已空了,已经灭了生灭的这种境界,‘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而对于寂灭之乐,他还没圆满。
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圆融’:假设于圆融这种境界上,‘清净觉明’了,这时候他‘发研深妙’:发研究深妙这种的理性,‘即立涅槃’:在识阴还没有破的地方,他就立成涅槃了,‘而不前进’:也不向前再去修行了,‘生胜解者’:他就生一种狂解——狂妄的胜解。
‘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这个人就会堕落到不回心——不回小向大的这种定性辟支佛。‘诸缘独伦’:和缘觉、独觉,这两种的种类,‘不回心者’:不回小向大的定性罗汉,‘成其伴侣’:做为他的眷属,他的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也迷惑于佛这个菩提觉道,而亡失正知正见。
是名第十。圆觉吻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是名第十’:这是第十种,是在识阴里边最后的一种,把这一个关头通过,就不要紧了,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可惜这一步也不容易过去。那么在这个地方,所相差的也就很微细了。所谓‘差之丝毫,谬之千里’,也就是差一根头发这么多,等到果位上就相离有一千里这么远。
在这个时候,‘圆觉吻心,成湛明果’:他这个圆觉的道理,和常住真心已经将要吻合了,成很清净光明的果。‘违远圆通’:虽然是这样子,但是与耳根圆通这个法门,还是不相合的,因为他也还有所执著,‘背涅槃城’:也是违背涅槃的这个妙果。‘生觉圆明,不化圆种’:他生出来一种觉圆明的执著,所以叫不化圆种。
这是在识阴没有破以前,他还是有这么一点点没有明白。那么在这个地方若一破,不被这个狂解所变,这就是把五阴都破了。五阴破了,那时候就可以证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果位。你就可以成佛,有把握成佛了。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阿难’,你在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特别明白‘如是十种禅那’:像这十种静虑的法门,十种静虑的境界,十种静虑的功夫,所显现的魔境,你都应该认识。‘中途成狂,因依迷惑’:在半路上,成了一种狂解,因为他所依据的事,他迷惑了。
‘于未足中,生满足证’:在未满足的这个时候,未证言证;就是没有得道,没有证果,他说:‘噢!我证果了。’
没有证初果,他说证初果;没有证二果,他说证二果;没有证三果,他说证三果;没有证四果,他说证四果。那么没有成佛,他说他是佛了。你问他怎么样成的,他也不知道。你说成佛都不知道怎么成的,这真是一个糊涂佛了。可是佛都是明白的,没有糊涂的。这若是糊涂,就是妖魔鬼怪,他不明白真理。
‘皆是识阴’:这都是色、受、想、行、识中的识阴作怪呀!‘用心交互’:你用功夫的时候,这识阴就和你的功夫来作战。如果你稍微生出一种贪心、一种欲念、一种妄想,这就会入魔的境界。
前几天我不是讲走火入魔吗?你著到这个境界上,这就叫走火入魔了。【注三五】【注三六】【注三七】生出一种狂解,这种狂解,你很不容易把它破了。就是旁人指破他说:‘你这个不对!’他都不相信的。他说:‘嘿!你懂什么?我现在就成佛了嘛!你讲那个都不对的。’你告诉他,他也不相信。‘故生斯位’:所以生出这种境界。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将为毕竟。所归宁地。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
‘众生顽迷’:众生这种顽固不化的迷惑,‘不自忖量’:他也不想一想自己是个什么东西,狗皮还没有脱,猪皮也没有掉呢!就说是佛了,唉!自己太不自量了。
‘逢此现前’:逢这种种的境界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各以他所爱著的、所贪著的这种爱——这是他以前生生世世愚痴的迷心——在这个地方他休息。
他以为这个地方就是宝所了,其实是住到化城上。化城不是宝所,因为这个人向前去想要取宝,走、走、走,走到半路上就觉得太辛苦了,啊!不去取宝了。于是乎,一个有神通的人,就变化出来一个化城,说:‘前面那个地方就是宝所了,我们到那个地方去,就拿到宝贝了。所有的奇珍异宝,都可以拿回来。’那么到那个地方休息完了,还要再向前走。
现在这一些个人,就是到这个化城——变化城——却以为是宝所,再不向前进,所以就休息了。‘将为毕竟’:这一些个人说就是毕竟了,‘所归宁地’:这就是他们的所归宿、究竟处,他们想要去的地方。
‘自言满足,无上菩提’:自己就说自己满足了,已经证得无上菩提了,已经成佛了。‘大妄语成’:没有成佛,他说他成佛了。你说若是聪明人,谁说这个愚痴话?没有到那种果位上,就说是那种果位,这是愚痴的!
好像民主国家人人都可以做总统。不错!人人都可以做总统,但不是人人都是总统,得要大家选你出来,你才正式做了总统。不是说人人都是总统,那么哪个是正总统?哪个又是副总统?所以就是这个道理。你也没有读过书,也没有研究过什么道理,你就去做总统,你连签自己的名字都不会签,你怎么做总统啊?这个成佛也是,你也没修行,也没有受过雪山六年、菩提树下四十九天,这种的功夫你一天都没做,你就成佛了?那你真是太容易了,所以这就是一种狂妄。
‘外道邪魔’:这就是一种外道邪魔的思想,‘所感业终,堕无间狱’:他所感的邪魔,这种魔业终了之后,将来这个魔也有寿命终了的时候。寿命终,他那个灵性也堕落到无间地狱去。
‘声闻缘觉,不成增进’:如果他是定性声闻和定性辟支,这两种虽然打妄语,但是他不会堕地狱的,但是也不能往前有所进步了,所以不成增进。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沉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歧路。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阿难,你们这些在会的大菩萨、大阿罗汉、大比丘、大富长者等,秉承著如来所说的这个道理,‘将此法门’:把我《楞严经》所说‘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种圆通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在我灭度之后,你们要天天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令所有的一切众生,觉悟明了这种的道理。
‘无令见魔’:这个见魔,又有见爱魔。见魔是被境界转了,有的见著就生出一种爱心,被这境界转,这都是见魔和见爱魔。你不要令见魔和见爱魔‘自作沉孽’:你自己堕落。沉,是堕落;孽,是造的罪业,造的这种罪孽。‘保绥哀救’:你保护而安绥这一切的众生,来哀怜救度他们。‘消息邪缘’:把这种邪的、不正当的狂心野性、邪知邪见都停止了它。
‘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令他身和心,到佛的知见这里边来。‘从始成就,不遭歧路’:从一开始,乃至于到成就,不要遭受这个歧路。始,就是开始;成就,就是末、终了,到终点。由这开始到终点。歧路,就是在正路上分出一个岔路。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像《楞严经》这个法门,这是过去世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劫里边,像微尘那么多的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都是秉承著这个法门,这个楞严大定,而得到心里开悟,成就无上的道果,都是从这条路来的。
所以现在我们也要研究这条路,把这条路修好了,我们才能成佛呢!不是一步也没有迈,就走到佛那个果位上去了,没有这么容易的事。不要说成佛,你就是在世界上读书,得到个学士,要多少年的功夫;得到个硕士,又要多少年的功夫;得到个博士,又要多少年的功夫,何况得到一个出世的佛的果位?你一步也没有迈,就成了佛了?这说梦话也不要说得这么妙,这么没有边际呀!成佛不是那么容易的。
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
‘识阴若尽’:在前边行阴尽了,到识阴上。识阴本来要是在八识的本位上,这时候已经可以看十方世界,好像净琉璃一个样子,无障无碍的。可是现在这个识阴并不是完全第八识,而是第七识这个微细的生灭还没有了。所以,如果第七识这个微细的常扰动元——这种微细的动相——没有了,就纯粹是第八识,这时看三千大千世界,犹如净琉璃一样。那么,再转这个第八识,就是佛的大圆镜智。
但是在第七识没有破尽的时候,就不能有这种的境界,所以说识阴若尽——第七识这微细的动相如果没有了,‘则汝现前’:则你现前‘诸根互用’:诸根就是六根,就是以前所讲的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种的用途。眼睛本来是看东西的,但是它也可以听,也可以嗅,又可以尝滋味,又可以吃东西,又可以有触觉,又可以有思想。这六根互用,每一根都可以有这六种的用途,这是所谓‘成就合开’,成就六根互用的这种能力。
‘从互用中’:从六根互用里边,‘能入菩萨’:能入到菩萨‘金刚干慧’:金刚是不坏,不坏就是不退了。不退是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这证得三不退。干慧是干慧地。‘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得到这种圆明精心,在这个里头会发生一种的变化。
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
前边所讲的‘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在圆明精心里头就发生一种神通变化,这种神通变化像什么呢?‘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好像没有尘垢的琉璃一样,在那琉璃之内含著一个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像这样子就超过去前边所讲的十信的位,和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位。四加行心,各位记得不记得?是暖、顶、忍、世第一,这叫四加行位。‘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加上菩萨所行的金刚十地,和等觉圆明这种的境界,这种的功夫。
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入于如来妙庄严海’:这种境界,就是入到如来的妙庄严海里边。‘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圆满所修的这种菩提,最终就是无所得。为什么无所得呢?菩提本来是自有的,并不是从外来的。这个如来藏性不是从外边得来的,而是自己本有的,所以说归无所得。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
以上所讲的是这个识里边十种的种子,十种的境界。‘此是过去先佛世尊’:以前的佛世尊,‘奢摩他中’:奢摩他就是一个定,这个楞严妙定【注三八】,‘毗婆舍那’:那个微密观照,这种观照的功夫,‘觉明分析’:由这个觉明而分析,‘微细魔事’:这是微细的魔事,这种的境界很微细的,不是很容易觉察得到的。
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
‘魔境现前’:这个魔的境界现到你前面,‘汝能谙识’:你能认识这个境界,知道这是魔或者是佛。
‘心垢洗除’:这个境界有的是外魔,有的是内魔。外魔容易降伏,内魔很难降伏了。因为你起了邪知邪见,这不容易解除。所以你外魔认识了,你自己心里边这个心垢也要洗除。什么叫心垢呢?心里头的垢,最要紧的就是这个贪欲,讲来讲去还是这一个贪欲。这个贪欲,也就是YIN欲。你要是YIN欲心没有了,心垢洗除了,就不落邪见。如果YIN欲心不洗除的话,你就很多的毛病都来了。这些个毛病都是由这种的贪欲生出来的,所以种种的问题,种种的烦恼、无明都生出来了。生出,就落邪见了。‘不落邪见’:你如果把这个毛病洗除了,那邪见也没有了。
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
‘阴魔销灭’:以前所讲的五阴魔销灭了,‘天魔摧碎’:你有了真正的智慧,不落邪见,那个天魔也摧碎了,把天魔的胆都吓落了。‘大力鬼神,褫魄逃逝’:乃至这个大力鬼神,他虽然力大,不是吗?他可以把须弥山用手一推都推倒了,推崩了。可是你的正知正见现前,你有这楞严大定,那大力鬼神也就跑了,你把他那个魄也都给丧了。他一见到你呀,亡魂丧胆的,结果就那么恐惧逃逝了,跑了。‘魑魅魍魉’:这个魑魅魍魉都是妖怪之类的,前边都讲过了。‘无复出生’:再也不会出生了,再没有了。
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
‘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一直就到佛的境界上,没有一点的困难,没有一点的问题,没有一点的麻烦。‘下劣增进’:就是那种下劣的根性,也会向前增进去,到这个地方。‘于大涅槃’:在大涅槃这个妙果上,‘心不迷闷’:心不会再像以前那种的迷闷了。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若诸末世’:假设这个世界在末法的时候,‘愚钝众生’:这个众生,你看他学好,你怎么样教他,他还往那个坏的路上走。你不教他学坏,但是他自己就向那个坏的路上走。学好,好像登天那么难;学不好,就好像下山那么容易。为什么呢?就是习气太重了,贪欲太多了,这一种的旧习气、旧毛病、旧业障、宿世的冤孽债太多了,所以你想往上走,它就往下拉你。所以学好就像登天那么难,学不好就像下山那么容易,为什么呢?众生就是没有智慧,就是愚钝。
愚钝的众生,‘未识禅那’:他不知道修道这种重要性,不知道静虑是这样子地需要。‘不知说法’:他也不知道说法。‘乐修三昧’:虽然他不晓说法,不知道怎么修行用功打坐,不知道静虑。可是他乐修三昧,他欢喜修定。欢喜修定必须要明白道、明白法。‘汝恐同邪’:你如果恐怕这种人,入到邪知邪见去的话,‘一心劝令’:那你没有旁的办法,你就劝他,劝令什么呢?‘持我佛顶陀罗尼咒’:劝令他诵持〈佛顶陀罗尼咒〉,就是〈楞严咒〉,你劝他念〈楞严咒〉。
‘若未能诵’:假设这个〈楞严咒〉,他念来念去也背不出,总要拿著本子来念。你就教他‘写于禅堂’:写到他坐禅的房子里边。怎么呢?因为经典所在之处皆为有佛,何况这个咒呢?这个咒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就有金刚藏菩萨和他的眷属及一切的护法善神。‘或带身上’:或者带到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你若带到身上,这一切的诸魔,他都没有法子你。【注三九】
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释迦牟尼佛悲心切切,殷勤咐嘱,告诉阿难说,‘汝当恭钦’:你对于楞严妙定、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这个法门,和〈楞严神咒〉这个〈佛顶陀罗尼〉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的法门,你应该恭敬而钦奉。
‘十方如来’:这是十方如来的心,十方如来的性,也就是十方如来的母亲。‘究竟修进’:这是最究竟、最彻底、最微妙的一个修进法门。‘最后垂范’:也是十方如来最后的垂范,最后所开示的最要紧的法门。垂范,这是最要紧的一个模范,最要紧的一种法则,最要紧的一种开示,令你得佛知见的这条道路。
更断余疑 |
选择字号 |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
‘阿难’听见释迦牟尼佛这样吩咐他,于是乎‘即从座起’:从他那个座位就站起来。‘闻佛示诲’:他听见佛所开示这种的教诲,‘顶礼钦奉’:就向佛叩头。阿难这回可没有哭,以前哭了那么多次,这回不哭了,吃饱了。好像小孩子吃奶似的,吃饱了,他就不哭了。你看那个小孩要糖,有糖了,也就不哭了。这回阿难也是得到甜头了,吃到甜东西了,所以也就不哭了。顶礼钦奉,顶礼恭恭敬敬地奉持这个楞严大定的法门。
‘忆持无失’:忆持这个〈楞严神咒〉,一个字都不错,一个字也都不漏,字字清楚,句句明白,口诵心惟。口里在念,心里就想这个咒,身上就不造恶业,身、口、意三业清净诵持〈楞严神咒〉。
‘于大众中’:他在大众里边,‘重复白佛’:可是大家不要误会,阿难这个于大众中重白佛言,并不是说想出风头,想要叫大家看看他,不是的。是怎么样呢?他为众生来求法,他不是为他自己,而是想到你我现在,他这些个同参道友。他说:‘在美国将来有一个法会,有一个人讲《楞严经》,那么那些个人或者不太了解,我现在再给他们请一请法。’所以我们应该多谢阿难。
‘如佛所言’:好像佛所说的‘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在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的相里边,有五种的虚妄,那么这个就是本来的妄想心。这五种的虚妄,每一种就有十种的魔。‘我等平常’:我们现在大众在平时日用中,‘未蒙如来微细开示’:我们从来就没有听过佛讲出来这么微妙的道理,开示我们,令我们简直是得未曾有,身心泰然,身心都安泰了。
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
‘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的阴,是一起同时就可以销除了,还是要一点一点地、有次第地,好像一重一重地销除呢?‘如是五重,诣何为界’:像这样子这五阴,它们以什么做它们的一个边界呢?做它们的一个界限呢?
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明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惟愿如来,发宣大慈’:我现在惟独就愿意如来,发扬而宣露出你这个大慈悲心。‘为此大众’:为这在会的大众,‘清明心目’:清,就是清理清净了;明,就是明白了。清净什么呢?清净心目。心若不明白,也不会修行;眼睛若看不清楚,要是有一些个染污在眼目里头,这也不会清净的,所以要清净大众的心目。
不单清净大众的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以做末世,就是现在你我这个时候。一切众生,你看看,所以我说包括你、我、他都在内,这一切众生嘛!你、我都在一切众生之内,他也没有跑到众生之外去,所以你我他都在这个里头了。我说这个你我他,也就是你我他谁都有了;也就是一切众生。你想跑到外边去,也跑不了的。
你说:‘我不算数,我没有在这一切众生之内!’
那你是个什么?你说!你想跑也跑不了的。真所谓‘插翅难飞’,除非你跑到月球去。跑到月球也还是众生嘛!也不能变一个名,所以你就乖乖地承认,自己也就在我们这个团体之内就好啰,不要跑了。
乖乖的,懂不懂?乖乖的就是不要耍脾气,不要发魔气,不要觉得心里总有点放不下,不要心里总觉得‘吱吱喇喇的’那么难受。吱吱喇喇的,这是中国北方的土话。好像烙饼烙得糊了,它吱吱喇喇,这吱……喇……那么一叫,心里吱吱喇喇的难受。
所以‘作将来眼’:做我们将来的眼睛,也是做我们的眼睛。你看,你看!这个风水到这儿还没有停止呢!这个将来眼,要到将来,将来是什么时候呢?就是还没有到来那个时候。没有到来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就是未来的时候。未来是什么时候呢?未来就是未来的那个时候。
讲得你们听得怎么样?听得妙不妙?是没有意思?是有意思?你们这么笑,把他们笑得糊涂了,说:‘讲的什么?你们这么笑啊?’那听不懂中文的人呢,又著急了,啊!Quickly,translation!(赶快,翻译!)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生死。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佛告阿难’,在‘精真妙明,本觉圆净’这个境界上,这个境界是什么样子呢?就是那个精真妙明、本觉的圆净,就是这个样子,‘非留生死及诸尘垢’:这里头没有生死的,生死在这个地方是留不住的。
不单生死留不住,这个精真妙明、本觉圆净,尘垢也没有了。这个是什么?这就是如来藏性,就是真如的本体,也就是你我共有的佛性。不是你有,我没有;也不是我有,你没有。大家都是一样的,就是在这个地方,就是精真妙明、本觉圆净。这个里头一尘不染,一法不立,什么都没有的。你要是能返本还原,返到这个地方,那时候你也没有无明,也没有YIN欲,也没有贪欲,也没有这个痴心妄想,什么都没有了,干而洁净。所以我们现在修,就是想回到本有的那个地方去,如果没有那个地方,人人都不要修了。
‘乃至虚空’:我们人人都见到这个虚空,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虚空就是在我们那个妄想里边生出来的。
由这个妄想,而有五阴,又有五浊,又有六结,生出种种麻烦的东西来,这就是没有事情来找事情干。为的什么呢?就因为你没有工作了,要找一点工作。找一点工作,你若有代价也可以;可惜越做这个生意越亏本,给人家去打工,越做是越亏本。好像做生意似的,越做越亏本。亏来亏去,亏得把你这如来藏性,就压到五阴山的底下了。于是乎就被六根、六尘这些个土匪据为己有了,他们就占据五阴山,做他们的巢穴了,各处去抢东西、打家劫舍,你看你招贼窝匪到现在!
先先你做生意,做得蚀本了,然后现在人命又背上了。你这些个土匪各处去打家劫舍,焉能不杀人呢?就杀人!所以你这个自性压到五阴山底下,就有六根、六尘这些个土匪各处去打劫。明白吗?你明白这个道理了,我这一堂经就没有白讲;没有明白吗?没有明白,要慢慢去学。
斯元本觉。妙明精真。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
‘斯元本觉’:这个根元,一法不立、一法不生、精真妙明、本觉圆净,是一个根本的本觉。‘妙明精真’:这种由本觉发明这个妙明精真。‘妄以发生’:由这个时候就依真起妄了,在如来藏性上,生出这种妄。‘诸器世间’:所有的有情世间,就是众生;诸器世间,就是山河大地、房廊屋舍。
‘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好像这个演若达多,迷头狂走一样。他一早起,一照镜子,看著镜子里边这个人,有鼻子、有眼晴、有耳朵,又有嘴巴。他说:‘噢!我怎么没有头呢?镜子里这个人有头,我怎么没有头呢?’所以就怖头狂走,各处去跑,找他的头。你说他这个头丢了没丢?
演若达多以前讲过了,你们还记得吗?不记得就去想一想,若记得就讲出来,演若达多倒是怎么个样子,倒是怎么样一个人?他是个聪明人,是个愚痴人?是个有头的人,是没有头的人?如果你说那是没有头的人,你看见会不会认为他是个怪物?你想一想!
————※——————※————————※————
今天是我们在座这些人新生命的开始,既然是新生命的开始,我们必须要洗涤身心,把以前那些个不清净的东西都放下。以后拿起来的东西,都要清净。所谓清净,就是没有贪、嗔、痴、慢、疑这五钝使。你若能把这五钝使没有了,这就是清净了。
那么今天受这个戒,这是在美国这国家,在美国人里头,可以说是第一次,空前未有的,所以你们都是一些佛教的先进者。先进的人,没有什么好处,要吃苦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你以前没有,因此你也不知道怎么样去做,有时候就蒙头转向的,东西南北都不知道了,做了错事,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呢?根本就不明白,也没有地方去学。
日本的佛法,虽然传到美国来很久了,可是日本的佛法是一种化学的佛法,非常的化学。所谓化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虚无飘渺的,他们所行的,你说是佛法嘛,又不像佛法;你说是世间法嘛,他又说他是佛法。所以简直地认不清它是个什么?换一句话说,它可以说是四不像,似驴非驴、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羊非羊,不知道是个什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也就没有什么根据。
好像现在一个高丽的和尚,说他是曹溪派,你说你高丽怎么能生拉硬拽,把这个曹溪派拉到你高丽去了呢?这简直不是尽挂羊头卖狗肉吗?挂著曹溪水的招牌,卖他高丽那个地方的沙和泥土,一点水都没有。一点水都没有,这你怎么能叫个曹溪?我并不是想要说这种的话,我看这一切的人太可怜了,以盲引盲,他说他是曹溪的,这些个聪明的美国人也跟著变成曹溪了。究竟曹溪怎么个来源?他都不知道。曹溪是在什么地方?那个地方怎么个样子?不知道!这真是硬贴狗皮膏药。啊!硬往这个身上贴狗皮膏药,真是可笑。贴膏药这个话,美国人恐怕不懂。
你们现在受到正宗佛教的戒律,正宗的佛法,不是那种旁门左道,藉道骗财,说我传给你个法,你给我六十五块钱!不是的。我现在传给你一个衣,你给的钱,不是给我的,是给你那个衣的钱。那个衣是要买的,是不是啊?
现在你搭著这个衣,以后每逢任何的法会,都应该搭著这个衣。搭这个衣表示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那么现在我们这个法会,明天就圆满了,以后有什么法会,搭衣的人要在前面站;没有搭衣的人,就单单穿著袍的人,要在后边站。那么受戒年头多的人,也是站到前边;初受戒的人,站到后边,这是佛教的一个次序。
今天恭喜你们各位,在这三个多月的期间,已经圆满你们的学业。学业圆满了,可是你们的工作要开始了,什么工作呢?要去把世界整个人类的痛苦解除了。因为人类的痛苦,必须要有人帮忙,然后才能解除。人类的痛苦,不是单单某一个国家有,是整个世界的人类都有痛苦。那么必须要有大智慧的人,来提醒每一个人这种痛苦,然后他才能知道寻求一种真正的快乐。
人类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呢?就是人类有一种贪心。有贪心,这是最苦恼的;有嗔心,也是最苦恼的一件事;有痴心,也是最苦恼的一件事。贪嗔痴这是三种毒药;这三种的毒药,每一个人都认为它是最好的朋友,所以和它就不脱离关系。为什么他不脱离关系?就因为他没有明白。若明白了,那么人类的痛苦就没有了。
这一次这楞严讲习法会,由七月十六号开始,每一天由早晨六点钟到晚间九点钟,这样不停地来修行,不停地来学习。这三个多月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可是现在这个宝贵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宝贵的学业也学到你们身上了。你们要把所学的佛法,告诉整个世界,令世界上的人都离苦得乐,得到真正的大智大慧。不要再去做一些个愚痴的事情,不要再去做一些个对人类无益的事情。
在整个世界上,这一次可以说是佛教的第一次。所谓空前未有——从来就没有的。因为讲经的时间是很多,可是没有这样一天到晚不休息地这样去做。你们现在把所学的这些佛教的道理,去成就整个世界上在苦海里的人,令他们统统都离苦得乐,早成佛道,这是我所希望的。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这个‘度’字,读ㄉㄨㄛˋ,同‘堕’音。这一段文是说,我们这妄念的因缘。那么什么叫因缘呢?这个人不明白因缘,就惑为自然了,落到自然外道里边。所以才说‘妄元无因’:妄想它的根元没有一个基础。没有基础,就是没有一个体性,所以这叫妄元无因。‘于妄想中’:在这个妄想里头。
关于妄想,有人问我:‘什么叫妄想?’
我说:‘你现在问的妄想就是妄想。你现在问的“什么是妄想?”就是妄想。’
这个妄想你到什么地方去找?它有没有一个根?过去就没有了。妄就是虚妄,虚妄就是没有实体的一个东西。说是一个东西,已经不合这个题目了,根本就没有个东西,所以也不能说它是个东西了。
那么在这个妄想里头,‘立因缘性’:你就妄立说它是有一种因缘性。‘迷因缘者’:你有一种因缘性,你若明白因缘,还没有毛病;可是这迷因缘者,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因缘。说是:‘那么,法师你讲这个因缘究竟是什么?’
这前边讲了很多了。这个因缘就是破外道的一种法,是小乘的一种法。既然是小乘的法,本来没有什么深妙的道理,就是因缘——如是因、如是缘。那么不明白因缘的人,就‘称为自然’:就称这个因缘就叫自然了。所以他就是囫囵吞个枣,把这个枣囫囵吞了。什么叫囫囵吞个枣呢?这个枣,或者你们听不懂,就是囫囵吃个苹果,这个苹果你也没有嚼,也没有咬,就囫囵个吞下去了。究竟什么滋味,那不知道。所以这个迷因缘的、不明白因缘的,就称为自然,这是外道的一种理论。
‘彼虚空性’:现在也不讲因缘,也不讲自然,现在讲它那个虚空去了。虚空是什么呢?‘犹实幻生’:虚空也是从你那个妄想里头生出来的。前边文殊师利菩萨那偈颂不是说过:‘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这个空在大觉性里边,好像海里一个水泡沫一样,所以它是由妄想生出来的。
‘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什么叫因缘?什么叫自然?因缘和自然,这两种的说法,都是以一切众生这个妄想心去推度、想像出来的,都是由妄想生出来的。我说的不知道对不对?不过你们想一想看。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阿难,知妄所起’:你知道这个妄想怎么样生起的?怎么样有的?从什么地方来的?你知道吗?‘说妄因缘’:你知道这个妄想从什么地方来的,你才可以真正说这个妄的因缘。
‘若妄元无’:那么本来就没有一个妄,‘说妄因缘’:你再说这种妄想的因缘,从什么地方说起呢?‘元无所有’:因为这个妄没有体性,既然没有这个体性,这个妄就元无所有,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的,是诸法空相。既然没有这个妄元,它没有根本,‘何况不知’:何况你又不知道呢?‘推自然者’:连因缘都不知道,就推究是一个自然,这就落于自然外道,那又怎么可以呢?是不可以的。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是故如来’:因为上边所讲这个道理,所以怎么样子呢?所以如来‘与汝发明’:我给你讲,为你发挥明白,告诉你。告诉你什么呢?‘五阴本因’: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的本因是什么?就是妄想,五阴的本因就是妄想噢!
这个妄想,你若追究它,它没有自体的,五阴就是它的一个母亲,从那个地方来的。从哪个地方呢?就是从妄想那儿来的。五阴也是从妄想那儿来的,妄想也是从五阴那儿来的。这是依真起妄。
‘同是妄想’:所以前边我没讲吗?这五阴山就把你压住了,又有了六贼,就在那个山上招兵买马、聚草屯粮、打家劫舍、无所不为。这五阴山把你这个如来藏性遮盖著,露不出来了。单单有个五阴山,还不要紧,又来了六贼。六贼在那儿就做土匪,土匪周围去打家劫舍,所以就把如来藏性给埋没到里边了。你若能把这个六贼、五阴都降伏了,那你如来藏性也就显现了。【注四○】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
释迦牟尼佛说:阿难,‘汝体先因父母想生’:为什么说是情呢?卵因想生,胎因情有,阿难也是胎生,并不是卵生。所以说想生,这个想就是个情字。
往粗了说,就是妄想;往深一层说,就是个想;再往深了一层说,就是个情。这先因父母这个情生,怎么说是情呢?父亲母亲因为有这种欲心、情欲,所以就发生一种男女的问题。于是乎就有了小孩子,这岂不是因情而有的呢?
‘汝心非想’:虽然你父母因为有情想,而有这种男女的问题,那么你在中阴身的时候,如果你没有一种爱父憎母,或者爱母憎父的这种情感,也不会有你这个身体的。所以在你的中阴身的时候,也是有这种情想;有你这种情想,所以你这中阴身才来投胎。
‘则不能来’:你要是没有情想的话,你就不会来投胎的,不会有你这个身体的。这是一定的道理,你想不承认也不可以的。则不能来,你看‘则不能来’这个语气说得很决定,这是决定辞。就是你若没有情想,就绝对没有你这个身体,则不能来。这个是怎么样?‘想中传命’:就是由这情想而传续——传承接续——你这个生命。
你有生命,都是由彼此的情想互相传递而有的,所以这叫想中传命。传命就是继续的意思,继续你的生命。你有这个想,才能继续你的生命;如果你没有这个想,你生死就了了。所以想阴断的时候,远离颠倒梦想,一切的梦想都没了;你若妄想没有了,生死也就了了。为什么你有生死呢?就因为你妄想太多了,前念灭、后念生;后念灭、后念又生,生生不已,如水波浪,川流不息。所以这川流不息,也就是想中传命的道理。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
《楞严经》这个哲理,讲得是最彻底了,这是究竟的哲学,究竟的真理。可是究竟的真理也就是究竟的妄想,你不要把这个就说是究竟真理了。我说的这个真理,就是他讲就有这个情形。这个情形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妄想那儿来的。所以,我说它具有究竟的一个道理,这个道理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妄想那儿来的。你说出妄想,它就有了;没有妄想,就没有了。
‘如我先言’:阿难,像我以前告诉你的,记得吗?告诉你什么?‘心想醋味’:你心里这么想:噢!这个醋啊,真酸,啧!啧!真酸。这个酸梅呀,噢!酸哪!一吃我这牙都倒了,也软牙了。你这样一想的时候,这口里口水就出来了,这样一想酸哪,‘口中涎生’:口里就流口水了,这个口水不是馋出来的,而是想这酸味想出来的。所以无论谁,不要妒忌人,妒忌人在中国话就叫吃醋,不要吃醋。一吃醋就有酸味了,口中涎生。
‘心想登高,足心酸起’:心里想登高,这足心这个酸味又起来了,足心就发酸了;发酸了,脚心也软了;脚心软了,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要跌到那个万丈悬崖里去了。你说危险不危险哪?‘悬崖不有’:这个悬崖不是有的,只是心里这么想一想;心里这么想一想,这足就发酸了。以前想酸梅、想醋,是嘴酸;现在想悬崖,他腿酸了,足也酸了。你说这个足怎么也会酸呢?
有一个人就讲了:‘我知道了,法师你不要讲这个道理了,我已经明白了,我已经开悟了。’
开了什么悟呢?‘你前面所讲的那个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根的作用,所以现在脚也会吃东西了,所以它就酸起来了。’真是这个样子?啊?我不相信你这个开悟。你开这个悟,为什么我不相信呢?我还没有开这个悟呢,你就开了这个悟?那没有这个道理的。这个道理,我不承认的。那怎么样子呢?因为这就是个妄想,这个脚并不会吃东西,也不会听东西,也不会看东西。六根互用说是眼、耳、鼻、舌、身、意,并没有一个脚,所以你开的这个悟,我绝对不承认的。
悬崖不有,‘醋物未来’:那么悬崖也不是有的,这个醋物也不是有的,只凭你一个妄想,嘴也流涎了,足也酸软了。‘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如果你这个身体不是由这个虚无的妄想来的,和妄想做朋友,做同类,‘口水如何因谈醋出’:如果你这个身体不是由妄想、由这个情想而有的话,那么你口里流的口涎、这个口水,为什么我和你一讲这个醋,它就会出来?讲这个醋,这只不过讲一讲,并不是真有这个东西。讲一讲,这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它酸味就出来了?就觉得口里也酸溜溜的,脚上也酸溜溜的。这么样子,你想不承认是妄想来的,可以吗?不可以的,那是从妄想来的。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因为上边所讲这个道理,所以你就应该知道,你现在这个色身,就是你这个身体,‘名为坚固第一妄想’:虽给它起个名字说它坚固,只不过是个名而已,其实这就是由你第一个妄想,由这色阴而造成的。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
‘即此所说’:就是上边我所说的这一段文。说的什么呢?‘临高想心’:你做这么一个妄想,想自己站在那个万丈悬崖上,就是这个妄想的心,‘能令汝形’:它就可以使令你自己这个身体,‘真受酸涩’:就这么讲一讲,想一想,啊!你这个脚上就觉得酸,又觉得涩了。
什么叫涩呢?这个涩就是不光滑,就觉得很酸涩的,就觉得这个脚好像站不住了似的,要跌倒要跌倒那么样子。你走到那个万丈悬崖上去,往下一看,噢!看不见底,这个脚心就发软了,即刻就是不向下跌也要向下跌了。这什么道理?就因为你这个妄想做成的。你若没有这个妄想,同样的路,你在平地上走来走去,走多少路,这个脚心也不发软,也不发酸的。
你走一个独木桥,底下看著那个水流得清流湍急,噢!这一掉下去,就没命了,就会被水淹死了。不想,没有事;一想,这个脚就即刻迈不动步了,就软了。迈不动步,就跌下去了,这个就是你这一想的关系。你若没有这个妄想,闭著眼睛往前走,不知道有这么个独木桥的时候,反而没有事。那说我闭著眼睛走独木桥试一试,那也一样掉到里头去,因为什么呢?你看不著,一脚就踩不住那个独木桥了。所以你看见,你若一打妄想,一知道下边是清流急湍,这个水流得很急,你也就生恐惧心了;你要是闭著眼睛走独木桥,也一样掉到水里去。
所以不要睁著眼晴打妄想,也不要闭著眼晴死妄想。你若闭著眼晴死妄想,那也是行不通的,所以要紧的就在这个地方。你也不要闭著眼睛死妄想,怎么死妄想?把那个妄想死了。你睁著眼睛打妄想,生出这个妄想,也一样脚心发软;你闭著眼睛也一样掉到万丈悬崖里去,所以闭著眼晴,这也不是一个办法。因此,最难的就是在这个地方,怎么样呢?你最好就是不打妄想,那就没有事情了。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由因受生’:因为你受这个生,才有这个身体,‘能动色体’:你这个色身,有色质的这个形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你现在这个现前,顺著有益的事情,你就欢喜;有损害你的事情,你就不欢喜。‘二现驱驰’:这两种的妄想互相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虚,是不实在的;明,就是光明。但是这个光明是不实在的光明,这就是你这个虚明,你第二种的妄想。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因为你这种的妄念,役使你的色身。‘身非念伦’:身并不是这个念。身和这个念不是同类的,可是它们为什么互相有一种的感觉?‘汝身何因,随念所使’:为什么你起一个念,你的身就随这个念来使用?被这个念来支配?
‘种种取像’:在种种的取像里边,‘心生形取,与念相应’:你心生一个念,形就想去取这个东西,身和念是相应的,是一致行动的。你的身为什么和念就会一致行动呢?什么叫做念?念是想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念、五念、六念、七念、八念、九念、十念……,这个念就是一念。
在《仁王护国般若经》上说,一念里边,就有九十个刹那。刹那是很短很短的一个时间。‘在一刹那里边,就有九百个生死。’有九百个生死,也就是九百个生灭。所以才说:‘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你若能一念不生,就全体现。什么全体呢?就是全体大用,也就是如来藏性,你本有的家珍,本地的风光,本来的面目现前了。六根忽动被云遮,你六根稍微一起的时候,就被云遮住了。所以才说修道的人能到一念不生,那时候鬼神都没有办法你了。
你若能一念不生,就能一念不死;若不能一念不生,也就不能一念不死。这个地方很要紧的,你若把这个地方明白了,一念不生,你全体现了;你六根再一动,就又被乌云遮上了。
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寤即想心’:寤,就是醒著。前几天我不是讲过庄公寤生?他妈妈因为他寤生,遂恶之,就讨厌他。爱共叔段,她欢喜第二个儿子——共叔段。欲立之,她想立共叔段继承父位,所以武姜左一次右一次向武公请命,说是叫小儿子继位,不要大儿子继位。可是郑武公不准,所以还是庄公立了。庄公立,武姜就叫共叔段去造反,结果也失败了,这就是那个寤生的故事。这个寤就是没有睡觉。寤即想心,醒著的时候,就是想阴当权的时候。
‘寐为诸梦’:你要是睡著了,这就是梦,这个想阴就会有梦,会变梦。以前讲到想阴的时候,不是说他这儿睡著了,旁边在捶衣服,捣衣舂米的,他就听这是撞钟,或者敲鼓?也就是这个想阴。他睡著了,就有这种错觉。
‘则汝想念,摇动妄情’:那么在梦的时候,你这个想念摇动,就知道撞钟击鼓的这种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这个名字就叫融通。融通就是融而通之,通而融之;就是互相合作。我告诉你,无论醒著,或睡著了,这想阴,现在的名词就叫互相合作。互相合作就是通融,这叫想阴的妄想,这是第三想阴。
化理不住。迟运密移。甲长发生。气消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
‘化理不住’:这就是行阴。行阴像水波浪似的,那么川流不息,它不停止的。也就是前念生,后念灭;后念灭,后念又生,这么互相生灭。化理不住,这种变化的道理不停止,总是这样地去工作,不停止、不休息。‘运运密移’:运,就是运转的意思。运转运转就川流不息,密移是你看不见,它这个是很轻微的,在你不知不觉地,它就搬了家了;你不知不觉地,它就变了样了,这是运运密移。
什么运运密移呢?好像‘甲长发生’:什么叫甲呢?甲就是指甲。指甲你两天不剪,它就长得有这么长;这三天不剪,它又长一点;四天不剪,它又长一点。它一天比一天长,一天比一天长,可是它怎么样长呢?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长多少?你知道不知道?它怎么长出来的?你知道不知道呢?这个甲长——长啊,就一天比一天长。发生,你我这个头发一个月不剪,大约就有四分长。一个月不剪有四分长,你知道它一天长得多少呢?也不知道!说那我可以统计一下,你统计,这不一定是正确的,你用电脑算术机算一算,看一看它知道不知道?
‘气消容皱’:气一天比一天就衰败了,这叫气消。好像青年的人,天真活泼;壮年的人就壮;老年的人,这气就消了。消不是没有了,就是衰败了。容皱,这个容也鸡皮鹤发了,面貌也老得不得了了,再想装一个后生的人,装一个年轻的人,也做不到了。你就怎么样化妆,八十岁的人也不能变成二十岁的男子,所以这叫容皱。
‘日夜相代’:这个甲长、发生、气消、容皱,白天晚间都一样工作的,它不停止它的工作,真是比钟表都勤力。钟表有的时候你不上链,它会停止呢;这个你不要给它上链,它也一样地工作。除非死了,死了就不工作了。‘曾无觉悟’:它就这样日夜相代——日夜来摧你,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死了再生,生了再死,这叫死死生生,生生死死,永远都不觉悟。永远在这里头迷迷糊糊地,糊涂而来,糊涂而去,这就是行阴的一种妄想。
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
‘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你这个身体甲长发生,气消容皱,你若说这个指甲不是你的,它怎么在你身上长长呢?你说这个头发不是你的,它怎么在你头上长长呢?你说这个气不是你的,怎么你觉得气不足,就衰弱了呢?你这个面如果不是你的,它怎么会皱呢?你说这个容皱也不是你的,那么你的面怎么会自己皱呢?它怎么会在你身上变化呢?如果不是你的,怎么你这个身体会迁变呢?会由少年的时候就搬到中年的时候,由中年的时候又搬到老年的时候,由老年的时候又搬到死的时候。所以你不能说,不是你的。
如果这不是你的身体,汝必非真,那你就不是真的。‘如必是真,汝何无觉’:若说一定是你的,你怎么不知道呢?你为什么一点感觉都没有呢?甲长,你也没有感觉;发生,你也没有感觉;气消,也没有感觉;面皱,也没有感觉,你也不知道哪一天,它就变了样了。
这是两边都给破了。你说是你的,也不对;说不是你的,又不对,这都不对了。那么你说这怎么办?就是妄想!就是在这个地方,由妄想造成的。
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则汝诸行,念念不停’:你的行阴,它也是念念不停的。‘名为幽隐第四妄想’:这一种念念不停,不容易觉察得到的,它有微细的动相。幽隐,你不容易觉察得到的这种变化。变化密移,毫无感觉,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就是第四种行阴的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在你这个精明的时候,湛清而不摇动这个地方,这个名字如果叫它恒常的话,‘于身不出’:那么在你身上不会有‘见闻觉知’。‘若实精真’:假设若真是精真的话,‘不容习妄’:就不会有这个习气和妄想发生了。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有什么原因呢?你在以前看见一个很奇怪的东西,经历不知道多少年岁,这个忆也没有了,忘也没有了。你若有个忘,说我把什么事情给忘了,那还有个记忆呢。你现在忆忘俱无,也没有记,也没有忘了。
‘于后忽然,覆睹前异’:以后,忽然又看见以前所看过那种奇怪的东西,‘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在这时候,你就想起来了,啊!以前怎么样记忆的,怎么样遇到这个奇怪的东西,那时候怎么样见的,一点都不会忘的。
‘则此精了’:这个能回忆以前的这种精了,‘湛不摇中’:在湛清不摇的里边,‘念念受熏’:在这里边念念有这种熏习的情形,‘有何筹算’:怎么样子算计算计呢?怎么样想一想啊?怎么就已经忘了这个事情,然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又想起来了?那么没有再遇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经忘了,想不起来了;过到了之后,又随著就想起来了。
这是有何筹算呢?谁给记的账呢?谁给算计的呢?由这个证明,在你八识田里边记得,不过你说忘了,于是乎就想不起来了。那么你几时再见著它,就又回忆起来。这并没有一个人给记上账,就是在八识田里边,天然地在那儿存在著。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
‘阿难当知’:阿难,你应该知道,‘此湛非真’:前边湛不摇中,这个湛不是真的,‘如急流水’:怎么说它不是真的呢?就好像急流水,它那个水流,‘望如恬静’:你看著它好像没有波浪似的,没有流。可是‘流急不见’:它那个水流因为没有波浪,它流你也看不见。‘非是无流’:不是没有流,它是流,你看不见,只是它没有波浪而已。前边是行阴,现在是识阴,这个识阴里边,‘若非想元’:假设不是妄想的话,‘宁受妄习’:没有妄想,就不会受妄的习气来熏它了。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如果不是到你六根能互用开合这种境界,这种程度,‘此之妄想,无时得灭’:这个妄想,没有时候可以灭的;除非你到六根互用的境界上,这个妄想就消灭了。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所以你现在这见、闻、嗅、尝、觉、知,这种六根的知觉性里边,‘中串习几’:中间串合著习几,就好像用绳串起来一样。习,是习气;几,是几微,最微细的这个地方,就是你不容易觉察得到,不容易看得见的。‘则湛了内’:就在你湛了这种性内,‘罔象虚无’:罔,你说它有嘛,它又没有;象,你说它没有嘛,它又有。这一种虚无飘渺的情形,‘第五颠倒’:这就是第五种的颠倒‘微细精想’:这个微细不容易觉察得到的境界。精想,这种妄想也是很细的,也是很不容易觉察到的。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阿难’,‘是五受阴’:这五种的受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的阴,你都有领受的这种情形。‘五妄想成’:所以五种的妄想,也就发生出来了。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惟色与空。是色边际。惟触及离。是受边际。惟记与忘。是想边际。惟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你现在想要知道五阴这种妄想,每一个阴它的界限是浅?是深?是怎么个样子?它的边际在什么地方?我现在告诉你。‘惟色与空,是色边际’:惟色而对空,就是色的边际。‘惟触及离,是受边际’:这个触尘和离,就是受的边际。‘惟记与忘,是想边际’:惟这个记和忘,是想的边际。‘惟灭与生,是行边际’:惟灭和生,是行的边际。‘湛入合湛’:你清净又合清净,‘归识边际’:这就是归八识的边际。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此五阴元’:这五种阴的根本,‘重叠生起’:它重复而重复地叠生,生了又生,这样地互相循环,互相帮助。
‘生因识有’:那么这生就因为识才有的。‘灭从色除’:灭就从色除。怎么会灭呢?因为有色。若灭色,它就归空,这所以灭。生,就由识生出来的;灭,就由形色而灭。
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理则顿悟’:在理上来讲,这个道理你很明白了,可是‘乘悟并销’:乘(同‘秤’音),就是这种乘除的方法。你悟了,也没有这个乘,也没有悟了。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你若明白这个理了,那么你就连悟都消了。‘事非顿除’:在理上讲,你是悟了;在事相上讲,你还要‘因次第尽’:你要好像脱衣服似的——脱了第一层,又到第二层,然后脱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注四一】你在事相上要由次第而尽——次第没有了。这个理你是明白了,但是你还没有修呢。还要修,才能把这五阴都破了。
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我已示汝’:我以前已经告诉过你,‘劫波巾结’:我用那个巾结了六个结。
‘何所不明,再此询问’:你怎么还不明白呢?还来这么向我多问,又这么啰啰嗦嗦的。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汝应将此’:阿难,你应该将这种的‘妄想根元’:这个妄想生出来的根本来源,‘心得开通’:令一切的众生都明白、了悟这个道理。
‘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你再把这个道理,传给将来末法的时候,这一切修道的人。‘令识虚妄,深厌自生’:令他们也都知道这虚妄的妄想,是他自己生出来的,令他很明白、很了悟,知道这种妄想的来源和它的脉络,而生一种厌恶的心。‘知有涅槃,不恋三界’:令一切的众生知道有涅槃可证,不留恋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火宅了。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莲池大师是中国很有名的一位法师,他出家了,还总想回家看看他太太。左一次、右一次,看了很多次。他太太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一想自己的丈夫出家也不修行,还有这一种的情爱放不下,老回到家里来,这不是一个好办法。于是乎她就在进门的地方,挖了一个坑,上边用席子之类的东西遮上。这个坑里边放的什么呢?就放它一些个火。
那么莲池大师有一次又回来了,一迈步,就掉进这个火坑里了,他说:‘啊!你这儿怎么弄个火坑呢?’
他太太说:‘你知道是火坑,为什么你还回来?’这一句话,他开悟了,以后再也不回来了。
这也就表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都不是安乐的地方,就好像火宅那么样子。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假设有这么一个人,在十方世界所有的虚空里,装满了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七种的宝物,‘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拿它来奉上供养无量无边微尘那么多的佛。
‘承事供养,心无虚度’:又叩头、又礼拜、又供养,这个心没有一时一刻空过了。
‘于意云何’:在你的意思里怎么样呀?‘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这个人用这么多的七宝来供养佛,把他的七宝都供养给佛了。这种因缘,他所得的福报多不多啊?你讲一讲。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阿难答言’:阿难答覆佛这个问,就说了,‘虚空无尽,珍宝无边’:虚空是无尽的,没有穷尽的,珍宝是无边的。
‘昔有众生,施佛七钱’:以前有一个众生,就只布施佛七个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在他死后,尚且得到转轮圣王位。这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那有几多个太太?没有讲。总而言之,有一千个儿子。这个转轮圣王有大威德,他有一种车,在一个时辰里头,可以周游四大部洲,比现在的火箭大约都还快,他有这种宝物。
‘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那么布施给佛七个钱,都得到转轮圣王这么大的果位,况复现生,在虚空也穷尽了,所有佛的国土都充满了,他皆施珍宝,不只七个钱,他布施尽虚空、遍法界这么多的七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这一种的功德,就是穷尽无量不可思议那么多的劫数,也是算不过来,算不尽他这个福德。‘是福云何,更有边际’:这个福,你怎么可以说它再有一种边际呢?它没有边际的。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
‘佛告阿难’:佛告诉阿难说,‘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诸佛不打妄语,不撒谎的,不讲假话的。
‘若复有人’:假设若有人,‘身具四重’:四重是什么呢?就是杀、盗、YIN、妄,这叫四重罪。在《楞严经》上,这叫〈四种清净明诲〉,前边你们都听过了。‘十波罗夷’:十种波罗夷,就是你受菩萨戒,那不有十重吗?就是那十种。犯波罗夷就是弃罪——撇弃到佛法大海之外,不通忏悔的这十种罪。这十种罪,若是你想明白,就看看菩萨戒前边那十重——就是十种波罗夷罪。
‘瞬息即经’:这么一转眼就经过了,经过什么呢?‘此方他方阿鼻地狱’:经过这一方,又他一方的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乃至于到十方国土的无间地狱,‘靡不经历’:就是任何地方的地狱,他都游遍了,受遍了这些罪,这叫靡不经历。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能以一念’:你能以一念这么短暂的时间,‘将此法门’:将楞严大定这个法门,‘于末劫中’:在末法的时代,‘开示未学’:开示没有学过佛法这些个人。
‘是人罪障,应念消灭’:你能以一念这么短的时间,将《楞严经》这个法门,开示那些没有学过佛法的人,这个人的罪业,应你的念,就消灭了。也就是很短的时间,罪业就消灭了。‘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变他所受这个地狱的苦因,成安乐国了,不会再有痛苦了。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得福超越’:这个讲《楞严经》的人,他所得的福报超越‘前之施人’:就是前面用尽虚空、遍法界的七宝,来布施给微尘数的如来、诸佛,供养承事。可是你能讲《楞严经》,能给不懂佛法的人说这种的法门,你所得的福报,就超越过这个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像这样子,重重加起来,乃至‘算数譬喻’:算数和这个譬喻‘所不能及’:也算不出来究竟是多少,没有法子算得出来。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将来若有众生,能读诵这部《楞严经》,能持诵这〈楞严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假设我要是广说,详详细细地说,多少个大劫也说不完这种好处。
‘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你们各位要依照我所教诲你们的这个话,照著这个方法去修行,直接就可以成就无上的菩提觉果,不会再有一切的魔业。【注四二】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此经已’:佛说完了这部经,这一切的大‘比丘’和一切的‘比丘尼’‘优婆塞’:就是男居士。是梵语,翻译过来是‘近事男’,就是近事佛的男人。‘优婆夷’:优婆夷就是近事女。所有‘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天,天上的天人;人,人间的人;和阿修罗。阿修罗你们也都认识了,他是脾气最大,好打架。
我的一个弟子说他的狗是阿修罗,或者他那个人也是个阿修罗。我相信听过《楞严经》,就会变菩萨了,不会再有阿修罗的气了。
‘及诸他方菩萨’:你看这菩萨就来了。他方的菩萨和‘二乘、圣仙童子’:二乘,就是二乘的圣人——声闻、缘觉;童子,就是童真入道的。‘并初发心大力鬼神’:方才发心的这个最大力的鬼神,‘皆大欢喜’:一起都高兴了,‘作礼而去’。
————※——————※————————※————
现在我们听完了这部经,无论是谁,是天上的人、人间的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无论哪一类的众生,都要发菩萨心,都要行菩萨道了,都要做一个菩萨。不要再去做那些其他因的众生,要种佛因,种菩萨因,结菩萨果,结佛果,将来是成佛的。我们所有一切众生,释迦牟尼佛早就给我们授记了,说是‘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你不要说念多了,就说‘南无佛’,将来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一定会成佛的。我们现在听了这部《楞严经》,你明白了很多的佛法,这个功德不可思议,所以说你就用满十方虚空的七宝来供养佛,都没有你讲《楞严经》这个功德大。所以我们这次把这部《楞严经》也讲完了,你们苦也都了了,我的苦也没有了。为什么呢?不必这么辛苦了。那么将来去行菩萨道,或者那时候还有苦;不过那时你自己愿意受了,不是人家勉强叫你受的。那时候你自己就愿意去接受这种的问题了。
在这个法会圆满之后,要休息二个礼拜,再继续讲〈普门品〉。观音Bodhisattva(菩萨)的Birthday(生日)就快来了。那是九月十九,今天中国的阴历是八月初一。还有一个月零九天,就是观音诞了。在观音诞讲〈普门品〉,就是《法华经》的第二十四品,中文是第二十五品,因为《法华经》有一品没有翻译。〈普门品〉讲完,如果有人真心想要听,就可以讲《法华经》。在这两个礼拜期间,无论谁想要到这佛堂来研究佛法,还可以照常来,现在果前在这儿,大家也可以和他来互相研究,只要愿意学佛法,随时都可以来。我或者还有一些事情没办的,要处理处理。再过两个礼拜之后,我想叫果地也辛苦辛苦,请他为大家研究一点佛法,不过现在还没有决定研究什么。果璞也发发菩萨心,为大家把这《楞严经》再往深的来研究一层,因为他会中文,他都懂。中文既然懂,那中文的意思就要翻译成英文。这是很难的一件事,也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因为他明白了,就很容易;他若不明白,就很难的。
所以要发发菩萨心,行行菩萨道,我希望我们听过这《楞严经》之后,每一个人都发菩萨心。现在我再说一遍,无论是什么,是天上的人、人间的人,是阿修罗和地狱、饿鬼、畜生,都要发这觉悟的心,不要再迷了。觉者就是佛,迷者就是众生,我们现在都希望快一点觉悟。
附录一 注解 |
选择字号 |
上人自一九六八年讲解《楞严经》后,数年来,又曾在万佛圣城及金轮圣寺举行以‘楞严经五十阴魔’为主题的研讨会,由上人与四众弟子参与此会,会中上人偶尔亦对五十阴魔做部分解释,同时对修行做了一些开示。下文即上人在此会中,与部分参与者之对话及开示。
【注一】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人们所欢喜的就是钱,他们认为‘天命之谓钱,率性之谓钱。钱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钱也。’这是一般世俗人都有这个毛病,对这个钱的问题看不破,就放不下。自己中这种钱的毒不要紧,还要毒子、毒孙,这么一路一路毒下去,所以就留钱给子女。留钱给儿子,儿子又留给儿子,又留给儿子,哦!传来传去就是被钱这种毒水毒得透不过气来,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所以我们这儿告诉大家,那个钱上面都有一种毒,你还不相信,总是要和这个钱最近,那么这就是中毒了嘛!中钱的毒,这个流毒要毒到子子孙孙,千秋万代都毒下去。
我以前讲过很多次,人都要储钱,就以为是好事。那么我们修道的人,不应该再把钱看得那么重,所以不需要储钱,不需要‘钱不可须臾离也’。我们要把它改过来,我们是‘天命之谓法,率性之谓法,法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法也。’那什么叫法呢?说那是佛法僧的‘法’,我知道。你还没有知道,你若真知道了,你就不会把你那个法都丢了。
究竟法是什么呢?法就是气,就是我们这一股气,通天通地,乃至于诸佛、菩萨和我们所以都是一体,就因为这个气是通的。这个气,好像我们呼吸气,能看得见的,那个气里头支配气的,就是那个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气,不要生气,你要修养你这个气,所谓‘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这都是养气。你想养气呀,你要把法不丢了嘛,我告诉你们一个最重要的、要紧的法门,你们听呢,也好;不听呢,也没有关系。不过我要告诉你们,什么呢?你若想养气嘛,就不要讲那么多的话。
在厨房也不要讲那么多的话,今天比较好一点了。喔!前两天我到厨房、斋堂那儿,听那个厨房就像个市场一样,大家在那儿,哦!大声大喊的,这个卖萝卜,那个卖白菜,那个卖土豆,那个卖蕃薯。在那个地方大喊大叫,这像一个什么!这简直地把佛也忘了、法也忘了、把僧也忘了,在那个地方尽胡闹。你就算在厨房,也不需要这么大喊大叫,在那儿吵吵闹闹的,这一点都没有修行人的一种本份了。那么我这一注意不要紧,变成宿舍那儿也是像个市场一样,无论什么地方,都是在那儿吵吵闹闹的。这些人就是在那儿讲话,讲话讲来讲去都不知道讲什么。
修行人不能寡言,那就不能修行;你不能养气就没有法。所以‘法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我们可以很容易随随便便就把这个法都丢了,你若尽讲话,那就是把法都丢了。各位!我近来也不愿意管闲事了,但是我一看,这真是槽糕,真是不得了了。再要这样子,万佛城就变成……。这个无赖一天到晚尽在这儿吵架,你说这个怎么办?
难怪佛现在也不愿意在这儿了,菩萨也都离得远远的,不听你们这些尽在这儿讲长讲短、讲这个讲那个的。到了万佛城,谁和谁不是不讲话,有要紧的事情可以讲,不是在那儿尽舂闲壳子。‘哦!没有事,我很寂寞了,我找一个人去舂舂壳子。’那不要紧,可是你这一舂壳子啊,这一讲话,把什么法都丢了。你法都丢了,那你看你还修什么道呢?
【注二】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这种阴魔,其实不止五十种,五百种、五千种、五万种、五十万种都有。每一种又可以分出来十种;若细分析起来,千千万万种都有。归纳起来,什么叫阴魔呢?本来是没有什么东西的,它就是一股阴气。这股阴气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也就是从我们每一个人的阴念来的。这股阴的念就是属于贪、嗔、痴之类的念,所以就生出来色、受、想、行、识,那每一个蕴里头就生出来这种种的阴相。
这种阴相是功夫到了,它必然现出的一个情况。你若功夫不到,想有这个阴魔,也没有的;你若到了,它就现出来。
现出来那也不要紧的,不用说是怕著魔了。不用怕!那怎么样呢?阴相现出来的时候,你能处之泰然,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见如不见,闻如不闻,都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之无味。你能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这个阴魔它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你若能没有贪、嗔、痴,也就把这阴魔都降伏了。没有自私、自利、有所求、有贪、有争这五种的毛病,什么魔也没有办法你。
所以我们各位现在研究,不要说研究这阴魔就怕魔了。不需要怕,它这一股气就像什么呢?这也是用一个粗的比喻,什么呢?就好像我们烧热水一样,水烧滚了,它会有热气出来。那热气一出来了,就是水开了。
你修行有魔现出了,那个魔的现出也正是因为你自性里头那个阴念、阴气所幻化出来的。虽幻化出来,你能不为它所摇动,也就没有事了。好像你烧开水,那热气出来了,这没有什么奇怪,等它出过去了,那水就可以喝了。
人有这一股魔气现出来了,就好像锻炼这个金,精金剩下了,那金里头的渣滓都锻炼出去了。修道也就像锻炼真金一样的,所以说:‘真金不怕洪炉火。’你要炼出精金来,炼出金刚不坏身来。金刚不坏身就是要时时刻刻,念兹在兹地用功修行。
你用功修行无论修到什么程度上,也不要生欢喜,也不要生恐惧心,这是修道人最要紧的一个根本解决魔障的办法。
【注三】上人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补述
弟子:这个色阴尽的时候,是人则能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上人:他还有妄想。坚,就是他在那里执著得太厉害了。
弟子:是不是坚固妄想做为色阴由来的根本?
上人:他到那境界就是这样子,不管它由来不由来。这没有法子追根穷底的,这都是虚妄的,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这都是假的嘛,无论什么境界都是假的。
弟子:就好像作梦一样,梦里没有道理可以讲的。
上人:嗯!‘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注四】上人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补述
弟子:‘此名精明,流溢前境’这句话怎么说?
上人:这就因为他太精、太明啦,就好像假聪明——世间智慧,那也就是太精明了嘛!
弟子:前境是指什么?
上人:前边所说的那个境界。
弟子:还是他在用功当前的境界?
上人:就是他所得到的境界,以前所得到的。
【注五】上人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补述
上人:三魂七魄,像小孩子的样子,但是它单有一根,没有多根。它在人身上,所以人能言行动作,都是这个支使的。魂魄聚到一起,然后修成了,在佛教就是‘佛’,在道教他们修就是‘仙’。有的单单有眼睛,有的单单有耳朵,互相帮助的。能听的小孩子,就帮助能看的小孩子,互相可以通的。所以你修成了,就可以六根互用,耳朵也可以吃饭,也可以说话,这个很多你想不到的境界。
弟子:上人,您以前提到您有一个小徒弟到天上去玩,被魔王圈著,然后他就对您说:‘怎么办?我不能回来!’这是不是他的魂魄有一些到那里去了?
上人:那是三魂七魄中,或者去一个,或者去两个,或者去三个、四个,都不一定。出去的,它又聚到一起了,不是还七个魄,或者三个魂,出去就合成一个。这个就是这么妙的,它是一股灵气嘛!
弟子:这个是不是修行的程度不一样,有的可以出去少,有的可以出去多?
上人:不出去好一点。尽出去游玩的也有危险,有时遇到魔,就给抓去了。把魂魄抓去了,这个人就傻了。白痴,人像个vegetable(植物),都是没有魂魄的,魂魄被魔抓去了。魂就是鬼,修成了,属阳就是属神;再修好了就是仙;再修好了就是佛,都是这一个成的。
弟子:譬如一个植物人,或者有一个人,他的三魂七魄去了一些,虽然他的身体还在,那么这出去的魂魄,是不是又变成另外一个?
上人:不是变成另外一个,就是跟著魔走了。所以这个人有时候就明白一点,有的时候就很糊涂的。
弟子:一个修行人,他的三魂七魄去了一些,如果遇到佛菩萨……
上人:你若真修行,默默中都有护法。我遇到奇奇怪怪的人太多了,好像能出玄入牝的人,我遇到很多。你们没有遇到这种境界,都不认识,不知道。好像台湾那个跳童的,都是‘五十种阴魔’的作用嘛!
弟子:他们是修到那个程度了吗?
上人:他们也往前修,也在立功嘛!也就像人似的,有的学好,有的不学好——不学好就做魔王的眷属。
【注六】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上人:研究这五十种阴魔,谁都可以发挥意见,用大家的智慧来研究道理。因为末法时代,人人都贪快、贪捷径,以为这样子就会有什么侥幸的收获,就好像赌钱似的,一赌就赢钱了。所以有的就各处钻、各头跑,又有研究密宗的,又有研究这个、那个的。听这个地方有,就往这儿跑;听那儿又有什么了,就往那儿跑。跑来跑去的,把时间空过在这路程上了,结果什么也没有懂。我们现在大家都要认识这种境界,你不认识这种境界,就很容易误入歧途了。
弟子:好像吃毒药,在西方社会,这是个很厉害的问题。你也可以说,这些迷幻药就是魔的另外一种化身,他们化做另外一种药品来迷著人。大家都上瘾了,就算不需要吃药,他自自然然就会化那个魔气;有那个习气,就迷著了。所以现在有很多恶知识,他催眠人也不需要给人家吃毒药,那个人就看光啊,看什么的,这都是因为有毒药在肚子里作怪。
【注七】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我们这一切一切都要很谨慎、很小心,所谓‘差之丝毫,谬之千里’。学佛学来学去,学得堕地狱了,为什么?就因为没能依教奉行,没能真正不打妄语、不偷盗、不邪YIN、不饮酒、不杀生。连五戒还都持不住,你总想要成佛,岂有这个道理!
你首先一定要戒杀。戒杀不是说我吃吃斋,这就算戒杀了。不是说我亲手没有杀过生,这不算没有犯杀戒,必须要你心里对人不生嗔恨。可是这是不容易的,我今天没有说吗?啊!你看我这杀心也是很重的。我说我要戒杀,要放生,我不杀生。假如我若杀生的话,我每一根毫毛都能变成飞箭,都能变成利刀,都能变成矛、枪去刺——把人都刺死,我的毫毛就会那么厉害。这杀性就那么厉害,可是我不杀。为什么不杀呢?就因为知道杀一切众生,就等于杀菩萨、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是一样的,所以就不杀。
不偷盗。不合理的东西不告而取,这都是盗。人家不知道,我把这东西拿走了,这都算盗。这个盗有盗因、盗缘、盗法、盗业,在《梵网经》上也都说得很清楚。杀生也有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也都说得很清楚。
不邪YIN也是这样,在心里头、在自性上,都不生YIN欲的念头,这才算。打妄语戒,在什么情形之下,也不要打妄语。饮酒戒,也不要饮酒。这个酒,你喝了它,它有一股刺激性,令你失去一种常性,失去一种智慧性。你失去智慧性,就会做愚痴的事情。
所以这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打妄语、不饮酒。佛教徒对于这五种的戒律,一定要特别特别注意,要守著它,丝毫不可毁犯,这样才是够得上一个佛教徒。你随便生一种杀心,随便起一种盗心,随便起一种YIN欲心,随便起一个打妄语、欺骗人的心,随便饮酒。无论什么东西,你有一种贪心,贪吃也等于饮酒一样的。不要说你没有喝酒,你就贪吃东西,吃得肥肥的,也是和饮酒都有连带的关系。
所以这一点,我们各位想学佛的人,处处都要很检点,一丝一毫也不可以错的,一时一刻也不可以马虎的,要很注意很注意的!不过,也不要很死板,我们还要活动起来,把戒律都活动起来。不是说,那我可以方便一点,还可以杀生、偷盗、邪YIN、打妄语、饮酒?不是那种活动。但也不是用五戒把自己绑得紧紧的,都没有地方转身了。受持五戒,并不是被五戒绑住了,这一点,我们各位一定要深深地研究。好像加拿大有个人,他藉著我的名义来骗自己的徒弟,说我给他印证,这都是打大妄语,这一类的人将来都会堕拔舌地狱的。
【注八】上人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补述
好像过去的刘金童和现在某两个人,这都是五十种阴魔在那作怪,现在有一个人更厉害,她会摄魂法。圣荷西有一个女的,也皈依我,以后跑到她那儿去求佛法,一回来就生cancer(癌症),就是她给弄的。现在回来又找我,我不管这事。我就是管,也不教人知道的。
【注九】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受阴虚妙,不遭邪虑’,这个地方是受阴过去了,在想阴里,它本来是很微细的,很妙的。这种妙是如果你没有毛病,就不会遭到这个邪虑。邪虑,这个虑就是有一种忧愁恐惧感。什么忧愁恐惧感呢?他就是杞人忧天;好像有个杞人,他说这个天,不知什么时候塌下来,这就是邪虑了。那么受阴虚妙,就是他没有这个境界了,不遭这种境界,就是他自己没有了。可是虽然自己没有了,但他防备的力量不够,所以外边的麻烦又来了。
为什么外边的麻烦来?就因为他里面有所爱、有所贪、有所求,还是有一种自私心,也有自利的心在里头藏著,所以外面就有这种的境界来了。他自己没有这种的念了,可是等到外边的麻烦来了,他又被境界转了。所以这个邪虑,不单单是念,也就是你这忧愁恐惧感。好像我们人,这个也怕,那个也怕,这就是邪虑了。被人压迫得也怕,不敢公开,这就是怕,这就是邪虑,受不了这个压力。
【注一○】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现在研究这五十种阴魔,我们恐怕五百种阴魔都会来的,所以你们各位把你们门开开,欢迎这个魔来捣乱来,那么虽然说是魔啊,他是帮助修道的,他不过在反面上来帮助,就看你到底志愿坚不坚固。你若真坚固,千魔不改,万魔不退,什么也不怕的,因为你无所求嘛!你在修行无所求,‘到无求处便无忧’,你无所求,什么也不怕,怕什么?有的人怕鬼,为什么呢?觉得鬼很丑陋、很难看的,因为鬼啊,人人都知道鬼是人死了变成鬼,所以他就怕。可是没有人怕神,金甲神人也是很厉害的,可是人都不怕。孔子曾说:‘敬鬼神而远之。’这是说你应该对他们恭敬,但不要接近他们,所以不要怕鬼,也不要怕神。
魔是我们修道人的一种考试,也是来试验试验,所以各位不要有一种恐惧心,你若有恐惧心,你就不想叫这魔来,他也会来了;你若没有恐惧心,他要来也来不了了。这是最要紧的秘诀,就是不怕。你若不怕,无所恐惧呢,这就是个正。正,什么都可以降伏的,邪不胜正。所以那个魔,他所怕的就是‘正大光明’这四个字。你若能有正大光明,魔他也就循规蹈矩,也就向你叩头顶礼了。
【注一一】上人于一九八九年五月廿一日补述
上人:这个善巧并不是方便,方便是很随便的。这个善巧是他用的方法,你听不出来什么毛病,很巧妙的,用得也很好的,不是好像你能听得出来他是方便。
弟子:他是不是追求教化人的善巧?
上人:不是单单teaching(教化),他这是一切一切都有善巧的这种智慧。那个方便法,一般人听上来,就知道他讲的是方便法。这个善巧呢,旁人突然间看不出来的,他说得也很合理的,很巧妙的,说得好像天衣无缝,也找不出来什么毛病,所以这叫善巧。
【注一二】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候得其便’,就是得他‘贪欲’这两个字,把门开开。所以,不容易了解它这个经文的意思,就差这么一点哪!
【注一三】上人于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一日补述
‘飞精附人,口说经法’,这可以是两个讲法:可以说魔是附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来给这个人说法;也可以说是魔附到修定人的身上。这两个意思都可以存在的,不是单单一个意思。
在想阴时,这个飞精不能附到这修道人身上,不能把他的心给迷住。好像现在某人在那儿修行修行,但是他又打太极拳,又大喊大叫的,可是他心里明白,知道这是不对的,这就是这个邪没能把他的心给迷住。要是不修行的人呢?或者他一迷,就连心也不懂了,什么也不明白,不知道邪这个东西来了。做了什么事情,一般不修行的人就这样。
那个邪一来,他就讲;讲完,邪过去了,你问他方才干什么来了?他说:‘我不知道呢!’这就是迷住了,把那个心——性灵——都给迷住了。那个没有迷住的,就是他心里还明白。这种种的意思都要懂得,不是单单一个的。如果单单说是邪附到旁人身上,这也是不圆满的。这都有可能的,都是不一定的,你把它想得可以往左走,也可以往右走,可以往前走,也可以往后退的,这都不是决定辞。
在注解上,只要你讲得有道理,怎么讲都可以的。但翻译经文,你不能照注解上的意思翻。经文就好像海似的,注解就好像是其他的河流似的,一条条地怎么样流来都可以,但你不能拿河流就当海了。
【注一四】上人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补述
这不要太执著,这个经文怎么说,这都是说一个样子给人听,不一定是这样子的。你要知道这里边不只是五十种,五百种、五千种、五万种都有的,说不完那么多的,这都是一个总括。总括,你们也不要拿它当怎么样高深奥妙那么想,就把它当很平常的人在说话那样,不是尽钻牛角尖。
我讲经都叫浅释,我不深释。我讲经只要人能听得懂,我的意思和人的意思大家互相都懂了,不要往太深了想。往深了想,谁也讲不完。不要钻窟窿,这一定是怎么回事。尤其这是翻译的,不一定都是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添的,它和梵文都有出入的。所以你把总的意思得到了,就都没有问题了。这不要细追究它,在文字上用功夫。
弟子:到了想阴,天魔就不能直接扰乱他的心性,而要附到他人的身上来扰乱这修定人的定力。
上人:这就是好像你这修道的人,常常遇到那鬼上身的人,就来或者和你讲法啊,或者和你较量高低啊。
你们知不知道万佛城有一个人,他是普吉利(柏克莱)大学的一个学生,很多条蛇跟著他。你们没有看见,果真在金山寺看见他那个蛇和我斗法。噢!那个威风不得了的。他在这儿,那帮蛇就来这个地方和我斗、斗,大约有十多年了。他到了万佛城,病就逐渐好;回到普吉利去读书,病就发作。他自己知道他身上有很多条蛇。这些蛇是被他杀的,都来和他要命的。我现在就是用善法来和它们讲和,给他们调和。它听,我也这么讲;不听,我也这么讲,慢慢来。这十多年了,他这个蛇跑了很多,现在还有几条在身上,以前是一大帮。这就是这一类的嘛!
弟子:如果住到万佛城来,那些东西就不敢来找。
上人:不是不敢啊!一样来的。你看它和我斗法,那个神气很厉害的,先跪著,跪跪就站起来,瞪著眼睛和我来比画。喘大气,呼叱呼叱的,唉!那比猫叫还厉害,比猫呼吸气还厉害。
弟子:那师父怎样?骂他一顿?
上人:我也不骂,我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他们看著我没有那么回事,其实我就是把它度了嘛!它对我敌对,我对它不敌对。不像以前我用降伏法,现在不用这个,我现在用息灾法。
弟子:色阴尽的时候,邪魔不能附到修行人身上,要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可是也有一种讲法,说它可以直接附到修行人身上?
上人:这千变万化的,它或者附到一只猫身上都有的。这个就看你认识它不认识它,它附到其他动物身上也不一定的。
弟子:修行人本人身上呢?
上人:它进不去了。
弟子:可是以前上人讲五十阴魔时,说它也可以附到修行人本人身上?
上人:No(不),我方才没有说吗!这个都不是一定的,这只是举出一个例子,不是仅仅这样子,这千变万化,它一个可以分成很多的。
弟子:可是,刚才上人又说,它进不到那个修行人本身?
上人:那个修行人他真若修行,它到不了的,那因为有护法保护著他。
弟子:如果那修行人打起妄想来,那就……
上人:那就来啦!
弟子:就好像我们住在万佛圣城,守师父的规矩,他们就来不了;如果我们不守规矩,他们就来了。
上人:外面有很多人来到这儿,身上已经带著很多邪魔外道、妖魔鬼怪,那护法菩萨也不挡著他,说你不要进来。我们这是慈悲嘛!所以我们这儿不是那么戒备森严的,我也不防备。
弟子:所以如果这个人他真修行的时候,就进不来;他如果不修行,又开始打妄想,它就来了。
上人:嗯,这就是以邪引邪嘛!
弟子:不是说进不了,就永远进不了。好像悟达国师,他起了一念贡高心……
上人:嗯,就是这个。这说得很清楚嘛!
弟子:本来十世都进不了,结果一念差了,就进来了……
上人:就来找他来了,要命来了嘛!
弟子:所以你说进得了?还是进不了?这没有一定的。真修行,就进不了;不修行,就进得了。
上人:嗯,这没有一定的。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你把这个道理懂了,不要太追究它。这里边都是有千变万化的,我方才没说吗!这五十种,五百种、五千种、五万种都可以变化出来的。不要在这例子上用功夫,这是举一隅,你要知道其他的,变化的。总而言之,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所以你可以说一切经都是假的,但是要在这个假的里找真理。哪一部经说得有道理,都可以信的。它没有道理,不正确的,都不要信的。
【注一五】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昨天有人说,某某人念念佛就跳起来了,好像跳舞一样,这都叫飞精附人。他自己不知道,还以为:噢!入了三昧了。这么样天真活泼,蹦蹦跳跳的,像个兔子似的。
【注一六】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魔很聪明的,他看这人有什么贪心,魔就用什么方法来诱惑你,所以我们修行人也不用念什么咒,也不必用什么法,就老老实实的,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埋头苦干,好好修行,什么魔也没有办法你。你一有贪心,一有侥幸心,想要占便宜,找捷径,就容易著魔的。因为魔的智慧很高,他看你这修行人到什么程度了,用什么方法来可以引诱你,就用什么方法。至于他选什么人,这个对象不是什么问题,这个人只是给他做一个假招牌在那里,他就利用这个人,用种种的法来诱惑你。我们修道的人,如果没有自私自利的心,什么魔也不怕的。
【注一七】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我们若能没有贪欲,什么麻烦也没有;你有贪欲,什么事情都发生出来了。世界万事万物万类,什么都是由这个贪欲生出来的。所以说‘一念不生全体现’,若没有贪欲这个念,佛性就现前了。‘六根忽动被云遮’,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一著到境界上,就好像云彩把天空遮起来,现不出太阳光了。这六根,它根本在什么地方?就因为一个贪欲!贪欲放不下,所以六根就变成六贼,六识就生出来了。你要是没有贪欲,六根这贼也不贼了,识也不识了,什么都返本还原了,什么麻烦也没有了。所以各位要注意这点,就是看你有贪欲、没有贪欲。你若有贪欲,那和魔还没有分开;没有贪欲了,和佛也就合股了。
【注一八】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现在是研究的时候,继续一个一个地研究完了,大家就能明白多一点。现在才刚刚研究,有的会懂的,有的不会懂的。所以每一个人上来,不是问谁问题,就是互相研究自己所看到的,自己的见解。好像刚才有人上来讲的,他的见解这是对的。至于这个色蕴破了,我相空了,没有我相了,凡是有形有色的,有所质碍的都会空了。你若不明白,可以拿经文看多几遍,自然就懂了。
至于一切的宗教,当然都是在这五蕴里头转的,你看后面的文说:师父和徒弟俱遭王难。这如果不是一个宗教,怎么会有师父徒弟?他们得到一点,就得少为足,就立一个宗教,说他们那个是真的,他们是什么什么……。我们也不必指出来哪一个宗教,就用一种代名词说某一个宗教,不必把它名字说清楚,这就可以明白它了。至于你说一定要知道他们是从哪个蕴来的,在哪个地方。这就在于你自己和我们每个人,要是把这五十种阴魔都研究清楚了,就都会知道他们是在什么程度上。
所以你们不是问问题,是研究问题。我们互相研究,谁也不一定答覆谁的问题,因为智慧都是平等的。我们研究出来,大家认为这道理对了,那就是对了。我们把大家的意见,都集中起来,将来出〈五十阴魔〉的时候,把大家的意思都加进去。所以这是共同来研究,不是谁问谁的问题,谁都有权利发挥意见。
为什么单独要两个人念呢?因为他们这两个人的中文、英文,都过得去。把大略的意思讲一讲,如果有不圆满的地方,谁都可以发言的,并不是问问题。这不是讲《梵网经》,我们现在是研究的性质。在研究的性质上,大家都平等的,谁也不需要请法,也不需要怎样,就是大家共同来研究,做研究学问的一种态度。大家谁也不是和谁辩论,就是谁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发挥出来,是这样子的。你们各位说这个方法好不好?
【注一九】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弟子:经文说师父与弟子俱堕地狱……
上人:是啊,就是那个修道的人!
弟子:修道人是指那个徒弟?
上人:No(不),师父也一样的,师父也是修行人嘛,好像那人民教就是这样子的。这个有一种分别的地方,什么地方呢?就是有YIN欲、没有YIN欲。你有YIN欲,那就是魔;没有YIN欲,那才是正的,那才是佛。分别在这里,他没有断YIN,他还不能降伏其心。他不过就坐在那儿可以入定了,可是在三摩地中,他还有所贪、有所求的,‘潜行贪欲’,就从这两个,你就可以知道他。
【注二○】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这个真理和不是真理,相差没有多少,只是很微细的那一点,所以我们人很不容易有择法眼认识,哪个是正法,哪个是邪法;哪个是善,哪个是恶的,不容易分别出来。可是我们要知道这个正的,他所行所作都是正大光明的;邪的,他尽行险侥幸,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善的,他是帮助人的;恶的,他就是害人的。我们在这一点上认识了,就会明白了。
【注二一】上人于一九八九年五月补述
居士:上人、各位法师、各位善知识,我讲一段跟大家修行比较有切实关系的。
在受阴尽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贪爱善巧方便,要契合天理,要契机,要化众生的急躁心。这种急躁心产生以后,会有一些现象。好像著天魔以后,有一些没有看过经书的人,往往会说很多经文。
在台湾有很多修行者——我讲修行者比较好听——他本身所看的经书很有限,本身所受的戒体,可能已经破坏了。但是他因为要得到善巧方便,看人家讲经说法有很多的信众,他很高兴,希望自己也能够快一点发智慧,可以快快讲经说法给很多人听。这种心理产生以后,在禅坐中就会著魔,你看现在很多人很会讲经,这其实已经是著魔的现象了。
如果他持戒很严,持咒或诵经很勤,又很用功的话,这个人或许就不会有这种现象。如果你看他本身平时持戒不很好,又不诵经礼拜,可是他一上台闭目养神——不只他这个讲的人,我们听的人,到了那个道场以后,跟著起了妄想心,三天两天以后,听的人也可以讲得很好,根本不用学经。
我认为大家在上人的道场,应该是不会这样;如果到其他的道场,护法神又不很护法,本身又起妄想贪著,这种现象多半发生在喜欢禅坐的人身上;如果不习禅的人,这种现象不太会产生。像台湾有的老太婆,她本身一个字也不懂,但是三天、五天之后,她毛笔字可以写得比吕居士漂亮得多,这种情形我看得多了。几天以后,马上即身成佛,真的是‘即身成佛’了!三天前她不会讲经,三天后讲经讲得很好,这种很奇怪的事情都会产生的。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正法大家都不学,要学邪法。这种人你跟他讲佛法,他不听的。我们了解这种现象可能比较切实一点,在这道场的人可能都不会这样,但是在外面就要小心。
上人:这都是有狐狸精在那儿附身了,这都叫飞精附人。
【注二一】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弟子:看所有想阴的境界,前面都有一段说:‘受阴虚妙,不遭邪虑。’这个不遭邪虑,是指的什么意思?是说他没有邪知邪见?还是说他没有不正当的念头?这个修行人到这个地步的时候,他的修行到了什么境界?
上人:‘受阴虚妙’:这个‘虚’才能‘妙’,‘妙’才能‘虚’。受阴有这个境界,觉得很自在的。‘不遭邪虑’:这个遭是遭遇到。警如你在这个受阴里头已经有功夫了,本来不会遭遇到,但是你还无缘无故就遭遇到邪虑。这个邪虑就是外边的贼,外面的邪魔鬼怪来了。本来不遭这些个东西,可是不遭这个东西,最后他生出一种或者爱,或者有所求,或者有所贪、有自私心、有自利心。有这个老毛病犯了,所以他就遭了。他如果没有这个老毛病,继续往前去,你若明白一切的境界来了,都不被它所摇动,这就不遭邪虑了;你一被它所转动了,就遭了。
他本来说是不遭这个邪虑,怎么又被转动了呢?这岂不是矛盾吗?不是!就因为你开开那个贼的门了,生出一种爱欲心!潜行贪欲,那个‘潜’就是偷偷的,偷偷摸摸地去做这个不净行,不守规矩,不守戒律。他说戒律有什么关系啊,他就是自命已经开悟了。所以我告诉你们,我为什么不敢不守规矩呢?可以说我没有开悟,所以我不敢不守规矩。
【注二三】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教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不是单单四事供养,不是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这么简单;她都要以这个身心性命来供养他,都要和他行YIN欲。所差的地方就在行YIN欲这个地方,有YIN欲,这都是邪的;没有YIN欲,那才是正的。你什么时候也不可以听那个人说:‘开悟了,什么都可以干了,也可以行YIN欲了。’这简直地这是大魔王、大魔王、大魔王说的话。你不开悟,不守规矩,那是你不懂;你开悟,你懂了,却明知故犯,再不守规矩,不守戒律,那你开悟,开个什么悟?变成开倒车,往回走了。
所以现在的人不研充那个真理,只知道,噢!开悟了,人家说开悟了,不需要守什么规矩,也就跟著这样说:唉!不需要守规矩了,他开悟的了,抽菸、喝酒、玩女人,什么都干了。
所以最要紧的地方,就是有一个YIN欲,他有YIN欲心,尽行不净行,这就是魔;他不贪钱,没有YIN欲,那就是真的。
他专门公开对大家这么讲:哦!你前生是我的什么太太啊,是我的娘娘啊,你是我的什么啊,我做过皇帝啊,你怎么样怎么样子。公开对大家这么讲,就引诱人生这种YIN欲的心。他公开讲就变成去骗人,去攀缘。
【注二四】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其人的‘人’,就是这个修道的人,不是另外有一个人。他自己因为被魔著了,他自己不知道,他自己还以为自己真是开了悟了,真是证果了,‘啊,现在有这么大本领了!’所以自己不能觉察到。
‘来彼’,这个‘来’是外边来的善男子或者善女人,外边来的干什么呢?到这儿来求法。因为他有神通,所以这些人从旁边来,从外边来,所以叫‘彼’。彼,就是他在那儿说法,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就到那个地方去了,他就敷座给他们说法,来教化这些来向他求法的人。
所以我们现在是大家的意见共同来研究,并不是说一定对,一定不对。研究这个真理,真理那就是真金。与真理不吻合,这都是不对的。
所以《楞严经》,为什么我说它是真的呢?就因为它这个理说得太清楚了,太真了,所以那一些天魔外道,他们原形都毕露了。这些冒充善知识,冒充什么什么东西的,都在这里头给他现出来一个写照,好像他现原形了。所以他们没有办法了,只可以说《楞严经》是假的,那么就弄一个鱼目混珠来,又可以混水,在那儿摸鱼了。
【注二五】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这是外边的人来到这儿请他去,不是外边的人没有来,他就去。‘来’,就是外边的人来;‘彼’,就是那个修道人。‘求阴’,就是求阴的修道人。他们到那儿请他去讲经说法,他就去了。你现在懂了没有?这个经文绝对不可以改的,只有这个意思,没有另外一个讲法。你用另外一个讲法就不通了,那就变成食古不化了,那太矫柔造作了。
【注二六】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宗教,有古老的宗教,有时髦的宗教。古老的宗教,没人相信;时髦的东西,人人都趋之若狂。佛所讲的法,最重要的就是戒律。我们现在这一些人,认为佛真是古老,要找一个时髦的东西,所以一找就找到魔王的窟窿里去了。无论哪一个旁门左道,他们都离不了这种的贪欲,贪而无厌,这种欲是损人利己,要把其他的人都伤害了,而利益自己。
我们万佛城啊,我不能对你们说我们一定是正法,一定是怎么样。但你们跟著我这么多年,所有的人,每一个都算上,我和你们哪一位要过所有的财产了?我叫你们哪一个把所有的财产都捐给庙上?有没有这个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不这样子呢?就因为我很古老的,因为我要守戒律,我要尊重戒律。戒律是布施于人;不是尽叫人家布施给自己,自己不往外布施。
我们万佛城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是很自然的,没有用过任何手段向人去捐钱的,我们不用手段。我们所来的经济已经够用了,你再用手段去骗人的钱,这样不是魔法还是什么?叫人家所有的财产,甚至于身家性命都捐给道场,这完全是一种邪知邪见。
我所以和他们不同的原因,就因为我不贪所有人的财产,我也不贪哪一个任何漂亮的女人。我也不贪什么名,什么名我也不要。而且在外边,我有个臭名,不是个好名。谁要是听见我的名字,就觉得头痛了,尤其是那些个妖魔鬼怪。
【注二七】上人于一九八九年五月补述
弟子:‘来彼求知善男子,敷座说法。’
上人:这就是那个魔,魔到这个地方,到求宿命的那个人那儿。
弟子:‘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是另外一个魔吗?
上人:不,就是那个魔。
弟子:这个魔附著的人,又化成畜生了?
上人:嗯!大家就看见他像畜生,就是现古里古怪的样子嘛!‘先授彼人,后著其体’,‘彼人’,就是求宿命的人。
弟子:求宿命的人已被魔附身,化成畜生了,口里又衔著宝珠及杂珍宝?
上人:给当时那些听法的人。这不是一个人,或者他选择其中的一个人,这都是假设之辞,一定有这个事情吗?没有的,这都是假设的,不是一定的。你不要认为佛说这样,就认为是一定的。这只是举出一个例子,要大家触类旁通,不是就这样死板板地。要灵活运用,再有这种事情,你就会知道,哦!这和那是相同的。你说他变畜生,或者他变一个佛也不一定的。
弟子:‘后著其体’呢?那个魔又著到谁的体上呢?
上人:又著到每一个人身上。
弟子:另有魔来著到每一个人身上吗?
上人:就那个魔,他可以分身无数的,可以著到那一个人的身上,又可著到旁人身上。
弟子:哦!跳来跳去。
上人:不是跳,他不是一个,可以变很多的。
弟子:哦!著到你身上,又可以著在他身上。我哪里知道魔的力量那么大的?
上人:嗯!那个魔和佛的力量差不多的。不过就是一个邪,一个正。他所做的事情是邪的,佛所做的事情是正的,所差别的就在这里。台湾有一个人,他有这个经验,现在可以叫他再讲。(对居士说)你要和盘托出,把魔传给你的心法讲出来。
居士:上人、各位法师、各位善知识,我现在所讲的,是我在台湾跑过的外道所显现的,跟我所了解的。或许我了解的,跟佛所说的天魔不大一样,因为天魔是千变万化的。我看到的,只是他们显现的方法之一而已,不是全部的境界,只是供作参考,不一定是全部事实。因为天魔的显现有好几种,一种要经过灵媒,一种不经过灵媒。普通学习外道,如果你的心不太正的时候,他不经过灵媒,在你禅坐时,天魔就直接可以显化,化做一个人的样子。
在这段经文‘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因为有‘于说法处’,依我所看到的,我想是有灵媒、说法者、听法者三种人存在的情形。‘是人’,上人的翻译说是著魔的人,这也是一种的翻法。但是我看过其他的翻译,和我所了解的,‘是人’,是还没有著魔。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佛讲《楞严经》,是为了警惕还没有著魔,但是心已经稍微偏的人,你要警觉,如果不警觉,就会著魔。用意是要警诫人:在色、受、想阴已经尽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或许有这些事情会显现。如果显现,你们要怎么样预防。
两年前,我到一个在家人那里,他也是剃了光头,好像一个沙门的样子,他在家里禅坐的时候,天魔附在他的身上,说:某某人,我送你一本《无字天书》,送你一部什么经。开始的时候,因为你的心不正,想得到一个迅速得证的方法,所以去那个道场,他会化做各种的方法。‘五十阴魔’前面这三十阴魔的境界,每一天、每一个地方,像这一切一切,大概我都看过,也听他们说过。
好像那些简策、珍宝和藏什么东西,我都看过。或是一餐一麻一麦,还是一餐可以吃很多东西的情形都有。就好像授大宝珠,你打坐的时候,他说:‘某某人,我授你宝珠好不好?’如果你心一动,想得到这个东西——这是指透过灵媒——你把手伸过去接下来,接下来之后,就产生问题了。
我以亲身的体验来讲,二年前我到一个地方,他说:‘我授你一部《无字天书》,让你练三年,三年练完以后,你可以得到很大的神通。’那天我因为心有点动,就想:‘你送我一部《无字天书》,好啊!’我就接下来了。他又说:‘你要接受的话,就双手往上提,我授给你。’授完以后,回家第二天,我整天就念,我自己都听不懂,好像在说日文,又好像泰国文。又唱日本明治天皇那时候的军歌,我以前根本没有唱过,其实我的声音很差的,但是一唱起那个军歌来,声音可以很高,可以很低,比电视、电台里歌星的声音还要好。我想这《无字天书》就是经文说的‘简策’。
这里说法处有二种情形,一种是你本身没有著魔的人,没有办法看得到;受阴没有尽,也没有办法看到。一种是你本身在静坐时,被天魔附的那个人看得到,你也看得到。
所以这一段有二种情形:一种是被天魔附的人和你都在定中的时候,他授你什么东西,你本身也可以看得到外界的景象,其实这只是个幻境,是‘是人’所变的。一种是你本身没有看到,只心动而已,他说:‘我授给你什么东西,好不好?’你讲‘好’,那时候就不一样了。天魔其实也有天魔的规矩,你如果说我不要,他也著你不上的。据我所知道,整个台湾的外道都在前面这三十阴魔的境界之内,这是想识还没有尽的境界。
今天的翻译跟我讲的事实,可能有点出入,我是说或许在这种情况下,天魔会用这种方法显现,要来害你,使你不成道。因为你的道行有高低的分别,所以他显现的方法一个一个是不一样的,这只是供大家参考,阿弥陀佛!
【注二八】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破色阴、受阴,一样还是著魔。这色受想行识都破了,那是很平常的事情,不是真有定力,不著魔了。他不过是很高了,很高了还一样著魔,为什么呢?就因为他还有个爱心和贪心,就因为有这个,或者贪知见,或者贪神通,或者贪感应。这一贪就开门了,并不是他一想,就不会著魔了,那个著得更厉害的。
【注二九】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上人:你要用择法眼来观察,也用妙观察智来观察这种境界的问题。你观察,不要执著到这个上,说我观察观察。这种妙观察智就像个镜子,和大圆镜智差不多的。不过大圆镜智是不动不摇的,就现出来一切的诸法实相。妙观察智是用一种观察的力量,才能够知道清楚。那么你能用客观的态度,就不落这一种偏见。你认识这种境界,就不被它转。
弟子:我有一个问题,孙悟空是从石头里头生出来的。为什么那石头会生出这只猴子?是因为这石头经过几万年的日月精华以后,就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像孙悟空这种情形,是不是跟经文上讲的是一样?就是日月薄蚀精气,然后这些什么金玉芝草,麟凤龟鹤吸取这些精气,变成这些魔。像孙悟空这种情形,从书本上看,他好像还有一点善根,知道生死轮回是很痛苦,所以他经过八百年之后,就跑去求道,学各种法术,后来又变成佛教的护法。
像孙悟空这还是好的例子,可是这里说,这些什么精灵鬼怪,他们年老的时候就变成魔。那是什么情形之下,他们老了会变成魔?因为在这种情形下,魔好像是流氓似的,就做不好的事。我想是不是有的不会变成魔,有的会变成魔?因为有的是好的,有的不是好的。
上人:孙悟空这只是魔的一份子,类似这个情形是很多的。孙悟空也就是大约在想阴上修行有问题了,所以就变成一只猴子,钻天入地。这正是《楞严经》说的,魔的一个代表者。那么至于其余的魔,当然他做魔做够了,也就会皈依三宝。在什么时候他能一念回光返照,觉悟了,他还不失为一个佛的弟子。他若不觉悟,就是魔。这魔就是他越老,年头越多,神通越大。他若年轻,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没有那么大的神通。越老那力量、神通,都不可思议了,所以叫魔。这个魔比鬼更厉害。魔鬼、魔鬼,这鬼是会变魔的。
你们听没听过以前那个如意魔女?那是周朝的一个鬼,她不守规矩,就被雷给劈了。雷劈了她,但是没有完全把她消灭了,所以她聚精会神地又聚会到一起,就修行成一个魔,各处去要人的命。
为什么魔要人的命呢?就是因为要增加自己的势力和眷属的势力。每逢这个魔魔死一个人,其余的魔就来恭贺他说:‘你真有本事!’就像我们做官的,升官似的,就那样子。因为魔多杀一个人,就增加一种势力,这个鬼的势力也听魔招呼的。如意魔女以后遇到我,也皈依三宝了,这也是魔皈依佛的一个例证。
这个世间一切的事情都很微妙不可思议的。在这个经上,只是说一少部分,要是详细说,每一阴的魔,就有千千万万那么多,有种种的不同。所以举出这一样,大家也可以触类旁通,就不要生那种贪求爱心了。没有欲念了,什么魔也不怕。你要是没有贪欲了,什么魔没有办法你。魔就是看见你门开了,他就会进来;你总是门不开,他就不会进来。
为什么魔生到天上去,因为他修了很多福报。经上说天魔,不要以为那个天魔就是在天上,他可以到天上去,但他不一定常常在天上。那么人间这一切的有神通的魔,都可以做为天魔。天上的魔如果需要他们去,呐喊助威,随时他们都可以去的。他们生到天上,不单有欲念,而且根本这个脾气是最大,刚强得不得了,就是因为有一种好勇斗狠,所以就做魔了。他若没有好勇斗狠,没有脾气了,那就是佛的眷属了。有脾气,这个无明很重的,这都是魔的眷属。
至于他们将来受什么果报,那是很远很远的一个事情,这不可以考究的。他们有的遇到这个神通大的,如果他们太不听教化,可以把他们摧毁,没有了,化为和虚空一样。那么有的没有经过摧碎,他做的恶多了,他不改过,还是那么背觉合尘,还是那么迷,当然将来他也有他的果报,他的果报那也是很辛苦的。或者去做狐狸啊,做黄鼠狼啊,都堕落到畜生道去,这都是魔的精灵,他做这一种的东西。或者变蛇啊,或者变老鼠啊,或者做种种奇奇怪怪的畜生,这都是那种魔里魔气的东西变的。所以你们若看见很恶的众生,好像老虎啊,这都有一点魔的力量在那儿帮助它,所以它才有那么大本事。
【注三○】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在我年轻的时候,专门欢喜和魔来斗法,所以斗得三千大千世界的魔军都想来对付我。所以有很多次,几几乎把生命都没有了。
因为这个,我就再有这种和魔斗法的心,也不敢再用什么法来和魔斗了。所以现在很多的魔他来欺负我,我都修忍辱的功夫,不和他们起对待。我只用一种慈悲心来摄受,来感化他们,而不用降伏法来降伏他们。
我记得在东北有过一次,是在道德会上,有个讲习班主任叫徐桂兰。这道德会有五、六十个学生,其中就有一个著魔了,中邪了,所谓著魔就是邪魔来附体了。这讲习班主任徐桂兰,自以为讲习班的主任,是有地位的,有权力的,就来为这女孩子治魔。她用一口凉水,照著中魔这个女孩子就喷一口。这一口喷上了,这魔还没有走。魔就说:‘好!你来治我,我现在就到你那儿去,我要附在你身上,看你怎么样?’于是乎,这中魔的女孩子病就好了,这徐桂兰自己就中魔了,中邪了。
方才张果鸿说他也用过这个方法,念咒来喷这个人,这个人就跑了。这个魔大约法术还不够,所以就跑了。但附在徐桂兰身上这个魔不怕凉水喷,它不跑,于是乎徐桂兰自己就发魔气。
她发了魔气,在道德会也不能住了,就回到家里。回到家里,这个魔天天都来扰乱她,扰得她家里不平安。这个魔是什么魔呢?是个马猴子精,大马猴子,很大的马猴子精。这马猴子精一来了,就和徐桂兰有性行为。它附到她身上就来折磨她。有时候就把徐桂兰迷得……又讲怎么样爱她,又怎么样。就有性行为。性行为完了,徐桂兰本人就七孔流血,眼睛也流血,耳朵也流血,鼻孔、嘴巴都流血。就这个样子,被这个马猴子精,把她的精气都给吸去了,吸得瘫痪要死了的样子。
道德会就派人去找我们庙上的方丈和尚,我们方丈和尚是很有名的,在东北叫王孝子。因为听说三缘寺这庙上方丈和尚有道德,可以降伏这个魔,于是乎就找他去了。但方丈和尚什么事情都叫我去,在外面有一些个什么问题,并不是他自己本人解决的,都是我去帮他解决的。好像大南沟高德福这家里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的,外面人都也知道的。
这次方丈又叫我去,叫我去我就去了。去到这儿,他们就说把谁请来了。这马猴子——你猜它怎样说?‘唉!你请他是白费功夫,没有用的。你不要说请他呀,你把济公请来,我也不怕的。’就这么在那儿讲,什么也不怕。等我到了呢,它真地来了,这马猴子来了,然后真是又斗上法啦,斗、斗、斗!斗了两天才把它降伏。降伏住了,从此病就好了,那么这个人也没有死。像这些个问题,我经过很多很多的。
所以现在我也不愿意管人家的闲事。不要说旁人的闲事,就像某某人,你看得见,她是有个鹰在那儿,总是令她晃头晃脑的,这我都不管。我看见,就像没看见似的。为什么要这样呢?我就是修忍辱的功夫嘛!有人在我头上屙屎呀,我也不发脾气,也忍著它。所以现在我的宗旨是这样子,和任何人也不斗争。果鸿你以后切记,不要再惹麻烦了,这还算你有点善根,要不然的话,嘿!这个魔很容易就跑到你身上去。所以这不是很好玩的一件事情。
【注三一】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末法是魔强法弱的时候,《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得很清楚,说是‘嗟末法,恶时世,众生无福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这个嗟末法就是嗟叹,叹息这个末法的时候。恶时世,这个时候是个很恶劣的时候,妖怪邪魔都出现于世了。
电脑是一个最大的妖怪,电视是个小妖怪。这个小妖怪就帮著这个大妖怪,这个大妖怪就要把所有的人都吃了,使令所有的人都失业了,没有工作了。这叫‘嗟末法,恶时世’,这个时世真恶劣。众生无福,众生一天到晚那么紧张,人人都搞得有心脏病。没有心脏病,就有肝脏病;没有肝脏病,就有肺病;没有肺病,就有脾病;没有脾病嘛,就有肾病。这心肝脾肺肾,什么病都来了,就都是中了妖怪的这种邪气。中毒中得太深了,所以把众生搞得这么多病痛都出来了,没有福了。
你以为看电视、听电话、听收音机、玩电脑这是很好的。不知这个令心肝脾肺肾都受伤了,将来搞得人都不是人,鬼也不是鬼了。那么这样子,这个世界就该坏了,所以我们人就生在这个众生无福难调制的时候,是不容易教化的,你叫他不要看电视,他一定要看;你教他不听收音机,他还一定要听;你教他不听音乐,他偷偷摸摸去听,这个时代就这样地坏。这样地坏啊,搞得众生颠颠倒倒的,难调制。
‘去圣远兮’,去圣就是离佛很远了。‘邪见深’,人人都有邪知邪见,没有正知正见了,邪见太深了。‘魔强法弱多怨害’,这时候魔是很强盛的,这佛法是很软弱的。‘多怨害’,互相你害我,我害你,这么互相怨害。‘闻说如来顿教门’,要是听见佛所说的这个正法眼藏顿教的法门。‘恨不灭除令瓦碎’,就恨不能即时把它都消灭了。好像那一块瓦,把它拽碎了那么样,对这个佛法就仇视得这个样子,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在万佛城住的人,每一个佛教徒的家庭里头,我们不要有收音机,不要有电视,不要有音乐的唱片,把这个都要改了它。在万佛城住的人,在百忙之中,无论怎么忙,都应该参加早晚课、讲经,不应该缺席的。在家人如果不能到庙上做,你可以在家里做,也做早晚课、念念经、研究研究佛法。不要有时候就看电视、听收音机,搞得和一般外边的人一样。
万佛城和外边的世界不一样,我们要不随著流俗所转,所以你们各位在万佛城,以佛法为主,以学习佛经为主。谁能把《楞严经》先背会了,那我是特别高兴的。在家里也要读诵《楞严经》,读诵《法华经》,读诵《华严经》。不然,你跑到万佛城来,这有什么意思,一点意思也没有。你对佛法一点都不懂,说起什么,就说:‘哦!问什么?’什么都不懂,那你在这地方是太可惜了。
【注三二】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所以方才果地说是平定要守戒,这也是很正确的一种理论。你若想有正定,一定要先持戒,持戒就是干什么来著?就是打地基呢!先要把那个基础打好,打坚固了它。打坚固了它,你再把柱子立到那个地方,那柱子就是一个定力,那基础就是个戒力。一定要严持戒律,很精严的,这是很要紧、很要紧的。你基础若是打不好,柱子立到那个地方,也立不住的,就变成邪定,不是正定了。
至于慧,什么叫慧呢?因为那有个柱子立住了,然后又有墙壁,就可以把这个房子造成了。房子有什么用呢?这里边可以拜佛,可以讲经说法,可以教人改过自新,这就是慧的用。
戒就是个体,定就是个相,慧就是用,这叫体、相、用。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很清楚这种的道理。你没有戒力,就没有定力;没有定力,就不发生慧力。好像你基础打不好,就立柱子,那个柱子就不会坚固,那个墙就房倒屋塌的,一点用也没有。所以戒定慧这是缺一不可的,这叫三无漏学——戒、定、慧,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注三三】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弟子:这个人既然可以看到二万、四万、八万大劫的事情这么久远。为什么他看不到人在六道中轮回,又生到旁的众生去?
上人: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你要知道他所看的,虽说是二万大劫,其实只是一个虚妄在那儿管著。一念为无量劫,无量劫为一念。他觉得是二万劫,其实这都不一定的。因为他这还是在虚妄的境里头转,是一种妄想在那儿支配他,才有这种妄境现出来,都不实在的。所以他看见猪,也是二万大劫做猪。看见牛,也是二万大劫都做牛来的。他觉得是这样,其实这都不是正确的。要是正确的,真是二万大劫,当然猪在六道轮回里头,不是单单做猪呀!那么他说都是这样的,这已经证明他所有一切都是假的。他就说他看二万大劫,这不一定就是二万大劫了,这只是在他个人的一种感觉上,他觉得是这样。
好像台湾来的那个吴兄就说:‘啊!我觉得我和某某人在唐朝六祖的时候,就一起在那个法会里。’这其实就是这种境界了。他觉得,觉得就表示那一切事情不是真的。真的,那要有证据的,也不是到处那么自我宣传的。如果是这样,现在这么长的时间又遇到一起,他怎么会舍得那么快就走了呢?他真是放得下吗?不是的。他为什么要再回台湾去干什么干什么呢?就是为的这么样一说,好鱼目混珠来颠倒是非,令人认不清楚了,‘哦!他真不得了了,他真是啊,这个人真如何如何,你看他知道在唐朝就和某某人在一起如何了,怎么样了。’
怎么样?你不修行一样堕落做鬼的,怎么样?所以你们各位要有真知灼见,要有真正的智慧,看这个人说这个话,究竟他什么意思要这么讲话?那么他看见某某人在万佛城、金山寺也有点影响力,他如果把这个人一拉上,你说这对他有多大的帮助。那么这个人也就默认了,说是:‘哦!是的,我和他是在六祖大师会下就一起学法的。’你看这无形中,他这个身价就高起来了。就好像有个人跑到万佛城来,说我们怎么样护持他,就是一个样的道理,这个都是大同小异的,不过骗人的方法不同而已。
所以你们各位对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我方才没有说吗?这个假的是给真的预备的,先有假的,那个假的到这儿来,他把人都弄得迷迷糊糊,以后有真正要找真法的,他就要找正法去了,也就可以说是无路可走了,他就要追求正法了。
所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这个道是相反的,所以我们人学佛法,要有真正的择法眼,就认识是法、非法、黑法、白法、正法、邪法,要认识。不怕他是邪、是正、是黑、是白、是善法、是恶法,就是你若认识了,就好了;你若不认识,在那地方糊糊涂涂的,真的你也不认识,假的你也不了解,一天到晚在那儿囫囵吞个枣,也食而不知其味,那就糟了。
所以我们这儿研究《楞严经》,《楞严经》我们应该常常研究,所以我们那个山门对联是‘华严法会,楞严坛场’,我们这儿是楞严坛场。所以研究完〈五十阴魔〉,再研究〈二十五圆通〉;研究〈二十五圆通〉之后,再研究〈四种清净明诲〉。然后我们把《楞严经》一段一段,一部分一部分,都把它研究清楚了。现在这一些魔子魔孙,这些个妖魔鬼怪啊,专门说《楞严经》是假的。他就这么样一说,令人生怀疑,没有信心了,‘哦!《楞严经》是假的,说来说去都是假的。’
我们也讲道理的,不论他是假的、真的,他讲得有道理,我们就相信;讲得没有道理,讲得不合乎正法,不合乎戒律,他就是真的,我们也拿他当假的。所以这个真假从什么地方分别?就从黑法、白法来分别。哦!你也糊里糊涂的,那些个邪知邪见,你说它是对的;那个正知正见呢,你说它是不对了,这真是颠倒黑白,颠倒是非!我们有这种的思想,那将来就是主于没有眼睛的,没有眼目的,因为黑白不分嘛!这种邪知邪见的人,将来受果报,也受没有眼睛的果报。他都是瞎人的眼目,令人找不著正路。所以这一点各位要特别特别注意的,这因果是特别厉害,丝毫都不爽的。就由我这一生的经验,我就知道你不能做错一点事情,你稍微做错一点事情,那个果报就来了。
【注三四】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念佛是谁?’这叫参。参呢,我讲过很多次,就是要专一。所谓‘专一则灵,分驰则蔽’,专一的意思就好像用锥子,在那儿钻窟窿一样,又好像用金刚钻在钻钢铁一样。什么时候钻透了,什么时候那就叫开悟,这是参。‘念佛是谁’,这是念,这个念是在你心里头念。
参呢,是找。这个‘找’跟那个‘计度’又不同。这个‘找’是专一只是找,向一个地方来找,就是找这个‘谁’。这是参——参这一个道理。
那个‘计度’呢,它不是一个念头。它是东想想、西想想,它是互相比较一下,互相分别一下,互相又来比量。那么他比量,就是向这儿比一比,向那儿比一比,这计度,是他自己在那儿妄想太多了。
这个参,只是一个妄想;这个计度呢,是很多个妄想,他就七扯八拉的,上上下下。他想到天上去,上帝在那儿穿的什么衣服?或的什么帽子?眼睛多大?耳朵多长?鼻子多宽?他在那儿计度上帝的尺寸,用这个尺寸来量、来计度,那么究竟上帝是不是那个样子呢?他也没见过,所以他量出来的尺寸,不一定对的。他又跑到地下去,计度地心吸力,地心是有多大?地的面积是有多大?地有多少粒微尘?大约是由一万万个八万四千那么多微尘集中到一起,这是一个地球。
其实这都是一种自己在那儿揣测,自己在那儿算,用computer(电脑)恐怕也算不出来。但是他就用自己的那个computer,在那儿算来算去,算也算不出个头,也算不出一个尾来,他说这真是个怪物。
所以这个参,也不是行阴,也不是色、受、想、行、识;这个念,就是你心里念,这也是一个专一之念。譬如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只有一个‘南无阿弥陀佛’,没有其他的妄想,这叫以毒攻毒。你如果有很多妄想,那毒太多了,一定死的。
【注三五】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刚才果地说我们一般人把破五蕴的境界估计太高了,这是很对的。《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观自在’也就是在那儿打坐,这个人在那儿打坐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就是那个禅的功夫一步一步地进到智慧的阶段,所以他能明了五蕴是空的。这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空的,因为你把这个都看空了,就不被五蕴遮盖住了。不被它遮盖,就是智慧现前了。
这时候还谈不到什么证果、出三界,谈不到的。智慧是有了,所以才能离苦得乐。在离苦而没有离、得乐还没有得的这个阶段上,还有一段的路程,还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不被境界所转。他还是被境界转,被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的境界转,这不单没有证四果,而且连初果也谈不到的。人证了初果阿罗汉就可以走路脚不需要碰到地下。离地下会有半分那么高,脚不沾地了,在任何地方都脚不沾泥了。他怎么能这样的呢?就因为他把这见惑去了,断了八十八品的见惑,因为他断见惑就能这样了。
什么叫见惑呢?就是对境起贪爱。对著这个境界,就被这个境界所迷了,生出一种贪爱心来,这叫见惑。证果的人,‘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什么都空了,无所执著了,那他怎么还会走火入魔呢?根本就没有什么魔可走、可入的,没有什么火可走的,他没有火了。
迷理起分别,这是思惑。二果、三果的圣人要断思惑。你想一想,在这五蕴的阶段,他修道若断了思惑,怎么会想东、想西、想南、想北,计度上、计度下的?用种种的分别心来研究道理呢?没有的!什么事情来了,他都迎刃而解,不需要去分别计度它。这些妄想都是一些个识,尤其那个‘识’,那分别更细微,细微、细微的地方,它都在那儿分别。不要说他没有证果,他甚至于也不能升到非非想处天,为什么呢?他这身体根本就没有看破,没有放下呢!还是在这臭皮囊上来用功夫,打转转。
所以你们以为破了五蕴证了果,证了什么果?破五蕴那只是修道一个应行的路子,在那路子上走。所以各位要认识清楚这种境界,不要像那无闻比丘似的,以四禅天就认为四果了。这个破五蕴也就是在这初禅、二禅的境界上。这要是按著修行的步骤来讲,还很早很早呢,这可以说是刚刚入门。你不要对那刚刚开蒙的小学生,就以为他大学毕业了。就是神童,也没有那么多。或者有的小孩子读书读得快,那是神童,但是很少很少的,所以对于法要认识清楚。我早不讲这话,就看你们各位的智慧怎么样?今天我告诉你们,没有断见惑、思惑,这怎么能谈到证果呢?谈不到的。
【注三六】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他没有证果,都是虚妄的境界,所有的都不是真实的。就是他色、受、想、行、识都破了,也还没有证果,这不过只是在修道的路上跑著呢。他若是证果,他就得到不退转了,怎么会著魔呢!证了初果也不会著魔的。
【注三七】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三月补述
那个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破了五蕴,他只是明白这个空理了,并谈不到什么了生死和证什么果位,这还是在那个路上走著呢,还没有到家,所以谈不到了生死。他这个落到一个偏空的理上,这时候他也不觉得有什么苦,也不觉得有什么乐,他在这个地方要是停止了,就落入外道去了;若再往前进步,那么他是可以开悟,可以证果,但是要精进。所以修行,无论你到什么程度上,你如果以得少为足,就认为在那儿就可以了,那就叫中道自划了,半途而废,也就是就懂得那么多,再往前就没有进步了。
【注三八】上人于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日补述
弟子:在这里说楞严妙定奢摩他,可是在前面说奢摩他是三止三观。
上人:三止三观,这都是一个比喻,道理差不多。
弟子:可是它并不是楞严妙定。
上人:在后面或者就证入这个楞严妙定。这一个道理,有的地方讲法不同,这都是观前后文有关连的,就是那又讲了深一层。一样的名词、一样的人,他那时候只是一个小孩子,以后长大了,那作用又不同了嘛。这都是变化的,没有什么,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这个地方这么讲,那个地方那么讲。你若一定执著那个,那就是不通嘛!
弟子:可是要上人这样的智慧才有办法。
上人:好像我问那个禅宗里头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什么意思?我讲过,你们都听过?这没有什么啊!当然空手才能把锄头嘛,你手里若拿著东西,怎么能把锄头呢!这一般人一看,说:空手怎么把锄头呢?就不懂,转不过来这个弯。禅宗就是这样的。
弟子:因为禅师们讲的话,一向古古怪怪的,其实他讲得不古怪了,很合逻辑的时候,也搞不清他讲什么。
上人:这个是对当时的机宜,你拿这来讲,就照葫芦画瓢描一描,那又走样了。那就是那个禅师故意这么说,教你不懂,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弟子:那要对当事人的机,旁边不是当机的人……
上人:所以后人拿著它做公案来讲,这个都是在那儿说食数宝呢!
弟子:就好比说当时那个人快开悟了,那禅师打他一棒,他就开悟了,那以后人就随便打,也打不出……
上人:一打,他就发脾气了。你用功用到了,磕著、碰著都开悟的;你不到的时候,你想开悟,那开不了的。愈想愈不开悟,因为只是妄想嘛,你不认识妄想,还顺著这个人心想想想……,想,想到什么时候也想不到的。
【注三九】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至于说著魔的人,若能念〈楞严咒〉,魔会不会走?你能念〈楞严咒〉,什么魔都会走的,但是要专一其心来念。你若专一其心念,不打旁的妄想,没有什么贪心,什么魔都会远避的。只怕你一边念咒,还一边打妄想,这杀生的念也不断,偷盗的念也不断,邪YIN的念也不断,打妄语也不停止,喝酒呢,更是心里总想著喝酒,这样子,你就念什么咒也都不会灵的。
【注四○】上人于一九八三午一月补述
我们天天在这儿研究佛法,要‘朝于斯,夕于斯’,天天如是。一天不如是,就错过机会了,你就在那儿想,不知是哪一秒钟,就失去你所得到的利益。
我们举一个譬喻,像什么呢?就像猫在那儿扑老鼠,在那儿等了几天,然后它就跑了。这猫没有忍耐心了,没有忍耐心就走了。它一走,老鼠出来了,没有捉住,就是这么奇怪。又像钓鱼,在那儿钓了几天鱼,鱼也不上钩,因为小鱼被大鱼都给吃了,这个大鱼吃饱了小鱼,也不愿意再吃旁的东西,就在那儿睡觉了。所以几天也不吃东西,等到刚刚饿了,这个钓鱼的渔翁没有忍耐心,走了,所以也没钓到鱼,一条鱼也没钓到。
这本来都是杀生的事情,这钓鱼也是杀生,猫捉老鼠也是杀生,我们修道也是在这儿杀生。杀什么生呢?就杀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贼。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贼,那么看著、看著、看著它几天,六贼也不得便。刚刚懈怠了,喔!这六贼又作怪了,在那儿造反了,就这么厉害。
所以你修行,时时刻刻都要念兹在兹的,不能放逸,一秒钟也不可以放逸。你一放逸,那个魔也就来,不单现在我们修道那个魔是这样的,就佛住世的时候,人修道也是这样子,也是要谨谨慎慎地常常用功修行。
有什么证明佛在世的时候也有魔呢?你就看佛入涅槃之后,在结集经藏的时候,阿难升法座,坐在法主坐的座位上。因为结集经藏要有一个人在那儿主持这法的法会。在这时候,阿难相貌就现出来一种不可思议端严毕备的样子。
下边那些阿罗汉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咦!怎么阿难成佛了?’又想:‘怎么这是旁的地方来的佛吗?’有的阿罗汉又想:‘喔!这是不是魔啊?’你们想一想,如果佛住世的时候没有魔出现,为何佛刚刚入涅槃,这些大阿罗汉怎么就生了这个怀疑?一定在佛住世的时候,也就常常有魔的出现的,所以他们就生这种种的怀疑。
你们各位想一想,我们用功修行,一时一刻也不可以马虎的,时时刻刻都要认真,脚踏实地来修行。我们是追求真理的,稍微一不用功啊,那个业障就现前了。
【注四一】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在中午有人讲,以‘穿五层衣服’来比喻‘五蕴’,这个比喻不太恰当。因为《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像穿五层衣服似的,那五层衣服都剥下来,人就倮体了。所以果舟说:‘这教人打妄想’,是真的。
那么不破这五蕴,还有这五层衣服遮著,人没有打那么多妄想。要是破了,倮体了,这怎么办呢?所以这比喻是有一点问题,难怪你说令你打妄想。那你说这怎么办?你对这有什么解释法没有?用五层衣服来比,这是一种有形的。而五蕴是没有形的,没有形和有形来比,这是不一样的。
这五蕴只是一种阴气,这阴气也可以变成阳气,阴魔也可以变成阳魔,就看你会不会用。你若会用,在这修行上不被它所转,这个境界不是不好。你贪图神通,贪图好处、境界,这就被它所转了。
所谓五阴,又叫五蕴。五阴是五种阴气,因为有阴气,所以就著魔了;有阳气,这就是菩萨了。不过,要紧的就是不执著。不执著了,就是‘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不要执著穿没穿衣服。‘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真正用功的人,对这些都没有执著了。不一定就像五层衣服这么脱光了,没有衣服穿,那怎么办呢?这只是一个很浅显的比喻,就恐怕你不明白,所以才这么样说。
其实五阴根本就是一股气在那儿作怪,这气有邪气,有正气。邪气就是阴气,正气就是阳气。你要是不会用它,就变成阴魔了;你要是会用它,就变成阳魔了。在这个时候,就是要用这个不思善、不思恶,你也不要贪好境界,也不要怕坏境界。就是遇到这种境界,还若无其事似的,不生一种执著心。我知道果舟对这五层衣服,是不愿意脱,脱了就觉得很怕丑的,所以我今天提出来讲一讲。
【注四二】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楞严经》这是佛教里一部照妖镜的经,所有天魔外道、魑魅魍魉,一见到《楞严经》都现原形了,他无所遁形,什么地方他也跑不了。所以在过去,智者大师听说有这一部经,就向印度遥拜,拜了十八年,以十八年这种恳切至诚的心,求这一部经到中国来。过去的大德高僧,所有这一些有智慧的高僧,没有哪一个不赞叹《楞严经》的。所以《楞严经》存在,佛法就存在;《楞严经》如果毁灭了,佛法也就毁灭了。
怎么样末法呢?末法就是《楞严经》先毁灭了。谁毁灭的呢?就这一些个天魔外道。这些天魔外道一看见《楞严经》,就好像眼中的钉、肉中的刺一样,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稳,所以他必须要创出一种邪说,说是《楞严经》是假的。我们做佛教徒应该认识真理,《楞严经》上所讲的道理,每一个字都是真经真典,没有一个字不是讲真理的。所以我们现在研究这五十种阴魔,更应该明白《楞严经》这种重要性,其他这些邪魔鬼怪最怕的就是《楞严经》。
虚老活了一百二十岁,他一生,旁的什么经典也没注解过,只有注解这部《楞严经》。注解《楞严经》这个稿子,他是很注意地来保存,保存了几十年,结果以后在云门事变时,就丢了,这是虚老一生一个最大遗憾的事情。他主张我们身为一个出家人,都应该把《楞严经》读得能背得出来,由前边背到后边,由后边背到前边,顺背倒背,顺倒都能背得出来,这是他的主张。那么我知道虚老一生之中,对《楞严经》是特别重视的。
有人也对虚老提过,说:‘《楞严经》有人说是伪造的。’老和尚说这末法怎么叫末法呢?就因为有这一班人,弄得鱼目混珠,是非分不清楚,教你这人都迷了,瞎人眼目,令人认不清楚佛法了。他在那儿把这个真的,他当假的;假的他又当真的了。你看这一些个人,又是这个人写一部书,人也拿著看;那一个人写一部书,他也拿著看,真正佛所说的经典,人都把它置诸高阁,放到那个书架子上,永远也不看。所以这也就看出来众生的业障是很重的,他若听邪知邪见,就很相信的;你讲正知正见的法,说了他也不信,说了他也不信。为什么呢?就是善根不够,根基不够的关系,所以对正法有一种怀疑的心,有一种狐疑不信的心。
我们万佛城这儿要立楞严的坛场,最好你们谁发心把这部《楞严经》,天天能读它,或者一个钟头、两个钟头。能把它像读书那么读,能记得又能背得出,把这《楞严经》、《法华经》,甚至于《华严经》都能背诵出来,这是最好的。谁能把《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若都能背得出来,那世界上这还是正法存在的时候。所以我们这儿——万佛城——这么好的地方,大家要发大菩提心,做一些个事情。不是说我们和人比赛,我们要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要做这些事情。
我在以前有这么一个心愿,想要把《法华经》能背得出来,再能把《楞严经》也背得出来。在香港有位果一,就是恒定,他《楞严经》能背得出来,《法华经》我教他读,他最后大约没有完全背得出来,这是很遗憾的事情。我们这么好的地方,大家要发大心,把佛经和戒律——《楞严经》、《法华经》和《四分律》、《梵网经》都能背得出来,这是最好的,那我们这儿一定是正法久住了。
附录二 正法的代表 |
选择字号 |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宣化上人开示于台湾高雄元亨寺
南无萨怛他 苏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写 南无萨怛他 佛陀俱胝瑟尼钐 南无萨婆 勃陀勃地 萨多鞞弊 南无萨多南 三藐三菩陀俱胝南 娑舍啰婆迦 僧伽喃 南无卢鸡阿罗汉多喃 南无苏卢多波那喃 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 南无卢鸡三藐伽多喃 三藐伽波啰 底波多那喃 南无提婆离瑟赧 南无悉陀耶 毗地耶 陀啰离瑟赧 舍波奴 揭啰诃 娑诃娑啰摩他喃 南无跋啰诃摩尼 南无因陀啰耶
方才读的是《楞严咒》前边的二十八句,这二十八句是教我们“皈依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一切声闻缘觉、一切诸天。”最后一句“南无因陀啰”,这一句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玉皇大帝。所以不懂佛法的人,说玉皇大帝那是道教的,我们不要拜他。他不知道这玉皇大帝就是帝释,我们做佛的弟子,也要恭敬他,也要摄受他。《楞严咒》这前一段也是护持三宝的一段,所以念这一段咒的时候,一切的妖魔鬼怪都要退避三舍。不止退避三舍,要退到他所不能退的地方去。
所以在佛教里头,如果有一个人能在世界上念《楞严咒》,这妖魔鬼怪都不敢公然出现于世。如果一个人也没有了,也没有人会背《楞严咒》了,这时候妖魔鬼怪就都出现于世。他们在世界上为非作歹,一般人也不认识他们了。现在因为有人会念《楞严咒》,所以妖魔鬼怪不敢公然出现于世。这一段咒文,有四句话可以表达它的意思。
千朵红莲护住身,
坐驹骑著墨麒麟;
万魔一见往远躲,
济公法师有妙音。
“千朵红莲护住身”,有千朵的红莲来护持你的身。“坐驹骑著墨麒麟”,你一念这《楞严咒》,这持咒的人是坐在一个麒麟的身上。“万魔一见往远躲”,魔一见都跑了,他不敢面对这种大威德的相。我们人人都知道佛教里有一位济公。当初济公就是专用这一段咒文的,所以说“济公法师有妙音”。这是说这一段咒文大概的意思,至于若详细说,这《楞严咒》是妙不可言的,所以又说:
奥妙无穷实难猜,
金刚密语本性来;
楞严咒里有灵妙,
五眼六通道凡开。
“奥妙无穷实难猜”,这个《楞严咒》非常奥妙,它的变化也不可思议,很不容易测度的。“金刚密语本性来”,金刚密语,《楞严咒》是密中之密,这是金刚来护持这个咒。本性来,它是从自己那个佛性中生出来的。“楞严咒里有灵妙”,《楞严咒》也叫做灵文,因为他特别灵,特别有力量,所以说《楞严咒》里有灵妙。“五眼六通道凡开”,你若能常持《楞严咒》,专心一致,心不旁骛,你可以得到五眼六通,可以有不可思议的那种境界来变化莫测,所以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可能知道的。因为这个,所以希望大家都能读诵《楞严经》,背诵《楞严咒》。
一般的学者,说《楞严经》是假的,不是佛说的,又有什么考证,又有什么记载。这都是他怕《楞严经》,没有办法来应付《楞严经》的道理。《楞严经》中令他们最怕的就是〈四种清净明诲〉,这〈四种清净明诲〉就是照妖镜,所有妖魔鬼怪都给照得现原形了。还有〈五十阴魔〉。这〈五十阴魔〉把天魔外道他们的骨头都给看穿了,把妖怪的这种相貌都给认识了。哪一位能把《楞严经》背得出来,那是真正佛的弟子。
《楞严经》在佛法末法的时候,是最先断灭的。为什么它断灭?就因为这一些学者啊,又是什么教授啊,甚至于出家人,都说它是假的。这种的言论,久而久之,被人以讹传讹,就认为他们所说的是对的,所以认为《楞严经》是假的了,佛教徒也认为它是假的了。久而久之,这个经就没有了。所谓经典断灭,也就是这样子,因为大家不学习,它就没有了,就这样断灭了。
《楞严经》里〈四种清净明诲〉,说得非常地正确,非常地肯定,就说这个杀、盗、YIN、妄。所以一般学者、教授就怕这〈四种清净明诲〉,他们就想得到那个不明白的诲,这“明诲”他们就很怕很怕的。因为如果说《楞严经》是真的,他们就没有立足之地了。他那种又抽菸、又喝酒、又玩女人,就立不住了,被人家都认识他了。所以《楞严经》里所讲的道理,是非常正确的,非常有逻辑学的,再没有比它说得更清楚了。所以整部《楞严经》就是一部照妖镜,照妖镜一悬起来,妖魔鬼怪都胆颤心惊。
我方才所说的话,所解释的《楞严经》和《楞严咒》的道理,如果不合乎佛的心,不合乎经的义——如果《楞严经》是假的,我愿意永远永远在地狱里,再不到世上来见所有的人。我虽然是一个很愚痴的人,可是也不会笨得愿意到地狱去,不再出来。各位由这一点,应该深信这个《楞严经》和《楞严咒》。
我方才所说的,我的愿力是这样的,如果不合乎佛心,我愿意下地狱。我现在所说的话,也请十方尽虚空、遍法界无尽无尽常住佛法僧三宝,在默默中证明,令一切众生早成佛道。我再请十方菩萨摩诃萨,十方声闻缘觉诸圣人、贤圣僧,再请一切护法诸天,光明会上所有护法,放光加被,令所有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我再请求各位善知识,如果我说的有不合乎佛法的地方,希望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我是一个很愚痴的人,所见的也不圆满,所以我讲的有不圆满的地方,希望无论出家人、在家人,不吝指导,明以教我,我当叩头顶礼,尽形寿而感谢。
所以有人读诵《楞严经》,要我尽形寿供养这样的修道人,我也愿意的。因为“正法兴,《楞严》兴;正法灭,是《楞严》灭。”由这个各位应该知道,《楞严经》在佛教里头是多么重要。
“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教化众生的是《华严》。”因为这个,我在美国,头一次由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来了三十几位大学的学生,我开讲《楞严经》。一个暑假九十六天,我给这些大学生讲《楞严经》,中间只有礼拜六放半天香,其余的时间都是讲经说法。
他们也都写笔记,一开始一天讲一次,由他们去研究,时间过了半个月,我算一算《楞严经》的篇幅和日期,恐怕讲不完,所以就增加到一天讲两次。又过一个时期,算算还是讲不完,又增加到一天讲三次。最后的半个多月,一天讲四次。
在这个“暑假楞严讲修班”的期间,我一个人,给他们讲经也是我,做饭也是我,做菜也是我,烧茶也是我,连买菜,一切一切都是我。那时候四十八单执事,我一个人兼而行之,就这样子。这些个学生,我本来可以叫他们轮流来做事情,但是我怕耽误他们的功课,耽误他们研究经典的时间,所以谁我也不用。那时候不敢说行菩萨道,但是因为有人要学《楞严经》,我愿意尽形寿来供养这样的人。所以在九十六天中,把《楞严经》讲完了,讲完之后,这是在美国一般人认识佛教的一个开始。
讲完《楞严经》,又有五个人就出家了,所以在那年正月初一的时候,我曾经对一切的信众说过,今年美国的佛教会开五朵莲华,这五朵莲华将来就是把佛教传到西方去,这是那时候说的话。
在“暑假楞严讲修班”毕业之后,就有五个美国人要出家,我就派他们到台湾海会寺去受戒。遇著台湾的善知识,就告诉这五个人,说:“现在末法时代了,没有人在修行了,你们还吃一餐,被你师父给骗了!”我这些个美国徒弟,一听这个话,“哦!原来我们是被师父骗了,那我们怎么办呢?”这个善知识就说:“吃饭嘛!喝酒嘛!吃肉嘛!”这五个人对佛教就生了怀疑了,“怎么我师父教我们吃一餐,他们叫我们早晚都应该要吃饭?怎么搞的?这里头一定有问题。”心就活活动动的,就要吃饭。
于是乎他, 们自己就开会,, 说:“我们回去问清楚再吃饭。”他们五个人又告诉台湾的善知识说:“我们是坐单的。”唉!台湾有一些人就告诉他们说:“坐单!那是佛住世的时候,有人坐单,现在佛都不在世了,你们坐什么单哪?唉!真是美国人被中国人骗了。”
这么一来就怎么样呢?回去就调皮了。说:“台湾人都吃三餐,我们不应该吃一餐。”就和我捣蛋。又说……。唉!总而言之,我也不记得这么多了。结果搞了三个月之后,这才没有怀疑。当时台湾就有人说:“宣化法师在美国收了一些个嬉皮,他因为到金门公园去,那里很多嬉皮。宣化法师就到那儿去打坐,一打坐,这些嬉皮看著很奇怪的,就和他谈话。那么宣化法师就叫他们到庙上去看看。到庙上一看,和他们嬉皮过的生活差不多,于是乎就都出家了。”
台湾又有一个谣言,说:“你知道吗?宣化法师在美国和一班嬉皮在一起吸毒啊!那个嬉皮吃LSD(迷幻药),吸大麻。这LSD吃一粒,人就惚惚悠悠,好像到了极乐国似的。这个宣化法师,他吃十几粒,都不动弹,也不会这么惚惚悠悠,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这些嬉皮都佩服了,于是乎就跟他出家,你们不要相信他。”
那么说来说去,嬉皮也好,不嬉皮也好,大家谁用功修行,谁就好;谁不用功修行,谁就不好。不是嬉皮,你若不修行也不好;若是嬉皮,你能修行也一样好。所以佛教里头不是口头禅说的,要有真实的功夫,要有真实的受用。你不要在口头上说:“我得了定了,我有三昧,我有四昧。”那个人又创出个五昧来。
现在我想起几句话来和大家说一说,我说:
口头说三昧,
我对你不对;
日久现原形,
搞得满身罪。
这是说的尽用口头禅,把佛教当儿戏,来随便乱讲乱说,也不负因果的责任。谁下拔舌地狱呢?就是这一类的人。将来下拔舌地狱时,把舌头给拔出来,他不会说话了。
说不出来话,他心里想:“唉呀!我真糟糕,我若知道会这么样子,就不应该开那种玩笑。”总是口头三昧,总说我对,你什么都不对。你对,我也说你不对;你不对,我也说你不对。这你们说有公理没有?什么事都是“我对你不对。”“日久现原形”,时间一久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久原形毕露了。“搞得满身罪”,满身都是罪业,入了拔舌地狱还不知道。
说:“法师,你不要骂人了,讲法骂什么人!”
唉!我这不是骂人,我天天都向蚊虫、玛蚁叩头,我怎么敢骂人!不过我不能不说真理,真理是如此。
我再告诉你们各位:我有今天,就是这些说我不对的人,来教我的,来帮助我的。所以这些个说我不对的人,毁谤我的人,都是我的善知识,他们都是我的师父。我的师父都是口头禅的,我现在所以会说口头禅,也就因为学我师父的。我有这么几句话,我说:
众人是我师,
我是众人师;
时常师自己,
自己是常师。
众人都是我的师父,不论哪一个,你只要是有血有气的,我都要照你们学习。你们有好的,我就学好的;有坏的,我就学坏的。我要学得全身都是武艺,十八般兵刃件件精通,所以比起武来,绝招很多。
“我是众人师”,我也是大家的师父。“时常师自己”,时常我还要以自己作为师父。自己也时常给人家做师父,大家互相提携,互相向菩提道路上勇猛精进。不要在娑婆世界这么样打算盘,来争你强我胜。我们看谁先走到极乐世界去。
有人说:“法师!你尽强词夺理,骂人还不承认。你承认吗?你骂人,你若承认,你就不会骂人了。对吗?”
可是骂人的人是“仰天自唾,还坌己身”。我们要喜欢被人骂,骂人是给人加肥料,你的土地不肥沃,要上一点肥料。上一点肥料,令你的五谷就长得茂盛了,你那果实也坚固了。
你说:“法师!你方才说的,众人是你的师父,那有好人,有坏人,若都是你师父,你也学好,也学坏?”
你这是误会了,所谓“众人是我师”,善者是我的法师,我就效法他;恶者是我的戒师,我自己不要学他那样子,所以众人都是我的师父。
“时常师自己”,自己要常常提高警觉,不要做错了,不要用无明去做事,要用智慧。要用光明智慧来处埋一切的问题,不要用愚痴无明处理事情。人要把境界转过来,境界不要转人。
我们再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说善小就不做,恶事很小我要做,做了也不要紧。譬如吃斋,说吃个鸡蛋没有关系,将来你去做鸡的时候,就知道是从吃鸡蛋来的。就这一点点小的问题,你弄不清楚,那叫“善恶夹杂,果报不爽”,不是很好玩的。今天我又发狂了,也不知道讲什么,我讲的若有得罪各位的,请你来打我一顿、骂我一顿,我都很欢喜的。
附录三 宣化上人简传 |
选择字号 |
宣公上人,东北吉林省双城县人,民初戊午年农历三月十六日生。俗姓白,名玉书,又名玉禧。父富海公,一生勤俭治家,以务农为业。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数十年如一日,怀上人时曾向佛菩萨祈愿,生上人前夕,梦见阿弥陀佛大放光明,遂生上人。
上人生性沉默寡言,天赋侠义心肠,幼年即随母亲茹素念佛。年十一,见邻居一死婴,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毅然有出家之志。十二岁,闻双城王孝子——常仁大师,尽孝得道,发愿效法。忏悔过去不孝父母,决定每日早晚向父母叩头认错,以报亲恩,自此渐以孝行见称,人称‘白孝子’。
十五岁皈依上常下智老和尚为师。同年入学,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医卜星相等,无不贯通。求学期间,参加道德会等慈善团体;又为不识字者,讲《六祖坛经》、《金刚经》等;为贫寒者,创办义务学校。
十九岁母亲逝世,遂礼请三缘寺上常下智老和尚为剃度,法名安慈,字度轮。并披缁结庐于母亲墓旁,守孝期间,发十八大愿,拜华严、礼净忏、修禅定、习教观、日一食、夜不卧,功夫日纯,得乡里人民之爱戴礼敬,其洗炼精虔,感动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故灵异之事多不胜数,人称奇僧。
一日打坐,见六祖大师至茅棚,告曰:‘将来你会到西方,所遇之人无量无边,教化众生,如恒河沙,不可悉数,此是西方佛法崛起之征象。’言毕,忽而不见。
守孝期满,隐居于长白山支脉弥陀洞内修苦行。后回三缘寺,为首座。居东北期间,观机逗教,点化迷萌,济世活人,感化无量龙蛇、狐狸、鬼神,求皈受戒,改恶修善。
一九四六年,慕虚云老和尚为宗门泰斗,遂束装就道,前往参礼。途中备经艰苦,踪迹遍及内陆各大梵刹,一九四七年赴普陀山受具足戒,一九四八年抵广州曹溪南华寺,礼虚云老和尚,受命任南华寺戒律学院监学,后转任教务主任。云公观其为法门龙象,乃传授法脉,赐法号宣化,遂为为仰宗第九代接法人,摩诃迦叶初祖传承之第四十五代。
一九四九年,叩别虚云老和尚,赴香港弘法,阐扬禅、教、律、密、净五宗并重,打破门户之见。并重建古刹、印经造像,成立西乐园寺、慈兴禅寺、佛教讲堂。居港十余年间,应众生恳请,普结法缘,相继开讲《地藏经》、《金刚经》、《弥陀经》、《楞严经》、《普门品》等经典多部,举办《大悲忏》、《药师忏》、佛七、禅七等法会,又创办《心法》杂志等,终日为弘扬大法而奔忙,使佛法大兴于香江。其间亦曾数度赴泰国、缅甸等地,考察南传佛教,志欲沟通大小乘,以团结佛教力量。
一九五九年,师观察西方机缘成熟,为将佛教之真实义理传播至世界各地,遂令弟子在美成立中美佛教总会(法界佛教总会前身)。一九六一年,赴澳洲弘法一年,以机缘未熟,一九六二年返港。同年应美国佛教人士邀请,只身赴美,树正法幢于三藩市佛教讲堂。初住无窗潮湿之地窖,犹如坟墓,故自号‘墓中僧’。时值美苏两国有古巴飞弹危机之事,为求战争不起,世界和平,故绝食五星期。绝食毕,危机遂解。
一九六八年,成立暑假楞严讲修班,有华盛顿州州立大学学生三十余人,远来学习佛法。结业后,美籍青年五人,恳求剃度出家,创美国佛教史始有僧相之记录。此后,上人致力于弘法、译经、教育等事业,又广收徒众、建道场、立宗旨。集四众之真诚,尽未来际劫,遍虚空法界,光大如来正法家业。
在弘法方面,上人讲经说法,深入浅出,数十年如一日,并极力栽培四众弘法人才,多次率团至各大学及世界各国弘法访问,以期引导众生改恶向善,开启本有智慧。
在译经方面,现已有百余本译为英文。另有西班牙文、越南文等译本,预计将《大藏经》译成各国文字,使佛法传遍寰宇。
在教育方面,万佛圣城设有育良小学、培德中学、法界佛教大学、僧伽居士训练班等教育机构,分支道场亦附设周末、周日班学校。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做人基础,以大公无私、慈悲喜舍为究竟目标。男女分校,义务教学,培养品格高尚之人才,以期利益世界人类。
上人教导弟子天天参禅打坐、念佛、拜忏、研究经典、严持戒律、日中一食、衣不离体,和合共住,互相砥砺,在西方建立行持正法之僧团,以图匡扶正教,令正法久住。又开放万佛圣城为国际性宗教中心,提倡团结世界宗教,大家互相学习,沟通合作,共同追求真理,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上人一生大公无私,发愿代众生受一切苦难,将己身一切福乐回向法界众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其坚贞之志节,堪为疾风中之劲烛,烈火内之精金。上人曾撰一联以明其志:
冻死不攀缘,
饿死不化缘,
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抱定我们三大宗旨。
舍命为佛事,
造命为本事,
正命为僧事。
即事明理,明理即事,
推行祖师一脉心传。
又坚守一生奉行之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利益群生;以慈悲智慧之教化,舍己为人、以身作则之精神,令无数人真诚改过,走向清净光明之菩提大道。
今以众生障深福薄,一代圣人遽尔示寂,娑婆众生顿失依怙;然上人之一生即是一部法界的华严大经,虽示现涅槃,而恒转无尽法錀——不留痕迹,从虚空来,回到虚空去。弟子众等唯有谨遵师教,抱定宗旨,在菩萨道上精进不懈,以期报上人浩瀚之深恩于万一。
附录四 宣化上人十八大愿 |
选择字号 |
一、愿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菩萨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二、愿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缘觉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三、愿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声闻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四、愿三界诸天人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五、愿十方世界一切人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六、愿天、人、一切阿修罗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七、愿一切畜生界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八、愿一切饿鬼界等,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九、愿一切地狱界等,若有一未成佛,或地狱不空时,我誓不取正觉。
十、愿凡是三界诸天、仙、人、阿修罗,飞潜动植、灵界龙畜、鬼神等众,曾经皈依我者,若有一未成佛时,我誓不取正觉。
十一、愿将我所应享受一切福乐,悉皆回向,普施法界众生。
十二、愿将法界众生所有一切苦难,悉皆与我一人代受。
十三、愿分灵无数,普入一切不信佛法众生心,令其改恶向善,悔过自新,皈依三宝,究竟作佛。
十四、愿一切众生,见我面,乃至闻我名,悉发菩提心,速得成佛道。
十五、愿恪遵佛制,实行日中一食。
十六、愿觉诸有情,普摄群机。
十七、愿此生即得五眼六通,飞行自在。
十八、愿一切求愿,必获满足。
结云: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有关其他文章
· 上一页:附录三 宣化上人简传 · 返回 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目录 |
备注:因网络上有不良图片或美女图片,请大家不要看,不然有因果报应的,要看背因果。切记!切记!切记!!!
· 欢迎加入QQ 1780390789或者加入QQ 1976471837南无阿弥陀佛
想修财运聪明健康长寿消灾除祸的方法和成佛(主要是成佛),请进我的博客有很多内容,那里有很多篇,欢迎光临,因时间关系,直接进里面看看,好吗
http://www.xuefo.tw/blog/1/1_40298_1.htm
(这个博客内容多,全部内容都有,需要请到这里看,以这个博客为主,以后用这个)http://h.foyuan.net/home.php?mod=space&uid=110688&do=blog&view=me&from=space(这个博客内容少,以这个博客为次)
因时间关系直接到博客http://www.xuefo.tw/blog/1/1_40298_1.htm
因QQ314360480。QQ528785705 ,QQ1271297198和QQ1719307057已满位,已经加不进去了,请以后请加1780390789,或者加入QQ 1976471837欢迎加入,注意QQ日记内容很少,要看全部内容进博客里(见号码http://www.xuefo.tw/blog/1/1_40298_1.htm),请大家相互转告。还望大德菩萨指点迷津,有好的内容请发来,谢谢。感恩佛菩萨,感恩一切众生,有空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有关“五十阴魔之色阴十魔”的其他文章
· 下一页:五十阴魔之受阴十魔 · 返回 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目录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Shou Ji Xue Fo Wang